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俗视界中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民俗学的视角,运用民俗学的基本方法,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置于民俗的语境中进行考察、解读和研究,探讨现代通俗小说在民俗视界中呈现的观念和形态的特征。而所谓的小说民俗学意义的命题,包含了小说文本的民俗学价值,更重要的应体现小说中的民俗观念、民俗叙事、民俗描写以及蕴含的民俗情味这一切所具有的文学意义。
     引论:在简要地勾勒民俗与文学、民俗与小说之间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民俗与现代通俗小说的相互观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理论交汇点,提出本文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即中国现代小说的民俗学意义。
     第一章:本章从民俗理论语境、民俗与文学中的人以及民俗之俗与现代意识的矛盾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梳理本文研究近现代通俗小说所要运用的民俗学的一些理论要点,如民俗学研究范围、民俗的内涵和民俗的特征等,提出人在民俗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以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及其小说作品为例,分析小说之俗与民俗之俗的关系,以及小说俗的本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通过分析、比对,试图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设置民俗学的理论空间与话语环境,进而对现有的小说的雅俗观念提供新的阐释的可能。
     第二章:游戏是一种民俗事象,关于文学的起源有游戏一说。通俗小说中丰富的游戏情节,浓厚的游戏氛围,逐渐形成了小说的游戏观念。而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屡屡遭到各方诟病,小说中的游戏人生的态度和观念是重要原因之一。本章从游戏民俗的角度,论述小说游戏观念形成的历史的、民俗的根源,结合小说中游戏笔墨的特点以及各方对待小说中游戏的不同态度,客观地分析游戏之俗与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的关系。
     第三章:本章选取民俗特征中的群体性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类型性特征为切入点,以张恨水、刘云若以及海派的一些小说家的作品为个案,分析都市社会小说中城市市井文化、风俗的类型性特征,以及小说家对市井民风民俗的类型化、模式化的文学表达。模式化、类型化对于强调个性与创新的文学艺术来说是个矛盾,但是它在都市小说中的存在和盛行必有其理由,这和市井民俗的类型化特征有关,也与世俗文化生活中的阅读、欣赏习惯及情趣有关。
     第四章:江湖会党、武侠小说在近现代通俗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从民俗的角度选取了江湖、帮派会党、侠义几个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会党小说、武侠小说中的民俗学内涵。江湖是武侠及会党小说中一个充满诗意与文化内蕴的民俗意象;帮派会党是存在于民间社会的民俗组织,对其内幕的揭秘本身发扬了小说猎奇式的陌生化文学效果;侠义是精神民俗范畴,也是一种流传千古的民族精神,它是江湖会党武侠小说流行于世俗文化生活的精神支柱。充斥于会党、武侠小说中的这些民俗元素和民俗内涵对于这类小说的文学性的加强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章:民俗是历史的与现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的传承,通俗小说中的社会小说具有更加丰富的民俗意味和民俗价值。细致地解读地域特征、时代氛围明显、民俗风味浓郁的通俗小说《广陵潮》,进而将小说文本所蕴含的民俗意义推衍到其它的社会小说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意义。因为社会小说与一般的民俗志比较,尽管各自的目的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面对的却是同样的表现对象,即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广陵潮》的社会小说属性归于其丰富的民俗事象叙述和描写,而小说中风俗画式的民俗情味又丰富了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拓宽了小说的审美视域。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n how modern Chinese popular novel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conception and form by employing the basic approach of folklore, which is to review, interpret and research into the novels in contexts of folk customs. The so-called proposition of folkloristic significance of novels, involving folkloristic value of the texts, is particularly apparent in the literary meaning of novels in forms of folk notion, folk narration, folk description and public feeling.
     Introduction: With a brief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folk custom and literature, folk custom and novel, the present writer finds the theoretical crossing point of folklore and modern Chinese popular novels, and proposes the theme of the dissertation, which is the folkloristic significance of modern Chinese novels.
     Chapter One: It develops from three aspects: contexts of folkloristic theory, man in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opularity of folklore and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It starts with a general review of theoretic essentials of folklore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opular novels, such as the research area of folklor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stom, etc. to build the principle status of man in folk customs. Then it compares the popularity difference between novels and folklore, and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of popularity and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in novels, with popular novelist Mr. Zhang Henshui and his works as illustrations. By means of analysis and contrast, it tries to set the study target, Chinese modern popular novels, in some theoretic space and discourse context of folklore to make possible new interpretation to the present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in novel appreciation.
     Chapter Two: Game is a folk-custom activity relating to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The abundant game plots and fascinating game atmosphere found in popular novels help to form the game concept in novels. Modern Chinese popular novels usually confront with criticism from different aspects for the fooling-around-time attitude and value held by their characters. This chapter is to elaborate on the historical and folk sourc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game concept, as well as to objectively interpre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pularity of games and popular novel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upon the analysis of writing features of games an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games.
     Chapter Three: Collective characteristic, together with its further typical characteristic, is selected as the cut-in point from all folk custom features.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of Zhang Henshui, Liu Yunruo and some other novelists of Shanghai School, it aims to make analysis of the pop culture in city novels, conclude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stoms, and formulate literary models or patterns adopted by novelists in pop culture description. Such kinds of models or patterns are contradictory to the art of literature, which calls for individuality and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is a sound reason for their existence and popularity in city novels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reading, appreciation and tastes of secular life, as well as with the collective characteristic of folk customs.
     Chapter Four: Fictions on factions, gangs and martial arts have a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mpact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opular novel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oncepts of Jianghu (society in the Kung Fu fiction), factions and gangs, and errantry spirit, 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exploring folkloristic connotation of the fictions of this type. Jianghu is a folk image abundant in poetic and cultural meaning in Kung Fu fictions. Factions and gangs are folk organizations found in civil society, revelation of private information of which itself is a best way to demonstrate the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generated by the curiosity purchasing of the novel. Errantry, falling into the category of spiritual folk customs, is a kind of national spirit that has been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It functions as the spiritual support of fictions on factions, gangs and martial arts that enjoy particular popularity in civil society. All those folk custom components and connotations found in Kung Fu fictions contribute a lot in reinforcing the literature nature of the works.
     Chapter Five: Folk customs are the life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of both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Social novels are embedded with more folk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han other popular novels. Take the popular novel“Guang Ling Chao”for instance. It is typical to some extent to extend the embedded folk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to texts of other social novels by carefully interpreting the indication of place, time and folk customs in the novel.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social novels are different from common folk custom records in terms of purposes and expression manners, they share the common working objects, the sourceful social life and folk culture.“Guang Ling Chao”belongs to social novels for its comprehensive narr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folk custom activities. The picturesque description of folk customs helps to enrich the literature nature of the work and broadens the aesthetic vision of the novel.
引文
①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页。
    ②《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③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3页。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页。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页。
    ①庸愚子作于弘治甲寅(1494)之《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转引自张赣生著《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7页。
    ②李洁非:《通俗文学艺术规范初探》,《通俗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③[美]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版,第144页。
    ④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1页。
     ①钟敬文:《〈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序言》,高丙中著《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1页。
    
