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篇论文的首要目的,是还原馆阁制度及其文化内涵下的中央士大夫文学,修正文学史上相对传统、保守、体现权力意志的僵化形象。避免文学主流被文学史叙述边缘化,还原其应有的文学地位;避免作家作品被文学史概念模式化,强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文学元素的流动,进而挖掘其多维度的文学意义。
     第一章重点论述明代翰林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考察国家如何通过翰林院的职掌,来有效地掌控中央文学权力。首先,介绍翰林院作为中央文化机构的诸多职能,强调政治空间中的应用型文学,从而将文学纳入政府体制的范畴。主要表现为规范诏诰表笺的格式,推进行政公文改革;借经筵、顾问二事,塑造帝王的文学观念,引导帝王的文学旨趣;主持两京乡试及会试,矫正中央科场文风,形成由上及下的普泛影响;通过《元史》、《实录》的编纂,掌握历史话语权,明确官方文学态度,为作家的文学行为定论。其次,介绍翰林官员作为文学侍从的诸多职掌,探讨政治空间中应制型文学的泛文化功用。根据创作主动性的差异,分应制、进呈两大类型,论述各自的功能、心态及历时发展变化;根据制度背景的差异,分朝贡献纳、祥瑞呈报、节候赐观、扈从游幸、礼制仪用、启导规诫六种类型,详细考察各类主题的创作情况和文化意义,以及非馆阁文人对这一非职掌范围内的文学形态的态度。最后,介绍翰林院的文风导向功能,突出馆阁内部诗文体式的“正”与“变”,强调“台阁体”、“馆阁体”、“翰林体”三者的细微区别,介绍万历以后翰林官员发起的“文归馆阁”运动。又以馆阁博洽学风为例,挖掘其丰富内涵,探讨馆阁、山林两种不同源的学术风气是如何互动的。
     第二章重点论述明代庶吉士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考察国家如何通过庶吉士的培养,在翰林院基层建立一套官方文学标准。首先,介绍庶吉士馆选制度,挖掘其中潜在的文学元素及影响。作为政治家与文学家共有的荣耀之路,新科进士对馆选一事趋之若鹜,体现出强烈的翰林情结。由此产生馆阁认同感,而对非正统出身的“野翰林”和贬外自放的“谪翰林”持明显的文学非我态度。其次,明代庶吉士教习先后以《文章正宗》、《唐音》、《唐诗正声》为范本,对馆阁文章学、诗学传统的巩固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教习权力掌控者的阁师与馆师,也从士大夫修养、知识结构、泛文学、纯文学四个层面对当科庶吉士进行导正,其个人作用不容忽视。最后,庶吉士教习过程中的阁试和馆课,专习古文辞、唐诗,与科举制度的八股文体系迥然有异。通过不同文章体类的学习,为官方文学作文体功能上的区分和定位;通过不同诗歌套式的学习,从帝王、政治、文学三个层面依次规范,以确立标准化的官方文学思想及风格。而在馆阁之外,整个社会对庶吉士馆课的真实看法,以及它是否存在文学史价值,也有必然作一考察。
     第三章以同馆、同曹、同年、同乡为四条主线,以线代面,考察明代三百年来京城的士大夫诗文集会活动,提出明代馆阁、郎署、山林三层文学结构的理论。首先,对明代馆阁雅集的发生场景作政治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上的区别,并根据制度背景分为斋宿唱和、宿直唱和、院闱唱和、史馆唱和、到任赋诗、例赠赋诗、节会唱和、赏花题咏、瀛洲雅会九种类型,透过京城诗会的大环境变化,来看明代馆阁作家的身份转化与文柄旁落。其次,考察明代郎署机构的文学发生环境,勾勒出成化以后逐步形成的刑部文学传统。以两京郎署诗会的发展为线索,描绘出一个文学权力不断分化、文学重心阶段性下落的动态过程。借郎署诗会的去馆阁化,表现馆阁与郎署的互动,借南曹诗会的去政治化,表现郎署与城市、山林的互动。然后,考察明代京师同年会的制度背景,勾勒出明代同年会的举办流程,再现当时官员们的宴会唱和场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作家之间的同年身份对明代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分别介绍同乡会的常态模式和特殊模式,并以安福、苏州两个京城同乡会为个案,展现地域文学对中央士大夫文学的上行冲击,再结合馆阁及地方上的耆老会传统,反映中央士大夫文学对地域文学的下行渗透。
     第四章选取辞赋、四六文、箴体、连珠、乐章体词曲五种纯文学的文体样式,考察它们在明代馆阁背景下的历时发展趋势。既在“政”、“道”思维模式下固守儒家文学本位,又展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创新特征。首先,以明代馆阁赋为例,探究政治空间中士大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书写,与一般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的不同,特别是“文以载道”的观念,如何以馆阁文体为中介,建构起多层次的官方文学秩序。其次,馆阁应用文学、应制文学的兴衰,对明代四六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馆阁四六曾因明初公文改革的去骈策略而销声匿迹,又因嘉靖年间的青词风气而率先崛起,进而通过对其它文体的侵蚀,逐步向社会下层及私人空间拓展。然后,以箴体、连珠二种规诫类文体为个案,考察馆阁文体中传统规谏功能的本位固守及变异,以及在非馆阁思维影响下所产生的功能突破及私人化倾向。最后,从礼乐制度切入,结合礼部、翰林院等中央文化机构的职掌,考察明代各类官方礼仪中乐章、乐歌的创作及文体变化,重现乐章这一被忽略的文学样式在明代的发展历程,进而探讨其对宋元以来兴起的词、曲等俗文学文体的借鉴与改造意义。
The most important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considerably restore the original mainstream scholar-bureaucrat literature under official academy system and its literature effect, as well as to modify the constant image of such literature,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as relatively tranditional, conservative and along with politic authority purpose. In addition, the thesis also includes: to avoi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works of typical authors by the narration of the today's literature history. The interaction among literature elements from different society levels is also emphasized in this thesis to further reveal the real value of the tranditional scholar-bureaucrat literature.
     Chapter one emphasiz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erial academy system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explores how the government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discourse power of literary with the support from the imperial academy.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several functions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considered as an official culture agency accordingly. The author also pays special attention on the practical literature which was created in the political space, in order to explain why the literatur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aids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formal literary forms such as Zhao, Gao, Biao and Jian, the imperial academy urged on the public documents reformation; with the Jingyan and Guwen(two kinds of official literary functions for emperor), the imperial academy can effectively set up the emperor's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and guided his interest on the literature; with the holding of the Xiangshi and Huishi(two kinds of official examinations), the imperial academy changed the general mood of the imperial exams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whole society; Compiling of Yuan Shi and Shi Lu(two kind of history records), the imperial academy controlled the discourse power of history, made clear the attitudes of the government towards literature, and gave conclusions on the actions of some writers. Second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duties of officials who are considered as literary servants in imperial academy, and probes into the pan-cultural function of official literature that represented imperial dem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writers' initiative, the author not only divides the works into two types - Yingzhi(demand from emperor) and Jincheng(submit actively), but also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mentalities and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institutional system-related backgrounds,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 works into six types: paying tributes to the emperor, announcing auspicious signs to the emperor, allowing to visit by the emperor during festivals, following the emperor to go out, romancing the atmosphere of official ceremonies, and the advise to the emperor; explores the composed status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every work type, and then investigates the attitudes of the scholars who are not officials in imperial academy towards these work types in detail. At las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directive function of imperial academy literature; emphasizes on the Zheng (formal) and Bian (change)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 literature in the imperial academy system as well as the subtle difference among Taige style, Guange style and Hanlin Style. The author also introduces the action of Wen Gui Guan Ge(the discourse power of literary return to the imperial academy). Taking the extensive learning (one character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 literatur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further discusses how the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 literature interacted each other.
     The key point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lin Bachelor system and the literature of Ming dynasty. By training up Hanlin bachelors, the government successfully set up a series of official literary standards within imperial academy at basic level.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Hanlin bachelors selection and its potential literary impact on the society. Newly-became imperial scholars, with an extremely special mind to be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were very active in the Hanlin bachelor selection, because the imperial academy gave them the honor of being a politician as well as a writer simultaneously. The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were so proud of self-identification as a deputy of official literature, while they apparently discriminated Ye Hanlin (Hanlin officials who were not imperial scholars before being selected) and Zhe Hanlin (Hanlin officials who were withdraw from the imperial academy). Secondly, in Ming dynasty, Wen Zhang Zheng Zhong, Tang Yin and Tang Shi Zheng Sheng were chronologically taken as official templates for teaching Hanlin Bachelors, so that the tradition of poetics and imperial essay were continued and strengthened. Geshi and Guanshi, who worked as instructors in imperial academ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newly-became Hanlin bachelors, they guided newly-became Hanlin bachelors on scholar-bureaucrat culture, configuration of knowledge, pan-literature and belles-lettres. At last, during Geshi and Guanke (official exams and lessons in the imperial academy) the traditional articles and Tang poems were focused on, which was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the focus of Bagu Essay (eight - part essay)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By learning the different forms of writing, Hanlin bachelors made clear concept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each literature form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by learning the different routines of poem and using the standards of emperor,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Hanlin bachelors regulated the idea and style of the official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topic that how the common people felt about the training of Hanlin bachelor, by discussing whether the training of Hanlin bachelor were valuable in literature history.
     In chapter three, following four primary lines-Tongguan (scholars that worked in the imperial academy), Tongcao (scholars that worked in the same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ngnian (scholars that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 in same year) and Tongxiang (scholars from the same county), the author makes a review of the gathering for poem-writing among scholar-bureaucrats in capital, and brings up the idea that literature in Ming dynast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Guange (imperial academy), Langshu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Shanlin (countryside) literature.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gathering scene, the author divids the gatherings of imperial academy into three types—political space, public space, private space. Then the author separated these gatherings into nin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background-Zhaisu Changhe (held on the eve of ceremonies), Suzhi Changhe (held among the officials that on duty by night), Yuanwei Changhe (held in official examinations among the supervisors), Shiguan Changhe (when write and compile historical works), Daoren Changhe (when Newly-became get into the imperial academy), Lizeng Changhe(when official have to leave his post), Jiehui Changhe (when festival arrives), Shanghua Tiyong (when appreciate the flower) and Yingzhou Yahui (held in Nanjing by the officials who were in imperial academy). As the situation of the poem gatherings in capital changes, we can clearly find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uthority of the official scholars change correspondently. Secondly, the author explores which kind of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literature of Ming dynasty took place in, and describes the tradition of Board of Punishment literature, which formed after Chenghua period.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angjing Langshu poem gathering (gatherings holding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Beijing and Nanjing) as a clue, the author depicts such dynamic process where Ming dynasty power of literature are continuously scattered, and mainstream literature drops down as time going.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poem gathering holding in government got rid of the atmosphere of imperial academy, the thesis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literature are related with imperial academy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government poem gathering in Nanjing got rid of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the thesis also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literature are related with city and countryside literature. Thirdly, the author also takes a look at the backgrounds of Tongnian gathering in capital (gathering holding by the scholars that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 in the same year), and reset the scene of this typical gathering. The thesis studies the important impact of the Tongnian factor on their choice of literary groups and development. At las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normal and special form of the Tongxiang gathering (scholars from the same county). Taking Anfu and Suzhou Tongxiang gathering as two examples, the author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literature gives a great concussion on the central (official)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On the other hand, takes the tradition of old-intellectual-gathering in both imperial academy and local as an opposite example, shows us that the central (official) literature affected local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selects five literary forms of belles-letters (Fu, Siliu Wen, Zhenti, Lianzhu and Yuanzhangti Sanqu) and explores their trends under the backgrounds of imperial academy of M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with belief in Zheng (politics) and Dao (moral), these articles firmly followed the Confucian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updated themselves in many aspects. Firstly, taking Guange Fu (one kind of literary forms) of Ming dynasty as example, the author discusses why the articles written under the political space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written under public space and private space. Through the agency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literary forms, the concept of "Wen Yi Zai Dao" (articles are expressions of moral) helped to build the order of the official literature. Secondly, the change of practical literature and Yingzhi literature in imperial academy has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liu Wen of Ming dynasty. Siliu Wen disappear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Ming dynasty because of some policies of government, and rose again together with Qingci in Jiajing period of Ming dynasty, gradually affected other literature forms as well as private space. Thirdly, the author also takes Zhenti and Lianzhu (two kinds of literary forms, aim at persuading people) as examples to explain how the persuading function adhere and mutate in these official literature forms, and how these forms breakthrough themselves under the impact of non-official thinking and trend to be private. At last, starting from the system of rites and music,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uties of Board of Rites and imperial academy, the author explores how the writing methods and forms of Yuezhang and Yuege change in the etiquette of Ming dynasty. The author wants to make the history of Yuezhang—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reappeared, and further discusses how this form used for reference and altered popular literature Ci and Qu,—which are prosperous after Song and Yuan dynasty.
