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县制是我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产生于春秋以前,巨变于春秋,定型于战国中晚期。深入研究县制,可以更好的理解周秦间社会转型。本文围绕起源与转变两个问题系统的考察了先秦时期的县制,指出县制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早期县制和晚期县制。早期县制起源于西周,是都鄙制的一种具体形式,即传世文献中所说的公邑。春秋时期由于新旧政治格局转换,导致早期县制向晚期县制转变。这种转变并非各地普遍发生,而是由一地起源,逐步扩散,具体过程是发于晋,成于秦,随着秦的统一扩张到全国。并从区划化、官僚化、乡里组织三个方面具体考察了县制转变的过程,提出春秋时期只有晋县具有区划化和官僚化的特点。指出乡里组织最初是国人的组织,由于赋役的加重,导致国野区别逐渐模糊,最终由商鞅废除井田法,实行阡陌法,消除国野界线,并设立与土地规划相适应的秦式乡里组织,完成乡里组织的转变。在分国考察秦、楚两国的县制的基础上,指出楚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始终是在都鄙制下运行,没有完成向晚期县制的转变。在县制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郡有两个阶段,早期县大郡小,晚期县小郡大。战国时期至少有两种郡的形态,即秦式的郡和楚式的郡。
Xian(县) is a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which is formed gradually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Qin Dynasty. As a kind of system, Xian is not the same at various tim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hapes: early phase of Xian and later period. Early phase of Xian is the county system that under the Dubi(都鄙), it is the controlling form which is Central City governing the Frontier Region. Later period of Xian is a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at belongs to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The development of Xian of Pre-Qin went through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Xian belongs to the early stages, but in the mid and late stag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is the late stage of Xian.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early stag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the transitional phase from early stages to later stages. This thesis 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e origin and transformation of Xian in Pre-Qin period.
     In the introduction, it states the reasons and meanings of the selected topic, and it also reviews systematically the researchful history of Xian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is thesis. The introduc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early stage of Xian is a form of Dubi. The dieing out of the Western Zhou leads the political pattern change and also trigge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an starts in Jin and comes into being in Qin. It the style of one place of origin and other spaces spread gradually. But it does not mean it is the universal transformation pattern.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original problems of Xian. The Xina in the Western Zhou has two styles, one is the ring-like Xian, and the other is square-like Xian. These two kinds of Xian are existing concurrence.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Xian in ZhouLi(周礼), and indicates that the reflection of Xian in ZhouLi is more in line with Xian in the Western Zhou.
     Chapter Two discussed the Dubi quality problems of Xian. This chapter brings forward Dubi is the results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Town, and its essence is hierarchical governance of City and Town, ie, the big city governance the small town, and all of these ar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China. Firstly, Yi is the basic geography unit, and it forms the scenic spots of Yiluo(邑落); 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luo is big city presides the small one. The early stage of Xian is Gongyi(公邑). Gongyi is the concrete shape of Dubi, and besides Xiangsu(i乡遂), it is the region directly governed by the monarchy. It is proved the existing of Gongyi from the Bronze Inscription and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original transformation of Xian and the transferring from the Western Zhou to Vassal States. Since the dieing out of the Western Zhou, it leads the political pattern change and also trigge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an. Every states expand their territories and set up Xian. The Xian in Vassal states are the municipality of monarchy.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an starts at Jin, and only in Jin, Xia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It removes the influences of aristocratic policy.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l social organization from Shizu to the general Xiangli(乡里) at the late phase of Xian. Shizu i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l social organization at the early phase of Xian. The opposition of Guoye(国野) in the Western Zhou is based on the Shizu(氏族)counters against the Non-Shizu(非氏族). Xiangli is the initial organization in the Guoren(国人). Along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tax and service, it destroys the inhabitant's organization in Ye(野). The organizations of Guoren and Yeren(野人) are growing converged, and after Shang Yang Reform, it established Xiangli within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wo typical models of Xian—Qin Xian(秦县) and Chu Xian(楚县). Qin Xian is typical type within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Chu Xian moves throughout under the Dubi.
     Last chapter addresses the origin of Jun(郡) and it two stages in its developing process. The first stage i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this period, Xian is bigger than Jun.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Xian is smaller than Jun. there is two governing ways of Xian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e is Qin-style Jun, there is no municipality city under the Jun, and Xian is the dominant place of Jun. The other one is Chu-style Jun, that is small town are subordinated to big cit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whole thesi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an is a process. The changing factors are not occurring at one time, but accumulate step by step. It is not widespread, but one place of origin and other spaces spread gradually.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inevitability of historical developing, but also filled with irreversible contingency. It is independent of man’s will for major transfer tendency, and can not separate from the creation of human’s subjective initiatives. It fully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it is the perfect footnot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引文
①[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第773页。下简称《日知录》。
    ②[清]赵翼:《陔余丛考》,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42页。
    ③[清]姚鼐:《惜抱轩文集》卷2郡县考条,《惜抱轩全集》,世界书局1936年,第10页。
    ④[清]洪亮吉:《洪亮吉集》,中华书局,第983页。
    ⑤本文二十五史引文皆据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五史。
    ⑥陆容说见于氏著《菽园杂记》卷7:“《韵书》云:‘楚庄王灭陈为县,县之名自此始。’此说非也。《周礼小司徒》有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又《遂人》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鄙为县。’则县之名先已有之,但与今县制不同耳。或谓郡县自秦、汉始,亦非也。”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82-83页。转引自万昌华《郡县制变迁与有关政论研究——以秦代至清朝末年为主要视域》,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页。
    ⑦[清]顾炎武《日知录》,第773页。
    ⑧[清]顾炎武《日知录》,第774页。
    ①[清]赵翼:《陔余丛考》,第242页。
    ②[清]洪亮吉:《洪亮吉集》,第983页。
    ③[清]姚鼐:《惜抱轩全集》,第10页。
    ④[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都邑表叙》,中华书局1993年,第703页。
