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理性"始终是一个关键词,围绕着这一词语所展开的相关理论表述与创作实践,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延绵不断的话语体系——“理性话语”。现代中国的这一核心话语的构建历程,不仅凸现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品格和价值取向,而且也有效地、结构性地规约着其生产动力、运作机制以及主题追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理性”一词也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围内被广为运用的概念。以理性概念介入对文学现象的阐释和评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种表征,但在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的进程中也存在着诸如概念的含混不清、逻辑的自相矛盾、视野的狭隘和思维方式的僵化等学理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抓住“理性”这一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复杂而深刻联系的关键词,运用实证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在“理性”的指称意义与评价意义的张力结构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作了整体的观照和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
     引论部分包括“缘起与意义”、“问题与方法”以及“逻辑原点的确立”三个层次,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理性话语的行进轨迹,指出了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了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精神的原则性框架。本文认为文学的理性精神应该从文学与大理性的相关性上作考虑,合理性是外于文学的。这就不仅纠正了目前学界常见的将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作合理性理解的偏误,也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理性精神的论证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案。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包括文学具有深度思想的功能、文学写作过程需要被看护、文学具有向上超越的性质、文学提供乌托邦,为人类保留理想等要义。只有在这一个合法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开掘,才可能切实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精神的具体内涵,发现和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规律性经验,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在联系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理”,考察“理性”一词在现代中国的话语实践,从语用、语义的层面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理性”作出仔细辨析的基础上,第三章至第六章展开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精神的探寻。
     首先,从文学的功用观入手,以王国维、周氏兄弟和早期创造社主要成员为考察对象,探究中国现代文学中“不用之用”的康德式命题所透射的理性精神。王国维反对文学上的功利主义,强调文学的独立性,把文学当作人类形而上之思的合法领域,因而在对文学的理解上表现出与理性的超越性、上升性特征的高度洽适。这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在凸显着强烈的合理性冲动的同时,又在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烛照之下,延绵隐现着一种以超越性为特征的理性精神。王国维的理论努力导致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其美学思想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之维。鲁迅与周作人在留日时期的文学观均表现出重视文学的独立性和超越性的鲜明特色,而在民族主义思想的统摄之下,他们关于“心声”和“国民精神"的言说又都暗含着为文学寻求实用功效的合理性取向;文学革命进程中,他们以携手致力于“思想革命”的方式在文学立场上互相呼应,其文学观在理性精神与合理性冲动之间交错调整,且开始出现难以弥合的理论鸿沟;至二、三十年代,鲁迅的文学观日益凸显出无可抑制的合理性冲动,而周作人更加坚决地强调文学的超越性、独立性,倡导文学的理性精神,这导致周氏兄弟在文学观上最终分道扬镳。从早期创造社的美学倾向来看,以往学界对早期创造社文学观念所作出的“反理性”的论断是仓促而简单的,事实上,早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的美学倾向中包蕴着鲜明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同样可以在其“不用之用”的美学命题与康德的“鉴赏的二律背反”原则的深层联系中得以还原和呈现。不过,由于科学理性对早期创造社骨干分子的浸润性影响及其文学观念中普遍存在的主体性偏执,其美学建构中已经包含着令文学理性精神全线溃败而迅速走向合理性的潜在可能。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理性精神与合理性冲动的抗衡。合理性是一种开拓性、工具性的理性,它追求确定性、可控性、有效性,功利性,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不合于文学的。现代中国的主流文学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合理性冲动经历了五四文学革命、写实主义思潮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三个历史阶段,其历史渊源可上溯至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文学观,其现实依据是对社会政治情势的关切与回应,其学理动因则是科学理性对文学领域的骚扰和入侵。文学的理性精神本应展现出理性的超越性、上升性的一面,因此,现代中国的主流文学之呈现明显的合理性冲动也就意味着其理性精神的严重缺失。与此同时,作为另一股重要的文学力量,学衡派、新月派和京派都曾明确地将“理性”作为衡量、评价文学现象的重要标尺,他们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具有明显的家族相似性,在其寂寞且艰难的美学建构中,节制情感和表现人性是贯穿始终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他们以道德论和形式论为基本的着力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合理性冲动提出了质疑,高扬了文学的理性精神。
     复次,注重文学的道德性是对文学理性精神的维护。在新旧对立的语境中,学衡派对将文学和道德作进化论理解的流行理论提出了批判,他们注重文学的道德性,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与“善”相通的,文学虽然不等同于道德,但它引人向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供乌托邦式的人生道德理想。这种对文学审美性和道德性并重的观念自觉地将传统意识中的理念型道德作了泛化和超越性、普遍性的理论转换,既体现出对当时社会道德无序状况的忧虑,更是对文学的道德性问题的严肃认真的学术考量,蕴含着从终极之处看待艺术和道德的深邃思路。作为新人文主义者的梁实秋和作为纯文学倡导者的朱光潜两人都在坚持文学审美性的前提下肯定文学的道德性,但他们对文学的审美性与道德性的提倡各有侧重:梁实秋强调文学的道德性,但存在着站在伦理的立场上看待文学的审美性的倾向,他担心过分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会导致文学走向颓废的歧途;朱光潜则担心对道德性的过分强调会伤及文学的美,因此要求将道德看作审美观照的对象,用美去包容善。此外,沈从文“重造民族品德”的文学理想来自他对民族“堕落”的严重现实的深沉忧患,也是从学理上对文学理性精神的坚韧思考和坚决倡扬。这一理论构想包含了对现实社会道德状况的评估、对文学外部生态环境的批判、对创作主体的人格与态度的要求、对审美教育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用文学改造民族品德之可能性的论证,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系统。
     最后,从理性对诗性的看护这一视角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文学需要一种看护性的操作理性,因为文学不可能自动完成。这就是说,作为一种写作行为的文学,它需要一种应用中的智慧,以便使创作主体在这一行为进程中保持一种倾听、领会和能控制的状态。这时,理性在文学领域中的任务就是调控语言操作的技术,以保存想象力活跃的场景,而且看护不可言说者。因此,文学革命初期的诗体大解放虽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力,为新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新文学呈现出跃动的生命气息和清新的艺术气质,但若将摒弃形式的观念引向极致,势必又将导致“非诗化”的形式虚无主义的极端。在写作中的随意放纵、率性而为的做法则意味着理性进入盲目,显然是不利于文学创作的。新月派诗人凭借着清醒的“形式"意识和艺术“自觉”,对诗体大解放所带来的“非诗化”趋势颇为警惕,他们反对创作中毫无约束的“自由”,看重节奏、音节等诗歌的形式因素,致力于重建现代诗歌体式。京派作家和理论家在这一问题上提出的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也体现出对文学的操作理性的重视,他们在处理梦与现实、无限上升的想象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他们要求“在限制中争得自由”、强调艺术形式与技巧、将“恰当”作为技巧运用的准绳与归宿。京派在浮躁而粗陋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注目于艺术与审美本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现代中国文学艺术的行进方向作了细致而有意义的内部调整,促进了文学革命以来文艺自身的和谐、成熟与稳定,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Reason remains to be a key word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literary practice based on reason have constituted a traceable and consecutive discourse system,that is,the discourse of reason.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essential discourse is a process which reveal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 and value judg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hich effectively and constructively defines its creation dynamics,mechanism and subject matter.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literary creation,Reason is a widely used concept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study.