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方原始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南方原始瓷产生,至东汉中晚期原始瓷消失的流变过程为线索,剖析原始瓷不同时期所根植的文化生态背景及中原礼制文化对南方原始瓷烧造的推动作用;揭示原始瓷各个区域之间的传播渠道与文化交流现象;归纳原始瓷烧造技术的发展演变路径;从宏观、多层次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探究原始瓷的孕育发生、发展、兴盛、蜕变的演变规律。
     商代原始瓷的初步发展,是建立在印纹陶长期对其孕育的基础上,以致形成与印纹硬陶同胎共生的典型时代特征。伴随着中原文化对南方地区的浸润,可分成以中原文化主体和土著文化主体的原始瓷区域;烧制技术的交流则越过区域之别,至商晚期,原始瓷遍及南方地区,且以圆窑和龙窑并存的现象为代表。
     跨入西周,原始瓷步入独立自省的发展道路,早期与印纹硬陶初步分工,以小型器物为大宗;两周之际,出现对青铜礼器的模仿的尝试,并为原始瓷经典工艺的代表;历经持久而不间断的发展,工匠已经专门使用龙窑烧造原始瓷,随着烧造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原始瓷造型、纹饰以简洁为妙,呈现出材质本体之美感;此时,各区域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导致南方原始瓷呈现出统一的形态和风格。
     春秋中晚期,随着越国的崛起,东南地区形成吴越争霸的局面。对中原礼制文化的推崇,是以勾践等诸侯建构其社会伦理秩序的需要为前提,而对青铜礼器的需求与原料的匮乏之间的矛盾又再次使陶瓷礼器成为青铜礼器的替代者。越国原始瓷礼乐器的基本形制、编列、数量、组合等,基本传承中原青铜礼乐制度,但纹饰却蕴含了越人以蛇为图腾的审美心理和王权象征。借此契机,原始瓷烧造工艺已达致臻,为其千年发展史的顶峰。
     与先秦时期吴越地区原始瓷的平稳而持续的发展轨迹不同,时局的频繁更迭,致原始瓷经历了战国中晚期的基本断烧、战国末期恢复生产、西汉中期的低谷、东汉中晚期原始瓷消亡的过程。此时是承继先秦原始瓷,开启东汉成熟瓷的一个阶段,早期原始瓷器物组合受楚礼制文化影响甚多,西汉中晚期,原始瓷造型和种类体现了由礼制文化向世俗生活观念的转变;时代审美之风的偏移,汉代瓷器开始对漆器的模仿,黑、褐釉瓷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加之烧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东汉中晚期实现了由原始瓷向瓷的成熟跨越,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总之,对原始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文化的有机构成,进行探本求源,以完善中国陶瓷史上的这片缺环,是有益的裨补。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oto-porcelain and its disappearance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Using this development as a clue,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background in which the proto-porcelain is rooted and the pushing effects of the Middle China culture on the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of the Southern China. It also attempts to expose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of the proto-porcelai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relat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studies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metamorphosis of the proto-porcelain from a macro point view and multi-level perspectives.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mped pottery. Thus the proto-porcelain and the stamped pottery share the same origin and develop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s the Middle China culture’s infiltration to the southern area of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one based on the Middle China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the one based on the aboriginal cultural subjectivity. Actually,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stepped over regions. Till the later period of Shang Dynasty, the proto-porcelain spread all over the southern area. The round kiln and the dragon kiln 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to-porcelain became develop independently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the earlier stage, there is an initial division between the proto-porcelain and the stamped pottery. During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people try to apply the style of bronze sacrificial ware to the proto-porcelain. And some classical proto-porcelain works occurred at that time. After the long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techniques, people began to use dragon kiln for producing the proto-porcelain. As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iques, the molding and decoration of the proto-porcelain was designed in a simple way and displayed the beauty of the raw material. At this time, the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makes the styles of proto-porcelain become similar and consistent.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Yue State sprang up. In the southern-eastern area of China, the situation is that the Wu State and Yue State contended for hegemony. The esteem for the Middle China etiquette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social and moral canons construction of the seigneurs, such as Gou Jian. On the other side, the need for the bronze sacrificial ware and the lack of raw material made the proto-porcelai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bronze sacrificial ware. The porcelain musical instruments of the Yue State inherited the basic format, arrangement, number of the Middle China bronze music system. However, the emblazonry includes the snakes as a totem which implies Yue people’s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the symbol of monarchic power. At that time, the techniques of producing the proto-porcelain reached the summit.
     In the Wu and Yue area during the Early Qing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was stable and continuous. The frequent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greatly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proto-porcelain was almost stopped. Till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 the manufacturing recovered. It experienced the nadir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disappearance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proto-porcelain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inher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Qing and became the origin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roto-porcelain.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Chu culture greatly impacted the proto-porcelain’s combination.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manufacturing and type of the proto-porcelain demonstrated the change from Li culture to the secular ideology. The aesthetic standard changes as time goes. The porcelain in Han Dynasty had a trend to imitate the style of lacquer work. The black and gray vitreous enamels were enjoy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As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the proto-porcelain was developed into mature porcelain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is became a mile sto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tery and porcelain producing history.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a great help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o-porcelain and its cultural organic composition, explore the origin, and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n the pottery and porcelain development history.
引文
①李济《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2)1930年
    ①王正书《上海福泉山西汉墓群发掘》《考古》1988年8期
    ①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
    ①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第5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①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第81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②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第23页重庆出版社1992年
    ③黄厚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的鸟形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④张道一《艺术与考古》《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
    ①李济《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2)1930
    ②冯先铭《我国陶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文物》1973年第7期
    ③安金槐《河南原始瓷器的发展与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第3期
    ④李科友彭适凡《略谈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
    ⑤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前言》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①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②陈万里《中国历代烧制瓷器的成就与特点》《文物》1963年第6期
    ③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前言》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④罗宏杰李家治《试论原始瓷的定义》《考古》1998年7期
    ⑤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⑥宋健《马桥文化原始瓷和印纹陶研究》《文物》2003年第3期
    ⑦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第14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①牟永抗《浙江的印纹陶—试谈印纹陶的特征以及与瓷器的关系》261~274页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
    ②罗宏杰李家治《试论原始瓷的定义》《考古》1998年7期
    ①宋健《马桥文化原始瓷和印纹陶研究》《文物》2003年第3期
    ②周仁李家治郑永甫《张家坡西周陶瓷烧制地区的探讨》《考古》1961年8期
    ③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第91页1985年
    ④程朱海等《洛阳西周青釉器碎片的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35-40页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⑤陈铁梅《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考古》1997年第7期
    ⑥廖根深《试论角山窑的年代、分期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
    
