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心与圆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禅宗自五代末以来呈现出禅教兼济、禅净并行、融通诸法、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开创这一局面的核心人物就是吴越高僧永明延寿。
     延寿站在禅宗的立场上,“以心为宗,以悟为则”,盛唱“圆顿”之教,主张“禅教一致”、“顿悟圆修”、“万善同归”,力求以圆宗融摄诸法,以一心圆统诸说,以便用新的“圆教”教义迎合变化了的客观环境。
     这种“圆顿”法门在实质上讲是对禅宗的一种改良,对传统佛教的一种调适,其目的在于弥补禅宗在知识论上的缺憾,抵制禅宗对理性的进一步消解,以“一心”统摄、规范成佛之道,重建佛教的知识谱系,重塑正统佛教的形象,迎合新生的话语霸权,为宋以后的佛教(特别是禅宗)谋求新的发展模式。
     这种“圆教”教义,一方面,总摄与整合了隋唐五代以来的全部佛教思想,调和了当时佛教界内部以及佛教界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化解了禅宗末流的偏执倾向,使佛教在新的历史场景下呈现出新的面貌;另一方面,也拓展了传统佛教心性说的理论视野,并直接影响了宋代理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不过,这种“圆教”模式的理论重心已经不再是追究“道”的“穷极高远”,而是关注“理”的具体落实;不再追问“谛”的“真”“俗”分别,而是考量“法”的“善”“恶”优劣;不再纠缠“禅”的特立独行,而是究竟“宗”的圆通有效;不再偏重“教法”的合理性,而是倾向“践行”的合法性。这些选择固然有些无奈,但是却吻合了中国封建时代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过渡的内在要求。
     如何评介、把握延寿佛教思想的整体内涵;如何看待佛教在不同的历史场景下的自我调适能力;如何客观地考察、反思禅宗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历程;如何全面地把握传统儒学与佛学在思想上的互动关系?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传统文化未来发展走向的现实性的话题。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文试图以“一心”和“圆教”为基点,系统剖析延寿佛教思想的整体内涵及其理论特质,评述延寿思想在中国禅宗史,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史和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论述延寿及其佛教思想的生成背景。本文主要从延寿的生平事迹、著作以及佛教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叙述延寿思想发生、发展、成熟的轨迹。延寿思想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从个体特征来看,延寿思想为延寿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二、从时代背景分析,延寿思想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封建时代由“贵族社会”迈向“平民社会”、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论述延寿的“一心”说。“一心”说不仅是延寿“圆顿法门”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根柢。延寿力图通过对“一心”的考察,来化解佛教诸宗在“心本论”上的分歧和冲突,调和禅宗和教门在义理上的矛盾,为统摄与整合佛教各派铺平了道路,以便佛教在实践中展现新的风貌。本文认为,延寿主要依据以下三个环节建构“一心”说的:通过对“唯心”与“唯识”的讨论,分辨心、识的层次及其关系,利用“性相融即”、“体用自在”弥合性相二宗在心性问题上的分歧;通过对“真妄”、“理事”的考察,提出“真妄不二”、“理事无阂”、“万行由心”等义,力求拆除心体与理体之间的藩篱,以禅宗之“心”的根本义来圆摄佛教的一切教义;通过对“观心”与“成佛”的探析,以所谓的“正心”糅合伦理之心与解脱之心,使“明心见性”完全挺立起来,让“真心论”最终落在实处。
     第三章论述延寿的圆教观。本文主要从以心为宗、以心判教、禅教合一、万善同归等方面,阐述延寿圆教观的具体内涵。圆教是永明禅法的最终归趣。延寿力图站在禅宗的立场上,以心为宗,以心判教,建构一个“禅教一致”、“万善同归”的圆顿法门,对禅宗及传统佛教进行调适,让成佛之道有规可循、有范可遵,克服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对峙和紧张,使佛教彻底迈向入世实践。在唐宋转型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俗社会的制约,因而必须在诸如“真”与“俗”、“教”与“禅”、“出世”与“入世”等一系列问题上有所折衷融合。延寿以“心宗”为衡对唐五代以来的禅宗进行了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佛教“折衷融合”的思想特色。他倡导的“圆顿法门”反映了中国佛教在“唐宋转型”时期面对世俗社会变化所进行的自我调适,同时也奠定了宋以后佛教发展的基调。
     第四章论述延寿与隋唐佛教的理论分歧。本文在确认延寿与澄观、宗密、文益等人之间有着直接的思想渊源的前提下,力图澄清他们在思想内涵上的分歧。在我们看来,延寿与澄观、宗密、文益等人在遵循同一理论进路时,却在不同的语境下,尝试着不同的心学模式。从实质而言,延寿思想只是对隋唐佛教的一种调适与改良。本文试图以永明延寿和圭峰宗密的思想比较为中心,主要从“一心”说、圆教观、华严禅等方面,比较、分析延寿与宗密在理论上的分歧,以此来凸显延寿思想的个体特征。我们认为,延寿之所以强调“圆修顿悟”、“万善同归”,一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大一统思维定势;二是受到了浙东区域文化及自身学术传统的深刻影响;三是基于对中国佛教生存状况的清醒认识。
     第五章探讨延寿思想的历史影响。本文主要以宋代以后的中国佛学和儒学为背景,对延寿思想的历史价值加以考察。我们认为,一方面,在中国佛教不断世俗化的进程中,延寿的圆教理念实际上奠定了后来禅教如一、禅净合流的理论基石,开启了后世佛教发展的序幕,甚至对近现代的“人间佛教”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这种过度的世俗化倾向又加速了佛教自身的衰落。另一方面,“一心”说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考察了心与性、本质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中国传统佛教的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度反思,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的一次集中阐发。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思考直接影响了宋代理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对儒学型态由汉唐以来的“笺注经学”转化为宋明时期的“心性儒学”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In the end of Five Dynasties,the Chinese Buddhism was in the difficult time. Buddhist schools declined, except that ,only the South Zen developed .But in the Zen development process, it lost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restriction, mixed of goodness and badness.The phenomenon was more serious day by day,in fact it intensified the Buddhism‘s crisis.
     During early Song Dynasty, the long-term fission situation had finished, the new unified aspect had already formed.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China feudal society had turned into the later period. where Buddhism should go became stern topic ,which the people could not be avoided.
     Yongming Yanshou (904—975) insisted that the”single-mind”was the basis of all the Buddhist schools, advocated "the pofect doctrine”.He tried "to teach the religious doctrine catered to changed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by newly the circle".
     This kind of " pofect doctrine”and " single -mind" saying, had not only absorbed with conformity the Buddhism thoughts of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completely, compromised at that time in Buddhism as well as Buddhism and common custom society's each kind of contradiction, weakened Zen’s wrong,made Buddhism the appearance which unfolded in the new words scene, but also ,had made the later generation China Buddhism to the deffent pattern ; At the same time, it had also developed the research field of mind which the Buddhism tradition discussed, affected the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to study the“mind”.
     How to discuss and introduce the Buddhism thoughts in this connotation; How to explanat the Buddhism's self- accent suitable ability under different world;How to inspect objectively the reconsidering Zen thoughts’connot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course; How to grasp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comprehensively and realize the cultural context which transforms? Not only is our generation“s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is the task to research the appraisal, the inheritanc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nd in the objective standpoint, to take the" single -mind“and”the pofect doctrine " as the basic point, to analysis the Buddhism thought and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Yanshou ;promulgates the statue of Yanshou in the Chinese Zen history, and the Buddhism history, even the philosophy history.
     This article divides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Yanshou and his Buddhism thought production background. The Buddhism thought of Yanshou has the bright individual color and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On the one hand, it was the real portraya of Yanshou’s life; Another aspect, it wa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which Buddhism develops, the intrinsic request that the China feudal period removed towards the unification by the fissio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ingle-mind". The "Single-mind" is the theory cornerstone of Yanshou. Through the discussion to"WEISHI" and”WEIXIN”, distinguish the mind, the knowledge level extremely relates, he attempted to close disposition two in the disposition question differenc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to "XINTI"and "LITI" inspection,he let Buddhism all religious doctrines with belongs to the Zen’s min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to“JIANXING”and”MINGXIN”,he put "the sincerity theory" finally fall on the tangible,had Buddhism unfold some kind of new style in the practice. Yanshou“s new annotation which discussed to the Buddhism disposition,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melted Buddhism in " Mind "on difference and the conflict, had compromised Zen in the righteousness principle contradic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the perfect doctrine”.Yanshou tried hard to make "the single-mind" into“the perfect doctrine”. He absorbed all Buddhism sect, weakened the prevalent abuses, overcame between rational and belief confronting caused Buddhism thoroughly to step to concretely enters the world practice. We believe that, What Yanshou emphasized " the sudden enlightenment", "Wan Shan Tong Gui" is: First is the Chinese inherent universal thought format causes; Second is the latent region background as well as reveals in oneself studies raises causes ;Third, the common custom righteousness which undertakes to the Chinese Buddhism survival condition sober consciousness——China monk audiences must be bigger than it by far the privilege which obtains as the religious clergy, achieves Buddhahood the road to follow the rule . Although, this had made the zen into "the mind school", but, this method actually adapted changed the words scene, impelled Buddhism's continuation development.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Yanshou’s thought. It is clear that, Yanshou’s thought was from Chengguan,Zongmi, Wenyi and so on.we try to clarify them in the thought. We believe that, under the different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ctually they were attempting the different study pattern. This article takes Zongmi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 of Yanshou.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Yanshou. On the one hand, in the Buddhism unceasing Common custom advancement, he opened the prologue which later generation Buddhism developed, even "the world Buddhism" also constituted a more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the modern times, simultaneously, this kind of excessively Common custom tendency had accelerated the Buddhism decline. On the other hand,“the Single-mind”was to the disposition principle, the essence and the debates.In fact , it was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 Buddhism's depth reconsidering,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entralism introspection,had affected the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to discuss the“mind”.
引文
1杨曾文:《永明延寿及其著作》,《永明延寿大师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05年版。
    2陈兵:《中国佛学的第二位集大成者——永明延寿》,《永明延寿大师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05年版。
    3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5页。
    1霍韬晦:《现代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1吴忠伟:《圆教的危机与普系再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冉云华:《永明延寿》,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9年版,第1页。
    1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2根据《宋高僧传》记载,延寿“本籍钱塘”,道原《景德传灯录》也认为永明延寿的出身地是余杭,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宗晓《乐邦文类》、昙秀《人天宝鉴》则认为是丹阳,我们一般采取折中的说法,认为延寿先祖原系丹阳人,父王氏归吴越后,迁临安府余杭县。
    3《五灯全书》卷20,《卍新纂续藏经》册81,页588中。
    4《五灯全书》卷20,《卍新纂续藏经》册81,页588中。
    5《五灯全书》卷20,《卍新纂续藏经》册81,页588中。
    6冉云华:《永明延寿》,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9年版,第41页。
    
