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当代流行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流行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学、媒体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存在为核心研究内容,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播动力分析为研究重点。其主旨是要解读与阐释影响(推动)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与动力方式。对流行文化的研究不是一种探寻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因此,“阐释”是其基本的研究方法与论述策略。
     流行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相对晚出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从流行文化的创造主体与功能看,它既不同于体现执政党意识形态和为国家权力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也不同于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精英文化;它既与农业社会形成的民间文化存在本质差异,也与工业社会创生的大众文化不可等量齐观。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突出特征,以娱乐为基本功能,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经营,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新型文化形态。
     从文化发展史的宏观角度看,无论何时何地,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或文化精神的生成(包括演进、转型、更替与变迁),无外乎源自两大因素——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及其两大因素之间的搏弈。流行文化生成与繁盛的“动力源”构成复杂,有源自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驱动、源自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驱动、源自当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的文化驱动等等。流行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生成与繁盛绝非偶然,是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文化环境、文化心理与社会思潮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也体现了中国的现实文化诉求。中国社会发展的世俗化是流行文化生成与繁盛的政治动力;开放与自信的文化心态是其精神动力;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入场是其思想动力;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文化是其市场动力;城市化、城市精神与休闲是其社会环境动力;中间阶层与青年亚文化是其群体动力;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是其传播动力。
     站在“大众传播动力学”新视角,观照流行文化动力源,就是把大众传媒视为一个可以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的社会动力系统,这一动力系统能量巨大,对流行文化的生成、繁盛与抑制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This article take the contemporary pop cultur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ake the pop culture (is specially popular literature, media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s reality existence as the core research content, take Contemporary China pop culture production mechanism, dissemination mechanical analysis as research key. Its primary intention is must explain and explain the influence (impetus) the Contemporary China pop culture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factor constitution, the essential factor 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power way. It is not one kind of the empirical science inquires about the rule to pop culture's research, but is one kind of explanation science searches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explanation" is its basic research technique and the elaboration strategy.
     The pop culture is in the social culture system one culture shape is relatively late ,but the individuality bright. Looked from pop culture's creation main body and the function that it is already different in manifests the incumbent party ideology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which initiates for the state power, is also different the outstanding person culture which diligently strives after in the intellectual; It already the folk cultural exists essence difference which forms with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also creates the fresh mass culture with the industrial society not to be possible to equate. We pay attention today the Contemporary China pop culture, is a new cultural shape refers to our country modernization process produces, is on good terms the merge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market rule control, take the urban populace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main expense object, take popularity and the fashion a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take the entertainment as the basic function, by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 produces and operates, and through mass media widespreadly disseminates.
     Looked from the cultural history's macroscopic angle, regardless of when and where, one new cultural model or the cultural spirit's production (including evolution, reforming, change and vicissitude), nothing else but comes from two big factor - - endocardial factor and the exogenetic factor, and between two big factors wrestles. The pop culture productions and prosperous "the power supply" the constitution is complex, has comes from the mainstream with the non-mainstream ideology political actuation, to come from the divergent interest group the economical actuation, to come from immediately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cultural actuation and so on. The pop culture and is by no means coincidental prosperously in Contemporary China's production, is the social politics-economic conditio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essential factor combined action result. Also has reflected now the world culture development tidal current, also has manifested China's realistic cultural demand. China social development's secularization is the pop culture production and the prosperous political power; Open and the self-confident cultural cast of mind is its energetic power; The latter modern culture ideological trend's admission is its thought power; The expense society and the expense principle culture is its market power; The urbanization, the urban spirit and the leisure are its social environment powers; The intermediate strata and the youth subculture are its community powers; Mass media's agenda establishment is its dissemination power.
     Stands in "the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dynamics" the new angle of view, the contemplation pop culture power supply, is regards as the mass media one may display relatively independently the function the society dynamic system, this dynamic system energy is huge, to pop culture's production, prosperous and suppresses the function which substitutes with difficulty.