    ①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第111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第68-70页第8、9合刊1960年
    ③张剑《洛阳西周原始瓷器的探讨》《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第87-94页(2)1984年
    ④李科友彭适凡《略谈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
    ⑤孟耀虎任志录《晋侯墓地出土原始青瓷》《文物世界》2002年第2期
    
    ①李济:《安阳》第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②郑振祥《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第116页《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①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第36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①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修水山背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62年第7期彭适凡《试论山背文化》,《考古》1981年第2期
    ②江西省博物馆等《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6期
    ③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等《清江樊城堆遗址发掘简报》,《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2期
    ④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发掘》《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第三次发掘》《南方文物》,1997年第1期
    ⑤宋健《马桥文化原始瓷和印纹陶研究》《文物》2003年第3期
    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毘山》第465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⑦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发掘的新收获》《考古》1983年第12期
    ⑧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文化局《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7期
    
    ①陈尧成等《上海马桥夏商陶器研究》《陶瓷学报》1999年第3期
    ②李家治《浙江江山泥釉黑陶及原始瓷的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58页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①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樟树吴城商代遗址第八次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②陈尧成等《上海市马桥遗址原始瓷、印纹硬陶科学鉴定》《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①陈尧成等《上海市马桥遗址原始瓷、印纹硬陶科学鉴定》《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①张福康《中国传统高温釉的起源》《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②李家治《中国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③陈尧成等《上海马桥夏商原始瓷的制作工艺研究》《陶瓷学报》1996年第3期
    
