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善会善堂的兴起,更是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中国慈善事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传统慈善组织的职能和救助办法发生显著变化,一系列新型慈善组织也纷纷出现。本文以晚清江南地区为中心,沿着“传统慈善组织的近代发展”和“近代以来新型慈善组织的出现”这两条主线开展研究,力图揭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运营实态和近代转型历程。
     本文的研究显示,江南不但是明清中国慈善事业最为兴盛的地区,也是最早开始慈善事业近代转型的地区。在晚清时期,特别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以后,不但义仓、栖流所之类的传统慈善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借钱局、洗心局、迁善局、济良所之类的新型慈善组织也纷纷在江南及其周边地区首先出现,继而在全国各地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在后世的制度建设中留下了明显痕迹。与明清慈善事业相比,近代慈善事业承担的任务更为复杂、救助对象的范围大为拓展、救助办法更加积极有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本文对近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教养兼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对以往流行的一些看法作了补充和修正。文中指出,“教养兼施”不仅指兼顾生活和教育救助,同时还带有矫正和强制的意味,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劳动教养”制度,便是从“教养兼施”的提法逐步衍变而来。从清代苏州慈善组织的管理和收入看,晚清时期的“社会”并没有真正独立于“国家”,强国家、弱社会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慈善事业并不能视作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从借钱局、洗心局、济良所及教养局等慈善组织的事例看,近代慈善组织中许多颇为“现代”的救助办法,其实都可以在“传统”中找到根源,即便是一些直接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慈善组织,同样也受到传统的重大影响,将传统和现代完全割裂看来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最后,通过考察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本文对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慈善事业建设提出建议,希望今人能够汲取近代慈善事业的有益经验,同时能够避免近代慈善事业的某些弊端。
The charitie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The rise of charity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 noticeable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ities. After the Opium War, with the quick change of social context and the impact from the Occident, Chinese charities show a lot of transformations.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charity organizations’functions and relieving measures develop greatly, but also a series of new charity organizations appear. Focusing o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aking“the traditional charity organizations’development”and“the new charity organizations’appearance”as thought way,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probe into Chinese modern charities’operation and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The dissertation reveals that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is the pioneer of charities’modern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after the Taiping Rebellion, the traditional charity organizations, such as charitable granary and Qi Liu Suo, show some noticeable changes. The new charity organizations, such as Jie Qian Ju , Xi Xin JU, Qian Shan JU and Ji Liang Suo, appear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or its nearby districts, then produce countrywide and long-term influence. Comparing with the chariti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odern charities show obvious characters: its task is more complicated, relieving object is wider, relieving measures are more active.
     Basing on clean up the historical facts,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 the questions such as“both support and education”,“state and society”and“traditional and modern”, renew and repair some prevalent opinions. The dissertation point out,“both support and education”has the meaning of rectification and compulsion, its the root of“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system which appears in the 1950’s.In the charitie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society”isn’t independent of the“state”, the charities can not be viewed as“civil society”or“public sphere”. Many“modern”charity organizations or relieving measures can find their roots in the“tradition”, the view of separate“tradition”and“modern”completely is biased.
     At last, by researching modern charities and summarizing their experience and lesson,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some advices to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and charities. The author hope today’s people can absorb some beneficial experience from modern charities, and avoid their shortcomings.
引文
1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从“善举”到“慈善事业的发展”》,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3李伯重:《多角度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7—462页。
    1《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9期。
    2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3期。
    5 Yu-Yue Tsu: 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anthropy: A Study in Mutual Ai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12,reprinted by AMS Press ,1968.
    6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7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正中书局1948年版。
    9《东方杂志》第32卷第5号,1935年3月。
    10《申报月刊》第4卷第7号,1935年7月。
    11《文化建设》第2卷第12期,1936年9月。
    12《东方杂志》第41卷第14号,1945年7月。
    13《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1934年9月。
    14《食货》第1卷第4期,1935年。
    15《东方杂志》第18卷第14—15号,1921年7—8月。
    1《食货》第3卷第6期,1935年8月。
    2天津《益世报》14期,1935年10月29日。
    3《大公报史地周刊》102期,1936年9月11日。
    4朱林根:《二十六年前的捐款》,《新民晚报》1997年2月15日,转引自郑功成等:《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8页。
    5《新亚学术年刊》第10期,1968年。
    6台湾中央图书馆特刊《庆祝蒋慰堂先生七十荣庆论文集》,1968年版。
    7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0年
    8《台湾文献》第21卷第4期,1970年12月;《台湾文献》第22卷第1期,1971年3月。
    9《台北文献》第33期,1975年9月。
    10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8卷3期,1976年。
    11台湾《经济论文》,1979年1期。
    12台湾《经济论文》,1980年1期。
    1台湾《史学评论》1982年4期。
    2《中国近世家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98。
    3《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丛》,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4台湾《新史学》1994年4期。
    5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编《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版。
    6中华书局2005年版。
    7曹永和等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4年版。
    8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7年版。
    9日本《福岡学芸大学纪要》第3号,1953年。
    10日本《広岛大学文学部纪要》第8号,1955年。
    1日本京都法藏馆1967年版。
    2日本《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18卷2期,1970年。
    3日本《龙谷大学论集》389—390号,1969年版。
    4中村贤二郎编《都市の社会史》,日本シネルウァ书房1983年版。
    5日本岩波书店1979年版。
    6分见日本《宫城教育大学纪要》第18卷第1分册,1984年;第19卷第1分册,1985年。
    7日本国书刊行会1985年版,日本山川出版社1988年版。
    8日本《史林》第65卷第4号,1982年
    9载小野和子编《明清时代的政治与社会》,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3年。
    10日本同朋社1997年版。
    11《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16页。
    12日本研文出版社2000年版。
    1 Mary B,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William Rowe: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田炯權:《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义田地主和生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郑功成:《中华慈善事业》第51—52页。
    4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第5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6《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1期。
    1《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台湾《历史月刊》第112期,1997年5月。
    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272页。
    5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论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页。
    7《中国近代社会史论纲》第236—241页,《中国近代社会史》(乔志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368页。
    8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中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9—527页,该书初版于1993年。
    9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221页。
    10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243页。
    11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215页。
    12《中国史研究》1995年3期。
    13《中国史研究》1999年4期。
    14《社会学研究》1998年5期。
    15《历史档案》1998年1期。
    16《江汉论坛》1999年11期。
    17《史学月刊》2003年1期。
    18《史学月刊》2006年2期。
    1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岳麓书社1996年版。
    3《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3期。
    4《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近代史研究》2000年6期。
    6《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7《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6日。
    8《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4期。
    9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295页。
    11《中国史研究》1997年3期。
    12《社会学研究》1998年1期。
    13《史林》1999年1期。
    14《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2期。
    15《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4期。
    16《清史研究》2000年1期。
    17《江海学刊》2000年1期。
    1《史学月刊》2000年3期。
    2《江海学刊》2002年5期。
    3《中国农史》2003年4期。
    4《江海学刊》2004年3期。
    5《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期。
    6《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5期。
    7《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4期。
    8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
    9《历史档案》2006年1期。
    10《江海学刊》2006年5期。
    11《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3期。
    12《学海》2004年1期。
    13《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4期。
    14《中国农史》2005年2期。
    15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426页。
    16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江海学刊》2003年4期。
    2《民国档案》2004年1期。
    3《清史研究》2005年2期。
    4《史林》2005年2期。
    5《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2期。
    6《光明日报》2006年1月6日。
    7《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6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民国档案》2006年4期。
    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3期。
    13《学习与探索》2000年5期。
    14《光明日报》2001年12月4日。
    15《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5期。
    16《江海学刊》2004年3期。
    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版。
    6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伍跃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据笔者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处均有人以慈善事业史作为博、硕士论文的选题。
    1罗厚立(罗志田):《学术研究的游击战倾向及“后学”与“国学”的异曲同工》,《战略与管理》1997年1期。
    1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711页。
    