引文
[1]案:陈学霖在《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一文中指出,明太祖“曾五次颁布奏牍及表笺成式、文辞体裁及字讳回避事例,使天下有司知所适从。首次在洪武六年(1373)九月,次在八年(1375)十二月、十二年(1379)八月,又其次在十四年(1381)七月,最后一次在二十九年(1396)七月。”邓国光则从洪武二年(1369)谕算起,共计六次。罗宗强先生则有“七次诏谕文风改革”之说,在陈氏五次的基础上加上洪武十一年(1378)四月亲撰皇陵碑、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定议刑奏札成式。笔者以为,邓先生此算法有不妥之处,口谕言论和政府诏令在性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异,若洪武二年(1369)谕可算,则吴元年(1367)谕亦可算;罗先生增补的两次,前者为谕、后者为诏,亦当有所区分。另,陈氏在注文中指出,洪武八年(1375)十二月的茹太素事,“明祖是此颁布奏对式,《实录》无载,惟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史部'九‘仪注类'有《建言格式》(注洪武八年十二月颁行)。”陈先生此处考察未周,茹太素事发生在洪武九年(1376)十二月,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一○,第1829页。
    [2]《明太祖实录》卷二二“吴元年正月辛丑”条,第314页。
    [3]《明太祖实录》卷四○“洪武二年三月戊申”条,第811-812页。
    [1]《明太祖实录》卷八五“洪武六年九月庚戌”条,第1512页。
    [2]案:《明太祖实录》原文为:“自今凡告谕臣下之辞,务从简古,以革弊习。”邓国光先生征引此段文字,却作:“自今日诰谕臣下:文辞务为‘简古',以革弊习。”个别字句与《明实录》原文有异,故标点多有不同,其对文本的解读,与笔者大相径庭。“简古”一词,明太祖的原意是规范诏诰文字,邓先生却理解为规范臣下之文字,不知邓先生所据《明太祖实录》为何版本。
    [1]案:邓国光先生指出,洪武年间公牍四六骈体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韩、柳两篇范文。“这两篇作品根本就是典型的唐代公牍体,不脱四六骈体的本色,只是篇幅短小,骈偶的特色不太显著而已……单就范文取态,则必然用例式的骈体四言句,套语连篇,跟‘简古'完全背道而驰。”第32-33页。虽然邓先生对“简古”一词的应用对象理解有误,但这一原因的分析还是颇有道理。
    [2]《明太祖实录》卷一一○“洪武九年十二月庚戌”,第1829页。
    [1]《明太祖实录》卷一二六“洪武十二年八月戊寅”条,第2010-2011页。
    [2]《明太祖实录》卷一三○“洪武十三年二月丁亥”条,第2063页。此“户部奏定文移减繁之式”一事,尚未有学者言及。但《实录》介绍颇为简单,无补于具体史实的考订。
    [3]《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九“洪武十五年十月壬寅”条,第2354页。
    [4]《明太祖实录》卷一三八“洪武十四年七月乙酉”条,第2171-2172页。
    [1]《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六“洪武二十九年七月癸未”条,第3576-3577页。
    [2]《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六“万历二十七年六月癸未”条,第6226页。案: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论及表笺定式,虽有“直陈其事,不用四六体”之说,但也举出一些反例:“何行宜掌司时,一奏之中,引经大半,而处置事体处,反欠精神,人颇厌之。予窃以为边方有事,只须斟酌事体,非卖弄文学时也。故凡覆奏本,止是就事论事,不急繁文,一切损之。”可见天顺、成化年间政府公文的实际书写状况,已局部偏离官方的公文定式要求。见《菽园杂记》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121页。
    [3]《(弘治)明会典》卷七四《礼部三十三·表笺·洪武礼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皇明制书》 卷七《洪武礼制》,《续修四库全书》本。
    [1]黄佐《翰林记》卷一一《撰表笺》。
    [2]《明英宗实录》卷二二四“景泰四年二月辛卯”条,第4928页。
    [3]《明世宗实录》卷九一“嘉靖七年八月庚子”条,第2079页。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词林知制诰》,中华书局,1959年,第275页。
    [5]《明神宗实录》卷六八“万历五年十月戊申”条,第1487页。
    [6]《明神宗实录》卷二○五“万历十六年十一月辛酉”条,第3827-3828页。
    [7]万历改革事见《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六“万历二十七年六月癸未”条,第6225-6226页;同书卷三四四“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己亥”条,第6414页,重点整治“草率及故为深文隐语”者;同书卷三七九“万历三十年十二月乙未”条,第7139-7140页,要求“用语必出经史,不得引用子书,及杂以小说俚语……止用 散文开列,不得牵合对偶文”。天启改革事见《明熹宗实录》卷八“天启元年三月癸亥”条,第396页,要求“艰深要渺之句,隐语猜谜之习,悉行禁绝”;同书卷三八“天启三年九月辛丑”条,第1954-1955页,再申章疏定式,要求“毋太枝蔓,毋作隐语”。
    [1]黄佐《翰林记》卷九《讲读合用书籍》。
    [2]黄佐《翰林记》卷九《讲章》。
    [1]案:明代科举文字的范本,《明史》有明确记载:“《四库》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澔《集说》。”经筵讲章的范本,未见明确记载,但《明世宗实录》卷七五“嘉靖六年四月戊辰”条记世宗以讲官顾鼎臣讲《洪范》、《稽拟》、《卜兆》与蔡《传》颇异而下诏问辅臣杨一清事,可知蔡沈《书集传》是当时的经筵范本之一。由此推断,朱熹《诗集传》作为经筵范本的可能性极大。
    [2]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8页。
    [3]王教《中川遗稿》卷一八《诗经讲章》“七月流火”一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王家屏《复宿山房集》卷一一《经筵讲章》“六月食郁及莫”、“九月筑场圃”两节,明万历廖镛刻本。
    [1]王道《顺渠先生文录》卷一二《讲章》“缁衣之宜兮”一节,明嘉靖尤麒校刻本。
    [2]冯琦《宗伯集》卷三○《经筵讲章》“民亦劳止”一节,《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冯琦《宗伯集》卷三○《经筵讲章》“凤凰鸣矣”一节。
    [1]黄佐《翰林记》卷八《备顾问》。
    [2]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评论诗文》。
    [1]杨士奇《东里别集》卷二《圣谕录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黄佐《翰林记》卷一○《东宫师友》。叶盛《水东日记》卷一一《仁庙赐徐善述书诗》的叙述更为详尽:“皇太子致书赞善好古先生:余今欲学作表,卿可一如诗题,立例意思,余为构文,请益好古。具诗题与表题,间日封进,以广琢磨。今晨览卿为余所改之诗,甚是丰采清雅,真有益于日新。”中华书局,1980年,第118-119页。
    [3]《明仁宗实录》卷四上“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壬午”条,第140页。
    [4]《明宣宗实录》卷一○一“宣德八年四月丁亥”条,第2258页。
    [1]《明世宗实录》卷三“正德十六年六月丁未”条,第150页。
    [2]《明世宗实录》卷六八“嘉靖五年九月丙午”条,第1565页。
    [3]罗宗强《隆庆、万历初当政者的文学观念》,《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第8-9页。
    [1]《明神宗实录》卷三○“万历二年十月戊午”条,第728-729页。
    [2]《(弘治)明会典》卷一七四《翰林院·事例》,
    [3]梁储《郁洲文集》卷六《顺天府乡试录序》,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1]《(弘治)明会典》卷七七《礼部三十六·科举·乡试·事例》,
    [2]《明宣宗实录》卷八九“宣德七年四月己丑”条,第2037页。
    [3]《明英宗实录》卷二三三“景泰四年九月乙亥”条,第5095-5096页。
    [4]《明史》卷七○《选举二》,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9页。另据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可知遣往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各省的两员主考官中,只有一人为翰林官,另一人则为科、部等官;且翰林官中,除以编修、检讨为主外,尚有修撰、侍读、侍讲等官。”中华书局,2006年,第206页。
    [1]《礼部志稿》卷二三《凡文字格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黄佐《翰林记》卷一四《考会试》。
    [3]《明史》卷一八一《王鏊列传》,第4827页。
    [4]梁章钜《制义丛话》卷四引钱禧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57-58页。
    [5]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一引《嘉靖癸丑会试录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6]孙承恩《孙文简公瀼溪草堂集》卷五四《顾文僖公墓志铭》,明孙克弘、孙世鼐刻本。案:明人碑传文的篇名大多冗长,如上文全名为《故南京礼部尚书顾文僖公墓志铭》,笔者一概使用简称,以下皆同。
    [1]陆深《俨山文集》卷九七《奉宗溥从兄七首》其五,明嘉靖二十五年至三十五年陆楫刻本。
    [2]《礼部志稿》卷二三《凡文字格式》。
    [3]夏言《南宫奏稿》卷一《正文体、重程序、简考官以收真才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事见《明世宗实录》卷一三四“嘉靖十一年正月壬申”条,第3177-3179页,较之原疏,略有删节。此疏共三事,除“变文体以正士习”外,尚有“责主司以定程式”、“简考官以重文衡”二事,皆切实可行。疏奏上,报曰:“文运有关国运,所系不细。近来士子经义诡异艰深,大坏文体,诚为害治。其出榜晓谕:‘今年会试文卷,必纯正典雅、明白通畅者,方得中式。若有仍前钩棘奇僻,痛加黜落。'”
    [4]林文俊《方斋存稿》卷三《赠宫谕伦先生主试事竣还京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明世宗实录》卷二○八“嘉靖十七年正月壬寅”条,第4322页。
    [2]陆深《俨山文集》卷八○《谥文康顾公行状》。亦可参见《俨山文集》卷九七《京中家书二十二》其十一:“今科《会试录》,出于未斋(顾鼎臣)、甬川(张邦奇)二老先生之手,方复得成化、弘治之旧。只照此说理修词,自可合格矣,不必务为浮词漫语,以取主司之厌薄也。”
    [3]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一“隆庆元年”条案语。
    [4]《礼部志稿》卷二三《凡文字格式》。事见《明神宗实录》卷五一“万历元年二月戊寅”条,第360页,原文是给事中李乐上科场四事疏,依次为“慎应试之选”、“正序文之体”、“重不公之禁”、“严综核之法”,礼部俱依拟行。又,万历七年(1579),礼科都给事中林景旸亦曾疏奏请正文体,惜《实录》未节录其文,事见《明神宗实录》卷八七“万历七年五月庚申”条,第1813页。
    [5]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一引《隆庆庚午应天乡试录序》。
    [6]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一引《万历丙子应天乡试录后序》。
    [1]沈鲤《亦玉堂稿》卷六《应天府乡试录序》,清康熙二十九年刘榛刻本。
    [2]沈鲤《亦玉堂稿》卷一《正文体疏》。事见《明神宗实录》卷一八三“万历十五年二月戊辰”条,第3415页,较之原疏,有大量删减,几失原意。
    [1]梁章钜《制义丛话》卷五引俞桐川语,第83、84页。
    [2]《明神宗实录》卷二四四“万历二十年正月丙子”条,第4550-4551页。
    [3]案:诚然,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此为科场文风中的一大积极元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士风对馆阁文风的反牵引力。但是,科举制度的首要目的是选拔政府后备人才,无论是载道说教的层面,还是辞理表述的层面,奇峭文风都不适合于行政事务。
    [4]梁章钜《制义丛话》卷六引王巳山语,第89页。
    [5]案:王锡爵是嘉、万年间的八股名家,据龚笃清《明代八股文史探》的说法,王锡爵“从事八股文写作的时间基本上在嘉靖后期”,“他的文章无不遵照传注来阐发题旨,义综其深,典举其大,说理透彻,且能融贯经史,运训诂之理于语气中,指示郎然而不露圭角,虽古厚之气不如前人,然意味雅密,尽题之能事,保持了嘉靖盛时雅醇正大之风格。”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7页。而且,万历十六年(1588),王锡爵因子王衡中顺天乡试第一,为高桂、饶伸所劾,故次年王锡爵受命会试主考后,曾上疏自明心迹,请准退避,中尚有“欲复弘、正以前之文体,则僻字险语量为戒饬”之说,然神宗未允,事见《明神宗实录》卷二○八“万历十七年二月甲申”条,第3889-3890页。不料,十数天后会试评卷,他竟转而力求峭刻之文,未知何故,尚待考究。
    [6]《明神宗实录》卷二七五“万历二十二年七月己卯”条,第5087-5088页。
    [1]《礼部志稿》卷四九范谦撰《责成正文体疏》。
    [2]《明神宗实录》卷三一八“万历二十六年正月丁未”条,第5928页。
    [3]《明神宗实录》卷三七三“万历三十年六月壬辰”条,第6989-6990页。
    [4]《明神宗实录》卷四二八“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丙午”条,第8068页。
    [5]《明神宗实录》卷五四○“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戊辰”条,第10278页。
    [6]《明神宗实录》卷四五六“万历三十七年三月丁未”条,第8608页。
    [7]案:政策推行与政策落实永远是两回事,这种背离现象在万历后期达到了极致。科考选拔浮华险怪之士进入翰林,日后又以其人主试科考,逐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模式,对科场风纪造成极坏的影响。见艾南英《天佣子集》卷一二《王子巩观生草序》:“万历之季,此风浸远,二三轻薄少年,中无所得,而以浮华为尚,相习成风。其文非经非史,非韩柳欧曾诸大家之言。其人皆登馆阁台省,则自南宫之试至两畿各道所为典试校分闱者,又皆其人主之,居高而呼,其应愈众。”《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本。
    [8]《明史》卷六九《选举一》,第1689页。
    [9]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四书文选序》,明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
    [1]韩邦奇《苑洛集》卷一《论式序》,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2]《明神宗实录》卷五○三“万历四十年十二月丙申”条,第9543页。
    [3]《明神宗实录》卷五三○“万历四十三年三月丙辰”条,第9970页。
    [4]《明熹宗实录》卷一八“天启二年正月癸丑”条,第921-922页。
    [5]黄佐《翰林记》卷一四《试录程式文字》。
    [6]叶盛《水东日记》卷二五“场屋文字无疵者少”条,第245页。
    [1]《明宪宗实录》卷一七三“成化十三年十二月辛亥”条,第3127页。此后臣僚疏奏《乡试录》史字乖谬之事多有发生,如礼部奏成化二十二年(1486)天下乡试录文多乖谬,事见《明宪宗实录》卷二八七“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己卯”条,第4848页;右春坊右庶子韩邦奇主顺天府乡试,试录粗率不谨、抬头违式、擅更经文、字义差讹、词语重复,降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事见《明世宗实录》卷九二“嘉靖七年九月甲申”条,第2111-2123页。
    [2]《明世宗实录》卷一二七“嘉靖十年闰六月丁亥”条,第3019页。
    [3]《明世宗实录》卷二○四“嘉靖十六年九月癸卯”条,第4271-4272页。
    [5]陆深《俨山文集》卷九六《江西家书十一首》其六。
    [6]《明神宗实录》卷一八九“万历十五年八月丁卯”条,第3548页。此事可溯源至同年二月礼部尚书沈鲤的《正文体疏》,其中一条提议就是:“乞容臣等会同翰林院掌印官,将弘治、正德及嘉靖初年一、二、三场中式文字,取其纯正典雅者或百馀篇,或十数篇,刊布学宫,以为准则,非是不得录取焉。”
    [7]《明神宗实录》卷二四三“万历十九年十二月壬子”条,第4541页。
    [1]《明孝宗实录》卷二○四“弘治十六年十月甲寅”条,第3798-3799页。
    [2]孙绪《沙溪集》卷一三《无用闲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元史》卷一八九《儒学传序》,中华书局,1976年,第4313页。
    [1]《元史》卷一八九《萧(?)列传》,第4326页;卷一九○《刘诜列传》,第4341页;同卷《陆文圭列传》,第4345页。
    [2]《元史》卷一九○《郑滁孙列传》,第4338页;同卷《韩性列传》,第4342页。
    [3]《元史》卷一九○《胡长儒列传》,第4334页;同卷《戴表元列传》,第4336-4337页;同卷《陈旅列传附程文列传》,第4348页。
    [4]《元史》卷一八一《揭傒斯列传》,第4187页;同卷《黄溍列传》,第4189页;卷一九○《陈旅列传》,第4347页;同卷《陈孚列传附冯子振列传》,第4340页。
    [1]《元史》卷一九○《熊朋来列传》,第4335页;同卷《杨载列传》,第4341页;同卷《李孝光列传》,第4348页:同卷《杨载列传附杨刚中列传》,第4341页。
    [2]《元史》卷一八一《吴莱列传》,第4190页。
    [3]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三《庐陵刘桂隐存稿序》,《四部丛刊》本。
    [4]《元史》卷一八一《虞集列传》,第4181页。案:传中尚有评论曰:“(虞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但此句源自赵汸《东山存稿》卷六《邵庵先生虞公行状》,非《元史》馆臣原述,其官方话语色彩,不及前句。
    [5]《元史》卷一八一《元明善列传》,第4173-4174页。
    [1]倪谦《倪文僖公集》卷一六《艮庵文集序》,明弘治六年倪岳刻本。
    [2]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全明诗话》本,齐鲁书社,2005年,第1934页。
    [3]《明太宗实录》卷首《修纂凡例》第35条,第8页。
    [4]案:《明实录》载录传记总数2350篇,见庞子朝、汤建英等编《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之凡例,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7页;其中载录的馆阁人物有311人,为笔者统计所得;而有用的文学评语数量,因取舍标准很难统一,故未能得出具体数值,大致在150篇左右。
    [1]《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金幼孜”条,第361页;“曾鹤龄”条,第405页;“杨翥”条,第461页;“商辂”条,第686页;“黄殉”条,第911页;“林翰”条,第958页。案:基于检索便利的考虑,本篇所引的《明实录》人物小传,出处皆注明为《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引文的具体文字,笔者已核实《明实录》原文,《类纂》刊印有误之处,皆予改正。
    [2]《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曾棨”条,第362页;“周洪谟”条,第717页;“王鏊”条,第980页。
    [3]《明宪宗实录》卷二四四“成化十九年九月甲午”条,第4128-4130页。案:此段小传未见于《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故仍据《明实录》原本征引。
    [1]《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张楷”条,第494页:“刘清”条,第496页;“卞荣”条,第530页:“边贡”条,第1000页。
    [2]《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周叙”条,第450页;“岳正”条,第565页:“李绍”条,第582页;“何乔新”条,第802页;“吴宽”条,第819页。
    [3]《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王一宁”条,第452页;“许彬”条,第556页;“王教”条,第877页:“吴希贤”条,第704页;“张天瑞”条,第820页。
    [4]《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吴讷”条,第473页;“李贤”条,第549页;“谢铎”条,第876页;“靳 贵”条,第965页。
    [1]《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林文”条,第619页;“谢一夔”条,第690页;“杨守陈”条,第708页;“张元祯”条,第835页;“储巏”条,第902页。
    [2]傅吾康《明代的历史著述》,牟复礼、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98页。
    [3]案:《明实录》曲笔的一大特征,就是寓褒贬于臣僚事迹的叙述和评价之中。夏燮《明通鉴》云:“明人恩怨纠缠,往往藉代言以侈怼笔。如《宪宗实录》,丘濬修郄于吴、陈;《孝宗实录》,焦芳修郄于刘、谢;《武宗实录》,董圮修郄于二王。”《续修四库全书》本。仅《明武宗实录》而论,最醒目的歪曲就是杨廷和、费宏对王守仁平叛事迹的诋毁,详见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2页。
    [4]案:笔者认为,《明武宗实录》对康海、李梦阳的攻击,与当时的派系斗争有密切关系,馆阁、郎署文学观念的差异,只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大礼议”造成的派别对立。《实录》总裁杨廷和、蒋冕、毛纪,与世宗一派的张璁、桂萼、霍韬等人势如水火。霍韬《渭压文集》卷二《采旧臣遗议疏》曾指责李东阳“附丽依阿,以苟禄食”,攻击内阁杨廷和、蒋冕诸人甚力。而他又对康海、李梦阳诸人颇为赏识,在同卷《辞免礼部右侍郎疏》中说到:“臣昔荐前修撰康海、前检讨王九思、前副使李梦阳、魏校、知州颜木、王廷陈,皆俊杰之才、高洁之士也。惟不同流俗,为奸人谗毁。康海、李梦阳,大学士杨一清所知……李梦阳,尚书桂萼知之尤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故《实录》攻击康、李,也许有打击桂萼、霍韬的政治目的。但应当看到,嘉靖初年的馆阁、郎署对立,也牵涉到当时的中央文学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讲,《实录》编者的政治目的,掩藏了细微的文学动机。
    [5]《明武宗实录》卷六五“正德五年七月丁巳”条,第1415-1416页。
    [1]马美信、韩结根在《〈中山狼〉杂剧与康、李关系考辨》一文中认为,“康海失银是正德三年的事情,宁杲降职在正德五年,两者之间并无联系。”此解释颇为牵强,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19页。金宁芬在《康海研究》一书中亦有商榷,但多据情理、人格等主观因素来考辨,而且其论证重点在康海是否属“瑾党”,对失银事件真实性的判断有些摇摆不定。
    [2]张治道《张太微后集》卷四《翰林院修撰对山康先生状》,明嘉靖二十年合刻本。
    [3]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79年,第2239页。
    [4]《明武宗实录》卷一一二“正德九年五月癸酉”条,第2280-2282页。
    [5]案: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事败,牵涉李梦阳,赖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疏救得免。林俊在《见素集》奏议卷七《辩李梦阳狱》中如实说道:“犯人李梦阳本以文字内交宸濠,方在任之时,已尝附势借威,逞私诬善,比拟前律,似亦相应。但事未勘结,且犯在革前,罪犹未尽。其罢闲之后,仍复通情修好,受 馈作诗,虽未共谋,有同助逆。况事已彰闻,却隐情不首,于法难容。”明万历十三年林及祖、林大黼南京刻本。此疏为救李梦阳而作,并未对其行为作太多的辩护,持论公允,基本可信。
    [1]黄佐《翰林记》卷一一《应制诗文》。
    [1]黄佐《翰林记》卷一○《大本堂授经》。
    [2]《明世宗实录》卷一七三“嘉靖十四年三月丁丑”条,第3765页。
    [3]王祖嫡《师竹堂集》卷六《奉旨拟撰词曲》有序,《四库未收书辑刊》本。案:二十八字词曲,明人文集中仅徐渭、刘虞夔、王祖嫡、曾朝节、庄履丰五人有作,皆未有明确系年。徐朔方先生将此事系于万历九年(1781),见《晚明曲家年谱》第2卷《浙江卷·徐渭年谱》:“本集卷十二词《汉宫春》分咏日月风云,《齐天乐》、《念奴娇》诸调分咏霜雪山水诸作,自注:‘以下俱代应制。'代张元忭作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74-175页。张、刘、王皆隆庆五年(1571)科翰林,曾为万历二年(1574)科翰林,庄为万历五年(1577)科翰林,九年奉旨应制,合于情理。
    [1]《明太宗实录》卷六七“永乐五年五月辛巳”条,第942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列朝·进诗献谀得罪》,第53页。
    [3]《明世宗实录》卷一九一“嘉靖十五年九月戊寅”条,第4039-4040页。
    [4]于慎行《谷城山馆诗集》卷一六《纪赐四十首》有序,明万历三十二年东阿于氏自刻本。
    [1]孙承恩《孙文简公演溪草堂集》卷八《修德应天赋》有疏。
    [2]《明世宗实录》卷一四一“嘉靖十一年八月乙未”条,第3292-3293页。
    [3]《明神宗实录》卷五四二“万历四十四年二月丁未”条,第10302页。
    [4]黄佐《翰林记》卷一一《应制诗文》。
    [5]《全明文》卷一二朱元璋《又阅江楼记》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5页。
    [6]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三四《恭跋御赐诗后》,《四部丛刊》本。亦见《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20页。
    [1]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卷一三《浙江提刑按察佥事刘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案:《翰林记》卷一一征引此事,所引诗句作“治世不教还纵逸,功成犹遣历间关”,有一字之异。
    [2]《明文衡》卷六二郑楷撰《翰林学士承旨宋公行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八《国朝·宋濂》:“洪武间,翰林应奉唐肃有《应制赋海东青》一绝云:‘雪融能追万里风.坐令狐兔草间空。词臣不敢忘规谏,却忆当时魏郑公。'是日,上御奉天门外西鹰房,观海东青,翰林学士宋濂因谏曰:‘禽荒古所戒。'上曰:‘朕聊玩之,不堪好也。'濂曰:‘亦当防微杜渐。'上遂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此诗未见于唐肃《丹崖集》。
    [4]黄佐《翰林记》卷六《燕饮赓和》。原始文献见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七《应制冬日诗序》,《宋濂全集》,第475页。
    [5]《明史》卷一五二《邹济列传附王汝玉列传》,第4191页。
    [6]黄淮《黄文简公介庵集》卷一《白象诗》小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黄淮《黄文简公介庵集》卷二《应制元夕观灯》小注。
    [2]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五四《跋滕用衡贞符颂》,《四部丛刊》本。
    [3]李贤《古穰集》卷一四《翰林院检讨从仕郎邹君墓碣铭》,清钞本。
    [4]《明英宗实录》卷一二五“正统十年正月癸卯”条,第2510页。
    [5]《明世宗实录》卷六九“嘉靖五年十月丁丑”条,第1581页。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瀼溪草堂稿》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502页。案:四库馆臣对孙承恩颇为推重,以为“较之严嵩诸人青词自媚者,人品卓乎不同”。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翰林应制》,第267页。
    [1]梁潜《泊庵集》卷一《瑞应麒麟赞》有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张之杰在《永乐十二年榜葛剌贡麒麟之起因与影响》一文中说道:“永乐十二年秋榜葛剌贡麒麟,来年秋麻林来贡,两者似乎有其关连性。据伯希和考证,郑和第一、二、三次下西洋只到印度,第四次才到达波斯湾……笔者推测,榜葛剌贡麒麟,未到中国之前,消息可能已传至郑和船队,于是西进波斯湾,寻求麒麟等奇名异宝。郑和此行永乐十三年回国,如不能带回麒麟,岂不大失颜面!如果上述推测正确,则永乐十二年榜葛剌贡麒麟一事,其影响实非同小可。”全文见(台)《中华科技史学会会刊》第8期,2005年,第66-72页。
    [3]梁潜《泊庵集》卷一《瑞应麒麟篇》有序。
    [4]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卷一○《瑞应麒麟颂》有序,明隆庆二年王有霖刻本。
