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常用词演变的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联系最为紧密,近代汉语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有利于探讨现代汉语常用词面貌的形成,有助于建立更为完整的汉语词汇史。本文选择了9组常用实词,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考察了这些词在近代汉语时期的演变更替情况,从中探讨常用词演变的动因、规律及特点。
     “衣服”义通称名词在唐宋时期的主导词是“衣”和“服”,元代以后,“服”逐渐退出口语,“衣”仍然保持其强势地位,明清时期,双音词“衣服”、“衣裳”获得广泛应用,成为主导词。“早晨”义时间名词在唐宋时期的主导词是“朝”,其次是“早”、“晨”。元明时期,“早晨”的用例增多,成为主导词。清代,“一早”、“清早”和“早起”的出现频率较高。到了现代汉语,“早晨”的用例最多,其次是“早上”和“一早”。他称代词在唐宋时期的主导词是“他”,元明清时期,“他”的第三人称代词成为其主要用法,“别人”的用例急剧增加,成为主导词。“寻找”义动词在唐五代时期的主导词是“觅”。“寻”从宋代开始发展起来,元代以后取代“觅”成为主导词。“找”在明代语料中开始出现,清代中叶以后取代“寻”成为主导词。“等待”义动词在唐宋时期的主导词是“待”,元代以后,“等”取代“待”成为主导词。“思考”义动词在唐宋时期的主导词是“思量”和“思”,元代以后,“想”成为主导词。“去”义动词在唐五代时期的主导词是“往”,宋代以后,“去”表示“从所在地到某地去”的意义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元代,“去”取代“往”成主导词。“高兴”义形容词在唐宋时期的主导词是“喜”,“乐”和“欢喜”的用例也较多。元明时期,主导词仍为“喜”,“欢喜”和“喜欢”的用法发展起来,用例也较多。清代,“喜欢”的用例最多,其次是“喜”、“欢喜”、“乐”、“高兴”。“高兴”从清代开始大量出现,用法、搭配不断丰富、发展,到了现代汉语时期,成为此义的主导词。“愤怒”义形容词在唐到元时期的主导词是“怒”,明清时期,“怒”的用例数量仍很多,但多与副词“大”组合出现,用法缩减。“恼”、“气”和“生气”这个时期也先后产生并大量应用,搭配成分各有特色。到了现代汉语,“生气”和“气”成为此义类的主导词。
     常用词演变更替的实质正是各类语义场主导词的历时发展和变化。导致常用词演变更替的原因有社会的外部原因和语言的内部原因。参照语音演变的规律,也可以将部分常用词的演变规律总结为“词汇的链式替换”。常用词演变的过程中,主导词的搭配成分比较丰富,并且常常和一些新兴的语法现象共现。
As the major part of a lexical system, everyday expressions play the core role in a language’s development. The study on their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xicology. Pre-modern Chinese has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Chines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everyday expressions’development of pre-modern Chinese is very helpful for the probe into everyday expressions presented in modern Chinese; and it is also helpful for the lexical integr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is paper selects 9 groups of everyday expression for instances. By means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researches, i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and alternation of these everyday expressions, so as to explore the causes, charactetistics rules of their development.
     The commonly used noun meaning“clothes”was“yi”and“fu”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y.“Yi”continues to be the primarily-used word, but“fu”gradually decreased in Yuan Dynas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Yifu”and“yishang”were frequently used and become the primarily-used word.
     The commonly-used noun meaning“morning”was“Zhao”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y, followed by“zao”and“chen”. The usage of“zaochen”surpassed other words and become primarily-used word in Yuan Dynasty. In Qing Dynasty.“Yizao”,“qingzao”and“zaoqi”were more popular. In modern Chinese“zaochen”is used a lot, followed by“zaoshang”ahd“yizao”.
     The commonly-used pronoun meaning“other people”was“ta”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y. After Yuan Dynasty,“ta”was shifted as a third - person pronoun.“bieren”wa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used and become primarily-used word.
     The commonly used verb meaning“looking for”was“mi”during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era period. From the start of Song Dynasty,“xun”wa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used and became the primarily-used verb after Yuan Dynasty.“Zhao”first appeared in Ming Dynasty. It was gradually accepted and replaced“xun”as the primarily-used verb after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
     The commonly-used verb meaning“waiting”was“dai”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y. After Yuan Dynasty,“deng”wa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finally took the place of“dai”.
     The commonly-used verb meaning“thinking”was“siliang”and“si”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After Yuan Dynasty, the usage of“xiang”was well developed and became the primarily-used verb.
