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五至七世纪中叶朝鲜半岛三国纷争与东北亚政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五至七世纪中叶的朝鲜半岛三国纷争为中心,主要考察其发现变化与东北亚政局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动态、研究重点和研究视角及方法。
     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五世纪前后东北亚局势与高句丽的扩张”。东晋时期中国北方处于长期的分裂混乱状态,权力中心的丧失进导致东北亚国际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也在此时获得了长足发展,三国鼎足而立争雄半岛的序幕由此拉开。高句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尤为迅猛。在西方,它利用中国北方的政局混乱,从后燕手中夺取了辽东地区;在南方,高句丽占领了乐浪和带方部分地区,疆域扩展到了汉江流域,与谋求北进的百济发生激烈矛盾。由于高句丽的强大,使新罗改变与百济以往“两国和好,约为兄弟”的友好关系,转而与高句丽结好。高句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广开土王时期不仅压制了百济的北进,还援助新罗驱逐了百济和倭的入侵,使新罗依附于自己,从而确立了在半岛上的霸主地位。
     第二章为“五世纪中叶朝鲜半岛三国关系重组与东北亚南北对抗格局的形成”。进入五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出现了整体分裂,局部统一的态势,对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和朝鲜半岛三国外交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转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关系也形成了新的格局。高句丽调整其战略,一方面积极稳定与南北朝尤其是与北魏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加快了南进的步伐,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迁都平壤。累世与高句丽为敌的百济为抵御来自高句丽的南进压力,也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试图从外围建立对高句丽的包围圈,同高句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竞争。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朝鲜半岛内主动改善与新罗的关系,与新罗建立同盟以共同抵制高句丽的南进,同时发展与中国南朝的友好关系;另外百济还试图想说服北魏攻打高句丽,以及欲联合勿吉攻打高句丽。而新罗则为了摆脱高句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干涉,到讷祗王时期开始出现了摆脱高句丽控制的倾向。五世纪五十年代左右还与百济结成军事同盟来对抗高句丽。由此,在朝鲜半岛形成了百济与新罗结盟对抗高句丽的局面,在东北亚地区则形成了高句丽主要与中国北朝结好、百济与南朝交往以及中国南北的对峙的局面,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南北对抗的格局并一直延续到六世纪前半期。
     第三章为“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初三国相持局面的形成与东北亚政局的变迁”。进入六世纪中叶以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国力强弱有所变化。阳原王统治时期,国内由于王权之争而导致政局混乱,外部则面临着北齐和突厥等新兴势力的威胁,高句丽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这种情况迫使高句丽暂缓其南进的步伐,全力应对西北局势的变化,在半岛的争霸斗争中只能处于守势。百济方面,在475年遭受高句丽摧毁国都而迁都熊津的重创之后,经过东城王、武宁王等几代王的统治,到圣王时期出现了中兴面貌,并对高句丽采取了积极的进攻,以图收复汉江流域。但由于盟友新罗的背叛,百济再次受到了其历史发展中的重创。而一直在高句丽和百济两强夹缝中生存的新罗则从智证王、法兴王时期开始整备国家体制,国力不断加强,到真兴王时期大力开拓疆土,从朝鲜半岛东南一隅的小国发展成为地跨朝鲜半岛东南和东部的大国。尤其重要的是,利用高句丽与百济相争的时机,新罗夺取了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的汉江流域,对此后新罗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新罗也因此与百济反目,导致了一百多年同盟关系的破裂。由于三国间的国力消长,三国转而进入了相持阶段。与此相伴则是三国都致力于在外交上拓展自己的空间,形成了东北亚的多元外交格局。随着六世纪末中国隋朝的出现和统一,三国的外交中心都转向了隋朝,其中隋朝与高句丽的矛盾成为东北亚的主要矛盾,百济利用这一时机派兵重开对新罗的进攻,东北亚再次进入战争对峙状态。
     第四章为“七世纪中后期朝鲜半岛三国纷争终结与东北亚政治新格局的形成”。进入七世纪以后,新罗与百济的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矛盾。继隋而兴的唐王朝在高祖和太宗初期基本上保持了对半岛三国的均衡外交。随着周边局势的稳定,进入四十年代高句丽与唐朝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成为东北亚最主要矛盾,而高句丽的强硬使唐太宗最终发动了对高句丽的征伐。高宗即位初期,唐朝改变对高旬丽的征伐战略,实施消耗其国力的长期战略。五十年代半岛经历了短暂平静,经过新的力量整合,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以新罗和唐朝为一方,高句丽、百济、倭为一方的两大同盟力量的对抗,半岛三国纷争演变为一场涉及东北亚各国的国际战争,其结果是百济、高句丽的先后灭亡和倭国势力从朝鲜半岛的退出。这不仅宣告了几个世纪朝鲜半岛三国纷争的终结,也拉开了东北亚世界新政治格局形成的序幕。随着半岛局势的变化,唐朝与新罗之间潜在的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兵戎相见。由于唐朝受西北局势的影响,不得不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新罗最终实现了对朝鲜半岛大部分的统治,以崭新的国家面貌出现东北亚历史舞台,由此促成了东北亚地区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结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全文要点。
The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disputes among Gaogouli, Baiji and Xinluo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from the fifth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the seventh century, mainly on the development changes of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countries and the relations with the Northeast Asia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whole thesis is mainly made up by introduction, tes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laborat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tes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Northeast Asia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fifth century and the expansion of Gaogouli". During the period of Eastern Jin Dynasty, Northern China was in a long-term division, the loss of power center leaded to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of Northesst Asia in a state of disorder. At the same time, gaogouli, Baiji and Xinluo had developed, formed the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and contending for hegemony in the peninsula began to show. During this period, Gaogouli was particularly rapid development. An the west, Gaogouli took advantage of the political confusion in northern China, seized hold of Liao Dong from Houyan. At the south, Gaogouli occupied Lelang and some areas of Daifang, which territory extended to the Hanjiang river, and conflicted keen with Baiji that strive for northern advance. As the strength of Gaogouli, Xinluo mad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Gaogouli instead of that with Baiji. Gaogouli depended on its powerful military forces, not only suppress Baiji's northern advance, but also assist Xinluo in expelling invasion of Baiji and Japan in the period of Haotaiwang, so that Xinluo depended on Gaogouli itself. As a result, Gaogouli established on the position of overlord in the peninsula.
     Chapter Two is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three countries' relations In the middle of the fifth century and the formation of North-South confrontation in Northeast Asia". Entering the middle of the fifth century,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s antagonistic situation had formed in China, which deeply influenced the situation of the whole Northern Asia and the diplomacy of three countrie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Gaogouli adjusted it strategies, on the one hand, it stabiliz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especially with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it speeded up southward advance pac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was the capital relocation to Pyongyang. Baiji had made active diplomatic mediation in order to resisting the pressure to southern advance, engaged in a fierce foreign competition with Gaogouli. Firstly, Baiji improv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Xinluo on it's own initiative and formed alliance with Xinluo in order to resist the Southern advance of Gaogouli.Secondly,it improved the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Southern Dynasty of China. In addition, Baiji attempted to persuad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combine with Qidan to attack Gaogouli. While Xinluo was interfered by Gaogouli in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spects, it turned to cast off the control of Gaogouli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of Neqi, and formed alliance with Baiji to oppose Gaogouli. Thus, it formed the situation of Baiji and Xinluo's confrontation with Gaogouli, As the same time in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 it formed the situation of North-South confrontation that Gaogouli mainly made relationships with Northern Dynasty and Baiji contact with South Dynasty and had been extended to the first half period of the sixth century.
