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革命文艺青年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北京)的文学生活。具体来讲即是,论文以故都革命文艺青年赖以生存的北平小报、会馆以及中学校园等作为观测点,对这一群体的群类构成、生存空间及其文学生活,以及左翼文学在北平的展开做了比较具体深入的考察。选择这一论题的动因有二:换一个空间考察三十年代兴起的左翼文学运动;以“京派”之外的另一个角度审视三十年代的北平文坛。
     关于三十年代的文学史,通常的研究思路是采取“双城记”式的分类,以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为大本营,分别叙述上海文坛的左翼、现代派和海派三个作家群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现象,而北平文坛受人关注的则是“京派”文人群体。本文借助对革命文艺青年的历史考察,将左翼革命文学与北平这座城市联系起来,旨在突破上述研究思路与模式,补充并丰富关于左翼文学、北平文坛的文学史想象。
     对故都革命文艺青年的历史考察,本文围绕其群体构成以及他们活动的城市空间而展开。城市空间在本文既指会馆、中学、公寓、图书馆等文艺青年栖身和进行文学活动的物质空间,亦指报刊等出版物构成的他们在这座城市的精神空间,小报即是作为革命文艺青年在北平的重要精神空间而进入我们的考察视野。小报这一报类历来声名不佳,但本文第一章的考察证明,在三十年代大众化运动中,小报,尤其是北平小报,不但为报界关注,而且其文艺副刊也成为革命文艺青年在北平重要的创作园地和凝聚社团的重要空间。论文的其余三章皆以小报《觉今日报》副刊《文艺地带》为线索进行讨论。第二章以《文艺地带》为例,讨论北平小报文艺副刊的精神眉目、革命文艺青年与京派文人群落的对立、以及在对立中呈现出的文学观念、审美趋向与文体选择。在发现始终未署编者姓名的《文艺地带》与北方左翼团体“泡沫社”之间的联系后,第三章与第四章以追索这份小报副刊的编者以及“泡沫社”的人员构成为中心,分别考察故都革命文艺青年的亚群体——流浪青年与中学生——在会馆与中学等城市空间的文学活动,并由此展现革命文学运动在北平的历史图景。不管是北平的革命文学,还是北平小报,至今还是学界较少涉足的领域;作为文化符码的会馆,在现代性的视野中也常被视为旧文化的遗迹;比起大学,中学里的文学活动,也鲜为人重视;因此,本文在具体写作策略上,避实击虚,不求全面,而是在大家较少谈及的问题上做较为细致的考察;较多地征引原始文献与后人回忆资料,也是期望能走近历史现场;将革命文艺青年的文学活动置于新闻史、城市史与中等教育史等交错的历史场域中,期待能呈现那一历史时段的时代风习与一代青年文学生活的一角。
This paper aims at studying the activities of young revolutionary literati in the 1930s’Peiping(Beijing). Two reasons led the author into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is that scholars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Shanghai than other areas when talking about the Movement of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the second is that when studying literary history of 1930s’Peiping scholars pay less attention to other literati groups than the literati group of Jingpai School(京派) who lived and worked in the colleges. My study focuses on different urban spaces of Peiping where young revolutionary literati lived and held their literary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urban spaces refer to material urban spaces and cultural urban spaces. The former includes guild halls (huiguan会馆), hotels (gongyu公寓) and campus of middle school ,while the latter refers to publishing products, such as literary journals, supplements of newspaper. Tabloid(xiaobao小报) belongs to such cultural urban spaces. It is well known that tabloid had a bad fame, but as studied in chapter one and two, in the Movement of Popularization(dazhonghua大众化运动) , tabloid got a good reputation, especially in Peiping, and became one of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spaces for young revolutionary literati, where they published their works and even united into literary societies. Those societies are also examin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because it was through these societies, little or big, that young literati joined the Movement of Left-wing Literature. In the third and forth chapters, Bubble Society (paomoshe泡沫社)is studied detailedly, whose most members were also main authors of supplement of tabloid titled Juejin Daily(《觉今日报·文艺地带》).This literary society was made up of wandering youth(liulang qingnian流浪青年) and middle-school students. By studying the wandering youth who lived in guild halls and middle-school students who lived on campus, this paper shows in those urban spaces mentioned above how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rose and developed, and how those revolutionary youth in Peiping held their literary activities.
引文
①1928年6月北伐军击败奉系北洋军阀进入北京,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完成统一大业。虽然北京有文人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制造舆论,要求国民政府北迁,并由此引起持续数月的南北两地“建都之争”。但6月28日南京政府已下令北京改称北平,木已成舟,文字之争也显然无法与蒋介石集团的南京中央政府之“权”争锋,北京成为故都已是事实。本文考察时段为故都之始的1928年至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因此行文中称北京为北平或故都。
    ②伍孟昌:《复旦大学“左联”小组活动记略》,收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2月,第88页
    ③韩起澜的专著正标题为CreatingChineseEthnicity(《建构中国族群》),在该书中,他如此言说上海这个城市视野中的“苏北”:“既是现实的地方又是想象之地,既是实际的类别,又是社会建构的类别”。参见韩起澜著《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8月,第3页
    ④罗兹·墨菲著,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5页
    ①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1、12页
    ②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207页
    ③封世辉:《三十年代前中期北平左翼文学刊物钩沉》,载199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期
    ④张天翼:《荆野先生》,收入《畸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1月,第615页的《旅华岁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10月)居然将30年代北平的左翼青年美术家王钧初、梁以俅、徐火、尚莫宗等人胡乱音译为王纯珠、梁义珠、苏豁、商,这些与尼姆交往颇多的文艺青年结成的左翼团体“胡涂画会”,更是被中英合璧地译为“一个名叫Daubers的艺术协会”。
    ①白晓光:《故都进行曲》,载1936年4月《文学导报》第1卷第2期
    ②吴福辉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296页,论及左翼及不同倾向的作家对上海的态度,吴福辉如是说。
    ③师陀:《马兰》,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1月,第1、82、136页
    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载1930年3月《拓荒者》第1卷第3期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243页
    ③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④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①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载1927年1月《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25期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243、88页
    ③张英进著,秦立彦译:《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7页
    ④赵园:《北京:城与人》,第5、6、208页
    ⑤关于北平生活的记忆,参见谢冰莹《女兵十年》第三章《在痛苦中挣扎》,北新书局,1947年1月,
    ①谢冰莹:《北平之恋》,参见姜德明编《北京乎》,三联书店,1992年2月,第755页
    ②《红色恋人》,导演叶大鹰,拍摄于1997年;林海音的名作《城南旧事》出版于1960年,1982年由吴贻弓搬上银幕。
    ③王元化:《重返清华园》,参见《清园自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6页
    ④三本小报论著的出版社与出版时间依次为: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洪著,上海书店,2007年。
    ⑤梁伟峰:《上海视野中的左翼文化》,载2007年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⑥王元化:《破“抓要害论”》,收入王元化《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39页
    ⑦参见《记我的三次反思历程》,收入王元化《清园近作集》,文汇出版社,2004年8月,第20页
    ⑧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76页
    
    ①尚莫宗:《艺术上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载1931年10月29日《世界日报·艺术周刊》第5期
    ②陈平原:《“五方杂处”说北京》,收入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533页
    
    ①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205页
    ②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页
    ③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第46页
    ④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第46页
    ⑤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第243页
    ⑥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3页
    ⑦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收入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2页
    ⑧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52、34页。
    ⑨严家炎指出:“京派虽不是一个现代主义的流派,但现代主义的思想并非对他们没有影响”,参见《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246页
    ⑩如罗朋著《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题目虽大,但实际讨论的“现代主义”也只是《现代》杂志。
    
    ①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文中引文分别引自第3、4、2、13页
    ②季剑青:《新文学与大学的互动——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北京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7年,第8页
    ③参见刘淑玲著《<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该书共计四章,除第一章讨论的是吴宓与《大公报·文学副刊》外,其它各章基本皆可看作京派研究。
    ④戴光中:《<大学名士的清谈——“京派”作品选>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2页
    
    ①胡风:《<蜈蚣船>——“京派”看不到的世界》,载1935年《文学》第4卷第5期
    ②罗皑岚:《苦果·序》,大公报馆,1935年。该小说为作者1928年所作,据作者在《序》中所说,当时因为“不太时髦,没有加上‘普罗’的油漆”而难以出版。
    ③刘西渭:《苦果——罗皑岚先生作》,收入刘西渭《咀华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2月,第77页
    ④刘半农编:《初期白话诗稿》,北平琉璃厂星云堂书店1933年,第2-3页
    ⑤朱自清:《那里走》,收入《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页226—2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参见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26页
    ②参见R.D.Jameson撰、水天同译《文学与革命》(上篇)文前《编者识》,载1929年8月19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84期。R.D.Jameson为清华大学美籍教授,该文为其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稿。
    ③金克木:《游学生涯》,参见金克木著《孔乙己外传》,三联书店,2000年9月,第188页
    ④季羡林:《清华园日记》,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第245页
    ⑤参见《朱自清全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451、452、456、459页
    ①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收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6月,第307页
    ②萧军:《十月十五日·前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6月,第2页
    ③杨纤如:《北方左联诗人何菲》,载1988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④于伶:《鲁迅“北平五讲”及其他》,收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397页
    ⑤陆万美:《追记鲁迅先生“北平五讲”前后》,收入陆万美《隽永的忆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第32、33页
    
    ①白晓光:《故都进行曲》,载1936年4月《文学导报》第1卷第2期
    ②谭天民:《我们在上海》,载1936年1月21日《大同旬刊》创刊号
    ③JohnIsrael·DonaldW.Klein,RebelsandBureaucrats:China’sDecember9ers, 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Berkeley,1976
    ④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6月,第165、184页
    ⑤石原:《取缔翻版书籍》,载1932年2月29日《文艺战线》第1卷第18期
    ⑥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61页
    ⑦曼茵:《翻印书在北平》,载1935年3月25日《读书生活》第10期
    ⑧萧然:《北平文艺界不景气的原因》,载1933年8月《平明杂志》第2卷第16期
    ⑨孙席珍:《关于北方左联的事情》,收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室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6月,第288页
    ⑩韩白罗:《记<科学新闻>》,收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2月,第192页
    ①陈北鸥:《回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的艰苦斗争》,收入《左联回忆录》(下),第546页
    
