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风尚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某一范围的社会成员中普遍流行的风气和行为。它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追求。本文即立足于社会风尚,选取北朝时期社会生活中各时段所流行的几种风尚,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全文共分六个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风尚”这一概念作一理论的阐释与探讨,以便于本课题的展开与研究。并对北朝社会生活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与综述,以说明本文所据有的材料基础。以下分为五章,选取北朝社会生活中典型现象与特征,从奢华、饮酒、婚恋、尚武、崇佛几个角度,钩沉征引,分类论列,描述每种风尚在社会中发展演进之轨迹,探析其对社会、历史所产生之作用与影响。论述力求全面,征引简要明晰。试图具体而微地再现北朝社会风貌。
"Fashion is the prevail atmosphere and behavior of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a range of society members. It include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pursuit in their daily life."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 Dynasty will be studied. Five typical social and representative fashion will be considered to research, analyze, summarize and sum up. Writ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fashions of each society. esp. their paths of evolution in history and their roles and impacts to society and history to show North Dynasty’s style.
     The introduction part: First of all, writer will explore the "fash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to form my own understanding of fashion and to discuss and construct theoretically. Then writer will elaborate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of this topic. The true value of this study is to point out the life of the lower class which makes the value to the social life. At last, the writer will review and summary the social life of North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the topic and the center of this chapter is the luxurious fashion in the upper class of the society. The writer will analyze the reason and its performance in daily life marriage wealth and prostitution. And the daily life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clothes diet and residence. Wealth and marriage has been for long years which prevails in daily life and affects the lower class. Prostitu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luxurious fashion. Elaborate funeral is a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Even the funeral in North Dynasty has its national impact. At last, writer will analyze its effects to the social life totall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drinking culture will be analyzed. As a result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ional personality, the impact of luxurious fashion, the advocating of governor, the high technology of making wines drinking becomes prevail. The drinkers are all kinds. The writer will analyze its effects to the society and the history.
     The third chapter, the writer will analyze the fashion from the open atmosphere of the feminine love and marriage life to display the North Dynasty. The first reason for the open atmosphere is the high statue of women in their daily life and in the society. Next i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marriage. The open atmosphere is widespread from the imperial family to the common which shows in the remarriage, extramarital affairs and the jealous of other women.
     The fourth chapter: martial spirit in the northern nationality. The north nationality martial spirit can have, the existence, the development reason, with As the result of its uniqu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martial spirit exists, develops. The martial spirit prevails all the society because of its frequent wars and the life style of nomadic nationalities. The martial fashion exists for long time and has many aspects. First the ruler treasures the martial spirit. Second the heroes who have the military force are so many. Next is because of the heroines; The fourth thing is about the hunting. The last one is about the entertainment.
     The fifth chapter: the writer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North Dynasty. There are there reasons for the worship of Buddhism. First, the turbulent society creates pressure of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pressure for the member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Second, the vitality of Buddhism itself; Third, rulers’support. The Buddhism develops from the upper classes include the emperors to the lower classes. The statues of Buddhism are another fash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ssive gods and ghosts fiction becomes popular. 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some disapproval voices. Buddhism gives the lower classes spirit support which rich their life, but consume much social resource and wealth.
     The conclusion, the thesis explains the value and the innovation place which points out the weakness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These five chapters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ce and have relation mutually which reflects some social life of North Dynasty.
引文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普及本,下卷第4350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9月,377页。
    
    ①张光博:《社会学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69~70页。
    ②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伦理学卷84页。
    ①李志慧:《唐代文苑风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1页。
    ②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页。《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于2000年9月被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立项,项目名称为“19世纪的中国社会研究”,《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是其中的子课题之一。全书分为: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晚清社会风尚的地域差异、晚清社会风尚的群体差异、晚清社会风尚的影响和基本特征等几章。笔者以为该书内容失于琐碎,游离主题,只有一章集中谈到风尚。对晚清社会风尚的提炼总结不够,太笼统,欠具体。
    ③徐台榜:《从宋代社会风尚看岳飞其人》,《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④邵金凯等:《略论晚明社会风尚的变迁》,《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1卷第2期。
    
    ①罗玲:《民国时期南京的社会风尚》,《民国档案》1997年第3期。
    ②朱力:《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普及本,下卷第4348页。
    ②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合订本)185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1995年11月北京第6次印刷。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9月,第377页。
    ④王康:《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0页。
    ①郑仓元、陈立旭:《社会风气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邢春生、金洪跃:《简论社会风气》,《道德与文明》1986年第3期。
    ③吴家清:简论社会风气,《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④荣新海:《论风气》,《道德与文明》1988年第3期。
    ⑤齐平:《社会风气略说》,《理论建设》1986年第4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9月,第1144页。
    ②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周积明:《中国社会生活谈丛?总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第148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下卷第4350页。
    ②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1995年11月北京第6次印刷,第1854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第377页。
    ④张光博:《社会学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69~70页。
    ⑤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392页文化学卷。
    ⑥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丛书》,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页。
    ⑦荣新海:《论风气》,《道德与文明》1988年第3期。
    
    ①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序文第3页。
    ②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第1348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普及本,上卷第269页。
     ①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第148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四册,第1223页。
    ①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周积明:《中国社会生活谈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2页。注:梁氏此论最早见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曾名为《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中国之旧史》、《中国史界革命案》等,几经改易,后编入《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③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六卷第118页,原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该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7页。
    ③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商务印书馆1938年4月第1版)第1页。
    ④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周积明:《中国社会生活谈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4次印刷,第320~321页。
    ②冯尔康:《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9页。
    ①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二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下编第159~179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第二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下册第89~102页。
    
    ①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5页。
    ②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89页。
    ①陈爽:《1996年社会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5期。
    ②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序言》第11页。
    ①王子今:《读薛瑞泽著<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
    ①张雪丽:《<中国社会风俗史>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2期。
    ①冯尔康:《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第30~31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1998年6月第3次印刷,第25页:“北朝:北朝与南朝相峙并存。一般以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39年)算起,至杨坚建隋代周(581年)为止,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历时一百四十二年。另一说,起于拓跋珪建国称魏(386年),止于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统一全国。”本文采后一说法。
    ①黎虎:《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637页。
    ②黎虎:《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636页。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①《魏书》卷一三《皇后?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②《资治通鉴》卷一四九《梁纪五》“天监十八年”条。
    ①黎虎:《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下册,第762页。
    ②黎虎:《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下册,第776页。
    ③《礼记·礼运》。
    ④《论语》卷五《乡党》。
    ⑤《论语·里仁》。
    ⑥《孟子·告子上》。
    ⑦《庄子·至乐》。
    ⑧《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①《列子》卷七《杨朱篇》。
    ②王凤霞:《忧生意识与及时行乐――汉代诗歌价值取向溯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①《北齐书》卷五〇《恩幸·和士开传》。
