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波希米亚”是一个有趣而迫切的理论命题。它是19世纪以来那些不满现实、喜欢游荡、具有创新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及其特异生活方式的形象代名词,是现代西方文化世界逐步增长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
     作为西方现代历史上特殊的艺术文化现象发生,波希米亚先后经历了一代波希米亚、二代波希米亚、先锋派波希米亚、跨掉的一代、60年代反文化运动等多阶段历史;涉及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跨掉的一代、格林尼治村先锋戏剧等文艺思潮。它孕育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收束为20世纪中期的先锋派艺术,在前者的艺术至上理念渐次转型为后者先锋美学的百年历史历程中担任重要使者和媒介,让人们看到一种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自律的美学观如何悄悄地向强调艺术与生活边界溶解的后现代美学的转型。这是一个触摸现代西方艺术文化世界的核心范畴。
     而作为西方社会转型时期混沌复杂的现代性情境产物,波希米亚是一场生活艺术运动及生活方式革命。它一头触及高雅文化的代表——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另一脚踩踏作为生活方式总体的日常生活领域,其基本精神内涵贯穿为一种“将审美精神不仅表现于艺术而且引为一种生活实践”的艺术化生活的追求。从1830年第一批经验到此的长发青年到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者,波希米亚人都在努力融合两种经验,即现代主义的艺术超越精神和走出社会体制束缚生活的开放体验,寻找和呈现艺术与生活的真理。在这个意义上,波希米亚延续18世纪以来的审美救赎传统,对席勒审美教育思想作了一个超越性的继承,彰显一条基本而珍贵的文化大传承原理:让生命的种子在现代审美文化世界发芽。
     应该说,对“生活艺术”审美救赎路线的探寻,正是波希米亚的独具特色所在,它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路线相反相成,共同生发于现代欧洲文人艺术家的世界。近两个世纪的岁月风云,让我们看到,艺术生活化就是这样一个宽阔的自我发展的工具,它建立于一个基本点:每个人都应该可以选择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本真的生活。这正是波希米亚精神的核心内涵。波希米亚艺术生活化运动,成为人们对理想文化世界追求的一段可贵尝试,成为现代人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一种自由、活波、充沛的审美化生存而行走出来的特别历史风景。
Being an interesting and urge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Bohemia" is synonymous of the image and the eccentric lifestyle of some talented writers and artist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who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reality, fond of loitering, and full of innovation. It is also a new way of life and belief which finds a gradual growth in the modern Western culture.
     As a special art and culture phenomenon in modern Western history, the Bohemian movment has seen such stages as first-generation Bohemia; second-generation Bohemia; avant-garde Bohemia; Beat generation, and the anticultural movement in the 1960s. Bohemia involves some literary thoughts, such as Romanticism, Symbolism, Aestheticism, Dadaism and Surrealism, Beat generation, Greenwich Village Vanguard drama, etc. It originated from the Romanticism movement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nd ended as the avant-garde art in the mid-20~(th) century. Play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a messenger and a vehicle in the 100-year course of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art for art's sake of the former into the vanguard aethetics of the latter, it provides a pespective from which we can see how the self-disciplined aethetics which stresses art and perception of beauty changed into the post-modernism aethetics which emphasizes ablating the border between art and life. This is one of core categories in the art and culture world of the modern west.
     As a product of the chaotic and complicated modern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he western society, Bohemian is an art movement and a lifestyle revolution. It was associated,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legant culture - a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and was involved,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daily life as a way of life in general. The spiritual meaning of Bohemianism is the pursuit of art of life embodying aesthetics not only in arts but also in living practice. From the batch of long-haired young men who first experienced this in 1830 to super-real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La Boheme had been trying to integrate the two experiences, namely, the modernism spirit of art-transcending and the life experience of breaking the shakles of social institution; and trying to seek and represent truth in arts and in life. In this sense, Bohemia, which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Aesthetic Salvation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surpasses Schiller's thought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highlighted a basic and precious principle of descending culture: help the seeds of life germinate in the modern world of aesthetic culture.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routes of aesthetic salvation in "art of living" is a typical feature of Bohemian. It is contrary and supplementary to the aesthetic line of "art for art's sake", and both lines came into being in the world of the modern European artists and literati. We can see from the history of nearly two centuries that "art of life", as a useful tool for self-development, is based on a view: every one should be able to live a life of his/her own, which is absolutely the core of Bohemianism. The Bohemian movement of art of living has become a valuable experience of pursuing ideal culture, and a special historical lanscape made by modern people who desire to possess, in the true sense, a free, vivacious and energetic aesthetic living.
引文
[1]“安那其”为英文Anarchy的音译,无政府主义者
    [2]陈冠中、廖伟堂、颜峻著,廖伟棠摄影《波希米亚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22页
    [1][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徐子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2]陈冠中、廖伟堂、颜峻著,廖伟棠摄影《波希米亚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寿桐《论田汉戏剧的波希米亚风格》《文学评论》1998年(3):97-107
    [4]张军《田汉的漂泊意识与南国社的波希米亚精神》《戏剧艺术》2004(1):83-92
    [4]吴岳添《波希米亚:浪漫主义文学花园里的奇葩》《外国文学研究》2004(6):30-34补充说明:在我论文基本完成之际,我上网梳理文献,赫然发现国内已出版一本(《波希米亚——源远流长的前沿时尚》陆启宏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7月),(我的文献工作主要在2005-2006年完成,以后大部分精力用在对西方文献的翻译和批评性阅读之中),很是吃惊,迅即邮购,但阅读后的感觉既高兴又失望:失望在于,这仍是一本通俗平浅意义上的波希米亚著作,仍然只是将波希米亚文化现象作了个简单的史的勾连,倒是书本配备的一些图片很生动很有价值;高兴在于,该书的出版说明“波希米亚”话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并非孤军奋战,独此一家,这让我感到温暖。陆先生普及性质的波希米亚话题时尚写作,可以作为我研究型学术性写作的一个良好镜像或参照。
    [1][英]Joanna Richardson,The Bohemians:La vie Boheme in Paris,1830-1914(London,1969)
    [2][英]Malcolm Easton,Artist and Writers in Paris:The Bohemian idea,1803-1867(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64.)
