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围绕草原这一主题,从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而较翔实的分析,试图探寻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遵循草原自然规律为原则,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认为:草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分支,含有四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草原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其中后三个生产层的含义自明,不必赘述。而前植物生产层,也可以称为景观层,就是不以收获动植物产品为目的,而以自然一人文景观来贡献于社会。本文基于草原这四个生产层,在界定和分析草原和草原经济的基础上,从草原畜牧业、草原工业、草原农业和草原旅游业四个方面,对草原经济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提要如下:
     导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内容结构;其次,对草原“沙化、退化和盐渍化”、畜牧业经济和内蒙古发展等草原经济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第三,解释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即实地调查方法、适度科学抽象方法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方法;最后,说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在介绍草原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的草原定义的同时,区分狭义草原和广义草原,并阐述了涵盖多种学科的草原概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简要介绍草原概况的同时解释草原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几种功能。根据广义草原,界定草原经济概念,分析草原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基本原则和草原经济发展的原始阶段、初级阶段、盲目开发阶段和和谐阶段等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解释草原经济与草业经济、生态经济和牧区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与草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
     第二章:对草原畜牧业的产生时期、产生地区及其产生过程、产生条件和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较翔实分析,并说明了草原畜牧业中的三大生产要素,草场、牧民和牲畜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根据畜牧业及其规模对草场产生的不同影响,详细阐述了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迁过程,即游牧业、半游牧半定居草原畜牧业、定居草原畜牧业和传统草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生产并存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简要说明和分析草原农业的产生及条件和草原农业演变的四个过程后,阐述草原农业对牧民农产品需要的满足、民族间交流的扩大以及商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对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畜牧业、草原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既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农业的客观必然性及政策措施。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作为草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草原工业及其发展的条件;其次,分析草原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客观条件和在内蒙古工业发展中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运用等主要内容。最后,强调了在内蒙古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实施“加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五章:在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所具备的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草原旅游业对内蒙古经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了今后草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The paper, targeted on grassland, by utiliz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conomics, ecology and ethnology,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economic behavior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Inner Mongolia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more accurate analysis system,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regularity and tries to figure out developing strategy or growth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on the premis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conforming to local economy,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dition and following natural order of grassland.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RenJizhou thinks: grassland, as a branch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contains four layers, namely former plant production, plant production, animal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production layer (product processing and grassland flow). The definition of the later three layers is clear while former plant production also can be called landscape layer. It is targeted at contributing to the society with humanities landscape instead of creating plant and anim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four layers,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grassland and grassland economics, in four aspects of grassland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prairie grassland, the paper analyses grassland economic theory, elaborates the points of view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respectively as follow.
     Introduction: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content structure, and research value. Secondly,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salinization, desertification, the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steppe economy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irdl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 namely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moderate abstract scienc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 Final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innov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here.
     In this first chapter: with introducing the definition of grassland from grassland science, ecology and biology fields, grasslands in the narrow sense and broad one is clarified, and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pounds concept of grassland is elaborated. The prairie grassland is generally introduces ,meanwhile, economic, ecological , cultural , leisure and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grassland is explain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ized prairie grassland, definition of grassland econom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rass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the nature, and the four stages of grassland development-- primary stage, beginning stage, blindly exploring stage and harmonious stage, the relationship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among prairie grassland economy, industry of grass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y are elaborated.
     Chapter 2: grassland stockbreeding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roducing and processing period of grassland stockbreeding , the area conditions ,producing prerequisite and the importance is accurately explained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rassland, herdsmen and livestock, which are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is clarified. According to the scale of pasture husbandry and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grassland stockbreeding, four stages of operation process of animal husbandry, namely swim animal husbandry, half-nomadic half animal, settl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traditional settlement grassland stockbreeding, and the co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modern one are showed.
     Chapter 3: after a brief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conditions of grassland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e are showed, furthermore ,the need of herdsmen met by the grassland agriculture ,the expansion of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ethic groups ,the positive effect in commerce and influence towa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imal husbandry and traditional grassland culture are demonstrated. Finally, objective necessity and measures of natural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in the Inner Mongolia vulnerable region, natural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na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but also conducive to economic growth, and to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hould be developed.