    ①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1937年第6、7期合刊。本章下文所引顾颉刚论县制皆出此,略不出注。
    ①学者或没有单独研究县制,与郡县制杂糅,因无法区隔,而含义多相通,今并述于此。
    ②齐思和:战国制度考——地方政府之组织,燕京学报1938年第24期。
    ③童书业:《郡县制之始起》,《中国疆域沿革略》,开明书店1946年。收录于《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2004年,第53页。
    ①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83页。
    ②萨师炯:秦代的地方制度,《东方杂志》1945年第14期。
    ③齐思和:战国制度考——地方政府之组织。
    ④钱穆:《国史大纲》,第82页。
    ⑤史念海:秦县考,《禹贡》1937年第6,7期合刊
    ⑥盛和翔:我国历代县制之比较的研究,《边声月刊》1940年创刊号。
    ⑦徐振荃:县制之历史考察,《政治建设》1942年第7期。
    ①[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一桥论丛》1957第10期。中文译文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第195-213页。先秦時代の封建と郡県 ,原刊于一桥大学研究年报“经济学研究II”1958年。后收入氏著《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岩波书店1995年,第337-487页。
    ②[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195页。
    ③[日]增渊龙夫: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第451-460页。
    ④[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204、207页。
    ①[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第532、533、527页。据该书结语,定稿日期是1960年,故在此叙述。
    ②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原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于1961年。
    ③[美]顾立雅(Herrlee.Glessner.Greel):《中国官僚制度的开始:县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Bureaucracy in China:The Origin of the Hsien),《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原载于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3(No.2).1964。
    ④冉光荣:《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发生与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①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16页。下略称《李家浩自选集》。
    ②刘师培:春秋时代地方行政考,原载于《国粹学报》1906年第2期。收录于《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75-281页。
    ③虞云国:春秋县制新探,《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
    ④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收录于《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⑤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6页。
    ①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齐鲁书社1985年。
    ②张慧珍:《秦官制研究——出土文字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国立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徐卫民:《秦内史置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
    ④李晓杰:《战国秦县新考》,《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⑥张功:《秦朝郡县关系考论》,《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
    ⑦[日]平势隆郎:《楚王与楚县》,原载于《史学杂志》1981年第2期。译文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中华书局1995年,第216页。
    ①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②[日]平势隆郎:《楚王与楚县》,《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第218页。
    ③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④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6页。
    ⑤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3、94、100页。
    ⑥陈振裕:《东周楚城的类型初析》,《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陈振裕:《东周楚城的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鲁西奇:《青铜时代汉水流域居住地理的初步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⑦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徐少华:《春秋时期楚国北部疆域的拓展与县制考察》,见氏著《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9-298页。徐少华:《古復国復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晏昌贵:《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江汉论坛》1998年第3期。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台湾大学硕士学学位论文,1997年。
    ①吕文郁师:《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②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的县制》,《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③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0页。
    ④吕文郁师:《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
    ⑤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⑥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63-173页。
    ⑦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3页。
    ⑧吴良宝:《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⑨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第三章第三节,三.晋县廷职官辑考。
    ⑩臧知非:《齐国行政制度考源》,《文史哲》1995年第4期。
    ①朱凤瀚:《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行政组织与居民状况的变化》,《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453-465页。
    ②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1页。
    ③赵平安:《论燕国文字中的所谓“都”当为“”(县)字》,《语言研究》2006年第12期。
    ④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第131页。
    ①[清]顾炎武:《日知录》,第776页。
    ②[宋]陈彭年等:《重修广韵》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高承:《事物纪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陈长琦以为宋人王应麟也认为郡县不始于秦。所据为王应麟《汉制考序》所云“推旧而为新,圣人复起不能各也。《春秋》大复古讥变,古井牧变而阡陌,畿服变而郡县,车乘变而步骑,什一变而箕敛??则圣王之法可改,古其不可复乎。”《春秋》没有变阡陌的记载,则王应麟的意思不是说《春秋》记载了畿服变郡县,只是说周秦间变化巨大,不应当算作“郡县不始于秦论”。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第1期。
    ④[清]赵翼:《陔余丛考》,第242页。
    ⑤万昌华:《郡县制度变迁与有关政论研究——以秦代至清朝末年为主要视阈》,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页。
    ⑥转引自万昌华《郡县制度变迁与有关政论研究——以秦代至清朝末年为主要视阈》,第9页。
    ①[明]董说:《七国考》卷1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顾炎武:《日知录》,第774页。
    ③[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2页。
    ④[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704页。
    ⑤在论说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学者对具体何时起源,言论谨慎。如顾颉刚说“春秋时代有郡县制的存在,是很清楚的。固然这种制度也许在西周时已有。”还有一些学者仅仅讨论春秋时期的县制,如洪亮吉没有明言县制何时起源,只是说春秋县制起于何国。为叙述方便起见,在此把这些意见谨慎的观点与明确主张郡县春秋起源放在一起叙述。
    ⑥万昌华以为又有晋国起源说,以卫文选《晋国县郡考释》主此说。按,卫文选主张西周起源说,所论晋县较楚县、秦县早,也是强调西周之时晋国已有与楚县、秦县类似地区,不当另有晋国起源说。万昌华《郡县制起源理论的历史考察》,《齐鲁学刊》2000第5期。
    ①[清]洪亮吉:《洪亮吉集》第983-984页。
    ②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
    ③赵翼认为县制始于西周,侯国之县始于秦,与单纯的春秋县制起源说不同,今为方便叙述,在此讨论。见氏著《陔余丛考》第242页。
    ④廖从云:《中国历代县制考》,台北中华书局1969年,第18页。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⑤[清]赵翼:《陔余丛考》,第242页
    ⑥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第275页。
    ①盛和翔:《我国历代县制之比较的研究》,《边声月刊》1940年创刊号。杜涤尘:《历代县制考》,《政治建设》1941年第1期。何振球:《我国历代县制之演进》,《安徽政治》1941年第9期。
    ②卫文选:《晋国县郡考释》,《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③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15-16页。
    ①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7页。
    ②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2页。
    ③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2、24页。
    ④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8页
    ①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7-28页。
    ②本文《国语》正文、韦昭注皆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国语》。
    ③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0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84页。
    ⑤[汉]刘熙:《释名》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6期。
    ⑦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第42页。
    ①《甲骨文合集》下简称《合集》。
    ②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③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④本文诸子引文皆出自《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
    ⑤宋镇豪:《商代的王畿、四土与四至》,《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①释文据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0页。
    ②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20页。
    ①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收录于《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
