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时期词学家取资西方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运用现代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站在新的文化立场上去重新估定传统词学。无论是复古求新、中西化合,还是文学革命,共同引导着词学进入到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从而完成了词学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工作,也开启了词论建设的崭新局面。“集成”兼具“开放”的本体论,“燕乐”拼合“民间”的词源格局,“进化”取代“正变”的词史观念,以寄托和境界为精神命脉的批评论等集中展示了民国词论所化生萌动的新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质素。
     民国词论这种“新变”和“过渡”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和张力,标识了中国现代词论得以建立的必然性依据、可能到达的丰富性程度。在如何与社会之需要、时代之精神、文化之变革自觉联系在一起,处理好中西交融与民族性、古今转换与现代性等问题方面,民国一代学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传统。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余论。
     “引言”部分主要回顾民国时期词学发生现代转换的基本途径和具体表现,介绍相关学术史,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交代文章的主体构架。
     正文是本文的论述中心,包括五章:第一章择取词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四种本体论: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张惠言的“意内言外”说、王国维的“要眇宜修”说、胡云翼的“词为艳科”说,来检讨民国时期“集成”兼具“开放”的词体观。第二章梳理民国学者对前人词源论进行的清算与考辨,分析何以会出现“燕乐”拼合“民间”的词源格局,并对区分词之“起源”与“确立”的作法进行述评。第三章考察词史观从辨析词体正变到提倡革命进化的演变,审视进化论对正变观的扬弃与继承,剖析“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说的进步意义与绝对化倾向。第四章检核民国时期詹安泰、龙榆生、钱钟书等人对比兴寄托说在多种维度上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重点从词的情志内涵方面阐释比兴寄托的四种取向,从艺术质性方面分析“词中比兴为高”的主要缘由,并结合具体批评实践来说明对比兴寄托说的挣脱与矫正情况。第五章厘清王国维境界说由哲学层面切入、从词学理论中溢出的生发过程,探讨其“新体系”、“新学语”中的理论呈现。在这一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对境界内涵与来源的辨析情况、对境界最上的接受程度和围绕“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话题展开的热烈探讨,以及对其进一步的充实与改造情况。
     “余论”则对民国时期词论新变情况的特点与成就略作申述,并通过考察传统词论在生存环境发生巨变时自身革新应变的功过得失,探讨其现代化转型对当下文论研究如何应对时代发展所可能具有的启示。
Based o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ism, the Ci (poetry) theorists in Minguo period have reassessed traditional study of Ci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by using modern academic ideas and researching methods. The Ci theorists in Minguo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in maintaining tradition while being creative; exploiting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studies; and promoting literature revolution. Their efforts have turned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Ci in Minguo into a modern one by adding new standards and theoretical points, such as: ontology with both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features; origin of Ci from both "court banquet music" and "folk music"; "evolution" instead of "orthodox school and variation" attitude towards Ci history; and criticism on bailment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new change" and "transition" in Minguo period reveal their own significance and demonstrate the inevitability and diversity of modern Chinese theory of Ci. Scholars in Minguo have set us models in: how to catch up with the society, times and culture spontaneously; how to balance between internationalizing and maintaining nationality; and how to balance between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being updated.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illustrates the aim, significance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by providing basic methods, detailed facts and relate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i's modernization in Minguo period.
     The body part includes fiv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four most representative ontologies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views on the "intensive" while "extensive" stylistic features of Ci, they are: Li Qingzhao's theory of "Ci is a distinctive literary form"; Zhang Huiyan's "the meaning is implied", Wang Guowei's "Ci is delicate and elegant"; and Hu Yunyi's "poetry is all about personal sentiment". The second chapter provides a review of former researchers' studies and achievements. It explains why Ci comes from both "court banquet music" and "folk music". Furthermore, it comments the practice of distinguishing concepts of "origin of Ci" from "founding of Ci".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 the author inspected transition of views on Ci history which has experienced a change from focusing on "orthodox school and variation"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Ci, to an "evolution" attitude. After examining evolution theory'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iminishing of "orthodox school and vari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defects of "each era has its own literature" theory. In chapter four, Zhan Antai, Long Yusheng, and Ch'ien Chung-shu's theories on Bi and Xing bailment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n different levels. The author elaborates four principles of Bi and Xing bail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s content. Then deviation from Bi and Xing bailment and criticism about it are analyzed. The last chapter starts with Wang Guowei's producing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ory under philosophy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ories on "new system" and "new academic language"; and distinguishes the following opposing concepts: "self-conscious prospect" and "unself-conscious prospect"; "idealistic imagery" and "realistic imagery"; "poe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ordinary people's artistic conception". Wang's theor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s valuable, however, it is much aestheticism oriented. Therefore, further improvemen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analysis of its acceptance and popularity in Minguo.