    
    1明·通容集《五灯严统》卷10,《卍续藏》册139。
    2小林正美:《智顗の忏法の思想》,《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第358页,东京:创文社,1993年。
    3宋·赞宁:《宋高僧传》,《大正藏》册50,页859下~887中。
    4宋·智昭:《人天眼目》卷4,《大正藏》册48,页324下。
    5宋·智昭:《人天眼目》卷4,《大正藏》册48,页324下。
    6宋·智昭:《人天眼目》卷4,《大正藏》册48,页325上。
    1《五家正宗赞》卷4,《卍新纂续藏经》册78,页620中。
    2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本《宋高僧传》下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08页。
    3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本《宋高僧传》下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08页。
    4《五灯全书》卷20,《卍新纂续藏经》册81,页588中。
    5潘桂明等:《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1页。
    6宋·慧洪:《禅林僧宝传》卷9,《卍续藏》册137。
    1《五灯全书》卷20,《卍新纂续藏经》册81,页588中。
    2潘桂明等:《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2页。
    3清·行正:《雪窦寺志》卷4,《中国佛史志汇刊》第1辑第87册。
    4延寿:《智觉禅师自行录》《卍续藏》册111,页83。-
    5注:延寿的六十一本着作,现存十一种,其余多已佚散。足以代表他思想的主要著作,如《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神栖赡养赋》、《唯心决》、《受菩萨戒》、《定慧相资歌》、《警世》等,都还存在。
    1详见杨曾文《永明延寿及其著作》一文的有关论述,《永明延寿大师研究》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年版,第453—463页。
    2宋·慧洪:《林间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册87,页275中。
    3宋·昙秀辑《人天宝鉴》卷1,《卍新纂续藏经》册87,页23中。
    4明·际祥:《净慈寺志》卷8,《中佛史志汇刊》第1辑第18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1月。
    5明·智旭:《灵峰宗论》卷7,校定《宗镜录》跋,台中:台中莲社,1994年版。
    1延寿:《万善同归》卷下,《大正藏》册48,页992上。
    