    ①陈尧成宋健等《陶瓷高温釉起源新探》《福建文博》1996年第2期
    ②罗宏杰、李家治等《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硅酸盐学报》24卷1期1996年
    
    ①林卢《云南傣族制陶术调查》《考古》1965年12期
    ②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第394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①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
    ①林卢《云南傣族制陶术调查》《考古》1965年12期
    ①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105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陈尧成等《上海市马桥遗址原始瓷、印纹硬陶科学鉴定》《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简报》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①李玉林《吴城商代龙窑》《文物》1989年第1期
    
    ①李荣华周广明等《鹰潭角山发现大型商代窑址》《南方文物》2001年第1期
    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上虞县商代印纹硬陶窑址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11期
    
    ①赵志军《稻谷起源的新证据——对江西万年吊桶环遗址出土的稻属植硅石的研究》《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②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卷一二九)第3270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卷一)第29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第337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③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卷一)第28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④徐松石《东南亚民族之中国血缘》第72页
    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卷四十)第1692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第1669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简报》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④湖北省博物馆《1963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1974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1、2期
    ⑤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文物出版社1993年
    
    ①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1993—1995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②牟永抗、毛兆延《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③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衢江北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期
    ④宋健《马桥文化原始瓷和印纹陶研究》《文物》2003年第3期
    ①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第226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②宜春市博物馆《江西吴城商代遗址的调查发现与抢救保护》《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
    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④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江西省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4、5期
    ⑤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地区陶瓷器几何形拍印纹样综述》《文物》1977年第9期
    ①彭适凡、李科友《略论江西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
    ①彭适凡、李科友《略论江西吴城商代原始瓷器》《文物》1975年第7期
    
    ①安志敏《中国古代的石刀》《考古学报》1955年第10期
    ②饶惠元《略论长方形有孔石刀》《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
    ①转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60页三联出版社1990年
    ①牟永抗、毛兆延《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②衢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市衢江北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期
    ③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遗址1993—1995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④李荣华周广明等《鹰潭角山发现大型商代窑址》《南方文物》2001年第1期
    ⑤廖根深《试论角山窑的年代、分期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
    
    ①李砚祖《装饰之道》第24页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张朋川《装饰纹样的起源》《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③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二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①《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①王汇文《先秦赣鄱地区几何形印纹陶装饰艺术之流变》《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
    ①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义乌平畴西周墓——兼论原始青瓷的制作工艺》《考古》1985年第7期
    ②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4期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3期
    ③镇江市博物馆等:《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考古》1978年3期
    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113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⑤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2期
    
    ①潘林荣《湖州黄梅山原始瓷窑址调查简报》《东方博物》1999年第4期
    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①金华地区文管会《浙江义乌平畴西周墓——兼论原始青瓷的制作工艺》《考古》1985年第7期
    