    ③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第363页。
    ①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李家浩自选集》,第30页。
    ②肖良琼:《商代的都邑邦鄙》,《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编辑部1985年,第343页。
    ③肖良琼:《商代的都邑邦鄙》,第344页。
    ④在国野制度下,有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之说。边邑在野,似乎不当兵。我们认为国野区别也相对的,如丰县即属于在野,却有左右师氏。春秋早期的郑国叔段的京城有自己的军队,晋国的曲沃也有自己的军队。对某一邑而言,也有国野,国人当兵可指邑的国。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654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60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68页。
    ③陈乔枞云:“夫之名有二,其连夫家为文者,则指人也;其从田制而言,如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则指地也。九夫为井,疏云‘一井之内,地有九夫’是已。”见《周礼正义》第794页。原文甚繁,不具引。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52页。
    ②李零:《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③100亩是概数,具体方法是见《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
    ①王鸣盛云:“遂之余地即公邑,县士注(指郑玄注)所谓封则为采地,未封则为公邑也。盖公邑虽称余地,实多于遂几倍。准之稍县都,亦多于采地几倍也。”见《周礼正义》第950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93页。
    ①《周礼地官遂人》郑玄注。
    ②程瑶田云:“骏发曰私,是不画井,无公田之法也。耦曰十千,是万夫之证也。里曰三十,是万夫之田,方三十三里又少半里,举成数之证也。”《周礼正义》,第1152页。
    ①《遂人》“掌邦之野”郑玄注云:“郊外曰野,此野谓甸、稍、县、都。”孙诒让疏“自遂至都,通称野也。”《周礼正义》,第1121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98页。
    ②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83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3页。
    ②《周礼》中的税率与《公羊传》所说的十一税相通,“公羊据其大数言之,《周礼》以通率言之,二者虽异而实同。”见《周礼正义》,第965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65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63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64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68页。
    ①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②同上。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②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年。收录于《金景芳学案》,线装书局2003年,第257页。
    ③于省吾:《释中国》,《释中国》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52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②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③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①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34页。
    ②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③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35页。
    ④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⑤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第265页。
    ①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35页。
    ②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①本文《战国策》引文皆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战国策》。
    ②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九,第9-10页。
    ③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81年(1992年),第454-455页。
    ①陈剑:《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文王乃起师以向丰、镐,三鼓而进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廌(尽?),一人为无道,百姓其何罪?’丰、镐之民闻之,乃降文王。”
    ②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第333页。
    ③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④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⑤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第21页。
    ①于凯:《中国古代国家化进程中的邑落形态演进》,《社会科学战线》2009第1期。
    ①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九邑考条,清光绪2年刻本。括号内系作者自注。
    ②宋镇豪:《商代邑制所反映的社会性质》,《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③彭邦炯:《卜辞作邑蠡测》,《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第273页。
    ①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7页;杜正胜:《编户齐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99页。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第298页。
    ②李零:《西周金文中的土地制度》,《李零自选集》,第106页。
    ①林沄:《“百姓”古义新解———兼论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②冯尔康、朱凤瀚:《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4页。
    ③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1页。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7页。
    ②杨宽:《西周王朝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6-363页;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③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6-87、172页。
    ④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①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9-20页。
    ②许倬云:《西周史》,第140页。
    ③本文《逸周书》引文皆据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10-11页。
    ⑤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⑥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55页。
    ⑦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4-5页。
    ①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2页。
    ②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5-10页。
    ③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19页。
    ①《周礼县士》郑玄注:“玄谓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三百里以外至四百里曰县,四百里以外至五百里曰都。”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50页
    ①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九邑考。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83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81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69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808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3486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3486-3487页。
    ②李零:《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李零自选集》,第163页。
    ①赋有三义,一是田赋之赋,二是军赋之赋,三是算赋、口赋之赋,三者决不相同,《周礼正义》,孙诒让疏:“经凡征敛通谓之赋。此九赋,则皆任地以制国用之法也。黄以周云“九赋者,敛田地之租也。田地为正税,故九赋,同书亦谓之九正。??九赋者,敛田地之租也。田地为正税,故九赋,九赋犹后世之地税,九职犹后世之丁税,而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则犹后世之差徭,各自为一法。后郑以为口泉,而贾疏申其义,遂于九职间民夫布之外,増一泉征,又无以处币余之赋,而经义畮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0页。
    ②郑玄注以为公邑收取“泉”,即钱币,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郑玄对九赋的理解是错误的。孙诒让有驳正,见《周礼正义》,第91页。二则虽有异,但是在公邑赋敛全入于王上则没有不同。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69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70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806-810页。
    ②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142页。
    ①见杨宽《西周史》第5章西周春秋的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
    ②以下各个城邑主要据何景成博士后出站报告《西周王朝职官制度研究》第三节“地方行政模式的雏形”的成果。文中所涉及诸青铜器据何景成考证皆是西周中晚期器物。何景成:《西周王朝职官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7年。
    ③朱凤瀚:《西周金文中的“取”与相关诸问题》,《古文字与古代史》,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
    ④张光裕:《新见曶簋铭文对金文研究的意义》,《文物》2000年第6期。
    ⑤朱凤瀚《西周金文中的“取”与相关诸问题》。
    ①同上。
    ②免所作四器见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第726-729页。
    ③许倬云分析免尊的“王蔑免历,令史懋赐免??作司工”说,这反映了王在册命前,对免进行审阅资格和经历,这种审阅是人事制度中不可缺的一番手续。蔑免历的事若不是偶然,世官制度当在西周中期开始变为任官制了。氏著《西周史》,第230页。
    ④许倬云:《西周史》,226页。
    ⑤许倬云:《西周史》,226-227页。
    ①参看刘雨《金文京考》,《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3期;王玉哲《西周京地望的再探讨》,《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③张政烺:《伯唐父鼎、孟员鼎、甗铭文释文》,《考古》1989年6期。
    ④黄盛璋:《扶风强家村新出西周铜器群与相关史实之研究》,《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编辑部1984年,第292-293页。
    ①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②杨宽:《再论西周金文中‘六师’和‘八师’的性质》,《考古》1965年第10期。
    ③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1981年。
    ④成周八师有“冢司徒”一职,见于《曶壶》(集成9728)。
    ⑤杨宽:《西周史》,411-419页。
    ⑥何景成:《西周王朝职官制度研究》,第87页。