    1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3年版,第39页。
    2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1五代·文益:《宗门十规论》,《卍续藏》册110;《卍新纂续藏经》册63。按:本段对《宗门十规》的解读也参照了[日]忽滑谷快天的《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第351页。
    2注:《宗镜录》第四十六卷统计的120种邪外之见与《唯心诀》的说法,完全一样,后者可能是前者的母本;本节除特殊标注外,皆引自《宗镜录》第四十六卷,故不再一一标明。
    
    
    1延寿:《永明寿禅师垂诫》,《大正藏》册48,页993中。
    2延寿:《宗镜录》卷43,《大正藏》册48,页671上。
    1唐·法海集《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大正藏》册48,页340下。
    2《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大正藏》册48,页340下。
    3《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大正藏》册48,页338下。
    1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页。
    2延寿:《唯心诀》,《大正藏》册48,页688。按:为省略起见,以下有关延寿的引文出处省去姓名。
    3龚隽:《禅史钩沉》,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2页。
    4惠洪:《题华严纲要》,《石门文字禅》卷25,《四部丛刊正编》第50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
    1宗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0中。
    2注: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作出推断,五家禅的形成,一方面是自家体悟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接纳禅外思想的差异所致。
    3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9,《大正藏》册51,页265上。
    4宋·赞宁:《宋高僧传》卷13,《大正藏》册50。
    5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28,《卍新纂续藏经》册75,页251中。。
    1五代·文益:《宗门十规论》卷1,《卍新纂续藏经》册63。
    2五代·文益:《宗门十规论》,《卍新纂续藏经》册63。
    3《列祖提纲录》卷11,《卍新纂续藏经》册63,页82上。
    4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28,《卍新纂续藏经》册75,页251中。
    5《文益语录》,《禅宗语录辑要》上海古籍出版社95年版,第97页。
    6《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 ,页612上。
    
    1《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
    2《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本纪》。
    3《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本纪》。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六月。
    5《太宗实录》卷26。
    
    
    1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2页。
    2《佛祖历代通载》卷18、《释氏稽古略》卷4、《净慈寺志》等均有记载。
    3《佛祖历代通载》卷18、《释氏稽古略》卷4、《净慈寺志》等均有记载。
    4《续传灯录》卷22 ,《大正藏》册51,页613下。
    
    1宋·志盘:《佛祖统纪》卷14,《大正藏》册49。
    2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0,《卍续藏》册138。
    3潘桂明:《〈宗镜录〉精选白话版》,佛光山宗教委员会印行1996年,第277页。
    
    
    1杨维中:《心性与佛性》,《法藏文库》第12辑,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1年,第449页。
    2冉云华:《永明延寿》,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版,第137页和第159页。
    3《宗镜录》卷37,《大正藏》册48,页635中。
    1太虚法师总抉择佛法为“简择主之般若宗、有为主之唯识宗、无为主之真如宗”三宗,继而印顺法师又别释为“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三系。
    2胡晓光:《从永明禅师的唯心观谈起看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质》,《第二届吴越佛教文化与社会暨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一千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杭州佛学院,2004年)。
    1详见肖永明《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一文,《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393页。
    2详见胡晓光《略论“唯心”义与“唯识”义》一文,《法音》2001年第2期(总第198期)。
    3详见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一文,《法音》1993年第10期。
    
    
    1《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4下。
    2《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第四,《大正藏》册16。
    1《宗镜录》序,《大正藏》册48,页418。
    2《宗镜录》卷57,《大正藏》册48,页745下。
    3《宗镜录》卷57,《大正藏》册48,页745下。
    4详见杨维中《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一文,《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页。
    5《宗镜录》卷62,《大正藏》册48,页768上。
    6《宗镜录》卷62,《大正藏》册48,页768中。
    
    
    1《宗镜录》卷62,《大正藏》册48,页768中。
    2《宗镜录》卷62,《大正藏》册48,页768中。
    3《宗镜录》卷62,《大正藏》册48,页768中。
    
    
    1此段意思均参照《宗镜录》卷73有关文字,《大正藏》册48。
    2《宗镜录》卷11,《大正藏》册48,页477中。
    3《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6中。
    
    
    1《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6下。
    2《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8上。
    3《宗镜录》卷47,《大正藏》册48,页693下。
     1《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
     1《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3中。
    1《宗镜录》卷42,《大正藏》册48,页663中。
    2《宗镜录》卷3,《大正藏》册48,页431中。
    3《宗镜录》卷16,《大正藏》册48,页499上。
    4《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下。
    5《宗镜录》卷93,《大正藏》册48,页921中。
    6《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4下。
    7《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6上。
    8《宗镜录》卷3,《大正藏》册48,页430下。
    
    
    1《宗镜录》卷3,《大正藏》册48,页433下。
    2《宗镜录》卷3,《大正藏》册48,页430下。
    3《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4上。
    4《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4上。
    1《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4下。
    2参考《成唯识论》卷8,《大正藏》册43。
    1《宗镜录》卷5,《大正藏》册48,页442中。
    2《宗镜录》卷5,《大正藏》册48,页442下。
    3《大乘起信论》,《大正藏》册32,页576上。
    4详见杨维中《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一文,《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页。
    1 (日)吉田刚:《永明延寿之华严思想》,《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页。
    2以上引自《宗镜录》卷14、卷3、卷17,载《大正藏》册48,页492下、页433下、页504下。
    3杨曾文:《永明延寿的心性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07)。
    4《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5中。
    5《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17下。
    
    1《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下。
    2《宗镜录》卷29,《大正藏》册48,页584中。
    3《宗镜录》卷25,《大正藏》册48页556下。
    
    1唐·宗密:《圆觉经大疏》卷1,《卍新纂续藏经》册9,页331中。
    2唐·宗密:《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1,《卍新纂续藏经》册5。
    3唐·宗密:《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1,《卍新纂续藏经》册5。
    4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8下,《卍新纂续续藏经》册9。
    1《宗镜录》卷25,《大正藏》册48,页556下。
    2《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5下。
    3《宗镜录》卷20引澄观《华严经疏》之语,《大正藏》册48,页527下~528上。
    4《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4下。
    5《宗镜录》卷13,《大正藏》册48,页482下。
    6主要参考《宗镜录》卷4有关段落,载《大正藏》册48,页435~438。
    7法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册45,页604。
    