    ①谢冰莹:《大学生活的一断片》,参见陶亢德编《自传之一章》,(上海)宇宙风社,1938年7月,第125-126页
    ②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载1990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③参见胡风:《<蜈蚣船>——“京派”看不到的世界》,载1933年《文学》第4卷第5期
    ④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0、9页;除李楠的研究外,关于小报的专题研究尚有孟兆臣著《中国近代小报史》洪煜著《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何宏玲《晚清上海小报与小说之关系》(北京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6年),上述专论对小报为通俗文学载体的定位基本相似。
    ①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商务印书馆,1940年4月,第101页
    ②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10月,第2页
    ③周麟之:《海陵集·论禁小报》,转引自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1月,第31页
    ④沈从文:《论“海派”》,载1934年1月10日《大公报·文艺》
    ⑤秋郎:《小报》,收入秋郎《骂人的艺术》,(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10月,第65页
    ⑥袁殊:《上海报纸之批评》,参见李锦华、李仲诚编《新闻言论集》,(广州)新启明印务公司,1932年4月,第351、345页
    ⑦袁殊:《学校新闻讲话》,(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第145页
    ⑧管翼贤:《祝<东方快报>一千号》,载1935年9月25日《东方快报·一千号特刊》
    ⑨陈顾远:《北京城里的小新闻纸》,参见黄天鹏编《新闻学论文集》,(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1月,第250页
    ①参见颖川《上海小报之厄运》,载1929年4月27日《北洋画报》第7卷第311期
    ②《取缔不良小报暂行办法》,参见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备会编《报展纪念刊》,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会出版,1936年1月,第254页
    ③黄粱梦:《新闻纪年》之四《查禁反动小报与海外华报案》,载1929年6月《报学月刊》第1卷第4期
    ④参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119页
    ⑤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月,第262页
    ⑥黄天鹏和曹用先对小报的具体论述分别参见黄著《中国新闻事业》(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9月,第100页)、曹著《新闻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第58页)。黄天鹏,1905‐1982,广东人,别署天庐,又号逍遥居士,1926年在北京发起新闻学会,并主编会刊《新闻学刊》、《新闻周刊》,1928年南下上海。
    ⑦吴秋尘:《小型报》,参见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备会编《报展纪念刊》,第56页
    ①《本报略史》(未署名),载1934年9月25日《东方快报》
    ②黄天鹏:《中国新闻事业》,(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9月,第102页
    ③袁殊:《上海报纸之批评》,参见李锦华、李仲诚编《新闻言论集》,(广州)新启明印务公司,1932年4月,第325页
    ④樊仲云:《中国报纸的批评》,参见黄天鹏编《新闻学演讲集》,(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10月,第56、61、62页
    ⑤郭步陶:《今日报界应有的觉悟》,参见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年10月,第207页
    ⑥杜绍文:《我国报业的新路》,参见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备会编《报展纪念刊》,第127页
    ⑦《实报》创办于1928年10月4日,1944年4月30日停刊,不仅为北京销量最大,而且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小报。创办人管翼贤,1899‐1951,湖北人,新闻史研究者称之为“才华横溢、精于编务、善于管理,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办报高手”(杨建宇《汉奸报人管翼贤的人生悲剧》,载2005年《青年记者》第7期)。北平沦陷后先后出任伪治安总署机关报《武德报》编辑局局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情报局局长。1946年被国民党政府以汉奸罪判处死刑,1951年新中国人民法院对其执行死刑。
    ①参见《报展纪念刊》中收入的成舍我、吴秋尘、李家禄等讨论小报的文章,以上诸人多论上海小报,《北洋画报》中亦有不少文字涉及香港、广州等地的小报热,如1928年10月25日第235期刊载的耳公作《粤垣小报热》及1932年5月3日第773期笔公作《港粤小报一瞥》。
    ②成舍我:《中国报纸之将来》,参见《新闻学研究》,燕京大学新闻系编辑并出版,1932年6月,第19-20页
    ③成舍我:《中国报纸之将来》,参见《新闻学研究》,燕京大学新闻系编辑并出版,1932年6月,第19页
    ④袁殊:《新闻学论》,载1931年9月《现代学术》月刊第1卷第2期
    ⑤焦尾:《新集纳主义与新写实主义》,参见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年10月,第77-78页
    ①鲁莽著:《夜生活——二十年报纸生涯甘苦录》,(重庆)独立出版社,1935年11月,第59页
    ②陶希圣:《社会的黑暗与世界的决斗场》,参见管照微编《新闻学论集》,第41页。陶希圣,1899‐1988,湖北人,1922年毕业于北大法科,1927年参加北伐,1929年后在上海复旦等大学任教,并与周佛海等人创办新生命书局。1931年被聘为北大教授,并在北京多所高校教授中国社会史等课程。抗战后携笔从政,曾任汪伪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1941年到重庆,任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
    ③戈公振:《新闻学》,商务印书馆,1947年2月(本书为戈氏遗著,完成于1932年),第1页
    ④林之野:《由新闻文学大众化谈到文地》,载1935年10月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⑤参见1933年10月26日——31日《华北日报·杂俎》,莫湖作《谈小报》、《再谈小报》、《三谈小报》、《四谈小报》、《五谈小报》与《六谈小报》,编者的重视,也引来不少读者畅谈对小报的认识与期待。
    ⑥参见杜绍文《我国报业的新路》,收入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备会编《报展纪念刊》,第127页
    ⑦袁进:《左联文艺大众化的教训》,载2000年《学术论坛》第8期
    
    ①李新宇:《迷失的代价——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载2001年《文艺争鸣》第1期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42页
    ③《我们的宣言》,1935年9月20日《立报》创刊号
    ④编者:《敬谢郎云馨先生(上)》,载1931年11月3日《新北平》
    ⑤成舍我:《中国报纸之将来》,参见《新闻学研究》,燕京大学新闻系出版,1932年6月,第19、10页
    ⑥成舍我:《三种报纸的出路》,参见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备会编《报展纪念刊》,第48-50页
    ⑦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507页
    
    ①张友鸾:《报人成舍我》,参见《世界日报兴衰史》,重庆出版社,1982年12月,第5页
    ②这一群体大致说主要有张恨水、左笑鸿、张友鸾、吴秋尘、吴范寰、萨空了、张友渔、万枚子等人,不管是北平的“世界”报系、还是南京的《民生报》、上海的《立报》,其核心也主要是这些人,其中万枚子为国民党员,张友渔为共产党员,萨空了思想左倾,其余两张两吴一左的文化倾向与趣味皆接近旧式文人。
    ③陈平原:《舆论家的态度与修养——作为北大学生的成舍我》,参见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新闻研究所编《报海生涯——成舍我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新华出版社,1998年8月,第96页
    ④成舍我:《三种报纸的出路》,参见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备会编《报展纪念刊》,第45页
    ⑤鲁迅:《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0页
    ①黄天庐(即黄天鹏):《逍遥夜谈》,载1933年5月25日《时事新报·青光》。张静庐曾比较平沪两地晚报,指出其差异之一即是上海的晚报如《江南晚报》、《中华晚报》、《上海晚报》等均为大报,而北平的晚报皆为小报。参见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10月)第78-82页
    ②炳圻:《北平的小报》,载1933年12月20日《华北日报·副页》第521期。尤炳圻,又名平白、焕曾,1912‐1984,江苏人,李健吾内弟,1930‐1934年就先后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从清华毕业后留学日本。在北平期间曾经营人文书店,是北平当时不多见的出版新文学作品的书店。留学期间翻译过英国作家的Graham,K的名著《杨柳风》,周作人为之作序;为其另一译作《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内山完造著)作序的是鲁迅。
    ③载1935年3月12日天津《益世报·社会服务版》
    ④本报同人:《开场白》,载1932年9月1日《北平老百姓报》创刊号
    ⑤管翼贤:《心所欲言》,载1935年10月《实报半月刊》创刊号
    ⑥《发刊词》,载1932年11月11日《现代日报》创刊号
    
    ①天哭:《上海小报记者的嘴》,载1926年12月11日《北洋画报》第1卷第45期
    ②《北平报馆参观归来记》,载1933年11月25日《平西报》
    ③张一苇:《华北新闻界》,载1929年4月《报学月刊》第1卷第2期
    ④《发刊旨趣》,载1932年2月15日《曦光报》创刊号
    ⑤李薰风:《我的太太》,载1934年3月21日《北平晚报·余霞》
    ⑥炳圻:《北平的小报》,载1933年12月20日《华北日报·副页》第521期。文中“平教”系指平民教育。
    ⑦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7页
    
    ①《一千号纪念辞》,载1935年9月25日《东方快报·一千号特刊》
    ②《本报告白》,载1936年1月1日《大路报》创刊号
    ③编者:《读者之声》,载1934年10月25日《觉今日报》
    ④《发刊词》,载1935年10月1日《京报快刊》创刊号。
    ⑤管翼贤:《祝<东方快报>一千号》,载1935年9月25日《东方快报·一千号特刊》。
    ⑥李楠:《迥然相异的面目:京海格局中的北京(平)小报》,载2005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6期
    ⑦辛人:《华北新闻纸鸟瞰》,载1932年2月15日《突进》半月刊第4期
    ⑧炳圻:《北平的小报》,载1933年12月20日《华北日报·副页》第521期
    ⑨编者:《我们的自白》,载1933年4月1日《北平新报·本报两周年纪念批评专号》
    ⑩林仲易:《谈谈几个改良报业的实际问题》,参见《新闻学研究》,燕京大学新闻系编辑出版,第3页
    
    ①患者:《连长》,载1934年10月10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②李薰风:《一个小说作家的供状》,载1941年8月《全家福》第3卷第8期
    ③编者:《答刘君兰中》,载1932年6月7日《曦光报》
    ④《本报选登世界名著<日轮>广告》,载1934年10月21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⑤月光:《报纸的大众化问题》,载1934年11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⑥绿叶:《北平小型报纸觉今》,载1935年10月1日《觉今日报·周年纪念特刊》
    ⑦《创刊词》,载1934年10月1日《觉今日报》创刊号
    ⑧编者:《我们的自白》,载1933年4月1日《北平新报·本报两周年纪念批评专号》
    
    ①红杏:《敬谢郎云馨先生》,载1931年11月4日《新北平》
    ②(英)彼得·卡尔佛特著,张长东等译:《革命与反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页
    ③江汉生:《教育调查》,载1934年7月25日《每日评论》
    ④刘昌裔:《北平市电影业调查》,参见葛兆光选编《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366-367页
    ⑤编者:《总答覆——致爱读本报的年青人》,载1932年4月19日《北平新报·小茶馆》;村警:《本村旨趣》,载1932年4月23日《北平新报·新村》
    ①信:《编副刊的一点感想》,载1932年10月10日《新北平·周年纪念特刊》
    ②编者:《创刊的话》,载1935年10月10日《北平新报·绒线软语》
    ③岫石:《开场》,载1932年2月15日《曦光报·荒原》
    ④洁寸:《公开状致读者》,载1933年3月1日《北辰报·星海》
    ⑤袁殊:《上海报纸之批评》,参见李锦华、李仲诚合编:《新闻言论集》,(广州)新启明印务公司,1932年4月,第352页
    ⑥小草:《北国里的文艺杂志》,载1934年12月16日《育英半月刊》第3卷第3期
    ⑦屏群:《以新的姿态活跃着的一般“学校新闻”的检讨》,载1934年4月16日《新闻通讯》第8号
    ①参见《告读者——重申我们的立场》、《恋爱与学业》,分别载1933年11月16日、12月22日《中学新闻》第11、24期
    ②参见《从编辑室放送消息一束》、《潮音》,分别载于1934年6月5日《中学新闻》第32期第一版、第二版《新潮》
    ③路一:《致<新页>》,载1935年3月12日《北平新报·新页》
    ④马加:《漂泊生涯》,载1996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在文中,马加继续写道:“我索性不拿工薪,只要求报社的印刷所答应给我印一本诗集”。实际上,马加以为并未问世的长诗《第三时期》作为“文学导报丛书之三”于1936年3月出版时,即是由《东方快报》的印刷所“外交月报印刷所”印行。另外,《东方快报》社长王卓然之子王福时翻译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为斯诺《西行漫记》的中文最早译本,虽以上海丁丑编译社名义出版,但实际上亦在该印刷所印行。
    ⑤《写在本园之前》,载1935年3月18日《诚报·学生园地》
    ①恨冰:《北平不繁自荣》,载1932年12月4日《新北平》
    ②参见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一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5年7月)和《二十一年度全国中等教育统计》(1935年11月),其中北平的大学生总数、所占全国大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以及北平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为本人依据高等教育统计表计算而得。
    ③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37页
    ④编者:《总答覆——致爱读本报的年青人》,载1932年4月19日《北平新报·小茶馆》
    ⑤信:《编副刊的一点感想》,载1932年10月10日《新北平·周年纪念特刊》
    ⑥亦非:《投稿》,载1936年6月7日《大路报·陶然亭》
    ①《我们的自白》,载1933年9月7日《中学新闻》第1期
    ②《写在新潮的前面》,载1933年9月7日《中学新闻·新潮》第1号
    ③云从:《我的感言》,载1937年1月12日《大路报·中学生》第23期,云从为本版编者之一
    ④昔厂:《理论与事实》,载1936年8月4日《大路报·中学生》第1期
    ⑤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载2005年《东方论坛》第3期
    ①森香:《现代文学》,载1933年1月22日《河北民报·贡献周刊》第7期
    ②周作人:《北京的茶食》,参见《雨天的书》,北新书局,1935年11月,第68页
    ③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月,第323页。曾虚白,1895‐1994,1923年与其父在上海创办真美善书店,主编《真美善》杂志。抗战后从政,任职于国民党新闻与宣传部门。
    ④康可作:《知识阶级的出路——献给本届毕业的同学们》,载1932年6月12日《北平新报·北新副刊》
    ⑤庸心:《文学遗产》,载1935年7月2日《北平新报·新页》
    