    ①游修龄《百越农业对后世农业的影响》浙江学刊(双月刊)1990年第6期(总第65期)
    ②贡昌《金衢盆地的原始瓷》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第二次国际讨论会论文1985年
    ①《周礼·春官·司尊彝》,卷二十,《十三经注疏》第77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东南文化》2003第3期
    ①姚仲源《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2年第4期
    ②俞天舒《浙江瑞安凤凰山周墓清理简报》《考古》第8期
    ③《诗经·小雅·伐木》,卷九三,《十三经注疏》第41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周礼·地官·舍人》,卷十六,《十三经注疏》第749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礼仪·公食大夫礼》,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第108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周礼·秋官·掌客》,卷三十八,《十三经注疏》第90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衢州市文管会《浙江衢州市发现原始青瓷》《考古》1984年第2期
    ①《周礼·天官·醢人》,卷六,《十三经注疏》第67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技出版社2007年
    ①苏州博物馆《江苏苏州浒墅关真山大墓的发掘》《文物》1996年第2期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辑
    ③镇江市博物馆《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2期
    ①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东南文化》2003第3期
    ②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4期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3期
    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26页科技出版社2007年
    ①马起来《安徽屯溪出土的西周原始青瓷》《收藏》2005年第7期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县浮山果园西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辑
    ③镇江市博物馆《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2期
    ④姚仲源《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2年第4期
    ①江西省博物馆、九江县文化工作站《九江县沙河街遗址发掘简报》《江西历史文物》1978年第2期
    ②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临川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4年第4期
    ③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第2期
    ④曾凡《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⑤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崇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59年11期
    ⑥陈仲光《福建武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61年第4期
    ⑦马海髯《福建龙溪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5期
    ⑧许清泉、王洪涛《福建丰州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4期
    ⑨曾凡《福州浮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
    ①曾凡燏《?ü庠笮率魇贝胖返鞑榧虮ā贰犊脊磐ㄑ丁?955年6期;福建省文管会《福建光泽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学报》1957年1期
    ②高志喜《试论湖南楚墓的分期和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一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①诸葛铠《设计艺术十讲》第13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①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第262页重庆出版社1992年
    ①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越王无余外传》第168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②《诗经·商颂·玄鸟》,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622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十三经注疏》(下)第2083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第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
    ①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第1669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②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卷三十一)第1441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③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卷四十一)第1739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④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第19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五《夫差内传》149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⑤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卷六十六)第2177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七《越绝外传记范伯第八》第14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②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五《夫差内传》149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③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八《勾践归国外传》214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①《周礼·考工记》卷三十九《十三经注疏》(上)第90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四《阖闾内传》58—59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③《周礼·考工记》卷三十九《十三经注疏》(上)第90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徐定水:《浙江永嘉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简介》《文物》1980年8期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一《十三经注疏》(下)第141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卷一)第44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③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第15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张国安《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
    ②《左传·成公二年》,《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第189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论语注疏·八佾》,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46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论语注疏·微子》,卷十八,《十三经注疏》第253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左传·襄公十二年》,卷三十一,《十三经注疏》第195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⑥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七《越绝内传陈成恒第九》第15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第184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⑧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
    
    ①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卷十五第699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陈元甫《绍兴因山越王陵葬制的初步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337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③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四《阖闾内传》74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④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535页三联书店2005年
    ①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十《勾践伐吴外传》274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②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八《勾践归国外传》212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③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八《勾践归国外传》218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④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十《勾践伐吴外传》261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①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第143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上)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第46页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5年4月
    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出土原始瓷乐器》《文物》1985年第8期
    
    ①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第28页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6年4月
    ②《礼记·正义》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下)第1448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文物》1959年第4期
    ②绍兴文管会《绍兴发现两件钩鑃》《考古》1983年第4期
    ③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战国秦汉墓》《考古》1980年第2期
    ④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考古》第12期
    ⑤徐孟东《句鑃发微》,《中国音乐学》第43页1994年第2期
    
    
    ①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
    ②《礼记正义》卷三十一《十三经注疏》第263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卷四十一第1745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第77页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6年4月
    ②王世民《春秋战国葬制中乐器和礼器的组合状况》,《曾侯乙编钟研究》第10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③曾永羲:《礼仪乐器考》第128一129页,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六期抽印本,1967年6月台湾台北
    ①《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一,《十三经注疏》(下)第195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范哗(南朝宋〕《后汉书·礼仪下·大丧》(志第六)第3146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④黄锡全、于柄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第175页,《考古》1995年第2期
    ⑤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三)第73页,《考古学报》1956年第l期
    ⑥赵世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第100页,大象出版社1996年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浙川下寺春秋楚墓》第89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②赵世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第87页,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
    ③赵世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第103页,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
    ④《周礼·春官·小胥》《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上)第79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博物馆《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7年第1期
    
