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1949-197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弗洛伊德学派的兴起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文化问题的研究成为人们探索和认识社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更加重视主观变量在解释社会和政治现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关注社会宏观结构背后的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等因素,以求通过文化层面的分析把握社会的宏观运行规律。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把政治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并认为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特定社会的政治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政治心理导向往往又是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在民族心理中长久沉淀的结果。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是由1949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历史连续性,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文化的类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文化类型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的中断和旧文化的消失,相反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必然要继承和吸纳先前的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即由宗法制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家天下观念,由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传统所导致的国民的臣民角色认知以及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体系。随着近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受到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或顽强地保留下来,或被部分地扬弃,或以变异的形式求得生存和延续。它们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这一命题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就人的本质属性而言的。从人的本质来讲,人天然地属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离开了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人类也就失却了生存的基础。人由自然人变成政治人是通过一系列政治社会化的步骤来实现的。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社会的延续总是需要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成员,这些新的成员需要学习在社会中业已存在的观念、习俗、技能、知识、信仰和规范。这个过程也正是人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变成政治人的过程。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大众传媒和执政党仍然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但由于社会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这些政治社会化载体不论其承载的政治社会化内容,还是其采取的社会化方式都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每一种政治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正是这种核心价值规定着政治文化的性质与性格,决定着政治共同体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人民民主理念等几个方面。同样,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会有自己的政治伦理规范,有它的伦理向度。当代中国的政治伦理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政治道德的阶级性。第二,以“卑贱者”与“高贵者”的换位为表征的对社会精英概念的新理解。第三,“敌、我、友”的思维定势。第四,强调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意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第五,重内省自律,追求领导者的人格完善。
     特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大众特定的政治参与方式,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最大特点是动员性参与,而这种参与形式又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输入输出模式密切相关。考察一下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很容易发现动员性参与是这一时期政治参与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动员性参与不仅是这一时期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这一时期人们的一种政治生存状态。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动员性特点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这种政治参与不免带有无序、杂乱的特点,但这种人为扩大化的政治参与也有利于人们在政治实践中提高政治认知能力,建立新的政治文化体系。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因其多民族的特性,加之幅员的广阔而形成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混合型特征和过渡性色彩。首先,由于当代中国刚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传统社会的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摆脱的,现代文化的建立也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它是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混合。其次,由于上述原因,使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具有了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因此它又是依附型政治文化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混合。自然,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文化的极端落后和幅员的广阔,地域型的政治文化也在相当程度上得以保持。
     一种政治文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既要考虑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等基础性因素的作用,也要考虑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传统政治文化的构造、政治文化的变迁方式、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政治认知能力等非基础性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说,在影响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形成的各种因素中,既有现代的政治制度和公有制的生产方式等这些代表着社会进步力量的因素,也有诸如经济文化的落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较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社会成员的整体政治认知能力与先进的政治制度还不相适应的情况。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融合,进步与落后的共振与妥协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第二,公民相对较低的政治素质与较高的政治关注度。第三,法治观念淡薄,人治意识根深蒂固。第四,官本位思想与清官期盼意识。
     “左”倾思潮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左”倾思潮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政治走向,而且作为一种特定的、具有广泛支配性的叙事结构深深地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阶级斗争思维定势、政治标签化、“革命”崇拜和领袖崇拜等等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左”倾思潮对政治文化强行干预的结果。实践证明,一种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变迁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把一种主要是属于主观臆想中的东西强加给政治共同体的全体成员,结果必然会扭曲人们的政治心理导向,造成政治文化发展中的畸变。这种通过外力因素对人们的政治心理的持续地强行干预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收到相应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改变政治文化的形态,但因其缺乏政治实践的有力支撑,这种病态的政治文化的维持终归是不能长久的。
     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却是一种强有力的存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其中的应有之意。要使改革开放前30年的政治文化与改革开放后的新型政治关系相适应,至少应进行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第二,创造合理、通畅、有序的制度环境,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制度性保障。第三,培养健康积极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
     政治文化是政治行为的心理基础,政治行为是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定的政治理念和特定的制度环境会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活动,从而对人们的政治行为起到一种有效的调节作用,也正是人们的特定的政治行为决定着特定的政治发展过程。因此,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秩序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决定政治秩序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共同体要保持政治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没有一种和谐健康的政治文化的软性支撑是难以想象的。
Since 1930s, with the rise of Freud school of though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cultural issue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explore and recognize the social problems. More and more of scholars have begu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subjective variabl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macrostructure behind the cultural structure, ideology and other factors, so that to grasp the macro run law of socie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dimension. The rise of the research of political culture is on this background.