    ①春野:《三诗人的死》,载1932年2月2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②突浪:《悼鲁迅先生》,载1936年10月22日《大路报·知识树》(《悼鲁迅专页》);云从:《哀悼鲁迅先生》,载1936年10月27日《大路报·中学生》(《悼鲁迅专页》)
    ③董宣:《我所希望本报的》,载1933年3月1日《北平新报·本报两周年纪念批评专号》
    ④雪光:《献给<星海>》,载1933年3月2日《北辰报·星海》,《灵肉的角力》作者为北方左联作家张天虚。
    ⑤克非:《答康懿君》载1934年4月19日《北平新报·新页》
    ⑥洁寸:《龙华狱中杂记》,连载于1933年2月13日和16日《北辰报·星海》
    ⑦洁寸:《今后的<星海>》,载1933年3月16日《北辰报·星海》
    
    ①路一:《记“北方左联”书记张秀中同志》,参见《左联纪念集》,百家出版社,1990年2月,第231页
    ②《创刊词:去吧!旧的黑暗时代》,载1933年1月1日《北平新报·新球剧刊》创刊号
    ③了:《讲经》,载1932年8月3日《北平晚报·余霞》,文中要人系指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
    ④亦吾:《国难画展应到天桥去》,载1933年4月24日《北平晚报·余霞》
    ⑤载1933年4月1日《北平晚报·余霞》,吴似鸿,1907‐1990,在回忆录《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历史经过略谈》(载1979年10月《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4辑)中,吴似鸿还谈起野风画会的这位山东模特。
    ①张恨水:《新闻文艺编辑法》,参见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编辑出版《新闻学研究》,1932年6月,第3页
    ②了:《几句开场的话》,载1931年11月1日《世界日报·明珠》
    ③笑鸿:《关于才子》,载1931年12月2日《世界日报·明珠》
    ④有疑:《真个别来有恙》,载1931年12月3日《世界日报·明珠》
    ①恨水:《胡适新作的旧诗》,载1929年4月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②笑鸿:《谈谈新诗》,载1930年12月29日《世界晚报·夜光》
    ③笑鸿:《小说杂谈》,载1930年11月29日《世界晚报·夜光》
    ④万枚子:《时代女儿·卷头语》,(上海)人从众文化公司,1948年2月,第2页
    ⑤巴金:《序》,参见梅子《争自由的女儿》,上海启智书局,1934年10月,第2页、3页
    ⑥梅子:《无名的死者》,上海亚细亚书局,1929年5月,第2页、28页
    ⑦参见尘隐《一封论诗的信》及《新诗我见》(未署名),载1930年1月26日和22日《世界晚报·夜光》
    ⑧夜游神:《当今的小说》,载1930年12月3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⑨前者刊载于1931年1月30日《夜光》,后文连载于2月7日至11日《夜光》
    
    ①梅子:《途中》,载1931年1月11日《世界晚报·夜光》,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梅子编有《非“革命文学”》(上海光明书局,1929年1月)专门搜集反对革命文学的文章。在《我为什么要编辑这部书》中他说:“‘革命文学’是什么很简单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宣称之一种。所谓‘革命文学’,完全离开了文学的本质——以及一切艺术的——而是籍文学之名做一种政事的工具”。该书第1页
    ②雨:《读<中国文艺论战>后》,载1931年10月2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③梅子:《有感于七年前之中秋》,载1931年9月30日《世界晚报·夜光》
    ④梅子:《梆!梆!梆!——最后的两三声》,载1931年10月3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①秉英:《几点声明》,载1931年11月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②笑鸿:《久违》,载1931年12月1日《世界晚报·夜光》
    ③参见笑鸿《结束“吃”》,载1932年3月5日《世界晚报·夜光》
    ④盘石,即张磐石,原名潘敬业,1905‐2005,山西人,1932年到北平,任北平文总党团书记。建国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等职,为《人民日报》的主要主要创始人,首任社长兼总编。
    ⑤参见梁斌《狗》和《从蜂群说到中国社会》等文,分别载于1933年7月9日和6月19日《世界晚报·夜光》。
    ⑥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04页
    ①《发刊词》,载1932年3月3日《河北民报·妇女周刊》第1期
    ②红叶:《写在前面》,载1933年1月8日《河北民报·星星周刊》第5期
    ③兰如:《前幕(发刊词)》,载1932年3月1日《河北民报·洪流》第1期
    ④编者:《前言》,载1932年3月2日《河北民报·铁锥》第1期
    ⑤意人:《高尔基与中国死难作家》,载1932年3月1日《河北民报·洪流》第1期
    ⑥参见欧麦《一年来的文艺》,载1933年1月1日《河北民报·贡献周刊》
    ⑦萧林:《小通讯》,载1932年5月15日《河北民报·曙光》第29期
    
    ①《发刊词》,载1934年10月1日《觉今日报》创刊号
    ②金慕农:《平津新闻纸副刊巡礼》,载1935年7月《汗血月刊》第5卷第4期
    ③《文艺情报》,载1935年10月15日《北平新报·每周文艺》第7期
    ④田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阅读了大批从苏联翻译过来的革命文学作品,深受感染,于是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和‘左联’……从此走上了左翼文学创作之路”,见箫玉《“北方左联”锻造文坛新军》,载2000年3月24日《石家庄日报》;在为河北文学馆编制的《河北作家创作资料中心建档登记表》所写的《田涛小传》中,田涛有同样的说法。
    
    ①林成:《拿起文艺的武器》,载1984年11月《北京党史资料通讯》第23期
    ②谢冰莹:《女叛徒》,上海国际书局,1946年1月,第74页
    ③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载1990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④《董馥棠先生征求办报同志》,载1935年3月5日天津《益世报·社会服务版》
    
    ①《关于<平西报>的话》,载1933年11月1日《平西报》
    ②袁殊:《学校新闻讲话》,(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第214-216页
    ③道衡译:《普罗文学大众化的方向》,载1932年5月26日《平西报·平西副刊》
    ④《纪念革命领袖》(社论),载1932年5月5日《平西报》
    ⑤志:《警醒》(小说),载1932年2月18日《平西报·平西副刊》
    ⑥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第42页
    ⑦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载1927年1月《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25期
    ⑧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243页
    
    ①(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第78页
    ②月光:《报纸大众化问题》,载1934年11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绿叶:《北平小型报纸与觉今》,载1935年10月1日《觉今日报·周年纪念特刊》
    
    ①直到停刊前的一个月,《觉今日报》的发行股还登出《本报紧要启示》:“各地分销处:……即请迅将报费汇寄来社,以维信誉”,虽然启示中警告说:“如月初前十日,报款不到,绝对照章停寄”,但该启示还是一直登到了15日。
    ②《北平新周报出版》,载1934年4月16日《新闻通讯》第8号
    ③《小言——代发刊词》,载1936年11月13日《东方快报·文化线》第1期,另参见《本报刊出<文化线>启示》,载1936年11月11日《东方快报》。
    ④《编者的话——代征稿启示》,载1934年12月18日《北平新报·新页》
    
    ①张炳钧:《集纳主义的报纸副刊》,载1934年5月《众志月刊》第1卷第2期
    ②王晓舟:《凭着天良说实话——两月<觉今>读后评》,载1934年12月30日《觉今日报·读者批评专页》
    ③木晟:《<觉今>评价》,载1935年10月1日《觉今日报·周年纪念特刊》
    ④《小言——代发刊词》,载1936年11月13日《东方快报·文化线》第1期
    ⑤林之野:《新闻文学简论》,载1935年10月1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⑥林之野:《由新闻文学大众化谈到<文地>》,载1935年10月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⑦爱白:《中国文坛的“景气”与“不景气”》,载1935年1月17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⑧(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页
    ⑨啸一:《集纳正名》,载1932年6月20日《文艺新闻·集纳版》
    ⑩《努力于新闻研究——新研执委会通过会员研究纲要》,载1932年6月20日《文艺新闻·集纳版》
    
    ①编者:《编后》,载1934年10月27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②阿茨:《一年——<文艺地带>底作品检讨》,载1935年10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编者:《周年纪》,载1935年10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④参见《周年纪》,载1935年10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⑤叶子:《从这庞杂的文坛说到我们这刊物》,载1933年2月5日《无名文艺》创刊号。叶子即叶紫。
    ⑥张腾:《洗荡这纷乱的文坛》,载1934年12月31日《觉今日报·一九三四年文坛总结算》
    
    ①叶子:《从这庞杂的文坛说到我们这刊物》,载1933年2月5日《无名文艺》创刊号
    ②参见MichelHockx:QuestionsofStyle:LiterarySocietiesandJournalsinModernChina,1911‐1937,(《风格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与杂志,1911-1937》)KoninklijkeBrillNV,Leiden,TheNethreland,2003,第98-105页
    ③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三十年代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北京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7年6月,第116、128页。
    ④李长之:《鲁迅批判》,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1月,第2、213页。李长之所说《觉今日报》即指其副刊《文艺地带》上左翼青年对他的批评,连也嘲讽过李长之的张腾都说《何必李长之》(载1935年4月29日《文艺地带》),可见该副刊对李的批评之多。
    
    ①季羡林:《清华园日记》,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第245页
    ②MichelHockx:QuestionsofStyle:LiterarySocietiesandJournalsinModernChina,1911‐1937,第11-12页。在贺麦晓的论著中,“风格”是一个包含多重元素的集合体,它不仅指向“作品语言,也指向生活风格、组织(比如社团)风格和出版(比如期刊)风格”。参见该书第13页
    ③DavidStrand,RickshawBeijing:CityPeopleandPoliticsinthe1920s,(《人力车北京:1920年代的城市人与政治》),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第14页
    ④《发刊词》,载1935年3月6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1期
    ⑤朱光潜:《谈趣味》,载1935年3月6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1期
    ⑥梁实秋:《诗的四个时代》,载1935年3月6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1期
    
    ①《发刊词》,载1935年3月6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1期
    ②《发刊词》,载1934年10月1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郭沫若:《革命与文学》,载1926年5月《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④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载2003年《炎黄春秋》第3期,虽然作为一个历史运动的概念,李文中的“新启蒙”是指1936年后陈伯达、张申府等人在北平所发起的“新启蒙”运动,但实际上,文中论述的是整个三十年代革命思潮对青年知识者的影响,其所述时段也一直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⑤爱白:《神秘的北平》,载1934年12月7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50页
    ②爱白:《一个瞎子的自白》,载1935年1月2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姚雪垠:《学习追求五十年》,载1980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④成仿吾:《祝词》,载1928年1月15日《文化批判》创刊号
    ⑤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载2003年《炎黄春秋》第3期。
    ⑥李慎之:《回归五四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载2001年《书屋》第5期
    ⑦(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著,许永全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8月,第114页
    
    ①侯仁之:《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序》,同上,第1页
    ②吴良镛:《城市特色美的认知》,汤一介主编:《一代名师:人文阐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7月,第165页
    ③埃德加·斯诺著,宋久、柯南、克雄译:《复始之旅》,新华出版社,1984年8月,第156页
    ④袁殊:《古城的迟暮》,参见姜德明选编《如梦令——名人笔下的旧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8月,第485-486页
    ⑤林蕙蕴:《亚平诗集·都市之冬》,载1935年6月30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①峭岩:《彰仪门大街》,载1935年1月20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②菽育:《西单之元夜》,载1935年2月24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周作人:《北京的茶食》,参见《雨天的书》,北新书局,1935年11月,第68页
    ④张腾:《东四之夜》,载1934年12月2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⑤碧影:《角力者》,载1935年1月31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①陈远:《逝者如斯未尝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18页
    ②丁东、谢泳、赵诚、智效民:《思想操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64、39页,在这一对话录中,第六次对话专门讨论“‘一二·九’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其它各章节对此话题也多有涉及。
    ③王元化:《“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参见《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8页
    ④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50页
    ⑤王元化:《清园自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4页
    
