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广雅疏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廣雅疏證》為疏證和補正张揖《廣雅》而作,是清代最著名的訓詁巨著。研究《廣雅疏證》,對于正確理解古代典籍、挖掘訓詁學方法及整理辭書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文主要採用比較研究的方法,結合《經義述聞》、《讀書雜志》、《廣雅詁林》等與《廣雅》研究有關的書籍,對《廣雅疏證》中未釋、未詳、誤釋的詞條進行整理分析,並且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同時,《疏證》中也可見《集韻》、《文選》李善注、《玄應音義》、《方言》、《說文》所引《廣雅》條目。對這些條目的分析整理,一方面有助於補充和訂正《廣雅疏證》,另一方面也可校正《集韻》等書引《廣雅》條目的訛誤。此外,筆者也考察了《疏證》部分條目,對其進行補充和訂正。
Wang Niansun(王念孫) is the leader of Qianjia school. GuangYa ShuZheng(廣雅疏證)is his representative book which embodys his advanced exegetical thoughts“the sounds similar,the meanings in harmony”(音近義通)and scientific method“obtaining the words’meaning according to their pronunciation”(因聲求義).Therefore GuangYaShuZheng becomes the most famous exegetical works in Qing Dynasty. Syudy on GuangYaShuZhe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lassics,exploring to exegetical method and the study of dictionarys.This paper analysises the words in GuangYaShuZheng according to ancient books,and then put forward my own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consists three pars——introduction,six chapers of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we summarize the main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ing on GuangYaShuZheng. In this book Wang Niansun proofread the corruption in GuangYa(廣雅)carefully according various books that he gathered,and gave it a profound illustration.At the same time Wang Niansun espand broad linking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xtension,interpreted a lots language phenomenon in exegesis on ancient books and dictionaries, investigate and summarize some language regular pattern. It truly achieved the goal of“showing the broad way to people on the basis of ZhangYi’s book”. Until now,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GuangYaShuZheng following collation and exegesis, the study on it is still insufficient relative to its important value. Thereare also many work need to be done. In addition,introduction also accounts the reason of topic and the study approach.
     Main body,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seventh chapter, analyzed the unresolved and the wrong words linking ancient books by comparison to complement the lack in GuangYaShuZheng and GuangYaShuZhengBuzheng(廣雅疏證補正). Furthermore,we put forward our own point about some questions in it.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respectively choose JingYiShuWen (經義述聞) and DuShuZaZhi(讀書雜誌)to analyze the terms that are valuable to complement GuangYaShuZheng. JingYiShuWen is a result on books belonged to confucian classics that Wangyinzhi(王引之)repeats his father’s view in it. DuShuZaZhi is a result that Wangniansun researched to books belonged to“ZiBu”(子 部)and“JiBu”(集部).Two books all reflect his strict attitude to scholarship and his subtlety of achievement. This paper gathers the materials are concerning of GuangYa and compares with them that are in GuangYaShuZheng. After selection we obtain three kinds of terms: first, that supplement unresolved words in GuangYaShuZheng; second, that supplement words have been resolved in it;third,that correct the wrong exeplanation in it (there are also wrong exeplanation to GuangYaShuZheng in JingYiShuWen ). Some category also can been classified to smaller kinds. This paper add comment to illustrate the material for comparison how to complement to GuangYaShuZheng.
     The forth chapter research that GuangYaGuLin(廣雅詁林) how to complement GuangYaShuZheng. GuangYaGuLin includes result between Wang Niansun’s and 1949. this paper list and analyze the terms that Wang’s unresolved but other scholars have recommendation, or Wang’s has resolved but other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 to explor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n GuangYa. This chapter research on GuangYaGuLin complement GuangYaShuZheng from unresolve,solved and wrong explanatio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scholars’knowledge or negligence there are many wrong explanations in GuangYaGuLin, so this paper also include wrong explanations in it, furthermore proposes textual criticism .
     Thefifth chapter investigates terms that GuangYaShuZhengBuzheng quoted from JiYun(集韻),WenXuanLiShanZhu(文選李善注),XuanYingYinYi(玄應音義).these terms are very valuable to proofing of GuangYa today, also supplement the content of GuangYa. These terms are also valuable to revise quotations that JiYun quote from GuangYa.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research that GuangYaShuZheng’s study on FangYan(方言) and ShuoWen(說文). Wang Niansun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y GuangYa using FangYan and ShuoWen. There are many sentences“the word in GuangYa comes from FangYan”“the word in GuangYa comes from ShuoWen in GuangYaShuZheng. Wang’s generally quotes FangYan or ShuoWen at first to annotate GuangYa. In GuangYaShuZheng there are many points about study on FangYan and ShuoWen,they are valuable to study this two books.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se materials for further researching.
     The seventh chapter includes our study on parts of words in. We reference scholar’s new result, integrate document data,then put forward our own point. It consists addition and corrections.
     The conclution mainly indicates some questions that are unsolved in this paper. E.g, combining new results on Chinese lexical history study to research new meaning in GuangYa;Combining unearthed mat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corpuses to note the meaning that unknown; Some documentary evidences being quoted in GuangYaShuZheng have many questions. Wang’s points a lots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in GuangYaShuZheng, but some should to be checked. It is a very difficult work to check these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In the process of explanation Wang’s Excellively use deduction to derived the meaning of word, we should analyze these terms to screening if they are right.
引文
①皮錫瑞《經學歷史》,中華書局,2004年,第242頁。
    ②《焦里堂先生軼文·寄王伯申書》,轉引自楊效雷《清代學者焦循獨特的易學架構》,《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
    ③張其昀《<廣雅疏證>導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10頁。
    ④數字引自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4頁。
    
