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敬谦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时期,汉语敬谦语进入鼎盛时期,数量庞大,使用频繁。但对明清敬谦语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的诸多研究成果,在断代的基础上对明清敬谦语进行以语言为主的多维研究:宏观和微观、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语言和言语、有声和无声、语义和语用、定量和定性、归纳和演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勾勒出明清敬谦语全貌的同时,对明清敬谦语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即:在对敬谦语进行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明清敬谦语的分类描写系统,探索明清敬谦语的语义系统,将明清敬谦语作为共时存在与中古敬谦语、现代敬谦语进行广域历时比较研究,并阐释明清敬谦语的文化源头、思维走势和文化特点。本研究的主要学术价值,是将填补汉语礼貌语言敬谦语分支研究的明清时期研究空白,同时,将为汉语敬谦语发展史的研究进行明清分期研究的基础工作。本研究还将为汉语礼貌语言的系统演变研究、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分期研究的初步思考和详实资料。此外,在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宏观视野下对明清敬谦语所作的思考,还将为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互动语言学、语用学、会话分析、交际学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生发点。本研究还将产出一个副产品:为高级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敬谦语教学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证资料。
     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中间五部分是正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理论依据。
     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概述部分。第一节说明将研究对象命名为“敬谦语”的原因。第二节在国内外敬谦语界说的基础上对本文的敬谦语进行了界说:广义语言和言语视野下的表达敬人谦己、扬人抑己态度的语言形式(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以及语用手段的总和,从外延方面来看,它既包括含有敬谦基义或陪义的基本固定的有声语汇(语素、词、短语、小句),也包括语用中的有声敬谦形式和手段(或俗约性的,或临时性的),还包括无声语言中的体态敬谦语和书面形式敬谦语。本文的研究域不是明清新出现的敬谦语,而是明清时期所运用的广义范畴下的一切敬谦语(包括有声敬谦语和无声敬谦语)。第三节拟出了有效识别有声敬谦语的四准则:语素准则、义素准则、俗约准则、语境准则;前三条准则倾向于静态的语汇层面的鉴别,其中俗成性准则是语素准则、义素准则的有效补充,而语境准则是动态的语用鉴别准则。第四节归纳、分析出敬谦语的七特点:民族性,时代性,情、态性,语用方向性、语境依赖性、“达意”可替换性和不平衡性。第五节初步划分出汉语敬谦语的四个历史分期:萌芽期、兴盛期、沉隐期、复出期;本文所研究的明清敬谦语,处于历史分期的兴盛期。
     第二章是明清敬谦语的分类描写系统。根据有声敬谦语在言语中的功能,把“明清有声敬谦语系统”分为两大子系统:“明清称谓性敬谦语系统”和“明清非称谓性敬谦语系统”。称谓性敬谦语就是敬谦称谓,是人们为表达敬谦态度、情感(不一定是真实的情感)所用的称谓,既包括人们由于亲属、师生、朋友、主仆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地位、年龄等的不同而使用的具备语汇性质的敬谦称,也包括因表达敬或谦的态度、情感需要所使用的各式言语敬谦称谓手段。本文从“明清语汇性质的敬谦称”和“明清语用敬谦称谓手段”两个方面对“明清称谓性敬谦语系统”进行了描写:“明清语汇性质的敬谦称”包括亲属敬谦称、拟亲属敬谦称、通用社交敬谦称、统称敬谦称、职官敬谦称、涉老敬谦称、曲指敬谦称、“不”类敬谦称、代词性敬谦称等十类敬谦称;“明清语用敬谦称谓手段”包括“他讳”手段、“自名”手段、“称字号”手段、“从儿称谓”手段和“泛亲属称谓”手段五类手段。“明清非称谓性敬谦语系统”范围要广得多,它囊括了称谓性敬谦语之外的所有表达敬谦态度的语汇和表达敬谦态度的语用手段:语汇包括非称谓性敬谦语素、非称谓性敬谦词、非称谓性敬谦短语,由于敬谦语素是构成敬谦词语的基础,是很多词语之所以成为敬谦词语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标志,加之从敬谦语素的常用搭配可以自然延伸到敬谦词、敬谦短语,故文中重点对非称谓性敬谦语素进行分类描写;非称谓性语用敬谦手段包括修辞手段、“少化”意义手段等。“明清无声敬谦语系统”包括“明清体态敬谦语系统”和“明清书写形式敬谦语系统”两个子系统:前者指交际过程中表达恭敬或谦逊的态度或情感的体态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跪拜类体态语;后者主要包括空上、抬行、空格、小写、侧行、缺笔等。
     第三章探讨明清敬谦语的语义系统。语义单位之间最主要关系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使得敬谦语成为一个有序整体,具有了系统性,所以,本章从语义聚合和语义组合两个角度去探讨。明清敬谦语的聚合系统主要有分类聚合、同素义族聚合、同义聚合、反义聚合、多义聚合和类义聚合。明清敬谦语的组合关系主要体现在同素规则、互补规则、顺序规则、态度同一规则、语体同一规则。
     第四章是明清敬谦语的历时比较。第一节中与中古敬谦语进行比较:对明清敬谦语(代表着近代敬谦语)与中古敬谦语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传承大于创新”的结论;对来自宋元甚至战国及以前的敬谦语,明清一方面传承(既有沿代传承,也有隔代传承)和沉积着,一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延伸着。第二节中与现代汉语敬谦语进行比较:先从传承概况和传承内容两个方面阐述现代汉语敬谦语对明清敬谦语的传承;接着从现代已衰弱或消亡的明清敬谦语、现代变化了的明清敬谦语、现代新生的敬谦语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汉语敬谦语对明清敬谦语的发展。现代已衰弱或消亡的明清敬谦语包括“反映消失了的事物、现象或制度的”、“过分贬降的”、“覆盖或等义替换的”三种情况,其中“反映消失了的事物、现象或制度的”又包括:a.皇室敬谦称萎缩;b.明清职官性敬谦称;c.不平等的尊卑观念上的敬谦语;d.称字号表敬手段和“讳名”表敬手段;e.亲属敬谦称简化;f.泛亲属称谓手段的使用降低。现代变化了的明清敬谦语是从词汇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的。最后从“不同领域的新尊称”、“通用新尊称”两个方面对新生现代汉语敬谦语进行阐述,其中“不同领域的新尊称”又包括新出现的政界尊称、军界尊称、文化界尊称、商界尊称、职业尊称和高职称尊称。
     第五章是对明清敬谦语的文化阐释。倘若把文化看作一个包罗万象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总体概念来看,语言不仅从属于文化,更服务于文化、映射着文化、传承着文化。第一节从敬谦语对礼文化的服务、映射、传承的角度,探析到封建社会后期时敬谦语发展进程中所经历过的与礼文化的关系轨迹:服务于礼文化而发展;映射着礼文化而兴盛;传承着礼文化做惯性滑行。第二节挖掘明清敬谦语中蕴含的文化思维走势:内和外、大和小、长和幼、优和劣。第三节分析、归纳明清敬谦语的文化特点:非个体文化的特点、“水落石出”的特点、“敬一情二”的特点、“天人合一”的特点。
     本文的创新:
     1、敬谦语的鉴定准则和敬谦语特点的归纳。
     2、敬谦语历史分期(萌芽期、兴盛期、沉隐期、复出期)的粗线条划分。
     3、把体态敬谦语和书写格式敬谦语两类无声敬谦语纳入敬谦语体系,并对它们进行探究。
     4、无论称谓性敬谦语还是非称谓性敬谦语,都分出了语汇层面和语用手段层面两个层面。对语汇层面的“拟亲属敬谦称”与语用手段层面的“泛亲属称谓手段”做了区分。
     5、“非称谓性敬谦语汇”和“非称谓性语用手段”的内容。
     6、明清敬谦语与现代汉语敬谦语的历时比较。