    [5]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卷六《瑞应麒麟赋》有序,《明人文集丛刊》本。亦可参见《明太宗实录》卷一七○“永乐十三年十一月庚子”条:“行在礼部尚书吕震奏麻林国进麒麟将至,请于至日率群臣上表贺。上曰:‘往者翰林院言修《五经四书及性理大全》,书成欲上表进朕,则许之,盖帝王修齐治平之道具于此,有益世教,可以进表。麒麟有无,何所损益?'遂已。”第1896页。尽管如此,这次应制的规模依然是历次麒麟应制中最大的。
    [6]杨荣《杨文敏公集》卷一《瑞应麒麟诗》有序,《明人文集丛刊》本。案:杨荣此诗小序中概言“今年秋”,并未指出具体年份,据张之杰《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一文,可知阿丹国进献麒麟共有两次,第一次在永乐十七年(1419),即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回京;第二次在永乐二十年(1422),即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京。这两次麒麟贡《明实录》皆未记载,且第二只为购买所得,非国家朝贡性质,张之杰先生还认为第二只麒麟“可能因故未到中国”。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杨荣所记的阿丹国贡麒麟,当指永乐十七年之事。
    [1]张之杰《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388页。
    [2]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四四《瑞应麒麟颂》有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亦可参见同卷《瑞应景星颂》有序:“宣德癸丑闰八月甲寅,西南海岛数十万里外,其人献麒麟者四,此其盛盖前古所朱有也。”案:现存天顺五年刻本《东里文集续编》三十四卷,仅录序、记、跋、神道碑、墓表、墓志铭六类文体,而《四库全书》本《东里续集》六十二卷,内容更为完备,故笔者仍以《四库》本为据,参以天顺刻本。
    [3]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四四《瑞应麒麟颂》有序。
    [4]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卷一○《瑞应麒麟颂》有序(又一篇)。
    [1]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一五《哈烈》,《续修四库全书》本。
    [2]张之杰《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第389-390页。
    [1]廖道南《玄素子集·词垣集》卷一《瑞应河清赋》有序,明嘉靖刻本。
    [2]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进呈书诗文序》。
    [1]王颋在《明代“祥瑞”兽“驺虞”考》一文中指出,“出于感激和维护,从禁锢中获释的周王朱橚,精心策划了相关的附会和进献。由于上古记载赋予兹种食肉兽类的仁、义特征,驺虞的展示,意味着向世人宣告由天意促成的崭新纪元的开始。而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廷臣众多的赞、颂,正是中国中世纪异常的幽默事件。”《暨南史学》第3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2]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卷九《驺虞诗》有序。
    [3]《明太宗实录》卷三四“永乐二年九月丙午”条,第600页。
    [4]《明太宗实录》卷一四○“永乐十一年五月丁未”条,第1686页。
    [5]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卷六《神龟颂》并序。
    [6]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卷一《瑞应甘露诗》有序。
    [1]曾棨《刻曾西墅先生集》卷三《黄河清赋》有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五四《跋滕用衡贞符颂》。
    [3]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四四《瑞应景星颂》有序。
    [1]案:明代祥瑞应制作品繁多,良莠不齐。笔者能力有限,疏漏在所难免。需要说明的是,除胡俨《驺虞赋》据《(雍正)河南通志》卷七二征录外,其馀作品全部采自明人文集。
    [1]黄佐《翰林记》卷一六《赐观灯》。案:黄佐的记载略有小误,据曾棨《壬辰元夕观灯午门应制》,可知至少在永乐十年已有观灯应制之例。另,《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七“永乐十二年正月庚寅”条曰:“元宵节,是夕上御午门观灯,赐文武群臣及耆老宴,群臣进诗,命翰林。”第1727页。这一记载的时间,也远早于《翰林记》所载的永乐十八年(1420)。
    [2]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六四《成化乙未元夕观灯应制》。
    [3]李时勉《谥忠文古廉文集》卷四《元夕燕集诗序》,明成化十年李颐刻本。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畿辅·元夕放灯》:“宣德四年正月朔,特赐文武节假二十日,元宵夜,召群臣悉赴御苑观灯。至五年八年亦然。此又系特恩,非常例也。”第899页。
    [1]章懋《枫山章先生文集》卷一《谏元宵灯火疏》,明嘉靖九年张大纶刻章翰重修本。
    [2]案:后人对此亦有不同看法,见杨慎《太史升庵文集》卷六八《翰林撰致语》:“成化中黄编修仲昭、庄检讨昶不撰《元宵词》,又上疏论列以去,以此得名。然自是而后,内外隔绝,每有文字别开倖门,有文华门、仁智殿辈,每得美官,甚至蠹政害人,曷若仍旧之愈乎……况翰苑本以文章讽谏乎,诸公毋乃未习声律而托为此乎?”明万历十年张士佩刻本。杨慎主张“丽语中寓规谏意”的传统做法,认为一味的消极抵制只会带来负面效应。
    [3]《明史》卷一七六《刘定之列传》,第4696页。
    [4]顾清《东江家藏集》卷九《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其六,明嘉靖华亭顾应阳刻本。
    [5]《明世宗实录》卷七二“嘉靖六年正月甲午”条:“上政暇喜为诗文,大学士杨一清以所拟《元宵诗》呈览,内有‘爱看冰轮清似镜'之句,上以为类中秋诗,改云‘爱看金莲明似月'。一清疏谢,以为‘曲尽情景,不问可知其为宵元作矣,圣资超悟,非臣下所能及也'。”第1632页。
    [1]《明神宗实录》卷三三“万历二年闰十二月庚寅”条,第778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畿辅·元夕放灯》:“自永乐七年己丑,至今上明年三十五年丁未,恰已一百九十九年,四海承平日久,辇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省署为空。惟辰、戌、丑、未年,系入计定期,吏部、都察院官。及朝觐外吏,旧皆有禁,而微服私观者,仍不乏也。其时南宫试士,大半鳞集,呼朋命伎,彻夜歌呼,无人诃诘。”第898页。
    [1]尹直《謇斋琐缀录》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黄佐《翰林记》卷一六《赐观击球射柳》。
    [3]《明太宗实录》卷一四○“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未”条,第1680-1681页。
    [4]《明太宗实录》卷一六四“永乐十三年五月丁酉”条,第1849页。
    [5]案:杨荣文集中有关击球射柳应制的作品,仅卷一《赐观击球射柳》诗二首。虽然《翰林记》有杨荣宣德四年(1429)应制的说法,但据《杨文敏公集》附录江銕撰《文敏杨公行实》:“(乙未)五月辛丑端午,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赐文武群臣钞有差,公进诗文……(己酉)五月端午节,赐扇及五色长命缕、系腰等物。”将此诗系年于永乐十三年(1415)更为妥当。
    [6]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端阳》,第67页。
    [7]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宣宗击射》,第790-791页。
    [1]黄佐《翰林记》卷一五《扈从》。
    [2]黄佐《翰林记》卷一五《陪祀分献》。
    [3]黄佐《翰林记》卷一五《扈从》。
    [1]《(万历)明会典》卷一三五《兵部十八·大阅》,中华书局,1989年,第694页。
    [2]黄佐《翰林记》卷六《侍游禁苑》。
    [3]杨士奇《东里续集》卷六二《赐从游万岁山词》有序。
    [4]杨荣《杨文敏公集》卷一《赐游万岁山诗》十首有序。案:此序有“宣德三年三月庚辰”之句,但此月并无“庚辰”之日,距宣德三年(1428)三月最近的庚辰日是二月二十八日,恰与金幼孜“宣德戊申二月廿八日”之说相符。因此,疑杨荣序中所说“三月”为“二月”之讹。
    [5]李东阳《怀麓堂文后稿》卷一三《书赐游西苑诗卷后》,《李东阳集》第3卷,岳麓书社,1985年,第196页。
    [1]黄佐《翰林记》卷一五《扈从》。
    [2]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卷九《进平胡记表》。
    [3]杨荣《杨文敏公集》卷一《平胡纪行诗》有序。案:《四库全书》录《文敏集》,将此诗题改作《神功圣德诗》。类似情况在《四库全书》中颇为常见,甚者如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二三《平胡诗》、杨荣《杨文敏公集》卷八《平胡颂》、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卷一○《平胡颂》有序、李时勉《谥忠文古廉文集》卷一《平胡颂》,在《四库全书》本中皆被全篇删去。
    [4]《明世宗实录》卷二二二“嘉靖十八年三月甲申”条,第4615-4616页。
    [1]《明世宗实录》卷二二三“嘉靖十八年四月丙午”条,第4628页。
    [1]王明清《挥麈录·馀话》卷一“东坡入翰林被旨”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2]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五“冥灵社首风”条,中华书局,2005年,第886页。
    [3]明代嘉靖青词的研究,杨启樵在《明清皇室与方术》一书中略有论及,见第七章《世宗与方士、方术》第四节《青词与内阁辅臣之进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92-104页。相关宗教源流,可参见张泽洪《道教斋醮史上的青词》,《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2-122页。
    [1]李肇《翰林志》,《百川学海》本,中国书店,1990年,第182页。
    [2]《明太祖实录》卷二○九“洪武二十四年六月丁巳”条,第3109-3110页。
    [3]丘濬《琼台诗文会稿重编》卷一一《送侍读学士徐先生掌南京翰林院序》曰:“学士之职,在前代为荣选,然所掌者,大封拜、大诏令、大制作之外,下至于青词、斋文、口宣、致语之类,无大关系者皆俾为之……我朝之制,制诰、诏敕之外,编纂、讲读之馀,一切屏去浮文,凡前代所谓祷祈、宴会之事,恒希有焉。”明天启元年琼山丘尔谷刻本。亦可参见郑纪《东园郑先生文集》卷三《修明祀典疏》:“弘治三年六月十九日,臣任国子监祭酒,因礼部取拨修斋监生六名,臣以僧道修斋设醮、拜奏青词,太祖高皇帝律有正条,皇上登极,又有明禁。且天生圣人,非彼淫邪所能损益,因而上章劝罢。”明嘉靖刻本。
    [4]《明世宗实录》卷一三三“嘉靖十年十二月乙酉”条,第3148页。
    [5]《明史》卷一九三《严讷列传附袁炜列传》,第5118页。
    [6]见《明史》卷二八三《罗洪先列传附程文德列传》,第7280页;《明世宗实录》卷四一九“嘉靖三十四年二月癸未”条,第7277页;《明世宗实录》卷四七七“嘉靖三十八年十月戊戌”条,第7979页。
    [7]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四六》,第270页。
    [1]见《明世宗实录》卷七七“嘉靖六年六月癸丑”条,第1716-1717页;《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二《翊学诗》提要,第1747页。案:此书未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杜泽逊《四库存目标注》亦无馆藏线索,恐已亡佚。
    [2]宋濂《潜溪后集》卷六《演连珠》小序,明天顺元年黄溥、严埙刻本。亦见《宋濂全集》第234页。
    [3]《明世宗实录》卷三三八“嘉靖二十七年七月辛巳”条,第6170页。
    [4]何乔远《名山藏》卷三九《分藩记四·郑王》录《演连珠》其六,《续修四库全书》本。
    [5]沈炼《青霞集》卷一一《答陆宫保书》、《连珠》(止存七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案:此二则史料未见于嘉靖四十五年刻《青霞文集》六卷本,故仍据《四库》本征引。
    [1]《明世宗实录》卷一一八“嘉靖九年十月己未”条,第2790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四六》,第270页.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四六》,第270页。
    [2]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三《夏言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明史》卷三○八《严嵩列传》,第7918页。
    [1]《明史》卷二○五《胡宗宪列传》,第5415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八《内阁·直庐》,第216页。
    [3]案:表中唐代部分的内容,据傅璇琮、陶敏《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第437-469页。
    [1]《明史》卷二八六《刘溥列传》,第7341页。
    [2]刘溥《草窗集》卷下《太液池歌和建安杨少傅应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2]左东岭《论台阁体与仁、宣士风之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89页。
    [3]郭万金《台阁体新论》一文,论述“台阁体”与“台阁之体”的区别,以及“台阁体”用法的产生演变过程,较之前人,多有创见,见《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第80-89页。
    [4]陈传席《台阁体与明代文人的奴性品格》,《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4期,第50-54页。案:陈传席《台阁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笔者尚未经眼。但据这篇已发表的论文来看,似乎陈先生对“台阁体”的限定过于宽泛。
    [5]《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九《凫藻集》提要,第1472页;同卷《可传集》提要,第1475页;卷一七五《尚约居士集》提要,第1556页。
    [6]《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明诗综》提要,第1730页。
    [7]案:现今对“台阁体”的研究成果,较出色的有简锦松《明代文学批评研究》第二章《台阁体》(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廖可斌《论台阁体》(《中华文史论丛》第46辑,1990年)、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 诗文观研究》第一章《明代的台阁体及其早期思想基础的形成》等。但以上诸篇都是在近代学界的既定概念下进行论述,皆未考察过“台阁体”一词的产生过程和原始涵义。
    [1]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全明诗话》本,第1934页。
    [2]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二七《答王贡士文禄》。
    [3]左东岭《论台阁体与仁、宣士风之关系》,第89页。
    [4]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评论诗文》。亦可参见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二《滁州重建醉翁亭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5]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一○《王临川文》。
    [1]黄佐《翰林记》卷一三《校勘书史》。
    [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襄毅文集》提要,第1487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倪文僖集》提要,第1487页。
    [4]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一《袁文荣公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卷一○《馆阁寿诗序》,明崇祯九年盱江罗氏代文堂刻本。
    [2]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九《倪文僖公集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128-129页。
    [3]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二四《蒋录事诗集后》,《宋濂全集》,第842页。同书卷七《汪右丞诗集序》亦有类似论调:“昔人之论文者,曰有山林之文,有台阁之文。山林之文,其气枯以槁;台阁之文,其气丽以雄。”《宋濂全集》,第481页。
    [4]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二八《程翼苍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69页。
    [5]王衡《缑山先生集》卷七《黄葵阳先生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雍正)广东通志》卷四七《区大相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卷二《碧山学士集叙》,《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七《云岗选稿》提要,第1583页。
    [4]案:据现有文献,“馆阁体”的定义较之“台阁体”为宽泛、松散,大部分明代作家都能区别使用。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新刻甲辰科翰林馆课》卷首李国祥撰《甲辰翰林馆课序》曰:“高皇帝厌袭靡丽,日卑文气,上有教督,下有奏记,式以明显,无不标准于宋。故词有轶宋而上俪秦汉及唐者,群诋非式。遂尔分牙别为‘馆阁体'者,其教然也。”明万历三十四年刻本。这里指称的“馆阁体”,专指明前期舂容和雅的“欧阳体”,与“台阁体”的含义基本相同。
    [5]案:据现有文献,论“馆阁体”者以区大相为反例,论“翰林体”者以黄辉为反例,而区、黄二人皆是万历十七年(1589)科庶吉士,言下之意,或指公安派在翰林院内部的崛起,对馆阁日趋浮弊的文风多有变革。从这个角度看,将“馆阁体”与“翰林体”理解为同一体格,亦未尝不可。
    [1]姚之驷《元明事类钞》卷八《诮无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史》卷二八八《黄辉列传》,第7394页。
    [3]黄佐《翰林记》卷一九《文体三变》。
    [1]杨士奇《东里续集》卷一四《王忠文公文集序》。
    [2]黄瑜《双槐岁钞》卷四《诗歌纯粹》,中华书局,1999年,第63页。
    [3]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4]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三《匏庵家藏集序》,明万历震泽王氏三槐堂刻清重修本。
    [5]霍韬《渭压文集》卷五《序王文恪公集》。
    [6]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三《重刊左传详节序》。
    [7]张琦《白斋竹里文略》不分卷《见素林先生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李濂《嵩渚文集》卷首贾咏撰《嵩渚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林俊《见素集》卷四《东白集序》:“昌黎子、欧阳子文起历代之衰,以擅鸣唐宋之盛,求其深,去秦汉远矣。国朝文运。隆复前古,当时作者如潜溪宋公、义乌王公、括苍刘公,并步二子之踪;至东里杨公,又学欧而近嗣。是学步徒局致远,则泥而徐疾,周折殊乖……(张元祯)即入翰林,读中秘书,文字简严,必欲造贾、马、刘、班之门。”
    [3]严嵩《钤山堂集》卷二九《翰林院检讨易君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张治《张龙湖先生文集》卷一○《翰林院编修王君懋中墓石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徐阶《世经堂集》卷一三《陆文裕公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参见罗宗强《隆庆、万历初当政者的文学观念》,《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第4-15页。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七《释道·紫柏祸本》,第690-691页。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黄慎轩之逐》,第270页。
    [2]《明神宗实录》卷四一八“万历三十四年二月庚申”条:“祭酒陶望龄以母老身病,乞在籍依亲调理,许之。望龄寡营学道,以性命实践为宗,既简司成,士子望风兴起,而力辞不至,舆情怅然。”第7915页。虽然此事发生在结净社佛之事以后,但陶望龄在万历中期的巨大文学声望,于此可见一斑。
    [3]何宗彦《何文毅公集》卷七《王文肃公文草序》,明崇祯刻本。
    [4]《明文海》卷二五三张慎言撰《何文毅公全集序》,中华书局影印清钞本。
    [5]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卷一八《叶进卿文集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吕斌《明代博学思潮发生论》,《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之卷,第152页。
    [2]黄佐《翰林记》卷八《备顾问》。
    [1]《明太祖实录》卷二○“丙午五月庚寅”条,第287页。
    [2]《明太宗实录》卷五三“永乐四年四月乙卯”条:“命礼部遣使购求遗书。上视朝之暇,辄御便殿阅书史,或召翰林儒臣讲论。尝问:‘文渊阁经、史、子、集皆备否?'学士解缙对曰:‘经、史粗备,子、集尚多缺。'上曰:‘士子家稍有馀资,皆欲积书,况于朝廷可阙乎?'遂召礼部尚书郑赐,令择通知典籍者,四出购求遗书。”第794-795页。
    [3]《明孝宗实录》卷六三“弘治五年五月辛巳”条,第1216页。
    [4]《明太宗实录》卷二一“永乐元年七月丙子”条,第393页。
    [5]解缙《解文毅公集》卷七《王孟扬太史虚舟集序》,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6]叶春及《絅斋先生文集》卷一《纠官邪·决资格》,明万历刻本。
    [7]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一四八《(毛珵)像赞》,《明人文集丛刊》本。
    [1]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中华书局,1981年,第20页。原始文献见《明名臣琬琰录》卷二一金实撰《春坊赞善陈先生行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第21页。
    [1]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第27、28页。
    [2]《明史》卷二八八《李维桢列传》,第7386页。
    [3]皇甫沈《皇甫司勋集》卷三六《梦泽集序》,明万历三年吴郡皇甫氏自刻本。
    [4]王廷陈《梦泽集》卷四《寄嘲江子》,明万历二十八年王追伊刻三十年王追淳修补本。
    [5]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附录一“诗文用字须有来历”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61页。案:雷磊《杨慎诗学研究》一书中对杨氏“学术上的博学论”和“诗学中的博学论”有过专论,认为杨慎博学立场在诗论中的具体表现有三点:.一、强调“诗文用字须有来历”;二、主张辨尽诸家、博学众体:三、性情、问学并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6-128页。
    [6]《明孝宗实录》卷七“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丙辰”条,第135页。
    [1]《明史》卷二八八《陈仁锡列传》,第7395页。
    [2]陆深《俨山文集》卷四○《北潭稿序》。
    [3]《明宪宗实录》卷七○“成化五年八月辛酉”条,第1379页。
    [4]刘定之《呆斋前稿》卷首李东阳撰《呆斋先生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亦见李东阳《怀麓堂文续稿》卷三,《李东阳续集》,岳麓书社,1997年,第169页。
    [1]李贤《古穰集》卷二八《杂录》。
    [2]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三三《拟(自辛)言》。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2]案:王廷相、何孟春二人并没有馆阁经历,胡氏将其归入馆阁,原因有二:一是二人身居高官显职,多显台阁气度:二是皆有庶吉士的背景。王廷相是弘治十五年(1502)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官至兵部尚书;何孟春是弘治六年(1493)进士,拟选庶吉士,因丁忧归未预,后补授兵部主事,官至吏部左侍郎,尽管未预馆选,却是李东阳的得意门生。
    [3]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卷二六《浚川先生王公墓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顾璘《顾华玉集·凭几集续编》卷二《前吏部侍郎燕泉先生何公墓碑》,明嘉靖十九年刻本。
    [5]唐锦《龙江集》卷一二《翰林院学士俨山陆公行状》,《续修四库全书》本。
    [6]薛蕙《薛考功集》卷一○《升庵诗序》,明嘉靖章简甫刻本。
    [1]雷磊《杨慎诗学研究》,第130页。
    [2]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二○六《答胡元瑞》其五。
    [3]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一二《杂柬次公四通》其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明史》卷七○《选举二》,第1700页。
    [2]《明神宗实录》卷五八二“万历四十七年五月丙申”条,第11072-11073页。
    [3]较早介绍庶吉士制度的论文,当推吴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拾零》(《安徽史学》1984年第1期)。然吴先生的研究大多兼论明清,专题介绍明代庶吉士制度的论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耿清珩的《明代庶吉士述略》(《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最具代表性。之后的董倩《明代庶吉士制度探析》(《社会科学纵横》1996年第4期)、邹长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王尊旺《明代庶吉士考论》(《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等论文,又在细部予以补充。近年郭培贵的《明史选举志考论》(庶吉士部分)及《明代各科庶吉士数量、姓名、甲第、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考述》(《文史》第78辑),对庶吉士制度作了深入剖析,较之前人成果,创获尤多。
    [4]将明代庶吉士制度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屈指可数。有关庶吉士的文学情结,简锦松《明代文学批评研究》一书中有“翰林、庶吉士之教养与台阁文风”、“复古派文人与庶吉:上考选”两个专题,虽篇幅有限,终有筚路蓝缕之功;庶吉士范本方面,高棅《唐诗品汇》、《唐诗正声》虽是学界热点,但多从宏观诗学统序的角度来考察,研究重点在明代唐诗学而非馆阁诗学,与庶吉士基本无涉;庶吉士馆课方面,仅何玉军《明代科举与诗歌》(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中有专章介绍,名曰《明代庶吉士的诗歌活动》, 但征引的原始文献仅限几部馆课汇编,未涉及明人文集,尚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1]《明孝宗实录》卷七四“弘治六年四月甲辰”条,第1388页。亦可参见徐溥《徐文靖公谦斋文录》卷一《奏为考选庶吉士事》、丘濬《琼台诗文会稿重编》卷七《乞储养贤才奏》。
    [2]《明孝宗实录》卷七四“弘治六年四月甲辰”条,第1388-1389页。
    [3]丘濬《琼台诗文会稿重编》卷九《刘草窗诗集序》有“举业兴而诗道大废”之说。
    [1]案:徐溥此奏,虽得孝宗允准,但似乎未得到贯彻落实。呈献宿构文字一事暂且不论,其它事宜如“一次开科,一次选用”、“所选不过二十人”、“所留不过三、五辈”诸事,皆未成定制,见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第217页。
    [2]《明世宗实录》卷一四三“嘉靖十一年十月甲申”条,第3325页。
    [1]《明世宗实录》卷二五五“嘉靖二十年十一月庚子”条,第5125-5126页。