     Gabriel .Almond define the political culture a set popular political attitudes of a nation, beliefs and emotions. He also maintained that a political culture is formed by the notion's history and current social, the economic and the process of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Political culture as a ideology are reflections of people' consciousness in the particular society. Political culture as a navigation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is the results of the notion's history and tradition long-term precipitation at the notional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is form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environment,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at since 1949.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has its own historical continuity,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socio-economic,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al type will happen corresponding, but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al type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disrupt and the old culture is disappear, on the contrary each new cultural patterns necessarily want to inherit and absorb the achievements of previous cultur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levels: that is, the sense of the home of the world is result in the patriarchal social structure, the cognition of the subjects of a feudal ruler role is formed by the absolute monarchy and highly centralized traditions, as well as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the politics ethicized and the ethics political. With the tremendous changes in modern society, the core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was shocked by the western culture. At th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was or tenaciously retained, or tenaciously in part, or survival and continuity by the variant forms. They ware formed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to being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istotle said: "a man is by nature a political animal." On the strict sense, what of Aristotle said is about the nature attribute of people. From the nature of people, the people must naturally belong to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to leave a certain political community, humanity will lose their basic survival. From a natural person to a political person that was a series of the sociopolitical steps. So-called political society is that the people in a particular political relation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and political activity, in that process the people gradually gai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the political ability and gradually to shape or change their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thought. From a view of sociological point, a society would to being continuation, it always need to produce some new members uninterruptedly, these new members need to learn concepts, practices, skills, knowledge, beliefs and norms that was already existing in the society. This process is just that a person from a natural person into a society person. Families, schools, units of society, mass media and the ruling party is still the main carrier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but because of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ecology, the carrier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has emerged of its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regardless of their content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taken the wa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Each type of political culture has its own core values, it is this core value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eople'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patterns in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The cor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re including the thought of collectivism, the ideals of socialism, the ideals of people democracy, and so on. Similarly, any kind of political culture has its own code of political ethics and their ethical dimens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thic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emphasize the class nature of political ethics. Secondly, with the small people and noble's socio-position were changed that people' concept of elite were corresponding changed. Third, the thinking type about enemies, we and friends. Fourth, emphasize the loyalty to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nd the firm conviction of Marxism and socialism. Fifth, emphasize the self-discipline and pursue the leader's personality perfect.
     Specific political system decide the ways of the community'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mobilize participation, and such form of particip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rom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a mode of political input and output. Look a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eviously,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the mobiliz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obiliz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not only a manifes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a sense, it is also a people's political survival statu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create a special feature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despite the wa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inevitable with such as characteristic of disorder, but it is contribute to rise the people's political ability in the political practice and to set up a new political cultural system.
     Because of the multi-ethnic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in addition to the vast size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er-regional imbalances in development and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ultur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and transitional color. First of all, because the new China was just originated from the semi-colonial and the semi-feudal society that remove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is not in a overnight, and the modern culture has not set up in a quick process, s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is mixed by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political culture. Secondly, because of the above reasons, so that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as a obvious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so it is also a mixed type of the dependent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culture. Naturally, because of inter-regional imbalances in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of extreme backwardness and the vast size, the narrow political culture has also been maintained in a certain extent.
     A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formation of variety of factors.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ave to consider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way of production, and the specific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the most of the members' political awareness capacity and other non-fundamental factors. Specifically, among a variety of factors in which to impact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oth the modern political system and production methods of public ownership that represent the factors of progressive forces, but also including the incompatible situation such as the backwardness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the lower stage of society's developmen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members of society's political cognitive abilities incompatible the advanced system. It is just this contradic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sonance and compromise between progress and backwardness that decide some basic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as follows: First, a high degree of awareness of the nation. Second, citizen's relatively low degree in political quality and a high degree in political attention. Third, the rule of law weak, sense of the rule of man deep rooted. Fourth, the appraise system with official standard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ok forward to clean-handed officials.