    ②邓子琴:《中国风俗史》,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3月,第45页。
    ③《魏书》卷一〇八《礼志》。
    ④刘琳:《北朝士族的兴衰》,见《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309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11月第1版,1982年6月北京第3次印刷,上册,第96页。
    ②王永平:《论北魏后期的奢侈风气——从一个侧面看北魏衰亡的原因》,《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③《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
    ④《魏书》卷五八《杨播传附杨椿传》。
    ①《北史》卷八四《徐孝肃传》。
    ②《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
    ③《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上·汝阴王天赐传附元忠传》。
    ④《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云传附元顺传》。
    ①《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咸阳王元禧传》。
    ②《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广阳王建传附元嘉传》。
    ③《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正始寺》。
    ④《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
    ⑤《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高阳王雍传》。
    ⑥《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
    ⑦《周书》卷三五《崔猷传》。
    ⑧《周书》卷四五《儒林?乐逊传》。
    ①《晋书》卷三三《何曾传》载何增,“然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大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晋书》卷三三《石苞传附子石崇传》载,“(石崇)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饴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崇、恺争豪如此。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耀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怳然自失矣。”
    ②《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冲觉寺》。
    ①《魏书》卷六七《崔光传》。
    ②《魏书》卷九三《王叡传附王超传》。
    ③《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④《北齐书》卷一五《韩轨传附韩晋明传》。
    ⑤《北齐书》卷一九《任延敬传附任胄传》。
    ⑥《北齐书》卷二八《元晖业传》。
    ⑦《周书》卷三五《薛善传》。
    ⑧《周书》卷四四《李迁哲传》。
    ⑨《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
    ⑩《魏书》卷五八《杨播传附杨昱传》。
    11《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第10期。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载《文物》,2001年第1期。
    ③《北史》卷四《魏本纪·世宗宣武帝》。
    ④华林园,起自魏明帝,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干宝《晋纪》:“泰始四年二月,上幸芳林园,与群臣宴,赋诗观志。”见〔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1页。
    ⑤《魏书》卷九三《恩幸·茹皓传》。
    ⑥《北齐书》卷八《幼主高恒帝纪》。
    ①《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寿丘里》。
    ②《洛阳伽蓝记》卷三《高阳王寺》。
    ③《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
    ④《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寿丘里》。
    ⑤《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北海王详传》。
    ⑥《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寿丘里》。
    ①《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正始寺》。
    ②《北齐书》卷四七《毕义云传》。
    ③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横阶仍凿涧,对户即连峰。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沙州聚乱荻,洞口碍横松。引泉恒数派,开岩即十重。北阁闻吹管,南邻听击钟。菊寒花正合,杯香酒绝浓。由来魏公子,今日始相逢。注释:楚熊渠子、汉李广皆夜行射寝石,以为虎。故石疑藏虎。《抱朴子》云:“千岁之松,其状如龙。”故根似卧龙也。左太冲诗曰:“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汉书?地理志》云:“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皆魏分也。”故河阳公称魏公子,比战国信陵矣。见〔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73页。
    ④《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法云寺》。
    ⑤陈鹏在其《中国婚姻史稿》中,将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婚礼中的这种论资财、讲排场现象分为“财婚”与“侈婚”两个概念。笔者以为,“财婚”与“侈婚”,皆由财而来,故统称“财婚”,综而论之。
    ⑥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46页。
    ①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31页。
    ②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32页。
    ③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事君篇》,第63页。
    ④〔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北京第二次印刷,上册,第317页。
    ⑤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49页。
    ⑥《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记》。
    ⑦《魏书》卷三四《卢鲁元传附卢统传》。
    ⑧《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
    ⑨《北齐书》卷四二《袁聿修传》。
    ⑩《北齐书》卷四三《封述传》。
    
    ①《北齐书》卷四七《毕义云传》。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0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9页。
    ①《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临淮王谭传附元孝友传》。
    ②《魏书》卷四《世祖纪》。
    ③《魏书》卷五《高宗纪》。
    ④《魏书》卷七上《高祖纪》。
    ⑤《魏书》卷七下《高祖纪》。
    ⑥《北齐书》卷四《文宣纪》。
    ⑦《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⑧《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①《颜氏家训·治家》。
    ②《颜氏家训·归心》。
    ①《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载:“时王恺、石崇以豪侈相尚,恺尝置酒,敦与导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声韵,恺便欧杀之,一坐改容,敦神色自若。他日,又造恺,恺使美人行酒,以客饮不尽,辄杀之。酒至敦、导所,敦故不肯持,美人悲惧失色,而敦傲然不视。导素不能饮,恐行酒者得罪,遂勉强尽觞。”《世说新语?汰侈》篇又载:“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由此可见,家妓地位卑微,虽以歌舞技艺服务为主,但主人如有性要求,必当无条件服从之。
    ②石方:《中国性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2次修订版,第164~165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卷四《城西》。
    ④〔唐〕李冗:《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31页。此事亦见于《钗小志》。后来用这个成语形容人之风流倜傥。旧时也用“换马”作为妓女的代称。
    ①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278页。
    ①《洛阳伽蓝记》卷四《寿丘里·河间寺》。
    ②《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上·咸阳王元禧传》。
    ③《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上·咸阳王元禧传》。
    ④《北齐书》卷一三《清河王岳传》。
    ⑤《魏书》卷一四《河间公元齐传附元志传》。
    ⑥《魏书》卷七一《李元护传》。
    ⑦《魏书》卷九三《恩幸·王叡传附王椿传》。
    ⑧《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附段孝言传》。
    ⑨《周书》卷四四《李迁哲传》。
    ⑩《周书》卷四〇《尉迟运传》。
    11《周书》卷四八《萧詧传》。
    ①《魏书》卷五七《高祐传》。
    ②《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附薛真度传》。
    ③《魏书》卷八九《崔暹传》。
    ④《北齐书》卷一四《平秦王归彦传》。
    ⑤《魏书》卷六八《高聪传》。
    ⑥《北齐书》卷二二《卢文伟附卢宗道传》。
    ⑦〔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59~260页。注:“城傍”二句,《晋书》曰:“石崇有别业,在河内县金谷涧中。”又荀勗曰:“夺我凤凰池?薄跋蛉恕倍洌冻恰?曰:“蛾眉曼睩目腾光,长发曼鬋(jiǎn)艳陆离。”王逸曰:“曼,泽也。”“梅花”二句,梅花、树叶,谓笛、笳之类。笛中有《落梅花曲》。傅玄《笳赋》曰:“吹叶为声。”“香烟”二句,香烟龙口出者,言香炉刻为龙形,薰香烟从口中出也。莲子帐心垂者,所谓“金莲帐”是也。《邺中记》曰:“石虎冬月用复帐。帐之四角安金银凿镂香炉,爇以百合。香帐顶安金莲花,中悬金箔织成锦囊。”
    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341~342页。注:“绿珠”二句,《晋书》曰:“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荀悦《汉纪》曰:“赵氏善舞,号曰飞燕。”“琴曲”二句,《吕氏春秋》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曰:‘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风俗通》曰:“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细缕”二句,格音阁,悬钟之木也。言密缉其绳,缩钟于木,令枝格不得下也。圆花钉鼓床,言作妓用钟鼓也。“悬知”二句,《吴志》曰:“周瑜少时,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②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1页。
    ③陈华文:《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第9页。
    ④《论语·学而》。
    ⑤《论语·学而》。
    ⑥《论语·为政》。
    ⑦《淮南子》卷一三《氾论训》。
    ⑧《中庸》。
    ①《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②《墨子》卷六《节葬下》:故子墨子言曰:然则姑尝稽之。今虽毋法执厚葬久丧者言,以为事乎国家。此存乎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存乎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满意若殉从,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处丧之法将柰何哉?曰: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夫行此,则必不能早朝晏退,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早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是故求以富国家而既已不可矣。
    ③《庄子》卷十上《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④《盐铁论》卷六《散不足》。
    ⑤《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陈华文在其《迷失的孝道:中国厚葬之风透视》(《民间文化》1999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汉末的战乱,使许多人看到了厚葬之墓被盗挖所带来的暴尸原野的危害,因此,到魏晋时,上层统治者开始有意识地实行薄葬,以便自己死后能得以安身。”此结论未免有些武断片面,观曹操遗诏,其目的当是从国家政治经济需要出发的。
    ⑥陈华文:《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第33页。
    ⑦《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赵郡王干传》。
    ①《魏书》卷一九中《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云传附元嵩传》。
    ②《魏书》卷二一下《献文六王下·彭城王勰传》。
    ③《魏书》卷一九《任城王云附元澄传》。
    ④《魏书》卷一九下《景穆十二王下·章武王太洛附元融传》。
    ⑤〔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子部三五三,小说家类,卷十三《尸窆篇》,1047-717页。
    ⑥《魏书》卷九三《恩幸?赵修传》。
    ①张剑光:《入土为安: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02页。
    ②《魏书》卷八六《吴悉达传》。
    ①《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临淮王谭传附元孝友传》。
    ②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③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
    ⑤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⑥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①王克林:《北齐厍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②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③《北齐书》卷一五《娄昭传附娄叡传》。
    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⑤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⑥《周书》卷二五《李贤传》。
    ①《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咸阳王禧传》。
    ②《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北海王详传》。
    ③《魏书》卷一四《宜都王目辰传》。
    ④《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广阳王建传附元深传》。
    ⑤《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上?汝阴王天赐附元修义传》。
    ①《魏书》卷二〇《文成五王·河间王若传附元琛传》。
    ②《魏书》卷二〇《文成五王?安乐王长乐附元诠传》。
    ③《洛阳伽蓝记》卷四《阜财里内有开善寺》亦记载了这个故事,略有出入。《北齐书》卷一五《厍shè狄干传附厍狄士文传》中亦记载了一则同类故事:“(士文)尝入朝,遇上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上问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足,余无所须。’上异之,别赍遗之。”看来这种带朝臣入库房任其取用是当时赏赐亲信、功臣的一种常用方式。
    ④《魏书》卷五二《赵逸传附赵叔隆传》。
    ⑤《魏书》卷五六《郑羲传》。
    ⑥《魏书》卷六八《高聪传》。
    ⑦《魏书》卷七一《李元护传附李静传》。
    ⑧《魏书》卷六七《甄琛传》。
    ①《魏书》卷七六《张烈传附弟僧皓传》。
    ②《魏书》卷七七《高崇传》。
    ③《魏书》卷九三《寇猛传》。
    ④《魏书》卷九四《阉官?抱嶷传》。
    ⑤《北齐书》卷一五《娄昭传》。
    ⑥《北齐书》卷一八《孙腾传》。
    ⑦《北齐书》卷一九《任延敬传附任胄传》
    ①《墨子》卷六《节用》。
    ①《韩非子·十过第六》。
    ①《魏书》卷六五《李平传》。
    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②《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③《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④《魏书》卷二一下《献文六王·彭城王勰传》。
    ⑤《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
    ①《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
    ②《魏书》卷二五《长孙道生传》。
    ③《魏书》卷三三《贾彝传附贾秀传》。
    ④《魏书》卷七二《阳尼传附阳固传》。
    ⑤《魏书》卷八二《常景传》。
    ⑥《魏书》卷八八《杜纂传》。
    ⑦《周书》卷二三《苏绰传》。
    ⑧《周书》卷三五《裴侠传》。
    ⑨《周书》卷三九《辛庆之传》。
    ⑩《周书》卷三三《王悦传》。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46卷上册,第424页。
    ②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4月,第71页。
    ①〔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一卷,第215页。
    ①杜金鹏等:《醉乡酒海——古代文物与酒文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页。