    1《宗镜录》卷5,《大正藏》册48,页441下。
    2《注心赋》卷3,《卍续藏》册111。
    3《宗镜录》卷25,《大正藏》册48,页557上。
    4《注心赋》卷3,《卍续藏》册111。
    5《宗镜录》卷16,《大正藏》册48,页499下。
    6孔维勤:《宋释永明延寿之理事观》,《华冈佛学学报》第8期(1985.10)。
    
    
    1杨曾文:《永明延寿的心性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07)。
    2《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3上。
    
    1《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9上。
    2《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4上。
    3《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中。
    4《宗镜录》卷3,《大正藏》册48,页431下。
    5《宗镜录》卷14,《大正藏》册48,页488下。
    6、《宗镜录》卷41,《大正藏》册48,页660上。
    1杨曾文:《永明延寿的心性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07)。
    2《宗镜录》卷14、卷3,分别载《大正藏》册48,页491上、页428中。
    3《大正藏》册48,《大正藏》册48。
    1《大正藏》册48,页543下~544上。
    2《大正藏》册48,页958下。
    3详见杨曾文《永明延寿的心性论》一文,详见《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07)。
    4《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6上。
    5《宗镜录》卷5,《大正藏》册48,页442中。
     1《宗镜录》卷97,《大正藏》册48,页941中。
    1《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册48,页339上。
    2《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册48,页340下。
    3《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册48,页338下。
    4《宗镜录》卷36,《大正藏》册48,页623下。
    5《宗镜录》卷36,《大正藏》册48,页623下。
    1《宗镜录》卷90,《大正藏》册48,页909上。
    2周贵华:《〈宗镜录〉之圆融观》,《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页。
    3《宗镜录》卷10,《大正藏》册48,页474上。
    
    1《宗镜录》卷90,《大正藏》册48,页909上。
    2《宗镜录》卷27,《大正藏》册48,页567下。
    3《宗镜录》卷43,《大正藏》册48,页671中。
    4《宗镜录》卷24,《大正藏》册48,页550上。
    1《宗镜录》卷27,《大正藏》册48,页567中。
    2详见蒋海怒《唐五代“禅教一致”思潮的深层结构变迁》一文,《闽南佛学》第2期,1998年。
    3《宗镜录》卷39,《大正藏》册48,页649下。
    4《宗镜录》卷24,《大正藏》册48,页553上。
    5《宗镜录》卷98,《大正藏》册48,页942中。
    6《宗镜录》卷44,《大正藏》册48,页676上。
    
    1《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6中。
    2冉云华:《永明延寿》,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版,第157~178页。
    3冉云华:《论中国佛教核心思想的建立》,《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卷上)(2000年)。
    1注:按照吕澂的说法,延寿对“宗”与“教”其实是不明的,故他所指的“圆宗”与我们所指的“圆教”应该是一个意思。详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一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4页。
    2注:圆教指究竟圆满之佛教。在我国,将诸经典内容体系化,以作教相判释,而称究竟圆满之教为圆教。笔者认为,这是就狭义而言的,属于传统教法(天台、华严等)的分判。若就广义而言,圆教则指圆摄、圆通诸宗诸教的圆融、圆满之教。这种“圆教”融通义理、践行等多个方面,既是教法,又是行法;既面对上上之根,又考虑中下之根;既是“教”,又是“宗”。故在我们看来,延寿所说的“顿悟圆修”法门应属于广义的“圆教”范畴。
    3详见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一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页。
    4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3页。
    5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1《宗镜录》卷83,《大正藏》册48,页872下。
    2《宗镜录》卷16,《大正藏》册48,页499上。
    3详见吴忠伟《心为文字之性》一文,《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4《唯心诀》,《大正藏》册48。
    5《宗镜录》卷32,《大正藏》册48,页603下。
    1《宗镜录》卷37,《大正藏》册48,页634上。
    2《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 ,页426上。
    3《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7上。
    4《宗镜录》卷4,《大正藏》册48,页433下。
    5《宗镜录》卷20,《大正藏》册48,页523中。
    6详见张志芳《永明延寿的“一心”说评析》一文,《闽南佛学》,2004年。
    7《宗镜录》卷6,《大正藏》册48,,页449上。
    
    1《宗镜录》卷22,《大正藏》册48,页536中。
    2《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5上。
    3《宗镜录》卷45,《大正藏》册48,页683中。
    4《唯心诀》,《大正藏》册48。
    5《宗镜录》卷97,《大正藏》册48,页940上。
    
    
    1此两段的引文,均见《宗镜录》卷97,页941上。
    2详见《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544页。
    
    
    1《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大正藏》册48,页338下。
    2《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大正藏》册48,页339上。
    3《宗镜录》卷29,《大正藏》册48,页586中。
    1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399中。
    2《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4上。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年,第477~459页。
    
    1《宗镜录》卷36,《大正藏》册48,页626下~627上。
    2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0中。
    2《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19下。
    3《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0上。
    4《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0上。
    5《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0上。
    
    
    1《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0上。
    2《妙法莲华经玄义》卷10,《大正藏》册33,页808下。
    3《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0上。
    4《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0下。
    5《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21上。
     1《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18中。
    
    1《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18下。
    2《宗镜录》卷16,《大正藏》册48,页500上。
    3《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册48,页984中。
    
    
    1《宗镜录》卷26,《大正藏》册48,页565中。
    2《华严探玄记》卷1,《大正藏》册35,页116~117。
    3《宗镜录》卷26,《大正藏》册48,页565下。
    4《宗镜录》卷26,《大正藏》册48,页565下。
    
    1参阅胡适:《神会和尚遗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版,第239页。
    2《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18下。
    3《宗镜录》卷27,《大正藏》册48,页568上。
    4《宗镜录》卷37,《大正藏》册48,页633下。
    
    1《宗镜录》卷37,《大正藏》册48,页631下。
    2《宗镜录》卷35,《大正藏》册48,页618下。
    3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4吴忠伟:《心为文字之性》,《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5吴忠伟:《圆教危机与普系再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1延寿:《宗镜录》卷25,《大正藏》册48,页560中。
    2惠洪:《题华严纲要》,《石门文字禅》卷25,《四部丛刊正编》第50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
    3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0中。
    4刘元春:《延寿“一心为宗”的现实意蕴》,《佛教研究》,1995年。
    1注:六祖慧能尚提倡以《金刚经》印心。据《六祖坛经》载,六祖开示法达,法达悟道后,六祖仍让法达读诵《法华经》。
    2具体情况,见印顺《中国禅宗史》(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等书的有关章节。
    3《宗镜录》卷44,《大正藏》册48,页675下。
    4《唯心决》,《大正藏》册48。
    5《宗镜录》卷43,《大正藏》册48,页671上。
    6《宗镜录》卷25,《大正藏》册48,页560中。
    
