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研究报刊史的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一般认为起源可上溯至王韬以及《循环日报》的论政传统,也有学者认为应从林则徐开始。本文认为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从传教士的办报活动至维新时期都应该是起源的阶段,其中传教士的报刊事业对中国近代报刊业及报刊思想有接引之功;外人的商业性报刊至少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就职于商业报刊的中国主笔也对报刊理念进行过阐述,因时代的局限他们的表述未能得到回应;维新时期的报刊勃兴标志着近代报刊事业的成熟,也因高层知识分子进入报业而使中国报业受到官方及民间的广泛承认,此后的报刊逐渐成为不可小视的一种社会力量。至维新时期,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基本完成,其标志就是文人论政办报模式的成型。但是因为这一模式是在既有权力体系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它不能在权力之外发挥独立的舆论力量,最终有可能被权力收编或被权力摒弃。庚子以后清廷实行新政,尤其是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之后,知识分子开始利用西方的宪政思想改造政治,他们以谋求开国会为目标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立宪运动。在这一运动的过程中,社会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动员,造成了较为广泛的舆论政治,而立宪派的政党活动以及报刊力量是这一舆论政治运动的酵母,由此形成了以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为口号的监督政府、批评政府的浪潮,这是舆论政治最显著的表现。由于立宪运动的关键在于改变权力的形成与分配机制,因此这一运动基本上与权力处于对立面,立宪派的报刊也就与权力对立。这种对立最后导致决裂,立宪派也就顺理成章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因此立宪报刊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较大的作用,这被梁启超成为“黑血革命”。在整个立宪运动的过程中,报刊思想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观念,这一时期中国的报刊思想已经基本完成了转折性的变革,即从向上建言性的办报取向改变为对权力进行批评监督的取向,并且试图在权力结构中成为独立的力量。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press thought has been a durable subject in modern Chinese press history study. As we have known, Wang Tao and his XunHuan daily wa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one origin of modern Chinese press thought, another origin was LinZeXu and his business of translating foreign language newspapers. This paper regard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press thought as a quite long nurturing process, this process begins from the advent of foreign missionary press till the Reform period of late 19~(th) century. In this regard, I think that the missionary press functioned as an illuminating element to the Chinese press thought, and foreign business newspapers were also has significance to modern Chinese press development. Some editors worked for their foreign employers wrote many articles discussing western press ideas ,but their opinions neglected by their peers due to epoch limitation. Press booming during the WuXu Reform era indicated that modern Chinese journalism in late 19~(th) century reached its peak, as many higher literati enter journalism to became editors and chief writers, modern Chinese press were widely recognized by both officialdom and ordinary society and gradually became a robust social power. Furthermore ,modern Chinese press thought nearly finished its process of origins till this time, with the so-called wen ren lun zheng press model(style of essay and political commentary of the press)as its emblem. Since this model stemmed from and functioned within the existing political system, it could not be exercised fully, and always incline to be absorbed into this political system. After the Qing government issued its New Polices in 1903 and especially after 1906, when Qing court declared constitutional preparation, a whole new breed of literati begun to apply western constitutional thought to reform old aut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parliament. In this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social power aroused to some degree by constitutionalists and their press activities, thus forming a new type of politics of public opinion. Slogans such as press freedom and free expression were utilized as powerful weapons to supervise government activities.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means to reconstruct the existing power system, so the constitutionalists were fundamentally contrary to the existing power, so as the press founded by the constitutionalists, this situation led the constitutionalists to ultimate ruptured with the imperial Qing government. For this reason, Liang Qichao called the press functioned as "revolution of ink" in late Qing revolution movement. We can conclude that during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modern Chinese press thought finished it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e. from petition to upper power to criticize and supervise political power and struggle to incorporate the media to be structural element within the politics structure and remain an independent power.
引文
1 曾建雄:《<循环日报>的言论特色--读部分原报(缩微胶卷)札记》
    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第285页。按,英国早期言论、出版自由受新教改革影响很大。可参见第一章有关内容。
    1 花之安《自西徂东》中的《新闻纸论》,李提摩太《时事新论》中的《论报馆》《中国各报馆始末》《报中杂论跋》以及《新政策》中对设立报馆的建议等等都对维新知识分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论中国分党》原文载《国闻报》1898年7月31日8月1日。见王栻编:《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第487-490页。
    2 刘鼒和:《苦政治家与乐政治家》,《中国新报》第一卷第7期(1907年)
    3 刘鼒和:《苦政治家与乐政治家》。
    1 见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第二册,第62、第87-88页。
    2 引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第169页。
    3 关于中华帝国晚期是否出现了类似西方的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美国学者玛丽·兰金罗威廉魏克曼黄宗智等人都有专文讨论(见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但是对这一问题的意见分歧较大,本文只参考了他们的论述,并未采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理论作为分析的框架。
    4 参见(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第27页。
    5 见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
    1 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第4页。
    1 康熙八年八月的一道谕旨中说:“其天主教除南怀仁等照常自行外,所有直省复立教堂入教,仍着严行禁止。”(《东华录》卷九,第142页。)康熙五十九年对罗马教皇使臣的答复中称“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转引自顾裕禄:《中国天主教的过去和现在》,第40页。
    2 雍正元年十二月浙闽总督满保奏:“西洋人在各省起天主堂行教.人心渐被煽惑。请将各省西洋人除送京效力外,余具安插澳门。天主堂改为公所,误入其教者,严行禁饬。”谕令从之。(《东华录》卷二十五,第385页。)
    3 见(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第96页。
    4(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第100页。
    5 Forms of Media as Ways of Enowing,in Questioning the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p50.
    6 我们从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出版自由思想的来源。
    7 Jane Kate Leonard:W.H.Medhurst." Rewriting the missionary Message,in Suzanne Wilson Barn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ed):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p49.
    1 Murray A.Rubinstein:Propagating the Democratic Gospel "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Western Thought in China,1830-1848.
    2 苏精:《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第19页、第51-52页。
    3(美)雷孜智著,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第73页。
    4(美)卫斐列著,顾均、江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第6页。
    1 马礼逊1812年11月24日的日记。见(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第82页。
    2(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第105页。
    3 Jane Kate Leonard:W.H.Medhurst.Rewriting the missionary Message,in Suzanne Wilson Barn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ed):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p50.
    4 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下),第815页。
    5(美)雷孜智著,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第100页。
    1(美)雷孜智著,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第101页。
    2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第45-49页。
    3 参见Jessie G.Lutz:Karl F.A.Gutzlaff:Missionary Entrepreneur,in Edited by Suzanne Wilson Barn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ed):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
    1 参见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第12页。
    2 引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47页。
    1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页。
    2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23页。
    3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28页。
    1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63页。
    2 原载《中国丛报》第二卷弟二百三十四页,戈公振译文。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76-77页。
    3 其中一篇《天文地理论》分十次刊登在1816年至1819年的刊物上,史地类文章也只有4篇。见苏精:《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第164-165页。
    4 见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128页。
    5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25页。
    1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4页。
    2 引自(美)雷孜智著,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第103-104页。
    3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三月号。
    4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四月号至六月号,连载三期。
    5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七月号。
    1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8页。
    1 Susanne Wilson Barnett:Protestant Expansion and Chinese Views of the West.Modern Asian Studies.VOL.6,No.2,(1972),p141.
    2 参见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第28页。
    3 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261、265页。
    4 参见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第29页。
    5 按语说:“西洋人《统记传》有云:‘葡萄雅即西洋'”。见梁廷枏:《海国四说》,第55页。
    6 梁廷枏:《海国四说》,第62页。
    7 见梁廷枏:《海国四说》,第118页、119页。
    1 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第29-30页。
    2 徐继畲:《瀛环志略》“自序”。
    3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17-118页。
    4 梁廷枏在《合省国说·序》中说:“有以其国人新编《合省国志略》册子见示者,盖初习汉文而未悉著述体例者之所为。因合以前日书局旧所采记,稍加考订,荟萃成帙……仍其今称,题曰《合省国说》,用广异闻而各外记。”(梁廷枏:《海国四说》,第52页。)
    5 “兰仑偶说”卷三有一条按语说:“《贸易通志》云:‘合本银千五百万员。'”
    6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20页。
    7 Murray A.Rubinstein:Propagating the Democratic Gospel.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the Diffiusion of Western Thought in China,1830-1848.
    8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可参见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第六章。
    1 原载《中国丛报》第二卷弟二百三十四页。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76-77页。
    2 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下>,第818页。
    3 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下>,第819页。
    1 Murray A.Rubinstein:Propagating the Democratic Gospel."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Western Thought in China,1830-1848.
