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生活就是人们的教育存在和活动过程,也是教育中的人共同构建和享受的生活。在教育的实际生活过程中总会表现出种种问题,无论是教育内部本身的问题,还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问题,都需要及时检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当今的教育生活在制造和加剧人性的异化,教育与生活无关,教材、教育方法、分数、作业、管理都成了教育的目的,教师困惑,学生痛苦,师生心理压力巨大,教育生活已很难做到“照料人的心魄”。这种教育生活危机的实质是教育中人文价值的失落,它是教育被彻底工具化的必然后果,是教育生活本体的危机。教育生活之“救赎”就是为了破解教育生活之危机,让教育生活带来新的人性。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教育如何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是所有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的重要命题。教育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来就在生活之中,而且这是一种在汲取人类一般生活合理因子的基础上呈现的特殊类型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发展性、活动性、建构性、主体性、意义性五个方面。教育生活本体论要回答的总的问题是教育生活过程发生发展的那些“终极”原因或动力在哪里,简言之,就是教育生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其实,教育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因而教育生活的本体只能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本体而不是自然本体。当然,教育生活离不开自然生活,也离不开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教育生活应当是活动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过程。我们所理解的教育生活的本质即生性的激活,生存的方式,生命的呵护,生长的过程,生涯的持续。教育生活是生命健全的过程,是全人形成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本文论述的教育生活之救赎,主要是在被称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的基础教育阶段,通过“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系列的教育行动,对现在的教育生活进行改造,引导师生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把教师与学生从封闭的书本和经典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并放飞到新的生活中,让他们在充满现实感、生活感的活动中,在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的活动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核得到合理的融通,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种生活就是新生活,这样的教育也就是新生活教育。在这里,新教育与新生活教育在本质意义上是一致的。新教育实验下的新生活是一种享受的教育,让师生一起享受新生活,创造新生活;是一种幸福的教育,让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让师生一起实现今日的理想生活,走向明天的理想生活!
     教育生活救赎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如果不能回到现实的教育生活,变革教育实践,就无法展现马克思关于实践哲学的革命意义。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立场和方法出发,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语境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武器,来重构教育生活。其实,真正意义的生活世界理论是由马克思奠立的。当然,我们还应当以现代西方和中国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资源,以当代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为依据,来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观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生活之救赎,使新教育走向新生活成为可能。我们从以下三个维度切入:首先,教师生活之救赎,让教育获得生活的意义;其次,学生生活之救赎,让教育在儿童生活中展开;其三,师生共同生活之救赎,让教育生活幸福而完整。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快乐是教师幸福的应有之义,教师创造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重构学生生活是教育生活的核心,包括重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课程,以及道德生活、阅读生活、智能生活和综合化的生活等,通过重构学生生活,密切儿童与社会的联系,把学生培养成为道德生活的主体,使学生完成人格的自我建构,让阅读真正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让儿童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让阅读成为儿童生命生长、生活幸福、知识探索、审美追求的过程。我们要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创造各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天赋所及的领域里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智能。探寻教育生活的综合化和个性化,寻找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特色教育。特色就是卓越,特色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引爆学生潜能的理想的教育生活。这样的教育生活能促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另外,教育制度保障着教育生活,又制约着教育生活。重建新教育制度,就是要把阻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制度进行改造,使其发挥积极的引领、促进作用,从而自觉地维护生命存在,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同时,教育生活之救赎还包括家庭、社会生活的改造,新教育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建设书香校园,来带动家庭、社会,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进而实现社会生活之救赎的宏大理想。
     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希望通过个人现实生活处境的陈述来呈现教育实践基础,运用文献研究与叙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教育叙事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并通过理论的阐述,赋予教育生活救赎一定的哲学基础。同时,由于作者在新教育共同体和海门新教育实验区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本文其实更是一种行动研究。我们相信,通过新教育,可以解决教育生活的实然与应然、现实和理想等各种复杂的问题,能促使教育的理想转化为理想的教育,重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可能的。当然,我们究竟以何种教育信念面对现实和未来,这需要更为深入的思考。不管怎样,通过教育生活之不断改造,把人引向美好生活的关注,让人更好地生活,这必将是教育的主题,而且将永远是教育的主题,因为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Educational life is the existence of people’s educ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their activities,it is also a kind of life that pepole in education build and enjoy together. During the actual process of education, all kinds of problems will arise,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come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itself, or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ety. We must identify such problems immediately, and seek out solutions for them.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life is creating and exacerbating the abnormality of human beings. Because the current education is irrelevant to lif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 grades, homework, and school management have become the goals of education, which makes the teachers confused and the students agonized.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under tremendous pressure, so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life is already too hard to“look after people’s souls”. The essence of the educational crisis, the crisis of educational life itself, is the loss of humanity in education, which is the unavoidable result that education has been used only as a tool. The“salvation”of educational life is to solve the education crisis, to let new educational life bring new humanity.
     Education is an activity which cultivates and develops people. How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people and their liv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that all education theorists and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should answer.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duc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activities, exists in life already. This life is based on people’s ordinary, reasonable lif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development, being active, constructiveness, self-awareness and significance. The general question that educational life ontology needs to answer is where the ultimate reason or motivation which generates and develop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life lies. In other words, what is the ultimat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life?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ctuall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a special practical philosophy of anthropology ontology. 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life can only be the subject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oint of view, not from that of nature. Of course, educational life can’t be separated from everyday life, nor can it be separated from social or cultural life. Educational life should be a harmonious process of unifying human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 The educational life that we understand is blossoming of life, the way of existence, caring of the living being,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the continuity of living. Educational life is the process of healthy living, the process of whole living, and one way of human existence.