     "Left" trends of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e a prominent cultural phenomenon, "left" trends of thought not only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political trends, but also as a specific, broad-dominant narrative structure deeply influence the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some phenomenon such as the mindset of class struggle, the political labeling, the worship of "revolution" and the worship of leaders is the result of "left" trends of thought forced intervention 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ing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s the law of its own. Divorced from social reality and the majority of people's life experience that one of the subjective thought on the entire political community members are bound to twist people's political psychology-oriented and resulting cultural distor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such morbid political culture should not last long.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political system. As an ideology, it is intangible and invisible, but it is powerful presenc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socialism politic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proper meaning. In order to keep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first 30 years of new China adapt to new political relations in reform and opening times, at least three aspects of effor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irst, build amore perfect socialist value system. Second, create a reasonable, open and orderly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for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rd, cultivate a healthy and positive sense of citizen, improve citizen's political quality.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a political act, political acts are manifestations of political culture. Specific political ideals and specific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people's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activity, and it play an effective regulatory role on people's political behavior, it is also people's specific political act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politic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political ord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just is that determine political order whether or not stable. It is hard to imagine that without the soft support of political culture a social community could maintain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人民出版社,1972。
    [3][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周玉鹏等译,第1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转引自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总序》,第2页,学林出版社,2002。
    [2]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第148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1页,人民出版社,196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1-343页,人民出版社,1965。
    [2][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第2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参见[英]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第30-3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参见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第21-22页,学林出版社,2002。
    [3]参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23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参见[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种政治态度和民主》,《译者的话》,马殿君译,第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第166页,商务印书馆,1996。
    [1]朱国云编著:《政治社会学》,第21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37-4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关于政治文化的界定还可参见李传柱《“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意义》,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底2期。
    [3]郑敬高:《从三个层面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4期。参见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3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第543-544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2]从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序言》,大连出版社,1995。见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第27-28页,学林出版社,2002.
    [3]转引自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第30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转引自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参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23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参见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6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华夏出版社,1994。
    [4]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6]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8]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9]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0]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1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12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13 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
    14 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1]《文艺评论》,1995年第2期。
    [2]《新视野》,2000年第2期。
    [3]《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4]《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5]《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4期。
    [6]《理论学习月刊》,1998年第4期。
    [1]派伊:《干部与官员:中国的政治文化》。转引自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第65页,时事出版社,1996。
    [1][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井建斌等译,第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布迪厄等:《实践与反思》,第126页,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第3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4。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第3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2]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词典》,第734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3][美]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转引自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引言》,第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人民出版社,1991。
    [1]见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7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1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引言》,第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参见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第14-1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春秋公羊传》。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564、560页,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5页,人民出版社,1972.
    [3]参见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第5-1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第22-2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参见黎永泰:《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第53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3]怀特:《中国的民主化前景》,载《共产主义问题》,1992年3-4月,第60页。转引自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第107页,时事出版社,1996。
    [4]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5]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梁启超文集》,第330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6][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22页,世界知识比版社,200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72页。
    [1]《韩非子·扬权》。
    [2]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36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史记·秦始皇本纪》。
    [1]《后汉书·陈忠传》。
    [1]参见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第8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02页,人民出版社,1956。
    [3]参见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第21-2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7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7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参见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第2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德]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张晓林译,第70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3页,人民出版社,1972。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347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第127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3]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第32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页。
    [4]《论语·为政》。
    [5]《论语·为政》。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58-59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2]派伊:《中国政治的精神实质》,参见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第105页,时事出版社,1996。
    [3]《论语·颜渊》
    [4]《论语·子路》
    [5]《孝经·开宗明义》。
    [1]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第4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论语·八佾》。
    [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转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35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3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第142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1]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36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参见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3]毛泽东:《伦理学原理批语》,1917-1918年,参见黎永泰:《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第148-149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1]参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5卷,第43-45页,中华书局,1989。
    [2]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册,第181页,中华书局,198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人民出版社,1972。
    [1]《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96-297页,中华书局,1981。
    [2]《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17-318页,中华书局,1981。
    [1]《孙中山选集》,第73页,人民出版社,1981。
    [2]参见《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第373-374页,中华书局,1983。
    [3]《独秀文存》第1卷,第51-5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4]陈独秀:《亡国篇》,《陈独秀著作选》,第8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严复:《辟韩》。孔繁今主编:《百年大潮夕:20世纪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文录》上卷,第50页,泰山出版社,1999。
    [2]《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载《湘江评论》创刊号。
    [3]《论中国之前途及国民应尽之责任》,载《湖北学生界》,1903(3)。转引自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第30-3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张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策,第74页,三联书店,1960。
    [5]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梁启超全集》,第412页,北京出版社,1999。
    [6]《箴奴隶》,《国民日日报汇编》。转引自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 第3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邹容:《革命军》,第12页,华夏出版社,2002。
    [2]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第72页,中华书局,1989。
    [3]梁启超:《论权利思想》,《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39页,中华书局,1989。
