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管子》接受史(宋以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管子>接受史(宋以前)》主要以史的视角对宋以前的《管子》接受状况作历时性论述。全文由导言、论文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言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管子》的研究现状,提出《<管子>接受史》写作的范围、方法和意义。
     论文主体。第一章是对管仲思想与《管子》一书的论述。首先从《国语》、《左传》所载有关管仲的史料出发,分析了管仲的内外政改革;其次从先秦诸子对管仲的评说中又挖掘了部分资料。二者结合,初步得出管仲思想是一种通过变法革新富国强兵、挟周天子余威以令诸侯、以攘蛮狄的霸术思想的结论。《管子》作为战国中后期管仲学派的著作,一方面继承了管仲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弥补了其思想中的缺限。管仲学派受到战国文化的熏染,使《管子》具有了容纳百家思想的鲜明待征。第二章是对两汉《管子》接受的论述。汉初统治者实行清净无为的黄老之治,这为《管子》接受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文景盛世的形成与执政者对《管子》黄老思想的实践密切相联。贾谊、晁错的奏议、著作中多有对《管子》礼法、民本及军事思想的借鉴。《淮南子》对《管子》成书作出首次诠释,其气论、养生论明显带有《管子》精气说、养生论的成分。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使朝廷财政紧张,《管子》轻重学说成为当时理财大臣桑弘羊等的接受对象。儒术独尊的文化政策限制了《管子》的传播,此后仅有司马迁、刘向在《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叙录》中保存了相关的接受资料。第三章是对魏晋南北朝《管子》接受的论述。魏晋时期的接受在汉代勃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表现为诸葛亮治蜀对《管子》农本、法治、德治、军事思想的综合实践,以及傅玄继刘向之后对《管子》“轻重”篇的辨伪。南北朝时期的接受滑向了低谷。刘勰对《管子》作出“事覈而言练”的文评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接受内容。第四章是对唐代《管子》接受的论述。对《管子》精典文句进行征引以为论证之资是历代《管子》接受共有的现象。就唐代而言,除了文句的征引,还出现了辑录《管子》精要之语以为治世之用的三部著作,即《群书治要》、《通典》、《意林》。轻重学说在唐代倍受重视,它不仅表现在以刘晏为代表的理财大臣将其付诸经济实践解决政府财政危机,还表现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管子》的货币论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时期《管子》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尹知章的《管子注》。尹氏在《管子注》中标注字音、解释词义、串通文意、篇名解题,奠定了后人注释研究的基础。受疑经思潮的影响,柳宗元在《四维论》中阐述了他对《管子》四维提法的质疑。第五章是对宋代《管子》接受的论述。在《管子》接受史上,宋代继唐代的复兴之后走向了繁荣。李觏在其著作中对《管子》轻重学说作出进一步阐释与理论完善。王安石从“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的义利统一观出发,积极借鉴《管子》的轻重学说为政府筹措财源。同唐代陆贽、白居易反对《管子》以货币形式征税的逆向接受类似,范仲淹对轻重学说的垄断性提出了批评。杨忱借对管仲尊王攘夷之功的赞美提出王道、霸道统一说,苏轼认为霸者之兵的奥秘在于“简而直”的军旅编制,苏辙肯定管仲的霸术思想,这些都体现了在时代风会的笼罩下,人们试图从《管子》中寻找救世理论武器的努力。宋室南渡后,经张嵲校勘的《管子》刻本成为当时通行的文本。这一时期的接受表现出明显的学派特征。吕祖谦对“轻重”之术的诠释,朱熹对《弟子职》的注解,叶适、黄震分别以其道统观对管仲进行评价,并以此解读《管子》、辩别真伪,他们共同组成了南宋学人对《管子》的接受。
     结语指出宋以前的《管子》接受具有不平衡性、多维性、制约性、独特性四个特征。并认为:此段历史时期的《管子》接受表现了学者对《管子》一书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对《管子》接受价值的肯定。
The accepted history of Guanzi(before Song dynasty)mainly gives diachronicin discussion about Guanzi-accepted,history.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troductory remarks,the main thesis,the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remarks gives a brief review about Guanzi-stud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bring up the writing scope,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ccepted history of Guanzi.
     The main thesis.Chapter I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for Guan Zhong thoughts and the book,Guanzi.First,it analyses Guan Zhong's reformation idea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y based on the materials in Guoyu and Zuozhuan.Second,it collects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e comments on Guan Zhong given by Pre-Qin philosephers.On the combination of both,it brings about the conclusion,that Guan Zhong thoughts was a kind of Bashu ideas that focused how to make the country rich and powerful,how to order the other States and drive minorities out by virtue of Zhou emperor' s power.Guanzi,as a writing of Guan Zhong school during the latter half Warring States,on the one hand,it inherited Guan Zhong' s idea,on the other hand,it made up for its inadequate.Guan Zhong school was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contend atmosphere of Warring States,which brought Guanzi a clear characteristic with kinds of thoughts.ChapterⅡis about the discussion for Guanzi-accepted during Han dynasty.The early Han dynasty rulers carried out Huanglao policy,which opened up a broad space for Guanzi-accepted.The appearance of“Wenjing Golden Age”closely linked to practice of Huanglao thoughts in Guanzi.Jia Yi and Chao Cuo's reports and writtings drew a lot of ideas,such as rite,law,serving the Community and military.Huainanzi gave the first explanation to Guanzi's writing.Its views on gas,a dynamic original material force,and how to preserve one's health,originated from corresponding parts in Guanzi.Hanwu emperor with ambitious and militaristic ideas made court financial tense,Qingzhong theory became their accepting object for finance ministers like Sun Hongyang.Only Confucianism cultural policy limited the spread of Guanzi.After it,only Sima Qian,Liu Xiang did some research in Guan Yan biography of Shiji and a preface of Guanzi.ChapterⅢis about the discussion for Guanzi accepted during Wei,Jin,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Guanzi-accepted had a new development on the base of accepted flourishing in Han dynasty.It mainly showed Zhuge Liang'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e being tha main,the rule of law,the rule of moral and military thought,and showed the identifiaction for QingZhong in Guanzi by Fu Xuan following Liu Xiang. Guanzi-accepted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lid a low point.Liu Xie's comment on Guanzi's literate style was the main accepted content. ChapterⅣwas about the discussion for Guanzi accepted during Tang Dynasty.Quoting the classical phrases for proof of discussion is common content in the Guanzi-accepted history.In terms of Tang Dynasty,besides quoting the phrases from Guanzi,it also showed three books for govening,Qunshuzhiyao,Tongdian,Yilin,which consisted of classical phrases from Guanzi.Qingzhong theory w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This not only showed that Liuyan put Qingzhong theory into practice for solving court financial crisis,and also showed the schoolers at that time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for currency theory in Guanz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During this period,an important result of Guanzi-accepted is Guanzi Note writtened by Yin Zhizhang.In Guanzi Mote,Yin Marked characters in pronunciation,interpretered characters and sentences and context in meaning,and gave explanation to Titles,which laid a foundation on noting Guanzi for future generations.Impacted by the Yi jing tide,Liu Zongyuan set forth his viewpoint that the point about Siwei in Guanzi waw not correct.ChapterⅤwas about the discussion for Guanzi-accepted during Song Dynasty.In the Guanzi-accepted history, following the revival of Tang Dynasty,Song Dynasty moved toward prosperity.Ligou gave further explanation and theory perfect on Qingzhong theory in his books.Wang Anshi actively learned from Qingzhong theory to raise revenue for the government from a point that“conduct of public affairs is financial management,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so-called justice”.In Tang Dynasty,Lu Zhi and Bai Juyi were against the form of currency taxation.Similar to this reverse Guanzi-accepted,Fan Zhongyan expressed his criticism to monopoly characteristic in Qingzhong theory.Yang Chen brought up a point that Wangdao and Badao were common by virtue of praising contributions of respecting emperor and driving minorities out done by Guan Zhong.Su Shi considered that the secret of ever victorious army was the military establishment with a characteristic of“jane and straight”.Su Zhe agreed with Guan Zhong's thought of Bashu.All of this,reflected that schoolers tried to seek theoretical weapons to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under Song dynasty' s social environmen.After Song dynasty being established in the south,Guan Zi,collated by Zhang Nie,became the prevailing text at that time. Guanzi-accepted,in this period,showed an obvious school characteristics. L(u|¨)Zuqian gave a explanation to Qingzhong theory,Zhu Xi gave a note to Dizizhi.Ye Shi,Huang Zhen,evaluated Guan Zhong,analyse Guanzi in their orthodoxy,and identified Guanzi,respectively.These made up the Scholars' Guanzi-accepted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conclusion points out that pre-Song Guanzi-accepted history insisted of four characteristics,that was,being unbalanced,being multi-dimensional,being constrainted and being uniqueness.During this period,the Guanzi-accepted showed that schoolers had a knowledge of cultural values in Guanzi and made sure of Guanzi-accepted values.
引文
[1]蔡尚思《影印〈诸子集成〉前言》,《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
    [2]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88。
    [3]郭沫若《〈管子集校〉叙录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10。
    [1]其一为2004年山东大学巩曰国的《〈管子〉成书与流传研究》;其二为2006年浙江大学郭丽的《〈管子〉文献学研究》,该论文现以专著形式出版。
    [1]《〈管子〉接受史(宋以前)》是笔者毕业论文选题《〈管子〉接受史(民国以前)》的一部分。由于时间关系,仅对宋以前的接受历史作出论述。
    [1]接受和研究是一对属种概念,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在逻辑学中称之反变关系。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51。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5]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页279。
    [6]张嵲《读〈管子〉》,《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1]本论文偶尔采用《史记》的互现法,即:某一个案中的部分内容有时不尽于此个案的论述中出现,它可能会被移入另一个有着相同接受内容的个案中去。这样做既可使相同的接受内容得以连贯叙述,又可避免个案写作中较易产生的零散现象。
    [1]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曰:“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1。韦昭(注)《国语·齐语》曰:“管夷吾,齐卿,姬姓之后、[管严仲之子]敬仲也。”齐鲁书社,2005年,页108。
    [2]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页4。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80。
    [4]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页4。
    [5]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页4。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81-1485。
    [2]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08。
    [3]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页5。
    [4]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2。
    [5]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09-111。
    [6]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页300。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2286。
    [8]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74。
    [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0-111。
    [2]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5。
    [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2。
    [2]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2-113。
    [3]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21。
    [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5。
    [2]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5注。
    [3]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4。
    [4]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09。
    [5]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09注。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9。
    [7]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66-167。
    [8]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页1736。
    [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6正文及注。
    [2]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20正文及注。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317。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256。
    [5]刘向《说苑》,《丛书集成初编》527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71。
    [6]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9。
    [7]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8。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25。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40-441。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81-992。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180。
    [3]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82朱熹注。
    [4]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89朱熹注。
    [5]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206-212。
    [6]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210“别解二”。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761。
    [8]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214“集解”。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6。
    [2]唐顺之《荆川稗编》卷九十八引,《四库全书》9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441、1194。
    [4]唐顺之《荆川稗编》卷九十八引,《四库全书》9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5]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817-821。
    [6]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427。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58。
    [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58。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48。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47。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03。