    [3][法]Seigel Jerrold 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New York:Elizabeth Sifton Books,1986)
    [4][美]Machnin,Hannah.The Grisette as a Female Bohemian.(Brown University:Providence,2000).http://www.muse.jhu.edu.journal
    [1][美]Calotola Antoniette,From Bohemianism to Radicallism:the art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liberator",1918-1924.(New York University:2000) PQDD论文数据库
    [2][英]Menair Paul David,Savages in the city:British Bohemia and the ideal of Artistic Squalor,1840-1870,(Emory University:2003) PQDD论文数据库
    [3][法]Cesar Grana Bohemian verus Bourgeois:french coiety and French man of letters in the 19~(th)(New York and London:1964)
    [4][美]Christine stansell American moderns:Bohemian New York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centu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LLC,2000)
    [5][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徐子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6][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London:Tauris Parke Paperbacks,2003)
    [7][美]Bradley Thomas French Bohemian Artitecture Art 2004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6083)
    [1][美]Albert Parry Garrets and Pretenders A History of Bohemianism in America(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s,1960)
    [2][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张承谟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3][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邱彰译台湾:雄师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4][美]Green Carlanda:The Bobemian Milieu in the Novels of Huxley.Waugh and Lawrence (AlabamaUniversity:1979) PQDD论文数据库
    [5][英]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华明等译广西师范出版社,2001
    [6][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杭零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1
    [4][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美]欧文·白壁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London:Tauris Parke Paperbacks,2003)
    [1]吴岳添《波希米亚:浪漫主义文学花园里的奇葩》外国文学研究2004(6):30-34
    [2][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杭零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第270页
    [1]格林尼治村在许多译本中也经常被翻译为“格林尼治村”,本文统一称谓为“格林尼治村”
    [2][美]刘易斯·科塞 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1,第122页
    [3]http://wikimania.wikimedia.org/wiki/
    [1][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第173页这些小说基本都已有中文译本
    [2]又译名为《浪荡王孙》),《巴尔扎克全集·第十四卷》资中均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华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页
    [1][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序言
    [2][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肖聿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5页
    [1][法]达恩·弗兰克《巴黎的放荡:一代风流才子的盛会》王逅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第480页
    [2][法]Seigel Jerrold 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New York:Elizabeth Sifton Books,1986)
    [3]资产阶级和布尔乔亚是同一法语词bourgeois,一个意译,一个音译。前者译法侧重政治内涵,是一个历史语词,由于它渗透左派意识形态、历史罪恶和历史联想,现在常被“价值中立”的“布尔乔亚”和“中产阶级”这两个新社会学语词此代替。从资产阶级到布尔乔亚称呼的转变,表面上译法改变,实际上把一个政治术语暗中转化成了一个中性的普通语言学术语,从而不使人产生政治联想,削弱它的批判性。本文的波希米亚主体当处于与社会主流的对抗姿态时,行文就将称呼其为资产阶级,以强调它的不公正和波希米亚想激起人的道德热情和变革意识;而当波希米亚与主流社会融合,逐渐纳入中产阶级社会的结构体制时,行文就选择“布尔乔亚”或“中产阶级”两个不那么具有批判性的称呼。后文行文话语中的称呼变化都将依此进行。
    [4][法]Cesar Grana Bohemian verus Bourgeois;french coiety and French man of letters in the 19~(th),p119
    [5][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徐子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73-80
    [1][法]Seigel Jerrold 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56
    [2][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张承谟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3][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第77页
    [4][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1
    [5][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英]Menair Paul David,Savages in the city:British Bohemia and the ideal of Artistic Squalor,1840-1870,"(Emory University:2003)PQDD论文数据库
    [7][法]儒勒·瓦莱斯《孩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1][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89页
    [2][美]欧文·白壁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美]Green Carlanda:The Bobemian Milieu in the Novels of Huxley,Waugh and Lawrence (AlabamaUniversity:1979) PODD论文数据库
    [4][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邱彰译台湾:雄师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5][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172页
    [6]如上小说、诗歌、绘画,都有相关中文书籍的详细介绍
    [7][美]Albert Parry Garrets and Pretenders:A History of Bohemianism in America(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s,1960)
    [1][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95-97页
    [2][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20年代文学的流浪生涯》张承谟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3]陈冠中、廖伟堂、颜峻《波希米亚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美]拉奈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26页
    [1][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曾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52页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95-97页
    [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第73页
    [3][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第68页
    [4][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20年代文学的流浪生涯》,第47页
    [5][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第73页
    [6][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
    [1]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法]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东方出版社,2000
    [3]Alvin Redman,ed,The Epigrams of Oscar Wilde,York:Senate,1996,p64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杭零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第175页
    [2][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第181页
    [3][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第182页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第175页
    [2][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100页
    [3][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100页
    [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149页
    [2][法]Seigel Jerrold,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New York:Elizabeth Sifton Books,1986),p16
    [3][法]Seigel Jerrold,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7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186页
    [2]“人民”这个词在当时还相当模糊,可以用来概括那些受苦的人、需要帮助的人、受启发的人。
    [3][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98页
    [1][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54页
    [2][英]阿兰·德波顿,英国一个时尚文字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著有多部小说及散文作品,据说文字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身份的焦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第276-278页
    [1]吉普赛人的身世一直湮没在种族偏见的历史尘埃之中,连吉普赛人自己也混沌无知。直到1763年一天,研究神学的匈牙利学生斯忒芬·瓦雷在小城市雷登偶然结识了三位来自印度马拉巴的学生。闲谈中瓦雷惊奇的发现,他们的语言与匈牙利吉普赛人的语言存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立刻整理了一张包含1000个马拉巴语单词的词汇表,读给当地的吉普赛人听,结果发现他们居然能翻译出其中的大部分。这一重大发现激起德国学者克利斯多夫·鲁迪格、莫利兹·格雷尔曼和英国学者雅各布·布赖恩的浓厚兴趣。他们三人都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在随后的十年里,他们各自对吉普赛方言和古印度语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几乎同时做出结论,欧洲吉普赛人的语言来自印度次大陆,从而使瓦雷的发现广为人知。这一结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首肯。可以说,正是语言的活化石成功开启吉普赛历史的奥秘之门,一个大胆坚定的推论走向前台:吉普赛人来自印度。(黎瑞刚《吉普赛的智慧:生存的渴望与浪漫》,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法]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34页
    [1][法]库贝洛《流浪的历史》,第139页
    [2]黎瑞刚《吉普赛的智慧:生存的渴望与浪漫》,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12页
    [3]“波德莱尔《旅行的波希米亚人》“眼光炯炯的精于占卜的种族,/昨天已经启程,把他们的孩子/背在背上,给他们馋嘴的嘴里/塞进下垂的乳房,常备的宝物//跟在蜷缩着家属的马车之旁,/男人们扛着铄亮的武器步行/他们向苍天抬起沉重的眼睛/郁郁不乐的惋惜消逝的梦想//蟋蟀,在沙地的深窝里面藏身,望着他们走过,加倍提高叫声;爱他们的地母,在旅人们面前//铺上绿茵,使岩石间流出清泉/又使荒野开花,为给他们打开/那个黑暗未来的世界。”波德莱尔此诗的灵感,主要来自画家卡洛的版画《波希米亚人》、《战争与乞丐的不幸》,以及自身旅行途中引发的思念与感慨。(《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第37页)吉普赛人还有一支古老悲歌,歌词如下:“当我大限已至,请将我直立入土,因为终我一生,总是长跪乞人怜!”这样的写照,让人深痛没有祖国的流浪民族的哀伤。
    [1][法]亨利·卢梭《入睡的吉普赛女郎》文后附图片,画很迷人,令人心醉。
    [2][美]凯鲁亚克《在路上》陶跃庆译,漓江出版社,1990,译者前言
    [3][美]Albert Parry Garrets and Pretenders:A History of Bohemianism in America(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s,1960)
    [1][法]乔治·桑《乔治·桑爱情小说精选》(2),重庆出版社,2001
    [1][法]库贝洛《流浪的历史》,第134页
    [2]刘淳《西方油画名作100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3][法]梅里美《卡门》,郑永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法]波德莱尔《我心赤裸:波德莱尔散文随笔集》肖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第236页
    [5][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第7页
    [1][法]库贝洛《流浪的历史》,第264页
    [2][法]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89页
    [1]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127页
    [2][法]Privat,Paris anecdote(1885 ed.).Also quoted by Pierre Citron,La poesie de Paris(1961).p314