    ②龙福元:《中国酒文化》,《零陵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1998年6月第3次印刷,第26页:北朝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疆域最广的是北魏,其全盛时(太和二十一年,497),西至焉耆,东到海,北界六镇与柔然接壤,南临淮、沔与南齐为邻。东、西魏时期,其南、北疆界稍有内缩,除西魏之建、泰、义、南汾四州在河东外,大抵以黄河为界划分东、西魏。齐、周时期,北朝的疆界有扩展:北齐南并淮水流域,濒长江与陈对峙;北周占有梁、益,控制江陵,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全归周有。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灭北齐,疆域之大,超过北魏。武帝去世,宣、静相继,大权旁落,杨坚专政,五年即建隋代周,再八年渡江灭陈,统一了全国。
    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子部七九,医家类,卷二十五《谷四?造酿类》,773-500页。
    ②〔清〕汪昂:《本草备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6月版,谷菜部,第213页。
    ③周路红:《浅谈中国的酒文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9月第17卷第9期。
    ④〔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44页。
    ⑤《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27~311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1页。
    ①《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
    ②《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上·北海王详传》。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①《梁书》卷四一《萧介传》。
    ①刘爱文:《论魏晋南北朝大地主集团的休闲娱乐消费》,《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月第4卷第1期。
    ②周路红:《浅谈中国的酒文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9月第17卷第9期。
    ③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474~529页。
    ④张鹏志:《中华酒文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⑤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载中国食品出版社编:《中国酒文化和中国名酒》,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52页。
    ①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卷四《河水四》,第113~114页。
    ②王永红:《解读饮酒避世的魏晋风度》,《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六卷第1期(总第20期)。
    
    ①《魏书》卷六七《崔光传》。
    ②《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显祖文宣帝纪》。
    ①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90~193页认为:纣王刚即位时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纣王应当是饮酒过多而导致酒精中毒,神经错乱,身不由己。而且由于纣王所用酒器为青铜酒器,其中含铅量大。现代科学证实,长期饮用高量含铅的酒,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必然会引起铅中毒。铅对人体各部位的组织均有危害,尤其对神经、造血系统和血管组织危害最大。纣王长期使用含铅量高的青铜器饮酒,摄入体内的铅大大超出正常值,可以推测他大概患了铅中毒症,从他典型的谵妄症可以看出这一点。谵妄症人神志恍惚,对时间、地点及周围的事物失去辨认能力,以至出现幻觉、错觉、胡言乱语等。笔者据此以为,高洋即位前后判若两人,想必也是深度酒精中毒,罹患谵妄症所致。
    ②《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高凉王元孤传附子元苌传》。
    ③《魏书》卷六四《郭祚传》。
    ④《北齐书》卷四七《酷吏?宋游道传》。
    ①《魏书》卷八六《长孙虑传》。
    ②《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
    ③《魏书》卷五八《杨播附杨椿传》。
    ④《魏书》卷四一《源贺传附源怀传》。
    ⑤《周书》卷二六《长孙绍远传附长孙澄传》。
    ⑥《周书》卷三四《裴宽传附弟裴汉传》。
    ⑦《周书》卷三八《李昶传》。
    ①《晋书》卷四三《山涛传》:“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
    ②《晋书》卷四九《刘伶传》。
    ③《魏书》卷七〇《刘藻传》。
    ④《魏书》卷九七《海夷冯跋传》。
    ⑤《北齐书》卷一二《文宣四王传》。
    ⑥关于古人的酒量,自然是后人直至现代人所感兴趣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古代的度量衡问题。古代中国,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宋以前一斛大概是现在四十斤左右。就是说古人的酒量最大者在四十斤左右。如此酒量放在现代,啤酒尚可理解,白酒就不可思议了。这就需要探讨古代酒的度数或曰纯度问题。章甫、池远在《中国酒文化史话》中对古人的酒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与探讨:“而按照汉代度量衡制度,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对于古人是否真有这么大酒量,前人曾进行考证。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汉代和宋代度量衡加以比较,认为汉代的一石一百二十斤,折算为宋秤,每石等于三十二斤。即使是三十二斤,也不是一个人能饮得下的,因此他对这些人有一石的酒量,提出了质疑。到清初的刘献庭在《广阳杂记》中记述了一个观点,认为古人饮酒,未必以重量来计算,而常常是用饮酒器具来计算的。淮河以南都用升来量酒,一升曰爵,二升曰瓢,那么一爵就是一升,十爵是一斗,百爵为一石。古时的酒器形制很多,同一种酒器大小也不一致,其容量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即使按一爵一升的分量来算,饮洒一石,需要喝下一百升酒,也的确令人难以相信。从度量衡制度角度既然解不开,人们又试图从古代的酿酒法和古代酒中的酒精含量,来解释古人的酒量之谜。先秦至汉代,酒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重曲酿制的酒,酒酿成后,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甘酸中有辛辣昧,其酒精含量较高;另一种叫醴,就是酒液的原汁,味道较甜,供不能饮酒的人饮用。因为酿酒过程中谷物原料发酵时,酒精成分一旦达到百分之十几,酵母菌就会受到抑制而停止繁殖,发酵作用也就进行得很缓慢了。以这样的工艺造出的酒,无论是经过压榨,还是经过过滤,而得到的原酒度数都不高,酒精含量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十。这样看来,饮用这样淡薄的酒,且宴饮时间很长,饮七八斗乃至一石,也并非不可能。及至宋代,由于蒸馏酒的出现,酒精含量提高,就再也没有动不动就饮酒一石的嗜酒者了”。(章甫、池远:《中国酒文化史话》,蔡尚思主编:《中华文化宝库》(第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8月,第52~53页)宋代以前酒度数低,略相当于现在啤酒,加之宴饮时间长,所以饮至“一石”是可能的。如此豪饮确令人咋舌且令无数酒徒望尘莫及心向往之。
    ①沈道初等:《中国酒文化应用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32页。
    ②韩胜宝:《华夏酒文化寻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2月,第45页。
    ③乡饮酒礼一直延续到清道光23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才被下令废止,前后沿袭约三千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
    ⑤《魏书》卷六六《李崇传》。
    ①《汉书》卷六《武帝纪》。
    ②《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
    ③《三国志》卷三八《简雍传》。
    ④《魏书》卷九二《列女·胡长命妻张氏传》。
    ⑤《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
    ⑥《北齐书》卷八《后主帝纪》。
    ①《北齐书》卷八《后主帝纪》。
    ②《周书》卷五《武帝纪》。
    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④〔汉〕孔融:《孔北海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集部二,别集类,1063-238页~1063-239页。
    ⑤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199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上册第570页。
    ①《魏书》卷七一《夏侯道迁传》。
    ②《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南安王余传》。
    ④《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
    ①《魏书》卷二〇《文成五王·齐郡王简传》。
    ②《魏书》卷四〇《陆俟传附陆昶传》。
    ③《魏书》卷五一《皮豹子传附皮喜传》。
    ④《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平城传》。
    ⑤《北齐书》卷一四《长乐太守灵山传附伏护传》。
    ⑥《北齐书》卷二二《李元忠传》。
    ⑦《北齐书》卷四八《郑仲礼传》。
    ⑧《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秦王翰传附元纂传》。
    ⑨《魏书》卷一七《明元六王·新兴王俊传》。
    ⑩《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平城传》。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2页。注:“何处舌枼(tiē)觞来?”“舌枼觞”即以舌舐杯,指代饮酒,同时兼指女性饮酒,为慢呷细品也。
    ②吕晴飞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939页。另,关于此诗尚有一种解法,即认为此诗是一男子在外饮酒归来与妻子的对话(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10月版,第35页)。此解当是囿于惟男子饮酒之成见与不谙北方民族之习俗所致。“桃花”向来喻女子,作女子解此诗才觉自然妥贴。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1页。注解:可怜,可爱。白鼻騧(guā),白鼻黑嘴的黄马。相将,结伴,相携。画地,未详。疑为画作记号,故陈祚明谓之“犹有结绳之风,北俗故朴”(《采菽堂古诗选》)。交赊,疑即为“赊欠”之意。见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10月版,第35页。
    ④〔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86页。注:“金膏”二句,《穆天子传》:“河伯曰:‘示汝黄金之膏。’”《山海经》曰:“钟鼓之山,帝台之石,所以觞百神也。”郭璞注云:“帝台,神人名。举觞燕会,则于此山,因名为钟鼓也。”玉历,疑作“玉沥”,郭璞《山海经注》所谓“白玉膏”是也。蓬莱,三神山名。“忽闻”二句,《水经注》曰:“河东郡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浥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阮籍”二句,《世说》曰:“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
    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86~287页。注:“梁王”二句,《西京杂记》曰:梁孝王好宫室苑囿之乐,筑兔园。”《九域志》曰:“梁孝王苑囿中有修竹园。”《西都赋》曰:“冠盖如云。”陆士衡诗曰:“京洛多风尘。”“行人”二句,陶潜《桃花源记》曰:“武陵人捕鱼为业。忽逢桃花林夹岸。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稚子”二句,《史记》曰:“楚怀王稚子子兰。”范云《赠张谡》诗云:“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始闻”二句,《汉书》如淳注曰:“稷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师古曰:“中尊者,宜为黍米作酒,有浇醇之异,为上、中、下耳。”又按:盛酒器。《尔雅》曰:“卣(yǒu),中尊也。彝、卣、罍,器也。”《礼图》云:“六尊为中,受五斗。”是“中尊”为盛酒器也。“野炉”二句,王韶《南雍州记》曰:“辛居士名宣仲,家贫,春月鬻笋充觞酌,截竹为罂,用充盛置。人问其故,宣仲曰:‘我惟爱竹好酒,欲令二物常相并耳。’”“风池”二句,风池,如风井之类。宋玉《风赋》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谿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宜都狼山县有山,山下有穴,大数尺,为风井。’土囊,当此之类也。”此云“风池”,亦犹是矣。刘向《别录》曰:“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衍乃吹律而温气至,堪植黍。今人谓之黍谷。”喻己如风池、寒谷,得此酒而温暖也。“未知”二句,《说苑》曰:“齐景公尝菽粟凫雁。”
    ②阮璐《庾信的“酒诗”》(《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将“桃花源”解为梁王竹园,并进而认为此诗“体现了文学侍臣在求宦路途上攀爬的艰难和不可避免的猥琐状态”,庾信“渴望仕朝的心情顿时得到彰显”等等。笔者以为此论不确。从诗意看,“桃花源”似应解为诗人所居之处。且得蒙赐酒,表露感激亦是人之常情。庾信为南朝著名文人,深受北周之器重,无须着意向上攀爬也。
    ③〔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88~289页。注:“忽见”二句,《晋书》:“谢玄曰:‘芝兰玉树,欲其生于庭阶耳。’”《史记·龟策传》曰:“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生玉、出珠,喻得子也。“兰芬”二句,《左氏传》曰:“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之兰,曰:‘以是为而子。’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生穆公,名之曰兰。”《诗》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礼记》曰:“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三日始负子,男射。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郑注云:“桑弧、蓬矢,本太古也。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既喜”二句,《汉书》曰:“枚乘为弘农都尉。孽子皋。乘在梁时,取皋母为小妻。乘东归,皋母不肯随乘,乘怒,分皋数千钱,与母居。”又曰:“陆贾为太中大夫。有五男,乃出使越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曰:‘过女,女给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频朝”二句,《晋书》曰:“嵇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魏氏春秋》曰:“阮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兀然”二句,刘伶《酒德颂》曰:“兀然而醉,豁尔而醒。”《宋书?乐志》曰:“《凤将雏》歌者,旧曲也。应璩《百一诗》云:‘言是《凤将雏》。’然则其来久矣。”
    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342页。注:“仙童”二句,《神仙传》曰:“茅蒙字初成。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又曰:“王远字方平。以一贯钱与余杭姥,求沽酒。须臾还,得一油囊酒,五斗。”
    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21卷,第326页。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62页。
    ②《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
    
    ①《魏书》卷一《序纪》。
    ②马华祥:《论北朝民歌的民族风格》,《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③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6~367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9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0页。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0页。
    ⑤〔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9页。
    ①《魏书》卷六三《王肃传》。
    ②《周书》卷九《皇后列传》。
    ③《北齐书》卷二八《元韶传》。
    ④《魏书》卷一三《皇后·孝静皇后高氏传》。
    ⑤《北史》卷一四《后妃传》。
    ⑥《北齐书》卷九《后主斛律后传》。
    ①《北齐书》卷九《孝昭元后传》。
    ②《北齐书》卷九《胡后传》。
    ③《魏书》卷四五《裴骏传附裴询传》。
    ④《北齐书》卷一八《孙腾传》。
    ①《北齐书》卷二六《薛琡传》。
    ②《北齐书》卷一八《孙腾传》。
    ①《魏书》卷九九《卢水胡沮渠蒙逊传》。
    ②《魏书》卷五三《李冲传》。
    ③《魏书》卷五三《李冲传》。
    ④《魏书》卷九三《恩幸·王叡传》。
    ①《魏书》卷一〇五《天象三》。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孝文幽皇后冯氏传》。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④《魏书》卷九三《恩幸?郑俨传》。
    ⑤《魏书》卷六六《李崇传附李神轨传》。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三册,第七十三卷,第1039~1040页。
    ②《北史》卷一四《后妃下·冯翊太妃郑氏传》。
    ③《北齐书》卷九《武成胡后传》。
    ④《魏书》卷二六《尉古真传附尉范传》。
    ⑤《魏书》卷四五《裴骏传附裴询传》。
    ⑥《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道虔传》。
    ①《魏书》卷二五《长孙道生传附长孙稚传》。
    ②《魏书》卷三二《封懿传》。
    ③《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融传》。
    ④《魏书》卷四六《窦瑾传》。
    ⑤《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严祖传》。
    ⑥《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幼儒传》。
    ⑦《魏书》卷七一《李元护传》。
    ⑧《魏书》卷七三《杨大眼传》。
