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汪中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汪中是清代扬州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他为生计而四处奔走的一生中,他以坚强的毅力坚持学术研究,在声音、训诂、经学、史地、诸子、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当时就获得了“通儒”的评价。作为扬州学派的开创者之一,汪中的思想正处于乾嘉学术“由专精汇为通学”的关键点上,对扬州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针对乾嘉学术的弊病所做出的调适与会通的努力,为乾嘉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在惠栋打出汉学旗帜以后,汉学便逐渐为学者们所认可和接受,并汇聚成席卷天下的乾嘉学风。尽管惠栋提出了由考据、训诂以求“经之义”的治学宗旨,但在实际治学过程中,却表现出泥古、佞汉的倾向。随着乾嘉学风的展开,这一弊病也成长为乾嘉学术的痼疾。早年受到宋学思想影响的戴震,在接受了惠栋治学思想的影响之后,提出了由考据以求义理的治学宗旨,试图匡正乾嘉学术的弊病。尽管有少数学者认可并支持他的义理思想,但是,在其他学者看来,他的这一尝试实际上混淆了汉、宋门户,因而受到汉、宋学者们的普遍抵制。
     汪中在戴震初步矫正的基础上,继续对乾嘉学术的弊病进行矫正的努力。由于早年贫困生活的经历,汪中深知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因而其治学很容易接受顾炎武、杭世骏经世思想的影响,确立“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的学术宗旨。这样,他就在经术与经世之间实现了会通,为乾嘉汉学确立了治学的最终目的。在经术研究方面,他在戴震由考据以求义理的思想影响下,又有鉴于戴震义理思想所受到的批评,提出了由考据、训诂以“精研大义”的治学思想。其所谓“精研大义”,不再是从考据出发对理学概念的训诂研究,而是直接以“用世”为目的的理论探求,即以考据、训诂为工具,向经典寻求先王的治国之道。为了获得对先王治国之道的正确认识,他又积极辨明学术源流。在儒学内部,他首先突破了宋明理学所建立的“孔孟”授受统系,发现了新的“孔荀”授受统系,为乾嘉学术找到了与孔子的连接点。而当他的研究视野扩展到诸子学时,便发现了由“史”而“诸子”的先秦学术发展史,认为儒学和其他诸子一样,都来源于“古之史官”。“古之史官”的最根本理论依据在“礼”,因而后代的学术传统也以“礼”为最根本的源头。“古之史官”又依据“礼”“以成国典”,因而“礼”又是经世思想的根本依据。事实上,汪中表现在一些文章中的“用世”思想,正是从“礼”的思想出发的。此后的扬州学者即在汪中的基础上以“礼”来解说经典,并且打出了“以礼代理”的旗帜,希望以“礼”为经世的工具来实现汉学的现实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乾嘉学术从产生开始,就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惠栋首倡汉儒经说,便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跟随,从而形成了吴派经学。而戴震针对惠栋以来学者泥古、佞汉的弊病,尝试将考据与义理进行会通,从而开创了皖派经学。而汪中在戴震学说的影响下,继续对乾嘉学术中存在的弊病进行矫正,以“用世”思想为核心,实现了考据与“精研大义”的会通,并影响到扬州学派中、后期的学者,实际上成为开创扬州学派的核心人物,使乾嘉学术由专、精向通学转变。
     通过汪中思想这一节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一幅死气沉沉的画面。我们看到,乾嘉学术作为相对于理学而言的新事物,其自身充满了活力,尽管存在着泥古、为考据而考据的弊病,但却从不缺少对这些弊病进行矫正的努力和能力。在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以考据、训诂为依据而寻求对“先王之道”的认识和对经世的诉求,一直是视野开阔的乾嘉学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不能因为乾嘉学术中庸俗的学者所体现的弊病,而由此认为乾嘉学术缺乏经世的诉求,那是形而上学的错误的结论。
Mr. Wang Zhong was one of the famous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of the Yangzhou School in the Qing Dynasty. Though he had to struggle to make a living for his family, he made great achivement in the study of Exegesis,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Geography, Zis, Literature and etc. Because of this, he had been called systematic learned Confucianist in that era. Being a pioneer of the Yangzhou School, Wang Zhong's thought great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the Yangzhou School, and was the key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Qianjia School, which was on the road from specialized and mastered to systematic learned. His effort to correct the defects of the Qianjia School was useful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Qianjia School.
