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汉妇女生活情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古以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有关妇女及与其相关的诸多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历两汉四百余年,妇女生活展现出独有的特色。本文即在尽量吸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五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对汉代妇女生活情态进行了探讨。从国家理论预设的理想妇女角色,法律规范、社会观念等对妇女生活的影响、塑造,到妇女对国家所提倡的人生角色的回应和向往,到现实生活中妇女多样化的风貌,通过多维的视角展现了汉代妇女生活的整体面貌,所得结论如下:
     第一章“两汉国家预期的理想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从汉代统治者的角度看,理想的妇女模式是“孝女贞妇贤母”。汉代统治者不仅在理论上构建起“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而且通过对“孝女贞妇贤母”的道德表彰行为来引导社会风俗,在国家的舆论导向下,汉代妇女一方面以间接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儒学的研习行列,将儒家所提倡的“男尊女卑”观念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并进一步指导着其行为;另一方面,妇女在生活中以获得国家和地方旌表为殊荣,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以“孝女顺妇贤母”的标准为目标。
     第二章“汉代法律规范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定位与影响”。法律规范不仅约束着妇女的行为,影响着妇女的生活,同时也对妇女构成一定的保护。从汉代法律所规定的妇女财产继承权的角度看,随着妇女人生角色的转化,其财产继承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为妇女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保障。从“强奸”罪的判罚角度看,汉代妇女的人身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在宗法制和孝道观念下,法律维护的是家长的权威,而非妇女个体的人身权益。从对“和奸”罪判罚的角度分析,则汉代法律维护家族利益和等级制度的宗旨和目的明显,由此导致日常生活中严厉禁止与已婚妇女的私通行为,及严惩那些违背了家族伦理辈份和等级界限的两性私通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既是家庭暴力的对象,也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从法律视角,我们获得了对妇女复杂生活情态的直观认识。
     第三章“女性与家庭”。家庭是女性活动的主要空间,于此可见家庭背景和环境对女性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环境不仅塑造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女性的生存状态。而个体家庭之间也是有等级差别的,处于社会不同阶层与等级的家庭面临着差别较大的社会环境和存在条件,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妇女必然也面临着迥然有别的问题与境遇。底层家庭女性在家庭经济收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由此带动了妇女家庭地位的上升,对“男尊女卑”观念是一个有力的抵制。官吏家庭女性则凭借个人或为吏之母,或为吏之妻的角色,而间接的参与和左右着官吏的日常政务和刑狱决断。汉代独有的吏休制度则导致部分官吏家庭妇女与为吏的丈夫或儿子聚少离多,而底层官吏相对微薄的俸禄,以及为获清誉而置妻子于不顾等情况,导致部分官吏家庭妇女必须自食其力,由此获得一定的家庭、社会地位。
     第四章“女性天然的职责——产育问题”。对女性而言,生产和抚育幼子是其完成从在室女到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角色转变的必经过程。汉代婚姻“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功能,决定了产育问题与妇女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汉代政府的人口增殖政策以及汉代社会的子嗣观念,一方面为妇女带来了相对优越的生育环境,同时也致使那些无法生育的妇女面临着人生的困境。科学与巫术并行的产育知识、产育观念同样给妇女生活带来了生机与困境。尤其生子不举观念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第五章“汉代婢女生活情态”。婢女作为汉代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她的法律地位是极其低下的。法律定位的卑微社会身份和依附者角色,决定了婢女婚姻对象的范围、婚姻的决定权、婚姻的形式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婢女担当的劳动种类和劳动强度轻重有别,与主家的亲疏关系决定了婢女担当着多重、动态的角色,从而影响着婢女群体内部生存境遇的千差万别。正因为婢女中存在生存境遇的差异,所以为婢不失为求生之路,这又进一步推动着普通妇女向婢女群体的流动。
     总之,在以宗法制度、家族伦理和等级身份等为价值核心的汉代社会,不同等级和阶层的妇女,以及同一等级身份的妇女群体内部生活境况不一,情态各异。
Women always were an important group in the living in any Dynasty, who show a series of noteworthy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by so many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Women’living had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major parts to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women’living conditions in Han Dynasty.
     Chapter One is“The impact and model to women’living conditions from the 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Han Dynasty. It summarizes that the women’figures supposed by the authoritative sources of Han Dynasty depending on scholar’s speeches and official’s teachings which was a kind of binds to women’concepts and actions in certain degrees, impact and model to women’living conditions. The official in Han Dynasty commended that women who obeyed to parents, and being loyal to her husband and sacrificed herself for her children. As an honor commended because the above factors by official to women in Han Dynasty. The same times, the change and develops of Confucianism in Han Dynasty also had an active impact to women. Prefer to Confucianism made women approved the value encouraged by official.
     Chapter Two deals with“Women’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w in Han Dynasty.”The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power of the properties need the woman who must have being mother and her husband had died or lost the power, the relationship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property power of the woman in Han Dynasty and the change of the status and the character in a family were interdependent. In the same social stratum, the law in Han Dynasty ignore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for the whole female. In the different social stratum, the law protected the some part women body rights and interest. In Han Dynasty,the crime of adultery was sentenc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accused were relatives or not and the punishment to them were different accordingly. The sentence of this crime generally obeyed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first, the accused woman should have been married; second, if the adultery happened between the officials and the civil people, it should be punished equal to the crime of rape. Considered from the aspect of the relative regulations of this crime, the purposes of this law were to defend the family order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which were the relationships of married between the clan, defending the rights of the head of the clan and ensuring the property inherited by the true son, the same time defend the rank and status.
