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外交中的观念因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在外交方面经历了各种考验,取得了长足进步。将四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稍加比较,会发现他们之间的转变、继承和发展。其中,以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领导之间的转型最为突出。在时间上,1982年左右,是一个新的起点,自此之后,中国外交改变了先前革命的轨迹,进而转向合作与建设。
     对这种进步与转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中国外交的研究视角中,从观念层面对外交的探讨不足。本文运用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试图从观念的视角考察领导人观念变化与新中国外交演进之间的逻辑。
     在外交中,观念既是一种对物质世界“是什么样”的直观认知,也是一种对其“应该是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两者相互渗透,难以截然分开。具体外交观念,则主要包括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自我的定位。在对时代主题的认知上,中国领导人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型过程;在国际格局观上,中国领导人经历了从“两大阵营”、“三个世界”、“多极化”直至“和谐世界”的漫长道路;在对自身定位上,中国实现了从“世界革命者”到“国际社会一员”直至“负责任的建设者”的历史飞跃。这些均鲜明体现了四代领导集体具有时代特征的外交思维――即毛泽东推进世界革命的革命性思维;邓小平立足搞好国内事务的务实性思维;江泽民“求和求同”的内敛思维以及胡锦涛建设性参与、构筑和谐世界的开放性思维。
     如果将外交观念的变化继续向前推进,需要回答的问题便是“什么导致了观念的变化”?目前大致存在两种解释模式,一是国内政治决定模式,认为外交政策调整主要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结果;二是国际环境解释模式,认为外交政策变化更受国际战略格局以及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和政治联系的影响。本文认为,任何以单一模式来解释中国对外行为的做法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应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次来综合分析。就中国外交而言,国际层次因素主要包括安全威胁的判断、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变以及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国内层次因素则包括主要矛盾的判断、发展战略的确定以及发展路径的选择等等。
     在“新中国对美外交中的观念”这个案例研究中,本文侧重于从中国领导人的角度,剖析中国美国观的变化,以及这种观念变化在中国对美外交政策上的反映。在阐述中国领导人对美外交观念的变化时,除了引证各种文本(包括官方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等)中所直接反映出的表述上的区别外,更注重结合国内、国际背景来验证外交观念的变化及其具体体现。
     对领导人观念变化的研究表明,变化了的时空条件通过领导人观念这个转换器带来外交政策上的具体调整。一定程度上,观念起着路线图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国在某个阶段选择了某种政策,也能大概预估在将来中国可能采取某种外交倾向,因为外交观念融合了某种价值判断。
This thesis aim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conceptual elements in PRC’s foreign policy transformation, esp. since China’s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t is self-evident that, led by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China’s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China has undergone various diplomatic tests an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Slightly comparing China’s foreign policies under the four generations, it is not hard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transitions as well as inheritance. Among the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are most eminent. If judging by time, the year 1982 marks a new starting- point where China’s diplomacy diverted from the former revolutionary path to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this coincidently complies with China’s domestic reforms and international opening-up.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is thesis is that the changing conceptual views of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China’s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n the world, on China itself has been constructing China’s foreign policies. However, in the traditional China’s diplomacy research, conceptual perspective is often neglected. In this thesis, 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he author attempts to, from the conceptual perspective, observ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leaders’views and the transitions of new China’s diplomacy.
     In the context of foreign policy, conceptual view is not only a direct perception of what the material world is, but also the value judgment of what it should be. The two are closely intertwined and hard to be separated distinctively. When talking about China’s foreign policies, conceptual view concerns how to perceive the world as well as how to recognize self-identity. Specifically, on the view of the theme of the times, Chinese leaders have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war and revolution to peace and development; on the view of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Chinese leaders have walked through the long path from two camps, three worlds, and multi-polarization to the harmonious world; and on the view of self identity, China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previous world revolutionary to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now the responsible constructor. These changes eminently reflect the distinctive diplomatic thoughts of four generations with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Namely, Mao Zedong’s revolutionary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revolution, Deng Xiaoping’s pragmatic thought based upon domestic economic construction, Jiang Zemin’s reserved thought of maintaining peace and seeking for the common and HuJintao’s opening thought of constructive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world.
     Further questioning the reas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ceptual views, there have already existed two explanatory modes. one is domestic politics mode, assuming that the adaptations of foreign policy is the results of transformation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other i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mode, assuming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policy is mor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ructure and the influences exerted by China’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relation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t is logically irrigid to explain China’s diplomatic behavior just through any unilateral mode. I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rom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As for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t could be judged by the source of security threat,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ruc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upon national behavior. And for the domestic level, it includes the judgment on major contradict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hoice of development path and so forth.
     In the cas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to the United State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Chinese leaders’American views, and the consequent reflections on Sino-US foreign policies. In illust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eaders’American views, the thesis not only cites the narrative contrasts and differences reflected directly from various texts (including official documents and leaders’speech records), 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estify the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 by combin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s facing China.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changed historical and spatial conditions can only bring about specific adjustments to foreign policies through the switch of leaders’conceptual views. To some extent, conceptual elements functions as the route map, for it can not only explain the reason why China adopted a type of policy in specific period of time, but also it foresees the diplomatic trend that China may adopt in the future, as conceptual elements also contain certain kinds of value judgments.
引文
1参见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当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本论文中所涉及年代如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均指二十世纪。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只用阿拉伯数字70年代表示。
    4贾庆国:《中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的调整》,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香港:天地特殊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64-69页。
    5 Quansheng Zhao,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 Hongkong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谢益显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史1949-1995》,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268页。
    7曲星著:《中国外交5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8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继续重申了中国将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或政策,但楚树龙教授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6期的“全面建设小康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一文中指出:“从一定意义来看,‘独立自主’不是自20世界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实质或实际内容,也不会是今后二十年中国外交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它仅是个形式或方式。中国的总体外交战略将从‘独立自主’、‘和平环境’走向‘共同发展与安全’。”
    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7年版。
    13《毛泽东军事文集》编辑组变:《毛泽东军事文集》(1-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1-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卷),1993年版。
    17《江泽民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19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20《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1《人民日报》,2005年5月16日。
    22《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8日。
    23《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24 [苏]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5 [美]基辛格:《白宫岁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26王辑思:“中国尺度全球视野”,《中国学者看世界:中国外交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
    27中国学者的成果有代表性的是,博士论文内,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论文类,有代表性的如:王逸舟,“中国外交三十年:对进步与不足的若干思考”,载《外交评论》2007年10月总第98期;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牛军:“世界的中国: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中国内政与外交:历史思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28曲星:《中国外交50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9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一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30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当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5 -16页。
    31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32马小军:《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大局?》,载《党的建设》,2006年第2期,第52页。
    33 L. Hongshan, Z. Hong (Eds.), Image, Perception and the Making of U.S-China Relation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8.
    34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文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9-20页。
    35陈有为:《天安门事件后中共与美国外交内幕》,台北:正中书局,1999年版,第315-316页。
    36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530-537页。
    37张妍:《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38该领域比较有代表的有:周琪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刘建飞的《美国与反共主义》、王晓德的《美国文化与外交》、韩德(Michael Hunt)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等。
    39参见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Mark Mancall,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No.349, September 1963, pp.14-26; C. P. Fitzgerald, The Chinese View of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Morris Rossabi,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40 David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41 America Views China: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Then and Now, Bethleha, Pa.: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1991
    42参见Benjamin I. Schwartz, Communism and China: Ideology in Flux,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J.D.Armstrong,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Donald S. Zagoria, Ideolog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G. Schwab ed., Ideolog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Glob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yrco, 1978; Peter Van Ness,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43参见Samuel S.Kim, The Maoist Image of World Order, World Order Studies Program Paper,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7; Michel Oksenberg, Mao’s Policy Comitments, 1921-1976, Problems of Communism, Vol. 25, November/ December 1976, pp.219-235; John Gittings,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4; Lucian W. Pye, Mao Tse-tung’s Leadership Styl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91, Summer 1976, pp. 219-235.
    44在他看来,中国政治文化中存在着两种互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强调和谐与共识,另一方面又强调“关系”,因此,派系、派系斗争就成为中国政治的一个特点。参见白鲁恂:《中国政治变与常》,胡祖庆译,台北:五南图书,1988年版。
    45 Kenneth G. Liberthal, The Foreign Policy Debate in Peking as Seen through Allegorical Articles, 1973-76, China Quarterly, No. 71, September 1977, pp.528-554.
    46 A. Doak Barnett,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Michael H. Hunt & Odd Arne Westa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Field Report on New Historical and Old Research Problems, China Quarterly, No. 122, June 1990, pp. 258-272; David L. Shambaugh,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Bureaucracy, China Quarterly, No.110, June 1987, pp.276-304;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7 Lu Ning, The Dynamics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 Making in China,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1997 ; Quansheng Zhao,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8 Susan L. Shirk,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49参见Allen Whiting, China Crosses the Yalu: 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Donald Zagoria, Vietnam Triangle, New York: Pegasus, 1967; Thomas W. Robinson: The View from Peking: China’s policies towards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viet Union and Japan, Pacific Affairs, Vol.45, 1972,pp.333-355; Michael Yahuda, China’s Role in World Affair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8.
    50 Herbert J. Ellison ed., The Sino-Soviet Conflict: A Global Perspectiv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2; Douglas T. Stuart & William T. Tow ed., China Fact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ctice Hall, 1981; Kenneth G. Lieberthal, Sino-Soviet Conflict in the 1970s: Its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ategic Triangle,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1978.
    51参见Michael Ng-Quinn, Effects of Bipolarity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urvey, Vol. 26, No.2, 1982, pp.102-130; John Gitttings,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Jonathan D. Pollack, China in the Evolv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Norton Ginsburg and Bernard A. Lalor ed., China: The 80’s Era, Boul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4; Edward Friedman, On Maoist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System, China Quarterly, No.80, December 1979, pp. 806-837.
    52 Richard C., Snyder, H.W. Bruck, Burton Spa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Revised),New York: Palgrave Macmilan, 2002, pp. 59-60.
    53 Harold and Margaret Sport,‘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edited by James N. Rosenau,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9, pp. 41-56.
    54 Jeffery T. Checkel,“The Constructivist Tu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orld Politics, 1998,p.50.
     55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至133页。
    56 Alastair Iain Johnston,Cultural realism :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 p.28.
    57顾关福:《50年的中国外交战略及展望》,载《和平与发展》1999年第4期。
    58 Allen S. whiting, China Crosses the Yalu: 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59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年版。
    