    [2]李乐《见闻杂纪》卷九第120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国朝献征录》卷六一《右副都御史王公殉传》附《王崇俭传》,《续修四库全书》本。案:王崇俭是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但笔者查上海图书馆藏《嘉靖二十年进士登科录》,王崇俭条下记其“年五十二”(若疑为“三十二”之讹,又与其父兄年龄差距太大,不符情理),与焦竑所引大不符。但焦氏所述当时的政界、文坛风气,基本可信,不能因其记录有误而全盘否定(不因写作动机而否定背景叙事中的真实成分)。相关研究,可参见陈长文《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一文,《明代科举文献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7-219页。
    [4]王珣,成化五年(1469)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有《南轩诗稿》;王崇文,弘治六年(1493)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左副都御史,有《兼山遗稿》;王崇献,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有《双溪诗集》;王崇俭,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观政通政司,未授官而卒,有《五桂堂稿》。此四种别集,今皆已不存。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馆选定制》,第262页。
    [2]案:所谓嘉靖“隔科馆选”、万历“每科俱选”,时人已有留意,大学士朱赓在奏疏中就提到:“自嘉靖癸未至万历庚辰,二十科内,九科不选,自癸未后每科俱选。”见《明神宗实录》卷四三六“万历三十五年七月丙午”条,第8249页。当然,这只是庶吉士开科的一个总体发展态势,历科开选或罢选的具体情况及原因,各有不同,非以上八字所能概括,可参见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第218-220页。
    [3]据孟洋《孟有涯集》卷一七《何君墓志铭》:“(景明)壬戌举进士,进士例改庶吉士,何君独以不喜私谒,弗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六《凤洲王公神道碑》:“(世贞)丁未成进士,会选馆,举主讽公贽文于夏学士,公耻干谒,谢之。”
    [4]案:笔者在浩如烟海的明集文献中,竟找不出有关进士馆选落选的太多材料,与庞杂的入选材料形成鲜
    [1]郭培贵《明代各科庶吉士数量、姓名、甲第、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考述》,《文史》第78辑,中华书局,2007年,第192页。
    [2]李应策《苏愚山洞续集》卷一一《馆选述》,明崇祯刻本。
    [3]案:李应策说“南直已选四人,溢往数”,此说不确,从嘉靖十四年(1535)至万历十一年(1583),庶吉士总额或二十八人,或三十人,或三十三人,未有太大变动,南直隶选四人,近乎惯制。另,根据李应策的说法,申时行削减了陕西的一个名额,但为避“私乡曲之诮”,没有径直将南直隶名额由惯例的四人增至五人(徐应聘、邵庶、史孟麟、梅鹍祚),而是将河南名额由原来的两人增至三人(季道统、杨凤、宁中立),这一批评中肯可信,与前后数科相比,河南庶吉士选三人,的确很不合理。文中李氏所称的“吴下无赖钱神”、“吴下公”,即宁中立,南直隶常州人,冒河南颍川卫籍。
    [4]案:万历十一年(1583)科陕西籍进士有十九人,故李应策认为按惯例当选二人。他提及的“马乾庵、南旸谷诸公例”,指嘉靖三十二年(1553)科,是科陕西籍进士17人,故有马自强、南轩二人选庶吉士。另外,几个文化欠发达的省份还有轮转之例,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阁试》:“自初考时,各省限定人数,而云、贵、广西三省,又每科轮选,如壬辰当用广西,则是科止中一人为马文卿;乙未当用云南,是科止中一人为佴祺,皆未入试,已知妙选属之。”第391页。
    [1]陶望龄《歇庵集》卷一七《湖广参政警庸林公墓志铭》,《续修四库全书》本。
    [2]郭培贵《明代各科庶吉士数量、姓名、甲第、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考述》,第193页。
    [3]黄佐《翰林记》卷一四《考选庶吉士》。案:正统以前的馆选环节,尚无法确考。马愉《马学士文集》卷五《送江编修归省诗序》曰:“既而念文学之士不可概以有司任,使馆阁清密,尤不可不储才以备后用。乃复进诸士于内阁,凡三试,拔得词翰优者八人,优赐宠之,命读书中秘,充广问学。”《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所记为宣德五年(1430)庶吉士江渊之例,但文中所说的“凡三试”,具体为何,已难考证。
    [4]《明世宗实录》卷九九“嘉靖八年三月甲子”条,第2356页。
    [1]张邦奇《张文定公四友亭集》卷一一《拟御试庶吉士题读<五伦书>有述》。
    [2]夏言《桂洲诗集》卷四《读<大明律>》,《续修四库全书》本。
    [1]张四维《条麓堂集》卷一《悯农诗,馆选首卷》,《续修四库全书》本。
    [2]姜宝《姜凤阿文集》卷二《廷试馆选稿·悯农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许獬《许钟斗太史文集》卷一《观播州山川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眭石《眭东荪先生集》卷一《观播州山川图》,清光绪二十四年木活字本。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九《许钟斗集》提要,第1620页。
    [4]姜宝《姜凤阿文集》卷二《阁试授官稿·积雨独坐有怀》。
    [1]《明武宗实录》卷五○“正德四年五月壬子”条,第1154页。
    [2]《明史》卷七○《选举二》,第1701-1702页。案;此段文字的表述,亦有细微讹误之处,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有详辩,可参看,第222-225页。
    [3]《明孝宗实录》卷○“弘治元年十一月壬申”条,第470-471页。
    [4]案:明代科道考选,是仅次于庶吉士考选的铨选热门(晚明科道官员的热门程度甚至超过翰林官员)。常规的科道考选,必须有三年以上任官经历者方可参选,竞争非常激烈。而庶吉士散馆后,即使成绩位居中下,依然可授科道。
    [1]《明武宗实录》卷一二四“正德十年闰四月癸亥”条,第2485-2486页。
    [2]高拱《本语》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储巏《柴墟文集》卷六《赠少参吴君之官广西叙》。同卷《赠黄时用诗序》中亦有类似文字。
    [4]赵贞吉《赵文肃公文集》卷一六《刘文简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明史》卷二八六《徐祯卿列传》,第7350页。
    [2]储巏《柴墟文集》卷九《辣斋王公墓志铭》。
    [3]案:相关史籍并无天顺四年(1460)科庶吉士限年的记载,且明代庶吉士的最低限年是三十五岁以下,三十三岁尚不得与,于理不符。倒是英宗诏令当科“选人物端重、语音正当者二十馀人为庶吉士,止选北方人,若南方人有似彭时者,方许选取。”后十五人中,南士仅三人。王徽是南直隶江宁人,若因籍贯被馆选淘汰,倒在情理之中。
    [4]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五《送刑曹副郎王君惟贤北上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明世宗实录》卷五○九“嘉靖四十一年五月丁酉”条,第8385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壬戌科罢选吉士》,第264-265页。
    [3]《明熹宗实录》卷六○“天启五年六月庚辰”条,第2792-2793页。
    [1]《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七“万历三十四年十一月戊辰”条,第8049页。
    [2]黄佐《翰林记》卷四《公署教习》。
    [3]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九○《翰林公署偶作》。案:原诗未有纪年,黄佐《翰林记》卷四《公署教习》将之系年于“弘治癸丑”(1493),但据杨守阯《碧川文选》卷三《简命育英唱和诗序》:“弘治七年春正月,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程公克勤被命教庶吉士。先是,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讲学士李公宾之独任教事,至是二公同任焉。”则此诗当作于弘治七年(1494)正月后。
    [4]案:嘉靖以前无单科馆课汇编存世。仅能据明人文集中的单篇作品略窥一二,无法还原当时的庶吉士教习全貌。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明前期与后期的阁试、馆课作品,虽可看出一些区别,却无法作全面的比较。但是,馆选诗作为一种特例,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庶吉士教习的官方态度,从《春雨诗》、《春阴诗》到《读五伦书有述》、《读大明律》、《悯农诗》、《观播州山川图》等,其中的政教化趋向非常明显。
    [1]《明世宗实录》卷三八六“嘉靖三十一年六月丁丑”条,第6806页。
    [2]《明史》卷七一《选举三》,第1713-1714页。
    [1]案:翰林院待诏虽只有从九品,却不常设,且身居玉堂,多沐恩荣。如黄佐《泰泉集》卷三五《送文待诏归姑苏序》曰:“待诏官虽初命,然在祖宗朝,则有若朱公善、解公缙,稍迁即为学士。正德中,潘公辰犹至奉常卿。故事,非博雅修洁之士不轻授。”清康熙二十一年黄逵卿刻本。案:明嘉靖二十一年李时行刻《泰泉集》十卷本为诗集,未收录文章,此序仅见于康熙刻六十卷本。
    [2]《明史》卷二八二《吴与弼列传》,第7241页。
    [1]尹直《謇斋琐缀录》卷四。
    [2]《明武宗实录》卷八二“正德六年十二月戊子”条,第1777页。
    [1]《明宪宗实录》卷二四四“成化十九年九月甲午”条,第4129-4130页。
    [2]《明宪宗实录》卷二四四“成化十九年九月甲午”条,第4129页。
    [3]陈献章《陈献章集》卷六《过漷县,风大作,取舟中储酒饮之》,中华书局,1987年,第678页。
    [4]陈献章《陈献章集》卷四《用韵寄潘时用》,第371页。案:原诗未有纪年,阮榕龄《陈白沙先生年谱》将之系于弘治二年(1489),见《陈献章集》附录二《年谱及传记资料》,第846页。
    [5]李东阳《麓堂诗话》,《全明诗话》本,第494页。
    [1]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五,第125页。亦可参见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卷四:“待诏以荐起,预修国史。北人同馆局者从待诏丐画,不以礼,多弗应。辄流言曰:‘文某当从西殿供事,奈何辱我翰林为?'待诏闻之,益不乐,决归矣。”案:何良俊、王世贞所说是否为同一事,尚难判断,王氏明言“北人同馆局者”,而杨维聪(北直隶固安人)、姚涞(浙江慈溪人)、龚用卿(福建怀安人)中,只有杨一人是北人。
    [2]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一一“姚涞”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14-316页;姜宸英《湛园集》卷四《姚明山学士拟传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六《姚明山之诬》,中华书局,1981年,第91-92页。姚涞原文,见《明山先生存集》卷三《赠衡山文先生南归序》。有关文征明的辞官原因,可参见刘鹏《文征明致仕考略--由王宠行书札<起居贴>引发出的问题探索》,《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第73-77页。
    [3]周道振、张月尊编《文征明年谱》,百家出版社,1998年,第367页。
    [4]文征明《文征明集》卷一一《感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12-313页。
    [1]文征明《文征明集》卷一五《征明比以笔札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一、其二、其三,第420页。
    [1]《明史》卷三○六《顾秉谦列传附来宗道列传》,第7847页。
    [2]《明世宗实录》卷五三“嘉靖四年七月庚午条”,第1317-1318页。
    [1]庄昶《定山先生集》补遗湛若水撰《定山庄先生祠堂记》,明嘉靖十四年刘缙江浦刻本。
    [2]陈献章《陈献章集》卷二《与张廷实主事》其一,第160页。
    [3]案:有关陈献章的出处思想,朱鸿林《陈白沙的出处经验和道德思考》一文有精彩论述,见《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219页。前文所论陈献章荐举不就一事,此文亦有精到之论,可参看。
    [1]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五《郎中庄定山先生昶》,中华书局,1985年,第1081页。
    [2]《明宪宗实录》卷七一“成化五年九月壬午”条,第1388页。
    [3]尹直《謇斋琐缀录》卷四。案:陈献章荐举矜名、罗伦吴与弼交恶二事,皆典出尹直《謇斋琐缀录》,且都有弘治初年的《宪宗实录》予以佐证,其文献来源过于相似,有可能包含馆阁大僚的个人成见,如此则未必属实。但这种叙事立场,本身就表明了馆阁对“野翰林”的排斥态度(扬谪抑野)。
    [4]案:《国朝献征录》卷二一邹智撰《序正一峰先生事状》曰:“(伦)改南京翰林院,供职两月,以疾辞,不报。六年再辞,乃得归。”但据《明宪宗实录》卷七一可知,罗伦以疾去任在成化五年(1469)九月,笔者从《实录》之说。
    [1]《明史》卷二八二《陈真晟列传》,第7242页。
    [2]黄瑜《双槐岁抄》卷九《庄定山》,第172页。
    [3]陈献章《陈献章集》卷六《答张梧州书中议李世卿人物、庄定山出处、熊御史荐剡所及》其三,第630页。
    [1]《明史》卷二八六《林鸿列传附高棅列传》,第7336页。
    [2]金生奎《明代唐诗选本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1]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三《高棅传》,《四部丛刊》本。
    [2]徐阶《世经堂集》卷二○《示乙丑庶吉士规条》。
    [3]《万历疏抄》卷一管志道撰《乞稽祖制、酌时宜以恢圣治疏》,《续修四库全书》本。
    [1]案:不可否认,奏疏的史料价值,在诸多文献中已属上乘,但笔者认为,其真实性不及徐阶所撰规条。因为管志道是万历年间人,“自正统以后”云云,属追述性文字,加上他属非馆阁官员,未必清楚馆阁内部诸制度的演变细节,存在将晚明典章误植到整个明代的可能性,而徐阶是庶吉士阁师,徐文是在第一时间制定的制度规条,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2]《词林典故》卷三《职掌》“明学士掌教习庶吉士”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案:金生奎《明代唐诗选本研究》说道:“笔者对《明会典》全书检索,未发现明代教习庶吉士用《唐诗正声》的记载,不知《词林典故》所据何出。”第123页。这里,金先生明显将“凡庶吉士……用《唐诗正声》”整段文字误作是《明会典》引文,其实这段话仅首句引自《明会典》,原文作“凡庶吉士,内阁会同吏、礼二部考选,送院读书,奏请学士以上等官二员教习”,见《(弘治)明会典》卷一七四《翰林院》;《(万历)明会典》卷二二一《翰林院》,第1097页。
    [3]艾南英《天佣子集》卷四《上提学怡云陈公祖书》。
    [4]宋荦《西陂类稿》卷二七《漫堂说诗》,民国六年宋恪窠重刻清康熙刻本。
    [1]案:唯一的例外是亢思谦《慎修堂集》卷一五《读文章正宗书事》:“因文而求乎道,得道而忘乎文,斯则善学文者也。朝家以之训士,其意谓不在兹乎?”《四库未收书辑刊》本。这里所说的“朝家训士”,言指比较笼统,但可作庶吉士教习解。
    [2]黄佐《翰林记》卷九《讲读合用书籍》。
    [1]叶盛《菉竹堂稿》卷八《书文章辨体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五九《新安文献志凡例》。 并不矛盾。郭先生讨论的是文体分类,强调的是文体功能,容易导致“类从”倾向;而笔者讨论的是文章分类,功能是与文体并列的一种文学属性,与文体的“类分”、“类从”原则无关。
    [1]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卷首《文章正宗纲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集部·总集类》总序,第1685页。
    [3]案:原书将议论之辞分为十类,“诸臣论谏之辞”中,“告王”、“告君”、“告执政”各是一类。笔者在表格绘制过程中,略作调整。
    [4]姜宝《姜凤阿文集》卷二《重刊文章正宗序》。
    [5]许国《许文穆公集》卷二《文章正宗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文章正宗提要》,第1699页。
    [2]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卷一末“右春秋列国往来应对之辞凡三十七事”小字注。
    [3]崔铣《崔氏洹词》卷一《刻文章正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三《春秋词命引》。
    [1]李濂《嵩渚文集》卷首贾咏撰《嵩渚文集序》。
    [2]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卷首《文章正宗纲目》。
    [3]顾应祥《崇雅堂文集》卷九《重刻续文章正宗序》,明万历三十八年跋刻本。
    [4]漆子扬、马智全《从<文章正宗>的编选体例看真德秀的选学观》,《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90页。
    [1]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卷首《文章正宗纲目·诗赋》。
    [2]黄衷《矩洲诗集》卷五《次韵燕泉司空和陶五首》小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杨士奇《东里续集》卷一八《续文章正宗》。
    [4]顾应祥《崇雅堂文集》卷九《重刻续文章正宗序》。
    [1]宋讷《西隐文稿》卷六《唐音缉释序》,《明人文集丛刊》本。
    [2]梁潜《泊庵集》卷一六《跋唐诗后》。
    [3]杨士奇《东里续集》卷一九《唐音》。
    [4]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二二《志云先生集序》。
    [5]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五三《答富溪宗人景宗书》。
    [6]孙绪《沙溪集》卷一六《无用闲谈》。
    [7]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卷一二《刻唐诗正声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8]李时勉《谥忠文古廉文集》卷一○《故礼部右侍郎吾公神道碑》。
    [9]徐伯龄《蟫精隽》卷一六《陈太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陈广宏《明初闽诗派与台阁文学》,《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第74页。
    [2]高棅编《唐诗正声》卷首黄镐撰《唐诗正声序》。
    [3]陈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卷三《唐诗正声序》。
    [4]陈广宏《明初闽诗派与台阁文学》,第74页。
    [5]康麟编《雅音会编》卷首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案:孙春青《明代唐诗学》中已经注意到这条材料,却只是推断“《正声》可能在福建、广东一带流传较多”。笔者以为,其流布范围远不止此。现存的正统七年(1442)序,有彭曜、陈敬宗、周忱三篇,当时三人的任官,彭为金吾右卫指挥佥事,陈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周为工部左侍郎,皆属京职。周兴陆先生认为正统七年(1442)刊刻地为北京,陈广宏师也认为在两都,基本可信。《雅音会编》在福建刊刻,只是因为康麟(广东人)时任福建按察佥事,无法据此推断他所言指的流布范围仅限福建、广东之地。
    [6]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九《唐律群玉序》,《明人文集丛刊》本。案:何乔新是景泰五年(1454)进士,惜《唐律群玉序》一文已无法系年,只能暂且将此文置于成化十七年(1481)后这一时间段。从理论上来说,此文撰于成化十七年(1481)以前的可能性颇大,若如此,则前一阶段又添一力证。
    [1]高棅编《唐诗正声》卷首《唐诗正声凡例》,明嘉靖三年胡缵宗序刻本。案:高棅《唐诗正声凡例》是否伪作,学界颇多争议,未有公论。即使是伪作,至少也反映出在作伪者眼中,《唐诗正声》对《唐音》诗学观念有过承袭。
    [2]杨士弘编《唐音遗响》卷首《总目并序》,明初刻本。案:明刻张震注本、四库本俱无此序,仅见于国家图书馆藏明初刻本(《唐音》十一卷本,其中《唐音遗响》配另一明初刻本)。
    [3]胡缵宗《鸟鼠山人后集》卷二《唐雅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卷一二《刻唐诗正声序》。
    [5]案:对《唐音》“律变”意义的强调,本是《品汇》的理论价值所在,却由之后的《正声》来现实承担。笔者以为,原因有二:一、嘉靖以前,《正声》的最早刊刻时间和流布广泛程度远胜《品汇》;二、《品汇》的“声律纯完”说,有矫枉过正之嫌,《正声》的“正”字,更容易为时人所接受。
    [1]李维桢《大泌山房文集》卷九《顾李批评唐音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案:复古派对《唐音》的推重,基本已成定论;而茶陵派与《唐音》的关系,学界尚未明辨,李维桢此序亦言之不详,乔宇《重刊唐音序》中说得比较明白:“近世所传,惟杨士弘《唐音》为正……成化间,人文载昌,杨先生、李文正公起自南服,大昌厥声,谓诗贵意、贵远、贵淡,每意到清适辄于诗,发之音响格调,论者谓得宫声之正。暇日取士弘所选而刊正之,欲尽反希阔之音,以追纵风雅之盛。”
    [2]乔宇《乔庄简公集》卷六《重刊唐音序》,明隆庆五年王世贞、乔世良刻本。
    [3]杨士弘编《唐音》卷首《凡例》第4条。
    [4]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四《古诗选唐序》,《四部丛刊》本。
    [5]杨一清《石淙文稿》卷一三《柏厓和唐诗序》,明嘉靖刻本。
    [6]陆深《俨山文集》卷三八《重刻唐音序》。
    [1]《明宣宗实录》卷六四“宣德五年三月己巳”条,第1524页。
    [2]见黄佐《翰林记》卷一四《教书》:“洪武中宋濂、永乐初解缙,皆常领庶吉士,特与之讲究尔,未尝抗颜为师也。宣宗时,亲教庶吉士,考其文艺,与永乐时同。至正统戊辰,乃专命詹事兼侍讲学士刘铉、祭酒王询教书,自后以为例。内阁于学士及詹事府、坊、局等官择资望深者二员,请旨送本院教书,谓之开馆。”案:黄佐所说“詹事兼侍讲学士刘铉、祭酒王询”,实系二人终官。正统十三年(1448)时,刘铉为翰林院侍讲,王询为翰林院修撰。
    [3]《明世宗实录》卷一七三“嘉靖十四年三月丁卯”条,第3755页。案:需要说明的是,这条史料引自嘉靖十四年(1535)实录,而单馆师制度实始于嘉靖十一年(1532),只是《实录》未有确论。陆深《俨山文集》卷八○《文康顾公行状》可为佐证:“壬辰十月,(顾鼎臣)奉特旨教庶吉士吕怀等二十一人,旧例教庶吉士率用翰林臣二员,独受简命,自公始也。”
    [1]《明世宗实录》卷二四八“嘉靖二十年四月庚申”条,第4965-4966页。
    [2]《明神宗实录》卷三九八“万历三十二年七月丁丑”条,第7487页。
    [3]案:此表所列名单据《明实录》、《国榷》及相关文献辑出,因《实录》篇幅浩繁,或有疏漏,在所难免。宋体表示初任官员,黑体表示补任官员。
    [4]案:是科未立馆师,相关缘由见王(?)《王文肃公集》卷九《王公墓志铭》:“(王献)与状元柯潜等二十八人同进学东阁,赐居第,给大官酒馔及膏纸费,命内阁大臣典领之,盖不别立师,不出就郎署,一如永乐初科故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另,正德三年(1508)、崇祯四年(1631)二科,相关史料较少,馆师待考;嘉靖八年(1529)科,庶吉士馆选未久即遭解散,未曾任命馆师:崇祯七年(1634)、十年(1637)、十三年(1640)三科,属庶吉士选拔改制,情况比较特殊,不可一概而论。
    [1]张廷玉《词林典故》卷五徐乾学撰《翰林院教习堂题名碑记》。
    [2]《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卷一何洛书《议军京操班军疏》张居正评语,《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茅元仪《石民四十集》卷八○《与顾九畴庶常书四》,《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邵宝《容春堂续集》卷一四《文简毛公行状》,明嘉靖十三年慎独斋刻本。
    [3]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六《南野欧阳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一《奉诏育材赋有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7-8页。
    [2]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二九《翰林·往行·殷文庄》,《续修四库全书》本。
    [1]倪岳《青溪漫稿》卷一《耕藉田赋》题注,清光绪二十六年嘉惠堂刻本。
    [2]徐阶《世经堂集》卷二○《示乙丑庶吉士规条》。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九《中秘草》提要,1617页。
    [4]案:据笔者所掌握的明代馆课合集和别集中的馆课作品来看,明确标注“上旬”、“下旬”的,都是万历年间的庶吉士作品,或可作一佐证。另外,还有一事值得注意,笔者从来没有看到过标注“中旬”字样的馆课作品,其中缘由,有待考证。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五《科场·阁试》,第391页。
    [2]案:现存文章大多只提及阁试第一、第二名之事,实带有矜夸之意。但全排名制度是客观存在的,见王樵《方麓集》卷九《与仲男肯堂书三十五则》其十一:“书来言馆中工课及屡试名次……汝三试,一次第七,一次第三,一试第二,不为不高。”
    [3]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二八《华编修伯瞻墓志铭》,《李东阳集》第2卷,第411-412页。
    [4]《明文海》卷二四八魏学礼撰《陆子馀集序》。
    [5]姚希孟《响玉集》卷九《宋则甫馆课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6]王樵《方麓集》卷九《与仲男肯堂书三十五则》其十二。
    [7]王樵《方麓集》卷九《与仲男肯堂书三十五则》其五。
    [1]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八《送石邦彦检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114页。
    [2]王维桢《王氏存笥稿》卷一六《与南吉士叔后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明神宗实录》卷四六二“万历三十七年九月庚辰”条,第8713页。案:万历中期以后,庶吉士留馆人数过多,以致朝廷有停科之议。隆庆以前,上、中卷的比例尚不至如此悬殊,预估上卷比例在35%-50%之间。
    [4]《明神宗实录》卷五三八“万历四十三年十月己巳”条,第10228-10229页。
    [1]《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卷首王锡爵撰《国朝馆课续集叙》。
    [2]《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卷首《凡例》第2条。
    [3]徐阶《世经堂集》卷二○《示乙丑庶吉士规条》。
    [4]刘理顺《刘文烈公全集》卷七《林可任馆课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杨守勤《宁澹斋全集》卷二《姜仲(?)馆阁试草序》。
    [2]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凡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9页。
    [1]许批邹文见《国朝馆课经世宏辞》(以下简称《宏辞》)卷二,许批陈文见《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以下简称《续集》)卷一,田批陶文见《续集》卷二。
    [2]以上四条许国批语皆见《续集》卷五。
    [3]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表》,第37页。
    [1]邹批庄文、王批申文、冯批萧文皆见《宏辞》卷二。
    [2]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议》,第39页。
    [3]沈批王文见《宏辞》卷三,刘批王文见《宏辞》卷四,张批韩文见《续集》卷三。
    [1]张批史文、余批叶文见《续集》卷三,陈批邹文见《续集》卷四。
    [2]严批高文、申批李文、杨批徐文见《宏辞》卷五,赵批、汪批邹文见《宏辞》卷六,张批朱文、邹批杨文见《续集》卷四。
    [3]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序》,第42页。
    [1]田批董文、许批董文、王批陈文皆见《续集》卷七。
    [2]申批李文、许批刘文、董批许文皆见《续集》卷七。
    [3]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记》,第42页。
    [1]孙批高文、董批吕文见《宏辞》卷九,董批张文见《续集》卷七。
    [2]《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卷一二沈一贯《日方升赋》李春芳评语。
    [3]案:需要说明的是,单科馆课录并不是当科馆课的全编,不仅同一试题的不同作品存在一个选录过程,就算是馆课试题,同样也有一个筛选过程。笔者在一定量的案例基础上,区分馆课诗命题的分体情况,只求人体面貌,未必精确,也无法做到精确。
    [1]《(弘治)明会典》卷四三《礼部二·京官常朝仪·事例》。
    [2]陈广宏《明初闽诗派与台阁文学》,第71页。
    [1]黄佐《翰林记》卷二○《学士柏》。
    [2]《元明事类抄》卷三《炎暑赋》引《李东阳年谱》:“公(李东阳)为庶吉士时,刘文安阁试公《炎暑赋》,叹曰:‘此文殆绝无而仅有者,观子之志,盖欲用世,吾老不及见矣。'”原始文献见李东阳《怀麓堂文续稿》卷三《呆斋先生文集序》:“先生尝阅东阳阁试《炎暑赋》,进而谓曰:‘吾老矣,纵不死,亦当去矣,子必勉之。'”《李东阳续集》,第170页。与《年谱》略有差异,未见“绝无而仅有”一句。
    [3]潘希曾《竹涧先生文集》卷六《东园看月诗序》,明嘉靖二十年黄省曾刻本。
    [4]陆深《俨山外集》卷一八。