     Chapter Three discusses“Women’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family in Han Dynasty. This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women’s living conditions that which came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ratum, especially bottom women and the women coming from official family. In the bottom family, women’s work was very important from economical activity perspective. The functions of the woman’economy earnings in the earnings of the family in Han Dynasty as follows: dowry、the property inherit from the woman’family and all kinds of work by woman. In some special family the woman become the mainstay in the earnings of the family. In official family, women’living conditions were effected by official systems. This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different culture surroundings in different family forms some living conditions traits.
     Chapter Four is“Women’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bear and foster problems in Han Dynasty”.The official always encouraged giving birth to children every family by all kinds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cluding orders coming from emperor and official policies in all areas. Government promoted early get married and early give birth to children to increasing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help those poor people and children without family, by law controlling population quantity. This policies can protect women who had pregnant in certain .The same time, the ideas and knows of bear or pregnant effects women living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 birth abilities can effect women’marriages, but women controlled by those ideas. In fact, the children also can be killed or abandoned, it effect women’strong of body and psychology.
     Chapter Five deals with“maidservants’living conditions in Han Dynasty”. This chapter firstly draws the outline of maidservant actual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respect of national law and family rules. Investigates maidservants’actual life that under the umbrella term of laborer, the maidservants’role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Meanwhile, maidservants’practical living conditions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oles they played in their masters’family. By investigating that maidservants existed widely in various social strata and the major means that women degenerated into maidservants, this chapter outlines the tendency of maidservants’increase in number. Entertainment women and maidservants had become a common social custom due to the decline of state control over in through Han Dynasties. It is mainly reflected from the increasing number and widespread existence of the amusement women. By examining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sociology and female history point of view, to summarize the likely reasons for this trends, such a phenomenon has its roots in the pursuit of luxury life style, and broker groups or individuals dealing with the trading of amusement women and pursuit of money by women.
     To sum up, patriarch system, family ethics and social hierarchy as a basis view in Han Dynasty, women whether came from different hierarchy or in the same hierarchy who had a different living conditions.
引文
①马玉铭:《西汉奴婢制度》,《清华周刊》,1931年第31卷第12期。
    ②马非百:《秦汉经济史资料(六)——奴隶制度》,《食货半月刊》,1936年第8期。
    ①武伯纶:《西汉奴隶考》,《食货》,1935年3月第1卷第7期。
    ②剪伯赞:《关于两汉的官私奴隶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
    ③张小锋:《释张家山汉简中的“御婢”》,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5—129页。
    ①[日]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郭海东:《近十余年来明代女性史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赵轶峰:《明代中国历史趋势:帝制农商社会》,《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赵轶峰:《<全球文明史>的独特视角》,《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③[美]高颜姬:《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④黄正建:《唐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现状断想》,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汉唐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 2004年,第268——271页。
    ①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新史学》17卷4期,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第259——269页。
    ②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①[汉]班固:《汉书》卷88《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13页。
    ①金春风:《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03页。
    ②[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7页。
    ③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④[汉]韩婴撰,许维遹释:《韩诗外传集释》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0页。
    ⑤[汉]韩婴撰,许维遹释:《韩诗外传集释》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38页。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0《深察名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03-304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2《阴阳义》,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41页。
    ③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2《基义》,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351页。
    ④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3《精华》,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6页。
    ⑤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6《求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37页。
    ⑥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3《精华》,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6页。
    ⑦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6《止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38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8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36《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7-1958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3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25《魏书·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3页。
    ⑤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卷1《汉魏六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6页。
    ①王四达:《试论<白虎通义>的总体特征》,《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4《五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66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4《五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94页。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10《嫁娶》,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52页。
    ⑤[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三纲六纪》,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73-374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6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7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8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2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85《谷永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43、344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85《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75-3476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18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38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52《崔骃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03-1704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4-2785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00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82上《方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14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88《儒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03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01页。
    ⑨[宋]李昉:《太平御览》卷616引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770页。
    ⑩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砩稀段难А返?4,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5页。
    ①[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4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09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83《高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68-2769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2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84《翟方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11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卷32《先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1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16《邓禹传附孙骘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18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40下《班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8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68《郭太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26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79上《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5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9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12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7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8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66《杨敞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6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6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8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83《高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68-2769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2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79下《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88页。
    ⑥[美]高颜姬:《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秦永洲、韩帅:《中国旌表制度溯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44《郑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49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24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4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9-2800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7页。
    ④[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下《汉中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7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71《于定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41-3042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4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0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3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7页。
