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朱希祖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朱希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范围很广,成果也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居有开创之功。然而,由于朱希祖的著述大多未刊,相关研究极为少见,所以,其史学成就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存在着被淡化的趋向,一直未能占据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以朱希祖史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罗史料的基础上,考察朱希祖史学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成果及特点等问题,揭示朱希祖史学对中国史学独立化、科学化所作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地位和影响。
     朱希祖既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接受了西方先进的史学理论。作为章门弟子,他继承、发扬了章太炎的治学风格,注重考据训诂,以严谨见称。在蔡元培的举荐下,他主持北京大学史学系,倡导“新史学”、实施课程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学学科的独立和中国史学的转型。
     在史学史研究方面,朱希祖最早开设了“史学史”课程。其讲稿即后来出版的《中国史学通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史学史讲义。他运用西方“新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学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在实际上开创了中国“史学史”学科。朱希祖两次参与史馆修史,在清史馆和国史馆都为史书的编纂拟定了体例,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发凡起例的作用。
     在历史文献研究方面,朱希祖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南明史料,力图撰写一部南明史,但未成功。对明清档案的发掘与利用,也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保存和整理明清档案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考证和辑补了《伪齐录》和《伪楚录》,揭露日寇侵华、汉奸卖国的罪行,使史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他的方志研究起步较早,见解精辟。尤其在参与编纂《广东通志》期间,提出了新的方志体例及撰写细则,阐发了其方志学思想。对边疆史地的研究视野开阔,涉及内容广泛,既反映了其史学研究考证求实的功力,又凸显了经世致用的精神。
     在全面探讨朱希祖史学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又从宏观的角度,理清了其历史观发展、演变的脉络。由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中西史学交融,许多史家受到西学冲击而接受进化史观。朱希祖也曾一再追问历史是什没么,但最终没有对历史与史学做出严格的区分。1919年,他从退化史观转变为进化史观,接着,又接受综合史观,强调“群众心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抗战时期,受时局影响,他的历史观又与文化形态史观接近。
     朱希祖的史学思想内涵丰富。他倡导建立“科学的史学”,认为客观的治史态度、严格的治史规范、求真的治史宗旨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又强调史学研究之目的在于“指挥人事”,要关注现实,面向未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他还萌生了加强学术合作、保持学术独立的思想。
     朱希祖的史学方法也颇具特色。他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也接受了西方实证主义的史学理论。考察他对各种治史方法的认识和运用,吸取其精华,以促进我们今后的史学研究。
     朱希祖对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其史学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史学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朱希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Zhu Xizu was a famous historia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is study of history covered a wide range with rich achievement and made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in many domains of study. However, as most of Zhu Xizu's writings were not publicized, the related research was extremely rare. As a result, his achievement in historical study tended to be downplayed and had not found its deserved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iography. Based on the wid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ata,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Zhu Xizu's historical study including his contemporary social background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his main achieve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 study etc.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forementioned study, this paper further demonstrates Zhu Xizu's contribution to the independent and scientific stud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makes objective comment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his study.
     Zhu Xizu not only had profound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accepted the Western advanced theory of historical studies. As a disciple of Zhang Taiyan, h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Zhang's research style, emphasizing textual criticism and exegesis, renowned for his preciseness. With Cai Yuanpei's recommendation, Zhu was appointed the head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During his tenure, he initiated "the new history study", implemented curriculum reform, forcefully pushing forward the independence of history disciplin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study.
     In terms of historiography, Zhu Xizu was the first to offer the course of historiography. His lecture notes for this course were edited into a book, and that is A General Surve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publicized later, which was the earliest known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lecture notes today. Borrowing the new the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he made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iography in ancient China. Actually, he established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Zhu Xizu had twice participated in the history compiling of National History Archives, establishing the style and rules for historical books compiling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also proposed feasible suggestions, which played an exemplary role to some extent.
     In terms of historical document research, Zhu Xizu collected and reorganized massive historical data on Southern Ming Dynasty, trying hard to compose a history of Southern Ming Dynasty but not succeeding. Nonetheless, his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il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well as some effective means he found to do the above work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the fil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e also did work to verify the information in False Qi Dynasty History and False Chu Dynasty History and exposed the Japanese invaders' monstrous crime in China and the traitors' flagrant misdeed, guiding the history studies to serve the nation and the society.
     Zhu Xizu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to start local chronicle research and had penetrating view on it. In particular, when he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iling of the Guangdong History Record, he put forward new writing rules and styles for local chronicles and expounded his thought on local chronicles. His wide vision in the study of border area history and rich content of his research not only reflected his strength in verifying the documents and searching for the truth in history study, but also embodied his intention of putting the theory into the practic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full discussion of Zhu Xizu's achievement in history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further combs up the evolvement of his view on history in the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Due to the enormous changes of the societ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history studie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gan to blend, and thus many historians were impacted by western studies and accepted the history view of evolvement. Zhu Xizu also asked himself all the time what history meant, but in the end failed to make any strict divide between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In 1919, he changed his historical view of retrogression to the view of evolvement, and later with accepting the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view, he stressed that the mentality of the people was the impetus of the social progress. During the period of resisting the Japanese invasion, influenced by his contemporary situation, his view on history steered to get close to the cultural view of history.
     Zhu Xizu's thought on historiography was quite rich.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insisting that objective attitude, strict rules and truth-seeking spirit were the requirement of history studies. Meanwhile, he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 purpose of history studies was to guide the people's act, thus the study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the reality and oriented to future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cade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idea of strengthening academic cooperation while keeping independent of our academics was germinated in his mind.
     Zhu Xizu's approaches in studying history were also unique. While inheriting the textual criticism tradition of QianJia School, he also accepted the historical theory of the Western positivism. It is of great help to promote our historical studies in future to review Zhu Xizu's opinion and exertion to the approaches of history studies and borrow the quintessence in our studies.
     Zhu Xizu's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history studies in China was immortal, and his studies of history we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historiographic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Zhu Xizu must deserve his corresponding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引文
[1]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页。
    [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第9页。
    [3]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4]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周文玖:《朱希祖与中国史学》,《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6]这是俞鸿钧给朱希祖敬献的挽联。《朱希祖先生文集》(6)台湾九思出版公司1979年,第4389页。
    [7]这是张继给朱希祖敬献的挽联。《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384页。
    [1]王宇正、王宇高:《朱希祖传》,《国史馆馆刊》1卷2号,1948年。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2]夏定棫:《<明季史料题跋>补正》,《浙江学刊》1963年第4期。
    [3]这两篇均载于《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
    [4]傅振伦:《朱希祖先生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5),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姚锡佩:《朱希祖生平考略》,《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5期。
    [1]尚小明:《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现存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料室,2004年。
    [3]张世国:《北京大学史学系早期的初步发展(1917—1927)》,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
    [4]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1922—1927)》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
    [5]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
    [6]胡逢祥:《“五四”时期的历史教学改革述评》,《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3期。
    [7]胡逢祥:《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及其运作》,《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8]张越:《五四时期:现代史学的初步建立》,《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
    [1]张越:《五四时期新的历史教学建制与课程设置》,《历史教学》2001年第12期。
    [2]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周文玖:《朱希祖与中国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4]李春雷:《留美生与民国时期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2006年11期。
    [5]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桑兵:《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7]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史林》2005年第3期。
    [2]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石增银:《北京中国史学会补正》,《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胡逢祥:《“科学主义”思潮与中国史学的现代化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5]张越:《<国学季刊>述评》,《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1期。
    [6]张越:《<国学季刊>与中国史学近代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7]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8]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卢毅:《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1]刘俐娜:《20世纪初期史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房鑫亮、吴忠良:《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4期。
    [3]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牛润珍:《20世纪中国史学史著作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8期。
    [5]张子侠:《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
    [6]周文玖:《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1]张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史家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与认识》,《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
    [2]张越:《五四时期对新史料的接受与认识》,《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习之:《民国时期的国史馆》,《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5期。
    [4]夏雨的硕士论文《民国国史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2006年5月。