    2 乙未之前天文三篇,另有两幅天文图;科技一篇《火蒸车水气所感动之机关》。乙未五月以后,天文十篇,科技两篇,另外涉及地学医学的两篇。
    3(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第89页。
    4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的生成》,第259页。
    5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卷第一期,1815年8月5日。引自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第5页。
    1 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66页。
    2 见魏源:《海国图志》,第345页。
    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年三月号。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40页。
    2 见《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六月号,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77页。
    3 《英吉利国政公会》第三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六月号。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77页。
    4 魏源在《海国图志》“英吉利国广述”中提到“英国人之自立,悉赖此乡绅。”此处“自立”应该是指“自主之理”,但是魏源未予解释何谓“自立”,也许是他不能理解这一概念。
    1 徐继畲:《瀛寰志略》,第235页。
    2 魏源:《海国图志》,第333页。
    1 Alexander Wylie: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p120.
    2(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成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715(4)页。
    1(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714(5)页。
    2 《香港纪略》,《遐迩贯珍》1853年第一号。(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712(7)页。
    1(《遐迩贯珍》1854年第12号。(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594(125)页。
    2(《遐迩贯珍告止序》,《遐迩贯珍》1856年第5号。(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407(312)页。
    3 参见仓田明子:《早期港沪传教士活动与基督教联系:以英华书院和墨海书馆为例》。载粱元生、王宏志编:《双龙吐艳:沪、港文化交流与互动》。
    4 《解题--作为近代东西(欧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史料的<六合丛谈>》,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24页。
    1 《六合丛谈》咸丰丁巳正月朔日第一号。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题解·索引》,第522页。
    2 沈国威:《译词“化学”的诞生--从<六合丛谈>看近代中日词汇交流》。沈国威编著:《六合从谈--附题解·索引》,第95-113页。
    3 慕维廉语,引自《解题--作为近,弋东西(欧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史料的<六合丛谈>》。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15页。
    1 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第55页。
    2 见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第107页。《美理哥地志》即《美理哥合省国志》的修订本,1861年墨海书馆出版时名为《大美联邦志略》。
    3 引自《解题--作为近代东西(欧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史料的<六合丛谈>》。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35页。
    4 《六合丛谈》第一号,咸丰丁巳正月朔日。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题解·索引》,第522页。
    1 《遐迩贯珍小记》,《遐迩贯珍》1854年第十二号。(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594(125)页。
    2 《遐迩贯珍告止序》,《遐迩贯珍》1856年第五号。(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407(312)页。
    3 《遐迩贯珍》1854年第十二号。(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594(125)页。
    4(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563(156)-562(157)页。
    5 《遐迩贯珍》1856年第五号。(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407(312)页。
    1 《郭嵩焘日记》第一册,第33页。
    2 赵烈文《能静居日记》曾记载他与周腾虎收集各种夷书,其中有《遐迩贯珍》全帙,曾转借多人,遗失部分后又收集齐全。见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54页注38。
    3 见《六合丛谈》咸丰戊午五月朔日,第二号扉页。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题解·索引》,第750页。
    4 周振鹤:《<六合丛谈>的编纂及其词汇》,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题解·索引》,第161页。
    5 陈义杰整理:《翁同稣日记》第一册,第145页。
    1 参见沈国威:《<遐迩贯珍>解题》一文。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
    2 参见沈国威:《<退迩贯珍>解题》一文。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
    3 熊月之认为《遐迩贯珍》的“实际事务主要由中国学者黄胜负责,举凡中文撰稿英文翻译报馆总务,均由黄胜经理。”(见《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45页。)
    1 参见周振鹤:《<六合丛谈>的编纂及其词汇》一文。沈国威编著:《遇迩贯珍--附解题·索引》。
    1 Alexander Wylie: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p257.
    2 Alexander Wylie: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p218.
    1 见(美)卫斐列著,顾均、江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第103页。
    2 参见王杨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
    1 丁韪良编:《中西闻见录选编》,第472页。
    2 王杨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97页。
    3 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p66-67.
    4 《教会新报》第一册。引自姚兴富著:《耶儒对话与融合--<教会新报>(1868-1874)研究》,第4页。
    1 沈毓桂:《辞万国公报主笔启》,《万国公报》第61期(光绪二十年正月)。
    2 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p112.
    3 Adrian A.Bennett and Kwang-Ching Liu:Christianity in the Chinese ldiom:Young J.Allen and the Early Chiao-Hui Hsin-pao,1868-1870.in John K.Fairbank(ed):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p164.
    4 Ibid,p170.
    5 Ibid,p195.
    6 参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7 Adrian A.Bennett and Kwang-Ching Liu:Christianity in the Chinese Idiom:Young J.Allen and the Early Chiao-Hui Hsin-pao,1868-1870.in John K.Fairbank(ed):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p170.
    1 参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44页。
    2 参见王林:《万国公报研究》,第11页。
    3 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9-1883),p149.
    4 Ibid,p160-161.
    5 Ibid,p111.
    6 Ibid,p163.
    7 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p132-1137.
    8 Ibid,p145.
    1 Ibid,p147-148.
    2 Ibid,p148.
    3 花之安说:“《自西徂东》之书何为而作也?欲有以警醒中国之人也。噫!中国之大势,已有累卵之危矣。”(花之安:《自西徂东》“自序”。)
    4 见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第86页。
    5 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p162.
    6 刊于《万国公报》1877年6月号至8月号。见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p175-176.
    7 Ibid.p181-183.
    1 见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第34-35页。
    2 见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百国公报>》,第114页。另见王林:《西学与变法一<万国公报>研究》,第261页-272页“林乐知与华人编辑合作主要文章一览表”。
    3 李佳白:《尚贤堂文录》,《万匡公报》第102卷。
    1 见《尚贤堂规模略识》,《尚贤堂月报》第一册.丁酉(1897)五月。
    2 李佳白:《创设学校议》,《万国公报》第84卷。
    3 狄考文等:《拟请创设总学堂议呈译署王大臣》,《万国公报》第100卷。
    4 李佳白:《拟请京师创设总学堂议》,《万国公报》第103卷。
    5 见李端桑:《请推广学校折》(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日),《戊戌变法》第二册,第292-294页。
    1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可参见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第112-118页。
    2 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第1167页。
    1 见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第101-102页。
    2 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第23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589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59页。
    1 见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8年1月),《康有为政论集》(上),第208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1019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34页。
    4 见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第242页。
    5 见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第210页-211页。
    1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第30页。
    2 参见王立新:《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
    3 陈大康整理:《张文虎日记》,第35页。
    1 按照卓南生的说法应是创办于1857年11月3日。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10页。
    2 英文名为Chung-wai hsin pao,卓南生认为至少在1865年4月已可肯定存在,有可能在60年代初期或前半期创刊。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15页。
    3 Frank H.H.King(editor)and Prescott Clarke:A Research Guide to China-Coast.Newspaper,1822-1911(《晚清西文报纸导要》),p65.
    4 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300页注释①。
    5 Frank H.H.King(editor)and Prescott Clarke:A Research Guide to China-Coast Newspaper,1822-1911(《晚清西文报纸导要》),p61.该书把报纸的中文名误写为“進時編錄”。
    6 Roswell S.Britton(白瑞华):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900-1912.p42.
    7 《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弢园文录外编》,第172页。
    8 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302页。《近事编录》最初有可能是《德臣报》的中文报。约1865年后由罗郎也与德臣报馆签订协议主办,成为脱离《德臣报》的一份独立报纸,因按王韬 所述,《近事编录》是继《七日录》而出,《七日录》即广州出版的《中外新闻七日录》,创刊于1865年2月2日。
    1 见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
    2 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58页。
    3 后四位名字见苏精:《从英华书院到中华印务总局——近代中文印刷的新局面》,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第312页。另见萧永宏:《中华印务总局<循环日报>的创办——<循环日报>创办者辨证》。
    1 Nalascha Vittinghoff:《遁窟废民:香港报业先锋--王韬》,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0年版.
    2 见萧永宏:《中华印务总局<循环日报>的创办--<循环日报>创办者辨证》。
    3 见《本报历届主要职员事略》,载《循环日报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4 《弢园老民自传》,《弢园文录外编》,第271页。
    5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51页。
    6 见苏精:《从英华书院到中华印务总局--近代中文印刷的新局面》,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2000年版。
    7 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85页,及第201页注17。
    8 引自刘圣宜:《<循环日报>的创办与西学在岭南的传播》。
    1 见《弢园文录外编》,第184、199页。
    2 《征设香海藏书楼序》,《弢圆文录外编》,第184页。
    3 引自刘圣宜:《<循环日报>的创办与西学在岭南的传播》。
    4 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1 《上丰顺丁中丞》,《弢园尺牍》,第122页。
    2 见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卷三下“成案”,“使美日秘国大臣陈奏派设总领事等官驻札日国古巴岛折”。
    3 佚名辑:《清季中外使领年表》,第88页。
    4 见《愚斋存稿》卷十奏疏十《奏调李经方片》(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卷十一奏疏十一《推展吴淞轨道并萍醴铁路工竣造销折》(光绪三十一年七月)。
    5 当时入该校的中国学生名字中都有“亚”字,如亚运、亚闳(即容闳)、亚杰、亚宽(即黄宽)。参见梁碧莹:《简论黄宽、黄胜对西学的传播》。
    6(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594页。
    7(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第95页。
    8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45页。
    9 见《与唐景星司马》,《弢园尺牍》,第125页。
    1 见花之安:《自西徂东》“凡例”。
    2 参见《本报历届主要职员事略》,载《循环日报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32年循环日报馆印)。
    1 《<普法战纪>前序》,《弢园文录外编》,第190页。
    2 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
    3 转引自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
    4 见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
    5 《上丁中丞书》,《弢园尺牍》,第122页。
    1(清)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卷三下“成案”,“出使日本大臣何奏日本口岸设立理事折”。
    2 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第182页。
    3 伍廷芳后来在李鸿章幕中担任翻译,文字大多请别人润色。《异辞录》“甲午前李幕译才”一条说道伍廷芳随李鸿章进京,与日本人议商约,每日翻译路透电文,他都请人以楷书书写后呈送李鸿章。李鸿章有一次觉得字写得不错,对他说:“罗丰禄谓汝不识字,何其言之甚也。”正好此时有电文至,李鸿章的儿子请他当场翻译急送总理衙门,“廷芳大窘,转求其解,且问文体于公子,而草草录出,字皆如指顶大。”(刘体智:《异辞录》,第141-142页。)