     7、明清敬谦语的文化溯源、文化思维走势、文化特点等文化视角下对敬谦语所做的阐释。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flourish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erms are used frequently and in great number during that period. However,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terms from several angles: on the basis of dynastic history;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urviving, static and developing; linguistic and oral; verbal and nonverbal; semantic and practical;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e studying is initially to sketch the outline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offering complete and multi-angle illustration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language in Ming and Qing. It seeks to create a descriptiv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ing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the terms; to investigate the semantic system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to study the concept more widely and draw comparisons with terms used in the Middle Ages and with modern terms. Then we can expound on the cultural origin of the terms, sources of such thinking and 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provides the first step for the diachronical study of Chinese respect and modest terms, seeking also to furnish detailed materials for developing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Chinese polite language, as part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vocabulary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ma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viewpoints such as cultural science,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folklore will provide new points to the developing and study of fields such as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interactive linguistics, pragmatics, dialogue analysis, social intercours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Part I is introduction. The next five parts are the main content. The last part is concluding remarks. The introduction sets for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the rationale and method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main contents consist of five chapters in total. The first chapter is a summary. The first section defines the reasons for naming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second section we defines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s us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definition o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respecting: the language aspects of expressing respect towards others but being modest oneself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wider linguistic and expressive fields (including verbal and nonverbal language. The study not only includes the language forms of fixed verbal vocabularies with fundamental meaning or extensive meaning (at the level of morpheme, word, phrase, and clause) but also deals with the nonverbal vocabularies of the posture terms and the written 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s and aspects of verbal terms are also considered from the aspect of the common run of mankind or provision. It is to be noted that this is not simply a catalogue of the new respect and modest terms create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ut thorough research into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used in that period (including verbal and nonverbal terms). The third section postulates four principles for discriminating effectively between the verbal terms: morpheme principle, sememe principle, context principle and custom principle. The first three principles are inherent in the definition of static state context, while the custom principle is the supplement of the other three principles; the context principle is a distinguishing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use. The fourth section summarizes sev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national, epochal character, spiritual, context directional, context dependent, substitute and unbalanced. The fifth section gives a brief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ur historical periods: period of germination, heyday period, period of decline and period of reappearance. The respect and modest terms studied here are drawn from the heyday period.
