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周金文动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周金文是最早的成系統的漢民族書面語之一,保持著當時語言的原貌,是這一時期語言的真實地記錄,因此它是研究上古漢語裏文字、詞彙和語法等方面的重要語料。
     本文選擇西周金文動詞爲研究對象,對其詞彙意義和語法功能進行全面的梳理。全文共分爲以下七個部分:
     緒論部分概述金文的的語料價值,介紹金文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闡明西周金文動詞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章對西周金文動詞的判定標準、數量和分類進行論述說明,確立研究對象爲單音動詞493個,複音動詞102個;依據語法功能,將動詞分爲九類。
     第三章對西周金文動詞詞義進行多角度地闡述,從單義和多義、本義和引申義、同義和反義、虛化四個方面加以論證。
     第四章對西周金文單音動詞的組合功能進行論述,從行為動詞、趨止動詞、情感動詞、存現動詞、能願動詞與賓語的關係,以及謂語動詞與主語、狀語和補語的關係等方面加以歸納總結。
     第五章對西周金文複音動詞進行整理,從複音動詞的判定標準、結構方式和組合功能等方面加以論證。
     第六章對西周金文動詞字與詞的孳乳分化關係進行整理,從假借分化、引申分化和異體分化加以歸納總結。
     第七章對西周金文動詞進行疏證,從文字的形義和詞語的語法功能角度,對33個動詞進行綜合論證。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bronze inscription is one of the earliest systematic written language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very important to studying the ancient character,vocabulary and grammar since it keeps in the original state and records the true language phenomena at that time.
     In this dissertation,we choose verbs in bronze inscription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as our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meaning and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those verbs are thoroughly studied.The work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utlines the value of bronze inscription,give an account of the history of studying bronze inscription,present the meaning of studying verbs of bronze character and introduce the methods of our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riterion,quant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verb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scription,and 493 monosyllabic verbs and 102 disyllabic verbs are combed out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those v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9 categorie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verbs from many angles,and gives a demonstration in four different ways,from primary signification to extended meaning,synonymy to antonym,mono-meaning to poly-meaning and exagge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wells on the combination function of the monosyllabic verb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scription and summarizes them from three respects:the relations between act verbs,displacement verbs,modal verbs,existential verbs,modal verbs and object,relations between predicate verbs and subject,and relations between adverbial modifier and complement.
     The fifth chapter studies disyllabic verb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scription from three aspects:the criterion,structure and combination function.
     The sixth chapter considers the propagation of verb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scription from three aspects:phonetic loan,extended meaning,and variant form.
     The final chapter reviews 33 verb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scription and gives them more synthetic demonstr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form,the meaning and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引文
1 《中國語文》1979年第6期,437-442頁;
    收入氏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156-168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1 王海棻:《〈西周金文語法研究〉讀後》,載《中國語文》1982年第6期,469-470頁。
    2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38頁,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 李學勤:《〈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序》,《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4 黃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240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劉雨:《金文研究中的三個難題》,《古研》第二十三輯,73頁,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12-1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釗:《談古文字资料在古漢語研究中的重要性》,載《古文字考釋叢稿》425-437頁,長沙:嶽麓書社,2005年7月。
    1 裘錫圭:《古文字學簡史》,《文史叢稿》,140頁,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0月。
    1 吳 雲:《兩罍軒彝器圖釋》卷四,15頁。
    2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4册,5頁。
    3 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三,33頁。
    4 孫詒讓:《籀廎述林》卷四,14頁。
    1 容 庚:《周金文中所見代名詞釋例》,《燕京學報》第6期,1929年12月。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筠《說文釋例》中已經有了運用金文來證《說文》的例子。
    3 孫詒讓:《古拾》下,28頁。
    4 王國維:《觀堂古金文考釋五種》12種。
    5 陳夢家:《斷代》上册,429頁。
    1 孫常敍:《曶鼎銘文通釋》從楊說。參見《孫常敍古文字學論集》188頁,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2 唐 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山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年第5期。
    3 林甘泉:《對西周土地關係的幾點新認識》,《文物》1976年5期。
    4 戚桂宴:《釋(貝宀一)》,《考古》1980年第4期,359-360頁。
    5 李學勤:《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原載《人文雜誌》增刊《先秦史論集》1982年,後收入氏著《李學 勤集》,15-27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6 裘錫圭:《史牆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
    7 此書初稿完成於六十年代,幾經修改,出版於八十年代。
    8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0月。
    1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2 楊懷源:《西周金文辭彙研究》,101頁,成都: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2007年已由巴蜀書社出版,有删减)(導師:彭裕商)
    3 鄧 飛:《西周金文軍事動詞研究》,成都:西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導師:喻遂生)
    4 胡云鳳:《殷周金文動詞研究》,《夏商周文明研究--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7-148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
    5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出站工作報告2007年9月。(導師:黃天樹),
    1 呂淑湘:1985年廈門“句型和動詞學街會”開幕詞,載《句型和動詞》,北京:語文出版社,1987年。
    1 黃盛璋《保卣銘的年代、地理與歷史問題》,载《考古學報》1957年第3期51頁;
    郭沫若《保卣銘釋文》,載《考古學報》,1958年第1期,1;
    平心《〈保卣銘〉新釋》,載《中華文史論叢》第一輯,49-79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
    蔣大沂《保卣銘考釋》,《中華文史論叢》第五輯,93-99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一),載《考古學報》,1955年第9册,157頁。
    2 《銘文選》(22頁)訓“及”爲“逮捕”:《金文今譯類檢》(589頁)訓“及”爲“征伐”,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王輝訓“及”為連詞“和”見《商周金文》51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李學勤訓“及”爲“參預”,是正確的。李說見其《邿子姜首盤和“及”字的一種用法》《中國文字硏究》第一輯268-272頁,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3 各家之說分別見於:李學勤《史密簋銘所記西周重要史實》,《走出疑古時代》,170-178頁,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張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具意義》,《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27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
    王輝《商周金文》,201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4 陳 劍:《说“慎”》,《甲骨金文考釋論集》,39-53頁,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4月。
    1 于省吾:《雙劍誃》,265頁;
    郭沫若:《考釋》,151頁;
    馬承源主编:《銘文選》,313頁;
    張亞初:《引得》,51頁。
    2 陳 劍:《柞伯簋銘補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9年第1期,50-53頁。
    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1-7頁,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
    3 趙平安:《〈說文〉古文考辨(五篇)》,《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1期,19頁。
    1 唐鈺明:《定量方法與古文字資料的辭彙語法研究》,《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4期;
    又見氏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23-31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2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3 胡裕樹、范曉:《動詞研究》,35-36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1 王 力:《漢語實詞的分類》,《北京大學學報》1959年第2期。
    2 胡裕樹、范曉:《動詞研究》,35-36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3 詹鄞鑫:《漢字說略》,218頁,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1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25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2 詹鄞鑫:《漢字說略》,218頁,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1 王國維:《古史新証--王國維最後的講義》,1-4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1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181-18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0月。
    2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170-171頁,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3月。
    3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40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4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8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