    [4]参见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第13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第1卷,第54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1]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13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1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人民出版社,1972。
    [2]转引自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1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第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9。
    [5]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第3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转引自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第9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第20页,京华出版社,2000。
    [1][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董国良译,第332页,商务印书馆,1980。
    [1]王成刚、刘丹:《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中国家庭研究》,2004年第4期,见《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第112页。
    [2]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秩序》,第224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参见毛守龙:《政治社会学》,第110-1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75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17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马克思致恩格斯》(1873年5月31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恋爱、婚姻和家庭》,第101页,红旗出版社,1982。
    [1]参见肖亨利:《教子精要》,第9-10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丁文、徐泰玲:《当代中国家庭研究》,第140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2]《鲁迅全集》第1卷,第1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17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第3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3]陈功著:《家庭革命》,第3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路遇主编:《新中国人口50年》下,第703页,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组:《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报告及资料汇编》,第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3]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7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参见毛守龙:《政治社会学》,第110-1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第13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3]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组:《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报告及资料汇编》,第1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1]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第307-308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1]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记者到山区采访,遇到一个失学的放羊娃,记者问放羊娃放羊干什么,他说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他说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放羊干什么,娶媳妇。
    [2]转引自[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第9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英]迈克·彭等:《中国人的心理》,邹海燕译,第4页,华夏出版社,1994。
    [1][英]迈克·彭等:《中国人的心理》,邹海燕译,第19页,华夏出版社,1994。
    [2]理查德·威廷汉·威尔逊:《从社会控制与偏态行为来研究中共政治文化的一些课题》,参见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第105页,时事出版社,1996。
    [1][美]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191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转引自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第6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第24页,学林出版社,2002。
    [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4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10-1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参见张国星、何明:《共和国开国岁月》,第338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1]参见张国星、何明:《共和国开国岁月》,第340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2]《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88页,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80-781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
    [4]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第3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5]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第4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第23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第33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第18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第23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民主革命时期称社会主义青年团,1949年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广泛性的少年儿童组织。1949年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 员会决定在全国统一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8月21日,青年团中央决定把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曾一度被红小兵组织所取代。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决定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人事记》,第13-1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184页,人民出版社,1999。
    [2]参见张国星、何明:《共和国开国岁月》,第34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3]参见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364-36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另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第603-604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1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吕可英、尹均荣主编:《山东教育四十年》,第26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1]参见吕可英、尹均荣主编:《山东教育四十年》,第26-2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4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4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英]迈克·彭等:《中国人的心理》,邹海燕译,16页,华夏出版社,1994。
    [1]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第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3、5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转引自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9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10、11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参见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12-13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550页,人民出版社,1983。
    [2]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550页,人民出版社,1983。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43-244页,人民出版社,1977。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第839页,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党的宣传工作》,第120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第39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第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第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参见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第34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参见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59-62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138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第348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92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转引自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86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第136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秩序》,第231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1]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第352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第162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民出版社,1986。
    [4]参见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第35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波]列·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刘本忠、钱树德译,第15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2]郭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第69页,新华出版社,1999。
    [3][波]列·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刘本忠、钱树德译,第34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第105页,学林出版社,2002。
    [2]参见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第107-108页,学林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第97、98页,新华出版社,1980。
    [1]《刘少奇选集》下卷,第85页,人民出版社,1985。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第1、2页,新华出版社,1980。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第98页,新华出版社,1980。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第9页,新华出版社,198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75页,人民出版社,196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1959。
    [1]《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9。
    [2]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第26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3]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第25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4]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第264、260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第64-65页,新华出版社,1980。
    [1]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第186-187页,新华出版社,1980。
    [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5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5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第279页,新华出版社,198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人民出版社,197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页,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页,人民出版社,1972。
    [3]《新民学会资料》,第97页。转引自黎永泰:《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第166页,人民中共出版社,1993。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第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第75-7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刘少奇选集》下卷,第90页。人民出版社,1985。
    [2]本刊评论员:《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载《红旗》,1964年第6期,第45页。
    [1]《列宁选集》第3卷,第115页,人民出版社,1972。
    [2]转引自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第210页,东南出版社,1997。
    [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8页,人民出版社,1991。
    [2][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尉译,第30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尉译,第315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日]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转引自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第286页、第28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第2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4。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译,第313-314页,商务印书馆,1986
    [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3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第2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页,人民出版社,1999。
    [1][美]詹姆斯·R·汤森和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3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61页,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2页,人民出版社,1991。
    [1]《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437页,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卷,第65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3]《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年9月24日),《毛泽思想万岁》,第262页,版本不详,1967。
    [1]《列宁选集》第3卷,第745页,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6页,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7页,人民出版社,1977。
    [1]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第132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1]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第156-15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8页,人民出版社,1977。
    [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56-457页,人民出版社,1977.