    60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1邹谠:《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中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2【美】赵全胜著周琪译:《解读中国外交政策:微观·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台北: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34一135页。
    63 Lucian W. Pye,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1162.
    64牛军:《论60年代末中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6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3页。
    66《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牛津出版社1978年版,第526页。
    67《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牛津出版社1978年版,第91页和第781页。
    68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0·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4页。
    69按照美国学者温特等人的分法,解构主义主要有四个流派:一是以阿什利为代表的激进建构主义;二是温特一派主流建构主义;三是以约翰?拉格为代表的现代性建构主义,既反对“彻底”的后现代主义,也反对向主流理论的过分妥协;四是女权主义建构主义。详见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70【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1决策者对他者的知觉既来源于历史经验教训,也来源于个人、政府内部决策机构以及沟通过程。但杰维斯强调认知过程的学习过程。详见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72 Richard C. Snyder, H. W. Bruck, Burton Spa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Revised), New York: Palgarave Macmilan, 2002, pp.59-60.
    73这些总结来自楚树龙等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刘建飞著:《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其他相关论文。
    74观念的类型会在第二节具体论述。
    75王逸舟:《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欧洲》1994年第5期第4-5页。
    76参见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7王辑思:《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78【美】戴维·蓝普顿著姚芸竹译:《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79培根的“假象说”强调意识形态是由各种非理性的和情感性因素构成的,与人性、人的感觉和情感的不正确有关,是植根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随着人的物质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详见培根:《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8-34页。
    80托拉西的“观念科学”是在反对形而上学和宗教偏见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受益于洛克等人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观念来源于感觉,思考就是感知(feel)事物,只要通过对观念、感觉的仔细分析,就能“像动物学家研究动物标本那样探究人类思维”,从而排除错误思想和偏见。详见Burnard Susser, Political Ideology in the Modern World, 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5.
    81这一思想在恩格斯1894年写给梅林的信中得到了更加清晰详尽的阐释。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0页。
    8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84申小翠肖瑛:《马克思与曼海姆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研究》,载《广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85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9页.
    86 J.R.Shinde,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Delhi:Deep & Deep Publications,pp. 50-53.
    87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88刘建飞:《论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7期,第33至37页。
    89 Bruce W. Jentles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Dynamics of Choice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Inc, 2000) , pp.19-20.
    90 Thomas A. Metzger, China’s Current Ideological Marketplace,转引自黄克武主编:《思想、政权与社会力量》,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版,第161页。
    91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36页。
    92如王逸舟:《新世纪的中国与多边外交》,载《太平洋学报》2001年第4期;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此外,国外论文如Cheng Chwee Kuik,“Multilateralism in China s ASEAN Policy: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pi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7, No. 1 (April 2005)等。
    93 Suisheng Zhao,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in Suisheng Zhao,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East Gate Book, 2003, pp.66—90.
    94 Alastair Iain Johnston,Cultural realism :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pp.33-34.
    9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04页。
    96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250页。
    97孙富江:《文化的定义、内容与作用》,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54页。
    98楚树龙:《文化、文明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及国际关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2期,第12页。
    99同上,第14-15页。
    100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载《战略管理》2000年第4期,第1页。
    101其中虽有三教融合,但其核心内容可谓一脉相承,直到清末,延续了长达两千年。
    102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3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2期,第37页。
    104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105 Max Weber,“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Religions”, in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eds. , From Max Web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p. 280.转引自朱迪斯·戈尔斯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06李钢:《外交决策中的认知和人格因素》,载《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第34页。
    107 Hans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McGraw-Hill (7 edition), p.8.
    108 Richard Feinberg, The Intemperate Zone- The Third World Challenge to US Foreign Policy,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3, pp. 22-25.
    109 Judith Goldstein and Robert O. Keohane,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3-13
    110来源:Stephen Wal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Steven Smith, Kenneth Booth and Marysia Zalemski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53;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5页。
    111 James N. Rosenau,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ances Printer, 1980, pp.115-169.
    112 Bruce Russett and Harvey Starr, World Politics: A Menu for Choice, New York: W. H. Freeman, 1992, pp.11-17.
    113 William Wallac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London: Macmillan, 1971,p.11.
    114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15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16页。
    11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17页。
    117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中国途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第7-14页。
    
