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黄老之学”作为一种流行于汉初的政治思潮而为人习知。而现代黄老之学的研究,却主要是围绕黄老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形态展开的。这主要是因为,黄老之学研究的开展,同材料的发现有着密切的联系。黄老之学材料的开发,主要有两大阶段,一是马王堆帛书的出土,二是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恒先》和《三德》的面世。
     马王堆帛书,特别是其中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和《九主》五篇,使得黄老之学的先秦形态首次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学者们围绕帛书对黄老之学的形成年代及思想内涵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准,重新检视先秦传世文献,划定一批黄老作品加以研究,并使得一批长久以来被判为伪书的先秦旧籍得以盘活。前人的研究使先秦黄老学的轮廓日渐明晰,对黄老作品的文本注释与分析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上博简《恒先》和《三德》的发表,更丰富了先秦黄老之学的形态和内涵,对这两篇文献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出来。
     尽管如此,先秦黄老之学的研究空间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先秦黄老之学的渊源以及整体发展状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本文包括绪论、上编、中编、下编、结语共五个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从1972年马王堆帛书出土之后,学术界对先秦黄老之学研究的概况,以及目前黄老之学研究存在的不足。研究概况方面主要涉及“黄老”的称谓、文化背景、发源地,着重介绍了目前对黄老之学渊源和历史发展研究的情况。在研究存在的不足方面,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材料利用、黄老之学产生背景以及渊源的探寻、黄老之学发展内在理路的梳理几个方面的研究薄弱环节,希望能在本文中加以详述。
     上编主要阐述黄老之学的渊源与产生。通过分析诸子产生之前的“原始学术”,从而厘清先秦诸子学术内容同原始学术的关系。原始学术包括民间方术之学和政府官学两个系统,这是先秦诸子思想生发的基础和土壤。不同的思想群体吸取了原始学术中不同方面的知识加以利用,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而与黄老之学关系密切的黄帝方术之学,同原学术特别是其中的占卜、预测、择日等知识技术密切相关。
     黄帝之学与道家学术的理论体系存在着天然的契合。二者共同的思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道观念,为道家黄老之学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综合《论六家要旨》和《史记》中对黄老学者的论述,以及黄老之学著作的主要特点,本文对黄老之学的内涵总结如下:黄老之学主要是以《老子》道家思想为本,以黄帝方术之学为用,整合儒法,参用刑名,兼顾内修与外炼,形成一种指约易操,事少功多的君人南面之术。
     中编主要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的载体:黄老文献。由于历史原因,黄老文献出土资料多且分布散乱,情况较为复杂。
     黄老之学的出土文献主要有: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六经》《称》和《道原》;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九主》;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恒先》和《三德》。
     黄老之学的传世文献主要有:《管子》四篇及《管子·枢言》诸篇、《庄子·天道》诸篇、《尹文子》、《鹖冠子》、《韩非子》诸篇;《慎子》、《申子》的辑本。
     下编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黄老之学发展过程:天道观念、政治理念、君臣观念,以及黄老之学对诸子学、特别是儒家和法家学术的吸收。
     黄老之学利用黄帝方术之学的技术,对《老子》道家的道论作了充分了改造。不但扩展了“道”的作用范围,使无为、因任等“道”的特征扩展到人类社会;而且改造扩充了“法”的内涵,使“法”突破“条文律令”的含义,成为“天道”在人间的投射,从而完成了法天而治的理论构建。
     黄老之学政治理念,通过借鉴吸收法家“法”“术”“势”及刑名观念,形成了一整套从天道出发,通过“理”“度”“纪”“数”“法”等概念从而在人间落实,再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法术刑名的政治观念。
     黄老之学的君臣观念,突出体现了其作为君人南面之术的本质。黄老之学在君臣关系上,主要主张明确君臣分工、君逸臣劳等。不同黄老作品之间略有差别。《经法》四篇、《管子》四篇等主张人君提升自身道德涵养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申不害、韩非等人已将君臣之间视为针锋相对的关系,在处理君臣关系时也主张运用阴谋手段。
     黄老之学兼采儒墨名法,特别是对法家和儒家学术,有多方面的吸收。儒家对于人性道德和礼治的执着追求,墨家对于逻辑与技术的精彩见解,法家对于社会政治操作手段的精通,都可以在黄老思想中找到踪影。
     结论部分提出,黄老之学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一支,其产生渊源同原始学术的民间方术之学及政府官学都有密切联系。黄老之学以道家道论为本,以黄帝方术之学为用,又充分吸收儒墨名法等学派的积极思想要素,成为行之有效的“君人南面之术”,最终发展成为战国末年乃至秦汉之际的“显学”。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was well-known as a popular political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While as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iscovery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e study at present is centered around the thought of Huang & Lao in early Qin Dynasty. The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excavation of the MaWangDui silk book and Chu bamboo book Hengxian and Sande of Shanghai Museum.
     The Mawangdui silk book, especially the Law of Scripture, the Sateen Scriptures, the Balance, the Origin and the Nine Masters in it, for the first time, draws the researchers'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in early Qin Dynasty. The study's forming time and ideas in it are focused, based on which, literatures in early Qin are reviewed and a set of Huang & Lao's works are circled and researched. As a result, lots of ancient books at that time, having been judged pseudographs, are given a name. Former researchers' work outlines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in early Qin and their exegesis and analysis make the researchers' work today more convenient. The delivery of Hengxian and Sande furthers the study in its form and content, driving out a large number of relative research works.
     But this doesn't end the early Qin's study of Huang & Lao. There is still a way to go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study's sources and its gener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hich is exactly this discourse's focus.
     The discourse is constituted with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the third part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the academia's research of the Huang & Lao thought after the excavation of Mawangdui silk book in 1972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research. The former part is involved in the appellation of Huang & Lao,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headstream, introducing particularly the present research about its origin and history. The latter part deals with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 the study'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its origin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rule and way, all of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detailedly in this discourse.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its origin and birth. It analyzes the 'primitive academics' before the times of the Hundred Schools,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acade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eriods. The 'primitive academics' includes two systems: the folk Fangshu and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which is the basis and cradle of thoughts of the Hundred Schools in early Qin. The 'primitive academics' is studi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us different schools are formed. And the Huangdi Fangshu,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shares much with the 'primitive academics', especially with the augury, the prognostication and the day choosing in it.
     The Huangdi Study's system is born related with the one of Taoism. They share a common idea: the idea that the Way of Heaven should be understood to make the law of worldly affairs clear makes possible of the Tao School's study of Huang & Lao.