     After Mr. Hui Dong began to disseminate openly, the method of Han was accepted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cholars gradually. Although Mr. Hui had announced that the target was to get the spiri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e didn't do as so. There came with the defects, such as a preference of ancient exegesis. With the growth of the atmosphere of the Qianjia School, the defects became more powerful, too.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f Mr. Hui, Mr. Dai Zhen, who was influenced by the Neo-Confucianism when he was young, led a new method of Han which was planed to study the philosophy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rough the method of Han. Obviously, Mr. Dai wanted to rectify the defects of the Qianjia School. There were a few scholars who supported the thought of Mr. Dai.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cholars' eyes, there was confusion between the Han and the Neo-Confucianism in the try of Mr. Dai, so they boycotted the thought of Mr. Dai together.
     Based on the try of Mr. Dai, Mr. Wang continued the try to rectify the defects of the Qianjia School. Firstly, Mr. Wang knew the auduous situation of the bottom class because of being poor, so he could accept the thought of Jingshi ease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r. Gu Yanwu and Mr. Hang Shijun, and established an aim for study, which was fo find the spiri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make it be useful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He established an ultimate aim for the Qianjia School when he made a link between the study and the Jingshi.
     Secondly,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f Mr. Dai, Mr. Wang tried to get the spiri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rough the method of Han. Of course, his thought was different from Mr. Dai's. It wasn't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the Neo-Confucianism through the method of Han, it was aimed to be useful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The aim of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asn't itself, but to get the law of the ancient government.
     Thirdly, for getting the tru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the ancient government, Mr. Wang studied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From his study of Zis, he found a new system of classics' imparting named Kong-Xun,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Neo-Confucian Kong-Meng system. The system of Kong-Xun could defend the Qianjia School in the conflict with the Neo-Confucianism, because the Qianjia School was linked to Confucius in this system. He found that the academic'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re-Qin Dynasty was from Shi to Zis. Then the Confucianism which was worshiped excessively came from Shi just like Zis. As it was the basis of Shi, the Li was the source of the later academic study, too. As it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by Shi, the Li was the source of the later Jingshi thought, too. In fact, Mr. Wang's Jingshi thought was also based on the Li. And the other scholars of the Yangzhou School after him were explain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ased on the Li. They even wanted to replace the philosophy of the Neo-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get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Qianjia School with the Li.
     The Qianjia School was o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beginning, Mr. Hui initiatived the method of Han, and was followed by so many scholars. And Mr. Dai tried to get the ancient thinkers' philosophy through the method of Han in order to rectify the defects of the Qianjia School. And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f Mr. Dai, Mr. Wang wanted to rectify the defects of the Qianjia School, too. He made the Jingshi be the core of the study, and aimed the method of Han to get the spiri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is thought influenced the later scholars of the Yangzhou School, became the core of the pioneers. There came the systematic learned after the specialized and mastered.
     From the point of Mr. Wang's thought, we can see a picture full of vitality. The Qianjia School is new compared to the Neo-Confucianism, though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there are tries and capacities to rectify the defects from the scholars of the Qianjia School, too. It was the aim of the learned Qianjia School' scholars that they wanted to get the spirit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make it useful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t is a fact that there were defects in the Qianjia School, but we should evaluate it with the viewpoint of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Qianjia School was always on the road of rectification.