    [3]转引自黄建纲《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第132页,中信出版社,2003。
    [4]黄建纲《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第141页,中信出版社,2003。
    [1][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蒋庆等译,第320页,改革出版社,1999。
    [2][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原著者序,蒋庆等译,第3页,改革出版社,1999。
    [3][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蒋庆等译,第1-2页,改革出版社,1999。
    [4]参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参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2-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人民出版社,19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4页,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页,人民出版社,1972。
    [6]《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71页,人民出版社,1991。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第341页,京华出版社,2000。
    [1][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蒋庆等译,第290页,改革出版社,1999。
    [2]《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
    [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3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亭——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第10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吴毅:《记述村庄的政治》,《读书》2003年第3期,第108页。
    [3]《毛泽东思想万岁》,第213页,出版者与时间不详。
    [1]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62、168页,1967年。
    [2]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98页,1967年。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23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85页,1967年。
    [1]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增订本,第15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90页,人民出版社,1991。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345-34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7页,人民出版社,1991。
    [2]黎永泰:《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第173-174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1]褚赣生、邹益编:《告白人间》,第261页,杭州出版社,1996。
    [1]褚赣生、邹益编:《告白人间》,第258页,杭州出版社,1996。
    [2]褚赣生、邹益编:《告白人间》,第211页,杭州出版社,1996。
    [3]“伍豪”是周恩来曾经用过的一个别名。1932年2月中下旬,国民党中统特务假借伍豪的名义,在上海的几家报纸上刊登伪造的所谓《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脱离共产党启事》,借以污蔑周恩来,攻击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采取在报纸上刊登启事、散发传单,并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名义发布布告等形式严正辟谣,致使真相大白。“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早已查清的伪造材料对周恩来进行攻击和陷害。1967年5月19日,周恩来亲自写信给毛泽东,并附送有关“伍豪事件”的历史资料。毛泽东明确批示:“此事早已查清,是国民党造谣诬蔑。”此后周恩来还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说明历史真相。
    [4]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949——1976)》,第118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另见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2部,第37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下,第106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褚赣生、邹益编:《告白人间》,第215页,杭州出版社,1996。
    [2]褚赣生、邹益编:《告白人间》,第260页,杭州出版社,1996。
    [3]参见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第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参见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7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韩非子·五蠹》。
    [1]派伊:《中国政治的精神实质》。转引自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第102页,时事出版社,1996。
    [2]《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2-133页,人民出版社,1981。
    [1]《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441-442页,人民出版社,1965。
    [1]参见[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第1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尔:《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6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参见[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第11-1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第19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16-1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9页,人民出版社,1991。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92页,人民出版社,1986.
    [2]见《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48-352页,人民出版社,198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中央文献选编》第9册,第1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尔:《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6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83页,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91。
    [3]参见杨超、毕剑横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第2卷,第56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7页,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00页,人民出版社,1991。
    [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12-1013页,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7页,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00页,人民出版社,1991。
    [1][美]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王丹妮等译,第31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尔:《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16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02页,人民出版社,1991。
    [2]参见杨超、毕剑横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第2卷,第56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3][美]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王丹妮等译,第313-31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美]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王丹妮等译,第314-31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参见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第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第7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国小百科全书》第4册,第52页,团结出版杜,1993。转引自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50-2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第74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转引自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美]格里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第290页,商务印书馆,1996。
    [1][美]格里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第188页,商务印书馆,1996。
    [2]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第54页,学林出版社,2002。
    [3]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54-25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第294页,京华出版社,2000。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40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击壤歌。》
    [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第298页,京华出版社,2000。
    [4]《列宁选集》第2卷,第293页,人民出版社,1972。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44-245页,人民出版社,1977.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721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人民日报),1964年10月1日。
    [4]肖延中主编:《“传说”中的传说:外国人怎样评论毛泽东》,第101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5]参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第272、27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页,人民出版社,1977。
    [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415-416页,新华出版社,1983。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第59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721-722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第29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第207-21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理查德·马德森:《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群众动员》,肖延中主编:《“传说”的传说:外国人怎样评论毛泽东》,第113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2]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第210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鲍大可:《共产党中国的干部、官僚政治和政治权力》,第437-438页: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第280页。参见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第112-113页,时事出版社,199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人民出版社,1994。
    [1][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第186页,商务印书馆,1996。
    [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第28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41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第180-181页,商务印书馆,1996。
    [2]参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235-23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参见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第90-9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第341页,京华出版社,2000。
    [1]黄炎培:《天安门歌》,《人民日报》,1949年10月3日。
    [1]孔范今主编:《百年大潮汐:20世纪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文录》上卷,第244页,泰山出版社,1999。
    [2]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译,第16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第21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参见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第154-156页、第171页、第190页、第17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中国新闻年鉴》1991年,第270-271页。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第21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礼记·曲礼》。