     To have an overview of On the six schools 'gist,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woks on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the discourse is to summariz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tudy like this: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aoism and utilizing the Huangdi Fangshu, conforms the Confucian ideas and combines form and reality, emphasizes the perfection of oneself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o finally form a succinct,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art.
     The second part is to define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e literatures on Huang & Lao. For some reason, these literatures are numerous but uneasy to be collected together, which leaves a complicated condition.
     The literatures excavated are constituted mainly as follows: second volume of Lao Zi, an ancient anonymous work from Mawangdui silk book, including Law of Scripture, the Sixteen Scriptures, the Balance and the Orig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Lao Zi, the Nine Masters and Hengxian and Sande.
     The literatures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include four passages in Guan Zi, the passages in Guan Zi-Shu Yan, the passages in Zhuang Zi-Tian Dao, Yin Wenzi, He Guanzi, the passages in Han Feizi and the edited passages in Shèn Zi and Shēn Zi.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study's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ree aspects: concept of Heaven Way, concept of politics, concept of rulers and subjects and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the four's absorption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especially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The study of Huang & Lao, using the method of Huangdi Fangshu, furthers the research of Way in Lao Zi, which extends the boundary of Way, making inactivity and nature-following of Taoism effective in the society, and enlarges the connotation of Law, driving the Law beyond the limitation of legislative rules to act as the reflection of Heaven Law in the world, thus building a theory that management should be undertaken following the Heaven Law.
     The study's concept of politics uses for reference the Legalist School's ideas of Law, Skill, Puissa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form and reality to form a set of political concepts, based on the Heaven Law, applied in the world through concepts of Reasoning, Limitation, Discipline, Number and Law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to be practical methods.
     The study's concept of rulers and subjects represents clearly the essence of the ruler's management art. It argues that the rulers and the subjects should have sheer different cares and the subjects should work hard to make the rulers comfortable. Yet different works of Huang & Lao have different arguments, for example, in Law of Scripture and Guan Zi, it is protested that a ruler should upgrade himself in morality and self-restraint. As the time goes, scholars like Shen Buhai and Han Fei consider the relation between rulers and subjects opposite and suggest that stratagem used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
     The study benefits a lot from Confucian School, Legalist School and Mo School, especially from the former two. The Confucian School's concept of humanity, morality and ceremonial management, the Mo School's adherence to logic and skill and the Law School's familiarity with management art, all these can be traced in the thought of Huang & Lao.
     In the conclusion, 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study, as a branch of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in early Qin, is in origin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folk Fangshu and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in the primitive academics. It is based on Taoism, utilizes methods of the Huangdi Fangshu, absorbs positive elements from various schools and become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art of rulers, to finally develop into an independent learning branch in the later Warring States Periods and even between Qin and Han Dynasties.
引文
[1]“《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是帛书出土之后,文物出版社出版释文中的名称。后从唐兰先生确认其为《黄帝四经》开始,赞同其论点的学者直接称之为《黄帝四经》(如陈鼓应、余明光等),不赞同的学者称之为《黄老帛书》(如钟肇鹏、吴光、丁原明等),有的称之为帛书《黄帝书》(如李学勤、魏启鹏等),还有学者认为此四篇佚文不是一部著作,因此还是以“《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等四篇”的称呼比较适当(如裘锡圭、李零)。本文为慎重起见,使用了“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指称此四篇文献,或根据上下文直接称其为“古佚书”,以《经法》《十六经》《道原》《称》指称单篇文献。
    [2]详见刘翔:《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研究评述》,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12月。
    [1]蒙文通:《杨朱学派考》《略论黄老学》,见《先秦诸子与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52页。
    [3]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706页。
    [4]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见《史记》,第1842页。
    [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2488页。
    [2]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见《史记》,第35页。
    [3]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渊源述要》,载于《中州学刊》,2003年1期。
    [4]详见下文。
    [1]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之学》,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9年8月。
    [2]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之学》,第158页。
    [3]诸位学者的观点可参考:魏启鹏:《黄帝四经思想探源》,见《中国哲学》第四辑,1980年1月;
    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4月;
    李零:《说“黄老”》,见《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278页;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葛志毅:《黄帝与黄帝之学》,见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4]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第27页。
    [5]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第31页。
    [6]李零:《说“黄老”》,见《李零自选集》,第280页。
    [1]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见《中国出士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337页。
    [2]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刑名思想的佚篇》,载于《江汉论坛》,2004年8期。
    [3]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出士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亡论篇译注》,东京:东京大学马王堆帛书研究会,平成十一年六月,第3页。
    [4]熊铁基:《秦汉新道家轮略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5]熊铁基:《再论“秦汉新道家”》,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1期。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71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77页。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13页。
    [4]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第3-5页。
    [1]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第152页。
    [2]详见龙晦:《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前古佚书探源》,载于《考古学报》,1975年2期。
    [3]详见王博:《论<黄帝四经>产生的地域》,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4]详见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于《考古学报》,1975年1期。
    [1]刘尉华,苗润田:《稷下学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4月。
    [2]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5页。
    [3]丁原明:《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42页。
    [4]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8页。
    [1]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153页。
    [2]陈鼓应:《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从马王堆<黄帝四经>说起》,载于《管子学刊》,1995年1期。
    [3]“刑名”即“形名”,“刑”足“形”的借字,当代的相关研究论著中,这个词的用法并不统一。
    [4]程武:《汉初黄老思想和法家路线》,载于《文物》,1974年10期。
    [5]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第151页。
    [6]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第73页。
    [7]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第108页。
    [8]魏启鹏:《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篇》,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第339页。
    [1]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第54页。
    [2]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37页;
    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98页。
    [3]《管子·心术上》,见黎风翔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771页。
    [4]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149页。
    [5]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载于《中州学刊》,2003年1期。
    [6]丁原明:《从原始道家到黄老之学的逻辑发展》,载于《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3期。
    [1]陈鼓应:《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载于《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
    [2]李学勤:《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载于《浙江学刊》,1990年1期。
    [3]陈鼓应:《论老子晚出说在考证方法上常见的谬误》,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
    [4]余明光:《黄老思想的起源与吴越战争的关系》,载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3期。
    [1]详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12页。
    [2]详见葛志毅:《先秦两汉制度与文化》,第155页。
    [1]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第14页。
    [2]李零先生认为“黄帝书”不是一种书,而是一类书,这类书的共同点是以黄帝故事为形式。它们都讲黄帝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众口相传的成说,还发展为书籍题材的一种。详见李零《说“黄老”》。
    [3]详见李零:《说“黄老”》,第279-281页。
    [4]曹峰:《黄老思想与民间数术——以出土文献为线索》,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2007年6月。
    [1]李零:《中国方术考》,第47-48页。
    [2]曹峰:《黄老思想与民间数术——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1]陈松长:《帛书《黄帝书>中的刑德概念》,见陈福滨主编:《本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辅仁大学出版社,民88年4月,第429页。