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ason concept in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s an embodiment of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Nevertheless,a review of the former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reason spirit betrays such problems as vague concept,self-contradictory logic,narrow vision of field and rigid way of thinking.Thus,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key word reason which has complex and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It makes an overal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y the use of empirical method and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n the tense structure of referential meaning and evaluative meaning of Reason.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origin of choosing the topic and its significance,problems and methods,the establishment of logic basis.It re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son discours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oints out the inadequacy in the former studies on reason and provides a principal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is dissertation maintains that the spirit of reason should be approached from the correlation of literature and Reason and that Rationality is outside the confines of literature.This not only corrects the mistakes in the literary circle of rationalizing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e for illustrating this spirit.The spirit of reas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ain ideas:literature has the function of providing profound thoughts;literature provides the Utopia to keep up ideals for humankind.We can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discover and summarize the law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o provide nutrition for the literary creation only within the legitimate confines of these main ideas.By connecting the concept reason in western philosophy with Li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by investigating the discourse practice of the word reason and the details of Reason from syntactic and pragmatic levels,the chapters from three to six probe the spirit of reason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irst,the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It focuses on Wangguowei,Zhou brothers,the early Creation Society to probe the spirit of reason reflected in the Kantian disinterestednes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Wangguowei opposes the utilitarianism of literature while emphasizing its independence.He regards literature as the legitimate province of the metaphysics of humankind,thus his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has affinities with the transcendence and ascendancy of reason.This mak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ossess a spirit of reason with transcendence as its characteristic when it also has the rationality impulse.Wang's effort in theory makes historical turn in the idea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at is to say,his aesthetics ushers in a reason dimension fo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When they studied in Japan,both Luxun and Zhou zuoren's outlook on literature have exhibited salient featur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ndepende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literature.Under the unified idea of nationalism,their thoughts have also implies the rational tendency of seeking utilitarianism for literature.I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revolution,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their literary stance by way of ideological revolution. Meanwhile,their outlook on literature reshapes because of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reason and rational impulse,resulting in an unbridgeable theoretical gap.In 1920s and 1930s,Luxun's outlook on literature increasingly exhibits a strong rational impulse wheras Zhou's puts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literature,that is, its transcendence and independence.As a result,they follow contrary path in their respective outlook on literature.Judging from the early aesthetic tendency of the Creation Society,the former assertion by the literary circle that the outlook of this Society is anti-reason is simple and hasty. As a matter of fact,the major members of this society,Guo moruo, Chengfangwu,Yudafu have manifested the spirit of reason in their aesthetic tendencies.Their spirit of reason can also be embodied in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disinterestedness and Kantian interPretation paradox.Nevertheless,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reason and the subjective obstinacy in their literary thoughts,their aesthetic structure has contained the potential of frustrating completely the spirit of reason.
     Second,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n the whole present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ty impulse. Rationality is an opening,instrumental reason,which aims for determinacy,regulation,effectiveness,utilitarianism.Therefore, rationality is not in harmony with literature.The strong Rationality impulse as show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undergone three historical stages:May 4~(th) literature revolution,realism trend, revolutionary proletarian literature.The origin of Rationality impulse can be traced to Liang qichao's literary idea of reformism.The theoretical reason Rationality impulse of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rusion of scientific reason into literature.The reason of literature should have manifested itself in the aspect of the transparency and ascendancy of reason.The strong rationality impulse means the serious lack of the spirit of reason.Meanwhile,as another important literary force,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Crescent School,Beijing School all expressly take reason as the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literature.Their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 have an obvious familial similarity.Restraint of emo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humanity are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their solitary and hard aesthetic construction.Starting from morality and formalism, they question the Rationality impulse and uphold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literature.