    ①葛兆光:《序——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9页
    ②尾崎文昭:《从一九三七年“反差不多论争”中看沈从文与南北文坛的地位》,参见《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第197、212页
    ③(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3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10月,第284页
    ⑤封世辉:《三十年代前中期北平左翼文学刊物钩沉(之二)》,载199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期
    ⑥参见社评《暂别读者》、《本报重要启示》,载1935年12月16日《觉今日报》
    
    ①李广田:《日边随笔·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5月,第1、2页
    ②《发刊词》,载1929年1月1日《华北日报·华北日报副刊》第1号
    ③鹤西:《一瞬的安息》,载1929年1月10日《华北日报·华北日报副刊》第10号
    ④记者:《本栏将添明星小史》,载1928年1月22日《世界日报·明珠》
    ⑤鹤西:《一棵树》,载1936年10月31日《世界日报·明珠》
    ⑥知堂:《<古槐梦遇>序》,载1934年11月3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16期
    ⑦参见何其芳《扇上的烟云》、《梦后》,收入《画梦录》,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第2、26、4页
    ⑧周作人:《<燕知草>跋》,参见俞平伯《燕知草》,开明书店,1928年,连史纸线装本,无页码
    ⑨俞平伯:《重刊<陶庵梦忆>跋》,参见《杂拌儿》,开明书店,1928年8月,第183、184页
    ⑩废名在《<古槐梦遇>小引》(载1934年1月9日《华北日报·每周文艺》第5期)以“深闺梦里人”称
    俞平伯,两年后又在《志学》(载1936年10月4日《世界日报·明珠》)中称许“梦寻的文章(俞平伯《槐屋梦寻》)我最佩服,不但佩服这样的奇文”等语;在《<古槐梦遇>序》中,周作人称赞是书“文章与思想的美”。
    ①何其芳:《梦后》,参见《画梦录》,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第27页
    ②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三联书店,2004年6月,第88页
    ③吴组缃:《谈谈清华的文风》,参见《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2、6页,本文作于1931年11月
    ④季羡林:《清华园日记》,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第203页,该日记起自1932年8月,至1934年8月终。
    ⑤吴组缃:《谈谈清华的文风》,参见《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4页
    
    ①残芜:《谈小品文》,载1934年11月4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②林慧文:《杂谈“苍蝇”之类》,载1935年7月25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1935年2月24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文坛消息”载:北平最近有一批“卫道”之士,将出版《卫道》杂志,编者为周作人及其“得意门生”冯文炳(废名)云。
    ④施蛰存:《小品、杂文、漫画》,载1935年9月《独立漫画》创刊号
    ⑤启山:《“杂文”和“小品”》,载1935年10月8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⑥何其芳:《画梦录》,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第2页
    ⑦废名:《桥》,开明书店,1932年4月,第365-366页,早年师法废名的鹤西到晚年谈及废名作品时首先想到的也是这句话,参见《<坊纸记——废名小说选>序》,收入鹤西著《鹤西文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和《初冬的朝颜》(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⑧吴越:《一年来幽默小品与杂文的清算》,载1935年1月7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①何其芳:《还乡日记》,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9年8月,第10页
    ②残芜:《文坛的不景气》,载1934年11月14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爱白:《中国文坛的“景气”与“不景气”》,载1935年1月17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④阿茨:《一年——文艺地带底作品检讨》,载1935年10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⑤尹雪曼:《新年街头》,载1935年2月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2页
    ⑦木晟:《<觉今>评价》,载1935年10月1日《觉今日报·周年纪念特刊》
    ⑧蘅君:《明年的<文艺地带>》,载1934年12月30日《觉今日报·读者批评专页》
    ⑨阿茨:《一年——文艺地带底作品检讨》,载1935年10月2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①舒川:《“报告文学”,“墙头小说”和“厕所壁报”》,载1934年12月1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②滢:《关于“报告文学”问题》,载1934年11月16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废名:《说梦》,载1927年5月28日《语丝》第133期
    ④尹雪曼:《鼎盛时期的新小说》,(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6月,第158页
    ⑤尹雪曼:《新年街头》,载1935年2月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①MichelHockx:QuestionsofStyle.第86页。本书副标题为“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杂志:1911-1937”,第三章专门讨论“1920年代和三十年代的文学团体与杂志”。
    ②参见陈大戈《大夏旧事》,收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研究资料集》,1991年1月。
    ③姜涛在《开放“本体”与研究视野的重构》(载2008年7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一文中,以“《星期评论》之群”为个案,讨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个特殊的历史场景——由于国民党文化人的参与,在上海《星期评论》这个特定的文化空间内,文学场与政治场混杂纠缠。
    
    ①娄凝先:《1928-1930年在北平出版的几个刊物》,载1985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②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60页
    ③关于民族主义文学社团的研究可参看倪伟著《“民族”想象与国家统治: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该书第二章《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专门讨论“20世纪30年代初的民族主义文学社团”
    ④《北平文化团体联合会成立宣言》,载1933年11月27日《文艺战线》第36期,又载1933年12月《重心旬刊》第1卷第9期
    ⑤冯润璋:《我记忆中的左联》,载1980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⑥《上海新文学运动者底讨论会》,载1930年3月1日《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
    ⑦《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载1930年3月10日《拓荒者》第1卷第3期
    ⑧刘尊棋:《关于“北平左联”的回忆》,收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2月,第168页
    
    ①ALetterFromNorthChina,载1930年9月美国《新群众》(NewMasses)第6卷第4期。关于华北普罗文化运动大同盟的资料现今已是罕见,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编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6月)亦未见此同盟的相关文献。写给美国《新群众》杂志的这封信寄自天津,署名K.Chang,未标明日期,信中提到其机关刊物《前夜》(Eve)将于8月1日出版。
    ②于伶:《北平左联到剧联的回忆》,收入《左联回忆录》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5月,第567页
    ③徐崙:《关于“冰流社”》,收入《左联回忆录》下卷,第632页
    ④螺旋:《打击左联右倾机会主义》,载1933年7月1日《科学新闻》第2号
    ⑤王宏志:《思想激流下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台湾)时代风云出版社,1991年9月,第5页
    ⑥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9页
    ⑦分别参见本社《致爱好文艺者》与《本刊筹备时的几封有关的信——代<编辑后记>》中的《庚致甲》,其中庚为徐盈,甲为孙席珍,乙为本刊核心人物王余杞。载1936年5月《每月文学》创刊号
    
    ①《北方文学杂志社启示》,载1936年6月《浪花》第1期
    ②端木蕻良:《编辑<科学新闻>的回忆》,收入端木蕻良《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6页
    ③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三十年代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第94页
    ④MichelHockx:QuestionsofStyle.Boston:BrillLeiden,2003.第85页
    ⑤唐天然:《“亭子间”和“山顶上”的文化人的团结问题——一九三八年毛泽东同志亲笔订正的一段讲演记录》,载1988年《新文学史料》第2期
    ⑥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
    月,第41页
    ①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收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251页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27、33页
    ③阳翰笙:《左翼文化阵营反对国民党反对派文化“围剿”的斗争》,收入《左联回忆录》上卷,第157页
    ④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学林出版社,1983年11月,第37页。文中“我的大叔”系指亚东老板汪孟邹。
    
    ①陈辛仁:《北平左联支部的一年》,收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6月,第433页
    ②陆万美,原名陆绿曦,杨沫《青春之歌》中卢嘉川的原型,1910‐1983,云南人,1929年考入北平中法大学,1932年参加左联,任常委兼出版部部长,抗战后曾任八路军第111师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任云南文化局局长,省文联副主席。
    ③雷世文:《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以<晨报副刊>、三十年代<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的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68、185页
    ④《写在本园地之前》,载1935年3月7日《诚报·学生园地》创刊号,本副刊由沙粒社编辑
    ⑤参见1933年1月1日《河北民报·贡献周刊》
    
    ①载1934年12月30日《觉今日报·读者批评专页》
    ②一鸿:《哭蘅君》,载1935年2月20日《北方日报·长城》
    ③陈落:《“北平左联”结束前后》,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10页
    ④参见1935年8月5日《泡沫》创刊号
    ⑤茹:《泡沫文艺周报》,载1935年7月1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⑥谷景生,1913-2004,1935年在北平任中共北平临时市委书记、北平文总书记兼左联书记,时名谷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谷牧,1914-,1935后曾任北平左联书记,时名刘曼生,笔名牧风、子颖。抗战后在中共东北军第112师工作,任工委书记;新时期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关于二人与“泡沫社”关系的说法可参考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编的大型纪念画册《谷牧》(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10月)
    
    ①《图书馆是传播革命知识的地方(谷牧同志采访稿)》,载1996年8月31日《光明日报》
    ②碧野:《爱书·读书·写书》,载2000年《学习月刊》第1期
    ③谷景生:《记梦:同鲁迅街头摆摊》,收入《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第263页,编者在注释中说该文系从谷景生1966年12月的日记中抄录。文中小钉、小瓦碟之说系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至于泡沫则当指“泡沫社”。
    ④谷景生:《回忆一二九运动与北平地下党》,载1995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⑤王云和:《往事中的泡沫》,收入《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第48页。王云和(1916‐),原名王春江,笔名耿明、慧君、芋芜等,《觉今日报·文艺地带》和《泡沫》的主要作者之一。
    ⑥陈落:《“北平左联”结束前后》,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13页
    ⑦余修:《1936年北平左联的情况》,载1984年9月《北京党史资料通讯》第21期
    ⑧王西彦:《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收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453页
    ⑨潘漠华,1902‐1934,又名潘训,五四时期的湖畔诗人之一,1930年到北平;段雪笙,1901‐1946,贵州人,1927年至1930年居上海,在中共法南区委工作,出版小说集《女护士长》和《两个不幸的友人》。1930年8月到北平,和潘漠华同为北方左联的最早的组建者,都曾任北方左联党团书记。潘漠华1933年底去天津,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4年2月被捕,12月遇害。段雪笙于1931年夏在北平中共党组织及左联遭破坏后回贵州,1933年回北平组织左翼教联,后去山东,但参与北平教联的活动,1937年去四川,1946年病逝于南溪女中。
    
    ①王钧初:《追悼P君》,载1936年1月9日(巴黎)《救国时报·救国阵地》第6期。王钧初,1904‐1986,河南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艺专西画系,曾在《世界日报》做美术编辑,1931年与张香山、傅非白、孟式钧等人组织开拓社,出版《开拓》半月刊宣扬革命文艺,又与尚莫宗等人组织普罗美术团体胡涂画会。1935年经鲁迅帮助去苏联留学,1939年回国后去延安,任鲁艺美术理论教研室主任,取笔名胡蛮。
    ②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3月,第29、31页。本雅明是用不断引用马克思关于职业密谋家的文字来开始论述波德莱尔与巴黎的,上述引文的原创者是马克思,但在被本雅明引用后,实际上,它也闪烁着本雅明的光辉。
    ③谷景生:《回忆一二九运动与北平地下党》,载1995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④《前言》,全国政协办公厅编《谷牧》,第1页
    ⑤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上海书店,1993年6月,对泡沫社的解释可参见其相关条目;该辞典是研究二三十年代文学社团的贺麦晓最主要的参考资料之一,季剑青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泡沫社解说的依据同样来自范泉。
    ⑥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①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②碧野:《<泡沫>琐屑、<浪花>点滴》,载1979年5月《新文学史料》第3辑
    ③张如贤:《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收入《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第48页
    ④刘震:《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1928-193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9页,另外可参见历史学者章清著《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⑤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9页
    ⑥(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页
    