    1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第13页。
    2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第13页。
    2《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四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41页。
    3《隋书》卷24《志第十九?食货》,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84—685页。
    4《旧唐书》卷49《志第二十九?食货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2—2123页。
    5《隋书》卷24《志第十九?食货》,第684—685页。
    6朱熹:《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晦庵集》卷77《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11页。
    1朱熹:《社仓事目》,《晦庵集》卷99《公移》,第389—391页。
    2《续文献通考》卷27《市籴考》,第3035页。
    3《续通典》卷16《食货十六》,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第1203页。
    4《元典章》(《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卷23《农桑》“劝农立社事理”条,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280页。
    1黄鸿山:《元代常平义仓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4期。
    2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13《公廨》,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83页。
    3戴卫东:《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专门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3年。
    4《清朝通志》卷88《食货略八》,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67页。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清代对义仓、社仓的设立地点作了明文规定,但实际情况与此并非完全吻合,任放就曾发现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社仓多设立于市镇,义仓多设立于乡村”的情况。笔者也发现江南社仓多大多设立于市镇,但我们对“义仓多设立于乡村”的结论则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义仓在设立地点上具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义仓可设立于乡村,但也可以设立于市镇、都市。但学界对常平仓、义仓和社仓三者设立地点上存在区别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参见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与仓储》(《江汉论坛》2003年2期),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学海》2004年1期)。
    5《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0《市籴五》,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第8167页。
    1《清史稿》卷121《志第九十六·食货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59页。
    2《清朝通志》卷88《食货略八》,第267页。
    3《清史稿》卷121《志第九十六·食货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59页。
    4《清朝文献通考》卷35《市籴四》,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第5177页。
    5《清世宗实录》,雍正二年四月丙辰。转引自赵新安:《雍正朝的社仓建设》,《史学集刊》1999年3期。
    6《清朝通志》卷88《食货略八》,第268页。
    7《道光乍浦备志》卷8《积贮》,“集成”,第167页。
    1《清朝通志》卷88《食货略八》,第270页。
    2《乾隆干山志》卷4《社仓》,“集成”,第595页。
    3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学海》2004年1期。
    4《道光乍浦备志》卷8《积贮》,“集成”,第167页。
    5陶澍:《劝设丰备义仓折子》,《陶文毅公全集》卷6《奏疏》,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599—611页。
    1《道光震泽镇志》卷4《公署》,“集成”,第384页。
    2余新忠、杭黎方:《道光前期江苏的荒政积弊及其整治》,《中国农史》1999年4期。
    3《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1《市粜考六》,第8165页。
    4陶澍:《劝设丰备义仓折子》。
    5陶澍:《劝设丰备义仓折子》。
    1林则徐:《〈绘水集〉序》,《云左山房文钞》卷1,转引自来新夏编著《林则徐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2陶澍、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文毅公、江苏巡抚林文忠公会衔筹设苏州省城义仓奏稿》,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首《创始原委》,光绪三年刻本。
    3陶澍:《会同苏抚筹设江宁省城丰备义仓折子》,《陶文毅公集》卷6《奏疏》。
    4据《光绪六合县志》卷3《建置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2上《建置》,《光绪松江府续志》卷10《建置志》,《光绪奉贤县志》卷2《建置志》,《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3《建置志》,《民国如皋县志》卷2《建置志》,《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3《公署》统计。
    5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页。
    6《民国吴县志》卷31《公署四》,“集成”,第466页。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页。
    2《民国吴县志》卷31《公署四》,第462页。需要说明的是,丰备义仓虽规定救济范围以三县为限,但从实际运转过程看,其救济范围主要集中于城区,很少参与乡村地区的救济。
    1“绅商”一词在晚清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绅士和商人的合称,二是指“亦官亦商”的人物,本文所用“绅商”一词系指后者。参见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2期。关于义仓管理,本文第八章将有详细探讨,为保持文意完整,此处略作交代。
    2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年八月,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册第273—274页。
    3潘灏芬:《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四续编》序,民国三年刊本。
    4《吴县知事温绍梁为奉令知照劝导行商慨认米石平价分粜致苏州总商会函》,1920年7月13日,载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出版,时间未载),第144—145页;洞庭东山旅沪同乡会纂:《乡志类稿》之《官政类四》,“集成”,第167页。
    5《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首《创始原委》,第5页。
    6《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4《收租章程》,第1页。
    7《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48页。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2页。
    2《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4《收租章程》,第1页。
    3《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首《创始原委》,第15页。
    1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页。
    2《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5《积谷章程》,第1页。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页。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7《典守章程·三县钱谷附》,第101页。官厂指官府设立的留养灾民的机构,绅厂功能与官厂相类,但由地方绅士办理。
    2《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5《协贴饭粥局·发赈·平粜》,第34—40页。
    3《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5《协贴饭粥局·发赈·平粜》,第50—55页。
    4《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8《历届平粜》,第24—32页。
    5《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8《历届平粜》,第65—102页。
    6《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8《协济粥厂·奉文推广附》,第22页。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7《赈恤机户》,第1—5页。
    2《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7《赈恤机户》,第6页。
    3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11《十一月·施粥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
    4《民国吴县志》卷30《公署三》,“集成”,第452页。
    5《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5《协贴饭粥局·发赈·平粜》,第1页。
    1根据提供保障的层次,学界通常将社会保障措施从低到高分为三个部分:社会救济(或称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2《民国吴县志》卷30《公署三》,“集成”,第450—451页。
    3《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首,第3页。
    4《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9《拨借各项》,第39—40页。
    5《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9《拨借各项》,第28页。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6《协济粥厂》,第20页。
    2《民国吴县志》卷30《公署》,第452页。
    3《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四续编》卷6《概算坿报销册》,第14页。
    4《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会衔筹设苏州省城义仓奏稿》,载《全案》卷首。
    5《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2页。
    6《长元吴三县丰备义仓碑记》,载《全案》卷首。
    1《乾隆长洲县志》卷17《物产》,“集成”,第180页。
    2宇鸣:《江苏丝织业近况》,《工商业半月刊》第7卷第12号,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9页。
    1冯桂芬:《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
    2参见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期,此外朱英等人也曾对从“重养轻教”到“养教并重”的理念转型有过分析。可参见朱英《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11期;《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往学界对“教养兼施”内涵的认识并不全面,本文第七章将有详细梳理。
    1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291页,第328—331页;(日)高桥孝助:《沪北栖流公所の成立》,《宫城教育大学纪要》第19卷,1984年。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49《都察院五》,收于《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84—685页。
    2《(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36《都察院》,收于《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页。
    3张宗平等译《清末北京志资料》,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425页。
    4《清史稿》卷477《列传二百六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04页。
    5《清史稿》卷379《列传一百六十六》,第11600页。
    6《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328页。
    1笔者可以确定的是,梁其姿是将“留养局”也统计在内的,本文则只统计直接以“栖流”为名的组织。其他许多功能类似的机构并未统计在内;此外,梁其姿对清代的政区划分似乎并不熟悉,统计时存在一些明显失误,譬如将浙江省内的嘉兴府、乌青镇、南浔镇等地均归入江苏省内。参见《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420—421页。
    2《嘉庆瑞安县志》卷2《建置》,清刊本,第24页。
    3《民国遂安县志》卷2《营建》,“集成”,第765页。
    4《光绪淮安府志》卷3《城池》,“集成”,第37页。
    1《光绪嘉定县志》卷2《营建志》,清刊本,第11页。
    2《民国宝山县续志》卷11《救恤志》,民国刊本,第6页。
    3丁丙:《乐善录》卷4《规约》“栖流所旧章”,清刊本,第30页。
    4《光绪华亭县志》卷2《建置》,清刊本,第24页。
    5《道光浒墅关志》卷3《公署》,“集成”,第94页。
    6《嘉庆东台志》卷14《官署》,“集成”,第464页。
    7《罗店怡善堂征信录》,光绪刊本,第5页。
    1《光绪吴江县续志》卷2《营建一》,“集成”,第343—344页。
    2《嘉庆东台志》卷14《官署》,第464页。
    3《道光苏州府志》卷23《公署五》,第33页。
    4《光绪吴江县续志》卷2《营建一》,第344页。
    5丁丙:《乐善录》卷5《捐输》,清刊本,第23页。
    
    1《罗店怡善堂征信录》,第1—31页。
    2《清宣宗实录》道光二年十一月,《清实录》第3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08页。
    3《光绪杭州府志》卷73《恤政四》,清刻本,第4—5页。
    4丁丙:《乐善录》卷4《规约》“栖流所旧章”,清刻本,第29—34页。
    1在乾隆五十六年,苏州知府便曾勒石立碑,禁止地保书役“藉尸扰民”之举。参见《苏州府永禁藉尸扰民碑》,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399页。
    2《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3页。
    3《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54页。
    4《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289页。
    1《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281页。
    2《光绪武阳志余》卷3《善堂公所》,“集成”,第151页。
    3《光宣宜荆续志》卷6《善举》,“集成”,第418页。
    4《民国续丹徒县志》卷14《附义举》,“集成”,第677、680、681页。
    5丁丙:《乐善录》卷1《建置》,第32—33页。
    6《民国临海县志》卷5《建置》,民国刊本,第28页。
    1丁丙:《乐善录》卷1《建置》,第9页。杭州普济堂重建后,于同治六年制定《普济堂规约》,其中即有“栖流病旅”内容,与制定于道光年间的《栖流所旧规》几乎完全相同。
    2《道光苏州府志》卷23《公署五》,第33页。
    3《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光绪刊本,第9页。
    4潘祖谦:《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6《协济粥厂》,宣统三年刊本,第20页。
    5《栖流所征信录》,光绪三十四年刻本,记载的内容是苏州栖流所从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一年内的运营情况,不分卷,共14页,下文引用时不再一一注明页码。
    1《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民国刊本”,第31—32页。
    2《译记栖流所章程》,《万国公报》约光绪五年十一月,第7055页。
    3《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民国刊本”,第31—32页。
    4《上海栖流公所现行章程》,连载于《大公报》(天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十九、二十日(1908年12月11—13日),第8册721、725、729页。
    5《教养兼施》《申报》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81年1月26日),第18册101页;《栖流加额》,《申报》光绪七年八月二十日(1881年10月12日),第19册413页。
    6《栖流公所捐数》,《申报》光绪十年四月九日(1884年5月13日),第24册688页。
    7《上海栖流公所现行章程》,连载于《大公报》(天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十九、二十日(1908年12月11—13日),第8册721、725、729页。
    8《译记栖流所章程》,《万国公报》约光绪五年十一月,第7055页。
    9《上海栖流公所现行章程》,连载于《大公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十九、二十日(1908年12月11—13日),第8册721、725、729页。
    1《教养兼施》,《申报》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81年1月26日),第18册101页
    2《上海栖流公所现行章程》,连载于《大公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十九、二十日(1908年12月11—13日),第8册721、725、729页。
    3《栖流公所捐数》,《申报》光绪十年四月九日(1884年5月13日),第24册688页。
    4《善捐近闻》,《申报》光绪八年三月二十二日(1882年5月9日),第20册600页。
    5《栖流公所捐数》,《申报》光绪十年四月九日(1884年5月13日),第24册688页。
    6《栖流所之为难》,《申报》宣统三年九月六日(1911年10月27日),第114册997页。
    7《栖流所经费请改由道库支放》,《申报》宣统二年九月一日(1910年10月3日),第108册521页。
    8《光绪江都县续志》卷12下《建置考第二下》,“集成”,第195—196下。
    1除《光绪江都县续志》卷12下《建置考第二下》的记载外,《申报》光绪八年一月二十三日(1882年3月12日,第20册268页)也刊有《扬州栖流所章程》,但二处记载稍有出入。据《申报》载,扬州栖流所收养所、戒烟所的定额分别为50、10名,《光绪江都县续志》中则分别为60、50名,这似乎说明其收容人数后来发生了变化。
    2《民国甘泉县续志》卷2下《建置考》,“集成”,第248页。
    1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262页。
    2《论盗》,《申报》光绪二年十月初七日(1876年11月22日),第9册第493页。
    3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59《刑政一·栖流》,收入《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888—889页。
    1《栖流公所教养兼施议》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一日(1890年1月31日),《申报》第36册133页。
    2《推广栖流公所议》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初四(1893年12月11日),《申报》第45册683页。
    
