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尚书》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代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多难的时期,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以此,宋代文化与社会问题的胶结尤为引人注目。《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也有着最为复杂的问题,而宋代作为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一页,对《尚书》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就宋儒而言,学术与政治不是孤立的,而是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尚书》学在宋代的发展即为其表现之一。对宋代《尚书》学加以研究就是以宋儒的《尚书》学为切入口,探讨宋儒经典研究的学术特点与价值以及社会效益。
     目前学术界对宋代《尚书》学的研究已有相当成果出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角度,利用文献学、文化学等的方法,把学术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并突显社会思潮的作用与特点等是《宋代<尚书>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结论认为:一、宋代学术表现为义理考据的并行。但又引发求真与求用之间的紧张。固然,这不是宋代独有的现象,却在宋代表现得十分突出。二、宋儒重视“内圣外王”的追求。他们在道德性命论证的基础上,注重道德修养,强调社会关怀,二者并没有偏向。在现实中,由于皇权的参与,宋儒的“内圣外王”往往表现出此偏彼重的表象,但这不是宋儒的真实面貌。三、宋儒有着强烈的皇权主义意识,也有着道高于势的理想追求,从而在宋儒身上表现出内在张力,也造成道与势的冲突。他们期望限制皇权,突显士大夫的政治地位以行道。得君行道的努力体现出士大夫在道势之间的折衷,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则是君主与士大夫相互妥协的结果。四、学术与政治的不协调在宋代突出地表现为学术多元化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宋代的独有现象,但在宋代尤为集中而明显。五、《尚书》在宋代不是最受关注的经典,但宋儒的多种著作也显示出《尚书》学在宋代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代《尚书》学在一些问题上的突出贡献不但推动了《尚书》学的良性发展,也对后世《尚书》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问题与思考。
Song dynasty was the age with political difficulties and rapid cultural development so that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between cultural problems and social problems, particularly catch the attention. is the earliest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China and has the most complicated questions.Song dynasty as the important stage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did its special bit for learning on . As for the Confucianists in Song dynasty, learning or politics wasn't isolated ,but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well, and learning on in Song dynasty was a good example for this. Studying learning on in Song dynasty is making learning on in Song dynasty as starting of studying for recearching into the academic feachers and social effect from recearching into classics in Song dynasty.
     At the moment, many achievements come into being in research on in Song dynasty, so my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study on research into in Song dynasty are that by the point of view of academic history ,theories of research into documents and culture are used and research into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to social history are combined and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s stressed . Conclusion are that : 1) One of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in Song dynasty was that ways for achieving thought or truth coexisted so that conflict between them existed .Certainly, this phenomenon wasn't unique ,but was quite distinct in Sung dynasty. 2) Confucianists layed stress on pursuit of being sage and achieving benevolent government in Sung dynasty. Based on demonstration of morality or life , the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moral cultivation and payed attention to solicitude for society equally.In fact, imperial power made "being sage and achieving benevolent government" unequal ,but this wasn't the truth for the confucianists in Song dynasty. 3) The confucianists in Song dynasty had strong conciousness of respesting imperial power and had ideal of way superior to power so that conflict existed between way and power . They hoped to limit imperial power and heighten political position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 Hard work of using ways through imperial power showed a kind of harmony between way and power and point of view that the emperor and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governed the station in common meaned that the emperor and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come to terms . 4) Uncoordination between scholar and politics obviously indicated a kind of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 variety of academic trend and single political trend .And the contradictoins wasn't unique in Song dynasty, but ,particularly ,was concentrated and distinguished. 5) wasn't payed the most close attention to ,but many books of the confucianists in Song dynasty meaned that research into was important .And contribution of confucianists in Song dynasty about research into improved the research into and raised many good questions for research into after Song dynasty.
引文
[1]王健:《<尚书>名称及其意义辨析》,《南京高师学报》,1998-06。
    [2]陈来先生认为:“(春秋时代)《诗》、《书》最先在实践中经典化”。可参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5页。
    [3]刘起釪:《尚书源流与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第1页。
    [4]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5](汉)刘歆:《七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51页。
    [6]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09-310页。
    [1]刘起釪:《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8页。
    [2]刘起釪:《尚书学史》,第114页。
    [3](唐)孔颖达:《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9页。
    [4](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第399页。
    [5](宋)洪迈:《容斋续笔》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3页。
    [6]李学勤:《西汉河内女子得逸书考》,《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10页。
    [7](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元递修本,1985年,第31页。
    [1](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32页。
    [2](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61页。
    [3]刘起釪:《尚书学史》,第185页。
    [4]清儒皮锡瑞认为:“孔安国《尚书传》,王肃伪作”。可参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页。
    [5]周予同:《朱熹》,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6]吕思勉认为:“《书叙》亦张霸所为也。……东晋晚出之《伪书》,既已不仇;张霸《百两篇》之伪,当时即破;即博士所读后得《泰誓》,亦伪迹显然”。可参吕思逸:《经子解题》,第27页。
    [7]廖明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8]李学勤:《失落的文明》,第330页。
    [9]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1月。
    [10]杨善群:《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
    11 杨善群:《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亦可参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1]郑杰文:《<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论伪<古文尚书>不伪》,《孔子研究》,2006-01。
    [2]尹振环:《<老了>作为<尚书>的继续》,《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秋之卷。
    [1]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15页的注释1对此有一详细疏理。可参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2]何忠礼先生认为:“将两宋社会定性为中国封建社会由中期向后期过渡的时期可能较为妥当。”可参何忠礼:《宋代政治史》,第P4页。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45页。
    [4]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5]陈寅恪:《论再生缘》,《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6]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8-9页。
    [7]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第133页。也可参张岂之:《二程怎样将经学改造为理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经学史论》(江侠菴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87页: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5页。
    [8]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台北:东大图书印刷公司,1984年,第2页。
    [1]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18页。
    [2]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18页。
    [3]王小红:《宋代<尚书>学文献及其特点》,《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
    [4](日)本田成之:《经学史论》,第291页。
    [5]周予同:《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皮锡瑞经学历史序》,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94-95页。
    [6]陈恒嵩:《黄度及其<尚书说>研究》,《宋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 年,第184页。王小红先生也说:“宋代以《尚书》为政治之学,用于经世济民。”参王小红:《宋代<尚书>学文献及其特点》(《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
    [1]李耀仙先生在其《<伪古文尚书>与宋明理学》一文中论述了《伪古文尚书》在性、道心人心及知行问题上对理学的影响(《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
    [2]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30页。
    [1]周予同:《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皮锡瑞<经学历史>序》,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96页。
    [2]周予同:《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皮锡瑞<经学历史>序》,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05页。
    [3]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页。
    [1]周予同:《治经与治史》,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622页。
    [2]张岂之:《序》,王宇信等《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1]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0页。
    [2]张岂之:《五十年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l期。
    [3]余英时先生指出:“(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方式的)长处是能把思想的发展放在当时的文化、学术、社会、政治等情境中求得了解.因而予读者以既生动又具体的印象;其短处则是稍不经意即容易流入某种方式的化约论以至决定论,使思想的自主性消失在外缘情境之中。”可参《余英时先生序》,(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iman):《朱熹的思维世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本文力求发挥此方式之长处而避其短处。
    [4]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388页。
    [5]朱汉民:《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铨释》,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页。
    [6]张岂之:《历史唯物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钱穆先生说:“宋儒之经学,实亦是一种子学之变相。”可参钱穆:《朱子学提纲》,第9页、第12页。又说:“宋元明儒则重圣贤更胜于重经典,重义理更胜于重考据训诂。”可参钱穆:《中国思想史》(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第171页。
    [1](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页。
    [2]何忠礼:《宋代政治史》,第7页。
    [1]钱穆先生指出:“自宋代以降,社会上更无足以威胁帝王的势力,君权的绝对化遂愈演愈烈。相形之下,相权则愈来愈微弱。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宋代宰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连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是集于帝王之一身。转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394《林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27页。
    [3]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2页。
    [4](宋)陈亮:《陈亮集》卷2《中兴论·论执要之道》,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5《奏议·上神宗皇帝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40页。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3,“熙宁三年七月壬辰”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169页。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82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30《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95页。
    [3](宋)刘敞:《公是集》卷42《杂说》,从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96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9《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第3088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9《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第3086页。
    [6](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7《岳阳楼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23页。
    [7]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19页。钱穆先生也曾指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不是范仲淹个人的精神无端感觉到此,这已是一种时代的精神,早已隐藏在是时人的心中。”可参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558页。
    [1]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条,第5370页。
    [3]如南宋理学人物曹彦约以士大夫为“天下之共治者”。可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229页。
    [5](宋)陆佃:《陶山集》卷11《神宗皇帝实录叙论》,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17页。
    [6]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251页。
    [1]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12页。
    [2](宋)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1,《祖宗兵制名枢庭备检》,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83页。
    [3](宋)袁采:《袁氏世范》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38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第621页。
    [1](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1之16,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4809页。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1之16,第4809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295《谢绛传》,第9842页。
    [4]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7页。
    [5](宋)欧阳修:《奏议集》卷4《再论置兵御贼札子》,《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538页。
    [1](宋) 沈括:《梦溪笔谈校证》卷25《杂志二》,胡道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15页。
    [2]如张其凡先生指出:宋代没有全国性的起义。可参张其凡:《宋代史》(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63-165页。
    [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51《安重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83页。
    [2](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收兵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页。
    [3](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杯酒释兵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12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条,第49页。
    [5]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0页。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咸平二年闰三月庚寅”条,第937页。
    [1]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6页。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7,“元丰五年六月壬申”条,第7883页。
    [3]漆侠:《王安石变法》,第16页。
    [4](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收兵权》引吕中语,第11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8《本朝二·法制》,第3070页。
    [6](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1《元符三年(1100)应诏封事》,四部丛刊续编(5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重印。
    [7]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8](宋)曾巩:《元丰类稿》卷4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69页。
    [1]何忠礼:《宋代政治史》,第79页、第88页。
    [2]何忠礼:《宋代政治史》,第136页;漆侠:《王安石变法》,第21页。
    [3](宋)司马光:《传家集》卷28《论进贺表恩泽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7页。
    [4](宋)脱脱等:《宋史》卷161《职官志》,第3768页。
    [5]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6]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第169页。
    [7]漆侠:《王安石变法》,第21页。
    [1](宋)张载:《张载集》卷13《文集佚存·边议》,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58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10《论兵》,第2709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293《王禹偶传》,第9795-9796页。
    [4](宋)欧阳修:《欧阳修文·原弊》,郭预衡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36《奏议·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第1024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8《真宗纪》,第172页。
    [2]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下),第161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291《宋绶传》,第9734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第382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7《真宗纪二》,第131页。
    [6](宋)欧阳修:《欧阳修文·本论》,郭预衡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集》,第50页。
    [1]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第448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202《艺文一》,第5032页。
    [3]周予同:《群经概论》,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326-327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202《艺文一》,第5032页。
    [2]张其凡:《宋代史》,第398页。
    [3]张其凡:《宋代史》,第399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11,《李氏山房藏书记》,第359页。
    [5]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1引《避暑漫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二版,第7-8页。
    [1]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3-54页。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开宝八年二月戊辰”,第336页。
    [3]陈义彦:《从布衣入仕论北宋布农阶层的社会流动》,《思与言》卷九,1972年第4号:转引于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66页。
    [4]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67页。