     Chapter 4: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nent of grassland economic—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grassland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Secondly, it analyzes of grassl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ing principle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 Inner Mongolia industry, and the 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Finally, it focuses on that in the Inner Mongolia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should be accelerated.
     Chapter 5: on the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here has the unique natural resources and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ones brought by tourism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ropo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 have been made.
引文
[1]施正一.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73-274页.
    [2]施正一.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页.
    [2]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1]胡自治.走遍世界看草原.森林与人类〔J〕,2008年,第5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5页.
    [2]中国百科大辞典〔Z〕(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599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Z〕农业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4]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农业大词典〔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28页.
    [5]不列颠百科全书〔Z〕(7).国际中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47-248页.
    [1]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生物学词典〔Z〕.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3]孙儒泳,李博,诸葛阳.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91页.
    [4]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79页.
    [5]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6页.
    [1]生物学词典〔Z〕.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2]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内蒙古草原资源遥感调查与监测报告〔R〕.2006年.第9页.
    [1]邓艾.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1]张同铸,毛汉英等.世界农业地理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62-311,407-414页.转引自邓艾.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2](美)F·皮尔逊F·哈珀.世界的饥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页.
    [3](美)F·皮尔逊F·哈珀.世界的饥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页.
    [1]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3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内容提要,第4页.
    [2](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2页.
    [1]张新时.草地的生态经济功能及其范式〔J〕.科技导报,2000年,第8期.
    [1]资料来源:张新时(2000:4)转引自邓艾.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56-57页.
    [2]暴庆五.草原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1]格雷琴·C·戴利凯瑟林·埃利森.新生态经济〔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Z〕经济学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428页.
    [1]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57页.
    [2]赫尔曼·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8页.
    [1]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21-22页.
    [1](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2](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第50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页.
    [2]吴彤.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和社会〔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1-19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页.
    [1]R·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3页.
    [1]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M〕.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导论4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导论第4页.
    [1]宝力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2]宝力高.草原文化概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3](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0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徐受琛.畜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页.
    [1]徐旺生.中国原始畜牧业的萌芽与产生.农业考古〔J〕,1993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21页.
    [2]包玉山.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3](美)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淑湘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53页.
    [4]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4页.
    [1](蒙)M·特木尔扎布.蒙古游牧人文化〔M〕(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第20-21页.
    [3]维克托洛娃.蒙古人:民族起源与文化渊源.第16-17页.转印自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Z〕.新编第38辑.
    [1](波斯)拉施特.史集〔M〕(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51-252页.
    [1]杨通进.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1](蒙)M.特木尔扎布.蒙古游牧人文化〔M〕(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陶克涛.毡乡春秋〔M〕(柔然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1页.
    [2]葛根高娃、薄音湖.蒙古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解读.内蒙古社会科学〔J〕,2002年.
    [3](蒙)M·特木尔扎布.蒙古游牧人文化〔M〕(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2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4页.
    [2]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1]〔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页.
    [2]邰霖、李俊生.草原畜牧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1]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马曼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79页.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1](蒙)M·特木尔扎布.蒙古游牧人文化〔M〕(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蒙)M·特木尔扎布.蒙古游牧人文化〔M〕(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3]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4]欧内斯特·舒斯基.农业与文化〔M〕.李维生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8-99页.
    [1]徐珂.清稗类钞〔M〕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277页.
    [2]侯扶江、杨中艺.放牧对草地的作用.生态学报〔J〕,2006年,第1期.
    [3]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马曼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79-380页.
    [4](美)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淑湘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51-53页.
    [1]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页.
    [2]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1]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1]马可波罗游记〔M〕.陈开俊、戴树英、刘贞琼、林键合译.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63页.
    [2]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马曼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80页.
    [3]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4](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9页.
    [1]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2页.
    [2]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3]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9页.
    [4]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马曼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80页.
    [1](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2页.