    [4]《齐语》中鲍叔曰:“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07。
    [5]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173-176。
    [1]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89-90。
    [2]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516。
    [3]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92。
    [4]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221。
    [5]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924。
    [6]焦循《孟子正义》,中j书局,1987年,页221。
    [1]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493。
    [2]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840-841。
    [3]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77。
    [4]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74、77。
    [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105-108。
    [2]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153-154。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302-304。
    [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117。
    [2]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09。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30。
    [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328。
    [5]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38。
    [6]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461。
    [7]刘劭《人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54。
    [1]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844-845。
    [2]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845注。
    [3]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846注。
    [4]王先谦《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73-74。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20。
    [1]郭庆藩《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61年,页846注。
    [2]郭庆藩《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61年,页846注。
    [3]方勇《庄子诠评》引刘凤苞语,巴蜀书社,1998年,页675。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05。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97。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212-213、228。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02。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97。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24。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57。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74。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64。
    [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64。
    [9]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20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20。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20。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20。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1182。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282。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60。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61。
    [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61。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04-305。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208。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291。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51。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80。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80。
    [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80。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510。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42。
    [3]以下篇次分别见于页44-45,97-98,914-915,925-927,978-980,1030-1031,1089-1090,1166-1167,1178,1279-1281,1312-1313,1383-1384。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90。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1473-1474。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226。
    [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59。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818、820、822。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318。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1386-1389。
    [2]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3-116。
    [3]何建章(注)《战国策》,中华书局,1990年,页71。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51。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39。
    [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5。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62。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7。
    [2]《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92。)《汉书·礼乐志》曰:“汉兴,拨乱反正,目不暇给。”(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030。)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030注。-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20。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096。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7。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17。
    [8]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80。
    [9]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54。
    [10]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6。
    11 赵翼《廿二史札记》,《丛书集成初编》3543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31。
    12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699。
    13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699。
    14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030。
    15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030。
    [1]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50。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推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2,94,42。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097。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29。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29。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975。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0。
    [1]《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诸侯王……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表明诸侯王国的官制与中央完全一致,中央只为之置丞相。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19。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0。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8。
    [1]以上有关汉武帝的政治制度、军事行动部分参考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52-57。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1-1422。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3156。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832。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2、1425。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56。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523。
    [2]周佳钿、李祥俊著《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86。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410。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94。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145。
    [6]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页90。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1 39。
    [1]徐积《徐节孝集》卷二十九,宣统三年三月本支后裔重刊,两淮马裕家藏本。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0。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41。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41。
    [5]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页49。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18。
    [7]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页29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55。
    [1]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422,772,111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
    [2]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1120,1 19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7。
    [3]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1153。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412。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975。
    [6]此处采用唐兰先生的说法。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50。
    [1]郭沫若《十批判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均提出这一观点。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81。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65。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41。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01。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85。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5。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93-794。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64。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88。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7。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39。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3。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29。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52。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64。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89。
    [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89。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70。
    1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49。
    12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65。
    13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70。
    [1]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131。
    [2]陈鼓应说:“《经法》等四篇作品与作为稷下论丛重要代表作的《管子》,在概念、思想以至文句上都有非常多的相同或相似处。它和《管子》应是同类书,似乎出于同一个作者群。”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页32。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67-188。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28-2029。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29 。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436。
    [4]王志民《齐文化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112-114。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895。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347。
    [2]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页143。
    [3]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页41。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149。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2。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17-18。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88。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59。,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29。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30。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61-2062。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062。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90。
    [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69。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491-2492。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503。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491。
    [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75。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65。
    [1]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214。
    [2]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5。
    [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4。
    [4]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
    [5]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2。
    [6]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4。
    [7]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4。
    [8]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47。
    [9]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7。
    [10]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91-92。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1。
    [2]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92颜师古注。
    [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92。
    [4]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3。
    [5]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92。
    [6]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91-92。
    [7]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349。
    [8]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70-471。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50。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66。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6。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5。
    [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8。
    [4]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8 。
    [5]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74。