     Chapter Three is "The three countries' stalemate situation from the middle of the six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seventh centur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nging political sit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After entering the middle of the sixth century, Gaogouli, Baiji, Xinluo the three countries' strength had chang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king of Yangyuan, due to the domestic royalty dispute, political chaos were caused, while abroad facing the threat of the Northern Qi and Tujue, which forced Gaogouli defer its southward advance pace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in the northwest changes in the peninsula hegemony in the defensive struggle. after being attacked by Gaogouli in 475, with the king of Dongcheng, Wuning, and other generations of kings' domination, till the period of Sheng Wang baiji came into the flomishing situation, and actively offensived Gaogouli in order to recover the river basin of Han Jiang. However, as Xinluo had betrayed, Baiji had been hit hard again. While Xinluo turned to put in order national system from the king of Zhizheng and Faxing period, so that its national strength had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and the king of Zhenxing vigorously explored the territory. As a result, it developed from a small country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to an inter-Korean Peninsula southeast and east of the countr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at making use of the fights opportunity between Baiji and Gaogouli, Xinluo occupied the Han Jiang River that had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hich had an deep impact on the after year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ut Xinluo also became against Baiji therefore, leading to a breakdown of more than 100-year alliance relationship. Because of the strength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continuously growth and decline, the three countries turned into the stages of stalemate. This is associated with that all of the three countries were committed to expand their diplomatic space, forming a Northeast Asian multi diplomatic pattern. With the appearance and unity of Sui Dynasty in the end of six century, the three countries turned their diplomatic center to Sui Dynasty, which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Sui Dynasty and Gaogouli became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Northeast Asia, Baiji then made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to attack Xinluo, so Northeast Asia re-entered the state of war confrontation.
     Chapter Four is "The end of the three countries' dispute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the formation of Northeast Asian new political patter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eventh century". After entering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Xinluo and Baiji continuously sharpened, as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Until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mperor Taizong times, basically maintained the balance diplomacy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on the peninsula. With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around situatio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Gaogouli and Tang Dynasty started to come out in the 6 40s, then it becam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Northeast Asia. However, the punitive attitude of Gaogouli eventually made Taizong launch on Gaogouli.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empero Taizong enthronement, Tang Dynasty changed the war strategy to Gaogouli, and took a long-term strategy of consumption of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650s, the peninsula experienced short peace, then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new power, there formed two major alliance confrontation that one party made up by Xinluo and Tang Dynasty, the other made up by Gaogouli, Baiji and Wo, the three countries' disputes evolv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war involving each country in Northeast Asia, the results were Baiji and Gaogouli have perished and the quit of Wo forces. This was not only declared the end of the three countries' dispute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for centurie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on the peninsula, the potenti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Xinluo began to sharpen,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wars. Since Tang Dynasty was affected by the situation in the Northwest, it had to take the policy of retreating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Xinluo realized the rule to most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with a new national outlook on the stage of history in Northeast Asia,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political pattern in Northeast Asian region.
引文
[1]韩国磐,《南北朝隋唐与百济新罗的往来》,载《历史研究》,1994、2
    韩昇,《唐朝对高句丽政策论析》,载《海交史研究》,1994、1
    韩昇,《唐平百济前后的东亚国际形势》,载《唐研究》,第一卷,1995
    韩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载《历史研究》,1995、3
    刘进宝,《试论唐太宗、唐高宗对高丽的战争》,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3
    李大龙,《高丽与唐王朝互使述论》,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1
    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载《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6
    陈尚胜,《分裂时代的外交竞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韩关系述评》,载《韩国学论文集》第六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1997、9
    王东福,《统一新罗的出现对公元7-9世纪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影响》,载《东疆学刊》,2000、3
    姜维公,《七世纪东北亚形势》,载《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2001
    厉声、李方,《隋唐征伐高句丽刍议》,载《东北史地》,2004、2
    李德山,《唐朝对高句丽政策的形成、嬗变及其原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韩昇,《白江之战前唐与新罗、日本关系的演变》.载《中国史研究》,2005、1
    张碧波,《从百济、高句丽灭国到渤海建田--公元663-713年间东北亚政治割据走向的历史解读》,载《东北史地》,2005、1
    王臻,《高句丽同新罗、百济的战和关系》,载《东北史地》,2005、1
    刘炬,《论唐朝与新罗的联盟关系》,载《东北史地》,2005、2
    史未央,《高句丽与百济、新罗的争霸》,载《东北史地》,2005、3
    祝立业,《简论唐丽战争中的唐罗同盟与丽济同盟问题》,载《东北史地》,2005、4
    [1]卢重国,《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力量关系变化考察》,载《东方学志》44辑,1984年10月.
    [2]徐永大,《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动机-与王权及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强化过程相关联》,载《韩国文化》2,1982年
    金炳南,《关于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原因》,载《全北史学》第19、20辑,1997年
    姜仙,《四至五世纪高句丽的领土扩张与平壤迁都》,载《淑明韩国史论》2,1996年
    [3]金秉柱,《关于罗济同盟的研究》,载《韩国史研究》46,1984年
    梁起锡,《五-六世纪前半新罗与百济的关系》,载《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年
    郑云龙,《五-六世纪新罗与高句丽关系的推移》,载《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年
    郑云龙,《罗济同盟期新罗与百济的关系》,载《白山学报》46,1996年
    郑载润,《对熊津时代百济和新罗关系的考察--对罗济同盟的批判性检讨》,载《湖西考古学》第4、5辑,2001年
    张彰恩,《新罗讷祗王时期驱逐高句丽势力的背景》,《韩国古代史研究》33,2004年
    朴真淑,《百济东城王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载《百济研究》32辑,2000年
    [1]卢泰敦,《高句丽丧失汉江流域的原因》,载《韩国史研究》13,1976年
    [2]姜性文,《丽隋、丽唐战争原因考》,载《国史馆论丛》第69辑,1996年
    余昊奎,《六世纪末-七世纪初东亚国际秩序与高句丽对外政策变化》,载《历史与现实》46,2002年
    [3]徐荣教,《罗唐战争的开始及其背景--与国际局势变化相关联》,载《历史学报》173,2002年
    金昌锡,《唐的东北亚战略与三国的对应》,载《军史》47,2002年
    [1]对此,以往学者们提出了三时期、六时期等划分方法。韩国学者李万烈在《三国时代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卢重国在《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力量关系变化》一文中划分为六个时期。由于本文所涉及的时限为五至七世纪中叶,因此,在此将只对这一时期朝鲜半岛三国关系形态演变进行划分。
    [2]《三国史记》卷25,百济本纪3,毗有王七年
    [1]卢重国,《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力量关系变化考察》,载《东方学志》44辑,1984年10月。
    [1]丛佩远主编,《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1]《晋书》卷9,帝纪9,简文帝 咸安二年
    [2]《资治通鉴》卷104,晋纪26,太元二年;《三国史记》卷3,新罗本纪3,奈勿尼师今二十六年
    [1]李丙焘,《译注三国史记》上,乙酉文化社,1992年,第334页.