    ①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99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36页。
    ①萨师炯:《秦代的地方制度》,《东方杂志》1945年第14期。
    ②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207页。
    ③[美]顾立雅:《中国官僚制度的开始:县的起源》。
    ④杨宽:《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发展演变》,《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1-92页。
    ⑤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6页。
    ①[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196页;吕文郁师:《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5页。
    ②同上
    ③殷崇浩:《春秋楚县略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
    ④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研究》,第127页。
    ⑤何景成:《西周王朝职官制度研究》,第217页。
    
    ①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6页。
    
    ①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
    ②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①张光直:《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第19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国书店2000年,第40页。
    ①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第103-104页。
    ②水涛:《论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中原文物》2001年,第6期。
    ③王震中:《从邦国到王国再到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④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1卷,第101页。
    ⑤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①《左传》隐公十一年“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可见即使名义上归王畿所有的一些土地,王已经不能支配。
    ②以下齐灭国不特别标明皆据《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
    ③今本《竹书纪年》,平王三年“齐人灭祝。”方诗铭,王修龄辑录:《古本竹书纪年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1页。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510-511页。
    ②以下晋灭国夺邑不特别标明者皆据《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
    ③邵炳军:《晋武公灭国夺邑系年辑证———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晋灭国夺邑系年辑证之二》,《唐都学刊》2002年第4期。
    ④灭贾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卷26贾:“曲沃武公取晋,并贾国。”据《正义》,僖公二十三年,贾佗以公族从文公出奔,则称贾佗者,或其父祖以贾为氏乎?[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据《路史后纪十》“晋武公灭谯有之为谯氏。”谯氏即焦氏。[宋]罗泌:《路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梁五与东关嬖五言于晋献公“蒲与二屈,君之疆也”,蒲、屈始见,则此前已经入于晋。
    ⑦据卫文选《晋国灭国略考》,《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
    ⑧同上。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517页。
    ①下除特别标明外的秦拓土史实皆据《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第536——540页。
    ②《史记秦本纪》:“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
    ③《史记秦本纪》:“十二年,伐荡氏,取之。”
    ④《史记秦本纪》:“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是时秦地东至河。”
    ⑤《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裴骃案:“服虔曰‘皆晋地,不能有’。”
    ⑥据《史记秦本纪》“(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益国十二不当是一年完成,不可考,姑且系于此年。
    ⑦《左传》文公八年:“夏,秦人伐晋,取武城。”
    ⑧《左传》文公十年:“夏,秦伯伐晋,取北征。”
    ⑨《史记秦本纪》:“六年,秦伐晋,取羁马。”
    ⑩[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540页。11下除特别标明外的楚拓土史实皆据《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第518——524页。
    ①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第422页。
    ②何浩:《春秋时楚灭国新探》,《江汉论坛》1982年第4期。
    ③《左传》桓公九年:“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鄾当为邓之南鄙之邑,或是附庸国,关系紧密。庄十六年灭邓,则鄾不当独存,亦当在此前后为楚所灭。
    ④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第308页。
    ⑤何浩:《春秋时楚灭国新探》。
    ⑥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第490页、990页。
    ⑦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第694页。
    ⑧何浩:《春秋时楚灭国新探》。
    ⑨《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卷五》:“文十二年,楚子孔执舒子平。疑自后遂灭于楚。”[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582页。
    ⑩《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未载,据《左传》宣公十一年补。11《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未载,据《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补。[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579页。12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存灭表譔异》,第866页。13《左传》昭公四年楚“迁赖于鄢”,鄢当在此年前为楚所灭。14《春秋大事表》未载,据《左传》昭公十一年补。15灭蔡、迁国、复国之事,《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不详,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补。16《春秋大事表》未载,据《左传》定公二年补。17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存灭表譔异》,第704页。
    ①[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524-525页。
    ①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245页。
    ②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
    ③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7页。
    ④卫文选:《晋国县郡考释》,《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⑤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65页。
    ①卑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称为楚邑,《吕氏春秋》同。但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伍子胥列传》都称为吴邑,《吴太伯世家》、《吕氏春秋》当是误书。徐少华已经详辨之。见氏著《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77-288页。“钟离为楚县”亦见同书第281-282页。
    ②朱凤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行政组织与居民状况的变化》,《管子与齐文化》,第453-465页。
    ③同上。
    ①刘师培:《春秋时代地方行政考》,《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第275页。
    ①[清]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第1619页。
    ②《周礼小司徒》郑玄注“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不易、就是家100亩,一易是家200亩,再易是家300亩,平均是家200亩,是为通率,也就是上文孔颖达《左传正义》所说的一易。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808页。
    ②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第243页。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史》第十一章第一节县级政区的等第。
    ②[美]戴维毕瑟姆:《官僚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③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5页。
    
    ①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95页。
    ②《史记赵世家》以为赵衰是赵夙之孙,误,今从杜注。
    ①[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
    ②邵维国:《周代家臣制述论》,《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③谢乃和:《<周礼>“冢宰”与金文所见西周王家之宰》,《古代文明》2007年第3期。
    案恵说是也。《国语晋语四》‘官宰食加’,韦注云:‘官宰,家臣也。加,大夫之加田。’彼谓家臣所食,于加田取。”《周礼正义》,第2373页。
    
    ①晏昌贵:《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江汉论坛》1998年第3期。
    ②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6页。
    ①[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204页。
    ②[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211页。
    ③[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第532-533页。
    ④[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第532页。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6页。
    ②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32页。
    ③[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202页。
    ①[日]增渊龙夫:《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与国家》,《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民国68年(1979年),第854页。
    ②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2页。
    ④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⑤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研究》第7章第一节,一.家户的规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⑥此“庶姓”是指子姓,“姓”同“生”,指同姓中高祖以上的分支。与“土揖庶姓”的庶姓指异姓不同。见《日知录》卷六。
    ①百姓有二义,一是指同姓的不同分支,与上所说的庶姓意思相近。一是包含异姓在内,指百官族姓。此处百姓取第二义。见林沄《百姓古义新解——简论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7期。
    ②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75页、371-373页。林沄《百姓古义新解——简论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基础》。
    ③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研究》,第183页。