    ②[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23《闺壶》,据明高晖堂刻本影印,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第48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68《霍光金日磾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60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3-2794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54《苏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8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69《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94-2995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22《马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8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68《霍光金日磾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60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9页。
    ⑤[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下《汉中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7页。
    ⑥[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中《广汉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79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卷18《庞淯传附母娥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48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0页。
    ⑨[东汉]许慎撰、[宋]徐铱校定:《说文解字》卷2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8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5页。
    ②[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中《广汉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3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1页。
    ④汉代郑众曾说:“今宗室及关内侯皆复”,“复”就是复除、不收役事。(《周礼·地官·乡大夫》郑众注,《十三经注疏》本,第716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53《申屠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51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71《于定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41-3042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4页。
    ⑧[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卷23《闺壶》,据明高晖堂刻本影印,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第488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3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7页。
    11[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中《广汉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3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9-230页。
    ②[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中《广汉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3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官解诂》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畿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96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4页。
    ⑥[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上《先贤士女总赞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51页。
    ①高文:《汉碑集释·校官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59页。
    ②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4《羊陟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1页。
    ③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7《华松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9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袁涣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4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36《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7-1958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4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31-3632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页。
    ①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导论部分,第1页。
    ②目前研究成果中,涉及妇女继承问题的有:臧知非的《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文史哲》,2003年第6期);李均明的《张家山汉简所见规范继承关系的法律》(《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韩]尹在硕的《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时期后子制和家系继承》(《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1期);徐世虹的《张家山<二年律令>简所见汉代的继承法》(《政法论坛》,2002年第5期);[美]韩献博著、李天虹译《汉代遗嘱所见女性、亲戚关系和财产》(《简帛研究200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刘筱红的《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③王彦辉师:《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置后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置后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②王彦辉师:《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置后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④王素:《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文物》,2005年第12期。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①[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45页。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卷15《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62-163页。
    ③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④高世喻:《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3期。
    ①社会学各流派对“越轨”的界定不一。从总体上说,所谓“越轨”大致包括违反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的言论、思想或者行为。参见[美]杰克.D.道格拉斯(J.D.Douglas)等著、张宁等译:《越轨社会学概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14页。
    ②对中国古代“轨”的双重涵义,参见杨果、铁爱花的《从唐宋性越轨法律看女性人身权益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③目前对汉代奸罪的专门研究有:贾丽英的《秦汉时期奸罪论考》(《河北法学》,2006年第4期)和《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河北法学》,2005年第11期);王辉的《汉代奸罪考》(《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杂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⑤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简Ⅱ0122①B:5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11页。
    ⑦栗劲:《秦律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5页。
    ①贾丽英:《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河北法学》, 2005年第11期。
    ②今对“完”的解释仍存争议,目前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完”是指身体发肤完好无损之意,与“髡”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持此观点的学者有栗劲、于振波、王森等几位先生。(栗劲:《秦律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1页;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王森:《秦汉律中的髡、耐、完》,《法学研究》,1986年第1期。)另一种以韩树峰先生为代表,认为西汉初年的“完”与“髡”并无区别,其理由是:“只要肢体保持完整,即使被髡被耐,头发鬓须也可以恢复原状。在这个意义上说,与刖、劓、黥等刑相比,髡、耐二刑是可以称为‘完’刑的”,“至汉文帝改革法律,‘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身体发肤完好无损之意。”(韩树峰:《秦汉律令中的完刑》,《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捕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收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杂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50页。
    ④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14页。
    ⑤参见贾丽英:《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和《秦汉时期奸罪论考》,分别刊于《河北法学》2005年第11期和2006年第4期;王辉:《秦汉奸罪考》,《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文霞:《从秦汉奴婢奸罪窥探其法律地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31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51《荆燕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97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5页。
    ③张家山汉简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52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94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14《诸侯王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7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83《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02页。
    ⑧[汉]应劭撰,王利器校:《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0页。
    ①张家山汉简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9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2页。
    ①[晋]干宝:《搜神记》卷6《范延寿》,《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2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38《高五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01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47《文三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16页。
    ④张建国:《关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几点研究及其他》,《国学研究》,第4卷,1997年8月。
    ⑤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50《孝明八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72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70页。
    ③[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383页。
    ④陈顾远:《中国法制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2-74页。
    ⑤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38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7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4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41《樊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74页。
    ④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导论部分。
    ①秦志远:《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强奸问题——从<违背我们的意愿>中的女性主义展开》,《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3期。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47《班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8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74《魏相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3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3《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21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68《郭太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3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71页。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⑥据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解释:“牧,《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牧?欲贼杀主,未杀而得,为牧。’”
    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94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28下《冯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4-1005页。
    ⑩[晋]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畿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93页。
    11[宋]范晔:《后汉书》卷51《庞参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91页。
    12[宋]范晔:《后汉书》卷41《寒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17页。
    13[宋]范晔:《后汉书》卷53《周燮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41-1742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0-271页。
    ②[汉]应劭撰,王利器校:《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8页。
    ③《史记·吕后本纪》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汉]司马迁:《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7页。)
    ④《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载:“(刘)去即与昭信从诸姬至望卿所,裸其身,更击之。令诸姬各持烧铁共灼望卿。望卿走,自投井死。昭信出之,椓杙其阴中,割其鼻唇,断其舌。谓去曰:‘前杀昭平,反来畏我,今欲靡烂望卿,使不能神。’与去共支解,置大镬中,取桃灰毒药并煮之,召诸姬皆临观,连日夜靡尽。复共杀其女弟都。”([汉]班固:《汉书》卷53《广川惠王刘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29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卷6《魏书·袁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75《袁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43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28下《冯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3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1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6页。