    1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页。
    2《论借钱局与典铺业并重》,《申报》光绪十五年五月十四日(1889年6月12日),第34册923页。
    3余治:《得一录》卷14《借资作本说》,台湾华文书局1969年版。第991—992页。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3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48—2649页。
    1关于明清时期慈善组织的道德教化色彩,可参见夫马进:《同善会小史》,日本《史林》65-4,1982,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间慈善活动的兴起》,台湾《食货》第15卷第7、8期,二文主要内容分别收入《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和《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二书。
    2朱熹:《论语集注》,齐鲁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3《善举宜仿》,《申报》光绪七年四月七日(1881年5月4日),第18册469页。
    4《申报》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五、十六、十七日(1879年12月27、28、29日),第15册718、722、726页。
    
    1《推广借钱局说》,《申报》光绪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80年2月5日),第16册141页。
    2《重申借钱局说》,《申报》光绪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80年12月27日),第17册717页。
    1《书苏城借本公所节略后》,《申报》光绪八年十一月十八日(1882年12月27日),第21册1071页。
    2《筹办借钱局余意》,《申报》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七日(1883年12月16日),第23册1011页。
    3《民国续丹徒县志》卷14《附义举》,“集成”,第679页。
    4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3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48—2649页。
    5《借本营生》,《申报》光绪八年三月十五日(1882年5月2日),第20册561页。
    1《苏州王枢密巷城西借本公所节略》,《申报》光绪八年十一月十三日(1882年12月22日),第21册1046页;《借本营生》,《申报》光绪八年十一月十三日(1882年12月22日),第20册561页。
    2《书苏城借本公所节略后》,《申报》光绪八年十一月十八日(1882年12月27日),第21册1071页。
    3局外旁观人:《善举宜防流弊说》,《申报》光绪八年一月二十三日(1882年3月12日),第20册268页。作者同时指出,这条消息“未知确否”,所以也可能不存在这种情况。
    4《宁郡复设借钱》,《万国公报》光绪八年十一月七日(1882年12月16日),第9541页。
    1《钦加布政使衔监督海关分巡宁绍台道薛设立江北岸便民局章程》,《申报》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1887年8月17日),第31册296页。
    1《设局贷钱》,《申报》光绪十三年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88年1月5日),第32册27页。
    1《因利局借钱章程》,《江苏省例三编》光绪七年“藩政”,第24页。
    2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83页。过去一般认为青苗法每年举行二次,每次二分起息,年利率达到40%以上。最近有学者对青苗法的利率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青苗法的年利率不超过20%。参见魏天安:《宋代青苗钱利率考实》,《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3参见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学海》,2004年1期。
    4《清朝文献通考》卷35《市籴四》,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第5177页。
    5《道光乍浦备志》卷8《积贮》,“集成”,第20册第167页。
    6黄震:《抚州金溪县李氏社仓记》,《黄氏日抄》卷87,转引自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史学月刊》1994年1期。
    