    5 張 猛:《〈左傅〉謂語動詞研究》,23-27頁,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2月。
    1 參見齊滬揚《現代漢語空間問题研究》,159-186頁,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0月。
    2 其中“客”、“洛”爲“各”的通假字。
    1 朱德熙:《語法講義》,61-66頁,商務印書館,1982年9月。
    2 馬 忠:《古代漢語語法》,292頁,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年。
    3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88-89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張猛也認為:“當能願動詞後續成分是謂詞性結構的時候,能願動詞對整個後續成分起限制作用。對於這種情況,與其說能願動詞是
    1 王國維、楊樹達之說。分別見《甲詁》,第一冊第790頁;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49-50頁,北京:中國科學院出版,1954年2月。
    2 《字典》(161頁)以“征伐”爲第一義項,“遠行”爲第二義項是有問題的,應把它們對調。
    3 王力主编《古代漢語》,90頁,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4 詹鄞鑫:《關於本義的兩個問題》,原載《漢語論叢》創刊號,212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1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
    2 林義光:《文源》,二十九·下,一九二零年寫印本影印。
    3 張世超等:《通解》,656頁。
    4 孫海波:《甲骨文编》,473頁、536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9月。
    1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997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 裘錫圭:《讀速器銘文札記三則》,《文物》2003年第6期,74-77頁。
    3 寫作“嗣”的三次,寫作“嗣”六次,寫作“司”的二次。
    4 裘錫圭:《讀速器銘文札記三則》,《文物》2003年第6期,74頁。
    5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28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1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306頁,臺北:聮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2 唐鈺明:《甲金文詞義辨析兩則·御馭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63-168頁,香港 中文大學,1997年10月。
    1 黃天樹:《〈說文〉重文與正篆關係補論》,《黃天樹古文字論集》,320頁,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
    2 參見拙文《金文釋詞二則》,《中原文物》,2008年第6期,88-91頁。
    1 楊筠如:《尚書霰詁》,313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
    2 清·徐顥:《說文解字注箋》,轉引自丁福保《設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影印,1988年。
    1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18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0月。
    2 參見張桂光《沬司徒疑簋及其相關問题》,《古研》第二十二輯,68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3 楊樹達:《金文說》,223頁。
    4 李學勤:《邻子姜首盤和“及”字的一種用法》,《重寫學術史》,267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5 唐 蘭:《永盂銘文解釋》,《文物》1972年第1期;
    後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168-174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1 吳其昌、姚孝遂說均見于省吾主编《甲詁》,第三册2415、2420頁。
    2 陳 直:《讀金日札》,196頁,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3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161頁,臺北:臺灣文津出版社,1992年;
    張玉金《甲骨文虛詞詞典》,240頁,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4 武振玉:《試論金文中“咸”的特殊用法》,載《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1期,32-35頁。
    5 “郊”從唐蘭說,見其《史徵》71頁。
    6 裘錫圭:《說“以”》,收入氏著《古文字論集》,106-110頁。
    7 郭錫良:《介詞“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
    收入氏著《漢語史論集》233-24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
    1 武振玉:《兩周金文詞類研究(虛詞篇)》183頁。
    2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卷二·五(1200頁),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6月。
    1 裘錫圭:《“畀”字補釋》,收入氏著《古文字論集》,94頁,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周金文詞義誤釋舉例》,《古研》第二十二輯,293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1 郭沫若:《考釋》,39頁。
    2 楊樹達:《金文說》,89頁、116-117頁。
    1 時 兵:《上古漢語雙及物結構研究》,143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1版。
    2 劉翔等:《讀本》,103頁。
    1 關於“真自動詞”和“准自動詞”參見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10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
    1 李佐豐認為使動詞可以帶賓語。見氏著《上古漢語語法研究》,142頁,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1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217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1 裘錫圭:《卜辭“異”字和詩、書裹的“式”字》,《古文字論集》,131頁,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249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2 裘鍚圭:《燹公盨銘文考釋》,載《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收入氏著《中國出土文獻十講》,46-77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 管燮初用“數量”稻此類副詞,見氏著《西周金文語法研究》,9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2 張玉金將此句列入表示“肯定”類中。見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25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1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270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1 郭沫若:《考釋》,42頁。
    2 陸宗達:《訓詁簡論》,164頁,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1 唐 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原載《文物》1976年第5期;
    又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194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2 李學勤:《周文王時期卜甲與商周文化關係》,《李學勤集》138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3 曹 瑋:《周原甲骨文》,78頁,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4 唐 蘭:《殷虛文字記·釋中沖》,53頁,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
    5 陳 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甲骨金文考釋論集》402-414頁,北京:綫 裝書局,2007年4月。
    6 唐 蘭:《殷墟文字記·釋中沖》,48頁,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
    1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宏”字》,載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241-242頁,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
    1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1-2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79-188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3 黃侃、黄焯:《文字聲韻訓詁筆記》,19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 楊樹達:《金文說》,201-202頁;
    李學勤:《說“茲”與“才”》,載《古研》第二十四輯,17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2 黄 焯:《古今聲類通轉表》(以下簡稱《通轉表》),215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
    3 唐 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見《文物》1976年5期。又見唐蘭:《唐闆先生金文論集》,195頁,注三,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4 李學勤:《試論董家村青銅器群》,見《文物》1976年第6期。又見《新出青銅器研究》,100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5 李學勤:《說“茲”與“才”》,《古研》第二十四輯,170-171頁,中華書局,2002年7月。
    6 馬承源:《銘文選(三)》127頁,注三。
    7 唐 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見《文物》1976年5期。又見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195頁,注四,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8 李學勤:《試論董家村青銅器群》,見《文物》1976年第6期。
    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101頁及注釋⑦,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9 王 輝:《商周金文》,136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1 黄焯:《通轉表》,59-112頁;
    陸志韋:《古音說略·上古聲母的幾個特殊問题》之五“上古喉牙音跟舌齒 音的通轉”,《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261-267頁,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
    2 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原載《考古》1979年1期。又見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60-67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3 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原載《考古》1979年1期。又見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63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4 陳 劍:《釋造》,原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又見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127-176頁,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
    1 李學勤:《琱生諸器銘文聯讀研究》.《文物》2007年8期72頁。
    2 林 澐:《《琱生簋新釋》,《古研》第三輯127頁,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林澐《琱生三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演講稿,http://www.gwz.fudan.edu.cn/2007年12月21日.王占奎的觀點見其《碉生三器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5期.
    3 陳漢平:《金文编訂補》.61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
    1 王 輝:《讀扶風縣武郡村窖藏銅器銘文小記》.《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4期。15頁。
    2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研》第三輯104-119頁.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1 周法高主编:《金文詁林》.第十.三册6556頁。
    2 朱德熙、裘鍚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49頁。
    3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第6期;收入氏著《中國古代文明研究》.141-152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4 周鳳五:《眉縣楊家村窖藏<四十二年逑鼎>銘文初探》,《華學》第七輯第97頁,2004年12月。
    1 黃天樹師認為甲骨金文中的“叀”作動詞有“協助”義.此說是正確的。見其《禹鼎銘文補釋》,載《古文字學論稿》,64-65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2 參見拙文《無叀鼎銘補釋》.《漢字文化)2008年第4期,30一33頁.
