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佛音缭绕的六朝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它改变了信徒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一种文化,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数千年的传播过程中,它不靠暴力征伐,而是用无上的智慧发展壮大。佛学三藏,既是宗教、是哲学,又是有血有肉的文学和艺术。佛教东传之后,与同样具有高度智慧的中国古老文明发生了碰撞融合,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既保持了自己的基本教义,又灵活变通,融入到中华文明当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学,尤其是六朝文学,佛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佛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简言之,就是佛教传入后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之后佛教因素浓重的文学形式的广泛传播又促进了佛学的全面普及,小说等俗文学重在民间,诗歌等雅文学渗透文士,文学成为佛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历千年而不衰,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涉及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并借鉴历代前贤的宝贵研究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和辩证主义的方法论对佛教与六朝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宏观上的整体性分析。结合具体文体、作品进行分析时,则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列举每一部分最精华的部分,进行横向、纵向的多角度比较,力免以偏概全。
     在时间段的界定上,本文采取宽泛的六朝概念,包括魏晋和南朝,又因有些南朝文人兼跨南北,如庾信、颜之推等,故有时又将它与魏晋南北朝通用。这样的界定,是文学史一个比较传统的阶段,与佛教的中国化阶段也基本同步,比较便于对比两者的呼应联系。另有部分名士僧人可能牵涉到论文好几部分,只好将其生平情况放在其成就最为突出之处,比如谢灵运既是奉佛的士族文人又是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本文将其在“佛学与山水诗”部分重点展开叙述。其他人物处理亦秉持此原则。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两章解决佛学为什么能或者说靠什么来影响文学的问题;后三章则结合具体文体,分析佛学是如何影响六朝文学以及影响的程度。
     第一部分:佛学与六朝社会思潮。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要研究六朝文学,就必须关注其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及社会思潮。佛教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生活,进而影响到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必然在文学上有所反映。因此,首先要对佛学有所认识,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概况以及佛法大义。进而探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本土化过程,对上层贵族以及下层百姓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部分:佛学的文学性思辨。关于佛学的文学性,佛教的说与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一方面为了强调“一切皆空”,是排斥文学的,声称“言语道断”,无言是悟道的“不二法门”;实际上又无比重视语言文学的作用,自创教之初,佛祖释迦牟尼就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学在传教中的巨大力量,准许用各地方言进行传教,大量援引古印度民间故事,主动应用譬喻说法等作为传法手段。佛学三藏的每一部分,经、律、论都有着深深的文学烙印。佛学的文学性在流传中对流播地的文学、艺术、民俗、语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经藏的文学性最为浓重,以往的研究比较充分,本文则对律藏和论藏的文学性进行了重点分析,弥补前人研究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第三部分:佛学与六朝诗歌。唐代的诗歌达到巅峰,但其并不是无源之水,六朝诗歌的积累发展,为唐诗的繁荣进行了必要的准备。诗歌音韵学的创立,是诗歌新变的重要前提。四声理论的提出和永明体的创立得到了佛学的启发。六朝时期的三种主要诗歌形式——玄言诗、山水诗、宫体诗,都不同程度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部分结合具体的诗人,就其生平、交游情况以及文学思想、诗歌创作进行了分析,验证佛学对他们的影响。这一部分中佛学对山水诗的影响是着力最多的,也是比较有创新意义的地方。首先从佛教修行与山水的关系入手,探讨“天下名山僧占多”的状况对山水诗兴起的感召;接着从理论层面分析佛教“虚静说”对山水审美意趣的影响;然后以谢氏家族的山水佛缘为线索,分析山水诗的兴起、发展过程;最后则分析了其他主要奉佛诗人的山水诗创作。从而全面展示出佛学在山水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佛学与六朝小说。正如六朝诗人的成就加上“四声八病”的音韵学的探索,在几百年后出人意料地催生了中国文学中最为夺目的唐诗,唐传奇的繁荣也离不开六朝小说的创作积累。六朝时期的两种主要小说形式——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都与佛教的传播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志怪,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都深受佛学的启发。本部分以具体作品为线索,一一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交游情况进行考据,探求其佛学因缘,然后逐条分析作品中所隐藏的佛学因素。最后就小说的几个具体观念——复仇意识、地狱观、观音菩萨信仰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往的学界研究,对志怪小说受到佛学的影响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关注。但是志人小说由于本身数量就不是太多,且所受佛学影响相对不够明显,所以研究成果不多,本部分对几部主要作品进行了补充分析,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佛学对六朝小说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没有六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创作的积累,就不会有唐代及以后传奇小说的繁荣,正是印度佛教因素的广泛植入,为后来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五部分:佛学与六朝文学审美。这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佛学与美学的辩证关系,进而结合具体的美学范畴——灵感、意境、圆美、心性,探讨佛学之于文学审美的影响;最后结合刘勰的生平及佛教信仰,分析了《文心雕龙》这一文论巨著受到古因明学、成实学、中道观影响的一些情况。相比诗歌和小说部分,由于本人对文艺美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所以这一部分欠缺颇多,创新较少,今后时间充裕后再图进一步补充完善。
     总之,本文力图在宏观角度,对六朝的佛学与文学进行平行比较,从而寻找佛学对文学发生影响的痕迹,探讨佛学在中国文学转型中的作用。
Buddhism as a religion, changes the followers'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Also, as a culture, it is the common wealth of mankind.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dissemination, it exclusively grew and developed on the intelligence instead of violence. Sanzo Buddhism is a religion, a philosophy, and the literary and art in flesh and blood. After entering the East, Buddhism underwent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colliding and integrating with the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which has the same high degree of intelligence. Thus it not only managed to maintain the basic teachings of its own, but also integrated into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flexibly, and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e can not neglect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especially in the Six Dynasties literature. The impact of Buddhism can not be ignored.