     Thirdly,to value morality is to advocate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literature.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new and old,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 criticizes the popular theory of evolving literature and morality.They emphasizes the morality of literature,believing that the highest level of literatur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ood and that literature,although not identical with morality,can be uplifting and offer people with a moral utopia.These thoughts of emphasizing both the aesthetics and morality of literature have generalized and made transcendent and pervasive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Idea morality.They show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disorder in social morality and do serious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the morality of literature.They are a profound way of thinking,treating of art and morality from the ultimate. Liang shiqiu,a new humanist,and Zhu guangqian,an advocate of pure literature,assert the morality of literature while they advocat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But they also differ in their theoretical bias.Liang shiqiu puts emphasis on the morality of literature.Yet he tends to se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thics,worrying that too much emphasis on aesthetics will lead literature into a decadent direction.By contrast,Zhu guangqian fears that too much emphasis on morality will destroy the beauty of literature.He thinks that morality should the object of aesthetic concern and that beauty should embrace good.In addition, Shen congwen's literary ideal of reshaping national character comes from his deep concern about the serious reality.It is also a tireless thinking and determined advocate of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literature.This theoretical conception includ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morality of the society,the criticism of the outer living environment of literature,the requirement for the creative subject,and thought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literature to improve national character.It has formed a coherent and logic system.
     Last,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spirit of reas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ervision of reason to poetics. Literature requires a practicable reason of supervision because literature can not accomplish by itself.That is to say,literature as a creative act requires wisdom in practice so that the writing agent can maintain a state of listening,understanding,and mastering.Now,the task of reason is to monitor the technique of language use to keep alive imagination and supervise the unspeakable.Therefore,although the liberation of poetics in the early stage of literary revolution has strongly pushed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injected new blood into the new literature,making the new literature vigorous and fresh,the rejection of form,if carried to extreme will leads to the extreme of form nihilism. The willful and reckless writing free from reason is obviously harmful to literary creation.The poets of Crescent School,having clear-minded form consciousness,are alert to tendency of non-poeticizing in poetry revolution,opposed to unchecked freedom in creation.They lay stress on the formal elements such as rhythm and syllables,devote themselves to re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new modern poetry.The writers and theorists of Beijing School in their theory and practice show their emphasis on practicable reason,probing deepl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eam and reality,wild flights of imagination and reality.They demand freedom in fetters,lay stress on art form and technique,take propriety as the criterion and the end of using technique.Beijing School focuses on art and aesthetics.On the basi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May 4~(th) New Cultural Revolution,it makes detailed and significant rectific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ntributes to the harmony,maturity, stability of literature and art,contributing greatly to the wholesom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引文
[1]王国维:[释理》,《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63页。
    [1]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
    [2]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4页。
    [3]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 5年9月。
    [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 O月。
    [1]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每周评论》第12号,1919年3月。
    [2]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226页。
    [3]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新潮》第1卷第5期,1919年5月。
    [1]郁达夫:《艺文私见》,《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1922年3月15日。
    [1]成仿吾:《诗之防御战》,《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
    [2]木天:《写实文学论》,《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6日。
    [3]郁达夫:《文学上的智的价值》,《现代学生》第2卷第9期,1933年6月。
    [1]杜亚泉:《精神救国论(续二)》,《东方杂志》10卷3号,1913年9月。
    [2]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14卷4号,1917年4月。
    [3]蒋梦麟:《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17卷2号,1920年2月。
    [4]胡先骕:《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学衡》第3期,1922年3月。
    [1]刘伯明:《共和国民之精神》,《学衡》第10期,1922年10月。
    [2]吴宓:《文学与人生》,《大公报·文学副刊》第4期,1928年1月1 3日。
    [3]吴宓:《诗学总论》,《会通派如是说--吴宓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1]徐志摩:《汤麦士哈代》,《新月》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
    [2]梁实秋:《中国现代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3]梁实秋:《中国现代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1]梁实秋:《文学的纪律》,《粱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周作人:《谈虎集下卷·剪发之一考察》,《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周作人:《谈龙集·上海气》,《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1]李长之:《批评精神》,南方印书馆1942年版,第39页。
    [2]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2页。
    [3]沈从文:《给一个写诗的》,《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4]沈从文:《新文人与新文学》,《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页。
    [1]Paisley Livingston:Rationality and Litera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1.