    [1](宋)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上仁宗皇帝书》,《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511页。
    [2]韦政通先生指出:“(‘明儒道以尊孔,拨乱世以返治')是由宋至清这一阶段所有儒者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目标相同,所以不同段落虽表现着不同的特色,但思想内部却有前后相续的发展。”可参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642页。
    [3](宋)欧阳修:《居士集》卷47《答李诩第二书》,《欧阳修全集》,第669页。
    [4]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5]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论著选集·传记卷》,第287页。
    [2]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论著选集·传记卷》,第287页。
    [3]侯外庐等先生认为:“(经熙宁间的科举改革)义理之学兴,传注之学废,宋学就代替了汉学。宋明理学,应该于此寻源”。可参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第436页。
    [4]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十一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第442页。
    [5]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9页。
    [6]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11页。
    [7]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82《经籍》九《春秋集传纂例辨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68页。
    [1](台)冯晓庭:《五代十国的经学》,彭林主编《经学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431《王昭素传》,第12808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431《儒林一·邢昺传》,第12800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31《田敏传》,第12819-12820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431《邢昺传》,第12800页。
    [1](宋)邢昺:《孝经注疏》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2](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5《论语正义》下,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193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266《李至传》,第9177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431《孙爽传》,第12801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294《冯元传》,第9821页。
    [6](元)脱脱等《宋史》卷440《柳开传》,第13024页。
    [7](台)冯晓庭《宋初古文学家的经学观析论》,彭林主编《经学研究论文选》,第46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431《孙爽传》,第12802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294《杨安国传》,第9828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9《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用人》,第3089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雍熙二年正月癸亥”条,第594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50页。南宋人洪迈将此事记为仁宗时,误。见洪迈:《容斋三笔》“绿竹王刍”条,第592页。
    [6](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07页。
    [1]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第57页。又可参张其凡:《宋代史》,第533-535页。
    [2]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20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一》,第3613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一》,第3613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一》,第3618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一》,第3604页。
    [3](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6《乐府》“柳三变词”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80页。
    [4](宋)洪迈:《容斋三笔》“绿竹王刍”条,第592页。
    [5]郑晓江认为:“‘荆公新学'的出现标志着汉唐经学的真正结束和宋学的开始。”可参郑晓江:《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变法实践》(《求索》,2005-03)。
    [1](宋)程颢、程颐:《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二程集》,第329页。
    [2](宋)程颢、程顾:《河南程氏文集》卷1《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第448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第3617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9,“熙宁五年正月戊戌”条,第5570页。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3,“熙宁六年三月庚戌”条,第5917页。
    [6]范立舟先生通过对“南宋立国后的学术抉择与理学之兴”、“乾道、淳熙:理学传播的黄金时期”、“乾道、淳熙年间朝野对理学的批评”及“理学在南宋宁宗朝的境遇”等一系列命题的论证,对理学在南宋时的发展演变作了一个清晰疏理与学术定位。参范立舟:《宋代思想学术史论稿》(澳门:澳_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205-276页。
    [7](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条,第237页。
    [1](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8“经说”,四部丛刊本。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第256页。
    [1]夏君虞:《宋学概要》,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影印,1990年,第1-2页。
    [2]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二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3]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邓广铭治史丛稿》,第49页。
    [4]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154页。
    [1]夏君虞:《宋学概要》,第30页。
    [2]李保林、杨翰卿、孙玉杰主编《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3]李保林、杨翰卿、孙玉杰主编《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第1页。
    [4](清)永珞、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经部·总叙》,第13页。
    [5](清)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伍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1页。
    [6]周予同:《群经概论》,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323页、第327页。
    [1]姜广辉:《“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2]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第209页、第179页。
    [3]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141页。
    [1]邓广铭:《略谈宋学》,《邓广铭治史丛稿》,第164-165页。
    [2]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252-254页。
    [3](宋)张载:《文集佚存·答范巽之书》,《张载集》,第349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东见录》,《二程集》,第32页。
    [5](宋)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1《祭李端伯文》,《二程集》,第643页。
    [1](宋)张载:《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1-382页。
    [2](宋)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6《上太皇太后书》,《二程集》,第542页。
    [3](宋)李心传:《道命录》卷5《陈贾论道学欺世盗名乞摈斥》李心传考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4页。
    [4](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8《涑水学案下》,全祖望修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4页。
    [5](宋)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1《明道先生行状》,《二程集》,第634页。
    [6](宋)程颓、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I《二先生语一》,《二程集》,第5-6页。
    [7](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伊川先生语五》.《二程集》,第255页。
    [8]清儒纪昀等认为:“宋人谈道学宗派自朱熹《伊洛渊源录》始,而宋人分道学门户亦自此书始。厥后声声攀援,转相依附。”可参《四库全书总日提要》卷57《伊洛渊源录》下,第327页。纪氏对道学门户之见的判断标准过于注 重文字的确定性,实际上,从程氏,尤其是程颐始,道学门户之见已开其端。美国学者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认为:“到北宋末期,道学已经成为专指一部分儒学人士的用语。”可参(美)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但从史实来看,道学一词在宋代中后期的运用之初就有着排它性。同时,程氏不仅把道学一词设为排它的,而且在他们的观念中,儒学也有着排它性,如程颐说:“今之学者,歧而为三: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可参《二程集》第95页。
    [1](宋)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1《明道先生行状》,《二程集》,第638页。
    [2](宋)王开祖:《儒志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02页。
    [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1《明道先生门人朋友叙述序》,《二程集》,第639页。
    [4](宋)张载:《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后引《伊洛渊源录》,《张载集》,第385页。
    [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1,《二程集》,第414-415页。
    [1](宋)杨时:《题跋·跋横渠先生及康节先生人贵有精神诗》,《杨龟山集》卷5,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7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附录·书行状后》,《二程集》,第334页。
    [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25《龟山学案》序录,第944页。
    [4](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96《元祜党禁》,第3161页。
    [5](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96《元祜党禁》,第3163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9《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第3089-3090页。
    [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先生语一》,《二程集》,第6页。
    [1](清)王懋竑:《朱熹年谱》卷3,“淳熙十五年十月”条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91-192页。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5《与刘子澄》,《朱子全书》,第1546年。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40-441页。
    [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6《年谱》,第498页。
    [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6《年谱》,第491页。
    [6](宋)陈亮:《陈亮集》卷20《书·甲辰秋与朱元晦》,第279-280页。
    [1](宋)陈亮:《陈亮集》卷28《墓志铭·钱叔因墓碣铭》,第420页。
    [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58《象山学案》,第1918页:又(宋)叶适:《水心文集》卷17《胡崇礼墓志铭》,《叶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38页。
    [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56《龙川学案》序录,第1830页。
    [4](宋)叶适:《水心文集》卷27《答吴明辅书》,《叶适集》,第554页。
    [5](宋])叶适:《水心文集》卷20《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叶适集》,第382页。
    [6](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40-441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14《朱予十一·训诫门人二》,第2764页。
    [8](宋)李心传:《道命录》卷6《林栗劾晦庵先生奏状》,第48页:又叶适:《水心文集》卷2《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状》,第17页;又《宋史》卷429《朱熹传》,第12758页。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6“道学兴废”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7页。
    [2](宋)周密:《齐东野语》之“道学”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2-203页。
    [3](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道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9页。
    [4](梁)僧佑:《弘明集》卷2《明佛论》,《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汪道昆本[无出版时间]。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9《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第3089-3090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62《中庸一·纲领》,第1485页。
    [2](宋)周敦颐:《周濂溪集》卷12《附录诸记·韶州先生祠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1页。
    [3](宋)张载:《朱熹西铭论》,《张载集》,第410页。
    [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书·与李省干书》,第14页。
    [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405页。
    [6](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书·与侄孙濬》,第13页。
    [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2《书·与赵咏道》,第161页。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86《东发学案》,第2898页。
    [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86《东发学案》,第2898页。
    [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51《东莱学案》引黄东发《日钞》,第1679页。
    [4](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86《东发学案》,第2899-2900页。
    [5](宋)陈谦:《儒志先生学业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03页。
    [6]陈植锷先生认为:“理学一名,在宋人自己的理解中,本无分南北,无分派别,乃赵宋一代儒学之通称。”可参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165页。
    [1]陈俊民:《道学与宋学、新儒学、新理学通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1](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2“事始”,第28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202《艺文一》,第5032页。
    [3](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1“帝王之予当务读经书”条,第20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155《选举一》,第3605-3606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266《李至传》,第9177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6《真宗一》,第115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431《邢昺传》,第12798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296《梁颞传》,第9863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3《太祖纪三》,第50页。
    [6](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4“孙爽”条,第75页:又《宋史》卷5《太宗纪二》,第96页;《宋史》卷431《孙爽传》,第12801页。
    [7](元)脱脱等《宋史》卷266《李至传》,第9177页。
    [8](元)脱脱等《宋史》卷6《真宗纪二》,第106页。
    [9](元)脱脱等《宋史》卷6《真宗纪一》,第109页。
    [10](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八”,林庆彰、陈恒嵩、侯美珍点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第267页。
    1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2,“大中祥符二年九月乙亥”条,第1635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281《寇准传》,第9527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305《晁迥传》,第10086页。
    [3](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95《书·洛书五事图》下引,第621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294《杨安国传》,第9828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294《杨安国传》,第9829页。
    [1](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八”,第268页。
    [2](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4“孙爽”条,第75页。
    [3](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八”,第267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6《真宗纪》,第106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6《真宗纪》,第109页。
    [6](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八”,第267页。
    [7](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八”,第268页。
    [8](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9](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八”,第270页。
    [10](元)脱脱等《宋史》卷294《杨安国传》,第9828页。
    11(元)脱脱等《宋史》卷431《邢呙传》,第12798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31《田敏传》,第12819-12820页。
    [2](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2“注疏之学”,第28页。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庐陵学案”,第208页。
    [2]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年,第48页。
    [3]除上述各学者研究外,还有黄惠运:《欧阳修与刘敞》一文从政谊、诗文情、金石缘等方面论述了欧阳修与刘敞的交情,并论述了二人政治主张的一致性、诗文唱酬及金石学研究概貌。参黄惠运:《欧阳修与刘敞》(《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
    [4](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卷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5](清)永珞、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3《七经小传》下.第180页。
    [6]朱维铮先生推测:“(《七经小传》)可能是传写者辑集,并非刘敞的写定本。”可参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4页。可备一说。
    [7]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9“二刘”条引《默记》,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二版,第431页。
    [1](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书类”,第54页。杨东莼先生以之为“以象数言《尚书》者。”参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9“书”,第269页。
    [3]曾建林先生认为:“刘敞是欧阳修的弟子,他的不守章句注疏的义理经学实际上是得自欧阳修的影响。”参曾建林:《宋初经学的转型与欧阳修的经学的特点》(《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
    [4]日本学者江口尚纯的《刘敞的生平及学术成就》一文提出异议,该文以多种材料论证了刘敞并非欧阳修的弟子。参江口尚纯撰,冯晓庭译:《刘敞的生平及学术成就》(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十二辑,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第311-326页)。
    [5](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4《庐陵学案》梓材案语,第208页。
    [6]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第202页。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庐陵学案》,第207-208页。
    [2]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9“二刘”条引《邵氏闻见录》,第432页。
    [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四《庐陵学案》谢山《公是先生文钞序》,第208页。
    [4]如清儒钱大听说:“宋景文《唐书·儒学传》,于啖助赞深致贬斥。盖其时孙复、石介辈,已有此等议论,而欧阳公颇好之,故于此《传》微示异趣,以防蔑古之渐。”可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宋儒经学”条(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425页。由此可见,疑经惑传是当时一种风气,且欧阳修对此尚有所保留。
    [5](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3《七经小传》下,第181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282《王旦传》,第9550页。
    [2](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3](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上海涵芬楼据宋莱本影印[民国十七年]。
    [4]如北宋苏轼《书传》以“南交为交趾”(苏轼:《书传》卷1《尧典第一》)南宋林之奇以“南交即交趾”,且其理由与刘敞相似:“‘南交',孔氏云:夏与春交;……此说不然。于东西曰嵎夷,曰昧谷,皆地名也,不应于南方独言其万物相见之时。”(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尧典》)
    [5]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引郑玄注,第46页。
    [6](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尧典第一上·虞夏书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页。
    [1](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引,第82页。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虞夏书一·尧典第一下》“卒乃复”注引,第47页。
    [3](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4](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虞夏书一·尧典第一下》“卒乃复”注引,第47页。
    [5](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卷5《益稷第五》,第174页。
    [6](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7](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6《益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
    [9](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2《虞夏书二·皋陶谟第二下》,第117页。
    [10](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第283页。