    [5]马嘶的《北大“卯字号”名人朱希祖》(《民国春秋》1999年第3期)、李培文的《朱希祖与郦亭藏书》(《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5期)、朱元春的《我的祖父朱希祖》,(《老照片》第32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朱元曙的《国语运动中的朱希祖及章门弟子》(《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郦亭藏书的艰辛与悲凉——两史学家朱希祖父子及其藏书》(《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9期)、《章门“五王”轶事》(《传记文学》2006年2月)、《朱希祖与钱玄同》(《万象》第8卷第1期,2006年4月)、《朱希祖和他的老师章太炎》(《万象》第8卷第9期。2006年12月);
    周文玖的《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朱希祖文存·序》(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刘召兴、田嵩燕的《朱希祖与胡适——兼及章门弟子与英美派在北大的历史关系》(《东方论坛》2006年第6期);
    纪维周的《民国藏书大家朱希祖》(《世纪》2007年第4期)和刘召兴的《朱希祖与“史学二陈”》(《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6期)等。
    [1]周文玖:《朱希祖与中国史学》,《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吕荣芳:《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书名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3]杨彦杰:《郑成功封爵新考》,《福建论坛》1989年第1期。
    [4]李步嘉:《论朱希祖的<臣瓒姓氏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马伯乐对中国学者的研究极为关注,1927年为《最近五十年的历史与历史家》一书撰写了中国与中亚部分,评介整个国际中国学界的研究状况,提及的中国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胡适、朱希祖、顾颉刚、张凤、梁启超、陈垣、刘复等,尤其注意归国留学生努力运用西洋研究法的新兴学问运动,认为时日虽浅而作品甚多,显示了令人感兴趣的结果。”(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6]邓嗣禹:《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李扬眉,周国栋译,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转引自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文本科史学系三二一学年课程时间表》,《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0月24日。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151页。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09页。
    [1]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朱希祖:《海盐尚胥里派朱氏本宗录》(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2]傅振伦:《整理古籍的点滴体会》,《傅振伦文录类选》,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399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独立出版社1944年,第67页。
    [4]朱希祖:《题双松图》,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46页。
    [1]转引自朱希祖:《答旭初和咏松诗并谢赠双松画》的注释。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37页。
    [2]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2页。
    [3]朱倩:《日记》,1917年11月6日。
    [1]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2月15日。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1月6日。
    [1]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8年,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章太炎曾用太平天国“五王”之号来封赏他学有所成的弟子:“黄侃可比太平天国天王,汪东为东王,钱玄同为南王,朱希祖为西王,吴承仕为北王。”(朱希祖1939年12月7日日记,转引自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3]“希祖生平亦最嗜史学,与先师平日谈论亦以史学为多。”(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
    [4]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2-83页。
    [1]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1月11日。
    [2]傅振伦:《朱希祖先生传》,《傅振伦文录类选》,第603页。
    [3]朱希祖:《癸丑日记》(手稿),1913年4月12日,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4]沈尹默:《我和北大》,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5]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第19页。
    [1]据金毓黻云:“《小说月报》十五卷一号载有中国文学重要书目一篇,谓文学史之作以朱希祖辑本最简括”(金毓黻:《静晤室日记》(2),辽沈书社1993年,第1061页)。据吴虞记载,他在1920年进入北京大学讲授文学史时,曾参考朱希祖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备课。(吴虞:《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17页)。
    [2]《朱希祖启示》,《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月29日。
    [3]厨川白村著,朱希祖译:《文艺的进化》,《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
    [4]朱元春:《朱偰——铁骨丹心昭百世》,海盐县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编:《孤云汗漫》,学林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1]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第265页。
    [2]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
    [3]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1]《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4日。
    [1]《东方考古学协会委员朱希祖先生辞职书》:“本会自成立以来,进行重大事务,如发掘貔子窝牧羊城古物事件,均未经本会公开讨论,正式通过,致有种种遗憾。委员仅属空名,协会等于虚设。希祖忝为委员之一,对于上列重要事件,其原委皆不预闻,谨辞去委员,以明责任。”(《北京大学日刊》1929年10月21日)。
    [2]卢毅:《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3]朱希祖:《长板桥寻明旧院故址》,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01页。
    [1]朱希祖致陈垣信。1932年10月22日。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32页。
    [2]王兴瑞:《朱先生与国立中山大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希祖1935年12月31日日记。转引自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80页。
    [1]朱希祖、朱偰:《万里长城歌·序》,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14页。
    [2]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87-188页。
    [3]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4]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62页。
    [1]朱希祖:《癸丑日记》1913年2月5日。
    [2]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93页。
    [3]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2]王宇高、王宇正:《朱希祖传》,《国史馆馆刊》1卷2号,1948年。
    [3]这是沈士远为朱希祖敬献的挽联,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332页。
    [1]陈平原:《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学术评论》,2005年第10期。
    [2]朱元曙:《朱希祖传略》,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55页。
    [3]王健飞:《文史大家朱希祖》,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61页。
    [4]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626页。
    [5]以上三篇分别刊登在《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2004年第4期;2006年第1期。
    [6]周文玖:《朱希祖与中国史学》,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21页。
    [7]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1页。
    [1]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03页。
    [2]周棉主编:《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7页。
    [3]罗香林:《朱逷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1945年11、12期合刊,1945年。
    [4]姚锡佩:《朱希祖生平考略》,《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5期。
    [5]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3页。
    [6]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第442页。
    [7]李培文:《朱希祖与郦亭藏书》,《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5期。
    [8]朱元曙:《朱希祖传略》,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55页。
    [9]朱元曙:《朱希祖与他的老师章太炎》,《万象》第8卷第9期,2006年12月。
    [1]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2]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1月1日。
    [3]朱希祖:《本师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迹笔记》,《制言》半月刊第25期,1936年。
    [4]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4页。
    [5]钟桂松:《茅盾中学时代的几位老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6]《鲁迅全集》(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81页。
    [7]朱希祖:《癸丑日记》,1913年4月12日(手稿)。
    [1]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第258页。
    [2]周文玖:《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3]周文玖:《朱希祖史学略论》,《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4]周文玖:《史学史导论》,第150页。
    [5]周文玖:《朱希祖文存·序》,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3页。
    [6]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国立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1929年。
    [7]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6页。
    [8]张越:《五四时期:现代史学的初步建立》,《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
    [9]尚小明:《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0]卢毅:《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1]《史学门教授会启事》,《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6月11日。
    [2]《教务长布告》,《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2月10日。
    [3]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8页。
    [4]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
    [5]姚锡佩:《朱希祖生平考略》,《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5期。
    [1]王宇高、王宇正:《朱希祖传》,《国史馆馆刊》1卷2号,1948年。
    [2]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4]李培文:《朱希祖与郦亭藏书》,《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5期。
    [5]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63页。
    [6]周文玖:《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7]陈平原:《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学术评论》2005年第10期。
    [8]朱希祖:《辩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9日。
    [9]朱希祖:《史学系主任朱希祖先生致陈代校长书》,《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12日。
    [1]《北大史学系风潮似了未了》,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25页。
    [2]章太炎曾用太平天国“五王”之号来封赏他学有所成的弟子:黄侃可比太平天国天王,汪东为东王,钱玄同为南王,朱希祖为西王,吴承仕为北王。(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9年12月7日。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3]章太炎:《自定年谱》(手稿),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第24页。
    [4]朱希祖1939年12月7日日记,转引自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1]章太炎:《自定年谱》(手稿),第15页。
    [2]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8年。
    [3]万献初:《章太炎的<说文>讲授笔记及其文化阐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4]《鲁迅全集》(12),第185页。
    [5]许寿裳:《纪念章先师太炎先生》,《制言》第25期,1936年9月。
    [1]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2]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105页。
    [3]朱希祖:《癸丑日记》1913年3月31日。
    [4]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587页。
    [5]《鲁迅全集》(14),第152-154页。
    [1]章太炎:《自定年谱》(手稿),第46页。
    [2]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5页。
    [3]金毓黻:《静晤室日记》(6),第4021页。见1937年7月12日条。
    [4]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547页。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2]章太炎:《自定年谱》(手稿),第4页。
    [3]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三联书店1988年,第25页。
    [4]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12月。
    [5]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98页。
    [6]朱希祖:《纂南明史计划》,《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06页。
    [1]朱希祖:《题家人亲戚合照像片十六韵》,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05页。
    [2]章太炎:《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訄书·初刻本·重订本》,三联书店1998年,第332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32页。
    [4]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5]章太炎:《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訄书·初刻本·重订本》,第332页。
    [6]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
    [7]朱希祖:《清代通史·叙》,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北京中华印刷局1923年。
    [8]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13-1014页。
    [2]刘成禺:《咏国史馆》,转引自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97页。
    [3]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
    [4]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页。
    [5]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
    [6]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
    [7]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第19页。
    [8]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
    [9]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2]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3]朱希祖:《致潘景郑书》,1936年7月20日。转引自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4]朱希祖1938年8月30日日记,转引自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5]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1]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2]朱希祖1939年4月24日日记,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14页。
    [3]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当代中国史学》,第155页。
    [4]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
    [5]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叙》,《中国文学史要略》,北京大学刊本,1920年。
    [1]朱希祖:《文学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1号,1919年。
    [2]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1929年。
    [3]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173页。
    [4]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5]朱希祖:《文学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1号,1919年。
    [6]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59页。
    [1]张继给朱希祖先生敬献的挽联。《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384页。
    [2]朱希祖:《癸丑日记》(手稿),1913年4月12日。
    [3]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3),中华书局1984年,第210页。
    [4]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7),第200页。
    [1]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2]朱希祖:《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6年12月3日。
    [3]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4]朱偰说:“蔡元培是丁卯年(一八六七)生的,我父亲是已卯年(一八七九)生的,胡适是辛卯年(一八九一)生的,都是属兔,各相差十二岁,所以有老兔、中兔、小兔之目。”朱偰:《我家座上客——交游来往的人物》,《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蔡元培生于1868年1月11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
    [1]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新教育》第2卷第5期,1920年。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5),第282页。
    [3]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
    [4]《请看北京学界思想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93页。