    [1]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4期。
    [2]鲁迅:《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6页。
    [2]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学人》第5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
    [3]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7页。
    [4]林贤治:《五四之魂》,《书屋》1999年第6期。
    [1]许明:《人文理性的展望》,《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2]刘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3日。
    [3]杨守森:《二十世纪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反思》,《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1]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2]张光芒:《中国新文学理性精神论纲》,《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1]徐亮:《当代文艺学中“理性--非理性”问题的讨论及概念清理》,《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8期。
    [2]杜亚泉:《精神救国论(续二)》,《东方杂志》10卷3号,1913年9月。
    [3]蒋梦麟:《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17卷2号,1920年2月。
    [4]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第225-226页。
    [1]沈从文:《<文学周刊>编者言》,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11期,1942年10月。
    [1]转引自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9页。
    [2]徐亮、苏宏斌、徐燕杭:《文论的现代性与文学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侨清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页。
    [1]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6页。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页。
    [3]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1、253页。
    [1]参见H·博德尔:《理性的区分》,何卫平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2期。
    [2]W·威尔士:《理性:传统与当代》,《哲学译丛》2000年第4期。
    [1]参见哈贝马斯:《论现代性》,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1992年版。
    [1]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23页。
    [2]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229页。
    [3]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63、65页。
    [1]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231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3]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9页。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3]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4]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2页。
    [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31页。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61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2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1]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梁实秋:《文学的美》,《梁实秋论文学》,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448页。
    [7]梁实秋:《文学批评论·结论》,《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4]梁实秋:《文艺与道德》,《雅舍杂文》,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252页。
    [1]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93页。
    [2]沈从文:《情绪的体操》,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1]冯天瑜:《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
    [1]王力:《汉语史稿》(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64页。
    [2]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1]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68-370页。
    [2]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85页。
    [3]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9页。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1]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76页。
    [2]孔令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存在》,《现代哲学》1997年第2期。
    [1]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7页。
    [2]邓晓芒:《要有中国语境的现实感》,《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5月9日。
    [3]邓晓芒:《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八大文化错位》,《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2]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1]王国维:《释理》,《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1]《孟子·告子上》,见《<孟子>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荀子·解蔽》,见《<荀子>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韩非子·解老》,见《<韩非子>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第八十一》,《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
    [2]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七》,见《<朱子语类>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朱熹:《近思录·卷一》,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王国维:《释理》,《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2]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1]杜亚泉:《理性之势力》,《东方杂志》10卷6号,1913年12月。
    [2]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14卷4号,1917年4月。
    [1]蒋梦麟:《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17卷2号,1920年2月。
    [2]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
    [1]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0年2月。
    [2]吴宓在此注明了“理”即是“reason”(理性),但在1924年8月发表的《民治》一文中却强调“理”“并非理性或理智”,可见吴宓对“理性”的理解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3]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4月第4期。
    [1]吴宓:《论白璧德、穆尔》,《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学衡》1922年12月第12期。
    [3]李思纯:《论文化》,《学衡》1923年10月第22期。
    [4]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每周评论》第12号,1919年3月
    [5]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6]沈从文:《元旦日致<文艺>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1]汪叔潜《新旧问题》,《新青年》1卷1号,1915年9月。
    [2]刘叔雅:《叔本华自我意志说》,《新青年》1卷4号,1915年12月。
    [3]朱光潜:《自由主义与文艺》《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79-480页。
    [4]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新青年》1卷2号,1915年10月。
    [5]徐祖正:《拜轮的精神》,《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
    [6]徐志摩:《关于女子》,《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徐志摩:《说“曲译”》,《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沈从文:《谈保守》,《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58页。
    [2]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101页。
    [3]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377页。
    [4]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17页。
    [5]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创刊号,1928年1月。
    [1]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2]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3]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4]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1]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沈从文:《情绪的体操》,《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18页。
    [3]沈从文:《给某作家》,《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23页。
    [4]徐志摩:《新月的态度》,《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徐志摩:《汤麦士哈代》,《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以下所引王国维诸篇未标明出处者均见该书。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49页。
    [2]王国维:《文学与教育》,《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5-439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1]《游戏杂志·序言》,见《游戏报》创刊号,1913年6月第1期。
    [2]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徐调孚注,《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3]《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4]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
    [1]eingerichtet可理解为“吃的”,又可理解为“受审判”的,原属俏皮话;“alma mater”义为“喂奶的妈妈”,但不是“奶妈”。参见李铎:《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2]《人间词话·十七》也有类似表述,仅少数词句略有出入,可资参考。
    [3]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一》,《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2]可参见叔本华的相关表述:“天才的性能就是立于纯粹直观地位的本领,在直观中遗忘自己,而使原来服务于意志的认识现在摆脱这种劳役,即是说完全不在自己的兴趣,意欲和目的上着眼,从而一时完全撤销了自己的人格,以便(在撤销人格后)剩了为认识着的纯粹主体,明亮的世界眼。”见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9-260页。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4]罗钢:《王国维的“古雅说”与中西诗学传统》,《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王国维:《文学小言·八》,《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一○七》,《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页。
    [1]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2]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7页。