    ①[英] 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64页。
    ②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北平《晨报副刊》,1934年6月6日。
    ③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版。
    ④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6页。
    ①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晨报副刊》,1934年6月6日。
    ①见阿兰·邓迪斯《民俗研究》,第2页,1965年。转引自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216页。
    ①在此,我借物理学上“磁场”的概念含义,将处在同一地域、同一方言区,相近的时代,具有相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的时空范围,称为一个“民俗场”。
    ②见《人类学》辞典第89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转引自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3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67页。
    ②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01页。
    ③赵世瑜:《〈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序言》,岳永逸著《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7页。
    ①朱栋霖:《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①参见钟少华:《试论民俗学科词语概念的近代阐述》,《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①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页。
    ②袁良骏:《“五四”文学革命与“两个翅膀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12,第4期。
    ③杨义:《中国通俗小说书系·前言》,吴士余、臧建民主编《中国通俗小说书系》,书系包括顾明道《花萼恨》、《奈何天》,王小逸《春水微波》,秦瘦鸥《孽海涛》等通俗小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④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页。
    ①范伯群:《建立生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发表于汤哲声著《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代序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5、6、12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98页。
     ①陈平原:《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①范伯群:《文兼雅俗,博通古今——〈姚鹓雏文集·小说卷〉序》,朱栋霖、范培松主编《中国雅俗文学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1版,第176页。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43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43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9页。
    ③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版,第104页。
    ①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70—71页。
    ①谢家顺:《张恨水小说民俗学阐释》,《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②赵孝萱:《雅人趋俗,俗人却雅——张恨水北京小说雅俗错位的文化意蕴》,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86页。
    ③《歌谣周刊》十六号转录仲密《自己的园地》十一,“歌谣”。转引自高丙中著《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33页。
    ④顾颉刚:《〈民俗〉杂志发刊辞》,1928年第1期。1927年11月1日,广州中山大学创办了《民间文艺》。1928年3月21日,因所刊载的民俗资料范围的扩大,改《民间文艺》为《民俗》。
    ①董玥:《国家视角与本土文化》,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54页。
    ②杨义:《张恨水:文学奇观和文学史困惑》,杨义主编《张恨水名作欣赏》(序言),中国和平出版2002年版。
    ③赵世瑜:《〈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序言》,岳永逸著《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5页。
    