    [5][加]许美德著,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1]蔡元培:《国文之将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3),第357页。
    [2]蔡元培:《整顿北京大学的经过》,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7),第22页。
    [3]朱倩:《朱倩日记》(手稿)1917年11月5日。
    [4]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
    [5]1919年12月3日,评议会通过的北大《内部组织试行章程》。转引自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朱逷先教授等致校长函》,《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0月18日。
    [2]《蔡元培复朱希祖、王世杰等人函》,《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0月18日。
    [3]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4]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5]蔡元培:《社会学方法论·序》,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495页。
    钱谷融主编,刘凌、孔繁荣辑:《蔡元培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6]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丛书·序》,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3),第145页。
    [7]蔡元培:《人的研究·序》,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383页。
    [8]蔡元培:《社会学方法论·序》,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495页。
    [1]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3),第210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史学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39页。
    [1]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2]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3]朱希祖:《北大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第70页。
    [4]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6),第352页。
    [5]《北京大学之最近学制》,《申报》1919年10月11日。
    [6]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1]《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4日。
    [2]《蔡元培校长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4日。
    [3]蒋星煜:《顾颉刚论现代中国史学与史学家》,《文化先锋》第6卷16期,1947年。
    [1]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2]蔡元培:《请将清内阁档案拨为北大史学材料呈》,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198-199页。
    [1]《教育部指令第九九九号》,《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5月27日。
    [2]蔡元培:《请将内阁档案拨为北大史学材料呈》,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199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7页。
    [4]朱希祖:《中国近世史要略·序》,《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6月。
    [5]朱希祖提议,何炳松附议:《改良中学校历史地理教法议案》,《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6月。
    [1]《改订文科课程会议纪事》,《北京大学日刊》1917年12月2日。
    [2]《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国学之课程并说明书》,《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10月19日。
    [3]《教育部指令第九九九号》,《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5月27日。
    [4]《致历史博物馆》,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第1518页。
    [5]《研究所主任沈兼士先生致校长函》,《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6月19日。
    [1]蔡元培:《与朱希祖等通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210页。
    [2]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清代通史》卷上,第2页。
    [3]傅振伦:《六十年档案工作议往》,《傅振伦文录类选》,第407-410页。
    [4]沈兼士:《方编清内阁库贮旧档辑刊序》,《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343页。
    [5]蔡元培:《清内阁旧藏汉文黄册联合目录·序》,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立北京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出版1947年,第1页。
    [6]欧阳军喜:《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朱希祖:《北大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第70页。
    [3]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63页。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26日,2月15日。
    [3]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85页。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1月12日。
    [5]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1月13日。
    [1]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向燕南:《中国史学史还可以这样写》,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7月18日。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序》,《中国史学通论》,第1页。
    [4]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史学系简史》(初稿),第34页。
    [1]《文本科史学系三二一学年课程时间表》,《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0月24日。
    [1]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7年1月12日。
    [2]袁同礼:《朱逖先先生与目录学》,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33页。
    [3]朱希祖:《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国学之课程并说明书》,《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10月19日。
    [4]朱希祖:《中西交通史料汇篇·序》,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篇》,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1930年。
    [1]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2]朱希祖:《随笔》(手稿),1922年2月13日置。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3]朱希祖:《致张元济》,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423页。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序》,《中国史学通论》,第3页。
    [5]朱希祖:《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书>》,《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9日。
    [6]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序》,《中国史学通论》,第3页。
    [1]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页。
    [2]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页。
    [3]朱希祖:《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书>》,《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9日。
    [4]周谷城:《中国史学史提纲》,转引自瞿林东编:《中国史学史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0页。
    [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8页。
    [2]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18页。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6页。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8页。
    [1]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9-10页。
    [2]李守常:《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5页。
    [3]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2页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2-23页。
    [6]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2页。
    [7]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2页。
    [8]刘知几:《史通·内篇》本纪第四。
    [1]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4页
    [2]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序》,《中国史学通论》,第1页。
    [3]王尔敏:《史学方法》,第45页。
    [4]袁同礼:《朱逖先先生与目录学》,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34页。
    [5]金毓黻:《静晤室日记》(2),第999页。
    [6]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65页。
    [7]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第168页。
    [1]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9页。
    [2]金毓黻:《静晤室日记》(6),第4445页。又见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13日。金毓黻,1913年至19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文科,听过朱希祖的中国文学史课,后来与朱希祖交往甚多,每每以师相称,而朱希祖亦将金氏视为弟子门人。金毓黻说,朱希祖的中国文学史是他在北京大学肄业的课本。(《静晤室日记》,第2册,第1061页)。金在日记中常提及朱希祖,称朱逷先先生、朱师逷先,逷师等。朱希祖也称金毓黻是他的北大老学生。(见朱希祖致朱倓的信,1937年1月8日)。周文玖认为,金毓黻、姚从吾、傅振伦、朱杰勤等,当属于朱希祖系谱的学者。(《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引自韩永福:《<清史稿>的编修过程》,《历史档案》2004年第1期。
    [2]谢贵安:《明代史馆探微》,《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王记录:《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理机制》,《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金梁:《清史稿校刻记》,朱师辙:《清史述闻》,三联书店1957年,第89页。
    [2]朱师辙:《<清史稿>撰人考》,《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研究所集刊》第1册,第18页。《清史述闻·撰人变迁》,朱师辙:《清史述闻》,第59页。
    [3]朱希祖:《致邵翼如书》(手稿),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4]南开大学的杜家骥先生从台湾复印了一份朱希祖的《选举志·封荫》一卷,笔者借来与《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中的该篇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发现二者行文的句子虽不同,但主体线索一致,大体可以推测,张书云在补辑时,很可能参考了朱希祖的稿子。
    [5]朱倩:《日记》,1917年11月16日。
    [6]朱倩:《日记》,1917年11月18日。
    [7]引自朱倩:《日记》,1917年11月9日。
    [1]刘知几:《史通·序例》。
    [2]朱希祖:《拟清史宜先修志表后记传议》,朱师辙:《清史述闻》,第260-262页。
    [3]朱师辙:《清史述闻》,第4页。
    [4]朱师辙:《清史述闻》,第4页。
    [1]朱希祖:《拟清史宜先修志表后记传议》,朱师辙:《清史述闻》,第262页。
    [2]朱希祖:《拟清史宣先修志表后记传议》,朱师辙:《清史述闻》,第263页。
    [3]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3月25日。
    [4]梁启超:《清史商例第一书》,朱师辙:《清史述闻》,第131页。
    [5]朱希祖:《拟清史宜先修志表后记传议》,朱师辙:《清史述闻》,第264页。
    [1]朱希祖:《拟清史宜先修志表后记传议》,朱师辙:《清史述闻》,第269页。
    [2]张宗祥:《<清史述闻>张记》,朱师辙:《清史述闻》,第3页。
    [3]邹爱莲:《<清史稿>体例的讨论与确立》,《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4]邹爱莲:《<清史稿>体例的讨论与确立》,《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王钟翰:《<清史稿>说略》,《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8页。
    [2]朱希祖的《十八年日记》1月3日条云:“余去岁十二月初被举为故宫博物院审查《清史稿》主任也。”而《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28年11月30日)载:“历史学系教授朱希祖被推为审查清史主任,十一月二十四日组织召开审查会,到会者有朱希祖、李宗侗、钱玄同、吴承仕、周作人、张继、陈垣、刘半农、马裕藻、叶礼、袁同礼、及故宫委员数人。由各审查员就清史研究中存在问题负责审查,限定三个月后审查完成呈报中央。”可见,朱希祖日记中回忆的时间稍有误差。
    [3]朱希祖:《致张元济信札》1929年4月12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第9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1]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3页。
    [2]傅振伦:《<清史稿>的查禁与<清史>的重修》,《傅振伦文录类选》,第89页。
    [3]易培基:《故宫博物院呈请严禁清史稿发行文》,《清史述闻》,第423页。
    [4]朱希祖:《致张元济信札》1930年2月7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第9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22页。
    [5]朱希祖:《致邵翼如书》(手稿),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1]王钟翰:《<清史稿>说略》,《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0页。
    [2]孟森:《清史稿应否禁锢之商榷》,朱师辙:《清史述闻》,第404页。
    [3]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7日,12日。
    [4]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2月13日。据朱希祖介绍:“常伯琦,名福元,江苏江宁人,明常遇春之裔,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生,其长于天文历算,著有《天文仪器志略》、《中星仪说》、《泰公历法通考》、《中西对照恒星录》及《象数杂记》等。前为北京观象台台长,年五十。”朱希祖请其审查《清史稿》的《天文志》、《时宪志》,指摘签注颇多。
    [5]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3月25日。
    [6]转引自朱元曙:《关于清史馆及<清史稿>审查委员会二三事》,《万象》第8卷第5期,2006年8月。
    [7]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6日,2月5日,13日,14日。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2月19日,7月2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9月12日。
    [3]朱希祖:《致邵翼如书》(手稿),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10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25日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2月5日。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2月5日。
    [5]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2月12日。
    [1]朱希祖:《致罗香林书》(手稿),1940年3月26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8月6日。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8月30日。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8月12日。
    [5]朱希祖:《致朱倓书》(手稿),1940年12月18日。
    [6]朱希祖:《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组织大纲》,《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28页。
    [1]转引自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2月25日。
    [2]王伯群:《国史馆筹备大纲草案意见书》,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3]朱希祖:《国史事例杂议质疑》,《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65页。
    [4]朱希祖:《国史事例杂议质疑》,《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66页。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lO日。
    [2]朱希祖:《致朱倓书》,1940年3月25日。
    [3]朱希祖:《国史事例杂议质疑》,《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86页。
    [1]朱希祖:《致罗香林书》,1940年3月25日。
    [2]朱希祖:《国史事例杂议质疑》,《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89-1090页。
    [3]朱希祖:《国史事例杂议质疑》,《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92页。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19日。
    [5]朱希祖致朱倓、附告香林信,1940年3月25日。
    [6]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5月8日。
    [7]朱希祖:《致罗香林书》,1940年3月25日。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4月16日。
    [2]朱希祖:《国史事例杂议质疑·序》,《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61页。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8月14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4月5日。
    [1]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编印:《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结束报告书》,1947年。转引自夏雨:《民国国史馆研究》,第16页。
    [2]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整编,万仁元、方庆秋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7月15日。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7月17日。
    [5]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7月18日。
    [6]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7月3日。
    [7]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7月19日。
    [8]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1年4月5日。
    [1]朱希祖:《永历刻本陈岩野先生集跋》,《明季史料题跋》中华书局1961年,第102-103页。
    [2]朱希祖:《跋旧钞本幸存录》,《明季史料题跋》,第7页。
    [3]朱希祖:《旧钞本细阳御寇记残本跋》,《明季史料题跋》,第26页。
    [1]朱希祖:《跋王原明食货志》,《明季史料题跋》,第75页。
    [2]朱希祖:《明崇祯刻本度支奏议跋》,《明季史料题跋》,第76页。
    [3]朱希祖:《皇明四朝成仁录跋》,《明季史料题跋》,第85页。
    [4]朱希祖:《成仁谱跋》,《明季史料题跋》,第88页。
    [5]朱希祖:《钞本明延平忠节王始末跋》,《明季史料题跋》,第70页。
    [6]朱希祖:《屈大均著述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93-3394页。