     In sh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literature is that after its introduction, Buddhism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n its popularity was facilitated by the wide dissemination of literature with a strong factor of Buddhism. Popular literature such as novels, focuses on civil people, while poetry and other literary penetrates noble and elegant people, so litera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without failure, Buddhist culture has become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involving all aspects. Based on the substantial first-hand documentation, and drawing on past researchers' valuable accomplish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the Six Dynasties literature on a macro-level, applying historical and dialectical methodology. When analyzing the specific style and article,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 lists the best part, and compares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to avoid being biased.
     About the defining of the time, the thesis takes a broad concept of the Six, including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Due to the fact that some writers crossed two periods, such as Yu Xin, Yan Tuizhi, and so on, sometimes it will includ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is kind of definition is a more traditional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stage, and coincides with the basic stage of its localization, thus facilitate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Some other famous monks are involved in several parts of thesis, their life situation is placed on their prominent achievements. For example, Xie Lingyun is both the originator of Landscape Poems and a followe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im intensively in Buddhism and Landscape Poetry section. This principle also applies to other figures.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concerning why Buddhism can solve questions of literature; the last three chapters deal with specific style analysis and analyze how Buddhism influences the Six Dynasties literature and the extent of impact.
     The first par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the Six Dynasties' social thought trend. Literature uses the language for the expression of social life and mental activity of subjects, and belongs to the social ideology of the scope of Art. To study literature of Six Dynasties period, it is necessary to concern about the society situation and social trend they reflect.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life, thereby affecting the prevailing social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changes in society will inevitably be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refore, first of all you hav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m, its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Buddhist cause, and then you can discuss the impact of localization process on the upper nobility and the lower people separately.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the literary thought of Buddhism. Concerning literature about Buddhism,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what it says and what it does. On the one hand, in order to emphasize "all turn out to be fruitless," it excludes literature, claiming that "verbal Road off", word enlightenment are the "only way"; in fact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the Buddha Sakyamuni Muni ha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the Missionaries of the great forces, permited carrying out in the dialect, alluded to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Indian folk tales , took the initiative to claim the application of analogy as a means of missionary work. Each part of Buddhism, rule, law, theory, and so on, has a deep imprint of Buddhism. The literary of Buddhism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literature, art, folklore, languages of circulation districts. The rules have the most dense literary, previous studies are full. To make up for deficiencies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puts the emphasis on the law and rules literary.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Buddhism and the Six Dynasties poetry. Peak of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does not come without reas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x Dynasties Poetry, prepares for the prosperity of Tang Dynasty. The establishment of phonological study of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poetry change. Four-tone theory and the creation of Yong Ming body are inspired by the Buddhism. Six Dynasties poetry with its three main forms - Metaphysical poetry, landscape poetry, Gongti poetry, is linked with Buddhism in varying degrees. This section combines specific poets, focusing on their lives, friends, as well as literary thought, poetry writing, validates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on them. In this part most focus is put on of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the landscape poems. It is also a more innovative point. First, it starts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Buddhist spirits with the landscape, explore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world famous monks accounts for many landscapes" on the landscape poetry rise. Then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Buddhist "Xujing Ideology" on aesthetic charm of the landscape. Then following the clue of the Xie family's Buddha fate of the landscape, analyze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poetry. Finally comes the analysis of other major poets who believe in Buddhism on their landscape poems. Thereby it demonstrates a full view of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Buddhism pl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poetry.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Buddhism and the Six Dynasty novel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ix Dynasties poets plus the phonological exploration of "four tones eight disease" in a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surprisingly gave birth to the most eye-catching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while, the prosperity of Tang Legend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Six Dynasties Fictions. With its two main forms of fiction - Zhiguai novel and Zhiren novel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there are both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 especially Zhiguai novel, whose structure and content are inspired by Buddhism. This section follows the clue of specific works, and analyzes in great depth one by one. First studying the life and friends of the author, exploring the Buddhist karma, then it one by one analyzes the Buddhist hidden factors hidden in the works separately. Finally some concrete concepts in the novel - Revenge, hell, belief in Goddess of Mercy are taken as examples and the macro-level analysis is conducted. Previous academic research on impact of Buddhism on the Zhiguai novel has received more concern, however 1 because the Zhiren novel is few and the impact of Buddhism is not evident, the research accomplishment is relatively not enough. The part provides additional analysis. So this could b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the Six Dynasties novel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re would be no prosperity of legend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ubsequent period without the accumulation of Zhiguai and Zhiren novel in Six Dynasties. The implant of Indian Buddhist factor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ctions.