    [1]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庵先生》,《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1927年6月。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原载1908年2、3月《河南》第2、3期。
    [1]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该文最初发表于1913年2月北京《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1卷第1册,署名周树人。
    [1]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原载1908年6月《河南》第5期。
    [2]鲁迅:《文化偏执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原载1908年8月《河南》第7期。
    [1]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原载1908年5、6月《河南》第4、5期。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25页。
    [1]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瓜豆集》,上海宇宙风社1937年版。
    [2]周作人:《元旦试笔》,《雨天的书》,北新书局1925年版。
    [1]周作人:《偶感四则》,《谈虎集》(上卷),北新书局1936年版。
    [1]周作人:《瓜豆集·关于鲁迅之二》,《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18年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通信”栏,署名唐俟。见《鲁迅全集》第7卷。
    [2]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仲密:《思想革命》,《每周评论》第11期,1919年3月2日。
    [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3]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1917年5月《新青年》第3卷第3号。
    [1]陈独秀:《致胡适之<文学革命>》,《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
    [2]陈独秀:《复曾毅》,《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
    [3]陈独秀:《复陈丹崖》,《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随感录四十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
    [2]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仲密:《平民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1月19日第5期。
    [1]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自己的园地》,岳麓书社1987年版。
    [1]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旧序》,《自己的园地》,岳麓书社1987年版。
    [2]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周作人:《女子与文学》,《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1]周作人:《文艺与道德》,《自己的园地》,岳麓书社1987年版。
    [2]周作人:《死文学与活文学》,《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1]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周作人:《<燕知草>跋》,《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240页。
    [3]周作人:《永日集.大黑狼的故事序》,《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周作人:《关于写文章》,《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2]周作人:《苦茶随笔·<蛙>的教训》,《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周作人:《遵命文学》,《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1]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1921年1月《民铎》第2卷第4号。
    [1]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1922年8月4日《时事新报·学灯》。
    [2]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在上海大学讲》,1925年5月18日《民国日报·文学》。
    [1]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1923年5月20日《创造周报》第2号。
    [2]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郁达夫全集》第5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郁达夫:《小说论》,《郁达夫全集》第5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郑伯奇:《国民文学论》(上),1923年12月23日《创造周报》第33号。
    [2]郑伯奇:《新文学之警钟》,1923年12月9日,《创造周报》第31号。
    [3]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5辑。
    [1]郭沫若:《印象与表现--在上海美专自由讲座演讲》,1923年12月30日((时事新报·艺术》第33期。
    [2]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1923年5月27日《创造周报》第3号。
    [3]《田汉致郭沫若》(1920年2月29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
    [1]俞兆平:《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158页。
    [1]郭沫若:《艺术家与革命家》,1923年9月9日《创造周报》第18号。
    [2]郁达夫:《艺术与国家》,《郁达夫全集》第5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3]成仿吾:《艺术之社会的意义》,《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187页。
    [1]雪莱:《为诗辩护》,见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沫若:《曼衍言》,1923年2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补白”。
    [3]郭沫若:《批评与梦》,1923年5月《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
    [4]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1928年3月《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
    [1]郁达夫:《文学漫谈》,《郁达夫全集》第6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2]郭沫若:《文学的本质》,《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年版。
    [3]成仿吾:《诗之防御战》,1923年5月13日《创造周报》第1号。
    [4]郁达夫:《小说论》,《郁达夫全集》第5卷第160、161页。
    [1]《郭沫若致宗白华》(1920年1月18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成仿吾:《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198页。
    [1]郑伯奇:《国民文学论》(上),1923年12月23日《创造周报》第33号。
    [1]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2]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3]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潮》第2卷第5号,1920年6月。
    [1]参见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
    [3]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5页。
    [4]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1]陈兼善:《进化论发达略史》,《民铎》1922年第3卷第5号。
    [2]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3]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4]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3页。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
    [2]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58页。
    [3]胡适:《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6页。
    [4]康自情:《新诗底我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1]王统照:《文学观念的进化及文学创作的要点》,《晨报副刊》,1923年9月11日。
    [2]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3]茅盾:《独创与因袭》,《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4]茅盾:《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茅盾文艺杂论集》,第12页。
    [4]茅盾:《小说新潮栏宣言》,《小说月报》第11卷第1号,1920年1月。
    [1]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2]茅盾:《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小说月报》第12卷第12号,1921年12月。
    [1]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
    [2]茅盾:《文学与人生》,《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1]郑振铎:《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2]郑振铎:《文学的定义》,《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
    [1]郑振铎:《文学的使命》,《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期,1921年6月20日。
    [2]郑振铎:《杂谈·血和泪的文学》,《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6期,1921年6月30日。
    [3]郑振铎:《文学与革命》,《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9期,1921年7月30日。
    [4]郑振铎:《文学之力》,《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7期,1922年12月1日。
    [1]茅盾:《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2]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茅盾文艺杂论集》,第3页。
    [3]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1927年10月。
    [4]雁冰:《欧战十年纪念》,《文学周报》第133期,1924年8月4日。
    [1]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19页。
    [1]茅盾:《告有志研究文学者》,《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2]茅盾:《读<倪焕之>》,《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88页。
    [1]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中国青年》第10期,1923年12月22日。
    [2]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11月6日。
    [1]郑伯奇:《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2]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诗学》,《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3]成仿吾:《今后的觉悟》,《洪水》第1卷第3期,1925年10月16日。
    [4]沫若:《<文艺论集>序》,《洪水》第1卷第7期,1925年12月16日。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1]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
    [2]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
    [1]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
    [2]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第1号,1928年1月。
    [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4]黄开发:《文学之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1]麦克昂:《桌子的跳舞》,《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1928年5月。
    [2]见《创造社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9-150页。
    [1]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创造月刊》第2卷第4期,1928年11月。
    [1]同样把文学视为工具,1932年,茅盾《我们所必须创造的文艺作品》认为文艺作品“须是一把斧子”。在现代中国,文学也常被喻为留声机、传声筒、匕首、徒枪等等。
    [2]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太阳月刊》创刊号,1928年1月。
    [3]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第2号,1928年2月。
    [1]郑清茂:《日本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贾植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康有为:《南海先生诗集》卷五《大庇阁诗集》,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年。