    1《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下~418上。
    2《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上。
    3《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954下。
    4《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中。
    5《宗镜录》卷42,《大正藏》册48,页663上。
    6《宗镜录》卷61,《大正藏》册48,页762下。
    
    
    1《宗镜录》卷29,《大正藏》册48,页585中。
    2《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4上。
    3《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中。
    4《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中。
    5《宗镜录》卷25,《大正藏》册48,页506中。
    6《宗镜录》卷43,《大正藏》册48,页667上。
    7《宗镜录》卷61,《大正藏》册48,页762下。
    8《宗镜录》卷46,《大正藏》册48,页685上。
    9《宗镜录》卷38,《大正藏》册48,页640上。
    
    1《宗镜录》卷40,《大正藏》册48,页653中。
    2《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6上。
    3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3年版,第104页。
    4《宗镜录》卷36,《大正藏》册48,页626中。
    
    1《宗镜录》卷36,《大正藏》册48,页626中。
    2《宗镜录》卷13,《大正藏》册48,页484中。
    3《宗镜录》卷13,《大正藏》册48,页484中。
    4《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3中。
    5《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83上。
    6《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84中。
    7《宗镜录》卷23,《大正藏》册48,页544中。
    
    1《宗镜录》卷37,《大正藏》册48,页637中。
    2《宗镜录》卷37,《大正藏》册48,页637中。
    3《五灯会元》卷7,“保福从展禅师”。
    4《五灯会元》卷10,“清凉文益禅师”。
    5宋颐藏主集《古尊宿语录》卷4,“镇州临济(义玄)慧照禅师语录”。
    6《宗镜录》卷28,《大正藏》册48,页579下。
    1曾普信:《华严与禅》,《华严思想论集》第363页。
    2《宗镜录》卷23,《大正藏》册48,页543中。
    3《宗镜录》卷66,《大正藏》册48,页791中。
    4详见陈兵《中国佛学的第二位集大成者——永明延寿》一文,《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3年版,第73页。
    2潘桂明等:《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年版,第245页。
    3《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72中。
    4《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册48,页987中。
    5《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71下。
    
    1《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页下~959上。
    3《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80下。
    
    
    1《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81页上、下。
    2《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58页下。
    3《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65页上。
    1汤一介编选《汤用彤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410页。
    2汤一介编选《汤用彤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3洪樱娟:《永明延寿“禅净双修”之探讨》,《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神秀:《观心论》卷1,《大正藏》册48,页1273上。
    2详见陈兵《中国佛学的第二位集大成者——永明延寿》一文,《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3《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下~959上。
    4《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下~959上。
    5《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下~959上。
    6《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下~959上。
    7《永明道迹》,《卍新纂续藏经》册86。
    8《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下~959上。
     1《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册48,页352中。
    1《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6中。
    2按:董群曾在《延寿对宗密禅教融合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对延寿与宗密的思想关联进行过详细的论证,已获得学界的认同。详见《永明延寿大师研究》一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3潘桂明:释译《<宗镜录>精选白话版》,佛光山宗教委员会印行1996年,第273页。
    4董群:《延寿对宗密禅教融合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永明延寿大师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399;而宗密原注:《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2〔唐〕宗密:《原人论?直显真源第三(佛了义实教)》,《大正藏》册45,页710。
    3“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见《卍新纂续藏经》册9《圆觉经略疏钞》;又见《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一上,《卍新纂续藏经》册9。宗密在其它著作中也反复强调“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说法,如《禅源诸诠集都序》卷2、卷3。
    4《禅源诸诠集都序》卷3,《大正藏》册48,页406。
    1〔唐〕宗密:《圆觉经略疏钞》,《卍新纂续藏经》册9;而宗密在《圆觉经大疏》中的此段论述则是这样说的:“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即是一切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
    2《禅源诸诠集都序》,卷3,《大正藏》,册48,页406;宗密原注:“指其体也;此言最的,余字不如。若云非性非相,能语言运动等是心者,何异他所问词也”。
    3注:针对宗密的真心论,董群、冉云华等人曾进行研究,故本文只作一般性评介,不再作详细的论证。
    4《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5中。
    5杨杰:《宗镜录》序,《大正藏》册48,页415上。
    
    
    1《宗镜录》卷16,《大正藏》册48,页499上。
    2《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5中。
    3《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5中。
    4《宗镜录》卷28,《大正藏》册48,页581中。
    1详见冉云华的《宗密》一书,第五章、第四节。
    2宗密:《原人论》序,《大正藏》册45,页708上。
    3宗密:《原人论》序,《大正藏》册45,页708上。
    4宗密:《圆觉经大疏》序,《卍新纂续藏经》册9。
    5宗密:《圆觉经略疏钞》,《卍新纂续藏经》册9,页865中。
    6宗密:《华严原人论合解》,《大正藏》册58,页799。
    7宗密:《原人论》序,《大正藏》册45,页710中。
    8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2 ,《大正藏》册48,页412下。
    
    1宗密:《原人论》序,《大正藏》册45 ,页708上。
    2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7上,《卍续藏》册14。
    3王开府:《宗密〈原人论〉三教会通平议》,《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7期(2002.07)。
    4宗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2中。
    5宗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1下。
    6宗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4上。
    1宗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4上。
    2宗密:《都序》卷2,《大正藏》册48,页408中。
    3宗密:《都序》卷2,《大正藏》册48,页407中。
    4宗密:《都序》卷2,《大正藏》册48,页407中。
    5延寿:《宗镜录》卷2,《大正藏》册48,页425中。
    6延寿:《唯心诀》,《大正藏》册48册。
    7延寿:《宗镜录》卷46,《大正藏》册48,页687中。
    8延寿:《宗镜录》卷28,《大正藏》册48,页581中。
    9延寿:《宗镜录》卷33,《大正藏》册48,页608中。
    
    1延寿:《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中。
    2延寿:《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下。
    3《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中。
    4《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下。
    5《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5下。
    6《唯心诀》,《大正藏》册48。
    7《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册48,页987下。
    1董群:《融合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2宗密:《圆觉经略疏钞》卷4,《卍新纂续藏经》册9。
    3胡适:《跋裴休的唐故圭峰宗密定慧禅师传法碑》,《胡适学术论文集?中国佛学史》,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3页。
    4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2下。
    
    
    1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 ,页405上。
    2董群:《融合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3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卍续臧》册110,页872下。
    