    [1][法]欧仁·苏《巴黎的秘密》艾学译,漓江出版社,1981
    [2][德]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美]Richard Lloyd.Neo-Bohemia:culture and Capital in Postindustrial Chicago.p85。PQDD博士论文数据库
    [1][法]乔治·桑《乔治·桑爱情小说精选》(2),重庆出版社,2001,第161页
    [2]尚杰《西方哲学史·法国启蒙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271-272页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121页
    [1][法]泰奥菲勒·戈蒂耶《同代人肖像》,第309-310页
    [2][法]泰奥菲勒·戈蒂耶《浪漫主义回忆录》135页。参见斯特凡·那盖冈和让-克洛德约恩编著的《泰奥菲勒戈蒂耶——自由的批评>中作于1830年左右的戈蒂耶画像,奥尔塞博物馆资料,62期,1997,81页
    [3][法]安娜·马丁一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第107
    [4]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71页
    [1][法]泰奥菲勒·戈蒂叶《浪漫主义回忆录》,第35页
    [2][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47页
    [3]需补充的是:这些团体的成员之间常常不确定,有时还相互交叉,一些个体好像同时属于几个团体,因为都很年轻,都住在拉丁区,彼此位置的交换很容易。
    [4][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132页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133页
    [2][法]阿尔塞纳·乌塞《忏悔录——半个世纪的回忆》,第六册,第1卷,1885-1891,第313页
    [3][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134页
    [4][法]夏尔·阿瑟里诺《浪漫主义著作书目二版附录》,1874,第301页
    [1]圣伯夫《新月濯日从谈》,第9卷,281,引自非洛泰奥奈迪《火与火焰》导言
    [2]泰奥菲勒·戈蒂耶《戏剧届——古今戏剧杂志》,1835,第29页
    [1][丹麦]勃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潮·法国浪漫派》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438页
    [1][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孙书姿译,华夏出版社2003,序言
    [2][法]安娜·马丁—菲古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321页
    [3]人们公认缪尔热在波希米亚历史中的特殊地位,但这巨大影响力到底来自哪些方面,具体表现为什么层面?众多涉及此的著作语焉不详,仍是流于琐碎的史实细节连缀。而国内,由于对波希米亚概念的陌生,加之缪尔热也不是什么经典作家,又只这一部出名作品,因此关于缪尔热的作品研究目前在国内处于空白 状态。本文从波希米亚文化视角切入,力图个案解析缪尔热的文本贡献。
    [1]后文均简称《波希场景》
    [2][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序言,第5页
    [1][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序言,第7页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3][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序言,12
    [1][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第121页
    [1][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第122页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1,第27页
    [3][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London:Tauris Parkc Paperbacks,2003).p36
    [4][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p36
    [1][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第2页http://Bohemia.com.au\Bohemian Lifestyle.htm
    [1][法]亨利·缪儿热《波希米亚人: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第68页
    [2]“饮水者”是1841年秋天由拉丁区一些艺徒和诗人组成的非正式团体组建的协会。为什么叫饮水者?因为这个小组的成员除了水买不起其他饮料。他们是十几个无甚才华而雄心极大的年轻人,住在茅棚里或牛圈的阁楼上,在饥饿的鞭策下工作,把他们仅有的几个法郎用在花费不大的放纵上。有一年冬天,他们第一次有了一个大火炉:一个在楼板上挖的洞,牛圈里牲畜的体温从洞里上升到他们的房间。他们患有穷艺术家的职业病——肺结核、每度、肺炎——所有这些疾病由于营养不良而加剧。
    [3][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01页
    [1][英]Menair Paul David,Savages in the city:British Bohemia and the ideal of Artistic Squalor,1840-1870,(Emoor University:2003)PQDD论文效据厍
    [2][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第35页
    [3][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第45页
    [1]《咪咪潘松:巴黎小女工的素描,1845》源自《缪塞短篇小说集》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第189页
    [2]轻佻女的法文原文是“lorette”,得名于当时巴黎新兴红灯区所在地落雷特圣母街“Notre-Dame-de-Lorette”。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322页
    [2]2005年10月23-24日澳大利亚著名西澳州芭蕾舞剧团来到杭州大剧院,在中国大陆巡回演出这出波希米亚名剧。买了一张30元的学生票,绕了很长很长的路,坐到剧院前排。一开场,扮演鲁尔道夫的芭蕾舞演员便是凌空一跃,犹如天鹅展翅,刚劲纯美。印象很深。后来看百度新闻网,当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和澳大利亚驻上海副总领事格里·考恩等也一起观看。足见该剧之文化影响力。
    [3][法]Seigel Jerrold 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32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322页
    [2]《大城市——巴黎新概述》《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68页
    [3]《艺术家》下半年,第6卷《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70页
    [4]雨果有突出的中产作风,在政治发展上他走的就是法国中产阶级的道路:一开始他是拿破仑的忠实信徒;随后加入了七月革命,接着他又支持野心勃勃的路易拿破仑,成为激进的共和党员。他和拿破仑的关系随着当时的公意而不断改变。1825年他还愤愤高举反拿破仑的旗帜,到1827年左右,他就一反前态开始大谈拿破仑和法国人的光荣,到后来他竟已成为拿破仑主义的代言人。中产阶级很早以来就拥有属于自己的舞蹈爱国及政治之歌等文学成分,但他们完全生活在文学圈子之外,对知识阶级的诗人也没什么大影响力。法国大革命大大扩充了中产阶级这一派系内容的势力,并把它们渗透到上层阶级的文学里去。雨果之为诗人就是这种文学同化最好的例子,他的诗歌走的是中产阶级的道路,其抒情风格介于大革命期间的通俗口味与第二帝国时期的加巴洛克作风之间。波德莱尔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1][法]泰奥多尔德·邦维尔《怪诞的颂歌》第224页;《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70页
    [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长的生成与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0页:H德巴尔扎克《论风雅生活》,巴黎,戴马尔,1952,第16页
    [1][法]纳达尔:《私下里的波德莱尔——贞洁的诗人》第70页;《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94页
    [2][法]尚弗勒里《青年时代的回忆及肖像》,第132页;《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94页
    [3][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序言
    [4]该话语英文译文是“To glorify the vagabond life,and that which may be called Bohemianism:the cult of multiplied sensation”。此英文翻译与原法文句子之句法、词法都颇为相似,是个良好的理解参证。
    [5][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36页
    [1]该话语英文翻译为:On the vaporization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Self.Everything is there.
    [2][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0
    [3][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0页
    [1][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2页
    [2]波德莱尔关于诗人记忆的理论分析,集中见于他《1859年的沙龙》之《记忆的艺术》,第426页
    [3][法]波德莱尔《巴黎的犹豫》之《陶醉吧》亚丁译,漓江出版社,1982,第119-121页
    [4][法]波德莱尔《我心赤裸——波德莱尔散文随笔集》之《大麻诗篇》。肖聿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55-103页
    [5][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一章节即是“波希米亚人”,国内流传甚广的王才勇版本翻译为“浪荡子”,译法形象却不够贴实。就在这一章节,本雅明做出了经典的“闲逛者”形象素描。
    [1][美]莉莲·弗斯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历程的追踪》郑鸣芳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159页
    [2][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192页
    [3][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192页
    [4][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2页
    [5][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2页
    [1][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24页
    [2]“与大众结为一体”的法文原文是“epouser la foule”,其中epouser是个动词,本意是“结婚”。
    [3][英]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4,186页
    [4][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415.The Johns Hopkins Paperbacks edition,1999
    [1]《评雷翁·克拉代尔的<可笑的殉道者>》,见于《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133页
    [2]《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之“艾杰西普·莫洛”篇,见于《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108
    [1]《再论埃德加·爱伦·坡的生平及其作品》见于《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7页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颐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60页
    [3][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98
    [4][法]波德莱尔《我心赤裸——波德莱尔散文随笔集》,第229页
    [5][法]波德莱尔《我心赤裸——波德莱尔散文随笔集》,第259-262页
    [6][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书信选》在给母亲的信件中他写到自己的生活窘状。《波德菜尔散文随笔集》,第283-295页
    [7][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96页
    [1][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137页
    [2][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序言多处提及“真正的波希米亚”字眼,例证很容易发现。
    [3]《艺术家》下半年,第6卷,111页。《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第270页
    [4][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57
    [5][法]Edmond and Jules de Goncourt,Journal,memoires de la vie litteraire.Robert Ricatte,22vols.(Monaco,1956)
    [1][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62
    [2]飞地,人文地理学术语,①一个单位所有的、与其成片土地相分离而坐落在其他单位范围内的土地。②属于一个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③土地的实际坐落同土地证书上所载坐落不一致的土地。
    [3][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长的生成与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70页
    [1][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序言
    [2]这种状态,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延长偿付期”,拒绝成为一个社会所要求的成人,于是尽力拉长青春期。
    [3]波希米亚的放纵姿态常就这样被看作资产者人生的一段青春期。在这,每个人都在尝试他的艺术生活期,品尝不舒服和不安适的乐趣,并且想象自己富有才华。童话《小飞侠》是这种拒绝成长心态最幻想的表达。
    [4]艺术家症之“症”,一种病症,一种社会心理潮流发生变化的征候,尚未获得正常的表达权,便谓之“症”。
    [1][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p197
    [2][法]圣伯夫《同代人肖像》,第一卷,p491,1855。《1820-1848浪漫主义者的生活》,第200页
    [3][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序言
    [4]龚容翻译《波德莱尔与波西米亚文人咖啡馆》,原刊《译文》2004年第5期
    [1][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31页
    [2][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5页
    [1][法]E.卡诺,La fin de la Boheme:Les influences litteraires dans les derniers evenemens.Revue des Deux Mondes,XCIV(July 15,1871),p241-67.see 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83
    [2][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84
    [3][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84
    [4][法]儒勒·瓦莱斯的资料由于巴黎公社研究的缘故,译成中文的著作很多,他的自传三部曲《雅克·万特拉》(《孩子》、《中学毕业生》《起义者》)也已陆续译成中文
    [1][法]儒勒·瓦莱斯《起义者》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法]儒勒·瓦莱斯《起义者》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法]Stewart Edwards,The Paris Commune,1871(London,1971),p211,212.