    118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第348-362页。
    119【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第11页。
    120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9页。
    121 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 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0) 34, pp.5-6.
    122 David Skidmore,“Explaining State Response to International Change”, Thomas J. Volgy and John E. Schwarz,“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nd Myriad Webs of Restraint,”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How Governments Respond to Global Change, ed. Jerel A. Rosati, Joe D. Hagan and Martin W. Samps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pp.50-52, pp.28-29.
    123 Thomas W. Robinson,“Restructur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1959-76: Three Episodes”, Why Nations Realign: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War World, ed. K.J. Holsti ,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pp.134-155.
    
    12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1页。
    125牛军:“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参考消息》,2004年9月2日。
    126牛军认为:“中国外交伦理的历史参照系主要有四个,一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中所阐释的一套相关论述;二是中国近代得经历;三是毛泽东时代遗产;四是西方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的或者失败的经验。但在实际中每一个参照系里面各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或不能完全认同。”详见牛军:《中国外交伦理的历史参照与思想资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第29页。
    127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
    128梁守德主编:《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29《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130《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8页。
    131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132虽然在时代观上毛泽东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小,但在其它的外交思想中,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是存在继承和吸取的。如大同思想,毛泽东在诗词中写道:“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反霸上,与老子说过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哲学思想有共同性。具体参见叶自成著:《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5页。
    133樊瑞平:《毛泽东哲学思想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类似观点还有李君如:《论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来源》,载《上海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第5-16页。
    134《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222页。
    135《列宁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44页。
    136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137《列宁全集》第27卷,第330页。
    138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39《斯大林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243页。
    140《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222页。
    141《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229页。
    
    14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680页。
    143《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36页,
    144《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87页。
    
    145《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84页。
    146《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7页。
    147《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97页。
    
    148《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00页。
    149《人民日报》1970年5月21日。
    
    150宫力:《邓小平与美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页。
    151邓小平:《邓小平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页。
    152“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153“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5页。
    154《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3页。
    155“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16页。
    156“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页。
    
    157“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158“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3页。
    159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会议上的发一言》,《人民日报》,1974年4月11日。
    
    160“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5-406页。
    161“增进中印友谊,加强南南合作”,《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页。
    162《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第285页。
    163“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6页。
    
    164“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165十三大报告。
    166十七大报告。
    167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168《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
    
    169《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93页。
    170《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58页。
    171《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59-160页。
    
    172《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05页。
    173《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36页。
    
    174《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87页。
    175《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06-508页
    176《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08页。
    177《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08-509页。
    
    178转引自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第133页。
    179《毛泽东外交文选》,第600页。
    
    180姚有志陈宇主编:《毛泽东大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第388页。
    181《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90页。
    182俞可平:《创新: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国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183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The World Bank , Globalization, Growth and Poverty: Building an Inclusive Worl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3 - 4.
    184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转引自《全球化与国民社会》,第233页。
    185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信息时代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引自《全球化与国民社会》,第223页。
    
    186同上,第226页。
    187樊勇明:《第三波全球化的经济效应》,载《国际观察》2004年第6期,第8页。
    188刘建飞著:《大博弈:中国的“太极”和美国的“拳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192王顺海杨运忠:《邓小平关于多极化世界的思想――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趋势》,载《国际观察》,1998年第5期,第1页。
    193《邓小平文选》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19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0页。
    195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65446/4526313.html
    19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85.html
    19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16.html
    19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5日,人民网
    199 h《ttp胡://锦cp涛c.p副eo主ple席.c在om法.c国n/G国B际/6关40系93研/67究50所7/发64表29演85讲5.h》t,ml新华网, 2001年11月6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2001-11/06/content_100865.htm
    200楚树龙:《中国的世界观和外交战略》,载《国际展望》,2006年2月(总第534期),第。。页。
    201江泽民:《在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的演讲》(200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2000年11月16日。
    202《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2002年4月10日),《人民日报》2002年4月11日。
    203近年来,学术界部分学者根据各主要大国综合国力的变化提出了“非极化”概念。详见刘建飞:《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4期。
    204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971778.htm
    205参见吴建民等:《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1期。
    206秦亚青:《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载《理论参考》,2007年第5期第23页。
    207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index.html;其中部分引自: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生生,第168-170。
    208 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 Norms,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National Security, in Peter J.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59.
    209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2,No.46, p.397.
    210【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282页。
    211【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译者前言第27页。
    212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420页。
    213【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284页。
    214同上,第285页。
    21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5日。
    216资中筠:“百年思想的冲击和撞击”,《美国研究》,1996年第4期,第26页。
    217《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18同上,第16页。
    219李宝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载《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1期,第19页。
    220《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60页。
    22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年3月),《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0页。
    222红/白(革命/反革命)力量说参见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223“历史上得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毛泽东:《为永久和平而战》(1938年5月)载《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224毛泽东:《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1947年12月),“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优势是在我们方面,不是在敌人方面。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营,已经形成。……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走向胜利得历史时代。”《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5-67页。
    225毛泽东:《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1957年11月),“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22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7页。
    227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228同上,第177页。
    229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230【日】毛里和子:《中苏同盟体制考》,载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231关于和平共处问题,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认识有所反复。杨奎松认为:“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成功,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让人遗憾的是,周恩来所倡导的这样一种政策转变的趋势并没有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几年之后,当毛泽东发现苏联‘不革命’以后,中国对外政策上的意识形态考虑又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详见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3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7卷,第42页。
    23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440页。
    234李捷:《中苏论战与中苏关系》,载《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5期。
    
    235楚树龙:《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和国家战略》,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第14页。
    236洪停杓、张植荣著:《当代中国外交新论》,香港:励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23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5-100页。
    238同上,第113-118页。
    239十三大报告。
    24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页。
    24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24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24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24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1页。
    245楚树龙认为:在新的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已从“和平环境”转变成了“和平发展”。详见楚树龙、郭宇立:《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模式》,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2期,第1页。
    