    [1]李丙焘,《译注三国史记》上,乙酉文化社,1992年,第334页。
    [2]李丙焘,《译注三国史记》下,乙酉文化社,1992年,第27页。
    [3]李丙焘,《译注三国史记》下,乙酉文化社,1992年,第28页。
    [4]《晋书》卷9,简文帝纪 咸安二年
    [5]《三国史记》卷24,百济本纪2,古尔王二十七年条记载:“春正月,置内臣佐平,掌宣纳事.内头佐平,掌库藏事.内法佐平,掌礼仪事.卫士佐平,掌宿卫兵事.朝廷佐平,掌刑狱事.兵官佐平,掌外兵马事.又置达率、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及将德、施德、固德、季德、对德、文督、武督、佐军、振武、克虞。”
    [6]《通典》卷185,边防典,东夷,百济
    [7]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2页。
    [1]《三国史记》卷2,新罗本纪2,讫解尼师今三十七年(346年);新罗本纪3,奈勿尼师今九年(364年);奈勿尼师今三十八年(393年).
    [2]对于《日本书纪》在编年上的问题,韩国和朝鲜学者都认为其早期历史编年都被提前了两个干支,即120年。而其比较可靠的纪年应从钦明天皇时期开始,因此认为该记载的事件应发生在369年.
    [3]全德载,《四世纪国际关系的再编与新罗的对应》,载《历史与现实》36,2000年,第82、85页。
    [4]对于浦上八国之乱发生的时间还存在着不同观点,有三世纪初说、四世纪前半说、六世纪中叶说、七世纪初说等.(见全德载前述论文第101页,全氏依据参与镇压叛乱的于老的世系推定,认为浦上八国之乱发生是四世纪初或三世纪末.)
    [5]全德载,《四世纪国际关系的再编与新罗的对应》,载《历史与现实》36,2000年。第104、105页.
    [6]《日本书纪》卷9,神功皇后摄政四十七年夏四月
    [1]《魏书》卷14,武卫将军 谓传 附丕传
    [2]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二十三年
    [4]《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二十三年
    [1]《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二十三年
    [2]《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五十年
    [3]《魏书》卷100,列传88,高句丽传。
    [4]《宋书》卷95,列传55,索虏传
    [5]《南齐书》卷59,列传40,芮芮传
    [6]《宋书》卷97,列传57,高句丽传
    [1]《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二十六年
    [2]《宋书》卷97,列传57,高句丽传
    [3]《宋书》卷97,列传57,高句丽传
    [1]卢泰敦,《五至六世纪东亚国际局势与高句丽对外关系》,载《东方学志》第28辑,1981年,第12页.
    [2]对此,卢泰敦先生认为柔然使臣可能是经由高句丽,通过海路与刘宋来往.(参看《五至六世纪东亚国际局势与高句丽对外关系》,载《东方学志》第28辑,1981年,第12页注33)
    [1]《宋书》卷97,列传57,百济
    [2]《三国史记》卷25,百济本纪3,盖卤王十八年
    [1]《魏书》卷100,列传88,勿吉传
    [2]佟冬,《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528页。
    [1]《日本书纪》卷十四,雄略天皇二年条和五年条中所引《百济新撰》。
    [2]《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六十年
    [3]《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6,长寿王六十三年
    [1]韩异,《“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2]《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通讯》总第19期,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2004年8月,第21页。
    [3]郑云龙,《五世纪高句丽势力圈的南限》,载《高句丽南进经营史研究》,白山资料院,1995年,第475页。
    [4]李万烈,《讲座三国时代史》,知识产业社,1975年;朝鲜社会科学院编:《朝鲜全史》,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91年;
    全春元,《早期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朝鲜》,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5]徐永大,《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动机-与王权及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强化过程相关联》,载《韩国文化》2,1982年;
    金炳南:《关于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原因》,载《全北史学》第19、20辑,1997年。
    [1]姜仙,《四至五世纪高句丽的领土扩张与平壤迁都》,载《淑明韩国史论》2,1996年。
    [2]尹明喆,《长寿王南进政策与东亚地中海力学关系》,载《高句丽南进经营史研究》,白山资料院1996年,第517页。
    [3]朴京哲,《高句丽军事战略考察试论--以迁都平壤后高句丽军事战略志向点为中心》,载《史学研究》40,韩国史学会,1989年。
    [4]近来也有学者认为“高句丽长寿王迁都的平壤非今平壤”,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全然不同的见解。参看熊义民所著《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0页。
    [1]《魏书》卷97,列传85,冯跋传
    [2]《宋书》卷97,列传57,高句丽传
    [3]姜仙,《四至五世纪高句丽的领土扩张与平壤迁都》,载《淑明韩国史论》2,1996年,第78页。
    [1]李明植,《五世纪新罗与高句丽的关系》,载《大丘史学》69辑,2002年,第218页
    [2]《三国史记》卷45,列传5;朴堤上传;《三国遗事》卷1,纪异2,金堤上
    [3]姜仙,《四至五世纪高句丽的领土扩张与平壤迁都》,载《淑明韩国史论》2,1996年,第77页。
    [4]《魏书》卷100,列传57,高句丽传。
    [1]姜仙,《四至五世纪高句丽的领土扩张与平壤迁都》,载《淑明韩国史论》2,1996年,第80页。
    [2]《魏书》卷100,列传88,百济
    [3]《三团志》卷30,东夷,高句丽
    [4]《周书》卷49,列传41,异域上,高丽
    [5]《三国志》卷30,东夷,高句丽
    [6]《周书》卷49,列传41,异域上,高丽
    [1]李万烈,《讲座三国时代史》,知识产业社,1975年;
    徐永大,《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动机》,载《韩国文化》2,1981年;《朝鲜全史》,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91年;
    全春元,《早期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朝鲜》,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
    姜仙,《四至五世纪高句丽的领土扩张与平壤迁都》,载《淑明韩国史论》2,1996年;
    尹明喆,《长寿王南进政策与东亚地中海力学关系》,载《高句丽南进经营史研究》,白山资料院1996年;
    金炳南,《关于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原因》,载《全北史学》第19、20辑,1997年。
    [1]金哲俊,《韩国古代史新研究》,首尔大学校出版社,1990年。
    [1]《三国史记》卷3,新罗本纪3,奈勿尼师今四十五年
    [2]李弘稙,《新罗的勃兴期》,《国史上诸问题》3,1959年。转引自张彰恩所著《新罗讷祗王时期驱逐高句丽势力的背景》,《韩国古代史研究》33,2004年,第219页。
    [3]对此,韩国学者李明植认为,实圣返回新罗和继承王位都是高句丽方面有计划的安排(《五世纪新罗与高句丽的关系》,载《大丘史学》69辑,2002年,第11页)。
    [1]韩国学者朱甫噋认为,有可能存在着支持实圣和讷祗的两股高句丽势力,这与长寿王迁都平壤前后国内城派和平壤派贵族势力的对立有关联(《朴堤上与五世纪初新罗的政治动向》,载《庆北史学》21,1998年,第36-39页)。
    [2]《三国史记》卷3,新罗本纪3,实圣王元年
    [3]张彰恩,《新罗讷祗王时期驱逐高句丽势力的背景》,《韩国古代史研究》33,2004年,第222页。
    [4]1979年由檀国大学考古队发现于韩国忠清北道中原郡可金面龙田里立石村。这是继好太王陵碑发现以来的第二个高句丽石碑,成为研究高句丽历史尤其研究高句丽与新罗关系的重要金石文资料。中原高句丽碑被发现以来,围绕着建碑年代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诸多观点。总的来看,认为五世纪前半期和五世纪后半 期的观点目前比较占据优势,即449年说和481年说.笔者认为,考证中原高句丽碑建立的年代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应是对碑文所反映内容的分析,并且这也是确定建碑年代的重要依据.从碑文所记载的内容结合五世纪高句丽与新罗关系变化的背景,似乎449年说更为稳妥。
