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05到1936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三十年,这一时期在翻译影响下建立起的现代汉语,决定了以后几十年间流行于知识界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基本面貌。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汉语的现代化也是当时政治、社会、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因此本论文试图把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放回到其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中进行讨论,考察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翻译是如何推进汉语的现代化的,并依托于大规模语料库对欧化的可能性和限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赋予了语言接触研究新的文化视角,并对语言接触带来语言演变的限度进行了探讨,丰富了语言接触理论。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从文学、文化视角、以及语言学视角介绍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研究的方法和论文的架构和内容进行了描述。
     第二章翻译与语言。纵观中外的翻译史,翻译都曾经对译入语国家的语言产生过影响。在世界翻译史上,马丁·路德的《圣经》德译本直接促成了德语的统一,英语则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受到翻译的影响,而翻译对俄语和日语的发展也都发挥过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历史上,翻译同样对汉语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中国历时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巨大影响就是明证,此外,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以及《圣经》翻译都对汉语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本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外翻译史,探讨翻译对民族语言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翻译与现代汉语。在这一章里,我们依托于1905-1936这一大文化环境,探讨了翻译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建立过程中所负有的特殊文化使命。这部分的研究将以史料为依托,首先大量收集1905年以来翻译史、文学运动的史料,尤其是民国以来新白话文运动的有关史料,同时旁及当时的一些出版物,在此基础上,全面概述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首先我们通过对传统白话,现代白话,浅近文言三个概念的辨析,对欧化语法进行了界定,接着论述了翻译为什么是现代白话文的源头之一,进而把1905-1936年按翻译所扮演的文化角色的不同划分为三个时期来讨论:
     一、1905-1917自发的欧化,由于当时认识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翻译还往往只是把译介新鲜事物、概念和风俗为己任,少有译者清楚认识到文学翻译对汉语的现代化及本国的文学实践的巨大意义,这一时期的翻译语言以浅近文言和白话为主,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直译文法,但这种直译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语言欧化多数并非译者有意为之,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自发的欧化”。由此可见,欧化汉语的产生并非只来自于那些刻意拿翻译改造汉语的译者的作品,它同时也是两种语言在接触和碰撞中的一种自然的结果。
     二、1918-1928自觉的欧化,1918年的到来拉开了有关翻译以及汉语现代化讨论的大幕,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4月)、傅斯年的《怎样做白话文》(1918年12月)等关于翻译和现代汉语建立的关系的讨论都发表于这一年。对白话文的提倡在这一年也实现了真正的突破,《新青年》从1918年1月15日刊发第四卷第一号起,译文和创作全面采用白话文并使用西文标点。从《新青年》杂志引起的强烈反响就足以表明白话文运动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新时期已然到来。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把白话推上了正统翻译语言的地位,忠于原著的“直译”渐成风气,代表人物周作人、傅斯年、鲁迅、刘半农、茅盾等,有相当数量的关于译论的文章出现。胡适、傅斯年和鲁迅等明确提出向西文学习做白话文的方法,更有大批新文学运动的支持者在翻译中实践着直译的方法,在创作中尝试着从翻译中学来的新表达。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自觉的欧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该语法书是以英文语法体系为参照写成的汉语语法书,从某种意义上,该书赋予了欧化语法合法化的身份。
     三、1929-936对欧化的反思,尽管傅斯年在1918年《怎样做白话文》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白话文应该欧化的主张之后,曾经一度引起过争论,但在五四时期,这种主张得到了相当多的支持。而在即将进入30年代之际,对于欧化语言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大,先有梁实秋通过批评鲁迅的硬译,对欧化提出了异议,后有瞿秋白倡导的大众语运动,称欧化文为“不人不鬼的新文言”。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欧化的反思期”。尽管我们使用了“反思期”这样的字眼,但细心地对文献进行梳理后就会发现,这一时期对“硬译”和欧化的讨论有太多政治因素牵涉其中,缺少从语言层面的认真考虑,对于欧化汉语的现象直到十年后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1943)才第一次系统地进行了描述,而对于翻译是否能够“改造”汉语,如何“改造”汉语,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造”汉语,至今一直没有成体系的研究,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后几章重点讨论的内容。
     第四章翻译影响汉语的方式。语言接触能带来语言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语言接触到底是如何作用于一种语言、使其产生变化的,我们仍缺少扎实的研究,而对于语言接触过程中,语言内、外因又是如何互相作用的,我们更是知之甚少。在这一章中,我们以1905-1936年这一特殊时期的汉语变化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翻译带来的间接语言接触如何影响汉语,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汉语自身特点与外来影响的相互作用。作为语言演变的外因,翻译活动通过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汉语输入词汇和结构使汉语产生变化,尤其在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期中,翻译更被赋予了“改造汉语”这一非同寻常的使命,其作为外因的影响力被发挥到了极致。翻译通过直接引进、激活和扩展汉语原有结构等方式,影响了汉语的多个方面,但所有这些新语法现象要真正进入汉语的体系中,必然接受汉语自身规律严格的筛选,一些与汉语习惯相差太远的终将遭到淘汰。
     第五章欧化与现代汉语的发展。翻译在汉语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渗透了汉语词汇、语法、篇章和文学表现力等多个方面,给汉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翻译新词填补了汉语的词汇空缺,引发了汉语词汇化方式的变化;二、翻译带来的新语法范畴填补了汉语原来的语法空缺;三、翻译带来的新结构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四、欧化的句法使汉语的句法结构更为精密,更能满足对复杂思想表述的需要;五、欧化的衔接手段丰富了汉语的篇章衔接手段;六、欧化汉语使细致、复杂婉曲的描写成为可能,增强了汉语的叙事功能和表现力。
     第六章欧化及其限度。翻译对汉语造成了影响固然是事实,但这种影响并非无所不及,在翻译欧化汉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掣肘的力量:一方面,欧化作为一种外力,影响着汉语从词汇、到语法、再到篇章的方方面面;而与此同时,汉语自身的规律也在不停地规约着欧化带来的种种语言变化,吸纳可以吸纳的,排斥不能融入的,这两种力量的角逐最终决定了汉语欧化既是可能的,同样也是有限度的。现代汉语建立的过程也正是欧化的词汇和语法接受种种考验、试图融入汉语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语言的特点、汉民族的心理和汉民族的文化规约着欧化的种种现象,只有符合汉语习惯和汉民族文化心理的欧化才能够最终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第七章结论与启示。总结了汉语欧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限度,揭示了本研究对语言接触研究的意义。