    [1]朱希祖:《屈大均著述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91页。
    [2]朱希祖:《广州征访南明史料记》,《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52页。
    [3]朱希祖:《南明三朝史官及官修史籍考》,《国史馆馆刊》第1卷第3号,1948年。
    [4]朱希祖:《旧抄本万斯同明史稿跋》,《明季史料题跋》,第71页。
    [5]朱希祖:《旧钞本藏山阁存稿跋》,《明季史料题跋》,第96页。
    [6]朱希祖:《校本岭海焚余跋》,《明季史料题跋》,第94页。
    [1]朱希祖:《校本岭海焚余跋》,《明季史料题跋》,第95页。
    [2]朱希祖:《旧钞本恸馀杂记跋》,《明季史料题跋》,第14页。
    [3]章太炎:《自定年谱》(手稿),第24页。
    [4]傅振伦:《先师朱遢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希祖:《永历刻本名山集跋》,《明季史料题跋》,第97页。
    [2]朱希祖:《永历刻本名山集跋》,《明季史料题跋》,第100页。
    [3]朱希祖:《劫灰录跋》,《明季史料题跋》,第66页。
    [4]朱希祖:《皇明四朝成仁录跋》,《明季史料题跋》,第86页。
    [5]朱希祖:《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序》,《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087页。
    [1]朱希祖:《旧抄本守麋纪略跋》《明季史料题跋》,第28-29页。
    [2]朱希祖:《再跋十愿斋全集》,《明季史料题跋》,第91页。
    [3]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1]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1099页。
    [2]朱希祖:《校本意林跋》,《明季史料题跋》,第123-124页。
    [3]转引自王桂云:《为史志事业奋斗终身的朱希祖先生》,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82页。
    [4]程会昌(千帆):《论今日大学中文系教学之蔽》,《斯文》第3卷第3期,1943年2月。
    [5]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第171页。
    [6]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7]陈之迈:《蒋廷敲的志事与平生》(1),《传记文学》8卷3期,第6页。
    [1]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2]柳亚子:《我的南明史料研究经过》,柳无忌编:《柳亚子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钱海岳:《南明史·义例》,中华书局2006年。
    [4]顾诚:《南明史·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5][美]司徒琳著,李荣庆译:《南明史1644——1662》,上海书店2007年。
    [1]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1]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2]王健飞:《文史大家朱希祖》,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62-263页。
    [3]各篇文章的撰写时间都依据朱懊的《先君遢先先生年谱》和朱希祖的《重庆日记》。
    [1]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57页。
    [1]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65页。
    [2]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73-2974页。
    [3]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75页。
    [4]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78页。
    [5]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81页。
    [1]朱希祖:《南明之国本与政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2964-2965页。
    [2]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朱希祖:《广州征访南明史料记》,《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34页。
    [4]朱希祖:《屈大均著述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92页。
    [5]朱希祖:《屈大均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78页。
    [1]朱希祖:《屈大均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81页。
    [2]朱希祖:《屈大均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85页。
    [1]朱希祖:《明广东东林党列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279页。
    [2]朱希祖:《明广东东林党列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294-3295页。
    [3]朱希祖:《明广东东林党列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298页。
    [4]朱希祖:《明广东东林党列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00页。
    [5]朱希祖:《明广东东林党列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02页。
    [6]朱希祖:《张凤翔列传考证》,《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747页。
    [1]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1098页。
    [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85页。
    [3]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1099页。
    [4]朱希祖:《稿本鲁之春秋跋》,《明季史料题跋》,第44页。
    [1]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附录》,第1098页。
    [2]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朱希祖:《纂南明史计划》,《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06页。
    [4]朱希祖:《题家人亲戚合照像片十六韵》,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05页。
    [5]朱偰:《先君遢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6]朱希祖:《重庆日记》,1942年8、9月间,多篇日记有“写南明史籍跋文”。
    [7]朱希祖:《广州征访南明史料记》,《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14页。
    [8]顾颉刚为朱希祖写的挽诗,《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382页。
    [1]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附录》,第1098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说史料》,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37页。
    [3]朱希祖:《永历大狱十八先生史料评》,《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2卷第2号,1929年12月。
    [4]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85页。
    [5]转引自王桂云:《为史志事业奋斗终身的朱希祖先生》,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82页。
    [6]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自序》,第8页
    [1]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4页。
    [2]柳亚子:《南明史纲·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29页。
    [3]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512页。
    [4]顾诚:《南明史》,第72页
    [5]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6]罗香林:《朱希祖先生小传》,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308页。1940年6月,朱希祖接到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托信函,请以一年的时间,“编二十万言之明史”。他认为“重庆无参考书,此等急就章何能成佳史。”(朱希祖:《重庆日记》,1940年6月26日)。可见其作史的审慎态度。
    [7]周一良:‘纪念邓先生》,载《仰止集——纪念邓广铭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第225页。
    [2]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明清史料》,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年。
    [3]邓之诚:《红本》,《骨董琐记》,北京出版社1996年,第49页。
    [1]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语丝》第4卷7期,1928年。
    [2]《致历史博物馆》,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第1518页。
    [3]《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
    [4]《研究所主任沈兼士先生致校长函》,《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6月19日。
    [5]《与朱希祖等通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4),第210页。
    [6]北京大学史学系对朱希祖的简介:“1922年5月,朱希祖主持明清档案整理会,开设陈列室,供学者研究。”《史学理论大辞典》介绍朱希祖:“主持收购整理内阁大库档案、并提出分三步整理:首先为形式之分类,并区别年代;次则摘要;再则研究考证、统计。”(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安徽教育出 版社2000年7月,第593页)。傅振伦回忆说:“当时朱逷先(名希祖)教授主持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工作,我也经常涉猎史料。”(《六十年档案工作忆往》,《傅振伦文录类选》,第407页)。
    [1]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30页。
    [2]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29页。
    [1]朱希祖:《清升平署志略·序》,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7年。
    [2]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31页。
    [1]《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
    [2]《整理清内阁档案之始末》,《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
    [3]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傅振伦文录类选》,第393页。因为两处资料稍有出入,此处所引参照了两处,有改动。
    [2]《整理档案会第三次公布(续)附志》,《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8月2日。
    [3]顾颉刚:《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文献论丛·论述一》1936年,第74页。
    [4]《整理档案会启事》,《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9月16日。
    [5]《整理档案会纪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4月。
    [6]《整理档案会纪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4月。
    [7]《整理档案会启事》,《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4月24日。
    [1]郑天挺:《深切怀念陈援庵先生》,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第15页。
    [2]傅振伦:《六十年档案工作忆往》,《傅振伦文录类选》,第407页。
    [3]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4]李光涛:《记内阁大库残余档案》,《明清档案》第1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第130页。
    [1]《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1929年,第28页。
    [2]《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1929年,第31页。
    [3]《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一览》,第17、18页。
    [4]《故宫博物院事务报告》,《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1929年。第13页。
    [5]《故宫博物院事务报告》,《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1929年,第13页。
    [6]《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1929年,第27页。
    [7]《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1929年,第31页。
    [8]“秤不离砣”即在收集和整理档案过程中,不破坏档案的原有包装,原包带原皮,尽力保存档案原件的本来面目,保持文件间的历史联系。
    [1]《文献馆二十五年份总报告》,《文献丛编》第1辑,1937年,第3页。
    [2]王梅庄:《整理内阁大库杂乱档案记》,《文献论丛·论述二》1936年,第197页。
    [3]王梅庄:《整理内阁大库杂乱档案记》。《文献论丛·论述二》1936年,第199页。
    [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傅所长纪念特刊》,1951年。转引自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3),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4页。
    [1]《明清档案·序》,《明清档案》第1册,第3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九年度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1930年,第281、282页。
    [3]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明清史料》甲编第1本,第14页。
    [4]方甦生:《清代档案分类整理问题》,《文献论丛·论述二》1936年,第31页。
    [5]阮葵生:《茶余客话》第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1页。
    [1]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论衡》第45期,1925年。
    [2]冯尔康;《清史研究与政治》,《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3]朱希祖:《清内阁所收明天启崇祯档案清折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2卷第2号,1929年12月。
    [1]朱希祖:《原本嘉庆三年太上皇帝起居注叙》,转引自王桂云:《为史志事业奋斗终身的朱希祖先生》,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89-293页。
    [2]翁文灏:《重印乾隆内府舆图序》,《清乾隆内府舆图》,故宫博物院重印1932年,第1页。
    [3]朱希祖:《乾隆内府铜版地图序》,《清乾隆内府舆图》,故宫博物院重印1932年,第3页。
    [4]翁文灏:《重印乾隆内府舆图序》,《清乾隆内府舆图》,故宫博物院重印1932年,第1-2页。
    [5]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31页。
    [6]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40页。
    [1]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49页。
    [2]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71页。
    [3]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50页。
    [1]朱希祖:《整理升平署档案记》,‘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584-586页。
    [2]朱希祖:《抚畿疏草跋·附张风翔列传考证》,《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753页。
    [3]朱希祖:《滇南碑传集叙》,《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24日。
    [4]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手抄本),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1]朱希祖:《滇南碑传集叙》,《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24日。
    [2]朱希祖:《伪楚录辑补目录》,《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713页。
    [3]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
    [4]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15页。
    [5]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
    [6]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
    [7]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15页。
    [8]朱希祖;《滇南碑传集叙》,《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24日。
    [1]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20页。
    [2]朱希祖:《清顺治元年内外官署奏疏序》,《先君文存》第1册。
    [3]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21页。
    [4]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24页。
    [5]陈垣讲、翁独健笔述《中国史料的整理》,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1卷第1期,1929年;
    刘乃和等著《陈垣年谱配图长编》(上册),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271页。
    [1]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顾颉刚:《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文献论丛·论述一》1936年,第72页。
    [3]顾颉刚:《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文献论丛·论述一》1936年,第72页。
    [4]李财富:《中国档案学史论》,《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6期。
    [1]朱希祖;《伪齐录校补·伪豫传》,《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371页。
    [2]朱希祖:《伪齐录附录目录》,《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766-2767页。
    [1]朱希祖:《伪齐录校补自序》,《伪齐录校补》,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年,第1页。
    [2]朱希祖:《伪齐录校补自序》,《伪齐录校补》,第1页。
    [3]朱希祖:《伪齐录校补·伪豫传》,《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374页。
    [1]朱希祖:《伪齐录校勘记》,《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483-2484页。
    [2]朱希祖:《致张元济》,1934年11月27日。
    [3]朱希祖:《致张元济》,1934年12月7日。
    [4]朱希祖:《伪齐录校补·宋高宗不耻自侪于伪楚伪齐而为金之附庸国》,《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618页。
    [5]朱希祖:《伪齐录校补·伪齐欲利用外交以分裂南宋土地》,《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644页。
    [1]朱希祖:《伪齐录校补·自序》,《伪齐录校补》,第2页。
    [2]朱希祖:《伪楚录辑补目录》,《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712页。
    [3]朱希祖:《伪楚录辑补·自序》,《中央大学文艺丛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1]朱偰:《先君遢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73页。
    [2]朱希祖:《致张元济》,1934年11月22日。
    [1]朱希祖:《伪齐录校补·自序》,《伪齐录校补》,第2页。
    [2]朱希祖:《伪楚录辑补·自序》,《中央大学文艺丛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1]张元济:《致朱希祖》,1935年1月23日。
    [2]朱希祖:《致张元济》,1935年2月12日。
    [1]转引自朱偰:《先君遢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2]朱侯:《先君遢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3]王兴瑞:《朱先生与国立中山大学》,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243页。
    [4]罗香林:《朱希祖先生小传》,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309页。
    [1]傅振伦:《海盐县志·序》,《傅振伦文录类选》,第337页。
    [1]李泰菜:《民国阳原县志·序》(铅印本),1935年。