     The fifth part concerns Buddhism and the Six Dynasties Literature aesthetic. First of all this part discus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Buddhism and aesthetic, and then combined with a specific aesthetic category - inspiration, mood, round and beauty, mind, explores Buddhism's impact on the literary aesthetic. Finally combined with Liuxie's life and Buddhist beliefs,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Hetuvidya, Satyasiddhia, and Zhongdao view on the masterpiece "Wen Xin Diao Long". Compared to the poetry and fiction part, because of my study of literature, art and aesthetics is still not enough, so this part lacks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 when time is plentiful, I shall develop it further.
     In shor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acro-level, conducts a parallel comparison between Buddhism and literature of the Six Dynasties, seeking for traces of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literature and exploring the role of Buddhism in literature transi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nvolvement in many areas, and the limits of my knowledge, although I am very strong-minded, I cannot cover all, thus earnestly expect the tutors' criticism.
引文
[1]A.K.渥德尔:《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5页。
    [2]吴焯:《从考古遗存看佛教传入西域的时间》,载《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2期。
    [1]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页。
    [1]葛兆光:《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载《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99-113页。
    [2]王雷泉:《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10月。
    [1]宗炳:《明佛论》,《弘明集》卷2,见《弘明集·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页。
    [2]如无特别注明,本文相关引文皆出自此版本。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1]季羡林:《我和佛教研究》,见《季羡林谈佛》,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2]佛教“三学”:“戒、定、慧”,慧本义为解脱的智慧,在此侧重指智慧知识。
    [1]知识。记载雅利安人活动的文献,由梵天衍生。
    [2]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齐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第130页。
    [1]D·恰托巴底亚:《印度哲学》,黄宝生、郭良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9页。
    [2]A.K.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8页。
    [3]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7页。
    [4]阿夷多·翅舍钦婆罗,顺世派的始祖,唯物论者;浮陀·迦旃延,提倡七要素说之思想家;富兰那·迦叶,道德否定论者;末伽黎·拘舍罗,邪命外道之祖、决定论者;散惹耶·毗罗梨子,怀疑论者;尼干子·若提子,耆那教始祖、相对主义者。
    [5]统称六师外道,佛教将此六师的各十五名弟子,加上六师,又总称九十六种外道。又因六师又各分韦陀、一切智、神通三种。因此亦总称十八师外道。
    [6]指在释迦牟尼时代,佛教以外的各种学说,总共有六十二种,故云六十二见。然此有数种异说。主要的如下:《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及《梵网六十二见经》所载:十类六十二见说。系将外道所执大别为本劫本见、末劫末见二种。本劫本见即依过去前际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十八见,包括四种遍常论、四种一分常论、二种无因生论、四种有边等论、四种不死矫乱论。末劫末见即依未来后际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四十四见,包括十六种有想论、八种无想论、八种非有想非无想论、七种断灭论、五种现法涅盘论。合计为十类六十二见。《涅盘经》所说:由五见生六十二见。灌顶《大般涅盘经会疏》卷二十三解之,谓我见有五十六,边见有六,合我见、边见为六十二见。我见五十六:包括欲界五蕴各有即、离等四见,为二十见;色界之五蕴也各有即、离等四见,亦为二十见;无色界之四心各有四见,为十六见;共为五十六见。边见有六:指三界各有断、常,合为六见。又依《三大部补注》,即、离等四见为:即色、离色、亦即亦离、不即不离。《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
    [1]指由五根的增长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2]亦名“七觉分”、“七菩提分”,指达到悟解佛理的七个次第:一是择法觉支,即以佛理为标准分辨是非善恶;二是精进觉支,即努力修行坚持不懈;三是喜觉支,由悟正法心生喜悦;四是除觉支,因弃除烦恼身心舒泰;五是舍觉支,舍去一切虚妄分别不落心物有无;六是定觉支,即心注一境思悟佛法;七是念觉支,对佛法念念不忘。
    [3]以己资财随分施与的,叫做财施。
    [4]以佛法教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
    [5]救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6]以国城妻子、田园财物作布施的,称为外施。
    [7]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时,曾经以头目脑髓、肢节手足布施,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都是高度布施的一种,时称为内施。
    [8]精即专一,进即进步,凡是创造事业或学佛的人都要勤勉,进行所业,立志坚强,远离薄弱,则没有不成功之理。
    [9]无论布施、持戒、忍辱等等,都要用心持久修习,不可一曝十寒,不敢放逸,否则前功尽弃。
    [10]利益众生,不生疲倦,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11]端坐不思,既无用心,亦未到定,不能为圣,亦不能为贤;但是坐禅既久,自能清净感觉到四禅天,亦能感觉到偏空、顽空不是真空的境界。
    [12]单指向上,不可向下层坏处着想,应专心向善处看齐,凝神玄门,脱尽污溃,内心自然光华。
    [13]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时,门下弟子八万四千众尽皆倾听。当世尊讲毕,手拈莲花,一切归于沉寂;独迦叶尊者悟出其中妙理,破颜微笑,所谓正法眼藏,密契妙心,名上上禅。
    [1]即所谓通达诸法皆空的智慧,能得这个智慧就可断烦恼而得解脱,但仅自觉,不能觉他,足属声闻人所有的智慧。
    [2]是可知万有诸法的智慧,得此智慧,就可从空出假,运用佛法度化众生,使诸所有人类一心向善,追求真理。这是菩萨所有的智慧,要为利益众生的。