The period from 1905 to 1936 has been of unusual significance for modernChinese,which witnessed the rise and prevalence of vernacular Chinese as writtenlanguage in the academic world.Traditional vernacular Chinese,which forms thebasis of modern Chinese,had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ranslation in its transition to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In some sense,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hinese isexactly the process how Chinese chang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As part ofthe intense social-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me,translation had been endowedwith unprecedented social importance to upgrade the Chinese language,in turn,totransform the Chinese society.Due to the unique social-culture nature of this research,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tudy how translation had influe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modern Chinese in the light of this special social cultural period.The probability andlimits of Europeaniza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with the help oflarge-scale corpus tools.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social-cultural perspective forlanguage contact study and enriches the study by the exploration on the limits oflanguage evolu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is studyfrom both literature/culture perspective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and introduces the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framework.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Translation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in the evolution of many languages in the history.Globally speaking,Martin Luther'sversion of the Bible directly led to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German language;English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ad changed subject to the constant influence fromtranslation;as to Russian and Japanese,translation also exerted influence in somecrucial historic moments.In the history of China,translation also has the privilege ofassisting in every important shif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he long-lasted efforts intranslating Buddhist scriptures is a case in point.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works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the post-Opium-Wartransl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Bible translation all had immeasurable effectsin the change of Chinese Language.In this chapter,we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and discuss the important roles translation once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languages.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and modem Chinese.In this chapter,we talk about thespecial cultural mission that translation is endowed with in the establishment ofwritten modem Chinese during 1905-1936.This part of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Files and documents on translationhistory and literary movement since 1905,the movement of vernacular Chinese inparticular,are of our priority concern.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ntemporarypublications,this chapter aims at presenting an overview of the social-culturalbackground of the time.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differentiating of three concepts—traditionalvernacular,modem vernacular and plain classical Chinese—with a view to definingEuropeanized Grammar.The chapter goes on to elaborate on the idea that translationhasserved as one of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and divide 1905-1936 into threesub-periods in terms of different social-cultural roles translation had played:
     1.1905-1917,Spontaneous Europeanization.Due to the limited vision,thissub-perio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lation of new things,concepts and customs.Few translators were awar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in transforming the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he translation languages of this period were mainlypla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consequentEuropeanized grammar had emerged in quite a few works,which,though,was notintended by the translators,so we regard this period as“spontaneousEuropeanization”.Thus,Europeanized grammar is not only generated from deliberateattempts of transforming Chinese,but also the natural result of the contact andcollision of two languages.