    [6]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57。
    [7]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57 。
    [8]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467。
    [9]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71。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491。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53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008。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98。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54。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98。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73。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0。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05。
    [2]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973。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504。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72。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00。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53。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91。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30。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24。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
    12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11。
    13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11。
    [1]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338。
    [2]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339。
    [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63。
    [4]《管子·揆度》曰:“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88。
    [5]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63。
    [6]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103。
    [7]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341。
    [8]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348。
    [9]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10]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73-74。
    [1]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247。此事又见于《左传·闵公二年》。
    [2]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246-247。
    [3]黎翔凤《管子校注》引,中华书局,2004年,页36。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76。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179。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34。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7。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76-2277。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319。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132。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7。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8-1130。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30。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32-1133。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36。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22。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23。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32-1133。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34。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34。
    [1]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页97-98。
    [2]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页159。
    [3]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页160。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57。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0。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37。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79。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79。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2。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94。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1。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79。
    [9]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1。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1。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289。
    [3]《管子·小匡》与《国语·齐语》略同。由于晁错所引多出于《管子》,此处也应以源于《管子》之《小匡》为宜。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13。
    [5]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页95。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523。
    [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90。
    [8]南宋叶适曰:“《管子》……乃汉世行书。”《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145 。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6 。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89。
    [5]余嘉锡曰:“别本单行者,古人著书,本无专集,往往随作数篇,即以行世。”“随时所作,即以行世。” “夫既本是单篇,故分合原无一定。有抄集数篇,即为一种者,有以一二篇单行者。”。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00、238、239。
    [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113。
    [2]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143-145。
    [3]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43-145。
    [4]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0。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40-441。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0。
    [2]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182、184。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0。
    [4]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2。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9。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458。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2。
    [4]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1。
    [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65-166。
    [6]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65。其注曰:“人”别本作“一”,唯藏本作“人”,今从藏本。
    [7]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934。
    [8]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244。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2。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93。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7。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1。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50。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1。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984年第二版,页210。
    [8]许啸天(注)《老子》,中国书店,1988年,页213。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984年第二版,页210。
    [10]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65-166。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238。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45。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7。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50。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50。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5。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8。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7。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9。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5。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9。
    12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7。
    13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7。
    14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43。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47。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48。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05。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8。
    [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20。
    [6]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3。
    [7]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776。
    [8]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24。
    [9]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62。
    [10]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61-62。
    11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776。
    12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62-63。
    13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38。
    14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0。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82-84。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12。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27。
    [4]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527。
    [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87。
    [6]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01。
    [7]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976。
    [8]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商务印书馆,2006年,页223。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5。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175。
    11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457。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27-228。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47。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322。
    [4]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322-1323。
    [1]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页169。
    [2]郭沫若等《管子集校》,105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225-226。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68-879。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72。
    [6]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05。
    [1]“轻重”十六篇指现存的《巨乘马》、《乘马数》、《事语》、《海王》、《国蓄》、《山国轨》、《山权数》、《山至数》、《地数》、《揆度》、《国准》、《轻重甲》、《轻重乙》、《轻重丁》、《轻重戊》、《轻重己》。《轻重庚》、《问乘马》、《轻重丙》三篇已亡佚。
    [2]巫宝三《管子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北京,页1。
    [3]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中华书局,1979年,页54。
    [4]参考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页567-582。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19。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57。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56。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33、1481。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84。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贵”原为“平”。参考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页573。下皆同。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0、1421、1421。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5。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832。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5。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9。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26。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60。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46。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5-1256。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46-1247。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47、1256。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23。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48。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48。“七”原为“十”,据《管子校注》改。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142。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9。
    [1]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五,《续金华丛书》。
    [2]王应麟《通鉴答问》卷四,《四库全书》68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王嗣奭《管天笔记外编》卷上,《丛书集成续编》88册,上海书店,1994年。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28。
    [5]以下分别见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3、28、43、56、178、219-22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1453-1454、1259-1266、1264。
    无编改内容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00。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61。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58。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9。
    [5]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3。
    [6]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3 。
    [7]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3。
    [8]“无用”指雕纹刻缕等末业生产,非指一般的工商业。
    [9]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23。
    [10]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28。
    1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29。
    12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1。
    13 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页637。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015。
    [2]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230-231。“丑”原为“媿”,据《盐铁论校注》改。
    [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221。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56。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4。
    [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178。