    11(宋)刘敞:《公足七经小传》卷上。
    [1](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第396页。
    [2](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3](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第435页。
    [4](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5](宋)刘敞:《公足七经小传》卷上。
    [6](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第300页。
    [7](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第301页。
    [8](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1](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5页。
    [3](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4](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5](宋)刘敞:《公足七经小传》卷上。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二十三《武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34页。
    [7](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
    [1](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皋陶谟》“彰厥有常,吉哉”下。
    [2](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汤誓》“伊尹相溻伐桀,升自陑。”下。
    [3](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泰誓》“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下。
    [4](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武成》。
    [5](宋)刘敞:《公是七经小传》卷上《微子》。
    [6](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3《七经小传》下,第181页。
    [1](宋)刘敞:《公是集》卷32《奏疏·上仁宗论龙昌期学术乖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88页。
    [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庐陵学案》,第207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十九《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第232页。清人陆心源在其《仪顾堂集》卷11《临川集书后》也说:“三代而下,有经济之学,有经术之学,有文章之学,得其一皆可以为儒。意之所偏喜,力之所偏注,时之所偏重,甚者互相非笑,盖学之不明也久矣。自汉至宋千有余年,能合经济、经术、文章而一之者,代不数人,荆国王文公其一焉。”对王安石有较高评价。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书义》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327《王安石传》,第10550页。
    [4]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第441-448页。
    [5](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第30页。
    [6](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第32页。
    [7]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第450-462页;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322页。
    [1](宋)陆佃:《陶山集》卷15《傅府君墓志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65页。
    [2](宋)陆佃:《陶山集》卷16《沈君墓表》,第183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3《杂著·书洪范传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1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6,“治平二年十月甲午”条,第5004页。
    [5]邓广铭先生认为:“(《<洪范>传》之作)当为宋英宗初年也。”可参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65页。漆侠先生认为:据陆佃《傅府君墓志》。陆佃读《淮南杂说》和《洪范传》的时间是在嘉祜六、七年间,并进而指出此二书在此时[或稍前]雕版印行。可参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319页。高克勤先生认为:“《洪范传》撰成于治平三年前,而‘删润缮写'于熙宁初年。”可参高克勤:《王安石著述考》(《复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一期)。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6,“熙宁三年十月甲戌”条,第5257页。
    [7]清人蔡上翔说:“惟《洪范传》以入于《临川集》百卷中幸存。其进御览,必在元丰之世,又无年月日可考……”恐有误。可参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22,《王安石年谱三种》,第511页。
    [8](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进洪范表》,第18l页。
    [9](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进洪范表》,第181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3《杂著·书洪范后》,第301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进洪范传表》,第181页。
    [3]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91-292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3《杂著·书洪范传后》,第301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3《杂著·书洪范传后》,第301页。
    [3]据(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五经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台湾学者程元敏先生考证:“《尚书新义》在(熙宁)七年四月己上进”。可参程元敏:《三经新义修撰通考》,《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台北:国立编译馆,1986年),第303页。但程先生又说:“(《洪范传》)定稿在《尚书新义》之后,说颇与《新义》同”。可参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篇《周书·洪范》,第143页。此当有误。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周书·洪范第六》,第112页,第113页,第116页,第119页,第120页,第121页,第122页,第123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周书·洪范第六》,第116页:(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3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周书·洪范第六》,第116页:(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第二十五《传·洪范传》,第215页。
    [2]据(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而成。
    [1]漆侠:《王安石变法》,第155-156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17页。
    [1](宋)陈渊:《默堂集》卷2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9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60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5《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81页。
    [4](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卷3《说经篇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06册),上海:上海吉籍出版社,1987年,第498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3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9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7页。
    [4]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396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7-218页。
    [6]南宋晁公武解题王安石《洪范传》指出:“安石以刘向、董仲舒、伏生明灾异为蔽,而思别著此传。以‘庶征'所谓‘若'者不当训‘顺',当训‘如',人君之五事.如天之雨、肠、寒、燠、风而已。大意言天人不相干,虽有变异不足畏也”。可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第55页。此不能正确概括《洪范传》的思想。
    [1](元)脱脱等:《宋史》卷327《王安石传》,第10550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8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8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6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6页。
    [3]郑晓江认为:“从孔子的观念出发,王安石首先是一个彻底的命定论者”,但又指出命于仁义礼智等服务。可参郑晓江:《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变法实践》(《求索》,2005-3)但究王安石天命思想,以“彻底”一词加以描述当为过论。
    [1]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127页。
    [2]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87页。
    [3]粱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95页。
    [4](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进洪范表》,第181页。
    [5]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37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7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7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8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容肇祖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4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1页。
    [4](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7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7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5页。
    [7](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5页。
    [8](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1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4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4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4页。
    [4](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4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5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3页。
    [7]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第425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07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5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5页。
    [4](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8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1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1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1页。
    [2](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1-212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2页。
    [4](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9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2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2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5《传-洪范传》,第212页。
    [2](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8“经说”。
    [3]侯外庐等先生认为:“(《三经义》)训释经义,主要在阐明义理,反对章句传注的烦琐学风,这一点,实开宋儒义理之学的先河”。可参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第440页。张广保先生认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开创了北宋义理之学的风气”。参张广保:《经世致用:荆公新学对经学原典精神的复归》,《经学今诠续编》,第468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433《林之奇传》,第12861页。宋儒晁说之亦有类似言论。可参[清]黄宗羲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98《荆公新学略》,第3249页。
    [5]陶丰先生认为:“《三经新义》是王安石新学的核心部分”。“《三经新义》颁于学官,成为国子监的教科书,这表明新学已经取得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新学不但有政治力量的支持,而且有道德学术感召力与制度上的支撑”。可参陶丰:《王安石新学兴废述》,王水照主编:《新宋学》第一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327-329页。
    [6]邱汉生辑注:《诗义钩沉》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页。
    [7]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第279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5《上仁宗皇帝书》,《二程集》,第513页。
    [2](宋)赵汝卫:《云麓漫钞》卷8,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3页。
    [3](宋)司马光:《传家集》卷4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94册),第390页。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选举考》四引,第293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二程集》,第448页。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9,“熙宁五年正月戊戌”条,第5570页。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3,“熙宁六年三月庚戌”条,第5917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3,“熙宁五年五月甲午”条,第5660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6《序·书义序》,第322页。
    [2](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44-1045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4《记·虔州学记》,第304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8,“熙宁八年九月辛未”条,第6563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36《序·诗义序》,第321页。
    [1](清)顾栋高:《王荆国文公年谱》卷下,《王安石年谱三种》,第113页。
    [2]邱汉生先生认为:“就当时实际工作考察,《三经义》是根据王安石的经说立论的”。可参邱汉生辑注:《诗义钩沉》序,第2页。《书义》根据王安石的经筵讲义,由王雱撰述。参邱汉生辑注:《诗义钩沉》序,第3页。
    [3](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19,《王安石年谱三种》,第497页。
    [4](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书义》下,第29页。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丁己”条,第5334页。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丁巳”条,第5334页。
    [2](清)顾栋高:《王荆国公年谱》卷下,《王安石年谱三种》,第104页。
    [3](清)顾栋高:《王荆国公年谱》卷下,《王安石年谱三种》,第104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第232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49《书·答张文潜县丞书》。第1427页。
    [6]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15页。
    [7]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15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49《书·答张文潜县丞书》,第1427页。当时,指出《三经义》使学风尚同的非仅程氏、苏氏而已,还如晁说之也曾上疏说:“《三经》之学,义理必为一说,辞章必为一体,以为一道德,道德如是其多忌乎?古人谓‘宁道孔圣误,讳言郑、服非',正今日之患也。”可参[清]黄宗羲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98《荆公新学略》,第3249页。这都说明当时学风确实出现了问题。
    [2]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14-215页。
    [3](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乞改三经义札子》,第176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9,“熙宁五年正月壬寅”条,第5575页。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8,“熙宁八年九月辛未”条,第6565页。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4,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15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下编《<尚书新义>修撰通考》,第303页。
    [4](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乞改三经义札子》,第176页。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乞改三经义札子》,第176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0《表·乞改三经义札子》,第176页。
    [1](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21,《王安石年谱三种》,第545页。
    [1](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1《上皇帝万言书》,第1页。
    [2]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92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30,第3099页。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4,第116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6页:又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4,第116页。
    [6]转引于钱穆:《国史大纲》,第580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6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酒诰》,第2057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尚书一·纲领》,第1987页。
    [2]转引于钱穆:《国史大纲》,第580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十一《洛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24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尚书》,第93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尚书》,第73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尚书》,第116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76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98页。
    [5](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79页。
    [6]贺瞵先生说:“(王安石)承继孔孟、调解孟扬,反对荀子的性论。他以性情合一论为出发点,以性善恶混之说为过 渡思想,而归结到性善论。”可参陈来主编,贺麟著:《北大哲学门文萃·贺麟选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韦政通先生则指出:“安石在思考人性问题的过程中,一度依违于扬、孟之间,后来归向孔孟.不论从前者之说,或是从后者之说,都与‘性不可以善恶言'之旨相矛盾。”可参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715页。其中,“性不可以善恶言”为安石《性论》中语。王安石在其人性论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变化,所以不能以某一种人性论贯穿王安石学术的始终,对其人性论分阶段地探讨是有益的。
    [2](宋)陈大猷:《尚书或问》卷上,转引于[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79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09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01页。
    [5](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36页。
    [6](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5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第75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第30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八《盘庚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38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第80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五《汤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79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四《仲虺之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66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第75-76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上编,第87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8,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二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八《盘庚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38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3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01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45-46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9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06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六《周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32页。
    [5](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10页。
    [6](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70页。
    [7](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95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09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25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82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55页。
    [5](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223页。
    [6](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78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54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59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56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71页。
    [5](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89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八《盘庚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40页。