    ①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研究》,第192页。
    ②见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480-481页。
    ①晁福林:《论周代国人与庶民社会身份的变化》,《人文杂志》2000第3期
    
    ①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412页。
    ②晁福林:《论周代国人与庶民社会身份的变化》。
    ②杨宽:《论西周金文中“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43页。
    ③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24页。
    ①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②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第9页。
    ①说见《左传正义》该条孔疏引贾逵说,以及刘文琪《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李学勤《论蒍掩制赋》,载《江汉论坛》1984年第3期,收录于《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第226页。刘家和《关于蒍掩治赋》,见《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出版社1995年,第199页。
    ②李零:《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李零自选集》,第161-162页。
    
    ①李零:《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李零自选集》,第164-165页。
    ②李零:《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李零自选集》,第163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89页。
    ②[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53页。
    ①杨向奎:《有关中国古史分期的若干问题》,《杨向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6-37页。
    ②李零:《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郝家坪秦牍<为田律>研究述评》,《李零自选集》,第169页。括号内系作者自注。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33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33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①释文据李学勤《史密簋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2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杨宽:《论西周金文中“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见《杨宽古史论文集》,第44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9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1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0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1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1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9-80页。
    ③《周礼正义》:“凡民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于法既任力役,则于身应计口出赋,故令各以其所能受职,而贡其功以为征。不受职则为惰民,而有罚。其老幼及贵者、贤能、废疾、服公事者,皆不受力役,则亦不征其职贡此任民作贡,与后世丁口赋正同,但出物而不出泉,与后世法小异耳。”[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76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1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841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80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80页、995页。
    ①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第一章《先秦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基本特点》。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238页。
    ③[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239-2240页。
    ④[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239页。
    ⑤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第4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965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清]惠栋:《春秋左传补注》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6页下。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739-740页。
     ①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①李零:《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李零自选集》,第180-181页。
    ②张金光:《秦制研究》,第1页。
    ①李学勤:《论蒍掩制赋》,《李学勤集》,第227页。
    ②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363页。
    ③[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第296页。
    ④[清]惠栋:《春秋左传补注》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蒙文通:《孔子与今文学》,转引自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第130页;徐中舒《左传注》,转引自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第130页。
    ⑥[宋]王与之:《周礼订义》卷1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叶时:《礼经会元》卷2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23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783页。
    ②[清]金榜:《礼笺》卷1,《续修四库全书》10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页下。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243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2239页。
    ①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766页。
    ①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900页。
    ①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1254页。
    ②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900页。
    ①[清]黄以周:《礼书通故》,1630页。
    ②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第2088页。
    ③李零:《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年,第100-101页。
    ④[清]黄以周:《礼书通故》,1630页。
    ⑤[清]黄以周:《礼书通故》,1629页。
    ①《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见《李零自选集》,第181页。
    ②《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七年“初租禾”。《续古今考》卷六:“初租禾,计亩而收,不用周十一法,始见于此。”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初租禾’与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之性质相同,即开始按亩征取禾稼作为租税。秦之‘初租禾’较鲁之‘初税亩’迟一百八十六年。此时秦在战败失地之成胁下,开始进行改革,谋求富强。”[清]魏了翁:《续古今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8页。
    ③此据制公田的井田而言,又有不制公田的井田,是十一而彻,九一、十一相差甚微,经学家多通用。见孙诒让《周礼正义》,第3493页。
    ④提高税率早在春秋晚期的晋国就已经配合爰田制一起实施了,前文所提到的《银雀山汉简吴问》已经记载晋国各家都以实行“伍税之”。
    ①释文据李零《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李零自选集》,第170页。
    ②李零:《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李零自选集》,第176页
    ③[宋]朱熹:《晦庵集》卷7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李零:《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见《李零自选集》,第176页
    ①李零:《论秦田阡陌制度的复原及其形成线索》,见《李零自选集》,第182页
    ②[清]程瑶田《疆田沟洫小记井田沟洫名义记》:“郑氏注《小司徒》云:‘沟洫为除水害。’余亦以为备潦,非备旱也。”《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9年,第240页。
    ③本文《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皆据此《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下文《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省略书名,只标篇名。
    ①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齐鲁书社1985年,第220页。
    ②张金光:《秦制研究》,第605页。
    ③杜正胜:《编户齐民》,第131页。
    ①张金光:《秦制研究》,第599页。
    ②张金光:《秦制研究》,第600页。
    ③释文据马怡《里耶秦简选校》,见《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6
    ①释文据刘信芳、梁柱编著《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①[清]顾炎武:《日知录》,第783页。
    ②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34页。
    ③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第191页。
    ④李学勤:《初读里耶耶秦简》,《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00-301页。
    ①张慧珍:《秦官制研究——出土文字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第170页。张金光也以为“吏部之部即为乡部”,见《秦制研究》,第568页。
     ①张金光:《秦制研究》,第582页。
    ①张金光:《秦制研究》,第224页。
    ①李零:《<商君书>中的土地人口政策与爵制》,《李零自选集》,第190页。
    ②张金光:《秦制研究》,第231页。
    ③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6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1172页。
    ①徐卫民:《秦内史置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
    ②史念海《秦县考》指出:“《纪》,又云‘惠文君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蒙恬传》,亦言“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此秦建置上郡东郡之始。取以与《汉志》较,则汉时上郡所辖者二十三城,东郡二十二县,其间所增无几。”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02页。
    ②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01页。
    ①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95页。
    ②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84-185页中图。
    ③下文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引文省略书名,只标篇名。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组:《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1页。