    1参见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史学月刊》1994年1期。
    2《书武昌因利局规条后》,《申报》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一日(1888年1月13日),第32册91页。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3册,第2648—2649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册292页。
    3《清稗类钞》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4—535页。朱英曾引用过这条史料,但将“令民称贷公家”一语理解为清政府向民间借款,似有误。见《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论借钱局利害》,《申报》光绪十五年九月四日(1889年9月28日),第35册557页。
    2《论借钱局有裨于赈务》,《申报》光绪十五年十月三十日(1889年11月22日),第35册893页。
    3《接录扬州借钱局章程》,《申报》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七日(1879年12月29日),第15册726页。
    4《劝上海善士创设借钱局说》,《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1899年6月1日),62册231页。
    5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521页。
    1佘德:《海关十年报告(宁波,1892—1901)》,陈梅龙、景消波:《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2《民国铜山县志》卷11《建置考》,“集成”,第194页。
    3《光绪余姚县志》卷13《善举》,光绪刻本,第5页。该局创建时间为“光绪间”,并未说明具体时间,但《光绪余姚县志》刊刻于光绪二十五年,所以因利局的出现时间也不应晚于此。
    4《民国吴县志》卷30《公署三》,“集成”,第453页。
    5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668、674页。
    6《民国泰县志稿》卷9《救恤》,“集成”,第296页。
    7《民国嵊县志》卷2《建置志·善堂》,民国刊印本,第14页。
    8《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善堂》,民国刊印本,第39页。
    9《创设贫民生计局》,《申报》宣统二年九月十九日(1910年10月21日),第108册806页。
    10盛同颐等:《盛宣怀行述》,盛宣怀:《愚斋存稿》“附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30页。
    1分见《民国海门县图志》卷11《建置志》,第510页;《民国如皋县志》卷2《善堂》,第588页;《民国平阳县志》卷21《风土志》,第190—191页;《民国续修分水县志》卷10《金融》,第282页;《民国寿昌县志》卷4《建置志》,第587页(以上均为“集成”版);《民国汤溪县志》卷4《建置二》,民国20年刊本,第17页。
    2周秋光:《熊希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3《直隶因利局之办法》,《申报》民国10年(1921)3月11日,第169册第177页。
    4《督办京都市政公所拟定市立贫民借本处章程》,《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1919—19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一○○一,案卷号:1814。
    5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之《民政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516页。
    6《内政部制定各地方救济院规则》,徐友春等编《国民政府公报》第64期(1928年6月),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册第120—122页。
    7吴县救济院编《吴县救济院年刊》(1931—1932)附表“吴县救济院及所属各机关名称地址及办理概况一览”,1933年版,无页码。
    1《社会救济法》,徐友春等编《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610号(1943年10月2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7册第2—3页。《内政部各地方救济院规则》和《社会救济法》亦见于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之“附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270页。
    2马必宁:《成都市慈善机关调查》,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社会保障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60—262页。
    3洪亮吉:《生计篇》,《卷施阁文甲集》卷1,收入《四部丛刊》“集部”《洪北江诗文集》,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10页。
    4《书苏城借本公所节略后》,《申报》光绪八年十一月十八日(1882年12月27日),第21册1071页。
    1《推广借钱局说》,《申报》光绪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80年2月5日),第16册141页。
    2关于“教养兼施”,可参看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期;另乔志强和朱英二位先生也曾有所论及,参见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第382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朱英:《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第11期;《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傅萍:《小额信贷——授人以渔》,《新农业》,2005年9期。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收入《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5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2572—2573页。
    2雍正十二年,代行江南总督事务的赵弘恩向雍正帝汇报南京育婴堂和普济堂设立情况时,雍正帝的批示是:“好,应为者。然此亦不过道婆之政,非急务也”,后来公开时,这部分内容被改为:“然亦不过妇人慈仁之类,非急务也”,参见《雍正硃批谕旨》(文海出版社)3835页和《宫中档雍正朝硃批奏折》(第22辑611页),转引自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423页及相关注释。
    3秦晖:《帝制时代的政府权力与责任:关于“大小政府”的中西传统比较问题》,未刊稿。
    4参见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29页。
    5参见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学海》,2004年1期。
    6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40《户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3册1436页。
    1在《帝制时代的政府权力与责任:关于“大小政府”的中西传统比较问题》一文中,秦晖先生曾对马克斯·韦伯的“传统中国有限官僚制”指出质疑,在他看来,帝制时代的政府其实“权力极大”,笔者同意这种看法。但需要补充的是,拥有的权力和实际的施政能力并不等同,尽管清政府的权力极大,但由于官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其施政能力并不能高估,权力并不完全等同于能力。换言之,虽然清政府可以举办各种事务,但未必能办好。从这个角度理解,“传统中国有限官僚制”有其道理。
    2 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3李伯重曾经数次对“近代至上”的偏见提出批评,参见《控制增长,以保富裕: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为》,《新史学》(台湾)1994年第5卷第3期,《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2期,《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下)》,《中国农史》2004年4期。
    4余英时曾经对此有精辟论断,参见《余英时作品系列》之《总序》,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页。
    1日本学者夫马进和台湾学者梁其姿对此均有论及,参见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3—106页及相关注释;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6—82页;亦可参见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203页。
    2《扬州借钱局章程》,连载于《申报》(上海书店1983年版,以下所引《申报》均为此版本)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1879年12月27—29日),第15册718、722、726页。
    3(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第三部“资料”,株式会社开明堂昭和35年(1960)版,第516页、第520页。
    1分别参见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2—473页;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张研:《清代市镇管理初探》,《清史研究》1999年1期;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285页。湖南迁善所由于与戊戌变法运动和黄遵宪有关,所以相关论著极多,恕不能一一列举,但尚未见有对湖南迁善所的专门研究。就笔者所见,只有韩延龙主编《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3年版)一书对湖南迁善所的介绍比较集中和准确一些。
    2熊月之:《冯桂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3关于冯桂芬的慈善活动及思想,笔者拟另文专论,此不赘。
    1冯桂芬:《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
    2冯桂芬:《复宗法议》,《校邠庐抗议》第166—169页。
    3冯桂芬:《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第154—156页。
    4褘理哲:《地球说略》,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2帙“再补编”,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第18页。
    5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6页。
    1《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光绪刊本,第5页。
    2吴县议事会第二届常会:《议县知事交议洗心局辨别性质案》,1913年11月4日,档案号:I14—01—0452—053,苏州档案馆藏商会档案扫描图片库。
    3吴云:《两罍轩尺牍》,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122页。
    4余治:《得一录》“冯桂芬序”,台湾华文书局1969年版,第4页。
    5余治:《得一录》“跋”,第1127页。余治虽然并未说明该书的增补情况,但书中明显收录了同治年间的一些内容,如同治五年上海设立的抚教局的章程(见卷13,第929—936页),《苏郡洗心局章程》则收录于《得一录》全书末尾,章程中指出,该局创建于“兵燹后”,当指太平天国战争以后的同治年间,而且在《得一录》的目录中,“洗心局章程”的字体也与其他部分有异,显然是后来增补。
    1余治:《得一录》卷16《苏郡洗心局章程》,第1117—1124页。
    2梁其姿曾对慈善事业与士绅阶层社会文化地位之间的关系有所论及,参见《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229页。
    1关于功过格,可参见酒井忠夫:《功过格的研究》,载刘俊文等编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第七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杜正贞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游子安:《明末清初功过格的盛行及善书所反映的江南社会》,《中国史研究》1997年4期。
    2参见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706—725页。
    3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6页。
    4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页。
    5《迁善所捐序》,《申报》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日(1884年7月12日),第25册71页。
    1《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5页。
    2《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8页;《光绪甫里志稿》之《公署》(原书不分卷数),“集成”,第226页。两处记载略有不同,前者载迁善局创建于同治九年,后者则为同治八年。
    3《光绪甫里志稿》之《公署》,第226页。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九年八月,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册第1579页。
    2丁丙:《乐善录》卷3《公牍》,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本,第78页。
    3丁丙:《乐善录》卷1《建置》第30页。
    1丁丙:《乐善录》卷4《规约》“迁善所章程”、“续拟章程”,第108—112页。
    2丁丙:《乐善录》卷3《公牍》,第81页。
    3这里提到的《感应篇》、《阴骘文》和《觉世经》应分别是《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的简称,这三部书是中国古代善书的代表,被称为“善书三圣经”。参见袁啸波:《民间劝善书》“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1丁丙:《乐善录》卷4《规约》“洗心所章程”,第112—115页。
    2《迁善所捐序》,《申报》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日(1884年7月12日),25册71页。
    3熊月之:《冯桂芬评传》第111页。
    4余治:《得一录》卷16《抚教局章程》,第929—936页。
    5吴师澄:《余孝惠先生年谱》“应宝时序”,附于余治《尊小学斋集》书后,光绪刻本,第1页。
    6关于应宝时在苏州的任职情况,见于《民国吴县志》卷6《职官表五》,“集成”,第79页、第85页。
    7丁丙:《乐善录》卷8《表传》“应宝时”,第68页。
    1《迁善所章程》中首先规定:“择府县或保甲局相近之地立迁善公所”,并未特指杭州,笔者颇怀疑此章程或针对浙江全省制定。
    2《光绪嘉善县志》卷5《建置上》,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103页。
    3《民国南浔志》卷2《公署》,“集成”,第28—31页。
    4《光绪诸暨县志》卷3《廨署》,光绪刊本,第5页。
    5《教授游民工艺》,《申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1905年3月26日),第79册579页。
    6《改设拘留所之办法》,《申报》宣统元年三月十四日(1909年5月3日),第100册33页。
    7《习艺所开会誌盛》,《申报》宣统二年九月十五日(1910年10月17日),第108册742页。
    1《论迁善局立法之善》,《申报》光绪六年正月二十一日(1880年3月1日),第16册217页。
    2《论杭州迁善局缉贼之勤》,《申报》光绪七年十月二十二日(1881年12月13日),第19册661页。
    3如《申报》便曾报道刘秉璋奏报迁善所之事。见《武林近事》,《申报》光绪九年八月三十日(1883年9月30日),第23册549页。
    4《迁善所捐序》,《申报》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日(1884年7月12日),25册71页。该文未注明作者,但从其中“间尝从公余之暇,与同寅商所以安集之方”等语来看,作者应为上海的地方官员。
    1《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上》,1918年刊本,第27页。
    2《光绪海门厅图志》卷12《建置志》,“集成”,368页。
    3《民国吴县志》卷30《公署三》,第447页。
    4《民国沛县志》卷5《建置志》,“集成”,第58页。
    5《纪化莠所》,《大公报》(天津版)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引用《大公报》均同此版本,第1册132页。此处江甘为江都、甘泉两县之合称。
    6《锡金建造迁善工艺局》,《申报》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七日(1905年6月29日),第80册512页。
    7张之洞:《札南、番两县勘修迁善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十日,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册第2547—2548页。
    8张之洞:《通饬各属修建监狱迁善所片》(光绪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745页。
    1《湖南迁善所章程》,《湘报》148号,第1444—1448页。
    2《善政宜民》,《湘报》第154号,第1508页。
    1黄遵宪在《日本国志》曾提到日本监狱“凡狱中之房屋、饮食、衣服、工役皆有定则”,参见《日本国志》卷14《职官志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在《日本杂事诗》中,又有《牢狱》一首,参见《日本杂事诗[广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33页。
    2韩玉胜:《监狱学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张之洞:《裁撤南学会并裁并保卫局折》(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1339—1340页。
    4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七年八月,第4册总4746页。
    1《北京工艺局创办章程》,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18—519页。
    2《颜观察世清上直督袁宫保请设劝工场禀》,《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903年1月2日),第2册第3页。
    3《岑春煊奏成都创立劝工局酌拟试办章程折》,《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册,第554页。
    4张之洞:《札臬司饬各属清厘庶狱、建设迁善习艺等所并严禁滥刑》(光绪三十年六月十五日),《张之洞全集》第6册,第4242—4243页。
    5《改设拘留所之办法》,《申报》宣统元年三月十四日(1909年5月3日),第100册33页。
    6《习艺所开会誌盛》,《申报》宣统二年九月十五日(1910年10月17日),第108册742页。
    7王倩,何扬鸣:《黑夜中的光亮——浙江陆军监狱报刊》,《浙江档案》2001年8期,第8页。
    1“教养兼施”,亦称“教养并重”。可参见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第382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朱英:《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11期;《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第297—311页。
    2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3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4《江苏按察使翁藻奏为酌筹口粮以羁旧匪以靖地方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转引自太田出:《“自新所”の诞生》,(日)《史学杂志》2002年3期,第30页。
    1太田出:《“自新所”の诞生》,《史学杂志》2002年3期,第4页。
    2柏桦:《明清州县的监狱》,《中国史研究》2002年4期,第122页。
    3张之洞:《裁撤南学会并裁并保卫局折》(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1339—1340页。
    1《(乾隆)江南通志》卷首《皇上诏谕》,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2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383页;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05页。除上海济良所外,二书中对其他地区的一些妓女救助组织也分别有所涉及。
    1《论发堂择配之善》,《申报》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1889年6月17日),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34册955页。
    2《论发堂择配之善》,《申报》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1889年6月17日),第34册955页。
    3《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上》,民国刊本,第36—37页。
    4《劝捐济良所经费说》,《申报》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904年12月30日),第78—807页。
    5《为无怨堂改设济良所的照会》(1908年8月28日),苏州档案馆藏商会档案,档案号:I14—01—0091—024。
    6《苏商总会遵照改无怨堂为济良所呈文》(光绪三十四年八月),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17—718页。
    7李韬:《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
    1严幸智:《关注尊严:狄更斯与社会救助》,《学海》2004年6期,第60—64页。
    2冯桂芬:《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
    3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1页。
    4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5《济良所之历史与成绩》,《申报》1919年7月17日,转引自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第101页。
    6《济良所谨启》,《申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1902年5月2日),第71册8页。
    1《为无怨堂改设济良所的照会》(1908年8月28日),苏州档案馆藏商会档案,档案号:I14—01—0091—024。
    2《上海济良所章程》,《申报》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三日(1903年4月10日),第73册586页。
    3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第380—381页。
    4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第374页。
    5《民国宝山县续志》卷11《救恤志》,民国刊本,第8页。
    1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第378页。
    2《济良所请惩图逃妇女》,《申报》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1906年10月13日),第85册105页。
    3《济良所妓女纵火图逃》,《申报》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九日(1907年1月22日),第86册209页。
    4《济良分所》,《申报》光绪三十年十月十六日(1904年11月22日),第77册566页。
    5《劝捐济良所经费说》,《申报》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904年12月30日),第78册807页。
    6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第374—375页。
    7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第375页。
    8《济良衍义》,《申报》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5年1月28日),第79册163页。
    9《济良所华董金琴孙君意见书》,《申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第97册232页。
    1《为无怨堂改设济良所的照会》(1908年8月28日),苏州档案馆藏商会档案,档案号:I14—01—0091—024。
    2《天津南段巡警总局详请暂行试办济良所文并批》,《大公报》(天津版)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1906年7月9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册356页。
    1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第112—113页。
    2分见《大公报》第5册175页、382页,第6册680页,第9册320页;《申报》第86册285页、第95册306页,第93册6页,第107册314页。
    3分见《近代中国娼妓史料》卷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吉林巡抚陈昭常奏吉省设立工艺教养所酌定办法章程折》,《政治官报》宣统二年五月,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第34册第41—42页;王笛:《街头的日常纠纷和生存竞争——清末民初城市的族群、阶层与性别冲突》,见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4《济良所开办》,《大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十五日(1906年4月8日),第5册第175页。
    5分见《北京济良所办事大纲》,《大公报》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一日(1906年5月23日),第5册264页;《重定济良所章程》,载于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451—470页。以下几段正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引文皆出自此二则史料。
    1《开通乐户》《大公报》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二十九日(1906年6月20日),第5册319页。
    2《民政部奏外城绅办济良所恳恩赏给米石片》,《政治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第14册357—358页。
    1《天津南段巡警总局详请暂行试办济良所文并批》,《大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1906年7月9日),第3册356页。
    1《天津济良所酌拟试办章程》,《大公报》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一日(1906年7月21日),第5册382页。
    2《捐款创设济良所》,《申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1907年10月21日),第90册614页。
    3《镇江设立济良所》,《申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1908年7月23日),第95册306页;《为无怨堂改设济良所的照会》(1908年8月28日),苏州档案馆藏商会档案,档案号:I14—01—0091—024。
    