引文
[1]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2]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1]《文集·第五辑·与朱武曹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二页。
    [2]《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3]《文集·第八辑·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4]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上,第五九至六○页。
    [1]章太炎:《清儒》,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第140页。
    [2]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第274-281页。
    [3]章炳麟1899年5月在日本认识了孙中山,1900年7月断辫易服,走上革命道路,而《訄书》于1900年2月秘密付梓于苏州,4月再刊;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近儒学术统系论》等文章均发表于1907年,而据周新国《试析1903--1908年刘师培的政治思想》(见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古籍整理研究室编:《扬州学派研究》,第191-205页。)考证,“排满反清是本时期政治思想的主线”,而“1907--1908年是刘师培排满反清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
    [4]章太炎:《清儒》,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第143页。
    [5]刘师培:《清儒得失论》,见《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第268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自序》,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279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分别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308、286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分别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308、309、308、313页。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286页。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286页。
    [6]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1]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10-11页。
    [2]见《学术月刊》,1962年07期。
    [3]蒋秋华:《大陆学者对清乾嘉扬州学派的研究》,《汉学研究通讯》第19卷第4期(2000年11月)。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316页。
    [1]杨晋龙:《台湾学者研究“清乾嘉扬州学派”述略》,《汉学研究通讯》第19卷第4期(2000年11月)。
    [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自序》,第6、7、3页。
    [3]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二书分别由台湾里仁书局于1999年、2003年出版。
    [5]陈居渊:《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1]参见陈居渊:《焦循、阮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自注: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10月),卷2,页110-150诸论可为代表。
    [3]杨晋龙:《台湾学者研究“清乾嘉扬州学派”述略》,《汉学研究通讯》第19卷第4期(2000年11月)。
    [4]何泽恒:《焦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版。
    [5]赖贵三:《焦循雕菰楼易学研究》,台北:里仁书局,1994年版。
    [6]李成良:《阮元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以下简称《年谱》;本文称引《容甫先生年谱》,均简称《年谱》。
    [8]分别见《新编汪中集·附录》,第六一至六二页、第五八至六○页。
    [1]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参见第93、95、97页。
    [1]详见《附录2〈新编汪中集〉考异》。
    [1]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第20页。
    [1]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1]《年谱》九年甲子,《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页。
    [2]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条。
    [3]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卷三《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
    [4]颜元:《存学编》卷四。
    [1]杨慎:《升庵全集》卷五二《文字之衰》。
    [2]杨慎:《升庵全集》卷六《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
    [3]焦竑:《焦氏笔乘》。
    [4]焦竑:《焦氏笔乘》。
    [5]焦竑:《澹园续集·刻小学序》。
    [6]焦竑:《澹园集·崇正堂答问》。
    [7]陈第:《一斋集·意言》。
    [8]陈第:《一斋集·尚书疏衍自序》。
    [9]陈第:《一斋集·答林日正》。
    [10]陈第:《一斋集·尚书疏衍卷四》。
    11参见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第14至15页。
    1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92页。
    [1]《进〈本草纲目〉疏》。
    [2]《本草纲目》卷一四《芎穷》。
    [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第6页。
    [1]邹漪:《启桢野乘·徐光定传》。
    [2]《农政全书·凡例》。
    [3]参见张舜徽:《清儒学记》,第2至3页。
    [4]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九,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1596页。
    [1]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条。
    [2]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友人书二十五》。
    [3]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4]顾炎武:《菰中随笔》卷三。
    [5]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六《答友人论学书》。
    [6]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7]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8]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
    [9]黄宗羲:《南雷文定·留别海昌同学序》。
    [10]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见《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全祖望:《鲒埼亭集·外集》卷十六《甬上证人书院记》。
    12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
    [1]黄宗羲:《南雷文定·留别海昌同学序》。
    [2]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3]李颙:《四书反书录》,见《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
    [4]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书简五》之《与奥村庸礼书二十二首》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
    [5]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
    [6]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六《答友人论学书》。
    [7]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友人书二十五》。
    [8]王敔:《姜斋公行述》。
    [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与人书三》。
    [2]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3]方以智:《游子六天经或问序》,《清史资料》第六辑《浮山文集后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页。
    [4]李之藻:《天主实义重刻序》,《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147页。
    [5]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