     In conclusion, featur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new change" in Minguo period are illustrated. The current study of Ci can benefit a lot through evaluating the "new change" and the process of Ci theory's modernization.
引文
[1]王元化语,转引自刘扬忠《本世纪前半期词学观念的变革和词史的编撰》,《江海学刊》 1998年3期。
    [2]转引自陈平原《折戟沉沙铁未销--关于来裕恂撰<中国文学史>》,《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2期。
    [3]分别见《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32页;刘扬忠《宋词研究之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31页。
    [1]黄霖主编七卷本《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前言,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2]《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
    [3]王世达、陶亚舒《花间词意象运用特点的社会文化学分析》,《成都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173页。
    [2]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
    [1]李之仪《跋吴师道小词》。
    [2]王世贞《艺苑卮言》,店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85页。
    [3]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正集卷二。
    [4]王又华辑《古今词论》引李东琪语,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版606页。
    [5]彭孙遹《金粟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版723页。
    [6]朱彝尊《水村琴趣序》,《曝书亭集》卷四十。
    [1]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曝书亭集》卷四十。
    [2]张惠言《词选序》,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版606页。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版3781页。
    [4]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版4059页。
    [1]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况周颐序。
    [2]谢桃坊《中国词学史》,巴蜀书社2002年版518页。
    [3]谢桃坊《中国词学史》,巴蜀书社2002年版518页。
    [1]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9页。
    [2]吴乐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绪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订本。
    [3]“艳”在古代文论中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其观念演变可参见岳珍《“艳词”考》,《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此处用艳词指艳情词。
    [1]夏承焘《评李清照的词论》,见《月轮山词论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13页。
    [2]载《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第1号。
    [1]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韦利《汉诗百七十首》,转引自周发祥《1990-1991年古代文学研究概述·西方的唐宋词研究》,见《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91-1992卷。
    [3]《宋名家词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二○○。
    [4]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见《月轮山词论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5页。
    [5]夏承焘《四声绎说》,见《月轮山词论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158页。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
    [2]方智范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4页。书中曾引宋陈元靓《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所录之“正字清浊”、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所录之“辨声捷决”等展开论述。
    [3]万树《词律》吴兴祚序,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版。
    [1]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十九,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2169页。
    [2]分别出自田同之《西圃词话》和陆蓥《问花楼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454页、2545页。
    [1]万树《词律》吴兴祚序,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版。
    [2]杜文澜《论词三十则》第十四则。参见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第十章“声调之美:词体音乐性的审美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修改版180页。
    [1]胡适《谈新诗》,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11页。
    [2]胡云翼《词学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3页。
    [3]王易《词曲史·测运第十》,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524页。
    [4]参考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笔者以为“体制内派”、“体制外派”的划分虽不尽妥当,但确实指示了两派研究内容和着眼点的主要差异。
    [5]王易《词曲史·导言》,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4页。
    [1]詹安泰《论声韵》,见吴承学、彭玉编《詹安泰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8页。
    [2]梁启勋《词学》,京城印书局1932年初版,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1页。
    [3]龙榆生《谈谈词之艺术特征》,《语义教学》1957年6月号。
    [4]洪(耳+阙)跋《乐府指迷笺释》,见《词源注·乐府指迷笺释》(合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94页。
    [5]刊于《东方杂志》1929年26卷1号。
    [6]杨易霖《周词订律》邵瑞彭序,开明书店1937年版卷首。
    [1]龙榆生《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词学季刊》1935年2卷2号。
    [2]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见《唐宋词论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87页。
    [3]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文学遗产》2007年5期。
    [4]刘永济《词论·声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40页。
    [5]詹安泰《中国文学上之倚声问题》,原载《中山学报》1941年1卷1期,后收入吴承学、彭玉平编《詹安泰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页。
    [4]刘永济《词论·声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23页。
    [1]龙榆生《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词学季刊》1935年2卷2号。
    [2]叶恭绰《清代词学之撮影》,系1930年5月在暨南大学所作的学术讲演录。
    [3]詹安泰《中国文学上之倚声问题》,见《詹安泰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页。
    [1]冯煦《蒿庵类稿·阳春集序》。
    [2]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327页。
    [1]蒋彬若《替竹庵词·自识》。
    [2]《宋名家词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二○○。
    [3]江顺冶《词学集成·法》卷六,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283页。
    [4]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488页。
    [1]《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五,店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569页。
    [2]况州颐《蕙风训话》卷四,店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488页。
    [3]黄彭年《香草词序》,《陶楼文钞》卷九。
    [1]谢章铤《与黄子寿论词书》,见《赌棋山庄文集》卷五。
    [2]缪钺《论词》,最早刊于《思想与时代》1941年3期。后收入《诗词散论》,开明书店1948年版1页。
    [1]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85页。