    3 陳 剣:《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4月。
    4 各家之詛見周實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74-96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1 李學勤:《兮甲盤與駒父盨》,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142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2 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見《古研》第九輯,251頁.北京:中華書局.1984.
    3 李學勤:《師啟鼎剩義》,載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94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4 王 輝:《商周金文·師(?)鼎》,156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5 馬承源;《銘文選·師(?)鼎》,135頁,注二.
    6 黃 焯:《通轉表》,136頁;陸志韋:《古音說略·上古聲母的幾個特殊問題》之五“上古喉牙音跟舌齒音 的通轉”,《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261-267頁.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幾個上古聲母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7月。
    1 孫詒讓:《古拾》,下·二十七。
    2 于省吾:《雙劍誃》,上二·七。
    3 馬承源主编:《銘文選》318頁,注一○。
    4 華東師範大學編《金文今譯類檢(殷商西周卷)》.467頁,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1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155頁,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2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137頁.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87年10月.
    1 此字從裘錫圭先生所釋.見氏著《古文字論集》.354頁,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1 黄焯:《通轉表》,48頁;陸志韋:《古音說略·上古聲母的幾個特殊問題》之五“上古喉牙音跟舌齒音的通轉”.《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261-267頁.
    2 此從李學勤設。參見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匝考釋》,載《古研》,第一輯第151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3 陳 劍:《說“慎”》,《簡帛研究二○○一》,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4 唐 蘭:《陕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小丙周重要銅器铭辭的譯文和注釋》,載《文物》1976年5期。
    1 《甲詁》.第四册2963頁。
    2 屈萬里:《甲編考釋》117頁,又載《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册2963頁.
    3 《甲詁》,第四册2964頁,姚氏按語。
    4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172-174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5 李學勤認為,王應是商王,周方伯是周君。這是周人所占卜之辭。清華大學甲骨學課,2008年6月4日.
    6 《甲詁》,2972頁.
    1 諸家之詛見周法高主编《金文詁林》,第四册1703頁.
    2 方氏、高氏之說見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第四冊1858-1859頁.
    3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301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2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一八八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3 黄天樹:《<說文解字>部首與甲骨文》,原載《語言》第3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收入氏著《黄天樹古文字論集》.328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
    4 高田忠周認為“(?)”為“捍”的古文,吳闔生認為與“扞”同字.其設均見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第四册1898頁.
    1 裘鍚圭:《文字學概要》,125-12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2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943頁,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
    3 同前注.944-945頁.
    4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2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5 容庚:《金文编》將前四個列于0398(?)字頭下,將後兩個列于0416共字頭下。林澐指出釋為“奴”是錯誤的,應為“共”字。董蓮池認為林煙的觀點是正確的,將0398字頭下的四個字歸入“共”字條下.林說見其《新版<金文編>/E文部分釋字商榷》,2頁,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八届年會論文.]990年;董說見其《金文编校補》.79-80頁,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1 裘錫圭認為“龔”讀作“供”為妥.見氏著《戎生编鐘銘文考釋》文後“追記”.《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374頁,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
    2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104頁.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1月.
    3 孫詒讓:《古籀餘論》,卷三·二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
    4 唐蘭說見其《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文物》1978年第3期:于豪亮說見其《牆盤 銘文考釋》,《古研》第七輯:李學勤說見其《論史牆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裘錫圭說 見其《史牆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
    1 孫詒讓:《古拾》.下·十五(38頁)。
    2 劉宗漢:《(?)方彝考釋》.《古研》第十六輯,228頁.
    3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册3414頁。
    1 劉 釗:《古文字構形學》.104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2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272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3 李孝定說見《甲詁》,第四冊3413頁。
    4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釋乎》.60頁.北京:中國科學院出版,1954年2月。
    5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2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94-95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2 陳漢平:《釋甲骨文嘉字》.《古文字論集(一)》142頁,《考古與文物》编輯部1983年11月。陳秉新:《殷虚征人方卜辭地名滙釋》,《文物研究》第五輯70頁,合肥:黄山書社1989年9月.
    1 林義光:《文源》卷六.十八,1920寫印本。
    2 唐 蘭:《殷虚文字記》,101頁,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
    2 孫詒讓:《古拾》.中·十二。
    4 郭沫若:《考釋》,20頁.
    5 楊樹達:《金文說》.208頁.
    1 《金文编》,619頁.
    2 《侯馬盟書》.337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
    3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223-224頁,臺灣:聪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4 趙平安《金文考釋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448-454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1 林義光:《文源》.卷二.十三,1920寫印本。
    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釋巠》.一八二(390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3 此從裘錫圭先生說。見其《戎生编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367頁,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李學勤訓為“常”。見其《戎生編鐘論釋》,375頁。(出處同前文)
    1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5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2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81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3 洪家義:《令命的分化》.《古研》第十輯,122-126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
    1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詁林》,第一册373頁。
    2 周法高主编:《金文詁林},第七冊3422頁:孫常敍:《漢語詞彙》(重排本).60-6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3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86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1 王國維:《觀堂集林·釋史》卷六.四.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6月.
    1 李學勤:《克罍克盉的幾個問题》,《走出疑古時代》(修訂本),159-162頁,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2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自序》,7頁,北京:中國科學院出版,1954年2月.
    3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2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1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詁林》,第三冊2205頁。
    2 唐闡:《安陽殷墟五號墓座談紀要》,《考古》1977年第5期,346-347頁。
    3 劉翔等:《讀本》,388頁.
    1 李說見《侯馬盟書疑難字考》,《古研))第五輯292-294頁,中華書局1981年:劉說見《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研》第十六輯,112-113頁,中華書局1989年。
    3 黃天樹:《禹鼎銘文補釋》,《古文字學論稿》.61-64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卜辭通纂考釋》,137頁,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6月。
    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12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3 黄天樹:《殷墟甲骨文“有聲字”的構造》,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2005年6月:收入氏著《黄天樹古文字論集》.269-298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
    1 董作賓:《殷曆譜》下编卷八·九上.見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詁林》,第三册2698頁.
    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52-15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3 張世超等:《通解》,181頁。
    1 徐中舒:《怎樣研究中國古代文字》,《古研》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趙平安認為:“單是一種物象.即古代廣泛使用的狩獵工具--飛石索.”詳論見氏著《<說文:>小篆研究》,106頁.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湯餘惠:《郘鐘銘文補釋》.《古研》第二十輯13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3 陳 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4月;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20-38頁,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
    4 同前註,28頁。
    1 馬承源:《牆盤銘文別解》,《中國青銅器研究》,251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2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278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 裘鍚圭;《文字學概要》,132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2 郭沫若說見《金詁》第九册第4230-4231頁,于省吾說見第4231頁,白川靜說見《金文詁林補》第四册第2202頁。
    3 《通解》下冊卷十1857號“奔”字下釋此字為“‘奔'”之異構”.第2478-2479頁.嚴志斌《四版(金文编)校補》第79頁直接歸入“奔”字下。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1 王國維:《觀堂集林·釋弼》,288-289頁,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6月。
    2 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213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11月.