    [2]傅振伦:《傅振伦方志论著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3页。
    [3]傅振伦:《谈编修新方志的几个具体问题》,《中国史志论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4]朱希祖:《癸丑日记》(手稿),1913年2月14日。
    [5]朱希祖:《癸丑日记》(手稿),1913年2月19日。
    [6]朱偰:《先君遢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7页。
    [7]朱希祖:《致张元济》,1923年1月22日。
    [1]朱希祖:《致张元济》,1923年4月25日。
    [2]张元济:《张元济书札》,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31页。
    [3]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12日。
    [4]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14日。
    [5]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2月25日。
    [6]王重民对朱士嘉《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的介绍。《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6卷第4号,1932年。
    [7]朱希祖:《海盐朱氏地方志目录》(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1]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2]李培文:《朱希祖与郦亭藏书》,《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5期。
    [1]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2月11日。
    [1]朱希祖:《广东通志征访条例》,《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2]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1933年1月7日。《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947页。
    [3]转引自林子雄:《广东通志馆与民国《广东通志)之编纂》,《广东史志》2001年第4期。
    [4]林子雄:《广东通志馆与民国<广东通志>之编纂》,《广东史志》2001年第4期。
    [1]刘知几:《史通》卷十,《杂述》第三十四。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二十四,地理类一。
    [3]章学诚:《记与戴东原论修志》,《文史通义》卷八,外篇三。
    [4]转引自仓修良、叶建华:《章学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1页。
    [5]姚九功:《潞城县志·序》,《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第15册,商务印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清世宗实录》卷75,雍正六年十一月甲戌,中华书局1986年。
    [7]章学诚:《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文史通义》外篇四。
    [8]章学诚:《州县请立志科议》,《文史通义》外篇一。
    [1]瞿宣颖:《志例丛话》,《东方杂志》第31卷第1期,1934年1月。
    [2]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18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4页。
    [4]朱希祖;《新河县志·序》,傅振伦:《民国新河县志》,铅印本1929年。
    [5]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
    [1]黎锦熙:《方志今议》,中国展望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第3页。
    [2]仓修良:《方志学通论》,齐鲁书社1990年,第4页。
    [3]姚金祥,何惠明:《简明方志编纂学》,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第1页。
    [4]程廷祚:《青溪集》卷五,《修一统志议》民国刊本,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5]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10页。
    [6]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42页。
    [1]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5页。
    [2]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44页。
    [3]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6-1157页。
    [4]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45页。
    [5]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1-1152页。
    [6]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46页。
    [7]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48页。
    [8]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0页。
    [9]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7页。
    [1]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9---1160页。
    [2]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47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8-49页。
    [4]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42页。
    [5]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42页。
    [6]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45页。
    [1]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8页。
    [2]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9页。
    [3]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2页。
    [4]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33页。
    [5]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3页。
    [6]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30页。
    [7]朱希祖:《广东通志总且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34页。
    [8]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3页。
    [9]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6页。
    [1]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4页。
    [2]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1933年1月17日。《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955页。
    [3]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1933年3月4日。《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001页。
    [4]朱希祖:《广东通志略例》,《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55-1156页。
    [5]朱希祖:《明广东东林党列传》,《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03页。
    [1]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06-1207页。
    [2]朱希祖:《新河县志·序》,傅振伦:《民国新河县志》,铅印本1929年。
    [3]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4]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41页。
    [5]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04页。
    [1]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74页。
    [2]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76页。
    [3]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1932年11月5日。《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81页。
    [4]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04页。
    [5]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171页。
    [6]苏精:《现代藏书三十家》,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1]朱希祖:《稿本鲁之春秋跋》,《明季史料题跋》,第44页。
    [2]朱希祖:《康熙刻本遍行堂集跋》,《明季史料题跋》,第92页。
    [3]朱希祖:《旧钞本恸余杂记跋》,《明季史料题跋》,第15页。
    [4]朱希祖:《新河县志·序》,傅振伦:《民国新河县志》,铅印本1929年。
    [5]傅振伦:《海盐县志·序》,《傅振伦文录类选》,第337页。
    [1]侯德仁:《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群言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朱希祖:《葡萄牙人背约侵略我国土,杀戮我国民,拟废约收回澳门意见书》,《东方杂志》第19卷第11号,1922年。
    [2]吕一燃:《民国时期中国人民收回澳门的斗争与中国政府的态度》,《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6期。
    [3]朱希祖:《登澳门西望洋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07页。
    [1]朱希祖:《补充中国最早经营台湾事略》,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322页。
    [2]朱希祖:《中国最初经营台湾事略》,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322页。
    [3]振伦曾言:“日本谋我,久而不懈,民国十四五年间,先师即提倡研究日本历史,且加入史学系课程。”(《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刘龙心也说:“在朱希祖主持的北京大学史学系,自1925年起就开设了日本近世史,由张孝年讲授。这种单独设置科目讲授日本史的做法,为国内首创。”(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查阅北京大学史学系1921年的课程表,已设有日本近世史。(详见《史学系本年科目》,《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1]《朱逖先主任报告》,《北京大学日刊》1925年11月30日。
    [2]朱希祖:《日本国名号考》,《朱希祖先生文集》(3),第1951-1952页。
    [3]傅振伦:《先师朱邀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4]祁龙威:《近世史家与考证学的发展》,《中国文化》1996年第1期。
    [1]朱希祖《后金国汗姓氏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1种(上册),1933年。
    [1]朱希祖《后金国汗姓氏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1种(上册),1933年。
    [2]朱希祖:《鸭江行部志跋》,《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184页。
    [3]朱希祖:《鸭江行部志地理考》,《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165-2169页。
    [1]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2]朱偰:《先君遢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61页。
    [3]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15日。
    [4]金富军:《清华大学边疆问题研究会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5]金富军:《清华大学边疆问题研究会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6]朱希祖:《金源姓氏考》,《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143-2163页。
    [7]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15日。
    [1]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2月10日。
    [2]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2月11日。
    [3]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67页。
    [4]朱希祖:《致张元济》,1923年3月4日。
    [5]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6]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11日。
    [7]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1月14日,1月21日。
    [1]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2月10日。
    [2]朱希祖:《辩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9日。
    [3]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2月2日。
    [4]朱希祖:《西夏史籍考》,《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981页。
    [5]《朱遢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大日刊》1922年11月24日。
    [1]朱希祖:转引自《西夏史籍考》,《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996-997页。
    [1]朱希祖:《中国经营西域史·序》,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
    [2]朱希祖:《乾隆内府铜版地图序》,《清乾隆内府舆图》,故宫博物院重印1932年,第3页。
    [3]朱希祖:《致罗香林书》(手稿),1939年7月26日。
    [4]朱希祖:《云南濮族考》,《青年中国季刊》第1卷第1期,1939年。
    [1]朱希祖:《云南两爨氏族考》,《民族学集刊》第3期,1943年。
    [2]朱希祖:《滇南碑传集·叙》,《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24日。
    [3]朱希祖:《致罗香林书》(手稿),1939年7月26日。
    [4]金毓黻:《静晤室日记》(6),第4445页。
    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1月13日。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2月26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3年7月28日-8月2日。
    [3]朱希祖:《吐蕃种族考》,《朱希祖先生文集》(3),第1941-1950页。
    [1]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第2页。
    [3]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第2页。
    [4]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页。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第1页。
    [2]王尔敏:《史学方法》,第9页。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1页。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6页。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8页。
    [6]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9-30页。
    [7]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8页。
    [8]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9页。
    [9]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9页。
    [10]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19页。
    [1]朱希祖:《中国近世史要略·序》,《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
    [2]朱希祖:《广东十三行考·序》,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页。
    [3]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4]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5]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6]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7-10页。
    [1]刘俐娜:《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界对历史的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2]朱希祖:《辩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9日。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37页。
    [4]李守常:《史学要论》,第76页。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3页。
    [6]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39-40页。
    [1]朱希祖:《致罗香林书》(手稿),1938年10月14日。
    [2]王尔敏:《史学方法》,第3页。
    [3]李守常:《史观》,《史学要论》,第1页。
    [4]李守常:《史学要论》,第82-83页。
    [5]李守常:《史学要论》,第83页。
    [6]李守常:《史学要论》,第87页。
    [1]陈德溥主编:《陈黻宸集》,中华书局:1995年,第679页。
    [2]章太炎:《致粱启超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67页。
    [3]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1月12日。
    [4]王宇高、王宇正:《朱希祖传》,《国史馆馆刊》1卷2号,1948年。
    [1]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34页。
    [2]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13页。
    [3]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14-15页。
    [4]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18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鲁迅全集》(9),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11页。
    [2]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
    [3]朱希祖:《非“折中派的文学”》,《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
    [4]朱希祖:《敬告新的青年》,《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
    [5]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9页。
    [6]厨川白村著,朱希祖译:《文艺的进化》,《新青年》第6卷6号,1919年。
    [7]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
    [8]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1]朱希祖:《读韩文笔记》,《随笔》(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2]朱希祖:《中国法家的历史观念》,《天津益世报·学术周刊》第8期,1928年12月17日。
    [3]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18页。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21页。
    [5]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6]朱希祖:《文史通义札记·序》,《史地丛刊》第1卷第3期,1922年。
    [1]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陈其泰:《历史观的进展与二十世纪史学走向》,《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李振宏:《20世纪史学方法论研究》,《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4]瞿林东:《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发展》,《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5]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1]衡如:《新历史的精神》,《东方杂志》第19卷11号,1922年6月。
    [2]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3]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上的社会心理》,《新青年》第9卷第5号,1921年。
    [4]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5]朱希祖:《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6年12月3日。