    [2]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29-430。
    [3]马元材《桑弘羊传》,中州书画社,1981年,页78。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30。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32。
    [6]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1440。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41。
    [2]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33注。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2。
    [5]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3。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56。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80。
    [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178。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41。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3]马元材《桑弘羊传》,中州书画社,1981年,页84。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41。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4。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41。
    [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56。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4。
    [1]巫宝三《〈管子〉的货币、价格学说和政策——〈管子·轻重篇〉研究之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集刊》第八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页347,
    [2]《史记》附录《史记索引序》,1982年,中华书局,页1434-1435。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95。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96。
    [5]《史记索引序》,《史记》,1982年,中华书局,页7。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2-2133。
    [2]《史记正义》注曰:“轻重谓耻辱也,权衡谓得失也。有耻辱甚贵重之,有得失甚戒慎之。”
    [3]司马迁《史记·淮南王安列传》中未涉刘安著书一事,说明此时《淮南子》尚未流传于世。班固《汉书·淮南王传》载,刘安作《内篇》,即今本《淮南子》献给武帝,“上爱秘之”,即喜爱而秘藏于室,也许这是司马迁不得见其书的原因。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6。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60。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68。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6注。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78及注。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55及注。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49注。
    [1]张淏《云谷杂记》,中华书局,1958年,页9。
    [2]张淏《云谷杂记》,中华书局,1958年,页10、9。
    [3]张淏《云谷杂记》,中华书局,1958年,页11。
    [4]《管子》八十六篇分为八组,其中十九篇“轻重”类文章划为一组,曰“轻重”,即我们说的“轻重”篇。
    [5]张淏《云谷杂记》,中华书局,1958年,页5。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55-3256。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963。
    [3]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引阮孝绪《七录序》,《四部丛刊初编》82册,上海书店,1989年。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01。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4。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02注。
    [4]张舜徽《张舜徽集·〈汉书·艺文志〉通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173。
    [1]刘向引用司马迁的材料,在上引《管子叙录》中为省略号部分,由于与《管晏列传》中的内容相同,故省略。
    [2]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辩》,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页426。
    [3]郭沫若《宋钘尹文遗著考》注,《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188。
    [4]刘蔚华、苗润田《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页323。
    [1]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页50、53。
    [2]《邓析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3。
    [3]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页49。
    [1]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页50。
    [2]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页278。
    [1]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143。
    [2]《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页4。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32。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6。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489 。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502。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685。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27。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7、930。
    [6]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页2185。
    [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页12-13。
    [1]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页1317-1318。
    [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页176。
    [3]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页595。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26。
    [2]刘恕《通鉴外纪》卷一,《四部丛刊初编》35册,上海书店,1989年。
    [3]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96。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15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华第二版,页388-389。
    [6]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69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9。
    [7]嵇康《嵇中散集》卷六,《四部从刊初编》98册,上海书店,1989年。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9。
    [2]参考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260-261。
    [3]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四部丛刊初编》62册,上海书店,1989年。
    [4]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页492。
    [5]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页722。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437,458,637。
    [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34。
    [1]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十六,《四库全书》4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1,裴松之注引《魏略》。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3,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8。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1。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429。
    [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2。
    [8]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82。
    [9]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89。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891裴松之注。
    [2]杨慎《升庵集》卷四十六,《四库全书》127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7,裴松之注引《蜀记》。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36。
    [5]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39。此段引文出自《管子·制分》,其文曰:“故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则神。攻坚则(?)者坚,乘(?)则坚者(?)。故坚其坚者,(?)其(?)者。”
    [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30。
    [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21、115。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27。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9。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2。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9。
    [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881。
    [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59。
    [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869。
    [9]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页7。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
    11 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64。
    12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894。
    13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895注。
    14 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64-65。
    15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71。
    [1]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199。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896 。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5。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35。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35。
    [6]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33。
    [7]《太平御览》卷八一五“丹阳记”一条,《四部丛刊三编》35册,上海书店,1985年。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22-1423。
    [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009。
    [10]《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四部丛刊初编》51册,上海书店,1989年。
    11 余明侠《诸葛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394。
    12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685。
    13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502。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34。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7。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5。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84。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049-1050。
    [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050。
    [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84。
    [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2。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06 。
    [10]《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四部丛刊初编》51册,上海书店,1989年。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94、298。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30。
    [3]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47。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8。
    [5]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8 。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0。
    [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011。
    [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分别见页1057、1062注、985、984-985,1063、1091、920。
    [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014。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65-466。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06、905。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9-62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26。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7。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16-117。
    [7]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34。
    [1]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页202。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8。
    [3]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845。
    [4]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30页。
    [5]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18页。
    [6]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19页。
    [7]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20页。
    [8]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22页。
    [9]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28页。
    [10]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28页。
    11 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2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页65。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9。
    [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18。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926。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59。
    [2]三国时魏司马芝曾引用《管子·区言》,其言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管子·区言》以积谷为急。”可知,《管子》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分组。此前,除刘向父子领校群籍外,没有大型图书整理活动。据此推测,《管子》的八个分组当为刘向所为。关于这一推断,也可从有关《庄子》的资料及刘向编校其它古籍时所作的《叙录》中得到证明,如《晏子春秋叙录》。
    [3]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页50。
    [1]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17。
    [2]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17。
    [1]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17。
    [2]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17。
    [3]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17。
    [4]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页1323。
    [5]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页1412。
    [6]刘恕《通鉴外纪》卷一,《四部丛刊初编》35册,上海书店,1989年。
    [1]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页1323。
    [2]傅玄《傅子》卷一,叶氏观古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3]傅玄《傅子》卷一,叶氏观古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4]傅玄《傅子》卷一,叶氏观古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5]傅玄《傅子》卷一,叶氏观古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6]傅玄《傅子》卷一,叶氏观古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1]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页1318。
    [2]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页131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86。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11。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4。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93。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0。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2。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32。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39 。
    [6]《左传·哀公十三年》正义引。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2171。
    [7]马端临《文献通考》引,中华书局,1986年,页254-255。
    [8]黄震《黄氏目抄》卷五方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张岳《小山类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359。