    [5]《明史》卷二八八《王穉登列传》,第7389页。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须溪四景诗集》提要,第1410页。
    [2]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171页。
    [1]王穉登《王百谷集·燕市集》卷上《袁相公阁试瓶中紫牡丹诗》,《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明史》卷二八八《王穉登列传》,第7389页。
    [3]王穉登《王百谷集·燕市集》卷上《答袁相公问病二首》其一。
    [4]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一四《王穉登》,第430页。
    [1]唐时升《三易集》卷四《秋夜忆早朝和曾退如馆课》、《忆江城梅花和文少玄馆课》,《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新刻甲辰科翰林馆课》卷一一孙承宗《闰九月九日观菊有述》、王家植、姚士慎同题。
    [2]曹学佺《石仓诗稿》卷三《和陈太史阁试春鸟隔花声》,《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徐(?)《鼇峰集》卷一二《和陈太史阁试春鸟隔花声六韵》,《续修四库全书》本。
    [1]刘理顺《刘文烈公全集》卷七《林可任馆课序》。
    [2]《重校订丁未科翰林馆课全编》卷首施凤来撰《馆阁试草叙》。
    [3]《宁明馆课》卷首顾尔行撰《皇明馆课全编序》。
    [1]黄佐《翰林记》卷四《文渊阁进学》。
    [2]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二九《翰林·往行·薛国观》。
    [3]王樵《方麓集》卷九《与仲男肯堂书三十五则》其十二。
    [4]王维桢《王氏存笥稿》卷一六《与南吉士叔后书》。
    [1]徐有贞《武功集》卷三《金台倡和诗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案:此文未见于南京图书馆藏清初钞本《天全翁集》(残本五卷),故仍据《四库》本征引,下同。
    [1]《词林典故》卷六《仪式·明》引《水南翰记》。
    [2]丘濬《琼台诗文会稿重编》卷一一《送侍读学士徐先生掌南京翰林院序》。
    [3]黄佐《翰林记》卷一《公私聚会序坐》引李东阳语。
    [4]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卷一《郊祀斋宿翰林奉柬诸同寅》。
    [5]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五五《简都宪屠同年朝宗》。
    [1]黄佐《翰林记》卷一五《斋宿》。
    [2]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六三《焚香联句》。
    [3]王绂《友石先生诗集》卷四《元夜玉堂斋宿分韵得星字》,清王乃昭钞本。
    [4]杨荣《杨文敏公集》卷一一《大祀宿斋坛倡和诗序》。
    [5]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五《对雨诗序》。
    [6]王直《抑庵文集后集》卷三六《题对雨诗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案:此文未见于明隆庆二年王有霖刻《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四十卷,故仍据《四库》本征引。
    [1]胡俨《颐庵文选》卷首胡广序,清钞本。
    [2]黄佐《翰林记》卷六《入直》。
    [3]文征明《文征明集》卷一一《内直有感》,第298页。
    [4]黄佐《翰林记》卷二○《馆阁题咏》。
    [1]徐有贞《武功集》卷二《文渊阁赏雪诗序》。
    [2]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评论诗文》。
    [1]顾鼎臣《顾文康公诗草》卷五《聚奎堂燕坐偶成二二首》其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梁潜《泊庵集》卷七《春闱倡和诗序》。
    [3]陈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卷四《题尊经阁中秋倡和诗后》。
    [1]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六《京闱唱和诗序》。
    [2]柯潜《竹岩集》卷六《春闱倡和诗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3]尹襄《巽峰集》卷五《烹鹅会边汝明有作次韵二首》诗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郭维藩《杏东先生文集》卷五《烹鹅会中次东阜韵二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张璧《阳峰家藏集》卷一○《鹅会次边东阜韵》诗题小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黄佐《翰林记》卷一《史馆》。
    [4]刘基《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卷五《送宋仲珩还金华序》,《四部丛刊》本。
    [5]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六《诗学梯航序》。
    [6]《明世宗实录》卷一一○“嘉靖九年二月辛未”条,第2591页。
    [7]何瑭《柏斋文集》卷一《史职议》,明嘉靖刻本。
    [1]徐溥《徐文靖公谦斋文录》卷一《送李学士南归次韵》其三。
    [2]李东阳《怀麓堂诗前稿》卷一六《再答方石》,《李东阳集》第1卷,第370-371页。
    [3]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三五《太监陈公荣贺序》。
    [1]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一二《燕会》。实据黄佐《翰林记》卷五《到任燕会》而来,略有增补。
    [2]黄佐《翰林记》卷二○《聚奎堂宴集》。
    [1]周旋《畏庵周先生文集》卷二《聚奎堂赋并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张昇《张文僖公诗集》卷一《玉堂燕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黄佐《翰林记》卷一九《例赠》。
    [4]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送陈编修师召南归展墓序》。
    [1]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二《送翰林编修丁君归省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25页。
    [2]刘球《两溪文集》卷九《送邹翰林还吉水诗序》,明成化六年安成刘氏家刻本。
    [3]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三七《书祖筵分咏诗后》。
    [4]费寀《费钟石先生文集》卷二三《东阜边公墓志铭》。
    [5]商辂《商文毅公集》卷五《赠侍郎杨君分题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黄瑜《双槐岁抄》卷八“玉堂赏花”条,第162页。
    [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五《陈剩夫集》提要,第1560页。原始文献见陈真晟《陈剩夫先生集》卷三《题(玉堂赏花集)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叶盛《水东日记》卷七“玉堂赏花集”条,第73页。
    [4]杨一清《石淙诗稿》卷一二《玉堂芍药盛开》诗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明史》卷七五《职官四》,第1834页。
    [2]黄佐《翰林记》卷二○《瀛洲雅会》。
    [1]陆树声《陆文定公集》卷一二《瀛洲会记》,明万历四十四年陆彦章刻本。
    [2]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页。对此概念运用较为成功的,当推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一书,他充分强调了宋代文人的复合型主体特征,深入考察士大夫参政主体、文学主体和学术主体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一视角,研究北宋党争与文学的互动关系,以及北宋党争与学术的合力共振,创获良多。
    [3]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第125-126页。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杨少师荣”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2]杨荣《杨文敏公集》卷一三《送翰林编修杨廷瑞归松江序》。
    [3]倪谦《倪文僖公集》卷二二《松冈先生文集叙》。类似观点在明人文集中颇为常见,如姚夔《姚文敏公遗稿》卷六《刘文介公文集序》曰:“文章载道之器,不深于道而言文章,是徒言也。”与倪谦所说如出一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又案:有关“文本六经”、“文以载道”等诸多说法,其实早在明初官修《元史》时就已定下了国家基调。《元史》卷一八八《儒学传序》曰:“六经者,斯道之所在,而文则所以载夫道也。故经非文则无以发明其旨趣,而文不本于六经,又乌足谓之文哉?由是而言,经艺、文章,不可分为二也,明矣。”第4313页。这段话,既反映了纂修官宋濂、王祎的文学主张,也是明代官方文学观念的一个坐标,后世馆阁文学的发展,大体上没有脱离这一窠臼。
    [4]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八《叶文庄公集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110页。
    [1]案:有关“尚质主义”和“审美主义”的诗文观概念,可参见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第三章第一节《审美主义于弘治问的流布》,第118-134页。
    [2]叶盛《菉竹堂稿》卷五《杨布政文集序》。
    [3]顾璘《顾华玉集·息园存稿文》卷五《野全谢先生同继室赠安人汤氏合葬墓志铭》。
    [1]严嵩《钤山堂集》卷三五《陆公神道碑》。
    [2]何宗彦《何文毅公集》卷七《王文肃公文草序》。
    [3]《明文海》卷二五三张慎言撰《何文毅公全集序》。案:何宗彦为湖广随州人,故张慎言文中所举柄文者如杨溥、李东阳、张居正,皆湖广人士,未必体现明代馆阁文柄的流变全貌。但晚明士大夫对“文归馆阁”的期待,由此可见一斑。
    [4]简锦松《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之批评立场》,台湾《文学新论》,2004年第7期。简先生指出,钱谦益存编撰《列朝诗集小传》时,有明确的恢复馆阁文权之立场,“因其本人为明代词林最后之人望,对于 馆阁文权之兴废,自觉有恢复之责,因而极力营造馆阁词林师承相传、领袖坛坫的形象,他一方面强调词林的团结和谐,一方面斥责馆阁中迎事李、何、王、李者,意图恢复馆阁文权,全面扫除侵夺馆阁文权的郎署文学势力。”
    [1]案:明前期馆阁八景诗研究,郑礼炬在《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中有专题论及,称之为“八体”,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2-114页。郑文主要涉及八景诗的题材内容和结构体式,侧重文体内部研究,而本篇则希求借八景诗的流变,来反映馆阁文学影响力的消退。类似的文学体类尚有不少,如馆阁体物赋的发展、明中叶乐府诗的兴起,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馆阁文学与郎署文学的权力交替过程。
    [2]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八《形胜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6-117页。
    [1]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卷一八《石潭八景诗序》。
    [2]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卷二○《富溪八景诗序》。
    [3]案:八景诗源流于宋代宋迪的《潇湘八景》诗,明代馆阁八景诗只是其中的一条发展支脉。至于地方上的八景诗风,是否承袭馆阁八景诗风而来,笔者持怀疑态度,本篇亦无意深究。有关地方文献中的“八景”文化研究,张廷银先生发表有一系列论文,包括《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文献》2003年第4期)、《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等,可参看。
    [1]案:成化二年(1466)三月殿试,授状元罗伦翰林院修撰,五月,上疏被谪:成化三年(1467)十月庶吉士散官授职,十二月,章懋等三人疏谏被谪。翰林新贵行越俎之事,且相隔时问如此之短,给当时的中央士大夫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
    [2]罗伦《一峰先生文集》卷八《与刘素彬书》,明嘉靖二十八年张言刻本。其他几人也有类似看法,见《明史》卷一七九《章懋列传》:“懋为学恪守先儒训,或讽为文章曰:‘小技耳,予弗暇。'”第4752页。庄昶《定山先生集》卷六《滁州志序》:“余观之环滁之遇,不足以为遇也。韦应物、满执中者诗,果何哉?诗人之诗也。欧阳修、曾子固者文,果何哉?文人之文也。以诗文之人,而当此环滁之遇,其视尼丘之孔、泰山之轲、舂陵之周、龙门伊洛之二程、紫阳云谷之朱子,其所遇者当何如也……骚雅馀谈、文章小技者,恶足以当此哉?”
    [3]王九思《渼陂集》卷首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康海《对山集》卷一三《樊子少南诗集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1]案:狭义的郎署文学,即六部文学;广义的郎署文学,相当于非馆阁文学,还包括都察院、六科、大理寺等中央政府部门。虽然科道官员在中央政局中与馆阁、郎署鼎足而三,但在文学领域,基本上与郎署同流,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意义。
    [2]赵宽《半江赵先生文集》卷一一《送民部田君景瞻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明史》卷七二《职官一》,第1735-1737页。
    [2]杨荣《杨文敏公集》卷一二《送文选郎中孙斯玉归连江序》。
    [3]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二《公馀韵语序》。
    [4]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六《方城宗君墓志铭》。
    [1]《明史》卷七二《职官一》,第1741页。
    [2]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二二《送湖广布政司参议林君序》。
    [3]靳贵《戒庵文集》卷八《赠广东参议罗君志仁之任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明史》卷七二《职官一》,第1746-1749页。
    [5]黄仲昭《未轩公文集》卷九《立斋宋君墓志铭》,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6]柴奇《黼庵遗稿》卷一一《知府李石斋行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7]王慎中《王遵岩先生文集》卷一七《答宋仲石三首》其二,清康熙五十年闽中同人书社刻本。
    [1]《明史》卷七二《职官一》,第1751-1753页。
    [2]张弼《张东海先生文集》卷四《兵部郎中徐君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三《送张君汝弼知南安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41-42页。
    [4]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二七《兵部武库郎中吴君墓志铭》,
    [5]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05页。
    [1]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第205页。
    [2]吴俨《吴文肃摘稿》卷四《南京兵部车驾丁郎中墓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丘溶《琼台诗文会稿重编》卷九《云庵集序》。
    [4]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九《桂坡稿序》。
    [5]罗圮《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卷二《送刑部员外蔡君之任南京序》。
    [6]罗圮《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卷一○《寿周太宜人七十诗序》。
    [7]夏良胜《东洲初稿》卷二《公馀文会序》,明正德、嘉靖间危德、朱挥刻本。
    [1]殷士儋《金舆山房稿》卷一○《河南按察使李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欧大任《欧虞部集·文集》卷一五《梁比部传》,《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王世懋《王奉常集》卷六《欧桢伯西署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王慎中《王遵岩先生文集》卷二○《寄道原弟书十七首》其一。
    [5]袁宏道《潇碧堂续集》卷六《送京兆诸君升刑部员外郎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6]王樵《方麓居士集》卷六《西曹记》,明万历刻本。
    [1]邵宝《容春堂前集》卷一三《重阳会诗序》。
    [2]《明史》卷七二《职官一》,第1760-1761页。
    [3]吴俨《吴文肃摘稿》卷三《送营缮正郎王君归省序》。
    [1]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第206页。
    [2]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卷五《陈祭酒文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六《双崖诗集序》。
    [4]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卷五《陈御史诗集序》。
    [5]陈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卷四《大司马孙公文集序》。
    [1]杨循吉《七人联句诗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韩邦奇《苑洛集》卷八《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工部尚书陈公传》。
    [1]正德刑部诗会主要成员的籍贯:张治道(陕西长安)、刘储秀(陕西咸宁)、薛蕙(南直毫州)、胡侍(陕西咸宁)、蒋山卿(南直仪真)、翟瓒(山东昌邑)、刘天民(山东历城)、谷高(河南祥符)。
    [2]有关袁福征其人,《(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六六《袁福征传》云:“(福征)嘉靖甲辰进士,授刑部主事,与王世贞、李攀龙、宗臣同官,有‘小词林'之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卷八“外翰林”条引《客燕杂记》。
    [4]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第200-203页。另可参见李庆立《明“后七子”结社始末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86-92页。
    [5]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九“陈凤”条引《帝里明代人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788页。
    [1]俞宪《毂下集》卷一《灯夕燕同署诸君子》,明嘉靖递刻本。
    [1]薛章宪《鸿泥堂小稿》卷八《前户部郎中卞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卞郎中荣”条,第193-194页。案:钱氏有“国初永、宣后,风尚大都如此”之说,而且当时馆阁内部如刘定之等人也以才思敏捷为能,《麓堂诗话》曰:“刘文安公不甚喜为诗,纵其学力,往往有出语奇崛、用事精当者。”《全明诗话》本,第491页。
    [1]王(?)《王文肃公集》卷九《严州知府邵君墓志铭》。
    [2]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六《送邵文敬知思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81-82页。 则有给事殷云霄、仓曹郑善夫、迪功徐祯卿,咸逞雕篆之伎,缔笔札之交,非秦汉之书屏目不视,非魏晋之音绝口不谈。”其所论文学格局,大致与顾璘所言相仿,年代则较顾磷所叙更后。
    [1]李东阳《怀麓堂文后稿》卷一六《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李君墓表》,《李东阳集》第3卷,第231页。
    [2]王世懋《王奉常集》卷一四《徐方伯子与传》。
    [1]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四“李先芳”条,第1945页。
    [2]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一《王氏金虎集序》。
    [3]廖可斌《严嵩与嘉靖中后期文坛》,《诗稗鳞爪》,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4]余嘉华《杨一清在明代诗坛上的地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陈书录《尊崇气节,致力于儒雅文学的复壮--由茶陵派向前七子过渡的杨一清》,《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后收入《明代诗文的演变》一书(第二章第三节)。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杨少师一清”条,第257页。
    [2]朱琰《明人诗钞正集》卷四“杨一清”条,《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王恕《王端毅公文集》卷二《赠陕西提学宪副杨公升太常寺卿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国朝献征录》卷一五谢纯撰《谥文襄杨公一清行状》。
    [3]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三《读<同门题名录>序》。
    [4]王世贞《弁州山人四部稿》卷五七《赠李于麟视关中学政序》:“吾闻孝庙时,北地有李献吉者,一旦为古文辞,而关中士人云合景附,驰骋张揭,盖庶几曩古焉。父老言故相杨文襄公实为之师倡之,献吉诸君子时时慕称杨公不衰也……千馀年来,磅礴郁积,气不得决,杨公一小振之,亦难能哉!”
    [5]《国朝献征录》卷一五李元阳撰《文襄杨公墓表》。《明史》卷二八二《马理列传》亦曰:“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枘、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第7249页。
    [6]杨一清《石淙诗稿》卷四《读李进士梦阳诗文喜而有作》。
    [1]杨一清《石淙诗稿》卷一七附《督府稿柬札类》之《与李献吉》、《与李献吉宪副》、《与李献吉宪副》。
    [2]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第74页。
    [3]林俊《见素续集》卷九《三南记》。
    [4]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一《邃庵集后序》。
    [5]案:本篇所指的“南曹”,取广义之概念,包括所有南都中央官员,并不局限于南京六部。因为南京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稀少,无法在部门内部组织起有效的文学活动,必然依赖于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讲,前文论及的瀛洲会,也是一种特殊的南曹诗会。
    [6]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七《赠顾颐斋考绩序》。
    [1]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卷首冯梦祯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张弼《张东海先生文集》卷一《送学士王先生之南京翰林院序》。
    [3]杨守阯《碧川文选》卷一《送四川按察副使孙君序》。
    [4]钟惺《隐秀轩集》卷一九《送晏祠部归寿二亲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17页。
    [5]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一七《游白鹤道院记》。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金陵社集诸诗人”条,第462-463页。
    [2]案:同理,北直隶地区的士大夫担任京官,也是相同的情况。但是,北直隶的文学原生态远不能和南直隶相比,京城文学中,中央士大夫文学占绝对主导地位,燕赵地域文学元素的影响极小;而南都文学,则是由留都官员和当地文人两部分组成的,并没有一方占据绝对的文学优势。
    [1]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六《九日分韵诗序》。案:周叙文集中对南都九日诗会有多次记载,《游牛首山诗序》记正统十二年(1447)牛首山诗会,与会者有南都官员9人,儒士3人;《九日分韵诗序》记景泰元年(1450)雨花台诗会,与会者有南都官员12人,儒士13人。具体名单见原文。
    [2]李东阳《麓堂诗话》。《全明诗话》本,第488页。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南原集》提要,第1569页。
    [4]案:四人交游友善之时,王韦、陈沂尚未进士登第。王韦是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陈沂是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皆选庶吉士,陈沂最终留馆,成为翰林官员。笔者怀疑,他们早年“心惩剿袭之非,颇欲自出手眼”的文学眼光和见解,与日后顺利入选庶吉士的经历,或有一定的关系。王韦庶吉士时以《春阴》诗为李东阳所赏,按例当留馆,却以养母乞南职,授南京吏部主事,在当科庶吉士授职中属最末等,殊为可惜。
    [1]李梦阳《空同集》卷五五《章园饯会诗引》。
    [2]郭维藩《杏东先生文集》卷八《送滦江王先生赴京诗序》。
    [3]郭维藩《杏东先生文集》卷一○《书联句卷首》。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陈参议凤”条,第455页。
    [2]欧大任《欧虞部集·广陵十先生传》。
    [3]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朱九江曰藩”条,第449页。
    [4]朱曰藩《山带阁集》卷三一《玄英倡和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5]朱曰藩《山带阁集》卷三三《跋西园宴集图》。
    [6]案:储巏与南曹诗会颇有渊源,早年任南京吏部主事、郎中时,与陈寓、林淮、林俊等多有唱和。《柴墟文集》卷六《赠少参吾君之官广西叙》曰:“予官南京,喜从名人魁士游,于时萃仕于斯者,闽中得陈时安、
    [1]陈广宏《竟陵派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6页。有关钟惺改南对竟陵文学发展的重大意义,陈广宏师在书中已有详论。
    [2]袁中道《珂雪斋外集》卷三《游居柿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3]茅元仪《石民四十集》卷一三《秦淮大社集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4]袁中道《珂雪斋集》卷二三《寄李参政梦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96页。
    [5]钟惺《隐秀轩集》卷一九《赠唐宜之置颖上县事序》,第321页。案:何宗美先生在《公安派诗社考论》(第188页)中指出,社集次年钟惺进士登第,而袁中道再次落榜,意味着钟惺将成为领袖士流的人物而不是袁中道,参加大社的文人原本可能汇入公安派阵营,现在却不可避免要成为钟惺麾下的力量。笔者基本赞同此论,但以为稍有过度阐释之嫌。
    [1]陈衎《大江集》卷首自序,明崇祯十二年自刻本。
    [2]案:郑礼炬在《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第181、230页)中指出,天顺年间李贤的庶吉士改革(重北轻南),“改变了江西文人在翰林作家中的比重,也改变了以地域的关系组织诗文聚会的方式,而转变为以同年会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引起翰林作家创作中唱和对象的改变。”笔者基本认同此论。
    [1]刘珝《古直先生文集》卷九《甲戌同年会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九《同年燕集诗后序》。
    [3]赵用贤《松石斋集》卷八《南都同年会约小叙》,《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4]《(弘治)明会典》卷七九《礼部三十八·节假·事例》。
    [5]杨联陞《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47页。杨氏此论点引自Derk Bodde,tr.,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as Recorded in the Yen-Ching-Sui-Shi-Chi by Tun Li-Ch'en(1936),p.95.