    [6]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7]梅文鼎:《绩学堂文钞》卷二《寄怀青州薛仪甫先生》。
    [8]《明史》卷31《历志》。
    [9]《康熙政要》卷十八《御制文三集》。
    [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1386页。
    [2]参见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全集》,第二五八八页。
    [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赠谈阶平序》。
    [4]黄爱平著:《朴学与清代社会》,第40页。
    [1]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第一二三页。
    [2]阎若璩:《潜邱札记》卷六《与戴唐器书》。
    [3]阎若璩:《潜邱札记》卷一。
    [4]阎若璩:《潜邱札记》卷六《又与石企斋书》。
    [5]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第一二二页。
    [6]阎若璩:《潜邱札记》卷六《与吴亦韩书》。
    [7]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478页。
    [8]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60至61页。
    [1]胡渭:《易图明辨》卷一《河图洛书·论古河图之器》。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61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之五,《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295页。
    [4][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一六八页。
    [5][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一四四页。
    [6]惠栋:《松崖文钞》卷一《上制军尹元长先生书》。
    [7]惠栋:《松崖文钞》卷一《九经古义述首》。
    [8]惠栋:《松崖文钞》卷一《九经古义述首》。
    [1]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全集》,第二六一五页。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67页。
    [3]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67页。
    [4]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九,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380页。
    [5]王引之:《王文简公文集》卷四《与焦理堂先生书》。
    [6]参见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第54至59页。
    [7]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第59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之十,《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第309页。
    [2]转引自张舜徽:《清儒学记》,第89页。
    [3]张舜徽:《清儒学记》,第91页。
    [4]参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第116至118页。
    [5]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三页。
    [6]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震全集》,第二六三一页。
    [7]段玉裁:《戴东原集序》,赵玉新点校:《戴震文集》卷首。
    [1]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全集》,第二六一四至二六一五页。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与某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一页。
    [3]戴震:《与王内翰风喈书》,赵玉新点校:《戴震文集》,第四七页。
    [4]戴震:《答郑丈用牧书》,《戴震全集》,第二六七八页。
    [5]戴震:《与姚孝廉姬传书》,《戴震全集》,第二五九六页。
    [6]戴震:《与姚孝廉姬传书》,《戴震全集》,第二五九六至二五九七页。
    [7]《文集·第八辑·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1]张舜徽:《清儒学记》,第98页。
    [2]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1]汪喜孙:《先高祖逸事》,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五九七至五九八页。
    [2]《甘泉县志·汪一元传》,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八八二页。
    [3]《文集·第八辑·江都县学增广生员先考灵表》,《新编汪中集》,第四七四页。
    [4]姚祖同:《汪孝子传》,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八八四页。
    [5]姚祖同:《汪孝子传》,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八八四页。
    [1]见于《年谱》十五年庚午所引《先妣灵表》文,《新编汪中集·文集·第八辑·先母邹孺人灵表》无。
    [2]以上参见《文集·第八辑·先母邹孺人灵表》,《新编汪中集》,第四七五页。
    [3]据《清史稿》卷三百三十八《李因培传》:“二十一年,移江苏。二十四年,迁内阁学士;学政任满,移浙江。二十七年,任又满,复移江苏;上南巡,赋诗以赐。二十八年,授礼部侍郎,寻改仓场侍郎,皆留督学。二十九年,授湖北巡抚。”则李因培前后有两次任江苏学政,一为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二十四年,二为乾隆二十七年至乾隆二十八年。李因培第一次督学江苏时,汪中正当13至16岁,此时他正“鬻书于肆,日与书贾借阅群经”,后得张文、郭能济的引导,开始学习诗、古文的写作,因而,汪中试《射雁赋》应当是李因培第二次督学江苏时的事情。
    [4]参见《年谱》二十八年癸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页。
    [5]阮元:《容夫先生小传》,《新编汪中集》第四八九至四九○页。
    [6]《文集·第七辑·吊黄祖文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七○页。
    [7]《年谱》二十七年壬午引《过汪蛟门故居》,《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页。
    [8]《诗集·卷一·悲落叶》,《新编汪中集》,第四九四页。
    [9]《诗集·卷一·古诗答方立堂缘情感迫多哀怨之音》,《新编汪中集》,第四九二页。
    [1]《年谱》二十六年辛巳引《述怀》,《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页。
    [2]《诗集·卷一·归耕操》,《新编汪中集》,第四九一页。
    [3]《诗集·卷一·呈秦丈西岩》,《新编汪中集》,第四九五页。
    [4]《诗集·卷二·客中食蟹作》,《新编汪中集》,第四九九页。
    [5]以上参见《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至四四一页。
    [6]《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7]汪喜孙《校礼堂集凌仲子撰先君墓铭正误》:“朱光禄云:‘先生欲为《七君子颂》,有万季野。'”《先君学行记》:“拟作《七儒颂》。”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九九页、第六四五页。
    [8]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二页。
    [9]顾炎武:《菰中随笔》卷三。
    [1]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
    [2]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门人书》。
    [3]张舜徽:《清儒学记》,第3页。
    [4]《年谱》三十三年戊子,《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页。
    [5]汪喜孙:《张郭两先生小传》,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八五至六八六页。
    [6]《年谱》二十四年己卯云:“始学为诗。”《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页
    [7]《年谱》二十八年癸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页。
    [8]《年谱》二十八年癸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页。
    [9]《年谱》二十八年癸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页。
    [10]《年谱》二十八年癸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页。
    1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1页。
    [1]《年谱》三十三年戊子,《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页。
    [2]转引自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53页。
    [3]《文集·第七辑·哀盐船文》,《新编汪中集》,第四六九页。
    [4]《年谱》四十年乙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五页。