    4 方汉奇:《东瀛访报记》。
    1 转引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05页。
    2 转引自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62页。
    1 Frank H.H.King(editor)and Prescott Clarke:A Research Guide to China-Coast Newspaper.1822-1911(《晚清西文报纸导要》),p61.
    1 原载《中外新闻七日报》辛未年五月廿一日。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233页影印件。
    2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234页影印件。
    1 《循环日报》1874年2月6日。转引自Natascha Vittinghoff:《遁窟废民:香港报业先锋--王韬》,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第333页。
    2 大约写于1876年,刊于《循环日报》,因此文中有“我局之循环日报行之亦已二年”。
    3 原载《申报》1878年2月19日。
    4 《弢园文录外编》,第172页。
    5 《英国新报之盛行》,《申报》同治癸酉(1873)正月廿一日。
    1 转引自Natascha Vittinghoff:《遁窟废民:香港报业先锋--王韬》,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第330页。
    2 《本馆日报论略》,《循环日报》月刊本,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转引自王韬著,孙邦华编:《弢园老民自传》,第177页。
    3 引自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第15页。
    4 见《上海新报》新式第441号第三版。
    5 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39页。
    1 引自《上海新报》庚午(1870)九月初三新式第410号。
    2 王韬于咸丰八年九月(1858·10)随传教士杨雅涵到杭州办事(欲租屋办教堂),九月二十一日(10·27)舟过松江,泊船西门外金沙滩。“同杨君往钱莲溪家见诸友。欲进教者群集其舍,杨君为之讲书解道。”(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24页。)从杭州回上海途径松江时又上岸,往访钱莲溪,但是钱莲溪已经被伟烈亚力招往上海,作为翻译随同英国兵舰到武汉办理教事。
    3 见周振鹤编:《晚清营业书目》,第182页。
    1 这部小说原著为英国作家Edward Bulwer Lytton于1841年出版的Night and Morning的上半部。见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第102-103页。
    2 见周振鹤编:《晚清营业书目》,第193页。
    3 此说有误,一则因为中举即授知县在清朝没有成例。事实上,1877年为蒋其章中进士的年份,“会试中举”可能是翻译错误。《民国杭州府志》记载蒋其章是同治庚午(1870)科的举人,丁丑(1877)进(接上页)士。(见《民国杭州府志》第二册,第1027页。)蒋其章确为1877年丁丑科进士,位列第三甲。见朱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册,第2837页。
    4 这可能是受胡道静的影响.胡道静在《上海的日报》中说:“及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八月京津电线成,朝野大事,有时也用电报传递。这时蒋芷湘已中进士,由钱听伯继任主笔。”(胡道静:《上海的日(接上页)报》<上海通志馆期刊1934年>,第23-24页。另见胡道静:《报坛逸话》“附篇”《申报六十六年史》,第87-88页。)
    5 《敦煌市志》,第829页。
    6 关于蒋芷湘的情况。笔者有《<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略》一文,刊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7 1894年1月24日蒋其章(子香)还与沈曾植兄弟及盛昱、李慈铭等人聚会。见许全胜撰:《沈曾植年谱长编》,第166页。
    8 以上主笔名录参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101-102页。
    1 孙家振:《退醒庐笔记》,第3页。
    2 见胡道静《上海的日报》(上海通志馆期刊1934年),第26页。
    1 因其弟吴嘉善生于1818年,而且从《张文虎日记》的记载中可知他们是同母兄弟。见陈大康整理:《张文虎日记》,第286-288页。
    2 王尔敏:《淮军志》,第295页。
    3 陈大康整理:《张文虎日记》,第53页。日记中类似记载有多处。
    4 张文虎同治十年十二月廿四日记“访吴子敦(登),适子让自湖北至,三年不见,憔悴如旧。”(陈大康整理:《张文虎日记》,第267页。)
    5 见《王韬日记》,第134页。
    6 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第274页。
    1 这纯粹是笔者推测而杜撰出来的两个概念,聊各一说,下文有说明。
    2 清代太学生有贡、监之分,如果吴子让是正途的贡生,讣闻中应该明确指出,所以笔者怀疑吴子让的功名是捐纳所得。
    3 此外,吴子让既为曾国藩幕府中人,属于“技术人员”,他到上海很可能进入江南制造局之类的洋务机构,受聘为《申报》工作也许是业余的。但是笔者在《江南制造局记》中所载职员名单中未见其名,不能证明此说。蔡锡龄(宠九)是江南制造局的翻译,但是他也接受《申报》之聘,大约是做翻译工作。
    4 《真正老林黛玉--四大金刚之一》一书署名“潇湘馆主”,1919年民国图书馆印行。
    5 见俞樾:《春在堂杂文》,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四编卷五。
    1 李伯元:《南亭笔记》,第336页。
    2 《申报》1894年12月8日。
    3 孙家振:《退醒庐笔记》,第73页。
    4 刘体智:《异辞录》,第67页。
    5 邱炜萲:《五百石洞天挥(?)》卷六。
    6 李伯元:《南亭笔记》,第337页。
    1 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47页。
    2 比如说蔡锡龄,他自1873年起就在江南制造局帮助编译《西国近事汇编》,似乎不大可能做《申报》的驻馆主笔。
    3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
    1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三月二十三日。
    2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三月二十九日。
    3 指《上海新报》的“有奇之必录”.见《申报》同治壬申四月初三日。
    4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七月初二日。
    5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三月二十三日。
    6 《申报》1875年10月11日。
    1 张默:《六十年来之申报》,载《申报概况》。
    2 张默:《六十年来之申报》,载《申报概况》。
    3 《申报》,同治甲戌(1873)三月二十七日。此文所指“官报”是指《汇报》。因《申报》对杨月楼一案的报道激起粤籍人士反对,在沪粤籍人士如容闳等人联络官方开设《汇报》以对抗《申报》。
    4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第52页。
    1 《申报》1875年10月8日。
    2 《论字林新报言中国必能盛行新报事》,《申报》1875年8月24日。
    3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四月二十三日。
    4 《搜访新闻告白》,《申报》,1875年7月8日。
    5 见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第67-68页。
    6 黄协埙:《本报最初时代之经过》,载《最近之五十-年》第三编“五十年来之新闻业”,第26页。
    1 黄协埙:《本报最初时代之经过》,载《最近之五十年》第三编“五十年来之新闻业”,第26页。
    2 《本馆告白》,《申报》,1882年1月16日。
    3 《申报》,同治十二年甲戌三月二十七日。
    1 《论日报》,《申报》,1874年11月7日。
    2 《申报》,同治十二年癸酉闰六月二十六日。
    3 《邸报别于新报论》,《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六月初八日。
    4 《申报》,1875年2月4日。
    1 《申报》,1886年8月11日。
    2 《申报》,同治十一年壬申五月二十三日。
    3 笔者所说的真正的市场竞争是指这两家报纸都有自由竞争的意识,也许是因为两家报纸都是西方人所设,他们把西方式的报业市场观念带入中国。《上海新报》在《申报》创刊后数日即在报上说:“得阅《申报》,窃幸同志有人。初次颁发,观者甚夥,尤有望日新月盛,四海流传,与本馆暨香港各馆华文新报,不胫而走,洵盛事也。予西人雅重新报,若各省华人接踵而行,多多益善,更幸矣。”(《上海新报》,1872年5月2日。)
    1 《申报》同治甲戌(1873)三月二十七日。
    2 《申报馆之过去状况》,载《最近之五十年》第三编“最近五十年之报业”第27页。
    3 “上海文报局”由郭嵩焘提议经李鸿章奏准之后设立,并制定了《上海文报局章程六条》,其中第三条中说“凡发递电报及包封信资邸钞申报等费粘有图记记为凭。”第四条对文报局咨送新闻纸也更有明确规 定:“……前件查上海《新报》《申报》凡遇中外新闻,无不列报,黄游击己将新申报随时购寄,此外如有地方要务为各报所不载者,自应由该局员禀报。”(见徐宗亮等编:《通商约章类纂》,第252-253页。)
    1 见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三册,第1317页,第1355页。
    2 见宋军:《申报的兴衰》,第37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1348页,第1354页。
    4 见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第148页。
    1 方汉奇:《东瀛访报记》。
    2 即使是今天也很难看到早期《循环日报》,因国内各大图书馆都没有收藏,且报纸本身散失较多。
    1 王韬自己说在西人馆舍(指墨海书馆)“荏苒十有三年,虽未能明其语言文字,而于舆图格致之学,略有所知矣。”(《拟上合肥相国》,《弢园尺牍》,第172页。)
    2 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234页影印件。
    3 见《漫游随录》中《黄浦帆樯》一文。
    4 《郭嵩焘日记》第一册,第33页。
    5 如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咸丰十三年月二十日二十一日都有朋友来看印刷机。见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47页,第155页,第156页。
    6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77页。
    1 引自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题解·索引》,第10页。
    2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47页。
    3 他在1871年秋致书友人时说:“韬逃死南垂,已将十载,虽身沦异域,而志在名山,冀述撰之可传。”(《弢园尺牍》,第112页。)1876年致唐廷枢信中谈到日报事务已经交给洪斡甫,自己则“拟以闲中日月,将生平著述略为编辑……”(《弢园尺牍》,第125页。)在《弢园老民自传》中谈及与友人在香港集资创设中华印务总局时说:“老民著述乃得以次第排印。”(《弢园文录外编》,第271页。)他害怕一旦离世自己的作品为人所毁,故此汲汲于刊刻自己的著述。1884年回到上海以后不久即设立了弢园书局,主要是想刊刻自己的著述。他在多封致盛宣怀的信中都谈及刊刻事宜,如1884年5月的一封信中说:“弟生平著述未刻者尚有二十余种,今兹拟悉付之手民,寿诸梨枣。”1887年的另一封信中说:“韬所以亟欲付之剞劂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使一生心血随草木而同腐也。”(转引自张敏:《晚清新型文化人生活研究--以王韬为例》)
    1 《六合丛谈》第一号,载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题解·索引》,第521页。
    2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113页。
    3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113页。
    4 《弢园尺牍》,第29页。
    5 《瀛壖杂志》,第121页。
    1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125页。
    2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86页。
    3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二十二,第1726页。
    1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85-86页。
    2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34页。
    3 《弢园尺牍》,第22-23页。
    4 《奉朱雪泉舅氏》,《弢园尺牍》,第24页。
    5 《奉朱雪泉舅氏》,《弢园尺牍》,第24页。
    6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92页。