    [1]本文采用的中原高句丽碑碑文引自韩国高句丽研究会2000年新释文,参看高句丽研究会编《中原高句丽碑研究》,学研文化社,2000年,第100-102页。
    [1]李明檀,《五世纪新罗与高句丽的关系》,载《大丘史学》第69辑,2002年,第218页。
    [2]《日本书纪》卷14,雄略天皇八年
    [3]《三国史记》卷3,新罗本纪3,讷祗王十七年
    [1]金贤淑即认为,《日本书纪》所载内容并非发生在464年,而应是在454年以前,即应发生在450年悉直之原事件以后,454年高句丽对新罗的入侵是对此事件的报复(参看《四-六世纪小白山脉以东地域的领域方向--以《三国史记》地理志庆北地域“高句丽郡县”为中心》,载《韩国古代史研究》26,2002年,第103页)。
    [1]李基白著,厉帆译,《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42页。
    [2]《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东城王十五年
    [3]梁起锡,《五-六世纪前半新罗与百济的关系》,《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新罗文化宣扬会,1994年。
    [1]郑云龙,《罗济同盟期新罗与百济的关系》,载《白山学报》46,1996年,第137页。
    [1]《三固史记》卷26,百济本纪4,文周王三年。
    [2]《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三斤王元年。
    [3]《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三斤王二年。
    [4]《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东城王五年
    [5]《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东城王八年、十一年
    [6]《南史》卷4,齐本纪上第四,高帝
    [1]《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武宁王二年
    [2]《南史》卷79,列传69,夷貊下,百济
    [1]金寿泰,《百济迁都》,载《韩国古代史研究》36,2004年,第48-49页。
    [2]《三国史记》卷26,百济本纪4,圣王十九年
    [1]《统一时期新罗社会研究》 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编,第33页,1987年。
    [1]《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4,法兴王七年。有学者认为当时的新罗律令应包括官等令、中央官职令、诸州郡官职令、衣冠令、骨品令、丧葬令、祀令、军事吏员令等内容(参看《统一时期新罗社会研究》,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编,第41-42页,1987年).
    [2]《统一时期新罗社会研究》,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编,第45页,1987年.
    [3]《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4,法兴王十八年
    [4]申滢植,《韩国古代史新研究》,一潮阁.1984年,第161页.
    [5]《三国史记》卷40,杂志9,职官下,武官
    [6]《三田史记》卷34,杂志3,地理1,新罗
    [7]《统一时期新罗社会研究》,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编,第58-59页,1987年.
    [8]《梁书》卷54,列传48,新罗
    [1]《三国遗事》3,塔像4,弥勒仙花,未尸郎,真慈师
    [2]《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4。真兴王五年
    [3]《三国史记》卷40,杂志9,职官下
    [4]《统一时期新罗社会研究》,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编,第81页,1987年.世俗五戒为佛教僧侣圆光所提出,其内容包括“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临战无退、不杀生”.
    [1]《三国史记》卷19,高句丽本纪7,阳原王
    [2]《日本书纪》卷19,钦明天皇十四年记载:“冬十月庚寅朔己酉,百济王子余昌悉发国中兵向高丽国.”
    [1]对于百济圣王的此举,卢重国认为是为了维持以前的同盟关系(《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力量关系变化考察》,《东方学志》第44辑,1984年),金秉柱认为是为了要求新罗返还汉江流域(《罗济同盟研究》,《韩国史研究》46,1984年),而郑云龙则认为是为了维持罗济同盟关系和返还汉江流域,同时也是针对“罗丽密约”而采取的措施(《罗济同盟时期新罗与百济的关系》,《白山学报》第46号,1996年)。
    [2]《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4,真兴王十六年
    [3]有学者指出,自六世纪中叶开始,新罗便占领了汉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从《胜览》所载的情况看,统一新罗出现之前其疆域最盛期的西北界己达到今临津江南岸。而高句丽的南部疆域大大向北收缩.考古界发现的黄海难道延安邑的凤势山城、丰川里的丰川城、瓮津郡西部的瓮津山城、海州市的首阳山城、新院郡的长寿山城、月堂里山城、殷栗郡东部的九月山城以及黄海北道平山郡南的太白山城、瑞兴郡北部的大岘山城等。都是高句丽最稳固的南疆中的重镇(参看刘子敏,《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4期,第187页)。
    [4]此加耶为高灵加耶.
    [1]《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4,真兴王十九年
    [1]李丙焘,《汉江流域的历史意义》,载《斗溪杂笔》,1956年.第52页.转引自申滢植所著《韩国古代史新研究》,一潮阁.1984年,第278页.
    [2]《北齐书》卷7,帝纪7,武成帝河清三年、四年
    [3]李昊荣,《新罗三国统合与丽·济败亡原因研究》,书景文化社,2001年3月,第64页.
    [1]《三国史记》卷27,百济本纪4,圣王三十一年
    [1]《三园史记》,卷26,百济本纪4,东城王二十三年
    [2]根据《三国遗事》所载,主要有金海的金官加耶、高灵的大加耶、昌宁的非火加耶、咸安的阿罗加耶、固城的小加耶、星州的星山加耶、咸宁的古宁加耶等.
    [3]继体天皇六年“冬十二月,百济遣使贡调,别表请任那国上哆利、下哆利、娑陀、牟娄四县,…依表赐任那四县.”(《日本书纪》卷17,继体天皇六年),对此“由是新罗怨旷积年,不可轻尔而伐.”(《日本书纪》卷19,钦明天皇元年,540年)
    [1]《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4,真平王四十七年
    [2]《三国史记》卷47。列传7,讷催
    [3]《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 高丽传
    [4]《三国史记》卷27,百济本纪5,武王二十八年
    [5]《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5,善德王十二年
    [1]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中叶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76页.
    [2]《旧唐书》卷199,东夷,高丽传.李蓉认为交换隋末战俘“是高祖处理东北问题的一种策略.此时,唐幽州兵忙于应付河北战事,已无遗外略,而契丹偏偏又于此时南下侵掠,从而使东北防线岌岌可危,高祖这封来信一来希望高丽能谨守疆界,不要像契丹一样趁火打劫,二来明确表示唐无意于高丽之国土,而愿与高丽通好的想法.”(参看《唐初两蕃与唐的东北策略》,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其观点可谓中肯。
    [3]《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高丽传
    [4]《三国史记》卷20,高句丽本纪8,荣留王九年
    [5]《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唐太宗贞观四年
    [6]《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高丽传
    [7]《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高丽传
    [1]《通典》卷197,边防13,突厥上
    [2]《旧唐书》卷199上,列传149上,东夷,高丽
    [3]《三国史记》卷20,高句丽本纪8,荣留王九年.但《旧唐书》卷195上,列传149,东夷,高丽条记载为;“新罗、百济遣使讼建武,云闭其道路了,不得入朝,又相与有隙,屡相侵掠.诏员外散骑侍郎朱 子奢往和解之。建武奉表谢罪,请与新罗对使会盟。”
    [1]《资治通鉴》卷196,唐纪12.贞观十五年,胡三省注.