    ②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37页。
    ①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37页。
    ①吴良宝:《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
    ②《战国策楚策一》:“城浑出周城浑出周??至于新城。城浑说其令。”
    ①《史记荀卿列传》:“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②陈伟:《包山楚简初探》,第100页。
    ①李零:《商君书中的土地人口政策与爵制》,《李零自选集》,第191页。
    ②李零:《商君书中的土地人口政策与爵制》,《李零自选集》,第191页。
    ③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页。
    ①《商君书》原文作“五人一屯长”,据李零《商君书中的土地人口政策与爵制》校正。《李零自选集》,第190页。
    ①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
    ②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31页。
    ③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31页。
    ①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59页。
    ②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58页。
    ③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58页。
    ①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58页。
     ①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303页。
    ①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
    ①以上县名均据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381页、364页。
    ②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63页。原文据秦汉器物而言,本文不及汉,有所删节。
    ③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第173页。
    ④裘锡圭:《啬夫初探》,第467页。
    ①裘锡圭:《啬夫新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38页。
    ②卢鹰:《秦仓政研究》,《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
    ③张慧珍“秦官制研究——出土文字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第190页。
    ④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第174页。
    
    ①裘锡圭:《啬夫新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74页。
    ②裘锡圭:《啬夫新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90页。
    ①以下表格据裘锡圭《啬夫新探》编写,原文有表格以及后附的按语,今并为一表。《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75页
    ①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406页。
    ②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494页。
    
    ①于豪亮:《云梦秦简所见职官述略》,《文史》第8辑。
    ②张慧珍:《秦官制研究——出土文字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第207页。
    ①《墨子》城守各篇属于秦人作品,详见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再序。李学勤:《秦简与<墨子>城守各篇》,《李学勤集》,第296页。
    ②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第190页。
    ①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297页。
    ②高敏:《论秦汉时期的亭》,《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7页。
    ③高敏:《论秦汉时期的亭》,《云梦秦简初探》,第277页。
    ④高敏:《论秦汉时期的亭》,《云梦秦简初探》,第281页。
    ①高敏:《论秦汉时期的亭》,《云梦秦简初探》,第278页
    ②廖伯源:《汉初官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③高敏:《论秦汉时期的亭》,《云梦秦简初探》,第278页。
    ①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见《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第33页。
    ①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5页。
    ②《墨子閒诂》:“孔广森云“娄鲧或当为夔越,越即越章也。戚章字形之误”。诒让案??窃疑夔、越同出,孔说似可通。”[清]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2001年,第155页。
    ①杨宽认为楚有寝县,实际上是对寝尹的误解,寝尹盖司寝,非邑名。详见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76页。
    ②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
    ③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208页。
    ④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58页
    ⑤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⑥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58页。
    ①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56页。
    ②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58页。
    ③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59页。
    ④释文据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3页。
    ⑤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3页。
    ⑥洪亮吉:《春秋时以大邑为县始于楚论》,《洪亮吉集》,第983页。
    ⑦何浩:《西申、东申和南申》,《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⑧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⑨同上。
    ①同上。
    ②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539页。
    ③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17-118页
    ④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63页。
    ⑤释文据《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汉江论坛》,1990年第2期。
    ⑥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
    ⑦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64页。
    ①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②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63页。
    ③何浩:《鲁阳君、鲁阳公及鲁阳设县的问题》,《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④杨伯俊:《春秋左传新注》,第605页。
    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64页。
    ①杨伯俊:《春秋左传新注》,第728页。
    ②杨宽:《楚国沈县考》,《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80页。
    ③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76页。
    ④[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847页;杨伯俊《春秋左传新注》,第729页
    ⑤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⑥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⑦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68页。
    ①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②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69页。
    ③同上。
    ④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70页。
    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70页
    ⑥杨伯俊:《春秋左传注》,第1402页。
    ⑦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
    ①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81-282页。
    ②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82页。
    ③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73页
    ④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第2期。
    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73页
    ①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284页。
    ①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288页。
    ②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③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1页。
    ④晏昌贵:《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
    ①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
    ②李学勤:《论蒍掩治赋》,《李学勤集》,第234页。
    ①[日]平势隆郎:《楚王与楚县》,《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第216页。
    ①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第7-11页。
    ②杨宽:《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③[日]平势隆郎:《楚王与楚县》,《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第212-234页。
    ①杨宽:《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
    ②晏昌贵:《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江汉论坛》1998第3期。
    ①遂、丘主要见于《新蔡葛陵楚简》。贾连敏:《新蔡葛陵楚简中的祭祷文书》,《华夏考古》2004年第3期。
    ③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2页。
    ④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李零自选集》,第134页。
    ①《包山楚简》编联有误,据陈伟《包山楚简初探》编联。
    ②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174、185、188页。
    ①陈伟:《包山楚简中的宛郡》,《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②陈伟:《包山楚简初探》,第74-75、
    ①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249页。
    ②徐少华:《古复国复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
    ③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250页
    ④何浩:《鲁阳君、鲁阳公及鲁阳设县的问题》,《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⑤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203页。
    ⑥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252页。
    ⑦《包山楚简》简125有东敔公、敔司马?⒀阅橙恕八烙谛∪酥當牎薄?