    7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83页。
    8 方行,汤志均整理:《王韬日记》,第113页。
    1 转引自苏精:《王韬的基督教洗礼》,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第440页。
    2 苏精:《王韬的基督教洗礼》,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第445页。
    3 苏精:《王韬的基督教洗礼》,载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第444-445页。
    1 关于他的入幕理想,因与上书直接有关,而上书又与办报在精神上相通,故留待后文详述。
    2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第59页。
    3 《创建东华医院序》,《弢园文录外编》,第199-200页。
    1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第133页。
    2 《弢园尺牍》,第30页。
    3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第135页。
    1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第55页。
    2 《弢园尺牍》,第34页。
    3 《弢园尺牍》,第37页。
    4 《弢园尺牍》,第34-35页。
    1 《弢园尺牍》,第41页。
    2 《弢园尺牍》,第80页。
    3 《弢园尺牍》,第83页。
    1 《代上丁中丞书》,《弢园尺牍》.第103-104页。
    2 《创设循环日报小引》。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234页影印件。
    3 《弢园尺牍》,第108页。
    1 《弢园尺牍》“自序”。
    2 王韬后来可能捐过一个低级的教职,所以有人称他为“王紫诠广文”。
    3 《弢园文录外编》,第270页。王韬所说的上书即《与某当事书》(并附有《略陈管见十条》及《续陈管见十条》。
    4 《弢园老民自传》,《弢园文录外编》,第270页。此处所指“当道”应是薛焕,当时署理江苏巡抚,并暂署两江总督。故《与某当事书》中有“东南安危大局所关,八府二州四十一县之苍生,皆于阁下一人 后集其望。”而此书所上之时苏州已被太平军攻陷,徐有壬死难。因薛焕后来奉命追查黄畹上书一事。所以王韬说“并欲从而中伤之”,在书中不愿提及薛焕的名字。
    1 《弢园尺牍》,第134页。
    2 未入曾国藩幕。据王韬自己说是“余辞之卒不往。”(《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序》,《弢园文录外编》,第213页。)据陈振国《“长毛状元”王韬》一文说,曾国藩拟招王韬至上海制造局译书,“(曾国藩)旋卒,事遂寝。”李鸿章曾托上海制造局总办冯竹如转为罗致。“后因旁人所尼,竟不果行。”
    3 见《上潘伟如中丞》,《弢园尺牍》,第206页。
    4 《弢园尺牍》,第148页。
    5 如丁日昌曾在福州会见过王韬,对他十分敬重,并“馈以兼金”。见《上丁大中丞》,《弢园尺牍》,第140页。
    6 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艾:1815-1874》)(增订版),第195页。
    1 见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第191页。另可参见方汉奇:《东瀛访报记》。
    2 《弢园文录外编》,第271页。
    3 《弢园尺牍》,172-173页。
    1 见《与唐景星司马》,《弢园尺牍》,第125页。
    2 《弢园尺牍》,第206页。
    3 详见本文第四章有关内容。
    4(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第299-301页。
    5 可参考《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十五,第8714页。
    6 据研究,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前后发表的文章有八百篇之多,大部分未收集刊刻,见于《主芝园文录外编》的只有十一篇,但未指明是哪十一篇,而有些文章刊于《近事编录》。(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479页注一。)因《循环日报》1875至1879年的报纸现已不存.而这段时间王韬都在香港,估计他所撰写的文章有很多。我们暂且假定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的文章还有多篇是刊登 在《循环日报》上的,其他文章可能都曾刊出过,因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自序》中说“时以所见达于日报”,又因王韬对于文字的刊发是非常在乎,而且他掌握着供他刊发的报纸。
    1 《原士》,《弢园文录外编》,第8页。
    2 《上丁中丞书》,《弢园尺牍》,第110页。
    3 《弢园文录外编》,第78页。
    4 见《弢园尺牍》,第147页。
    1 《弢园文录外编》,第78页。
    2 见《弢园尺牍》,第147页。
    3 《弢园尺牍》,第125页。
    4 《弢园尺牍》,第124页。
    5 《弢园文录外编》,第110页。
    1 《弢园文录外编》,第13页。
    2 见《弢园尺牍》,第131-132页。
    3 《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原载《申报》1878年2月19日。转引自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第15页。
    1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534页。
    2 《弢园文录外编》,第297页。
    3 《致王韬函》(光绪五年四月二十六日),《黄遵宪全集》(上),第299页。
    1 以上王韬致盛宣怀信均转引自张敏:《晚清新型文化人生活研究一以王韬为例》。
    2 参见曾建雄:《<循环日报>的言论特色--读部分原报(缩微胶卷)札记》。
    1 朱惟公标点:《遯窟谰言》,第3页。
    2 朱惟公标点:《遯窟谰言》,第6页。
    3 《瀛壖杂志·瓮牖馀谈》,第236页。
    4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第173-174页。
    5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第312页。
    1 吕实强:《王韬》,载《曾国藩·郭嵩焘·王韬·薛福成·郑观应·胡礼垣》(中国历代思想家[十八]),第188-189页。
    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43页。
    3 邹弢:《三借庐赘谭》卷三。
    4 《申报馆之过去状况》,载《最近之五十年》第三编“最近五十年之报业”,第27页。
    5 《文学》第二卷第六期(1934年)。
    6 《逸经》第三十三期,民国廿六年(1937)七月五日。
    1 《弢园文录外编》,第171页。
    2 引自(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第335页。
    3 见《原士》,《弢园文录外编》,第8页。《上丁中丞书》,《弢园尺牍》,第110页。
    1(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第377页。
    2 见《原道》,《弢园文录外编》,第2页。
    1 《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第10页。
    2 《变法下》,《弢园文录外编》,第11页。
    3 见《变法上》,《弢园文录外编》,第10页。
    4 参见《变法》(上中下)《变法自强》等篇。
    5 王韬晚年在《万国公报》上刊发过二十余篇文章,但是基本上《弢园文录外编》文章的重刊。光绪十九年(1893)以后该刊不再有王韬论时务的文章,只在光绪22年(1896)年第89册上有一篇《中东战记本末序》。
    6 邬国义:《王韬卒年月日考实》。
    7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第6页。
    1 《癸辛杂识》有一条专讲宋朝太学生的势力,说他们如果要某官员下台,即使是宰相和台谏也照样集中攻击,甚至与皇帝相抗衡,他们“扣阍上书,经台投卷,人畏之如虎狼。”可见读书人的清议非常有效。(周密:《癸辛杂识》,第66页。)
    2 黎庶昌:《拙尊園叢稿》卷一前编,第1页。
    3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的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217页。
    1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三册,第1515页。
    2 见孔祥吉:《晚清轶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第145页。
    3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自序”。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七书》中也说“皇上九重深邃,堂远廉高……何能的人才而尽天下之情哉?”(《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20页。)
    4 《弢园文录外编》,第19页。
    5 胡珠生编:《宋恕集》,第492页。
    1 实际上,清代科举都有策论的内容,乾隆四十七年以后第三场就是策五道,只是科举考试只看重第一场的四书八股文及五言八韵试帖诗,策论只是形式。自18世纪末以后,策论只能讨论哲学问题,考生不容许讨论现实问题。(见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的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94页。)
    2 《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厘正文体疏》,《湘报》第一百号。《湘报》影印本下册,第916页。
    3 《礼部遵议科举新章程》,见《湘报》第一百六十三号。《湘报》影印本下册,第1615页。
    1 姚公鹤在《上海闲话》有一段文字叙述戊戌年改策论之后科考之状,颇能道出报刊文章的策论取向,他说:“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分。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应试者以报纸为兔园册子,而服习不外乎是。书贾坊刻,亦间就各报分类摘抄,刊售以侔利。”(《上海闲话》,第132-133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612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619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667页。
    5 参见《严复集》第一册,第61页。
    6 参见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406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384页。
    2 《湘报》影印本上册,第121页。
    3 参见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研究”有关内容。
    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506页。
    5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808页。
    6 孙宝瑄本人也于1896年在《万国公报》上刊出过《上合肥李相书》(《万国公报》第88册)。
    7 如第十号刊登吴保初的《呈政务处代奏请除稗政折》,第十五号刊有《上蔡公使书》。
    1 参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13页。
    2 同光时期有“清流党”的清议,主要是保守派对洋务派的抨击。
    1 《答奕山将军防御粤省六条》,《林则徐全集》第五卷,第2609页。
    2 原在广州出版,鸦片战争前夕移至澳门,战争结束后迁至香港,改名《香港记录报》。
    3 林则徐所雇用的翻译有中国人袁德辉粱进德(粱发之子)亚孟,还有一个美国人亚林(William Botelho),他们精通的是英文,袁德辉还通拉丁文。
    4 见吴乾兑、陈匡时:《林译<澳门月报>及其它》。
    5 《答奕山将军防御粤省六条》,《林则徐全集》第五卷,第2609页。
    6 中国史学会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册,第128页。
    7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第188页。
    8 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六册,第142页。
    1 魏源:《海国图志》,第97页。
    2 魏源:《海国图志》,第99页。
    3 歙叶锺进蓉塘《寄味山房杂记》有此一篇,此书大约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著,梁廷枏《海国四说》也引其中的内容。
    4 魏源:《海国图志》,第345页。
    1 魏源:《海国图志》,第458-459页。这段文字原载于《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卷二十二(该书全部内容经标点后刊于《近代史研究资料》总第92期。)
    1 据《晚清西文报纸导要》一书所列,此时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有North-China Heral.North-China and Japan Market Report,Daily Shipping News.见该书p76-77.