    
    ①王氏對蠾噷W的貢獻參見本文1.2.1。
    ②徐興海《<廣雅疏證>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73頁。
     ①趙振鐸《讀<廣雅疏證>》,《中國語文》1979年第4期。
    
    
    ①徐興海《<廣雅疏證>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後記第287頁。
    ②見本論文1.3.1。
    ③即釋玄應所作《一切經音義》,簡稱《玄應音義》。
     ①本文標記的上古音,除特殊注明外,均參考郭錫良編錄《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①陸忠發《現代訓詁學探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54頁。
    ①轉引自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78頁下。
    ①轉引自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頁上。
    ①《述聞》所引與《疏證》基本相同的內容,我們省去,不在《述聞》條重複列出。以下同。
    
    
    ①襄公十一年。
    ②《述聞》所引《史記》為節引。
     ①“天”当為“地”,參見《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禮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30頁下。
     ①見《疏證·釋詁》107下。
     ①《易·繫辭下》:“《易》曰:不遠復,無祇悔。”韓康伯注:“祇,大也。”參見《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8頁下。
     ①《儀禮·大射》:“中离維綱,揚觸梱復?眳⒁姟妒涀⑹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36頁下。
    
    ①參趙振鐸《讀<廣雅疏證>》,《中國語文》1979年第4期。
    ②詳見孫立亭《“時”訓“善”質疑》,《管子學刊》1996年第1期。
    ③《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2頁下。
    
    ①《國語·周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6-27頁。
    ②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239頁上。
    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229頁上。
     ①蔣禮鴻《廣雅疏證補義》(中),《文獻》1981年第1輯。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27頁下。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74頁上。
    
    
    ①徐復《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頁。
    ②徐復《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頁。
    ③徐復《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頁。
    
    
    ①方向東《大戴禮記匯校集解》,中華書局,2008年,第888頁。
    ②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1274頁。
    ③《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0頁中。
    
    ①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158頁。
    ②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1986年,第8頁。
    ①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6頁。
    ②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02頁下。
    ③《文選》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22頁。
    ④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1984年,第222頁下。
    ⑤《述聞》732上。
    ⑥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6頁。
     ①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續篇》(三),《文獻》1989年第1期。
    
    
    ①參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32頁。
    ②見《廣雅疏證》116下。
    ③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1984年,第661頁。
    
    
    ①何寧《新編諸子集成·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第60頁。
    ①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第1187頁。
    
    
    ①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94頁上。
    ②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377頁。
    ①《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7頁上。
    ②朱熹《論語集註》,出自《四書五經》,中國書店,1985年,第22頁。
    ③《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34頁上。
     ①陸德明《經典釋文》,中華書局,1983年,第429頁上。
    
    
    ①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第558頁。
    ②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66頁。
    ③丁度等《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11頁。
    ④馬思周、姜光輝《東北方言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50頁。
     ①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1088頁。
     ①蔣禮鴻《<廣雅疏證>補義》(中),《文獻》1981年第1輯。
    ①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上),《文獻》1986年第1期。
    ②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江蘇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4頁。
    ③郭寶軍《胡刻本李善注<文選>引<廣雅>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3期。
    ④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3496頁。
    ⑤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續篇》(一),《文獻》1988年第3期。
    ①曹海東《<廣雅>考釋二條》,《語言研究》2007年6月。
    ②《雜志》673上。
    ③孫詒讓《新編諸子集成·墨子閒詁》,中華書局,2001年,第261頁。
    ④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江蘇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121頁。
    ⑤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續篇》(一),《文獻》1988年第3期。
    ⑥參趙德明《“播,抵也”補正》,《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
     ①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1413頁。
     ①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305頁上。
    
    
    ①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續篇》(一),《文獻》1988年第3期。
    ②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江蘇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9頁。
    ③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江蘇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9頁。
    ④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上),《文獻》1986年第1期。
    ⑤見馬思周、姜光輝《東北方言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33頁。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78頁中。
    ②王先謙《荀子集解》,上海掃葉山房書局,1925年,第30頁。
    ③《雜志》735上。
    ④杨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8年7月,第465頁。
    