     The salvation of educational life analyzed here, mainly during the basic educational period called“Passport to Life”, through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dvocated by“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transforms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lea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New Education to New Life. It liberat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enclosed books and traditional confinement so they can fly to New Life. It mak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alize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their existence little by little by perform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necessary in life, the activities of dealing with nature and the social world. Therefore, it connects“Education is Life”and“Life is Education”. It mak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ve a happy and complete educational life. This life is New Life, and this education is New Life Education. Here, New Education and New Life Education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The New Life under the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is an enjoyable education which le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joy new life and create new life together; it is a happy education which helps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vigor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ogether; it is an ideal education which mak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ulfill today’s ideal life and pursue tomorrow’s ideal life together.
     If all the thinking and theory of the salvation of educational life can’t apply to educational life in the real world and reform education practices, then it can’t manifest Marx’s revolution with regards to practical philosophy. Therefore, from the viewpoint, 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Marxist Philosophy Practice as the basis, using people’s overall development in Marxist“Life World”circumstances as the tool, this dissertation reconstructs educational life. Actually, the true Life World Theory was founded by Marx. Of course,we should also use the Life World Theory of modern wester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s a resource, with the fundamental survival problems facing nowadays’human race as the basis, to construct a current Marxist Philosophy Life World theory, so it can better guide education reform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 New Education to reach New Life . We can approach this problem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reform the teachers’lives to make education be about obtaining the meaning of life; second, reform the students’lives to make education flourish in children’s lives; third, reform teachers’and students’life together, so that educational life can be happy and complete. Teachers’happiness consists of accomplishing their career goals and reaching the highest stage of their happiness by expressing their creativities. Rebuilding students’lives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al life, which includes rebuilding moral life, reading life, wisdom life and comprehensive life, etc. We need to re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o we can closely connect children with society, cultivate students to have moral lives, help students self-build their personalities, connect them with the height of humanity, and make reading truly become a part of children’s lifestyle and become a process of children’s growth, living happily, exploring knowledge, and pursuing the arts. We need to thoroughly believe in the potential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reating every opportunity for all students to prosper and shine in the fields where their talents reside. Explore the comprehension and uniqueness of educational life, look for the specific education that suits the students’diversified needs. Specialty is excellence. Special education is the ideal educational life that develops students’personality and expands their potential. This kind of educational life can make everyone become himself, letting everyone get overall and specific development. An educational system not only guarantees educational life, but also restricts educational life. Rebuilding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 is to change the old system that hinders people from living the happy and complete educational life, to make the new educational system play a positive leading and promoting role, therefore consciously maintaining the existence of life, and advancing the lif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Meanwhile, the salvation of educational life also includes reforming family and social life. New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mission: to bring along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hrough the building of a book oriented campus to build book oriented families and book oriented communities, and to realize the high dream of saving social life.
     As for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author wishes to present educational experimentation basics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the author’s own living circumstances, with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research paper study and case study, discuss where the basic value of education case study lies and give a certain philosophic base for the educational life reform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ories. We believe that variety of complex issues such as reality and ideals can be solved through the new education, it can promote the ideals of education into idealized education, and it is possible to rebuild integrity of the happy life. However, what kind of educational belief we should have to face reality and the future requires much further thought. No matter what, leading people to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a better life through the continuous reforming of educational life so people can live better is and will always be the main theme of education, because this is always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human being.
引文
①佚名:《改革开放30年,江苏教育大事记》,《成才导报》,江苏教育报刊社2008年10月8日版A版。
    