     2.1918-1928 Intentional Europeanization.The arrival of the 1918 lifted thecurtain of a nation-wide discussion on translation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Thelandmark articles by Hu Shi and Fu Sinian on how translation might transformed theChinese language were all published in this year,which forcefully pushed forward themovement of vernacular Chinese.From Jan.15~(th),1918,New Youth began to usevernacular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 punctuation exclusively,the great impact of which heralded the coming of a brand new era.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Movement made vernacular the prevailing translation languag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the prevailing practice.Zhou Zuoren,Fu Sinian,Lu Xun,Liu Bannong and Mao Dun,etc.wrote quite a number of articles concerning translation methods.Hu Shi,FuSinian and Lu Xun specifically called for recourse to western languages forinnovations in Chinese,which encouraged many advocates to practice literaltranslation and adopted new expressions from translation in writing.Therefore,wecall this period“Intentional Europeanization”.The period also saw the emergence ofan influential grammar book on vernacular Chinese New grammar for WrittenChinese by Li Jinxi.Copycatting the grammar system of English,this grammar book,in a sense,legalized Europeanized grammar.
     3.1929-1936,Reflection on Europeanization.Although Fu Sinian's advocacy ofEuropeanized Chinese once stirred some debates in the academic world uponproposition (1918),the voice of support was predominating.On the eve of 1930s,however,the outcries over Europeanization were increasingly heard.Liang Shiqiuwas the first to voice disapproval on Lu Xun“word-for-word translation”,followedby Qu Qiubai,a firm advocate for“a language for all people”,who called theEuropeanized Chinese“new classical hybrid”.Hence we call this period“Reflectionon Europeanization”.Though we use the word“reflection”,a careful review ofliterature reveals that the conflicts on translation and Europeanization of this periodwere more of political reasons than linguistic concerns.An overall study ofEuropeanized Chinese didn't appear until ten years later in Wang Li's ModernChinese Grammar (1943).As to such questions as whether translation can“transform”Chinese,if yes,how and to what extent,have not been studiedsystematically,which will be our main concerns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chapters.
     Chapter Four How Translation Influenced Chinese.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language contact can bring language changes,but very little do we know about themechanism of how it works,much less about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mechanism of change.In this chapter,we will focus on the new structures widelyused during 1905-1936 with an aim to examining how translation,a typical indirectcontact,influenced Chinese and the role Chinese played in accepting,assimilating and rejecting alien structures.As an external causation,translation activities have,intentionally or accidentally,introduced large number of new words and structures toChinese.Whe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coincided with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Chinese language,their role as external trigger consummated with the holy mission of“transforming Chinese”.It has been elaborated in this chapter how translation hadexerted its influence on many aspects of Chinese syntax through direct introduction aswell as activating and expanding original Chinese structures.All these newgrammatical phenomenon,however,are subject to the selection of intrinsic rules ofChinese,those of which differ too much from Chinese habits cannot survive in theend.
     Chapter Five Europe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Translation had played a vital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whichhad brought tremendous changes to various aspects of Chinese including lexis,grammar,discourse and literature:a.new words fill the lexical gaps of Chinese andbring changes to lexicalization of Chinese;b.newgrammatical categories fill thegrammatical gaps of Chinese;c.new structures enrich the expressions of Chinese;d.Europeanized grammar make Chinese more precise in expressing things and morecapable in expressing complex thoughts;e.new cohesion devices enrich the existingmethods used in Chinese discourse;f.Europeanized grammar enhanced Chineseexpressive force in describing delicate and complex matters.