    [2]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先舒语,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610页。
    [3]刘永济《词论·名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5页。
    [4]刘克庄《翁应星乐府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七。
    [5]《旧唐书·礼乐志》。
    [1]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安雅堂集》卷三。
    [2]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曝书亭集》卷四十。
    [3]赵万里辑录,于1927年《小说月报》第十九卷三号。
    [1]缪钺《论词》,见《诗词散论》,开明书店1948年版3页。
    [1]缪钺《学词小传》,见《缪钺全集》第三卷《冰茧庵词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77页。
    [2]缪钺《论李清照词》,见《缪钺全集》第三卷《冰茧庵词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07页。
    [1]缪钺《论词》,见《诗词散论》,开明书店1948年版11页。
    [1]王易《词曲史》,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5页。
    [2]参见林玫仪《词学论著总目》第一册,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85年版。
    [1]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6-8页。
    [2]郑振铎《词的启源》,《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4期。
    [1]胡云翼《词的起源》,《现代学生》1933年第2卷第7期。
    [2]胡云翼《词的起源》,《现代学生》1933年第2卷第7期。
    [1]陈彬龢《中国文学论略》,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57-61页。
    [2]胡云翼《词的起源》,《现代学生》1933年第2卷第7期。
    [1]刘永济《词论·缘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7页。
    [1]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小说月报》1927年第6期。
    [2]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9页。
    [3]胡云翼《中国文学概论》,上海启智书局1924年版15页。
    [1]胡云翼《中国文学概论》,上海启智书局1924年版31页。
    [1]夏敬观《词调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2页。
    [2]洪(耳+阙)跋《乐府指迷笺释》,见《词源注·乐府指迷笺释》(合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93页。
    [3]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4]刊《国粹学报》1905年第7期。
    [1]龙榆生《词体之演进》,《词学季刊》1933年创刊号。
    [2]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5页。
    [3]胡云翼《词的起源》,《现代学生》1933年第2卷7期。
    [1]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13页。
    [2]卢冀野《词曲研究》,中华书局1934年版3页。
    [1]吴梅《词话丛编序》,《词学季刊》1935年2卷3号。
    [1]龙榆生《词体之演进》,《词学季刊》1933年创刊号。
    [2]夏敬观《词调溯源》,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3页。
    [3]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13页。
    [4]龙榆生《词体之演进》,《词学季刊》1933年创刊号。
    [1]龙榆生《中国韵文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14页。
    [2]刘尊明《“词起源于民间”说的重新审视界说》,《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
    [1]胡适《词选·自序》,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54页。
    [2]胡适《白话文学史》,新月书店1928年版19页。
    [3]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01页。
    [4]1934年2月20日给姚克的信,见《鲁迅书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492页。
    [1]卢冀野《词曲研究》,中华书局1935年版5页。
    [2]胡适《词选·自序》,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51页。
    [3]卢冀野《词曲研究》,中华书局1935年版5页。
    [4]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80页。
    [1]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537页。
    [1]朱孝臧《<云谣集杂曲子>跋》,转引自陈人之、颜廷亮《云谣集研究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9页。
    [2]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王国维文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33页。
    [3]庸圭璋《云谣集杂曲子校释》,原刊《国立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3年1卷1期,收入《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721-722页。
    [4]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10页。
    [1]可参见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220-265页。
    [2]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商备印书馆1950年版。
    [3]龙榆生《词体之演进》,《词学季刊》1933年创刊号。
    [4]胡适写成《词的起原》初稿后曾征求王国维意见。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47页。
    [5]胡适《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9页。
    [6]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1]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
    [1]唐圭璋《云谣集杂曲子校释》,见《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年版721-722页。
    [1]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中华书局1935年版172页。
    [2]吴烈《中国韵文演变史》,世界书局1941年版112页。
    [3]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1932年版548页。
    [1]詹瑛《李白〈菩萨蛮〉、〈忆秦娥〉词辨伪》,《真理杂志》1944年1卷1期。
    [2]吴梅《词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50页。
    [1]钟敬文《绝句和词发源于民歌》,见《柳花集》,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版。后收入《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265-276页。
    [2]龙榆生《词体之演进》,《词学季刊》1933年创刊号。
    [1]见《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165页。
    [2]缪钺《诗词散论·论词》,开明书店1948年版1页。
    [3]刘尊明、王兆鹏《词的本质特征与词的起源--词学研究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532-533页。
    [2]胡适《词选·自序》,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54页。
    [3]闻一多《唐诗杂论》,见《闻一多全集》第三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42页。
    [4]缪钺《诗词散论》,开明书店1948年版67页。
    [1]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33页。
    [2]梁启勋《词学》,京城印书局1932年初版,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1页。
    [3]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出版11页。
    [4]胡云翼《词学概论》“例言”,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
    [1]周勋初《梁代文论三派述要》,《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版195-221页。
    [2]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3]陈伯海《释“诗体正变”--中国诗学之诗史观》,见《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381页。
    [4]陈伯海《释“诗体正变”--中国诗学之诗史观》文中将主变论文学观概括为三种路向:一是焦循等人的“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文体代兴观念,一是袁宏道的“法因于弊而成于过”、由变去弊启正的新型正变观,一是叶燮提出的“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学说。
    [1]田同之《西圃词说》,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451页。