    3 《銘文選》,115頁。《引得》,88頁.
    4 林 澐:《說干、盾》,《古研》第二十二輯.91-95頁.中華書局,2000年7月。
    1 裘鍚圭:《文字學概要》,245-25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20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1 唐 蘭:《史(臣言)簋銘文考釋》,《考古》1972年第5期.後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182-186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2 黄鍚全:《汗簡注釋》,33-34頁,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
    3 李家浩:《信陽楚簡“澮”字及從“(?)”之字》,《中國語言學報》第一輯192-193頁,1982年12月.
    1 裘鍚圭:《獄簋銘補釋》。《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1-7頁.
    2 容庚:《金文编》,200頁。
    1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研》第一輯321-322頁.下引張說均出此文。
    2 參見吳鎮烽《獄器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6期,58-65頁。
    3 舊多釋為“溓公”,今從李學勤說。參見其《釋郭店簡祭公之顧命》,《文物》1998年第7期;收入氏著《重寫學術史》,41-45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1 趙平安:《釋古文字资枓中的“(?)”及相關諸字--從郭店楚簡談起》.載《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78-85頁.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 劉 釗:《釋“儥”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廿八期.123-132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12月.收入氏著《古文字考釋叢稿》.226-237頁.長沙:嶽麓書社,2005年7月。
    ‘(郭店楚墓竹簡》,132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裘鍚圭:<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華學》第六輯50-54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6月:又載氏著《中國出土文獻十講》,309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为,277頁.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李零認為此字從亡,為陽部字,疑以音近借為“御”,今本作“御”.見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刦.本),
    63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廖名春:《郭店簡從“杗”之字考釋)),{華學》第六輯8]頁,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1 裘錫圭:《戎生编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368頁,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
    2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第6期;收入氏著《中國古代文明研究》,141-151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3 各家的觀點分別見於:于省吾《雙劍移》,126頁;王輝《商周金文》.264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秦永龍《西周金文選注》.171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1 陳 劍:《说“慎”》.《甲骨金文考釋論集》,39-53頁.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4月。
    2 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上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見《古研》第九輯262-263頁,北京:中華 書局.1984年。
    3 李學勤:《師(?)鼎剩義》.《新出青銅器研究》,9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1 李學勤指出“專由”、“(?)由”讀為“溥心”、“彌由”,都為“廣由”義。《師(?)鼎剩義》.載《新出青銅器研究》,9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2 裘錫圭:《說“(?)白大師武”》,《考古》1978年5期:收入氏著《古文字論集>).357頁,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3 唐 闡:《周王鈇鐘考》,原載《故宮博物院年刊》,1936年7月。又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34-42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4 郭偉川:《宗周鐘(周王(害夫)鐘)新考》.《華學》第八輯.26-17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
    5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上,554頁,文物出版社,1989年。 原載《音樂研究》 1981年1期。
    1 陳秉新:《害即胡簋之胡本字說》,《考古與文物》1990年1期.80-83頁。
    2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79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 大西克也:《論古文字資料中的“害”字及其讀音問題》,《古研》第二十四輯,303-306頁。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4 楊樹達:《金文說》,218頁。
    1 俞 敏:《論古韻合怗屑沒曷五部之通轉》.《燕京學報》34期,1948年。
    2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一冊730-731頁.
    3 劉 釗:《古文字構形學》,49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4 孫詒讓:《古籀餘論》,卷三·二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
    5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第七冊3387-3388頁。
    1 王國維:《王國維遗書·魏石經殘石考》.第六冊195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983年9月.
    2 容 庚:《金文编》783頁;吳闓生:《吉文》,卷一十三;郭沫若:《考釋》.20頁.
    3 孫詒讓:《古拾》,中·十二。
    4 榻樹達:《金文說·疐鼎再跋》,207-208頁。
    1 羅振玉,王襄、朱芳圃、于省吾說見《甲詁》,第一冊150-151頁:張日昇說見《金詁》,第三册1326-1327頁。
    2 《甲詁》,151頁。
    3 徐中舒、屈萬里說,見《金詁》,第三冊1321、1326頁.
    4 吳振武:《新見西周再簋銘文釋讀》,《史學集刊》,2006年第2期,85页。
    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369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1 容 庚:《金文編》,710頁。
    2 林 澐:《士王二字同形分化說》,《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4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96年11月.
    3 楊樹達:《詞詮》,288頁,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1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13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1 于省吾:《雙劍誃》,上二·四(120頁).
    2 李學勤:《盤龍城與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又見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14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1 《金詁》.第十一冊5769頁。
    2 《甲詁》,第一册869頁,姚氏按語。
    3 方述鑫等:《甲骨金文字典》,101頁,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4 郭沫若:《考釋》137頁。
    5 于省吾:《雙劍誃》上二·八(128頁)。
    1 馬承源主編:《銘文選(三)》318頁.注二五。
    2 裘錫圭:《說金文“引”字的虛詞用法》,《裘錫圭學術文化随筆》,53頁,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0月。
    3 同前注。
    1 王輝:《商周金文》,154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1 孫海波:《甲骨文编》.330頁.517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2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詁林》,2844-2846頁。
    3 裘鍚圭:《文字學概要》.12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4 陳 劍:《金文字詞零釋(四則)》,載《古文字學論稿》133-146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5 李學勤:《碉生諸器銘文聯讀研究》,《文物》,2007年第8期.73頁。
    1 參看陳美蘭的《說琱生器兩種“以”字的用法》,載《古文字學論稿》,300-314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2 李學勤:《琱生諸器銘文聯讀研究》,《文物》2007年第8期71-75頁。
    3 郭沫若:《考釋》,120頁:馬承源主编:《銘文選(三)》,291頁,注一。
    4 王世民 陳公柔 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254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月。
    1 黄天樹:《柞伯鼎銘文補釋》.《中國文字》新第32期,34頁.臺灣:藝文印書館,2006年12月.
    2 王 力:《漢語史稿》第三章第三十九節.332頁,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陳彭年:《鉅宋廣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丁 度:《集韻》,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3年7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顧野王:《玉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
    孫詒讓:《札迻》卷十二,孫詒讓著、梁運華點校:《學術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月.