    
    ①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上),《文獻》1986年第1期。
    ②劉勰《叢書集成初編·文心雕龍》,中華書局,1985年,第37頁。
    ①釋慧琳《一切經音義》,見《佛學辭書集成》(2),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24頁上。
    ②《疏證》115下。
    ③《詁林》401上。
    ④蔣禮鴻《廣雅疏證補義》(下),《文獻》1981年第2輯。
    ①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第925頁。
    ①徐復《<廣雅詁林>前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頁。
    ②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1856頁。
    ③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5頁。
    ④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975頁。
    ⑤郝懿行《爾雅義疏》,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一八七·經部·小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09頁下。
    ⑥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第82頁。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44頁上。
    ②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30頁。
    ③《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99頁上。
    ④《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頁上。
    ⑤見《疏證》26上。
    ⑥指宋徐鉉《說文新附》。
     ①楊伯峻《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第179頁。
    
    ①劉文典《三余劄記》卷一,商務印書館,1928年。
    ②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偶霭嫔纾?001年,第830頁。
    ①見《疏證》224下。
    ②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83頁。
    ③《疏證》64上。
     ①該條以下所引各家之說見黃懷信《小爾雅匯校集釋》,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23頁。
    
    
    ①丁度等《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76頁。
    ②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23頁上。
    
    
    ①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上),《文獻》1986年第1期。
    ②《集韻》:“?,穅也。”丁度等《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4頁。
    
    
    ①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825頁。
    ②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4頁。
    ③原文誤,筆者據今本《說文》改。參見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39頁上。
    
    ①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279頁。
    ②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257頁上。
    ①見《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3001頁;《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第1230頁。
    ②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24頁。
    ③陸德明《經典釋文》,中華書局,1983年,第405頁上。
     ①參郭寶軍《胡刻本李善注<文選>引<廣雅>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3期。
     ①趙振鐸《讀<廣雅疏證>》,《中國語文》1979年第4期。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7頁中。
    ②韓非子校注組《韓非子校注》,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9頁。
    
    
    ①周祖謨《<廣韻>校本》(下),中華書局,2004年,第323頁。
    ②見錢繹《方言箋疏》,中華書局,1991年,第418頁。
    ①于建華《<集韻>的原始性錯誤》,《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①郭寶軍《胡刻本李善注<文選>引<廣雅>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3期。
     ①參見周大璞《訓詁學初稿》,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100-101頁。
     ①釋玄應《一切經音義》,見《佛學辭書集成》(1),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39頁。
    
    
    ①華學誠《近15年來的揚雄<方言>研究與我們對<方言>的整理》,《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第1期。
    ②錢繹《方言箋疏》,中華書局,1991年,第6頁。
    ③揚雄《方言》卷三,見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第30頁。
    
    ①參見錢繹《方言箋疏》,中華書局,1991年,第491頁。
    ②參見錢繹《方言箋疏》,中華書局,1991年,第508頁。
     ①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第308頁。
     ①董蓮池《說文解字考證》,作家出版社,2004年,第71頁“彳”字條。
     ①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7頁上。
    ②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二〇九·經部·小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99頁上。
    
    ①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24頁。
    ②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8頁下。
    ③陸德明《經典釋文》,中華書局,1983年,第287頁下。
    ④《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99頁中。
    ⑤《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395-396頁。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765頁上。
    ②徐時儀《“掉”的詞義衍變遞嬗探微》,《語言研究》2007年第4期。
    ③林方明《讀<淮南子>劄記六則》,《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①關於古人詞語“同義”問題,具體參見張其昀《<廣雅疏證>導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14-21頁。
    ②“訂正”時也有補益,因重在訂正,故另列一類。
    ③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第955頁。
    ④《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10頁下。
    ⑤參見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1807頁。
    ⑥蔣禮鴻《廣雅疏證補義》(上),《文獻》1980年第4輯。
    
    
    ①周祖謨《方言校箋》,中華書局,1993年,第76頁。
    ②《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頁上。
    ③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1984年,第791頁上。
    ④參鄧季方《“虞”有“欺騙”義嗎?》,《辭書研究》1990年第6期。
    ①《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00頁下—901頁下。
    ②李豔紅《<廣雅疏證><方言箋疏>中“乘”的釋義指瑕》,《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1期。
    ③王云路《王念孫“乘”字說淺論》,《杭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④《疏證》23下。
    ⑤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第902頁。
    
    
    ①蔣禮鴻《<廣雅疏證>補義》(下),《文獻》1981年第2輯。
    ②《雜志》515上。
    ③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2頁下。
    ①《雜志》939上。
    ②參閱于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四》,中華書局,1962年,第401頁。
    ③何寧《新編諸子集成·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第1324頁。
    ④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197頁。
    ⑤《雜志》407上。
    