    ①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7页。
    ②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15页。
    ③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44页。
    ①张恨水:《总答谢——并自我检讨》,1944年5月16日为庆祝张恨水五十寿辰与从事小说创作三十周年,《新民报》重庆、成都两社分别举行茶会祝贺,《新民报》等报出版纪念特刊,《总答谢》是张恨水的致谢词。选自张恨水著《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102、103页。
    ②参见温奉桥:《张恨水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
    
    ①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②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2页。
    ①王国维:《文学小言》,世界文库本《晚清文选》,转引自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47页。
    ②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③蔡丰明:《游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5-27页。
    ④蔡丰明:《游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1页。
    ①蔡丰明:《游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5页。
    ①周桂笙:《新庵笔记》卷上,转引自阿英《晚清小报录》之《引言补充》,《阿英全集》第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81页。
    ②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49页。
    ③周桂笙:《新庵笔记》卷上,转引自阿英《晚清小报录》之《引言补充》,《阿英全集》第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81页。
    ①胡适:《胡适文存》第三卷称《九尾龟》为“嫖界指南”,黄山书社1996年第1版,第367页。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称其为“嫖学教科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92页。
    ②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
    ③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
     ①参见张次溪:《天桥丛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①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见《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
    ②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选自魏绍昌主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313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41页。
    ②[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中译本弁言》,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5页。
    ①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第1期,1914年。
    ②郑逸梅:《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选自魏绍昌主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365-366页。
    ③祝君宙:《上海小报的历史沿革》,《新闻研究资料》第42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研究资料》编辑部)。
    ④见《星期》第28号广告栏(1922年9月出版)。
    ⑤《论本报之不合时宜》,载《游戏报》149号,1897年。
    ①李伯元:《论〈游戏报〉之本意》,载《游戏报》第63号,1897年。
    ②《〈眉语〉宣言》,《眉语》杂志第1卷第1号,1914年。
    ③《游戏杂志》序,《游戏杂志》第1期,1913年。
    ④《小说月报》1912年7月(第二年)第7期。广告插页。
    ⑤参见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210页。
    ①见《红玫瑰》5卷24期,1929年9月。
    ②徐枕亚:《小说丛报发刊词》,载于《小说丛报》第1期。
    ③参见汤哲生:《幽默滑稽编》,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219页。
    
    ①周瘦鹃:《众醉独醒·序》,《众醉独醒》,自由杂志社1914年版,第1页。
    ②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载于《新小说》第1号,1902年。
    ③张恨水:《〈啼笑因缘〉一九三0年作者之〈自序〉》,群众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9页。
    ①见刘云若《粉墨筝琶》之“作者赘语”,转引自张元卿《民国被派通俗小说论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107页。
    ②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44页。
    