    [2]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24-25页。
    [1]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见《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92页。
    [2]详见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见《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92-195页。
    [3]详见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见《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95-199页。
    [1]此为蒙默先生编辑《中国哲学思想探原》(台湾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稿)时,整理蒙文通先生《略论黄老学》之后所作后记语。
    [1]李学勤(署名凌襄):《试论马上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载于《文物》,1974年11期。
    [2]魏启鹏:《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篇——伊尹及其学术源流初探》,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第339页。
    [3]魏启鹏:《马王堆帛书<黄帝书>笺证》卷四,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38-139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39页。
    [2]曹峰:《黄老思想与民间数术——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1]董治安:《略谈范蠡及其有关文献记载》,载于《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3期。
    [1]蒋伯谦:《诸子通考》,上海:正中书局,中华民国37年5月,第1-4页。
    [1]庄周:《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5-216页。
    [1]王先谦:《荀子集解》,第57页。
    [2]高诱:《淮南子注》,见《诸子集成》(七),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4月,第375-376页。
    [1]高诱:《淮南子注》,第377页。
    [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5页。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第1367-1378页。
    [2]章学诚:《校雠通义》,见王重民著:《校雠通义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第1页。
    [1]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第3页。
    [1]司马迁:《史记》,第2483页。
    [2]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2084页。
    [1]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137页。
    [2]详见《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载于《文物》,1987年3期。
    [1]地画情况详见《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文物》1986年3期;
    研究者意见可参考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第211页;
    李仰松,《秦安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研究》,《考古》,1986年11期;
    宋兆麟:《巫与民间信仰》,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第166-178页。
    [2]详见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载于《文物》,1990年3期。
    [1]司马迁:《史记》,第2437页。
    [2]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见《史记》,第2435页。
    [3]司马迁:《史记·龟筮列传》,见《史记》,第2441页。
    [1]司马迁:《史记·龟筮列传》,见《史记》,第2441页。
    [2]司马迁:《史记·龟筮列传》,见《史记》,第2441页。
    [3]司马迁:《史记》,第2437页。
    [4]班固:《汉书·艺文志》,见《汉书》,第1393页。
    [1]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第40页。
    [2]班固:《汉书》,第1395页。
    [3]《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205页。
    [1]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31页。
    [1]《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第559-564页。
    [1]详见张光直:《青铜挥廛》,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352页。
    [2]详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月,第34-35页。
    [1]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第7-9页。
    [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第503-522页。
    [3]详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3-6页。
    [1]《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见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周礼正义》,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31页。
    [2]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详见李零:《西周金文中的职官系统》,见《李零自选集》,第120页。
    [1]转引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5月,第85页。
    原文见高去寻:《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义之推测》,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9(1969),第181-182页。
    [2]详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第91-92页。
    [1]《周礼·春官·大宗伯》,见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周礼正义》,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57-758页。
    [1]章太炎:《原儒》,见《章太炎谈国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58页。
    [2]钱穆:《古史辨(第四册)·序》,第1-2页,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
    [3]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4月,第162页。
    [4]班固:《汉书》,第1969页。
    [5]班固:《汉书》,第1368页。
    [1]陈松长,廖名春:《帛书<要>释文》,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第435页。
    [2]何晏注,邢爵疏:《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08页。
    [3]许慎:《说文解字》,第7页。
    [1]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1页。
    [2]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31页。
    [3]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37页。
    [4]司马迁:《史记》,第1541页。
    [1]《论语·八佾》,见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7页。
    [2]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94页。
    [3]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85页。
    [4]《论语·八佾》,见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5页。
    [1]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115页。
    [2]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6页。
    [3]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85页。
    [4]郑幺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11页。
    [1]刘安等撰:《淮南子·主术》,第144页。
    [2]刘安等撰:《淮南子·要略》,见高诱:《淮南子注》,第375页。
    [3]孙诒让:《墨子间诂》,见《诸子集成》(四),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4月,第278页。
    [4]刘安等撰:《淮南子·要略》,见高诱:《淮南子注》,第375页。
    [5]孙诒让:《墨子间诂》,第277页。
    [1]孙冶让:《墨子间诂》,第288页。
    [2]庄周等:《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6页。
    [3]司马迁:《史记》,第2487页。
    [4]墨翟等:《墨子·节藏》,见孙诒让:《墨子间诂》,第104页。
    [5]孙诒让:《墨子间诂》,第185页。
    [6]庄周等:《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7-218页。
    [1]高诱:《淮南子注》,第357页。
    [2]班固:《汉书》,第1370页。
    [3]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道家倾向》,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第413页。
    [1]张光直:《青铜挥麈》,第288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11页。
    [1]庄周等:《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9页。
    [2]庄周等:《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21页。
    [3]庄周等:《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2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论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7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6页。
    [1]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4月,第369页。
    [1]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820页。
    [2]《国语》,第356页。
    [1]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205页。
    [2]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315页。
    [3]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66页。
    [4]戴德编,方向东撰:《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月,第689页。
    [5]详见杨向奎:《宗刷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页。
    [6]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83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第3册,东京:东京开明堂,昭和7年(1932年),第31页。
    [2]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第18-19页。
    [3]《国语》,第166页。
    [4]袁珂撰:《山海经校注》,1993年4月,成都:巴蜀书社,第490页。
    [1]袁珂撰:《山海经校注》,第258页。
    [2]袁珂撰:《山海经校注》,第536页。
    [3]司马迁:《史记》,第3页。
    [1]班固:《汉书》,第1368-1398页。
    [2]孙武注,曹操等注:《孙子兵法》,见《诸子集成》(六),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4月,第149页。
    [1]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第32页。
    [2]李零:《兵以诈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260页。
    [3]刘仲平注译:《尉缭子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66年9月,第1页。
    [1]《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第63页。
    [2]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8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65页。
    [2]高诱注:《淮南子注》,第94-95页。
    [3]司马迁:《史记·历书》,见《史记》,第1049页。
    [4]高诱注:《吕氏春秋》,见《诸子集成》(七),第55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4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197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94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9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137页。
    [3]列御寇:《列子·黄帝》,见张湛注:《列子注》,载《诸子集成》(三),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4月,第1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1]高诱注:《吕氏春秋》,第122-123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01页。
    [3]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4页。
    [4]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1]详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第19页。
    [2]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五星占考释》,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48页。
    [1]潘雨廷:《黄帝内经与老庄》,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第159-162页。
    [2]见《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列御寇:《列子注·黄帝》,见张湛:《列子注》,第13页。
    [2]《管子校注》,第811页。
    [3]司马迁:《史记》,第1187页。
    [1]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九,见《太平御览》,第369页。
    [2]戴德编,方向东撰:《大戴礼记汇校集解》,第689-690页。
    [1]班固:《汉书》,第135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507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44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9页。
    [5]高诱注:《吕氏春秋》,第52页。
    [6]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65页。
    [7]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第87页。
    [8]司马迁:《史记·历书》,见《史记》,第1094页。
    [1]李零:《说“黄老”》,见《李零自选集》,第280页。
    [1]详见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见《十批判书》,第156-158页。
    [2]详见刘蔚华,苗润田:《黄老思想源流》,《中国哲学史》1986年2期。
    胡家聪:《管子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