    [4][法]儒勒·瓦莱斯《起义者》,第76页
    [1][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2][美]Calotola Antoniette,From Bohemianism to Radicallism:the art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liberator",1918-1924.(New York University:2000) PQDD论文数据库
    [1][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第73页
    [2][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第46页
    [3]关于保尔·拉法格资料,可参看:李兴耕《拉法格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拉法格文选》(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法]鲍提若里《恩格斯与保尔·拉法格、劳拉·拉法格通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88
    [1][法]E.卡诺,La fin de la Boheme:Les influences litteraires dans les derniers evenemens.Revue des Deux Mondes,XCIV(July 15,1871),p241-67.see 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83
    [2]社会主义同自由主义有同一性:都推崇一个新的现代社会,都对现代社会的不可逆的进步性抱有信心,都强调公民的平等权、强调法制,强调民主而非君主制。就此而言,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时内在于进步的现代性和大革命的现代性,其分歧是现代性内部的分歧,其争斗是一种现代性同另一种现代性的争斗。
    [1][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第58页
    [2][美]马尔科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第59页
    [3]徐岱《批评美学》(学林出版社,2003,第49页)中曾提出“诗性政治”范畴。言有必要在理论上将两种属于不同文化实践的“诗性政治”与“党派政治”加以区别:不同于后者围绕世俗权力而展开的拼死相争,前者只是关于雅/俗、边缘/中心、经典/非经典等秩序所进行的重组与调整。分析很有代表性,可参看。
    [1]俱乐部的法文词cabaret有如下义项:酒吧间;有歌舞演出的餐馆;俱乐部;酒器;茶具;咖啡具;小厨。
    [2]有关这一时期蒙马特尔生活景况的两部作品[法]皮埃尔勒米尔《红磨坊》(中国致公出版社陈小芬、沈揆一译本)cabaret译为“酒吧”或“舞厅”,[法]吉吉《蒙巴纳斯的吉吉》(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朱晓蕾中文译本)cabaret译为“俱乐部”。本文为了与缪尔热时代的咖啡馆酒馆相区别,然后就水疗者、黑猫的实际境况来讲,作为酒吧、舞厅和剧场表演的复合体,故最终选择译为“俱乐部”,大致可以视为今日俱乐部的雏 形。cabaret和今天所提的night club还是有所区别。
    [1][法]Emile Goudeau,Dix ans de Boheme(Ten year of Bohemia)(1888)95ff.Also Lisa Appignanesi,The Cabatet(New York,1976),Chap.2;Mariel Oberthurs Cafes and Cabarets of Montmarte(New York,1984)
    [2]恶作剧,通常的字典解释是:过份地戏耍、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中文古籍也有这个词语的有趣出现:《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宋·王谠《唐语林》:“僧初若不觉,[韦生]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群莫恶作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入瓶》:一是,窜入,妇急以絮塞瓶口,置釜中,汤而沸之。瓶热,狐呼曰:‘热甚,勿恶作剧!'”
    [1][法]吉吉《爱情是这个样子的:蒙巴纳斯的吉吉》朱晓蕾译,东方出版社,2007
    [2]法式康康在19世纪末扬名世界。今天的红磨坊表演,有传统的上空女郎歌舞秀,还有神乎其技的魔术表演与华丽的灯光音效,有时还有活生生的大蟒蛇与人共舞;一般秀场时间大概90分钟。直到今天,红磨坊从没停过康康舞的表演,持续的票房证明它不朽的地位。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曾将19世纪末蒙马特尔世界改编成电影《红磨坊》,由好莱坞影星妮可基主演。影片自当代的视角望出,重现出一个世纪以前徘徊流连红磨坊的痴人醉客群象和堕落糜烂的氛围,同时也一展蒙马特尔波希米亚下层社会自成一格的斑斓与炫丽。资料来源:百度搜索http://www.xici.net/b762908/d63364354.htm。附图片
    [1][法]Emile Goudeau,Dix ans de Boheme(Ten year of Bohemia),Chap.6
    [2][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29页
    [3]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36
    [1]转引自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390页;尼采《悲剧的诞生》
    [2][德]T.W.Adorno,Aesthetic Theory,Translated by C.Lenhardt,London,Boston Melbourne:1984,p246
    [3][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63页
    [4][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234
    [5]即当时红磨坊最著名的康康舞舞女拉古吕和舞伴让·瓦郎当。拉古吕是位金发女郎,大脸庞,体态丰满,高高的束发,有着独特的舞蹈节奏感,天生诱惑人的姿态举止,这使她的舞姿显得十分引人注目。而瓦朗当是一个身材特别高的消瘦的中年男子,在蒙马特尔一带,他以“没有骨头的瓦朗当”出名。是个有钱的单身汉,说话温和,心地善良,不幸的是,他的长相极容易想到死人。他喜欢跳舞,每晚十二点之前出门,步行到俱乐部,和拉古吕一起跳康康。([法]皮埃尔·勒米尔《红磨坊》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第63页)
    [1]萨蒂的该肖像画可以登陆百度网站输入“萨蒂”关键词即可查询到。肖像画作者 Ramon Casas
    [2][法]Erik Satie,Ecrits,ed,Ornella Volta(1977),p216
    [1][法]Le Chat Noir,January 14,1882.9(see the travelogue of Paris by "A.Kempis).Also see: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231
    [1]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384页
    [2][法]皮埃尔·勒米尔《红磨坊》陈小芬、沈揆一译,中国致公出版礼,2005。该书对劳德累克生平有详细生动地介绍,也是蒙马特尔巴黎艺术家生活场景的生动历史画卷。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161-165页
    [2][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肖聿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62-164页
    [1][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173页
    [2][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172页
    [3]“世纪末”来自法语词“Fin de siecle”,照字面意思讲,是世纪的末尾,但它不单是个时间概念,而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每当现实生活由于战争、饥荒、瘟疫或其他灾祸带给人们普遍的苦难和恐惧时,社会上下就会笼罩一片“世纪末”的情绪。有意味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世纪末的情绪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它在一定条件下更加泛滥成灾,19世纪末的情况正是如此。
    [1]李思孝《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欧洲近代文艺思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351页
    [2][法]贡斯当在其小说《阿道尔夫》中指出,他要借主角阿尔道夫揭露我们世纪的一种主要病症:疲倦、不确定干、缺乏活力,喜欢持续不断的自我分析,让任何情绪都在后见之明中显得倒人胃口。”参见《阿道尔夫》黄天源译,漓江出版社,1985
    [3][美]彼得·盖伊《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梁水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64页
    [4][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第175页
    [5][美]Green Carlanda.The Bobemian Milieu in the Novels of Huxley,Waugh and Lawrence (AlabamaUniversity:1979)如此说法在一战背景下,言之有理,但这只是波希米亚生活的一个局部。
    [1][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第164-165页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第192-199页
    [3][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第166页
    [4][法]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东方出版社,2000,第110页
    [1]准确地讲,“颓废”一词所拥有的内涵比“象征”一词丰富准确。“象征”侧重指文体、风格上的意义,而“颓废”侧重指向象征主义者们的生活方式,有道德上的含义,它”意味着艺术家的道德的孤立,而道德的孤立又与他的反常及愤世的神秘主义综合在一起。”本文以为,颓废与象征主义的关系表现为:诗人们生活上形成“颓废主义”潮流,艺术上表现为“象征主义”文艺运动。