    ①《周礼注疏》卷二十二,《十三经注疏》(上)第790一79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礼记正义》卷四,《十三经注疏》(上)第1259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周礼·春官·大司乐》《周礼注疏》卷二十二《十三经注疏》(上)第79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礼记正义》卷四,《十三经注疏》(上)第1259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礼记·丧大记》《礼记正义》卷四十四,《十三经注疏》(下)第157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⑥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七《越绝内传陈成恒第九》第15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1期
    ①《诗·陈风·苑丘》卷六——四《十三经注疏》第37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卷八十一第2442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③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卷八十七第2544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十三经注疏》第194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礼记正义》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1433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②《周礼·地官·鼓人》卷十二,《十三经注疏》(上)第72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周礼·地官·鼓人》卷十二,《十三经注疏》(上)第72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①《周礼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上)第65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周礼·夏官·大司马》卷二十九,《十三经注疏》(上)第83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一《十三经注疏》(下)第141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礼记·郊特牲》《礼记正义》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下)第144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下)第1431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周礼注疏》卷四十一《十三经注疏》(上)第925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孟子注疏》卷十一,《十三经注疏》(下)第2752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淮阴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①《毛诗正义》卷十八,《十三经注疏》(上)第57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周礼注疏》卷三十,《十三经注疏》(上)第84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周礼注疏》卷十九,《十三经注疏》(上)第77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卷五《十三经注疏》(上)第67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毛诗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上)第392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第3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第17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⑤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第17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⑥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校注》张觉校注209页岳麓书社2004年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②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③《周礼注疏》卷十六,《十三经注疏》(上)第748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毛诗正义》卷十四、十二,《十三经注疏》(上)第48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③《礼记正义》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下)第1433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金山县戚家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第1期
    ①淮阴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①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卷二十四,第508页中华书局1988年
    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卷十五《十三经注疏》(下)第181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七《十三经注疏》(下)第146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左传襄公九年》卷三十《十三经注疏》(下)第1940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周礼·地官·牛人》卷十二《十三经注疏》(上)第72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89年
    ②Rivers,The History of Melanesian Society,Vol.2,1914,p.75.
    
    ①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卷二十五上第1210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②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③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八下第1670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④陈真伦《吴越风俗考》《百越史论集》第406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
    ⑤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九《勾践阴谋外传》第230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⑥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四《阖闾内传》第56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⑦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七《勾践归国外传》第202页岳麓书社2006年
    
    ①郑岩《从中国古代艺术品看关于蛇的崇拜与民俗》《民俗研究》1989年第3期
    ②宋馥香《闽越族蛇信仰的类型与意象解析》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2月
    ③《诗经·小雅·斯干》卷十一——二《十三经注疏》(上)第437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汉)郑玄洪范注《五行传》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②陈国威《‘蛇是百越民族的图腾’质疑》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③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上第1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④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⑤《周礼·春官·司常》卷二十七《十三经注疏》(上)第82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汉)郑玄洪范注《五行传》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①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346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②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512页三联书店2005年
    ①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上第2551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刘敦愿:《试论战国艺术品中的鸟蛇相斗题材》《湖南考古辑刊》第1期
    ②陈文华:《几何印纹陶与古越族的蛇图腾崇拜—试论几何印纹陶纹饰的起源》《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③陈江:《图腾制度反映的古代部落与考古文化的关系》,《南京博物院集刊》1984年第7期
    ①祁头山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祁头山遗址2000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2期
    ②江苏省三星村联合考古队《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2004年第2期
    ③《左传·定公四年》卷五十四《十三经注疏》(下)第213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①《礼记·月令》《礼记正义》卷十六《十三经注疏》(上)第1370-137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周礼·地官·闾师》《礼记正义》卷十三《十三经注疏》(上)第727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施加农《萧山古陶瓷》第10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①朱建明《浙江德清战国原始青瓷制作工艺初探---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器的产地》
    ②陈元甫等《浙江德清发现战国时期越国“官窑”》《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16日
    