    [1]《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5,善德王十三年
    [2]《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太宗贞观十八年
    [1]《资治通鉴》卷196,唐纪12,太宗贞观十六年
    [2]《资治通鉴》卷193,唐纪12,太宗贞观十七年
    [1]《三国史记》卷21,高句丽本纪9,宝臧王三年
    [2]姜性文,《丽隋、丽唐战争原因考》,载《国史馆论丛》69,1996年,第190页.
    [3]《资治通鉴》卷197,唐纪,太宗中
    [4]《册府元龟》帝王部 亲征
    [1]《资治通鉴》卷197,唐纪,太宗中
    [2]《册府元龟》帝王部 亲征
    [3]《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太宗中
    [4]《三国史记》卷21,高句丽本纪9,宝臧王上三年
    [5]《三国史记》卷21,高句丽本纪9,宝臧王上三年
    [1]《文馆词林》贞观年中抚慰百济王诏、贞观年中抚慰新罗王诏
    [2]熊义民认为“唐太宗东征兵力总计应在四十万左右,其中一半应为归附的少数民族兵”(参看《四至七世纪中叶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88页)。
    [3]《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义慈王四年
    [4]《文馆词林》贞观年中抚慰百济王
    [5]《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 新罗
    [6]于(?)哲,《隋、唐两代伐高句丽比较研究》,载《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7]《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太宗贞观十九年
    [1]《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贞观十九年
    [2]《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贞观十九年
    [3]《资治通鉴》卷198,唐纪,太宗贞观十九年
    [4]《三国史记》卷21,高句丽本纪9,宝臧上,五年
    [1]于(?)哲,《隋、唐两代伐高句丽比较研究》,载《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2]于(?)哲,《隋、唐两代伐高句丽比较研究》,载《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1]《新唐书》卷236,列传145,东夷 高丽传
    [2]《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3]《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 高丽传
    [1]《三国史记》卷41,列传1,金庚信 上
    [2]《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5,真德王二年。根据金庾信列传所载,同年金庾信为报642年大梁(耶)之役而进攻大梁城,虽未成功却取回了品释夫妇的骸骨。以后又攻取百济岳城等12城,斩首二万余级,屠进礼等九城,斩首九千余级,虏得六百人。此应是其兵分三路所取得之战果,
    [3]《三国史记》卷42,列传2,金庾信 中
    [1]《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10
    [2]《资治通鉴》卷193,唐纪,太宗贞观四年
    [3]《唐会要》卷73,营州都督府
    [4]有学者据此事件认为丽济同盟真正建立的时间为652-654年之间(参看张东俊所着《七世纪中叶百济的对外政策》,载《历史与现实》61,2006年9月,第135页)。
    [5]与《旧唐书》、《三国史记》、《资治通鉴》等所载内容不同,《新唐书·高句丽传》记载为“永徽六年,新罗诉高丽、靺鞨夺三十六城”,没有提到百济。
    [6]《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10,宝臧王十四年
    [1]根据《三国史记》金春秋列传所载,当时唐太宗“敕将军苏定方以师二十万助征百济”。
    [1]韩昇,《白江之战与东亚》,载《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35页。
    [2]《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5,太宗武烈王二年
    [3]根据《旧唐书·百济传》所载唐高宗玺书内容来看,永徽元年(650年)高句丽、百济、新罗均遣使入朝,但在《三国史记》中却只提到新罗和高句丽,《唐会要》亦载百济在650年遣使入朝。
    [1]《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高宗永徽二年
    [2]拜根兴,《激荡50年--高句丽与唐关系研究》,载《高句丽研究》14,2002年,第407页。
    [3]《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义慈王十三年
    [4]韩昇,《白江之战与东亚》,载《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1]《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高宗显庆三年。此内容与《新唐书·高丽传》所载“复遣名振率薛仁贵攻之,未能克”有所不同,《三国史记》沿袭了同样的内容。但在同书高祖本纪中则又记载为“程名振及高丽,战于赤烽败之”,故取此说。
    [2]《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高宗显庆四年
    [1]《日本书纪》卷24,皇极天皇二年
    [2]《日本书纪》卷25,孝德天皇大化二年
    [3]《日本书纪》卷25,孝德天皇大化三年
    [4]《旧唐书》卷199上,倭国传记载“至二十二年又附新罗奉表,以通起居。”
    [5]李俊贤,《七世纪百济、倭外交关系研究》,载《白山学报》73,2005年,第124页。
    [1]《日本书纪》卷25,孝德天皇白雉二年、三年
    [2]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中叶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4页。
    [3]《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义慈王十三年
    [4]《日本书纪》卷25,孝德天皇白雉五年二月
    [1]《日本书纪》卷25,孝德天皇白雉二年
    [2]《日本书纪》卷25,孝德天皇白雉二年
    [3]郑孝云,《古代韩日政治交涉史研究--以六、七世纪为中心》,学研文化社,1995年,第148页。
    [4]《日本书纪》卷26,齐明天皇二年
    [5]韩国学者郑孝云认为,倭做出这种选择的背景是由于对击退隋、唐进攻的高句丽军事力量的信任以及亲唐、亲新罗派核心人物高向玄理的去世而无法对唐作出正确评价所导致的结果。参看《古代韩日政治交 涉史研究--以六、七世纪为中心》,学研文化社,1995年,第149页。
    [1]《日本书纪》卷26,齐明天皇三年
    [2]《资治通鉴》卷200,唐纪16,高宗龙朔二年
    [1]韩昇,《白江之战与东亚》,载《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2]金瑛河,《新罗对百济的征服战争与体制变化》,载《韩国古代史研究》16,1999年。
    [3]于赓哲,《隋、唐两代伐高句丽比较研究》,载《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4]《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5,真德王二年
    [5]《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义慈王十一年
    [1]韩国学者朴勇国认为,金春秋的集权引发了国内各势力集团的矛盾,因此金春秋发动对百济的进攻,是把具有局部战性质的三国纷争扩大为全面战争,以转移内部问题。(参看《对新罗660年发动对百济战争的考察》,载《白山学报》73,2005年,第79页)
    [2]《三国史记》卷42,列传2,金庾信中
    [3]《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义慈王十九年
    [4]《三国史记》卷5,新罗本纪5,太宗武烈王六年。对此,《三国遗事》卷1纪异第二太宗春秋公条则记载“太宗闻百济国中多怪变,五年庚申(660年),遣使仁问请兵唐。”可见,新罗对出兵时期的选定与百济内乱有着密切联系。
    [5]《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义慈王二十年
    [6]《三国史记》卷47,列传7,匹夫传
    [1]《日本书纪》卷26,齐明天皇五年
    [2]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中叶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6页。
    [3]《日本书纪》卷26,齐明天皇六年
    [4]《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二年
    [1]《旧唐书》卷84,列传34,刘仁轨
    [1]此记事在《三国史记》、《旧唐书·高丽传》中为665年,《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旧唐书·高宗本纪上》中则为665年。唐高宗泰山封禅是在666年1月,福男应在此前入唐。而且《新唐书·高丽传》记载“乾封元年(666年),藏遣子福男从天子封泰山还。”因此,665年是正确的。
    [2]《三国史记》卷44,列传4,金仁问传
    [1]《资治通鉴》卷200,唐纪16,唐高宗 龙朔元年