     The commonly used verb meaning“go”was“wang”during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era period. After Song Dynasty,“qu”was gradually extended .It replaced“wang”as the primarily-used verb in Yuan Dynasty.“wang”deceased was shifted as a preposition meaning“to or toward”.
     The commonly-used adjective meaning“happy”was“xi”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In comparison,“le”and“huanxi”was also used a lot. In Yuan Dynasty“xi”was used most frequently, followed by,“huanxi”,“le”and“gaoxing”The use and compounding function of“gaoxing”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enriched till it become the primarily-used word in modern Chinese.
     The commonly-used adjective meaning“angry”was“nu”during the period from Tang to Yuan Dynas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nao”,“qi”, and“shengqi”rose in sequence and were applied in large amounts with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compounding parts.“Nu”was still used a lot, but gradually decreased since it was usually compounded with the adverb“da”. In modern Chinese,“shengqi”and“qi”become the primarily-used word for“angry”.
     The evolvement of the Everyday Expressions is esserntiall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d in some semantic fields. There are Social Factors and linguistic causes for the evolvement. The chain substitution of Everyday Expressions gives an enlighten example for the Study.Collocations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d are very rich in its form and always occur together with some new Grammatical Phenomena.
引文
1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3—5页。
    2王云路《词汇训诂论稿》,234页。
    3《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237-238页。
    4同上,260-261页。
    5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序》。
    6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4页,7页。
    7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10页,
    8同上,12-14页。
    
    10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137、138页。
    11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第325页。
    12徐通锵《历史语言学》,第6页。
    13袁宾、徐时仪等《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726页。
    14王云路《词汇训诂论稿》,240页。
    15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342页。
    16王云路、方一新《汉语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评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17陈国华《古汉语两组常用词演变的语义场考察》,43页。
     18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2—13页。
    19蒋绍愚《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14—15页。
    20何亮《方言中“等”字表被动的成因探析》。
    22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23页。
    37这里的“他”的统计数据是“他”作为他称代词的用例数量,其“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已经剔除。
    38依据刘坚、蒋绍愚《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1-30页。
    39同上,187—449页。
    40同上,450—564页
    41依据刘坚、蒋绍愚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27—47页。
    42同上,49—77页。
    43同上,206—339页。
    44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6页,下文“他人”和“他”在先秦时期的语例皆转引此书。
    45吴福祥先生书中所指“别称代词”既包括他称代词也包括表示“其它、别的”意义的旁指代词,例如:“奉劝门徒诸弟子,莫抛父母住他州。”(《敦煌变文集新书·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46吴福祥先生依据的是《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47依据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瞿颖华《现代汉语旁称代词研究》,17—20页。
    49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30页。
    
    62以下的词义分析,多参考《汉语大字典》,不再一一列出。
    63“想”的解释转引自《汉语大字典》,971页。
     64王凤阳《古辞辨》,819页。
    65汪维辉《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
    66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1页。
    
    67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68转引自《汉语大字典》,950页。
    69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88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17页。
    89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411页。
    90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70—93页,以下各种引申方式的解释也都参考此书,不再一一列出。
    9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7—8页。
    92徐时仪《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探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107页。
    
    9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108页。
    95徐通锵《历史语言学》,206—208页。
    96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1页。
    97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285页。
    [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2]《国语》,三国·韦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战国策》,汉·刘向整理、汉·高诱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
    [5]《史记》,汉·司马迁,中华书局,1982年。
    [6]《新书校注》,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
    [7]《汉书》,东汉·班固,中华书局,1987年。
    [8]《论衡校释》,东汉·王充,黄晖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
    [9]《搜神记》,晋·干宝,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10]《三国志》,晋·陈涛,刘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年。
    [11]《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北魏·贾思勰,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98年。
    [12]《水经注校释》,北魏·郦道元,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衒之,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4]《世说新语校笺》,刘宋·刘义庆,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谢榫郑?001年。
    [15]《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
    [16]《古小说钩沉》,鲁迅辑,《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7]《王梵志诗校注》,唐·王梵志著,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8]《寒山诗注》,项楚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19]《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0]《全唐诗》,清·彭定求等校点,中华书局,1960年。
    [21]《全唐诗索引》(李白卷)、(杜甫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22]《详注全唐诗》,林德保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
    [23]《北齐书》,唐·李百药,中华书局,2000年。
    [24]《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5]《入唐求法巡礼行校注》,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26]《敦煌变文讲经文姻缘辑校》,周绍良、张涌泉、黄征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7]《敦煌变文集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28]《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
    [29]《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
    [30]《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
    [31]《祖堂集》,南唐·静、筠禅僧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32]《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中华书局,1994年。
    [33]《五灯会元》,宋·普济,中华书局,1983年。
    [34]《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95年。