    [2]樊增祥《东溪草堂词自序》,《樊山集》卷二十三。
    [3]杨慎《词品》,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25页。
    [4]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85页。
    [5]《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
    [6]见《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165页。
    [7]胡薇元《岁寒居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029页。
    [1]陈维崧《今词苑序》,《湖海楼文集》卷三。
    [2]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引王鸣盛评王初桐巏堥山人词集语,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548页。
    [3]田同之《西圃词说》,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455页。
    [4]郭麐《灵芬馆杂著·无声诗馆词序》。
    [5]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049页。
    [1]《古照堂词钞序》,王运熙、顾易生《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714页。
    [2]王又华《古今词论》引,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602页。
    [3]吴锡麒《董琴南楚香山馆词钞序》,《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八。
    [1]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93页。
    [2]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三,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78页。
    [3]陈子龙《安雅堂稿》卷三。
    [1]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三引,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510页。
    [2]《蓼园词选序》,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01页。
    [1]《词苑萃编》卷八《品藻》,庸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937页。
    [2]《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一,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458页。
    [3]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630页。
    [4]潘德舆《养一斋集》卷二十二《与叶生名沣书》。
    [1]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64页。
    [2]见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说词》附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08页。
    [3]载《词学季刊》1933年第1卷第2号。
    [1]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卷74,中华书局1989年版。
    [2]梁启超《苦难中的小玩意儿》,《饮冰室合集·文集》卷45(上),中华书局1989年版。
    [3]徐珂《清代词学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26年版。
    [1]《南社丛刻》第一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版311页。
    [2]胡云翼《词学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
    [1]刊于《词学季刊》1935年第2卷第3号。
    [2]胡云翼《唐代的战争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87页。
    [3]龙榆生《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词学季刊》1935年2卷2号。
    [4]龙榆生《答张孟劬》,《词学季刊》1935年第2卷第3号。
    [5]龙榆生《苏辛词派之渊源流变》,《文史丛刊》1933年第1期。
    [1]缪钺《中国史上之民族词人》,青年出版社1943年版。
    [2]卢前《民族诗歌论集》,见《卢前文史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版280页。
    [3]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329页。
    [4]陈兼善《进化论发达略史》,《民铎杂志》1922年第3卷第5号。
    [5]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新民丛报》1902年第1号。
    [1]袁中道《珂雪斋文集·花云赋引》。
    [2]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3]胡应麟《诗数》内编卷一。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50页。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21页。
    [2]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5页。
    [1]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5页。
    [2]胡云翼《中国文学概论》,上海启智书局1924年版13页。
    [1]胡适《词选·自序》,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52-556页。
    [2]胡云翼《词学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3页。
    [1]参见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2]胡适《词乃诗之进化》,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94页。
    [1]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页。
    [1]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
    [1]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小说月报》1927年第6期。
    [1]鲁迅《致杨霁云》(1934年12月20日),见《鲁迅书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699页。
    [2]《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序言,大江书铺1931年版。
    [1]杨慎《词品》卷二,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62页。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153页。
    [3]参见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9-50页。
    [4]参见欧明俊《词为宋代“一代之文学”说质疑》,《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
    [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31页。
    [2]胡云翼《中国文学概论》,启智书局1928年版25、26页。
    [1]黄念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15页。
    [1]庄棫《复常词序》。
    [2]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3]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8-49页。
    [4]詹福瑞师《最为难得是常情》,见《不求甚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149页。
    [1]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122页。
    [2]《诗言志辨》,见《朱自清古代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263页。
    [3]郑玄《周礼·太师》注引。
    [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239页。
    [5]《文章流别论》佚文,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
    [1]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8页。
    [2]施蛰存《花间新集》“总序”,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页。
    [1]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2]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
    [3]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4]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一。
    [1]方智范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8页。
    [2]柴望《凉州鼓吹自序》,《疆村丛书》本。
    [3]黄庭坚《小山词序》,《疆村丛书》本。
    [1]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
    [2]黄升《花庵绝妙词选》卷二引。
    [3]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243页。
    [1]田同之《西圃词说》,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452页。
    [2]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曝书亭集》卷四十。