    [3]详见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93页;
    知水:《关于“黄帝之言”的两个问题》,载于《管子学刊》,2000年1期。
    [1]李零:《说“黄老》,见《李零自选集》,第284页。
    [1]班固:《汉书》,第1386页。
    [2]司马迁:《史记》,第1154页。
    [3]班固:《汉书》,第1063页。
    [4]魏征:《隋书·天文志》,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561页。
    [5]焦循著:《孟子正义》,载于《诸子集成》(一),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6月,第346页。
    [1]详见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5-66页,第48-49页。
    [1]孟轲:《孟子·离娄下》,见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30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44页。
    [1]《国语》,第641-653页。
    [2]详见李学勤:《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载于《浙江学刊》,1990年1期。
    [3]详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1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1页。
    [1]《国语》,第560页。
    [1]《银雀山汉墓竹简(一)》,第5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42-854页。
    [3]高诱注:《淮南子注》,第255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3]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289页。
    [1]《管子·形势》,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第44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4]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76页。
    [5]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6月,第334页。
    [1]司马迁:《史记》,第1706页。
    [2]司马迁:《史记》,第1842页。
    [1]班固:《汉书》,第1377页。
    [1]魏征:《隋书》,第1000页。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242页。
    [3]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见《史记》,第1622页。
    [1]司马迁:《史记》,第2361-2362页。
    [2]范晔:《后汉书》,学苑出版社中华书局,1999年3月,第58页。
    [3]范晔:《后汉书》,第501页。
    [4]范晔:《后汉书》,第755页。
    [5]王充:《论衡》,见《诸子集成》(七),第179页。
    [6]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9页。
    [7]王先谦:《荀子集解》,第58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见《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4月,第304页。
    [2]司马迁:《史记》,第1706页。
    [3]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38页。
    [4]魏征:《群书治要》,第589-590页。
    [1]梁启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书后》,见《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10月。
    [1]司马迁:《史记》,第2486页。
    [2]司马迁:《史记》,第2488页。
    [3]司马迁:《史记·论六家要旨》,见《史记》,第2488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7-93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8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81页。
    [4]司马迁:《史记》,第2488页。
    [1]慎到:《慎子·逸文》,见钱熙祚校:《慎子》,载《诸子集成》(五),第12页。
    [2]司马迁:《史记》,第2488页。
    [1]司马迁:《史记》,第1370页。
    [2]司马迁:《史记》,第1376页。
    [3]刘爱敏:《淮南子道论探微》,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
    [1]司马迁:《史记》,第2486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9-220页。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2月,第393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5页。
    [1]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797页。
    [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390页
    [2]详见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第521页。
    [3]慎到:《慎子·民杂》,见钱熙祚校:《慎子》,第4页。
    [4]慎到:《慎子·因循》,见钱熙祚校:《慎子》,第3页。
    [5]慎到:《慎子·君人》,见钱熙祚校:《慎子》,第6页。
    [1]司马迁:《史记》,第1842页。
    [2]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29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174页。
    [4]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392页。
    [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392页。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698页。
    [2]司马迁:《史记》,第1530页。
    [3]唐兰:《<老子>时代新考》,见罗根泽主编:《古史辨》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597页。
    [4]详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192页。
    [1]司马迁:《史记》,第1706页。
    [2]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见《史记》,第1706页。
    [3]魏征:《隋书》,第1003页。
    [4]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1021页。
    [5]班固:《汉书》,第195页。
    [1]高诱注:《淮南子注》,第364页。
    [2]高诱注:《淮南子注》,第24页。
    [3]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见《史记》,第1706页。
    [1]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292页。
    [2]司马迁:《史记》,第1707页。
    [3]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见《史记》,第1712页。
    [4]司马迁:《史记》,第2191页。
    [5]班固:《汉书》,第111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47页。
    [2]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见《史记》,第1698页。
    [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第381页。
    [1]郭沫若:《宋钘尹文遗著考》,见《青铜时代》,1957年9月,北京:科学出版社,第249页。
    [1]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391-392页;祝瑞开:《先秦社会和诸子思想新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
    [2]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见《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92页。
    [3]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6月,第581页。
    [4]详见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41页。
    [1]司马迁:《史记》,第1704页。
    [1]详见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43-44页。
    [2]崔大华:《庄学研究》,第45页。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397页。
    [4]崔大华:《庄学研究》,第60-62页。
    [1]叶国庆:《庄子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2]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月,第36页-53页。
    [1]《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6页。
    [2]《庄子·天道》,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5页。
    [3]罗根泽:《庄子外杂篇探源》,见《诸子考索》,第282-312页。
    [4]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第62-92页。
    [1]刘笑敢先生将《庄子·在宥》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宥上》是原《在宥》的第一节,以下各节即《在宥下》,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宥》第一节与其他节思想倾向不同。
    [2]详见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52页。
    [1]班固:《汉书》,第1372页。
    [2]高诱注:《吕氏春秋》,第196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8页。
    [2]详见郭沫若:《宋钘尹文遗著考》,见《青铜时代》,第245页。
    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9月,第124页。
    [3]详见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见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330页。
    [4]《四部丛刊初编子部·尹文子》,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页。
    [1]《四部丛刊初编子部·尹文子》,第1页。
    [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293页。
    [1]《四库全书总目》,第1007页。
    [2]上述学者观点,可参考:唐钺:《尹文和尹文子》,载于《古史辨》第六册,第220页;
    钱基博:《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9年5月,第33-38页;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尹文考》,见《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344页;
    马叙伦:《庄子天下篇述义》,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6月,第26页。
    [3]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见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
    [4]周山:《尹文子》非伪析,载于《学术月刊》,1983年10期。
    [5]胡家聪:《尹文子和稷下黄老学派——兼论<尹文子>非伪书》,载于《文史哲》1984年2期。
    [1]转引自《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39页。
    [2]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月,第766页。
    [3]候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4月,第353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8页。
    [5]刘向:《说苑·君道》,见向宗鲁:《说苑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
    [6]《四库全书总目》,第1007页。
    [1]宋濂:《诸子辨·鹖冠子》,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9月,第12页。
    [2]晁公武注,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484页。
    [1]李学勤:《<鹖冠子>与两种帛书》,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月,第335-336页。
    [2]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157页。
    [3]谭家健:《<鹖冠子>试论》,载于《江汉论坛》,1986年2期。
    [1]丁原明:《黄老学研究》,第56页。
    [2]戴卡琳:《解读<鹖冠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7-38页。
    [1]李学勤:《<鹖冠子>与两种帛书》,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第336页。
    [2]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157页。
    [3]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58页。
    [4]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3058页。
    [1]《四库全书总目》,第1008页。
    [2]陆佃:《鹖冠子序》,见王心湛:《鹖冠子集解》,上海:广益书局,1936年5月,第3页。
    [3]宋濂:《诸子辨》,第12页。
    [4]详见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157页。
    [5]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载于《江汉考古》,1982年2月。
    [6]李学勤:《再论楚文化的研究》,载于《楚文化觅踪》,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1]谭家健:《<鹖冠子>试论》,载于《江汉论坛》,1986年2期。
    [2]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119页。
    [3]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322页。
    [1]韩中民:《长沙马王堆汉武帛书概述》,详见《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省博物馆编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1]载于《文物》,1974年10期。
    [2]唐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释文》,载于《考古学报》,1975年1期。
    [3]这四版释文出版信息分别为: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线装大字本二册,四篇古佚书释文载于第二册),文物出版社,1974年;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线装大字本八册,四篇古佚书的释文和注释分载于第四、五册),文物出版社1975年;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
    [1]李学勤(署名凌襄):《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载于《文物》,1974年11期。
    [2]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见《史记》,第69页。
    [3]司马迁:《史记》,第1655页。
    [4]班固:《汉书》,第1920页。
    [1]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四七二,见《太平御览》第2166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75页。
    [3]凌襄:《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载于《文物》,1974年11期。
    [1]庞朴先生在《<恒先>试读》,见姜广辉主编:《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通讯》第二辑,2004年6月。
    [2]曾峰:《谈<恒先>的编联与分章》,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3期。