    [2]马可波罗游记〔M〕.陈开俊、戴树英、刘贞琼、林键合译.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3]内蒙古畜牧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2页.
    [1]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33页.
    [3]满铁调查会.察哈尔省锡林郭勒一般经济事情.昭和十年.第50-52页.转引自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4]江上波夫.蒙古高原横断记〔M〕.日光书院,昭和十六年(1941).第279页.
    [1](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3页.
    [2]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7-128页.
    [3]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4]东亚考古学会蒙古调查班.蒙古高原横断记〔M〕.日光书院,昭和十六年(1941).第281页.
    [5]司马迁.史记〔M〕.卷一百一十二,列传五十二.
    [6]汉书〔M〕卷四十九,列传十九.中华书局,第2285页.
    [1]司马迁.史记〔M〕.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五十.
    [2](波斯)拉施特.史集〔M〕第一卷第二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页.
    [3]彭大雅.黑鞑事略〔M〕.王国维笺证本.
    [4]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M〕.党宝海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5]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M〕.党宝海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6]张德辉.岭北纪行〔M〕.额日德木图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85页.
    [7](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2页.
    [1](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M〕(上册).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1]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何高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1页.
    [2]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何高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9页.
    [1](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M〕(上册).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2]张德辉.塞北纪行.藩部舆地丛书〔M〕.第2页.
    [1]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厅修志编史委员会.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86页.
    [2]李干.元代社会经济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0页.
    [3]程道宏、徐占江.呼伦贝尔盟志〔M)(中).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814页.
    [4]陈栋生.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转引自孛·蒙赫达赉.巴尔虎蒙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8页.
    [1]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1]吴彤.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和社会〔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2](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1](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9页.
    [2](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9页.
    [3](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1]丁连生.甘肃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6页.
    [2](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页.
    [3]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420页.
    [1](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2]徐受琛.畜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91年.第203页.
    [1]王生伟.鄂尔多斯历史农业概论.古今农业〔J〕,1993年,第4期.
    [1]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厅修志编史委员会.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49页.
    [2]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01-302页.
    [1]邰霖、李俊生.草原畜牧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33页.
    [1]邰霖、李俊生.草原畜牧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43页.
    [2]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内蒙古经济资源〔M〕.内蒙古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1999年.第31页.
    [1]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内蒙古经济资源〔M〕.内蒙古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1999年.第51页.
    [1]彭大雅.黑鞑事略.呼和浩特: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Z〕第3辑.第28-29页.
    [2]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鞑靼款塞〔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48页.
    [3]赵珙.蒙鞑备录.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Z〕第3辑.第12-13页.
    [4](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M〕.刘荣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7-58页.
    [5](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55,118,203页.
    [6]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16页.
    [1](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M〕第2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1页.
    [2]傅守正.构筑北疆绿色屏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2]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29页.
    [1]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2]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页.
    [3]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页.
    [4]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5]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蒙古民族通史〔M〕第5卷(上).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2](1)资料来源:刘海源.呼和浩特:内蒙古垦务研究〔C〕第1辑.第277-279页;(2)1晌=10亩.
    [3]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蒙古史研究〔C〕第3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5页.
    [1]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3-34页.
    [2]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6页.
    [3](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M〕第2卷.刘汉明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1页.
    [4]乌兰察布盟六旗全貌.边事研究〔J〕第5卷.1937年,第2期.转引自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9页.
    [5]吴国栋.绥远游记.农学杂志.1925年,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编印.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 〔Z〕第2辑.第208页.
    [1]傅守正.构筑北疆绿色屏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页.
    [2]傅守正.构筑北疆绿色屏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页.
    [1]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1]刘海源.内蒙古垦务研究〔C〕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7页.
    [2](美)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食物的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3]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16页.
    [1]李干.元代社会经济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1页.
    [2]刘海源.内蒙古垦务研究〔C〕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页.
    [3]刘海源.内蒙古垦务研究〔C〕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1]马强等.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2]刘海源.内蒙古垦务研究〔C〕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页.