    [1]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486页。
    [2]《讳言志辨》.见《朱自清古代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260页。
    [1]宋翔凤《浮溪精含词自序》,《清名家词》卷七。
    [2]方智范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66页。
    [3]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1630页。
    [1]龙榆生《论常州词派》,《同声月刊》1941年第1卷第10号。
    [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231页。
    [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609页。
    [2]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232页。
    [3]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610页。
    [4]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610-611页。
    [1]《饮冰室评词》,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308页。
    [2]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文集》卷37,中华书局1989年版。
    [1]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5页。
    [2]蔡嵩云《柯亭词论》,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907页。
    [3]万云骏《清真词的比兴与寄托》,《词学》第2辑。
    [4]汪东《梦秋词》,齐鲁书社1984年版478页。
    [5]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047页。
    [6]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216页。
    [7]陈维崧《乐府补题序》,见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689页。
    [1]王蕴章《秋平云室词话》,见《云朱外楼集》,上海中孚书局1934年版151-152页。
    [2]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050页。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96年版1298页。
    [2]刘永济《词论·总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68页。
    [1]刘永济《词论·总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3页。
    [1]夏敬观《蕙风词话诠评》,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597页。
    [2]《课余偶录》卷三。
    [3]谭献《复堂词话录序》,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987页。
    [1]《许彦周诗话》和《邵氏闻见后录》认为词作者是李德裕而非李白。
    [2]缪钺《诗词散论》“论词”,开明书店1948年版15页。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96年版108页。
    [2]詹福瑞师《最为难得是常情》,见《不求甚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152页。
    [3]陈匪石《声执》,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948页。
    [4]刊于《词学季刊》1935年第2卷第2号。
    [5]刊于《国文月刊》1944年第28-30期。
    [1]吴梅《词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90页。
    [2]詹安泰《论寄托》,《词学季刊》1936年第3卷第3号。
    [3]詹安泰《论寄托》,《词学季刊》1936年第3卷第3号。
    [1]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4411页。
    [2]严既澄《驻梦词自序》,《词学季刊》1933年第1卷第3号。
    [3]王易《词曲史》,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476页。
    [4]吴梅《词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57页。
    [5]邵祖平《词心笺评》“凡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俞平伯《读词偶得》,开明书店1934年版11页。
    [1]俞平伯《积木词序》,《词学季刊》1936年第3卷第2号。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211页。
    [3]严既澄《驻梦词自序》,《词学季刊》1933年第1卷第3号。
    [1]浦江清《词的讲解》,《国文月刊》1944-1945年第28-30期、第33-36期、第38期。
    [2]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开明书店1935年初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版10页。
    [3]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开明书店1935年初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版14页。
    [1]序棫《复堂词序》。
    [2]黄庭坚《大雅堂纪》。
    [3]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232页。
    [4]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25页。
    [5]任二北《词学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21页。
    [6]任中敏《词曲通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27页。
    [7]刘永济《词论·总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3页。
    [8]陈匪石《宋词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4页。
    [1]詹安泰笺注、蔡起贤整理《花外集笺注》“自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3]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174页。
    [4]詹安泰《论寄托》,《词学季刊》1936年第3卷第3号。
    [1]还借鉴了夏承焘对《乐府补题》中咏物诸词考证的结果,见《花外集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4页。
    [2]1940年3月刊《新中华》复刊第三卷第六期,文名《杨琏真加发陵考辨》。亦见于该月的《语言文学专刊》第二卷第一期,题为《杨髡发陵考辨》。后收《詹安泰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56-376页。
    [1]夏承焘《〈乐府补题〉考》,刊于《文澜学报》1936年2卷2期。后收入《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377页。
    [2]彭玉平《从〈论寄托〉到“专言寄托”--评詹安泰先生〈花外集笺注〉》,《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1期。
    [3]《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32页。
    [1]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四,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3367页。
    [1]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1937年4月。
    [1]据赵万里撰《王静安先生年谱》所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先生于治哲学之暇,兼以填词自娱。”但陈鸿祥《王国维年谱》等多认为王国维作词始于1904年。
    [2]写作年代问题主要依据佛雏《〈人间词话〉手稿补校并跋》,见《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55-256页。
    [1]叶嘉莹《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见《清词丛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95页。
    [2]刘永济《词号·总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1页。
    [1]王国维《人间词乙稿序》,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40页。
    [2]参见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76页。
    [3]顾随《论王静安》,见《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22页。
    [1]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334页。
    [1]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73页。
    [1]《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269页。
    [1]即:王国维手定,1908年-1909年刊于《国粹学报》;王国维编选《二牖轩随录·人间词话选》,1914年-1915年载于《盛京时报》;俞平伯校点《人间词话》,1926年由北京朴社出版;赵万里辑录《人间词话删稿》,1927年刊于《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三号;罗振玉编《海宁王忠悫公遗书》,1928年刊;靳德峻笺证《人间词话笺证》,北京文化学社1928年出版;沈启无校点《人间词及人间词话》,人文书店1933年出版;许文雨《人间词话讲疏》,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出版;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出版,1947年重印时有增补。