    庞朴先生在《<恒先>试读》中提出的编联为:1-2-3-4-8-9-5-6-7-10-11-12-13,曹峰先生赞同庞朴先生“7-10”的编联,同时认为接下来10应合8相连,9应合11相连,成为1-2-3-4-5-6-7-10-8-9-11-12-13的编联。
    [1]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一句简文原作“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这里“往”下脱去一重文号。“有始焉有往”下断句,另以“往者未有天地”起下一章。“往者”意思是过去,古书常见。详见李学勤:《楚简<恒先>首章释义》,载于《中国哲学史》,2004年3期。
    [2]原释文断句为:“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来或明,未或滋生”,今据曹峰先生说改。参阅曹峰:《谈<恒先>的编联与分章》。
    [3]林义正、季旭升先生读为“意”,认为与《管子·内业》“音以先言”,王念孙将“音”读为“意”的用例相同。详见廖名春:《上博藏楚竹书<恒先>新释》,载于《中国哲学史》2004年3期。
    [4]“详义利巧”的“巧”,原释文作“主”,据董珊说改为“巧”。详见董珊:《楚简<恒先>“祥宜利巧”解释》,见简帛研究网,2004年11月9日。
    [5]此“作”字原释文无,廖名春先生据《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三,112页图版补。
    [6]原释文断句为:焉有事不作无事举。天之事,自作为,事庸以不可赓也。庞朴先生认为:“举天之事,自作为事。”并说:“原简托‘下'字,据下文句式补。此后各节,皆以‘举天下之X'立论。”详见庞朴:《恒先试读》,见简帛研究网,2004年4月26日。
    [1]原释文断句为:“举天下之作强者,果天下之大作”,廖名春先生认为,“‘举天下之作'与‘举天[下]之事'、‘举天下之为'、‘举天下之生'句式同,当从作后断句。”详见廖名春:《上博藏楚竹书<恒先>新释》。
    [2]详见吴根有:《上博楚简<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见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8日。
    [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1]曹峰:《再谈<三德>的编联与分章》,见简帛研究网,2006年4月。
    [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2]《老子》第十章,见王弼:《老子注》,第5页。
    [1]庄周:《庄子·人间世》,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2]王弼:《老子注》,第14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道法》,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行法》,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8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果童》,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6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6]《老子》第六章,见王弼:《老子注》,第4页。
    [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8]《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前道》,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6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称》,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3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6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3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果童》,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6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四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7]《老子》第一章,见王弼:《老子注》,第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6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6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2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论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第57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第82页。
    [5]《老子》第五十七章,见王弼:《老子注》,第35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9页。
    [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称》,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4]《老子》第八十一章,见王弼:《老子注》,第47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五正》,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5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顺道》,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9页。
    [2]《荀子·解蔽》,见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62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2]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4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称》,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9页。
    [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87页。
    [2]比如说日本学者浅野裕一认为:李零先生把“恒先”,作为“道”的别称,然而所谓指《老子》的道而言的“道”一词在《恒先》中完全见不到。所以无论是“恒先”,还是“恒”,都不应该视为“道”的别称。“恒”,是表示宇宙原始的《恒先》的独有术语,应该把它视为与《老子》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的概念。详见浅野裕一:《上博楚简<恒先>的道家特色》,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3月。
    [4]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刑名思想的佚篇》,载于《江汉论坛》,2004年8期。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88页。
    [2]王弼:《老子注》,第25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73页。
    [4]王弼:《老子注》,第35页。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6页。
    [2]王弼:《老子注》,第1页,第13页。
    [3]参见曹峰:《谈<恒先>的编联与分章》。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73页。
    [3]刘安等撰:《淮南子·天文训》,见高诱注:《淮南子注》,第35页。
    [4]《老子》第八十章,见王弼:《老子注》,第47页。
    [5]王弼:《老子注》,第26页。
    [6]《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88页。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89页。
    [2]《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0页。
    [3]郭齐勇先生是“或”为“域”,“域”是静止不动的“道”的发动状态。详见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
    [4]李锐:《气是自生:<恒先>独特的宇宙论》,载于《中国哲学史》,2004年3期。
    [5]曹峰:《从自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见《上博楚简思想研究》,万卷楼,2006年12月。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0页。
    [1]陈丽桂:《<恒先>的义理与结构》,见简帛研究网,2004年12月19日。
    [1]详见陈静:《<淮南子>宇宙生成论的理论前史—<(恒先>解读》,见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 子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2-293页。
    [1]陈丽桂先生说。
    [1]曹峰先生说。
    [2]庞朴:《恒先试读》,见简帛研究网,2004年4月26日。
    [3]廖名春:《上博藏楚竹书<恒先>简释》。
    [4]陈丽桂:《上博简(三):<恒先>的义理与结构》。
    [5]陈静:《<淮南子>宇宙生成论的理论前史——<恒先>解读》。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2-293页。
    [2]《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8页。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0页。
    [2]《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1-292页。
    [3]王弼:《老子注》,第8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第105页。
    [5]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7页。
    [6]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8页。
    [1]详见吴根友:《上博楚简<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295-297页。
    [1]曹峰:《从自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169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3]高诱注:《淮南子注》,第253页。
    [4]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39页。
    [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第288页。
    [2]曹峰:《<三德>释读十八则》,见《上博楚简思想研究》,台北:万卷楼,2006年12月,193页。
    [3]《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300页。
    [1]《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88页。
    [2]《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300页。
    [3]《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98-299页。
    [1]详见曹峰:《<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载于《江汉论坛》,2006年11期。
    [2]《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89页。
    [3]《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89页。
    [4]《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95-296页。
    [5]详见王中江:《<三德>的自然理法和神意论》,载于《中国哲学史》,2007年3期。
    [1]《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94-296页。
    [2]《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五)》,第292-293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5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8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9页。
    [1]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第305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70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71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9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3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1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8页。
    [1]详见关锋:《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6月。
    [2]详见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第304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9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1页。
    [5]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8页。
    [6]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2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8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9页。
    [3]参考黄怀信:《鹖冠子通检》,见《鹖冠子汇校集注》附,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272页。
    [4]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27-29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8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33-34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76-77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379-380页。
    [3]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229-230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81-82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39页。
    [3]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63-64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第227-229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90页。
    [3]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207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5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0页。
    [4]《老子》第二十一章,见王弼:《老子注》,第12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2页。
    [6]《老子》第四十一章,见王弼:《老子注》,第26页。
    [7]《老子》第三十五章,见王弼:《老子注》,第20页。
    [8]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0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0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5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5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93-799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9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20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11页。
    [1]钱熙祚校:《慎子》,第14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12页。