    [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109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朱永新:《困境与超越》,第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第11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王兆军:《黑墩屯——一个中国村庄的历史素描》,第11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鼓咙胡”意指大臣对皇帝私下小声规劝。“大跃进”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后,1958年12月16日,彭德怀到湖南调查,乡亲们希望他能向中央反映意见。平江县一位伤残老红军给他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到:“谷撒地,禾叶枯,青壮炼铁去,收获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时事件的回顾》上,第173-17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67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458-45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1956年9月13日,《党的文献》1991年第3期。
    [2]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373页,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第151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第151-152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马青天”,即评剧《刘巧儿》中的马专员。
    [3]毛泽东1958年8月21日早在协作区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丛进:《1949——1989年的中国:曲折发展的岁月》,第6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刘少奇1958年8月21日早在协作区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丛进:《1949——1989年的中国:曲折发展的岁月》,第65页,河南人民出版杜,1989.
    [5]毛泽东1958年8月21日早在协作区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丛进:《1949——1989年的中国:曲折发展的岁月》,第6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张首吉等主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名词术语词典》,第374页,济南出版社,1992。
    [2]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3dld3e9f01000b97.html.
    [1]王兆军:《黑墩屯——一个中国村庄的历史素描》,第433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参见袁永松、王均伟编著:《左倾二十年(1957—1976)》,第2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另见[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第1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高放主编:《社会主义大辞典》,第6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王丹妮等译,第20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1888年1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将其限定为“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并在正文中加注说明:“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7页、第251页,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0-251页,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60页,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32页,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蜥选集》第1卷,第237页,人民出版社,1972。
    [7]《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21-22页,人民出版社,1982。转引自张辉:《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第192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1]《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7页,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第34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23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田家英(1922—1966),四川成都人,时任毛泽东的秘书,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和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
    [5]参见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7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9页,人民出版社,1977。
    [1]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讨论情况,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25-627页和丛进的《曲折发展的岁月》第79-81页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5页,人民出版社,1977。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第62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第28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9页,人民出版社,1977。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2页,人民出版社,197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第653-65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3]《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31页,人民出版社,1965。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选集》第3卷,第547页,人民出版社,1972。参见董宝训:《我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再认识》,《文史哲》2001年第1期,第88页。
    [3]参见董宝训:《我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再认识》,《文史哲》2001年第1期,第8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页.人民出版社,197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第28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武昌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11月21日),转引自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99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3]康生:《关于九大党章的讲话》(1970年4月18日),转引自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99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38页、456页,人民出版社,1977。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第52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2]参见袁永松、王均伟编著:《左倾二十年(1957—1976)》,第215页、216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
    [3]参见袁永松、王均伟编著:《左倾二十年(1957—1976)》,第218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第314-31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第31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第31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第32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为社会主义很复杂,没有一个公社不一分为二。……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才三分天下有其二,有三分之一掌握在敌人或敌人同情者手里。参见《毛泽东思想万岁》,第98-99页,1967年。
    [1]苏桦、侯永主编:《当代中国的安徽》上卷,第1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叶剑英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见董宝训、丁龙嘉:《沉冤昭雪——平凡冤假错案》,第1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3]参见张静:《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第30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267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2]梁梁:《一个红卫兵发起者的自述》,《中国青年》1986第6期。
    [1]《人民日报》,1976年6月28日。
    [1]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顾》,第16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5页,人民出版社,1983。
    [1]《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62页,人民出版社,1984。
    [2]参见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16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徐铸成:《“阳谋”——1957》,见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第280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参见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第2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2]林蕴晖等:《凯歌行进的时期》,第502页、50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第292页,京华出版社,2000。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第339页,京华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1-272页,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54页,人民出版社,1972。
    [1]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文学十年》第37页,作家出版社,1960。转引自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论坛》,2000年第6期。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第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7页.人民出版社,1977。
    [1]邓小平:《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1957年9月23日),《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第268页,人民出版社,1957。
    [2]《人民日报》社论:《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右派是反动派?》,1957年9月15日。
    [3]《人民日报》社论:《关键在于大搞群众运动》1958年9月24日。
    [1]原载《红旗》杂志1966年第11期,引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63页,1988年10月。
    [2]《毛泽东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的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62页,1988年10月。
    [1]参见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第68-7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参见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第31-32页。
    [1]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第6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人民日报》,1967年1月16日。
    [2]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第23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红旗》,1967年第1期。
    [4]参见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第1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参见[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第42-43页,外文出版社,1998。
    [1]高放主编:《社会主义大辞典》,第6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6页,人民出版社,1972。
    [1]高放主编:《社会主义大辞典》,第6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88-289页,人民出版社,1972。
    [3]参见孙春山:《中国人的个人崇拜——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途径》,第3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97页,人民出版社,1977。
    [1]《党的建设七十年》,第306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转引自孙春山《中国人的个人崇拜——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途径》,第2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第12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31页,人民出版社,1977。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5页,人民出版社,1994.