    [2]刘任萍《境界论及其称谓的来源》,《人间世》1935年第17期。
    [3]吴文祺《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载于1940-1941年间《学林》杂志1-3期。
    [4]《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9页。
    [1]彭玉平《许文雨〈人间司话讲疏〉研究》,见《词学》第19辑250页。
    [1]李长之《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文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
    [2]刘任萍《境界论及其称谓的来源》,《人间世》1935年第17期。
    [1]吴征铸《评〈人间词话〉》,《斯文》1941年第1卷第21-22合期。
    [2]榖永《王国维的文艺批评》,《学衡》1928年第64期。
    [1]许文雨《文论讲疏》,正中书局1937年版522页、538页。
    [2]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24页。
    [1]李长之《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文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
    [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41页。
    [3]吴征铸《评〈人间词话〉》,《斯文》1941年第1卷第21-22合期。
    [1]刘任萍《境界论及其称谓的来源》,《人间世》1935年第17期。
    [1]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 人间词话讲疏》,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版169页。
    [2]刘任萍《境界论及其称谓之来源》,《人间世》1935年17期。
    [1]分别出自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和冯班《钝吟杂录》。
    [2]《论王静安》,见《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22页。
    [3]《稼轩词说》,见《顾随论学精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71页。
    [1]朱光潜《诗的隐与显》,《人间世》1934年第1期。
    [2]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50页。
    [3]唐圭璋《评〈人间词话〉》,《斯文》1941年第1卷第21-22合期。
    [4]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73页。
    [1]吴征铸《评〈人间词话〉》,《斯文》1941年第1卷第21-22合期。
    [2]况周颐《蕙风词话》引王鹏运语。
    [3]唐圭璋《评〈人间词话〉》,《斯文》1941年第1卷第21-22合期。
    [1]《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248页。
    [2]张方《王国维古雅说辨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5期。
    [3]浦江清《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学衡》1928年64期。
    [1]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161页。
    [2]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73页。
    [1]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296页。
    [2]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50页。
    [1]施议对《以批评模式看中国当代词学--兼说史才三长的“识”》,见《百年学科沉思录--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350页。
    [1]《文学小言》之六,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232页。
    [1]《稼轩词说》,1947-48年连载于天津《民国日报》。见《顾随论学精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77页。
    [2]参见曾大兴《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顾随的“高致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1]《稼轩词说》,见《顾随论学精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49页。
    [1]参见施议对《以批评模式看中国当代词学--兼说史才三度的“识”》,见《百年学科沉思录--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348页。
    [2]《胡适致任维焜》,见《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434页。
    [3]任访秋《王国维〈人间词话〉与胡适〈词选〉》,引自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73-84页。
    [4]《词选·自序》,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54页。
    [1]《词选·自序》,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54页。
    [2]参见曹辛华《王国维与胡适词学观异同辨析》,《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
    [1]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46页。
    [2]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时与潮文艺》1943年3月创刊号。
    [1]《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见《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269页。
    [1]刘永济《词论·名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5页。
    [2]詹安泰《中国文学上之倚声问题》,原载《中山学报》1941年1卷1期,后收入吴承学、彭玉平编《詹安泰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页。
    [1]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4页。
    [2]夏敬观《词调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2页。
    [3]胡适在1916年4月5日札记中写到:“革命潮流,即天演进化之迹。自其异者言之,谓之革命;自其循序渐进言之,即谓之进化可也。”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13页。
    [1]王易《词曲史》周岸登序,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
    [2]陈子展《破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26页。
    [1]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屈兴国.蕙风词话辑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4]施蛰存、陈如江.宋元词话.上海书店,1999.
    [5]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陈良运、方智范、段晓华.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
    [7]严迪昌.近现代词纪事会评.黄山书社,1995.
    [8]清朱祖谋.强村丛书.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夏敬观批点本.
    [9]吴昌绶、陶湘.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10]朱彝尊、汪森.词综.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陈乃干.清名家词.上海书店,1982.
    [12]叶恭绰.全清词钞.中华书局,1982.
    [13]严迪昌.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14]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
    [15]唐圭璋.全宋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6]梁令娴编、刘逸生校点.艺衡馆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17]龙榆生等.词学季刊.1933年4月创刊至1936年9月.
    [18]龙榆生等.同声月刊.1940年12月创刊至1945年7月.
    [19]施蛰存、马兴荣等.词学.1981年创刊.
    [20]清查继超.词学全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21]中华词学编委会.中华词学.1994年创刊.
    [22]华东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3]华东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4]黄文吉.词学论著书目(1912-1992).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5]林玫仪.词学论著总目(1901-1992).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
    [26]杜海华.二十世纪全国报刊词学论文索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7]马兴荣、吴熊和、曹济平.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8]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29]吴相洲、王志远.历代词人品鉴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0]王洪.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学苑出版社,1997.