    ①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第7页
    ②参见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③(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页
    ④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第91页
    ⑤在《山东剧院之行》、《怀念丁浩川老师》、《我与图书》、《我的第一篇小说》等文字中梁斌都有这样的说法,上述诸文皆收入其散文集《笔耕余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2月
    ⑥王西彦:《一间阴暗的小房子——<乡土·岁月·追寻>之四》,载1984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⑦马加:《漂泊生涯——我的回忆录》,载1996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①金克木:《少年漂泊者》,参见金克木著《孔乙己外传》,三联书店,2000年9月,第204页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95页
    ③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69、70页
    ④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载1984年《新文学史料》第4期,
    ⑤端木蕻良:《我的中学生活》,收入《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3页
    ⑥梁斌:《塞北之行》,载1935年10月27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⑦废名:《北平通信》,载1936年6月16日《宇宙风》第19期,该期为《北平特辑》
    ⑧东晓:《流浪的始日》,载1936年9月26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⑨(法)若兹·库贝洛著,曹丹红译《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2-13页
    ⑩参见王西彦《一间阴暗的小房子》、《梦想与现实》
    
    ①梁斌:《远千里同志十年祭》,收入《笔耕余录》,第152页
    ②罗白:《秋萝集》,北平义城书店,1935年8月,第1、4-5页。罗白原名赵德尊(1913-),九一八后流亡北平,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任北方左联清华小组支部书记,建国后曾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③允晋:《叮咛》,载1934年10月2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④梁斌:《在直隶新馆的日子》,收入《笔耕余录》,第148页
    ⑤(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8页
    
    ①(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1页
    ②王晓渔:《亭子间、咖啡馆和“野鸡大学”——“第四阶级文学家”的文化空间》,收入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245页
    ③参见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以及《废都之<开拓>》(载1931年9月14日《文艺新闻》第27期)
    ④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第88页
    ⑤谷景生:《回忆一二九运动与北平地下党》,载1995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⑥BryanGoodman:NativePlace,City,andNation—RegionalNetworkandIdentitiesinShanghai,1853‐1937(《家乡、城市与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5.第4页
    ⑦关于北京会馆的数量,北京市民政局于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说法:194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会馆工作调查报告》中宣布为391处(参见《1949年北京会馆情况调查报告》,载1988年《北京档案史料》第2
    期);1951年《北京市民政局会馆工作总结报告》统计为401处;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关于改进会馆管理与修订会馆管理办法的报告》称本市会馆共有407处(后两份报告皆收入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会馆房屋21600余间。不管哪个数字最为准确,北京都曾是中国拥有会馆最多的城市。
    ①关于地缘关系,费孝通先生如是说:“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乏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参见《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第109页
    ②文诡:《非省界》,载1903年3月《浙江潮》第3期
    ③万江红、涂上飙:《民国会馆的演变及其衰亡原因探析》,载2001年《江汉论坛》第4期
    ④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9-21页
    ⑤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2月,第1页
    ⑥参见姜涛《“公寓空间”与沈从文早期作品的经验结构》(载2007年《中文自学指导》第2期)和《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载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①BryanGoodman:NativePlace,City,andNation—RegionalNetworkandIdentitiesinShanghai,1853‐1937.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5.第310、46页。另外,顾德曼在NewCulture,OldHabits(《新文化,旧习俗》)一文中专门讨论会馆等地缘组织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该文收入FredericWakeman和Wen‐shinYeh(叶文心)合编的ShanghaiSojourners(《上海异乡人》),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2.
    ②陈平原:《<曾经北大书系>总序》,参见吴晓东著《记忆的神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9月
    ③关于五四时期北大学生的“思想交锋”,可参阅杨早《一班刊物竟成三》,收入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三种刊物分别指:《新潮》、《国民》与《国故》。
    ④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74页
    ⑤参见高恒文著《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87-89页
    ⑥季羡林:《悼组缃》,邓九平编《季羡林散文全编》(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2月,第109页
    ⑦《1949年北京会馆情况调查报告》,载1988年《北京档案史料》第2期
    
    ①胡春焕、白鹤群:《北京的会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5月,第25页;王熹、杨帆著《会馆》也完全采用了胡春焕和白鹤群的说法,北京出版社,2006年4月,第19页。
    ②林海音:《城南旧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7月,第22页
    ③师陀:《马兰》,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1月,第2页
    ④沈从文:《从文自传》,(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7月,第163页
    ⑤师陀:《两次去北平》,收入《师陀全集》第8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372页
    ⑥沈从文:《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收入《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75页
    ⑦师陀:《马兰》,第1页
    ⑧赵园:《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5页
    
    ①参见聂耳北平日记,收入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聂耳全集》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10月,第449页
    ②(美)韩起澜著,卢明华译:《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8月,第2页
    ③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论》第3期
    ④梁斌:《我的第一篇小说》,收入《笔耕余录》,第125页
    ⑤刘春:《我参加“左联”的回顾》,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20-221页。
    ⑥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论》第3期
    
    ①王懿之:《聂耳传》,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202页
    ②陆万美:《把热情与兴趣汇注入正流的界堤——忆聂耳在北平》,收入陆万美著《隽永的纪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第94页
    ③参见聂耳北平日记,收入《聂耳全集》下卷,第459、475页。张天虚,1911‐1941,1932年12月开始写作其长达50万字的长篇小说《铁轮》,于1933年7月完成于日本,1936年12月由郭沫若作序,以东京文艺刊行社的名义出版。
    ④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论》第4期。黄谷农,1916‐1999,即后来的民俗学家薛汕,原名黄谷隆,和碧野是金山中学同学,流亡到北平后进入中国大学。晚年所作《自传》中提及北平的文学生活,并说常发表作品的报刊为《觉今日报》、《北辰报》、《北平新报》以及东京的《留东新闻》,皆是小报。在《觉今日报·文艺地带》刊载作品时常用笔名黄林辰。
    ⑤梁斌:《在直隶新馆的日子》,收入梁斌《笔耕余录》,第145页
    ⑥金克木:《少年漂泊者》,收入金克木著《孔乙己外传》,第217页
    ⑦何兹全:《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41页。至于住着曹州学生,却叫做“南华学舍”,何兹全猜测说“也许是曹州素有‘南华’之称”。何兹全,历史学家,1911年生于山东,1930年从山东六中初中毕业后到北平,先后考入辅仁大学附中高二插班和文治中学高三插班,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⑧王西彦:《一间阴暗的小房子》,载1984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⑨牧风:《红笑》,载1935年12月《泡沫》第1卷第4期
    
    ①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论》第3期
    ②若霞:《编辑后记》,载1935年4月3日《北方日报·一周文艺》第4期
    ③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第114页
    ④分别参见何容《公寓里的风波》、徐崇寿《北平的公寓》,收入陶亢德编《北平一顾》,(上海)宇宙风社,1938年7月,第203、197、200页
    ⑤马加:《漂泊生涯》,载1996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
    ⑥澎岛:《另一种职业》,载1932年9月1日《北国月刊》创刊号
    ⑦《旅平同学可勿住公寓》,载1933年2月8日《中学新闻》第22期
    ⑧《一周文艺》于1935年3月20日在《北方日报》首次刊出,编辑者为衷若霞,通讯处为宣外江西会馆;《忘川》创刊于1936年4月,具刘春回忆,刊物凝聚了三四十个“革命进步的青年”,“大多数为江西籍”。
    ⑨参见王景任:《“北平左联”最后一班车》,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27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第6页
    ②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2月,第102页
    ③陆万美:《迎着敌人的刺刀尖,坚持战斗的“北平左联”》,收入《左联回忆录》(下),第603页
    ④刘御:《北平文艺青年救国会的建立及其前后》,载1983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刘御笔名史巴克,泡沫社成员,在成员的延续中,我们可以视平津青年作家救国会亦为泡沫社、浪花社的后继。
    ⑤路一:《记“北方左联”书记张秀中》,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31页
    ⑥(美)白思奇:《北京会馆与戊戌维新——从城市历史的角度看戊戌维新》,载1999年《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①参见梁斌《在直隶新馆的日子》,《我的第一篇小说》,收入梁斌《笔耕余录》,第145、125页
    ②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第103页
    ③参见梁斌《怀念丁浩川老师》、《远千里同志十年祭》,收入《笔耕余录》,第94、152页
    ④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第114、119、115页
    ⑤牧风:《红笑》,载1935年12月《泡沫》第1卷第4期
    ⑥(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3页
    ⑦王西彦:《一间阴暗的小房子》,载1984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⑧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页
    ⑨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续)》,载1990年《新文学史料》第2期
    ①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第12、88页
    
    ①载1979年5月《新文学史料》第3辑
    ②参见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
    ③王西彦:《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收入《左联回忆录》(下),第643页
    ④载1995年12月9日《人民日报》、2001年《党的文献》第2期,又收入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2月。
    ①参见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上海书店,1993年6月,第355‐356页,
    ①陈落:《北方左联解散前后回忆点滴》,收入《左联回忆录》(下),第651页,陈落,原名陈国良,时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读书,1936年初曾任北平文总委员兼左联书记
    ②螺旋:《打击左联右倾机会主义》,载1933年7月1日《科学新闻》第2期
    ③史巴克是北方左联中很活跃的诗人,原名杨春瑜,又名杨采,后改名刘御,史巴克是英文spark的音译,所以又有笔名火星,1936年曾与谷牧、谷景生等人共同创建平津青年作者救国会,并参与联合中国大学王西彦等人组织的北平文艺青年协会,筹建北平文艺青年救国会。
    ④《平文化团体昨成立文艺青年救国会》,载1936年2月5日《东方快报·教育与体育》
    
    ①参见陆万美《忆战斗的“北方左联”和“北平文总”》、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分别收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和《左联回忆录》,第342页、第525页。辑录北方左联成员回忆文字较多的还有中国左翼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的《左联纪念集(1930‐1990)》、1980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该期为《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特辑》。
    ②谷景生:《回忆一二九运动及北平地下党》
    ③耶菲:原名周德成,后改名周新武,1916‐2000,河南息县人。在河南省立一中读书时因从事革命活动入狱一年半,出狱后于1934年进入大同中学,1936年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抗战后曾任中共豫东南工委特委青年部长兼息县县委书记,1945年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部长;建国后曾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兼北京广播学院首任院长,关于其详细经历可参阅《周新武纪念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
    ④陈落:《“北平左联”结束前后》,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10页
    
    ①《<泡沫>周报不久将出版》,载1935年7月10日《华北日报》
    ②《<泡沫>文艺周报七月十五日出版》,载1935年7月13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林榕:《远人集外记》,载1944年2月20日《民众报》
    ①张腾:《怎么办——并答文平、萧启文、温宜、禾子诸君》,载1935年2月24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66期
    ②严复:《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该文为严复于废除科举的第二年,即1906年在环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
    ③Wang Gungwu, Forward(《序》),参见Huang Jianli(黄坚立)著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Guomindang Policy towards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1927‐1949(《民国时代非政治化的政治:国民党对学生政治运动的政策。1927‐1949》),Peter LangAG, 1996。其它著作可参见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Donald Jordan(朱丹),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Chinese National Revolution of 1926‐1928(《北伐:中国的民族革命1926‐1928》), Honolulu, 1976
    
    ①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19页
    ②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收入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2‐13页、第9页
    ③参见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6年10月
    ④张官廉著:《中国中学生心理态度之研究》,燕京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刊第2种,1932年12月,第5页
    ⑤参见李景汉编《定县社会调查》(上册)《教育》,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2月
    ⑥梁斌:《远千里同志十年祭》,收入《笔耕余录》,第149页
    ⑦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13页。在该书中,著者还利用历史文献与材料统计比较了1922年与1946年各中学考生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以论证民国期间中学教育资源的短缺的历史。
    ⑧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12月,第113‐114页
    ⑨赵笃明:《中国教育应如何改革》,载1925年《教育杂志》第17卷第12号
    