    [1](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17页。
    [2](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15页。
    [3](宋)陈渊:《默堂文集》卷22,转引于[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第117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6,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36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三《胤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52页。
    [1](清)王夫之:《宋论》卷1“太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6页。
    [2](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王安石论》,陈文和点校《钱大昕先生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24页。
    [4]张广保:《经民致用:荆公新学对经学原典精神的复归》,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续编》,第466-508页。
    [5](美)田浩:《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第29页。
    [6](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8《杂著·王霸》,第243页。
    [1]胡昭曦:《宋代蜀学刍论》,《宋代蜀学论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2]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宋代蜀学论集》,第175页。
    [3](宋)苏辙:《栾城后集》卷7《历代论一(并引)》,《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58页。
    [4](宋)苏洵:《苏洵集》附录卷下《老苏先生挽词》,北京:中国书店,2000年,第189页。
    [5]晁公武曾记:“或言非洵作”。可参[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第56页。马端临则记:“或云非洵作。”可参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四《苏明允洪范论图》一卷下,第115页。“或”本为推断之语,恐误。
    [6]孔凡礼:《三苏年谱》卷6,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7](宋)苏洵:《苏洵集》卷12《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第112页。
    [8](宋)苏洵:《苏洵集》卷11《书·上田枢密书》,第107页。
    [9]孔凡礼:《三苏年谱》卷6引,第176、177页。
    [1]孔凡礼:《三苏年谱》卷5,第155页。
    [2](宋)苏洵:《苏洵集》卷6《六经论·书论》,第49页。
    [3](宋)苏洵:《苏洵集》卷6《六经论·书论》,第49页。
    [4](宋)苏洵:《苏洵集》卷6《六经论·书论》,第50页。
    [5](宋)苏洵:《苏洵集》卷6《六经论·书论》,第49页。
    [6](宋)苏洵:《苏洵集》卷6《六经论·书论》,第50页。
    [7](宋)苏洵:《苏洵集》卷6《六经论·书论》,第50页。
    [1](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叙》,第53页。
    [2](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上》。第53页。
    [3](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上》,第54页。
    [4](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上》。第54页。
    [5](朱)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下》,第59页。
    [1](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95《书·洛书五事图》下引范祖禹语,第621页。
    [2](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中》,第55页。
    [3](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中》,第56页。
    [4](宋)苏洵:《苏洵集》卷7《洪范论后叙》,第59-60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57《尽牍·答苏伯固(三)》,第1741页。
    [6]南宋陆游曾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可参(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8“经说”。其中,“讥《书》之《胤征》、《顾命》”即指苏轼《书传》对《胤征》、《顾命》的怀疑。《四库》馆臣则说:“(《书传》)以羲和旷只为贰于羿而忠于夏,则林之奇宗之:以《康王之诰》服冕为非礼,引《左传》叔向之言为证,则蔡沈取之;朱子亦称其解《吕刑》篇以‘荒度作刑'为句甚合于理。朱子虽有惜其太简之说,然汉代训诂文多简质,自孔、贾以后征引始繁。轼文如万斛源泉随地涌出,非不能曼衍其词。 当以解经之体词贵典要。故敛才就范,但取词达而止,未可以繁省为优劣也。”([清]永珞等:《四库总目提要》)。馆臣不察,南宋晁公武曾说:“(孙觉)至谓康王以丧服见诸侯为非礼,苏氏之说盖本于此。”可参[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书·孙莘老尚书解十三卷》,第56页。美国学者刘子健认为:“(苏轼)为《尚书》作了最好的注释,强调它人性化的一面。到12世纪,争论的力度减弱了。朱熹虽然对苏轼多有微辞,却赞赏这部书。然而,朱熹之后的新儒家们却宁愿忽略它,只因苏轼曾经激烈地攻击过该学派的祖师之一程颐。”可参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52《尽牍·与王定国(十一)》。第1519-1520页。
    [2]孔凡礼:《三苏年谱》卷31,第1281页。
    [3]孔凡礼:《三苏年谱》卷31,第1280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56《尽牍·与郑靖老(三)》,第1675页。
    [5](宋)苏辙:《栾城后集》卷22,《苏辙集》,第1127页。
    [6](元)脱脱等《宋史》卷338《苏轼传》,第10817页。
    [1]舒大刚:《三苏后代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14页。
    [2]苏轼在《黄州上文潞公书》中说:“轼始就逮赴狱……。至宿州,御史符下,就家取文书。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老幼几怖死。既去,妇女恚骂曰:‘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悉取烧之。比事定,重复寻理,十亡其七八矣。至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于《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又自作意作《论语说》五卷。”可参《苏轼文集》卷48《书·黄州上文潞公书》,第1380页。据今人孔凡礼考证,元丰二年七月,“轼至宿州,御史符下,围船搜取文书”。可参《三苏年谱》卷29,第1145页。那么约在元丰二年七月,《易》、《论语》之作已完成,只是被烧而至“重复寻理,十亡其七八”。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赴台狱:十二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黄州后,“复覃思于《易》、《论语》”,并在黄州,作完《易传》与《论语说》,时在元丰四年四月(可参孔凡礼:《三苏年谱》卷31,第1258页),此二书完成约用一年多的时间。
    [3](宋)苏轼:《东坡志林》卷1“记过合浦”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4](宋)何薳:《春渚纪闻》卷6“坡仙之终”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页。
    [5](宋)洪迈:《容斋续笔》“注书难”条,第401页。
    [1](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东坡书传》下,第58页。
    [2](宋)陈善:《扪虱新话》卷1“王荆公新法新经”条,上海博古斋影印汲古阁本,民国十五年。
    [3](宋)苏轼:《苏轼文集》卷49《书·答张文潜县丞书》,第1427页。
    [4](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下编《三经新义与字说科场显微录》,第363页。
    [1](宋)马永卿:《嬾真子》卷1“《书》题试而难任人”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6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07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471《奸臣一·章惇传》,第13711页。
    [3](台)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下编《三经新义与字说科场显微录》,第330-335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51《尽牍·与滕达道(二十一)》,第1482。
    [2]舒大刚:《三苏后代研究》,第111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尧典第一》.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2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尧典第一》,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3-444页。
    [5](宋)苏轼:《东坡书传》卷2《舜典第二》,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9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3《大禹谟第三》,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74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4《益稷第五》,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84-485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5《禹贡第一》,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506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汤誓第一》.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1-12页。
    [5](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伊训第四》,曾枣庄、舒火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8页。
    [6](宋)苏轼:《东坡书传》卷9《武成第五》,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73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6《君陈》,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92页。
    [2](宋)苏轼:《苏轼文集》卷10《序·送人序》,第323页。
    [1](清)永瑢等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东坡书传》下,第69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尧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36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2《康诰》,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08-109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尧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2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尧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37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尧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3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2《舜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5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2《舜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48-449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4《益稷》,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82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2《舜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60页。
    [3](清)永瑢等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东坡书传》下,第69页。
    [4]钱基博:《古籍举要》,世界书局,1933年,第33页。
    [5]刘威先生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东坡书传)研究》一文中以苏轼《书传》为基础对其政治思想、人性论及天命思想作了简略阐发。可参刘威:《<东坡书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6](宋)苏轼:《东坡书传》卷3《大禹谟第三》.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70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6《君陈》,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95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3《大禹谟第三》,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70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太甲上》,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25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七《汤诰》,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6页。
    [2](宋)苏轼:《东坡易传》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页。
    [3]孔凡礼:《三苏年谱》卷11,第331页。
    [4]张岂之等先生指出:“(苏氏)力图排除人性的种种善恶规定,使之还原成为一种纯粹的自然本性。”并指出“蜀学人性论亦受道家人性自然说的影响”。可参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427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4《论·扬雄论》,第110-111页。
    [6](宋)苏轼:《苏轼文集》卷4《论·扬雄论》,第111页。
    [7](宋)苏轼:《东坡易传》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9册),第5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论·书论》,第54页。
    [2](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论·书论》,第55页。
    [3](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论·书论》,第55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论·书论》,第55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论·书论》,第54页。
    [6]苏辙的王霸观与其兄苏轼的观点类似。可参[宋]苏辙:《栾城应诏集》卷4《书论》,《苏辙集》,第1271-1272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72-173页。
    [2](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67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舜典第二》,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58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2《论·书论》,第54页。
    [5](宋)苏轼:《东坡书传》卷6《甘誓》,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538页。
    [6](宋)苏轼:《苏轼文集》卷5《论·论武王》,第137页。余文豹也曾指出:“孔子罪汤武之意深矣。曰: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伊尹,相汤者也。无一辞及之;伯夷,非武王者也,则屡称之。序《汤誓》曰:武王伐殷。序《洪范》曰:武王胜殷杀受。其罪汤武也甚矣。但书法谨严,语意含蓄,读者未知其为罪之之辞。汉王生曰:桀纣,君也;汤武,臣也:君有失,臣不正言而伐之。唐陆淳曰:太公,殷臣,纣暴不谏,反佐周倾之。圣人宗尧舜,贤夷齐,不赞伊尹,谓此也。此说正夫子之本旨。惜当时诸儒,见不及此,故言以人废。韩文公《伯夷颂》,虽甚激扬,然终不敢斥言武王。至东坡《武王论》出,而后夫子之深意始大暴白于天下后世。”可参《吹剑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页。
    [7](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0《洪范第六》,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76页。
    [8](宋)苏轼:《东坡书传》卷8《说命上》,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51页。
    [9](宋)苏轼:《东坡书传》卷8《说命上》,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51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68页。
    [2]苏轼说:“一者,不变也。”可参[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成有一德》,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31页。
    [3](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73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3《梓材》,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28页。
    [5]漆侠先生指出:“苏家是一个中等以上官僚地主则无可怀疑”。可参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422页。
    [6]钱穆:《国史大纲》,第594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1《金滕》,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98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8《高宗肜日》,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58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3《皋陶谟》,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77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太甲下》,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29页。
    [5](宋)苏轼:《东坡书传》卷2《舜典》,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56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4《益稷》,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83-484页。
    [2](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69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汤诰》,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6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仲虺之诰》,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4页。
    [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68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咸有一德》,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31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咸有一德》,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31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0《洪范第六》,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84页。
    [5](宋)苏轼:《东坡书传》卷8《说命上》,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51-52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7《成有一德》,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32-33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3《召诰》,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34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3《大禹谟》,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第467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8《说命中》,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52页。
    [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69页。
    [6](宋)苏轼:《苏轼文集》卷6《书义》,第170页。
    [7](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6《周官》,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88页。
    [1](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6《周官》,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90页。
    [2](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1《微子之命》,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05页。
    [3](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9《吕刑第二十九》,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225页。
    [4](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3《召诰》,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36页。
    [5](宋)苏轼:《东坡书传》卷13《梓材第十三》,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二册),第130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二程集》,第196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427《道学传一·张载传》,第12724页。
    [3](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第278页。
    [4](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73《书二·百篇尚书》下引刘歆语,第133页。
    [5](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第14页。
    [6](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7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二程集》,第290页。
    [2](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张载集》,第284页。
    [3](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5页。
    [4](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6页。
    [5](宋)张载:《附录·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4页。
    [6](宋)张载:《张子语录·语录上》,《张载集》,第312页。
    [7](宋)张载:《张子语录·语录上》,《张载集》,第311-312页。
    [8](宋)张载:《语录》上,《张载集》,第400页。
    [9](宋)张载:《语录》下,《张载集》,第333页。
    [1](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6-257页。
    [2](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6页。
    [3](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6页。
    [4](宋)张载:《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7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29《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第3085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93《孔孟周程张子》,第2363页。
    [3](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第59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第239-240页。
    [5](宋)晁公武:《郡斋读书记》卷1,第60页。
    [6](宋)夏僎:《尚书祥解》卷首(时澜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页。
    [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2,《二程集》,第430页。
    [8](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5,《二程集》,第322页。
    [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论学篇》,《二程集》,第1191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第193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8,《二程集》,第580页。
    [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二程集》,第1033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书解·舜典》,《二程集》,第1044页。