    [5]参见《年谱》四十七年辛丑、四十八年癸卯,《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五页。
    [1]《文集·第五辑·与朱武曹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二页。
    [2]《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1]《文集·第七辑·哀盐船文》,《新编汪中集》,第四六九页。
    [2]《文集·第五辑·致刘端临书之二》,《新编汪中集》,第四三三页。
    [3]《文集·第七辑·大清诰授通议大夫山东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原品致仕恩加一级沈公行状》,《新编汪中集》,第四六七页。
    [4]《年谱》五十四年己酉,《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五页。
    [5]王引之:《汪容甫先生行状》。《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页。
    [6]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二页。
    [1]《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八页。
    [2]许承尧:《洪稚存记汪容甫遗事》,《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六页。
    [3][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七二一页。
    [4]《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至四四一页。
    [1]《文集·第一辑·女子许嫁而婿死从死及守志议》,《新编汪中集》,第三七五至三七七页。
    [2]《文集·第一辑·妇人无主答问》,《新编汪中集》,第三七四至三七五页。
    [1]《诗集·卷二·示仆》,《新编汪中集》,第四九九页。“同生非有属”一句,《新编汪中集·诗集》“非”作“如”,而《汪中集·诗集》和《年谱》三十三年戊子所引都作“非”,从后句“因势遂相役”来看,当以“非”字为正。
    [2]《诗集·补遗·当涂行》,《新编汪中集》,第五二二页。
    [3]《文集·第七辑·哀盐船文》,《新编汪中集》,第四六九页。
    [4]王引之:《汪容甫先生行状》,《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页。
    [1]《文集·第七辑·龙潭募建避风馆疏》,《新编汪中集》,第四六八至四六九页。
    [2]《文集·第三辑·京口建浮桥议》,《新编汪中集》,第三九四页。
    [3]《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一页。
    [1]《文集·第一辑·释三九》,《新编汪中集》,第三四七至三四九页。
    [2]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3]《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页。
    [4]“六经之旨”见《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先王之道”、“制作之义”见《年谱》四十四年己亥,其含义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语境的需要而使用了不同的词语。
    [5]《文集·第一辑·为人后者为其曾祖父母祖父母服考》,《新编汪中集》,第三七四页。
    [1]《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页。
    [2]《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一页。
    [3]分别见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第488、371页。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二九页。
    [2]分别见《新编汪中集》,第二、二、三页。
    [3]《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八页。
    [4]《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八页。
    [5]《年谱》五十六年辛亥,《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六页。
    [1]《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七页。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五四至六五五页。
    [3]汪喜孙《先君家传集语》云:“其治《尔雅》之学,有《尔雅校本》,较邵学士《正义》多四十三条,郝兰皋《尔雅义疏》采之。”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三四至一○三五页。
    [4]《年谱》四十二年丁酉,《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九页。
    [5]《年谱》五十六年辛亥,《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六页。
    [6]《年谱》三十八年癸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三页。
    [7]《文集·第一辑·释三九》,《新编汪中集》,第三四七至三四九页。
    [1]段玉裁:《戴东原集序》,赵玉新点校:《戴震文集》卷首。
    [2]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全集》,第二六一四至二六一五页。
    [3]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全集》,第二五八七页。
    [4]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震全集》,第二六三一页。
    [1]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三页。
    [2]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全集》,第二五八七页。
    [3]《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4]参见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二页。
    [5]刘文兴:《刘端临先生年谱》所引,转引自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257页。
    [6]《文集·第八辑·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7]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二二页。
    [1]《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七页。
    [2]《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六页。
    [3]《年谱》三十三年戊子,《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页。
    [4]《文集·第五辑·上竹君先生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七页。
    [5]《年谱》三十七年壬辰:“王先生尝与喜孙书云:‘尊甫与某订交于笥河先生幕内,在壬辰之冬。'”《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一页
    [6]《文集·第八辑·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7]《文集·第五辑·致刘端临书之一》,《新编汪中集》,第四三○页。
    [8]《文集·第八辑·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9]《年谱》三十六年辛卯,《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九页。
    [10]《年谱》三十七年壬辰:“盖在是年冬,由当涂归里之后,王先生在当涂未归,李先生在高邮,刘先生在宝应,先君侨仪征,故先君云然。”《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一页
    11《文集·第五辑·上竹君先生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七页。
    [1]《年谱》三十七年壬辰,《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一页。
    [2]《年谱》三十八癸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三页。
    [3]《文集·第一辑·释三九》,《新编汪中集》,第三四八页。
    [4]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三页。
    [5]张舜徽:《清儒学记》,第98页。
    [6]江藩《汉学师承记》云:“(汪中)尝谓藩曰:‘予于学无所不窥,而独不能明九章之术。近日患怔忡,一构思,则君火动而头目晕眩矣。子年富力强,何不为此绝学?'”,见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七二七页。
    [7]江藩《汉学师承记》云:“戴编修震尝谓人曰:‘当代学者,吾以晓征为第二人。'盖东原毅然以第一人自居。”见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三二一页。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2]戴震:《答彭进士允初书》,《戴震全集》,第二一八页。
    [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4]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第一○页。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与某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二页。
    [6]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三页。