     The second chapter classifies and illustrates the system. The system of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Qing is then divided into two sub-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verbal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in the language: the appellation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in Ming Qing and the non-appellation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 in Ming Qing. The appellation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re actually respectful and modest forms of address. They are the forms of address which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attitude and emotion of respect and modesty, which consists not only the terms occurred in the interrelations such as those between relatives, teacher and student, friends, or master and serva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which appropriate for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professionals, positions, and ages, but also covers the different address methods which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attitude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essential emotions. The system of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in Ming Qing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two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 address vocabulary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nd the address methods employed to show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former consists of relatives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close kinsfolk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general communicative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general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 the professional official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related to the old, the distorted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 the "noun"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nd pronoun addres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latter consists of "other's taboo fits" method, "self-address" method, "address title" method, "follow the 'son'" method and the general-relative means. The range of the latter is wider than the former, which consists of all the vocabularies that express the attitude of address characteristic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nd the methods of expressing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emantic system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ain relations between semantic units are colloc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bination relations, which make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 into a orderly and systemic unity. Therefore, we discussed the terms from the two angles: semantic collocation and semantic combination. The colloc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classification collocation, the identical morpheme group collocation, synonym collocation, antonym collocation, ambiguity collocation, similar morpheme collocation. The combinational relation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identical morpheme regulation, complementation regulation, order regulation, the same attitude regulation, and the same style regul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 of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first section,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Middle Ages, we can obtains the conclusion that "deliver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novation". When we compare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represents the terms of modern times) with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Song Yuan Dynasties, or even the earlier Warring States periods, the Ming Qing terms are found to be continuing and innovating (having an urge to replace, and also being separated by generational delivery), depositing and developing, while extending forward. The second section, is a comparison with current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Firs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livery and the delivery content, we set forth the delive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treatment of the terms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n we discuss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in modern Chinese as continu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ms of Ming Qing \from the aspects of obsolescent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Qing, transformed terms of Ming Qing current today, and newly developed terms.
     The fifth chapter gives a cultural exposition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If looking upon culture as a concept of a flexible population of all-embracing human society, the language not only belongs to the culture, it is also serving, ref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culture. In the first section, we ascertain that the relation trajectory between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nd the etiquette culture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feudalist society from the angles of serving the culture, reflecting the culture, and transmitting the culture: developing because of serving the etiquette culture, flourishing because of reflecting the etiquette culture, decaying because of conveying the etiquette culture.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discuss the power links of cultural thought within the terms of the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inner and the external, big are small, old and young, excellent and bad. In the third section, we analyze and sum up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non-individu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shui luo shi chu " dyadic characteristics, the "jing yi qing er" dyadic characteristics, the "tian ren he yi, wu wo hun rong" characteristics.
     The innovation of the essay:
     1. The appraisal regulations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nd the summing up of the characteristics spiritual terms and substitute terms.
     2. The brief classification of historical divisions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
     3.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behavioral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nd the written form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are accepted in the system of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behavioral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 and written form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4.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erms of the respect and modesty: we have giv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vocabulary range and means range on both addressing and non-addressing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rms of the close relatives in vocabulary range and the terms of the general relatives in language use.
     5. The contents of the non-verbal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vocabulary and non-verbal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methods of language use.
     6.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modern Chinese.