    [6]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九《同年燕集诗序》。
    [1]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一三《同年会记》。
    [2]《(万历)明会典》卷一三《吏部十二·朝觐考察》,第78页。
    [3]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五四《朝觐考察》,现代出版社,1986年,第815-816页。
    [4]《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万历三十四年五月壬午”条。案:明代确立两月铨选之制,弘治年间已然,但具体日期,多有变动。据潘星辉《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考订,“双月二十五日为大选之期,至少万历后期如此。”且有多条史料佐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5]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八九《同年小集得云字》跋语。
    [6]张昇《张文僖公文集》卷五《同年燕会图诗序》。
    [1]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二一《送南京工部主事金公器序》。
    [2]案:新科进士在部院观政结束后,授职时间有先有后,考满时间自然也前后不一。而且有时候任期内会发生给假养病、丁父母忧等突发性事件,也对最后的考满期限产生一定影响。
    [3]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九《同年燕集诗后序》。
    [4]李东阳《怀麓堂文后稿》卷三《两京同年倡和诗序》,《李东阳集》第3卷,第27页。
    [5]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六《京闱同年会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88页。
    [1]陆深《俨山续集》卷八《乡同年会序》,明嘉靖二十五年至三十五年陆楫刻本。
    [2]《(万历)吏部职掌》不分卷《文选清吏司·求贤科·举监考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陆容《菽园杂记》卷八“每读《春秋左氏传》”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94页。
    [4]边贡《华泉集》卷九《同年会别诗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五七《丁未岁作同年会请帖》。
    [2]京师武学署,见李东阳《京闱同年会诗序》、吴宽《弘治壬戌进士同年会录》、林瀚《壬戌进士同年会序》、顾清《同年会记》;朝天宫,见王鏊《丙辰进士同年会序》、程敏政《送南京工部主事金公器序》;抱恩寺,见程敏政《同年会记》、陆简《同年会题名赋》、张弼《同年会诫》;普恩寺,见刘翊《甲戌同年会记》、陆武《甲申同年会诗序》:海印寺,见余棐《同年会序》、陈寰《同年进士宴会记》、程文德《同年会记》、唐顺之《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大兴隆寺,见张昇《燕会赓和诗引》:庆寿寺,见方鹏《同年世讲会诗序》;南京鸡鸣寺,见钟芳《同年会记》、丁奉《鸡鸣山会同年》、邹守益《同年会鸡鸣寺次牛西唐韵》。
    [1]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卷一一《同年会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参见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二九《癸亥正月九日以张廷式工部自易州分司来,初作同年会于李时器宅》、《十四日再会予家》、《二十日三会廷式公馆》,同书卷三○《与廷式饮时器宅为会》、《再会予家次廷式韵》、《三会廷式公馆次时器韵》,同书卷四四《同年三友会诗序》。
    [3]陈寰《琴溪陈先生集》卷二《同年进士宴会记》。
    [4]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一三《同年会记》、卷二一《送南京工部主事金公器序》皆有此句。但这一现象是否普遍,尚难证实。首先,大型同年会多在寺庙中举办,是否所有寺庙都允许教坊奏乐,不得而知;其次,除了程敏政和王鏊,尚没有在其他明人文集中发现类似记载。当然,不同时代的同年会,风气迥异,不同规模的同年会,流程也大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5]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一《丙辰进士同年会序》。
    [1]顾清《东江家藏集》卷二一《同年会记》。
    [2]边贡《华泉集》卷九《同年会别诗序》有“众皆赋诗,而以其最少者一人序”之句。
    [3]陆釴《春雨堂稿》卷四《同年会诗次韵》,明弘治刻本。
    [4]有关《甲申十同年图》的研究,已有专题论文,见杨丽丽《明人<十同年图>卷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2期,第100-112页。
    [5]张昇《张文僖公文集》卷五《同年燕会图诗序》。
    [6]《(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七《吕文英传》。
    [1]赵用贤《松石斋集》卷八《南都同年会约小叙》。
    [2]张弼《张东海先生文集》卷三《同年会诫》。
    [3]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九《同年燕集诗序》。
    [4]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卷八九《同年小集得云字》跋语。
    [5]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六《京闱同年会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88页。
    [1]张昇《张文僖公文集》卷三《西堂燕会诗序》。
    [2]李东阳《怀麓堂文后稿》卷三《甲申十同年诗序》,《李东阳集》第3卷,第39页。据杨丽丽《明人<十同年图>卷初探》所述,故宫博物院藏《十同年图》卷后有唱和七言律诗十八首(焦芳诗后补),皆本人手书并钤印,每人或一首,或两首,惟李东阳三首。
    [3]张昇《张文僖公文集》卷一一《燕会赓和诗引》。
    [4]韩雍《韩襄毅公家藏文集》卷一《同年会诗分韵得呦字》小序,《明人文集丛刊》本。
    [1]周伦《贞翁净稿》卷一《同年会遇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蔡清《虚斋蔡先生文集》卷一《同年会》,《明人文集丛刊》本。
    [3]姚夔《姚文敏公遗稿》卷一《京华同年会分韵得呦字》。
    [1]石珤《熊峰先生文集》卷七《同年会分得是字》,清康熙九年刻本。
    [2]孙承恩《孙文简公演溪草堂集》卷二四《和许龙石同年会诗三首》。
    [1]林文俊《方斋存稿》卷一○《樊大参孝甫需次京师为同年会,诸公有诗辄和》。
    [2]费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卷二《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同年二十九人会于城东黄都尉宅,分韵赋诗得无字》,《续修四库全书》本。
    [3]张璧《阳峰家藏集》卷一五《同年燕集为江西大参樊双岩书卷》,
    [1]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四《弘治壬戌进士同年会录序》。
    [2]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四《弘治壬戌进士同年会录序》。
    [3]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一《丙辰进士同年会序》。
    [1]鲁铎《鲁文恪公文集》卷七《送康德涵奉母还武功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陆简《龙皋文稿》卷一三《送商太史懋衡归省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黄佐《翰林记》卷四《文渊阁进学》。
    [4]《明武宗实录》卷一○五“正德八年十月甲子”条,第2163-2165页。
    [5]张壁《阳峰家藏集》卷二八《书〈玉堂漫兴诗册〉后》。
    [1]郭维藩《杏东先生文集》卷一○《会约》。
    [2]案:杨慎没有成为正德六年(1511)科翰林的文学核心,与他的早期仕宦经历亦有关系。正德六年(1511)授翰林院修撰,八年(1513)丁继母忧归,十一年(1516)服阕,复原职。十二年(1517),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抗疏切谏,同年冬,以疾告归。正德十五年(1520),起复原职,次年四月,世宗即位。在翰林任职的时间,前后相加不过四年,且时断时续,很难有效地加入到同年文学唱和活动之中。
    [3]《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二“洪武十八年三月丙子”条,第2627页。
    [4]《(万历)吏部职掌》不分卷《文选清吏司·求贤科·进士除授》。案:李乐《见闻杂记》卷八云:“三月二十日间分拨至各衙,至六月二十日取选去。”则观政时间为三个月。二者皆为万历间故事,而期限不同,也许是当时观政制度的变革较为频繁的缘故。笔者倾向于“观政半年以上”之说,翻检《明神宗实录》,可知万历庶吉士馆选多在六、七月间,较之前代已滞后两到三个月,若观政结束于六月,则在时间上与庶吉士馆选很难协调。李乐所记“观政三月”之制,或许并没有实施很长时间。另如赵宽《半江赵先生文集》卷一○《送刘用齐推官序》:“刘君自登第后试政于此(刑部),至于今三年矣。”可知在成化年间,进士观政时间远远超过半年以上。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一○《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8页。
    [2]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一○《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第217页。
    [3]案:专题研究“嘉靖八才子”的论文(非“唐宋派研究”),目前尚不多。郑利华先生的《“嘉靖八才子”与明代正、嘉之际文坛的复古取向》一文,对“八才子”文学思想的接受、转变及文学态度的歧异分化,有非常精到的论述。但对他们早年的京城活动情况,限于资料和视角,亦未能提供更多详实的信息。另梁海柱《李开先与嘉靖八才子交往考论》,在八人特别是李开先事迹的梳理上,较为清晰,认为“八人有可能相聚的时间仅为嘉靖八年李开先等中进士到嘉靖八年冬熊过离京”,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6页。
    [4]《明史》卷二八七《王慎中列传》,第7267页。
    [1]何宗美《公安派结社考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7页。
    [2]案:何宗美《公安派结社考论》中编“蒲桃社”考证部分,在主要成员8人以外,又考出24人,加上三袁,共35人。何先生将其分为两类:材料中明确提到参加蒲桃社的22人,未明确提及的13人。后面13人的活动性质,尚有可商榷之处。因此,除董其昌、萧云举已见都门结社外,其馀11人,笔者依据原始文献,酌情选录。
    [1]黄佐《翰林记》卷二○《节会唱和》。
    [2]谢铎《桃溪净稿》卷一《元宵宴集诗序》。案:钱振民《李东阳年谱》将此事系于成化二年(1468),考察未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1]陈音《愧斋集》卷八《中秋遇雨诗序》,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2]彭教《东泷遗稿》卷一《席上咏史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其宴会请帖尚存,见《遗稿》卷二《启同年诸公》。
    [3]倪岳《青溪漫稿》卷一七《游甕山诗序》。
    [1]彭教《戊子诸僚会饮于长至日分题得汉严光》一诗,“戊子”当为“丁亥”之误。依据有二:一来诗题内容与《席上咏史诗序》所叙故事相契;二来据傅瀚《故翰林侍讲彭先生行实》,彭教“戊子六月,丁外艰”,故戊子长至不可能参加翰林集会。
    [2]陆釴《春雨堂稿》卷四《甲申同年会诗序》。
    [1]彭教《东泷遗稿》卷一《送陈朝彦序》。
    [2]倪岳《青溪漫稿》卷一六《翰林同年会图记》。
    [1]李东阳《联句录》卷首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三《贺陈先生诞孙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43-44页。
    [1]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六《会合联句诗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76页。
    [2]案:刘淳生平颇难考证,据倪岳《翰林同年会图记》,可知其官终汉中知府,亦有外任经历。此人无文集存世,且为译字官出身,在同年十二人中较为边缘化,对考察茶陵派前期文学活动影响不大。
    [3]李东阳《怀麓堂诗前稿》卷四《予病中颇爱作诗》诗题,《李东阳集》第1卷,第138页。
    [4]李东阳《怀麓堂诗前稿》卷四《入春绝不作诗》有“先是诸同年皆有和章”之语,《李东阳集》第1卷,第138页。现彭教、陆武文集中尚存和作。
    [1]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二○《书〈鸡坛清话〉卷后》,《李东阳集》第2卷,第304-305页。
    [2]李东阳《怀麓堂集句录》卷首引,明正德刻本。
    [3]李东阳《麓堂诗话》,《全明诗话》本,第495页。
    [4]张泰《沧洲续集》卷下《集句寄李宾之》自注。
    [5]邵珪《邵半江诗》卷三《过李西涯,出示新稿,归途有和》,明正德十年刻本。
    [1]《明宪宗实录》卷三“天顺八年三月戊寅”条,第91页。
    [2]刘定之《呆斋前稿》卷首李东阳撰《呆斋先生文集序》。
    [3]《明史》卷一七六《刘定之列传》,第4696页。
    [1]张泰《沧洲续集》附录陆釴撰《张亨甫先生墓志铭》。
    [2]谢铎《桃溪净稿》卷首李东阳序。
    [3]李东阳《麓堂诗话》,《全明诗话》本,第488页。
    [4]李东阳《麓堂诗话》,《全明诗话》本,第494页。
    [5]李东阳《麓堂诗话》,《全明诗话》本,第500页。
    [1]顾清《东江家藏集》卷七《九日卫景玉西庄赋》。
    [2]陆深《俨山文集》卷六七《太学生竹溪唐君墓志铭》。
    [1]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卷三一《乙未公宴新进十请同乡二阁老》。
    [2]参见李时勉《谥忠文古廉文集》卷五《送彭佥事诗序》、《送吴编修归省序》。
    [1]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六《太常卿兼侍讲学士吴节》。
    [2]刘球《两溪文集》卷一二《中秋燕会诗序》。
    [1]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赠周原己院判诗序》。
    [2]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第145页。
    [1]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三九《送周仲瞻应举诗序》。
    [2]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一《旧文稿序》。
    [3]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三《容庵集序》。
    [4]吴宽《匏翁家藏集》卷七二《南京太医院判周君墓表》。
    [5]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三《瓜泾集序》。
    [1]李东阳《怀麓堂文后稿》卷二○《陈君玉汝神道碑铭》,《李东阳集》第3卷,第282页。
    [2]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二八《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公墓志铭》。
    [3]案:不可否认,吴中古文辞传统的形成,天顺年间徐有贞等中央致仕高官的倡导,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笔者以为,更主要的还是吴中文学自身地域传统发展的结果。
    [4]张泰《沧洲续集》附录陆釴撰《张亨甫先生墓志铭》:“(张泰)为文务自己出,视韩、柳若不暇模拟,直欲追两汉、先秦以上。”
    [1]吴宽《匏翁家藏集》卷四四《五同会序》。
    [2]参见何宗美《明代怡老诗社综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后收入《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一书;《明代的台阁雅集与怡老诗社》,《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焦竑《玉堂丛语》卷七《恬适》,第232页。
    [1]杨荣《杨文敏公集》卷六《和真率会诗》其一。
    [2]刘球《两溪文集》卷九《送刘郎中赴南京礼部序》。
    [3]李东阳《怀麓堂文后稿》卷三《甲申十同年诗序》,《李东阳集》第3卷,第40页。
    [4]何宗美《明代怡老诗社综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85-86页。
    [1]韩雍《韩襄毅公家藏文集》卷一一《庆柏轩先生致政荣归序》。
    [2]刘珝《古直先生文集》卷一一《都门别意诗序》。
    [3]明代文人结社的整理,以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和《明代文人结社年表》、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附《晚明文人结社年表》、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和《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四家为最,其中有不少属于耆老诗会。
    [1]“社会控制”理论,源自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一书,作者在书中通盘考察了社会秩序的基础,指出了社会控制所必需的条件,论述了整个社会如何才能在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为达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作者提出了包括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等几十种控制的工具,并详述了它们各自的作用。参见E·A·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此后彼得·伯克对此理论有过修正,参见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周玉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国内学者将社会控制理论运用于明清社会史研究较为成功的,当推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一书,作者通过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多重变动的考察,提出一个区域社会协调、控制、发展的理论模式。参见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丘濬《大学衍义补》卷四八《明礼乐·郡国之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一六《东丘会老记》。
    [2]《(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七三《杂记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本。较早文献见田汝成《两湖游览志馀》卷二一。
    [3]孙承恩《孙文简公瀼溪草堂集》卷二七《安耆会序》。
    [1]顾鼎臣《顾文康公文草》卷五《朋寿诗序》。
    [2]顾恂《桂轩先生全集》附《斯文会诗》卷首沈鲁撰《斯文会图诗序》,清雍正顾氏桂云堂刻《玉峰雍里顾氏六世诗文集》本。案:《斯文会诗》一卷,录诗会成员沈鲁、甘霖、沈祥、张穆、张奎、孙琼、朱夏、夏文振、朱瑄、周振誉、周叙、张谦、吕穆、周瓒、陈翊、张翔、徐明、陈旒、顾恂、武政共20人,致仕官员占绝大多数。
    [3]顾恂《桂轩先生全集》附《斯文会诗》卷末方鹏跋。
    [1]郑岳《莆阳文献》卷七五柯维骐撰《郑岳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郑岳《郑山斋先生文集》卷一二《逸老会图记》,《明人文集丛刊》本。
    [1]孙海洋《明代辞赋述略》,中华书局,2007年。
    [1]案:董越《朝鲜赋》、莫旦《大明一统赋》为双行小字注,黄佐《两京赋》为卷末“音释”注。
    [1]郭建勋《辞赋文体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36页。
    [1]李文凤《越峤书》卷一七湛若水撰《交南赋》小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案:湛氏此赋,虽不见于文集,但《明文海》、《历代赋汇》等大型总集皆有收录。笔者之所以选择《越峤书》作为征引文献,是因为此书中保留了大量湛氏自注,为他本所未见,可补史阙。
    [1]曾柴《曾西墅先生集》卷三《白象赋》。
    [2]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卷六《瑞应甘露赋》。
    [3]陈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卷一《瑞象赋》。
    [1]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卷四《瑞莲赋》有序。
    [1]帅机《阳秋馆集》卷一《进呈二京赋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朝鲜赋》卷首欧阳鹏撰《朝鲜赋原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曹虹《董越〈朝鲜赋〉的创作成就--兼谈古代外交与辞赋的关系》,《中国辞赋源流综论》,中华书局, 2005年,第286页。
    [1]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三四《恭跋御赐诗后》,《宋濂全集》,第1020页。
    [2]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一一《奉制撰蟠桃核赋》有序,《宋濂全集》,第581页。
    [1]焦竑《玉堂丛语》卷五《方正》,第158页。案:章懋赋中并无此句,可能只是焦竑的概述性文字。
    [2]章懋《枫山章先生文集》卷九《中秋赏月赋》。
    [1]杨荣《杨文敏公集》卷八《皇都大一统赋》。
    [2]郑礼炬《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第123页。
    [1]张鼐《宝日堂初集》卷一四《瀛洲亭赋》。
    [2]谈迁《枣林杂俎》圣集《两京赋》,中华书局,2006年,第242页。案: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一,撰有《两都赋》或《二京赋》的明代作家有桑悦、余光、黄佐、赵祖鹏、盛时泰、马斯臧、黄器先、帅机等人,其中桑悦、黄佐、帅机、余光、盛时泰(余、盛二人仅存《北京赋》)的作品尚存于世。
    [3]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卷一二《絜矩斋文集序》。
    [1]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六《送致仕训导彭先生序》。
    [2]桑悦《思玄集》卷九《两都赋》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案: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一一《两京赋跋》云:“尝闻国初高丽使臣,每以朝贺上京,出百金购《两京赋》,无应之者。使乃叹曰:“岂以天朝而无两京赋耶?”有古峰(余光)此作,可以塞其请矣。”《续修四库全书》本。此说法显然承袭桑悦自叙而来,或可从一个侧面看出桑氏《两都赋》的社会影响。
    [4]《明世宗实录》卷一九一“嘉靖十五年九月戊寅”条,第4039-4040页。
    [5]案:余光献赋一事,在当时影响颇大,面对地方官员的越职应制行为,馆阁作家作出了正面的回应。黄佐《两京赋》小序曰:“御史余光作赋进览,铺张娓娓数万言,黄扉嘉赏,秩宗扬诩,亦既翻传矣。然佐尝伏念菲材耳学,获侧词馆,奚可默然无一言,以抒中情而宣上德。”今余光作品存《北京赋》,可窥一斑,与之相比,黄佐《两京赋》在篇幅、质量上,皆胜出一筹,颇有逞才竞能、维护馆阁正宗之意。
    [6]帅机《阳秋馆集》卷一《进呈二京赋疏》。
    [7]案:在强调传统一事上,馆阁作家无疑做得更加到位,如黄佐《两京赋》小序曰:“远采汉代班、张之春华,近摭永乐李、陈之秋实。”不仅上溯班、张诸家,对本朝的都邑赋应制传统也有论及。
    [8]莫旦《大明一统赋》卷上,《续修四库全书》本。
    [1]《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卷一二许国《圣驾临雍赋》瞿景淳评语、沈自邠《雝肃殿赋》张居正评语。
    [2]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古赋·两汉》,第20-21页。
    [1]《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卷一二沈一贯《经筵赋》及李春芳评语。
    [2]《历代赋汇》卷五二李长春撰《经筵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3]《明英宗实录》卷一七八“正统十四年五月丙戌”条,第3433-3434页。
    [4]《明世宗实录》卷五六“嘉靖四年十月乙巳”条,第1364页。
    [1]帅机《阳秋馆集》卷一《南京赋》。
    [2]帅机《阳秋馆集》卷一《北京赋》。
    [1]李新宇《元代辞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9-76页。
    [2]杨荣《杨文敏公集》卷八《皇都大一统赋》。
    [1]夏原吉《夏忠靖公集》卷一《麒麟赋》,明正德十六年湘阴刻嘉靖重修本。
    [2]刘球《两溪文集》卷三《瑞应麒麟赋》有序。
    [3]《历代赋汇》卷五一顾鼎臣撰《躬耕帝藉赋》。
    [4]廖道南《玄素子集·词垣集》卷一《帝苑农蚕赋》。
    [1]李东阳《怀麓堂文前稿》卷一《奉诏育材赋有序》,《李东阳集》第2卷,第8页。
    [2]董越《朝鲜赋》及自注。案:以下所引董氏文字,皆同一出处,不再注出。
    [1]陆深《俨山文集》卷一《瑞麦赋》小序。
    [2]费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卷一《赐同游西苑赋》。
    [3]施懿超《宋四六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昝亮《清代骈文研究》,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颜建华《清代乾嘉骈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案:刘麟生《中国骈文史》称元明为骈文之中衰期,只略论律赋与八股文。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94-103页。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第九章《元明--骈文的衰落》中,第三节专论明代骈文,所举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解缙、唐寅、徐渭、汤显祖、陈子龙、夏完淳等,这些人是否能代表明代骈文的真实面貌,笔者持怀疑态度,感觉仍是整体文学史的叙述,无法体现骈文史的独有特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3-864页。
    [2]施懿超《宋四六论稿》,第255-256页。
    [1]黄佐《翰林记》卷一一《撰表笺》。原始文献见《明太祖实录》卷八五“洪武六年九月庚戌”条,第1512页;《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六“洪武二十九年七月癸未”条,第3576-3577页。
    [2]《明太祖实录》卷一三八“洪武十四年七月乙酉”条,第2171-2172页。
    [3]《(弘治)明会典》卷七四《礼部三十三·表笺·洪武礼制》,《皇明制书》卷七《洪武礼制》。
    [4]《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六“万历二十七年六月癸未”条,第6226页。
    [1]《明世宗实录》卷一三三“嘉靖十年十二月乙酉”条,第3148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四六》,第270页。
    [1]《明世宗实录》卷四三四“嘉靖三十五年四月丁巳”条,第7488页。
    [2]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三《夏言传》。
    [1]《明史》卷三○八《严嵩列传》,第7918页。
    [2]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李春芳传》。
    [3]《明史》卷一九三《严讷列传附袁炜列传》,第5118页。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列朝·嘉靖青词》,第59页。案:钮琇《觚媵续编》卷二《芙蓉阁》将此作品系于昆仑山人王光胤名下,文曰:“山人之初入都也,客淮南李公春芳所。时世宗斋居西宫,建设醮坛,敕大臣制青词一联,悬于坛门。春芳使山人为之,山人走笔题曰……李以进呈,深加奖赏。由是公卿互相延誉。其本传谓大臣应制青词多假手山人者,以此。”《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四六》,第270页。
    [3]《明世宗实录》卷四一九“嘉靖三十四年二月癸未”条,第7277页。
    [4]胡直《衡庐精舍藏稿》续稿卷一一《宗伯尹洞山先生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申时行《赐闲堂集》卷二六《礼部尚书徐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七《陈文端公墓表》。
    [3]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卷一七《圣节青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卷八《立秋追报二圣》其三。
    [2]陆深《俨山文集》卷二二《步虚词》其二。
    [3]常伦《常评事集》卷四《步虚词》其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明世宗实录》卷九一“嘉靖七年八月庚子”条,第2079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词林知制诰》,第275页。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九《禨祥·甘露瑞雪》,第732页。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九《禨祥·白鹿》,第733-734页。
    [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列朝·贺唁鸟兽文字》,第54页。
    [1]李春芳《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卷二《瑞谷贺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词林·四六》,第270页。
    [2]徐渭《徐文长三集》卷一三《代初进白牝鹿表》,《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430-431页。
    [3]张瀚《松窗梦语》卷五《祥瑞纪》,中华书局,1985年,第96页。
    [1]黄淳耀《陶庵文集》卷三《科举论上》,清乾隆二十六年宝山县学刻本。
    [2]毛伯温《毛襄懋先生别集》卷一《陈昌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明神宗实录》卷二○五“万历十六年十一月辛酉”条,第3827-3828页。
    [1]沈懋孝《长水先生文钞·贲园草》卷四《与塾中士论四六骈体》。
    [1]陆容《菽园杂记》卷一○,第120页。
    [2]王世贞《觚不觚录》不分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一三《四六效颦序》。
    [1]赵南星《赵忠毅公文集》卷一七《废四六启议》其一、其二,《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方弘静《千一录》卷二○《客谈八》,《续修四库全书》本。
    [1]丁绍轼《丁文远集》外集卷八《掌院钱公麟武》,《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2]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一三《四六雕虫编序》。
    [1]戴澳《杜曲集》卷一○《引周长卿四六金茎露》,《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卷一《万经理四六稿序》。
    [3]吴讷《文章辨体序说》,第46、54页。
    [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16页。
    [2]较有原创价值的单篇论文,如高成元《官箴的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彭作禄《中国历代官箴文献与传统吏道思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4期;
    彭忠德《古代官箴文献略说》,《文献》1995年第4期:
    魏丕信、李伯重《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与中国行政文化》,《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还有一篇专论明代薛瑄的官箴(非韵文)创作,即彭忠德、黄咏欢《薛瑄官箴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李贤《古穰集》卷一《上中兴正本策·顾箴警》。
    [2]王祎《王忠文公集》卷一五《续丹扆箴》并序,明正统七年鄱阳刘杰刻本。
    [3]章懋《枫山章先生文集》卷一《谏元宵灯火疏》。
    [1]刘基《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卷八《拟连珠》其十、其十五、其二十二、其二十六。
    [2]宋濂《潜溪后集》卷六《演连珠》小序,《宋濂全集》,第234页。
    [3]宋濂《潜溪后集》卷六《演连珠》其十五、其二十四,《宋濂全集》,第236-237页。
    [4]王祎《王忠文公文集》卷一九《演连珠》并序。
    [1]王祎《王忠文公文集》卷一九《演连珠》其六、其二十五、其二十六。
    [2]《皇明文范》卷六八王绅撰《续连珠》其六、其十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吴讷《文章辨体》卷首《外集序题·连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李濂《嵩渚文集》卷四六《演连珠五十五首》有序。
    [1]《明世宗实录》卷三三八“嘉靖二十七年七月辛巳”条,第6170页。
    [2]何乔远《名山藏》卷三九《分藩记四·郑王》录《演连珠》其六、其八。
    [1]林景旸《玉恩堂集》卷二《进十二事箴疏》附《十二事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四《方大理传》,《续修四库全书》本。案:方学渐《治平十二箴》、方大镇《进 治平十二箴》疏,皆见方大镇《宁澹居集》卷二,此集仅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有藏,笔者未能经眼,故具体规谏内容,暂无法获知。
    [1]《明史》卷二五一《钱龙锡列传》附《钱士升列传》,第6487页。
    [2]钱士升《赐馀堂集》卷一《恭献四箴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皇明馆课》卷四二张鼎思撰《拟演连珠》其二。
    [1]刘应秋《刘大司成集》卷一○《当官三事箴》,《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本。
    [2]雷礼《皇明大政纪》卷二二“嘉靖九年春正月”条,《续修四库全书》本。
    [1]骆文盛《骆两溪集》卷八《嘉靖乙未科廷试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明史》卷一九三《李春芳列传》曰:“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第5119页。
    [3]李春芳《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卷一《廷试策》。
    [4]沈长卿《沈氏日旦》卷四,《续修四库全书》本。
    [5]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二○《讲章》“君子所其无逸”一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申时行《赐闲堂集》卷三九《讲章》“惟厥攸居,政事惟醇”一节。
    [2]许国《许文穆公集》卷三《敬一亭颂》有序。
    [3]沈懋孝《长水先生文抄·水云绪编》卷一《记前辈徐、李二先生遗教》。
    [1]李濂《嵩渚文集》卷四六《演连珠五十五首》有序。
    [2]陈子龙《安雅堂稿》卷一五《百官箴》小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3]《明世宗实录》卷二五六“嘉靖二十年十二月丙子”条,第5139页。
    [4]廖道南《玄素子集·拱极集》不分卷《清北八箴》。
    [1]沈炼《青霞集》卷一一《连珠》其一、其七。
    [2]孙津华《文体的范式与突破--七体、连珠、对问、九体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4页。
    [3]刘凤《刘子威集》卷二二《约连珠》小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刘凤《刘子威集》卷二二《约连珠》其五十八、其五十九。
    [2]沈宜修《鹂吹》不分卷《拟连珠》附叶绍袁小序,叶绍袁编《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193页。