    ③[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10下《汉中士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8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1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1-2782页。
    ③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1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4页。
    ⑥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⑦《礼记·杂记》,十三经注疏本,第1569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32《张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29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52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1页。
    ①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②[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21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页。
    ⑤甘肃居延考古队整理小组:《“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释文》,《文物》,1978年第1期。
    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14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1页。
    ①[汉]刘歆撰,[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卷1,《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08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本何奈锍霭嫔纾?987年,第348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本何奈锍霭嫔纾?987年,第155页。
    ④林甘泉:《汉简所见西北边塞的商品交换和买卖契约》,《文物》,1989年第9期。。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84《翟方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11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71《朱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08页。
    ⑧[晋]陈寿:《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1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5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高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68-2769页。11[汉]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51页。12[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2-279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19《循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02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卷6《散不足》,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页。
    ①《蔡中郎集》外集卷1《衣箴》,四部备要本。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华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68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66《陈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166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43《朱晖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60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4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71《隽不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36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72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52《崔骃附孙崔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30-173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66《杨敞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3页。
    ④[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46,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26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56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卷60《吴书·吕岱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8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72《贡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3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37《丁鸿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6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2页。
    ⑤参见施伟青:《汉代居延戍边官吏的俸钱及相关的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75页。
    ⑦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6《韩崇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03页。
    ⑧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2《羊续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⑨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2《魏霸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23《魏书·裴潜传》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7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60《吴书·吕岱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86页。
    ③[日]大庭修著,林剑鸣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此外,对吏休制度与夫妻生活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还有:蔡万进:《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休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翟麦玲:《汉代官吏家庭生活考》,《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30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76《赵广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0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79《冯奉世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03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31《孔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9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71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77《孙宝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63页。
    ④[日]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3页。此外还有以下学者持同一观点:廖伯源:《汉代官吏之休假及宿舍若干问题之辨析》,《秦汉史论丛》,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蔡万进:《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休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⑤[汉]班固:《汉书》卷77《何并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68页。
    ⑥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5《循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57页。
    ⑦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6《羊茂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9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46《万石君石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95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50《郑当时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23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44《张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98页。
    ①蔡万进:《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休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②刑义田:《汉代边塞军队的给假、休浴与功劳制》中《二、休浴》,载《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第195—201页。
    ③宋杰:《<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郡吏生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④[陈]徐陵撰,[清]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卷9,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3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10《嫁娶》,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5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62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98页。
    ④彭卫:《汉代婚姻形态》,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89、9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72《王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64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3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3《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8页。
    ⑤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62页。
    ②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4《皇甫嵩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2页。
    ③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7《宋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7页。
    ④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8《骆俊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8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郑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09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06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6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3《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4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9-230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简3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63《武五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41-2742页。
    ③[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1页。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0页。
    ⑤[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0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21页。
    ⑦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6《陈临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3页。
    ⑧袁延胜:《略论汉代的人口增殖政策及其社会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①葛剑雄:《论西汉时期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109《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27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109《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8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109《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8页。
    ⑦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6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6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72《贡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5-307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7《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9-23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99中《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11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2《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7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4《孝和孝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8页。
    ⑥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7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6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7《孝桓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2页。
    ⑤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第538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109《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88页。
    ⑦葛剑雄:《论西汉时期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⑧袁祖亮:《再论汉武帝未年人口并非减半——兼与葛剑雄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85年第4期。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67《党锢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194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卷1《气寿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9页。
    ③《医心方》卷21,第2页,引陈延之《小品方》,转引自李贞德:《汉唐之间求子医方试探——兼论妇科滥斛与性别论述》,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二分册,1997年。
    ④[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6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25上《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16页。
    ⑥Jender Lee,“The Life of women in the Six Dynasties”,Journal of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4 (1993):47-80,Table I & Table V.