    [3]是最究竟的大智大慧,能圆满地通达世出世间万有诸法的事理,为所具有的一切种智,最圆满、最究竟、最真实的智慧。
    [1]《阿毗昙心论》卷1所说:“若业现法报,次受于生报,后报亦复然,余则说不定。”《大正藏》卷28,第814页。
    [2]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7页。
    [1]本问题说法众多,且无确凿证据,因具体传入时间非本文核心问题,重点借鉴汤用彤先生的《佛教入华诸说》,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10页,并结合其他说法进行了总结。
    [1]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8页。
    [1]因入道者均须交纳五斗米,故被称之“五斗米教”。另因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
    [2]牟宗鉴等:《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50页。
    [3]鲁迅:《致许寿裳》,《鲁迅全集》卷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35页。
    [1]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
    [2](唐)李延寿:《南史》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98-1899页。如无特别注明,本文相关引文皆出此版本。
    [1](南朝宋)谢镇之:《重书与顾道士》,《弘明集》卷六,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43页。
    [1]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1页。
    [2]本无、即色、心无、本无异、识含、幻化、缘会,六家七宗。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5,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34页。
    [1]涅槃的古译。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2页。
    [3](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5,第225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5,第195页。
    [2]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6页。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卷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页。
    [1]洪修平:《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北京,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5,第177页。
    [3](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5,第573页。
    [1]祈志祥:《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66页。
    [2]四重恩:父母养育恩、师长教导恩、国王水土恩、众生护助恩。
    [3]三途苦:一说为地狱、畜生、饿鬼三道之苦,也有说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苦。
    [4]孙绰:《喻道论》,《弘明集》卷3,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17-18页。
    [1]马克思·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5,第178页。
    [2]《弘明集》卷12,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81页。
    [3]《弘明集》卷12,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84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114,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1页。
    [2]齐世有道士假托主张三教融合的张融之名,写了一本书《三破论》,主要意思诋毁佛教“入国则破国,入家则破家,入身则破身”。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3,第517页。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3,第520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4,第149页。
    [3](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4,第157页。
    [4](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4,第151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4,第159页。
    [1]《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六》,《广弘明集》卷1,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102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60页。
    [3](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3,第119页。
    [4](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88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95页。
    [2](唐)姚思廉:《梁书》卷1,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页。
    [1]沈约:《齐竟陵王发讲疏(并颂)》,《广弘明集》卷19,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239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3,第139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114,第3049页。
    [2]《魏书·术数传·殷绍传》记殷绍曾向成公兴学习“九章要术”,并称之为“游遁大儒”;陈寅恪先生曾推断,魏晋时期有一种从印度传来的新盖天说,而寇谦之向成公兴等学习周髀算术,即从佛教受天竺输入之新盖天说。参见《金明馆丛稿初编·崔浩与寇谦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2至119页。可见,成公兴应该是一个博学多才、精通方术、三教兼通的高人。
    [3](北齐)魏收:《魏书》卷114,第3051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114,第3035页。
    [2]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8年,第229页。
    [1]甄鸾:《笑道论》,《广弘明集》卷9,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157页。
    [2]蒲亨强:《神圣礼乐---正统道教科仪礼乐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第33页。
    [3]钟国发:《陶弘景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1](唐)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7页。
    [1]《张融门律》,《弘明集》卷6,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39页。
    [2](唐)李延寿:《南史·张融传》,第837页。