    246俞可平:“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外交”,《瞭望》,2007年第17期第31页。
    247刘建飞:《论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7期,第34页。
    248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0页。
    249庞中英:《“世界大国”与“正常国家”》,见楚树龙耿秦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25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07-01。
    251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252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年9月1日,中央党校镜像资料库党代会资料库。
    253《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人民日报,1982年9月2日,中央党校镜像资料库党代会资料库。
    254田增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255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77年8月12日。
    256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82年9月1日。
    25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6页。
    258邓小平:《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4页。
    25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26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261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26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5年9月12日。
    263温家宝向港澳记者介绍国内经济形势并回答提问,新华网,2009年4月12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4-12/1641793.shtml
    269比较有代表性的如James Mann, The China Fantasy: How Our Leaders Explain Away Chinese Repression, Viking Adult, 2007.
    270这主要是古典重商主义的观点,参见王正毅张岩贵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至37页。当然,也有学者反对将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分期,因为通过对1400—1800年世界各地区人口、生产和收入的估算以及世界贸易的分析,发现当时亚洲,尤其是中国拥有比全球其他地区更大的生产力,世界工业的中心在亚洲,而不是欧洲。详见安德烈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71黄平:《“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272《英使马戈尔尼来聘案》,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掌故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73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274参见外交学院2002级博士研究生刘智勇论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
    27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1一322页。
    276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页。
    277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卷,第291-292页。
    278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核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8月17日,转引自李捷:《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第123页。
    279转引自李丹慧:《同志加兄弟:195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对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之一)》,载李丹慧主编:《国际冷战史研究》,第82页。
    280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281周恩来1954年11月3日对外交部全体干部讲话,转引自洪停杓张植荣著:《当代中国外交新论》,香港:励志出版社,第38页。
    282杨公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理论与实践》,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283《人民日报》,1965年6月14日。
    284曲星指出,文革十年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所驻地国家和人民宣传毛泽东思想,见曲星:《中国外交五十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5在尼克松访问中国的那一天,《参考消息》头版右上角通常登毛主席语录的地方登的一条列宁语录。见于《参考消息》,1972年2月21日。
    286世界知识,2004年第4期,第55页。
    287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载《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年第1期。
    288袁鹏认为,中国要想做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其实并不容易。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责任论”其实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见http://news.sohu.com/20051222/n241070137.shtml
    289《中国是个大国吗?》,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1期,第18页。
    290此说法谨慎界定了中国影响力上升的分寸,见王逸舟:《当代中国的定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期,第1页。
    291张家栋认为从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方面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体系外国家。
    292关于国际责任,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明确而一致的判断,最低共识就是要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的稳定。具体可参见2006年“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青年研讨会内容综述。
    293这种提法的主要代表为时殷弘,参见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294刘建飞:《“中国责任论”:机遇还是挑战?》载《膫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23期,第64页。
    295 Andrew J. Nathan and Bruce Gilley, China’s New Rulers: The Secret Files, New York: NYREV, Inc.2002, p.205.
    296胡锦涛,转引自Andrew J. Nathan and Bruce Gilley, China’s New Rulers: The Secret Files, New York: NYREV, Inc.2002, p.207.
    298中国日报网2009年1月的统计是60多种磋商机制,而在社科院主办的纪念中美关系建交三十周年的研讨会上中美双方专家一致的表述是200多种。
    299金灿荣接受新华报社《中美关系:新起点新平台新机遇》访谈时的观点,见http://world.people.com.cn/GB/9073665.html
    300 Richard L. Armitage & Joseph S. Nye, A Smarter, More Secure America,CSIS,p.7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90309_mcgiffert_uschinasmartpower_web.pdf
    301王缉思:《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4页。
    302华尔兹给国际体系和结构下的定义是:体系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单位;体系包括结构,一个体系是由相互作用的单位组成的结构构成的,体系包括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地位。K.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40, 79.
    303同上。
    304 K.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7.
    305约翰·奥德尔:《美国国际货币政策――市场、力量和观念是政策转变的根源》,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306 Robert Keohane, Joseph Nye,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307在中国,“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这两个概念有些时候是有区别的,但在很多时候又基本没有区别,即指国际上的力量分布。详见楚树龙著:《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308 K.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p.80-81.
    309 K.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p.100-101.
    310在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中,《孙子兵法》被认为是古典战略研究的结晶。但从字面看,是指“作战的谋略”;在西方,“战略”则起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将军”,《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集战略实践与战略思想为一体的史书。在现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称为“战略的圣经”,在书中他将战略定义为“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详见李少军:《论战略观念的起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
    311《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3页。
    312《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页。
    313王缉思:《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大三角”》,载《美国研究》1992年第2期。
    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95页。
    
    315 Henry Kissinger,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1979, pp.763-765.
    316 Los Angeles Times, 29 May 1981.
    317 Banning N. Garrett and Bonie S. Glaser,“From Nixon to Reagan: China’s Changing Role in American Strategy,”in Kenneth A. Oye, Robert J. Lieber, and Donald Rothchild, eds., Eagle Resurgent: The Reagan Era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1987, pp. 268-270.
    318顾关福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17页。
    319 Martin L. Lasater,“Continuity, Clarification, or Change: U.S. Policy Towards China’s Reunification,”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VI, No. 4, Winter 1987, pp. 26-29
    320 Winston Lord,“Sino-American Relations: No Time for Complacency,”a speech on May 28, 1986, (DSB), Vol.
    86, No. 2114, September 1986, pp. 49-50.转引自王缉思:《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大三角”》,载《美国研究》1992年第2期。321 Stephen I. Levine,“The Uncertain Futur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Current History, Vol. 88, No. 539, September 1989, p. 295. ( ht
    322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thin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6, p.21.
    323秦亚青:《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载《党建》2004年第5期,第11页。
    324 Yu bin , Moscow and Beijing adapt to a different Pax America,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104qchina_russia.pdf
    325一般认为“9·11”只导致了美国“软实力”的衰落,主要体现在道德声望和国际形象上。
    326朱峰:《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变了吗?》,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0期,第9页。
    327【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又有学者将该书名字译为《美国实力的悖论》
    328朱峰:《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变了吗?》,第10页。
    329 Richard L. Armitage,“Implementing Smart Power: Setting Agenda for National Security Reform”, 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April 24, 2008, p.3, http://www.csis.org/media/csis/congress/ts0804024armitage-nye.pdf
    330朱峰:《世界究竟改变了多少?》,载《现代关系关系》2006年第9期,第14页。
    331马小军:《中国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0期,第17页。
    332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p.4.
    333 Ibid.,p. 163.
    334苏长和指出从分析性概念上看,国际制度不应该包括国际组织。因为国际制度指涉的是国际规则,而国际组织是规范的载体。参见苏长和:《重新定义国际制度》,载《欧洲》1999年第6期,第25页。
    335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336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79页。
    337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第4页。
    338江忆恩:《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第32-33页。
    339参见王缉思:《冷静、冷静、再冷静—对当前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几点观察》,载:《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9-10期。
    34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341王正毅:《理解中国转型》。
    34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第670页。
    343 Michell Bernard and John Ravenhill,“Beyond Product Cycles and Flying Geese: Regionalization, Hierarchy,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 Asia,”World Politics, Vol.47, No.2, 1995, pp.171-209
    344 Susan L. Shirk,“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ed., by Robert O. Keohane and Helen V. Miln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6, p.206.
    345曲博:《国际力量、国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第80页。
    346世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在《中国智库论坛》专题报告会上的演讲,《全景网络证券时报》2001年6月17日。
    347参见Peiter Boetielier, China’s Econom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Significance of WTO Membership for Continuing Reform, China Economic Outlook, January 2000.
    348 Nicholas R. Lardy, Integrating China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2, p. 163-165.
    349【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形势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2001年3月。
    350王缉思:《全球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见郭益耀、郑伟民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贸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351赵全胜:《解读中国外交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05页。
    352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353《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354《世界知识年鉴1989/1990》,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7-1064页。
    355 Jianwei Wang, Managing Conflict: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 Democracy and Collective Security, in Yong Deng Fei Ling Wang, eds, In the Eyes of the Dragon: China Views the Worl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1999, p.75.
    356 Amos Yoder, Chinese Policies toward Limiting Nuclear Weapons, Occasional Paper 22,The Stanley Foundation, March 1980,pp.23-24
    357 Harold K. Jacobson & M. Oksenberg,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P, the World Bank, and the GATT,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p. 163.
    358《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359欧阳五:《中国南亚救灾积极而真诚,展示大国风范》,《香港明报》,2005年1月11日。
    36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
    36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362具体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6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364参见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365 Susan 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366《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7页。
    36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68【美】赛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0页。
    36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页。
    