    [1]钱熙祚校:《慎子》,第3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12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4页。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224页。
    [3]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3页。
    [1]《老子》第五十六章,见王弼:《老子注》,第34页。
    [2]司马迁:《史记》,第1706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09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08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07-108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09页。
    [2]王弼:《老子注》,第31页。
    [3]王弼:《老子注》,第33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1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95-105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05-114页。
    [1]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25页。
    [2]《国语》,第27页。
    [1]裘锡圭:《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67-192页。
    [2]祝瑞开:《先秦社会和诸子思想新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205页。
    [3]王弼:《老子注》,第12页。
    [4]王弼:《老子注》,第2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8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2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34页。
    [4]郭沫若:《宋钘尹文考》,见《青铜时代》,第262页
    [1]周立升,王德敏《<管子>中的精气论及其历史贡献》,载于《哲学研究》,1983年5期。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45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5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8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9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50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43页。
    [2]《管子·心术上》,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59页。
    [3]《管子·心术上》,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4]《管子·心术上》,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4页。
    [5]《管子·心术上》,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1页。
    [6]《管子·心术下》,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8页。
    [1]《老子》第五十七章,见王弼:《老子注》,第35页。
    [2]《老子》第三章,见王弼:《老子注》,第2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4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5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42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0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11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8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1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47页。
    [4]《管子·内业》,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7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45页。
    [6]《管子·内业》,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3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48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86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4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1]王先谦:《序子集解》,第81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1页。
    [3]王先谦:《序子集解》,第81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5页。
    [5]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7页。
    [6]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2页。
    [7]王先谦:《庄子集解》,第75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70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71-72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110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4页。
    [2]这一句帛书原文本有缺字,《马王堆帛书》作“物各□□□□,胃(谓)之理。理之所在,胃(谓)之□”,很多研究者认为,根据上下文可填充为“物各[合于道者],胃(谓)之理。理之所在,胃(谓)之[道]”。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2页。
    [2]《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3]《马王堆帛书·经法·道法》,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1]《马王堆帛书·经法·四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第4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第49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亡论》,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5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第5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第51页。
    [3]所谓“天曲”,是指天体的环曲、周合;日术,指太阳行天之术,喻君术。“天曲日术”是《鹖冠子》效仿天道运转规律构建的一套政治体制,集中体现了《鹖冠子》法天而治、“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主张。
    [4]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74页。
    [5]《歇冠子·备知》,见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304页。
    [6]《歇冠子·世兵》,见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272页。
    [7]《歇冠子·备知》,见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306页。
    [1]参考黄怀信:《歇冠子通检》,见《歇冠子汇集校注》附,第182页。
    [2]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53页。
    [3]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149页。
    [4]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135.137页。
    [1]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138页。参照黄怀信说:“法令”“四时”疑互误。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893页。
    [3]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209-213页。
    [4]黄怀信:《歇冠子汇集校注》,第77-78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50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84-186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87页。
    [2]郭沫若:《十批判书》,第513页。
    [3]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221-223页。
    [4]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138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302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06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63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0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06页。
    [6]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301页。
    [7]《管子·宙合》,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34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5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63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42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8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11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308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93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14页。
    [6]《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16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06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4]商鞅:《商君书·去强》,见严可均校:《商君书》,载《诸子集成》(五),第10页。
    [1]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1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0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01-902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73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84页。
    [3]王先谦:《荀子集解》,第58-59页。
    [1]《四库全书总目》,第1007页。
    [2]《庄子·天下》,见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9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12页。
    [1]钱熙祚校:《慎子》,第13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6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7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219页。
    [2]王先谦:《荀子集解》,58-59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12页。
    [4]钱熙祚校:《慎子》,第2页。
    [1]钱熙祚校:《慎子》,第8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7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3页。
    [4]司马迁:《史记》,第1706页。
    [1]郭沫若:《十批判书》,第345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13页。
    [3]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3-4页。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4页。
    [1]高诱注:《淮南子注》,第364页。
    [2]董说:《七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371页。
    [3]王充:《论衡》,见《诸子集成》(七),第130页。
    [4]刘安等撰:《淮南子·览冥训》,见高诱:《淮南子注》,第98页。
    [5]刘安等撰:《淮南子·齐俗训》,见高诱:《淮南子注》,第184页。
    [6]班固:《汉书》,第929页。
    [7]桓宽:《盐铁论》,见《诸子集成》(八),1996年4月,第57页。
    [8]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90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7-18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1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92页。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56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17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52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6页。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30页。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69页。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31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81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90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22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道法》,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8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7页。
    [3]《马王堆帛书·经法·名理》,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8页。
    [1]《马王堆帛书·经法·论》,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2]《马王堆帛书·经法·六分》,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3]《马王堆帛书·经法·四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道法》,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顺道》,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8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3]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第257页。
    [1]《马王堆汉基帛书(壹)》,第29页。
    [2]《马王堆汉基帛书(壹)》,第29页。
    [3]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第261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3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30页。