    [3]颜木《淮汉烬馀稿》卷五《演连珠·林节妇》其一,明嘉靖刻本。
    [4]陈孝逸《痴山集》卷五《拟连珠》其十七,《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刘宗周《刘蕺山集》卷一一《学戒四箴·色箴》。
    [1]夏树芳《冰莲集》卷二《酒色财气四箴》,明万历江阴夏氏清远楼刻本。
    [2]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二一《我箴》、《性箴》,《续修四库全书》本。
    [3]徐光启《增订徐文定公集》卷一《十诫箴赞》,清宣统元年上海慈母堂铅印本。
    [4]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卷八《学者贪睡箴》。
    [1]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卷一四《笔箴与通天笔人》。
    [2]方弘静《素园存稿》卷一八《蝇蝉箴》有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
    [1]汪超宏《〈全明散曲〉补辑》,《明清曲家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三《历代乐制》“洪武二年五月”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713页。
    [4]《明史》卷一三六《陶凯列传》,第3935页。
    [5]《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三《历代乐制》“洪武七年九月”条,第3715页。
    [1]《明史》卷六一《乐志一》,第1507-1508页。
    [2]《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四《历代乐制》“永乐元年九月”条,第3719页。
    [3]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五七《乐歌中》“永乐元年九月”条,第2413页。
    [4]《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四《历代乐制》“成化十二年六月”条,第3722页。
    [5]《明史》卷六一《乐志一》,第1509-1510页。
    [6]《明史》卷六一《乐志一》,第1516页。
    [7]《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五《历代乐制》“嘉靖十七年六月”条,第3729页。
    [1]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八《礼部堂属》,第1325页。
    [2]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三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饶宗颐《后周整理乐章与宋初词学有关诸问题--由敦煌舞谱谈后周之整理乐章兼论柳永<乐章集>之来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十二卷《诗词学·词学论集》,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226页。
    [1]《元史》卷七一《礼乐五》,第1773-1774页。
    [2]《明史》卷六三《乐志三》,第1562页。
    [3]《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三《历代乐制》“洪武四年六月”条,第3714页。
    [1]《(万历)明会典》卷七二《礼部三十·宴礼》,第420页。
    [2]《明史》卷六一《乐志一》,第1508页。
    [3]《(弘治)明会典》卷七一《礼部三十·大宴仪二·通例》。
    [1]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五七《乐歌中》“吴元年七月”条,第2413页。
    [2]王教《中川遗稿》卷一四《乐章六首》,题下注“内阁分撰”四字。
    [1]《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五《历代乐制》“嘉靖九年十月”条,第3727页。
    [2]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五七《乐歌中》“嘉靖九年六月”条,第2418页。
    [1]《明史》卷六一《乐志一》,第1508页。
    [2]《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五《历代乐制》“嘉靖元年二月”条,第3725页。
    [1]王明清《挥麈录·馀话》卷一“东坡入翰林被旨”条,第224页。
    [2]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五“冥灵社首凤”条,第886页。
    [1]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2]杨士奇等.明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3]杨士奇等.明仁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4]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5]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6]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7]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8]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9]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10]张居正等.明穆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11]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12]叶向高等.明光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13]温体仁等.明熹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14]汪楫等.崇祯长编.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
    [15]庞子朝等.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武汉出版社,1990.
    [16]吴柏森等.明实录类纂(文教科技卷).武汉出版社,1992.
    [17]刘重来等.明实录类纂(职官任免卷).武汉出版社,1995.
    [18]雷礼.皇明大政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三十年博古堂刻本.
    [19]谈迁撰,张宗祥点校.国榷.中华书局,1958.
    [20]徐溥等.(弘治)明会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申时行等.(万历)明会典.中华书局影印民国《万有文库》排印万历重修本,1989.
    [22]徐一夔.明集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张卤.皇明制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七年张卤刻本.
    [24]王圻.续文献通考.现代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刻本,1986.
    [25]戴衢亨等.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民国《万有文库》缩印乾隆官刻本,1988.
    [26]夏燮.明通鉴.《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同治十二年宜黄官廨刻本.
    [27]黄佐.翰林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廖道南.殿阁词林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张元忭.馆阁漫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不二斋刻本.
    [30]张位.词林典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四年张位刻本.
    [31]张廷玉.词林典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33]文庆,李宗昉等修,郭亚南等点校.钦定国子监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34]黄佐.南雍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隆庆、万历、天启增修本.
    [35]俞汝楫.礼部志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李默,黄养蒙.吏部职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37]佚名.诸司职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
    [38]丘濬.大学衍义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夏言.南宫奏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吴亮.万历疏钞.《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
    [41]张朝瑞.皇明贡举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2]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
    [43]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
    [44]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79.
    [45]雷礼.国朝列卿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徐鉴刻本.
    [46]焦竑.国朝献征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47]何乔远.名山藏.《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崇祯刻本.
    [48]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9]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黄宗羲撰,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
    [51]赵弘恩等修,黄之隽等纂.(雍正)江南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嵇曾筠等修,沈翼机等纂.(雍正)浙江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田文镜等修,孙灏等纂.(雍正)河南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郝玉麟等修,鲁曾煜等纂.(雍正)广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5]齐耀珊等修,吴庆坻等纂.(民国)杭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56]马其昶.桐城耆旧传.《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宣统三年刻本.
    [57]郑岳.莆阳文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四年黄起龙刻本.
    [58]李文凤.越峤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蓝格钞本.
    [59]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60]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6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
    [62]王世贞撰,魏连科点校.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
    [63]姚之骃.元明事类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尹直.謇斋琐缀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钞《国朝典故》本.
    [65]李乐.见闻杂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66]杨循吉.七人联句诗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正德、嘉靖间阳山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刻本.
    [67]高拱.本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姚旅.露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天启刻本.
    [69]徐伯龄.蟫精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0]王世贞.觚不觚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72]方弘静.千一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73]沈长卿.沈氏日旦.《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崇祯七年刻本.
    [74]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
    [75]叶盛撰,魏中平点校.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
    [76]黄瑜撰,魏连科点校.双槐岁钞.中华书局,1999.
    [77]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
    [78]李诩撰,魏连科点校.戒庵老人随笔.中华书局,1982.
    [79]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
    [80]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
    [81]张瀚撰,盛冬铃点校.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
    [82]谈迁撰,罗仲辉,胡明校点校.枣林杂俎.中华书局,2006.
    [83]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8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85]张萱.西园闻见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民国二十九年哈佛燕京学社印本.
    [86]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钮琇.觚媵.续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三十九年临野堂刻本.
    [88]于敏中等编纂,瞿宣颖等点校.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89]梁章钜撰,陈铁民点校.浪迹丛谈.中华书局,1981.
    [90]真德秀.文章正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真德秀.续文章正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2]吴讷.文章辨体.外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天顺八年刻本.
    [93]程敏政.明文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4]张时彻.皇明文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95]黄宗羲.明文海.中华书局影印清钞本,1987.
    [96]王锡爵,沈一贯.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十八年周曰校万卷楼刻本.
    [97]王锡爵,陆翀之.皇明馆课经世宏辞续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二十一年周曰校刻本.
    [98]陈经邦.皇明馆课.《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明万历施大可刻本.
    [99]李廷机,杨道宾.新刻甲辰科翰林馆课.明万历三十四年刻本.
    [100]佚名.重校对丁未科翰林馆课全编.《故宫珍本丛刊》影印明万历三十七年金陵唐振吾广庆堂刻本.
    [101]顾秉谦.新刻癸丑科翰林馆课.《故宫珍本丛刊》影印明万历四十三年金陵唐振吾广庆堂刻本.
    [102]陈元龙.历代赋汇.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1999.
    [103]杨士弘.唐音.《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杨士弘编,张震注,顾磷评,陶文鹏,魏祖钦点校.唐音评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105]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汪宗尼校订本,1982.
    [106]高棅.唐诗正声.明成化十七年黄镐序刻本.
    [107]高棅.唐诗正声.明嘉靖二十四年武昌何城刻本.
    [108]康麟.雅音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天顺七年刻本.
    [109]钱谦益.列朝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顺治九年毛氏汲古阁刻 本.
    [110]朱琰.明人诗钞正集.续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乾隆刻本.
    [111]陈田.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2]李东阳.联句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成化二十三年周正刻本.
    [113]毛纪.联句私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114]朱厚熜.辅臣赞和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
    [115]叶绍袁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
    [116]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七年郑达、黄江翻元刻本.
    [117]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明嘉靖十四年徐九皋、王惟贤刻本.
    [118]朱元璋撰,胡士萼点校.明太祖集.黄山书社,1991.
    [119]宋濂.潜溪先生集.明天顺元年黄溥、严埙刻本.
    [120]宋濂.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张缙刻本.
    [121]宋濂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122]刘基.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四部丛刊》影印明隆庆六年谢廷杰、陈烈括苍刻本.
    [123]宋讷.西隐文稿.《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万历六年刻本.
    [124]王祎.王忠文公文集.明正统七年鄱阳刘杰刻本.
    [125]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刻本.
    [126]周启.溪园集.明景泰四年吉水周氏刻本.
    [127]刘三吾.坦斋刘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六年贾缘刻本.
    [128]解缙.解文毅公集.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129]林鸿.鸣盛集.清嘉庆王氏麟后山房刻本.
    [130]高棅.高漫士木天清气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金氏文瑞楼钞本.
    [131]高棅.高漫士啸台集.明成化十九年黄镐南京刻本.
    [132]王偁.虚舟集.明钞本.
    [133]王绂.友石先生诗集.清王乃昭钞本.
    [134]梁潜.泊庵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5]王洪.毅斋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6]胡俨.颐庵文选.清钞本.
    [137]王璲.青城山人诗集.清钞本.
    [138]余学夔.北轩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乾隆三十四年余沛章刻本.
    [139]吴溥.古崖先生诗集.明刻本.
    [140]杨士奇.东里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刻本.
    [141]杨士奇.东里文集续编.明天顺五年庐陵杨导刻本.
    [142]杨士奇.东里文集.诗集.续集.别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3]杨荣.杨文敏公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正德十年建安杨氏刻本.
    [144]杨溥.杨文定公诗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钞本.
    [145]黄淮.黄文简公介庵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民国二十年《敬乡楼丛书》本.
    [146]夏原吉.夏忠靖公集.明正德十六年湘阴刻嘉靖重修本.
    [147]王达.耐轩王先生天游杂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正统胡滨刻本.
    [148]黄福.黄忠宣公文集.别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冯时雍刻本.
    [149]胡广.胡文穆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150]高得旸.节庵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
    [151]金幼孜.金文靖公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成化四年新淦金氏家刻本.
    [152]王直.重编王文端公文集.明隆庆二年王有霖刻本.
    [153]王直.抑庵文集.后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4]王英.王文安公诗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朴学斋钞本.
    [155]李昌祺.运甓漫稿.明正统张碹刻本.
    [156]唐文凤.梧冈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7]李时勉.古廉李先生诗集.明景泰七年姚堂刻本.
    [158]李时勉.谥忠文古廉文集.明成化十年李颐刻本.
    [159]李时勉.古廉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0]陈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
    [161]曾棨.曾西墅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九年吴期照刻本.
    [162]章敞.质庵章公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
    [163]周忱.双崖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光绪四年山前崇恩堂刻本.
    [164]周述.东墅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景泰二年刻本.
    [165]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弘治十一年洪钟刻本.
    [166]刘铉.刘文恭公诗集.明嘉靖二十八年长洲刘氏家刻本.
    [167]黄约仲.静斋诗集.明嘉靖十七年莆田黄献可刻本.
    [168]孙瑀.岁寒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七年孙哻刻本.
    [169]陈循.芳洲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一年陈以跃刻本.
    [170]萧仪.重刻袜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乾隆五年重刻本.
    [171]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三年周承超刻本.
    [172]习经.寻乐习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成化刻本.
    [173]薛瑄.薛文清公全集.明嘉靖邢台赵氏刻本.
    [174]刘球.两溪文集.明成化六年安成刘氏家刻本.
    [175]郑棠.道山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活字本.
    [176]刘溥.草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成化十六年刘氏刻本.
    [177]朱瞻基.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内府钞本.
    [178]马愉.马学士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十一年迟凤翔刻本.
    [179]吴节.吴竹坡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雍正三年吴琦刻本.
    [180]周旋.畏庵周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崇祯元年刻本.
    [181]李贤.古穰集.清钞本.
    [182]徐有贞.武功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3]吴与弼.康斋先生文集.明万历十八年刘世节刻本.
    [184]顾恂.桂轩先生全集.清雍正顾氏桂云堂刻《玉峰雍里顾氏六世诗文集》本.
    [185]刘定之.呆斋前稿.存稿.续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二年杨一桂补刻本.
    [186]倪谦.倪文僖公集.明弘治六年倪岳刻本.
    [187]姚夔.姚文敏公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弘治姚重刻本.
    [188]韩雍.韩襄毅公家藏文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葑溪草堂刻本.
    [189]吕原.吕文懿公全集.明嘉靖四十三年吕科刻本.
    [190]商辂.商文毅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年刘体元刻本.
    [191]叶盛.菉竹堂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初钞本.
    [192]陈献章.白沙先生全集.明嘉靖三十年萧世延刻本.
    [193]陈献章撰,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中华书局,1987.
    [194]彭时.彭文宪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五年彭志桢刻本.
    [195]刘珝.古直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年刘鈗刻本.
    [196]柯潜.竹岩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雍正十一年柯潮刻本.
    [197]杨守陈.杨文懿公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弘治十二年杨茂仁刻本.
    [198]丘濬.琼台诗文会稿重编.明天启元年琼山丘尔谷刻本.
    [199]徐溥.徐文靖公谦斋文录.《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嘉靖宜兴徐氏家刻本.
    [200]何乔新.椒丘文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嘉靖元年余罃刻本.
    [201]王恕.王端毅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一乔世宁刻本.
    [202]王(?).王文肃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正德刻本.
    [203]左赞.桂坡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刻本.
    [204]张元祯.东白张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正德十二年刻本.
    [205]郑纪.东园郑先生文集.明嘉靖刻本.
    [206]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
    [207]李东阳.怀麓堂诗稿.文稿.诗后稿.文后稿.明正德十一年熊桂刻本.
    [208]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岳麓书社,1984.
    [209]李东阳撰,钱振民辑校.李东阳续集.岳麓书社,1997.
    [210]倪岳.青溪漫稿.清光绪二十六年嘉惠堂刻本.
    [211]彭教.东泷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钞本.
    [212]谢铎.桃溪净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正德十六年台州知府顾磷刻本.
    [213]谢铎撰,林家骊点校.谢铎集.中华书局,2002.
    [214]张泰.沧洲诗集.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十三年毛渊增修本.
    [215]陆釴.春雨堂稿.续稿.明弘治刻本.
    [216]陈音.愧斋集.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217]刘大夏.刘忠宣公遗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光绪元年刘乙燃刻本.
    [218]闵珪.闵庄懿公集.明闵闻刻本.
    [219]陈真晟.陈剩夫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四十八年张 伯行刻本.
    [220]祝淇.履坦幽怀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刻本.
    [221]桑悦.思玄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年桑大协活字本.
    [222]桑悦.思玄集.明万历四十四年翁宪祥刻本.
    [223]罗伦.一峰先生文集.明嘉靖二十八年张言刻本.
    [224]程敏政.篁墩程先生文集.明正德二年何歆刻本.
    [225]章懋.枫山章先生文集.明嘉靖九年张大纶刻章翰重修本.
    [226]庄昶.定山先生集.明嘉靖十四年刘缙江浦刻本.
    [227]黄仲昭.未轩公文集.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228]陆简.龙皋文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元年杨鑨刻本.
    [229]李杰.石城山房稿(残本).明刻本.
    [230]张弼.张东海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正德十三年周文仪福建刻本.
    [231]张昇.张文僖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元年刻本.
    [232]董越.朝鲜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3]邵珪.邵半江诗.明正德十年宜兴邵天和夷陵刻本.
    [234]莫旦.大明一统赋.《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嘉靖郑普刻本.
    [235]吴宽.瓠翁家藏集.《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三年吴奭刻本.
    [236]谢迁.归田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7]屠勋.屠康僖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三年刻清初重修本.
    [238]杨一清.石淙文稿.明嘉靖刻本.
    [239]杨一清.石淙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240]王鏊.王文恪公集.明万历震泽王氏三槐堂刻清重修本.
    [241]王弼.王南郭诗集.明正德九年王坊刻本.
    [242]杨守阯.碧川文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年陆钶刻本.
    [243]梁储.郁洲文集.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244]林俊.见素集.续集.奏议.明万历十三年林及祖、林大黼南京刻本.
    [245]赵宽.半江赵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十年赵禴刻本.
    [246]储巏.柴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年刻本.
    [247]蔡清.虚斋蔡先生文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正德十六年葛志贞刻递修本.
    [248]邵宝.容春堂集.明嘉靖十三年慎独斋刻本.
    [249]乔宇.乔庄简公集.明隆庆五年王世贞、乔世良刻本.
    [250]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明崇祯七年盱江罗氏代文堂刻本.
    [251]杨循吉.松筹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金氏文瑞楼钞本.
    [252]吴俨.吴文肃公摘稿.明万历十二年吴士遇刻本.
    [253]费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嘉靖三十四年吴遵之刻本.
    [254]费宏.明太保费文宪公诗集.明嘉靖黄中刻本.
    [255]石珤.熊峰先生诗集.文集.清康熙九年刻本.
    [256]蒋冕.湘皋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三年王宗沐刻本.
    [257]王鸿儒.王文庄公集.民国十五年河南官书局刻本.
    [258]李堂.堇山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259]毛纪.鳌峰类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260]夏缑.夏赤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乾隆三十七年映南轩活字本.
    [261]钱福.钱太史鹤滩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六年沈思梅居刻本.
    [262]靳贵.戒庵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十九年靳懋仁刻本.
    [263]符观.活溪文集.明嘉靖十八年刻本.
    [264]罗钦顺.整庵先生存稿.明嘉靖三十一年罗氏家刻本.
    [265]顾清.东江家藏集.明嘉靖华亭顾应阳刻本.
    [266]李梦阳.空同集.明万历二十九年李思孝刻本.
    [267]何孟春.何文简公文集.明万历二年郭崇嗣、邵城刻十五年汤日昭重修本.
    [268]郑岳.郑山斋先生文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万历十九年莆田郑氏家刻本.
    [269]顾璘.顾华玉集.明嘉靖十九年刻本.
    [270]边贡.华泉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1]唐锦.龙江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隆庆三年唐氏听雨山房刻本.
    [272]黄衷.矩洲诗集.樗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273]王九思.渼陂集.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十二年王献刻二十四年翁万达续刻崇祯十三年张宗孟补修本.