    [7]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全集》,第二六一四至二六一五页。
    [1]戴震:《与段若膺书》,《戴震全集》,第二二八页。
    [2]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三页。
    [3][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六二二页。
    [4][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六二二页。
    [1]唐鑑:《清学案小识·卷十四·经学学案》。
    [2][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六二六页。
    [3]刘文兴:《刘端临先生年谱》,转引自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257页。
    [4]《新编汪中集》,第二五四页。
    [5]《新编汪中集》,第一○三页。
    [6]《文集·第五辑·致刘端临书之一》,《新编汪中集》,第四三○页。
    [1]《文集·第五辑·致刘端临书之四》,《新编汪中集》,第四三六页。
    [2]《文集·第一辑·明堂通释》,《新编汪中集》,第三六六页。
    [3]《文集·第一辑·大学平义》,《新编汪中集》,第三八一页。
    [4]《年谱》三十八年癸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三页。
    [5]《文集·第一辑·释三九》,《新编汪中集》,第三四八页。
    [6]上述思想见于《释三九》一文,而据《汪容甫年表》“四十八年”条,此文实为汪中晚年所撰。参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九页。
    [1]“意”见《释三九》,“六经之旨”见《与巡抚毕侍郎书》,“先王之道”、“制作之义”见《年谱》四十四年己亥所载《述学》大意。
    [2]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戴震全集》,第二一三页。
    [1]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全集》,第二六一四至二六一五页。
    [1]《年谱》四十四年己亥,《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二页。
    [2]《文集·第五辑·致刘端临书之一》,《新编汪中集》,第四三○页。
    [3]《年谱》四十一年丙申,《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七页。
    [4]《文集·第四辑·荀卿子通论》,《新编汪中集》,第四一二至四二一页。
    [5]参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九七一至九七八页。
    [1]《年谱》四十三年戊戌,《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页。
    [2]《文集·第四辑·贾谊新书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二至四二六页。
    [3]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4]刘台拱:《汪中传》,见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九八○页。
    [1]《新编汪中集》,第二至三页。
    [1]《文集·第四辑·墨子序》、《文集·第四辑·墨子后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至四一一页。
    [1]《文集·第四辑·吕氏春秋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二页。
    [2]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书墨子”,台北:文海出版社。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一七页。
    [4]《文集·第四辑·墨子后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一○页。
    [5]《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九页。
    [6]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三九页。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四○页。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四一页。
    [3][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第七一一页。
    [1]汪喜孙:《原述学内篇目录》,《新编汪中集·附录》,第六三页。
    [2]《文集·第五辑·致刘端临书之四》,《新编汪中集》,第四三六页。
    [1]《年谱》四十四年己亥,《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一页。
    [1]《文集·第四辑·吕氏春秋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二页。
    [2]《文集·第四辑·墨子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3]《文集·第一辑·春秋述义》,《新编汪中集》,第三八三页。
    [4]《文集·第四辑·老子考异》,《新编汪中集》,第四○六至四○七页。
    [5]《文集·第四辑·苟卿子通论》,《新编汪中集》,第四一二页。
    [6]《文集·第四辑·墨子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7]《年谱》五十八年癸丑,《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八页。
    [8]《文集·第一辑·春秋述义》,《新编汪中集》,第三八二页。
    [1]《文集·第一辑·左氏春秋释疑》,《新编汪中集》,第三八六页。
    [2]《文集·第一辑·左氏春秋释疑》,《新编汪中集》,第三八七页。
    [3]《文集·第四辑·贾谊新书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三页。
    [1]《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2]“中少日问学,实私淑诸顾宁人处士。故尝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及为考古之学,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见《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3]《诗集·卷五·呈均弼先生》,《新编汪中集》,第五一七页。
    [4]《年谱》五十四年己酉,《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五页。
    [1]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3页。
    [2]王引之:《王文简公文集》卷四《与焦理堂先生书》。
    [1]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
    [1]焦循:《雕菰楼集》卷九《性善解》。
    [2]阮元:《揅经室集·一集》卷八《论语论仁论》。
    [3]张寿安:《以礼代理》,第33页。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二九○页。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二九○页。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七一页。
    [4]《文集·第五辑·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四四一页。
    [5]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七二页。
    [6]《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七三页。
    [1]参见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93至98页。
    [2]《年谱》四十四年己亥,《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一页。
    [3]《文集·第四辑·吕氏春秋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二页。
    [4]《文集·第四辑·荀卿子通论》,《新编汪中集》,第四一二页。
    [5]《文集·第四辑·贾谊新书序》,《新编汪中集》,第四二三页。
    [6]分别见《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二一至二二页、第六一至六二页。
    [1]《文集·第一辑·释媒氏文》,《新编汪中集》,第三七三页。
    [1]《文集·第一辑·女子许嫁而婿死从死及守志议》,《新编汪中集》,第三七五至三七七页。
    [2]《文集·第八辑·大清故侯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新编汪中集》,第四八○页。
    [3]凌廷堪:《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五二页。
    [4]《文集·第五辑·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四二八页。
    [清]汪中著:《述学》,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第一版。
    [清]汪中著,[台]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3月初版。
    [清]汪中著,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3月第1版。
    《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7月第1版。
    [汉]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顾炎武著:《日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版。