    37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37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37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4页。
    
    373高金钿主编:《国际战略学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37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37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37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377新华日报社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9-90页。
    378十七大报告。
    379王正毅:《理解中国转型:国家战略目标、制度调整与国际力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6期。
    380具体参见Joel Jay Kassiola, The Death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The Limit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politicization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381王正毅:《理解中国转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6期。
    38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38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页。
    384 Susan L. Shirk, 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 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s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4, p.31.
    38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386《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387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若干历史经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388《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389资料来源:齐桂珍:《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2003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39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
    39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1页。
    392《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4页。
    393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39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64页。
    39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149页。
    
    396傅治平著:《观念的聚变――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7页。
    397胡鞍钢:《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国政治改革》,载《改革》,1999年第3期,第60页。
    398同上。
    
    400十七大报告。
    401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8页。
    402门洪华:《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13至20页。
    404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23页。
    405部分参考李扬帆著:《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406【英】罗素(Bertrand A. W. Russell)《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407袁明:《对当前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看美国的几点思考》,载《美国研究》1989年第2期。
    410“全世界人民推介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1970年5月22日),《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584页。
    411转引自牛军:《毛泽东的外交遗产》,《人大建设》,2007年第2期,第17页。
    412王永钦:《1966-1976年中美苏关系纪事》,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212页。
    413一般认为,“一条线”战略的酝酿始于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事件”,1970年中国与美国友人埃德加·思诺的会见是在给美国领导人发出信号。具体参见梁守德主编:《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306页。
    414参见《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威廉·伯尔:《基辛格秘录》,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415“友好非盟国”主要是美国方面的表述,作为1981年美对台售武器后为缓解中国的焦虑,美国单方面提出。本文中的“准友好非盟国”的定位是参考楚树龙“中美两国互不为盟国和‘友好国家’”的表述,详见楚树龙著:《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目前尚未见官方对该阶段对中美关系性质定位的明确表述,只将美国说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成员”。
    416楚树龙著:《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417《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34页。
    418毛泽东同参加中央军委会议人员谈话记录,1973年12月21日,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第1670页。
    419《夺取新的胜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1972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420《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73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421《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第1版。
    422宫力:《通向建交之路的艰难跋涉》,载《党的文献》,2002年第2期,第。。。页。
    423宫力著:《邓小平与美国》,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424同上,第206页。
    425《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万斯的回忆》,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3页。
    426《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卡特的谈话》,1979年1月29日《人民日报》。
    427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428具体细节可参见宫力:《邓小平与美国》,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0-363页。
    429【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页。
    430《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会议长奥尼尔时的谈话》,1983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431外交部档案馆编:《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272页。
    43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433陶文昭:《拒绝霸权――与2049年的中国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434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2期第37页。
    435 David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56.
    43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页。
    437同上。
    43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
    
    439江泽民:《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人民日报》1992年4月8日。
    440俞正梁等着:《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44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5页。
    442十六大报告。
    443十七大报告。
    444梁守德:“中国的国际观和外交战略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3期,第58页。
    445时殷弘:“中国对美外交和战略15年:演化过程、基本经验和尚存问题”,载《国际观察》,2004年第2期,第4页。
    446楚树龙:“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模式”,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2期,第3页。
    
    447章百家:《九十年代的中国内政与外交》,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6期。
    44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页。
    4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450牛军:《中国与美国:一对极特殊的双边关系》,载《世界知识》,2000年第3期,第30页。
    451外交部档案馆编:《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45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5-416页。
    45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454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42-43页。
    455刘连第汪大为编著:《中美关系的轨迹:建交以来大事纵览》,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456同上书,第311页。
    457卢劲:“江泽民会见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人民日报》1994年10月20日,第1版。
    458廖先旺:“江泽民会见基辛格”,《人民日报》1996年4月20日,第1版。
    459刘江、杨国钧:“江泽民同克林顿进行联合记者招待会”,《人民日报》1997年10月31日,第1版。
    460楚树龙著:《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461此点表述为Lampton在1998年12月15-16日于北京“中美关系三十年:过去、现在、未来”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发言中的观点。
    462何洪泽:“用战略眼光看待中美关系”,《人民日报》1996年2月28日第7版。
    463主要是媒体、国会和学术届部分人士,政府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商务部、财政部等机构仍立场坚定,坚持发展对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动摇。参见袁鹏:《“中国威胁”与中美合作》,载《膫望新闻周刊》,2005年8月22日第34期,第48页。
    464在中国民间,中国威胁论”始终是中国人看美国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中国人在对美国的看法中始终存有一种担心和疑虑,即怀疑美国对中国的真正意图,认为美国的动机是要“阻止中国的强大”、“阻止中国的崛起”。参见金灿荣杨玉圣赵梅:《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一个历史的考察》,载《世界知识》2005年第21期,第25页。
    465冯仲平:《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0期,第26页。
    