    [1]谢无量.词学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18.
    [2]胡云翼.宋词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6.
    [3]徐珂.清代词学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26.
    [4]徐敬修.词学常识.上海大东书局,1926.
    [5]陈钟凡.中国韵文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28.
    [6]胡云翼.词学ABC.上海世界书局,1930.
    [7]刘毓盘.词史.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
    [8]任中敏.词曲通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9]夏敬观.词调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10]王易.词曲史.神州国光社,1932.
    [11]胡云翼.中国词史略.上海大东书局,1933.
    [12]胡云翼.中国词史大纲.北新书局,1933.
    [13]卢前.词曲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4.
    [14]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5]俞平伯.《读词偶得》,开明书店,1934.
    [16]任二北.词学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7]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5.
    [18]刘麟生.中国诗词概论.世界书局,1936.
    [19]吴烈.中国韵文演变史.世界书局,1941.
    [20]缪钺.诗词散论.开明书店,1948.
    [21]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2]刘永济.词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3]杨海明.唐宋词风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24]龚兆吉.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25]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6]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27]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8]刘坡公.学词百法.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29]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30]宛敏灏.词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1]林玫仪.词学考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
    [32]刘永济.微睇室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4]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35]刘扬忠.宋词研究之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36]马兴荣.词学综论.齐鲁书社,1989.
    [37]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38]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岳麓书社,1990.
    [39]王国维著、佛雏校辑.新订《人间词话》广《间词话》.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40]梁荣基.词学理论综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1]梁启勋.词学.学海出版社,1991.
    [42]吴世昌.词学论丛(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43]冒广生.冒鹤亭词曲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4]谢桃坊.中国词学史.巴蜀书社,1993.
    [45]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岳麓书社,1993.
    [46]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47]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48]王沂孙著、詹安泰笺注.花外集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49]汤擎民.詹安泰词学论稿.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50]夏承焘.夏承焘集.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1]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4]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55]杨海明.唐宋词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6]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7]苗青.唐宋词体通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58]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59]孙克强.唐宋人词话.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60]谢桃坊.宋词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1]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62]董乃宾、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63]王仲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诗词曲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4]蒋哲伦、傅蓉蓉.中国诗学史(词学卷).鹭江出版社,2002.
    [65]吴梅.吴梅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6]邱世友.词论史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7]皮述平.晚清词学的思想与方法.学苑出版社,2003.
    [68]王兆鹏.词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4.
    [69]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0]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安徽大学出版,2004.
    [71]刘尊明.唐宋词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2]方智范、邓乔彬、高建中、周圣伟.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3]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4]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5]曹辛华.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词学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
    [76]曹辛华、张幼良.中国词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77]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齐鲁书社,2006.
    [78]陈水云.明清词研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9]高峰.唐五代词研究史稿.齐鲁书社,2006.
    [80]刘靖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齐鲁书社,2006.
    [81]邓红梅、侯方元.南宋词研究史稿.齐鲁书社,2006.
    [82]刘静、刘磊.金元词研究史稿.齐鲁书社,2006.
    [83]朱惠国、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齐鲁书社,2006.
    [84]刘贵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85]崔海正.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建构稿.齐鲁书社,2007.
    [86]邵祖平.词心笺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87][日]村上哲见.唐五代北宋词研究.杨铁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88][日]青山宏.唐宋词研究.程郁缀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55.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
    [5]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7]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1989.
    [8]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10]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徐中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上海书店,1995.
    [14]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
    [15]袁英先、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6]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7]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8]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9]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增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2]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3]百年学科沉思录: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4]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5]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27]张仲谋.近代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8]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初版,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2003.
    [29]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0]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
    [31]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2]詹福瑞.不求甚解.中华书局,2008.