    ①文清:《我国中等学校学生目前的责任》,载1935年10月16日《育英半月刊》第4卷第1期
    ②王延寿:《话别》,收入育英学校年刊委员会编辑《育英年鉴》,育英学校年刊委员会事务部发行,1929年
    ③李镛著:《警告中学生》,(上海)警卫书局,1935年,第37页
    ④《中学法》,参见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325页
    ⑤《教育界消息·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之回顾》,载1930年《教育杂志》第22卷第5号
    ⑥参见商丽浩著《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209‐213页
    ⑦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载1922年1月《新教育》(学制研究号)第4卷第2期
    ⑧碧野:《人生的花与果》,载1992年《新文学史料》第2期,金山中学又名广东省立第四中学。
    ⑨尹雪曼:《尹雪曼自选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第13、17页
    
    ①李镛著:《警告中学生》,(上海)警卫书局,1935年,第1页
    ②参见常道直《民国十一年度学校风潮之具体的研究》,载1923年4月《教育杂志》第15卷第4号
    ③参见HuangJianli,ThePoliticsofDepoliticizationinRepublicanChina:GuomindangPolicytowardsStudentPoliticalActivism,1927‐1949,PeterLangAG,1996.在绪论部分,著者说“学人和公众对学生政治运动这一话题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keeninterest)”,并对西方有关学生政治运动的研究略有综述。
    ④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22页
    ⑤叶时珍:《中学生思想之剖》,载1935年3月《新教育》第10卷第2期
    ⑥陆万美:《艾思奇同志青年时期的革命活动和写作生活——记<云南民众日报>副刊及其他》,收入陆万美著《隽永的纪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第78页
    
    ①杨纤如:《寿南北两“左联”六秩》,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26页
    ②参见《发刊词》和《中学生活社宣言》,载1934年8月2日《中学生活》周刊创刊号
    ③(日)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6月,第14、8页
    ④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收入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39页
    ⑤端木蕻良:《我的中学生活》,收入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50页
    ⑥《一位中学生的自述》,收入李镛著《警告中学生》,(上海)警卫书局,1935年,第146页
    ⑦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9月,第90、99页。关于胡适的中学生活可参见本书中《在上海(一)》部分。
    ⑧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收入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02页
    ⑨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中华书局,1995年1月,第85页
    
    ①秦贤次:《从浙江两级师范到杭州一师》,该文分四次连载于1977年7至10月的(台湾)《东方杂志》第11卷第1‐4期。新文化运动中杭州最活跃的中等学校除一师外,还有一中和甲种工业学校,也正好包含了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三种构成中等学校的全部类型。
    ②阮毅成:《杭一中与杭一师》,收入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43页
    ③何兹全著:《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2、18页
    ④参见端木蕻良《我的中学生活》,收入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第350页
    ⑤张官廉著:《中国中学生心理态度之研究》,燕京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刊第二种,1932年12月,第24、33页
    ⑥金克木著:《游学生涯》,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8月,第106‐107页
    ⑦采林:《养成一个病态的思想了——一个爱好文艺的中学生的自白》,载1935年2月20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62期
    ①《卷头语》,载1935年《中学生文艺季刊》春季号
    ②金丁:《从病中的徐盈联想到的》,收入汪乔英、汪雅梅编选《金丁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年8月,第460页。汪金丁,1909‐1998,北京人,1928年毕业于育英中学,1932年于上海参加左联;徐盈,1912‐1996,山东人,北平私立大同中学毕业后,曾在保定农学院读书,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业专修科;子冈,1914‐1988,原名彭子冈,以记者名世。金丁、徐盈和师陀曾于1932年结成尖锐社,出版普罗文学杂志《尖锐》,徐盈曾托在苏州读书的子冈代销该刊。故都革命文艺青年所办刊物缺乏现代发行渠道,往往依靠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传之稍远。
    ③颖灿,1916‐1995,原名姜方生,浙江象山人,殷夫表侄,后自名殷参应与此有关,曾作文《忆殷夫》(刊1981年2月1日《光明日报》)谈及殷夫为其讲诗歌的往事。1933年入北平大同中学读书,抗战后到延安,任鲁艺编审委员会编辑,1978年任《光明日报》副总编,晚年最看重1978年签发为吴晗平反的第一篇文章《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详细经历可参阅高鸿列刘希圣作《殷参》,收入《辽宁党史人物传》第四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④编者:《创刊的话》,载1934年《中学生文艺月刊》创刊号
    
    ①文平:《中学生爱好文艺的弊害》,载1935年2月3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48期
    ②不平:《中学生与文艺》,载1935年2月19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③耿明:《不成问题的“问题”》,载1935年2月28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
    ④林建七:《关于“中学生爱好文艺的弊害”问题》,载1935年2月26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68期
    ⑤萧启文:《再谈“中学生爱好文艺的弊害”》,载1935年2月25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67期
    ⑥参见乃光:《“中学生爱好文艺”的几重原性及改善方法》(上)、(下),连载于1935年3月6日、7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76、377期
    ①张腾:《怎么办——并答文平、萧启文、温宜、禾子诸君》,载1935年2月24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66期
    ②参见张灏著《时代的探索》,(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第37‐42页
    
    ①陆万美:《把热情与兴趣汇注入正流的界堤——忆聂耳在北平》,收入陆万美著《隽永的纪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第107页
    ②许崙音,1914‐1935,原名蔡思诚,这位木刻青年21岁英年早逝时,《北辰报》、《北平新报》等诸多小报的副刊都刊载了悼念专号;金肇野,1912‐1995,辽宁人,原名爱新觉罗·毓桐;唐诃,1913‐1984,山西人,原名田际华;金肇野与唐诃都为北方左联成员,1935年二人还以平津木刻研究会的名义发起“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鲁迅曾为他们预备出版的《全国木刻联展专辑》作序,爱好木刻的《觉今日报文艺地带》也在1935年1月9日以整版的篇幅讨论这次木展。。王青芳,1900‐1956,江苏人,齐白石弟子,三十年代在北平孔德中学、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艺文中学等学校任教。
    ③参见魏照风《新球剧社的前前后后》,载198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期,魏照风亦为今是学校的学生。
    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方部成立宣言》,参见《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46页
    ⑤闻天:《保定学的校教育》,载1934年10月30日《中学生活》第9期
    ⑥申春:《关于保定左联小组》,收入《左联研究资料集》,第263页
    ⑦分别参见梁斌《关于保定左联》、《远千里同志十年祭》,收入《笔耕余录》,第128、150页
    
    ①张腾:《怎么办——并答文平、萧启文、温宜、禾子诸君》;乃光:《“中学生爱好文艺”的几重原性及改善方法》(下),分别载于1935年2月24日、3月7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66期、第377期
    ②陈平原:《蔡元培与老北大的艺术教育》,收入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57页
    ③杨同芳:《中学训育》,世界书局,1941年8月,第106页
    ④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载1944年《南开学校四十年纪念校庆特刊》。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以及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之《普通教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二书收入本文,皆视本文为中学教育文献。
    ⑤参见ErnestT.Shaw(邵作德),WhySudentOrganizations(《学生为什么要结社》)、《学生团体与学生生活》,两文分别收入育英学校学生自治会编辑1931年和1932年《育英年刊》。
    ⑥参见杨同芳著《中学训育》,本书附录中收入《中等学校训育实施纲要》等多种教育法规。
    ①陆殿扬:《全国中学校状况调查统计》,载1922年12月《新教育》第5卷第5期
    ②晓春:《文艺社与演讲会——一中同学新成立的两个团体》,载1933年11月9日《中学新闻》第10期
    ③《辅中新组文艺社》,载1934年4月19日《中学新闻》第10期
    ④联芳:《文艺团体在正中》,载1934年10月11日《中学新闻》第53期
    ⑤梦中人:《一中每周杂谈》,载1935年1月17日《中学新闻》第67期
    
    ①吴强:《回忆与感想》,收入《左联纪念集1930‐1990》,第80页
    ②《本刊启示》,载1931年5月4日《大同半月刊》第3号
    ③刘继烯:《弁言》,载1928年4月《东北大学附属中学校刊》第1卷第1期
    ④尔琼:《写在前头的话》,载1931年5月《南开女中月刊》创刊号
    ⑤刘北汜:《潞河两忆》,http://www.luhe.net/xiaoyouhui/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8潞河中学//校友文集。刘北汜,作家、出版家,1917‐1995,吉林人,1935年考入潞河中学后曾主持校刊,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6年后曾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
    
    ①《编者的话》,载1934年12月10日《大同双旬刊》第1卷第2期
    ②白逵:《编辑后记》,载1935年10月《协和湖》第4卷第1期
    ③编者:《编后》,载1936年4月13日《大同周刊》第2卷第6‐7期合刊
    ④王德垕、黄洪熙:《1935班班史》,收入1935年《育英年刊》
    ⑤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中华书局,1995年1月,第82页
    ①氓:《本校中兴的管见》,载1931年3月20日《大同学生半月刊》第2号
    ②孙席珍:《北方左联的始末》,收入孙席珍遗著、吕萍整理《悠悠往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第162页
    ③吁:《从“穷”说到“浓厚大同的学术空气”》,载1931年3月5日《大同学生半月刊》第1号
    ④原名傅仲涛,又名傅克兴,笔名非白,后期创造社成员,亦曾参与革命文学论争,三十年代在北平,曾与孟式钧、王均初、张香山等人成立开拓社,并主编《开拓》月刊,后在辅仁大学任教,参与并支持北方左联的成立。1926年8月1日《鲁迅日记》记载:“访凤举,被邀往德国饭店夜饭,并同傅书迈君”,2005版《鲁迅全集》注为“未详”,实际上,书迈乃傅仲涛又一笔名。
    ⑤张磐石:《我所了解的北平左翼文化运动》,收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史料》,第273页
    ⑥Nym Wales, Inside Red China, New York:Doubleday, 1939,第171页。该书在纽约出版的当年,即由胡仲持、剻斯曛、梅益、林淡秋等八位左翼知识分子译为《续西行漫记》,1939年4月由复社出版。
    ⑦John Israel·Donald W. 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ts:China’s December 9ers,《(中国一二·九一代》)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
    
    ①《挑战》是杨刚1944年至1948年在美国用英文写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陈冠商的中译本。本文引述文字出自该译本第127页和第47页。
    ②编者:《圣诞节前献词》,载1934年12月16日《育英半月刊》第3卷第3期
    ③苏汉臣:《一年来的育英团契》,参见育英学生自治会编1935年《育英年刊》
    ④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页
    ⑤编者:《为本刊敬告读者》,载1931年3月5日《大同学生半月刊》第1号
    ⑥《学校系统改革案》,参见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34页
    ①张僧魁:《写在学生生活团体的前面》,参见1933年《育英年刊》。张僧魁是育英中学1935班学生。
    ②张佑臣:《本校沿革志略》,参见1929年《育英年刊》
    ③《新文学研究会》,参见1931年《育英年刊》
    ④参见近藤龙哉《左联成立大会》和《北方左連について——成立期を中心に》(《关于北方左联——以成立期为中心》),分别收入《左联研究资料集》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編《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九十七冊,昭和六十年三月(公元1985年)
    ⑤江风:《我的共产主义思想蒙师李俊民同志》,收入《李俊民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第656页
    
    ①张磐石:《我所了解的北平左翼文化运动》,收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276页
    ②张鸿来:《国文科教学之经过》,载《师大附中成立40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作者自1913年即在北平师大附中任国文课教师,并曾任主任,即校长。
    ③丁浩川著:《丁浩川教育文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29、30页
    ④梁斌:《怀念丁浩川老师》,收入《笔耕余录》,第89页
    ⑤胡晓明著:《跨过的岁月:王元化画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6页。文中将阎蕴之误为阎润之。
    ⑥《私立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概况》,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出版,1936年5月,第56页
    ⑦参见《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览》,1931年
    