    [2][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归来》,第125页
    [3][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归来》,第125页
    [1][法]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第329页
    [2][英]Charles Nicholl,Somebody Else:Arthur Rimbaud in Africa(London:Jonathan Cape,1977),p12-13
    [3][美]马泰·卡林奈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205
    [4][法]Edmond Lepelletion在1907年的《魏尔伦传记》中给魏尔伦授予的光荣称号
    [1][法]保罗·魏尔伦《魏尔伦诗选》丁天缺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参看:[法]阿兰·比于齐纳《魏尔伦传》,由权、邵宝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先锋派一语范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彼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中的区分,即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派特指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以及德国和俄国的一些文艺流派,不同于19世纪中期以来以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潮流。50年代的新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称之为后先锋主义流派。
    [2]导言中已论述波希米亚的身份主体就是艺术家,但由于先锋派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避免二者身份的混同,所以此处继续深入辨析。
    [3][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295
    [4][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5][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威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卷首语
    [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100页
    [1]本文之所以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为代表,是因为在现代艺术本质发展程序中这两个先锋流派占据根本的转折位置。我们不宜在此对它们做一个全面的介绍,后者显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起来的文艺思潮中最丰富但同时也最复杂的一种。
    [2]印象派画家分享着巴黎咖啡馆的生活。德加“The Nouvelle Athenes”著名画作中就描绘到一个名叫Desboutin的波希米亚艺术家坐在咖啡馆桌旁喝啤酒的景象。马奈在一副名之为“艺术家”的油画里出描绘到了这个名叫Desboutin的波希米亚人。
    [3][法]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255
    [4][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王莹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第98页
    [1]考利的《流浪者归来》记录:查拉在1918年3月写达达主义宣言时,人在瑞士。那时布勒东和阿拉贡正在前线服役,后来他们俩人成为法国达达运动的领袖。停战之后,这两名年轻的士兵回来和非利浦·苏波、保尔·艾吕雅及其他人合作创办了《文学》杂志,这份杂志很快就以达达派的评论性刊物而知名。
    [2]《现代绘画简史》p63;转引自《达达派》华天雪,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第9页
    [3][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146页
    [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第87-88页
    [1]20世纪转折处的蒙马特尔几乎成为20世纪艺术的英雄时代的代名词。大部分归功于毕加索在那定居,他于1900年移居到法规,他的朋友同伴包括—那样的艺术家,也包括萨德孟、雅各布、阿波利奈尔诗歌史上全部重要的人物。其他有名的蒙马特尔任务还有画家郁特罗、莫迪里亚尼等,一战前都定居在那。而蒙巴纳斯的艺术家有:吉林斯、藤田、曼雷、德斯诺、苏丁
    [2]达达主义最初是1926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伏尔泰俱乐部一群躲避战乱风潮的以查拉为首的年轻艺术家群体成立。后来在瑞士、德国柏林和汉诺威、巴黎、纽约四个地点都有其运动中心。
    [3][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第124页
    [4][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第135页
    [5][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归来》,第124页
    [1][台湾]陆蓉之《‘破'后现代主义》文汇出版社,2002,第10页
    [2]华天雪《达达派》,第48页
    [3]杰拉尔德·格拉夫《反现实主义的政治》收于《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89页
    [1][美]William S.Rubin,Dada and Surrealist Art(New York,1968);Also: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373
    [2][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58
    [3]瞬间和偶然,基本可以互换,但偶然更多侧重为哲学语词,相对于必然而言。再者,偶然多用于事件性指称,表示一个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事理;而瞬间更强调一个时间点,“瞬”的本意是眨眼的那一刹那。
    [1]常宁生《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东方出版中心,2000,130
    [2][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75页
    [3][德]彼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第140页
    [1][法]Alfred Delvau,Henry Murger et la Boheme(1866);Also:Jerrold Seigel Bohemianism Paris:Culture.Politics.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p155
    [2][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39页
    [3][法]C.W.E·比格斯比《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迈修恩有限公司,伦敦,1972,第37页
    [4]最初由布勒东和苏波联名发表在《文学》1919年第八期。是文集的开篇文章《栅栏》《螃蟹说》
    [5][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104页
    [6][法]奈瓦尔《火的女儿——奈瓦尔作品精选》余中先译,漓江出版社,2000
    [7][法]库尔贝的早期自画像。与当时流行的静态自画像不同,库尔贝的自画像不仅带有动作和故事场景,表情也十分丰富传神。《绝望的男人》是库尔贝自画像的代表作之一。
    [1]关于奈瓦尔与超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很多超现实主义文论分析中有明晰阐释,比如,奈瓦尔《火的女儿——奈瓦尔作品精选》序言和结语中都有此类话语。布勒东也曾直言奈瓦尔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
    [2][法]萨兰·亚历山得里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李长俊译,台北:大陆书店出版社,1982)中把大家所公认的超现实主义那些权威性先驱者称之为“梦幻艺术家”。
    [3]米罗《对月狂吠的狗》和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关于梦境阐释的绘画杰作。附文图片
    [1]弗洛伊德理论对超现实主义影响很大,这在诸多研究著作中都反复提及。弗洛伊德是达达主义的追随者,对无意识的探索受到了达达经验的启发,他在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梦境的文章就是以体现出这一点。弗洛伊德的超越在于,抛开文学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新的资源,在生活本身为善于观察的人提供的陌生而又奇特的领域里进行。接下去,他反过来又巨大影响了达达后裔——超现实主义运动。
    [2][法]保罗·魏尔伦《魏尔伦诗选》于天缺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参看:保罗·魏尔伦等著《多情的散步:法国象征派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阿兰·比于齐纳《魏尔伦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阿拉贡另一首诗《旅行》更妙:他仿佛从一个阴户走向另一个阴户/他变得十分悲伤/他仿佛从一个阴户走向另一个阴户/他异常悲伤。
    [4][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102页
    [1][法]皮埃尔·代克斯《超脱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115页
    [2][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233-234页
    [1][美]阿尔弗雷德·金西:人类性行为的最著名研究者。著有《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女性性行为:金西报告续编》,潘绥铭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详见本人论文《挑战与颠覆:论现代西方文化视野中的怪异理论思潮》,人大复印《文化研究》2008(1):57-62。这篇论文是为了梳理波希米亚“性爱”主题内涵而做的一个先明子题研究。