    [274]许赞.松皋集.明嘉靖二十二年序刻本.
    [275]孙绪.沙溪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6]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四部丛刊》影印明隆庆六年刻本.
    [277]王守仁撰,吴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78]朱应登.凌溪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279]周伦.贞翁净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七年周凤起刻本.
    [280]张琦.白斋先生诗集.文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正德八年自刻嘉靖二年续刻本.
    [281]康海.康对山先生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十年潘允哲刻本.
    [282]王廷相.王氏家藏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清顺治十二年修补本.
    [283]何瑭.柏斋文集.明嘉靖刻本.
    [284]潘希曾.竹涧先生文集.明嘉靖二十年黄省曾校刻本.
    [285]何景明.何大复集.清乾隆十五年何氏赐策堂刻本.
    [286]鲁铎.鲁文恪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隆庆元年方梁刻本.
    [287]周用.周恭肃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二十八年周国南刻本.
    [288]崔铣.崔氏洹词.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镐刻本.
    [289]陆深.俨山文集.外集.续集.明嘉靖二十五年至三十年陆楫刻本.
    [290]张邦奇.张文定公觐光楼集.纡玉楼集.靡悔轩集.环碧堂集.养心亭集.四友亭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
    [291]顾鼎臣.顾文康公文草.诗草.续稿.三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至清顺治顾氏家刻本.
    [292]严嵩.钤山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二十四年刻增修本.
    [293]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二十黄楷刻本.
    [294]王韦.南原家藏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焦希程刻本.
    [295]方献夫.西樵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方林鹤刻本.
    [296]顾应祥.崇雅堂文集.明万历三十八年跋刻本.
    [297]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本.
    [298]钟芳.筠溪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二十七年钟允谦刻本.
    [299]方鹏.矫亭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十四年刻十八年续刻本.
    [300]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后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301]毛伯温.毛襄懋先生文集.别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乾隆三十七年毛仲愈刻《毛襄懋先生集》本.
    [302]夏良胜.东洲初稿.明正德嘉靖间危德、朱挥刻本.
    [303]祝銮.篁溪集.明万历四十一年序刻本.
    [304]韩邦奇.苑洛集.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305]杨慎.太史升庵文集.明万历十年张士佩刻本.
    [306]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刻本.
    [307]张璧.阳峰家藏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二十四年世恩堂刻本.
    [308]许成名.龙石诗集.文集.明嘉靖四十二年许鲲刻本.
    [309]柴奇.黼庵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崇祯八年柴胤璧修补本.
    [310]尹襄.巽峰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光绪七年永锡堂刻本.
    [311]郭维藩.杏东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十一年蔡汝楠刻本.
    [312]陈寰.祭酒琴溪陈先生集.明万历四十五年陈氏刻《二陈先生全集》本.
    [313]费寀.费钟石先生文集.明隆庆四年季德甫刻本.
    [314]林文俊.方斋存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5]孙承恩.孙文简公滚溪草堂集.明孙克弘、孙世鼐刻本.
    [316]王道.顺渠先生文录.明嘉靖尤麒校刻本.
    [317]常伦.常评事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七年王溱刻本.
    [318]霍韬.渭压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年霍与瑕刻本.
    [319]马理.溪田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七年刻清乾隆十七年补修本.
    [320]李濂.嵩渚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321]薛蕙.薛考功集.明嘉靖章简甫刻本.
    [322]吴仕.颐山私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323]刘储秀.刘西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嘉靖三十年傅凤翱刻本.
    [324]张治道.张太微诗集.后集.明嘉靖二十年合刻本.
    [325]蔡昂.鹤江先生颐贞堂稿.明刻本.
    [326]陈沂.石亭文集.明嘉靖刻本.
    [327]颜木.淮汉烬馀稿.明嘉靖刻本.
    [328]胡侍.胡蒙溪文集.续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嘉靖刻本.
    [329]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十三年吴凤瑞刻本.
    [330]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崇祯十一年吴一磷刻本.
    [331]夏言.桂洲诗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嘉靖二十五年曹忭、杨九泽刻本.
    [332]王廷陈.梦泽集.明万历十八年王追伊刻三十年王追淳修补本.
    [333]马汝骥.马文简公集.明嘉靖四十一年马逢乾刻本.
    [334]文征明.甫田集.明刻清修本.
    [335]文征明撰,周道振辑校.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6]张治.张龙湖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雍正四年彭思眷刻本.
    [337]黄佐.泰泉集.清康熙二十一年黄逵卿刻本.
    [338]黄佐.两京赋.明刻本.
    [339]廖道南.玄素子集.明嘉靖刻本.
    [340]张衮.张水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隆庆刻本.
    [341]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三年张汝纪刻增修本.
    [342]童承叙.内方先生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民国十二年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刻本.
    [343]李默.群玉楼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元年李培刻本.
    [344]黄绾.石龙集.明嘉靖刻本.
    [345]薛章宪.鸿泥堂小稿.续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隆庆刻本.
    [346]姚涞.明山先生存集.明嘉靖三十六年刻本.
    [347]徐阶.少湖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六年宿应磷刻本.
    [348]徐阶.世经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徐氏刻本.
    [349]徐阶.世经堂续集.明万历徐肇惠刻本.
    [350]欧阳德.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七年梁汝魁刻本.
    [351]王教.中川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九年清白堂刻本.
    [352]郑晓.端简郑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八年郑心材刻本.
    [353]袁袠.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二年衡藩刻本.
    [354]余棐.率峰先生遗稿.明嘉靖婺源余氏家刻本.
    [355]赵时春.赵浚谷诗集.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八年周鉴刻本.
    [356]王慎中.王遵岩先生文集.清康熙五十年闽中同人书社刻本.
    [357]屠应竣.屠渐山兰晖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屠仲律刻本.
    [358]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二年程光裕刻本.
    [359]唐顺之.荆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360]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刻本.
    [361]熊过.南沙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泰昌元年熊胤衡刻本.
    [362]吕高.江峰漫稿.民国二十三年国学图书馆影印明嘉靖刻本.
    [363]蔡云程.鹤田草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
    [364]赵文华.赵氏家藏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钞本.
    [365]皇甫汸.皇甫司勋集.明万历三年吴郡皇甫氏自刻本.
    [366]胡松.胡庄肃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三年胡楩刻本.
    [367]沈恺.环溪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沈绍祖刻本.
    [368]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369]吕本.期斋吕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年郑云蓥刻本.
    [370]许应元.陭堂摘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嘉靖刻本.
    [371]孙陞.孙文恪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袁洪愈、徐栻本.
    [372]赵贞吉.赵文肃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三年赵德仲刻本.
    [373]骆文盛.骆两溪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一年《武康四先生集》本.
    [374]赵统.骊山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一年杨光训刻本.
    [375]王维桢.王氏存笥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六年刻本.
    [376]尹台.洞麓堂集.明乌丝栏钞本.
    [377]王立道.校刻具茨先生文集.明万历六年无锡王氏嘉乐堂刻本.
    [378]陈凤.清华堂稿摘存.明嘉靖刻本.
    [379]袁炜.袁文荣公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万历元年刻本.
    [380]袁炜.袁文荣公诗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三年袁氏家刻本.
    [381]乔世宁.丘隅集.明嘉靖四十二年刻本.
    [382]沈炼.青霞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3]董份.董学士泌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董嗣茂刻本.
    [384]严讷.严文靖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五年严治刻本.
    [385]高拱.高文襄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386]陆树声.陆文定公集.明万历四十四年陆彦章刻本.
    [387]何迁.吉阳山房摘稿.明嘉靖三十八年张元冲刻本.
    [388]王材.念初堂集.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
    [389]朱曰藩.山带阁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390]李攀龙.沧溟先生集.明万历三年胡来贡刻本.
    [391]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元年刘良弼刻本.
    [392]李春芳.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七年李戴刻本.
    [393]亢思谦.慎修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万历詹思虞刻本.
    [394]张居正.张太岳先生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395]殷士儋.金舆山房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七年邵升刻本.
    [396]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明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
    [397]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398]王樵.方麓居士集.明万历刻本.
    [399]王樵.方麓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0]刘凤.刘子威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01]方弘静.素园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02]宗臣.宗子相集.明万历刻本.
    [403]欧大任.欧虞部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刻本.
    [404]叶春及.絅斋先生文集.明万历刻本.
    [405]南轩.渭上稿.明万历十六年关中南氏家刻本.
    [406]姜宝.姜凤阿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07]张四维.条麓堂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二十三年张泰征刻本.
    [408]胡直.衡庐精舍藏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9]王世懋.王奉常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10]申时行.赐闲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11]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王时敏刻本.
    [412]余有丁.余文敏公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13]张凤翼.处实堂集.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14]沈鲤.亦玉堂稿.清康熙二十九年刘榛刻本.
    [415]许国.许文穆公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许立言刻本.
    [416]周子义.交翠轩佚稿.明刻本.
    [417]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四部丛刊》影印明常熟刻本.
    [418]归有光撰,周本淳点校.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19]王樨登.王百谷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刻本.
    [420]吴子玉.大鄣山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六年黄正蒙刻本.
    [421]俞允文.仲蔚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十年程善定刻本.
    [422]何良俊.何翰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十四年何氏香严精舍刻本.
    [423]徐渭.徐文长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二年锺人杰刻本.
    [424]徐渭.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
    [425]沈明臣.丰对楼诗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四年陈大科、陈尧佐刻本.
    [426]于慎行.谷城山馆诗集.明万历三十二年东阿于氏自刻本.
    [427]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于纬刻本.
    [428]林景旸.玉恩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五年林有麟刻本.
    [429]朱赓.朱文懿公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天启刻本.
    [430]王家屏.复宿山房集.明万历廖镛刻本.
    [431]徐显卿.天远楼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影印明万历刻本.
    [432]田一儁.钟台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八年田元振刻本.
    [433]沈一贯.喙鸣文集.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刻本.
    [434]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435]张位.闲云馆集.明刻本.
    [436]沈懋孝.长水先生文钞.《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37]帅机.阳秋馆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乾隆四年修献堂刻本.
    [438]陆君弼.正始堂诗集.清钞本.
    [439]张元忭.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明万历张汝霖、张汝懋刻本.
    [440]王祖嫡.师竹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天启刻本.
    [441]黄洪宪.碧山学士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42]刘虞夔.刘宫詹先生文集.明崇祯元年长平刘氏家刻本.
    [443]冯时可.冯元成选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明刻本.
    [444]许乐善.适志斋集.清乾隆二十四年许以恕刻本.
    [445]赵用贤.松石斋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46]吴中行.赐馀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八年吴亮、吴奕刻本.
    [447]茅元仪.石民四十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448]陈与郊.隅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五年至天启元年赐绯堂刻本.
    [449]曾朝节.紫园草.明万历二十五年吴楷刻本.
    [450]赵南星.赵忠毅公诗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十一年澂景文刻本.
    [451]敖文祯.薜荔山房藏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牛应元刻本.
    [452]庄履丰.梅谷庄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四年江都刻本.
    [453]冯琦.宗伯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54]陆可教.陆学士先生遗稿.《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55]邹元标.邹子愿学集.明万历四十七年郭一鹗、龙遇奇刻本.
    [456]邹元标.邹公存真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清乾隆十二年特恩堂刻本.
    [457]葛曦.葛太史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嘉庆八年德平葛周玉树堂刻本.
    [458]李廷机.李文节集.《明人文集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459]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四十年史记事刻本.
    [460]刘应秋.刘大司成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明万历刻本.
    [461]叶向高.苍霞草.续草.馀草.《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62]邹德溥.邹太史文集.明刻清安成绍恩堂印本.
    [463]李应策.苏愚山洞续集.明崇祯刻本.
    [464]夏树芳.冰莲集.明万历江阴夏氏清远楼刻本.
    [465]唐文献.唐宗伯公文集.明万历刻本.
    [466]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刻本.
    [467]袁宗道撰,钱伯城标点.白苏斋类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68]何乔远,何氏万历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明万历四十年刻本.
    [469]焦竑.焦氏澹园集.续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萬暦三十四年刻本.
    [470]焦竑撰,李剑雄点校.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
    [471]董其昌.容台文集.诗集.别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崇祯三年董庭刻本.
    [472]陶望龄.陶文简公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天启七年陶履中刻本.
    [473]陶望龄.歇庵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乔时敏刻本.
    [474]黄辉.黄太史怡春堂藏稿.明天启刻本.
    [475]区大相.区太史诗集.明崇祯十六年刻本.
    [476]冯从吾.冯少墟集.清康熙十二年洪琮刻本.
    [477]周如砥.周季平先生青藜馆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崇祯十五年周燝刻本.
    [478]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顺治十七年毛褒刻本.
    [479]顾天竣.顾太史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480]李腾芳.李宫保湘洲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刻本.
    [481]袁宏道.潇碧堂集.续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82]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崇祯二年武林佩兰居刻本.
    [483]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84]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四十八年曹宪来刻本.
    [485]汤宾尹.睡庵稿.《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万历刻本.
    [486]何宗彦.何文毅公集.明崇祯刻本.
    [487]曹学佺.石仓诗稿.《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乾隆十九年曹岱华刻本.
    [488]徐(?).(?)峰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天启五年南居益刻本.
    [489]许獬.许钟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年洪梦锡刻本.
    [490]王衡.缑山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491]刘宗周.刘子全书.《中华文史丛书》影印清道光刻本.
    [492]刘宗周撰,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493]蔡毅中.中山蔡太史馆阁宏辞.明朱一纬重刻本.
    [494]眭石.眭东荪文集.清光绪二十四年木活字本.
    [495]杨守勤.宁澹斋全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末刻本.
    [496]徐光启.增定徐文定公集.清宣统元年上海慈母堂铅印本.
    [497]骆从宇.骆太史澹然斋存稿.《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明崇祯十年刻本.
    [498]张鼐.宝日堂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二年刻本.
    [499]梅之焕.梅中丞遗稿.《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顺治卫贞元刻本.
    [500]李若讷.四品稿.《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天启二年刻本.
    [501]丁绍轼.丁文远集.外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天启刻本.
    [502]傅振商.爱鼎堂前集.后集.清乾隆五十五年傅应奎刻本.
    [503]韩日缵.韩文恪公文集.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清康熙刻本.
    [504]成靖之.云石堂集.明崇祯十六年成克巩刻本.
    [505]唐时升.三易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谢三宾刻清康熙三十三年陆廷灿补修本.
    [506]锺惺.隐秀轩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天启二年沈春泽刻本.
    [507]锺惺撰,李先耕,崔重庆点校.隐秀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08]钱士升.赐馀堂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乾隆四年钱佳刻本.
    [509]袁中道.珂雪斋前集.外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510]袁中道撰,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11]姚希孟.公槐集.响玉集.棘门集.沆瀣集.松瘿集.文远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张叔籁刻《清閟全集》本.
    [512]陈仁锡.陈太史无梦园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六年张一鸣刻本.
    [513]陈仁锡.无梦园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末刻本.
    [514]黄道周.黄漳浦集.清道光福州陈氏刻本.
    [515]王家彦.王忠端公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顺治十六年刻本.
    [516]艾南英.天傭子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影印清康熙刻本.
    [517]戴澳.杜曲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518]陈衎.大江集.明崇祯十二年自刻本.
    [519]郭之奇.宛在堂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明崇祯刻本.
    [520]刘理顺.刘文烈公全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顺治刻康熙印本.
    [521]陈子龙.安雅堂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末刻本.
    [522]黄淳耀.陶庵文集.诗集.补遗.清乾隆二十六年宝山县学刻本.
    [523]陈孝逸.痴山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初刻本.
    [524]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刻本.
    [525]吴伟业撰,李学颖集评.《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26]宋荦.西陂类稿.民国六年宋恪寀重刻清康熙刻本.
    [527]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528]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29]梁章钜撰,陈居渊点校.制艺丛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30]浦铣撰,何新文,路成文校证.历代赋话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31]朱奠培.松石轩诗评.周维德编《全明诗话》本.齐鲁书社,2005.
    [532]李东阳.麓堂诗话.周维德编《全明诗话》本.齐鲁书社,2005.
    [533]杨慎撰,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34]王世贞.艺苑卮言.周维德编《全明诗话》本.齐鲁书社,2005.
    [535]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36]朱彝尊撰,黄君坦点校.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537]袁枚撰,顾学颉点校.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538]朱庭珍.筱园诗话.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39][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40]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41]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42]张光亚.明代行政管理制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543]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M].科学出版社,2008.
    [544]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M].中华书局,1989.
    [545]潘星辉.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46]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M].中华书局,2006.
    [547]郭培贵.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M].科学出版社,2008.
    [548]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49]罗东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50]胡奇光.中国文祸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51]杨启樵.明清皇室与方术[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52]谢贵安.明实录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53]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M].东方出版社,1997.
    [554]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55]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56]周道振,张月尊.文征明年谱[M].百家出版社,1998.
    [557]钱振民.李东阳年谱[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558]韩结根.康海年谱[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59]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60]郑利华.王世贞年谱[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61]陈广宏.锺惺年谱[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62]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563]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64]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65]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566]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67]吴夏平.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M].齐鲁书社,2007.
    [568]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M].中华书局,2001.
    [569]傅璇琮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辽海出版社,1998.
    [570]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M].东方出版社,1997.
    [571]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M].大象出版社,2006.
    [572]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73]陈元锋.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M].中华书局,2005.
    [574]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M].人民出版社,1998.
    [575]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M].人民出版社,2005.
    [576]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M].中华书局,2005.
    [577]袁震宇,刘明今.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明代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78]陈书录.明代诗文的演变[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79]简锦松.明代文学批评研究[M].台湾学生书局,1989.
    [580]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81]廖可斌.诗稗鳞爪[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582]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83]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84]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85]饶龙隼.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的转变[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86]左东岭.明代心学与诗学[M].学苑出版社,2002.
    [587]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88]林家骊.谢铎及茶陵诗派[M].中华书局,2008.
    [589]黄毅.明代唐宋派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90]何宗美.公安派结社考论[M].重庆出版社,2005.
    [591]陈广宏.竟陵派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92]金宁芬.康海研究[M].崇文书局,2004.
    [593]雷磊.杨慎诗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9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95]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96]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商务印书馆,2001.
    [597]孙春青.明代唐诗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98]金生奎.明代唐诗选本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599]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00]郭建勋.辞赋文体研究[M].中华书局,2007.
    [601]李新宇.元代辞赋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02]孙海洋.明代辞赋述略[M].中华书局,2007.
    [603]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04]施懿超.宋四六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05]汪小洋,孔庆茂.科举文体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06]龚笃清.明代八股文史探[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07]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08]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09]汪超宏.明清曲家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1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撰,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11][美]刘若愚撰,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12][意]安贝托·艾柯等撰,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三联书店,2005.
    [613][美]海登·怀特撰,陈新译,彭刚校.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译林出版社,2004.
    [614][美]爱德华·罗斯撰,秦志勇,毛永政等译.社会控制[M].华夏出版社,1989.
    [615][英]彼得·伯克撰,姚朋,周玉鹏等译.历史学与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16][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撰,马俊亚,郭英剑译.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17][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史学:自白与对话[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18]孙津华.文体的范式与突破--七体、连珠、对问、九体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19]郑礼炬.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20]陈龙.明代公文变革论[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21]程建虎.中古应制诗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22]梁海柱.李开先与嘉靖八才子交往考论[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623]张连银.明代乡试、会试评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24]何玉军.明代科举与诗歌[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25]田吉方.明代南京翰林院考[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26]彭忠德.古代官箴文献略说[J].文献,1995(4).
    [627]张泽洪.道教斋醮史上的青词[J].世界宗教研究,2005(2).
    [628]吴承学.简论八股文对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影响[J].文艺理论研究,2000(6).
    [629]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1(5).
    [630]漆子扬,智全.从《文章正宗》的编选体例看真德秀的选学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31]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632]耿清珩.明代庶吉士述略[J].中国史研究,1995(1).
    [633]吕斌.明代博学思潮发生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8(2).
    [634]张之杰.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4).
    [635]周兴陆.关于高棅诗学的两个问题[J].学术界,2007(1).
    [636]陈广宏.明初闽诗派与台阁文学[J].文学遗产,2007(5).
    [637]左东岭.论台阁体与仁、宣士风之关系[J].湖南社会科学,2002(2).
    [638]郭万金.台阁体新论[J].文学遗产,2008(5).
    [639]何宗美.明代的台阁雅集与怡老诗社[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
    [640]杨丽丽.明人《十同年图》卷初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2).
    [641]余嘉华.杨一清在明代诗坛上的地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642]陈书录.尊崇气节,致力于儒雅文学的复壮--由茶陵派向前七子过渡的杨一清[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643]马美信,韩结根.《中山狼》杂剧与康、李关系考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644]刘鹏.文征明致仕考略--由王宠行书札《起居贴》引发出的问题探索[J].艺术百家,2007(4).
    [645]郑利华.“嘉靖八才子”与明代正、嘉之际文坛的复古取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646]李庆立.明“后七子”结社始末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647]罗宗强.隆庆、万历初当政者的文学观念[J].文学遗产,2005(4).
    [648]简锦松.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之批评立场[J].(台湾)文学新论,2004(7).
    [649]罗炳绵.明太祖的文字统治术[A].明史研究论丛(2)[C].台湾大立出版社,1984.
    [650]陈学霖.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A].明史研究论丛(5)[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651]邓国光.明史乘叙论八股及明代文学复古歧议初探[A].中国文学研究(7)[C].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2005.
    [652]罗宗强.朱元璋的文学观与洪武朝的文学思想导向[A].人文中国学报(13)[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53]郭培贵.明代各科庶吉士数量、姓名、甲第、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考述[A].文史(78)[C].中华书局,2007.
    [654]廖可斌.论台阁体[A].中华文史论丛(46)[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55]王颋.明代祥瑞兽驺虞考[A].暨南史学(3)[C].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656]祝总斌.正确认识和评价八股文取士制度[A].国学研究(9)[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57]杨联陞.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A].国史探微[M].新星出版社,2005.
    [658]饶宗颐.后周整理乐章与宋初词学有关诸问题--由敦煌舞谱谈后周之整理乐章兼论柳永《乐章集》之来历[A].《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十二卷[M].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659]王水照.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史意义[A].王水照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60]朱鸿林.陈白沙的出处经验和道德思考[A].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61]巫仁恕.消费与权力象征--以乘轿文化为例[A].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M].中华书局,2008.
    [662]曹虹.董越《朝鲜赋》的创作成就[A].中国辞赋源流综论[M].中华书局,2005.
    [663]何宗美.明代怡老诗社综论[A].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M].中华书局,2006.
    [664]陈长文.明代科举中的“官年”现象[A].明代科举文献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