    ①以1929年和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为例,前者规定初中13门课程每学期总计180个学分中,国文36分,占总学分20%;高中150个学分,国文24分,占16%;后者规定初中每学期15门课程,每周共计35课时,国文6课时,占总课时17%,高中每学期17门课,每周总课时34,国文5课时,占15%。王伦信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研究》中,设有专章讨论中学课程,可参考。
    ②乃光:《“中学生爱好文艺”的几重原性及改善方法》,载1935年3月7日《北方日报·长城》第377期
    ③李俊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为吴天石同志蒙难二十周年纪念作》,收入《李俊民文集》,第364页
    ④季羡林:《忆念胡也频先生》,收入邓久平编《季羡林散文全编》(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2月,第324页
    ⑤韦君宜:《不能忘记的老师》,收入任文贵、杨北楼选编《长相思:名人笔下的老师》,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第247页
    ⑥参见冯毅之、苏凡的回忆《北平左联回忆》和《漫长的记忆》,二文均收入《左联回忆录》(下)。
    
    ①耶菲:《忆念我的老师潘漠华》,收入《周新武纪念文集》,第592‐593页
    ②季羡林:《忆念胡也频先生》,收入邓久平编《季羡林散文全编》(二),第325页
    ③韦君宜:《不能忘记的老师》,收入任文贵、杨北楼选编《长相思:名人笔下的老师》,第247页
    ④林志:《林志回忆录》,http://linzhi.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JPR8TV0&dname=UQMIV31&xpos=6(林志网上灵堂),林志,1914‐2006,1931年进入大同中学读书。
    ⑤苏凡:《漫长的记忆》,收入《左联回忆录》(下),第559页
    
    ①最早谈及学生自治问题的陶行知如此谈论学生自治在现代中国的需要:“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想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所以从我们国体上看起来,我们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载1919年10月《新教育》第2卷第2期)
    ②参见育英中学历年年刊之《本校沿革志略》,虽然每年撰者不同,但对与训育工作与学生自治团体的表述基本相同。
    ③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研究》,第183页。该书专设一节讨论《学生自治会与中学训育》
    ④刘北汜:《潞河两忆》,http://www.luhe.net/xiaoyouhui/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8潞河中学//校友文集
    ⑤参见《北平私立大同中学校学生自治会章程》,载1935年10月10日《大同》第1卷第1期,会员为学校全体学生。
    ⑥参见《1935年度第一学期学生自治会预算》,载1935年10月10日《大同月刊》第1卷第1期
    
    ①未名记:《<尝试刊>史略》,载1931年《育英年刊》
    ②编者:《写在编首的几句话》,载1933年10月2日《育英周刊》第1期
    ③《一年来之周刊》,载1934年《育英年刊》
    ④查先进:《一年来<信号>的经过》,收入1936年《育英年刊》
    ⑤编者:《告别的话》,载1936年5月25日《大同周刊》第10期
    ⑥韦君宜:《不能忘记的老师》,收入任文贵、杨北楼选编《长相思:名人笔下的老师》,第248页
    ⑦《编辑部启示(三)》,载1933年10月2日《育英周刊》第1期
    ⑧《编者的话》,载1934年12月10日《大同双旬刊》第2期
    ⑨王德垕:《编后》,载1933年10月30日《育英周刊》第4期
    ⑩景慈:《编余一角》,载1934年12月16日《育英半月刊》第3卷第3期
    
    ①本文对诸人班级身份认定以及毕业留言皆依据历年《育英年刊》。
    ②王元化:《续谈<怪虎豹>》,收入王元化《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25页
    ③王元化:《<脚踪>序》,收入《王元化集外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70页
    ④胡晓明著:《跨过的岁月:王元化画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第33页
    ⑤林志:《中学时代的老同学》,收入《周新武纪念文集》,第27页
    ①阿茨:《一年——<文艺地带>底作品检讨》,载1935年10月2日《觉今日报》
    ②署名耿明和君芜的《歪曲新说》分别刊载于1935年3月1日《觉今日报·文艺地带》和《育英半月刊》第3卷第7期,
    ①参见耶菲《我用过的名字》一文,收入《周新武纪念文集》。
    ②胡适为本校校董。秦佩珩1937年育英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和李景慈一样在沦陷的故都北平继续写作,曾出版《椰子集》等诗文集,后以经济史学家名世。
    ③参见1930年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以及《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实施细则》
    
    ①参见1935年1月18日第1卷第3.4期合刊《大同双旬刊》以及1935年10月10日《大同月刊》的《编后》
    ②高肃:《泡沫》,载1936年3月16日《大同周刊》第2卷第3期
    ③《编后》,载1936年4月13日《大同周刊》第2卷第6.7期合刊
    
    ①(日本)小谷一郎:《论东京左联重建后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载2006年《华文文学》第1期
    ②蔡北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东京左联的回顾》,收入《左联研究资料集》,第9‐10页
    ③张香山:1914—,1931年在北平与傅非白、孟式钧、王均初等人结成开拓社,出版《开拓》半月刊,倡导新兴文艺,1932年曾任天津左联书记,1937年参加八路军,建国后曾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日本问题专家。在《文艺地带》刊载作品时常用笔名有香山、莳人、莳任、溟等;关于朱奇平、罗甸和荒雨等人,我们仅能从其发表的文章知道他们是先后离开北平留学日本的文艺青年。
    
    ①刘士才:《转换期的文学》,载1929年《大中中学月刊》第9期
    ②欧麦:《一年来的文艺》,载1933年1月1日《河北民报·贡献周刊》
    ③芜田:《中国社会需要的是哪种文艺》,载1932年8月3日《北平新报·北新文艺》第3期
    ④罗曼:《民族文学也应是新写实主义的一支派》,载1935年1月21日《北平新报·新页》
    ⑤陈红旗:《论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学的酝酿》,载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8期
    ⑥胡乔木:《序》,参见《杨刚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3页
    ①参见拙文《师陀与京派文学及北方左翼文化》,载2003年《河北学刊》第1期
    
    ①本文是我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刊载于2003年第1期《河北学刊》。这篇近十年前的习作不仅注释格式不合规范,与现在的正文不同,而且对文学史及北方左联的认识也与我现在的历史考察有着不小的差异,甚至有些说法现在看来已是谬误,如说谢冰莹算不上北方左联作家之类,正相反,就现在的资料看来,她应说得上是早期北方左联的核心作家。之所以原封不动将这篇文字附到这里,是因为在关于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的考察中,有两个大问题应作深入而全面地讨论,而现在我的“考察报告”做的显然不够:一是文艺青年的作品、二是他们与京派复杂的关系。如果说附录文字现在还有什么价值,那么就是当年它对上述两问题还曾作出一些粗浅的分析。毕竟,师陀(芦焚)也是故都革命文艺青年的一员。
    ②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③孙席珍《关于北方左联的事情》,陈北鸥《回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的艰苦斗争》,陈沂《1931年——1932年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三篇文章均载1979年8月第4辑《新文学史料》。
    ④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⑤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载1979年8月第4辑《新文学史料》
    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编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6月初版)搜集有较齐备的资料,可参考。
    
    ①高恒文著:《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②徐盈:《漠北》,载1935年11月27日第50期《大公报·文艺》
    ③徐盈:《关东》,载1936年5月31日第154期《大公报·文艺》
    ④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⑤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⑥吴福辉:《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见《带着枷锁的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
    ⑦丁玲:《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载1980年第1期《新文学史料》
    ①金丁:《论芦焚的〈谷〉》,转引自《师陀研究资料》(刘增杰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
    ②四人的研究专著分别为: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杨义《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③吴福辉选编《京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11月;戴光中选编《京派作品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8月
    ④师陀:《〈马兰〉成书后录》,转引自《师陀研究资料》
    ⑤芦焚:《“京派”与“海派”》,载1934年2月10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⑥师陀:《回忆〈鲁迅杂感选集〉》,载1980年第7期《读书》
    ⑦杨义:《叩问作家的心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①芦焚:《做戏文学》,载1934年1月20日第34期《大公报·文艺副刊》
    ②(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5月
    ③范培松:《师陀散文选集·序言》,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
    ④见《两次去北平(续篇)》(载《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3期)及《师陀谈自己的生平与创作》(收入《师陀研究资料》)。
    ⑤四篇小说是:《请愿外篇》(载1932年6月10日《文学月报》创刊号)、《请愿正篇》(载1932年1月10日第2卷第1期《北斗》)、《三十六人与一匹马》(载1932年6月16日第1卷第2期《尖锐》)和《决堤》(载1933年12月15日第1卷第3期《文艺》);四篇散文诗是《丢失了太阳的人》(载1932年1月20日第2卷第1期《北斗》)、《MayDay》(载1932年5月25日《尖锐》创刊号)、《陀螺随笔》(载1933年7月1日第3卷第3期《现代》)和《风铃》(载1933年12月1日第4卷第2期《现代》)
    ⑥沈从文1933年进入《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萧乾1935年7月进入《大公报》,先编《小公园》,9月开始编《文艺》。《文艺副刊》与《文艺》前后相继,萧乾也确实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沈从文的大力相助,但毕竟两副刊名称相异,刊号不同(《文艺副刊》1933年9月23日出版第1期;《文艺》1935年9月日出版第1期)。我们还是尊重历史,把他们分开为好。师陀与《文艺副刊》、《文艺》及和沈从文、萧乾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可做专门研究。
    ⑦林徽音选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1936年8月上海大公报馆初版,刘增杰编《师陀研究资料》误注为“1937年初版”。
    
    ①凌宇著:《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书店,1985年12月
    ②沈从文:《柏子》,见《沈从文文集》第二卷,花城、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1月
    ③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见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④沈从文:《水云》,见《沈从文文集》第十卷,花城、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1月
    ⑤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见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⑥芦焚:《小事件》,载1935年7月5日《创作》创刊号
    ⑦芦焚:《野种》,载1936年10月15日第2卷第1期《作家》
    ⑧芦焚:《过岭记》,见《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
    ⑨沈从文:《龙朱》,见《沈从文文集》第二卷,花城、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1月
    ①李健吾:《读〈里门拾记〉》,见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①芦焚:《头》,见《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
    ②芦焚:《雨落篇》,见《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
    ③芦焚:《过客》,见《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月
    ④芦焚:《秋原》,见《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月
    
    ①芦焚:《雾的晨》,见《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月
    ②芦焚:《倦谈集》,见《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月版
    ③师陀:《果园城》,见《果园城记》,上海出版公司,1946年5月
    ④芦焚:《倦谈集》,见《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月版
    ⑤芦焚:《墟》,载1935年12月16日第2卷第4期《文学季刊》(收入1937年1月文生版《里门拾记》时,改名为《毒咒》)
    ⑥废名:《桥》,见止庵编《废名小说》(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
    ⑦沈从文:《边城》,见《沈从文文集》第六卷,花城、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1月
    ⑧详细论述参见拙文《桥这边的风景——废名〈桥〉中物与风景的世界》,载2001年第3期《河北大学学报》。
    