    王念孫:《讀書雜誌》,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3月。
    王念孫:《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王引之:《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王 筠:《說文句讀》,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9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徐 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許 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12月。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6月。
    曹 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10月。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12月
    陳漢平:《金文编訂補》,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陳年福:《甲骨文動詞詞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
    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陳焯湛:《古文字趣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 直:《讀金日札》,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程湘清:《漢語史專書--複音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
    崔達送:《中古漢語位移動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崔立斌:《<孟子>詞類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崔永東:《兩周金文虛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5月。
    第五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方詩銘、王修龄:《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方述鑫、林小安、常正光、彭裕商:《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馮勝君:《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月。
    馮 蒸:《說文同義詞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馮 蒸:《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6月。
    高 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高 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0月。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係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7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2年.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
    郭在貽:《訓詁學》(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年。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4月。
    洪家義:《金文選註繹》,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
    胡裕樹、范曉:《動詞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胡明揚主編:《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年5月。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5月。
    胡小石:《胡小石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金文今譯類檢》,南寧:廣西教育出版,2003年11月。
    黃侃:《爾雅音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
    黃侃、黃焯:《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黃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黃德寬:《漢字理論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
    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
    黃天樹:《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
    黃錫全:《汗簡注釋》,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
    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11月.蔣紹愚:《古漢語詞彙學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版.蔣紹愚:《蔣紹愚自選集》,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李家洛《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一一李家浩卷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65年。李 曦:《殷墟卜辭語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李學勤:《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李學勤:《古文獻叢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1月。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李學勤:《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月。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李玄伯:《中國古代社會新研》(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2月。
    李佐豐:《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
    李佐豐:《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廖序東:《廖序東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
    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
    劉翔、陳亢、陳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年9月。
    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嶽麓書社,2005年7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陸志韋:《漢語的構詞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陸志韋:《古音說略·上古聲母的幾個特殊問題》,《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244-283頁。
    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4月。
    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月。
    齊滬揚:《現代漢語空間問题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0月。
    錢宗武:《今文尚書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秦永龍:《西周金文選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0月。
    裘錫圭:《裘錫圭自選集》,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8月。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0月。
    裘錫圭:《中國出土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全廣鎮:《兩周金文通假字研究》,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學社,1941年。
    沈兼士:《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時兵:《上古漢語及物結構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孫常敍:《孫常敍古文字學論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孫常敍:《漢語詞彙》(重排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孫海波:《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9月。
    孫作雲:《孫作雲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輔仁大學,1939年。
    唐蘭:《殷墟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5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1月。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
    唐鈺明:《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釭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王國維:《王國維遗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年9月。
    王國維:《古史新証--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王力:《漢語語法綱要》,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6月。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月。
    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王藴智:《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現象探索》,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魏兆惠:《上古漢語連動式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5月。
    吳闓生:《吉金文錄》,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3月。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11月。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嚴志斌:《四版<金文編>校補》,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楊伯峻:《文言文法》,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7月。
    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2月。
    楊伯俊:《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3月。
    楊逢彬:《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9月。
    楊懷源:《西周金文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1月。
    楊寬:《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10月。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楊寬:《戰國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月。
    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6年10月。
    尹盛平:《西周微史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
    尹盛平:《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遗》,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 澤螺居楚辭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4月。
    喻遂生:《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2月。
    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
    曾憲通:《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詹鄞鑫:《漢字說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詹鄞鑫:《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張伯江、方梅《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張猛:《左傳謂語動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2月。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656頁,[日]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
    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
    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張守中等:《郭店楚簡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7月。
    張玉金:《甲骨文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9月。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年1月.
    趙克勤:《古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趙平安:《隸變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9月。
    周寳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2月。
    周秉鈞:《白話尚書》,長沙:嶽麓書社,1990年8月。
    周法高主编:《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附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7年。
    周法高編撰:《金文詁林補》,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七,1982年。
    周守晉:《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1月。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5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晁福林:《金文“蔑曆”與西周勉勵制度》,《歷史研究》,2008年第1期,33頁。
    陳秉新:《殷虛征人方卜辭地名滙釋》,《文物研究》第五輯,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9月,70頁。
    陳秉新:《害即胡簋之胡本字說》,《考古與文物》1990年1期,80-83頁。
    陳秉新:《釋“(?)”及相關字詞》,《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9頁。