    
    ①詳見曲文軍《顏師古王念孫誤釋“奔踶”辨正》,《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②馬固鋼《“陸離”無“長貌”義》,《辭書研究》1991年第3期。
    ③吳恂《漢書注商》,上?偶霭嫔纾?983年,第304頁。
     ①周秉高《楚辭服飾考》(三),《光明網》2008年12月26日,http://www.gmw.cn/content/2008-12/26/content_872681.htm。
    ①李開《廣雅疏證中的語義學研究·序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頁。
    ②《疏證》137上。
    ③數字引自張其昀《<廣雅疏證>導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575頁。
    ④汪耀楠《廣雅疏證中的語義學研究·序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頁。
    ⑤徐興海《<廣雅疏證>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4頁。
    [春秋]左丘明《國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1982年。
    [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方言》[M],見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漢]班固《漢書》[M],中華書局,1962年。
    [漢]班固《白虎通》[M],中華書局,1994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1963年。
    [晉]杜預《春秋左傳集解》[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宋]范曄《後漢書》[M],中華書局,1965年。
    [梁]劉勰《叢書集成初編·文心雕龍》[M],中華書局,1985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全六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M],中華書局,1987年。
    [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M],見《佛學辭書集成》(1),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M],中華書局,1983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M],中華書局,1974年。
    [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宋]丁度等《集韻》(全二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M],中華書局,1983年。
    [宋]朱熹《論語集註》[M],見《四書五經》(全三冊),中國書店,1985年。
    [宋]朱熹《楚辭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M],中華書局,1988年。
    [清]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M],上海書店,1985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M],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二〇九、二一〇·經部·小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M],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M],中華書局,1983年。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M],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方成珪《集韻考正》[M],道光刻本線裝書。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全二冊)[M],中華書局,1986年。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M],見《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一八七·經部·小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焦循《雕菰集》[M],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六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M],中華書局,1987年。
    [清]阮元等《經籍纂詁》[M],中華書局,1982年。
    [清]阮元編《清經解》[M],上海書店,1988年。
    [清]阮元等刻校《十三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M],嶽麓書社,1984年。
    [清]錢繹《方言箋疏》[M],中華書局,1991年。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M],中華書局,1989年。
    [清]王筠《說文句讀》[M],中國書店,1983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M],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
    [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五種》[M],中華書局,2005年。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M],中華書局,1983年。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M],中華書局,1984年。
    [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先謙編《清經解續編》[M],上海書店,1988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M],上海掃葉山房書局,1925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解》[M],中華書局,1961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全十四冊)[M],中華書局,1987年。
    [清]孫詒讓《新編諸子集成·墨子閒詁》[M],中華書局,2001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M],中華書局,2004年。
    [民國]程樹德《論語集釋》[M],中華書局,1990年。
    [民國]黃侃《廣雅疏證箋識》[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曹先擢、李青梅編《<廣韻>反切今讀手冊》[M],語文出版社,2005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衋尅穂M],學林出版社,1984年。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M],中華書局,1988年。
    丁壽昌《讀易會通》[M],成都古籍書店,1988年。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證》[M],作家出版社,2004年。
    方向東《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全二冊)[M],中華書局,2008年。
    符定一《連綿字典》[M],中華書局,1954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M],中華書局,1984年。
    郭錫良編錄《漢字古音手冊》[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郭在貽《訓詁學》[M],中華書局,2005年。
    韓非子校注組《韓非子校注》[M],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何九盈《中國現代語言學史》[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何寧《新編諸子集成·淮南子集釋》[M],中華書局,1998年。
    胡繼明《<廣雅疏證>同源詞研究》[M],巴蜀書社,2003年。
    華星白《訓詁釋例》[M],語文出版社,1999年。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黃懷信《小爾雅匯校集釋》[M],三秦出版社,2003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李若暉《語言文獻論衡》[M],巴蜀書社,2005年。