    [3]陈丽桂:《上博简(三):<恒先>的义理与结构》。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2-293页。
    [1]详见丁四新:《楚简<恒先>章句释义》。见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二),2005年4月。
    [2]《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三)》,第296页、第298-299页。
    [3]详见丁四新:《楚简<恒先>章句释义》。
    [1]详见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
    [2]详见廖名春:《上博馆藏楚竹书<恒先>新释》。
    [3]详见曹峰:《<恒先>编联、分章、释读札记》,见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16日。
    [4]详见王中江:《<恒先>宇宙观及人间观的构造》,载于《文史哲》,2008年2期。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4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1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1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6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002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1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4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88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046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51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14页。
    [3]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3页。
    [4]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90页。
    [1]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89-590页。
    [2]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89页。
    [1]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1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8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7页。
    [4]钱熙祚校:《尹文子》,第9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2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5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4]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5页。
    [1]尹文:《尹文子·大道下》,见钱熙祚校:《尹文子》,第9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3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2页。
    [4]饯熙祚校:《尹文子》,第9页。
    [1]王弼:《老子注》,第44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9页。
    [3]尹文:《尹文子·大道下》,见钱熙祚校:《尹文子》,第9页。
    [4]钱熙祚校:《尹文子》,第5页。
    [5]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页。
    [6]钱熙祚校:《尹文子》,第7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5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立命》,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5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5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2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顺道》,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67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54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89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08页。
    [6]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50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08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08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20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284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20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07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18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22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65-566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7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2页。
    [1]钱熙祚校:《慎子》,第1页。
    [2]钱熙祚校:《慎子》,第34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2页。
    [4]慎到:《慎子·知忠》,见钱熙祚校:《慎子》,第5页。
    [1]钱熙祚校:《慎子》,第5页。
    [2]《慎子·民杂》,见钱熙祚校:《慎子》,第4页。
    [3]钱熙祚校:《慎子》,第3页。
    [4]钱熙祚校:《慎子》,第4页。
    [5]《慎子·民杂》,见钱熙祚校:《慎子》,第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1]高诱注:《吕氏春秋》,第202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18页。
    [3]魏启鹏:《马王堆帛书<黄帝书>笺证》,第258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第30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13-914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20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30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3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3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2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30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82页。
    [1]高诱注:《淮南子注》,第143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914页。
    [3]高诱注:《淮南子注》,第134页。
    [4]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38页。
    [5]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00-101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05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06页。
    [3]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09页。
    [4]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111页。
    [5]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31-32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页。
    [2]尹义:《尹文子·大道下》,见钱熙祚校:《尹文子》,第5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7页。
    [4]钱熙祚校:《尹文子》,第10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5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2页。
    [3]尹文:《尹文子·大道下》,见钱熙祚校:《尹文子》,第8页。
    [4]钱熙祚校:《尹文子》,第7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3页。
    [4]钱熙祚校:《尹文子》,第3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45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53页。
    [3]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583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59页。
    [3]《老子》五十一章,见王弼:《老子注》,第31页。
    [4]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7页。
    [5]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64页。
    [6]《管子·白心》,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89页
    [1]《管子·形势解》,见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1187页。
    [2]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89页。
    [1]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1-2页。
    [2]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89页。
    [3]《老子》第七章,见王弼:《老子注》,第4页。
    [4]《老子》第六十六章,见王弼:《老子注》,第40页。
    [1]高诱注:《吕氏春秋》,第204页。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223页。
    [3]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2页。
    [4]魏征等撰:《群书治要》,第589页。
    [5]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法家类·申子》,第1-3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38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4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90页。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31页。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59页。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0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8页。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2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7页。
    [4]《韩非子(?)·八经》,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32页。
    [1]《韩非子集解·备内》,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83页。
    [2]《韩非子集解·说疑》,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7页。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48页。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30页。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289页。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0页。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第304页。
    [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分》,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3]司马迁:《史记》,第2486页。
    [4]《马王堆帛书·经法·道法》,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3页。
    [5]《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2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2页。
    [4]《老子》三十八章,见王弼:《老子注》,第23页。
    [5]《老子》五十七章,见王弼:《老子注》,第35页。
    [1]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59页。
    [2]黎凤翔撰:《管子校注》,第770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4页。
    [1]钱熙祚校:《尹文子》,第9页。
    [2]钱熙祚校:《尹文子》,第7页。
    [3]钱熙祚校:《尹文子》,第5页。
    [4]钱熙柞校:《尹文子》,第5页。
    [5]钱熙祚校:《尹文子》,第7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3页。
    [2]王先谦:《庄子集解》,第68页。
    [3]王先谦:《庄子集解》,第98页。
    [4]王先谦:《序子集解》,第95-96页。
    [1]王先谦:《庄子集解》,第83页。
    [2]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327-329页。
    [1]黄怀信:《鹖冠子汇集校注》,第247-248页。
    [2]《论语·为政》,见何晏注,邢爵疏:《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1页。
    [1]《论语·子路》,见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06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7页。
    [2]严可均校:《商君书》,第2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4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5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1页。
    [5]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第154页。
    [6]高诱:《淮南子注》,第266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5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75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82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45页。
    [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见《史记》,第2486页。
    [1][魏]王弼注,[唐]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西汉]戴德编,方向东撰.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清]焦循.孟子正义[M].∥诸子集成:一,上海:上海书店,1996.
    [8][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诸子集成:二,上海:上海书店,1996.
    [9][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诸子集成:三,上海:上海书店,1996.