    ⑦李贞德:《汉隋之间的“生子不举”问题》,《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册,1995年,第747页。
    ⑧《医心方》卷21,第2页,引陈延之《小品方》,转引自李贞德:《汉唐之间求子医方试探——兼论妇科滥斛与性别论述》,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二分册,1997年。
    ①黄晖:《论衡校释》卷1《气寿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9页。
    ②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6页。
    ③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三分册,1996年,第533-640页。
    ④陆渊雷编著:《金匮要略今释》卷7《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2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433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95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卷28《魏书·钟会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4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49-450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82下《方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37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2下《方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38页。
    ③严梅福:《重新认识胎教的智力开发功能》,《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①[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10《胎教》,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92、390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卷12《程材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45页。
    ③[汉]韩婴撰,许维遹释:《韩诗外传集释》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06页。
    ④[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10《胎教》,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91页。
    ⑤[汉]刘向:《列女传》卷1《周室三母》,引自[元]辛文房撰:《唐才子传》,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234页。
    ⑥[宋]陈自明:《妇人良方食忌篇》引张仲景语。转引自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汉代风俗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⑦高梓梅:《生育禁忌文化心理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⑧[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轶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62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轶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0页。
    ②[美]卡莫迪:《妇女与世界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卷23《四讳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75页。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轶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1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49《外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80页。
    ⑥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3《桓荣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5《诛伐》,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16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77《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01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67《贾彪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16页。
    ④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4《皇甫嵩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2页。
    ⑤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7《宋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7页。
    ⑥李贞德:《汉隋之间的“生子不举”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册,1995年,第781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72《贡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5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72《王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64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风俗通义校注》《正失》,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8页。
    ②王子今:《秦汉“生子不举”现象和弃婴故事》,《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③[汉]刘歆撰,[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卷2,《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20页。
    ④[宋]李昉:《太平御览》卷758引《世说》,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64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53《周燮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41-1742页。
    ⑥[宋]李昉:《太平御览》卷411引刘向《孝子图》,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898-1899页。
    ①彭卫、杨振宏:《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6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88页。
    ③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35《分别贫富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4-35页。
    ④李贞德:《汉隋之间的‘生子不举’问题》,《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册,1995年。
    ①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
    ②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5-129页。
    ③王彦辉师:《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简3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杂律》简188,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简162-16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简3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告律》简13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具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⑥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告律》简13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⑦王彦辉师:《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文霞:《简论汉代奴婢的法律地位》,《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⑧王彦辉师:《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汉]班固:《汉书》卷44《淮南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52页。
    ②王彦辉师:《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汉]班固:《汉书》卷76《赵广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05页。
    ④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7《祝良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4页。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4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36《郑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3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9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36《郑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3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置后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置后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⑥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61页。
    ⑧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置后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86《王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96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杂律》简188,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杂律》简188,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杂律》简19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⑤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3页。
    ①张广立:《漫话西汉木俑的造型特点》,《文物》,1982年第6期。
    ②金立:《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文物》,1976年第6期。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34《梁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81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5《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21页。
    ⑤[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旧仪》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1页。
    ⑥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赴纪南城开门办学小分队:《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遣策考释》,《文物》,1976年第10期。
    ⑦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第10期。
    ⑧嘉兴地区文管会、海宁县博物馆:《浙江海宁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4期。
    ①尤振尧:《江苏泗洪曹庙东汉画像石》,《文物》,1986年第4期。
    ②学界对奴婢是否参与社会生产性劳动尚存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汉代贵族大贾家庭动辄成百上千的奴婢,不从事生产性劳动是不可能的。持此类观点学者以朱绍侯先生为代表,论据是《史记·平准书》载:“有敢犯令,没入田僮。”(朱绍侯:《汉代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持相反观点的主要有傅举有的《析“无用之口”——对汉代济南王刘康家奴婢的分析》,他认为:“奴婢确实是不从事生产的‘单纯的家庭奴隶”,认为何敞说他们是“无用之口’,是一点也没错的。”(傅举有:《析“无用之口”——对汉代济南王刘康家奴婢的分析》,《学术月刊》,1983年第11期)。
    ③[日]佐藤武敏:《汉代丝织品的生产形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第494-525页:512。
    ④[汉]班固:《汉书》卷5《景帝纪》注如淳引《汉仪》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0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71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49《爰盎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86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59页。
    ⑧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311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66《杨敞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2《游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11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60上《马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972页。
    ④张广立:《漫话西汉木俑的造型特点》,《文物》,1982年第6期。
    ⑤南阳地区工作组、南阳县文化馆:《河南南阳县英庄汉画像石墓》,《文物》,1984年第3期。
    ⑥[汉]班固:《汉书》卷92《游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11-3712页。
    ⑦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2期。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29页。
    ⑨扬州博物馆:《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文物》,1987年第1期。
    ⑩甘肃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①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0期。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82上《方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24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25《刘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88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29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79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卷4《魏书·三少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3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28下《冯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2-1003页。
    ⑧张朋川:《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文物》,1978年第6期。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05《扁鹊仓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05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34《梁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81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7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76《赵广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05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72《董卓传》注引《袁宏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37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50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21-2422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98《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31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8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82《王商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72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41《夏侯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79页。
    ⑦张小锋:《释张家山汉简中的“御婢”》,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5—129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5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4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88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26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99下《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5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28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53《广川惠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31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94-1295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88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43《朱晖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58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94-399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101《袁盎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43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0页。
    ④[汉]刘歆撰,[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卷3,《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27-728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50《孝明八王·乐成靖王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72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东海恭王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25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50《孝明八王·陈敬王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68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卷49《外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72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36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奏谳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奏谳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55《卫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71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70页。
    ⑤关于汉代两性关系可以参见贾丽英的《谁念西风独自凉——秦汉两性关系史》,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⑥[汉]班固:《汉书》卷99下《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66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50《孝明八王·乐成靖王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7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99下《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65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73《公孙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60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99上《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40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27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4页。
    ⑥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奏谳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7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5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4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10上《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5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40《张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2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48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52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66《杨敞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6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24《马援传附防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57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11《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6页。
    11[汉]班固:《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30页。
    1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本何奈锍霭嫔纾?987年,第61页。
    13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高台18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8期。
    14谢雁翔:《四川陴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
    15[宋]范晔:《后汉书》卷28下《冯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3页。
    16[晋]陈寿:《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48页。
    ①文献记载中的“女乐”最初指地位卑下的女性乐舞者。本文的“女乐”概指以娱乐业为生的女性群体,即从事歌唱、舞蹈、杂技表演、琴瑟等技艺以娱乐他者的女性。目前对汉代女乐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专文对女乐进行研究的有:方诗铭:《战国秦汉的“赵女”与“邯郸倡”及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史林》,1995年第1期);翟麦玲:《先秦两汉“女乐”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许继起:《两汉掖庭女乐考论》(《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此外还有丰富的关于乐舞和百戏的研究,此不赘言。这些研究都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②戴望:《管子校正》,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第389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0《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36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12《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4-32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11《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5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48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98《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23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81《张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49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66《杨敞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25《魏书·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4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92《游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11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55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60上《马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972页。
    ⑤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12《基义》,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351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4《五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94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4《五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66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7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49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48《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2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0页。
    ⑧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卷6《散不足》,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4-32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5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117《司马相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46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49《外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71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72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51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97上《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49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97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88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41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49《外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83页。
    ⑩[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63、3271页。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汉]刘歆,[晋]葛洪集.西京杂记[M].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3)[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8]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9]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黄晖撰.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2] [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 [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7]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9]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0]戴望著.管子校正[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6.