    劉又辛《通假概論》[M],巴蜀書社,1988年。
    陸忠發《現代訓詁學探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陸宗達主編《訓詁研究》第1輯[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2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羅振玉輯《高郵王氏遺書》[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
    馬思周、姜光輝《東北方言詞典》[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
    彭慧《<廣雅疏證>漢語語義學研究》[D],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秦公輯《碑別字新編》[M],文物出版社,1985年。
    單殿元《王念孫王引之著作析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盛林《<廣雅疏證>中的語義學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舒懷《高郵王氏父子學術初探》[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孫雍長《訓詁原理》[M],語文出版社,1997年。
    王力《漢語史稿》[M],中華書局,1980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力《同源字典》[M],商務印書館,1999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M],中華書局,1993年。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M],巴蜀書社,2002年。
    王寧《訓詁學原理》[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
    吳慶峰《音韻訓詁研究》[M],齊魯書社,2002年。
    吳恂《漢書注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向熹《詩經詞典》[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向熹《簡明漢語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論稿》[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徐復《徐復語言文字學晚稿》[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
    徐興海《<廣雅疏證>研究》[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
    徐振邦《聯綿詞概論》[M],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
    嚴修《二十世紀的古漢語研究》[M],書?霭嫔纾?001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1980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中華書局,1981年。
    殷寄明《漢語語源義初探》[M],學林出版社,1998年。
    殷寄明《語源學概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于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M],中華書局,1962年。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澤螺居楚辭新證》[M],中華書局,2003年。
    張博《古代漢語詞彙研究》[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聯榮《古漢語詞義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其昀《<廣雅疏證>導讀》[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M],上海書店,1984年。
    張雙棣《呂氏春秋詞彙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
    張相《詩詞曲語詞彙釋》[M],中華書局,1953年。
    張永言《詞彙學簡論》[M],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
    張永言《訓詁學簡論》[M],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年。
    趙誠《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M],中華書局,1991年。
    趙振鐸《訓詁學綱要》[M],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趙振鐸《訓詁學史略》[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大璞主編《訓詁學初稿》[M],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
    周祖謨《方言校箋》[M],中華書局,1993年。
    周祖謨《<廣韻>校本》(上下冊)[M],中華書局,2004年。
    周祖謨《問學集》(全二冊)[M],中華書局,1966年。
    周祖謨《文字音韻訓詁論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宗福邦等《故訓匯纂》[M],商務印書館,2003年。
    邊星燦《論異文在訓詁中的作用》[J],《浙江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曹國安《據<廣雅·釋詁>論古詞同義》[J],《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3期。
    曹海東《<廣雅>考釋二條》[J],《語言研究》2007年第2期。
    陳邦福《<廣雅疏證>補釋》[J],《中國學報》1915年第1冊、第2冊。
    陳亞平《清人“因聲求義”述評》[J],《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戴雪梅《從<廣雅>和<廣雅疏證>看合成詞的語素意義》[J],《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
    鄧福祿《王刪郝疏訓詁失誤類析》[J],《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
    鄧志瑗《從<廣雅疏證>段、王二<序>對訓詁學的偉大貢獻談到四備本的舛誤問題》[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丁以壽《論“<廣雅>云”的作者及<廣雅>作者時代》[J],《農業考古》2001年第4期。
    丁治民《<辭源><辭海>偶識舉隅》[J],《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3期。
    杜麗榮《試析<廣雅疏證·釋詁>“一聲之轉”的語音關係》[J],《漢字文化》2004年第3期。
    段觀宋《訓詁的比勘互參法論略》[J],《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3期。
    傅毓鈐《試論段玉裁研究詞義的方法》[J],《辭書研究》1986年第4期。
    方一新《試論<廣雅疏證>關於聯綿詞的解說部分的成就》[J],《杭州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甘勇《<廣雅疏證>同源字系統研究》[J],《漢字文化》2006年第5期。
    甘勇《論清人“因聲求義”的二元性》[J],《語言研究》2008年第2期。
    甘勇、郭敏《<廣雅疏證>的建模與數位化》[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7年第5期。
    弓海濤《廣雅疏證補正內容之探討》[J],《岱宗學刊》2009年第4期。
    高小方《關於<廣雅疏證補正>的作者》[J],《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2期。
    郭寶軍《胡刻本李善注<文選>引<廣雅>考異》[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3期。
    郭康松《論清代考據學的學術規範》[J],《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郭明道《王氏父子的訓詁思想和方法》[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4期。
    郭明道《王氏父子的校勘學:思想、方法和成就》[J],《社會科學家》2006年第2期。