    [35]《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纂,李永晟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
    [36]《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
    [37]《二程遗书》,宋·程颢、程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8]《东京梦华录注》,宋·孟元老,邓之诚注,中华书局,1982年。
    [39]《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40]《全宋词》,唐圭章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41]《古本董解元西厢记》,金·董解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2]《西厢记》,元·王实甫,中华书局,1999年。
    [43]《西厢记》,元·王实甫,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4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钱南扬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
    [45]《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上、下),宁希元校点,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46]《宣和遗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47]《全元戏曲》,王季思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48]《西游记》,明·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9]《水浒全传》,明·施耐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0]《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51]《封神演义》,明·许仲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2]《今古奇观》,明·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53]《金瓶梅词话》(上、下),明·兰陵笑笑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54]《型世言》,明·陆人龙,中华书局,1993年。
    [55]《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56]《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57]《醒世恒言》,明·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58]《喻世明言》,明·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59]《警世通言》,明·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60]《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中华书局,2005年。
    [61]《聊斋志异》,清·蒲松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2]《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63]《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64]《歧路灯》,清·李绿园,河南中州书画社,1980年。
    [65]《儿女英雄传》,清·文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66]《品花宝鉴》,清·陈森,中华书局,2004年。
    [67]《三侠五义》,清·石玉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68]《老残游记》,清·刘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6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70]《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71]《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72]《鲁迅全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3]《四世同堂》,老舍,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
    [74]《二马》,老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1]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清·刘淇《助字辨略》,中华书局,1954年。
    [4]《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5]《汉语大词典》2.0检索版,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
    [6]《辞源》(合订本)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商务印书馆,1988年。
    [7]《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2000年。
    [8]《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商务印书馆,1999年。
    [1]蔡镜浩《汉语史札记》,百家出版社,2001年。
    [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
    [3]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
    [4]陈涛《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5]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6]程湘清主编《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7]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8]程湘清《古汉语实词释辩》,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9]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段业辉《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12]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13]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14]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洪成玉、张桂珍《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18]候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胡竹安、杨耐思、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1992年。
    [2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考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22]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3]黄锦君《二程语录语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25]姜汇川、许浩光、刘延新、宋凤英《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
    [26]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年。
    [27]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28]蒋冀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9]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31]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32]蒋绍愚、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
    [33]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
    [34]李崇兴等《元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5]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3年。
    [36]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37]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38]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9]刘]华、]文]、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0]刘]华《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1998年。
    [41]柳世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
    [43]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
    [4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5]吕叔湘《近代汉语读本·序》,《近代汉语读本》刘坚,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2005年。
    [46]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47]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48]闵家骥、晁继周、刘介明《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49]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50]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1]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1999年。
    [53]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1999年。
    [54][日]太田辰夫1958/2003《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003年。
    [55][日]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1991年。
    [56]王艾录《汉语理据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
    [57]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
    [58]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59]王力《汉语史稿》,商务印书馆,1980年。
    [60]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61]王力《汉语词汇史》,《王力文集》第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62]王力《古代汉语》(1-4),中华书局,1963/1995年。
    [63]王凤阳《古辞辩》,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64]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华夏出版社,2005年。
    [65]王海]《古汉语]]范]词典》,安]教育出版社,2005年。
    [66]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67]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8]王]《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1986年。