    1《为无怨堂改设济良所的照会》(1908年8月28日),苏州档案馆藏商会档案,档案号:I14—01—0091—024。
    2吴鋆:《宁波江北岸设立保良局章程序》,《申报》宣统二年六月十三日(1910年7月19日),第107册314页。
    1《宁波江北岸保良局简章》,《申报》宣统二年六月十四日(1910年7月20日),第107册333页。
    1《民兴报馆总理刘孟扬复济良所函》,《大公报》宣统元年十月十七日、十八日(1909年11月29日、30日),第10册707页、711页。
    1耐庐:《保阳济良所之现象》,《大公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日(1907年12月6日),第6册第680页。
    2耐庐:《保阳济良教育所特别之性质》,《大公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三日(1907年12月7日),第6册第682页。
    3赵芝嵒:《拯救娼妓的慈善机构——济良所》,《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下卷第174—176页。
    4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之《民政志》,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5《民国天津志略》第13编《慈善事业》,民国刊本,第264—265页。
    6《民国鄞县通志》之《政教志》,民国刊本,第1467—1469页。
    7《民国续丹徒县志》卷14《附义举》,“集成”,第680页。
    8在苏州商会档案中,保存了一些济良所的往来公文,如1943年,济良所为筹集经费,便曾经举行篮球义赛,并向商会推销球票。参见江苏警察局济良所:《为筹集寒衣、医药举行篮球义赛事》,1943年12月30日,《省警局济良局函为筹募女寒衣附来义赛入场券六百张计三十四万四千元希推销由》,1943年12月,档案号:I14—34—0129—046,I14—030—0270—89。
    1李大钊:《废娼问题》,《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8—680页。
    2李大钊:《北京市民应该要求的新生活》,《李大钊文集》下册,第86—88页。
    3《学生代表徐培心等建议废除娼妓与救济办法》,1921年1月—1925年4月,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全宗号:一○○一,案卷号:725。
    1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3期。
    2如蔡勤禹、李元峰:《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东方论坛》2002年5期;周秋光、徐美辉:《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期;陈国威:《试论郑观应的慈善观》,《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3期。
    1林则徐:《四洲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李巨澜:《魏源与〈海国图志〉》,载于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3魏源:《海国图志》卷37《大西洋各国总沿革》,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100—1111页。以下所引《海国图志》均为此版本。
    4《海国图志》卷52《英吉利国广述中》第1434页。
    5《海国图志》卷51《英吉利国广述上》第1419页。
    
    1《海国图志》卷60《弥利坚国即育奈士迭国总记》第1657页。
    2《海国图志》卷37《大西洋各国总沿革》第1099—1100页。
    3《海国图志》卷38《葡萄亚国沿革》第1127,第1140页。
    4《海国图志》卷42《佛兰西国总记下》第1217页。
    5《海国图志》卷57《普鲁社国沿革》第1573页。
    6《海国图志》卷52《英吉利国广述中》第1434页。
    7《海国图志》卷59《弥利坚总记上》第1638—1639页。
    8《海国图志》卷37《大西洋各国总沿革》第1094页。
    
    1《海国图志》卷40《荷兰及弥尔尼壬两国总记》第1164页。
    2《海国图志》卷59《弥利坚总记上》第1637—1639页。
    3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期。
    4《海国图志》卷59《弥利坚总记上》第1638—1639页。
    5《海国图志》卷40《荷兰及弥尔尼壬两国总记》第1164页。
    
    1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
    2志刚:《初使泰西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3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第161页。
    4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第80页。
    
    1志刚:《初使泰西记》第62页。
    2张德彝:《随使法国记(三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5页。
    3刘锡鸿:《英轺私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页。
    1刘锡鸿:《英轺私记》第134—135页。
    2刘锡鸿:《英轺私记》第134—135页。
    3曾纪泽:《使西日记(外一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5—96页。
    4黎庶昌:《西洋杂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页。
    
    1薛福成:《筹洋刍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2薛福成:《薛福成日记》,蔡少卿整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742—743页。
    3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4李凤苞:《使德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1曾纪泽:《使西日记》第56页。
    2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思潮》,《美国研究》1997年2期。
    1褘理哲:《地球说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2帙“再补编”,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第11页
    2褘理哲:《地球说略》第14—15页。
    3褘理哲:《地球说略》第18—22页。
    4严匡禧:《近代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以花之安和〈自西徂东〉一书为中心》,《历史教学》2004年3期。
    5花之安:《〈自西徂东〉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花之安:《自西徂东》第1—4页。
    2花之安:《自西徂东》第4—7页。
    
    1花之安:《自西徂东》第8—10页。
    2花之安:《自西徂东》第10—13页。
    3花之安:《自西徂东》13—39,78—81,238—241,248—250页。
    4刘雅军:《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的译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6期。
    
    1 (英)麦肯齐:《泰西新史揽要》,李提摩太、蔡尔康译,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57—58页。
    2《泰西新史揽要》第88—89页。
    3《泰西新史揽要》第179—180页。
    
    1《泰西新史揽要》第180—181页。
    2《泰西新史揽要》第181—183页。
    3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0—29页。
    1艾约瑟:《体恤远人会》,《万国公报》约光绪四年四月,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版,第5194页。
    2艾约瑟:《栖瞽院说》,《万国公报》光绪十七年十二月(1892年1月),第12508—12510页,原报未载具体日期,此处系日期来自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编汇录》记载,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季理斐:《英国伦敦贫孤院之历史》,《万国公报》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年9月),第24619—24625页。
    4闵凡祥:《18~19世纪英国"友谊会"运动述论》,《史学月刊》2006年8期。
    1李提摩太:《保民新法论》,《万国公报》光绪十七年十一月(1891年12月),第12376—12377页。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108页。此处基督教为泛称。
    4《民国法华乡志》卷7《教堂》,“集成”,第153—155页。
    5《海国图志》卷42《佛兰西国总记下》,第1217页。
    6冯桂芬:《收贫民议》,载于《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
    7严匡禧:《近代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以花之安和〈自西徂东〉一书为中心》,《历史教学》2004年3期。
    
    1刘雅军:《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的译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6期。
    2曾纪泽:《使西日记》第32页。
    3杨大春:《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期。
    1冯桂芬:《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关于严教室,可参见本文第四章。
    2《资政新编》,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523—541页。
    3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4—105页。
    4郑观应:《善举》,《盛世危言》(王贻梁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253页。
    1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15页。关于习艺所使人丧失声誉的问题,可参见刘继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核心争论》,《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3期。
    2原题为“泰西善举甚多,除育婴、施医、禁酒、自新、恤孤、劝和、训哑、教聋等会外,又有恤贫院,凡丐食街市及无业游民,收入院中,教以浅近手艺,至期艺成,得以自养。诸院有设自国家者,有捐自官绅者,每岁所集经费,自十万数十万不等。窃思古者发政施仁,凡有鳏寡孤独穷民之无告者,皆在所矜恤。然则恤贫院亦当今急务,不悉当道与富绅,能立此功德否,应若何筹款,其章程如何始能悉臻美善,请切实指陈,以备采择”。.载于王韬编《格致书院课艺录》,光绪刊本,第5页。由于原题较长,此处沿用熊月之的概括,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2页。
    3《格致书院课艺录》第5—7页。
    4《格致书院课艺录》第15页。
    5《论设立义院收留穷民事》,《申报》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76年1月18日),第8册57页。
    6《医院说》,《申报》光绪九年六月十七日(1883年7月20日),第23册115页。
    1《论聋瞽学塾》,《申报》光绪十五年一月三十日(1889年3月1日),第34册第283页。
    2《善堂宜仿西法以臻美善论》,《申报》光绪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1893年9月3日),第45册15页;《推广善堂宜仿西法论》,《申报》光绪十九年八月初八(1893年9月17),第45册109页;《论泰西善举之善》,《申报》光绪十九年九月十四日(1893年10月23日),第45册349页;《论善堂仿西法之利》,《申报》光绪十九年十月初六(1893年11月13日),第45册497页。
    3《论行善举宜取法于泰西》,《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八日(1895年3月4日);第49册331页;《论创设疯院以救疯人之苦》,《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95年11月16日),第51册第503页;《效法泰西以行善举议》,《申报》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日(1897年5月31日),第56册185页;《论中国宜仿西俗设戒酒戒烟等会》,《申报》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初三日(1897年8月30日),第56册741页。
    4张謇:《南通新育婴堂发起原案呈》,光绪三十年(1904),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卷第337—338页。
    5张謇:《南通养老院记》,民国元年(1912),《张謇全集》第4卷第340—341页。
    1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3页。
    2《沈仲礼观察拟定聋瞽哑学堂章程》,《申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日(1907年10月16日),第90册552页。
    3《论天津增设医院并扬州考试医生事》,《申报》光绪七年九月初十日(1881年11月1日),第19册第493页。
    4《民政部整饬保息善政并妥筹办法折》,《东方杂志》第4年第5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7月)“内政”197—198页。
    
    1尹虹:《论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的济贫问题》,《历史研究》2003年3期。
    2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36—341页。
    4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6页,58—64页。
    2朱熹:《朱子语类》卷13《学七》,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204页。
    3《清高宗实录》雍正十三年九月下,《清实录》第9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4页。
    4《明史》卷75《志五十一·职官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49页。
    5《江苏省例三编》光绪七年“藩例”,光绪刻本,第24页。
    6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222页。
    7陈炽:《教养》,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21页。
    1裕谦:《武昌府恤孤局记》,道光十三年正月,《裕忠节公遗书》卷4《爱民类》,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353—357页。
    1裕谦:《议设恤孤局详》,道光十三年正月,《裕忠节公遗书》卷4《爱民类》,第365—392页。
    2裕谦:《通饬筹议恤孤酌仿京师悦生堂章程檄》,道光十九年正月,《裕忠节公遗书》卷4《爱民类》,第393—396页。
    3余治:《得一录》卷4《冬月收养遗孤条程》,台湾华文书局1969年版,第265—273页。
    4《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光绪刊本,第4页。
    
    1《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3《营建》,“集成”,第123页。
    2余治:《得一录》卷16《抚教局章程》,第929—936页。
    3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3页。
    1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98页。因光绪三年(丁丑)和四年(戊寅)的灾情最为严重,所以有“丁戊奇荒”之名。
    2王卫平:《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兼论近代义赈的开始》,《历史档案》2006年1期;王卫平,黄鸿山:《江南绅商与光绪初年山东义赈》,《江海学刊》2006年5期。亦可见朱浒:《地方性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谢家福:《齐东日记》卷上“丁丑年五月二十日”,稿本,苏州博物馆藏,原书无页码。
    4《赈济奇荒记》,《申报》光绪三年十月十六日(1877年11月20日),第11册第490页。
    5谢家福:《齐东日记》卷上“六月初一日”。工艺种类据六月初九日和九月二十七日的日记增补。
    1裕谦:《饬议苏州府育婴堂章程檄》,《裕忠节公遗书》第315—352页。
    2梁章钜:《楹联三话》卷上“但云湖都转联句”条,见梁章钜编著《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页。《楹联三话》撰于道光二十七年冬(1847),“但云湖都转联句”条下记扬州保赤局事系由张仲甫告知,系张仲甫“数年前,小住邗城数日,偶过(保赤堂)门外,匆匆入堂一观”所得。由此看来,扬州保赤局采取这种“养而兼教”的办法的时间不应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3佚名:《龙岩州办理育婴堂章程》,清抄本,原书不分页。
    