    韓陳其、立紅《論因聲求義——<經義述聞>的語言學思想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韓陳其、立紅《論循境求義——<經義述聞>的語言學思想研究》[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韓陳其、立紅《論匯比求義和文本詮釋》[J],《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韓陳其、立紅《論<經義述聞>語義觀——<經義述聞>的語言學思想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韓陳其、立紅《論<經義述聞>語法觀》[J],《揚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胡從曾《從敦煌<毛詩>古寫本看高郵王氏訓詁方法的科學性》[J],《浙江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
    胡繼明《<廣雅疏證>的“字異而義同”》[J],《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3期。
    胡繼明《<廣雅疏證>系聯同源詞的方法和表述方式》[J],《漢字文化》2002年第4期。
    胡繼明《<廣雅疏證>研究同源詞的成就和不足》[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胡繼明《<廣雅疏證>同源詞的詞義關係類型》[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胡繼明《<廣雅疏證>研究同源詞的理論和方法》[J],《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胡繼明《<廣雅疏證>中的同源詞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7期。
    胡正武《<廣雅疏證>對<廣雅>脫文補正及其方法淺探》[J],《內蒙古師大學報》1990年第1期。
    胡正武《詞語辨義四則》[J],《台州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黃逢澍《同源詞方言證詁》[J],《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
    黃易青《同源詞意義關係比較互證法》[J],《古漢語研究》2000第4期。
    侯尤峰《<說文解字注>的同源字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華學誠《近15年來的揚雄<方言>研究與我們對<方言>的整理》[J],《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第1期。
    華學誠等《就王念孫的同源詞研究與梅祖麟教授商榷》[J],《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1期。
    姜寶琦、李茂山《<廣雅疏證序>理論與實踐意義芻議》[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江灝《類比辨析法例釋》[J],《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4期。
    姜躍濱《高郵王氏假借說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9年第3期。
    姜躍濱《論王念孫“同義相因”說》[J],《北方論叢》1991年第4期。
    蔣禮鴻《<廣雅疏證>補義》(上)(中)(下)[J],《文獻》1980年第4輯;1981年第1輯;1981年第2輯。
    蔣紹愚《讀<廣雅疏證>劄記》[J],載《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215-222頁。
    郎豐生《<廣雅疏證補正>刊誤一則》[J],《東北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
    李海霞《動物名傳統釋名的弊病》[J],《渝西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李恒光《由<廣雅疏證>析王念孫父子對訓詁學的貢獻》[J],《唐山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李開《簡論戴震對乾嘉語言解釋學的建樹》[J],《學術月刊》1990年第11期。
    李茂山《形音義“互求”的系統觀——析<廣雅疏證序>》[J],《文山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
    李書良《淺論因聲求義法的使用——以<毛詩傳箋通釋>為例》[J],《科教文匯》2008年第3期。
    李淑敏《淺議聯綿詞——兼對王念孫的“連語”辨析》[J],《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李亞明《談談<廣雅>的詞典屬性》[J],《武陵學刊》1995年第1期。
    李豔紅《<廣雅疏證><方言箋疏>“乘”的釋義指瑕》[J],《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1期。
    李亦茹《試論清代注疏體文獻的檢索功能》[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6期。
    李運富《王念孫父子的“連語”觀及其訓解實踐》(上)[J],《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4期。
    李運富《王念孫父子的“連語”觀及其訓解實踐》(下)[J],《古漢語研究》1991年第2期。
    梁保爾、雷漢卿《<廣雅疏證>的寫作時間》[J],《四川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梁保爾、雷漢卿《略說王念孫“相對為文”的語境觀》[J],《修辭學習》1998年第5期。
    梁孝梅、單殿元《<廣雅疏證>中與修辭相關的術語》[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林方明《讀<淮南子>劄記六則》[J],《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劉成文《<廣雅>及其注本》[J],《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劉殿義、張仁明《<廣雅疏證>同源字的語義問題》[J],《畢節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劉冬冰《清代漢語研究的文化視界》[J],《史學月刊》2005年第4期。
    劉精盛《也談<讀書雜志·漢書雜志>“庸身”條》[J],《現代語文》2006年第6期。
    劉精盛《王念孫<釋大>“大”義探微》[J],《古漢語研究》2006年第3期。
    劉精盛《論<釋大>同源詞研究的啟示及不足》[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0期。
    劉精盛、陳衛南《從修辭角度論王念孫<讀書雜志>校勘得失》[J],《漢字文化》2008年第2期。
    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上)(中)(下)[J],《文獻》1986年第1期;1986年第3期;1987年第1期。
    劉凱鳴《<廣雅疏證>辨補續篇》(一)(二)(三)(四)[J],《文獻》1988年第3期;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1989年第4期。
    劉世俊《論黃侃的訓詁學定義》[J],《寧夏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劉世俊《論訓詁學術語及其規範》[J],《寧夏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劉曉燕《<廣雅疏證·補正>研究》[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陸忠發《試說<說文段注>的同源研究在漢語語源學史上的意義》[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第2期。
    呂景先《<廣雅疏證>指例述要》[J],《開封師範學院學報》1962年第3期。
    呂立人《段王語言學說管窺》[J],《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馬固鋼《“陸離”無“長貌”義》[J],《辭書研究》1991年第3期。
    馬建東《也談王念孫的音訓——讀廣雅疏證》[J],《天水師專學報》1990年第2期。