    [清]顾炎武著:《菰中随笔》,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版。
    [清]顾炎武撰:《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黄宗羲著:《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黄宗羲撰:《南雷文定》(前集、后集、三集),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
    《清经解》,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6月版。
    [清]戴震著,戴震研究会、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纪念馆编纂:《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
    [清]戴震著,赵玉新点校:《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
    [清]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三月初版。
    [清]章学诚著:《文史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王念孙等撰,罗振玉辑印:《高邮王氏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清]刘台拱、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著,张连生、秦跃宇点校:《宝应刘氏集》,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
    [清]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店,1998年2月第1版。
    [清]焦循辑:《扬州足征录》,许卫平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9月第1版。
    [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清]江藩著:《汉学师承记》,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初版。
    [清]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清]江藩著,漆永祥整理:《江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清]方东树著:《汉学商兑》,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三月初版。
    [清]唐缢撰辑:《清学案小识》,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三月初版。
    [清]汪喜孙撰,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8月初版。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新1版。
    支伟成著:《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海:上海泰东图书局,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初版.
    章炳麟著:《訄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刘师培著:《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梁启起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姚名达编:《朱筠年谱》,见民国丛书第三编76《朱筠年谱等七种》,上海书店出版。
    胡适著:《戴东原的哲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第1版。
    徐复观著:《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张舜徽著:《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张舜徽著:《清代扬州学记》,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12月第1版。
    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8月第1版。
    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5月第1版。
    曹聚仁著:《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修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1版。
    杨东莼著:《中国学术史讲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李石岑著:《中国哲学十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6月第1版。
    陈祖武著:《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冯天瑜著:《明清文化史札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张立文、默明哲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三卷(下),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5月第1版。
    赵宗正、李曦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四(明清部分)》,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9月第1版。
    赵航著:《扬州学派概论》,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11月第1版。
    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王俊义著:《清代学术探研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王俊义、黄爱平著:《清代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黄爱平著:《朴学与清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汪学群、武才娃著:《清代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王章涛著:《王念孙、王引之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6月第1版。
    漆永祥著:《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茂、蒋国保、余秉颐、陶清著:《清代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蒋国保、余秉颐、陶清著:《晚清哲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扬州师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编:《扬州学派研究》,扬州师范学院印刷厂,1987年11月。
    李开著:《戴震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李开著:《惠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成良著:《阮元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陈曼平、陈公望著:《清代学术名著述评》,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尚小明著:《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许苏民著:《戴震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许苏民著:《朴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陈平原著:《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6月第1版。
    陈居渊著:《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5月第1版。
    陈居渊著:《易章句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12月第1版。
    陈居渊著:《焦循、阮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郭康松著:《清代考据学研究》,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马积高著:《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刘仲华著:《清代诸子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刘建臻著:《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刘瑾辉著:《焦循评传》,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5月第1版。
    洪湛侯著:《徽派朴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蔡锦芳著:《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刘墨著:《乾嘉学术十论》,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1版。
    李帆著:《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第1版。
    吴光主编:《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5至124页。
    [台]张寿安著:《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台]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4月.