    1《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8中。
    2《宗镜录》卷3,《大正藏》册48,页428中。
    3《宗镜录》卷19,《大正藏》册48,页521下。
    4《宗镜录》卷43,《大正藏》册488,页669下。
    5《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5下。
    6《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6下。
    7《宗镜录》卷34,《大正藏》册48,页615上。
    8《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7下。
    
    
    1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2赞宁:《高僧传》卷6,《大正藏》册50。
    3注:转引自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一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1详见[日]小岛岱山《宗镜录的根本思想在于五台山系》一文,《永明延寿大师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2详见[日]吉田刚的《永明延寿之华严思想》一文,《永明延寿大师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宗镜录》卷5,《大正藏》册48,页442上。
    2《圆觉经略疏序注》卷1下,《卍新纂续藏经》册10。
    3《圆觉经大疏钞》卷1下,《卍续藏》册14,页523下。
    4《圆觉经大疏钞》卷1下,《卍续藏》册14,页523下。
    5《圆觉经大疏钞》卷1下,《卍续藏》册14,页524中。
    1《遥禀清凉国师书》,《大正藏》册39,页576下。
    2《遥禀清凉国师书》,《大正藏》册39,页576下。
    3《遥禀清凉国师书》,《大正藏》册39,页576下。
    4 [加拿大]冉云华:《宗密》,台北大东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15页。
    5《遥禀清凉国师书》,《大正藏》册39,页576下。
    6《遥禀清凉国师书》,《大正藏》册39,页576下。
    7《宗密传》,《宋高僧传》卷6。
    
    1《人天眼目》卷4,《大正藏》册48,页324中。
    2宋·慧洪:《禅林僧宝传》卷9,《卍续藏》册137。
    3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版,页5。
    
    
    1李翱:《复性书》(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全唐文》卷579。
    3《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刘禹锡集》卷4。
    
    
    1《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
    2 [日]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208页。
    
    
    1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2页。
    2《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58下。
     1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张永堂译,载《中国思想与制度》,第3~4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77年。
    2参照麻天祥《中国禅宗史略》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7~58页。
    3宋·慧洪:《禅林僧宝传》卷9《永明智觉禅师传》,《卍续藏》册137。
    1宋·昙秀辑《人天宝鉴》,《卍续藏》册148。
    2宋·志盘:《佛祖统记》卷21,《大正藏》册49。
    3元·明本撰,慈寂编《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16上,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第25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1年。
    4《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18。
    5《御选语录?永明编序》。
    6详见潘桂明先生《永明延寿的融合思想及其影响》一文,《佛学研究》1994。
    1明·大佑集《净土指归》卷上,《卍续藏》册108。
    2《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65上。
    3《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册48,页963下。
    4宋·慧洪:《林间录》卷上,《卍续藏》册148。
    5元·天如惟则:《净土或问》,《大正藏》册47。
    6元·普度:《庐山蓬宗宝鉴》卷3,《大正藏》册47。
    7宋·志盘:《佛祖统记》卷26,《大正藏》册49。
    8元·天如惟则:《净土或问》,《大正藏》册47。
    
    
    1明·福善录《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25,《卍续藏》册127。
    2《藕益大师全集》第6册,《灵峰宗论》卷10,莆田广化寺版。
    1《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76下。
    2《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册48,页976中。
    3《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册48,页988上。
    4《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册48,页988上。
    5宋·契嵩:《再上仁宗皇帝》,《镡津文集》卷9,《大正藏》册52。
    6宋·契嵩:《辅教编·原教》,《镡津文集》卷1,《大正藏》册52。
    
    1宋·契嵩:《万言书上仁宗皇帝》,《镡津文集》卷9,《大正藏》册52。
    2宋·契嵩:《寂子解》,《镡津文集》卷8,《大正藏》册52。
    3宋·契嵩:《与石门月禅师》,《镡津文集》卷9,《大正藏》册52。
    4宋·契嵩:《辅教编·原教》,《镡津文集》卷1,《大正藏》册52。
    5宋·契嵩:《再上仁宗皇帝》,《镡津文集》卷9《大正藏》册52。
    6宋·志磐:《佛祖统纪》卷48引《圣政录》,《大正藏》册49。
    7宋·志磐:《佛祖统纪》卷48引《圣政录》,《大正藏》册49。
    1注:延寿对太虚的影响甚大,李明友曾着《太虚论永明延寿》(《吴越佛教》第一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一文,对之进行过比较详实的论证,故在此不着赘述。
    2邓子美:《20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1998年第6、7期。
    3方立天:《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中华佛学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印顺:《太虚大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2太虚:《佛法与孔子之道》,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注:以下太虚的原话均来自该书,除特别者外,一般的只注书名及章目,省略页数)
    3太虚:《佛教之人生道德》,见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4太虚:《人生的佛教》,见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第80页。
    5太虚:《人生观的科学》,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
    6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第94页。
    7太虚:《去私戒懒为公服务》,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
    8详见刘泽亮《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特质》一文,《福建佛教》2002年第1期。
    9太虚:《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
    
    
    1太虚:《创造人间净土》,见弘悯编《太虚大师佛学精品》,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47册,第431页,印顺主编,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70年版。
     1《万善同归集》卷中,页980下。
    
    
    1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第94页。
    2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508页。
    2注:“小佛”盖源自程颐“若要不学佛,须是见得他小,便自然不学”(《程氏遗书》卷十九)一语,就是“见其小”而“小之”,就是从理学的理论角度出发观察、发掘、批判佛学理论的欠缺或谬误,而“不为所乱”。
    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508页。
    4 [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370页。
    5《宗镜录》卷27,《大正藏》册48,页567中。
    6《宗镜录》卷16,《大正藏》册48,页501中。
    
    
    1欧阳修:《一行传》序,《新五代史》。
    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1朱熹:《释氏》,《朱子语类》卷126。
    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3董群:《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
    4注:据笔者统计,仅《宗镜录》一书,凡80卷内容皆涉及华严,多达215处。并非如冉云华所说的那样,“约有11处。
    5详见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98~404页;胡顺萍《永明延寿“一心”思想之内涵要义与理论建构》,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61~196页。
    6《程氏遗书》卷18,第195页。
    