    [3]钟国发:《陶弘景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1](后秦)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7-28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6,第249页。
    [2](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8,第309-310页。
    [3](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8,第310页。
    [1]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1]汪春泓:《论永明年间王俭与萧子良集团的对峙对齐梁文学发展之影响》,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潘勇校注,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3]姜广振:《论<维摩诘经>思想对刘勰的影响》,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年,第5期。
    [1](后秦)僧肇:《涅槃无名论》,收《肇论》,见《大正藏》卷1858,第45册,第153-157页。
    [2](后秦)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54-155页。
    [3]《大正藏》卷33,第75页。
    [4](天竺)僧伽斯那:《百喻经》卷下,南京,金陵书画社,据1914金陵刻经处藏版原寸影印版,1981年,第27页。
    [5]陈垣:《佛教能传布中国之几点原因》,见《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陈垣集》,黄夏年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65页。
    [1]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卷3,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36页。
    [2]佛传文学的狭义概念,借鉴孙昌武先生的《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4页。
    [1]异译本有《瑞应本起经》,吴支谦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2]异译本有《方广大庄严经》,唐地婆诃罗译。
    [3]异译本有《佛所行赞》,刘宋宝云译。
    [4]弘学:《中国汉语系佛教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0页。
    [1]汤一介:《高僧传》的绪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页。
    [1]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2,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页。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2,第63页。
    [1]十九世纪中叶德国东方学家特奥多尔·本菲为《五卷书·导论》,转引自(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51页。
    [2]鲁迅:《鲁迅全集》卷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101页。
    [3]季羡林:《五卷经·译本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14、15页。
    [1](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经》,佛教五台山在线,http://www.chinawts.com/list/readbook12/090619175.htm
    [1](天竺)僧伽斯那:《百喻经》卷下,第27页。
    [1](日)木村泰贤:《龙树、世亲系的大乘佛教》,收入张曼涛主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九十八册《大乘佛教的发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弘学:《中国汉语系佛教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5页。
    [1]释道安:《鼻那耶序》,见《大正藏》卷24,851b。
    [2]《大正藏》卷22,513c-514a
    [3](德国)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8页。
    [1]《大正藏》卷1,685c。
    [2]《大正藏》卷12,232c。
    [3]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性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1]《大正藏》卷43,1b。
    [1]《大正藏》卷23,262c。
    [2]《大正藏》卷22,243c-244a。
    [1]孙昌武:《游学集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4页。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7,第273页。
    [2](南朝粱)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0,第379页。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8,第390页。
    [2]道安:《鞞婆沙序》,转引自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0页。
    [3]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之《佛典之翻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76页。
    [4](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2,第53页。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8,第292页。
    [2]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8、199页。
    [3]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页。
    [1]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5、33页。
    [1]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3-65页。
    [2]祈志祥:《佛家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5页。
    [1](后秦)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2](后秦)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第118-119页。
    [3]王树英等:《印度民间故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76页。
    [1]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8页。
    [2]陈蒲清:《印度寓言的传入及其影响》,见《中国古代寓言史》第十七节,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1]朱光潜:《诗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3,第507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3,第508-509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50,第1247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48,第1195页。
    [2]陈寅恪:《四声三问》,见《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67-368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91,第1936页.