    [2]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饮冰室文集》卷二,中华书局1926年版,第27-28页。
    [3]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7页。
    [1]愈之:《近世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上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2]茅盾:《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学生杂志》第7卷第9期,1920年8月。
    [3]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4]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5]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7页。
    [1]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109页。
    [2]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5页。
    [1]《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5号,1917年7月。
    [2]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3]茅盾:《社会背景与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48-50页。
    [4]文森特:《批评家茅盾》,见《茅盾研究在国外》,李岫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
    [1]白璧德:《法国现代批评大师》,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胡先骕:《评<尝试集>(续)》,《学衡》1922年2月第2期。
    [2]吴宓:《文学与人生》,《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第89期。
    [3]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1923年9月第21期。
    [1]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国风半月刊》1933年第3卷第8,11期。
    [2]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徐志摩:《新月的态度》,1928年3月10日《新月》创刊号。
    [3]李健吾:《新诗的演变》,《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萧乾:《书评研究》,《书评面面观》,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2]李广田:《树的比喻--给青年诗人的一封信》,《李广田文集》第3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1]沈从文:《给某作家》,《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李长之:《评巴金<憩园>》,《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李健吾《神·鬼·人》,《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1]沈从文:《论郭沫若》,《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3]沈从文:《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189页。
    [1]沈从文:《卷头语》,《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422-423页。
    [1]吴宓:《文学与人生》,《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第89期。
    [2]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1]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42页。
    [2]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3]梁实秋:《文学讲话》,《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222页。
    [1]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2]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4]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梁实秋:《文艺批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1]梁实秋:《文学讲话》,《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实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梁实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4]梁实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2]高旭东的《在古典与浪漫之间》第三章第三节《人性论与阶级论:梁实秋的人性论是资产阶级的吗?》认为梁实秋的人性论与资产阶级人性论有很大的不同,可资参考。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梁实秋:《新文学概论》,《梁实秋文集》第7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1]梁实秋:《人性与阶级性》,《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2]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梁实秋文集》第6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1]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实秋:《关于“文艺政策”》,《文化先锋》第1卷第8期(1942年10月20日)
    [2]梁实秋:《小品文》,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47期,1933年12月21日。
    [3]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朱光潜:《<文学杂志>复刊卷头语》,1947年6月。
    [5]朱湘:《北海纪游》,《中书集》,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第34页。
    [6]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13页。
    [7]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第2页。
    [1]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233页。
    [2]沈从文:《沉默》,《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106页。
    [3]沈从文:《小说作者与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朱光潜:《诗人与英雄主义》,《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9页。
    [5]李健吾:《关于现实》,《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凌宇:《风雨十载忘年游》,见《从边城走向世界》,岳麓书社2006年版。
    [1]苏雪林:《文学写作的修养》,《苏雪林文集》第3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柳诒徵:《论中国近世之病源》,《学衡》1922年3月第3期。
    [2]陈独秀:《青年底误会》,《新青年》第9卷第2号,1921年6月。
    [3]闻一多:《恢复伦理演讲》,《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320页。
    [1]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创刊号,1928年3月10日。
    [1]梅光迪:《人文主义与现代中国》,《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2]邵祖平:《论新旧道德与文艺》,《学衡》1922年7月第7期。
    [1]吴宓:《文学与人生》,《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2月20日。
    [2]胡先骕:《文学之标准》,《学衡》1924年7月第31期。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第4期。
    [2]转引自刘中国:《钱钟书:20世纪的人文悲歌》,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1]吴芳吉:《三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1924年7月第31期。
    [2]易峻:《评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学衡》1933年7月第79期。
    [1]钱钟书:《论复古》,《大公报》1934年10月17日。
    [2]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4页。
    [3]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29页。
    [1]梁实秋:《谈谈蒲伯》,《新月》1929年第1卷第11号。
    [2]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4]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1]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0页。
    [2]余生(吴宓):《民族生命与文学》,1931年10月19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本副刊之宗旨及其体例》,1928年1月2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评歧路灯》,1928年4月23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6期。
    [3]胡先骕:《文学之标准》,《学衡》1924年第31期。
    [4]吴宓:《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9-68页。
    [5]吴宓:《民族生命与文学》,1931年10月5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民族生命与文学》,1931年9月2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余生随笔》,《吴宓诗集》(卷末)第40页,中华书局1935年版。
    [3]胡先骕:《读阮大铖<咏怀堂诗集>》,《学衡》1922年第6期。
    [4]郭斌龢:《新文学家之痼疾》,《学衡》1926年第55期。
    [1]吴宓译:《美国现代文学中之新潮流》,1928年7月13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1923年9月第21期。
    [2]景昌极:《信与疑(真伪善恶美丑之关系)》,《学衡》1925年11月第47期。
    [3]吴宓:《浪漫的与古典的》,1927年9月17日《大公报》。
    [4]温源宁:《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转引自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 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1]参见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1]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8页。
    [2]克雷斯·莱思:《白璧德与实在问题》,《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4页。
    [1]王集丛:《梁实秋论》,《现代》1935年第6卷第2号。
    [2]梁实秋:《梁实秋论文学·序》,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1页。
    [3]梁实秋:《关于白璧德先生及其思想》,《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实秋:《诗与诗人》,《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88年版。
    [2]梁实秋:《科学时代中之文学心理》,《梁实秋论文学》,第329页。
    [1]梁实秋:《文学讲话》,《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梁实秋:《文学批评论·结论》,《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88年版。
    [3]梁实秋:《文学讲话》,《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4]梁实秋:《文艺与道德》,《雅舍杂文》,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252页。
    [1]梁实秋:《欣赏与了解》,《梁实秋论文学》,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563页。
    [2]梁实秋:《纯文学》,《梁实秋读书札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3]梁实秋:《近代的批评》,《梁实秋论文学》,第226页。
    [4]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梁实秋论文学》,第148页。
    [1]朱光潜:《谈美·开场话》,《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第146页。
    [3]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1]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2]蔡元培:《以美学代宗教说》,《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2页。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1]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317页。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99-400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3]钱念孙:《朱光潜的“形象直觉说”及其与克罗齐的关系》,《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页。
    [1]朱光潜:《文学与人生》,《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朱光潜:《文学与民众》,《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16页。