    [6]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40页。
    [1]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2]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第1105页。
    [3]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4]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5]《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4日。
    [1]《史地学报》第1卷第2期,1922年。
    [2]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1页。
    [3]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9-11页。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2页。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51页
    [6]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07页。
    [7]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38-3839页。
    [1]朱希祖:《广东通志总目说明书》,《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241页。
    [2]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51页。
    [3]朱希祖:《伪齐录校补·伪齐观察宋财政枯窘并计划断绝其财源》,《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631页。
    [4]朱希祖:《桑弘羊之经济政策》,《朱希祖先生文集》(3),第1444页。
    [5]朱希祖:《桑弘羊年表》,《朱希祖先生文集》(3),第1471页。
    [6]朱希祖:《桑弘羊之经济政策》,《朱希祖先生文集》(3),第1469页。
    [7]朱希祖:《致罗香林书》(手稿),1938年10月14日。
    [1]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2]雷海宗,林同济:《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外一种)》,岳麓书社1989年,第191页。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7月29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7月29日。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8月12日。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0月21日。
    [2]朱希祖:《文学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1号,1919年。
    [3]1919年,朱希祖在《敬告新的青年》中说:“战争是最危险的,最残酷的”。后来,还多次演讲“道家消灭战争之法”、“儒家消灭战争之法”、“墨家与名家消灭战争之法”、“法家消灭战争之法”,号召大家共同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以上分别见《重庆日记》1938年3月23日;4月6日;4月27日:5月4日)。1938年5月8日,他又日记中写道:“移全世界军备费以为全人类改造家屋,既固且美,则全世界顿成美观。消除战争,专致力于改良人间生活,此在良政治家提倡之也。自私自利之兽人,何足以语此。”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0月24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9年2月9日。
    [3]朱希祖:《避地四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18页。
    [4]朱希祖:《新战国》,《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19页。
    [1]朱希祖:《题戒大儿书后》,《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40页。
    [2]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90页。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0月19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0月20日。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0月27日。
    [4]教育部编:《大学科目表》,重庆:正中书局1940年,第11-12页。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9年2月9日。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11月27日。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9月2日。
    [4]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5]朱希祖:《文史通义札记·序》,《史地丛刊》第1卷第3期,1922年。
    [1]乔治忠:《论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体系》,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2年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2]引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3]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科学与人生观》(上册),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第2-3页。
    [1]何兆武:《对历史学的反思——读朱本源<历史理论与方法论>发凡》,《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4期。
    [2]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3]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1929年。
    [4]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5]朱希祖:《永历大狱十八先生史料评》,《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2卷第2号,1929年12月。
    [6]朱希祖:《西夏史籍考》,《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977页。
    [7]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1页。
    [8]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4页
    [1]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42页。
    [2]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401页。
    [3]朱希祖:《文史通义札记·序》,《史地丛刊》第1卷第3期,1922年。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8年9月1日。
    [5]朱希祖:《郦亭读书记·林屋文稿》,《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15页。
    [6]朱希祖:《郦亭读书记·李勤襄公奏议》,《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06页。
    [7]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43页。
    [8]朱希祖:《西夏史籍考》,《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977页。
    [9]朱希祖:《西夏史籍考》,《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982页。
    [1]朱希祖:《跋旧钞本幸存录》,《明季史料题跋》,第7页。
    [2]朱希祖:《跋南渡录(一)》,《明季史料题跋》,第38页。
    [3]朱希祖:《弘光实录钞跋》,《明季史料题跋》,第42页。
    [4]朱希祖:《跋旧钞本幸存录》,《明季史料题跋》,第7页。
    [5]朱希祖:《弘光实录钞跋》,《明季史料题跋》,第42页。
    [1]周文玖:《朱希祖史学略论》,《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1099页。
    [3]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4]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093页。
    [5]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6]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手抄本)。
    [7]朱希祖:《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序》,《逷先笔记》(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8]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手抄本)。
    [9]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26页。
    [1]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2]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4]朱希祖:《日本国名号考》,《朱希祖先生文集》(3),第1951-1952页。
    [5]朱希祖:《广东十三行考·序》,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第7页。
    [6]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1100页。
    [1]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2]罗香林:《朱希祖先生小传》,《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在“治史三期说”中,凡没有加注的引文皆出自朱希祖:《晚明史籍考·序》,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1099-1100页。
    [4]朱希祖:《留学日本日记》(手稿),1906年1月12日。
    [1]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8页。
    [2]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8页。
    [3]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4]朱希祖:《广东十三行考·序》,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第5页。
    [5]朱希祖:《校本意林跋》,《明季史料题跋》,第123-124页。
    [6]朱希祖:《赠李部长培基》,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37页。
    [7]朱希祖:《伪齐录校补自序》,《伪齐录校补》,第2页。
    [1]朱希祖:《伪齐录校补·伪齐宰相张孝纯上大宋书稽疑》,《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593页。
    [2]朱希祖:《伪楚录辑补·伪楚录辑补目录》,《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713页。
    [3]朱希祖:《郦亭读书记·大金吊伐录》,《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792页。
    [4]朱希祖:《致张元济》,1922年9月8日。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423页。
    [5]朱希祖:《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序》,《逷先笔记》(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1]朱希祖:《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国学之课程并说明书》,《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10月19日。
    [2]转引自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希祖:《鉴斋诗草·诵诗有感》,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36页。
    [2]朱希祖:《史记本纪起于黄帝说》,《史地丛刊》第1期,1920年。
    [3]此语最早见于《元史》,据《元史·世祖纪》和《元朝名臣事略·内翰王文康公》可知,1261年,元代名臣王鹗请修辽、金二史,提出:“宁可亡人之国,不可亡人之史”的理念,被统治者采纳。(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2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40-441页)。参考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又知:1276年元兵入临安,董文炳谓之曰:“国可灭,史不可没。”(载《元史》卷156《董文炳传》)。明末黄宗羲则曰:“国可灭,史不可灭。”(载《南雷文案》卷6)。晚清魏默深《进呈元史新编序》:“伏闻天不变,道亦不变,国可灭,史不可亡。”(载《魏源全集》第12册《古微堂外集》卷2)。陈寅恪云:“国可亡,而史不可亡。今虽国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若起先民于地下,其感慨如何?”(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17-318页)。可见,这一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
    [4]朱希祖:《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13-1014页。
    [1]朱希祖:《西夏史籍考》,《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980-981页。
    [2]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3]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新教育》第2卷第5期,1920年。
    [4]朱希祖:《敬告新的青年》,《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
    [5]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6]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1932年12月22日。《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931页。
    [1]朱希祖:《敬告新的青年》,《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
    [2]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9年2月7日。
    [3]朱希祖:《偶感八用寺字韵》,《重庆日记》(手稿)1939年11月26日。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1年11月11日。
    [1]朱希祖提议,何炳松附议《改良中学校历史地理教法议案》,《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
    [2]朱希祖:《文史通义札记·序》,《史地丛刊》第1卷第3期,1922年。
    [3]朱希祖:《文史通义札记·序》,《史地丛刊》第1卷第3期,1922年。
    [4]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1]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37页。
    [2]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108页。
    [3]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110-4111页。
    [4]朱希祖:《黄沙诗草·秋思八首次韵酬李证刚方东美两教授》,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33页。
    [5]朱希祖:《清代通史·叙》,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
    [1]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39年1月2日。
    [2]朱希祖:《黄沙诗草·渝州东至书怀酬证刚四十韵》,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29页。
    [3]朱希祖:《鉴斋诗草·鉴斋杂诗四首》,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39页。
    [4]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陈衡哲先生演说词》,《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9月18日。
    [2]《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大日刊》1922年11月24日。
    [3]《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大日刊》1922年11月24日。
    [4]朱希祖:《发起中国史学会的动机和希望》,《清华周刊》第30卷第11、12期合刊,1929年。
    [1]朱希祖:《发起中国史学会的动机和希望》,《清华周刊》第30卷第11、12期合刊,1929年。
    [2]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会编:《史地丛刊》第1卷第1期,1920年6月。 文存》,第343页。
    [1]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序》,《中国史学通论》,第1页。
    [2]朱希祖:《发起中国史学会的动机和希望》,《清华周刊》第30卷第11、12期合刊,1929年。
    [3]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3年3月24日。
    [4]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3年3月25日。
    [5]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3年4月1日。
    [6]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3年4月5日。
    [1]转引自王煦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史学会》,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4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2]瞿林东:《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光明日报》2003年3月25日。
    [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2]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21页。
    [3]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8页。
    [1]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72页。
    [2]胡适:《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5号,1919年。
    [3]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4]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5]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3页。
    [6]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8页
    [7]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历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8]朱希祖:《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必修选修科目表审查意见》,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337页。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93页。
    [2]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3]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4]吴虞:《吴虞日记》(上册),第598-599页。
    [1]李振宏:《20世纪史学方法论研究》,《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2]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3]朱希祖:《马阁老洗冤录跋》,《明季史料题跋》,第43页。
    [1]朱希祖:《再驳李唐氏族出于李初古拔及赵郡说》,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255页。
    [2]朱希祖:《再驳李唐氏族出于李初古拔及赵郡说》,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257页。
    [3]转引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1]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346页。
    [2]朱希祖:《中国法家的历史观念》,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181-188页。
    [3]朱希祖:《伪齐录校补·刘豫与宋高宗用人之比较》,《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2624页。
    [1]朱希祖:《再跋明熹宗实录》,《明季史料题跋》,第2页。
    [2]朱希祖:《弘光实录钞跋》,《明季史料题跋》,第41页。
    [3]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1]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2]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3]朱希祖提议,何炳松附议《改良中学校历史地理教法议案》,《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
    [4]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5]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史》,《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2-4页。