    1《二程集·遗书》,第196页
    2《龟山学案》,《宋元学案》卷25。
    3《朱子语类》卷15。
    4《朱子语类》卷125。
    5《朱子语类》卷126。
    6《朱子语类》卷126。
    7《朱子语类》卷126。
    1杨曾文:《永明延寿的心性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07)。
    2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4~516页
    3《观物外篇·先天象数第二》,《皇极经世》卷7。
    4《正蒙·参两篇》,《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0页。
    5《朱子语类》卷98。
    6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0~343页
    7《正蒙·参两篇注》,《张子全书》卷2。
    8《朱子语类》卷78。
    9杜顺:《华严五教止观》,《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7函第5册。
    10《宗镜录》卷32,《大正藏》第48册,页601中。
    1《张载集·性理集遗》。
    2《尔雅台答问》卷1。
    3张立文:《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4《宗镜录》卷1,《大正藏》册48,页415中。
    5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八十一,又见《鲒奇亭集外编·题真西山集》
    6顾炎武:《日知录》卷3。
    7陈建:《学蔀通辨》前编上卷。
     1张立文:《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1任继愈:《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6页。
    
    
    1详见潘桂明《<宗镜录>精选白话版》一书,佛光山宗教委员会印行1996年。
    2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大正藏》册48,页400下。
    3详见蒋海怒《唐五代“禅教一致”思潮的深层结构变迁》一文,《闽南佛学》,1998年第2期。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180页。
    1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4页。
    2《伯修》,《袁宏道集笺校》卷6,第279页。
    3袁宏道:《珊瑚林》,明万历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4详见向世山《宗密的方法论模式》一文,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4期。
    5钱穆:《读宗密〈原人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四辑《华严典籍研究》,第359~375页。
    6吕澂:《华严原人论通讲》,载《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7宋·慧洪:《林间录》卷下,《卍续藏》册148。
    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1页。
    9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法音》,1993年第10期。
    
    1《万善同归集》卷下,《大正藏》册48,页988上。
    2潘桂明等《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年版,第243~244页。
    