    ①《文学研究会宣言》,《小说月报》第12卷第1期。
    ②郑振铎:《中国文人(?)对于文学的根本误解》,载于《文学旬刊》第10号,1921年8月10日。
    
    ①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
    ②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338页。
    ③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④朱自清:《论严肃》,《中国作家》创刊号,1947年。
    ①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10月版,转引自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51页。
    ②叶圣陶:《侮辱人们的人》,《文学旬刊》第5号,1921年6月。
    ③鲁迅:《〈奔流〉编校后记》,收入《集外集》,《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①曹丕:《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44页。
    ②郑振铎:《新旧文学的调和》,《文学旬刊》第4号,1921年6月10日。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8-9页。
    
    ①钟敬文:《民俗学》,收入《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395页。
    ②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7页。
    ①周桂苼:《毒蛇圈》译者叙言,《新小说》杂志1903年第8号,转引自范伯群、朱栋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177页。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第445页。
    ②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选自魏绍昌主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270页。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中文版序,第299页。
    ①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中文版序,第5页。
    ③赵孝萱:《雅人趋俗,俗人却雅——张恨水北京小说雅俗错位的文化意涵》,选自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85页。
    ①见平襟亚(网蛛生)著《人海潮》的《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①乔健:《底边阶级与底边社会:一些概念、方法和理论的说明》,选自《石章如院士百岁祝寿论文集——考古·历史·文化》,台北:南天书局2002年版,第429~439页。
    ②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自序,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版。
    ①参见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3页。
    ①张恨水:《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录自《啼笑因缘》单行本(1931年三友书社出版),转引自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214页。
    
    ①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43—44页。
    ②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1期。
    ①夏征农:《读〈啼笑因缘〉》,录自《文学问答录》,生活书店1935年10月出版,转引自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93页。
    ①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4月第1版,第4页。
    ①周作人:《〈天桥志〉序》,选自张次溪著《天桥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页。
    ②参见张元卿:《从“〈啼笑因缘〉现象”看刘云若小说的传播》,张元卿著《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114—121页。
    ①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221页。
    ①苏智良姚霏:《庙、信仰与社区》,选自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35页。
    ②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221页。
    ①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207页。
    ①张元卿:《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9页。
    ①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612页。
    ②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选自魏绍昌主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312页。
    ③袁良骏:《民国武侠小说的泛滥与〈武侠党会编〉的误评误导》,《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4页。
    ②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选自魏绍昌主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313页。
    ③向一学:《回忆父亲的一生》,原载《明报月刊》,转引自《江湖奇侠传·附录》,岳麓书社1986年第1版,第567页。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大华出版社1971年6月第1版,第383-384页。
    ②韩云波:《民俗范式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1月第1期,另见韩云波著《人在江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219页。
    ①徐斯年、刘祥安:《江湖会党编》,参见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466页。
    ②徐斯年、刘祥安:《江湖会党编》,参见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477页。
    ①钟敬文:《民俗学及其作用》,选自《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99页。
    
    ①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24,225页。
    ②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36页。
    ③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1页。
    ①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6、7页。
    ②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93、294页。
    ③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92页。
    ④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294页。
    ⑤吴虞公:《青红帮史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3页。
    ①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16页。除了徐斯年先生的“原侠”,台湾的叶洪生、美国的刘若愚、韩国的崔奉源等先生在各自著作中均有论述。
    ②徐斯年、刘祥安:《江湖会党编》,参见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445、446页。
    ①[英] 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64页。
    ②林惠祥:《怎样研究民俗学——在本校潮州学会学术演讲会演讲》,原载《厦大周刊》第15卷第30期,1936年6月22日,选自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5页。
    
    ①齐如山:《〈中国风俗丛谈〉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页。
    ②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序例》第5页。
    ③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序例》第5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197页。
     ①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2页。
    ①徐斯年、刘祥安:《江湖会党编》,参见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486、487页。
    ②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第134页。
    ①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135页。
    ①徐斯年、刘祥安:《江湖会党编》,参见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533页。
    
    ①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59页。
    ②赵苕狂:孙了红的小说《雀语》的推介文字,《红玫瑰》第四卷第5期。
    
    ①陈子平:《中国近现代通俗历史小说史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236页。
    ②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141页。
    ③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08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138页。
    ②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141页。
    
    ①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逸事》,中华书局2005年7月版,第243页。
    ②陈慎言:《〈广陵潮〉序》,参见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
    ①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选自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81页。
    