    [21]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2] [宋]洪适.隶释·隶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5]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7] [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 [唐]长孙无忌撰.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
    [30] [汉]韩婴撰,许维遹释.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1]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
    [32] [汉]陆贾等.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3]逯钦立辑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35]银雀山汉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6]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7]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38]居延新简释粹[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3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0]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龙岗秦简[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1]武威汉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42]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3]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4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5]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6]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7]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8]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9]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50]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51]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2]张德强.嬗变中的婚姻家庭[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53]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54]任寅虎.中国古代的婚姻[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55]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7]高世瑜.唐代妇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58]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59]胡文凯.历代妇女著作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60]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61]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2]陶希圣.婚姻与家族[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63]顾鉴塘、顾明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4]赵东玉、李健胜编著.中国历代妇女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65]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M].台北: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
    [66]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
    [67]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68]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9]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
    [70]岳庆平.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71]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72]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3]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74]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5]刘增贵.汉代婚姻制度[M].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76]彭卫.汉代婚姻形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77]金春风.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8]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28.
    [79]谢国桢.两汉社会生活概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80]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81]王凯旋.秦汉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82]黄留珠、周天游、林剑鸣、余华青.秦汉社会文明[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83]陈顾远.中国法制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84]瞿中溶.汉武梁祠画像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2004.
    [85]王书奴.中国娼妓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6]高国藩.中国巫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87]朱子彦.后宫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8]朱子彦.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9]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0]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91]冯尔康等编著.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92]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93]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秦汉史论丛[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94]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7.
    [95]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M].济南:齐鲁书社,2002.
    [96]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M].合肥:黄山书社,1991.
    [97]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98]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3.
    [99]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0]王子今.中国女子从军史[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8.
    [101]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02]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7.
    [103]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4]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5]李小江、朱虹、董秀玉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之批判与重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6]李小江等.性别论坛:历史、史学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7]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08]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9]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110]程舜英主编.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11]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2]栗劲.秦律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113]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14]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5]曹旅宁.秦律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6]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8]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9]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1985.
    [120]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21]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122]马非百.秦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3]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24]何兹全.秦汉史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125]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6]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27]陈直.居延汉简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128]武威县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29]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简帛研究(第三辑)[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30]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1]汉简译丛(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32]汉简译丛(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33]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134]高敏.秦汉史论集[C].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135]高敏.秦汉史探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36]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7]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38]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139]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0]修君、鉴今.中国乐妓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141]廖伯源.秦汉史论丛[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142]李均明.初学录[M].台北:兰台出版社,1999.
    [143]李学勤.李学勤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144]李学勤.简帛佚篇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45]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6]吴树平.秦汉文献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8.
    [147]李衡眉.先秦史论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9.
    [148]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49]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50]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于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51]许倬云.求古编[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
    [152]赵浴沛.两汉家庭内部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53]马大英.汉代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154]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5]常建华.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57]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58]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59]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60]王彦辉师.汉代豪民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1]朱绍侯.汉代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62]葛剑雄.论西汉时期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63]刘晓东.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64]陆渊雷编著.金匮要略今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165]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66]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67]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7]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8.
    [169] [日]大庭脩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70] [日]大庭修.汉简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1] [日]崛毅著.秦汉法制史论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172] [日]滋贺秀三.中国法制史论集[M].东京:创文,2003.
    [173] [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74] [日]尾形勇著、张鹤泉译.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75] [日]诸桥辙次.中国的家族制度[M].东京:大修馆书店,昭和十六年.
    [176] [日]屈敏一.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J].中国社会经济研究史.1991,(4).
    [177] [日]佐藤武敏.汉代丝织品的生产形态[J].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3:494-525.
    [178] [加]宝森,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79] [美]高彦姬.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80]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翻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81] [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82] [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183] [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等译.全球文明史(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84] [美]杰克.D.道格拉斯,张宁.越轨社会学概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85] [美]卡莫迪.妇女与世界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86] [英]罗宾·布里吉斯.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187]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8]张传玺主编.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3.
    [189]张传玺主编.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续编[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2.
    [190]张传玺主编.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三编[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2.