    [2]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04页。
    [3]饶宗颐:《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4]饶宗颐:《梵学集》,第79-120页。
    [5](南朝粱)释慧皎:《高僧传》卷13,第507页。
    [6]朱光潜:《诗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60页。
    [1]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4,第150-151页。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84页。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90-91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第164页。
    [3]支道林:《八关斋诗并序》,《广弘明集》卷30,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362页。
    [1](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5页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359页。
    [2]陈顺智:《东晋玄言诗论》,见《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第八章,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朱光潜:《诗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98-99页。
    [1]《乾隆藏》57册,第334页。
    [1]《大正藏》卷12,第348-349页。
    [2]普惠:《南朝佛教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4页。
    [1]孙昌武:《文坛佛影》,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0-131页。
    [1]《广弘明集》卷33,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363页。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卷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08-509页。
    [3]慧远:《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85页。
    [1]宗炳:《画山水序》,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545-2546页。
    [1]《弘明集》卷2,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11页。
    [2]《弘明集》卷5,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32页。
    [3]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05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9页。
    [1]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13页。
    [2]周昌梅:《陈郡谢氏家族的佛教信仰与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0-124页。
    [3](唐)姚思廉:《梁书》卷37,第530页。
    [1](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8页。
    [2](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第30页。
    [3](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第31-32页。
    [4](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38页。
    [5]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469页。
    [6](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25-526页。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623页。
    [2](南朝梁)钟蝾:《诗品》,周振甫译注,第49-50页。
    [3](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第17页。
    [1]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第一册,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23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6,第221页。
    [2]《广弘明集》卷15,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206页。
    [3](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6,第222页。
    [4]《广弘明集》卷15,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204页。
    [1](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5,第571页。
    [1]普慧:《大乘涅槃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24页。
    [2]李壮鹰:《诗式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32、33页。
    [3]《弘明集》卷11,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70页。
    [4](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60页。
    [5](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64页。
    [6]姜剑云:《谢灵运与慧严、慧观》,载《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80-85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62-264页。
    [2](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93页。
    [3](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38页。
    [4](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40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38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40页。
    [3]沈玉成:《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1](唐)李延寿:《南史》卷19,第537页。
    [2](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9页。
    [3](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第30页。
    [4]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705页。
    [1]程章灿:《士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6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20,第557页。
    [3](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7,第287页。
    [4](南朝梁)钟蝾:《诗品》,周振甫译注,第90页。
    [5](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第27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20,第554页。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736页。
    [3]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737页。
    [1](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第72页。
    [1](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第76页。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1000页。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1006页。
    [3]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1008页。
    [1](南朝梁)钟嵘:《诗品》,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4页。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914页。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924页。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918-919页。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899页。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第1156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8,第232-233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71,第1730页。
    [2]蒋述卓:《佛教与齐梁雕藻浮艳的文风》,载《华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第29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53,第1310页。
    [2]许云和:《色欲异相与梁代宫体诗》,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第145页。
    [1](德国)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8页。
    [1](英国)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王冀青译,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77-79页。
    [2]R·格鲁塞:《印度的文明》,常任侠、袁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64页。
    [1](日本)平田昌司:《梵赞与四声论》,高雄,第二届国际声韵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1992年;《中国赞佛诗的起源》,东京,日本中国学会第45届年会论文,1993年。
    [2](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5、卷1、卷25,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唐)李延寿:《南史》卷70,第1721-1722页。
    [1]朱光潜:《诗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38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1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29页。
    [2]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第256页。本文中出现的六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引文,如无特别注明,皆出于此版本。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66页。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附录于《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275页。
    [1](日)祸井康顺等:《道教》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2页。
    [2]《大正藏》卷4,515b。
    [3]赵国华:《东方神话—印度古代神话》,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235页。
    [1]王嘉:《拾遗记》,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2]王嘉:《拾遗记》,第80页。
    [3]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498-1500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3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4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7页。
    [4]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8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6-317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4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8页。
    [3]张跃生:《<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及文化复调》,载《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2期。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1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03页。
    [1](晋)陶潜:《搜神后记》,汪绍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1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76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82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90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430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41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51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58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53页。