    [2]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页712。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725。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22。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23。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48。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7。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7-308。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46。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8。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46。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10。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8。
    [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9。
    [9]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9。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9。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0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1。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54。
    [5]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页44-45。
    [6]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页45注。
    [1]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页205-206。
    [2]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页206注。
    [3]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页279。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266。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页321。
    [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33页。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85-87。
    [2]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页44-45。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26-927。
    [1]《尹文子》,《四部丛刊初编》71册。上海书店,1989年。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19-920。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页4。
    [2]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页24。
    [3]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44。
    [1]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44-1345。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46
    [3]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46-1347。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941。
    [5]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页195。
    [1]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316。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974-4975。
    [1]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49。
    [2]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3604。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84。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00。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98。
    [6]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607。
    [7]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1424。
    [8]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48。
    [9]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8968。
    [10]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7247。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
    12 王应麟《玉海》,广陵书社,2003年,页1009。
    [1]魏征《群书治要序》,魏征《群书治要》,《四部丛刊初编》76册,上海书店,1989年。
    [2]李翰《通典序》,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3]柳伯存《意林序》,马总《意林》,《四部丛刊初编》79册,上海书店,1989年。。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545。
    [5]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759。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0。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5。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1。
    [1]魏征《群书治要序》,魏征《群书治要》,《四部丛刊初编》76册,上海书店,1989年。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91。
    [3]见《群书治要》“五辅”一节。魏征《群书治要》,《四部丛刊初编》76册,上海书店,1989年。以下凡有此类的例举,皆不再作注。
    [1]见前文“存大略,舍细节”部分。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72、469。末句“全”原为“埊”字,取颜昌嶢说。
    [1]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982、3983。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982。
    [3]李翰《通典序》,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4]另有一条:“管子曰:欲理其国者必先知其人,欲知其人者必先知其地。”未详出处。此段文字在辑录他书内容的注文中。下有此类,皆称“在注文中”。
    [1]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页55-56。
    [2]杜佑《通典序》,《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页1。
    [1]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151。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152。
    [3]柳伯存《序》,马总《意林》,《四部从刊初编》79册,上海书店,1989年。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 。
    [2]马总《意林》,《四部从刊初编》79册,上海书店,1989年。以下凡此类例举,皆不再作注。
    [3]柳伯存《序》引,马总《意林》,《四部丛刊初编》79册,上海书店,1989年。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46。
    [1]马总《意林》,《四部从刊初编》79册,上海书店,1989年。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545。
    [1]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页247。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558。
    [3]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550。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982。
    [5]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981。
    [6]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982。
    [7]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982。
    [8]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152。
    [1]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106-2107。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47、1256。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107。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03。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94。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6]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096。
    [7]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096。
    [8]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096。
    [1]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097。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85。
    [3]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85。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79。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6。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4。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2-1263。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098-2099。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03。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22。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60。
    [8]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85。
    [1]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47。盐铁官营中,唯有榷盐记载颇详,所以此处仅就盐业展开论述。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78。
    [3]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2116。
    [4]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78。
    [5]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511。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47。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3]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78。
    [4]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78。
    [1]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798。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806 。
    [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43。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515
    [5]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7001。
    [1]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7001。
    [2]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797。
    [3]《新唐书·刘晏传》持此说,而《新唐书·食货四》载为“四十万”。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796,页1378。
    [4]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378。
    [5]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798。
    [6]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806。
    [7]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806。
    [8]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7001。
    [9]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791。
    [10]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79。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81。
    [2]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4752、4753。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84。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5]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4753。
    [6]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4752。
    [7]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4753。
    [1]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4752。
    [2]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4752、4753。
    [3]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383。
    [4]“两税制将租庸调及当时各色名目的苛捐杂税归并、简化为两个税种:一为地税,包括原租庸调中的‘租'、地税(常平仓米)、青苗钱等在一起;二为户税。地税按纳税人拥有的田亩数征收,缴纳米粟;户税按资产多少划分户等,以货币征收。分夏、秋两季缴纳,故称两税。”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362。
    [5]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2。
    [1]巫宝三《〈管子〉的货币、价格学说和政策》,《经济研究所集刊》,中国社会科学院,1986年,页335 。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37。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72 。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42。
    [5]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4。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7]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4。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2。
    [9]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6。
    [1]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6。
    [2]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6 。
    [3]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4。
    [4]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3。
    [5]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3。
    [6]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6823。
    [7]“在两税法实行之前,租庸调一直是唐代赋役征派的主要内容。其制:丁男每年纳租粟2石,或稻3斛;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1石2斗,次户8斗,下户6斗;边远地区及少数族则半输,下户免输,亦可折纳少量现钱、羊。调视乡土所产,纳绢絁2丈、绵3两或布2丈5尺、麻3斤,亦可折纳钱、米以及其他可以久贮之物。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叫做‘庸',即‘输庸代役'。此外,正租有附加税,叫做草税:入官仓有营窖税;又有租脚,以供转输之费。”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页77。
    [1]费振刚等《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3。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
    [4]章学诚《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167。
    [5]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页1003。
    [1]荷兰学者范德龙持此说,转引李克(W.ALLvn Rickett)《管子引得导言》(INTRODUCTION TO A CONCORDANCE ToTHE KUAN-TZU),见艾文博主编《中文研究资料中心研究资料丛书》之《管子引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之后得到《管子》研究者的多数认同。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847。
    [3]巩曰国《〈管子〉佚篇亡佚时间考》,《管子学刊》2007年第三期,页12、13。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974-4975。
    [5]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1531、1532。
    [6]转引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页1738。
    [7]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491。
    [8]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页797。
    [1]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491。
    [2]《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847。
    [3]郭沫若等《管子集校》中任林圃的观点。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1137。
    [4]荷兰学者范德龙提出此一观点,见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页33。
    [5]范德龙提出的两条理由,见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页33。二十四卷本《管子》后五卷注释主要集中在“轻重”篇,《通典·食货》对“轻重”篇作了大量征引。
    [1]任林圃曰:“此云‘绝少寻览,无人注解',尤可证为尹氏语。”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1137。
    [2]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974。
    [3]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4974。
    [4]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页3164。
    [1]《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本节以下的论述中,凡此类举例性质,一般只出现篇名,不再标明《管子》。
    [2]段玉裁《〈广雅疏正〉序》王念孙《广雅疏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王念孙《〈广雅疏正〉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章学诚《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5。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397-398。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980年,中华书局,页119。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907。
    [5]汪森《粤西丛载》卷十一,《四库全书》14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317。
    [2]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页450。
    [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730。
    [4]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730。