    ①陈伟:《包山楚简初探》,第86-93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第168页。
    ①徐元浩:《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296页。
    ①此故事又见于《说苑》卷14作“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此事自当以《左传》,为正,陈奇猷认为有春秋有两解狐,不足信。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07页。《说苑校证》,357页。
    ①详见孔颖达《左传正义》哀公二年;[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655页。
    ②[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78页。
    ①郑玄注小都是方20里,《作雒》是方25里,此为计算沟洫与否造成的差异,本质上是一致的,今姑取25里为准。
    ②[清]姚鼐:《惜抱轩全集》,第10页。
    ③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586页。
    ④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第60页。
    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425页。其所据年表是日人平势隆郎编订的《新编史记东周年表——中国古代纪年之研究序章》,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丛刊第15辑,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其书未见,不知前451年所说三家分晋何指。
    ①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第二章“战国时代列国置郡考”。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①《索隐》:“张晏云‘郡守及令皆不在’,非也。按:《地理志》,云秦三十六郡并无陈郡,则陈
    ①谭其骧:《秦郡新考》,《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页。
    ②杨宽:《战国史》,第683页。
    ③上蔡,原作上梁,据金正炜《战国策补释》改。《战国策校释二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4页。
    ④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第201页。
    
    
    ①陈伟:《包山楚简初探》,第101页。
    ②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146页。
    ③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第222页。
    ①取自后晓荣《秦政区地理研究》第184-185页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96
    [3]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陈彭年等.重修广韵[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程瑶田.程瑶田全集贰[M].合肥:黄山书社.2009
    [7]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董说.七国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高承.事物纪原[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黄以周.礼书通故[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3]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14]洪亮吉.洪亮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5]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惠栋.春秋左传补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8]刘熙.释名[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刘向撰,向宗鲁校.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1]罗泌.路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3]金榜.礼笺.续修四库全书10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4]金鹗.求古录礼说[M].清光绪2年刻本.
    [25]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7]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8]孙诒让.墨子閒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9]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0]王念孙,金正炜著.战国策校释二种[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1]王与之.周礼订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魏了翁.续古今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4]姚鼐.惜抱轩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6
    [35]叶时.礼经会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章如愚.群书考索[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赵翼.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38]朱熹.晦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5]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6]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9
    [8]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9]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0]陈伟.包山楚简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1]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2]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13]杜正胜.编户齐民[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14]杜正胜.周代城邦[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15]方诗铭,王修龄辑录.古本竹书纪年疏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6]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7]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8]高敏.云梦秦简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19]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0]何浩.楚灭国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2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2]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3]胡厚宣.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安阳:殷都学刊编辑部.1985
    [24]胡厚宣等.甲骨探史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2
    [25]胡晓明,傅杰主编.释中国(第3卷)[M].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7]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8]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
    [29]金景芳.金景芳学案[M].北京:线装书局.2003
    [30]李家浩.著名中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
    [31]李零.李零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2]李零.兵以诈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3]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4]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6]李学勤.李学勤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7]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8]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9]廖从云.中国历代县制考[M].台北:中华书局.1969
    [40]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41]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2]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3]刘信芳、梁柱编著.云梦龙岗秦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4]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5]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46]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47]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48]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9]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50]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论文集编写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51]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52]人文杂志编辑部.西周史研究[M].西安:人文杂志编辑部.1984
    [53]盛和翔.我国历代县制之比较的研究[M].重庆:边声月刊.1940创刊号
    [5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竹简整理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55]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6]苏秉奇.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
    [57]谭其骧.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8]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9]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0]王贵民,杨志清.春秋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1]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62]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63]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4]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5]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66]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7]许倬云.西周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4