    ①朱建明《德清窑探索发现五十年》瓷之源——原始瓷和德清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4月
    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浙江萧山前山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5期
    ①施加农《萧山古陶瓷》第10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②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绍兴富盛战国窑址》《考古》1979年第3期
    ①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①朱建明《浙江德清战国原始青瓷制作工艺初探》
    ②吴隽鲁晓珂吴军明邓泽群《无锡鸿山越墓出土青瓷的分析研究》《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①吴隽鲁晓珂吴军明邓泽群《无锡鸿山越墓出土青瓷的分析研究》《鸿山越墓发掘报告》第354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①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第19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②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卷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第49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①汉班固《汉书·严助传》卷六十四上第2781页中华书局1962
    ②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
    ③司马迁《史记·礼书》卷二十三第1160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④汉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卷四第134页中华书局1962
    ⑤〔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卷五,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
    ①上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第351页,中华书局,1992年
    ①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南昌老福山西汉木椁墓》《考古》1965年第6期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
    ③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①王世襄《髹饰录解说》第76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②俞天舒《浙江瑞安凤凰山周墓清理简报》《考古》第8期
    ①朱伯谦林士民《我国黑瓷的起源及其影响》《考古》1983年第12期
    ②黄宣佩《上海市嘉定县外冈古墓清理》《考古》1959年12月
    ③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23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①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考古》1988年8期
    ②王正书《上海福泉山西汉墓群发掘》《考古》1988年8期
    ①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第124页东方出版社1985年
    ①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11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①(南朝梁)萧统《文选》(中册)卷三三第475页,中华书局,1977年
    
    ①过伟明黎毓馨《绍兴印山汉墓出土的器物》《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
    ②吴玉贤《浙江上虞蒿坝东汉永初三年墓》《文物》1984年第3期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上虞驮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待刊
    ②过伟明黎毓馨《绍兴印山汉墓出土的器物》《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
    ③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11期
    
    ①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卷27第1336—1339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卷12第458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编》,第143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①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义乌发现西汉墓》《考古》1965年3期
    
    ①李家治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22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②朱伯谦林士民《我国黑瓷的起源及其影响》《考古》1983年第12期
    ③李家治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1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①李家治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20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①章金焕《瓷之源——上虞越窑》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余杭文物志编撰委员会《余杭文物志》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③林士民《浙江宁波汉代窑址的勘察》《考古》1982年第9期
    ①朱伯谦《试论我国古代的龙窑》《文物》1984年第3期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2、《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3、东汉袁康俞纪东译注《越绝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4、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
    5、范哗(南朝宋〕《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6、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7、(汉)郑玄洪范注《五行传》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
    8、上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
    9、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1988年
    10、(南朝梁)萧统《文选》(中册)中华书局1977年
    11、余杭文物志编撰委员会《余杭文物志》中华书局2003年
    12、章金焕《瓷之源——上虞越窑》浙江大学出版社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上编辑《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89年
    14、上海硅酸盐研究上编《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
    15、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1、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
    3、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5、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重庆出版社1992年
    6、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7、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8、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9、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
    1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出版社1990年
    12、张朋川《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
    14、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1985年
    16、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
    17、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5年
    18、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诸葛铠《设计艺术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0、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期刊:《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东南文化》《中原文物》《文物世界》《江西历史文物》《南方文物》《农业考古》《考古通讯》《艺术百家》《硅酸盐学报》《福建文博》《收藏》《东方博物》《闽江学院学报》《广西社会科学》《民俗研究》《湖南考古辑刊》《中国文物报》
    2、施加农《萧山古陶瓷》文物出版社2007年
    3、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上湖州湖博物馆《原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上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6、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文物出版社1993年
    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上樟树湖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简报》科学出版社2005年
    8、赵世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上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上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11、陈元甫《绍兴因山越王陵葬制的初步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
    12、李家治《浙江江山泥釉黑陶及原始瓷的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
    13、李家治《中国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14、游修龄《百越农业对后世农业的影响》浙江学刊(双月刊)1990年第6期
    15、高志喜《试论湖南楚墓的分期和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一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16、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17、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5年
    18、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6年
    19、黄厚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的鸟形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0、、、东《句原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
    21、王世民《春秋战国葬制中乐器和礼器的组合状况》,《曾侯乙编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曾永羲:《礼仪乐器考》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六期抽印本,1967年6月台湾台北
    23、河南省文物研究上等《浙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24、赵世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
    25、陈真伦《吴越风俗考》《百越史论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