引文
[1]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8-10-27 15:13来源:新华网。
    [2]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6页。
    [4][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307页。
    [5][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6]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代前言第2页。
    [7][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 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前言”第3页。
    [8][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4-55页。
    [9][美]菲力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10][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11][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1页、导论第1页。
    [12]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页。
    [13][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14]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1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6][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0~61页。
    [17]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3页。
    [18]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19]参见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20][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前言”第4页。
    [21]参阅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311页。
    [22]杨荫隆:《西方文学理论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966页。
    [23][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24]崔欣、孙瑞祥:《语境化: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年第3期。
    [25]秦晖:《求索于“主义”与“问题”间》,《秦晖文选: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438-468页。
    [26][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27]参见R·J·郝为德:《阐释学的三个方面》,加州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转见李红秀:《新时期的影像阐释与小说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9页)。
    [28]转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65页。
    [29][美]伯尔纳·吉安德隆:《阿多诺遭遇凯迪拉克》,见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9页。
    [3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326页。
    [31]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84页。
    [32]祝建华:《美国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见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 社1993年版,第246页。
    [33][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3页。
    [34]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45页。
    [35]转见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44页。
    [36]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会学》,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20页。转见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32页。
    [37][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38]转见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2页。
    [39]樊星:《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4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5页。
    [41]樊星:《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42]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43]谭冰若、苏夏等:《对当前音乐问题的讨论》,《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
    [44]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45][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0-433页。
    [46]转见李惠国、黄长著主编:《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47]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5页。
    [48][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49][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5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6页。
    [51]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9-210页。
    [52][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1页。
    [5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54][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4页。
    [55][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张春波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页。
    [56]转见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57][美]埃弗里特·M·罗杰斯:《传播科技学理》,庄克仁译,台湾正中书局1988年版,第97页。
    [58][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59][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60]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6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1]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页。
    [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第101-109页。
    [5]转见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6-17页。
    [6][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3页。
    [8]《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13页。
    [9]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0]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导论,第6页。
    [11][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12][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页。
    [13]王忠武:《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4]许长山、曾云莺:《大众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价值引导》,《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17页。
    [16]《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401页。
    [17]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页。
    [18][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19][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页。
    [20][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页。
    [21]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现状》,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4页。
    [22][美]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74页。
    [23][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页。
    [24][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2页。
    [2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6页。
    [2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6页。
    [27][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8][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9]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30]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1][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
    [33]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349页。
    [34]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35]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学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36][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页。
    [37][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页。
    [38][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39][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40]参见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60页。
    [4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6页。
    [4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1页。
    [43][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81页。
    [44]陈卫星:《传播的表象》,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45][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46]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衍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47][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
    [48][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第73-74页。
    [49][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第299-300页。
    [50]孙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1页。
    [51][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
    [52][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转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1页。
    [53]孙瑞祥:《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4]《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5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56]《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
    [57]《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
    [58][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59][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60][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1年版,第76-77页。
    [61][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二版序第7页。
    [62][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77页。
    [63][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49页。
    [64][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63页。
    [65][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64-265页。
    [66]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67]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68][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69][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71页。
    [70][美]威廉·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彭镜禧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71][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72][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73]阿列克斯·英格尔斯等著:《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页。
    [74][英]柯林·坎贝尔:《求新的渴望》,罗钢、王中枕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页。
    [75][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66-167页。
    [76][英]柯林·坎贝尔:《求新的渴望》,罗钢、王中枕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77]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60页。
    [78][英]柯林·坎贝尔:《求新的渴望》,罗钢、王中枕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页。
    [79][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80][法]R·舍普:《技术帝国》,刘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页。