    2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三十五,第2826、2828、2829页。
    3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三十五,第2829-2830页。
    4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02页。
    5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06页。
    1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17页。
    2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51-3652页。
    3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50-3651页。
    4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57页。
    5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五,第3659页。
    6 赁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六,第3695页。
    7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四十九,第3923页。
    8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五十一,第4063页。
    1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五十一,第4065页。
    2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五十一,第4073页。
    3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第5755-5757页。
    1 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二,第5818-5819页。
    2 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6,第598-599页。
    3 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一”,第2385页。
    1 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二”,第2412页。
    2 吴桂龙:《关于会防局的几个问题》。
    3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吴煦档案选编》第二辑,第351页。
    4 丁韪良著,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第216页。
    5 后两本书的序文董恂刻入自己的文集《荻芬书屋文稿》,见该书卷一。
    6 引自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第150页。
    1 参见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五册,第7、8、10、12、14、15、16页,以及第101、102、105、123页。
    2 参见张剑:《<中西闻见录>述略--兼论其对西方科技的传播》。
    3 《广方言馆全案》,载杨逸等著:《海上墨林·广方言馆全案·粉墨丛谈》,第129-130页。
    1 《广方言馆全案》,载杨逸等著:《海上墨林·广方言馆全案·粉墨丛谈》,第135页。
    2 乐正、郑翔贵:《<西国近事汇编>及其亚洲报道研究》。
    3 以上人员据笔者查阅《西国近事汇编》各期所得。
    4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第188页。
    5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凡例”。
    6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15页。
    1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第1167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537-2538页。
    3 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51页,第2704页,第2751页.
    4 斌椿:《海国胜游草》,载林缄、斌椿等著:《西海纪游草·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第166页。
    5 张德彝:《航海述奇》,载林鍼、斌椿等著:《西海纪游草·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第520页。
    1(清)宜垕:《初使泰西记》,清光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2 见《郭嵩焘日记》第三册,第153页。
    3 见《郭嵩焘日记》第三册,第568页。
    4 《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卷十九。
    5 正式成书可能稍晚,但是书的内容肯定早为总理衙门大臣所知,因为董恂为该书作了一篇序。
    1(德)查尔斯·马顿斯著,联芳庆常翻译,丁韪良鉴定校核,傅德元点校:《星轺指掌》,第81-82页。
    2 光绪二年二月十四日郭嵩焘在日记中记:“同文馆教习丁韪良见示《星轺指掌》译本,因相就一谈,兼晤李壬叔。第四十九节五十节尤多见道之言。”(《郭嵩焘日记》第三册,第17页。)
    3 《郭嵩焘日记》第三册,第99页。
    4 《办理洋务横被构陷折》(光绪三年十月三十日),《郭嵩焘奏稿》,第388页。
    5 引自张德彝:《随使英俄记》,载《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第497页。
    6 《曾纪泽日记》中册,第360页。
    7 《曾纪泽日记》中册,第885页。
    1 《黄遵宪全集》(上),第309页。
    2 事见“黄遵宪致王韬函”(光绪六年三月十五日,1880年4月23日),《黄遵宪全集》(上),第313-314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18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15页。汪大燮所说的《代谟斯》其实就是《泰晤士》。
    3 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01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43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382-383页。黄遵宪所言译报事并未见于该信。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473页。
    7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1020页。
    8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50页。
    9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547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306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623页。
    3 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02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46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52页。
    3 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89-91页“表七”。
    4 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86-87页“表四”。
    5 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第256。
    1 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第342-243。
    2 参见自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第464页。
    3 《湘报》第二十七号,《湘报》影印本上册,第214页。
    4 张之洞:《劝学篇》,第105页。
    1 见《时务报》第26册。
    2 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52页。
    3 严复:《时务报各告白书后》,《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第492-493页。
    1 汪恩至:《时务报书后》,《湘报》影印本下册,第903页。
    2 孙家鼐:《奏遵议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432页。
    1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六,第1242页。
    2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六,第2010页。
    3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三,第3469-3470页。
    4 《郭嵩焘日记》第一册,第403页。
    5 《郭嵩焘日记》第一册,第505页。
    1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十五,第8714页。
    2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十九,第9093页。
    3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一百,第9301页。
    1 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一百,第9303页。
    2 新闻纸在发行过程中与其他商品一样收取厘金。
    3 Roswell S.Britton(白瑞华):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912,p72.
    4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491页。
    5 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80页。
    6 Roswell S.Britlon(白瑞华):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912,p73.
    7 参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81页。
    1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63页。
    2 《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2页。
    3 《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3页。
    1 刘体智:《异辞录》,第161页。
    2 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全集集外集》上册,第4页。
    1 《奏改时务报为官报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49页。
    2 《奏改时务报为官报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50页。
    3 《奏复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议以裨时局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97页。
    1 《奏复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议以裨时局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98页。
    2 《官书局奏定章程疏》,《戊戌变法》第二册,第424页。
    3 《请推广学校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296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上第2336页。
    1 《戊戌变法》第二册,第85页。
    2 《奏遵议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432页。
    1 《奏改时务报为官报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351页。
    1 《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2页。
    2 《康有为政论选》(上),第331页。
    3 《康有为政论选》(上),第334页。
    4 《康有为政论选》(上),第334页。
    1 《戊戌变法》第二册,第87-88页。
    2 见《昌言报》第一册“本馆告白”“奏遵议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折”跋文。
    1 《致管理大学堂孙中堂》,《戊戌变法》第二册,第611页。
    2 《孙中堂来电》,《戊戌变法》第二册,第612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73页。
    4 叶澜在给汪康年的信中说:“盖帅意欲梁为总理,专助汪敌康起见。……至帅命兄改《时务》为《昌言》,系因上谕有从实昌言之语。嘱兄即作一序,申明遵上昌言二字之意,并述改名之由。”(《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11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12页。
    1 《严复集》第二册,第494页。
    2 端方撰:《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816-1817页。
    1 孙宝碹在戊戌年七月的一则日记中有一段评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话,虽与本文没有直接关系,但其意思也可用于康有为,他说:“王介甫上万言书,自谓欲致君尧舜。及其得志,乃劝其主独断专任,且宗旨在于富国强兵,皆尧舜之所无也。”(《忘山庐日记》(上),第253页。)
    1 杨(?):《论阅报之有益》,《湘报》第十四号论说。 《湘报》影印本上册,第105页。
    1 陈义杰整理:《翁同稣日记》第五册,第2481、2482、2483页。
    2 翁同稣1894年4月23日日记曰:“近来百废具兴,气象一振。”(《翁同稣日记》第五册,第2684页。)
    1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47页。
    2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72页。
    3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81-2782页。
    4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84页。
    5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97页。
    6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12页。
    7 《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闰五月初九日记“饭后李纯客先生来长谈,此君举世目为狂生,自佘观之,盖策士也。”(《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15页。据孔祥吉研究,所谓“李纯客”就是康有为。见《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第15页。)
    1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68页。
    2 翁同龢戊戌变法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康有为在翁同龢去世后曾特作哀词十四章纪念他,把翁同龢视为维新事业的第一人,哀词第一首曰:“中国维新业,谁为第一人?!王明资旧学,变法出元臣:密勿谋帷幄,艰难救国民;峨峨常熟相,凿空辟乾坤。”(谢俊美:《翁同龢传》,第592页。)
    3 不过翁同龢曾亲手抄录此书,可见康有为的观点引起翁同龢的注意,只是当时光绪尚未亲政,局势也没有到不可收拾之时。参见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第14页。
    4 见《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3页。
    1 见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01页。
    2 《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03页。
    3 《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06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82-283页。黄遵宪所拟的几条建议未见。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388页。
    6 见康有为致汪康年书,汤志均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68页。另见吴德潇致汪康年书之三,《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382页。
    7 参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43-44页。《时务报》第三册刊出捐款人名单,汪康年名下款足黄遵宪因张之洞不愿意具名而提议由汪康年领,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40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31、1833页。
    2 见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17页。
    3 见粱启超致汪康年书之四十二,《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64页。
    4 《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5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31页。
    6 《汪穰卿先生传记》,第197-198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467页。
    2 康有为想按《强学报》纪年方式用于《时务报》,梁启超以黄汪等人反对而劝说乃师暂时放弃这一做法。(见梁启超致康有为信,载于粱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4页。)
    3 黄遵宪致汪梁书,《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35页。
    4 见梁启超丙申五月给汪康年的五封信,《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35-1840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47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60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63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439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54页。
    5 虽然黄遵宪曾有投身报业的想法,但是陈三立劝他做官。在结识梁启超之后,黄遵宪把办报的理想托诸梁启超,并欣然函告陈三立,以言救世之责已卸肩于粱启超。(见黄遵宪1902年11月30日致梁启超函。《黄遵宪全集》(上),第437-438页。)
    1 郑孝胥在1898年2月16日的日记中记:“过爱苍(按,即沈瑜庆),晤汪穰卿,欲请余为时务报馆总主笔,主选外来文字登之报首,余可之。”(《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643页。4月29日记:“为时务报馆选外来文。”(《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653页。)5月12日记:“以论稿还汪穰卿。”(《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655页。)7月21日记:“作《论西人擅杀华人》一篇,送与汪穰卿、颂虞。”(《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669页。)从这些记载来看,郑孝胥确实为时务报处理过稿件。
    2 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91-92页。
    3 参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89页“表六”。
    4 见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89-91页“表七”。
    5 汤志均:《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册)“附录八:时务报初期办事人员名录”,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36页。
    1 见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第35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523页。
    3 汪康年和江标的乡试主考官都是李文田。
    4 见江标致汪康年信,《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4-256页。
    5 汤志均:《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上册,第166页。
    6 见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第271页。
    1 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第335页。
    2 参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133-134页。
    1 见汪康年所作自传,《汪穰卿先生传记》卷一。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03页。
    3 见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第195-196页。
    4 孙同康曾为《时务报》撰《各省宜建翘材馆议》,见《时务报》第四册。
    5 参见朱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册),第2852-2857页,“光绪壬十八年辰科”及“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题名。
    6 见“致汪康年梁启超信”,《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第505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7页。