    陳初生:《上古見系聲母發展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線索》,《古漢語研究》1989年 第1期,26-34頁。
    陳公柔:《西周金文訴訟辭語釋例》,《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97年10月,236頁。
    陳漢平:《釋甲骨文嘉字》,《古文字論集(一)》,《考古與文物》編輯部1983年11月,142頁。
    陳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402-414頁。
    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原載《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4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見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59-80頁。
    陳劍:《甲骨文舊釋“眢”和“(?)”的兩個字及金文“(?)”字新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177-233頁。
    陳劍:《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丁”--附:釋“速”》,《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
    陳劍:《釋西周金文中的“厷”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241頁。
    陳劍:《說“安”字》,北京大學語言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論叢》編委會编:《語 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349-363頁。
    陳劍:《金文“彖”字考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255頁。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載《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20-38頁。
    陳劍:《釋“琮”及相關諸字(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網站2008年12月12日。
    陳劍:《柞伯簋銘補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9年第1期,50-53頁;。
    陳劍:《釋西周金文的“(?)(贛)”字》,原載《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集刊》(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4月,8-19頁。
    陳劍:《甲骨金文“(?)”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40-44頁。
    陳劍:《釋造》,原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見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錢裝書局,2007年4月,127-176頁。
    陳劍:《說慎》,原載《簡帛研究》二○○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又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纔裝書局,2007年4月,39-53頁。
    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將鼎)”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2007年12月29日。
    陳劍:《金文字詞零釋(四則)》,《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133-146頁。
    陳絜、李晶:《南季鼎、揚簋與西周法制、官制研究中的相關問題》,《南開學報》 (哲社版)2007年第2期,104-106頁。
    陳美蘭:《說琱生器兩種“以”字的用法》,《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300-314頁。
    陳雙新:《樂器銘文“和”、“協”、“錫”、“雷”、“霝”釋義》,《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153頁。
    陳世輝:《牆盤銘文解說》,《考古》1980年第5期,434頁。
    陳偉:《上博、郭店二本<緇衣>對讀》,《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大學 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419頁。
    陳煒湛:《甲骨文同義詞研究》,載氏著《甲骨文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0頁。
    陳永正:《西周春秋銅器銘文中的聯結詞》,《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03-329頁。
    陳英傑:《金文釋詞二則》,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140-141頁。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07年6月。
    大西克也:《論古文字資料中的“邦”和“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186-194頁。
    大西克也:《論古文字資料中的“害”字及其讀音問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303-306頁。
    董蓮池:《(?)字釋禱說的幾點疑惑》,《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7-121頁。
    方述鑫:《召伯虎簋銘文新釋》,《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1期,65頁。
    馮勝利:《論漢語的“韻律詞”》,《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
    馮勝利:《論漢語的自然音步》,《中國語文》1998年第1期。
    馮蒸:《上古漢語的宵談對轉與古代印度語言中的-am>o/-u型音變--附論上古漢語的宵陽對轉和宵元對轉及宵葉對轉》,《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6月,183-197頁。
    管變初:《“蔑曆”的語法分析》,《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7月,62-68頁。
    高亨:《毛公鼎銘箋注》,《東北大學學報》(誌林),1941年。
    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釋談到殷代在進行文字簡化》,《郭沫若全集·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216-228頁。
    郭沫若:《班簋的再發現》,原載《文物》1972年9期;見氏著《郭沫若全集· 金文從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424頁。
    郭偉川:《宗周鐘(周王(害夫)鐘)新考》,《華學》第八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26-37頁。
    郭錫良:《介詞“于”的起源和發展》,《中國語文》1997年第2期,131-138頁。
    郭錫良:《先秦漢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發展》,《中國語文》2003年第3期。
    郭錫良:《介詞“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後收入氏著《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233-244頁。
    何琳儀:《郭店楚簡選釋》,《文物研究》總第12輯,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又載《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何琳儀、黃錫全:《(害夫)簋考釋六則》,《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114頁。
    何琳儀:《九里墩鼓座銘文新釋》,《出土文獻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71頁。
    何琳儀、徐在國:《釋“(?)”及其相關字》,《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臺灣: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03-112頁。
    何琳儀、時兵:《釋(?)》,《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第59頁。
    洪家義:《令命的分化》,《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122-126頁。
    胡雲鳳:《殷周金文動詞研究》,《夏商周文明研究--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127-148頁。
    胡明扬:《動名兼類的計量考察》,《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年5月,262頁、266頁。
    黃德寬:《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75頁。
    黃德寬:《釋琉璃河太保二器中的“(?)”字》,《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 出版社,2008年4月,27-30頁。
    黃天樹:《甲骨新綴廿二例》,《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371頁;收入氏著《黄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243頁。
    黃天樹:《<說文解字>部首與甲骨文》,原載《語言》第3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收入氏著《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339頁。
    黃天樹:《<說文>重文與正篆關係補論》,《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320頁。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有聲字”的構造》,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2005年6月;收入氏著《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269-298頁。
    黃天樹:《(?)比盨銘文補釋》,陝西師範大學、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主辦:《黃盛璋 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84-188頁。
    黃天樹:《柞伯鼎銘文補釋》,《中國文字》新第32期,臺灣:藝文印書館,2006年12月,34頁。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驗辭中的氣象紀錄》,《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35-72頁。
    黃天樹:《禹鼎銘文補釋》,《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60-68頁。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助動詞補說》,《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4期,36-40頁。
    黃偉嘉:《甲金文中“在、于、自、從”四字介詞用法的發展變化及其相互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66-75頁。
    黃錫全、于炳文:《山西晉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鐘銘文初釋》,《考古》1995年第2期,170-178頁。
    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兼談(?)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35-43頁。
    姜寶昌:《卜辭虛詞試析》,載程湘清主编《先秦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2年,29-30頁。
    金國泰:《西周軍事銘文中的“追”字》,《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09-113頁。
    李家浩:《從戰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現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9-19頁。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66-169頁。
    李家浩:《(黑敢)鐘銘文考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64-81頁。
    李家浩:《包山楚簡“(?)”字及其相關之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72-288頁。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三篇·附記》,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0頁。
    李家浩:《季姬方尊銘文補釋》,陝西師範大學、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主辦:《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39-145頁。
    李家浩:《說“(?)不廷方”》,《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11-17頁。
    李家浩:《釋老簋銘文中的“(?)”字--兼談“只”字來源》,《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233-236頁.
    李零:《古文字雜識(五則)》,《國學研究》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267-274頁。
    李學勤:《利簋銘與歲星》,《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9年10月,205頁。
    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匜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51頁。
    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文物》1980年第9期。
    李學勤:《何尊新釋》,《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人文雜誌》1981年第6期。
    李學勤:《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轉讓》,原載《光明日報》1983年11月30日;又見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108頁。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第6期;見氏著《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141-152頁。
    李學勤:《它簋新釋--關于西周商業的又一例證》,《文物與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273-274頁。
    李學勤:《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84頁。
    李學勤:《周文王時期卜甲與商周文化關係》,《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138頁。
    李學勤:《大盂鼎新論》,原載《鄭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3期,收入氏著《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155-163頁。
    李學勤:《祭公謀父及其德論》,原載《齊魯學刊》1988年第3期;收入氏著《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189頁。