    [2]对此,拜根兴认为可能是唐中枢决策机关与百济前线指挥官对战况判断出现偏差,唐朝对当时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所致(参看《激荡50年--高句丽与唐关系研究》,载《高句丽研究》14,2002年,第409页);熊义民则认为是因西北局势危机而被高宗中途召回(参看《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3页)。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3]《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10,宝臧王二十一年
    [4]《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
    [5]《旧唐书》卷84,列传34,刘仁轨传
    [1]《旧唐书》卷84,列传34,刘仁轨传
    [2]《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 即位前纪
    [3]《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元年
    [4]《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二年
    [5]《旧唐书》卷84,列传34,刘仁轨传
    [6]韩国学者金瑛河认为,此时男生与宝臧王形成了联合阵线,意图谋求与唐朝的和解,但男产等却坚持对唐朝的强硬路线,出现了导致国家灭亡的内部分裂。(参看《高句丽内纷的国际背景》,载《韩国史研究》110,2000年);熊义民则认为这很可能是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在病重时所采取的一个外交步骤,希望借此缓和唐丽关系,以便他死后权力能顺利移交给他儿子(参看《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3页)。笔者认为,从渊盖苏文死后,高句丽统治阶层很快出现的分裂来看,第一种观点有一定道理。
    [7]《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三年。如按此记载则渊盖苏文死于664年10月,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三国史记》均记载为666年,本文从后者。
    [1]《旧唐书》卷199,列传149,东夷 高丽传
    [2]《资治通鉴》卷201,唐纪17,高宗乾封元年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1]《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10,宝藏王下
    [2]《新唐书》卷34,志33,地理7,羁康州条记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地世袭。”羁康府州是指唐朝在接受其政治领导的番邦和绝域设立的州和都督府。它们不同于内地的“正州”,其都督、剌史均为各部落和蕃国的首领,诸如可汗、叶护、田王等,朝廷发给印信。其辖区不变、自主内部事务的权力和称号不变,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也与其首领一样世袭不改。这样,各部落首领一方面接受唐朝的册封为可汗或王,另一方面又被授予国家官职都督和刺史,从而使唐朝更强有力地建立了与周边部族的宗主隶属关系。
    [1]《旧唐书》卷199上,列传149上,东夷,百济。
    [2]但《新唐书》则记载“显庆五年平百济,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麟德后废。”(卷43下 志33下,地理7下条)《旧唐书》卷83,列传33,苏定方传也记载“百济悉平,分其地为六州。”据此有学者认为“唐朝最初应是将百济故地划为分为六州,其中带方州由唐朝直接统治,比照内地另外五州: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则分设都督府,五个都督府下设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管理百济地区。这五个都督府的管理体制当类似辽西的营州都督府,都督和驻军首领由华官充任。以监督控制辖域内的羁庶府州”,同时“唐朝在百济故地设有一个都护府,下辖一个直属州和五个羁縻州,羁縻州由百济官和华官共治,整体上则以华官为主,以百济官为辅,留守唐军则按照唐朝的镇戊体制镇守百济各地,直属百济都护府领导。”(参看熊义民所著《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5页、106页)
    [3]《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
    [4]《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7,文武王十一年
    [5]《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
    [1]《旧唐书》卷199上,列传149.东夷,百济传
    [2]李基白.《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73页.
    [3]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6页.
    [4]《资治通鉴》卷201。高宗总章元年十二月条,《旧唐书》、《新唐书》高丽传的记载亦与此相同.
    [5]《三国史记》卷28.百济本纪6记载:“仪凤中以隆为熊津都督带方郡王.遣归国,安辑余众.仍移安东都护府于新城以统之.”说明熊津都督府辖于安东都护府.
    [1]对此有学者指出:“《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是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后,唐政府想在高句丽设州置府的一项计划;《旧唐书》记录的是仪凤二年(678年)安东都护府设置在新城时的情况,《新唐书》记载的是安东都护府在天宝二年(743年)的情况.”(参看姜维公所著《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关于安东都护府记载的不同},载{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64页)
    [3]《新唐书》卷236,列传145,高丽传
    [4]《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6,文武王十年
    [5]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7-108页。
    [6]《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高宗仪凤元年
    [7]《新唐书》卷236。列传145.高丽传
    [1]《三国史记》卷22.高句丽本纪10
    [2]《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5.文武王十一年
    [3]韩国学者基本上都承认该约定的真实性.而中国学者则看法多有不同,如拜根兴就认为唐罗秘约“是强首先生秉承文武王的意旨.为新罗此前攻掠百济故地行为的辩护之词,应当予以澄清。”(参看《七世纪中叶新罗与唐朝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而刘炬则持不置可否态度,认为此说虽不知是否为新罗人所杜撰.即使文武王所言属实,那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参看《论唐朝与新罗的联盟关系》.载《东北史地》2。2005年.第18页);熊义民则认为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参看《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09页).
    [1]《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6,文武王四年
    [1]《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7.文武王十一年
    [2]《三国史记》眷6,新罗本纪6,文武王十年
    [3]《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6.文武王十年
    [4]卢泰敦,《对唐.战争时期(669-676)新罗的对外关系与军事活动》,载《军史》34,1997年.第6页.
    [1]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2]《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7.文武王十年
    [1]徐荣教.《罗唐战争的开始及其背静--与国际局势的变化相关联》.载《历史学报》173辑.2002年。第13页。
    [2]《三国史记》卷6.新罗本纪6,文武王十年
    [1]《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7,文武王十二年
    [2]《三国史记》卷7.新罗本纪7.文武王十二年
    [3]《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高宗咸亨三年
    [4]《新唐书》卷236,列传145,东夷,新罗
    [5]《三国史记》卷7所载新罗文武王十四年“八月,大阅于西兄山下.九月.幸灵庙寺前路阅兵.观阿餐薛秀真六阵兵法”等内容都反映了新罗进行军事备战情况.
    [6]拜根兴,《论罗唐战争的性质及其双方的交往》.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1期,第47页.
    [7]拜根兴认为,唐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唐朝希望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迫使新罗降服.认为这样就已达到维持唐朝天下秩序的目的,另一方面,唐朝西北边境瞬息万变的形势不容许大量兵力长期滞留新罗(参看《论罗唐战争的性质及其双方的交往》,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1期.第47页).但《三国史记》在该年条还记载“闻唐兵与契丹、靺鞨兵来侵.出九军待之“.说明唐朝并没有放弃对新罗的军事进攻,而动用契丹、靺鞨兵或许就说明此时出现了唐军兵力调动情况.因此.似乎后一点更符合当时的情况。
    [8]《资治通鉴》为白水城.