    ①《魏书》卷四七《卢玄传》。
    ②《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附韩熙传》。
    ③《北史》卷二〇《尉古真传附尉瑾传》。
    ④《北齐书》卷一四《平秦王归彦传》。
    ⑤《北齐书》卷一六《段孝言传》。
    ⑥《北齐书》卷二六《薛琡传》。
    ⑦《北齐书》卷四七《毕义云传》。
    ⑧《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①《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瑶光寺》。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广弘明集》卷七《列代王臣滞惑解·齐章仇子陀》,《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④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页。
    ⑤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77页。
    ②石方:《中国性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2次修订版,第167页。
    ①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9卷第2期。
    ①《魏书》卷二五《长孙道生传附长孙稚传》。
    ②《魏书》卷八九《酷吏·李洪之传》。
    ③见本文111~112页。
    ④《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李安世传》。
    ⑤《北齐书》卷一四《平秦王归彦传》。
    ①〔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朝野佥载》卷二,第42页。
    ②《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临淮王谭传附元孝友传》。
    ①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①彭文:《秦人齐人尚武精神》,《西北史地》1996年第4期。
    ②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2页。
    ③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6月第2版,第109页~173页。
    ①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引骆玉明等:《南北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②《隋书》卷二九《地理志》。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1998年6月第3次印刷,第25~26页。
    ④《魏书》卷一《序纪》。
    ⑤《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列传》。
    
    ①杨怀霖:《农业生态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②《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
    ①《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历代战争年表(上)》//《中国军事史》附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76~84页。
    ②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引骆玉明等:《南北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③《魏书》卷一〇八《礼志》。
    ④《周书》卷一九《宇文贵传》。
    ①《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
    ②《晋书》卷一〇六《石季龙载记》。
    ③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卷十《浊漳水》,第352页。
    ④〔晋〕陆翙:《邺中记》//《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①见本文72页引。
    ②《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河南王曜传》。
    ③《周书》卷三六《段永传》。
    ①康乐:《代人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拓跋魏的国家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品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1990年9月,第六十一本第三分,第578页。
    ①《北史》卷三一《高昂传》。
    ②武将重臣遭冤杀南朝亦有一例,与此相类,颇为知名。《宋书》卷四三《檀道济传》载:“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可见武将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①〔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朝野佥载》卷二,第39页。
    ②庄华峰认为:“魏晋时期,在人性自然的思想解放浪潮的冲击下,妇女纷纷向名士学习,变得旷达不羁,超然脱俗,冲击着儒家封建伦礼纲常。妇女的这种解放浪潮,在南朝时期有所收敛,但在北朝,却与少数民族尊重母权的习俗相结合而更加炽烈。”此论或失之武断,北朝妇女地位应是与其历史沿革、习俗有关,是否受魏晋妇女解放影响,似缺乏佐证。见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①《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②《魏书》卷七三《杨大眼传》。潘氏后因“失行”为大眼所杀,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婚外情盛行”中所引。
    ③《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①妇女参战现象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非常频繁和普遍的,多有学者撰文论述。周兆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兵》一文中分析其原因认为:这与魏晋南北朝盛行世兵制有着极大的关联。兵士的家属大都随营居住,全家妻儿老小都在军中服役。兵户中的妇女,无论就其身份、地位、职责而言,都与男性兵士无甚差别,她们同是兵户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兵籍,居于军营之中,世代在军中服役。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男性兵士更多地担负征战任务,而军中妇女则主要从事后勤工作,如屯田和供役,只有在战事吃紧、处境危难的特殊情况下,才执戈上阵。见周兆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兵,《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李炳海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北朝妇女尚武对唐代传奇的影响。见李炳海:《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妇侠传奇》,载《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冬之卷。
    ①《晋书》卷九六《列女·荀崧小女灌传》:“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同卷《列女》还描写了另两位妇女上阵杀敌的事迹:“符登妻毛氏,不知何许人,壮勇善骑射。登为姚苌所袭,营垒既陷,毛氏犹弯弓跨马,率壮士数百人,与苌交战,杀伤甚众。”“张茂妻陆氏,吴郡人也。茂为吴郡太守,被沈充所害,陆氏倾家产,率茂部曲为先登以讨充。”
    ②段立颖:《中国古代射猎活动简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9卷第2期。
    ③《老子?道经》。
    ④《梁书》卷九《曹景宗传》。
    ⑤《礼记·射义》:“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①刘美云、魏海清:《狩猎习俗对北魏前期政权的影响》//殷宪:《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23页~427页。
    ②《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
    ③《北齐书》卷二八《元坦传》。
    ④《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⑤《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附司马跃传》。
    ⑥《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焘帝纪》。
    ⑦《魏书》卷二八《古弼传》。
    ①《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穆帝长子元六修传》。
    ②《魏书》卷三《太宗帝纪》。
    ③《魏书》卷三《太宗帝纪》。
    ④《魏书》卷四《世祖帝纪》。
    ⑤《北史》卷一四《后妃传》。
    ⑥此为唐李商隐诗《北齐》二首之二,沈起炜认为此说不确,说晋阳已陷,是把晋州误为晋阳了。应为“平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方符合史实。见沈起炜:《细说两晋南北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62~463页。
    ⑦《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广陵王羽传附元欣传》。
    ⑧《魏书》卷六八《甄琛传》。
    ⑨《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
    ⑩《魏书》卷八〇《侯莫陈悦传》。
    11《魏书》卷八二《李琰之传》。
    ①《北齐书》卷一〇《高祖十一王·永安简平王浚传》。
    ②《北齐书》卷四〇《唐邕传》。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第四册,第3305页。
    ②《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京兆王愉传》。
    ③《魏书》卷一一《前废帝广陵王恭帝纪》。
    ④《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常山王遵传附元顺传》。
    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76~277页。《北园射堂新成》:轩台聊可习,仙的不难登。转箭初调筈,横弓先望堋。惊心一雁落,连臂两猿腾。直知王济巧,谁觉魏舒能。空心不死树,无叶未枯藤。择贤方知此,传卮喜得朋。注释:轩台,《山海经》曰:“西王母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筈(kuò),会也,谓与弦相会也。堋(péng):,射埒也。“直知”二句,《世说》曰:“王君夫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角。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王隐《晋书》曰:“魏舒字阳元,任城人。少工射,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如博措闲雅,殆尽其妙。毓叹之曰:‘吾之不足尽卿如此射矣!’”卮,酒器也。《易》曰:“东南得朋。”
    ②《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
    ①〔宋〕陈旸:《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经部二〇五,乐类,卷一百八十六,211-838页。笔者注: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宋朝吴自牧《梦粱录》对角抵皆有记述,唯陈旸叙述较详也。
    ②顾鸣塘:《游戏娱乐》,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5月第1版,第26~27页。
    ③《魏书》卷一〇九《乐志》。
    ④《洛阳伽蓝记》卷第五《城北·禅虚寺》。
    ①《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
    ②《隋书》卷一二《礼仪志》。
    ③《周书》卷四〇《乐运传》。
    ④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5月版,下册,第1554页。
    ⑤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第5期。
    ⑥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⑦山西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
    ⑧郭素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文物》1977年第5期。
    ①大同市博物馆:《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
    ③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④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⑤王克林:《北齐厍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⑥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⑧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
    ⑨山西省考古研究,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第10期。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①贠安志:《北周墓葬形制及殉葬品之管窥》//《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171~178页。
    ②杨泓:《北周的甲骑具装》//《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下)》,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75~682页。
    ③曾小月:《从尚武精神看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学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7卷第2期。
    ④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册,第300页。
    ⑤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卷六九,第204页。
    ①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册,第305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4页。
    ③沈文凡:《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52~353页。爱妾换马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之“北朝家妓表现”中注。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4页。
    ⑤《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记》。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0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3页。
    ③参见吕晴飞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920页。
    ④《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⑤李德芳:《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5期。
    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1页。
    ①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3~374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3页。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66页。
    ⑤〔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二册,第二十五卷,第370页。
    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四册,第八十六卷,第1212~1213页。
    ⑦〔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第三册,第六十一卷,第884页。
    ⑧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册,第293页。
    ⑨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10月第1版,1979年11月新1版,第280页。
    ①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册,第327页。
    ②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册,第329页。
    ③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1992年8月第12次印刷,第537页。
    ④吴先宁:《北方文风和庾信后期创作》,《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⑤有研究者将庾信此部分内容的作品定名为“边塞诗”(见关永利:《庾信的入北经历及其边塞诗创作》,《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笔者以为不妥。边塞诗,当产生于边塞或描写边塞,如唐代之边塞诗。庾信入北以后,首居长安,后虽曾到地方任职,亦非边塞。庾信诗中所反映与表现的是北国风光、北方人民的生活与精神面貌,以边塞名之,失之狭隘。
    ⑥注释:校战:阅兵校武。长杨:亦作“长扬”。长杨宫的省称。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名。兵栏:放置兵器的栏架。斗场:战场。“置阵”二句,排兵布阵,队伍像横浮于天空的云。打开营门,队伍如雁翼张开。龙渊:古剑名。繁弱:古良弓名。此二句言兵器之精良。落星:即流星。骥騄:指良马。浮云:骏马名。骕骦:良马名。此二句言兵骑之迅疾。贝装:贝胄戎装。此二句言军队前进之状。“骇猿”二句,言将士射术之精准。豹略:古代兵书《六韬》中有《豹韬》篇,此因以“豹略”指用兵的韬略。龙韬:即太公望兵法《六韬》之一。泛指兵法、战略。此二句言将帅用兵之善。寓目:观看。会昌:谓会当兴盛隆昌。见杜晓勤:《谢朓庾信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4页~166页。