    ①【瑞士】J﹒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页。
    ②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①参阅【瑞士】J﹒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6页。
    ①当然,儿童的发展也必须与物质生产劳动相结合,但这种物质生产劳动必须是马克思所说的“真正自由的劳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并且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从而不与儿童在自由时间里的学习训练矛盾或取代后者。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5页。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6页。
    ②唐凯麟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3页。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7-138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2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07页。
    ②陶行知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9月第1版,第454页。
    ③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第二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1991年8月第1版,第278-279页。
     ①王金福著:《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5-86页。
    ①素质教育调研组编著:《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92页。
    ②Walsh, P. D. , Education: One Concept in Many Us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Vol. 19 No. 2 ,1985.
    ③朱永新:《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选自朱永新博客,http://13.eduol.cn/。
    ④朱永新、许庆豫主编:《教育问题的哲学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85页。
    
    ①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第4页。
    ②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第4页。
    ①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4、31-32页。
    ②参阅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85页。
    ①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90页,其中“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为雅斯贝尔斯的观点,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①参阅【加】马克斯·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2页。
    ①【美】库姆斯著,赵宝恒、李环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①杨旭东、蒋凯:《教育危机新论》,《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第5期。
    ①素质教育调研组编著:《共同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35页。
    ②“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2006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海门市分析报告”,内部资料,2007年4月。
    ①王金福著:《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56页。
    ②参阅素质教育调研组编著:《共同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0-11页。
    ①参阅素质教育调研组编著:《共同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1-12页。
    ①朱永新等著:《中国教育缺什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18页。
    ①朱永新等著:《中国教育缺什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版,第1945页。
    ③霍恩比著,石孝殊、王玉章、赵翠莲等译:《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009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⑤【美】约翰·杜威著:《经验与自然》,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3页.
    ⑥陶行知主编:《生活教育》杂志半月刊民国二十三年第30期,上海书店1981年复印本,第326页。
    ⑦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4页。
    
    ①参阅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26-27页。
    ②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②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7页。
     ①G.Terry,et a1.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on.1997.p.112.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03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03页。
    ②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49页。
    ③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22页。
    ④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页。
    ⑤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页。
    ⑥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51页。有人认为,马克思说的“内在固有的尺度”不是指主体(人)的尺度(如目的),而是指物种的内在规律。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后来多次指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不仅受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制约,而且也受自身的目的、需要的制约。而这种目的、需要只是在“自然实体的外在形式”及其变换中得到实现,它与自然实体(如树木)的“内在”的:“劳动材料获得一定的属性,创造这些属性是整个劳动过程的目的,并且作为内在目的决定劳动本身的特殊方式和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69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201-210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213页。
    ③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03页。
    ④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①但武刚著:《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页。
    ③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版,第424页。
    
    ①褚洪启著:《杜威教育思想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第3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第204页。
    ③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第4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第358页。
    ①郭元祥、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6期,第22~28页。
    ①【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58页。
    ②【德】卡尔·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版,第34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务馆1986年版,第2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3页。
    ③李小鲁著:《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94页。
    
    ①李小鲁著:《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0月,第95页。
    ②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66页。
    ③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67页。
    ①刘铁芳著:《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59页。
    ①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67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58、61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58页。
    ①沈之菲编著:《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沈之菲编著:《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①刘铁芳著:《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30-131页。
    
    ①这一部分内容参考了李庆明先生的讲义《教育的遗产》,未刊稿。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⑤孔颖达:《礼记正义·祭统》卷四十九,“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602页。
    ⑥孔颖达:《左传正义·文公二年》卷十八,“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839页。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③秋浦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8页。
    ④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⑤杜国庠著:《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74页。
    ⑥【俄】普列汉诺夫,蔡慕晖译:《论艺术》中译本,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5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①【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性心理学》中译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2页。
    ②孔颖达:《礼记正义·内则》卷二十七,“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62页。
    ③按:《大戴礼·盛德》:“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外水曰辟雍。”丛书集成本。
    ④按:《山海经·大荒东经》、《诗经·泰风·蒹葭》、《诗经·周南·关睢》等篇中句。
    
    ①章太炎:《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傅杰编,《原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六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8页。
    ③《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62页。
    ④《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396页。
    ⑤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二章第五节),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⑥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498页。
    ⑦孔颖达:《礼记正义·学记》卷三十六,“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2页。
    