    [1]郭在贻《郭在贻文集》第一卷《训诂学》,中华书局,2002年,页517。
    [2]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册,中国书店,1985年,页83。
    [3]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册,中国书店,1985年,页91。
    [1]张嵲《读〈管子〉》,《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2]黄震《黄氏日钞》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手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转引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4。
    [4]转引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4。
    [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847。
    [6]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1。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29。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6。
    [3]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185。
    [4]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184。
    [5]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184。
    [6]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186。
    [1]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页1003。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980年,中华书局,页1766。
    [1]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491。
    [2]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82。
    [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页91-92。
    [1]此句初读令人费解,似乎贾谊一方面借用《管子》的四维论,一方面又贬低管子为愚人、不知治体。其实不然。颜师古注曰:“若以管子为愚人,其言不实,则无礼义廉耻可也;若使管子微识治体,则当寒心而忧之。”按颜注,“忧之”的“之”字,当指汉初“四维不张”的现实。王念孙曰:“是字指‘四维不张'而言。”“非谓当寒心而忧之也,危之之词,言岂不可为寒心哉!”综合两家注解,“云使管子愚无识人也,则可”意指:如果管子不知道用“礼义廉耻”治国,则称其愚人未尝不可;贾谊这样措词是正话反说,以此强调治国必以“礼义廉耻”。“使管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不可为寒心”意指:即使管子对“礼义廉耻”治国的道理懂得不多,当他看到汉初四维不张的观实也会为之寒心;这是故做危耸之词,指出汉初四维不张的现实非常严重,已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
    [2]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48-49。
    [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12。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页267。
    [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567。
    [4]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页1913。
    [5]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页2363。
    [6]吴兢《〈贞观政要〉序》,《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页1。
    [7]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3427-3428。
    [1]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页611。
    [2]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2701、2646。。
    [3]四维论出于《牧民》篇,隶属于《管子》“经言”一组。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318。
    [5]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页1037-1038。
    [1]《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二集卷三十,《四库全书》129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黄震《黄氏日钞》卷六十,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转引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8。
    [1]郭正忠《中国古代官僚机构的膨胀规律及根源》,《晋阳学刊》,1987年,第三期。
    [2]赵翼《廿二史札记》,《丛书集成初编》3549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485。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12-113。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65。
    [5]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页358。
    [1]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页312。
    [2]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523-524。
    [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349、4350。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361。
    [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13027。
    [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11215。
    [2]《靖康要录》,《丛书集成初编》3884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205。
    [3]《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四引《樵书》,中华书局,1981年,页770。
    [4]周煇《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101-102。
    [5]《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页1743。
    [6]黄震《黄氏日钞》卷六十九,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2。
    [2]周密《癸辛杂识》后集《雅流自居》,中华书局,1988年,页95。
    [3]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页1724。
    [4]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97。
    [1]杨忱《〈管子〉序》,《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2]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页87。
    [3]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4]郭沫若《管子集校·叙录(六)》,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6。
    [5]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一,《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6]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3252。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叶适《习学记言》,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4]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5]《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页1412。。
    [6]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1982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326。
    [7]范浚《香溪集》卷五,《金华丛书》。
    [8]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二版,页482。
    [9]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二版,页491-492。
    [1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12810。
    1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335。
    12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16册,巴蜀书社,1988年,页136。
    13 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零七,《四库全书》4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一三,《四库全书》4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二,《四库全书》4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四八,《四库全书》4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4]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页1379、1377。
    [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12785。
    [6]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四,《四库全书》70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7]龚昱《乐庵语录》卷三,《四库全书》84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陈淳《北溪大全集》卷二十九《答苏德甫一》,《四库全书》116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页36。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页69。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页137。
    [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页39。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页71。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2524。
    [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94。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3。
    [5]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97。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94-198。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
    [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42。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60。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24。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92。
    [3]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6。
    [4]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5。
    [5]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33。
    [6]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33。
    [1]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13。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25。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2。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65。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95。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4。
    [7]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86。。
    [8]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3。
    [9]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85。
    [10]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85。
    11 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85。
    12 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3。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24。
    [2]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2。
    [3]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2。
    [4]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2。
    [5]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3。
    [6]李觏在原文中称之为“平籴”,但它显然不是李悝的平籴法,而是汉代常平仓制度。因为李悝平籴法之“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的理论正是他所批判的。
    [7]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3。
    [8]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7。
    [1]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3。
    [2]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7。
    [3]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8。
    [4]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页148。
    [1]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262。
    [2]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10册,巴蜀书社,1988年,页24。
    [3]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262。
    [4]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10册,巴蜀书社,1988年,页24。
    [5]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10册,巴蜀书社,1988年,页24。
    [6]俞森《荒政丛书》卷二,《四库全书》66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33。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53-1454。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32。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32-1233。
    [5]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265-266。
    [6]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中华书局,1959年,页419。
    [1]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583。
    [2]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583。
    [3]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中华书局,1959年,页437-438。
    [4]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页308。
    [5]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142。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页310。
    [7]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页311。
    [8]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页310-311。
    [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97。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364。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2241。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979。
    [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79-4280。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3-74。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9。
    [3]王安石《周官新义》卷一,《四库全书》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7。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64。
    [6]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6。
    [2]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6。
    [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6。
    [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6。
    [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7。
    [6]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6-4557。
    [7]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556。
    [8]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141。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69。
    [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81。
    [2]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79。
    [3]广惠仓是后周太祖郭威时创建的一种惠民方式,“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与常平仓相类。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75。
    [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79。
    [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80。
    [6]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79。
    [7]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79-4280。
    [8]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282。
    [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2156。
    [1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2156。
    11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2157。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41。
    [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页179。
    [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350。
    [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4354。
    [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10568。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422。
    [3]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页11。
    [4]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页19。
    [5]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页3604。
    [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页3649。
    [2]陶宗仪《说郛》卷四十六,中国书店,1986年。
    [3]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知不斋丛书》,清乾隆鲍廷博校刊。