    ①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06~207页。注释:“楼船”二句,《西京杂记》曰:“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吾,教习水战。”又曰:“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上建戈矛。”《吕氏春秋》曰:“武王伐殷,系堕,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鬻子》曰:“武王率兵车以伐纣,纣虎旅百万阵于商郊,起自黄鸟,至于赤斧。三军之士,莫不失色。武王乃命太公把白旄以麾之,纣军反走。”高诱《淮南子注》云:“撝,挥也?薄吧匠恰倍洌端ⅰ吩唬?“沔左有却月城,亦曰偃月垒。”《湘中记》曰:“衡有玉牒,禹案其文治水。遥望衡山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背,乃不复见。”“赤蛇”二句,《风俗通》曰:“汲令应彬请主簿杜宣饮酒,时其上悬赤弩,照杯中如蛇,宣恶之。彬曰:‘此弩影似耳。’”《古今注》曰:“吴大皇帝有宝剑六: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胡笳”二句,李陵《答苏武书》曰:“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杜挚《笳赋序》曰:“笳者,李伯阳入西戎所作也。”“客行”二句,《蜀本纪》曰:“蜀王秀所建三峡:明月峡、巴峡、巫峡。”《荆州记》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②曾小月:《从尚武精神看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学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杜晓勤:《谢朓庾信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95页~198页。注释:孟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甲子:周武王克纣之日。东邻:此指北齐。此二句言建德五年(576)十月己酉,周武帝自将伐齐。雷辕:辚辚作响的战车。剑室:相传汉高祖刘邦斩蛇,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金神:蓐收金神,传说中上古的神,专门替天讨伐无道。此二句言周军向东挺进。幕府:将帅在外的营帐。风云气:犹言英雄气。关塞人:戍守边关的人。此二句言两军大战前夕,将帅运筹帷幄,士兵斗志昂扬。“长旌”、“合甲”句,言周军兵力之强,阵势之壮。星芒:星的光芒。此指彗星出现,古人认为彗星出现将有战争。月晕:古人认为,月晕有七重光圈,战争会持续七日。此二句言战斗之惨烈。黎阳:即黎阳津,黄河北岸重要渡口,在今河南浚县东南。渌:清澈。此二句言周军攻入邺城、齐国覆亡之事,时在初春,故云水渌、柳春。无庸:平庸,无所作为,自谦之辞。天睠:帝王对臣下的恩宠、眷顾。驱传:乘车。传:驿车。牧:牧守。南秦:指洛州。此二句言已受皇帝恩宠,被任命为洛州刺史事。繁辞:繁琐的文辞。劳:劳烦。简牍:官府文书。杂俗:各种民风、习俗。弊:败坏。风尘:尘事,平庸的世俗之事。此二句言刺史任上公务繁杂、琐事纷扰,心有怨言。上洛逢都尉二句,言己在洛州有隐逸之心。
    ①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04页。注释:上将,文昌星名。东平,汉王国也。《后汉书》有东平王苍。又曰:“王莽地皇三年,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下江兵。”《郡国志》云:“南郡编县有蓝口聚。”注云:“下江兵所据,今当阳县城是也。”弯弓伏石动,《韩诗外传》曰:“昔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异苑》曰:“凉州西沙山,昔有覆师于此,积尸数万,大风吹沙,覆成山阜,时闻有鼓角声。”振鼓沸沙鸣,《汉书》曰:“东越反,上遣横海将军韩说等,入军于越。”《吴都赋》曰:“习御长风,狎玩灵胥。”李善注云:“《越绝书》曰:‘子胥死,王使捐于大江口。乃发愤驰腾,气若奔马,乃归神大海。’”低桥涧底渡,狭路花中行,言从峡中行也。锦车四句,言与赵国夫人纥豆陵氏同行也。《汉书?西域传》曰:“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趾航谖魇梗?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为乌孙右大将妻,右大将与乌就屠相爱,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降。乌就屠曰:‘愿得小号。’宣帝征冯夫人,自问状。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冯夫人锦车持节诏焉。”服虔曰:“锦车,以锦衣车也。”《左氏传》曰:“归夫人鱼轩。”《汉书》曰:“李陵与单于战,陵曰:‘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中群盗妻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军中。陵搜得,皆斩之。”又《商子?兵守》篇云:“壮女为一军。”《史记》云:“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试以妇人。”梁湘东王尝出军,有人将妇从者,王曰:“才愧李陵,未能先诛女子,将非孙武,遂欲驱战妇人。”皆引军中女子之事也。《汉书》曰:“汉军乘胜追北,至范夫人城。”应劭曰:“本汉将筑此城,将亡,其妻率余众完保之,因以为名也。”张晏曰:“范氏能诅胡者。”时赵王将妇出军,故引军中女子、塞外夫人之事。子山《纥豆陵墓志》云“柱国殿下,扬旌玉垒,驱传铜陵。夫人从政月峡,赞德云门”,是也。夫人后薨于成都之锦城矣。小人,子山自称也。杨子悲歧路。《尔雅》曰:“二达谓之岐旁。”郭注曰:“岐道旁出也。”几月二句,《十洲记》曰:“钟山在北海之子地,仙家数千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也。”鲍照《舞鹤赋》:曰:“朝戏乎芝田。”《史记》曰:“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而丹砂可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哀笳二句,傅玄《笳赋序》曰:“吹叶为声。”《说文》作葭。子山身为羁旅,又与赵王离别,即李陵书所谓‘胡笳互动,牧马悲鸣’者也。王子,谓赵王也。《史记》:“袁盎曰:‘百金之子不骑衡。’”服虔曰:“自惜身,不骑衡。”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韦昭曰:“衡,车衡也。”
    ②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96页。
    ①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10~211页。注释:八风,《易纬通卦验》云:“东北曰条风,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条风一名融风。景风又名凯风。”《左传》襄十八年曰:“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杜预注曰:“歌者吹律以咏八风。歌南、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黄帝玄女兵法》曰:“禹问于风后曰:‘吾闻黄帝有屈胜之图、六甲阴阳之道。’”置府二句,《汉书》注:“晋灼曰:‘卫青征匈奴,绝大漠,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于幕中府,故曰幕府。’”《淮南子》曰:“武王伐纣,渡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武王左操黄,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缂枚ò铡!闭牌?子《思玄赋》旧注:“《尚书》曰:‘右秉白旄以麾。’按:执旄以指撝也亍⒑阂岳矗匆运粗该击猓?谓麾幡曲盖者也。”长旗二句,《汉书?高帝纪》曰:“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而相对,因为广武城,在敖仓西三室山上。”《地理志》曰:“河南郡成皋,故虎牢。或曰制。”《匈奴传》:“烽火通于长安。”师古曰:“昼则举燧,夜则举烽。”巡寒二句,《左传》宣十二年曰:“楚子围萧。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正义》曰:“《玉藻》云:‘纩为茧,缊为袍。’郑云:‘纩,新绵也。’”《黄石公记》曰:“昔良将之用兵也,人馈一箪醪,投河,令众迎流而饮之。夫一箪之醪,不味一河,而三军思为致成,非滋味及之也。”塞迥二句,如淳《汉书注》曰:“长榆,塞名。王恢所谓树榆以为塞者也。”郭璞《山海经注》曰:“雁门山,即北陵、西隃。雁之所出,因以名云。在高柳北。”既得二句,《易?系辞》曰:“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王仲宣《从军》诗曰:“所从神且武,安得久劳师。”
    ②〔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08~209页。注释:“河图”二句,孔安国《尚书传》曰:“《河图》即八卦之形。”《河图》论阵气者,诸葛孔明所谓《八阵图》也,若八卦矣。太公有《金匱书》。金匱辨星文者,步星宿以纪吉凶之象也。“地中”二句,《后汉书》:“公孙瓒与子续书曰:‘鼓角鸣于地中。’”《汉书》曰:“周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既至霸上,赵涉遮说亚夫曰:‘兵事上神,将军何不从此右去,直入武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函犀”二句,《周礼》曰:“函人为甲,犀角七属。”陆倕《新刻漏铭》曰:“铁马千群,朱旗万里。”“飞梯”二句,陈琳《武库赋》曰:“其攻也,则飞梯行云,临阁灵构。”《隋书?地理志》云:“绛郡,后魏置东雍州,后周改曰绛州。”又:“正平县,有后魏南绛郡。翼城县,后魏置,曰北绛县,并置北绛郡。后齐废新安县,并南绛入焉。绛县,旧置绛郡。后周置晋州。”又:“曲沃县,有绛山。”按:绛本春秋时晋地。《左传》庄二十六年:“晋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杜预曰:“绛,晋所都也。今平阳绛邑县。”时周、齐接界,并置郡县,故伐齐之师飞梯度绛矣。《释名》曰:“弩者,怒也。其柄曰臂,钩弦者为牙。”《隋志》:“文成郡,东魏置南汾州,后周改为汾州,后齐为西汾州。后周平齐,置总管府。”按:汾亦春秋晋地。《左传》称“台骀汾神”。时齐未平,西汾尚属于齐,故云“合驽凌汾”也。“寇阵”二句,寇阵、妖营,谓齐国营阵也。“连烽”二句,《方言》曰:“烽,虞望也。”岭谓绛山,河谓汾也。“箭飞”二句,袁宏《后汉纪》昆阳之战云:“弩射城中如雨。有流星堕营中,正昼有云气若坏山,直于营,而堕不及地尺而灭,吏士皆压仆。”“英王”二句,英王,谓齐王宪也。《史记》曰:“白起为武安君。”
    ③〔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一册,第208页。
    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11~212页。注释:“虞旗”二句,《周礼》曰:“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植虞旗于其中,致禽而珥焉。”“石关”二句,相如《上林赋》曰:“蹷石关。”张揖曰:“观名。”《周易》曰:“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王弼曰:“骈头相次,似贯鱼也。”范蔚宗《乐游应诏》诗曰:“山梁协孔性。”《白虎通》曰:“雁飞则成行。”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曰:“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弓寒桑柘鸣”句,许慎曰:“南方谿子巨黍,蛮夷柘弩,皆善材也。”“谁知”二句,《汉书》曰:“相如上疏谏猎。既病免,家居茂陵。”又曰:“梁孝王广治睢阳城,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招延四方豪杰。”言己欲拟相如病免仍归梁也。
    ②〔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40~241页。注释:“六国”二句,《史记索引》注曰:“六国,韩、魏、赵、燕、齐、楚是也。与秦为七国,亦谓之七雄。又六国与宋、卫、中山为九国,其三国盖微,又前亡。”又曰:“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山东地形纵长,苏秦相六国,令纵亲而摈秦。关西地形衡长,张仪相秦,令破其纵而连秦之衡。”“欲竞”二句,《史记》曰:“秦欲以十五城易赵王和氏璧。”《左传》云:“管仲谓楚王曰:‘尔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者,以喻梁元帝与岳阳王詧不能和缉也。欲竞连城玉,翻征缩酒茅者,时西魏方盛,比之强秦,詧与江陵方宜合纵攻秦,而反会兵来伐,责楚包茅,大宝是以西去矣。襄阳形胜,其为连城也与?“析骸”二句,《左传》宣十五年:“华元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杜预曰:“爨,炊也。”何休《公羊传注》曰:“骸,骨也。”《左传》成十六年曰:“晋楚战于鄢陵,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杜预曰:“巢车,车上为橹巢。”《说文》作轈,云:“兵车高如巢,以望敌也。橹,泽中守草楼也。”是“巢”与“橹”俱是楼之别名。言江陵之危急也。“壮冰”二句,《礼记?月令》曰:“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仲秋之月,盲风至。”郑注云:“盲风,疾风也。”《正义》曰:“皇氏云:‘秦人谓疾风为盲风。’”《汉书》:“晁错曰:‘欲立威者,始于折胶。’”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轻云”二句,《西京杂记》称汉文帝马有“浮云”之名,故马曰“轻云”,言马壮也。刘熙《释名》云:“弦月半之,名若张弓驰弦。”故弓曰“明月”,言兵强也。“楚师”二句,《左传》昭二十三年曰:“二师围郊。郊、浔溃。”杜预注云:“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鄩中。郊、鄩二邑,皆子朝所得。”昭二十六年传曰:“晋师克巩。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至定四年,楚柏举之败。明年,王人杀子朝于楚。正围巩者,言楚方盛也。僖三十二年传曰:“秦穆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曰:‘晋人御师,必于殽?倍旁ぴ唬骸皻ピ诤肱╀懦叵匚鳌プ只蜃麽牛Ы环础!薄笆贾倍洌蹲?传》定四年曰:“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秦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明年,包胥以秦师至,大败吴师,遂复楚国。按:江陵之师在承圣三年甲戌冬十一月。“壮冰”以下,言自春至秋,马壮兵强。此时楚师方盛,秦兵未来,何不急征诸援以备不虞。若王僧辩、王琳、陆法和诸军,一战可胜,而保守罗郭,遂为于谨所破,竟无申包胥之一人报仇复国也。
    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一册,第242页。注释:“都护”二句,《汉书》曰:“傅介子,北地人。昭帝时,为平乐监。时楼兰国数反覆。霍光白遣介子,与士卒赍金币,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与介子饮,乃令壮士二人刺杀之,持首诣阙。”又《西域传》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扞夷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又《郑吉传》曰:“使护鄯善以西南道,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后汉书》曰:“耿恭为戊己校尉,引兵据疏勒城。匈奴攻恭,食尽困穷,稍稍死亡,余数十人。会汉遣军迎校尉,遂相随俱归。”《汉书?西域传》曰:“疏勒国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马有”二句,曹子建《出行》诗曰:“蒙雾犯风尘。”关塞衣,谓征衣也。言见征客初归也。“阵云”二句,《天官书》曰:“阵云如立垣。”曹子建《朔风诗》曰:“风飘蓬飞。”“闻道”二句,《汉书》曰:“杨仆,宜阳人也。南越反,拜为楼船将军。有功,封梁侯。”此章述其南北绝远之情也。
    ②谭正璧:《庾信诗赋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8~199页。注释:镳:马衔。此处以部分代全体,称所乘之马。这句说侠客们所乘之马相连而行。桂条:桂树的枝条。被:即披,覆盖之意。鄣:同障。鄣路起,犹言起障路,谓细尘飞起来把路掩没。惊:纷乱貌。惊花:纷飞之花。乱眼飞:犹言飞乱眼,谓因花乱飞,眼也随而迷乱。醺:喝酒微醉和悦貌。骄:马壮健貌。归鞍:骑马回家。河桥:桥名,在河南孟县南。二句言怕天晚赶快回家。
    
    
    ①吕晴飞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794页。
    ②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5月版,下册,第1553页。
    ③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5月版,下册,第1554页。
    ①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5月版,下册,第1554页。
    ①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29页。
    ①卿希泰:《中国道教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文史知识》编辑部:《道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57~58页。
    ②《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
    ③《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420~547页。
    ①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27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广弘明集》卷第六《列代王臣滞惑解上·刘昼》,《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④侯旭东:《十六国北朝时期战乱与佛教发展关系新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32~33页。
    ②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1页。
    ③《高僧传》卷第九《神异上·竺佛图澄一》,《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
    ①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7页。
    ①《弘明集》卷第九《萧琛难范缜神灭论》,《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②《晋书》卷九五《艺术·佛图澄传》。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④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106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①《洛阳伽蓝记原序》。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③《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
    ①《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史论》。
    ④《续高僧传》卷一六《习禅初·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僧稠传》,《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
    ⑤《辩正论》卷三《十代奉佛上篇》,《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①《辩正论》卷三《十代奉佛上篇》,《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⑥夏毅辉:《北朝皇后与佛教》,《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另注:刘士圣云:“据《魏书?后妃传》、《北史·后妃传》记载,北朝自拓跋魏开始到隋朝建立之前,先后出家为尼的皇后即有15人。在北魏见于史书的23名后妃中,有六位皇后出家为尼。如北魏孝文帝废皇后冯氏、孝文帝幽皇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灵皇后胡氏;恭帝皇后若干氏等。北齐有三位皇后削发入庵为尼;如北齐后主皇后斛律氏,后主皇后胡氏、文宣皇后李氏等。北周十二位皇后中,因信佛而遁入空门为尼者几占一半,如北周孝闵皇后元氏、武皇后李氏、宣帝后朱氏等。”(《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6月,第180页)二人皆对北朝出家后妃作出统计,但数字有出入。因夏文发表时间相对晚近,且为专题论文,故取之。