    [2]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1]朱光潜:《论小品文(一封公开信)》,《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16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
    [2]梁实秋:《梁实秋论文学·序》,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8年版。
    [3]梁实秋:《现代文学论》,《偏见集》,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152-153页。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1]梁实秋:《文学的美》,《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88年版。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11-512页。
    [1]沈从文:《谈进步》,《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页。
    [1]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
    [2]沈从文:《给一个作家》,《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46页。
    [3]沈从文:《萧乾小说集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325页。
    [4]沈从文:《给一个广东朋友》,《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17页。
    [1]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17页
    [2]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50页。
    [3]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第4页。
    [1]沈从文:《谈保守》,《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56-257页。
    [2]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
    [3]沈从文:《媚金·豹子·与那羊》,《沈从文全集》第5卷。
    [1]沈从文:《杂谈·六》,《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27页。
    [2]沈从文:《一种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72-173页。
    [3]沈从文:《长庚》,《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39页。
    [4]沈从文:《论投资》,《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65页。
    [1]沈从文:《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9页。
    [2]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第58-59页。
    [3]沈从文:《一封信》,《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33页。
    [1]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89页。
    [2]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80-81页。
    [3]沈从文:《给一个作家》,《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45-346页。
    [4]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375页。
    [1]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97页。
    [2]沈从文:《新诗的旧账》,《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97页。
    [3]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90页。
    [4]沈从文:《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1页。
    [1]沈从文:《给一个作者》,《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24页。
    [2]沈从文:《一种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69页。
    [3]沈从文:《一封信》,《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31-132页。
    [1]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93页。
    [2]沈从文:《职业与事业》,《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36页。
    [3]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82页。
    [1]沈从文:《创作杂论》,《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2]沈从文:《新文人与新文学》,《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86页。
    [1]沈从文:《禁书问题》,《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63页。
    [2]沈从文:《现代中国文学的小感想》,《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6页。
    [3]沈从文:《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8页。
    [1]沈从文:《从开发头脑说起》,《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246-250页。
    [2]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96页。
    [3]沈从文:《<艺术周刊>的诞生》,第16卷,第464页。
    [4]沈从文:《一种态度》,《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127页。
    [1]沈从文:《美与爱》,《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62页。
    [2]沈从文:《艺术教育》,《沈从文全集》第16卷。
    [3]沈从文:《论海派》,《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57页。
    [4]沈从文:《北平的市民》,《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85页。
    [1]沈从文:《一种新希望》,《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280页。
    [2]沈从文:《编者言》,《沈从文全集》第16卷。
    [3]沈从文:《上海作家》,《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4页。
    [4]沈从文:《怎样办一份好报纸--从昆明的报纸谈起》,《沈从文全集》第14卷,第244页。
    [5]沈从文:《致一个读书人的公开信》,《沈从文全集》第17卷。
    [1]沈从文:《对于这新刊诞生的颂词》,《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20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494页。
    [2]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13-414页。
    [3]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342-343页。
    [4]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504页。
    [1]沈从文:《‘诚实的自白'与‘精巧的说谎'》,《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90页。
    [2]朱光潜:《无言之美》,《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3]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2页,第51页。
    [4]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465页。
    [5]沈从文:《文学界联合战线所有的意义》,《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12页。
    [1]沈从文:《给一个写小说的》,《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88-189页。
    [2]沈从文:《学习写作》,《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332页。
    [3]沈从文:《<凤子>题记》,《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236页。
    [1]胡适:《谈新诗》,《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0年版。
    [2]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3]胡适:《尝试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1]俞平伯:《冬夜·自序》,《俞平伯全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晨报副刊》1922年5月29日。
    [2]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39-140页。
    [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20页。
    [1]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饶孟侃:《新诗的音节》,1926年4月22日《晨报副刊》。
    [3]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4]徐志摩:《诗刊弁言》,《徐志摩全集》第2卷,第416页。
    [5]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闻一多:《律诗的研究》,《闻一多集外集》,孙敦恒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闻一多:《诗歌节奏的研究》,《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58页。
    [2]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第3卷,第86页。
    [3]朱湘:《寄曹葆华》,《朱湘书信集》,罗念生编,1936年人生与文学社出版。
    [1]徐志摩:《<猛虎集>序》,《徐志摩全集》,第393-394页。
    [1]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26页。
    [2]徐志摩:《<诗刊>前言》,《徐志摩全集》第3卷,第374页。
    [3]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1931年1月《诗刊》创刊号。
    [1]梁实秋:《谈十四行诗》,《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闻一多:《谈商籁体》,《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3]沈从文:《谈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45页。
    [1]苏雪林:《论朱湘的诗》,《青年界》1934年第5卷第2号。
    [2]沈从文:《论朱湘的诗》,《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134-135页。
    [1]叶公超:《新月小说选·序》,《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天心:《随便谈谈译诗与做诗》,1926年4月22日《晨报副刊》。
    [3]饶孟侃:《新诗话·情绪与格律》,1926年5月23日《晨报副刊》。
    [1]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第3卷,第86页。
    [2]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第3卷,第87页。
    [3]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76页。
    [1]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15页。
    [2]饶孟侃:《新诗的音节》,1926年4月22日《晨报副刊》。
    [1]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141-142页。
    [1]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
    [1]李长之:《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页。
    [1]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504页。
    [2]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3]李健吾:《<神·鬼·人>--巴金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4]梁宗岱:《论画》,《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5]梁宗岱:《诗·诗人·批评家》,《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1]沈从文:《新诗的旧账》,《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李健吾:《新诗的演变》,《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1]梁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第14-16页。
    [2]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123页。
    [1]叶公超:《论新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1]叶公超:《论新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2]卞之琳:《人世固多乖:纪念梁宗岱》,《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1期。
    [1]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114页。
    [1]朱光潜:《“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朱光潜全集》第2卷,第77页。
    [1]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1]沈从文:《谈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48页。