    馬建東《王念孫的語言學思想》(二)[J],《天水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散文”、“對文”所涉同義詞詞義狀況分析》[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所揭示的“二義同條”之詞義關係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2006年第9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所涉“正反同詞”現象成因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9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訓詁術語“相對成文”淺析》[J],《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所言<廣雅>之誤淺析》[J],《東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運用類比手法說解文字現象析》[J],《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以類比手法說明被釋詞與解釋詞音義關係情況淺析》[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馬景倫《<廣雅疏證>以類比手法說明的語音關係造成的語言現象淺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馬景侖《<廣雅疏證>部分訓詁術語的含義和用法淺析》[J],《南京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馬景侖《<廣雅疏證>類比手法的部分用法管窺》[J],《南京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馬景侖《<廣雅疏證>“凡”語的部分用法管窺》[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馬景侖《<廣雅疏證>以“凡”語說明各種詞義現象情況淺析》[J],《東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馬克東《語源學、片語學和廣義“因聲求義”說》[J],《河西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馬振亞《王氏父子與訓詁實踐》[J],《東北師大學報》1984年第4期。
    『日』木下鐵夫著、張赤衛譯《戴震和皖派學術》[J],《安徽史學》1991年第4期。
    彭逢澍《同源詞方言證詁》[J],《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
    彭慧《王念孫<廣雅疏證>關於<文選>李善注質疑》[J],《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彭慧《試論<廣雅疏證>在漢語語義研究中的重要理論價值》[J],《社會科學家》2006年第3期。
    彭慧《論<廣雅疏證>的“因聲求義”》[J],《中州學刊》2006年第2期。
    齊沖天《<廣雅疏證>的因聲求義與語源學研究》[J],《漢字文化》2006年第1期。
    喬秋影《江有誥、王念孫關於至部的討論及對脂微分部的作用》[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曲文軍《顏師古王念孫誤釋“奔踶”辨證》[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尚振乾《“蜘蛛”“侏儒”考》[J],《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佘彥焱、柳向春《<王念孫手稿>辨誤》[J],《圖書館雜誌》2005年第5期。
    申小龍《雅學史論綱》[J],《南京社會科學》1998年8月(總第114期)。
    盛林《<廣雅疏證>對語義運動軌跡的認識》[J],《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8期。
    盛林《<廣雅疏證>中的“依文釋義”》[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盛林《<廣雅疏證>中的同義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施謝捷《<廣雅疏證補>補》[J],《南京師大學報》1989年第1期。
    舒懷《高郵王氏父子<說文>研究緒論》[J],《古漢語研究》1997第4期。
    宋開玉、鄭明珍《釋“苟”——兼論漢語運用中的“將錯就錯”》[J],《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
    宋書功《清儒醫籍訓詁研究之一—<廣雅疏證>與醫籍書證》[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宋聞兵《“從容”拾義》[J],《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4期。
    宋秀麗《讀<經義述聞>》[J],《貴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
    宋秀麗《讀<廣雅疏證>拾詁》[J],《貴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宋秀麗《<廣雅疏證>校勘方法淺說》[J],《貴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宋秀麗《<管錐編>對傳統訓詁批評的獨特視角》[J],《貴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宋秀麗《<管錐編>的訓詁理論與實踐》[J],《貴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宋亞雲《古漢語詞義衍生途徑新說綜論》[J],《語言研究》2005年第1期。
    孫伯君《“羅鍋兒”“橐駝”語源考》[J],《瀋陽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
    孫德平《<廣雅疏證>的電腦處理》[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7期。
    孫德平《<廣雅疏證>在同義詞研究上的貢獻》[J],《東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孫慧明《<廣雅疏證>的聲訓研究》[J],《現代語文》2006年4月。
    孫立亭《“時”訓“善”質疑》[J],《管子學刊》1996年第1期。
    孫良明《從王念孫的“文同一例”到俞樾的“文法一律”——談清人訓詁考據中的語法分析方法及其發展》[J],《山東師大學報》1996年第1期。
    孫良明《王念孫的句式類比分析法》[J],《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4期。
    孫玄常《<廣雅疏證·釋詁>劄記音訓篇》[J],《運城高專學報》1993年第1期。
    孫玄常《<廣雅疏證·釋詁>劄記音訓篇(續)》[J],《運城高專學報》1993年第2期。
    孫玄常《<廣雅疏證·釋詁>劄記(續完)》[J],《運城高專學報》1993年第3期。
    孫雍長《王念孫“義通”說箋釋》[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
    孫雍長《王念孫“義類說”箋識》[J],《湖南師大學報》1985年第5期。
    孫雍長《王念孫形音義辯證觀箋識》[J],《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0年第5期。
    孫雍長《語境與“隨文釋義”》[J],《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4期。
    孫雍長《論“聲(音)隨義轉”說》[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4期。
    唐德正《從銀雀山漢簡看王念孫對<晏子春秋>的校勘》[J],《管子學刊》2004年第4期。
    汪耀楠《王念孫、王引之訓詁思想和方法的探討》[J],《湖北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王寶剛《<漢語大字典>書證考誤》[J],《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王天海《<荀子>校刊注釋源流考》[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王衛峰《<春秋左傳注>語詞劄記》[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2期。
    王小莘《王氏父子“因聲求義”述評》[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王雪樵《<廣雅疏證>辨失一例》[J],《文史》1994年第38輯。
    王雲路《王念孫“乘”字說淺論》[J],《杭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王雲路《<讀書雜志>志疑》[J],《古漢語研究》1988年第1期。
    王雲路《<讀書雜志>方法論淺述》[J],《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
    王治平《“阿縞”新解》[J],《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1期。