     7. The cultural exposition of the terms of respect and modesty of the Ming Qing Dynasties.
引文
[1]Brown,P.and 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刘宏丽《关注成人敬谦辞运用的得体性》,《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第166页。
    [2]Jack C.Richards John Platt 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即《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1]Jack C.Richards John Platt 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即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2]截至2007年8月27日,2000年以来含“礼貌”二字篇名的硕士学位论文共104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礼貌原则、礼貌策略、英汉对比分析及其他跟语言、语用相关内容的占了大半,由此可见近几年礼貌语言研究的火热程度。
    [1]赵俐等《语言以人为本--第三轮语言哲学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1]邹振环《清代书札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史林》,2006年第5期,第175-181页。
    [2]上海图书馆编《明代尺牍》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46、258页。
    [1]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2]温端政、温朔雁《敬谦语小词典》,语文出版社,2002年。
    [3]朱英贵《谦辞敬辞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年。
    [1]参阅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2]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自序部分第8页。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页。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60-262页。
    [1]转引自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41页。
    [1]Jack C.Richards John Platt 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2]赵红梅《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8页。
    [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书店,1986年,第七页。
    [2]吉常宏《要有历史发展观念--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五》,《语文建设》,2001年第7期,第20页。
    [3](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崔承运、金川选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4页。
    [4](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中华书局,1995年,第四三页
    [1]赵子平编《尺牍新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207页。
    [1](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崔承运、金川选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4页。
    [2]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载南开大学《语言学论辑》编委会编《语言学论辑》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64-66页。
    [1]贺友龄注《尚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72页。
    [2]刘超班《敬语起源的猜想》,《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刘超班《中国上古敬语的形成因素》,《中国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页。
    [1]古联抗译注《乐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第9页。
    [2]叶农注译《左传》,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1047-1064页。
    [3]《鲁迅杂感选集》,北方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4](宋)欧阳修 宋祁撰(《新唐书》第五册卷五○至卷六○志,中华书局,第一四○七页。
    [1]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一页。
    [2]叶农注译《左传》,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226页。
    [3]李国锋《从“敬”字玺谈先秦时期儒家的修身准则》,《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4]刘超班《中国上古敬语的形成因素》,《中国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09页。
    [1]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2]郑也夫《礼语·咒词·管腔·黑话--社会语言学丛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93页
    [3]王振昆、谢文庆《语言美在社会中的作用》,《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4]张寿康《浅谈礼貌语言兼及“您们”的用法》,《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5]苏德昌《日汉敬语的比较与翻译》,《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3期。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90页。
    [2]邵鸿《中国古代的语言文明》,《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3]成伟钧、唐仲扬、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第575页。
    [4]徐静茜《谈吐:自我形象的包装》,《语文建设》,1995年第7期。
    [1]成伟钧、唐仲杨、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第575页。
    [2]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载南开大学语言学论集编委会编《语言学论集》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特5版),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70页。
    [1]冯汉骥著、徐志诚译《中国亲属称谓指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0-11页。
    [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书店,1986年,第七页。
    [2]青苹果数据中心策划制作《中国古典名著百部》,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冯汉骥著、徐志诚译《中国亲属称谓指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第92页。
    [1]青苹果数据中心策划制作《中国古典名著百部》,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吴小如《长辈对晚辈的谦称》,《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
    [2]俞理明《汉语的谦称“愚”》,《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廖颂举《论“愚”谦称》,《现代语文》,2006年第7期;等等。
    [1]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三册,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1968年,第368页。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二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第235-236页。
    [1]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页。
    [2]元刻《尔雅》,臧杜东手校,雪牎书院刊本,第十七页。
    [3](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中)卷之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十一页。
    [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书店,1986年,第7页。
    [2](清)梁章钜《称谓录》,天津古籍书店出版,1987年,第36页。
    [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书店,1986年,第7页。
    [1]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44-45页。
    [1]俞理明《敬辞“乃”--你的,我的,他的?》,《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2]俞理明《敬辞“乃”--你的,我的,他的?》,《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1]唐子恒《词义“贬值”现象浅论》,《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
    [1]贺友龄注《尚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5页。
    [2](清)梁章钜《称谓录》卷三十二之《尊称·君》,见梁章钜 郑珍《称谓录 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第506页。
    [3]转引自(清)梁章钜《称谓录》卷三十二之《尊称·君》,见梁章钜 郑珍《称谓录 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第506页。
    [1]转引自(清)梁章钜《称谓录》卷三十二之《尊称·君》,见梁章钜 郑珍《称谓录 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第506页。
    [2]转引自(清)梁章钜《称谓录》卷三十二之《尊称·君》,见梁章钜 郑珍《称谓录 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第506页。