    2 《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第506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8页。
    4 王修植、夏曾佑致汪康年书中说“至东南各埠,能由贵馆经售处一并代销尤妙。其包封由律总寄上海,至上海在由贵馆分寄各埠,能如此,则《国闻》受施多多矣。”(《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82页。)
    5 王修植在致汪康年的信中几次提及收《时务报》发行款及发行等事。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9-80页。
    6 王修植、夏曾佑致汪康年书,《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82页。
    7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329-1330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83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332-1333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47页。江标与汪康年的乡试主考都是李文田,虽不同省份,但也算同门。
    4 汤志均:《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册,第426-427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1-252页。王先谦此札刊于《时务报》第十八册。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2页。
    7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3页。
    8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4页。
    9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99页。邹在信中说:“日前有为建霞销报而不能销出者,仍将报缴来敝局(以不敢缴还建霞故耳)。以后不如将此百人概归敝局代销,以归画一,其不能销完者,仍缴还尊处较妥,何如?”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38-2839。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40-2841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44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71页。邹在信中说:“此间销报最多,以秉三为最,此君真有用之才,近日尤收敛可爱也。”同一封信中还提到熊秉三自称可销四百本《时务报》,邹代均估计大约最多可销三百本。
    5 《湘报》第一号,《湘报》影印本上册,第1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36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39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62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68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44页,第3247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83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54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524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768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79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82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67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40页。
    7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45-1846页。
    8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846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703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523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39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41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四册,第3247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764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413页。
    2 《务农会公启》,《时务报》第十三册。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3152-3153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3154-3157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928页。另见罗振玉致汪康年、汪颂年书,《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3157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3158-3159页。
    1 见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第474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59-261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96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98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899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902页。
    7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904页。
    8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901页。
    9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905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543页。
    2 张元济:《戊戌政变的回忆》,载《张元济诗文》,第232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464页。
    4 张玉法称此“小会”为“强学小会”。见《清季的立宪团体》,第199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682页。
    1 张元济丁酉七月十一日致汪康年书中说:“……代派贵报,必当效劳。第三十四册(如周数)。请即从速寄下,以便分派。售报章程亦请寄我一分。”(《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702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689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698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1721页。
    5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1724页。
    6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1727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1731-1732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1736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648页。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517页。
    3 高凤谦曾说:“沪上各报,无一可观,所以流行者,半藉谕旨而已。”(《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二册,第1644页。)
    1 《时务报》第六册。
    2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528页。
    3 见《广时务报公启》,载《时务报》第十五册。
    4 《严复集》第二册(诗文集)下,第454页。
    1 《设立时务日报宗旨》,引自《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77页。
    2 引自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第105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413页。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353页。
    5 《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02页。
    6 《湘报章程》第九条明确说:“本馆与学堂学会联为一气。”(《湘报》影印本上册,第214页。)
    1 见《湘学新报例言》,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第255页。
    2 汪恩至:《时务报书后》,《湘报》第九十九号论说。《湘报》影印本下册,第903页。
    3 汪恩至:《时务报书后》。
    4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747页。
    1 《湘报》影印本上册,第213页。
    2 引自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第514页。
    3 见《工商学报凡例》,引自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第429页。
    4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206页。
    1 吴庆坻在致汪康年书中说:“芸子创学会,力赞成之,由学会即出学报,《时务报》饬各属购发书院已将行,而学报亦告第一次出书,乃并为一谈通行矣。”(《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397页。)
    2 《渝报章程十五条》第二条,引自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第636页。
    3 《蜀学会章程》,见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和报刊》,第643页。
    4 参见《陈宝琛集》下册所载函件。
    5 叶瀚曾致信汪康年,指出:“此间因第四期《自强策》颇有讆论,弟之劝兄多译实事,少抒伟伦,亦略有先见,然此中亦大有分别。大约南皮是鉴《强学》前车,恐若斯美举再遭中折……(《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547页。)他在另一封信中告诉汪康年。钱念劬来传张之洞意思,说《辟韩》一文“文犯时忌,宜申明误录,以解人言。此系吾保护报馆之意,属布告合行奉闻。”(《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三册,第2596页。)
    1 参见王韬致汪康年及汪粱书,《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187-188页。
    2 汪康年之弟怡年说:先生自光绪二十年后,久已绝意仕进,至是拟设报馆于京师,将以救亡图存之计,效昔贤之强聒不舍,为政府作忠告,又以无因至前,恐被人疑义,故有补应朝考之举。”(《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53页)
    1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239-240页。
    2 参见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第11页。
    1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第12-13页。
    2 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16页。
    3 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220页。
    4 参见张灏著,高力克、王跃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第六章“结论”部分。
    1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01页。
    2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03页。
    3 梁启超:《对报界之演说》,梁启超著夏晓红编:《<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第675页。
    1 《本社同仁的声明》,《季鸾文存》,第126页。
    2 《季鸾文存》,第29页。
    3 《季鸾文存》,第29页。
    4 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109页。
    5 张灏:《张灏自选集》,第109-110页。
    1 《湘报》影印本上册,第41页。
    2 见王修植致汪康年书,他在信中说:“《国闻报》南皮既以为然,能否怂恿之,略仿《时务》《知新》之例,通饬各属士商看报否?(《汪康年师友书札》第一册,第82-83页。)
    1 借用张灏先生的用语。所谓制度性媒介,就是institutional media,按笔者的理解,它是一种形成了惯例的媒介或定型了的媒介,有结构性的含义,它在社会诸多制度(institutions)中占有一席之地。
    2 《湘报》第四十一号“南学会问答”。《湘报》影印本上册,第328页。
    1 《季鸾文存》,第203-204页。
    1 陈旭麓:《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同一性》,《陈旭麓文集》[第二卷·思辨留踪(上)],第24页。
    2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上清帝第二书》《上清帝第四书》中都强调中国弊病首在上下壅蔽,他提出的设议郎开言路以至开议院.设报达聪都是为了解决这一弊端。
    3 《强学报》共出三期,所用纪年是“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
    4 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4页。
    5 如在《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论及开民智时提出“据乱世以力胜.升平世智力互相胜,太平世以智胜。”(《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4页。)《变法通议·论科举》中说“世卿之世为据乱世之政,科举为升平世之政。”(《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21页。)
    1 《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28页。
    1 见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第108页。
    2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一”。
    3 《饮冰室台集》第1册,“文集之二”,第7页。
    4 梁启超:《读孟子界说》,《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三”,第18页。此文大约写于戊戌变法之前,刊于《清议报》第2122期。(见李国俊编:《梁启超著述系年》,第50页。)
    1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第186页。
    2 《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18页。
    3 约瑟夫·阿·勒文森著,刘伟刘丽姜铁军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118页。附注:“勒文森”今译“列文森”。
    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第8册,“文集之三十四”,第71页。
    5 参见《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四”,第80页第82页所载两文。
    6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说每日阅读日本报纸,对于日本的政界学界之事了如指掌,一如自己的国家。他承认他与日本有“密切之关系,有许多之习惯印于脑中”,他的友人叶湘南回国后对日本之思念犹如思乡,梁启超也有同感。见《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第186页。
    7 《饮冰室合集》第7册,“专集之二十二”,第185页。
    1 《饮冰室台集》第6册,“专集之二”,第1页。
    2 《自由书》之《近因原因之说》,《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二”,第12页。
    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第8册,“专集之三十四”,第63页。
    4 载《清议报》第27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十一日。
    1 载《清议报》第31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九月二十一日。
    2 参见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121页。
    3 见梁启超致徐勤书信,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8页。
    4 丁文江、赵丰田编:《粱启超年谱长编》,第235页。
    5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7页。
    6 《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九”,第59页。
    7 《新民说》之《论进步》,《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四”,第58-59页。
    8 《新民说》之《论进步》,《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四”,第64-65页。
    9 《新民丛报》第3号,《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第1页。
    1 《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第54页。
    2 按梁启超自己的说法是“读东西诸硕学之书,务衍其学说以输入于中国。”见《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第54页。
    3 《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第49页。
    1 《爱国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三”,第73页。梁启超在此后的诸多文章中一再强调积民而成国家的观点,强调民权的重要性。
    2 《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五”,第33页。
    3 《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五”,第33页。
    4 《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九”,第55页。
    5 《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台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37页。
    6 《文字狱与文明国》一文称“文明过与非文明国之差别多端,而言论之自由与不自由其一也。”(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251页。)《治外法权与国民思想能力之关系》中一也强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为文明普及不可或缺之条件。(《<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252页。)上述两文均作于1905年。
    7 《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饮冰室台集》第2册,“文集之十”,第1页。
    8 《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第4页第5页。
    1 另外一大天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见《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36页。
    2 《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37页。
    3 《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37-38页。
    4 《敬告我同业诸君》,《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38页。
    1 《复梁启超函》,《杨度集》,第410-411页。
    2 见蒋观云复梁启超信,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10页。
    3 引自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59页。
    4 引自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75页。
    5 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第275页。
    6 见《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二”,第53页。
    7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12页。
    8 梁启超代端方草拟奏请立宪并赦免党人折。参见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第311页。
    1 张朋园:《时报--维新派宣传机关之一》。
    2 见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75页。