     Chapter Six Europeanization and its limits.It is undeniable fact that translationhas caused changes in Chinese,but such changes are subject to limitations due to thefact that there exist two forces compe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on the onehand,Europeanized grammar,as an external force,triggered changes in variousaspects of Chinese ranging from vocabulary,grammar,to discourse;on the other hand,the intrinsic rules of Chinese constantly govern the changes resulted fromEuropeanization,absorbing which can be fitted in and rejecting which can't.Theinterplaying of these two forces determines that the Europeanization of Chinese isboth possible and limited.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is also the process thatborrowed lexis and Europeanized grammar pass the trial of Chinese to be absorbed orrejected.In this process,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the mental features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work together to decide the limits ofEuropeanization.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necessity,probability and limits of the Europeanized grammar and reveals the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on language contact.
引文
①思果:《翻译欧化结构探讨》,《中国语文通讯》,1994(29)。
    ②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③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以及王宏志:《“欧化”:“五四”时期有关翻译语言的讨论》,谢天振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叶子南:《论西化翻译》,许钧编《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⑥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1)。
    ⑦陈望道:《语体文欧化的我观》,《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①胡以鲁《论译名》、章士钊《译名》、容挺公《致甲寅记者论译名》和朱自清《译名》,参见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
    ②张清源:《从现代汉语外来与初步分析中得到的几点认识》,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一辑,1957年。
    ③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84年版。
    ④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⑤潘文国:《外来语新论—关于外来语的哲学思考》,《中国语言学》第一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①朱永锴、林伦伦在:《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3)。
    ②邵志洪:《近二十年来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③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④潘文国,叶步青、韩洋等:《汉语的构词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冯天瑜:《新语探源》,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⑥郭鸿杰:《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⑧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⑨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⑩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11 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当代语言学》,2001(2);郭鸿杰:《二十年来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对汉语语法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12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刷馆1985年版。
    ①朱一凡:《音译字字化的机制和动因》,《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②Tsao,F.F.Anglicization of Chinese morphology and syntax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1978(4)。转引自郭鸿杰:《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③Kubler,C.C.A study of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版。
    ①Gunn,Edward: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②石定栩、朱志瑜.:《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外国语》,1999(4);石定栩、朱志瑜.:《英语与香港书面汉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石定栩、朱志瑜、王灿龙.:《香港书面汉语中的句法迁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Li,D.Linguistics convergence:Impact of English on Hong Kong Cantonese.Asian Englishes,1999,2(1);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语文研究》,2001(1)。
    ③郭鸿杰.:《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Peyraube,A.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in the 20~(th)Century:Myth or reality?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0(28).
    ①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9页。
    ②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6页。
    ③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第二册,远东图书公司1975年版,第246页。
    ④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⑤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4页,第44页。
    ①马桂琪编著:《德语与德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①转引自马桂琪编著:《德语与德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②转引自马桂琪编著:《德语与德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③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④侯素琴:《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4页。
    ①侯素琴:《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3-55页。
    ①转引自马桂琪编著:《德语与德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①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水天同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②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水天同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①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水天同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版,第96-97页。
    ②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页。
    ①秦秀白:《英语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
    ②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水天同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版,第98-99页。
    ①转引自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水天同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102页。
    ①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页。
    ②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306页。
    ①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309页。
    ②李视歧:《日语外来语精义》,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①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0页。
    ②刘德有:《日本語の面白そ》,东京サィマル出版会1986年版,第101页。
    ③李视歧:《日语外来语精义》,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④李视歧:《日语外来语精义》,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⑤李视歧:《日语外来语精义》,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①郭沫若:《沫若文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
    ②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100页。
    ③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④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等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7页。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②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③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④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第48页。
    ①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第48页。
    ②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第49页。
    ③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④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
    ⑤孙艳:《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20-125。
    ①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第49页。