    溫美姬《王念孫、俞樾校釋<荀子>特色差異之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溫美姬《王念孫訓釋<荀子>的方法及其特點》[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吳榮範《<廣雅疏證>類同引申說的成就與不足》[J],《長江論壇》2006年第4期。
    吳蘊慧《<讀書雜志·漢書雜志>訓詁二則》[J],《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吳澤順《論音轉的制約機制》[J],《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4期。
    吳澤順《從王氏四種看先秦文獻語言的音轉規律》[J],《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
    吳澤順《王氏父子通假研究和出土文獻資料之比較》[J],《古漢語研究》1991年第4期。
    相宇劍趙慧芳《<經義述聞>的修辭學成就》[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2年第6期。
    熊茂松《釋<廣雅疏證>“字異而義同”》[J],《三峽學刊》1995年第4期。
    徐時儀《“掉”的詞義衍變遞嬗探微》[J],《語言研究》2007年第4期。
    徐望駕《從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看<漢語大詞典>的缺失》[J],《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徐在國《東周兵器銘文中幾個詞語的訓釋》[J],《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
    薛正興《談王念孫的推理校勘》[J],《社會科學戰線》1985年第2期。
    薛其暉《<廣雅疏證>淺探》[J],《華中師范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
    嚴修《釋“阿縞之衣”和“越葛錢絹”》[J],《學術月刊》1984年第10期。
    楊合鳴《<經傳釋詞>黃侃批語略評》[J],《武漢大學學報》1992年第6期。
    楊琳《論因聲求義法》[J],《長江學術》2008年第3期。
    楊光榮《同源詞理論的皖系與<釋名>系之分》[J],《黃山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第1期。
    楊雪麗《<詩經>“輾”釋》[J],《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楊澤林《從事物的特徵看名物命名》[J],《山東文學》2007年第1期。
    易敏《<墨子間詁>城守諸篇對王氏父子注釋的取捨》[J],《河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余國慶《段玉裁音近義通理論的分析》[J],《辭書研究》1986年第6期。
    余江《“待字閨中”的“字”》[J],《汕頭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于建華《<集韻>的原始性錯誤》[J],《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于峻榮《釋“置”與“錯”—兼釋<荀子>刑錯而不用》[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4年第2 期。
    張博《詞的相應分化與義分同族詞系列》[J],《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4期。
    張博《組合同化:詞義衍生的一種途徑》[J],《中國語文》1999年第4期。
    張聯榮《<釋大>讀後記》[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張令吾《<釋大>訓詁理論探流溯源》[J],《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張其昀、謝俊濤《論音義關係與訓詁之因聲求義》[J],《揚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張其昀《<廣雅疏證>對同源詞的揭示》[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張其昀《<廣雅疏證>證義的單復相證》[J],《揚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張其昀《聲訓之源流及聲訓在<廣雅疏證>中的運用》[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張其昀《<廣雅疏證>對於<廣雅>和小學類古籍及其注釋謬誤的更正》[J],《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張其昀《對文證義與連文證義及其在<廣雅疏證>中的運用》[J],《陰山學刊》2009年第5期。
    張其昀《<廣雅疏證>對於名物關係的闡釋》[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張其昀《<廣雅疏證>“輕重”、“緩急”、“侈弇”解》[J],《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 期。
    張其昀《<廣雅疏證>校勘記》[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1期。
    張仁明、劉殿義《<廣雅疏證>同源字組間的語義關係》[J],《畢節師專學報》1997年第3期。
    張小麗《論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的治學特色》[J],《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張雲《聲訓辨》[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張治樵《王念孫訓詁述評》[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
    趙德明《“播,抵也”補證》[J],《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
    趙平安《“達”字“針”義的文字學解釋——從一個實例看古文字字形對於詞義訓詁研究的
    特殊重要性》[J],《語言研究》2008年第2期。
    趙振鐸《讀<廣雅疏證>》[J],《中國語文》1979年第4期。
    趙振鐸《<爾雅>和<爾雅詁林>》[J],《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4期。
    周勤《<廣雅疏證>研究單音節同義詞的方法》[J],《揚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周祖謨《讀王念孫<廣雅疏證簡論>》[J],《蘭州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的語源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3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聲同聲近聲通考”》[J],《黃山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第1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的命名之義》[J],《語言研究》2000年第3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的“通”》[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1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的“同”》[J],《殷都學刊》1999年第4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的聲訓法》[J],《固原師專學報》1999年第5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對右文說的繼承與發展》[J],《上海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朱國理《<廣雅疏證>中的轉語》[J],《上海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朱國理《試論轉語理論的歷史發展》[J],《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1期。
    朱小健《王念孫劄記訓詁所體現的治學方法與精神——以王念孫對<毛詩>舊注的糾正為例》[J],《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朱彥《漢語以聲求義流變淺述》[J],《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祝鴻熹《略談<廣雅疏證>的詞義訓釋》[J],《辭書研究》1979年第2期。
    左民安《王念孫校讎學初探》[J],《寧夏社會科學》1986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