    ①见李涵秋:《广陵潮》之封底,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4月第2版。
    ②张恨水:《〈广陵潮〉序》,见李涵秋著《广陵潮》,百新书店1946年改版第1版,第5页。
    
    ①求幸福斋主何海鸣:《悼李涵秋先生》,载《半月》第2卷第20号,1923年6月出版。
    ②参见韦明铧:《评广陵潮》,选自《扬州文化谈片》,广陵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②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144页。
    ①钟敬文:《民俗学与古典文学》,选自苑利主编《二十世纪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66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207页。
    
    ①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2页。
    ②刘麟生主编:《中国文学八论》,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40页。
    ③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90页。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第391页。
    ①参见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广陵书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04、205页。
    ②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94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历史学和人类学——结构人类学〉序言》,见《哲学译丛》,1976年第6期,第45页。
    
    ①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第七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487页。
    ②陈泳超:《江绍原及其礼俗迷信小品》,选自江绍原著《民俗与迷信》,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9页。
    ③尹协理:《中国神秘文化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398页。
    ①张恨水:《广陵潮·序》,见《广陵潮》,百新书店,1946年6月改版第1版,第5页。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第475页。
    ②白寿彝:《民俗学与历史学》,选自苑利主编《二十世纪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33页。
    ③张翼鸿:《李涵秋传略》,收于扬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扬州文史资料》第三缉,第61页。
    
    ①张翼鸿:《李涵秋传略》,收于扬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扬州文史资料》第三缉,第68页。
    ②陈平原:《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③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94页。
    ①董晓萍:《清乾隆时期朝鲜使者手记中的北京民俗与政治》,选自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459页。
    ②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41页。
    ③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83页。
    ①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9页。
    ①郑振铎:《何谓“俗文学”》,选自《郑振铎说俗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4、15页。
    ②范伯群:《我们以后的路还很长——范伯群先生访谈录》,选自朱栋霖、范培松主编《中国雅俗文学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1版,第168页。
    ①转引自朱志荣:《论新文学对现代通俗文学的评价》,选自朱栋霖、范培松主编《中国雅俗文学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1版,第142页。
    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英] J.G.弗雷泽(J·G·Frazer):《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4、陶立幡:《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5、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6、钟敬文:《钟敬文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7、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8、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出版社1994年第1版
    9、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版
    10、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1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12、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13、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14、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15、蔡丰明:《游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6、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7、张次溪:《天桥丛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18、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19、清·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20、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1、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22、李小玲:《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24、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5、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4月第1版
    26、[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7、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中文版序
    28、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9、陈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30、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31、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32、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33、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4月第1版
    34、张元卿:《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35、姜进:《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36、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与社会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1版
    37、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38、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1版
    39、韩云波:《人在江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李树喜:《江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41、李长莉、左玉河:《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41、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42、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43、[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徐有威、李俊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44、徐斯年:《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45、徐斯年:《王度庐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46、齐如山:《中国风俗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4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48、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49、陈子平:《中国近现代通俗历史小说史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50、陈永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1、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逸事》,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1版
    52、郑逸梅:《文苑花絮》,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1版
    53、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广陵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54、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55、朱光潜:《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56、刘麟生:《中国文学八论》,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57、[美]明恩溥(Arthur H.Smith):《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1版
    58、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59、郑振铎:《郑振铎说俗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0、柯玲:《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61、扬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扬州文史资料》
    6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2月第2版
    63、朱栋霖:《文学新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64、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65、陈来等:《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7月第1版
    66、朱栋霖、范培松主编:《中国雅俗文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1版
    67、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69、沈弘:《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70、江绍原:《民俗与迷信》,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7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72、苑利:《二十世纪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73、苑利:《二十世纪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74、尹协理:《中国神秘文化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75、钟敬文:《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版
    76、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版
    77、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78、胡适:《胡适文存》第一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版
    79、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二卷
    80、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1、阿英:《阿英全集》第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82、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82、[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3、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84、陈伯海、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8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6、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87、孔令镜:《中国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8、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新1版
    89、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90、唐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91、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2、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3、《红玫瑰》杂志
    94、《小说月报》杂志
    94、《民俗研究》杂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