    [191]孙达人.试给“五口百亩之家”一个新的评价[J].中国史研究,1997,(1).
    [192]张仁玺.秦汉时期的“五口之家”述略[J].齐鲁学刊,1998,(6).
    [193]张仁玺.秦汉时期个体小农家庭的分化述论[J].山东师大学报,1999,(6).
    [194]邵台新.试论汉代农户的“一家五口”[J].中国秦汉史论丛[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195]施伟青.汉代居延随军戍卒家庭人口的若干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
    [196]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J].中国史研究,2006,(1).
    [197]赵浴沛.睡虎地秦墓简牍所见秦社会婚姻、家庭诸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4).
    [198]赵浴沛.从秦简《日书》看秦代婚姻和家庭人际关系[J].河南师大学报,2005,(3).
    [199]黄金山.汉代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义务[J].历史研究,1988,(2).
    [200]孙筱.孝的观念与汉代家庭[J].中国史研究,1988,(3).
    [201]刘厚琴.论儒学与汉代父子关系[J].齐鲁学刊,1992,(4).
    [202]刘厚琴.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J].孔子研究,1996,(2).
    [203]胡寿眉.两汉官家妻妾争宠的悲剧[J].建设,1965,(12).
    [204]李国峰.试论汉初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J].河南师大学报,2004,(4).
    [205]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J].文史哲,2003,(6).
    [206]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见规范继承关系的法律[J].中国历史文物,2002,(2).
    [207]徐世虹.张家山二年律令简所见汉代的继承法[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10).
    [208]林甘泉.汉代的土地继承与土地买卖[J].林甘泉文集[C].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60—189.
    [209]管红.秦汉女性家庭地位管窥[J].南京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6,(3).
    [210]施红.试论西汉前、中期妇女地位[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1).
    [211]许智银.论汉代人的母亲情结[J].河南大学学报,2004,(9).
    [212]许智银.汉代后母的形象[J].文史杂志,2004,(4).
    [213]贾丽英.论汉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四川大学学报,2001,(6).
    [214]王文涛.汉代家庭教育管见[J].河北师大学报,1999,(7).
    [215]赵志坚、范学辉.汉代婚姻形态考述[J].史学月刊,1996,(6).
    [216]彭卫.汉代婚律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1985,(1).
    [217]彭卫.汉代婚姻关系的构成[J].学术月刊,1985,(10).
    [218]周宇.从《甲渠言部吏毋嫁娶过令者》文书看汉代社会中的婚俗奢靡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4).
    [219] [韩]尹在硕.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时期后子制和家系继承[J].中国史研究,1995,(3).
    [220] [韩]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J].中国史研究,1995,(3).
    [221]马新.两汉乡村婚姻略论[J].山东大学学报,2003,(1).
    [222]贾丽英.从居延汉简看汉代随军下层妇女生活[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23]吴小强.试论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观念[J].中国史研究,1989,(3).
    [224]彭卫.略论汉代婚姻思想的时代特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2).
    [225]陆静卿.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J].江汉论坛,2004,(3).
    [226]王子今.张家山汉简所见“妻悍”、“妻殴夫”等事论说[J].南都学坛,2002,(7).
    [227]林剑鸣.中国古代官吏的休假制度与婚姻家庭——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谈起[J].学术月刊,1991,(2).
    [228]侯旭东.西汉初律令中的母、妻——母亲亲属地位的新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1.29.
    [229]文愚.西汉后妃干政问题浅析[J].史学月刊,2002,(1).
    [230]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女工商业主[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
    [231]翟麦玲.汉代女子的经济活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232]管红.论秦汉女织[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2).
    [233]高凯.《二年律令》与汉代女性权益保护[J].光明日报,2002.11.5.
    [234]贾丽英.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J].河北法学,2005,(11).
    [235]贾丽英.秦汉时期奸罪论考[J].河北法学,2006,(4).
    [236]贾丽英.秦汉时期“悍罪”论说[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1).
    [237]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2).
    [238]刘淑丽.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2003,(6).
    [239]翟麦玲.倡优、俳优与侏儒——汉代艺伎系列之一[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
    [240]杨作龙.汉代奴婢户籍问题商榷[J].中国史研究,1985,(2).
    [241]施伟青.秦汉时期的私家奴婢新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4).
    [242]文霞.简论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J].学术论坛,2006,(2).
    [243]高恒.秦简中的私人奴婢问题[J].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0—151.
    [244]李天石.从张家山汉简与唐律的比较看汉唐奴婢的异同[J].敦煌学辑刊,2005,(2).
    [245]赵树贵.试论两汉奴婢问题与奴婢政策[J].史学月刊,1985,(5).
    [246]张小锋.释张家山汉简中的“御婢”[J].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5—129.
    [247]丁毅华.吕后与戚姬[J].华中师大学报,1995,(5).
    [248]苏萍.班昭《女诫》教育思想探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5,(1).
    [249]李甲孚.东汉的薄命才女——徐淑[J].妇女杂志,1980,(9).
    [250]方诗铭.战国秦汉的赵女与邯郸倡及其在政治上的表现[J].史林,1995,(1).
    [251]王四达.试论《白虎通义》的总体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2001,(4).