    [81][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194页。
    [82]解思忠:《盛世危言——民风求疵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8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18页。
    [84][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5-6页。
    [85]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86][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龙尼·阿迪卡亚:《对创新推广的最新评论》。转见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87][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71页。
    [88][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32页。
    [89][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90页。
    [90][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95-196页。
    [91][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99页。
    [92][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97页。
    [9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98页。
    [94][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06页。
    [95][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18页。
    [96][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26页。
    [97][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26-267页。
    [98][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67页。
    [99][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33页。
    [100][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40-241页。
    [101][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297-298页。
    [102][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302-303页。
    [10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304页。
    [104][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310页。
    [10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页。
    [10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91页。
    [107][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108]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323页。
    [109][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110][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7页。
    [111][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84页。
    [112][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13][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81页、第3页。
    [114][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6页。
    [115][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92页。
    [116][美]M.L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41页。
    [117][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85-86页。
    [118]刘智:《新闻文化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256页。
    [119]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120]张允若:《对“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的现状分析”的几点看法》,《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
    [12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97-98页。
    [122][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23][美]宣伟伯:《传学概论》,余也鲁译述,香港海天书楼1983版,第22、210页。
    [124][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25]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119页。
    [126]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127]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
    [128]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
    [129][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408页。
    [130][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361页。
    [131][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版,第276页。
    [132]转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133]任湘怡:《“极速”时代的媒介文化——美国传播学者评媒介文化新动向》,《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134][英]唐·库比特:《上帝之后——宗教的未来》,王志成、思竹译,宗教文化出版2002年版。导论第4页。
    [135]苗棣、范钟离:《电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136][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
    [137][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第196页。
    [138][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前言第1页、第2页。
    [139]郭镇之:《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140]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0-11页。
    [141]《当代传播》2001年第6期。
    [142]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14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144]《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8日。
    [14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14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
    [147][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205页。
    [148][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149][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0、19页。
    [150][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1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9页。
    [15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153]转引自王元:《弗罗姆“人性异化论”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4期,第83页。
    [154][美]莱斯特·怀特:《文化的科学》,王思远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55][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
    [1]孙瑞祥:《文本呈现:传播形态变迁的文化意蕴》,《新闻知识》2008年第11期。
    [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4][加]马克·昂热诺:《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5][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6][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陈晓林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7]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7页。
    [8][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4页。
    [9][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0][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11][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0-121页。
    [12]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13][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14][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223页。
    [15]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303页。
    [17][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18][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赵敬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1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第16页。
    [20][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1]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年版。
    [22][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2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中译本第一版序,第2-3页。中译本第二版序,第8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25]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26]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9页。
    [27][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赵敬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8]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第126页。
    [29][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杜1986年版,导言“文学是什么”。
    [30][法]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31][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3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3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8页。
    [3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35][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364页。
    [3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页。
    [37][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38][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3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页。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36页。
    [42][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页。
    [43]陈平原:《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9日。
    [44]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93页。
    [4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46]成舍我:《我们的宣言》,《立报》1935年9月20日。
    [47]成舍我:《我们的宣言》,《立报》1935年9月20日。
    [48]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91页。
    [49]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十四识语。
    [50]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123页。
    [51]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9期。
    [52]方平:《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53]东海觉我(徐念慈):《丁末年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表》,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群联出版社1954年版,第265-275页。
    [54][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55]郑逸梅:《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25页。
    [56]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9页。
    [57]谭延桐:《文学的意义》,《今晚报》副刊,2009年1月15日。
    [58]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59]胡适:《新文学运动之意义》,《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26页。
    [60]胡适:《国语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61]《警钟日报》1904年4月26日。
    [62]林白水:《中国白话报》发刊词,《中国白话报》第1期,1903年12月19日。
    [63]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
    [64]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65]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4—65页。
    [66]刘少文:《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67]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另见张占国、魏守忠编《张恨水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68]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206-207页。
    [69]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280页。