    1冯桂芬:《收贫民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6页。
    2《资政新编》,《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3—541页。
    3花之安:《自西徂东》第1—4页。
    4郑观应:《善举》,《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253页。
    
    1陈炽:《善堂》,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5页。
    2《教会新报》,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版,第301—302页。
    3《申报》同治十二年八月初九日,第3册第313页。
    
    1《申报》光绪元年十二月初二日(1875年12月29日),第7册第621页。
    2《申报》光绪四年九月二十七日(1878年1月22日),第13册第389页。
    3《申报》光绪十三年三月初九日(1887年4月2日),第30册第523页。
    
    1《申报》光绪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1893年9月3日),第45册第15页。
    2佚名:《津河广仁堂征信录》卷1“阁爵督宪李(鸿章)奏案及钦奉谕旨”,光绪十一年刻本,第1—3页。
    3《津河广仁堂征信录》卷首“盛宣怀序”。无页码。
    1《津河广仁堂征信录》卷1“阁爵督宪李(鸿章)奏案及钦奉谕旨”,第1—3页。
    2《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7《恤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3朱浒:《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第47—48页。
    4《客述卧牛山事系之以论》,《申报》光绪十八年三月十三日(1892年4月9日),第40册第557页。另外,潘民表在与上海筹赈公所通信时也曾提到纺织局的情况,《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接到东省卧牛山纺织局潘振声先生来书照登》,《申报》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1892年6月16日),第41册第300页。
    5《论山东卧牛山创设纺织局之善》,《申报》光绪十七年四月初五日(1891年5月12日),第38册721页。
    6《清史稿》卷452《列传第二三九·潘民表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583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0—538页。
    2陈炽:《工艺养民说》,《陈炽集》第228—231页。
    1罗振玉:《拟办余上两邑农工学堂启》,虞和平:《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247页。以往学者在引用这条资料时一般认为此文的作者为经元善,但经元善在文后有特别说明:“右说帖系同乡罗叔韫茂才著,茂才原籍上虞,迁淮城已将百年。”罗叔韫即近代著名的甲骨文专家罗振玉。
    2《论各省善堂宜设工艺厂以养贫民》,收入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9《工艺》,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3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155页。
    4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3期。
    1《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册第460—462页。
    2黄中慧《:倡议北京善后工艺局说帖》,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15—518页。
    3《北京工艺商局景泰蓝造法》,《大公报》(天津版)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1903年6月22日),第2册344页。
    4《北京工艺局创办章程》,载于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9《工艺》,第755—756页。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册第4793页。
    2陈璧:《遵旨设立工艺局暨农工学堂大致情形折》,《望嵓堂奏稿》卷3,载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第507页。
    3《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第506页。
    4《商部奖励公司表》,《申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一日(1905年3月6日),第79册第404页。关于工艺官局与商局的区分,参见《清末北京志资料》第370—372页,另晚清时期的报刊上也有“工艺商局”与“工艺官局”的不同称谓。
    5《商部等衙门会同议复夏侍御奏请推广工艺折稿》,《大公报》(天津版)光绪三十年四月十八日(1904年6月1日),第3册第327页。
    6《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505页。
    1《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515页。
    2关于习艺所,可参见(日)岛田正郎:《清末における近代的法典の编纂》,创文社昭和55年(1980)年版。第133—164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末开办京师习艺所资料》,《历史档案》1999年2期,第65—66页。
    4《钦定大清会典》卷19《户部·蠲恤》,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5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83《国用二十一》,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第8418页。
    6《民政部奏援案请赏米石并核定各厂院实需数目及变通收养贫民办法折》,《政治官报》宣统元年十一月初一日,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第28册第31—32页。
    1《庆亲王奕劻等奏开办首善工艺厂情形》,见《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525页。
    2《民政部整饬保息善政并妥筹办法折》,《东方杂志》第4年第5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7月)“内政”197—198页。
    3对清末出现的工艺厂局,彭南生:《晚清无业游民与政府救助行为》(《史学月刊》2000年4期)和池子华:《“振兴工艺”:清末“再就业”工程的一个断面》(《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5期)二文曾有专门论述,本节拟对其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梳理。
    1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记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576页。
    1《北京工艺局创办章程》,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9《工艺》,第755—756页。
    2《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507—509页。
    3《李兴锐片》,《谕折汇存》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八,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38册第223—226页,
    4《纪自新工艺所》,《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1902年6月27日),第1册第22页。
    1《许应骙片》,《谕折汇存》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七,第50册97—98页。
    2《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523页。
    3《江苏巡抚端中丞奏试办苏州工艺局片》,《申报》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七日(1904年11月4日),第78册第439页。创办时间见:《纪工艺局》,《大公报》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一日(1903年10月20日),第2册593页。
    4《招学工艺》,《大公报》光绪二十九年三月三日(1903年3月31日),第2册第175页。
    5《请兴女艺》,《大公报》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1903年5月16日),第2册第265页。
    6《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奏修江省铁路并设工艺局片》,《申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1906年3月17日),第82册第576页。
    1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济南简史》,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375页。
    2关于工巡局及其下设教养局的情况,参见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3年版,第90—101页。教养局的职能见于《商部等衙门会同议复夏侍御奏请推广工艺折稿》,《大公报》(天津版)光绪三十年四月十八日(1904年6月1日),第3册第327页。
    3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422页。
    1《外城初级教养工厂章程》、《外城中级教养工厂章程》,载于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第275—314页。
    2直隶工艺总局编《直隶工艺志初编》,北洋官报局光绪铅印本,第1页。
    3《习艺所开办在即》,《申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七日(1906年3月1日),第82册427页。
    4《各省工艺汇誌》,《东方杂志》第4年第5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实业”第153页。
    5《护理河南巡抚袁奏兴办实业社会、游民教养局折》,《东方杂志》第5年第1期(光绪三十四年一月),“实业”第185—187页。
    6《吉林巡抚陈昭常奏吉省设立工艺教养所酌定办法章程折》,《政治官报》宣统二年五月,第34册第41—42页。
    1《前四川总督锡奏开办各项工厂病院折》,《东方杂志》第4年5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实业”第92—96页。
    2《天津监狱习艺所办法》,《东方杂志》第3年2期(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内务”第69—72页。
    3《各省工艺汇誌》《东方杂志》第3年2期(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实业”第85页。
    4《改建罪犯习艺所》,《申报》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二十一日(1906年6月12日),第83册第711页。
    5《前四川总督锡奏开办各项工厂病院折》,《东方杂志》第4年5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实业”第92—96页。
    6《各省工艺汇誌》,《东方杂志》第4年6期(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实业”第159页。
    7《灵璧建设习艺所》,《申报》宣统元年七月十日(1909年8月25日),第101册第838页。
    8《苏抚奏陈开办习艺所情形》,《申报》宣统元年一月十七日(1909年2月7日),第98册第390页。
    9《改建栖流习艺所》,《申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十三日(1905年5月16日),第80册139页。
    10《习艺所开办在即》《申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七日(1906年3月1日),第82册427页。
    1《议办流氓习艺所》,《申报》光绪三十三年一月七日(1907年2月19日),第86册419页。
    2《崞县工艺局成立》,《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三日(1907年5月14日),第88册180页。
    3《江督饬办游民习艺所》,《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十七日(1907年7月26日),第89册310页。
    4《拟设游民习艺所》,《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1907年8月4日),第89册417页。
    5《禀办饥民习艺所》,《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日(1908年3月22日),第93册272页。
    6《贫民习艺所之善举》,《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1908年10月21日),第96册731页。
    7直隶工艺总局编《直隶工艺志初编》“誌表类卷上”,北洋官报局光绪铅印本,第1页。
    8《东方杂志》第4年第5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实业”,第151页。
    9《崞县工艺局成立》,《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三日(1907年5月14日),第88册180页。
    1《北京市志稿》之《民政志》,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56页。
    2《各地方救济院规则》、《社会救济法》,参见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附录”第252—270页。
    1《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第205—206页。
    2《民国上海县志》卷10《慈善》,民国刊本,第3页。
    3《民国续纂泰州志》卷5《公署》,“集成”,第590页。
    4《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10《公益》,“集成”,第447页。
    5《民国萧山县志》,卷7《建置门》,民国刊本,第34页;《民国新昌县志》卷1《建置》,民国刊本,第67页;《民国汤溪县志》卷4《建置上》,民国刊本,第17页;《民国遂安县志》卷2《营置》,“集成”,第765页;《民国寿昌县志》卷4《建置志》,“集成”,第588页。
    6《浙江省民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7《直隶巡按使为津教养院试办事批天津县绅民宁世福等》,1915年7月19日,天津档案馆编《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8—83页。
    8《湖南省志》第4卷《政务志·民政》,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9《甘肃省志》第9卷《民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2—673页。
    10《湖北省志·民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11《武汉市志》之《民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79页。
    12《哈尔滨市志》之《民政·侨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1《我们应该抱何种态度来办理救济事业》,江苏松江等七县社会救济事业董事会、救济院编印:《七县救济》第2号,1947年8月31日刊。
    2《把消费者投入生产队伍——记京市民政局一年来的几项工作》,《人民日报》1950年2月1日,第4版。
    3《迅速执行各界代表会决议、京市府封闭全市妓院、千余妓女摆脱摧残剥削》,《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2日。第1版。
    4《千余妓女开始新生活、正组织学习改造思想、妓院老板领家等已集中审查处理》,《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3日,第4版。
    