    [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4,《二程集》,第313页。
    [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第258页。
    [7]此处,之所以说此语为程颐语,足因为句中有“本朝经典,比之前代为盛,然三十年以来,议论尚同,学者于训传言语之中,不复致思。而道不明矣。”可参《河南程氏粹言》卷1,《二程集》。第1202页。其中,“三十年以来,议论尚同”实为对王安石新学的批评。以“三十年”计算,此语大约为宋徽宗初年,此时大程已逝。
    [8](宋)程颞、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二程集》,第1202页。
    [1]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P14。赵振先生在其《二程考据论》一文中对二程的考据之学作了一个疏理,并指出二程之考据学带有理学化特征。可参赵振:《二程考据论》(《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1,《二程集》,第413页。
    [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二程集》,第290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第250页。
    [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二程集》,第1044-1045页。
    [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8《试汉州学策问三首》,《二程集》,第580页。
    [1]张岂之:《二程怎样将经学改造为理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第109页。崔大华先生则指出:“(理学)在对‘理'的内涵由认知向本体性的形而上学的升越中,实现对经学的超越”。并指出:“在较严格的意义上,就思想理论内容考校,宋代理学与经学并不相同,理学是从经学义理中超越出来的,具有更高的‘理'之哲学本体观念和独特理论论题的一个新的儒学理论形态”。可参崔大华:《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1,《二程集》,第276页。
    [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2.《二程集》,第364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4,《二程集》,第312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第204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书解·尧典》,《二程集》,第1034页。
    [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2,《二程集》,第440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书解·尧典》,《二程集》,第1035页。
    [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4,《二程集》,第312页。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5《伊川学案》上,第604页。
    [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5《伊川学案》上,第604页。
    [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5《伊川学案》上.第604页。
    [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第187-188页。
    [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第187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二程集》,第257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2《书解·尧典》,《二程集》,第1035页。
    [3](宋)程颥、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第228页。
    [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第126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论王霸札子》,《二程集》,第451页。
    [3](宋)程颗、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第122页。
    [4](宋)程颢、程颐:《伊川先生年谱》,《二程集》,第346页。
    [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11《明道先生墓表》,《二程集》,第640页。
    [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第2页。
    [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3,《二程集》,第61页。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3《明道学案》上,第548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第13页。
    [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2,《二程集》,第427页;亦可见(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4《明道学案》下引《程氏遗书》,第576页。
    [4](宋)程颞、程颐:《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二程集》,第334页。
    [5](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5《伊川学案》上,第627页。
    [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第2页。
    [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第165页。
    [1](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31,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4页。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第34页。
    [3](宋)夏僎:《尚书样解》卷首(时澜序),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页。
    [1](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第32页。
    [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上),第447页。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章权才:《宋明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3](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尚书全解》下,第69页。
    [4](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36《紫微学案》,第1244页。
    [5](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尚书全解》下,第69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8页:又见[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八十一引,第451页。
    [7](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书说》三十五卷下,第70页。
    [8](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尚书全解》下,第69页。
    [9](宋)林之奇:《尚书全解》邓均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页。
    [10](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8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5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84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6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45页。
    [6](宋)林之奇:《尚书祥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50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4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00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8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2《泰誓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19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尧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3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5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2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7《大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24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6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4《汤誓》,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58页。
    [7]林之奇说:“王氏曲生义训皆从而为之辞,穿凿为甚,如此等说,皆无取焉”。(《尚书全解》卷2《舜典》)“王氏解经,善为凿说。凡义理所不能者,必为凿说以通之,其间如占梦教射者常矣。而于逸书未尝措一辞,皆阙而不论。此又王氏之所长而为近世法者也”。(《尚书全解》卷2《舜典》)“盖以一己之私意测度圣人者,子厚之心术可见矣”。(《尚书全解》卷2《舜典》)“某尝谓苏氏之说经多失之易,易则己意之有所未安者必改易经文以就之。如此,则经之本文其存者几希,非慎言阙疑之义也”。(《尚书全解》卷28《康诰》)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页。
    [2](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尚书全解》下,第69页。
    [3]钱基博:《古籍举要》,第32-33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69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59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67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73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6《旅獒》,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03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伊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89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85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5《皋陶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95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6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P471。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伊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90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舜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7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1《高宗肜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92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9《酒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76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6《太甲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60页。
    [7]刘起釪先生认为:“在所有理学阵营中,则独有林之奇《全解》数次指斥五行说之非。”可参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34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6《太甲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07-308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2《无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56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伊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86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9《盘庚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55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4《多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93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汤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76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7《成有一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21页。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6《君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49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9《酒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78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4《仲虺之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62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6《太甲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05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2《泰誓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10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5《皋陶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102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伊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88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5《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78-479页。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87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汤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74-275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1《洛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625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5《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78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5《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77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4-75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6《益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130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3页。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6《太甲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08页。
    [9](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8《君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92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87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9《梓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91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81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69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5《皋陶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96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69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69页。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2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9《酒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85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9《酒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80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2《泰誓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12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7《顾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58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5《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94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9《盘庚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51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1《高宗肜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92页。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2《泰誓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22页。
    [9](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9《盘庚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65页。
    [10](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3《武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44页。
    1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1《西伯勘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95页。
    1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4《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68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4《仲虺之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70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0《文侯之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24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0《说命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85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5-76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6《太甲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09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5《伊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288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6《太甲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312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08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06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8《康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66页。
    [7](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6《周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32页。
    [8](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06页。
    [9](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8《康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53页。
    [10](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8《康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53页。
    1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8《康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59-560页。
    1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11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8《康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557页。
    [2](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6《君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747页。
    [3](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14页。
    [4](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9《吕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16页。
    [6](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4《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83页。
    [7](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51《东莱学案》,第1653页。
    [8](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36《紫微学案》,第1244页。
    [1](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日提要》卷11《书说》下,第70-71页。
    [2](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书说》下,第70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4《东莱书说》下引,第122-123页。
    [4](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81引,第451页。
    [1]《四库》馆臣说:“吕祖谦《书说》,亦先释周诰而后及虞夏商《书》,盖先通其难通者,则其余易于究寻。”可参杨简《五诰解》提要。此说恐误。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第31页。
    [3](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书说》三十五卷下,第70页。
    [4](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书说》三十五卷下,第70页。
    [5](宋)林之奇:《尚书全解》邓均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页。
    [6](宋)吕祖谦:《东莱集·外集》卷6《与叶侍郎正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7页。
    [7]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第447页。
    [8](宋)吕祖谦:《东莱集》卷7《与张荆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27页。
    [1]蔡方鹿先生在其《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一文中从“‘以理释经'。批评章句训诂传注之学”、“经非疏我,而我则疏经”及治经方法等方面对吕祖谦的治经特点作了阐述。可参蔡方鹿:《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7《伊训》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9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4《皋陶谟》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81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8《太甲上》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25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9页。