    [3]郝维民.内蒙古近代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6-37页.
    [1]王文长等.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2]邰霖、李俊生.草原畜牧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1]邰霖、李俊生.草原畜牧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46-47页.
    [2]谭惕吾.内蒙古之今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00页.
    [1]傅守正.构筑北疆绿色屏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33页.
    [1]傅守正.构筑北疆绿色屏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33页.
    [1]李干.元代社会经济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0页.
    [1]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J〕,2007年,第4期.
    [2](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7-18页.
    [3](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4页.
    [1]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18-222页.
    [2]马强等.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63-74页.
    [3]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04页.
    [1]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07页.
    [2]内蒙古自治区修志编史委员会.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3]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M〕上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1-584页.
    [1]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03页.
    [2]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27-228页.
    [1]张庆文.我国生态农业正在顺利发展.生态农业研究〔J〕,1998年,第5期.
    [1]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内蒙古经济资源〔M〕.内蒙古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1999年.第45页.
    [2]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内蒙古经济资源〔M〕.内蒙古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1999年.第34页.
    [1]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内蒙古经济资源〔M〕.内蒙古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1999年.第45页.
    [2]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内蒙古经济资源〔M〕.内蒙古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出版发行,1999年.第46页.
    [1]苏金华.内蒙古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400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4-195页.
    [1]〔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Z〕第二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61页.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1]张海翔.新型工业化:生态民族与人文视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黄泰岩.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03年,第1期.
    [1]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2页.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1]施正一.施正一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56页.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和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89页.
    [1]资料整理自.内蒙古统计年鉴〔M〕.2004-2008年.
    [1]江泽民.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1]施正一.施正一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86页.
    [1]杨富裕.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4页.
    [1]世界银行1999年度报告[R].
    [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页.
    [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页.
    [1]杨富欲.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事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1]内蒙古国土资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1页.
    [1]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1]许春晓.旅游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5页.
    [2]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76页.
    [1]罗佳明.旅游经济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1]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350页.
    [1]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1]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84页.
    [1]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86页.
    [1]马克思.资本论[M].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斯大林.斯大林选集[M]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施正一.施正一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施正一.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8]施正一.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9]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纲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1]刘永佶.主义 方法主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2]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3]宋才发.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4]张丽君,李澜.西部开发与特色经济规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5]张丽君.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6]李克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7]王文长.开发经济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
    [18]樊胜岳.中国荒漠化的生态经济模式与制度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9]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0]魏小安,韩健民.旅游纵横—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21]魏小安.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3.
    [22]谢丽霜.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机制—主体维度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3]黄健英.起飞—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新思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4](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周师铭、沈丙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5](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6](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7](美)约翰·缪尔.我们的国家公园[M].郭名倞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8](美)巴里·康芒斯.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9](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1](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2](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3](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4](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5](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朱文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6]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7](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8]曹征海.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9]曹征海.起飞前的战略构想[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40]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06.
    [4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3](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4]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5]成崇德.清代西部开发[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46]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何高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4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8](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9](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0](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1](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2](英)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3](美)莱斯特·R·布朗.地球不堪重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54](美)约翰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5](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6](美)费景汉 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7](美)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8](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9](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0](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1](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2](美)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63](美)诺曼·E·鲍伊.经济伦理学—康德的观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4](美)F·皮尔逊 F·哈珀.世界的饥饿[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65](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6.
    [66](美)亨利·梭罗.瓦尔登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7](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68](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69](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70](美)满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1](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
    [72](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2.
    [7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 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4](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5](日)岸根卓郎.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6](加拿大)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7](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8](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博丹·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9)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0]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81]王关区,杜建平,王月高.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82]郭京福、毛海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3]额尔敦扎布.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经济学论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84]李明华.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85]蒙古民族通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86]阿岩,乌恩.蒙古族经济发展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87]多桑蒙古史[M].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88]额尔敦扎布,沈斌华.鄂尔多斯模式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89]额尔敦布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问题及其防止对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2002.