    ①按:封建制始于何时史学界未有定论,本文采魏晋封建说。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八》卷三十五,童科,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286~288页。
    ①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九,“四部精要”本,第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①【法】让·托马斯:《世界重大教育问题》,上海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师范大学内部刊印1978年,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朱永新著:《西方教育哲学的历史演进》,《朱永新教育文集·卷六·反思与借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22页。
    
    ①【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9页。
    ②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1985年版,第37页。
    ①【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4页。
    ①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20~321、323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3页。
    ⑦孙奭:《孟子注疏·告子上》卷十一下,“四部精要”本,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52页。
    
    ①荀卿:《荀子·礼论》卷十三,“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8页。
    ②荀卿:《荀子·儒政》卷四,“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97页。
    ③庄周:《庄子·缮性》卷六,“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
    ④庄周:《庄子·知北游》卷七,“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①庄周:《庄子·天道》卷五,“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②庄周:《庄子·大宗师》卷三,“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③庄周:《庄子·大宗师》卷三,“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④庄周:《庄子·人间世》卷二,“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9页。
    ⑤庄周:《庄子·知北游》卷七,“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⑥朱熹:《壬午应召封事》,《朱熹集》卷十一,四库全书本。
    ⑦王阳明:“紫阳书院集序”《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①【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页。
    ②孟禄:《教育史教科书》,纽约麦克米兰公司1919年版,第177~178页。转引自《朱永新教育文集卷六·反思与借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30~531页。
    ③荀卿:《荀子·天论》卷十一,“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2页。
    ④荀卿:《荀子·劝学》卷一,“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1页。
    ⑤韩非:《韩非子·问辩》卷十七,“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1页。
    ⑥韩非:《韩非子·说难》卷四,“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75页。
    ⑦荀卿:《荀子·解蔽》:“故学者以圣王为师,尊以圣王为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荀子》卷十六,“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37页。
    
    ①墨翟:《墨子·非乐上》卷八,“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②墨翟:《墨子·非乐上》卷八,“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③墨翟:《墨子·非命下》卷九,“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④墨翟:《墨子·非命下》卷九,“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⑤墨翟:《墨子·兼爱下》卷四,“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⑥墨翟:《墨子·尚同上》卷三,“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⑦墨翟:《墨子·公孟》卷十二,“四部精要”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①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读墨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②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九,“四部精要”本,第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③张居正:《张太岳集》卷三十九,《请申旧章饧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94页。
    ④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与人书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2页。
    ②颜元:《颜元集》,《存治编》,“学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9页。
    ③颜元:《颜元集》,《习斋记余》卷一,“送王允德教谕清苑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4页。
    ④颜元:《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鼓琴第十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60页。
    ⑤方苞:《李刚主墓志铭》,《方望溪集》卷十,四部丛刊本。
    ⑥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船山全书》,第二册,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14页。
    ⑦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⑧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⑨颜元:《颜元集》,《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3页。
    ⑩颜元:《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二,“中庸”,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8页。
    11颜元:《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一,“大学”,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9页。
    12颜元:《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理欲第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23页。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①庄周:《庄子·天下》,卷十,“四部精要”本,第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2页。
    ①单惠中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①吴元训编:《中世纪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16、484页。
    ②【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③【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①【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页。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1页。
    ③【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5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76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9页。
    
    ①单惠中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
    ①单惠中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96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347、348页。
    ①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①参阅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296页。
    ②参阅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现代现代思想史论》有关章节,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①张之洞:《劝学篇》,正权第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会通第十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23~424页。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55页。
    ②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③陶行知著:《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①【瑞典】爱伦·凯,沈泽民译:《儿童的世纪》,上海晨光书局1935年版。任钟印等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5页。
    ②【瑞典】爱伦·凯,沈泽民译:《儿童的世纪》,上海晨光书局1935年版。任钟印等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1、1025~1026页。
    ③【意】蒙台梭利著,金晶、孔伟译:《童年的秘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④【意】蒙台梭利著,金晶、孔伟译:《童年的秘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242页。
    ⑤【意】蒙台梭利著,金晶、孔伟译:《童年的秘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美】康纳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
    ②【德】凯兴斯泰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254页。
    ③【德】凯兴斯泰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03页。
    
    ①【比利时】瓦斯孔塞诺著:《比利时新学校》序,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②【瑞士】J﹒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6页。
    ③【瑞士】J﹒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④【瑞士】J﹒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①【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第2页。
    ②【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第54页。
    ③【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第2页。
    ④【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第4、57页。
    ①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②吴海明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历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232页。
    ③【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④【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⑤【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⑥【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⑦【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263页。
    ⑧【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109页。
    ①吴海明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历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②【英】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③【英】罗素著,李国山等译:《自由之路·我的信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83页。
    ④【英】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注【63】。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页。
    ②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51页。
    ③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473页。
    ⑤目的和自由的关系,黑格尔已有过精神的论述。他说:“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我们一开始就称作‘理性’的东西,又从它的活动和自决的力量,称作‘自由’。”(《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7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9页。
    ③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③【美】马斯洛著,林方等编译:《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
    