    [1]《太平御览》引用时又著出《宣验记》,因未有作证,难以判定究竟属何书。也可能两书都收,如同这时期许多怪异小说中大量采录别人一样。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65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78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75页。
    [1](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周氏就平生所见古今各书,将内容写成提要,详其得失,间附自己的见解。编成《正编》七十一卷,《补逸》三十卷,共著录书籍4762种。该书被视为《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体例亦略仿《四库全书总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48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45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46-347页。
    [3](唐)姚恩廉:《梁书》卷49,第698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16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82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07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88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06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00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303页。
    [4]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46页。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1页。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卷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96页。
    [2]王嘉撰:《拾遗记》,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
    [3]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98-1500页。
    [4](唐)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第1897页。
    [1]释慧皎:《高僧传》,第370页。
    [2]释慧皎:《高僧传》,第346页。
    [3]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0页。
    [4]释慧皎:《高僧传》,第365页。
    [1]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47页。
    [2]葛洪:《神仙传》,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059册,第296页。
    [1]释慧皎:《高僧传》,第376页。
    [1](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第379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45页。
    [1]《百喻经》,吴学琴注译,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45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49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49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49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50页。
    [4]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50页。
    [5]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55页。
    [6](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101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72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74页。
    [3]此条统计情况借鉴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张跃生教授的电子文献《佛教文化与唐前小说》,见南阳佛文化网,网址http://www.nyfowh.com/show.asp?newsid=845。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47页。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84页。
    [3](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86页。
    [4](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249页。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第130页。
    [2]王青:《汉译佛经中的印度民间故事及其本土化途径——以愚人故事、智慧故事为中心》,《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2004年,第3期。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92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97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199页。
    [4](唐)姚思廉:《梁书》卷41,第596页。
    [1]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0-281页
    [2]罗宁:《论<殷芸小说>及其反映的六朝小说观念》,《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11页。
    [4]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10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27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30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206-207页。
    [4]此条,《古小说钩沉》未收,见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此条,《古小说钩沉》未收,见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
    [1]《殷芸小说》,周楞伽辑注,第107页。
    [2]王青:《汉译佛经中的印度民间故事及其本土化途径——以愚人故事、智慧故事为中心》,《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2004年,第3期。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9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75页。
    [1]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第425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第568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第427页。
    [4]鲁迅:《吉小说钩沉》,第569页。
    [1](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3,第521页。
    [1]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91页。
    [2]《大唐西域记校注》卷5,第428-429页。
    [1]《大正藏》卷2,555b。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见《中国小说史略》,第283页。
    [2]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见《胡适文存》卷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2-123页。
    [1](南朝宋)傅亮、张演、(南朝齐)陆杲:《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孙昌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如无特别注明,文中所引皆出自此版本。
    [1](南朝宋)傅亮、张演、(南朝齐)陆果:《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第4页。
    [2](南朝宋)傅亮、张演、(南朝齐)陆果:《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第10页。
    [1](南朝宋)傅亮、张演、(南朝齐)陆杲:《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第7页。
    [1]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祈志祥:《佛教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1页。
    [1]陈竹、曾祖荫:《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4页。
    [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版,第3页。
    [3]七种第一义境界的简称。
    [1]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2]《金刚经·坛经》,钟明校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6页。
    [1]蒋述卓:《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84页。
    [1]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1、112页。
    [1]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大乘起信论校释》,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9页。
    [2]《昙隆法师诔》,《广弘明集》卷二十三,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275页。
    [3]《何令尚之答宋文皇赞扬佛教》,《弘明集》卷十一,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70页。
    [4]《重与周书并答所问》,《弘明集》卷六,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40页。
    [5]释慧远:《念佛三昧诗序》,《广弘明集》卷三十,见《弘明集·广弘明集》,第363页。
    [1]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41页。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30-731页。
    [3]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93页。
    [1]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2]王元化:《思想原则和研究方法二三问题》,《王元化思辨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3]周振甫:《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8页。
    [1]普惠:《<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载《文史哲》,1997年,第5期。
    [1]僧祜:《出三藏记集》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5页。
    [2]张少康:《刘勰《文心雕龙》和佛教思想的关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1]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2页。
    [1]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第72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5页。
    [3](唐)姚思廉:《梁书》卷50,第712页。
    [1]罗溥洛:《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64页。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后秦)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南朝齐)僧佑,(唐)道宣.弘明集·广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M].苏晋仁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南朝梁)释宝唱.比丘尼传[M].王儒童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南朝梁)大乘起信论校释[M].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M].周振甫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道宣.广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日本)诸桥辙次.三圣会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M].萧平、杨金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印度)五卷书[M].季羡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1981年1次印刷