    [2]刘少奇:《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9月9日)。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第103页,内部资料,1967。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66页,人民出版社,1982。
    [4]迈斯纳:《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转引自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 —美国学者论中国》,第115页,时事出版社,1996。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9-330页,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8-329页,人民出版社,1994。
    [4]参见王汝刚:《“王小毛”和顾阿桃》,《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5月2日。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449-450页,人民出版社,1983。
    [2]《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70页,人民出版社,1999。
    [3]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99。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11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4]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373页,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881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参见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359-360页,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另见刘少奇:《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9月9日)。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第101-103页,内部资料,1967。
    [3]《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第35-36页,人民出版社,1965。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451页,人民出版社,1983。
    [2]参见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30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3]参见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41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23页,内部资料,1988。
    [1]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122页,内部资料,1988。
    [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123页,内部资料,1988。
    [3]《毛泽东1970年同斯诺的谈话》,参见人民日报社编《毛泽东自述》,第208-209页,人民出版社,1996。
    [4]参见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188282.html,文学博客网。
    [1]《日常中国——7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转引自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论坛》,2000年第6期。
    [2]王毅的《“万物生长靠太阳”与原始崇拜》一文对此有专门的论述,载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学术部编:《进步的悖论》,第264-320页,现代出版社,1999。
    [1]《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第522页,内部资料,1969。
    [2]参见谢忱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回顾与思考》上,第339页,新华出版社,1999。
    [3]《人民日报》,1969年1月3日。
    [4]参见谢忱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回顾与思考》上,第339-345页,新华出版社,1999。
    [1]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0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另见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6-7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3]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3-134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4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1]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296-297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2]摘自《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页,人民出版社,1991。
    [3]摘自《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0页,人民出版社,1991。
    [4]摘自《关于合作化问题》,1955年7月31日。
    [5]摘自《关于情况的通报》1948年3月2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96页,人民出版社,1991。
    [6]196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在1939年的一段讲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干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句话原见于1939年12月20日毛泽东为纪念斯大林60诞辰发表的讲话,题为《斯大林事中国人民的朋友》。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在收入这篇文章时将这句话删去了。
    [1]《解放日报》,1967年10月3日。
    [1]参见刘鹏:《“文革”佚事》,载者永平主编:《那个年代中的我们》上册,第413-415页,远方出版社,1998。
    [2]参见吴非:《“忠字化”小议》,载者永平主编:《那个年代中的我们》上册,第11-15页,远方出版社,1998。另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44-14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3]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47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7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4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参见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13-14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3]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4]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3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参见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16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2]参见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第18-19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3]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第34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1]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21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88页,1988。
    [1]《解放日报》,1967年1月8日。
    [2]驻山东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山东农学院革命委员会编印:《全国山河一片红》,第60页,内部资料,1970年3月。
    [3]参见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第147-14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4][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第8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王春瑜:《“万岁”考》,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9期。
    [2]《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4日。
    [1]喊“朱总司令万岁”口号的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首席代表谢雪红,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第330页,1999。
    [2]参见雷颐:《“万岁”故事》,《随笔》,2002年第4期。
    [3]参见马仲扬:《康生的“发展”论与现代迷信》,《红旗》,1980年第18期。
    [4]李雪峰:《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内情》,参见张化、苏采青主编:《回首“文革”》第2卷,第720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1]王毅:《“万物生长靠太阳”与原始崇拜》,载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学术部编:《进步的悖论》,第314页,现代出版社,1999。另可参见陈毅:《在接见军队院校革命师生大会上的讲话》1966年11月29日,载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178页,内部资料,1988。
    [2]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第209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3]人民日报社编:《毛泽东自述》,第208页,人民出版社,1996。
    [4][美]高立夫等:《外国人看台湾政治》,台湾洞察出版社,第93页。转引自刘松阳、刘锋《政治心理学》,13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1]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第161页。转引自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12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72。
    [3][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7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参见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第14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人民出版社,1972。
    [1]参见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第5页,学林出版社,2003。
    [2]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第150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2。
    [4]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第162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5][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第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第108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7页,人民出版社,1957。