    [1]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393页。
    [2]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396页。
    [3]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421页。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第95页。
    [5]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2]赵俪生:《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研究》,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98页。
    [3]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57页。
    [4]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
    [5]朱希祖:《广州征访南明史料记》,《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314页。
    [1]朱希祖:《长板桥寻明旧院故址》,《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3844页。
    [2]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186页。
    [3]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188-4189页。注:其中的“一五九四”,误写为“一九五四”,错讹明显,根据万历二十二年改正。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2]这是顾颉刚给朱希祖敬献的挽诗。《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382页。
    [3]傅振伦:《朱希祖先生传》,《傅振伦文录类选》,第606页。
    [4]朱希祖:《六朝陵墓调查报告·自序》,《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1935年。
    [5]王志高:《南京麒麟铺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墓主新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朱希祖:《天禄辟邪考》,《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第198页。
    [2]滕固:《六朝陵墓石迹述略》,《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第83页。
    [3]朱希祖:《天禄辟邪考》,《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第197页。
    [4]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页。
    [1]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上的社会心理》,《新青年》第9卷第5号,1921年。
    [1]朱希祖:《皇明四朝成仁录跋》,《明季史料题跋》,第86页。
    [2]朱希祖:《郦亭粤行日记》,《朱希祖先生文集》(6),第4189页。
    [3]朱希祖:《后金国汗姓氏考》,《朱希祖先生文集》(5),第3527-3528页。
    [4]朱希祖:《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第12页。
    [1]朱希祖:《史学系本年科目》,《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2]朱希祖:《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日刊》1926年12月3日。
    [3]朱希祖:《清顺治元年内外官署奏疏·序》,《先君文存》第1册,(手抄本)。
    [4]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第77页。
    [5]李大钊:《史学要论》,第106页。
    [6]梁启超:《历史统计学》,《史地学报》第2卷第2期,1923年。
    [1]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1),第432页。
    [2]朱希祖:《拟清史宜先修志表后记传议》,朱师辙:《清史述闻》,第260-262页。
    [3]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4]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5]陈垣:《通鉴胡注表微·避讳篇》,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6]朱希祖:《钞本甲乙事案跋》,《明季史料题跋》,第31页。
    [1]朱希祖:《南渡录跋(二)》,《明季史料题跋》,第40页。
    [1]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正榜头领之四十五》,《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6日。
    [2]罗香林:《朱逷先先生著作目录》,《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2]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朱元曙:《海盐朱逖先先生著述总目》,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426页。
    [4]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第57页。
    [5]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14-115页。
    [6]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7]国立北京大学讲师讲员助教联合会编:《北大院系介绍》,第28页。转引自尚小明:《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8]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第211-212页。
    [1]教育部编:《大学科目表》,重庆正中书局1940年,第11-12页。
    [2]朱希祖:《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必修选修科目表审查意见》,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第337页。
    [3]胡逢祥:《“五四”时期的历史教学改革述评》,《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3期。
    [4]赵世瑜:《打破学科畛域与历史学的学科本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5]俞旦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21页。
    [1]朱希祖:《请建立总档案库筹设国史馆议》,《朱希祖先生文集》(2),第1014页。
    [2]朱希祖:《驳李唐为胡姓说》,《东方杂志》第33卷第15号,1936年。
    [3]朱希祖:《再驳明成祖生母为(?)妃说》,《东方杂志》第33卷第12号,1936年。
    [4]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年谱》,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81页。
    [4]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1]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2]向燕南:《中国史学史还可以这样写》,《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7月18日。
    [3]周文玖:《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4]朱希祖:《致罗香林书》,1940年8月11日。
    [5]朱希祖:《重庆日记》,1940年4月24日。
    [6]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1940年5月8日。
    [7]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第1页。
    [1]谢兴尧:《谢兴尧自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7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2页。
    [2]林恩·A·斯特鲁夫:《南明:1644——1662年》,[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35页。
    [3][美]司徒琳著,李荣庆译:《南明史1644——1662》,上海书店2007年,第249页。
    [4]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5]陶希圣:《南北朝经济史·自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
    [6]朱希祖:《清内阁所收明天启崇祯档案清折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2卷第2号,1929年12月。
    [1]朱希祖:《杨么事迹考证》,《朱希祖先生文集》(4),第1995页。
    1.《朱希祖先生文集》,台湾九思出版公司,1979年。
    2.朱希祖:《留学日记》(手稿)1906年,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朱希祖:《留学日记》(手稿)1908年,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4.朱希祖:《癸丑日记》(手稿)1913年,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5.朱希祖:《十八年日记》(手稿)1929年,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6.朱希祖:《重庆日记》(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7.朱希祖:《随笔》(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8.朱希祖:《海盐朱氏地方志目录》(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9.朱希祖:《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1935年。
    10.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年。
    11.朱希祖:《伪齐录校补》,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年。
    12.朱希祖:《明季史料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3.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4.《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15.朱师辙:《清史述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16.章太炎:《自定年谱》(手稿),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
    17.章太炎:《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8.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0.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1.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2.《清内阁旧藏汉文黄册联合目录》,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立北京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出版1947年。
    23.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北京:北京中华印刷局,1923年。
    24.傅振伦:《民国新河县志》,铅印本1929年。
    25.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26.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7.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篇》,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1930年。
    28.李泰棻:《民国阳原县志》,铅印本1935年。
    29.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7年。
    30.萧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萧一山:《太平天国丛书》第1集第1册,北平:国立编译馆,1935年。
    32.黎锦熙:《方志今议》,中国展望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
    3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3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3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7.陈德溥主编:《陈黻宸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8.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9.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
    40.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1.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42.《清乾隆内府舆图》,北平:故宫博物院重印,1932年。
    43.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5.胡适:《科学与人生观》(上册),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
    46.《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7.吴虞:《吴虞日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48.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9.金毓黻:《静晤室日记》,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
    50.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5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52.雷海宗,林同济:《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外一种)》,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53.教育部编:《大学科目表》,重庆:正中书局,1940年。
    54.陶希圣:《南北朝经济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55.[清]阮葵生:《茶余客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56.[唐]刘知几著,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57.[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3.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4.瞿林东编:《中国史学史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5.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2年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7.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编:《陈垣年谱配图长编》(上、下),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
    8.谢国桢编著:《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9.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0.张国华主编:《文史大家朱希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11.王尔敏:《史学方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的进程》,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13.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5.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王钟翰:《清史补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张岂之主编:《民国学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郭卫东、牛大勇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简史》(初稿),现存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资料室,2004年。
    19.傅振伦:《中国史志论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傅振伦:《傅振伦方志论著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1.傅振伦:《傅振伦文录类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
    22.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4.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5.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27.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8.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9.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年。
    30.周作人:《知堂回想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2.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3.乔治忠:《清代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34.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5.高平叔编:《蔡元培史学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36.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37.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38.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绪论(1840—194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9.许美德著,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40.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42.邓之诚:《骨董琐记》,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43.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44.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整编,万仁元、方庆秋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45.杨伯峻,吴树平:《论语今译》,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46.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47.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48.南炳文:《南明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49.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0.柳无忌编:《柳亚子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1.钱海岳:《南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2.[美]司徒琳著,李荣庆译:《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书店,2007年。
    53.柳亚子:《南明史纲·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4.黄苇:《方志论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55.仓修良、叶建华:《章学诚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6.姚金祥,何惠明:《简明方志编纂学》,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
    57.侯德仁:《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年。
    58.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59.岳玉玺等编选:《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60.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4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
    61.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62.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63.俞旦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4.张元济:《张元济书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65.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66.姜胜利:《清人明史学探研》,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67.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68.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9.桑兵:《国学与汉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70.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71.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1—7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7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73.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