    ①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②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199页。
    ③周叔迦:《漫谈变文的起源》,《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④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126页。
    ①马西尼: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马西尼: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51-61页。
    ①马西尼: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72-83页。
    ②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243页。
    ③马西尼: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④朱自清:《新诗杂话》,《朱自清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2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②转引自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2页。
    ③转引自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4页。
    ①转引自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5页。
    ②转引自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7页。
    ①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349页。
    ②王力:《什么是古代汉语》,http://chinese.cersp.com/sJxzy/cYywz/200801/6443.html。
    ③张中行:《文言和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4页。
    ①裘廷良:《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郭绍虞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8页。
    ②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③姚鹏图 《论白话小说》,原载《广益从报》第六十五号(1905),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页。
    ①李孝悌:《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再评估—从清末的白话文谈起》,周策纵等编《胡适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7年,第2-6页。
    ②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2月第一版,第96-97页。
    ①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年版,第15页。
    ②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年版,第24页。
    ③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年版,第144页。
    ①朱自清:《新诗杂话·新诗的形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5页。
    ②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3-128页。
    ③《天路历程》,清同治四年刻本。转引自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4页。
    ①文璧:《赞美圣诗》,《小孩月报》1890年第3号。转引自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5页。
    ②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艺术与生活》,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45页。
    ③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以及贾立言、冯雪冰:《汉文圣经译本小史》,广学会1934年出版,第96页。
    ④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109页。
    ⑤也称“三界革命”,前两个口号分别于1899年1月25日和28日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册。后一个口号始于1902年11月出版的《新小说》创刊号《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
    ①梁启超:《绍介新著:原富》,《新民丛报》第1号。
    ②胡适:《胡适文存》(第二册),远东图书公司1983年版,第206页。
    ③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233页。
    ④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34页。
    ①胡适:《谈新诗》,《胡适文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34。
    ①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1892-1995)》,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②姚鹏图:《论白话小说》,原载《广益从报》第六十五号,1905年。参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③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17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27-140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23页。
    ②周作人:《〈燕知草〉跋》,《永日集》,该跋写于1928年,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78页。
    ③鲁迅:《关于翻译的通讯》(1931),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6页。
    ①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②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目录页。
    ③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④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①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57
    ①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6-125页。
    ②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③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8-49页。
    ①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5页。
    ②李永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8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39-140页。
    ②参见《文学旬刊》1921年6月30日第6号。文中所附作家原名有误,应为Dante(但丁),Geothe(歌德)。
    ③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④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2页。
    ①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4-76页。
    ②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09页。
    ①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页。
    ③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④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侠人认为在结构上,“中国小说起局必平正,而其后则愈出愈奇。西洋小说起局必奇突,而以后则渐行渐弛。大抵中国小说,不图以局势疑阵见长,其深味在事之始末,人之风采,文笔之生动也。西洋小说专取中国之所弃,亦未始非文学中—特别境界,而已低一着矣。”(分见《小说丛话》,《新小说》1904年第11号和1905年第13号),转引自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p.62-63.
    ②《〈母夜叉〉闲谈八则》,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①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张元济:《〈德诗汉译〉序》,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第145页。这篇序言虽然写于1939年,但张元济所熟悉的翻译活动,是晚清的翻译活动,他跟严复是很好的朋友,经常以书信讨论翻译。
    ③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④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 111-112页。
    ①周树人:《域外小说集·略例》,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7页。
    ②钱钟书编著:《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0-41页。
    ③偈:《预备立宪》弁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①英国却而司佳维著,侠花译。
    ②鬘红女史:《红粉劫·评语》,《红粉劫》,国华书局1914年版。
    ③陈光辉:《关于小说文体的通信》弁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4页。
    ④周桂笙译述:《伦敦新世界》,《月月小说》1907年第十号。
    ⑤英国佳汉著,女士陈鸿璧译:《电冠》,《小说林》1907年第一期。
    ⑥英国梅生著,吴门瘦鹃译:《毕竟是谁》,《小说时报》1914年第二十五期。
    ①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②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③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369-371页。
    ①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109页。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283页。
    ①梁启超:《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学术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98年,第84页。
    ①周树人:《域外小说集·略例》,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7页。
    ②陈平原:《前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①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②《小说林》1907年第一期“募集小说”。
    ③《初恋》,俄国屠而格涅甫原著,陈嘏节译,《新青年》1916年第二卷第2号。
    ④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第7号。
    ⑤邹振富:《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63-164页。
    ①梁启超:《十五小豪杰·译后语》,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②周树人:《月界旅行·辨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③钱钟书编著:《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9页。
    ④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邬国平、黄霖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41页。
    ①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191页。
    ②王宏志:《“欧化”:“五四”时期有关翻译语言的讨论》,谢天振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0-123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第56页。