    ①《魏书》卷八三《冯熙传》。
    ②《北史》卷一三《后妃上》。
    ③《魏书》卷一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④《魏书》卷一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⑤《魏书》卷二四《张衮传附白泽传》。
    ⑥《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⑦《魏书》卷八三下《胡国珍传》。
    ⑧《辩正论》卷四《十代奉佛篇下》,《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⑨《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①夏毅辉:《北朝皇后与佛教》,《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
    ②《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③《洛阳伽蓝记》卷一《瑶光寺》。
    ④《洛阳伽蓝记》卷一《胡统寺》。
    
    
    ①《北史》卷一四《后妃下·文宣皇后李氏》。
    ②《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京兆王愉传》。
    ③《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附法凤传》。
    ④《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伯玉传》。
    ①《魏书》卷六八《高聪传》。
    ②《北齐书》卷四三《羊烈传》。
    ③《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裴植传》。
    ④《北齐书》卷一〇《高祖十一王·任城王湝传》。
    ⑤《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⑥《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上·京兆王子推传附元太兴传》。
    ⑦《魏书》卷一九下《景穆十二王下?城阳王长寿传附元鸾传》。
    ⑧《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废太子恂传》。
    ⑨《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京兆王愉传》。
    ⑩《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汝南王悦传》。
    11《魏书》卷三八《刁雍传》。
    12《魏书》卷四八《高允传》。
    13《魏书》卷六七《崔光传》。
    14《魏书》卷七三《奚康生传》。
    15《魏书》卷九〇《逸士?冯亮传》。
    ①据朱大渭所述:“北方的世家大族,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河间邢氏、河东柳氏,以及代北的鲜卑贵族,也多信仰佛法,”未详其出处。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27页。
    ②《洛阳伽蓝记》卷四《永明寺》。
    ③《洛阳伽蓝记》》卷一《昭仪尼寺》。
    ④《洛阳伽蓝记》卷二《龙华寺》。
    ⑤《高僧传》第九《神异上·竺佛图澄一》,《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④《魏书》卷五三《李瑒传》。
    ⑤姜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50页。
    ⑥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4月,第191页。
    ⑦《续高僧传》卷八《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
    ①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27页。
    ②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版。
    ③张总:《义桥·义井·邑义――造像碑铭中所见到的建义桥、掘义井之佛事善举》,《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4期。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册,第365~366页。
    ①王宜峨:《道教的造像艺术》,《中国道教》1989年1期。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①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卷十三《湿水注》,第428页。
    ②《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永宁寺》。
    ③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卷十六《榖水注》,第542页。
    ④〔日〕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2月,第173页。
    ①《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永宁寺》。
    ②《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永宁寺》。
    ③《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永宁寺》。
    
    ①《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大正新修大藏经》14册《经集部一》。
    ②《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正新修大藏经》12册《宝积部下·涅槃部全》。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册,第367页。
    ②如侯旭东:《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文史哲》1997年第5期;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史语所集刊》63本三分,1993年7月,第501~506页;谷响:《谈造像》,《现代佛学》1956年第8期。
    ③《佛说未曾有经》,《大正新修大藏经》16册《经集部三》。
    ④叶昌炽撰,王其祎校点:《语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卷五,第126页。
    ⑤常叙政、李少南:《山东省博兴县出土一批北朝造像》,《文物》1983年第7期。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册,第367页。
    ②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7页。
    ③侯旭东:《造像记与北朝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
    ④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卷十六,第110页。
    ⑤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卷二十,第119页。
    ⑥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卷二十三,第147页。
    ①侯旭东:《造像记与北朝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
    ②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1997年8月第2次印刷,第25~26页。
    ③据阎文儒考证,大同云冈石窟开凿时间始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453年),见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1页。
    ④云冈石窟于盛唐后期和金皇统间(1143~1147)续有雕造,终成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②隋、唐、五代和北宋诸朝,龙门石窟仍继续雕造,前后相继大规模营造达五百多年之久,其中以北魏和唐代为最高潮。龙门石窟现存窟1352个,其中北朝洞窟23座。参见,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5页;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53页。
    ③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1997年8月第2次印刷,第26页。另注:敦煌莫高窟开始于公元4世纪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以及元等十多个朝代一千余年的创建和发展的营造历史。莫高窟现存洞窟600左右,属于北朝时期的有近55座。
    ①李裕群:《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文物》1991年第1期。
    ②《北齐书》卷八《后主帝纪》。
    ③天龙山石窟现存25窟,属北朝时期的有5座。历来对天龙山石窟评价较高,被推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众多的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石雕造像中,天龙山石窟以技巧娴熟、表现细腻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反映了我国北朝至隋唐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和卓越成就,展示了我国石刻造像演进的过程,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见武新华:《天龙山石窟研究概述》,《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第16页。
    ④阎文儒:《麦积山石窟》,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60页。另注:北朝以后,麦积山石窟又经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开凿或修缮,现存窟龛一九四个。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二卷,第136页。
    ②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二卷,第137页。
    ③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二卷,第142页。
    ④《高僧传》卷九《神异上·竺佛图澄一》,《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
    
    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九流绪论下》,第375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2003年8月第2次印刷,第33页。
    ①张二平:《论释氏讲唱与中古小说的关系――以释氏辅教之书的兴起为中心》,《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②刘惠卿:《释氏辅教之书:六朝志怪小说的叙事新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0期。
    ③谈荣开:《宗教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咸宁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持此观点的还有: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八卷,第323页。袁珂《中国神话史》,第170页,1988年;李昌集《中国早期小说观的历史衍变》,《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孙昌武《关于王琰“冥祥记”的补充意见》,《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第121页,1994年2月三联书店出版。
    ④郑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宣佛小说》,《文史哲》1992年第2期。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注释:王启忠《试论六朝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3期,第117页;张先堂《佛教义理与小说艺术联姻的产儿——论敦煌写本佛教灵验记》,《甘肃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第84页。
    ①李剑国:《论南北朝的“释氏辅教之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注:李文考证为:刘宋有五种,傅亮《应验记》、刘义庆《宣验记》、王延秀《感应传》、朱君台《征应传》、张演《观世音应验记》;萧齐一种,为萧子良《冥验记》;萧梁四种,王琰《冥祥记》、王曼颖《补续冥祥记》、陆杲《系应验记》、无名氏《祥异记》;北魏一种,为昙永《搜神论》;隋计七种,侯白《旌异记》、颜之推《冤魂志》、王邵《舍利感应记》、彦琮《鬼神录》、净辩《感应传》、无名氏《观世音感应传》和《益部集异记》。(此外,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灵鬼志》亦应计之在内。)笔者注:对佛教志怪的归类有不妥之处,如颜之推《冤魂志》为纯记志怪,与佛教并无关系。李剑国也云:“观其文,不类弘佛之作。”且李剑国所考,或有遗漏。有学者认为,南朝宋刘义庆之《幽明录》亦属佛教志怪。“《搜神后记》《幽明录》《灵鬼志》等混有较多一般迷信传说和道教、巫术传说的佛教志怪。这类志怪内容复杂,其宗教背景不易确定。但我们仍然认为应该把它们归入佛教志怪,因为这些书中都有一些表现佛法胜于道巫,宣扬信佛者福,不信者祸的内容。”(吴维中:《志怪与魏晋南北朝宗教》,《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②《旌异记》已佚,《古小说钩沉》辑十条,其中有七条为记北朝事。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10月版,下册,第540页。
    ④鲁迅:《古小说钩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10月版,下册,第541~542页。
    ①僧稠之事迹未见于当时著作,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与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及唐张鷟《朝野佥载》中都有收录,或是当时流传,后人整理入传。
    ②恩格斯:《布鲁诺·威鲍尔和早期基督教》//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19卷,第328页。
    ③刘明琪:《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第27卷第1期。
    ①《魏书》卷一九《景穆十二王·任城王云传附元澄传》。
    ①《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
    ②《颜氏家训·归心》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⑤《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
    ①《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
    ②《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
    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⑤《周书》卷五《武帝纪上》。
    ⑥《历代三宝纪》卷十二《众经法式》,《大正新修大藏经》49册《史传部一》。
    ⑦《广弘明集》卷十《周祖平齐召僧叙废立抗拒事》,《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①《广弘明集》卷十《周祖平齐召僧叙废立抗拒事》,《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
    ①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4月,第130~136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续高僧传》卷第二《译经篇·隋西京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那连耶舍传一》,《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
    ④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北朝、隋唐石造像碑》,《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①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4月,第82~83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北齐书》卷二一《封隆之传》。
    ④《北齐书》卷四六《循吏?苏琼传》。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①《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九《梁纪五》“天监十八年条”。
    [1]班荣学:《纵情享乐的文化背景与踌躇徘徊的思想渊源――中英“及时行乐诗”之比较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操晓理、高峰:《1998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5期。
    [3]曹剑:《试析社会风气的根源》,《党校科研信息》1991年第3期。
    [4]常叙政、李少南:《山东省博兴县出土一批北朝造像》,《文物》1983年第7期。
    [5]陈斌:《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6]陈华文:《迷失的孝道:中国厚葬之风透视》,《民间文化》1999年第2期。
    [7]陈恳等:《“先秦楚人尚武”考论》,《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0期。
    [8]陈爽:《1996年社会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5期。
    [9]陈奕玲,朱小琴:《2005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9期。
    [10]陈奕玲:《2006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8期。
    [1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1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13]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
    [14]丁明夷:《从强独乐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看北朝道教造像》,《文物》1986年第3期。
    [15]董鸿扬:《古代尚武精神遗风探析》,《黑龙江史志》1994年第3期。
    [16]段立颖:《中国古代射猎活动简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9卷第2期。