    [68]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9]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0]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1]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72]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4]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5]杨宽.战国史料编辑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6]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7]杨宽,吴浩坤.战国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8]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9]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0]杨向奎.杨向奎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1]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82]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3]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84]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85]张光直.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6]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87]张金光.秦制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8]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9]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0]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1]周书灿.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戴维毕瑟姆.官僚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峰.西周的灭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刘文俊主编.日本中青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增渊龙夫.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M].东京:岩波书店.1995
    [9]佐竹靖彦.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董巧霞.《周礼》所见地方行政组织考索[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何景成.西周王朝职官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7
    [3]鲁鑫.东周郡县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马卫东.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变迁[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万昌华.郡县制度变迁与有关政论研究——以秦代至清末为主要视阈[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D].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7]于凯.西周国野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8]张慧珍.秦官制研究——出土文字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D].国立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周群.地方行政视角中的中国早期国家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J].南都学坛.2006.(1)
    [2]晁福林.论周代国人与庶民社会身份的变化[J].人文杂志.2000.(3)
    [3]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1987.(1)
    [4]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J].历史研究.1994.(6)
    [5]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J].文物.2009.(3)
    [6]陈振裕.东周楚城的类型初析[J].江汉考古.1992.(1)
    [7]陈振裕.东周楚城的比较研究[J].江汉考古.1993.(1)
    [8]杜涤尘.历代县制考[J].政治建设.1941.(1)
    [9]杜勇.关于“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的有关问题[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10]杜勇:关于春秋时代晋县的性质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1]范学辉,吕仁祥.西周春秋地方制度略论[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6.(3)
    [12]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J].1986.(5)
    [13]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J].禹贡.1937.(6、7)
    [14]顾立雅.中国官僚制度的开始:县的起源[J].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1)
    [15]顾久幸.春秋楚晋齐三国县制的比较.楚文化觅踪[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16]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J].考古学报.1962.(2)
    [17]何浩.春秋时楚灭国新探[J].江汉论坛.1982.(4)
    [18]何浩.鲁阳君、鲁阳公及鲁阳设县的问题[J].中原文物.1994.(4)
    [19]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J].江汉论坛.1991.(5)
    [20]何振球.我国历代县制之演进[J].安徽政治.1941.(9)
    [21]贾连敏.新蔡葛陵楚简中的祭祷文书[J].华夏考古.2004.(3)
    [22]李学勤.史密簋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2)
    [23]李晓杰.战国时期三晋设县考.九州学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4]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16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5]李晓杰.战国秦县新考:历史地理(第22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6]林沄.“百姓”古义新解———兼论中国早)国家的社会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27]林沄.关于中国早)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6)
    [28]刘雨.金文京考[J].考古与文物.1982.(3)
    [29]卢鹰.秦仓政研究[J].人文杂志.1989.(2)
    [30]鲁西奇.青铜时代汉水流域居住地理的初步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
    [31]吕文郁.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J].山西师大学报.1992.(4)
    [32]钱林书,祝培坤.关于我国县的起源问题[J].复旦学报.1980.(1)
    [33]冉光荣.春秋战国时)郡县制的发生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1963.(1)
    [34]萨师炯.秦代的地方制度[J].东方杂志.1945.(14)
    [35]邵炳军.晋武公灭国夺邑系辑证———西周末至春秋时)晋灭国夺邑系辑证之二[J].唐都学刊.2002.(4)
    [36]邵维国.周代家臣制述论[J].中国史研究.1999.(3)
    [37]史念海.秦县考[J].禹贡1937.(6.7)
    [38]水涛.论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J]中原文物.2001.(6)
    [39]宋镇豪.商代的王畿、四土与四至[J].南方文物.1994.(1)
    [40]宋镇豪.商代邑制所反映的社会性质[J].中国史研究.1991.(1)
    [41]苏卫国.重新定位“县啬夫”的思考.史学月刊.2006(4)
    [42]谭黎明.春秋时期楚国的县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43]万昌华.郡县制起源理论的历史考察[J].齐鲁学刊.2000.(5)
    [44]王健.从“寰”与“奠”的性质变化看西周王土的“诸侯国”化[J].文博.2002.(5)
    [45]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J].历史研究.1983.(3)
    [46]王玉哲.西周京地望的再探讨[J].历史研究.1994.(1)
    [47]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48]王震中.从邦国到王国再到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9]卫文选.晋国县郡考释[J].山西师大学报.1991.(2)
    [50]卫文选.晋国灭国略考[J].晋阳学刊.1982.(6)
    [51]吴良宝.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J].中国史研究.2002.(4)
    [52]谢乃和.《周礼》“冢宰”与金文所见西周王家之宰[J].古代文明.2007.(3)
    [53]熊铁基.楚史二三题[J].江汉论坛.1980(1)
    [54]徐少华.古復国復县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
    [55]徐少华.关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1990.(2)
    [56]徐卫民.秦内史置县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1)
    [57]徐振荃.县制之历史考察[J].政治建设.1942.(7)
    [58]徐喜辰.论春秋时代的室和县[J].人文杂志.1983.(3)
    [59]徐喜辰.论国野、乡里与郡县的出现[J].社会科学战线.1987(3)
    [60]晏昌贵.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J].江汉论坛.1998.(3)
    [61]阎铸.郡县制的由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
    [62]杨宽.再论西周金文中‘六师’和‘八师’的性质[J].考古.1965.(10)
    [63]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J].中国史研究.1981.(4)
    [64]殷崇浩.春秋楚县略论[J].江汉论坛.1980.(4)
    [65]于豪亮.云梦秦简所见职官述略.文史第8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6]虞云国.春秋县制新探[J].晋阳学刊.1986.(6)
    [67]臧知非.齐国行政制度考源[J].文史哲.1995.(4)
    [68]张功.秦朝郡县关系考论[J].南都学坛.2005.(2)
    [69]张恒寿.县令小考[J].河北师院学报.1982.(1)
    [70]张光裕.新见曶簋铭文对金文研究的意义[J].文物.2000.(6)
    [71]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72]张政烺.伯唐父鼎、孟员鼎、甗铭文释文[J].考古.1989(6)
    [73]赵平安.论燕国文字中的所谓“都”当为“”(县)字[J].语言研究.2006.(12)
    [74]赵平安.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附补记)——以与县有关的资料为中心.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会论文集[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2003
    [75]郑殿华.县郡渊源考[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5;(1/2)
    [76]郑殿华.论春秋时期的楚县与晋县[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77]周群.春秋时代楚国“县”涵义的演变[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78]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的县制[J].史学月刊.1986.(2)
    [79]周伟洲.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J].西北大学学报.1997(1)
    [80]周言.东周的提封与县制[J].古籍研究.2004.(1)
    [81]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M].1997
    [82]邹水杰.秦汉县丞尉设置考[J].南都学坛.2006(2).
    [83]邹水杰.秦代县行政主官称谓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84]邹水杰.里耶简牍所见秦代县廷官吏设置[J].咸阳师范学院学.2007.(3).
    [85]邹水杰.简牍所见秦汉县属吏设置及演变[J].中国史研究.2007.(3).
    [86]朱凤瀚.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行政组织与居民状况的变化.管子与齐文化[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87]朱凤瀚.西周金文中的“取”与相关诸问题.古文字与古代史[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