    ④《〈母夜叉〉闲谈八则》,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①觉我(徐念慈):《余之小说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6页。
    ②姚鹏图:《论白话小说》,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①管达如:《说小说》,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5-406页。
    ②《〈母夜叉〉闲谈八则》,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①钱玄同:《寄胡适之》,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78页;《论应用文之文亟宜改良》,同上,第93页;《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同上,第141页。
    ②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34页。
    ③罗家伦:《今日中国之小说界》,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55页。
    ①罗家伦:《今日中国之小说界》,《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55页。
    ②有关钱、刘二人双簧信的引文转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205页。
    ①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4页。
    ①该题记后载于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2号上。
    ②转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①转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171页。
    ①傅斯年:《译书感言》,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66-368页。
    ①刘半农:《关于译诗的一点意见》,《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09页。
    ②茅盾:《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37-343页。
    ①茅盾:《“直译”与“死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43-344页。
    ①李永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②李永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①钱玄同:《中国今后文字问题》,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44-145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26-227页。
    ②傅斯年:《译书感言》,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66-368页。
    ③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①转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220页。
    ②转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248页。
    ①周作人:《译诗的困难》,《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①《小说月报》第12卷第6号。
    ②同上。
    ③《小说月报》第12卷第9号。
    ④周作人:《欧化与国粹》,《自己的园地》,该文写于192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⑤记者引读者来信中的一段话,《小说月报》第12卷第9号。
    ①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45页。
    ①转引自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3页。
    ②黎锦熙:《今序》1951,《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4页。
    ①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②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①廖庶谦:《评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陈望道编《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6页。
    ②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5页。
    ①黎锦熙:《今序》1951,《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2页。
    ②黎锦熙:《十九版重订附白》,《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8页。
    ③黎锦熙:《今序》1951,《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8页。
    ④黎锦熙:《今序》1951,《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4页。
    ①鲁迅:《〈文学与批评〉译后附记》,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9页。
    ②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67-70页。
    ①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82-83页。
    ②梁实秋:《答鲁迅先生》,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13页。
    ①转引自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89页。
    ②梁实秋:《鲁迅与牛》,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58页。
    ③转引自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89页。
    ④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68页。
    ①瞿秋白:《瞿秋白的来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6页。
    ②瞿秋白:《瞿秋白的来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6页。
    ③脚注,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6页。
    ④鲁迅:《鲁迅的回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3-279页。
    ①鲁迅:《几条“顺”的翻译》,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42-345页。
    ②梁实秋:《通讯一则—翻译要怎样才好》,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593页。
    ①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90页。
    ②梁实秋:《论翻译的一封信》,《新月》1933年第4卷第5号。
    ③梁实秋:《欧化文》,《益世报·文学月刊》第56期,1933年12月23日。
    ④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2-233页。《〈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6页。
    ①林语堂:《今文八弊》(1935),参见鲁迅《“题未定”草》中的引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3页。
    ②鲁迅:《“题未定”草》(1935),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1页。
    ③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67页。
    ①王宏志:《翻译与阶级斗争—论1929年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291页。
    ②陈西滢:《论翻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05页。
    ①林语堂:《论翻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17-432页。
    ②茅盾:《直译·顺译·歪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51-354页。
    ①瞿秋白:《瞿秋白的来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5-273页。
    ①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璧华编《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93页。
    ②瞿秋白:《普洛大众文学的现实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7页。
    ①瞿秋白:《欧化文艺》(1932),《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页。
    ②瞿秋白:《欧化文艺》(1932),《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2页。
    ③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1932),《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3页。
    ④瞿秋白:《再论翻译—答鲁迅》(1932),《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0页。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1930),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49-350页。
    ②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社会月刊》第一卷第3期,1934年8月。
    ③关于茅盾所做调查的史料引自王宏志:《“谁能够说,这是私人的事情?!”—瞿秋白翻译理论的中心思想》,《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④转引自王宏志:《“谁能够说,这是私人的事情?!”—瞿秋白翻译理论的中心思想》,《重释“信、达、 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①林语堂:《论翻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18页。
    ②王宏志:《“欧化”:“五四”时期有关翻译语言的讨论》,谢天振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
    ①鲁迅:《玩笑只当它是玩笑》(1934),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20-521页。
    ②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8页。
    ①巴金:《巴金文集》第十四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73-474页。
    ①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65页。
    ①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55页。
    ①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②曹广顺:《〈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著”》,《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第201页。
    ①江澄:《“有着”小志》,《中国语文》1986年第2期,第123页。
    ①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下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3页。
    ②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53页。
    ③Peyraube,A.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in the 20~(th) Century:Myth or Reality?,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0,Vol.28,No.1,p.6.