    [6](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7《仲虺之诰》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11页。
    [7](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9《太甲下第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31页。
    [1](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1《酒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533页。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本(57册),第171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10《成有一德第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34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73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71页。
    [6](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8《太甲上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14页。
    [7](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8《太甲上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25页。
    [1](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9《太甲下第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31页。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6《五子之歌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01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4《益稷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86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1《尧典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43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4《皋陶谟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81页。
    [6](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7《汤诰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15页。
    [1](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67页。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4《皋陶谟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78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7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1《尧典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40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4《皋陶谟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81页。
    [6](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1《尧典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49页。
    [7](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6《甘誓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01页。
    [1](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70页。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4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4-155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9《太甲下第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30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8《伊训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19页。
    [1](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8《太甲上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25页。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9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7《仲虺之诰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10-211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6《胤征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07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3页。
    [6](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1《尧典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44页。
    [7](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9页。
    [8](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65页。
    [9](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8《太甲上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26页。
    [10](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3《大禹谟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65页。
    [1](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7《仲虺之诰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13页。
    [2](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6《五子之歌第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203页。
    [3](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2《召诰第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348页。
    [4](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3页。
    [5](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4《皋陶谟第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82页。
    [6](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舜典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第156页。
    [1](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1页。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二版,第82页。
    [3]周予同:《朱熹》,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983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9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1页。
    [3](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4,第253页。
    [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续集》卷3《答蔡仲默书》.《朱子全书》,第4717页。
    [5](朱)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续集》卷3《答蔡仲默书》,《朱子全书》,第4717页。
    [1](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续集》卷3《答蔡仲默书》,《朱子全书》,第4717页。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续集》卷3《答蔡仲默书》,《朱子全书》,第4717页。
    [3](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8《答谢成之》,《朱子全书》,第2754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序,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1页。
    [5](宋)蔡沈:《梦奠记》,载[清]王懋兹:《朱子年谱》卷4,第266-267页。
    [6](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第1页。
    [7]元马端临引陈氏曰:“晦庵所录,分经与序,仍为五十九篇,以存古也”。可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4《书古经》及《序》共五卷下,第123页。
    [8]宋人陈振孙曰:“《晦庵书说》七卷。朱熹门人黄士毅集其师说之遗,以为此书。……今唯《二典》、《禹谟》、《召诰》、《洛诰》、《金滕》有解,及‘九江'、‘彭蠡'、‘皇极'有辨,其他皆《文集》、《语录》中摘出。”可参(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晦庵书说》七卷下,第32页。
    [9]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第212页;又周予同:《朱熹》,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81-182页。但周先生记为《书古经》四卷《序》一卷,《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
    [1]周予同:《朱熹》,载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P186。
    [2]章权才:《宋明经学史》,P189。
    [3](明)梅鷟:《尚书考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P10。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P1980。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8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8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8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9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9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9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9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50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3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6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2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3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1页。
    [1](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4《答孙季和》,《朱子全书》,第2538页。张岱年先生也说:“讲义理之学者,有完全忽视考据的,如陆九渊;也有兼重考据的,如朱熹。朱熹对于考据是有贡献的。”可参《张岱年全集》第8卷第353页。蔡方鹿先生说:“在宋学中亦有在重义理的前提下,也重训诂考释的派别,如朱予学等”。可参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第139页。张立文先生说:“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主汉宋之学的融合而集其成”。可参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序二。美国学者田浩说:“(朱熹)注释熔宋学客观的文献取向和道学主观的哲学诠释于一炉。可参田浩:《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第41页。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2《九江彭蠡考》,《朱子全书》,第3446-3453页。
    [3](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2《皇极考》,《朱子全书》,第3453-3457页。
    [4]陈延杰指出:“近儒之经学考订,正是朱子家法也,陈氏(澧)亦可谓能发明朱学者矣。后人辄诋毁朱子者,是未读朱子书也”。可参陈延杰:《经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26页。周予同认为:“朱熹于《书经》学史上具有一大功绩,即对于东晋晚出之伪《古文尚书》及伪孔安国《尚书传》加以怀疑是也”。可参周予同:《朱熹》,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53页;亦见于周予同:《朱熹之经学》(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1988-08-01)。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于理学,既集北宋之大成,于经学,则为此下明清两代之开山。伪古文尚书一案,即由朱子提出”。可参钱穆:《朱子新学案》第四册《朱子之书学》,第81页。
    [5](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书裨传》十三卷下,第30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9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80《诗一·纲领》,第2075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0页。以《小序》作者为孔子的说法可见《汉书·艺文志》。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杂著·尚书》.《朱子全书》,第3152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80《诗一·纲领》,第2075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顾命康王之诰》,第2060页。
    [6](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2《跋·书临漳所刊四经后》,《朱子全书》,第3888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7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6页。
    [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0页。
    [1]陈垣:《校勘学释例》,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21-424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3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4](宋)朱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2,《跋·书临漳所刊四经后》,《朱子全书》,第3888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5](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杂著·尚书》,《朱子全书》,第3152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3](宋)黎靖德编《朱予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4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7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汤诰》,第2030页。
    [6](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卷10《武成第五》疏,第427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78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5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50页。
    [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杂著·尚书》,《朱子全书》,第3160页、第3174页。
    [5](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2《跋·书临漳所刊四经后》,《朱子全书》,第3888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6页。
    [1]傅云龙先生从朱熹的“道心”说出发,认为其“道心”说是对人的学说的深化、儒家人性学说的发展及对人的主体性的自觉。可参傅云龙:《评朱熹的“道心”说》(《孔子研究》,1991-07)。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尚书·大禹谟》,第3180页。陈来先生认为;“在朱子的哲学中,知觉神明之心是作为以知觉为特色的功能总体,而不是存在实体,故不能把对存在的形上学分析(理/气)运用于对功能总体的了解。在功能系统中质料的概念找不到它的适当地位”。可参陈来:《朱子哲学中“心”的概念》。《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第194页。“在全部《文集》、《语类》中,没有一条材料断言心即是气,这清楚表明朱子思想中并没有以心为气的看法”。可参陈来:《朱子哲学中“心”的概念》,《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第195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21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8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0-2011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7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7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页。
    [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0页。
    [10](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陈同甫书》,《朱子全书》,第1586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5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3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3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8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2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8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2页。
    [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0页。
    [10](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09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2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2012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09页。
    [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朱子全书》,第669-670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1页。
    [6](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书》,《朱子全书》,第1586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0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4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5-2016页。
    [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陈同甫书》。《朱子全书》,第1586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5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14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舜典》,第2005页。
    [1](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杂著·尚书》,《朱子全书》,第3172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07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2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纲领》,第1983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皋陶谟》,第2020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泰誓》,第2039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二·汤诰》,第2030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50页。
    [3]刘起釪:《日本早期的《尚书》研究》,《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第136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1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8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5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1页。
    [8](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5页。
    [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5页。
    [10](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9《尚书二·洪范》,第2046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皋陶谟》,第2020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皋陶谟》,第2020页。
    [3](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杂著·尚书》,《朱子全书》,第3178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舜典》,第2002页。
    [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大禹谟》,第2009页。
    [6]除《书集传》外,蔡沈《尚书》学著作还有《洪范皇极内篇》,主要以象数解经。可参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第529-538页。
    [1]钱基博:《古籍举要》,第32页。
    [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续集》卷3《答蔡仲默》,《朱子全书》,第5206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第1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第1页。
    [5](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第1页。
    [6](宋)真德秀:《九峰先生墓表》,载《潭阳蔡氏九儒书》卷5,福建省建阳市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联合出版,第235页[此书无出版时间]。
    [1](宋)蔡杭:《上书经集传表》,《潭阳蔡氏九儒书》卷8,第360页。
    [2](清)缪荃孙等:《嘉业堂藏书志》卷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3](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35页。
    [4]陈延杰:《经学概论》,第110-112页。
    [5](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71页。亦可参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第524-527页;刘起釪于:《尚书学史》,第244页。陈良中从蔡沈《书集传》对朱子《尚书》学的继承、补充、修改、背离及原因等方面作了论述。可参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55-166页。
    [6](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洛诰》,第149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洛诰》,第150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第1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2《胤征》,第63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舜典》,第13页。
    [5](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康诰》,第1330页。
    [6](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仲虺之诰》,第66页。
    [7](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君爽》,第165页。
    [8](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无逸》,第160页。