    王济民著:《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8月第1版。
    李海生著:《中国学术思潮史·卷七·朴学思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吴通福著:《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尚永亮、魏崇新主编:《中国文化奇人传》,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钱玄著:《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成都地图出版社编著:《中国实用地图集》,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张维华著:《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2月第1版。
    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6月第1版。
    何兆武著;《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刘大椿、吴向红著:《新学苦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张世保著:《西化思潮的源流与评价》,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郑彭年著:《西风东渐--中国改革开放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蒋国保:《乾嘉学术称谓考》,《东吴哲学(2006年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33至139页。
    蒋国保:《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吴光主编:《黄宗羲与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5至124页。
    周可真:《试论明清之际社会变迁与学术形态的转换》,《东吴哲学(2006年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13至132页。
    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5期。
    张晓虎:《汪中的“守道”与“叛道”》,《读书》,1980年第12期。
    游任逵:《汪中〈自序〉复议》,《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王勉:《论汪中的文与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陈又钧:《谈“三”--兼评汪中〈释三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赵苇航:《汪中对广陵涛研究的贡献》,《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王俊义:《论乾嘉“扬州学派”》,《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柳絮文:《汪中逸事》,《阅读与写作》,1994年第5期。
    刘枚:《汪中〈述学〉版本述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赵杏根:《论江都诗人汪中》,《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陈寒鸣:《论汪中“凌轹时辈”的学说思想》,《江海学刊》,1998年第6期。
    陈寒鸣:《乾嘉朴学化经学思潮述论》,《东吴哲学(2005年卷)》,香港国际学术文化信息出版公司,2006年4月,第103至112页。
    郭明道:《扬州学派哲学思想初探》,《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郭明道:《论扬州学派的学术特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郭明道:《清代扬州学派刍议》,《求索》,2006年第3期。
    郭明道:《扬州学派的实学思想及实践》,《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李采芹:《汪中〈哀盐船文〉评析》,《上海消防》,2002年第6期。
    林夫:《〈汪中集〉点校之评议》,《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7期。
    颜建华:《汪中著述及佚作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颜建华:《汪中著述及版本考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冯乾:《〈述学〉故书--关于汪中与章学诚的-段公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田汉云、刘瑾辉:《论汪中的骈文与散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田汉云、秦跃宇:《读〈汪容甫先生手礼〉》,《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艳荣:《汪中的墨子观》,《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刘世南:《从〈述学〉的标点谈到读经》,《博览群书》,2006年第6期。
    张敏、聂长久:《汪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朱昌荣:《皖派朴学述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温航亮:《乾嘉学术中的科学精神与民主倾向》,《东吴哲学(2005年卷)》,香港国际学术文化信息出版公司,2006年4月,第113至119页。
    [1]《诗集》因为是按年编纂的,所以基本上都能确定写作时间。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三页。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三页。
    [4]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三页。
    [5]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6]见《附录3〈容甫先生年谱〉中存在的几处错误》。
    [1]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第98-100页,三联书店,2007年5月第1版。
    [2]汪端光(1748-1826),字剑潭,号睦丛,江苏仪征人。
    [3]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四页。
    [1]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2]见《宝应刘氏集》,第二四至二八页。
    [1]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234页。
    [2]请参考《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五页。
    [1]王章涛著:《王念孙、王引之年谱》,第32至35页。
    [1]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第100页。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九页。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五页。
    [1]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276至278页。
    [2]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八页。
    [1]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2]《清史稿·高宗本纪》:“秋七月癸巳,河南仪封考城河决。”“八月癸酉,以仪封决河下注安徽风阳各州县,谕萨载等赈灾民。”
    [3]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七○页。
    [2]《清史稿》卷三百三十二。
    [1]汪中以冯廷丞卒于“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乙丑”,又云“卒之次年十一月乙丑葬”,故知。
    [1]《清史稿》卷三百五。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七○页。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六八页。
    [1]《致王念孙书》的写作年月详见下文。
    [2]王章涛著:《王念孙、王引之年谱》,第84页。
    [3]详见《年谱》五十二年丁未,《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三一页。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二页。
    [2]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三页。
    [3]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六四页。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六二○页。
    [1]杨晋龙主编:《汪喜孙著作集》,第一一七二页。
    [1]见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第98-100页。
    [1]《年谱》三十七年壬辰,《新编汪中集·附录》,第一一页。
    [2]《文集·第六辑·朱先生学政记叙》,《新编汪中集》,第四四七页。
    [3]汪端光(1748-1826),字剑潭,号睦丛,江苏仪征人。
    [4]《汪中集》,第三一七页。
    [5]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1]参见《附录4<尔雅·释天>中的岁阳、岁阴、月名》。
    [2]参见陈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学术编年》,第276至27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