    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尺規--周原莊白、強家兩處青銅器窖藏的綜 合研究》,原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年1期;見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87頁。
    李學勤:《論史牆盤及其意義》,原載《考古學報》1978年2期;見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77頁。
    李學勤:《兮甲盤與駒父盨》,《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142頁。
    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原載《考古》1979年第1期;見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2頁。
    李學勤:《師(?)鼎剩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94-97頁。
    李學勤《史密簋銘所記西周重要史實》,《走出疑古時代》(修訂本),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171頁。
    李學勤:《克罍克盉的幾個問題》,《走出疑古時代》(修訂本),瀋陽:遼寧大學 出版社,1997年12月,159-162頁。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375-378頁。
    李學勤:《鮮簋的初步研究》,《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285頁。
    李學勤:《晉侯穌編鐘的時、地、人》,《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8頁。
    李學勤:《談叔矢方鼎及其他》,《文物》2001年10期;收入氏著《中國古代文 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82-86頁。
    李學勤:《說“茲”與“才”》,《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170-171頁。
    李學勤:《郭子姜首盤和“及”字的一種用法》,《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收入氏著《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267頁。
    李學勤:《論應國墓地出土的匍盉》,《平頂山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收入氏著《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241-244頁。
    李學勤:《論士山盤》,載《遯亨集--呂紹剛教授古稀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年。收入氏著《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195-198頁。
    李學勤:《頌器的分合及其年代的推定》,《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161頁。
    李學勤:《琱生諸器銘文聯讀研究》,《文物》2007年第8期,71-75頁。
    李學勤:《“秦子”新釋》,載《文博》,2003年第5期。收入氏著《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204-209頁。
    李宗焜:《卜辭中的“望乘”--兼釋“比”的辭意》,《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117-138頁。
    廖名春:《郭店簡從“(止木)”之字考釋》,《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81頁。
    林澐:《琱生簋新釋》,《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127頁。
    林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67-92頁。
    林澐:《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釋字商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八屆年會論文,1990年,2頁。
    林澐:《說干、盾》,《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93-95頁。
    林澐:《士王二字同形分化說》,《盡心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1-11頁。
    林義光:《文源》,二十九·下,一九二零年寫印本影印。
    劉桓:《金文札記(四則)》,《語言》第二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320-321頁。
    劉樂賢:《郭店楚簡雜考(五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206-207頁。
    劉樂賢:《額濟納漢簡的“唬”字與楚簡的“虐”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488-490頁。
    劉信芳:《九店楚簡日書與秦簡日書比較研究》,《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10月,524頁。
    劉釗:《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74-75頁。
    劉釗:《釋“債”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廿八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123-132頁。
    劉釗:《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7月,140-148頁。
    劉釗:《談古文字資料在古漢語研究中的重要性》,《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嶽麓書社,2005年7月,425-437頁。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軍禮》,《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326-346頁。
    劉雨:《金文研究中的三個難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73頁。
    劉雨:《近出殷周金文綜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155頁。
    劉源:《殷墟“比某”卜辭補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111-116頁。
    劉昭瑞:《試說多友鼎銘文中的“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193-194頁。
    劉宗漢:《(?)方彝考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228頁。
    陸儉明:《現代漢語不及物動詞之管見》,《語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年,164頁。
    陸志韋:《古音說略·上古聲母的幾個特殊問題》之五“上古喉牙音跟舌齒音的通轉”,《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5月,261-267頁。
    羅衛東:《读五年琱生尊铭文札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510頁。
    馬真:《先秦複音詞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0年第5期54-63頁。
    馬真:《先秦複音詞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1年第1期76-84頁。
    馬承源:《戎生鐘銘文的探討》,《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359-364頁。
    馬承源:《牆盤銘文別解》,《中國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251頁。
    馬承源:《新獲西周青銅器研究二則》,《中國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299頁。
    孟蓬生:《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67-272頁。
    孟蓬生:《師(宀袁)簋“弗叚組”新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2009年2月25日。
    戚桂宴:《永盂銘殘字考釋》,《考古》1981年第5期,448頁。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原載《文物》1978年第3期,374頁;收入氏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71-385頁。
    裘錫圭:《“畀”字補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4頁。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釋“庸” “豐” “鞀”》,原載《中華文史論叢》1980年第2輯,收入氏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202頁。
    裘錫圭:《說“(?)白大師武”》,《考古》1978年5期;收入氏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357頁。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文與考釋》,原載《音樂研究》1981年1期;《曾侯乙墓》上,文物出版社,1989年,554頁。
    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律”》,《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8-17頁。
    裘錫圭:《古文字釋讀三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95-404頁。
    裘錫圭:《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70頁。
    裘錫圭:《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148-155頁。
    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1-44頁。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45-60頁。
    裘錫圭:《閱讀古籍要重視考古資料》,《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61-72頁。
    裘錫圭:《讀書札記(九則)》,《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142-155頁。
    裘錫圭:《釋郭店<緇衣> “出言有|,黎民所(?)”---兼說“|”為“針”之初文》,荊門郭店楚簡研究(國際)中心編:《古墓新知》,香港:香港國際 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1-8頁.
    裘錫圭:《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364-370頁。
    裘錫圭:《說字小記·說“去” “今”》,《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648頁。
    裘錫圭:《殷墟甲骨文里的“遠” “(?)”(邇)及有關諸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頁。
    裘錫圭:《<神烏傅(賦)>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收入氏著《中國出土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417頁。
    裘錫圭:《古文獻中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東方文化》36卷1、2號,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2年,第39-45頁。
    裘錫圭:《從殷墟卜辭的“王占曰”說到上古漢語的宵談對轉》,《中國語文》2002年第1期,70-76頁。
    裘錫圭:《古文字學簡史》,《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0月,140頁。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1-5頁。
    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366頁。
    裘錫圭:《釋“衍” “侃”》,《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灣:萬卷樓圖 書有限公司,民國82年6月初版。
    裘錫圭:《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三分,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659-686頁。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78頁。
    裘錫圭:《說“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06-110頁。
    裘錫圭:《卜辭“異”字和詩、書裏的“式”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31頁。
    裘錫圭:《說“僕庸”》,原載《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收入氏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366-386頁。
    裘錫圭:《關于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298-300頁。
    裘錫圭:《關于晉侯銅器銘文的幾個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年第2期,35-41頁。
    裘錫圭:《讀逨器銘文札記三則》,《文物》2003年第6期,74-77頁。
    裘錫圭:《漢簡中所見韓朋故事的新資料》,《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又見《中國出土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400頁。
    裘錫圭:《說金文“引”字的虛詞用法》,《裘錫圭學術文化随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0月,53頁。
    裘錫圭:《燹公盨銘文考釋》,原載保利藝術博物館《燹公盨--大禹治水與為政以德》,綫裝書局2002年;又載《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收入氏著《中國出土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46-77頁。
    裘錫圭:《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華學》第六輯,50-54頁: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又載《中國出土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309頁。
    裘錫圭:《獄簋銘補釋》,《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1-7頁。
    商艷濤:《金文“(?)”字補議》,《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2期。
    沈培:《上博簡<緇衣>篇“(?)”字解》,謝維揚、朱淵清主編:《新出土文獻 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132-136頁。
    沈培:《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皀”字用為“登”證說》,《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52頁。
    孫常敍:《曶鼎銘文通釋》,《孫常敍古文字學論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7,212-213頁。
    孫剛:《齊系文字研究》,長春:吉林大學2008年碩士畢業論文,155-156頁。
    孫亞冰:《眉縣楊家村(?)二、(?)三逨鼎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25-32頁。
    孫稚雛:《保卣銘文彙釋》,《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203頁。