    [70]史全生:《中华民国文化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71]原载1914年6月6日《礼拜六》第1期,引自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72][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73][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74][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75][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76][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3页。
    [77]谭华孚:《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78]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110页。
    [79][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80][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第70页。
    [81]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43-144页。
    [82]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序,第4—5页。
    [83]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67页。
    [84]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133页。
    [85]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 151页。
    [86]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87][德]瑙曼:《接受理论》,范大灿译,见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88]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74页。
    [89]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217页。
    [90]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6页。
    [91]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45页。
    [92]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6页。
    [93]参见陶东风:《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94]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59-260页。
    [95]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1页。
    [96]谢冕:《辉煌而悲壮的历程》,《世纪末的喧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97]向荣:《背景与空间: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98]叶匡政:《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载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u/1253000981。
    [99]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00]参见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10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02]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03]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3页。
    [104]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3-4页。
    [105]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2]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3]马克思:《资本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4][英]大卫·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页。
    [5][英]克里斯·罗杰克:《名流》,李立纬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236页。
    [6][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第85-86页。
    [7]参阅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绪论第2页。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0]引自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34页。
    [11][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12]司金銮:《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3]孙瑞祥:《消费社会与品牌价值观》,见丁俊杰、董立津主编:《品牌——企业核心价值的开发》,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14][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 馆2001年版,第76页。
    [15]罗钢、王中枕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第113页。
    [17]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145页。
    [18]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19][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0]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1][美]乔万尼·阿瑞吉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王宇洁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7—148页。
    [22][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杜1997年版,第12页。
    [23]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4][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25]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26][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27]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86页。
    [28]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223页。
    [29][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4页、第133-134页、第137页、第137页。
    [3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7页。
    [31][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2-73页,第16页。
    [32]梁耀祖:《睡狮还有待真正的苏醒》,载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20日。
    [3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6-207页。
    [34][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351[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112页。
    [36][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第115页。
    [37]转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3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3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40][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41]摘自《中国文化报》2002年12月14日。
    [42]摘自《中国文化报》2001年5月23日,第3版。
    [43]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编:《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44]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新闻界》1998年第6期。
    [45]张雷编译:《注意力的经济观》,《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第37-38页。
    [46]张雷编译:《注意力的经济观》,《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第38页。
    [47][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48]参见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49]转见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50][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155页。另见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9页。
    [51][英]约翰·哈利特:《从权力到识别·大众新闻与后现代性》,转见马戎、周星主编:《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52]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146页。
    [53][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2页。
    [55]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第42页。
    [56]王确主编:《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273页。
    [57]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第36-37页。
    [58]资料参考:《北京晨报》2003年12月26日,来源:新华网;吴秀明:《从〈废都〉看青年一代精英》,出自《三元结构的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另见李耀军:《惊闻〈废都〉要再版》,载《青年时讯》2004年1月2日。
    [59]贺桂梅:《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女作家出版物》,见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494页。
    [60]子水:《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对性的隐秘经验曾引争议》,《北京青年周刊》2004年4月19日。
    [61]秦勇:《作为商业文化现象的中国当下躯体写作》,载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6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 版,第115页。
    [63]转见饶德江:《新广告与人本观》,《光明日报》2001年8月21日。
    [6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220页。
    [65]孙瑞祥:《广告策划与创意原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66][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页。
    [6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68][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任小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3页。
    [69]雷启立:《我们在广告时代的生活》,见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155页。
    [70][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赵敬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页。
    [71][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71页。
    [72][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黄煜等译,第144~145页。
    [73][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7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7页,第282页。
    [7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76]孙瑞祥:《广告策划与创意原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页。
    [77]孙瑞祥:《广告策划与创意原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78]孙瑞祥主编:《广告策划创意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50-51页。
    [79][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80][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223页。
    [81][意]阿基内·博尼托·奥利瓦:《艺术的基本方位(下)》,易英译,《世界美术》1994第4期,第52页。
    [82]陶东风:《口香糖与爱情:欲望的虚幻满足》,《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4日。
    [83][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页。
    [8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85]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8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2页、第283页。
    [87]陶东风:《消费主义时代的抒情诗——广告中的情感资源调用》,《中华读书报》2001年11月14日。
    [8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6页。
    [89][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页。
    [90][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5页。
    [91]转见高冠钢:《大众文化:当代文化的主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92]祥贵:《崇拜心理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93][英]戴维·巴勒特:《媒介社会学》,赵伯英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110页。
    [94][英]克里斯·罗杰克:《名流》,李立纬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95][英]克里斯·罗杰克:《名流》,李立纬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96]转见李晓洁:《缩减与消解:广告文化的另一种读解》,《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97]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98][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99][英]埃里克·克拉克:《欲望制造家——揭开世界广告制作的奥秘》,刘国明、孔维凤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00]《明镜》周刊,1997年第37期。
    [101][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45页。
    [102][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0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第146页。
    [10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05][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106][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赵敬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107][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赵敬松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267页。