    [2]沈从文:《答辞十:天才与耐性》,《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07-408页。
    [3]沈从文:《致今是先生》,《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55页。
    [4]沈从文:《萧乾小说集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326页。
    [5]沈从文:《致<文艺>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00-201页。
    [1]沈从文:《给一个写诗的》,《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84-186页。
    [2]沈从文:《情绪的体操》,《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16页。
    [1]沈从文:《给一个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26页。
    [2]沈从文:《谈进步》,《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487页。
    [3]沈从文:《论冯文炳》,《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146-147页。
    [1]沈从文:《论郭沫若》,《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155-156页。
    [2]沈从文:《论技巧》,《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472-473页。
    [3]朱光潜:《流行文学三弊》,《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李长之:《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2]沈从文:《论技巧》,《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70页。
    [3]凌宇在《从边城走向世界》中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沈从文对‘恰当'提出的要求,全都贯串着一条中心线索,即一切技巧的运用,以作品表现的具体内容为转移。内容决定技巧的运用,而技巧的运用以恰当地表现作家所欲表现的内容为归宿”。参阅凌字:《从边城走向世界》,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70页。
    [4]沈从文:《一般或特殊》,《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61页。
    [1]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页。
    [2]沈从文:《一般或特殊》,《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261页。
    [1]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2卷,第65-66页。
    [2]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493页。
    [3]沈从文:《给一个写诗的》,《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85页。
    [1]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第504-505页。
    [2]朱光潜:《谈价值意识》,《朱光潜全集》第4卷,第139-140页。
    [1]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0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0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0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04.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05.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06.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07.徐亮、苏宏斌、徐燕杭:《文论的现代性与文学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8.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09.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侨清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2.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1992年版。
    14.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5.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6.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17.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8.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9.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2.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3.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2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
    25.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宋剑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0.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2.白璧德:《法国现代批评大师》,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6.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岳麓书社2006年版。
    37.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8.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高旭东:《在古典与浪漫之间》,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40.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2.克雷斯·莱恩:《白璧德与实在问题》,《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三联书店2002年版。
    43.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44.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4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6.刘中国:《钱钟书:20世纪的人文悲歌》,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47.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9.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0.保罗·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陈健、柯哲、陆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1.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52.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3.俞兆平:《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黄开发:《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5.昆德拉:《小说的艺术》,梦湄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56.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三联书店1999年版。
    57.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8.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白春超:《再生与流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3.康长福:《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4.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三联书店2009年版。
    65.Babbitt,Irving,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Essays in Defense of the Humanities,Houghtton mifflin Company,Boston,1908.
    66.Paisley Livingston,Rationality and Litera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01.邓晓芒:《要有中国语境的现实感》,《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5月9日。
    02.许明:《人文理性的展望》,《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03.刘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3日。
    04.林贤治:《五四之魂》,《书屋》1999年第6期。
    05.张光芒:《中国新文学理性精神论纲》,《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06.杨守森:《二十世纪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反思》,《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
    07.徐亮:《当代文艺学中“理性--非理性”问题的讨论及概念清理》,《文艺理论研究》19997.年第8期。
    08.H·博德尔:《理性的区分》,何卫平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5期。
    09.W·威尔士:《理性:传统与当代》,《哲学译丛》2000年第4期。
    10.冯天瑜:《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
    11.孔令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存在》,《现代哲学》1997年第2期。
    12.李铎:《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13.罗钢:《王国维的“古雅说”与中西诗学传统》,《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4.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15.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庵先生》,《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1927年6月。
    16.钱念孙:《朱光潜的“形象直觉说”及其与克罗齐的关系》,《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7.王集丛:《梁实秋论》,《现代》1935年第6卷第2号。
    18.卞之琳:《人世固多乖:纪念梁宗岱》,《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1期。
    19.钱中文:《文学艺术价值、精神的重建--新理性精神》,《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20.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诗学》,《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21.李怡:《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22.邓晓芒:《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八大文化错位》,《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23.罗钢:《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01.《新青年》。
    02.《学衡》。
    03.《东方杂志》。
    04.《新月》。
    05.《小说月报》。
    06.《创造月刊》。
    07.《创造季刊》。
    08.《创造周报》。
    09.《新月》。
    10.《晨报》。
    11.《文学周报》(含《文学旬刊》)。
    12.《大公报》。
    13.《洪水》。
    14.《创造社资料》(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文学研究会资料》(上、中、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文学运动史料选》(共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共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0.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2.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24.俞平伯:《俞平伯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徐志摩:《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郁达夫:《郁达夫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8.成仿吾:《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9.梁实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0.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1.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2.梁宗岱:《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3.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4.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5.梁实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