    ①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见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②芦焚:《巫》,载1936年1月1日第6卷第1期《文学》
    ③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载1936年10月25日第237期《大公报·文艺》。这篇文章值得我们注意:其一是写作时间,这个时间是《谷》出版后不到半年,《大公报》刚刚决定准备评选文艺奖金,距揭晓结果还有8个月。而沈从文已将未来三名获奖者并列到一起。《大公报》文艺奖金是评委会慎重评选的结果,沈从文的影响不可低估;其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李健吾、朱光潜、何其芳、曹禺大多是京派作家,以后李健吾、朱光潜对师陀的评价中把他和沈从文、萧乾并列,都称赞他“乡下人的老实、本分”的创作态度,都可看出京派对师陀的期许。所以尽管他不同意杨义说京派“俨然有点把他视为京派新起作家”,这种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④朱光潜:《现代中国文学》,见商金林编《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⑤李健吾:《读〈里门拾记〉》,见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①朱光潜:《〈谷〉和〈落日光〉》,见商金林编《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②金丁:《论芦焚的〈谷〉》,转引自《师陀研究资料》
    ③李健吾:《读〈里门拾记〉》,见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④王任叔:《评〈谷〉及其他》,转引自《师陀研究资料》
    ⑤卞之琳先生在《果园城·序》(罗岗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就曾说果园城更令他想起“西班牙‘九八’文艺运动的台柱之一阿索林笔下的上世纪末西班牙帝国日趋衰落的一些小城气氛,芦焚当然也读过徐霞村、戴望舒和我翻译过的阿索林的一些作品”。拙文《阿索林和几个京派作家》(载2001年11月30日《文论报》)可参考。
    ⑥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⑦杨刚:《里门拾记》(书评),载1936年6月20日第351期《大公报·文艺》
    1、《觉今日报》
    2、《北辰报》
    3、《北平新报》
    4、《河北民报》
    5、《东方快报》
    6、《实报》
    7、《北平晚报》
    8、《世界晚报》
    9、《平西报》
    10、《中学生新闻》
    11、《大学生新闻》
    12、《中学生活》
    13、《现代日报》
    14、《每日评论》
    15、《诚报》
    16、《汇报》
    17、《真报》
    18、《老百姓报》
    19、《京报快刊》
    20、《新兴报》
    21、《大路报》
    22、《北平竟报》
    23、《群强报》
    24、《北京白话报》
    25、《实事白话报》
    26、《新北平》
    27、《小小》
    28、《曦光报》
    29、《北平民治报》
    30、《实权日报》
    1、《新晨报》
    2、《河北民国日报》
    3、《北方日报》
    4、《世界日报》
    5、《华北日报》《华北日报晚报》
    6、《益世报》(北平)(天津)
    7、《京报》
    8、《中和报》
    9、《大公报》
    10、《庸报》
    11、《国闻周报》
    1、《救国时报》(巴黎)1935.10.1—1936.11.15
    2、《文艺新闻》1931.3.16—1932.2.11
    3、《泡沫》,1935.8-1936(第1卷1-5期,第2卷第1期)
    4、《浪花》,1936.7(创刊号),8月更名《今日文学》出版第2期
    5、《育英半月刊》,1934—1935(第3卷第2期-第4卷第1期);《育英周刊》1933.10-1934.1(第1-13期);《育英年刊》,1935、1939
    6、《大同半月刊》,1931-1934(第1卷第1-5期,第2卷第1-3期,);《大同双旬刊》1934-1935(第1卷第2-4期,第2卷第1期);《大同》,1935年第1-3期;
    4、《南中学生》,1932.4-12(第3-10期)
    5、《北国月刊》,1932年9月—1933年9月(第1-6期)
    6、《夜莺》,1929.12第1期
    7、《尖锐》,1932.5-6(第1-2期)
    8、《冰流》1933.1-7(第1卷第1-6期,第2卷第1期)
    9、《开拓》,1931.9-1932.4(第1-10期)
    10、《文史》,1934.4-10(第1-4期)
    11、《杂文》,1935.5-9(第1-3期)、《质文》1935.12-1936.10(第1卷第4-
    6期,第2卷第1-2期)
    12、《留东新闻》1935-1937
    13、New Masses,(美国《新群众》1930-1936)
    14、Asia,(美国《亚细亚》)1933-1936
    15、《文艺战线》周刊,1932-1937
    16、《汗血周刊》1933-1937;《汗血月刊》1933-1937
    17、《新文学史料》18、《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2-1981,(第1-6期)
    1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文史资料选编》
    1、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6月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纪念集1930-1990》,百家出版社,1990年2月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左联研究资料集》,(内部资料),1991年1月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5月
    5、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4月
    6、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
    7、姚辛编著:《左联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12月
    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
    9、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亚东书局,1932年1月
    10、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生路社,1928年5月
    11、梅子编:《非“革命文学”》,上海光明书局,1929年1月
    12、丁丁编:《革命文学论》,泰东书局,1928年3月
    13、李初梨:《怎样建设革命文学》,江南书店,1930年5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
    15、杨晋豪著:《现阶段文艺论战》,上海北新书局,1937年1月
    16、林淙选编:《现阶段的文学论战》,上海光明书局,1936年10月
    17、《一二九运动资料》人民出版社:第一辑,1981年10月;第二辑,1982年
    4月
    18、赵荣声、周游编:《一二九在未名湖畔》,北京出版社,1985年11月
    19、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8月
    20、王效挺、黄文一主编:《战斗的足迹——北大地下党有关史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1、吴原编:《民族文艺论文集》,杭州正中书局,1934年7月
    1、陶亢德编:《北平一顾》,宇宙风社,1938年7月
    2、李重光编:《北京城》,开明图书公司,康德九年九月(康德,伪满洲国溥仪年号,1934年为康德元年)
    3、马芷庠编:《北平旅行指南》,经济新闻社,1935年8月
    4、王彬、崔国政辑:《燕京风土录》(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7月
    5、邓云乡著:《文化古城旧事》,中华书局,1995年1月
    6、姜德明编:《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一九一九——一九四九)》(上下),三联书店,1992年2月
    7、姜德明选编:《如梦令:名人笔下的旧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8月
    8、齐如山著:《北京怀旧》,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9、《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中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6月
    10、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北京出版社:《出版志》,2005年10月;《期刊志》,2006年12月;《报业·通讯社志》,2006年8月
    11、独立出版社资料室编:《建都问题论集》,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年10月
    12、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编:《北平市统计览要》,1936年12月
    13、李文琦编:《北平学术机关指南》,北平图书馆协会,1933年2月
    14、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编印:《中国报界交通录》,1932年12月
    15、周肇祥撰:《琉璃厂杂记》,燕山出版社,1995年4月
    16、王冶秋著:《琉璃厂史话》,三联书店,1963年2月
    17、胡兆金著:《百年琉璃厂》,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8月
    18、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
    19、胡春焕、白鹤群著:《北京的会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5月
    20、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文苑撷英》,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21、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商海浮沉》,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22、胡玉远主编:《燕都说故》,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
    23、《旧京人物与风情》,燕山出版社,1996年6月
    24、Ida Pruitt, Old Madam Yin: A Memoir of Peking Life(1926-193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1979
    1、梁斌著:《笔耕余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2月
    2、梁斌著:《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6月
    3、林林:《八八流金》,北京十月出版社,2002年10月
    4、赵俪生著:《篱槿堂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
    5、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6、陆万美著:《隽永的忆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7、孙席珍著:《悠悠往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
    8、《作家生活自述》,当代文艺社,1944年5月
    9、钟少华著:《早年留日者谈日本》,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8月
    10、齐红深编著:《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大象出版社,2008年6月
    10、王元化著:《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1、Helen Foster Snow, My China Years,(海伦·福斯特著:《我在中国的岁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12、斯诺著,宋久、柯南、克雄译:《复始之旅》,新华出版社,1984年8月
    13、金克木著:《孔乙己外传》,三联书店,2000年9月
    14、萧公权著:《问学谏往录》,黄山书社,2008年1月
    15、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8月
    16、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17、徐迟著:《我的文学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
    18、季羡林著:《清华园日记(1932-1934)》,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
    19、常风著:《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20、(日)吉川幸次郎著,钱婉约译:《我的留学记》,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9月
    21、(日)仓石武四郎著:荣新江、朱玉麒辑注:《中国留学记》,中华书局,2002年4月
    22、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谷景生与一二九运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2月
    23、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筹委会编:《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2月
    24、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
    2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月
    26、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7月
    27、许杰口述,柯平凭撰写:《坎坷道路上的足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1、冰莹著:《女兵十年》,北新书局,1937年1月
    2、谢冰莹著:《温柔》,上海华中出版社,1946年
    3、刘白羽著:《草原上》,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5月
    4、严文井著:《山寺暮》,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6月
    5、王西彦著:《夜宿集》,(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
    6、张天虚著:《铁轮》,文艺刊行社,1936年
    7、齐同著:《新生代》,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9月
    8、吴组缃著:《饭余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
    9、吴组缃著:《西柳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
    10、吴组缃著:《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
    11、孙席珍编:《现代中国散文选》,北平人文书店,1935年1月
    12、罗白著:《秋萝集》,北平义成书店,1935年8月
    13、王志之著:《革命的前夜》,上海大众书局,1932年3月
    14、潘漠华著:《漠华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
    15、李俊民著:《李俊民文集》,1993年6月
    16、师陀著:《师陀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17、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1-4,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
    18、《聂耳全集》编委会编:《聂耳全集》(下),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10月
    19、杨刚著,陈冠商译:《挑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8月
    20、杨刚著:《杨刚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7月
    21、金丁著:《金丁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
    22、韦君宜著:《思痛录·露沙的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
    23、靳以著:《靳以选集》1-5,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24、季羡林著:《季羡林文集》第十三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25、季羡林著,邓九平编:《季羡林散文全编》(1-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4,1999年2月;5-6,2003年1月
    26、沈从文著:《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
    27、李长之著:《李长之文集》1-10,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28、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程凯著:《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北京大学博士论文,(未刊),2004年
    3、刘震著:《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1928—193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5、郑学稼著:《从文学革命到革文学的命》,重庆胜利出版社,1943年1月
    6、朱晓进著:《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7、王宏志著:《思想激流下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1年9月
    8、Charles A. Laughlin, Chinese Reportage: The Aesthetics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ban and London, 2002
    9、Tsi-an Hsia, 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and London, 1968
    10、李今著:《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1、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三十年代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北京大学博士论文,(未刊),2007年
    12、姜涛:《“公寓空间”与沈从文早期作品的经验结构》,载2007年《中文自学指导》第2期
    13、姜涛:《开放“本体”与研究视野的重构——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载2008年7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4、李楠著:《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小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5、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16、刘淑玲著:《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17、张洁宇著:《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8、倪伟著:《“民族”想象与国家统治——1929-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19、李永东著:《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20、Michel Hockx, Questions of Style:Literary Societies and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1911-1937,Brill Leiden,Boston,2003
    21、刘纳著:《创造社与泰东书局》,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22、(日)小谷一郎:《论东京左联重建后中国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载2006年《华文文学》第1期
    23、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编《东洋文化》第65册,1985年3月,本册为《特集: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研究》
    24、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编《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97册,1985年3月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8月
    1、(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2、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3、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载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4、李今著:《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5、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6、(德)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3月
    7、(美)R·E·帕克、E·N·吉伯斯、R·D·麦肯齐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
    8、(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9、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10、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2月
    11、(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著,许永全译,《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年8月
    12、David Stran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13、Bryan Goodman,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1853-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14、Frederic Wakeman, Jr., and Wen-shin Yeh, Shanghai Sojourne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15、(美)韩起澜著,卢明华译:《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8月
    1、(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2、高恒文著:《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3、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4、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5、王晓渔著:《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6、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7(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修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8月
    8、John Israel、Donald W. 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ts: China’s December
    9e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9、Lincoln Li,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4-1949,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10、Huang Jianli, 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Guomindang Policy towards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1927-1949,Peter Lang AG, European academic Publishers, Bern, 1996
    11、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13、丁东、谢泳、赵诚、智效民著:《思想操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1、(美)威廉·H·布兰察德著,戴长征译:《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
    2、陈建华著:《“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3、(英)彼得·卡尔佛特著,张长东译:《革命与反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4、(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07年3月
    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6、黄子平著:《“灰阑”中的叙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
    1、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月
    2、黄天鹏编:《新闻学演讲集》,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10月
    3、黄天鹏编:《新闻学论文集》,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1月
    4、上海复旦大学三十周年纪念世界报纸展览会筹委会编:《报展纪念刊》,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36年1月
    5、袁殊著:《学校新闻讲话》,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
    6、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编辑出版:《新闻学研究》,1932年6月
    7、赵君豪著:《中国近代之报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4月
    8、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10月
    9、李锦华、李仲诚编:《新闻言论集》,广州新启明印物公司,1932年4月
    10、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1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中),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1、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商丽浩著:《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培植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3、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4、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5、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杏坛忆旧》,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6、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7、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史编委会编辑:《育英史鉴1864-2004》,(内部资料),2004年9月
    8、张官廉著:《中国中学生心理态度之研究》,燕京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刊第二种,1932年12月
    9、Huang Jianli(黄坚立)著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GuomindangPolicytowardsStudentPoliticalActivism,1927‐1949(《民国时代非政治化的政治:国民党对学生政治运动的政策。1927‐1949》),PeterLangAG,1996
    10、杨同芳著:《中学训育》,世界书局,1941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