    466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载《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7-8期,第8页。
    467刘建飞:《战略机遇期与中美关系》,载《膫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3期。
    468沈大伟:《中美战略关系:从伙伴到竞争对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2期,第51、52页。
    469同上,第57页。
    470袁鹏:《中美关系新特点》,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页。
    471秦亚青:《权势霸权、制度霸权与美国的地位》,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3期,第6页。
    472 Dominique Moisi,“A global downturn in the power of the west”,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5, 2008.转引自王缉思:《当代政治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3页。
    
    473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2期,第37页。:
    474倪峰:《从“利益攸关方”到“建设性合作者”》,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6期,第14页。
    475袁鹏:《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4期,第4页。
    476本文选取用国际秩序而不是世界秩序的概念,是因为国际秩序所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世界秩序除了处理国家间关系外,还要考虑国家内部的秩序和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体系。鉴于本文的分析框架,用国际秩序更为合适。关于更多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的区别可参见潘忠歧着:《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47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24页。
    478 Judy Pearsall ed.,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p. 1305.
    479 Ian Clark,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st-Cold War Order,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n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637
    480 Ibd. p.637.
    481 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Order, London: Macmillan, 1977, p.20.
    482秦亚青:《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载《现代关系关系》2005年第10期,第3页。
    483【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484 Robert O·Keohane, 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485【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486【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1-422页。
    487同上,第467页。
    488朱云汉:《中国人与21世纪世界秩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54-59页。
    489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4页。
    490亨利·基辛格着,顾淑卑、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8页。
    491具体参见【美】沃勒斯坦:《转型中的世界体系:沃勒斯坦评论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92 Williams William Appelman,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The World Publishing Co., 1959, p.34.
    493 Ruth Russel,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1958, p.97.
    