    [17]段志强,李江涛:《论社会风气》,《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8]方高峰、廖生训、宋凤英:《1999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4期。
    [1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调查报告》,《考古》1984年第7期。
    [20]高国兴:《北朝文化的几个问题略说》,《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21]高卫星:《魏晋南朝奢侈之风述论》,《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3期。
    [22]郭敏:《流民?北府兵与门阀政治》,《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3]郭素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文物》1977年第5期。
    [24]郝建平:《论汉代厚葬之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5]何田、先武、少卫:《199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6期。
    [26]何文贤:《“尚善”与“尚武”――中西方传统文明观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7]何梓昆:《社会风气的特性与功能》,《现代哲学》1992年第1期。
    [28]洪春华,周文:《“止戈为武”――从〈诗经〉战争诗歌看先秦之尚武精神》,《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9]侯旭东:《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文史哲》1997年第5期。
    [30]侯旭东:《十六国北朝时期僧人游方及其作用述略》,《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31]侯旭东:《十六国北朝时期战乱与佛教发展关系新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32]侯旭东:《造像记与北朝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
    [33]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4]黄燕尤:《浅谈西方诗歌史上的“及时行乐”主题》,《朔方》1999年第4期。
    [35]贾宪保:《唐咸通时代奢侈风气述论》,《河北学刊》1988年第5期。
    [36]康乐:《代人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拓跋魏的国家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三分,1990年9月。
    [37]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
    [38]李炳海:《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女侠传奇》,《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冬之卷(总第14期)。
    [39]李昌集:《中国早期小说观的历史衍变》,《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
    [40]李德芳:《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5期。
    [41]李剑国:《论南北朝的“释氏辅教之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42]李琼英、那晓凌:《2000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4期。
    [43]李文才:《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以上层社会妇女为中心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
    [44]李希运:《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宣佛思想倾向》,《东方论坛》1999年第3期。
    [45]李裕群:《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文物》1991年第1期。
    [46]廖健琦:《北朝社会婚姻状况刍议》,《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47]刘爱文:《论魏晋南北朝大地主集团的休闲娱乐消费》,《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月第4卷第1期。
    [48]刘爱文:《论魏晋南北朝地主阶级奢侈纵欲的社会根源》,《云梦学刊》1995年第4期。
    [49]刘惠卿:《释氏辅教之书:六朝志怪小说的叙事新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0期。
    [50]刘明琪:《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51]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
    [52]刘勇、朱华、高峰:《1997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4期。
    [53]龙福元:《中国酒文化》,《零陵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54]鲁亮:《及时行乐与汲汲立身――上古诗赋两种价值取向的离合》,《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55]罗玲:《民国时期南京的社会风尚》,《民国档案》1997年第3期。
    [56]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57]马爱民等:《论邺都历史上尚武风习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融合》,《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8]马华祥:《论北朝民歌的民族风格》,《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59]马粼:《浅议先秦儒家孝道观与厚葬陋习》,《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7卷第1期。
    [60]孟彦弘:《1997-1998年度社会史研究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8期。
    [61]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62]牛亚君、马晓锋、操晓理:《1995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63]欧阳卫民:《王安石论消费风气传播规律及其它》,《消费经济》1992年第4期。
    [64]彭文:《秦人齐人尚武精神》,《西北史地》1996年第4期。
    [65]齐平:《社会风气略说》,《理论建设》1986年第4期。
    [66]齐平:《谈社会风气》,《理论月刊》1987年第2期。
    [67]钱立勇:《先秦时期的尚武精神》,《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
    [68]荣新海:《论风气》,《道德与文明》1988年第3期。
    [69]山西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
    [70]山西省考古研究,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7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
    [7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7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
    [7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7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7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77]少卫、先武、向田:《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7期。
    [78]邵金凯、郝宏桂:《略论晚明社会风尚的变迁》,《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1卷第2期。
    [79]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80]石夫:《介绍两件北朝道教石造像》,《文物》1961年第12期。
    [81]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82]宋亚军、李丽华:《谈我国厚葬陋习的形成》,《衡水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83]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第5期。
    [84]孙昌武:《关于王琰“冥祥记”的补充意见》,《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85]谈荣开:《宗教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咸宁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86]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差异》,《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87]陶贤都:《2002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7期。
    [88]田久川:畸形奢侈――斗富比阔,《东北之窗》2007年第8期。
    [89]同满宏:《社会风气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浅论》,《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第2期。
    [90]王凤霞:《忧生意识与及时行乐――汉代诗歌价值取向溯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91]王克林:《北齐厍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92]王启忠:《试论六朝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3期。
    [93]王晓卫:《北朝鲜卑婚俗考述》,《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94]王宜峨:《道教的造像艺术》,《中国道教》1989年1期。
    [95]王永红:《解读饮酒避世的魏晋风度》,《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六卷第1期(总第20期)。
    [96]王永平:《论北魏后期的奢侈风气――从一个侧面看北魏衰亡的原因》,《学术月刊》1996年6期。
    [97]王永平:《论东汉中后期的奢侈风气》,《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2卷第4期。
    [98]王永平:《论西晋上流社会的纵欲风气》,《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99]王子今:《读薛瑞泽著<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
    [100]吴笛:《论东西方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01]吴家清、杨元宏:《“社会风气”应纳入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102]吴家清:《简论社会风气》,《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103]吴维中:《志怪与魏晋南北朝宗教》,《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04]吴先宁:《北方文风和庾信后期创作》,《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105]武新华:《天龙山石窟研究概述》,《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
    [106]武正强:《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7期。
    [107]夏毅辉:《北朝皇后与佛教》,《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
    [108]谢宝富:《北朝婚龄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1期。
    [109]邢春生、金洪跃:《简论社会风气》,《道德与文明》1986年第3期。
    [110]徐台榜:《从宋代社会风尚看岳飞其人》,《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111]薛瑞泽:《魏晋南北朝的离婚问题》,《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12]杨殿通、战勇、郑仓元:《略论社会风气》,《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第4期。
    [113]杨英:《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5期。
    [114]一泠:《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9期。
    [115]于春梅:《中国文化传统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16]岳冠华,李金龙:《佛教思想对中国古代尚武任侠之风的影响》,《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3期。
    [117]曾小月:《从尚武精神看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学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7卷第2期。
    [118]战勇、杨殿通、郑仓元:《略论社会风气与小气候的治理》,《求实》1991年第11期。
    [119]张二平:《论释氏讲唱与中古小说的关系――以释氏辅教之书的兴起为中心》,《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20]张先堂:《佛教义理与小说艺术联姻的产儿——论敦煌写本佛教灵验记》,《甘肃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121]张雪丽:《<中国社会风俗史>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2期。
    [122]张艳萍:《试论春秋尚武之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23]张彧、刘雪君:《1996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4期。
    [124]张总:《义桥·义井·邑义――造像碑铭中所见到的建义桥、掘义井之佛事善举》,《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4期。
    [125]赵建国:《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126]赵志坚:《北朝妇女再婚考述》,《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127]郑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宣佛小说》,《文史哲》1992年第2期。
    [128]周保巍:《奢侈与文明――休谟对商业社会“合法性”的辩护》,《史林》2006年第2期。
    [129]周鼎初:《西晋统治者奢侈腐败的历史特点及其社会根源》,《咸宁师专学报》1995年1期。
    [130]周路红:《浅谈中国的酒文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9月第17卷第9期。
    [131]朱迪光:《中国神话的历史化及其对中国叙事文的影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132]朱力:《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133]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34]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135]庄华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再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陈华文:《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丛书》,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6]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7]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8]陈旸:《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经部二〇五,乐类,第二一一册。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普及本。
    [11]道宣:《广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12]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13]邓子琴:《中国风俗史》,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14]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5]杜金鹏等:《醉乡酒海——古代文物与酒文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杜晓勤:《谢朓庾信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7]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8]段成式:《酉阳杂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子部三五三,小说家类。
    [19]法琳:《辩正论》//《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20]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2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3]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大正新修大藏经》,49册《史传部一》,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24]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25]冯尔康:《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6]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7]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8]高诱:《战国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9]顾鸣塘:《游戏娱乐》,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版。