    [1][法]兰波《醉舟》:沿着沉沉的河水顺流而下/我感觉已没有纤夫引航/咿咿呀呀的红种人已把他们当成活靶/赤条条的钉在彩色的旗杆上//我已抛开所有的船队/它们载着弗拉芒小麦或英吉利棉花/当喧闹声和我的纤夫们一同破碎/河水便托着我漂流天涯//在另一个冬季,当澎湃的潮水汩汩滔滔,而我,却比孩子们的头脑更沉闷/我狂奔!松开缆绳的半岛/也从未领受过如此壮丽的混沌//进入大海的守夜,我接受风暴的洗礼/在波浪上舞蹈,比浮标更轻/据说着波浪上常飘来遇难者的尸体/绿水侵入我身上的蓝色酒污和呕吐的痕迹/冲散了铁锚与船舵//从此我飘进如诗的海面/静静吮吸着群星的乳汁/吞噬绿色的地平线;惨白而疯狂的浪尖/-/此时天光染红了碧波/一那爱情的苦水在汹涌奔流!//我了解溢彩流先的云天,了解碧浪/湍流与龙卷风;我了解暗夜/了解鸽群般游荡的霞光/我曾见过人们幻想中的一切!——还很长,超级棒的诗
    [2]《法国诗选》程曾厚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490页
    [3]《法国诗选》程曾厚译,第496页
    [1][法]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 老高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第113页
    [2][德]彼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第50页
    [3][德]彼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第50页
    [4][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第80页
    [1][法]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第92页
    [2][法]布勒东《什么是超现实主义》,第317页,弗兰克林罗斯蒙特编,普鲁托有限出版公司,伦敦,1978
    [1]一般英汉字典将dandy翻译为花花公子或纨绔子弟,郭宏安在《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中把波德莱尔的dandy翻译成浪荡子。本文为了与一般波希米亚人的放浪相区别,故选择翻译为“纨绔子”。周小仪的《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中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辨析。
    [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波希米亚与生活艺术的创造”一节,第71页
    [3][法]亨利·缪尔热《波希米亚文人生活场景》,序言
    [4][法]泰奥菲尔·戈蒂耶《回忆波德莱尔》陈圣生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第6-7页
    [1][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36-439页
    [2][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第147页一段话语可作为佐证:乔治摩尔在欢乐酒吧里与人交谈的时候,他不仅会想到:四周的同伴就像马奈、德加、雷诺阿在外省可怜的提神。摩尔把自己的哀愁淹没在库松大街上的时髦剧场那种昂贵的消费里——淹没在与年轻爵士们对饮的香槟里,淹没在花花公子的波希米亚味儿十足的作派里,这些伦敦阔少在西区冠盖云集的大海中穿梭邀游。
    [3][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第75页
    [1][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第69页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第2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30-31页
    [3]Jules Barbey D Aurevilly,Dandyism,tran.,Douglas Ainslie,New York:PAJ Publication,1998,p.54
    [1]Stephen Calloway,"Wilde and Dandyism of the Senses",in Peter Raby,ed.,The Cambridge Campanion to Oscar Wilde,Cambridge:Cambridge UP,1997,p.45
    [2]Stephen Calloway,"Wilde and Dandyism of the Senses".p.45
    [3]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51页。该著作对唯美主义者的纨绔生活作风多有介绍,深受启发.周先生把这一点纨绔作风理解为“消费社会资本逻辑全方位渗透导致的审美物化现象”。从波希米亚生活艺术角度出发,笔者以为,唯美主义的纨绔作风不是一个“物化倾向”能涵盖的。
    [4][英]瓦尔特·佩特《文艺复兴结论》,《唯美主义》赵澧、徐京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77
    [5][英]瓦尔特·佩特《文艺复兴结论》,《唯美主义》,第78页
    [6][英]奥斯卡·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唯美主义》,第104页
    [1][德]彼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第110页
    [1]维利埃·德·利尔-亚当,奥古斯特一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是黑森林中一座孤独的城堡的领主,一个“苍白得几乎容光焕发”,由于多思而变得神秘莫测的年轻人。他洞察了古代神秘教派秘籍,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银珠宝秘藏,遇见一位在美貌、学识或高傲方面与他不相上下的年轻女人,她要求他和她一同享受人间的豪华富贵,或至少与她共度销魂一夜。阿克瑟尔伯爵却加以拒绝。他说服她,使她相信活着是徒劳无益的,于是两人纯粹出于对生活的蔑视而双双自杀。这部小说情节的极端性使它极富艺术象征意味。
    [2]Alvin Redman,ed.,The Epigrams of Oscar Wilde,York:Senate,1996,p64.
    [1]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许多美国人感觉到他们度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史诗性的世纪。现代性浪潮在1870年代席卷了巴黎,然后是维也纳、柏林和伦敦,最后到达美国海岸线。在世界的每一处都在发生变化。在1910年代的人们宣告,它比从前任何时候的变化都更多更完全。“维吉尼亚伍尔夫最有名的看法:”在1910年12月左右,人类的个性改变了。”在美国也是如此,芝加哥编辑弗洛德尔·戴尔宣称:“空气中有些东西,空气里都是带电的。”“革新的炉子看上去好像都沸腾了,”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121页
    [3][美]马尔克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第43页
    [1][美]Christine stansell.American moderns:Bohemian New York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centu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LLC,2000).preface.
    [2][美]Christine stansell.American moderns:Bohemian New York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century.preface.
    [3][美]Christine stansell.American moderns:Bohemian New York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century.preface
    [4][美]Henry F.May,The end of American Innocence(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59,p301
    [5][美]Floyd Dell,Love in Greenwich Village(Graden City,N.Y.:Doubleday & Company,Ins.,1926
    [6][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第122页
    [7][美]弗雷德·麦克德拉夫《格林尼治村》(纽约:克林斯出版社,1963),第4页
    [1][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序言7
    [2][美]弗雷德·麦克德拉夫《格林尼治村》(纽约:克林斯出版社,1963),第30-32页
    [3][美]弗雷德·麦克德拉夫《格林尼治村》(纽约:克林斯出版社,1963),第22页
    [4]垮掉一代的波希米亚气质,在许多有关垮掉一代研究中都有话语明晰证明。美国学者劳伦斯·利普顿研究垮掉一代的著作书名即是:The Beats:Literary Bohemians in Postwar Americt.国内目前出版的许多研究著作比如李斯编著的《跨掉的一代》(海南出版社,1996)中都时常会跳跃出“波希米亚人”字眼。
    [5][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119页
    [6][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卷首语
    [1][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106页
    [2]沃霍尔的这种工作方法实际上把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扯平到了一种单一的通俗活动中。波普艺术家是第一批真正把商业艺术看作真正的艺术、把真正的艺术视做商业美术的人。他们也受到凯奇的影响,将整个生活都看作艺术的一部分。
    [3][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85页
    [1]事件剧,一个由非戏剧界人士组成的、单独的、与外外百老汇剧团平行的、坚定固守在格林尼治村的戏剧社团。由约翰·凯奇训练班的“试验音乐的写作”的观念发展而来。受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禅宗佛教和法国戏剧家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的影响,凯奇音乐的观点逐渐扩展为一种非戏剧性的或者说是非模式化的戏剧形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1959年随着阿伦·卡普罗的事件剧《分为六部分的十八个事件剧》的出现而得到命名。70年代这种戏剧被打上表演艺术的标签。