    [1]参见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第109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72。
    [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94。
    [1]《唐才常集》,第32页,中华书局,198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0页,人民出版社,1993。
    [4]《梁启超全集》,第428页,北京出版社,1999。
    [5]《梁启超全集》,第663页,北京出版社,1999。
    [6]《严复集》第1册,第18页,中华书局,1986。
    [1]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第166-16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
    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学林出版社,2002。
    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
    朱国云编著:《政治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从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5。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黎永泰:《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时事出版社,1996。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页。
    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泰山出版社,1997。
    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毛守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丁文、徐泰玲:《当代中国家庭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武俊平主编:《时尚五十年:百姓生活50年往事回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张国星、何明:《共和国开国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吕可英、尹均荣主编:《山东教育四十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
    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郭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
    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黄建纲:《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中信出版社,2003。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褚赣生、邹益编:《告白人间》,杭州出版社,1996。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杨超、毕剑横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肖延中主编:《在历史的天平上:外国人怎样评论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肖延中主编:《从奠基者到红太阳:外国人怎样评论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肖延中主编:《思想的永生:外国人怎样评论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肖延中主编:《“传说”中的传说:外国人怎样评论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林蕴晖等:《1949——1989年的中国:凯歌行进的时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丛进:《1949——1989年的中国: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王年一:《1949——1989年的中国: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袁永松、王均伟编著:《左倾二十年(1957—1976)》,村读物出版社,1993。
    林蕴晖主编:《风雨兼程:新中国四十年发展战略的演变》,海天出版社,1993。
    苏桦、侯永主编:《当代中国的安徽》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白戈编著:《1966~1976中国百姓生活实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牛汉、邓九平主编:《原上草: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牛汉、邓九平主编:《六月雪: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郭晓惠等编:《检讨书:诗人郭小川在政治运动中的另类文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孙春山:《中国人的个人崇拜——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途径》,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张化、苏采青主编:《回首“文革”》第1~4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陈明显:《晚年毛泽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肖延中编:《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
    人民日报社编:《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1996。
    刘松阳、刘锋《政治心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者永平主编:《那个年代中的我们》上、下册,远方出版社,1998。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谢忱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回顾与思考》上、下卷,新华出版社,1999。
    陈哲夫、江荣海、吴丕:《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过敏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李艳丽:《政治亚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因素分析》,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8。
    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路遇主编:《新中国人口50年》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罗荣渠、牛大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周玉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种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德]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张晓林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外文出版社,1998。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0。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英]迈克·彭等:《中国人的心理》,郭海燕译,华夏出版社,1994。
    [波]列·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刘本忠、钱树德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蒋庆等译,改革出版社,1999。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京华出版社,2000。
    [美]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王丹妮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美]兰比尔·沃拉:《中国:前现代化的阵痛——1800年至今的历史回顾》,廖七一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美]费正清、[英]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李向前等译,海南出版社,1990。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1卷·人民内部矛盾),魏海生、艾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2卷·大跃进),魏海生、艾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90。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本妮迪克特:《菊与刀》,廖源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美]本妮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京华出版社,2000。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刘李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井建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中央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恋爱、婚姻和家庭》,红旗出版社,1982。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组:《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报告及资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新华出版社,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新华出版社,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党的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毛泽思想万岁》,版本不详,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1988年10月。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内部资料,1969。
    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内部资料,1967。
    李传柱:《“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意义》,《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郑敬高:《从三个层面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4期。
    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王春瑜:《“万岁”考》,《历史研究》,1979年第9期。
    王成刚、刘丹:《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中国家庭研究》,2004年第4期,
    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江涛:《1949——1999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演变历程》,《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4期。
    王章维、郭学旺:《“大跃进”时期国人社会心态探析》,《新视野》,2000年第2期。
    洪伟:《论政治社会化》,《浙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李月军、侯尤玲:《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李月军:《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刘剑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理论学习月刊》,1998年第4期。
    《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红旗》杂志。
    《新华月报》。
    www.tszz.com“政治文化研究网”(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所主办)。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188282.html,文学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3d1d3e9f01000b97.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