    ①【美】马斯洛著,林方等编译:《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6-391页。
    ②【美】阿西摩夫著,阮芳赋等译:《人体和思维》,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21页。
    ②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8~79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①参阅丁学良:《恢复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思考的本来面目》,《复旦学报》1981年第1期。
    ②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④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6页。
    ①丁学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概览》,《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第1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④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生产”即马克思所谓的“第一种生产”和“第二种生产”:“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41页。)
    ⑤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491-49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社会学家D·贝尔也有类似的划分方法,他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称“前工业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以后则有“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和“后工具社会”(信息社会)。参阅秦麟征:《后工业社会理性和信息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2页。
    ②李泽厚著:《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9、451页。
    
    ①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188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0页。
    ⑥参阅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和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的有关论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9页。
    ②马克思:《政治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4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8-499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45页。
    ②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9页。
    ③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46、79-80页。
    ④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47页。
    ⑤“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6页。)“它们互相分离竟达到这般地步,以至物质生活一般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则表现为手段。”(同上第3卷,第75-76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47-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2页。
    ③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80页。
    ④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9-8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3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1-2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2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③二者应以自由时间的运用为主,因为,物质生产本身再自由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7页),即始终不可能完全摆脱物质需要的最终制约。因而,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存在于真正物质的领域的彼岸。”(同上,第926页)。“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同上,第47卷,第216页)
    ④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7页。
    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7页,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47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3页。
    ②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1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①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第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④马克思:《政治学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④马克思:《政治学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70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35页。
    ③参阅【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78、179页。
    ①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10月版,第437页。
    
    ①黄书光著:《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25页。
    ②崔运武著:《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引言,第30页。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33-136页。
    ①参阅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197页。
    
    ①黄志成等著:《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页。
    ②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18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85页。
    ①选自2007新教育第七届研讨会大会手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素描》,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72&FileName=10453205972.html
    ①朱永新:《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教师博览》2008年第4期,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②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95页。
    
    ①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85页。
    ②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④王金福著:《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85-86页。
    ⑤Monroe, P. ,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1914, p.748.
    ⑥【英】伯特兰·罗素,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第105-108页。
    
    ①《圣经》,林前六20“重价买来”,七23“重价买来”;启五9“用自己的血…买”,十四3、4“买来的”。
    ②《圣经》,加三13“赎出”,四5“赎出来”。
    ③《圣经》,路二十四21“赎”;彼前一18“得赎”;多二14“赎”。
    ①公培佳、夏华旺:《华尔街危机中国的救赎》,《华夏时报》2008年09月27日,第A01版。
    ②转引自沙洪泽著:《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26页。
    ③同上。
    ④【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第94页。
    ①Dewey, J.,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1930. from The Latter Work of John Dewey, Vol. 5, p.289-298.
    ②沙洪泽著:《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8页。
    ③【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44页。
    ④沙洪泽著:《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8页。
    ⑤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7页。
    
    ①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9-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①于晓权著:《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158-159页。
    ②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思》,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01-202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95页。
    ①丁海东:《论儿童生活与教育》,《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第45-50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16页。
    ③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教育科学》2002年2月第18卷第1期,第41页。
    ④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7-60页。
    ⑤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75页。
    
    ①郑文樾编,张佩珍、冯天向、郑文樾译:《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②吴金华:《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第27-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页。
    ②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356页。
    ③【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30页。
    ④【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①【美】李.S.舒尔曼著,王幼真、刘捷译:《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第97页。
    ②曲铁华、冯茁、陈瑞武:《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第72页。
    ③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第111页。
    ①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23页。
    ③教育随笔,作为一种叙事、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特殊文体,其作者总是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无所不谈”的广阔视阈里,有意无意乃至毫不掩饰地抛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一般来说,杂文的笔锋总是指向创作主体的外部世界,教育随笔则直指作者真实的灵魂深处。教育随笔的结构似有似无,教育随笔的笔调悠然自得。目前,教育随笔已经成为不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看家文体,甚至成了少数人的“绝活”,他们熟练地运用着一套独特的话语方式,在行动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与批判,诗意地抒发着教育情感,形象地叙说着教育过程,他们开始登上教育论坛,激情满怀地诉说着教育的理想与激情。
    ④【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54页。
    ⑤【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9页。
    ②【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05-107页。
    ③【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13页。
    ④【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14页。
    ①转引自成尚荣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4页。
    