    [10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109][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第166页。另见李彬译: 《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1][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3-5页,第14页。
    [2][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张春波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页。
    [3][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页。
    [4][美]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3月第2版,第43页。
    [5]转见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中文第一版译者序言第9页。
    [7][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9、210、201页。
    [8][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9][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
    [1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 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73~74页。
    [1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9页。
    [1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高铦、王宏周等译,第14、138页。
    [13]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5期。
    [14][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页,第21页。
    [15]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1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65页。
    [17][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1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19]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20]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新闻界》1998年第6期。
    [21]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22]赵月枝: 《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23]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24]转见张隆栋主编:《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2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26][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
    [27]周琪:《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28]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270页。
    [29]陈晓明编:《后现代主义·导言》,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0]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272页。
    [31]《读书》1995年第3期。
    [32][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英文版序言第17页。
    [33]李清霞:《沉溺与超越:用现代性审视当今文学中的欲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0页。
    [34]转见李清霞:《沉溺与超越:用现代性审视当今文学中的欲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2页。
    [35]转见李清霞:《沉溺与超越:用现代性审视当今文学中的欲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2页。
    [36]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37]张国义编:《生存游戏的水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4页。
    [38]李唯、陶邰文:《新新人类: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南方周末》,2001 年6月21日。
    [39]转见李清霞:《沉溺与超越:用现代性审视当今文学中的欲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30页。
    [40][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4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42]陶东风:《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兼论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文化研究网站,随笔第2期,2003年9月3日。
    [43][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44][捷]米兰·昆德拉:《玩笑》,蔡若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329页。
    [45][美]内尔·颇斯特曼、卡米尔·帕格里亚:《她要她的电视!他要他的书!》,参见熊澄宇选编:《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266页。
    [46]《生于80年代:拒绝长大并总觉得缺钱》,《北京青年报》2001年8月21日。
    [47]参见田方萌、杨长征:《近5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48]《综述:都市男女陷入日剧狂热》,http://ent.sina.com.cn,2000年10月20日15:05。
    [49]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50]黄成盛:《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沟》,《思想理论教育》1989年第3期。
    [51]徐贲:《当今中国大众社会的犬儒主义》,“世纪中国”网,2004年10月15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06037&PostID=5615158
    [52]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97页。
    [53]参见张立宪编著:《大话西游宝典》,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第七章。http://www.tianyabook.com/qita/dhxybd/007.html
    [54]参见张立宪编著:《大话西游宝典》,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第八章。http://www.tianyabook.com/qita/dhxybd/007.html
    [55]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05页。
    [56]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08页。
    [57]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4-125页。
    [58]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98页。
    [59]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00页。
    [60]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02页。
    [61]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04页。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页。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3][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4]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5]孙瑞祥:《大众传播动力学:理论与应用——以流行文化的传播动力阐释为 例》,《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1期(下半月)。
    [6]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9-460页。
    [7]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8页。
    [8][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9]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2页、第463页。
    [1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9页。
    [1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页。
    [1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13][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155页。另见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9页。
    [14]孙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15][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易益典、周拱熹:《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胡大平:《崇高的暧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宁:《消费社会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李红秀:《新时期的影像阐释与小说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马航飞:《消费时代的缪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欲望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1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2001年、2002年版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孙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邹贤尧:《广场上的狂欢:当代流行文学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清霞:《沉溺与超越:用现代性审视当今文学中的欲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清霞:《沉溺与超越:用现代性审视当今文学中的欲望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熊澄宇选编:《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瑞祥主编:《广告策划创意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孙瑞祥:《广告策划与创意原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美]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版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樊星:《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谭冰若、苏夏等:《对当前音乐问题的讨论》,《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
    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王忠武:《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许长山、曾云莺:《大众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价值引导》,《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海》2001年第5期
    王忠武:《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彭万荣:《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张荣翼:《关于当代流行文化特征的思考》,《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陆万胜:《通俗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
    刘海龙:《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潘知常:《流行文化与孤独的大众》,《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高亚萍:《“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年流行文化》,《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陆玉林:《什么是“青少年流行文化”》,《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吴烨宇:《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产生的动因》,《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毛晓红:《流行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黄琴:《对689位初中生阅读〈Q版语文〉的调查分析》,《科学教育》2005年第5期
    张玉霞:《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孙瑞祥:《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孙瑞祥:《文本呈现:传播形态变迁的文化意蕴》,《新闻知识》2008年第11期
    孙瑞祥:《大众传播动力学:理论与应用——以流行文化的传播动力阐释为例》,《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1期(下半月)
    崔欣、孙瑞祥:《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化与实现途径》,《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第6期
    崔欣、孙瑞祥:《语境化: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年第3期
    任湘怡:《“极速”时代的媒介文化——美国传播学者评媒介文化新动向》,《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郭镇之:《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方平:《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陶东风:《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向荣:《背景与空间: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司金銮:《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高冠钢:《大众文化:当代文化的主角》,《复旦学报》1988年第3期
    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5期
    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新闻界》1998年第6期
    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赵月枝: 《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田方萌、杨长征:《近5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黄成盛:《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沟》,《思想理论教育》1989年第3期
    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姚登权:《后现代文化和消费主义》,《求索》2004年第1期
    金民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评介》,《哲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