    [1]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页83。
    [2]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345。
    [3]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2。
    [4]巩曰国《〈管子〉杨忱本刊刻年代考辨》,《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三期,页73-74。
    [1]杨忱《〈管子〉序》,《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2]杨忱《〈管子〉序》,《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3]杨忱《〈管子〉序》,《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4]司马光《涑水纪闻》,中华书局,1989年,页199。
    [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24年,页948。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0。
    [3]杨忱《〈管子〉序》,《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4]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页184。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180、200。
    [6]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页4。
    [7]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页287。
    [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105。
    [2]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47-249。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452-453。
    [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74。
    [5]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75。
    [6]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75。
    [7]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75原文及注。
    [8]即上文所言“小齐”。
    [9]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76。
    [10]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页276。
    11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66。
    12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04。
    13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442。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20。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05。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105-106。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442。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2、2133、2131。
    [6]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页147。
    [7]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页87。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830。
    [2]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页775-776。
    [3]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页87-88。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13。
    [2]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页88。
    [1]徐积《徐节孝集》之《节孝集语录》,宣统三年三月本支后裔重刊,两淮马裕家藏本。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448。
    [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448。
    [1]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4]刘劭《人物志》曰:“建法立制,富国强兵,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54。
    [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36。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284。
    [2]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页1412。
    [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1995年,页84。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92-1493。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514-1515。
    [3]容肇祖《驳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郑良树《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页1512。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315-1316。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71。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73。
    [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页155。
    [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1460。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页989。
    [2]此处应为“及读《白心》、《心术》上、下”。
    [1]张嵲《读〈管子〉》,《管子》,《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2]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商务印书馆,2006年,页25-26。
    [3]王先谦《韩非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442。
    [1]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491。
    [2]王先谦《韩非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页451。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94。
    [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680。
    [5]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04。
    [6]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115。
    [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50。
    [8]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1102。
    [9]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76。
    [10]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页539。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6。
    [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页221-225。
    [2]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引,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944。
    [3]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引,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961-962。
    [4]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引,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887。
    [5]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引,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300。
    [1]刘绩《管子补注》,《丛书集成续编》76册,上海书店,1994年。
    [2]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265。
    [3]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叙录六》,科学出版社,1956年,页6。
    [4]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一,《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一,《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页9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882-889。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313-319。
    [1]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2]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3]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4]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四库全书》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马端临《文献通考》引,中华书局,1986年,页254-255。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499。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259。
    [4]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页1495。
    [1]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128。
    [2]朱熹《朱子全书》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691。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页1。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页1。
    [5]朱熹《朱子全书》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3671。
    [6]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124。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页1719。
    [2]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128。
    [3]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页109-110。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6。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3252。
    [3]章如愚《群书考索》,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页959。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1154。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1239。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132。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页304-305。
    [2]赵仲邑《新序详注》,中华书局,1997年,页109。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页341。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页370。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页375。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页5。
    [2]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页221。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563。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735-738。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02。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59。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59。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59。
    [7]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83。
    [8]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90-91。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90。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400。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90。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8-669。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73。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8。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8。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8。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22。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9。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7。
    [7]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8。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7。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7。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168。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4。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5。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7。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页256。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13。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71。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收局,2004年,页284。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收局,2004年,页13。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6。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71-672。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4。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6-668。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70、672、667、663。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4。
    [7]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4。
    [8]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收局,2004年,页79。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5。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969。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73。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1012。
    [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786-787。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400。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90。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90。
    [1]黄震《黄氏日抄》卷四,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三,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二,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4]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一,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5]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三,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6]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二,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7]黄震《黄氏日抄》卷八十八,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8]黄震《黄氏日抄》卷三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9]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221、924。
    [10]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页1。
    [1]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3040。
    [2]黄震《黄氏日抄》卷三十四,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黄震《黄氏日抄》卷四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4]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5]黄震《黄氏日抄》卷八十二,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6]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3252。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8-669。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71-672。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72。
    [5]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52-454。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513-514。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455。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652。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742。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636-637。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4。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5]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6]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28。
    [7]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三,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二,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4]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页194。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55。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4]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5]此指《管子》第八篇。