    ①Travers,R.M.W.,The Teacher as a Performing Artist.The Education Digest,January 1980.
    ②【美】古德、布罗菲著,陶志琼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版,第73页。
    ③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337页。
    ①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81-82页。
    
    ①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26-27页。
    ②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640页。
    
    ①许建争:《教育与幸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9-110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11页。
    ①【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版,第11页。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吴琼译:《西方的没落》,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第1版,导言。
    ③【德】参阅胡塞尔著,倪梁康译:《生活世界的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①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76-82页。
    
    ①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304-305页。
    ②【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2003年11月第1版,第13页。
    ③【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20-21页。
    ①Pinar﹠ Grumet, M. R.,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rse, 1976.
    ①Anyon,J.,Ideology and Unite States History Textbook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49, No. 3,1979.
    ②Bernstein, B.,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Young, M. F. D.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1971, P. 47.
    ③参阅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7-18页。
    ①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3-5页。
    ①崔允漷、汪贤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期,第31页。
    ②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31页。
    ①朱永新:《道德危机下的阅读》,现教传媒网,2008年12月1日。http://www.modedu.com/msg/shownews.asp?InfoID=25753。
    ②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03-304页。
    ①杨进波、刘胜林主编:《儿童习惯养成训练》,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3页。
    ②转引自杨进波、刘胜林主编:《儿童习惯养成训练》,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2页。
    ③转引自林格主编:《决定孩子命运的12格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6页。
    ④林格主编:《决定孩子命运的12格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前言。
    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学习领会胡锦涛在重要党校重要讲话精神, http://www.people.com.cn。
    ①朱永新:2008年3月全国两会上朱永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参阅朱永新博客,http://13.eduol.cn/archives/2008/495023.html。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特别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①【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7、140页。
    
    ①叶圣陶著:《叶圣陶集》第1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53页。
    ②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06页。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第2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第279页。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389页。
    ①【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28页。
    ①参阅朱永新博客:《为阅读吆喝》,http://blog.people.com.cn/。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第5页。
    ①【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第5页。
    
    ①参阅朱师永新博客: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http://blog.sina.com.cn/zhuyongxin。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97-199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和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11页。
    ①Alverman, D. E., Hruby, G. G., Content area reading and literature studies // Brophy, J., Subject-specific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activities. Oxford, UK: Elsevier Science Ltd, 2001.
    ①【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第64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4-15页。
    ②【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4-15页。
    ①【美】琳达·坎贝尔、布鲁斯·坎贝尔著,刘竑波、张敏译:《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6页。
    ②【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9-10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31页。
    ②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思》,山东友谊出版,2007年1月第1版,第163页。
    
    ①【苏】鲁克,李师钊译:《情绪与个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68页。
    ②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21页。
    ①朱永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共鸣—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2008年7月,在浙江苍南新教育年会的主题报告,暂未刊发。
    ②【法】埃德加·莫兰著,陈壮飞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09-110页。
    ③同上。
    ①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师之友》2004年第1期。
    ②【苏】维果茨基著,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85-390页。
    ③【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74-176页。
    ①【美】巴格莱著,袁桂林译:《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版,第62页。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11-123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2页。
    ②【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82页。
    ①Dr. Au Wing Kee HoD(IAT), Intergrating Technology for Meaningful Learning,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ew York Boston, 2004, p.2-18.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03页。
    ②Habermas, J.,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 1984, p.236-240.
    ①胡塞尔把人的两种觉醒方式称之为以科学态度为出发点和以哲学态度为出发点,他说:“两种可能将生活世界课题化的基本方式:素朴—自然的直向态度以及一种彻底反思性态度的观念,即对生活世界和生活世界客体的主观被给予的‘如何’进行反思的态度”。见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46-151页,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33页。
    ②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300页。
    ③【德】卡尔·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版,参阅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3页。
    ①熊梅编著:《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90页。
    ①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6页。
    ②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文件。
    ③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国别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535-536页。
    ①Francie Alerander and Charlotte Crabtree, California’s New History-Social Science Curriculum Promise Richness and Depth, Education Leadership, September 1988, p.10-13,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国别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946页。
    ②L. Marbeau, History and Geography in Elementary School : For a Change, Western European Education, Summer 1988, p.14-4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附录,法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沿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许新海著:《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54页。
    ①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77页。
    ②【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学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序第2页。
    ③高天明:《教育的现代和后现代之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9卷第4期,第97页。
    ①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89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 月第1版,第105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18-119页。
    ②【瑞士】J﹒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
    ①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2卷第5期,第68页。
    ①朱小蔓主编:《对策与建议—2003-2004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①褚宏启:《我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简评》,《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1期,第4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37页。
    ③吴康宁著:《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94-199页。
    