    [9](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金滕》,第123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益稷》,第33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舜典》,第12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大禹谟》,第21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康诰》,第133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7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汤浩》,第69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汤诰》,第69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仲虺之诰》,第67页。
    [5](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6页。
    [6](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6页。
    [7](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尧典》,第2页。
    [8](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7页。
    [9](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召诰》,第146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召诰》,第146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序,第1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9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卷2《胤征》,第63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汤诰》,第69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皋陶谟》,第26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泰誓上》,第100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4《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第81页。
    [5](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多方》,第173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5-116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卷4《洪范》,第117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无逸》,第163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盘庚中》.第85页。
    [5](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大禹谟》,第22页。
    [6](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皋陶漠》,第27页。
    [7](宋)蔡沈:《书经集传》卷2《五子之歌》,第61页。
    [8](宋)蔡沈:《书经集传》卷2《五子之歌》,第61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2《五子之歌》,第61页。
    [2](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仲虺之诰》,第68页。
    [3](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益稷》,第31页。
    [4](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益稷》,第33页。
    [5](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舜典》,第16页。
    [6](宋)蔡沈:《书经集传》卷5《多方》,第173页。
    [7](宋)蔡沈:《书经集传》卷1《大禹谟》,第20页。
    [8](宋)蔡沈:《书经集传》卷3《咸有一德》,第79页。
    [1](宋)蔡沈:《书经集传》卷6《吕刑》,第205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399页。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6《年谱》,第522页。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395页。
    [4]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50页。
    [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4页。
    [6](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41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408-409页。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上》,第452页。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419页。
    [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5《与舒元宾》,第66页。
    [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2页。
    [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第353页。
    [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403页。
    [8](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0《书·与胡无相》,第133。
    [9](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1页。
    [10](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74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72页。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2页。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4页。
    [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4页。
    [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398页。
    [6](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3《讲义·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第283-285页。
    [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1《与吴子嗣》,第147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2《杂著·杂说》,第269页。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9《敬斋记》,第228页。
    [3]拙作《谈陆九渊的“心即理”》曾对此问题作过一个探讨。可参张建民:《谈陆九渊的“心即理”》(《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
    [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395-396页。
    [5](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3《讲义·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第283-285页。
    [6](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2《杂著·杂说》,第270页。
    [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2《拾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第378-379页。
    [8](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55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2《拾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第378-379页。
    [2]如冯友兰先生说:“‘敬'即‘注意'”。参冯友兰:《哲学的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书·与曾宅之》,第6页。
    [4](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9《记·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第231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第431页。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403页。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第399页。
    [4](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95《书·杨氏书五诰解》下引,第609页。
    [5](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五诰解》下,第71页。
    [1](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五诰解》下,第71页。
    [2](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页。
    [3](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五诰解》下,第71页。
    [4](宋)杨简:《五诰解》提要,第1页。
    [5]如钱基博先生评价说:“顾亦有运实于虚,畅发心学者,如宋杨简之《五诰解》四卷、袁燮之《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提撕本心,其传原出陆九渊:是亦一大派”。可参钱基博《古籍举要》,第33页。周予同先生则说:“杨简作《五诰解》,承沿陆说,间以心学释《书》”。可参周予同:《群经概论》.载《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232页。
    [6](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6页。
    [1](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5页。
    [2](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30页。
    [3](宋)杨简:《五诰解》卷3《召诰》,第41页。
    [4](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11页。
    [5](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29页。
    [6](宋)杨简:《五诰解》卷3《召诰》,第45页。
    [7](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28页。
    [8](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5页。
    [1](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6页。
    [2](宋)杨简:《五诰解》卷3《召诰》,第41页。
    [3](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9页。
    [4](宋)杨简:《五诰解》卷4《洛诰》,第59页。
    [5](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31页。
    [6](宋)杨简:《五诰解》卷4《洛诰》,第58页。
    [7](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33页。
    [8](宋)杨简:《五诰解》卷4《洛诰》,第59页。
    [9](宋)杨简:《五诰解》卷4《洛诰》,第51页。
    [10](宋)杨简:《五诰解》卷1《康诰》,第8页。
    [1](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33-34页。
    [2](宋)杨简:《五诰解》卷3《召诰》,第46页。
    [3](宋)杨简:《五诰解》卷2《酒诰》,第33页。
    [4](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卷75《絜斋学案》全祖望案语,第2525页。
    [5](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潔斋家塾书钞》十卷下,第33页。
    [6]如钱基博先生说:“顾亦有运实于虚,畅发心学者,如宋杨简之《五诰解》四卷、袁燮之《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提撕本心,其传原出陆九渊;是亦一大派”。可参钱基博:《古籍举要》,第33页。言语中有赞许之色,但钱先生对其学术特点的概括仍较简略。
    [7](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潔斋家塾书钞》下,第71页。
    [1](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86页。
    [2](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4-675页。
    [3](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4页。
    [4](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808页。
    [5](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89页。
    [1](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3页。
    [2](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55页。
    [3](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38页。
    [4](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81页。
    [5](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847页。
    [1](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63页。
    [2](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30页。
    [3](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38页。
    [4]侯外庐等先生指出,袁燮“天人一理”的思想“比较深刻地说明了世界万物的统一性”,“从他的推论中可以看出唯心论所遇到的不可解决的困难。”可参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第601页。
    [5](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786页。
    [6](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大禹谟》,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3页。
    [1](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5《咸有一德》,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761页。
    [2](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5《太甲中》,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747页。
    [1](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6页。
    [2](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0页。
    [3](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0页。
    [4](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66页。
    [5](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65-666页。
    [1](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3页。
    [2](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893页。
    [3](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47页。
    [4](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74页。
    [5](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35页。
    [6](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37页。
    [7](宋)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57册),第684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第3-4页。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第397页。
    [1]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89页。钱穆先生也说:“(经史之学)与政事治平之学相表里。”钱先生甚而说:“宋儒之经学,实亦是一种子学之变相。”可参钱穆:《朱子学提纲》,第9、第12页。又:“宋元明儒则重圣贤更胜于重经典,重义理更胜于重考据训诂。”可参钱穆:《中国思想史》(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第171页。
    [2]如许道勋、徐洪兴先生认为:“从总体的学术取向来看,北宋经学诸派的共同特征就在于‘疑古'、‘变古',以义理解经”。可参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第195页。姜广辉先生认为:“(宋儒)对经典的解释,归根结底乃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的诠释。而宋儒中的不同流派从不同侧面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实际上都是在对世界存在与人的生命存在作一种儒家式的哲学阐释,以消除佛教世界观与人生观对社会的影响。”可参姜广辉:《“宋”、“理学”与“理学化经学”》(《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周予同先生指出:“宋代哲学的产生,实始于疑经;疑经之极,于是自抒其心而得形成一种哲学”。可参周予同:《朱熹》,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117页。
    [3](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3页。
    [4]贺麟:《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贺麟选集》,陈来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1](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二十四《洪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第461页。
    [2]对此,侯外庐等先生有详细论述。可参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第647-653页。杨世文先生在其《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一文中也对王柏《书疑》的疑辨特点作了疏理。可参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238-250页。
    [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683页。
    [1]钱穆:《朱子学提纲》,第17-18页。
    [2]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3]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408页。
    [4]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405页。
    [5]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7页。
    [6]对此,北宋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勿须多论,即使就南宋理学言,余英时先生以朱熹、陆九渊、张枝、吕祖谦等的“得君行道”活动为例对理学家的政治实践作了充分说明。可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423-454页。
    [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书·与王顺伯》,第17页。余英时先生指出:“(理学)获得许多人的信奉,则因为它提供了下面这个有说服力的承诺:只有在‘内圣'之学大明以后,‘外王'之道才有充分实现的可能。因此它虽似内转,却仍与北宋以来儒学的大方向保持一致。”即与“根据‘三代'的理想重建一个合理的秩序”保持一致。可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410-411页。又:“理学的直接目的虽在于成就个人的‘内圣',但‘内圣'的最重要的集体功用仍然是为了实现‘外王'的事业,即重建合理的政治、社会秩序。”可参上书,第413-414页。
    [2]牟宗三先生指出,“批评儒家无用而正面要求事功”的立场有个“根本的错解”。“吾人须知若是真想要求事功、要求外王,唯有根据内圣之学往前进,才有可能。”可参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9-10页。内圣完全可以达成事功,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但牟先生在“外王不够”的判断上也不免犯了以事功为判断标准的错误。
    [3]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7页。
    [1]钱穆:《国史大纲》,第561页。梁启超先生也曾强调宋儒的社会关怀说:“宋明学者以汉唐的破碎支离的学问、繁琐无谓的礼节与人生无关,乃大声疾呼的说要找到一种人生发动力才算真学问,所以超越闰系,追求主系本来面目如何,其与社会有如何的关系。宋明道术所以有价值,就在这一点。”可参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247页。
    [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8《涑水学案下》,第344页。
    [3]贺麟先生则从“建立自我”的角度论述了王安石“以道或以理为依归,而不随俗浮沉,与世俯仰”的态度。可参贺麟:《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贺麟选集》,第202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281《寇准传》,第9527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305《晁迥传》,第10086页。
    [6](清)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卷95《书·洛书五事图》下引范祖禹语,第621页。
    [7]李祥俊先生指出:“北宋时期,一方面,很多儒者继承传统的作法,以《洪范》传天人感应,作为批判现实政治,制约皇权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儒者批评天人感应论的荒谬,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天人关系论”。可参李祥俊:《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0页。
    [1]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提出宋代天谴事应说向天谴修德、继而向天理修德变化的模式。转引于小岛毅:《宋代天谴论的政治理念》,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4页。
    [2]关于道德的天人合一论与宗教的天人合一论,可参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第756页。
    [1]徐复观:《中国的治道》,《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08页。
    [2]冯天瑜、谢贵安先生从宋儒的“公天下”论、仁德思想、“民心等于天心”的命题以及“革命论”等方面对宋代民本思想与尊君思想的关系作了论证。可参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0-53页。
    [3]余英时先生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证,可参看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第251-289页。
    [1]到宋代,学术上的自由思考很活跃,程颐便曾说:“学者先要会疑。”可参刘起舒:《宋元明疑辨<尚书>及清初推翻伪古文》,《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第31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1,《二程集》,第1202页。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96《元祐党案序录》,第3153页。
    [2]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45页。
    [1]梁启超:《王荆公》,陈引弛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第214-215页。
    [2]刘梦溪先生指出:“学说的一统局面,只不过是偏执的朝政执掌者和固陋的臣僚们的一种愿望,历史的真实情形反是,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倒是一种历史的常态。”可参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5页。
    [3]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滕文公》下)庄子《天下篇》:“天下夫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以自为方。”(《庄子·天下篇》)
    [4]梁启超先生“以为中国近数百年来学术之不发达,厥由程朱之徒务束缚人思想自由,实尸其咎”。可参梁启超:《王荆公》,第216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第23页。
    [2](战国)孟子:《孟子译注》卷6《滕文公章句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155页。
    [3]周予同:《群经概论》,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232页。
    [1](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64页。
    [2]周予同:《群经概论》,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232页。
    [3]刘起釪:《宋元明疑辨<尚书>及清初推翻伪古文》,《尚书研究要论》,第32页。
    [4](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313页。
    [5]刘起釪:《尚书学史》,第278页。
    [1]刘起釪:《宋元明疑辨<尚书>及清初推翻伪古文》,《尚书研究要论》,第37页。钱基博先生说:“大抵南宋以前之说书者,多守孔《传》,而南宋以后之说《书》者,成本蔡学。逮于清代,据蔡《传》以攻孔《传》者,如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是也。有据孔《传》以攻蔡《传》者,如萧山毛奇龄西河撰《尚书古文冤词》是也。有据马、郑而攻孔《传》者,如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王鸣盛《尚书后案》是也。然则,《尚书》家当以郑注、孔传、蔡传为三大宗矣”。可参钱基博:《古籍举要》,第32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庄子:庄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孟子:孟子注译[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
    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僧佑:弘明集[M].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汪道昆本.