    [10][晋]张湛注.列子注[M].∥诸子集成:三,上海:上海书店,1996.
    [11][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诸子集成:四,上海:上海书店,1996.
    [12][清]戴望.管子校正[M].∥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96.
    [13][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96.
    [14][周]慎到撰,[清]钱熙祚校.慎子[M].∥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96.
    [15][周]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尹文子[M].∥诸子集成:六,上海:上海书店,1996.
    [16][周]尹文.尹文子[M]∥四部丛刊三编·子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7][周]孙武注,[三国]曹操等注.孙子兵法[M].∥诸子集成:六,上海:上海书店,1996.
    [18][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M].∥诸子集成:六,上海:上海书店,1996.
    [19][东汉]高诱.淮南子注[M].∥诸子集成:七,上海:上海书店,1996.
    [20][清]王心湛.鹖冠子集解[M].上海:广益书局,1936.
    [21]黎凤翔.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2]刘仲平.尉缭子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民66.
    [23]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4]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5]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6][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7][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8][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0][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1][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2][宋]郑樵.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33][汉]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5][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6][清]宋濂.诸子辨[M].上海:太平书局,1962.
    [37][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8][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9][宋]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0][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1]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学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
    [42]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43]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经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44]国家文物局古代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5]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6]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7]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8]曹峰.上博楚简思想研究[M].台北:万卷楼,2006.
    [49]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0]陈国庆、吴洵.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1]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2]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
    [53]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4]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亡论篇译注[M].东京:东京大学马王堆帛书研究会,平成十一年六月。
    [55]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6]戴卡琳.解读《鹖冠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7]丁原明.黄老学论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5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0]葛志毅.黄帝与黄帝之学[M].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制度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1]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62]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6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M].东京:东京开明堂,昭和7年(1932).
    [64]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5]胡家聪.管子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6]蒋伯谦.诸子通考[M].上海:上海书店,1958.
    [67]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68]李零.兵以诈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9]李零.李零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0]李零.中国方术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71]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2]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M].北京:中华书局,1947.
    [73]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74]刘尉华、苗润田.稷下学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75]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6]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77]罗根泽.古史辨(第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8]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9]罗根泽.诸子考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80]马叙伦.庄子天下篇述义[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
    [81]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2]钱基博.读庄子天下篇疏记[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59.
    [83]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4]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M].上海:上海书店,1992.
    [85]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6]魏启鹏.马王堆帛书《黄帝书》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7]吴光.黄老之学通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88]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89]熊铁基.秦汉新道家轮略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90]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1]叶国庆.庄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92]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之学[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9.
    [93]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2.
    [94]张光直.青铜挥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95]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9.
    [9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0.
    [97]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98]章太炎.章太炎讲国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99]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0]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1]祝瑞开.先秦社会和诸子思想新探[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1]刘翔.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研究评述[A].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一辑[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600
    [2]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渊源述要[J].中州学刊,2003(1).
    [3]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刑名思想的佚篇[J].江汉论坛,2004(8).
    [4]熊铁基.再论“秦汉新道家”[J].哲学研究,2007(1).
    [5]龙晦.《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前古佚书探源[J].考古学报,1975(2).
    [6]王博.论《黄帝四经》产生的地域[A].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
    [7]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5(1).
    [8]陈鼓应.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从马王堆《黄帝四经》说起[J].管子学刊,1995(1).
    [9]程武.汉初黄老思想和法家路线[J].文物,1974(10).
    [10]魏启鹏.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篇[A].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
    [11]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J].中州学刊,2003(1).
    [12]丁原明.从原始道家到黄老之学的逻辑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1996(3).
    [13]陈鼓应.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J].中国文化研究,1995(夏之卷).
    [14]李学勤.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J].浙江学刊,1990(1).
    [15]陈鼓应.论老子晚出说在考证方法上常见的谬误[A].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6]余明光.黄老思想的起源与吴越战争的关系[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17]凌襄.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J].文物,1974(11).
    [18]陈松长.帛书《黄帝书》中的刑德概念[A].本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C].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中华民国88.429
    [19]曹峰.黄老思想与民间数术——以出土文献为线索[A].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2007(6).
    [20]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J].文物1987(3).
    [21]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J].文物,1986(3).
    [22]李仰松.秦安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研究[J].考古,1986(11).
    [23]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J].文物1990(3).
    [24]刘爱敏.《淮南子》道论发微[D].济南:山东大学,2006.
    [25]陈松长、廖名春.帛书《要》释文[A].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
    [26]潘雨廷.黄帝内经与老庄[A].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27]刘蔚华、苗润田.黄老思想源流[J].中国哲学史,1986(2).
    [28]知水.关于“黄帝之言”的两个问题[J].管子学刊,2000(1).
    [29]李学勤.帛书《道原》研究[A].古文献丛论[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0]周山.尹文子非伪析[J].学术月刊,1983(10).
    [31]胡家聪.尹文子和稷下黄老学派——兼论《尹文子》非伪书[J].文史哲,1984(2).
    [32]谭家健.《鹖冠子》试论[J].江汉论坛,1986(2).
    [33]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鹃冠子》[J].江汉考古,1983(2).
    [34]李学勤.再论楚文化的研究[A].楚文化觅踪[C],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35]魏启鹏.黄帝四经思想探源[A].中国哲学:第4辑[C],1980(1).
    [36]李学勤.楚简《恒先》首章释义[J].中国哲学史,2004(3).
    [37]廖名春.上博藏楚竹书《恒先》新释[J].中国哲学史,2004(3).
    [38]吴根有.上博楚简《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J].简帛研究网,2004(5).
    [39]曹峰.谈《恒先》的编联与分章[J].清华大学学报,2005(3).
    [40]曹峰.《恒先》编联、分章、释读札记[J].简帛研究网,2004(5).
    [41]庞朴.《恒先》试读[A].姜广辉主编.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通讯:第二辑[C].2004(6).
    [42]陈丽桂.《恒先》的义理与结构[J].简帛研究网,2004(12).
    [43]李锐.气是自生:《恒先》独特的宇宙论[J].中国哲学史,2004(3).
    [44]周立升、王德敏.《管子》中的精气论及其历史贡献[J].哲学研究,1983(5).
    [45]裘锡圭.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A].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
    [46]韩中民.长沙马王堆汉武帛书概述[A].马王堆汉墓研究[C].湖南省博物馆编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8).
    [47]王中江.《三德》的自然理法和神意论[J].中国哲学史,2007(3).
    [48]曹峰.《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J].江汉论坛,2006(11).
    [49]曹峰.再谈《三德》的编联与分章[J].简帛研究网,200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