    [1]宋路霞.现代词人龙榆生及其词学贡献.文学遗产.1990.4
    [2]王世达、陶亚舒.花间词意象运用特点的社会文化学分析.成都大学学报.1991.2
    [3]曹济平.唐圭璋先生对词学的卓越贡献.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3
    [4]刘尊明.“词起源于民间''说的重新审视与界说.文学评论.1993.1
    [5]谢桃坊.梁启超与近代词学研究.文学评论.1993.5
    [6]刘扬忠.关键在于理论的建构和超越--关于词学学术史的初步反思.文学评论.1995.4
    [7]刘尊明、王兆鹏.词的本质特征与词的起源--词学研究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文学评论.1996.5
    [8]杨海明.词学理论和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文学评论.1996.6
    [9]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文学遗产.1998.2
    [10]刘扬忠.本世纪前半期词学观念的变革和词史的编撰.江海学刊.1998.3
    [11]段晓华.浅析龙榆生的词学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12]孙克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文学评论.1998.4
    [13]张丽.从“艳科”“小道”到“时代文学”--略析我国古代词论中“尊体说”的发展.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1
    [14]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文史知识.1999.3
    [15]严迪昌、刘扬忠、钟振振、王兆鹏.传承、建构、展望--关于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文学遗产.1999.3
    [16]陈学广.论“词为艳科”的词学观念.求是学刊.1999.4
    [17]胡建次.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正变论.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9.6
    [18]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19]刘扬忠.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上篇).暨南学报.2000.6
    [20]刘尊明.20世纪词的起源研究述略.文史知识.2000.12
    [21]段晓华、龚岚.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词学.中国韵文学刊.2001.2
    [22]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文学遗产.2001.5
    [23]彭玉平.从《论寄托》到“专言寄托”--评詹安泰先生《花外集笺注》.中国韵文学刊.2002.1
    [24]曹辛华.梁启超词学研究述论.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3
    [25]李旭.从附会求意到审美把握--常州派词学的理论升华历程.中国文学研究.2002.4
    [26]岳珍.“艳词”考.文学遗产.2002.5
    [27]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2.6
    [28]曹辛华.王国维与胡适词学观异同辨析.学术研究.2002.7
    [29]刘毅青.词论中的境界说.惠州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8
    [30]陈水云.常州词派与近代词学中的解释学思想.求是学刊.2002.9
    [31]刘石.梁肩超的词学研究.文学遗产.2003.1
    [32]李丽.《人间词话》辨.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4
    [33]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
    [34]徐敏.古雅说与境界说--王国维《人间词话》和他的文学史观.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5
    [35]黎烈南.对“词为艳科”观念的一点思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
    [36]吴曼曼.香草美人传统研究--从创作手法到阅读模式的建立.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3.7
    [37]张家梅.词体之“要眇宜修”论.广西社会科学.2004.1
    [38]陈水云.刘永济《词论》与《文心雕龙》之相关性考辨.中国韵文学刊.2004.1
    [39]施议对.方笔与圆笔--刘永济与中国当代词学.中国韵文学刊.2004.1
    [40]杨柏岭.也论梁启超的词学思想.学术界.2004.1
    [41]张宏生、张樾晖.龙榆生的词学成就及其特色.江西社会科学.2004.3
    [42]徐秀菁.龙沐勋词学之研究.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硕士论文.2004.6
    [43]徐志豪.论清代常州词派词史观念之形成.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6
    [44]朱惠国.胡适词史观探论.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1
    [45]刘扬忠.钱钟书与词学.文学评论.2005.1
    [46]陈水云.胡适与20世纪的中国词学.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47]曹辛华.南社诸子词学论著考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8]顾之京.学者顾随--先父的学术研究与治学道路漫议.泰山学院学报.2005.2
    [49]邓乔彬.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中国韵文学刊.2005.3
    [50]欧明俊.词为宋代“一代之文学”说质疑.中国韵文学刊.2005.4
    [51]金建陵、张末梅.南社作家陈匪石的词与词学理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2]李昌集.“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答岳珍学友商榷文.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5
    [53]胡建次.中国古典词学正变批评的发展及其特征.东方论坛.2005.5
    [54]施议对.传统词学本色论的推进及集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
    [55]曾大兴.浦江清先生的词学贡献.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56]詹福瑞、赵树功.论“寄”的审美特征--关于一个古典美学重要范畴的文化考察.文学评论.2006.1
    [57]曾大兴.缪钺对王国维词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58]田苗.试论词体的起源及特征.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9]曾大兴.俞平伯先生与词的鉴赏之学.长江学术.2007.2
    [60]曾大兴.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顾随的“高致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61]曹辛华.论南社诸子对词境的开拓.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62]曾大兴.唐圭璋对朱、况词学的继承与超越.中国韵文学刊.2007.4
    [63]杨柏岭.审美现代性走向:王国维词学研究三论.文艺理论研究.2007.5
    [64]郑亚锋.民国词史著作专题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5
    [65]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文学遗产.2007.5
    [66]杨韶.赵尊岳词学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5
    [67]陈思涵.晚清寄托说词论的发展及其反响.台湾国立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7
    [68]张宏生.比兴寄托说与清初的诗词理论探讨.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69]王水照.况周颐与王国维:不同的审美范式.文学遗产.2008.2
    [70]沙先一.论卢前的词学成就及其特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
    [71]曾大兴.詹安秦对常州派词学的继承与修正.学术研究.2008.3
    [72]曾大兴.晚清四大家中的一个“另类”--郑文焯的的词学主张.苏州大学学报.2008.4
    [73]陈丽丽.胡云翼的词学理论特色及贡献.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74]李东宾.试论叶嘉莹诗词学中的“比兴”观.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5
    [75]龙小松.词学之转关--重评夏承焘先生的词学贡献.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
    [76]李云.顾随先生之诗学与词学思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