    1《京市妇女教养院学员陆续出院参加生产》,《人民日报》1950年2月17日,第4版。
    2《京市结合生产自救举办冬赈》,《人民日报》1949年12月8日,第1版。
    3《把消费者投入生产队伍——记京市民政局一年来的几项工作》,《人民日报》1950年2月1日,第4版。
    4《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讨论劳动就业问题》《人民日报》1952年8月30日,第1版。
    1《全国城市救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1953年12月1日,第1版。
    2《沈阳首届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日报》1949年12月3日,第2版。
    3《沈阳天津两市移民下乡生产》,《人民日报》1950年6月19日,第2版。
    4新华社驻上海记者集体采写:《被旧社会遗弃的人们》,《人民日报》1956年8月14日,第4版。
    5《各省民政厅厅长参观妇女教养院》,《人民日报》1950年1月22日,第4版。
    6《被旧社会遗弃的人们》,《人民日报》1956年8月14日,第4版;吴跃农:《陈毅改造上海妓女》,《党史纵览》2003年2期。
    7《陈崇桂的发言》《人民日报》1956年2月4日,第6版。
    8曹保明:《妓女改造纪实》,《文史精华》1994年4期。
    9《湖南省志》第四卷《政务志·民政》,中国文史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362页。
    1《湖北省志·民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2《福建省志·民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3《浙江省民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220页。
    4《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57年8月4日,第4版。
    5新华社驻上海记者集体采写:《被旧社会遗弃的人们》,《人民日报》1956年8月14日,第4版。
    6张绍彦:《劳动教养改革的方向和使命》。
    7张绍彦:《劳动教养改革的方向和使命》。
    1张绍彦:《劳动教养改革的方向和使命》。
    1参见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专辑二“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285页;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武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37—447页,501—518页;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326页。
    2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296页。
    
    1《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200页。
    2许定升:《苏郡育婴堂记》,载程肇清编《苏郡育婴堂志》,光绪九年刻本,第6—7页。
    3顾汧:《募田育婴疏引》,载贝理泰等编《苏州育婴堂续志》卷6《前编补佚》,1922年刊本,第18页。
    1顾汧:《募田育婴疏引》。
    2《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光绪刊本,第11页。
    3张渠:《移建育婴堂记》,《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3页。
    4《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1页。
    1佚名:《募捐经费碑记》,《苏郡育婴堂志》第8—9页。
    2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6页。
    3裕谦:《饬苏州府育婴堂章程檄》,载《裕忠节公遗书》卷4《爱民类》,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315—352页。
    4贝理泰等:《苏州育婴堂续志》卷6《前编补佚》,第7页。
    1王卫平:《普济的理想与实践——清代普济堂的经营实态》,《江海学刊》2000年1期。
    2顾禄:《桐桥倚棹录》卷6《义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4—85页。
    3《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439页。
    4《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8页。
    5《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页。
    6顾禄:《桐桥倚棹录》卷6《义局》,第84—85页。
    7《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439页。
    1顾禄:《桐桥倚棹录》卷6《义局》,第84—85页。
    2刘淑芬:《慈悲清净》,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第5—14页。
    3《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139页。
    4《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4—16页。
    5邵泰:《广仁堂碑记》,《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5—16页。
    6郭一裕:《苏州广仁堂碑记》,《苏郡育婴堂志》15—16页。
    7黄鹤鸣:《广仁堂碑记》,《苏郡育婴堂志》13—14页。
    
    1郭一裕:《苏州广仁堂碑记》。
    2《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79,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77页。
    3邵泰:《广仁堂碑记》,《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5—16页。
    4黄鹤鸣:《广仁堂碑记》。
    5邵泰:《广仁堂碑记》。
    6黄鹤鸣:《广仁堂碑记》。
    7《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4页。
    
    1《民国吴县志》卷66下《列传四》,“集成”,第105页。
    2《民国吴县志》卷76上《列传流寓一》,第540页。
    3黄鹤鸣:《广仁堂碑记》。
    4李鸿章:《重修苏郡育婴官堂碑记》,《苏郡育婴堂志》第1—5页。
    5李鸿章:《重修苏郡育婴官堂碑记》。
    
    1《长元吴三县丰备义仓碑记》,载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首《创始原委》,光绪三年刊本。
    2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页。
    
    1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页。
    2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页。
    1《吴清卿太史日记》,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327—329页。
    2王韬:《平贼议》,《弢园文录外编》卷7,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3李鸿章:《重修苏郡育婴官堂碑记》。
    4李铭皖:《告示》,《上海新报》甲子年七月十七日,台湾文海出版社1990年版,第2册795页。
    5李鸿章:《重修苏郡育婴官堂碑记》。
    1《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2页。
    1《李鸿章片》,《申报》光绪十六年六月初四日(1890年8月2日),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37册213页。
    2《民国吴县志》卷70上《列传孝义》,第253页。
    3程肇清主持粥厂与栖流所事务见于本文第一章、第二章,主持恤寡会、推仁局事务见于《咏勤公所恤寡会碑记》和《咏勤公所推仁局办理代葬碑记》,载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6页、第209页。
    4李鸿章:《重修苏郡育婴官堂碑记》。
    5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49页。
    6吴县教育会:《吴县教育杂志》第四期,转引自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第50页。
    7《(苏州)地方自治调查研究所职会员名单》,载于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5页。
    8《苏州育婴堂续志》卷1《公牍》,第7—12页。
    1《同治苏州府志》卷24《公署四》,第1页。
    2佚名:《苏州府公牍录存》,清抄本,南京图书馆藏,原书不分卷、页。
    3《地方自治调查研究会各社团调查表》,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8页。
    1《程肇清致谢家福函》,原件,苏州博物馆藏。
    2江衡:《呈江苏都督程》,《苏州育婴堂续志》卷1《公牍》,第1—2页。
    3《苏州府公牍录存》。
    1《苏州府公牍录存》。
    2《程肇清致谢家福函》。
    3《苏州府公牍录存》。
    4《地方自治调查研究会各社团调查表》,载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一辑)》第1219页。
    5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页。
    
    1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7—8页。
    2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第49页。
    1俞樾:《西圃潘君家传》,载《春在堂杂文》之《集文六编三》,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2034—2044页;又见潘志辉等编《大阜潘氏支谱》之《附编》卷9,民国铅印本,苏州图书馆藏。
    2据吴大根等重修《皋庑吴氏家乘》卷2《登进录》统计,光绪七年刻本。
    3汪鸣銮:《澹人公墓志铭》,载吴大根:《澹人自怡草》书首,1944年铅印本。
    4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册783页;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第49页。
    
    1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7《典守章程》,第22页。
    2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1《重整规则》,第15页。
    3吴大根:《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1《前编补遗》,光绪二十五年刻本,第28页。
    4吴大根:《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末《识馀》,第1页。
    5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卷4《收租章程》,第2页。
    6《民国吴县志》卷7《职官表六》,第100页。
    7《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卷18《官师》,光绪刊本,第9—11页。
    
    1吴大根:《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3《收租事宜》,第13页。
    2吴大根:《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卷6《报销》,第1页。
    3潘祖谦:《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12《造册报销》,第4页。
    4潘祖谦:《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卷9《拨借各项》,第23—24页。
    1《苏抚瑞澂筹办地方自治折》,载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一辑)》第1227页。
    1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1期。
    2丁日昌:《苏藩司详长元吴三县经征六年分恤孤余剩应否免提请示由》,《抚吴公牍》卷18,台湾华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517—519页。
    3应宝时:《清理善堂田产》,《江苏省例》同治八年“藩例”,清刊本,第4—5页。
    4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1期。
    1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学海》2005年2期。
    2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314页。
    
    1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2李铁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求是》1995年19期。
    3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42—619页。
    1.《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3.《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6.《通典》,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
    7.《续通典》,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
    8.《续文献通考》,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
    9.《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0.《清朝通志》,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1.《清朝续文献通考》,收入《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版。
    12.《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3.《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4.《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16.《江苏省例》,同治刻本。
    17.《江苏省例三编》,光绪九年刻本。
    18.《谕折汇存》,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19.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1.《至顺镇江志》,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乾隆江南通志》,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嘉庆瑞安县志》,清刊本。
    4.《嘉庆东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等,1990年—.年版,以下简称“集成”。
    5.《嘉庆海州直隶州志》,“集成”。
    6.《道光苏州府志》,清刊本。
    7.《同治苏州府志》,清刊本。
    8.《同治江山县志》,清刊本。
    9.《光绪松江府续志》,清刊本。
    10.《光绪杭州府志》,清刊本。
    11.《光绪淮安府志》,“集成”。
    12.《光绪六合县志》,“集成”。
    13.《光绪续纂句容县志》,“集成”。
    14.《光绪奉贤县志》,清刊本。
    15.《光绪通州直隶州志》,“集成”。
    16.《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集成”。
    17.《光绪嘉定县志》,清刊本。
    18.《光绪华亭县志》,清刊本。
    19.《光绪吴江县续志》,“集成”。
    20.《光绪江都县续志》,“集成”。
    21.《光绪常昭合志稿》、“集成”。
    22.《光绪无锡金匮县志》,“集成”。
    23.《光绪余姚县志》,清刊本。
    24.《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清刊本。
    25.《光绪武阳志余》,“集成”。
    26.《光绪丹徒县志》,“集成”。
    27.《光绪嘉定县志》,清刊本。
    28.《光绪重修华亭县志》,清刊本。
    29.《光绪盐城县志》,“集成”。
    30.《光绪海门厅图志》,“集成”。
    31.《光绪嘉兴府志》,清刊本。
    32.《光绪嘉善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33.《光绪诸暨县志》,清刊本。
    34.《光绪金华县志》,民国刊本。
    35.《光绪重修天津府志》,收于《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6.《光宣宜荆续志》,“集成”。
    37.《清末北京志资料》,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
    38.《宣统临安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
    39.《民国如皋县志》,“集成”。
    40.《民国吴县志》,“集成”。
    41.《民国宝山县续志》,民国刊本。
    42.《民国续丹徒县志》,“集成”。
    43.《民国甘泉县续志》,“集成”。
    44.《民国宝应县志》,“集成”。
    45.《民国铜山县志》,“集成”。
    46.《民国泰县志稿》,“集成”。
    47.《民国海门县图志》,“集成”。
    48.《民国上海县续志》,民国刊本。
    49.《民国上海县志》,民国刊本。
    50.《民国丹阳县续志》,“集成”。
    51.《民国沛县志》,“集成”。
    52.《民国续纂泰州志》,“集成”。
    53.《民国续修盐城县志》,“集成”。
    54.《民国续修兴化县志》,“集成”。
    55.《民国宿迁县志》,“集成”。
    56.《(民国)北京市志稿》之《民政志》,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57.《民国天津志略》,民国刊本。
    58.《民国鄞县通志》,民国刊本。
    59.《民国衢州志》,“集成”。
    60.《民国萧山县志》,民国刊本。
    61.《民国新昌县志》,民国刊本。
    62.《民国寿昌县志》,“集成”。
    63.《民国续修分水县志》,“集成”。
    64.《民国平阳县志》,“集成”。
    65.《民国汤溪县志》,民国刊本。
    66.《民国遂安县志》,“集成”。
    67.《民国临海县志》,民国刊本。
    68.《民国嵊县志》,民国刊本。
    1.《乾隆干山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等1992年版,以下简称“集成”。
    2.《道光乍浦备志》,“集成”。
    3.《道光震泽镇志》,“集成”。
    4.《道光浒墅关志》,“集成”。
    5.《光绪甫里志稿》,“集成”。
    6.《民国南浔志》,“集成”。
    7.《(民国)乡志类稿》,“集成”。
    8.《民国法华乡志》,“集成”。
    1.《武汉市志》之《民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南京民政志》,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
    3.《浙江省民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4.《湖南省志》第4卷《政务志·民政》,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5.《甘肃省志》第9卷《民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湖北省志·民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哈尔滨市志》之《民政·侨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浙江省民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9.《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福建省志·民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11.《江苏省志》之《民政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
    1.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版。
    2.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出版,时间未载。
    3.天津档案馆编《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开办京师习艺所资料》,《历史档案》1999年2期。
    1.《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苏州商会档案》(扫描图片库),苏州档案馆藏。
    3.《苏州府公牍录存》,清抄本,南京图书馆藏。
    4.《程肇清致谢家福函》,原件,苏州博物馆藏。
    1.《教会新报》,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2.《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3.《上海新报》,台湾文海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4.《申报》,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
    5.《湘报》,中华书局1965影印本。
    6.《大公报》(天津版),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7.《东方杂志》,原刊。
    8.《政治官报》,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以上报刊均以晚清部分为主。
    9.《国民政府公报》,徐友春等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七县救济》,江苏松江等七县社会救济事业董事会、救济院编印,1947年原刊。
    11.《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北京金报兴图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
    