    [3]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90页。
    [4]唐子恒《词义“贬值”现象浅论》,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
    [5](清)赵翼撰《陔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八二一页。
    [1]上海图书馆编《明代尺牍》序,见《明代尺牍》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1]吉常宏《称谓词使用的混乱--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一》,《语文建设》,2001年第3期。
    [2]吉常宏《学点历史文化常识--正确使用称谓词之六》,《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
    [1]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104页。
    [2](清)赵翼撰《陔余丛考》(三),中华书局,2003年,第八一四--八一五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皇帝御批真迹》,西苑出版社,1995年。
    [1]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105页。
    [2]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清咸同年间名人函札》,档案出版社,1992年,第1-198页。
    [1]转引自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5页。
    [1]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59页。
    [2]吴小光《<战国策>言语表达的句内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23页
    [1]转引自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61页。
    [2]转引自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61页。
    [1]晓津《也谈“敝人”和“鄙人”》,《咬文嚼字》,1995年第5期。
    [1]陈松岑《礼貌语言初探》,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53-56页。
    [2]《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78-79页。
    [3]《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75-76页。
    [4]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36-37页。
    [5]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44页。
    [1]王功龙《从上古汉语否定词语探避讳的起源》,《文化学刊》,2006年第1期。
    [2]李明晓《试析代词“某”在先秦两汉时期用法的演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4]李明晓《试析代词“某”在先秦两汉时期用法的演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29页。
    [6]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9-132页。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46页。
    [8]王松茂、吴志霄、杨从洁、杨淑璋、金锡谟、赵静贞、潘维桂编著《汉语代词例解》,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128页。
    [9]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133页。
    [10]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第11页。
    [1]李文强《清代殿本古籍中的避讳实例分析》,《艺术市场》,2007年第1期。
    [2]王健《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1]李中生《中国语言避讳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20页。
    [1]《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79页。
    [1]伍铁平《论汉语中的从儿称谓和有关现象》,中国语言学报第二期,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42-258页。
    [1]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1]潘之欣、张迈曾《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2]马宏基、常庆峰《称谓语》,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3]郑珍撰 冯惠民 李肇翔 杨梦东点校《称谓录 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第534页。
    [4]马宏基、常庆峰《称谓语》,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年,第93页。
    [1]王家宏《<红楼梦>称谓语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页。
    [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361-364页。
    [2]洪成玉编著《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自序》部分第13-14页。
    [1]李玫莹《<三国志>和<世说新语>谦敬语探索》,西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页。
    [1]洪成玉编著《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自序》部分第20页。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11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258页。
    [2]李攻莹《<三国志>和<世说新语>谦敬语探索》,西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页。
    [1]杨文科《尺牍写作指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398页。
    [2]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361页。
    [1]杨伯峻、何乐士先生《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362页。
    [1]《诸子集成》(三册):《老子道德经·下篇·三十九章》,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二五页。
    [2]罗西《怎样看到佛的微笑》,《美文·武汉晚报》04-10-11。转引自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4页。
    [1]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华书局,2007年,第114-118页。
    [1]张公瑾、丁时庆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爱德华·霍尔著、侯勇译、罗进德校《无声的语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导言第x页。
    [2]熊征宇《体态语和礼仪》,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2页。
    [1][澳]阿伦·皮斯著、贾宗谊卢爱君译《身体语言》,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转引自庄继禹《动作语言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3]熊征宇《体态语和礼仪》,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7页。
    [1]杨文科《尺牍写作指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380-398页。
    [2][澳]阿伦·皮斯著、贾宗谊卢爱君译《身体语言》,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81-182页。
    [1]上海图书馆编《明代尺牍》(第三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7-189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皇帝御批真迹-清代争帝御批真迹选》(三),西苑出版社,1995年。
    [1]杨文科《尺牍写作指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348页。
    [1]上海图书馆编《明代尺牍》(第三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79-82页。
    [1][澳]阿伦·皮斯著、贾宗谊卢爱君译《身体语言》,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81-182页。
    [1]邓岩欣《汉语主从式礼貌训初探》,《语文建设》,1994年第1期。
    [2]刘超班《古代汉语表敬语素的特点及其类型》,《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英]杰弗里·N.利奇著、李瑞华等译《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68页。
    [1]王冰、徐正考《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初探》,《古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蒋绍愚《古汉语访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2页。
    [1]张博《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及其成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1]何九盈、鞯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80页。
    [2]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2页。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1).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264页。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8页。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8页。