    74.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75.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76.[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7.钱谷融主编,刘凌、孔繁荣辑:《蔡元培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78.仓修良:《方志学通论》,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
    79.海盐县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编:《孤云汗漫》,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80.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81.谢贵安:《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朱希祖:《文学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1号,1919年。
    2.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2号,1919年。
    3.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
    4.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
    5.朱希祖:《非“折中派的文学”》,《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
    6.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新教育》第2卷第5期,1920年。
    7.朱希祖:《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国学之课程并说明书》,《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10月19日。
    8.朱希祖:《敬告新的青年》,《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
    9.朱希祖:《新史学·序》,《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0日。
    10.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上的社会心理》,《新青年》第9卷第5号,1921年。
    11.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编辑中国史条例》,《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0月19日。
    12.朱希祖:《文史通义札记·序》,《史地丛刊》第1卷第3期,1922年。
    13.朱希祖:《中国近世史要略·序》,《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6月。
    14.朱希祖提议,何炳松附议:《改良中学校历史地理教法议案》,《史地丛刊》第2卷第1期,1922年6月。
    15.朱希祖:《联省自治商榷书》,《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7月29日。
    16.朱希祖:《葡萄牙人背约侵略我国土,杀戮我国民,拟废约收回澳门意见书》,《东方杂志》第19卷第11号,1922年。
    17.《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4日。
    18.《蔡元培校长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4日。
    19.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20.朱希祖:《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3—1924年度),《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
    21.朱希祖:《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1卷第2号,1923年。
    22.朱希祖:《清代通史·序》,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北京:北京中华印刷局,1923年。
    23.朱希祖:《萧梁旧史考》,《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1卷1号、2号,1923年。
    24.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1929年。
    25.朱希祖:《永历大狱十八先生史料评》,《国学季刊》第2卷第2号,1929年。
    26.朱希祖:《东方考古学协会委员朱希祖先生辞职书》,《北京大学日刊》1929年10月21日。
    27.朱希祖:《发起中国史学会的动机和希望》,《清华周刊》第30卷第11、12期合刊,1929年。
    28.朱希祖:《清内阁所收明天启崇祯档案清折跋》,《国学季刊》2卷2号,1929年12月。
    29.朱希祖:《辩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9日。
    30.朱希祖:《编纂南明史计画》,《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2卷第7期,1931年。
    31.朱希祖《后金国汗姓氏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1种上册,1933年。
    32.朱希祖:《广东通志征访条例》,《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33.朱希祖:《史料展览会征集史料启文》,《先君文存》第5册,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34.朱希祖:《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序》,《逷先笔记》(手稿),现存于南京图书馆。
    35.朱希祖:《伪楚录辑补·自序》,《中央大学文艺丛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36.朱希祖:《本师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迹笔记》,《制言》半月刊第25期,1936年。
    37.朱希祖:《云南濮族考》,《青年中国季刊》第1卷第1期,1939年。
    38.朱希祖:《云南两爨氏族考》,《民族学集刊》第3期,1943年。
    39.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40.朱希祖:《南明三朝史官及官修史籍考》,《国史馆馆刊》第1卷第3号,1948年。
    41.胡适:《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5号,1919年。
    42.陈衡哲:《陈衡哲先生演说词》,《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9月18日。
    43.衡如:《新历史的精神》,《东方杂志》第19卷11号,1922年6月。
    44.《教育部指令第九九九号》,《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5月27日。
    45.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46.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语丝》第4卷7期,1928年。
    47.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论衡》第45期,1925年。
    48.陈垣讲、翁独健记录:《中国史料的整理》,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1卷第1期,1929年。
    49.瞿宣颖:《志例丛话》,《东方杂志》31卷1期,1934年1月。
    50.许寿裳:《纪念章先师太炎先生》,《制言》第25期,1936年9月。
    51.厨川白村著,朱希祖译:《文艺的进化》,《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
    52.程会昌(千帆):《论今日大学中文系教学之蔽》,《斯文》第3卷第3期,1943年2月。
    53.朱偰:《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号,1944年。
    54.王兴瑞:《朱先生与国立中山大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55.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56.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
    57.沈兼士:《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经世日报·读书周刊》1946年8月14日。
    58.蒋星煜:《顾颉刚论现代中国史学与史学家》,《文化先锋》第6卷16期,1947年。
    59.王宇正、王宇高:《朱希祖传》,《国史馆馆刊》1卷2号,1948年。
    1.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乔治忠:《论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体系》,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2年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3.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瞿林东:《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光明日报》2003年3月25日。
    5.瞿林东:《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发展》,《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6.陈其泰:《历史观的进展与二十世纪史学走向》,《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7.傅振伦:《朱希祖先生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5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8.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1期。
    9.胡逢祥:《“五四”时期的历史教学改革述评》,《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3期。
    10.胡逢祥:《“科学主义”思潮与中国史学的现代化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11.胡逢祥:《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及其运作》,《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2.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史林》2005年第3期。
    13.李步嘉:《论朱希祖的<臣瓒姓氏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4.吕荣芳:《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书名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15.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6.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7.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8.张越:《<国学季刊>述评》,《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9.张越:《<国学季刊>与中国史学近代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0.张越:《五四时期:现代史学的初步建立》,《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
    21.张越:《五四时期对新史料的接受与认识》,《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2.张越:《五四时期新的历史教学建制与课程设置》,《历史教学》2001年第12期。
    23.张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史家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与认识》,《人文杂志》2006年 第5期。
    24.李春雷:《留美生与民国时期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2006年11期。
    25.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6.桑兵:《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7.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28.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9.石增银:《北京中国史学会补正》,《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0.杨彦杰:《郑成功封爵新考》,《福建论坛》1989年第1期。
    31.卢毅:《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32.房鑫亮、吴忠良:《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4期。
    33.周文玖:《朱希祖与中国史学》,《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34.周文玖:《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35.周文玖:《最近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展望》,《安徽史学》2003年第6期。
    36.周文玖:《朱希祖史学略论》,《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7.周文玖:《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38.周文玖:《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39.牛润珍:《20世纪中国史学史著作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8期。
    40.尚小明:《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41.王志高:《南京麒麟铺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墓主新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2.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
    43.朱偰:《回忆北大人物》,《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
    44.朱偰:《我家座上客——交游来往的人物》,《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
    45.李培文:《朱希祖与郦亭藏书》,《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5期。
    46.朱元曙:《关于清史馆及<清史稿>审查委员会二三事》,《万象》第8卷第5期,2006年8月。
    47.朱元曙:《朱希祖与他的老师章太炎》,《万象》第8卷第9期,2006年12月。
    48.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1),《传记文学》8卷3期,1967年。
    49.张子侠:《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
    50.钟桂松:《茅盾中学时代的几位老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51.万献初:《章太炎的<说文>讲授笔记及其文化阐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52.夏定械:《<明季史料题跋>补正》,《浙江学刊》1963年第4期。
    53.何兆武:《对历史学的反思——读朱本源<历史理论与方法论>发凡》,《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4期。
    54.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55.陈平原:《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学术评论》2005年第10期。
    56.欧阳军喜:《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2期。
    57.向燕南:《中国史学史还可以这样写》,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7月18日。
    58.韩永福:《<清史稿>的编修过程》,《历史档案》2004年第1期。
    59.邹爱莲:《<清史稿>体例的讨论及确立》,《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60.冯尔康:《清史研究与政治》,《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61.李财富:《中国档案学史论》,《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6期。
    62.林子雄:《广东通志馆与民国<广东通志>之编纂》,《广东史志》2001年第4期。
    63.金富军;《清华大学边疆问题研究会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64.祁龙威:《近世史家与考证学的发展》,《中国文化》1996年第1期。
    65.赵夏:《顾颉刚先生对边疆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66.黄启臣:《澳门主权问题始末》,《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2期。
    67.刘俐娜:《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界对历史的认识》,《史学理论》2003年第1期。
    68.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69.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正榜头领之四十五》,《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6日。
    70.赵世瑜:《打破学科畛域与历史学的学科本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71.马大正:《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和当代边疆问题研究刍议》,《思想战线》1991年第3期。
    72.吕一燃:《民国时期中国人民收回澳门的斗争与中国政府的态度》,《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6期。
    73.何兹全:《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4.李洪岩:《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学术研究》1999年第4期。
    75.张书学:《傅斯年与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化》,《东岳论丛》1997年第6期。
    76.李振宏:《20世纪史学方法论研究》,《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77.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的学科化进程》,《史学月刊》1999年第2期。
    78.侯云灏:《20世纪前期中国史学流派略论》,《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79.谢贵安:《明代史馆探微》,《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80.王汎森:《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新史学》第8卷第2期,1997年。
    81.王记录:《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理机制》,《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82.汤勤福:《试论朱熹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83.邬国义:《论近代经世致用史学思潮的兴起》,《史林》2003年第6期。
    84.邬国义:《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5.罗澍伟:《辛亥革命时期优待清室条件的产生及其评价》,《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整理档案会纪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1卷2号,1923年。
    2.《国立北京大学国学门重要纪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3号,1923年。
    3.《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报告》,《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2卷1号,1925年。
    4.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编:《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概略》,1927年。
    5.故宫博物院编:《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北平: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29年。
    6.故宫博物院编:《北平故宫博物院报告》,北平: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0年。
    7.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编刊会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刊明清内阁大库残余档案》(简称《明清史料》),甲编(1-10册)1930-1931年。
    8.故宫博物院编:《北平故宫博物院工作报告》,北平: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1年。
    9.故宫博物院编:《北平故宫博物院工作报告》,北平: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1934年。
    10.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1.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2.张世国:《北京大学史学系早期的初步发展(1917—1927)》,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4.夏雨:《民国国史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