    ①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②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1-372页。
    ①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63页。
    ①Thomason,S.G.&Kaufman,T.Language Contact,Creolization,and Genetic Linguist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p.55.
    ②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271页。
    ①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83页。
    ②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良友公司1936年版,第240页。
    ③郭绍虞:《新文艺运动应走的新路径》,《文学月报》1939年4月第5期。转引自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1页。
    ①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①胡适:《论句读符号—答(慕楼)书》,《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3号;陈望道:《标点之革新》,《学艺》1918年第3卷;钱玄同:《刘半农译(天明)的附志》,《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2号。
    ②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0页。
    ①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Lackner,M.,Amelung,I.&Kurtz,J.(ed.)New Termsfor New Ideas—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Koninklijke Brill NV,2001.
    ②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02页。
    ①潘文国:《外来语新论—关于外来语的哲学思考》,《中国语言学》第一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①李大钊:《平民主义》,《李大钊选集》,第408页。转引自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页。
    ②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175页。
    ①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251页。
    ①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②尽管主谓式在古代比较少见,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汉就已出现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都是主谓式,如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且因为是节气的名字,词汇化程度是很高的。
    ③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①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著:《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7页。
    ①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0页。
    ①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69页。
    ①威廉·洪堡特:《论语法形式的通性以及汉语的特性—致阿贝尔·雷幕萨先生的信》,《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②威廉·洪堡特:《论语法形式的通性以及汉语的特性—致阿贝尔·雷幕萨先生的信》,《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③成仿吾:《两栖集·论欧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74页。
    ①转引自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著:《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60-161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①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Longman Press,1976,p.13.
    ②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①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②Gunn,E.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277.
    ①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53页。
    ②老舍:《老舍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①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①老舍:《我的“话”》,《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208页。
    ②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①转引自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①转引自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109页。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10页。
    ②参见Tsao,F.F.Anglicization of Chinese morphology and syntax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1978(4):41-54;及谢耀基:《现代汉语欧化语法概论》,香港光明图书公司1990年版。
    ③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8页。
    ④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①潘允中:《鸦片战争以前汉语中的借词》,《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第112-113页。
    ②转引自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①宁榘:《略论词典编纂中如何处理词汇的问题》,《中国语文》,1956年第3期,第44页。
    ②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③易中天:《大话方言》,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7-78页。
    ④潘允中:《鸦片战争以前汉语中的借词》,《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第112-113页。
    ①徐通锵:《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②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251页。
    ③朱一凡:《音译字字化的机制和动因》,《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①周定一:《“音译词”和“意译词”的消长》,《中国语文》,1962(10),第476页。
    ②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下册, 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6-289页。
    ①例子转引自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①例子转引自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365页。
    ①潘文国:《外来语新论—关于外来语的哲学思考》,《中国语言学》第一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②徐通锵:《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③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①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174页。
    ②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8-69页。
    ③冯天瑜:《新语探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2页。
    ①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3-130页。
    Baker, M.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Chao, Y. R.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1970.
    Even-Zohar, I. 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A]. Benjamin Hrushoviski and Itamar Even-Zohar (eds.) Papers on Poetics and Semiotics 8[C]. Tel Aviv: University Publishing Projects, 1978.
    Even-Zohar, I.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A]. Poly system Studies[C]. Tel Aviv: 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 special issue of Poetics Today, 11(1), 1990.
    Gerritson, M. & Stein, 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syntactic change[M].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2.
    Gunn, E. M. Rewriting Chinese: 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Press,1976.
    Harris, A. C. & Campbell, L. 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Heine, B. & Kuteva, T. 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Holmes, J.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A]. R. Van den Broeck (ed.) Translated! [C] Amesterdam: Rodopi, 1972.
    Hopper, P. & Traugott, E. Grammaticaliz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Hsu, J. L. English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in Taiwan[J]. World Englishes, 1994(13): 167-184.
    Kachru,B.B.Englishization and contact linguistics[J].World Englishes,1994,13(2):135-154.