    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元递修本.1985.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李心传:道命录[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邢昺:孝经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沈括:梦溪笔谈校证[M].胡道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陈善:扪虱新话[M],上海博古斋影印汲古阁本,民国十五年。
    马永卿:嫩真子[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6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何蘧:春渚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王应麟:困学纪闻[M].四部丛刊三编(33).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重印.
    王明清:挥尘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1.
    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袁采:袁氏世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余文豹:吹剑录[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5.
    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赵汝卫:云麓漫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二版.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M].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范仲淹:范文正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文集·欧阳修文[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刘敞:公是先生七经小传[M].上海涵芬楼据宋(?)本影印[民国十七年]。
    刘敝:公是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王开祖:儒志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周敦颐:周濂溪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曾巩:元丰类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王安石:诗义钩沉[M].邱汉生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M].容肇祖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王安石: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M].程元敏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6.
    陆佃:陶山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司马光:涑水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司马光:传家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项安世:项氏家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0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苏洵:苏洵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0.
    苏轼:东坡书传[M].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苏轼:东坡易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苏辙: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杨时:龟山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林之奇:尚书全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吕祖谦著,时澜增修:增修东莱书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吕祖谦:东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简:五诰解[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晁说之:嵩山文集[M].四部丛刊续编(5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重印。
    陈亮:陈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蔡沈:书经集传[M].北京:中国书店.1994.
    蔡沈:洪范皇极内篇[M].见《潭阳蔡氏九儒书》.福建省建阳市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联合出版.
    钱时:融堂书解[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夏馔:尚书祥解[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陈渊:默堂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陈谦:儒志先生学业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若虚:滤南遗老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梅鷟:尚书考异[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朱彝尊:点校补正经义考[M].林庆彰、陈恒嵩、侯美珍校补.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
    蔡上翔等:王安石年谱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4.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陆心源:仪顾堂集.同治十三年孟和福州重刊本.
    缪荃孙等:嘉业堂藏书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钱曾:读书敏求记[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王懋竑:朱熹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钱大昕:钱大昕先生全集[M].陈文和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3.
    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梁启超:梁启超学术论著集(传记卷)[M].陈引弛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朱维铮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周秉钧注译: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陈梦家:尚书通论(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陈延杰:经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蒋伯潜:经学纂要[M].重庆:正中书局.196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寒柳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刘起釪:尚书源流与传本考[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
    马雍:《尚书》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陈垣:校勘学释例[M].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夏君虞:宋学概要[M].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影印.1990.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三十六年.上海书店据生活书店1947年版影印.
    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蒙文通:经学抉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
    钱穆:中国思想史[M].台湾:学生书局.1988.
    钱穆:朱子新学案[M].台湾:三民书局.1989.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5.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钱基博:经学通志[M].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据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
    钱基博:古籍举要[M].上海:世界书局.1933.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中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徐复观:中国学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冯友兰:哲学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
    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西大思想所编:张岂之教授与研究生论学书信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李学勤:失落的文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初编[M].《中国哲学》第二十二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续编[M].《中国哲学》第二十三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崔大华:南宋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范立舟:宋代思想学术史论稿[M].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
    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漆侠:王安石变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漆侠:知困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贺麟: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贺麟选集[M].陈来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8.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张其凡:宋代史[M].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
    邓广铭、郦家驹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C].一九八二年年会编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朱瑞熙:凝意斋集[M].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朱瑞熙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何耿镛:经学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林科棠:宋儒与佛教[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文史知识》编辑部:经书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任继愈: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陈来:宋明理学[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2002.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十一辑[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
    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十二辑[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4.
    王水照主编:新宋学第一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杨筠如:尚书覈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彭林:经学研究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中国哲学史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朱汉民:宋是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何忠礼:宋代政治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胡昭曦:宋代蜀学论集[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孔凡礼:三苏年谱[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舒大刚:三苏后代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5.
    李之鉴: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刘盼遂:论衡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钱宗武、杜纯梓:尚书新札与上古文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下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石训等:中国宋代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姚廷瀛:宋代文化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谢详皓、刘宗贤:中国儒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徐洪兴:思想和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李祥俊: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李保林、杨翰卿、孙玉杰主编: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章权才:宋明经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王宇信: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日)本田成之:经学史论[M].江侠庵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M].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刘子健(James T.C.Liu):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M].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M].姜长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朱熹的思维世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周予同:朱熹之经学.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C].1988-08-01.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张岂之:五十年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张岂之:侯外庐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0月30日第004版.
    张岂之:历史唯物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01.
    崔大华: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J].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
    姜广辉:“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J].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蔡方鹿:朱熹尚书学析论[J].孔子研究.1997-04.
    蔡方鹿.: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3-03.
    蔡方鹿:朱熹《尚书》学的影响和地位[J].天府新论.2003-04.
    蔡方鹿:朱熹经学与宋学[J].社会科学研究.2003-05.
    蔡方鹿: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J],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金春峰:概论理学的思潮、人物、学派及演变的终结[J].求索.1983年第4期.
    崔昌海、新元:心、道心、人心[J].东疆学刊.1999年第4期.
    陈俊民:道学与宋学、新儒学、新理学通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
    陈良中:“十六字心传”理论的形成与内蕴[J].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
    陈良中:刑名相杂穿凿好异——论《尚书新义》的特点与命运[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陈良中:理学视野下的《尚书》诠释——论林之奇《尚书全解》的思想意义[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
    陈恒嵩:黄度《尚书》说研究.宋代经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C].蒋秋华、冯晓庭主编,(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发行,2006.
    蒋秋华:夏僎及其《尚书祥解》流传考.《宋代经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C].蒋秋华、冯晓庭主编,(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发行.1996.
    方笑一:王安石<尚书新义>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傅云龙:评朱熹的“道心”说[J].孔子研究.1991-07.
    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黄惠运:欧阳修与刘敞[J].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11.
    黄洪明:宋代《尚书》学[D].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何发甦:朱熹论孔子与《尚书》之关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李凯:“六经注我”:宋代理学的阐释学——兼谈朱熹在经学阐释史上的贡献[J].中国哲 学史.2006年第3期.
    李耀仙:伪《古文尚书》与宋明理学[J].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
    李振兴:尚书学述[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
    廖明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J].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庞天佑:理学与宋代考据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孙利:朱熹“十六字心诀”释义.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唐任伍:论宋代知识分子的地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吾淳:宋代:伦理的普遍性何以可能[J].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王健:《尚书》名称及其意义辨析[J].南京高师学报.1998-06.
    王小红:宋代《尚书》学文献及其特点[J].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
    吴建伟:宋代《洪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王瑞明:宋儒与宋代统治思想的形成[J].江汉论坛.1992年第5期.
    王连龙:近二十年来《尚书》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10期.
    谢晓东: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谢晓东:寻求真理:朱子对“道心人心”问题的探索[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3期.
    谢晓东、杨妍:朱子哲学中道心人心论与天理人欲论之内在逻辑关系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许华峰:陈大猷《书集传或问》的学派归属问题.宋代经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C].蒋秋华、冯晓庭主编:(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发行,2006年10月初版。
    尹振环:《老子》作为《尚书》的继续[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秋之卷.
    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博士论文.
    杨善群: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
    杨善群: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J].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杨文森:朱熹证伪《古文尚书》及《序》《传》详考[J].文学语言研究.2007年2月号下旬刊.
    章权才:宋初经学的守旧与开新[J].广东社会科学.1998-05.
    郑涵:北宋洪范学简论[J].中州学刊.1982年2-3期.
    郑杰文:《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论伪《古文尚书》不伪[J].孔子研究.2006-01.
    郑晓江: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变法实践[J].求索.2005-03.
    赵振:二程考据论[J].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曾建林:宋初经学的转型与欧阳修经学的特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