    [1]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戡南开大学语言学论集编委会编《语言学论集》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1]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2]洪成玉编著《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白序部分第12-13页。
    [3]吴茂萍《唐代称谓词研究》,四川大学坝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4页。
    [4]袁金春《(国语)称代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46页。
    [5]袁金春《(国语)称代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39页。
    [6]洪成玉编著《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自序部分第10页。
    [7]秦佳慧《试论(春秋左传)中的尊称和谦称》,《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转引自洪成玉编著《谦例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8页。
    [1]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第94页。
    [2]洪成玉编著《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自序部分第12-13页。
    [3]洪成玉编著《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自序部分第12-13页。
    [4]唐子恒《词义“贬值”现象浅论》,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第120页。
    [1]引自杨文科《尺牍写作指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2]引自杨文科《尺牍写作指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
    [1]摘自《读书》,2007年第6期,第51-52页。
    [1]http://book.xaonIine.conm/lil.asp?bookID=215&chap ID=1532(Jmjing《霸球道·第九十章 首胜》)
    [1]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华书局,2007年,第196页。
    [2]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08-309页。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8-72页。
    [1]袁庭栋《古人称谓漫淡》,中华书局,1994年,第13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苦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特5版),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70页。
    [2][英]杰弗里·N·利奇著、李瑞华等译《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02页。
    [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7页。
    [1]转引自朱寄尧《现代英语语法学访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3]王松茂、吴忠霄、杨从洁、杨淑璋、余锡谟、赵静贞、潘维杵编著《汉语代词例斛》,书日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13页。
    [4]陈松岑《礼貌语言初探》,商务印书馆,1989年,销66页。
    [1]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66页。
    [2]陈松岑《礼貌语言初探》,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54页。
    [1]刘宏丽《敬谦辞浮沉与文化变迁》,《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49-450页。
    [1]姜红《荀子“敬一情二”思想新议》,东北师池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2页。
    [2]王玉德《文化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131页。
    [3]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第483页。
    [4]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第109页。
    [5]陈炎、张艳华《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
    [1]王玉德《文化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
    [2]陈炎、张艳华《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
    [3]沈锡伦《中困传统义化和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1页
    [1]转引自李中生《中国语言避讳习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1]骆自强《传统义化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47页。
    [2]吉常宏《学点历史文化常识--正确使用称谓词之六》,《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
    [1]吉常宏《谦称和敬称--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二》,《语史建设》,2001年第4期。
    [2]李晓春《关于“先+名”的指称义》,《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3]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之《清稗类钞·称谓类·召见时称史曰家史》,中华书局,1984{仁,筇2180页。
    [1]古常宏《要有历史发展观念--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五》,《语文建设》,2001年第7期。
    [1]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义,2004年,第32页。
    [2]曲卫国、陈流芳《论传统的中国礼貌原则》,《学术月刊》,1999年第7期。
    [3]Bourdieu EPractical Reason:On the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P171.
    [4]周维维《汉语标题谦辞规范初探》,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9页。
    [1][德]威廉·冯·洪堡特,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页。
    [1]《三字经》,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1]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第109页。
    [2]曲学丽《两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大众心理学》2008年第12期。
    [1]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8页。
    [1]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载南开大学《语苦学论辑》编委会编《语言学论辑》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68页。
    [2]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载《语法研究录》,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35页。
    [1]陈月叫《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汉语学习》,1992年第2期。
    [2]李中生《中国语言避讳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1]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2]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载南开大学语言学论集编委会编《语言学论集》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82页。
    [3]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第170页。
    [2]姜红《荀子“敬一情二”思想新议》,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7页。
    [3]韩东育《中日两国道德文化的形态比较》,载《二十一世纪》,2002年6月号,第60页。
    [1]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1、104页。
    [1]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第163-164页。
    [1]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1]转引自李敏《(官场现形记)称谓管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义,2006年,第15页。
    [2]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之《清稗类钞·称谓类·大老爷老爷》,中华书局,1984年,第2180页。
    [3]吉常宏《谦称和敬称--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二》,《语文建设》,2001年第4期。
    1.Brown,P.and 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刘宏丽《关注成人敬谦辞运用的得体性》,《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
    3.Jack C.Richards John Platt 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4.彭国跃《近代中国捂の敬捂ッステム》,白帝社,2000年。
    5.(日)福井启子《“‘少量'意义表达”的礼貌功能》,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7.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8.梁显雁《礼貌语言的语用探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宋淑敏《礼貌语言分析》,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周晓青《汉西言语礼貌试析》,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马庆株《敬辞、谦辞和詈辞》,载南开大学《语言学论辑》编委会编《语言学论辑》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12.洪成玉《谦辞敬辞婉辞概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第5期。