    [90]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91]内蒙古农业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92]内蒙古畜牧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93]色音.蒙古族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94]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95]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96]王玉海.发展与变革—清代内蒙古东部由游牧向转型[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2000.
    [97]李干.元代社会经济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98]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99]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
    [100]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101]王来喜.资源转换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02]茶娜.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长模式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103]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4]施文正主编.草原与草业的法制建设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105]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06]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107]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组编.蒙古族经济发展史研究[M](一 二集).1987.
    [108]贺金瑞.民族伦理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09]吴季松.新循环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0]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5.
    [111]郭晓川.中国牧业旗县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12]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13]杨通进.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14]杨通进.生态十二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15]暴庆五.蒙古族生态经济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116]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17]许宝强,汪晖.发展的幻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9](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20]张同铸,毛汉英.世界农业地理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1]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22]马可波罗游记[M].陈开俊、戴树英、刘贞琼等译.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23]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4]汤卓炜.环境考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5](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26](苏)伊·亚·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7]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28]张明华.中国的草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29]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30]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31]曹明德.生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2](英)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33]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134]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135]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36]杨富裕.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事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137]孙儒泳.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38]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39]邓艾.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40]欧内斯特·舒斯基.农业与文化[M].李维生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
    [141]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2]格雷琴·C·戴利 凯瑟林·埃利森.新生态经济[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143]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44](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45]吴彤.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和社会[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146]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47]宝力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148](美)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淑湘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149](蒙)M·特木尔扎布.蒙古游牧人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150]陶克涛.毡乡春秋[M](柔然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151]邰霖,李俊生.草原畜牧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152]道森.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53]宝力高.草原文化概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154]孛·蒙赫达赉.巴尔虎蒙古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155]F·A·ラルソン.蒙古风俗志[M](日文).高山洋吉译.改造社,1939.
    [156]岩崎继生.蒙古案内记[M](日文).蒙疆新闻社,1939.
    [157]高津彦次.蒙疆漫笔[M](日文).河出书房,1941.
    [158]古山胜夫.北支经济综观[M](日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8.
    [159]东亚问题研究会.蒙古要览[M](日文).三省堂株式会社,1938.
    [160]东亚考古学会蒙古调查班.蒙古高原横断记[M](日文).日光书院,1941.
    [1]徐旺生.中国原始畜牧业的萌芽与产生.农业考古[J],1993年,第1期.
    [2]张新时.草地的生态经济功能及其范式.科技导报[J],2000年,第8期.
    [3]胡自治.走遍世界看草原.森林与人类[J],2008年,第5期.
    [4]额尔顿扎布.草原荒漠化的制度经济学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J](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额尔顿扎布.草地资源价值新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J](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额尔顿布和.牧区发展历史经验的反思—兼论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问题.北方经济[J],2006年,第8期.
    [7]樊胜岳.沙产业理论内涵探讨.中国沙漠[J],1999年,第3期.
    [8]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J],2007年,第4期.
    [9]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年,第1期.
    [10]王来喜.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变革.内蒙古师范大学[J](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敖仁其.草场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内蒙古社会科学[J],2003年,第7 期.
    [12]敖仁其.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J],2005年,第2期.
    [13]吴团英.弘扬草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角.实践[J],2008年,第2期.
    [14]盖志毅.浅论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研究[J],2006年,第2期.
    [15]乌恩.论北方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系的地位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J],2004年,第9期.
    [16]暴庆五、赵敏.转变传统生产方式,调整传统生产结构.内蒙古社会科学[J],2001年,第2期.
    [17]张佐忠.额济纳荒漠草场牧户“小生物圈”建设模式的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2000年,第14卷增刊.
    [18]邓辉,舒时光、宋豫秦、邢福来.明代以来毛乌苏沙地流沙分布南界的变化.科技通报[J],2007年,第21期.
    [19]景爱.呼伦贝尔行.森林与人类[J],1999年,第6期.
    [20]侯扶江,杨中艺.放牧对草地的作用.生态学报[J],2006年,第1期.
    [21]王关区.内蒙古部分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与启示.北方经济[J],2008年,第1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