    
    1.潘遵祁:《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光绪三年刻本。
    2.吴大根:《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3.潘祖谦:《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三续编》,宣统三年刻本。
    4.潘灏芬:《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四续编》,民国三年刻本。
    5.余治:《得一录》,台湾华文书局1969年版。
    6.丁丙:《乐善录》,光绪刻本。
    7.佚名:《罗店怡善堂征信录》,光绪刻本。
    8.佚名:《(杭州)同善堂附办栖流所报验规条》,同治刻本。
    9.佚名:《栖流所征信录》,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10.程肇清编《苏郡育婴堂志》,光绪九年刻本。
    11.贝理泰等编《苏州育婴堂续志》,1922年刊本。
    12.直隶工艺总局编《直隶工艺志初编》,北洋官报局光绪铅印本。
    13.佚名:《龙岩州办理育婴堂章程》,清抄本。
    14.佚名:《津河广仁堂征信录》,光绪十一年刻本。
    15.吴县救济院编《吴县救济院年刊》,1933年刊本。
    16.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编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7.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18.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19.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20.徐珂编《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21.袁啸波:《民间劝善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2.《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
    24.陈梅龙、景消波:《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
    25.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社会保障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潘志辉等编《大阜潘氏支谱》,民国铅印本。
    4.吴大根等重修《皋庑吴氏家乘》,光绪七年刻本。
    1.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丁日昌:《抚吴公牍》,台湾华文出版社1968年版。
    3.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顾禄:《桐桥倚棹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5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5.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收入《四部丛刊》,上海书店1989年版。
    6.洪仁玕:《资政新编》,载于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8.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9.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
    10.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林则徐:《四洲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3.梁章钜:《楹联三话》,收于《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14.刘锡鸿:《英轺私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黎庶昌:《西洋杂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李凤苞:《使德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 (英)麦肯齐:《泰西新史揽要》,李提摩太、蔡尔康译,上海书店2002年版。
    19.盛宣怀:《愚斋存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
    20.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21.吴师澄:《余孝惠先生年谱》,光绪刻本。
    22.吴大根:《澹人自怡草》书首,1944年铅印本。
    23.吴大澂:《吴清卿太史日记》,收入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
    24.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
    25.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王韬编《格致书院课艺录》,光绪刻本。
    27.褘理哲:《地球说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2帙“再补编”,光绪刊本。
    28.谢家福:《齐东日记》,稿本,苏州博物馆藏。
    29.薛福成:《筹洋刍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薛福成:《薛福成日记》,蔡少卿整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31.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3.俞樾:《春在堂杂文》,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34.裕谦:《裕忠节公遗书》,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35.虞和平编《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6.朱熹:《晦庵集》,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7.朱熹:《朱子语类》,收入《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8.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
    39.朱熹:《论语集注》,齐鲁出版社1992年版。
    40.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1.张德彝:《随使法国记(三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2.志刚:《初使泰西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3.曾纪泽:《使西日记(外一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4.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5.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46.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47.郑观应:《盛世危言》(王贻梁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 (法)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 (美)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杜正贞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 (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株式会社开明堂昭和35年(1960)版。
    9.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 (日)岛田正郎:《清末における近代的法典の编纂》,创文社昭和55年(1980)年版。
    11.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2. (美) 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 (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武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韩玉胜:《监狱学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3年版。
    19.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0. (美)黄宗智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1.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济南简史》,齐鲁书社1986年版。
    22.来新夏:《林则徐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3.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版。
    24.李伯重:《多角度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书店2003年版。
    25.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26.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7.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8.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9.刘淑芬:《慈悲清净》,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
    30.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
    31.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论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
    32.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3.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6.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37.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
    39.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0.吴天任:《黄公度(遵宪)先生传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
    4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2.熊月之:《冯桂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44.余英时:《余英时作品系列》,三联书店2005年版。
    45.郑功成等:《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46.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7.朱浒:《地方性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周秋光:《熊希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柏桦:《明清州县的监狱》,《中国史研究》2002年4期。
    2.蔡勤禹、李元峰:《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东方论坛》2002年5期。
    3.陈国威:《试论郑观应的慈善观》,《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3期。
    4.陈泽宪:《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冬季号。
    5.池子华:《“振兴工艺”:清末“再就业”工程的一个断面》,《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5期。
    6.曹保明:《妓女改造纪实》,《文史精华》1994年4期。
    7.傅萍:《小额信贷——授人以渔》,《新农业》2005年9期。
    8. (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从“善举”到“慈善事业的发展”》,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7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 (日)高桥孝助:《沪北栖流公所の成立》,《宫城教育大学纪要》第19卷,1984年。
    10.郭建安等:《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考察》,《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8期。
    11.黄鸿山:《元代常平义仓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4期。
    12.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学海》2004年1期。
    13. (日)酒井忠夫:《功过格的研究》,载刘俊文等编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第七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14.李铁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求是》1995年19期。
    15.李伯重:《控制增长,以保富裕: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为》,《新史学》(台北)1994年第5卷第3期。
    16.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2期。
    17.李伯重:《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下)》,《中国农史》2004年4期。
    18.李巨澜:《魏源与〈海国图志〉》,载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9.李韬:《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
    20.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3期。
    21.罗厚立(罗志田):《学术研究的游击战倾向及“后学”与“国学”的异曲同工》,《战略与管理》1997年1期。
    22.刘继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核心争论》,《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3期。
    23.刘雅军:《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的译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6期。
    24.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3期。
    25.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2期。
    26.闵凡祥:《18~19世纪英国"友谊会"运动述论》,《史学月刊》2006年8期。
    27.彭南生:《晚清无业游民与政府救助行为》,《史学月刊》2000年4期。
    28.秦晖:《帝制时代的政府权力与责任:关于“大小政府”的中西传统比较问题》,未刊稿。
    29.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与仓储》,《江汉论坛》2003年2期。
    30. (日)太田出:《“自新所”の诞生》,《史学杂志》2002年3期。
    31.魏天安:《宋代青苗钱利率考实》,《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32.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1期。
    33.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思潮》,《美国研究》1997年2期。
    34.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期。
    35.王卫平:《普济的理想与实践——清代普济堂的经营实态》,《江海学刊》2000年1期。
    36.王卫平:《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兼论近代义赈的开始》,《历史档案》2006年1期。
    37.王卫平,黄鸿山:《江南绅商与光绪初年山东义赈》,《江海学刊》2006年5期。
    38.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1期。
    39.王笛:《街头的日常纠纷和生存竞争——清末民初城市的族群、阶层与性别冲突》,载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王倩,何扬鸣:《黑夜中的光亮——浙江陆军监狱报刊》,《浙江档案》2001年8期。
    41.游子安:《明末清初功过格的盛行及善书所反映的江南社会》,《中国史研究》1997年4期。
    42.余新忠、杭黎方:《道光前期江苏的荒政积弊及其整治》,《中国农史》1999年4期。
    43.杨大春:《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期。
    44.严幸智:《关注尊严:狄更斯与社会救助》,《学海》2004年6期。
    45.严匡禧:《近代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以花之安和〈自西徂东〉一书为中心》,
    46.《历史教学》2004年3期。
    47.尹虹:《论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的济贫问题》,《历史研究》2003年3期。
    48.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史学月刊》1994年1期。
    49.张研:《清代市镇管理初探》,《清史研究》1999年1期。
    50.张绍彦:《劳动教养改革的方向和使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4期。
    51.朱英:《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年11期。
    52.朱英:《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53.朱浒:《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6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版。
    54.郑晓红:《中国近代警政的滥觞:湖南保卫局》,《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5期。
    55.周秋光、徐美辉:《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期。
    56.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学海》2005年2期。
    57.赵新安:《雍正朝的社仓建设》,《史学集刊》1999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