    [1]《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高宗仪凤元年二月
    [2]《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高宗仪凤二年二月
    [3]李丙焘,《韩国古代史研究》,学生社,1981年;
    闵德植,《对罗唐战争的考察》,载《史学研究》40.1989年;
    卢泰敦,《对唐战争期新罗的对外关系和军事活动》,载《军史》34,1997年;
    徐仁汉,《罗唐战争史》,国防军史研究所,1999年;
    李昊荣,《新罗三国统合与丽、济败亡原因》,西景文化社,2001年。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9-140页。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
    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中叶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拜根兴,《论罗唐战争的性质及其双方的交往》,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1期。
    [1]卢泰敦,《对唐战争期新罗的对外关系和军事活动》,载《军史》34,1997年:
    徐荣教,《罗唐战争史研究》,亚细亚文化社,2006年;
    李相勋,《罗唐战争期唐的军事战略变化》,载《历史教育论集》37,2006年。
    [2]《资治通鉴》卷201记载,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九月“甲寅,以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御吐蕃”;同书卷202记载.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十二月,“上遣鸿胪卿萧嗣业发兵讨之.嗣业兵未至,弓月惧,与疏勒皆入朝;上赦其罪。遣归国。”
    [3]《资治通鉴》卷202记载,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春正月,丙寅,以于阗国为昆沙都督府,分其境内为十州.以于阗王尉迟伏阉雄为昆沙都督.”
    [4]《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高宗上元二年
    [5]《新唐书》卷230.列传141上.吐蕃
    [6]《旧唐书》卷196上.列传146上.吐蕃上
    [7]《新唐书》卷3,高宗本纪3,仪凤二年
    [8]《新唐书》卷230,列传141上,吐蕃
    [1]《三国史记》卷40.杂志9。职官下
    [2]《三国史记》卷40,杂志9.职官下
    [3]《三国史记》卷34.杂志3.地理1.新罗
    [4]《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唐高宗仪凤三年
    [1]拜根兴,《论罗唐战争的性质及其双方的交往》,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1期。第48页。
    [2]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载刘健明主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第69页。
    [3]《三国史记》卷8,新罗本纪8.神文王六年
    [4]《日本书纪》卷27.天智天皇七年
    [5]熊义民。《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25页.
    [1]《日本书纪》卷27.天武天皇四年二月
    [2]《日本书纪》卷29.天武天皇十三年
    [3]《日本书纪》卷29.持统天皇四年
    [4]元嘉历是南朝宋何承天在元嘉二十年(443)制定的历法,仪凤历是唐朝李淳风在麟德二年(665年)制定的历法.
    《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史纲目》、《晋书》、《南史》、《北史》、《魏书》、《北齐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日本书纪》
    《百济史料集》,韩国百济文化开发院,1985年
    《高句丽史研究》,韩国 延世大学出版社,1987年
    姜孟山 主编,《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春吉等 主编,《高句丽史籍汇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孙进己、郭守信 主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辽沈书社.1989年
    金毓黻 著,《东北通史》上卷,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年6月翻印
    张声振 编,《中日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朴文一、朴真爽、姜孟山、金光洙 著.《朝鲜简史》,延边教育出版社。1987年朱绍侯 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姜孟山 主编,《朝鲜通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
    全春元 著,《早期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朝鲜》,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
    白寿彝 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朴真奭 著,《好太王碑与古代朝日关系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子敏 著,《高句丽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朝关系史编写组,《中朝关系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高句丽卷1-3,哈尔滨出版社,1997年
    陈尚胜 著,《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
    李宗勋 著,《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
    蒋非非、王小甫等著,《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佟冬 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吴玉贵 著,《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岂之 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沈仁安 著,《日本史研究序说》,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姜维东 著,《唐丽战争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耿铁华 著,《中国高句丽史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熊义民 著.《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济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拜根兴 著,《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李治亭 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小甫 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韩升 主编.《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军、张乃和 主编,《东亚史》,长春出版社.2006年
    王仪 著,《古代中韩关系与日本》,台湾中华书局印行
    杨军、王秋彬 著,《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李春祥 著,《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疆域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朱云影 著,《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中韩关系史论文集(台北),1983刘永祥,高句丽迁都浅议,辽宁大学学报,1987、5
    韩 昇.唐朝对高句丽政策论析,海交史研究,1994、1
    韩国磐,南北朝隋唐与百济新罗的往来,历史研究,1994、2
    韩 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历史研究,1995、3
    刘进宝,试论唐太宗、唐高宗对高丽的战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3
    朱曼暾,高句丽与日本的交往,社会科学战线,1995、5
    李大龙,高丽与唐王朝互使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1
    韩 昇,唐平百济前后的东亚国际形势,唐研究,第一卷,1995
    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6
    刘子敏,关于“辽东”的考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1
    陈尚胜,分裂时代的外交竞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韩关系述评,韩国学论文集,第六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1997、9
    王东福,统一新罗的出现对公元7-9世纪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影响,东疆学刊,2000、3
    姜维公,七世纪东北亚形势,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2001
    刘子敏,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1、4