    Kubler,C.C.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M].台北:学生书局,1985.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 sourcebook[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Li,C.&Thompson,S.A.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Li,C.&Thompson,S.A.汉语语法[M].台北:文鹤出版有限公司,1983,2002.
    Li,D.Linguistics convergence:Impact of English on Hong Kong Cantonese[J].Asian Englishes,1999,2(1):5-36.
    Peyraube,A.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in the 20~(th) Century:Myth or reality?[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0(28):1-26.
    Thomason,S.G.&Kaufman,T.Language contact,creolization,and genetic linguistic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Thomason,S.G.Language contact: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1.
    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Tsao,F.F.Anglicization of Chinese morphology and syntax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J].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1978(4):41-54.
    Xing,Z.J.Grammaticalization of verbs in Mandarin Chinese[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31(1):101-144.
    Zhao,J.Japanese loanwords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6,34(2):306-327.
    Zhou,Z.P.&Feng,W.C.The two faces of English in China:Englishization of Chinese and nativization of English[J].World Englishes,1985,4(3):303-317.
    阿英.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C].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巴金.巴金文集(第十四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北京图书馆.《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外国文学)[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璧华.鲁迅与梁实秋论战文选[C].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9.
    蔡新乐.翻译与汉语[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曹广顺.《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著”[J].中国语文,1986(3).
    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
    陈望道.中国文法革新论丛[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杜爱贤.谈谈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世界宗教文化,2002(2).
    《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M].水天同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引论(下)[J].学术界,2000(2).
    冯天瑜.新语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
    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4.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龚雪梅.音译用字的文字学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郭鸿杰.二十年来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对汉语语法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郭鸿杰.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郭鸿杰.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郭沫若.沫若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郭绍虞.中国近代文论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贺萍.浅析汉语外来词“汉化”现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7).
    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侯素琴.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胡杰.晚清末年和五四运动后期中国文学翻译的差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9).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胡适.胡适文存(第二册)[M].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3.
    胡适.白话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胡适.四十自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江澄.“有着”小志[J].中国语文,1986(2).
    孔慧怡、杨承淑.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老舍.老舍全集(第十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黎锦熙.新著国文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C].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李荣嵩.谈外来词的汉化[J].天津师大学报,1985(2).
    李视歧.日语外来语精义[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3.
    李永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梁启超学术论著四种[M].长沙:岳麓书社,1998.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林语堂.开明英文文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刘德有.日本語の面白さ[M].东京:东京サィマル出版会,1986.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3).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五、六、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马桂琪.德语与德国文化[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宁榘.略论词典编纂中如何处理词汇的问题[J].中国语文,1956(3).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2004.
    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潘文国、叶步青.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潘文国.外来语新论—关于外来语的哲学思考[A].中国语言学(第一辑)[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A].张柏然等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潘允中.鸦片战争以前汉语中的借词[J].中山大学学报,1957(2).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秦秀白.英语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邵志洪.近二十年来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六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沈永宝.林语堂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石定栩、朱志瑜.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J].外国语,1999(4).
    石定栩、朱志瑜.英语与香港书面汉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石定栩、朱志瑜、王灿龙.香港书面汉语中的句法迁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思果.翻译欧化结构探讨[J].中国语文通讯,1994(29).
    思果.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孙艳.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王东风.文化认同机制假说与外来概念引进[J].中国翻译,2002(4).
    王宏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克非等.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5.
    王力.王力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邬国平、黄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2).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6.
    谢耀基.现代汉语欧化语法概论[M].香港:光明图书公司,1989.
    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语文研究,2001(1).
    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徐通锵.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徐志明.欧美语言学简史[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余光中.分水岭上[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C].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J].当代文学评论,2007(1).
    张清源.从现代汉语外来与初步分析中得到的几点认识[A].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一辑[C],1957.
    张若英.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C].上海:上海书店,1934,1982.
    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周策纵等.胡适与近代中国[C].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7.
    周定一.“音译词”和“意译词”的消长[J].中国语文,1962(10).
    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周叔迦.敦煌变文论文录[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周作人.永日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8.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
    周作人.谈虎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M].长沙:岳麓书社,1989.
    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J].中国语文,1992(4).
    朱星.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朱一凡.音译字字化的机制和动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朱自清.新诗杂话·新诗的形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4.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朱永谐、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3).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