    [69]王]《诗词曲语辞例释》修订本,中华书局,2001年。
    [70]王云路《词汇训诂论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年。
    [71]魏慧萍《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72]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出版社,1996年。
    [73]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74]徐]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5]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
    [76]杨荣贤《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77]杨伯俊、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
    [78]杨建国《近代汉语引论》,黄山书社出版,1993年。
    [79]俞光中[日]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
    [80]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81]袁宾、徐]仪、史佩信、陈年高《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
    [82]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
    [83]张美兰《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
    [84]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85]张相《诗辞曲语词汇释》,中华书局,1955/2001年。
    [86]张诒三《词语搭配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
    [87]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96年。
    [88]周绪全、王澄愚《古汉语常用词源流词典》,重庆出版社出版,1991年。
    [89]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0][日]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1995/2005年。
    [91]朱景松《语法理论研究》,百家出版社,2001年。
    [92]朱庆之《佛典与中古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
    [93]朱庆之编《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94]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
    [94]祝敏彻《近代汉语句法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95]宗福邦、陈世饶、萧海波《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论文
    [1]崔达送《论位移动词“去”入句功能的发展及其“往到”义的产生》,《滁州学院学报》,2006第2期。
    [2]曹广顺、遇笑容《从语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译经的翻译年代问题——以〈旧杂譬喻经〉为例》,《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三辑,2000年。
    [3]陈明美《从代词到助词——“他”的语法化历程》,《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陈秀兰《敦煌变文与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3期。
    [5]陈秀兰《从常用词看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的差异》,《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
    [6]董秀芳《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丁喜霞《“桥”、“梁”的兴替过程及原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8]丁喜霞《常用词“疾病”的历史来源考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方一新《作品断代和语料鉴别》,《浙江大学汉语史中心简报》,2004年第1期。
    [10]傅义春《<敦煌变文>中的“采拾”义动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1]胡海琼《“牢”“栏”“圈”的历]演变》,《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
    [12]何亮《方言中“等”字表被动的成因探析》,《语言科学》2005年第1期。
    [13]江蓝生《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代》,《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
    [14]金颖《汉语“洗澡”义动词的历史演变》,《五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5]李崇兴《<祖堂集>中的助词“去”》,《近代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
    [16]吕传峰《常用词“喝、饮”历]替换考》,《语文学刊》,2005年第9期。
    [17]吕传峰《“嘴”的词义演变及其与“口”的历]更替》,《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
    [18]刘坚《〈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年代蠡测》,《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
    [19]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20]刘继超《略论并列式新词词义与语素义之关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第4期。
    [21]刘继超《论同素逆序构成的新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22]李]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代考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附录,中华书局,1997年。
    [23]梁晓虹《从语言上判定〈旧杂譬喻经〉非康僧会所译》,《中国语文通讯》,1996年第40期。
    [24]栗学英《从“患饥”“患渴”谈“患”的用法及演变》,《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25]栗学英《汉语史中肥胖的历]替换》,《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26]陆俭明《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27]牛太清《常用词“隅”“角”历]更替考》,《中国语文》,2003年第2期
    [28]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替换考》,《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
    [29]邵宜《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0]石毓智《汉语动词重叠式产生的历史根据》,《汉语学报》,2000年第1期。
    [31]唐莉《近代汉语词语发展的更替现象》,《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
    [32]王东《“隅/角”历]替换小考》,《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3]王国栓《“去”从离义到往义的变化及相关词汇问题》,《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4]王青、薛遴《论“吃”对“食”的历]替换》,《扬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5]王彤伟《常用词“疾”、“病”的历]替代》,《北方论丛》,2005年第2期,
    [36]汪维辉《从词汇史看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代(上)》,《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三辑,巴蜀书社,2000年。
    [37]汪维辉《从词汇史看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代(下)》,《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四辑,巴蜀书,2001年。
    [38]汪维辉《汉语“说”类词的历]演变与共]分布》,《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
    [39]汪维辉《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2期。
    [40]汪维辉《论词的]代性和地域性》,《语言研究》,2006年第2期。
    [41]王云路、方一新《汉语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评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
    [42]辛永芬《衣服通称的形成及其地域分布的成因试析》
    [43]徐丹《趋向动词“来’/去”的语法化——兼谈“去”的词义转变及其机制》,《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44]徐]仪《“忙”和“怕”词义演变探微》,《中国语文》2004年第2期。
    [45]徐]仪《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6]杨凤仙《从古汉语词“肉”谈常用词研究的重要性》,《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7]杨克定《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书看魏晋]期动词“来”、“去”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
    [48]朱安义《“衣”、“裳”考释》,《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49]张莉娜《从几个常用词演变浅析词汇和词义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2004增刊。
    [50]张巍《汉语同素逆序词类型和成因探析》,陕西师范大学,2002硕士学位论文。
    [51]陈国华《古汉语两组常用词演变的语义场考察》,徐州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2]白利利《“睡觉”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53]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54]赖积船《<论语>与其汉魏注中的常用词比较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55][台湾]李永贞《“往”语法化历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中华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6]刘微《<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口语词语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7]瞿颖华《现代汉语旁称代词研究》,武汉大学,2005硕士学位论文。
    [58]苏俊波《<碧岩录>趋向词“来”、“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9]滕华英《先秦汉语服饰词汇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硕士学位论文。
    [60]王海秀《汉语衣着词语的文化语义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61]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