    [1]《管子》卷三,《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3]《管子》卷二十一,《四部丛刊初编》61册,上海书店,1989年。
    [4]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5]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1383。
    [2]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1982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326。
    [3]王志民《齐文化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112-114。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1895。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页2346。
    [6]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90。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149。
    [1]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1982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326。
    [2]范浚《香溪集》卷五,《金华丛书》。
    [3]范浚《香溪集》卷五,《金华丛书》。
    [4]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1364。
    [1]杨冠卿《客亭类稿》卷八,《湖北先正遗书》(手抄本)。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华书局,1965年,页598。
    [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页730。
    [1]高似孙《子略》,《丛书集成初编》19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27-28。
    [2]高似孙《子略》,《丛书集成初编》19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28。
    [3]傅玄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页675。
    [1]《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页1412。
    [2]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页48-49。
    [3]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3252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4。
    [3]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1982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326。
    [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页3-4。
    [5]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页3252。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页663。
    [7]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清乾隆三十二年抄本,新安汪氏校刊。
    [8]苏辙《古史》卷二十五,《四库全书》3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9]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1982册,中华书局,1985年,页326。
    [1]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页143。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2、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
    4、许啸天(注)《老子》,中国书店,1988年。
    5、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
    6、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
    7、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8、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
    9、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10、方勇《庄子诠评》,巴蜀书社,1998年。
    11、《管子》,《四部丛刊本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12、刘绩《管子补注》,《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1994年。
    13、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
    14、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15、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
    16、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
    17、《尹文子》,《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18、《邓析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9、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
    2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
    21、韦昭(注)《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
    22、何建章(注)《战国策》,中华书局,1990年。
    23、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24、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2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26、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
    27、赵仲邑《新序详注》,中华书局,1997年,页109。
    28、刘向《说苑》,《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9、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0、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
    31、刘劭《人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32、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33、诸葛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
    34、《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
    35、傅玄《傅子》,叶氏观古堂,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36、《华阳国志》,《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3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38、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39、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40、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1、嵇康《嵇中散集》,《四部从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42、贾思勰《齐民要术》,《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43、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
    44、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45、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46、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47、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48、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4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
    50、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51、魏征《群书治要》,《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52、马总《意林》,《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53、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4、傅玄琮、周建国《李德裕文集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5、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56、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57、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58、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59、徐积《徐节孝集》,清宣统三年本支后裔重刊,两淮马裕家藏本。
    60、杨慎《升庵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61、《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上海书店,1985年。
    62、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续金华丛书》。
    63、张淏《云谷杂记》,中华书局,1958。
    64、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65、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
    66、黄震《黄氏日抄》,清乾隆三十二年新安汪氏校刊手抄本。
    67、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8、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9、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
    70、张岳《小山类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71、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7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3、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
    74、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75、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
    7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
    77、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78、王安石《周官新义》,《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79、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80、苏辙《古史》,《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81、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82、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8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84、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85、王应麟《通鉴答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86、王应麟《玉海》,广陵书社,2003年。
    87、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88、范浚《香溪集》,《金华丛书》。
    89、杨冠卿《客亭类稿》,《湖北先正遗书》(手抄本)。
    90、高似孙《子略》,《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91、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92、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93、龚昱《乐庵语录》,《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94、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5、陈淳《北溪大全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96、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中华书局,1959年。
    9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8、《靖康要录》,《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99、《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
    100、周煇《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
    101、《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102、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
    10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104、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
    105、陶宗仪《说郛》,中国书店,1986年。
    106、蔡绦《铁围山丛谈》,《知不斋丛书》。
    107、司马光《涑水纪闻》,中华书局,1989年。
    108、章如愚《群书考索》,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109、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
    110、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
    111、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112、唐顺之《荆川稗编》,《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13、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1986年,中华书局。
    114、王嗣奭《管天笔记外编》,《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1994年。
    115、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
    116、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17、《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18、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
    119、赵翼《廿二史札记》,《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120、俞森《荒政丛书》,《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21、汪森《粤西丛载》,《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
    122、章学诚《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3、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
    124、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国书店,1985年。
    125、王念孙《广雅疏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6、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12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
    128、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9、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
    130、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131、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32、郭在贻《郭在贻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
    133、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
    134、郭沫若《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5、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3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984年第二版。
    137、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二版。
    13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9、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0、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2、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1995年。
    143、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
    14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5、王志民《齐文化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6、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8、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49、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50、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商务印书馆,2006年。
    151、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
    152、巫宝三《管子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53、费振刚等《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4、艾文博主编《中文研究资料中心研究资料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155、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56、马元材《桑弘羊传》,中州书画社,1981年。
    157、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辩》,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
    158、余明侠《诸葛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9、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0、张舜徽《张舜徽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1、刘蔚华、苗润田《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62、郑良树《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163、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64、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165、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
    166、郭丽《〈管子〉文献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7、巩日国《〈管子〉成书与流传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6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
    16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170、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
    171、王利器《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巴蜀书社,1985年。
    172、蔡尚思《影印〈诸子集成〉前言》,《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
    173、巫宝三《〈管子〉的货币、价格学说和政策——〈管子·轻重篇〉研究之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集刊》第八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74、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六辑,1979年。
    175、郭正忠《中国古代官僚机构的膨胀规律及根源》,《晋阳学刊》,1987年第三期。
    176、张岱年《齐学的历史价值》,《文史知识》,1989年第3期。
    177、巩日国《〈管子〉杨忱本刊刻年代考辨》,《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三期。
    178、巩日国《〈管子〉佚篇亡佚时间考》,《管子学刊》,2007年第三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