    [30]关敬吾:《民俗学》,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1]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版,1995年11月北京第6次印刷。
    [32]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2003年9月北京第6次印刷。
    [33]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34]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韩结根:《洛阳伽蓝记注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36]韩胜宝:《华夏酒文化寻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7]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8]侯旭东:《北魏村落考》//《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4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3]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10月第1版,1979年11月新1版。
    [44]桓宽著,郭沫若校订:《盐铁论读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45]慧皎:《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50册《史传部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46]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七卷·佛教),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7]江中柱:《北朝文人心态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4月。
    [48]姜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9]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0]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51]孔融:《孔北海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集部二,别集类,第一〇六三册。
    [52]黎虎:《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3]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54]李耳等著,张震点校:《老子??庄子?列子》,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
    [55]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1版,1985年10月第3次印刷。
    [56]李亮茹:《魏晋南北朝妇女社会地位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4月。
    [57]李冗:《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8]李时珍:《本草纲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子部七九,医家类。
    [59]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60]李志慧:《唐代文苑风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梁启雄:《韩子浅解》,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63]梁实秋总审定,张之杰主编:《新编名扬百科大辞典》,台北:名扬出版社,1985年版。
    [64]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65]刘安等著,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6]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7]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68]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69]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70]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版。
    [71]刘义庆撰,张艳云校点:《世说新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2]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73]鲁迅:《古小说钩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
    [74]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2003年8月第2次印刷。
    [76]陆翙:《邺中记》//《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7]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78]吕晴飞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版。
    [79]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0]罗素:《论历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81]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11月第1版,1982年6月北京第3次印刷。
    [83]孟昭华,王明寰,吴建英:《中国婚姻与婚姻管理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84]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5]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6]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87]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8]邱明洲:《中国佛教史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89]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0]任继愈:《中国文化大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1]僧祐:《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史传部四》,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
    [92]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
    [93]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4月。
    [94]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6月。
    [95]沈道初等:《中国酒文化应用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6]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97]沈起炜:《细说两晋南北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8]沈文凡:《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99]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0]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1]石方:《中国性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2次修订版。
    [10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03]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04]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105]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6]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7]谭正璧:《庾信诗赋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08]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0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1]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版。
    [112]汪昂:《本草备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
    [113]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4]王康:《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5]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6]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7]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92年版。
    [118]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9]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120]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2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2]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23]《文史知识》编辑部:《道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24]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5]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26]吴自牧:《梦粱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7]希罗多德:《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8]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9]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1992年8月第12次印刷。
    [130]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31]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132]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3]谢贵安:《君王游乐万机轻――皇室娱乐》,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4]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北朝、隋唐石造像碑》//《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35]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36]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37]许嘉璐主编、安平秋副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138]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李四龙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9]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140]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41]阎文儒:《麦积山石窟》,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2]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43]杨泓:《北周的甲骑具装》//《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下)》,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44]杨怀霖:《农业生态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
    [145]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199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
    [146]杨圣立:《洛阳伽蓝记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2年6月。
    [147]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48]杨衒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149]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150]叶昌炽撰,王其祎校点:《语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1]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152]殷宪:《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3]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4]庾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55]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156]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157]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中国食品出版社编:《中国酒文化和中国名酒》,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
    [158]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59]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60]张光博:《社会学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
    [162]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3]张鹏志:《中华酒文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4]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5]张之杰主编,梁实秋总审定:《新编名扬百科大辞典》,台北:名扬出版社,1985年版。
    [166]章甫,池远:《中国酒文化史话》//蔡尚思主编:《中华文化宝库》(第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版。
    [167]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8]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周积明主编:《中国社会生活谈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9]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170]郑仓元、陈立旭:《社会风气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1]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4]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7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4次印刷。
    [17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1998年6月第3次印刷。
    [177]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历代战争年表(上)》//《中国军事史》附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178]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二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7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第二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8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181]中国食品出版社编:《中国酒文化和中国名酒》,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版。
    [182]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3月版。
    [183]周才珠,齐瑞端:《墨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4]周谷城:《中国政治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85]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186]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7]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188]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