    494刘连第、汪大为:《中美关系的轨迹――建交以来大事纵览》,第359页。
    495同上书,第360页。
    
    496唐永胜:《认识当前国际秩序及其演变的重要因素》,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0期,第11页。
    497具体参见【美】迈克尔·赫德森著嵇飞译:《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中央编译出
    498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人民网2009年3月23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0/59940/63710/9010905.html
    499 Samuel Huntington,‘The U.S.- Decline or Renewal?’参见【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500【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501同上,第66-76页。
    502曹泳鑫:《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霸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26-30页。
    503此观点主要是约瑟夫·奈的观点,即21世纪的力量将依赖于有形和无形这两种力量源泉的结合。
    504【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505 Williams William Appelman,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The World Publishing Co., 1959, p.16.
    506参见刘建飞福特基金会“美国民主战略与中美关系的研究”项目成果。
    507【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08【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二版)年版,第74页。
    509同上,第114页。
    510转引自Gabriel Negretto,‘Kant and the Illusion of Collective Secur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46, No.2, Winter 1993, pp. 501-524.
    511《联合国宪章》,北京:中外出版社,1950年版。
    512参见裘克安:《关于否决权问题》,陈鲁直、李铁城主编:《联合国与世界秩序》,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142页。
    513详细论述请参见刘建飞:《联合国近来改革与中国外交》,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44-46页。
    51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景治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515参见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971778.htm.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毛泽东著作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6]外交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7]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8]十一届三中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
    [1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江泽民文选(第一至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曲星.中国外交50年[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3]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性――经济文化政治的开放及其正负效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一1988)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刘建飞.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6]白鲁恂.中国政治变与常,胡祖庆译[M].台北:五南图书,1988.
    [17]陈有为.天安门事件后中共与美国外交内幕[M].台北:正中书局,1999.
    [18]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邹谠.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中文版)[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20]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2]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M].牛津出版社,1978..
    [23]王缉思.文明与国际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4] [日]佐藤英夫.对外政策(王晓滨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25]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0·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6]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7]楚树龙.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28]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查尔斯·F·赫尔曼,周启朋,杨闯等编译.国外外交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30]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美国年鉴200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1]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32]张清敏.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3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5]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7]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8]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9]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40]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1]陈洁华.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42]尼克松.领导人(白枚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43]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44]尹保云编.什么是现代化――观念与范式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5]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多视角透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6]雷永生等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7]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8]樊瑞平.毛泽东哲学思想简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49]胡鞍钢主编.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0]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越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1]罗伯特·杰维斯著,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2]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53]梁守德.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4]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牛可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5]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6]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7]宦乡.纵横世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58]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59]宫力.邓小平与美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60]邓小平.邓小平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M].人民出版社,1974.
    [61]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79-1994[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62]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3]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5]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6]姚有志陈宇.毛泽东大战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67]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68]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M].第三卷,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社,2002.
    [69]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70]楚树龙著.国际关系基本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1]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72]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著,柯雄等译.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73]洪停杓张植荣著.当代中国外交新论[M].香港:励志出版社,2004.
    [7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5]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7]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
    [78]楚树龙耿秦.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9]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80]傅立民.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刘晓红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1]王正毅张岩贵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2]安德烈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3]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5]李景治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6]杨公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理论与实践[M].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
    [87]约翰·奥德尔.美国国际货币政策――市场、力量和观念是政策转变的根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
    [88]何茂春.中国外交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9]杨公素.外交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90]宫力.邓小平与美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91]顾关福编著.战后国际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92] [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93]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M].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4]赵全胜.解读中国外交政策[M].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
    [95]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96]世界知识年鉴1989/1990[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97]郭益耀、郑伟民.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贸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8]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9] [美]赛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0]高金钿主编.国际战略学[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101]新华日报社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0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0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
    [104]谢益显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史1949-1995[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105]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若干历史经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6]塞缪尔·P·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9]王辑思.中国学者看世界:中国外交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110]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111]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2]洪停杓张植荣著.当代中国外交新论[M].北京:励志出版社,2004.
    [113]庞中英著.中国与亚州[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5]黄克武主编.思想、政权与社会力量[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116]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7]宫力主编.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实践[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18]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119]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0]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21]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22]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23]郑宇硕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M].香港:天地特殊有限公司,1999.
    [124]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25] [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经济形势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M].2001年3月
    [126]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D].2003年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
    [127]朱道亚.中共国家与社会关系――近年的理论观点与文献分析[D].2006年台湾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论文.
    [128]杨山鸽.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的政治发展[D].2002年河南硕士论文.
    [129]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D].2002年外交学院博士论文.
    [130]钟龙彪.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研究:一种双层认知视角的解析[D].2005年外交学院博士论文.
    [131]朴瑞玲.论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D].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3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年10月25日.
    [133]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01年7月1日.
    [134]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82年9月1日.
    [135]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6]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R].1977年8月12日.
    [137]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R].1982年9月1日.
    [13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年10月15日.
    [13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2年11月8日.
    [140]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92年10月12日.
    [14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95年9月12日.
    [142]刘智勇论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D].外交学院2002年博士论文
    [143] 2006年“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青年研讨会内容综述[C].
    [144][美]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M].高祖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5][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王保存等.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146][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等.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
    [147][美]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陈德民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8][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49][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50][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兹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陈寒溪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51][美]威廉内斯特.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M].姚远,汪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王辑思.中美关系:寻求稳定的新框架[J].亚洲研究季刊,2005(创刊号).
    [2]王逸舟.中国外交三十年:对进步与不足的若干思考[J].外交评论,2007(10).
    [3]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J].国际政治研究,2007(1).
    [4]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5]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安全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
    [6]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J].战略与管理,2002(4).
    [7]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当议[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8]章百家.中国内政与外交:历史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9]牛军.世界的中国: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10]马小军.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大局?[J].党的建设,2006(2).
    [11]王缉思.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与对华政策[J].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9(3).
    [12]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文化[J].国际政治研究,2007(1).
    [13]张妍.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3).
    [14]刘建飞.意识形态对新中国“一边倒”决策的作用[J].国际论坛2000(5).
    [15]毕云红.外交决策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
    [16]俞可平.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外交[J].瞭望2007(17).
    [17]李滨.冷战后世界秩序与新世纪中国外交—与庞中英商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
    [18]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
    [19]王逸舟.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J].欧洲1994(5).
    [20]申小翠肖瑛.马克思与曼海姆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4(2).
    [21]刘建飞.论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1(7).
    [22]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23]王逸舟.新世纪的中国与多边外交[J].太平洋学报2001(4).
    [24]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25]孙富江.文化的定义、内容与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3).
    [26]楚树龙.文化、文明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及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
    [27]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J].战略管理2000(4).
    [28]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2).
    [29]李钢.外交决策中的认知和人格因素[J].科学决策1998(2).
    [30]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中国途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
    [31]牛军.中国外交伦理的历史参照与思想资源[J].国际政治研究,2007(3).
    [32]江译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J].世纪经济与政治,1999(7).
    [33]楚树龙.中国的世界观和外交战略[J].国际展望,2006(2).
    [34]刘建飞.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8(4).
    [35]王顺海杨运忠.邓小平关于多极化世界的思想――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趋势[J].国际观察,1998(5).
    [36]资中筠.百年思想的冲击和撞击[J].美国研究,1996(4).
    [37]李宝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J].教学与研究,1998(11).
    [38]李捷.中苏论战与中苏关系[J].东欧中亚研究,1999(5).
    [38]楚树龙.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和国家战略[J].战略与管理,1999(4).
    [39]楚树龙郭宇立.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模式[J].现代国际关系,2008(2).
    [40]俞可平.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外交[J].瞭望,2007(17).
    [41]刘建飞.论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1(7).
    [42]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J].历史研究,1999(5).
    [43]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1).