    1明·袁宏道:《西方合论》卷2,《大正藏》册47,页394。
    2《居士分灯录》卷下,《卍新纂续藏经》册86,页596。
    3《竹窗随笔·经教》,《(明版嘉兴)大藏经》册33,新文丰1994年。
    4《紫柏尊者全集》卷6,《卍新纂续藏经》册73,页195。
    5详见潘桂明《<宗镜录>精选白话版》一书,佛光山宗教委员会印行1996年,第14~15页。
    《神栖赡养赋》,《大正藏》册47,台北:新文丰。
    《万善同归集拣示西方》,《大正藏》册47。
    《宗镜录》,《大正藏》册48。
    《万善同归集》,《大正藏》册48。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大正藏》册48。
    《定慧相资歌》,《大正藏》册48。
    《警世》,《大正藏》册48。
    《永明寿禅师垂诫》,《大正藏》册48。
    《三支比量义钞》,《卍续藏》册87,台北:新文丰。
    《真唯识量》,《卍续藏》册87。
    《受菩萨戒法》,《卍续藏》册105。
    《观心作枢》,《卍续藏》册114。
    《自行录》,《卍续藏》册111。
    《心赋注》,《卍续藏》册111。
    《慧日永明智觉禅师山居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年版。
    《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册1。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隋·瞿昙法智译,《大正藏》册1。
    《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9。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刘宋·昙无蜜多译,《大正藏》册9册。
    《性刚三昧经》,北凉·失译,《大正藏》册9。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0。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0。
    《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长铠译,《大正藏》册12。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册1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良耶舍译,《大正藏》册12。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作奘译,《大正藏》册12。
    《佛说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12。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失译,《大正藏》册12。
    《佛说般舟三昧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册13。
    《般舟三昧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册13。
    《拔陂菩萨经》,失译,《大正藏》册13。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隋·阇那崛多译,《大正藏》册13。
    隋·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藏》册34。
    隋·智顗《性光明经作义》,唐·灌顶记,《大正藏》册39。
    隋·智顗《观心论》,《大正藏》册46。
    隋·智顗《六妙法门》,《大正藏》册46。
    隋·智顗《四念处》,唐·灌顶记,《大正藏》册46。
    隋·智顗《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册46。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大正藏》册49。
    隋·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册37。
    北魏·昙鸾《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大正藏》册40。
    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大正藏》册34。
    唐·湛然《维摩经略疏》,《大正藏》册38。
    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藏》册46。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藏》册35。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演义钞》,《大正藏》册36。
    唐·李通作《新华严经论》,《大正藏》册36。
    唐·窥基《阿弥陀经通赞疏》,《大正藏》册37。
    唐·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
    唐·窥基《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正藏》册43。
    唐·窥基《注维摩诘经》,后秦·长肇,《大正藏》册38。
    唐·智俨《华严一乘十作门》,《大正藏》册45。
    唐·法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册45。
    唐·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册45。
    唐·灌顶《观心论疏》,《大正藏》册46。
    唐·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册50。
    唐·灌顶《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慧然集,《大正藏》册47。
    唐·灌顶《性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郭凝之编集,《大正藏》册47。
    唐·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大正藏》册47。
    北魏·昙鸾《略论安义净土义》,《大正藏》册47。
    唐·道绰《安义集》,《大正藏》册47。
    唐·法照《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大正藏》册47。
    唐·法海集《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册48。
    唐·裴休集《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册48。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册48。
    唐·宗密《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卍续藏》册7。
    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卍续藏》册14。
    唐·作觉《永嘉集》,《大正藏》册48。
    唐·道宣《续高长传》,《大正藏》册50。
    唐·慧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册50。
    唐·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册52。
    唐·复礼《十门辩惑论》,《大正藏》册52。
    唐·净觉《楞伽师资记》,《大正藏》册85册。
    五代·文益《宗门十规论》,《卍续藏》册110。
    宋·宗晓《义邦文类》,《大正藏》册47。
    宋·宗晓《义邦遗稿》,《大正藏》册47。
    宋·王龙舒《龙舒增广净土文》,《大正藏》册47。
    宋·志盘《佛祖统纪》,《大正藏》册49。
    宋·赞宁《宋高长传》,《大正藏》册50。
    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大正藏》册51。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大正藏》册51。
    宋·戒珠《净土往生传》,《大正藏》册51。
    宋·慧以《林间录》,《卍续藏》册148。
    宋·圆悟录《枯崖禅师漫录》,《卍续藏》册148。
    宋·昙秀辑《人天宝鉴》,《卍续藏》册148。
    宋·宗鉴集《释门正统》,《卍续藏》册130。
    宋·慧以《禅林长宝传》,《卍续藏》册137。
    宋·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册138。
    宋·契嵩《镡津文集》,《大正藏》册52。
    宋·王古《新修往生传》,《卍续藏》册135。
    元·中峰《三时系念仪范》,《卍续藏》册128。
    元·普度《庐山莲宗宝鉴》,《大正藏》册47。
    元·熙仲集《历代释氏资鉴》,《卍续藏》册132。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卍续藏》册132。
    元·善遇编《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卍续藏》册122。
    元·中峰《往生集》,《大正藏》册51。
    元·中峰《禅关策进》,《卍续藏》册114。
    明·袁宏道《西方合论》,《大正藏》册47。
    明·法藏《五宗原》,《卍续藏》册114。
    明·觉岸《释氏稽古略》,《大正藏》册49。
    明·御制《神长传》,《大正藏》册50。
    明·大佑集《净土指归集》,《卍续藏》册108。
    明·通容集《五灯严统》,《卍续藏》册139。
    明·大壑辑《永明道迹》,《卍续藏》册146。
    明·李贽《净土决》,《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卷61,白马精社印经会。
    明·福善录《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卍续藏》册127。
    清·济能《角虎集》,《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卷61。
    程颐、程颢《二程全书》清光绪戊申年谵雅局重刊本。
    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北宋·释德以《石门文字禅》,《禅门逸书初编》第四册,台北:汉声出版社,1987年。
    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中国佛史志汇刊》第一辑第81册。
    明·释履平《雪窦寺志略》,《中国佛史志汇刊》第一辑第88册。
    明·释智旭《阅藏知津》,台北:新文丰,1973年6月初版。
    明·释智旭《净土十要》(上、下),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版。
    明·释智旭《灵峰宗论》(上、下),台中:台中莲社,1994年版。
    明·释莲池《竹窗随笔》,台北:佛陀教育基性会,1991年版。
    明·释憨山《憨山老人梦游集》,(全四册),台北:新文丰,1973年版。
    明·际祥《净慈寺志》(二),《中佛史志汇刊》第一辑第18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1月。
    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日知录集释(外七种)》本。
    清·释行正《雪窦寺志》(上),《中国佛史志汇刊》第一辑第87册。
    清·彭绍生《净土圣贤录》,台北:佛陀教育基性会,2002年版。
    杭州佛学院编《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月。
    冉云华《永明延寿》,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
    冉云华《宗密》,台北:东大出版社,1988年初版
    胡顺萍《永明延寿一心思想极其内涵与理论建析》,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印行,2004年版。
    袁家耀释译《万善同归集》(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44),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二刷。
    梅光羲编辑《宗镜录法相义节要》,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7年版。
    潘桂明释译《宗镜录》,(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121),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
    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潘桂明《中国居作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潘桂明《智顗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潘桂明等《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吴忠伟《圆教的危机与普系的再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杜继文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一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初版。
    以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董群《祖师禅》,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邓克铭《法眼文益禅师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版。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胡适《胡适学术论文集?中国佛学史》,中华书局,1997年版。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年。
    汤一介编选《汤用彤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任继愈《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郭朋《宋元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顾伟康《禅宗六变》,台北:东大出版社,1994年初版。
    顾伟康《禅净合一流略》,台北:东大出版社,1997年初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霍韬晦《现代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龚隽《禅史钩沉》,三联书店,2006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维中《心性与佛性》,《法藏文库》第12辑,佛光山文教基性会出版,2001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江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太虚《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36),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年版。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张立文编《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曼涛编《禅宗史实考辩》,《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
    张曼涛编《禅宗典籍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
    张曼涛编《禅宗思想与历史》,《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张曼涛编《佛教人物史话》,《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9,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张曼涛编《净土宗史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5,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1月初版。
    张曼涛编《净土思想论集(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7,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2月初版。
    吴立民编《禅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贵华《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四川:巴蜀书社2005年版。
    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化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陈运宁《中国与宋明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日]阿部肇一《中国禅宗史》,关世谦译,台北:东大出版社,1991年版。
    [日]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美]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潮》,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美]任博克《善与恶——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体性、交互主体性与价值吊诡》,
    吴忠伟译,周建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魏道儒《宋代禅宗史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作论文,1990年。
    张志芳《一心统万法——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博作论文,2002年。
    王凤《永明禅师禅净融合思想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作论文,2003年。
    胡顺萍《宗密“教禅一致”之思想理论》,辅大中研所博作论文,1996年。
    义文华《宗镜录法相唯识之研究》,文化大学哲研所硕作论文,1964年。
    施仲谋《永明延寿思想之研究》,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硕作论文,1984年。
    施东颖《宗镜录的法相唯识思想》,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作论文,1997年。
    黄琛杰《永明延寿思想中的禅与净》,台湾国立政治中研所硕作论文, 2003年。
    何文风《法眼延寿佛教心性论及实践观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硕作论文,2006年。
    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与根识境之探讨》中国文化学院哲学研究所硕作论文,1982年。
    黄绎勋《观心与成佛——永明延寿《观心作枢》第二问的研究》,法光研究所硕作论文,1994年。
    孔维勤《宋释永明延寿之理事观》,《华冈佛学学报》第8期,1985年。
    孔维勤《宋释永明延寿论“禅净合一”》,《东吴大学传习录》第5期,1986年。
    冉云华《论中国佛教核心思想的建立》,《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
    潘桂明《永明延寿的融合思想及其影响》,《佛学研究》第3期,1994年。
    杨曾文《永明延寿的心性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
    郭齐勇《精神解脱与社会参与——佛教的当代意义之蠡测》,《江汉论坛》第7期,1995年。
    张立文《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96年。
    杨笑天《延寿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佛学研究》第6期,1997年。
    何建明《论永明延寿对近代中国禅佛教的影响》,《内明》第288期,1996年。
    刘元春《延寿“一心为宗”的现实意蕴》,《佛教研究》第4期,1995年。
    董群《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中国哲学史》第2期,2000年。
    麻天祥《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佛教研究》第4期,1996年。
    陈荣富《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普门学报》第24期,2005年
    蒋义斌《法眼文益的禅教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
    释智学《永明延寿传记研究》,《法光学坛》第5期,2001年。
    张志芳《永明延寿的“一心”说评析》,《闽南佛学》,2004年。
    胡晓光《略论“唯心”义与“唯识”义》,《法音》第2期,2001年。
    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法音》第10期,1993年。
    蒋怒海《唐五代“禅教一致”思潮的深层结构》,《闽南佛学》第2期,1998年。
    刘泽亮《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特质》,《福建佛教》第1期,2002年。
    邓子美《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第7期,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