    3 见《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87页。
    4 《清议报》第八十七册,第4908-4909页。
    1 《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第22页。
    2 见《中国新报》(1907年)第一卷第九期。
    3 见《中国新报》(1907年)第一卷第七期。
    4 包天笑认为狄葆贤筹集的资金占所有报赀的十分之七,康梁占三成。参见张朋园:《时报--维新派宣传机关之一》。
    5 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37页。
    6 《上海<时报>缘起》《<时报>发刊例》,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154页。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318-319页。
    2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322页。
    3 张朋园:《时报--维新派宣传机关之一》。
    4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七日康南海《与任弟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46页。
    5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32页。
    6 《徐勤致康有为书》(1907年9月5日),载《康有为与保皇会》,第374页-379页。
    1 狄葆贤参与江苏教育总会事务,该会以张謇为首。时报馆“息楼”常客也都是江苏籍人士。参见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252页及第328-333页“息楼”一节。
    2 《<时报>发刊例》,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154页。
    3 《徐勤致康有为书》(1907年9月5日),载《康有为与保皇会》,第375页。
    4 Joan Judge.Print and Politics:'She" 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p.49
    5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32页。
    6 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第255页。
    1 《徐勤致康有为书》(1907年9月5日),载《康有为与保皇会》,第374页。
    2 梁启超曾对康有为说狄葆贤“恐本党累及《时报》”。(见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32页。)
    3 郑孝胥1906年12月13日日记中记“夜,过立宪公会,狄楚青托余题名入会。”(《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1068页。)
    4 见汤志均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606页。
    5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九”,第4页。
    1 《政治与人民》,《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第14-15页。
    2 《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第23页。
    3 《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第24页。
    4 在梁启超眼中,宪政框架内的政党“必举国中贤才之同主义者,尽网罗而结合之。”(《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第27页。)
    5 光绪三十三年《致佛苏我兄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86页。
    1 光绪三十三年《致蒋观云先生书》,丁文江、赵车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08页。
    2 梁启超在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与夫子大人书》中告诉康有为,拟议中的报纸名为《北京报》,五万经费早成定局,而会费十万尚须运动。(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72页。)
    3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廿二日《致蒋观云徐佛苏黄与之三兄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11-412页。
    4 另外两种办法是“交通及调查建议及警告”。参见《政闻社社约》,载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台集>集外文》上册,第512页。
    5 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64页466页。
    1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廿七日《致蒋观云徐佛苏黄与之三公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12页。
    2 见光绪三十四年《致佛公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74页。
    3 政闻社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是运动朝廷亲贵及地方大员促开国会,使得清廷认为政闻社结党乱政,因此封禁该社。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第126-129页。
    1 《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二”,第77页。
    2 《雅典小史》,《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十六”,第8页。
    3 《政治上之监督机关》,原载《政论》第2号。见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526页。
    4 《政治上之监督机关》,原载《政论》第2号。粱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第526页。
    1 《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第23-24页。
    2 梁启超在致徐佛苏的信中曾提及有人愿助款《国风报》,为梁所拒,因为该报是盈利的。梁启超还曾到处借款以办此报。徐佛苏在书信的跋注中说指出梁启超此时“办报养家,境遇艰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08-509页。)
    3 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第208-209页。
    4 《国风报》在《申报》上所刊之广告,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01页。
    1 《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台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9-20页。
    2 《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台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五(上)”,第21页。
    3 《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台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五(上)”,第21-22页。
    4 《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台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五(上)”,第21页。
    5 《国风报叙例》对于“论说”的说明,《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五(上)”,第24页。
    6 《说国风》(下),《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二十五(下)”,第11页。
    7 《自由书·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二”,第84页。
    8 当时一般知识分子大多认为立宪政治就等于舆论政治。关于这一点,可参见Joan Judge: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 in the Late Qing.1904-1911.
    1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第180页。
    2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二十九”,第1页。
    3 《新纪元报发刊辞》(1912年5月),载《章太炎政论选集》,第601页。
    4 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上海闲话》一书对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舆论政治在清末的表现有过一番独到的论述。该书认为清政府不能利用立宪派消融革命,致使立宪派的报纸最后“悉已一折而入于革命运动。此则清运存亡绝续之大关键,尤上海报纸党见离合之一段落矣。”(姚公鹤:《上海闲话》,第135页。)
    1 《复梁启超函》,《杨度集》,第404-405页。
    2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1079页。
    3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47页。
    4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41-542页。
    5 徐佛苏:《梁任公先生逸事》,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12-512页。
    6 杨度:《新中国报序》,《杨度集》,第212页。
    7 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301-304页。
    8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第373页。
    9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51页。
    10 参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三章第二节“立宪派的言论机关”。
    1 《复梁启超函》,《杨度集》,第410-411页。
    2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八日《与南海夫子大人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09页。
    3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53页。
    1 徐佛苏:《梁任公先生逸事》,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14页。
    2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42页。
    3 关于立宪派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可参见张朋园所著《立宪派与辛亥革命》一书。
    4 帝国宪政会拟定计划中欲以醇亲王载沣为总裁,载泽为副总裁,由熊希龄入京运动他们加入。(见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第322页。)
    5 政闻杜成员孙志曾甚至向粱启超建议该党组成大财团以掌握全国财政,利用财力“制政府于死命,箝制疆吏之威权,可联合则联合之,能倾倒则倾倒之。”(光绪三十四年孙志曾《致梁任公先生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59页。)
    1 徐佛苏:《梁任公先生逸事》,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13页。
    2 按,应为“前年十月以后”,可参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02页;《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87页。
    3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二十九”,第3-4页。
    4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二十九”,第4页。
    1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二十九”,第3-4页。
    1 《政治上之对抗力》,《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三十”,第31页。
    2 章太炎:《敬告同业者》,汤志均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543页。
    3 引自马光仁:《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第95页。
    4 马光仁:《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第97页。
    5 汤志均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580页。
    6 汤志均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537-538页。
    1 《政治上之对抗力》,《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三十,第32页。
    1 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第32页。
    2 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第241页。
    3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78页。
    4 《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43页。
    1 见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第55页。
    2 见《翁同龢日记》第四册,第2234页。
    1 见《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政论集》(上),第158-159页。
    1 虽然有学者提出立宪派知识分子存在着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但立宪派至少认可宪政的价值。关于“文化误读”,可参见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第九章“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立宪的‘文化误读'”。
    2 参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28-529页。
    3 《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1083页。
    1 《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三十三”,第31-40页。
    1.(清)蒋良骐:《东华录》,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2.(清)梁廷枏:《海国四说》,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3.(清)徐继畲:《瀛环志略》“自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清)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6.(清)董恂:《荻芬书屋文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7.(清)郭嵩焘:《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8.(清)张之洞:《劝学篇》,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9.(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0.(清)刘体智:《异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1.(清)邱炜蓑:《五百石洞天挥麈》,光绪二十五年邱氏粤垣刻本
    12.(清)邹弢:《三借庐赘谭》,清光绪铅印本申报馆丛书余集本
    13.(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4.(清)刘锡鸿、张德彝:《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15.(清)林鍼、斌椿等著:《西海纪游草·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16.(清)孙家振:《退醒庐笔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7.李伯元:《南亭笔记》(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西安:陕西古籍出版社/陕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清)贾桢编撰:《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九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19.(清)宝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二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20.(清)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21.(清)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清光绪点石斋石印本
    22.佚名辑:《清季中外使领年表》,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六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23.(清)徐宗亮等编:《通商约章类纂》,光绪戊戌年闰三月北洋石印官书局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七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24.(清)端方撰:《大清光绪新法令》,清宣统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
    25.(清)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卷十九,光绪壬寅秋上海六敬斋石印,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第三十四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26.(清)盛宣怀:《愚斋存稿》,民国刻本。
    27.(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美)雷孜智著,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美)卫斐列著,顾均、江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上海古籍书店2005年版
    31.(美)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丁韪良编:《中西闻见录选编》(光绪丁丑冬至月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三十二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34.(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5.(德)查尔斯·马顿斯著,联芳、庆常翻译,丁韪良鉴定、校核,傅德元点校:《星轺指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弢园尺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7.《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8.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9.《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0.《瀛壖杂志·瓮牖馀谈》,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41.朱惟公标点:《遯窟谰言》,大达图书供应社,民国二十四年(1935)七月出版
    42.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光绪庚寅仲春淞隐庐刊本
    43.王韬著、孙邦华编:《弢园老民自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5.《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版
    46.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47.陈大康整理:《张文虎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8.《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49.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50.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1.《林则徐全集》第五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2.《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53.梁启超著,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
    55.李国俊编:《梁启超著述系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6.许全胜撰:《沈曾植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7.汪叔子、张求会编:《陈宝琛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58.王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9.胡珠生编:《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60.刘晴波主编:《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1.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7、1989年版