    13.鲍志伸《谦词琐议》,《语文战线》,1980年第12期。
    14.邱宜家《古汉语谦敬词说略》,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9期。
    15.葛克雄《敬词·谦词·敬谦词》,道德与文明,1985年第2期。
    16.刘恭懋《古代敬让语》,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7.贡如云《敬词十族》,语文学习,2006年第9期。
    18.刘慧文《谦敬辞一览》,高中生之友2007年第3期。
    19.赵光《现代汉语敬辞、谦辞、客气词语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0.蹇照芹《汉语敬语的初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1.罗润苍《敬语是贵族语言吗》,民族语文,1979年第1期。
    22.刘超班《敬语起源的猜想》,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3.刘宏丽《敬谦辞浮沉与文化变迁》,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4.朱英贵《汉语谦词的语用分类和语族分类》,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25.杨烈雄、杨波《文言谦称尊称的词类归属》,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26.王金芳《论古代谦让语的特点与分类》,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7.刘超班《上古敬语的形成因素》,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8.刘超班《古代汉语表敬语素的特点及其类型》,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第3期。
    29.符淮青《敬语如何表敬》,语文建设,1992年第1期。
    30.孙蕾《现代汉语中的尊敬义表达手段探微》,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第6期。
    31.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32.温端政、温朔雁《敬谦语小词典》,语文出版社,2002年。
    33.朱英贵《谦辞敬辞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年。
    34.王泽鹏《(现代汉语词典)的敬谦辞》,辞书研究,1993年第3期。
    35.张雁《值得关注的谦词、敬词和婉词--兼评(谦词敬词婉词词典)》,语文研究,2005年第3期。
    36.刘敏和尤绍锋《(史记)的谦敬词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7.丁海燕《(尚书)敬语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38.秦佳慧《试论(春秋左传)中的尊称和谦称》,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9.李小平《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六朝的谦敬称谓》,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0.谢燕琳《(歧路灯)中的敬谦称谓》,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1.吴小光《(战国策)言语表达的句内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2.宋晓岩《(战国策)中的委婉语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3.李玫莹《(三国志)和(世说新语)谦敬语探索》,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4.冯汉骥著、徐志诚译《中国亲属称谓指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45.张广飞《尊称和谦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
    46.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4年。
    47.马宏基、常庆峰《称谓语》,新华出版社,1998年。
    48.鲍海涛《亲属称呼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9.徐振礼《丰富多变的敬称》,修辞学习,1984年第1期。
    50.伍铁平《论汉语中的从儿称谓和有关现象》,中国语言学报第二期,商务印书馆,1984年。
    51.张觉《古汉语中的尊称》,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2期。
    52.张觉《古汉语中的尊称(续)》,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3期。
    53.张觉《古汉语中的谦称》,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4期。
    54.粟季雄《谦称和尊称》,语文月刊,1991年第10期。
    55.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汉语学习,1992年第2期。
    56.吴小如《长辈对晚辈的谦称》,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
    57.吴小如《称“兄”道“弟”及其他》,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
    58.常敬宇《也谈称父母的谦辞问题》,汉语学习,1999年第1期。
    59.连劭名《关于商代称谓的几个问题》,殷都学刊,1999年第3期。60.黎琳《古人的“谦称”》,语文天地,2000年第1期。
    61.吉常宏《对称和他称]E确使用称谓词之三》,语文建设,2001年第5期。
    62.吉常宏《口头称谓和书面称谓--正确使用称谓词之四》,语文建设,2001年第6期。
    63.吉常宏《谦称和敬称--正确使用称谓词之--9,语文建设,2001年第4期。
    64.吉常宏《称谓词使用的混乱--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一》,语文建设,2001年第3期。
    65.吉常宏《学点历史文化常识--正确使用称谓词之六》,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
    66.吉常宏《要有历史发展观念--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五》,语文建设2001年第6期。
    67.吴茂萍《唐代称谓词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68.李冬香《古汉语谦敬称谓词类的词性探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9.袁金春《(国语)称代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0.胡伟《秦简人称代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1.蔡梅《(三言)称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2.李敏《(官场现形记)称谓管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3.王家宏《<红楼梦>称谓语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4.罗国忠《现代中同敬语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75.杨松波《中日敬语比较》,日语知识,1998年第2期。
    76.韩慧《中同语敬语的比较》,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77.韩在均《汉韩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对比》,汉语学习,2000年第1期。
    78.袁晓凌《浅谈中日敬语的差异》,日语知识,2002年第6期。
    79.牛莹莹《中日敬语比较》,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0.佐藤亨《韩同敬语的比较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1.朴锦海《汉韩敬语对比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2.周维维《汉语标题谦辞规范初探》,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3.朱安义《古代汉语的敬谦副词有哪些?》,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第5期。
    84.张辰兰《谦敬副词的现代用法》,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1期。
    85.俞理明《敬辞“乃”--你的,我的,他的?》,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86.符达维《“敝人”还是“鄙人”》,咬文嚼字,1995年第3期。
    87.晓津《也谈“敝人"和“鄙人”》,咬文嚼字,1995年第5期。
    88.山人《漫说“老爷"》,阅读与写作,1995年第1期。
    89.蒋国林《“忝”字不宜说别人》,咬文嚼字,1996年第11期。
    90.钱剑夫、符达维、宛啸《“乃子”用法的正误》,咬文嚼字,1997年第12期。
    91.何志昌《某:一个特殊的谦词》,咬文嚼字,1998年第7期。
    92.赵平安《“足下”与“马足下”--尹湾汉简词语札记之一》,语文建设,1998年第12期。
    93.陈霞村《父母官考》,语文建设,1999年第2期。
    94.俞理明《汉语的谦称“愚”》,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
    95.陆精康《“不毂”“不佞”及其他》,咬文嚼字,2000年第7期。
    96.李明晓《试析代词“某”在先秦两汉时期用法的演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97.王晓维《“区区”释义》,语文知识,2005年第8期。
    98.时良兵《敬称“您”的来源》,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99.李婵婷《第二人称敬称选用“您”字表示原因初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00.廖颂举《论“愚”谦称》,现代语文,2006年第7期。
    101.胡勇和雷希《“区区”语义探源》,现代语文,2007年第l期。
    102.贾娇燕《(醒世姻缘传)中您、家、们考究》,求索,2007年第4期。
    103.沈卢旭《“笑纳”是敬词》,咬文嚼字,2007年第8期。
    104.唐颖《“同志”称谓的源流及其演变原因》,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105.赵俐等《语言以人为本--第三轮语言哲学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106.邹振环《清代书札文献的分类与史料价值》,史林,2006年第5期。