    [44]中国是个大国吗?[J].世界知识,2007(1).
    [45]王逸舟.当代中国的定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
    [46]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47]刘建飞.“中国责任论”:机遇还是挑战?[J].膫望新闻周刊,2007(23).
    [48]王缉思.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9]王沪宁.邓小平对国际战略的思考[J].党政论坛,1995(1).
    [50]王缉思.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大三角”[J].美国研究,1992(2).
    [51]秦亚青.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J].党建,2004(5).
    [52]朱峰.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变了吗?[J].现代国际关系,2005(10).
    [53]朱峰.世界究竟改变了多少?[J].现代国际关系,2006(9).
    [54]马小军.中国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 2005(10).
    [55]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56]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若干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7).
    [57]苏长和.重新定义国际制度[J].欧洲,1999(6).
    [58]江忆恩.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J].国际政治科学,2005(2).
    [59]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60]曲博.国际力量、国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7(1).
    [61]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4).
    [62]王正毅.理解中国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6).
    [63]赵晓春.浅晰有关‘韬光养晦’战略的争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5).
    [64]胡鞍钢.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国政治改革[J].改革,1999(3).
    [65]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1).
    [66]门洪华.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7).
    [67]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 (1).
    [68]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当议[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69]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70]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
    [71]袁鹏.“中国威胁”与中美合作[J]. 望新闻周刊,2005(8).
    [72]张清敏.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4(2).
    [73]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代回顾[J].国际政治研究,2000(3).
    [74]谷牧.中国对外开放的风风雨雨》[J].半月谈,1998(15).
    [75]顾关福.50年的中国外交战略及展望》[J].和平与发展,1999(4).
    [76]韦宗友.中国新外交:国内变迁、外部环境与国际秩序[J].国际观察,2006(4).
    [77]布鲁斯·麦斯基塔,王义桅.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8).
    [1]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
    [2]江泽民.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4-09-04.
    [3]江泽民.在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0-11-16.
    [4]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N].人民日报,2002-04-11.
    [5]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10-25.
    [6]欧阳五.中国南亚救灾积极而真诚,展示大国风范[N].香港明报,2005-01-11.
    [7]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人物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02-27.
    [8]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1975-01-21.
    [9]李慕瑾.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难产内幕[N].国际先驱导报,2005-06-03.
    [10]于光远.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科学研究[N].人民日报,1982-08-16.
    [11]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我对外工作[N],人民日报,1988-12-25.
    [1]胡锦涛副主席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演讲[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2001-11/06/content_100865.htm.
    [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65446/4526313.html.
    [3]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85.html.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16.html.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5.htm.
    [6]胡锦涛副主席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2001-11/06/content_100865.htm.
    [7]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index.html.
    [8]赵紫阳.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EB/OL].新华网
    [9]温家宝向港澳记者介绍国内经济形势并回答提问[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4-12/1641793.shtm.l
    [10]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EB/OL].www.mfa.gov.cn/chn/ziliao/wzzt/zgylhg/t199083.htm.
    [11]胡锦涛.携手合作同舟共济[EB/OL].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9-04/03/content_17545690.htm.
    [12]中国对加强同东盟合作的八点设想[EB/OL]. http://chinapressusa.com/newscenter/2009-04/10/content_206223.htm.
    [1] Judith Gofdstein and Robert Keohane,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Morell Heald and Lawrence S. Kaplan, Culture and Diplomacy,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77 Jongsuk Chay (ed.),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alism, New York: Praeger Press, 1990.
    [4] Quansheng Zhao, Inte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roc Linkage Approach, Hong Kong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Susan L. Shirk,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6] Michael Ng.Quinn,“International Systemic Constraint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Mao era,(Boulder, Colorado: West view Press,1984.
    [7] William T. Tow,“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ystem,”in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8] Harold and Margaret Sport,‘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edited by James N. Rosenau,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9.
    [9] Alastair Iain Johnston,Cultural realism :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0]Richard C. Snyder, H. W. Bruck, Burton Spa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Revised), New York: Palgarave Macmilan, 2002.
    [11] J.R.Shinde,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Delhi:Deep & Deep Publications,2001.
    [12] Bruce W. Jentles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Dynamics of Choice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0.
    [13] Alastair Iain Johnston,Cultural realism :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4] Richard Feinberg, The Intemperate Zone- The Third World Challenge to US Foreign Policy,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3.
    [15] Judith Goldstein and Robert O. Keohane,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16] Susan L. Shirk 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 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s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4
    [17] Joel Jay Kassiola, The Death of Civilization: The Limit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politicization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18] Nicholas R. Lardy, Integrating China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2.
    [19] Harold K. Jacobson & M. Oksenberg,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P, the World Bank, and the GATT,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20] Jianwei Wang, Managing Conflict: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 Democracy andCollective Security, in Yong Deng Fei Ling Wang, eds, In the Eyes of the Dragon: China Views the Worl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1999.
    [21]“China’s Capitalist Transition”, research project being conducted in East-West Center, Honolulu, Ha-waii, 2004-2006.
    [22] Richard C., Snyder, H.W. Bruck, Burton Spa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Revise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an, 2002.
    [23] Steven Smith, Kenneth Booth and Marysia Zalemski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4] James N. Rosenau,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 London: Frnaces Printer, 1980
    [25] Bruce Russett and Harvey Starr, World Politics:A Menu for Choice, New York: W. H. Freeman,1992.
    [26] William Wallac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London: Macmillan, 1971).
    [27]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thin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6.
    [28] Jeffrey W. Legro, Rethinking the World,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
    [29] Robert Keohane, Joseph Nye,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30] Henry Kissinger,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1979.
    [31] K.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1] John P.Lovel,The united states as Adversary in East Asia: Reflections on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in Jongsuk Chay ed.,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1990.
    [2] Akira Iriye,‘Culture and Pow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Diplomatic History, No.2. 1979
    [3] Harry Hard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in World Politics ,No.30,1984.
    [4] Kevin J O’Brien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The China Journal,No.48. 2002.
    [5] Gerald segal: The Great Power Triangl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2); Lowell Dittmer,“The Straget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World Politics 33, July 1981.
    [6] Jeffery T. Checkel,“The Constructivist Tu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orld Politics, 1998.
    [7] Cheng Chwee Kuik, Multilateralism in China’s ASEAN Policy: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pi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7, No. 1 , April 2005.
    [8] Suisheng Zhao,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in Suisheng Zhao,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2001.
    [9] Stephen Wal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10 ]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 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0.
    [11] Thomas W. Robinson,“Restructur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1959-76: Three Episodes”, Why Nations Realign: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War World, ed. K.J. Holsti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12] Robert Putman,“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2.
    [13] Charles F. Hermann,“Changing Course: 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14] 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Norms,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National Security”, in Peter J. Katze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 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2,No.46.
    [16] BONNIE S. GLASER and Evan S. Medeiros, The Changing Ecology of Foreign Policy Making in China: The Ascension and Demise of the Theory of Peaceful Rise,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2007.
    [17] Andrew J. Nathan and Bruce Gilley, China’s New Rulers: The Secret Files, New York: NYREV, Inc.2002.
    [18] Armitage & Nye, A Smarter, More Secure America,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mcgiffert_uschinasmartpower_web.pdf
    [19] Gilboy, George , Heginbotham, Eric1,’China's Coming Transformation’, Foreign Affairs; Jul/Aug2001.
    [20] Levy, Jack S., Learning and Foreign Policy: Sweeping a Conceptual Minefiel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pring 1994.
    [21] Martin L. Lasater,“Continuity, Clarification, or Change: U.S. Policy Towards China’s Reunification,”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VI, No. 4, Winter 1987
    [22] Stephen I. Levine,“The Uncertain Futur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Current History, Vol. 88, No. 539, September 1989
    [23] Yu bin, Moscow and Beijing adapt to a different Pax America,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104qchina_russia.pdf
    [24] Richard L. Armitage,“Implementing Smart Power: Setting Agenda for National Security Reform”, 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April 24, 2008.
    [25] Amos Yoder, Chinese Policies toward Limiting Nuclear Weapons, Occasional Paper 22,The Stanley Foundation, March 1980.
    [26] Michell Bernard and John Ravenhill,“Beyond Product Cycles and Flying Geese: Regionalization, Hierarch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 Asia,”World Politics, Vol.47, No.2, 1995.
    [27] Peiter Boetielier, China’s Econom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Significance of WTO Membership for Continuing Reform, China Economic Outlook, January 2000.
    [28] John K. Fairbank,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 47.
    [29] David Shambaugh, Facing Reality in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s, Jan/Feb,2001
    [30] Thornton, John L. China's Leadership Gap. Foreign Affair, Nov/Dec2006
    [31]Condoleezza Rice, Rethink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Jul/Aug 2008
    [32] John Pomfret, The Thin Chinese Line, Foreign Policy; Jan/Feb 2008.
    [33] Schell,Orville,China's Hidden Democratic Legacy. Foreign Affair, Jul/Aug 2004
    [34] Rohwer, Jim,‘Measuring up the giants’, The Economist. London: Oct 30, 1993.
    [35] Gerald Segal, China’s Changing Shape, Foreign Affairs,May/June 1994.
    [36] Hermann, Charles F,“Changing Course: When Governments Choose to Redict Foreign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ly (1990)34.
    [37] Levy, Jack S.,“Learining and Foreign Policy: Sweeping a Conceptual Minefiel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pring 1994)
    [38] Gilboy, George J,“The Myth Behind Chin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Jul/Aug2004, Vol. 83
    [39] Michel Oksenberg,“The Strategies of Peking”, Foreign Affairs,Oct,1971.
    [40] Kishore Mahbubani., Understanding China,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Sep/Oct 2005.
    [41] Gilley, Bruce,’In China's Own Eyes’, Foreign Affairs .Sep/Oct2005.
    [42] Richard. H. Solomon, Thinking Through the China Problem’, Foreign Affairs .Jan, 1978.
    [43] Minxin Pei,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Foreign Affairs ; Sep/Oct2002.
    [44] Zhang baijia,‘An Outline Histor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in Evolu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Reforms and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Ties (1992-2002)’, Far Eastern Affairs, Oct, 2003.
    [45] Zheng Bijian,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Sep/Oct2005,
    [46]Wang Jisi,’China's Search for Stability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Sep/Oct2005, Vol. 84.
    [47]Fei Ling Wang, Preservation, Prosperity and Power: what motivates China’s foreign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5.
    [48]Wu Xinbo, Four Contradictions Constrain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1.
    [49]BONNIE S. GLASER, Discussion of‘Four Contradictions Constrain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1.
    [50]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ublic Affairs, New York, 2004
    [51] Kishore Mahbubani., Understanding China,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Sep/Oct 2005.
    [52] John Pomfret, the Thin Chinese Line, Foreign Policy, Jan/Feb 2008;
    [53] Gerald Segal, China’s Changing Shape, Foreign Affairs,May/June 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