    62.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载《近代稗海》第十二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3.汤志均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4.汤志均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65.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66.上海市文物报馆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7.《张元济诗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8.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69.中国史学会主编:《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70.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六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4年版
    71.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吴煦档案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1984年版
    72.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73.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4.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5.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77.《季鸾文存》,“民国丛书”(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78.杨逸等著:《海上墨林·广方言馆全案·粉墨丛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9.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0.《民国杭州府志》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版
    81.周振鹤编:《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82.朱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83.《敦煌市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84.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5.《申报概况》,申报馆民国廿四年(1936)五月印行
    86.《最近之五十年》,民国十二年(1923)申报馆印行
    87.《循环日报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32年循环日报馆印)
    88.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89.(日)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90.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91.《上海新报》(台湾文海出版社1990影印本)
    92.《申报》影印本(1872-1877,1877-1897部分,浙江大学图书馆藏)
    93.《西国近事汇编》(上海机器制造局刊印,浙江大学图书馆百万册数字图书资料)
    94.《时务报》(台湾文海出版社(987影印本)
    95.《湘报》(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
    96.《昌言报》(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影印本)
    97.《万国公报》(光绪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浙江大学图书馆百万册数字图书资料)
    98.《尚贤堂月报》(第一、二册,浙江大学图书馆藏)
    99.《清议报》(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100.《新民丛报》(浙江大学图书馆藏,部分)
    101.《中国新报》(1907年)第一卷第七、九期(浙江大学图书馆百万册数字图书资料)
    102.Alexander Wylie: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Original Edition Published By Shanghae: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台北:成文出版社重印,1967
    103.Frank H.H.King(editor) and Prescott Clarke:A Research Guide to China-Coast Newspaper,1822-1911(《晚清西文报纸导要》),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的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台北:台湾经联出版社1987年版。
    13.梁元生、王宏志编:《双龙吐艳:沪、港文化交流与互动》,港沪发展联合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5.
    14.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5.王尔敏:《淮军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6.(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杨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王林:《万国公报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23.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24.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25.汤志均:《戊戌时期的学会与报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6.汤志均:《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27.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71年版
    28.林启彦、黄文江主编:《王韬与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0年版
    29.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30.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1.吕实强:《王韬》,《曾国藩·郭嵩焘·王韬·薛福成·郑观应·胡礼垣》(中国历代思想家[十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33.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4.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5.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36.孔祥吉:《晚清轶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版
    37.谢俊美:《翁同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38.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39.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0.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约瑟夫·阿·勒文森著,刘伟、刘丽、姜铁军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42.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3.张灏著,高力克、王跃译:《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4.《陈旭麓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
    46.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
    47.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8.马光仁:《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49.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0.(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1.王立新:《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52.洪深:《申报总编纂“长毛状元”王韬考证》,《文学》第二卷第六期(1934年)
    53.陈振国《“长毛状元”王韬》,《逸经》第三十三期[民国廿六年七月五日
    54.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55.萧永宏:《中华印务总局<循环日报>的创办--<循环日报>创办者辨证》《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56.刘圣宜:《<循环日报>的创办与西学在岭南的传播》,《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57.梁碧莹:《简论黄宽、黄胜对西学的传播》,载《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58.方汉奇:《东瀛访报记》,《新闻研究资料》(1989年),总第46辑
    59.张敏:《晚清新型文化人生活研究--以王韬为例》,《史林》2000年第2期
    60.曾建雄:《<循环日报>的言论特色--读部分原报(缩微胶卷)札记》,《新闻大学》1994年春季号
    61.邬国义:《王韬卒年月日考实》,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62.吴乾兑、陈匡时:《林译<澳门月报>及其它》,《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63.吴桂龙:《关于会防局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2期
    64.张剑:《<中西闻见录>述略--兼论其对西方科技的传播》,《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65.乐正、郑翔贵:《<西国近事汇编>及其亚洲报道研究》,《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66.张朋园:《时报--维新派宣传机关之一》,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期
    67.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6期
    68.John D H Downing,Ali Mohammadi,and Annabelle Sreberny(ed):Questioning the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Sage Publications,Inc.1990.
    69.Suzanne Wilson Barn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ed):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70.Adrian A.Bennett: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83.
    71.Roswell S.Britton(白瑞华):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912.Shanghai Kelly & Walsh,Limited,1933
    72.Joan Judge:Print and Politics:'Shi 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73.Murray A.Rubinstein:Propagating the Democratic Gospel: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Western Thought in China,1830-1848.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一期(台湾中央研究院)
    74.Susanne Wilson Barnett:Protestant Expansion and Chinese Views of the West.Modern Asian Studies,VOL.6,No.2,(1972),pp129-149
    75.Joan Judge: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 in the Late Qing,1904-1911.Modern China,Vol.20,No.1.(Jan.,1994),pp.64-91
    1.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3.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年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汪林茂:《晚清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谭树林:《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9.何绍斌:《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蒋廷黻:《近代中国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11.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2.蒋英豪:《黄遵宪师友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3.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纪》(附《啬翁自订年谱》),中华书局民国十九年初版,上海书店影印
    1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萧公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王栻:《维新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0.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21.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3.余英时:《文士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4.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28.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本杰明·史华慈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090年版
    30.梁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1.汪荣祖:《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32.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33.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
    34.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6.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7.林启彦:《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8.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2.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4.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5.朱维铮、龙应台编著:《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6.汤志均:《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7.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8.汤志均、汤仁泽:《维新·保皇·知新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9.方汉奇:《报史与报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50.方汉奇:《方汉奇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宁树藩:《宁树藩:艾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53.胡太春:《中国近代报刊思想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4.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业与报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二版
    55.赖光临:《梁启超与近代报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56.黄旦:《“耳目与”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百年报刊思想主朝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57.刘兰肖:《晚清报刊与近代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59.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0.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1.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3.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衍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65.黄旦:《还是先回到历史去:对提高新闻理论研究水平的建议》,《现代传播》1996年第3期
    66.陈绛:《林乐知与<万国公报>》,《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67.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68.黄士芳:《汪康年与<时务报>》,《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2期
    69.黄旦:《王韬新闻思想试论》,《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
    70.姚福申:《高昌寒食生何桂笙考》,《新闻大学》1991年夏季号
    71.闾小波:《政论报刊的崛起与社会变革的突进--对<时务报>的个案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72.范继忠:《早期<申报>与近代大众阅报风习浅说》,《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3期
    73.范继忠:《晚清<申报>市场在上海的初步形成(1872-1877)》,《清史研究》2005年第1期
    74.姚福申:《<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再认识--关于南洋最早的中文期刊》,《新闻大学》1995年春季号
    75.陈启云著,宋鸥译:《梁启超与清末西方传教士之互动研究--传教士对维新派影响的个案分析》,《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
    76.李天纲:《简论林乐知与<万国公报>》,《史林》1996年第3期
    77.Earl Swisher: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ern Impact,1838-1900,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1,No.1.(Oct.,1958),pp.26-37.
    78.Joseph R.Levenson:The Breakdown of Confucianism:Liang Ch'I-Ch'Ao before Exile-1873-1898,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11,No.4,(Oct.,1950),pp.448-485.
    79.Charlton M.Lewis:The Hunanese Elite and the Reform Movement,1895-1898,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9,No.1,(Nov.,1969),pp.35-42.
    80.Philip A.Kuhn:Ideas Behind China's Modern Stat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55,No.2.(Dec.,1995),pp.295-337.
    81.Paul A.Cohen:Wang Tao and Incipient Chinese Nationalis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Aug.,1967),pp.559-574.
    82.Hao Chang: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Change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9,No.1,(Nov.,1969),pp.23-33.
    83.Mary Backus Rakin:Some Observation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58-182
    84.William T.Rowe: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39-157.
    85.Frederic Wakeman,Jr.: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08-138
    86.Philip C.C.Huang:"Public Sphere" / "Civil Society" in China?: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216-24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