    [1]激浪派发起人是格林尼治村村民乔治·马西那斯。“激浪”本是医学术语,指大肠或其它部位流出的液体,或其他排泄物,马西纳斯如此评论:倾泻资产阶级的恶疾,知识分子、商业化和专业化的文明。倾泻腐朽艺术、赝品、做作的艺术、抽象的艺术、幻觉艺术以及机械艺术的世界——倾泻欧洲文明世界!”由于这一语词有流动的意义,如涌向岸边的潮水,高温下的溶解状态,就此,马西纳斯附加说:“掀起艺术变革的洪峰巨流,提升现场艺术和反艺术,提升非艺术的现实,使之不仅为评论家、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所理解,也为所有人完全理解。”(乔治·马西那斯《声明》,1963年)
    [2][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177页
    [3]朱迪斯·邓恩是格林尼治村贾德森舞蹈剧团的创始人之一,曾是坎安宁工作室的舞蹈演员,与罗伯特·邓恩结合以后,共同致力于这个充满活力、引人注目的舞蹈团体,社团明确致力于集体创作的精神。
    [1][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113页
    [1][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282页
    [2][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第279页
    [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348页。舒斯特曼连续在其著作中论证和展开这一新的美学的中心,认为当代文化正显现一个巨大的身体转向,像在哲学和美学中推进“身体美学”这样的新名称,对于重新组织因而重新激活旧的见识,可以有一种特别的效果,目的是展示它的潜在效用,而不是它的极端新异。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翻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0页
    [1]http://baike.baidu.com/view/1379385.htm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56页
    [1][美]马尔科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第52页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24页
    [2][美]弗雷德·麦克德拉夫《格林尼治村》(纽约:克林斯出版社,1963)
    [1]S/M是虐恋性行为(sadomasochism)英文的缩写,源于1876年艾宾用萨德(Sade)的名字创造的施虐狂和用马索克(Masoch)的名字创造的受虐狂两个名词连在一起组成的概念。
    [2]波希米亚服装、嬉哈风、嬉哈商品,文后均附图片
    [3]据专家的正式估计,全美的任意消费行为里,与“嘻哈产业”有关的大概就占了四分之一,举凡服装、鞋类、服饰佩件、运动器材、电视、杂志、电影、广告、手机、软性及烈性饮料,连锁速食、唱片、模特儿业、化妆品、艺术产业、金融业、球类活动业等和生活有关的经济活动,都被它所渗透,甚至连一些非正统性的名牌,也都无法抵挡“嘻哈风格”所造成的消费穿透力,而向它靠近。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23页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33页
    [1][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p23
    [2][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p234
    [3][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32页
    [4][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p231
    [1]http://eclub.bs169.com.cn/printpage.asp?BoardlD=S&ID=1899 附图片
    [2]陈学明等选编《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228页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95-97页
    [1][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ns Outcast.p235
    [2]这是1967年6月旧金山蒙特利市举行的摇滚流行音乐节前夕,由约翰·菲力普斯(爸爸妈妈乐队创始人)灵感突现不用一个小时写成的音乐节主题歌,由民歌手斯考特麦肯奇演唱。“If you a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don't forget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关于嬉皮士文化,可参看:夏学花《嬉皮士》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嬉皮士、朋克 均附图片
    [1][英]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p235
    [1]http://baike.baidu.com/view/61912.htm 附图片
    [2][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徐了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1][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第107-150页
    [2]嬉皮上(Hippies)、雅皮士(Yippies):嬉皮士雅皮士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前者是六十年代的代表人物,后者是八十年代的主角,追求金钱和享乐,热忠使用各种名牌。雅皮士是美国人根据嬉皮士(Hippies)仿造的一个新词,意思是”年轻的都市专业工作者”。雅皮士从事那些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建筑师、计算机程序员、工商管理人员等。他们的年薪很高,事业上十分成功,踌躇满志,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与嬉皮士们不同,雅皮士们没有颓废情绪,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只关心赚钱,追求舒适的生活。一言概之,嬉皮士-不羁反叛,雅皮士-柔软成熟。
    [3][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引言
    [1]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141页
    [2]详细论证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革命波希米亚”,第64-69页波德莱尔的“梅毒”一语,可置换成60年代嬉皮士们的那句“我越是革命,就越想做爱,越做爱,就越想革命”经典话语,在此,把性和有关性的一切再次被当成了波希米亚革命的道具,身体再次被极端演绎为革命想象力的发挥空间,而传统性道德就在这新的空间拓展中被进一步剧烈颠覆。
    [3]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273页
    [1]基源问题这个概念来自于劳申光《中国哲学史》术语,它比本质概念好,它有一种动态的问题意识。
    [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序言
    [1]朱青生《没有认识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书馆,2003,第185页
    [2][美]Cf.Raymond Wiliiams,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The Hogarth Press,1~(st).ed.1958,rep.1981),p338
    [3][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 页
    [1]李西建《审美文化》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第32页
    [2][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彭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3页
    [1]“边界”在个体生存中一种游离不定的存在状态,它以一种模糊的方式为个体所体验。由于边界的不确定性或想象性特征,所以对边界的冒险行为没有与常规生活的各样羁绊与连接,往往成为生活中的孤岛,只能根据自我的力量来决定它的开端与结束,而成功造成反攻的力量,从而具有转换成新的生命体的可能性。当然,不是每一次对边界的突围路径都能成功,但是只要有一次试验的成功,就有可能使得你的生存一种活力突然生机勃勃的爆发。
    [2]多年以后,在美国格林尼治村一个名叫凯鲁亚克的年轻人三个星期用一筒电传打字纸,写出一本里程碑式著作《在路上》,作品在结尾处写道:“老狄恩走了,我想。我几乎无声的说:“他会一切顺利的。”我什么胃口也没有,一直都在想狄恩,想他是怎么上了火车,想他要走过三千英里横跨那可怕的大陆,想他也搞不清初,只想来看看我。当黑夜完全降临大地,遮掩最后一处堤岸之前,夜晚的星辰一定会向大地挥洒下她那璀璨的点点映光。除了无可奈何的走向衰老,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这段话语与它的超现实主义前辈可谓一脉相承。
    [3][法]M.Foucault,Ethics:Subjectivity And Truth,(New York:New Press,1997).p262
    [4][法]M.Foucault.Ethics:Subiectivity And Truth,p261
    [5]波希米亚之风也传入中国。原论文框架计划包含“余论:波希米亚中国”部分,很想在纵览一个多世纪的西方波希米亚形成之后,回到中国看看现代中国城市的波希米亚风景:它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贡献,对城市文化的新思考,以及对中国现代性的启示。但因为时间关系、资料准备等问题,这一部分终究舍弃,不能说不是个遗憾。或许,可以留到下一本书或下一篇论文中再去讨论分析。
    Joanna Richardson,The Bohemians:La vie Boheme in Paris,1830-1914(London,1969)
    Malcolm Easton,Artist and Writers in Paris:The Bohemian idea,1803-1867(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64.)