    ①吴康宁著:《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02页。
    ②吴康宁著:《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00页。
    ①吴志宏、孙锦明:《改革开放30年:学校管理改革与实践述评》,《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1期,第13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8页。
    ②转引自孙远航等:《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③朱小蔓、刘贵华:《功能·环境·制度--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OO6年6月第24卷第2期,第3页。
    ①【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第7-10页。
    ①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41页。
    ①参见刘华贵:《对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2008年7月28日刘贵华教授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赣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签约仪式及教育理论报告会上作了这一专题报告,主要有关于文化意蕴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发展构想等。http://www.cnier.ac.cn/shiyanqu/ganzhou/luntan/5997.html
    ②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页。
    ①参见刘华贵:《对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2008年7月28日刘贵华教授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赣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签约仪式及教育理论报告会上作了这一专题报告,主要有关于文化意蕴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发展构想等。http://www.cnier.ac.cn/shiyanqu/ganzhou/luntan/5997.html
    ②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文汇报》2005年8月7日。
    ①李家成:《学校教育是制度保障下的生活—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认识》,《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5期,第23页。
    ②【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③【美】厄内斯特·波伊尔著,王晓平译:《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58页。
    ④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73页。
    ①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第10页。
    ②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11-116页。
    ③【美】厄内斯特·波伊尔著,王晓平等译:《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27页。
    ⑤1997年美国教育部提出的《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明确要求公立学校延长开放时间,让社区的儿童和民众在放学后、周末和假期可以在其中学习和活动(进入图书馆和参加体育、文化等娱乐活动)。2000年,克林顿在其“学校改革之旅”中又提出了《学校为社区中心:规划与设计公民抉择指南》,设想要将学校建设成社区的学习中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小布什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也专门列出了关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社区学习中心”(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的条款,并计划从2002到2007年用五年时间共拨款112.5亿美元进行社区学习中心的建设。参见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德】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96页。
    ①参阅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2001年04月30日,http://www.cc.org.网站;以及《外国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
    ②贺来著:《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9、14页。
    ①参阅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28-238页。
    ②贺来著:《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83页。
    ③章敬平主编:《新希望工程—媒体眼中的“新教育实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第145-146页。
    ①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46页。
    ①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241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版,第282、279页。
    ②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1944年出版的《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史诗《在柔媚的湛蓝中》的名句——“人诗意地栖居(inhabiting poetically)在大地上”,用哲学的思辨阐述诗人的诗思。参阅《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1页。
    ③刘铁芳著:《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版。
    6.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任平、王金福主编:《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0.任平著:《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11.王金福著:《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2.董晋骞著:《实践之后——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一种理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3.于晓权著:《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张居正:《张太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8.颜元:《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19.孔颖达:《礼记正义》,“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孔颖达:《左传正义》,“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孙 :《孟子注疏》,“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2.荀卿:《荀子》,“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3.庄周:《庄子》,“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5.韩非:《韩非子》,“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6.墨翟:《墨子》,“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7.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8.朱熹:《朱熹集》,四库全书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0.章太炎:《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2.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8年版。
    33.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4.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5.【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6.【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7.【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张廷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8.【德】鲁道夫·奥伊肯著,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39.【瑞典】爱伦·凯著,沈泽民译:《儿童的世纪》,上海晨光书局1935年版。
    40.【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1.【美】约翰·杜威著:《经验与自然》,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42.【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43.【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44.【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5.【英】伯特兰·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
    46.【英】伯特兰·罗素著,李国山等译:《自由之路·我的信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47.【英】伯特兰·罗素,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德】卡尔·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版.
    49.【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50.【德】O·F·博尔诺夫,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51.【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版。
    52.【意】蒙台梭利著,金晶、孔伟译:《童年的秘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53.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4.李泽厚著:《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5.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56.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10月版。
    57.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58.张腾霄:《教育哲学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59.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60.金生 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61.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62.袁贵仁著:《教学-哲学片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63.刘次林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64.朱永新、许庆豫:《教育问题的哲学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65.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66.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67.沙洪泽著:《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68.张楚廷著:《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69.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70.李小鲁著:《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7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18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2.倪梁康著:《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73.贺来著:《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74.张曙光著:《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75.李文阁著:《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76.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77.张公善著:《批判与救赎——从存在美论到生活诗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78.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79.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80.华东师大、杭州大学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81.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
    82.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83.黄育馥著:《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4.黄仲义编著:《近代西洋教育思想》,台湾书店1987年版。