    107.上海图书馆编《明代尺牍》(一--四),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8.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9.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0.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112.赵红梅《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书店,1986年。
    114.(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崔承运、金川选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5.(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中华书局,1995年。
    116.赵子平编《尺牍新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
    117.贺友龄注《尚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8.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
    119.吉联抗译注《乐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120.叶农注译《左传》,花城出版社,2007年。
    121.《鲁迅杂感选集》,北方文学出版社,2006年。
    12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五册卷五○至卷六○志,中华书局。
    123.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4.李国锋《从“敬”字玺谈先秦时期儒家的修身准则》,《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12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126.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127.郑也夫《礼语·咒词·官腔·黑话--社会语言学丛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
    128.王振昆、谢文庆《语言美在社会中的作用》,《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129.张寿康《浅谈礼貌语言兼及“您们”的用法》,《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130.苏德昌《日汉敬语的比较与翻译》,《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3期。
    13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132.邵鸿《中国古代的语言文明》,《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133.成伟钧、唐仲扬、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134.徐静茜《谈吐:自我形象的包装》,《语文建设》,1995年第7期。
    13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特5版),商务印书馆,2007年。
    136.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1968年。
    137.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
    138.元刻《尔雅》,臧杜东手校,雪牕书院刊本。
    139.(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中),上海古籍出版社。
    140.(清)梁章钜《称谓录》,天津古籍书店出版,1987年。
    141.唐子恒《词义“贬值”现象浅论》,《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
    142.(清)赵翼撰《陔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
    14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皇帝御批真迹》,西苑出版社,1995年。
    144.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清咸同年间名人函札》,档案出版社,1992年。
    145.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6.陈松岑《礼貌语言初探》,商务印书馆,1989年。
    147.《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148.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
    149.王功龙《从上古汉语否定词语探避讳的起源》,《文化学刊》,2006年第1期。
    150.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151.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2.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154.王松茂、吴志霄、杨从洁、杨淑璋、金锡谟、赵静贞、潘维桂编著《汉语代词例解》,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155.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
    156.李文强《清代殿本古籍中的避讳实例分析》,《艺术市场》,2007年第1期。
    157.王健《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158.李中生《中国语言避讳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9.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0.潘之欣、张迈曾《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161.郑珍撰,冯惠民、李肇翔、杨梦东点校《称谓录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
    16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年。
    16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
    164.杨文科《尺牍写作指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
    165.《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166.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华书局,2007年。
    167.张公瑾、丁时庆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8.爱德华·霍尔著,侯勇译,罗进德校《无声的语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
    169.熊征宇《体态语和礼仪》,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70.庄继禹《动作语言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171.[澳]阿伦·皮斯著,贾宗谊、卢爱君译《身体语言》,新华出版社,2002年。
    17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争帝御批真迹-清代皇帝御批真迹选》(三),西苑出版社,1995年。
    173.邓岩欣《汉语主从式礼貌词初探》,《语文建设》,1994年第1期。
    174.[英]杰弗里·N.利奇著、李瑞华等译《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
    175.王冰、徐正考《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初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6.张博《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及其成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177.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北京出版社,1980年。
    178.朱寄尧《现代英语语法学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79.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80.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81.姜红《荀子“敬一情二”思想新议》,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82.王玉德《文化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3.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
    184.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
    185.陈炎、张艳华《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
    186.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87.骆自强《传统文化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188.李晓春《关于“先+名”的指称义》,《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189.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中华书局,1984年。
    190.曲卫国、陈流芳《论传统的中国礼貌原则》,《学术月刊》,1999年第7期。
    191.Bourdieu P.Practical Reason:On the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8.
    192.《三字经》,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
    193.曲学丽《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大众心理学》2008年第12期。
    194.[德]威廉·冯·洪堡特,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
    195.李宇明《空间在世界认知中的地位》,载《语法研究录》,商务印书馆,2002年。
    196.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汉语学习》,1992年第2期。
    197.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9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
    199.韩东育《中日两国道德文化的形态比较》,载《二十一世纪》,2002年6月号。
    200.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
    201.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