    李 荣,唐初两蕃与唐的东北策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
    厉声、李方,隋唐征伐高句丽刍议,东北史地,2004、2
    孙玉良、孙文范,高句丽向朝鲜半岛扩张始末,东北史地,2004、1
    李德山,唐朝对高句丽政策的形成、嬗变及其原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梁启政,略述中外学者对好太王碑未记载好太王时期高句丽攻略辽东一事的研究,东北史地,2004、6
    韩 昇,白江之战前唐与新罗、日本关系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05、1
    张碧波,从百济、高句丽灭国到渤海建国--公元663-713年间东北亚政治割据走向的历史解读,东北史地,2005、1
    王 臻,高句丽同新罗、百济的战和关系。东北史地,2005、1
    刘 炬,论唐朝与新罗的联盟关系,东北史地,2005、2
    史未央,高句丽与百济新罗的争霸,东北史地。2005、3
    祝立业,简论唐丽战争中的唐罗同盟与丽济同盟问题。东北史地.2005、4
    姜维东,《后魏孝文帝与高句丽王云诏》中所见魏、丽形势及双方关系。史学集刊,2006、11
    李丙焘 著,《韩国史》古代篇,乙酉文化社,1959年
    李万烈 著,《三国时代史》,知识产业社,1975年
    李丙焘 著,《韩国古代史研究》,博英社,1976年
    申采浩 著,《朝鲜上古史》,三星美术文化财团,1977年
    卢启铉 著,《韩国外交史研究》,甲寅出版社,1983年
    申滢植 著,《韩国古代史新研究》,一潮阁,1984年
    申滢植 著,《三国史记研究》,一潮阁,1984年
    《统一期新罗社会研究》,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1987年
    李基白 著,《韩国史新论》,一潮阁,1990年
    金哲俊 著,《韩国古代史研究》,首尔大学出版社,1990年
    申滢植 著,《统一新罗史研究》,三知院,1990年
    《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1994年
    朴性凤 编,《高句丽南进经营史研究》,白山资料院.1995年
    《韩国史》第5、6、7,国史编纂委员会,1996-1997年
    申滢植 著,《新罗史》.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1997年
    徐炳国 著,《高句丽帝国史》,(?),1997年
    金钟完 著.《中国南北朝史研究》,一潮阁,1997年
    韩国史学会 编,《史学研究论选·三国篇》。白山资料院.1998年
    卢泰敦 著,《高句丽史研究》,四季社,1999年
    金翰奎 著,《韩中关系史》,(?),1999年
    李昊荣 著,《新罗三韩统合与丽、济败亡原因研究》,书景文化社。2001年
    《三国时代史研究》1.学研文化社,2001年
    《三国时代史研究》2,学研文化社。2002年
    《高句丽的国际关系》,学研文化社,2002年
    孔锡龟 著,《高句丽领域扩张史研究》,书景文化社,2002年
    《广开土太王与高句丽南进政策》,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02年
    申滢植 著.《高句丽史》,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2003年
    #12
    申滢植 著,《百济的对外关系》,(?),2005年
    李成制 著,《高句丽的西方政策》,国学资料院,2006年
    《三国时代史研究》3,学研文化社,2005年
    金贞培 编,《三国时代与东亚》,新书院,2006年
    徐荣教 著,《罗唐战争史--一场弱者选择的战争》,亚细亚文化社,2006年
    李龙范,统一期三国间的国力比较--以丽、济灭亡原因为中心,国土统一11,1973
    卢泰敦,高句丽丧失汉江流域的原因,韩国史研究13,1976
    卢泰敦,五、六世纪东亚国际情势与高句丽的对外关系,东方学志,第28辑。1981、9
    李昊荣,对新罗统一三国的再探讨--以统一意识为中心,史学志15,1981、11
    徐永大,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动机,韩国文化2,1981、12
    李乃沃,渊盖苏文的执权与道教,历史学报,99、100合辑,1983、12
    卢重国,对高句丽、百济、新罗之间力关系变化的考察,东方学志,第44辑。1984、10
    金秉柱,罗济同盟研究,韩国史研究46,1984、9
    李昊荣,高句丽、新罗汉江流域进出问题,史学志18,檀国大学史学会,1984、11
    申滢植,三国统一前后新罗的对外关系,新罗文化,第2辑,1985、12
    申滢植,三国统一的历史性质,韩国史研究61、62,1988、10
    金周成,义慈王时期政治势力的动向与百济灭亡,百济研究,第19辑,1988
    郑云龙,五世纪高句丽势力圈的南限,史丛,第35辑,1989、6
    延敏洙.六世纪前半围绕者加耶诸国而展开的百济、新罗的动向,新罗文化,第7辑,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1990
    林起焕,六、七世纪高句丽政治势力的动向,韩国古代史研究5,韩国古代史研究会。1992
    李宇泰,新罗统一三国的要因,韩国古代史研究5,韩国古代史研究会,1992
    申滢植,新罗的发展与汉江,韩国史研究77,1992
    姜凤龙,六-七世纪新罗政治体制的再编过程及其局限,新罗文化,第9辑,东国大学新罗文化研究所,1992
    金寿泰,百济义慈王时期的政治变动,韩国古代史研究5,1992
    金泰植.六世纪中叶加耶灭亡研究,韩国古代史论丛4,1992、10
    梁起锡,五一六世纪前半新罗与百济的关系,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
    金恩淑,六世纪后半期新罗与倭国建立国家过程,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
    郑云龙,五-六世纪新罗、高句丽关系的演变--与遗迹、遗物的解释相关联。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年
    李钟学,对好太王碑文中倭实体的新考察,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
    李永植.新罗与加耶诸国的战争和外交,新罗对外关系史研究.1994
    李熙真,加耶灭亡过程中所体现的加耶-百济-新罗关系,历史学报141,1994、3
    田美姬,渊盖苏文执权机及其政权的性质,韩国史学论丛(上),1994
    姜仙,4-5世纪高句丽领土扩张与迁都平壤,淑明韩国史论2,1996、2
    金美京,高句丽对乐浪、带方的进取及其统治形态。学林,第17期,1996、2
    郑云龙.罗济同盟时期新罗与百济的关系。白山学报,第46号,1996、6
    姜性文,丽隋、丽唐战争原因考,国史馆论丛,第69辑,1996、7
    文景铉.新罗统一三国研究,庆北史学研究,第9辑,1996、8
    申滢植.高句丽的发展与疆域.白山学报,第47号,白山学会,1996
    金炳南,关于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原因,全北史学,第19、20辑.1997、5
    卢泰敦,对唐战争期(669-676)新罗的对外关系与军事活动。军史34,1997、6
    卞麟锡,唐朝所期望的新罗统一,史学论丛4,韩国史学会编,白山资料院,1998、8
    崔在锡,新罗文武王的对唐、对日政策,韩国学报95.1999、6
    金贤淑,六世纪高句丽集权体制动摇的一要因,庆北史学22,1999、8
    全德在,4世纪国际关系的再编与新罗的对应,历史与现实36,2000、6
    朴贤淑,百济东城王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百济研究,第32辑.2000年
    徐荣一,六至七世纪高句丽南境考察,高句丽研究11,2001年
    朴成熙,新罗真兴王即位前后政治势力的动向,韩国古代史研究22,2001、6
    郑载润,对熊津时代百济和新罗关系的考察--对罗济同盟的批判性检讨。湖西考古学,第4、5合辑,2001、8
    Jonathanw.Best,百济、新罗间不和与纷争的历史根源.亚细亚文化.第15号,2000、11
    徐荣一,广开土太王时期高句丽与新罗的关系,广开土太王与高句丽南进政策,2002、3
    朴灿圭,好太王时期高句丽与百济的关系,广开土太王与高句丽南进政策,2002、3
    金泰植,好太王时期高句丽与加耶的关系,广开土太王与高句丽南进政策,2002、3
    徐荣教.罗唐战争的开始及其背景--与国际局势变化相关联,历史学报173,2002、3
    李明植.五世纪新罗对高句丽关系。大丘史学,第69辑,2002、11
    余昊奎,六世纪末-七世纪初东亚国际秩序与高句丽对外政策变化.历史与现实46,2002、12
    金昌锡,唐的东北亚战略与三国的对应,军史47,2002、12
    孔锡龟,高句丽的领域与平壤迁都问题。韩国古代史研究33,2004、3
    (?),对七世纪中叶罗唐关系的考察,史学研究73,2004
    张彰恩,《新罗讷祗王时期驱逐高句丽势力的背景》,《韩国古代史研究》33,2004
    李相勋。罗唐战争期唐的军事战略变化.历史教育论集37,2006、8
    (?),七世纪中叶唐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战略,历史与现实61,2006、9
    张东俊,七世纪中叶百济的对外政策.历史与现实61,2006、9
    蔡熙国,《高句丽历史研究》,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85
    孙永钟,《高句丽史》(1-3),科学百科辞典综合出版社,1990
    《朝鲜全史》,科学百科辞典综合出版社,1991
    《百济史研究》,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2002
    李趾麟,高句丽的西境,历史科学1964、3
    (?).渊盖苏文的政治、军事活动,历史科学,1965、1
    李承赫,关于高句丽的“莫离支”,历史科学,1985、2
    孙永钟,好太王陵碑所体现的高句丽疆域,历史科学,1986、2
    崔昌彬,关于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的高句丽国南七城和国东六城,历史科学,1990、3
    崔昌彬,高句丽在对外关系上始终是固守主权的国家,历史科学,1993、1
    孙永钟。关于五-七世纪高句丽西部和北部的领域.历史科学,93.3、4
    崔俊景,关于六世纪初叶高句丽南进及其过程中所提出几个地名.历史科学,2000、2
    徐载赫,七世纪中叶新罗统治阶级对外势的引入,历史科学,20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