    85.雷永生等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6.吴元训编:《中世纪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7.陆有铨著:《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8.单惠中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9.褚洪启著:《杜威教育思想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唐凯麟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1.吴海明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历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2.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93.杜国庠著:《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94.秋浦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版。
    95.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96.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97.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9月版。
    98.叶圣陶著:《叶圣陶集》第1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版。
    99.崔运武著:《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0.黄书光著:《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101.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共10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02.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共12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103.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现代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4.朱永新等著:《中国教育缺什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05.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06.朱永新、何小忠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07.朱永新主编:《我所理解的教育》,海南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108.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思》,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09.朱永新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10.沈之菲编著:《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1.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1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13.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国别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114.熊梅著:《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115.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16.成尚荣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117.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118.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9.杨进波、刘胜林主编:《儿童习惯养成训练》,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20.朱小蔓主编:《对策与建议-2003-2004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121.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22.黄志成等著:《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23.新教育实验课题组:《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124.但武刚著:《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25.许新海著:《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26.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27.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128.孙远航等:《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29.素质教育调研组编著:《共同关注  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30.素质教育调研组编著:《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31.刘铁芳著:《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32.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33.林格主编:《决定孩子命运的12格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34.章敬平主编:《新希望工程--媒体眼中的“新教育实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35.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136.吴康宁著:《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37.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138.李庆明先生讲义:《教育的遗产》,未刊稿。
    139.吴昌恒编:《古今汉语实用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0.霍恩比著,石孝殊、王玉章、赵翠莲等译:《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
    141.《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
    14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1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144.【比利时】瓦斯孔塞诺著:《比利时新学校》,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145.【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146.【俄】普列汉诺夫,蔡慕晖译:《论艺术》中译本,三联书店1973年版。
    147.【瑞士】J·皮亚杰、英海尔德合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8.【瑞士】J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49.【瑞士】J 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50.【瑞士】J 皮亚杰著,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5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
    152.【苏】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153.【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4.【美】克莱德·克鲁克洪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5.【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56.【苏】鲁克,李师钊译:《情绪与个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57.【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性心理学》中译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58.【美】阿西摩夫著,阮芳赋等译:《人体和思维》,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9.【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
    160.【美】马斯洛著,林方等编译:《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61.【美】菲力浦·库姆斯著,赵宝恒、李环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62.【美】康纳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63.【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瑛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64.【德】凯兴斯泰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5.【美】约翰·杜威,赵祥麟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66.【美】厄内斯特·波伊尔著,王晓平译:《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67.【美】彼得 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
    168.【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169.【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70.【美】小威廉姆E 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71.【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72.【美】古德、布罗菲著,陶志琼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版。
    173.【加】马克斯·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74.【美】琳达·坎贝尔、布鲁斯·坎贝尔著,刘 波、张敏译:《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175.【美】内尔·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学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176.【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77.【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78.【法】埃德加·莫兰,陈壮飞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79.【苏】维果茨基,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80.【美】帕克·帕尔默,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181.【美】巴格莱,袁桂林译:《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版。
    182.【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吴琼译:《西方的没落》,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第1版。
    183.G. Terry, et al.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1997.
    184.Monroe, P.,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1914.
    185.Dewey, J.,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1930. from The Latter Work of John Dewey, Vol. 5.
    186.Pinar Grumet, M. R.,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rse, 1976.
    187.Anyon, J., Ideology and Unite States History Textbook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49, No.3, 1979.
    188.Bernstein, B.,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Young, M. F. D.(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1971.
    189.Alverman, D. E., & Hruby, G. G., Content area reading and literature studies // Brophy, J., Subject-specific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activities. Oxford, UK: Elsevier Science Ltd, 2001.
    190.Habermas, J.,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 1984.
    191.Francie Alerander and Charlotte Crabtree, California's New History-Social Science Curriculum Promise Richness and Depth, Education Leadership, September 1988.
    192.L.Marbeau, History and Geography in Elementary School: For a Change, Western European Education, Summer 1988.
    193.Walsh, P. D., Education: One Concept in Many Us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19, No. 2, 1985.
    194.Au Wing Kee HoD(IAT), Integrating Technology for Meaningful Learning,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ew York Boston,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