    Seigel Jerrold Bohemian Paris:culture,political,and the bo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1830-1930,(New York:Elizabeth Sifion Books,1986)
    Machnin,Hannah.The Grisette as a Female Bohemian.(Brown University:Providence,2000).http://www.muse.jhu.edu.journal
    Calotola Antoniette,From Bohemianism to Radicallism:the art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liberator",1918-1924.~①(New York University:2000) PQDD论文数
    Menair Paul David,Savages in the city:British Bohemia and the ideal of Artistic Squalor,1840-187,~①(Emory University:2003) PQDD论文数据库
    Cesar Grana Bohemian verus Bourgeois;french coiety and French man of letters in the 19~(th)(New York andLondon:1964)
    Christine stansell.American moderns:Bohemian New York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centu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LLC,2000)
    Elizabeth Wilson Bohemians:The Glamorous Outcast.(London:Tauris Parke Paperbacks,2003)
    Bradley Thomas French Bohemian Artitecture Art 2004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6083)
    Albert Parry Garrets and Pretenders:A History of Bohemianism in America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s,1960)
    Green Carlanda.The Bobemian Milieu in the Novels of Huxley,Waugh and Lawrence(AlabamaUniversity:1979) PQDD论文数据库
    Richard Lloyd.Neo-Bohemia:Culture and Capital in Postindustrial Chicaco.(the University of Chicaco,2002) PQDD 论文数据库
    Michel soto.Literrary History and the Age of Jazz:Gerneration,Renaissance,and American Literrary Modernism.(Harvard University,1999) PQDD 论文数据库
    Groos,Arthur,and Roger Parker.Giacomo Puccini:La Bohem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6.) http://www.muse.jhu.edu.journal
    Bradley Thomas French Bohemian Artitecture Art.(University of Cincinnati.2004 硕士学位论文)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6083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
    [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美]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德]哈贝马斯等《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空间和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
    [法]罗贝尔·穆尚布莱《魔鬼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莎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奈《镜像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弗雷德里克·巴比耶《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克里斯多夫·普罗夏松《巴黎1990—历史文化散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兴起》徐子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美]玛里琳·霍恩《服饰:人的第二皮肤》乐景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安妮·霍兰德《性别与现代服装的演变》魏如明译,东方出版社,2000
    郭华榕《法兰西文化的魅力: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寻踪》三联书店,1992
    张泽乾《法国文化史》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陈冠中、廖伟堂、颜峻,廖伟棠摄影《波希米亚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陆启宏《波希米亚:源远流长的前沿时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黎瑞刚《吉普赛的智慧:生存的渴望与浪漫》,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陈学明等选编《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罗钢 刘象愚编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法]莫洛亚《艺术与生活:莫洛亚箴言和对话集》郑冰梅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 彭锋译,商务图书馆,2002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王才勇《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陈望衡主编《美与当代生活方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聂振斌《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李西建《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陶东风《社会转新时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
    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梁永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法]雷吉娜·佩尔努《法国资产阶级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美]斯科特·拉什 约翰·厄里《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
    [法]汤姆·奈仁《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三联书店,2001
    [法]艾伦·蒂斯特《摇滚年代》黄伯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三联书店,2006
    王逢振主编《六十年代》先锋译从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王逢振主编《摇滚与文化》先锋译从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钟子林编著《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夏学花《嬉皮士》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等译 商务出版社,2004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 商务印书馆,2002
    [匈]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 商务出版社,2005
    [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均译 商务出版社,2005
    [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周怡等译
    [英]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王志宏译 商务出版社,2003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 商务出版社,2005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
    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与末世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沈语冰《透支的想象:现代性哲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3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民译 商务出版社,2002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出版社,2005
    [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严志忠译 商务出版社,2004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 商务出版社,2004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翻译,译林出版社,2000
    [美]R·E·帕吉斯等《城市社会学研究:美国芝家哥社会学派研究文集》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荷兰]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6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顾铮《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蒋原伦 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保罗·博雅《权力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法]让-弗郎索瓦·西里奈利《知识分子与法兰西激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萨义德·爱德华《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5
    [法]贝尔纳—亨利·雷威《自由的冒险旅程:法国知识分子历史之我见》曼玲、张放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法]米歇尔·维诺克《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孙桂荣、逸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英]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的性爱》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法]福柯《不正常的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美]葛尔·罗宾等《酷儿理论》李银河编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法]吕克·布里松《古希腊罗马时期不确定的性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美]阿尔弗雷德·金西《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女性性行为:金西报告续编》,潘绥铭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王逢振主编《怪异理论》先锋译从,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先锋译从,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
    李银河《虐恋亚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王玉波《生活方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高小康《游戏与崇高:文艺的城市化与价值诉求的演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郭建宁《生活方式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罗萍《生活方式学概论》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金哲等编《最佳生活方式的选择》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徐正明主编《生活方式纵横谈》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王伟光主编《社会生活方式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陈望衡主编《美与当代生活方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王雅林、董鸿扬主编《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英]R·尼布尔《人的本性与命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美]夏洛特 布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90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美]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
    [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英]约翰·伯格《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2004
    [德]沃尔夫冈《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人民文学出版社
    [德]汉斯-格奥尔格·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本雅明论艺术》许旖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美]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美]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德]谢林《艺术哲学》魏庆征译 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英]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肖聿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彭锋《西方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周小仪《超越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与消费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徐岱《基础诗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徐岱《美学新概》学林出版社,2001
    徐岱《批评美学》学林出版社,2003
    [德]彼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 商务出版社,2005
    [法]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老高放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美]马尔考姆·考利《流浪者的归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华明等翻译,广西师范出版社,2001
    [法]萨兰·亚历山得里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李长俊译,台北:大陆书店出版社,1982
    [台湾]陆蓉之《‘破'后现代主义》文汇出版社,2002
    [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王莹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法]弗兰克·达恩《巴黎的盛宴:波希米亚人,1900-1930年间的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弗雷德·麦克德拉夫《格林尼治村》纽约:克林斯出版社,1963
    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马尚《生存互联:欧美当代行为艺术》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王瑞云《通过杜尚:艺术史笔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马永建《后现代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书馆,2003
    常宁生《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东方出版中心,2000
    华天雪《达达派》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张彬《奢华的冒险:现代艺术的消解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荷兰]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5套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美]欧文·白壁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法]伊夫·瓦岱《论文学的现代性》田庆生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琳达·诺克林《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安妮特·T·鲁宾斯坦《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上、中、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法]安娜·马丁—菲吉耶《浪漫主义者的生活1820-1848》杭零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匈牙利]亚诺·豪斯《西洋社会艺术进化史》邱彰译,台北:雄狮图书有限公司,2001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法]泰奥菲尔'戈蒂耶《回忆波德莱尔》陈圣生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李道新《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和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吴岳添《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江狄生、肖厚德《法国小说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李思孝《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欧洲近代文艺思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美国的文学》(上、下册),方杰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小资形象的研究》百花洲出版社,2006
    陈晓兰《文学中的上海和巴黎——以左拉和茅盾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法]缪尔热《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孙书姿译,华夏出版社,2003
    [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第12卷、2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法]缪塞《缪塞短篇小说集》成玉亭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7
    [法]乔治·桑《乔治·桑爱情小说精选》林珍妮译,重庆出版社,2001
    [法]埃仁·苏《巴黎的秘密》艾学译,漓江出版社,1981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管震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英]萨克雷《潘登尼斯》项星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英]萨克雷《名利场》吴嘉水评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英]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宋雨宁译,九州出版社,2000
    [英]劳伦斯《未婚少女与吉普赛人》宋兆霖译,漓江出版社,1988
    [法]梅里美《卡门》,郑永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法]福楼拜《情感教育》王文融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法]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亚丁译,漓江出版社,1982,119-121
    [法]波德莱尔《我心赤裸——波德莱尔散文随笔集》肖聿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法]波德莱尔《恶之花》钱春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法]儒勒·瓦莱斯《起义者》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法]儒勒·瓦莱斯《孩子》徐知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法]儒勒·瓦莱斯《中学毕业生》匡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法]龚古尔兄弟《龚古尔精选集》罗新璋编选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
    [法]保罗·魏尔伦《魏尔伦诗选》丁天缺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法]阿兰'比于齐纳《魏尔伦传》,由权、邵宝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兴耕《拉法格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法]勒米尔 陈小芬《红磨坊》沈揆一著,1991
    [法]吉吉《爱情是这个样子的:蒙巴纳斯的吉吉》朱晓蕾译,东方出版社,2007
    [法]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东方出版社,2000
    《法国诗选》程曾厚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英]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刘淳《西方油画名作100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美]凯鲁亚克《在路上》陶跃庆译,漓江出版社,1990
    [美]金斯伯格《金斯伯格诗选》文楚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