    湯餘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48頁。
    湯餘惠:《包山楚簡讀後記》,《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69-79頁。
    湯餘惠:《郘鐘銘文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131頁。
    湯廷池:《漢語句法與語法的照應詞》,《清華學報》(臺灣)Vol.22,No.4.1992。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51頁。
    唐蘭:《永盂銘文解釋》,《文物》1972年第1期;後收入氏著《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168-174頁。
    唐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註釋》,《文物》1976年第5期;後收入氏著《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204頁。
    唐蘭:《作冊令尊及作冊令彝銘文考釋》,原載《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四卷一期,1934年。又收入氏著《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6-14頁。
    唐蘭:《安陽殷墟五號墓座談紀要》,《考古》1977年第5期,346-347頁。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文物》1978年第3期,又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209-223頁。
    唐蘭:《“蔑曆”新詁》,《文物》1979年第5期。
    唐鈺明:《據出土文獻評論兩部辭書釋義得失三則》,《中國語文》2003年第1期,80-84頁。
    唐鈺明:《“臭”字字義演變簡析》,《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152-160頁。
    唐鈺明:《定量方法與古文字資料的辭彙語法研究》,《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3-31頁。
    唐鈺明:《四十年來的古漢語語法研究》,《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頁。
    唐鈺明:《金文複音詞簡論--兼論漢語複音化的起源》,原載《人類學論文選 集》,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年;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32頁。
    唐鈺明:《甲金文詞義辨析兩則·御馭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10月,163-168頁。
    唐鈺明:《異文在釋讀銅器銘文中的作用》,《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82-92頁。
    唐鈺明:《金文複音詞“左右”源流考》,《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238頁。
    王力:《漢語實詞的分類》,《北京大學學報》1959年2期。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一卷68頁。
    王力:《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十六卷268頁。
    王力:《關於詞類的劃分》,《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十六卷316-317頁。
    王力:《詞和仂語界限的問題》,《龍蟲並雕齋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61頁。
    王輝:《讀扶風縣武郡村窖藏銅器銘文小記》,《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4期,15頁。
    王海棻:《<西周金文語法研究>讀後》,《中國語文》1982年第6期,469-470頁。
    王人聰:《西周金文“啻官”一詞釋義》,《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47-48頁。
    王顯:《談虛詞“舍”、“舒”、“予”》,《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9月,179-193頁。
    王占奎:《琱生三器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5期。
    吳匡、蔡哲茂:《釋金文(?)、(?)、(?)、(?)諸字》,《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137-143頁。
    吳鎮烽:《(?)器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6期,58-65頁。
    吳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筆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308-337頁。
    吳振武:《“(?)”字的音形義》,《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287-300頁。
    吳振武:《新見西周再簋銘文釋讀》,《史學集刊》,2006年第2期,85頁。
    武振玉:《試論金文中“咸”的特殊用法》,《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1期,32-35頁。
    武振玉:《兩周金文詞類研究(虛詞篇)》,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解惠全:《談實詞的虛化》,《語言研究論叢》第4輯,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原載《史語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1936年3月;見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54頁。
    徐中舒:《怎樣考釋古文字》,原載《古文字學論集》,香港中國文化研究所,1983年9月;又見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437頁。
    徐中舒:《對金文編的幾點意見》,《考古》1959年第7期。
    徐中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又收入《徐中舒歷 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290-1312頁。
    徐中舒:《怎樣研究中國古代文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1-8頁。
    徐寶貴《甲骨文考釋三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 出版社,1996年9月,42頁。
    徐寶貴:《以“它” “也”為偏旁文字的分化》,《文史》2007年第三輯,227-256頁。
    徐在國:《古文字考釋四則·釋“巷”》,《隸定古文疏證》,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308-312頁。
    楊逢彬:《論殷墟甲骨刻辭中“暨”的詞性》,《中國語文》2003年第3期,248-252頁。
    楊昇南:《卜辭所見諸侯對商王室的臣屬關係》,《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128-172頁。
    楊樹達:《書康誥見士于周解》,《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國科學院出版,1954年2月,219頁。
    楊五銘:《西周金文聯結詞“以” “用” “于”釋例》,《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367-378頁.
    姚孝遂:《文字形體的分化及其不可逆性》,《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科學出版社,1998年11月,158-159頁。
    姚孝遂:《再論古漢字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320頁。
    于豪亮:《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260頁。
    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89頁。
    于省吾:《關於“天亡簋”銘文的幾點論證》,《考古》,1960年第8期。
    于省吾:《略論西周金文中的六自和八自及其屯田制》,《考古》1964年第3期,152-155頁。
    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1-43頁。
    于省吾:《墙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1-16頁。
    俞敏:《論古韻合佔屑沒曷五部之通轉》,《燕京學報》34期,1948年。
    喻遂生:《甲骨文語法劄記二則》,《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62頁。
    虞萬里:《由簡牘字形的隸定分析形聲字通假的背景--以“常”、“嘗”為中心》,謝維揚、朱淵清主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140-149頁。
    詹鄞鑫:《關於本義的兩個問題》,載《漢語論叢》創刊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1990年1月,212頁。又見氏著《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 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5頁。
    張富海:《上博簡<子羔>篇“后稷之母”節考釋》,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46-52頁。
    張富海:《讀新出西周金文偶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245-250頁。
    張光裕:《新見保員簋銘試釋》,《考古》1991年第7期,649-652頁。
    张光裕:《新見“發孫虜鼎”及“(畏阝)凡伯怡父鼎”小記》,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22-127頁。
    張光裕:《新見老簋銘文及其年代》,《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14頁。
    張光裕:《(?)簋銘文與西周史事新証》,《文物》2009年第2期,53-56頁。
    張桂光:《古文字考釋四則》,《華南師院學報》,1982年第4期,87頁。
    張桂光:《甲骨文“見”字形義再釋》,《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臺灣:藝文印書館,民國八十八年,27頁。
    張桂光:《沬司徒疑簋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 書局,2000年7月,68頁。
    張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義》,《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27頁。
    張世祿:《詞彙講話》,《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295-301頁。
    張世超:《金文考釋二題》,《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29-133頁。
    張亞初:《周厲王所作祭器鈇簋考》,《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158頁。
    張亞初:《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230-267頁。
    張亞初:《古文字源流疏證釋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0月,368-396頁。
    張玉金:《卜辭中“暨”的用法》,《中國語文》1990年第1期49-53頁。
    張政烺:《邵王之諻鼎及毁銘考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本第三分,商務印書館,1939年10月。又見氏著《張政娘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4月,66-74頁。
    張政烺:《中山國胤嗣妾(次虫)壺》,《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244頁。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104-119頁。
    張政烺:《伯唐父鼎、孟員鼎甗銘文釋文》,《考古》1989年第6期。
    張振林:《師旂鼎銘文講疏》,《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54頁。
    趙誠:《牆盤銘文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23頁。
    趙誠:《甲骨文字的二重性及其構形關係》,《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221頁。
    趙誠:《金文的“皇”、“皝”“(皇攵)”》,《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07頁。
    趙平安:《金文考釋四篇》,《語言研究》,1994年第1期,180頁。
    趙平安:《釋包山楚簡中的“術”和“近”》,《考古》1998年第5期,80-81頁。
    趙平安:《漢字形體結構圍繞字音、字義的表現而進行的改造》,載《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75頁。
    趙平安:《釋郭店簡<成之聞之>中的“(?)”字》,《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1年9月。
    趙平安:《戰國文字的“(?)”與甲骨文“(?)”為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275-277頁
    趙平安:《釋古文字資料中的“(?)”及相關諸字--從郭店楚簡談起》,《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78-85頁。
    趙平安《<窮達以時>第九號簡考論-兼及先秦兩漢文獻中比干故事的衍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2期,18-21頁。
    趙平安:《<說文>古文考辨(五篇)》,《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1期,19頁。
    趙平安:《從<我鼎>銘文的“(?)”談到甲骨文相關諸字》,《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踪迹--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4-6頁。
    趙平安:《釋“(?)”及相關諸字》,《語言》第三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296-301頁。
    趙平安:《郭店楚簡與商周古文字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1期,1-3頁。
    曾憲通:《“作”字探源--兼談耒字的流變》,《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411頁。
    周寳宏:《商周金文詞義誤釋舉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293頁。
    周鳳五:《眉縣楊家村窖藏<四十二年逑鼎>銘文初探》,《華學》第七輯,2004年12月,97頁。
    周薦:《雙字組合與詞典收條》,《中國語文》,1999年第4期。
    朱德熙:《關於侯馬盟書的幾點補釋》,《朱德熙文集》第5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54-59頁。
    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朱德熙文集》第5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31-53頁。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
    朱鳳瀚:《論周金文中“肇”字的字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2000年第2期,18-25頁。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67-73頁。
    朱鳳瀚:《西周金文中的“取逍”與相關諸問題》,《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2007年9月,191-211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