    [252]何平.文明的观念和教化:中国与欧洲[J].史学理论研究,2007,(4).
    [253]杨果、铁爱花.从唐宋性越轨法律看女性人身权益的演变[J].中国史研究,2006,(1).
    [254]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J].历史研究,1988,(6).
    [255]王素.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J].文物,2005,(12).
    [256]陈平、王勤金.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初考[J].文物,1987,(1).
    [257]杨剑虹.从《先令券书》看汉代有关遗产继承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1988,(3).
    [258] [美]韩献博著、李天虹译.汉代遗嘱所见女性、亲戚关系和财产[J].简帛研究200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9]高世喻.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J].妇女研究论丛,1996,(3).
    [260]谢雁翔.四川陴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J].文物,1974,(4).
    [261]张朋川.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J].文物,1978,(6).
    [26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高台18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8).
    [263]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偃师县新莽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2,(12).
    [264]尤振尧.江苏泗洪曹庙东汉画像石[J].文物,1986,(4).
    [265]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J].文物,1981,(10).
    [266]金立.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J].文物,1976,(6).
    [267]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10).
    [268]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赴纪南城开门办学小分队.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遣策考释[J].文物,1976,(10).
    [269]张广立.漫话西汉木俑的造型特点[J].文物,1982,(6).
    [270]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J].考古学报,1982,(1).
    [271]蒋华.扬州甘泉山出土东汉刘元台买地砖券[J].文物,1980,(6).
    [272]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6).
    [273]刑义田.汉代边塞军队的给假、休浴与功劳制[J].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195—201.
    [274]宋杰.《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郡吏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2003,(3).
    [275]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J].中国史研究,1979,(3).
    [276]袁祖亮.再论汉武帝末年人口并非减半——兼与葛剑雄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85,(4).
    [277] [俄]A.B.雷索娃.美国家庭暴力研究与社会政策[J].国外社会科学,2007,(1).
    [278]刘筱红.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J].中国史研究,1995,(4).
    [279]刘筱红.后妃与政治[J].江汉论坛,1995,(6).
    [280]刘筱红.中国古代性差意识的源起及性差模式的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6).
    [281]高世瑜.妇女史研究三题[J].妇女研究论丛,1997,(3).
    [282]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283]刘军.美国妇女史研究的新特点:论妇女的不团结[J].美国研究,1998,(4).
    [284]袭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J].文物,1974,(7).
    [285]韩东育.异性的双向排挤与需求——婚姻形态嬗变过程新探[J].史学理论研究,1993,(1).
    [286]张宏.女性主义史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妇女研究论丛,2006,(7).
    [287]李贞德.中国妇女史研究中的医疗照顾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2005,(2).
    [288]李贞德.汉唐之间求子医方试探——兼论妇科滥斛与性别论述[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本,第二分册,1997.
    [289]李贞德.汉唐之间的“生子不举”问题[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册,1995.
    [290]严耕望.汉代地方官吏之籍贯限制[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二本,1952.
    [291]寥伯源.汉官休假杂考[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册,1994.
    [292]余贵林.宋代买卖妇女现象初探[J].中国史研究,2000,(3).
    [293]张金花.宋代女性经商探析[J].中国史研究,2006,(4).
    [294]焦杰.谈唐代妇女名字的特点[J].中国史研究,2001,(3).
    [295]温乐平.秦汉时期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
    [296]温乐平.秦汉商品经济与农民生活消费的变化[J].农业考古,2005,(3).
    [297]方燕.宋代女性的拒巫活动[J].河北大学学报,2007,(3).
    [298]解占彩.刍议家务劳动的经济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2007,(5).
    [299]杨颉慧.从两汉人名看汉代的神仙信仰[J].西南大学学报,2007,(1).
    [300]黄爱梅.秦汉简所见女子“去夫亡”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6,(6).
    [301]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
    [302]王雪萍.十六至十八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
    [303]陈超.明代女性碑传文与品官命妇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
    [304]于凌.秦汉律令学[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2008.
    [305]劭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
    [306]赵轶峰.全球文明史的独特视角[J].史学理论研究,2006,(3).
    [307]赵轶峰.明代中国历史趋势:帝制农商社会[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08]郭海东.近十余年来明代女性史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2006(1).
    [309]詹子庆.论我国古代个体家庭的出现和早期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1).
    [310]张鹤泉.试论西汉齐鲁地区纺织业的发展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1).
    [311]张鹤泉.《盐铁论·散不足篇》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生活[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4).
    [312]张鹤泉.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J].求是学刊,1995,(2).
    [313]王彦辉师.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314]王彦辉师.《二年律令·置后律》中的若干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1).
    [315]王彦辉师.论汉代的分户析产[J].中国史研究,2006,(4).
    [316]王彦辉师.秦代文化政策新议[J].南都学坛,1994,(5).
    [317]翟麦玲.试释“女子乘亭鄣”中“女子”的身份[J].中国史研究,2008(1).
    [318]宋莉媛.明清苏州妇女日常生活变化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1).
    [319]劭正坤.试论北朝以传承儒学为主的家学及其嬗变[J].孔子研究,2008(3).
    [320]刘晓东.“地位相悖”与“身份悬浮”——生存状态视角下的明代士人社会地位刍议[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