    (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李四龙、裴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M].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国维.论近年版之学术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许地山.道教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谈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季羡林.季羡林谈佛[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季羡林.佛教十五题[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年版
    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任继愈等.中国佛学论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任继愈.:任继愈禅学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严北溟.中国佛教哲学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石俊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汇编[M]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饶宗颐.梵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
    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陈允吉、陈引驰.佛教文学精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陈允吉、胡中行.佛经文学粹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陈允吉.唐音佛教辩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引驰.佛教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孙昌武.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孙昌武.游学集录——孙昌武自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昌武.文坛佛影[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版出版社,1990年版
    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版出版社,1999年版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吴为山、王月清.中国佛教文化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刘安武.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
    张立文.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弘学.中国汉语系佛教文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吴海勇.中国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吴焯.佛教东传与佛教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版出版社,1999年版
    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刘克苏.中国佛教史话[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陈兵.生与死—佛教轮迴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江心力.齐鲁佛教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张中行.禅外说禅[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罗伟国.花雨缤纷——佛教与文学艺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伯伟.禅与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谢思炜.禅宗与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许抗生.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M].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蔡宏.般若与老庄[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
    鲁文忠.名家谈禅[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张志清等.名师谈禅[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金丹元.禅意与化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王宝平.禅道与日本文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初旭.佛门诸神[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社科院佛教研究室.佛教文化面面观[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无神论协会.宗教与无神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小明.譬喻中的智慧灵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南怀瑾.禅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郁龙余.中国印度文学比较论文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牟宗鉴等.道教通论—兼论道教学说[M].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李养正.道教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洪修平.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晋)干宝.搜神记[M].汪绍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晋)张华.博物志校证[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裴启.裴启语林[M].周楞伽辑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晋)陶潜.搜神后记[M].汪绍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晋)王嘉.拾遗记[M].(南朝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晋)葛洪.抱朴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晋)葛洪.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M].郑晚晴辑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M]范宁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南朝宋)傅亮、张演、(南朝齐)陆杲.观世音应验记[M].(三种),孙昌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南朝梁)殷芸.殷芸小说[M].周楞伽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鲁迅.古小说钩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赵国华.东方神话—印度古代神话[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王树英等.印度民间故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利器.历代笑话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林辰.神怪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袁珂.中国神化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梅新林.仙话-仙人之间的魔幻世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周裕锴.禅宗语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颜洽茂.佛经语言阐释[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年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穆克洪.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萧涤非.乐府诗词论薮[M].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李文初.中国山水诗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可礼.东晋文学系年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雁.谢灵运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剑峰.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丁永忠.陶诗佛音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山东版
    黑格尔.美学[M]第1-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祁志祥.佛教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祁志祥.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蒋述卓.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M].佛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潘知常.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皮朝纲.禅宗美学史稿[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建疆.庄禅美学[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刘方.诗性栖居的冥想—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节末.禅宗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汪裕雄.意象探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郭朋.<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渊源[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辛刚国.六朝文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传武师.漫说“学诗浑似学参禅”[J].齐鲁学刊,1994(03)
    徐传武师.“左思野于陆机”说辨析[J].齐鲁学刊,1995(06)
    蒋述卓.佛教与齐梁雕藻浮艳的文风[J].华东师大学报,1988(01)
    蒋述卓.中古志怪小说与佛教故事[J].文学遗产,1989(01)
    钱志熙.谢灵运<辩宗论>与山水诗[J].北京大学学报,1989(05)
    郑欣.魏晋南北朝时的宣佛小说[J].文史哲,1992(02)
    陈道贵.从<山居赋>看佛教对谢客山水诗的影响[J],文史哲.1998(02)
    刘永新.俞平伯、鲁迅评红谫论[J].红楼梦学刊,1999年(01)
    赵邢跟.论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J].中国韵文学刊,2003(01)
    罗宁.论<殷芸小说>及其反映的六朝小说观念[J].明清小说研究,2003(01)
    罗宁,武丽霞.<殷芸小说>考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04)
    王青.汉译佛经中的印度民间故事及其本土化途径——以愚人故事、智慧故事为 中心[J].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2004年版(03)
    吴相州.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J].文艺研究,2002(04)
    吴相州.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J].文艺研究,2005(03)
    柳倩月.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建构作用[J].学术交流,2005(04)
    王大恒.论汉魏六朝士人的感伤情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普慧.佛教对中国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J].文学遗产,2005(05)
    周昌梅.陈郡谢氏家族的佛教信仰与文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03)
    姜剑云.谢灵运与慧严、慧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余卫国.魏晋“言意之辩”与佛教中国化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6(03)
    李明.境界范畴的历史演变及其及其基本理论特质[J].中国哲学史,2006(04)
    张蕊青.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与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袁济喜.论六朝佛教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华[J].学术月刊,2006(09)
    吕霞.浅谈外来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2006(12)
    刘林魁.佛教二谛思想与宫体文学理论[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韦凤娟.从“地府”到“地狱”—论魏晋南北朝鬼话中冥界观念的演变[J].文学遗产,2007(01)
    姜剑云.谢灵运与“黑衣宰相”慧琳[J].宗教学研究,2007(02)
    普慧.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的贡献和影响[J].文学评论,2007(04)
    胡克夫.魏晋南北朝僧诗的历史文化价值[J].河北学刊,2007(05)
    侯慧明,赵改萍.论汉魏六朝时期佛教的地狱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8(01)
    陈洪娟.论魏晋玄学下的中国佛教般若学言意观[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
    周昌梅.六朝陈郡谢氏家族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
    薛莹.魏晋南北朝蓬莱仙话研究[D].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张亚南.魏晋小说类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