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音乐审美中的感性聆听方式、感性能力以及有效的审美判断所需具备的感性要素展开研究。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音乐体验作为一项纯感性活动,感性在其中是否有能力完整而有序地把握声音的进展?如果感性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它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感性先验能力与感性经验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进而,对于有效的审美判断而言,主体需要具备怎样的感性能力,或者说,感性需要具备怎样的关键要素才能准确地切入音乐作品并合理地统摄声音的进展?
     因此,本文从具体音乐作品的感性过程的描述和反思入手,探讨感性是否有能力有序地把握声音的过程,并分析感性统摄声音的方式在经验中具体表现为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感性组织和结构声音的能力展开研究,在合理汲取康德先验感性的相关理论成果之后,相继研究听觉感性的先验能力及表现方式、听觉感性的经验要素和作用方式,并探讨了感性先验与感性经验的关系以及通过具体音乐作品研究二者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感性结构化体验过程。最终,在感性能力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出音乐审美判断形成所需要具备的感性要素和条件。
     与此相应,本文在确定主体感性方式和感性能力为研究重点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与感性问题相关的事项和理论,并充分汲取和利用康德哲学中相应的理论资源,架构合理的理论台阶:在吸收康德先验感性论的成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听觉感性中的先验能力及表现方式;在借鉴康德对想像力和统觉等知性能力的研究上,本文分析了结构化感性体验过程之后,音乐意义是如何获得的;在参照康德对判断形成的逻辑机能的归纳以及“审美四契机”的基础上,本文在音乐审美的范畴中提出了感性契机的假说。除了以相应的哲学理论推动问题之外,本文还通过对多部音乐作品具体而深入的感性分析,来驱动本文研究的进展,并以此来证实本文观点上的合理性。
     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具有原创性的术语,它对于本文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意义。感性声音结构在本文的论域中是指:在感性自身的秩序感和结构能力的作用下,感性对聆听过程中接受到的音响进行整理和组织之后显现的声音表象结果。也就是说,在具体的音乐审美过程中,感性表现出对零散的音响材料进行选择的能力,并且按照感性中固有的时空形式重新对材料进行结构和组织,最终在感性中形成具有意义的声音系统。
     通过上述各项,本文将回答:感性有能力在聆听过程中整理和组织声音材料,并形成有序的感性声音结构。感性的结构能力来自于先验结构潜能,但这种先验能力只有在经验的作用下才能成为感性的现实能力,并在经验性感知中表现出感性的结构性,音乐作品的感性聆听过程实际上就是基于感性能力基础上的结构化体验过程。而获得有效的音乐审美判断需要主体具备相应的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感性经验中发展的。
     本文在针对感性声音结构和音乐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为:音乐审美是建筑在感性声音结构基础上的结构化审美体验过程,同时在想像力和统觉的综合作用下,最终获得有效的音乐审美判断。
This paper mainly dedicates to research on sensible listening ways, sensible ability and those factors contained in the effective aesthetic judgement. Which relate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es: If the sensitivity ha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process of sound completely and orderly, when the enjoyment of music as pure sensible process? Provid it has the ability, is it transcendental or experience? How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bility of the transcendental sensitiv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sensibility? Then, as for as the effective aesthetic judgement, what sensible ability that subject should have, which means that what key factors sensibility need to have when sensibility transfer to the music works correctly and control the progress process of sound reasonable?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whether the sensibility ha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process of sound orderly, which is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and thoughts of the specific music work's sensible process; analize what types that sensitivity controlling sound in practice. Then,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on the abilities of the sensitivity in organizing sound. After assimilating Kant's correlative academic production in transendetal sensibility, and studies one after another on hearing sensitivity's transcendental ability and its' performance mode, hearing sensitivity's experience factors and the operative ways. The paper is also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nscendental sensibitity and experience of sensibility, analize the sensible structural experience process brought on by transcendental sensibility through the idiographic example. In the end, the paper summarize the sensible factors and requests demanded in aesthetic judgement of music.
     Accordingly, the paper make certain the relative questiones and the theories in advance, which based on fixing on the paper's theme is on subject's sensitive ways and sensitive ability, organize the reasonable theory structure through absorbing the relative theory resources in Kant's philosophy: the paper studied the transcendental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ways in hearing sensibility based on Kant's transdental sensibility, analize how music meaning acquired after structural sensible experience process based on Kant's research on imagination and apperception;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movement of sensibility in category of music aesthetic, which consulted on Kant's conclusion in logic fuctioin and four movements of aesthetic, Besides the theories support, music works are given in the paper to drive the research and to prove the standpoint's rationality.
     Furthermore, the paper bring forward the term, "Sound Structure Of Sensibility", which is said by the first time, and is important to the paper "Sound Structure Of Sensibility" means that: under the infection of the sensibility itself's system and structural ability, the sensibility's presentational results after sensibility's organizing to sound in the listening process. That is to say, in the detail process of music aesthetic, sensibility's optional ability to the scattered sound material, and organize to the material again according to the intriusic fome of space time, form the significative "sound system in sensibility ultimate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e paper will reply to: sensibility has the ability to coordinate and organize sound materials in listening process, and form the orderly sound structure of sensibility, structural ability of sensibility is from structural potential of transcendental sensibility but is will not change to the realistic ability unless when it is in experience and the sensibility structure can be showed in apperceive of experience. In fact, the sensible listening process of the music works is just the structural experience process based on sensibility. While effective music aesthetic judgement ask the subject to possess of sensibility and intellectuality, which developed in experiment of sensibility.
     After studying on movement of sensibility in sound structure of sound and music aesthetic judgment, the paper works a conclusion: music aesthetic is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aesthetic experience based on sound structure of sensibility, and it aquires the effective music aesthetic judgement ultimantely, which is intepratile influuced in imaging and apperception.
引文
[1]本文选择的音乐作品均为西方艺术音乐作品。之所以选择这一类作品,仅仅受到笔者个人经验的限制,而决不意味着本文所涉及的感性声音结构仅仅针对西方艺术音乐有效。
    [2]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95。本文原载《美育》1920年第1期。
    [3]同上,p.175。本文原载《新月潮》[月刊]1929年7月第3卷第2期。
    [4]同上,p.184。本文原载《乐艺》[学刊]上海国立音专乐艺社编辑出版,1930年第1卷第1号。
    [1]该文原载于《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
    [2]张前、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北京第1版。
    [3]该文原载于《艺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版),1989年第4期。
    [4]该文原载于《人民音乐》,1987年第2期.
    [5]该文原载于《人民音乐》,1988年第10期。
    [6]该文原载于《人民音乐》,1991年第2期.
    [7]该文原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2期。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上海第1版。
    [2]案,申克是德国音乐理论家,涉及到申克的文本,有多种译名方式,如:申克、辛克,等等;对此,本文采取以下方式:一、作为本文的叙述,统一采用申克的译名,二、作为本文的引述,采用引述文本的译名,三、凡有所涉及的译名,均在附录人名索引中以别译名义列出。
    [3]案,萨尔策是德国音乐理论家,在我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涉及萨尔策的文本,无论是著述还是译作,在作者译名以及使用上很不统一,比如:萨尔策、萨尔彻、萨尔泽、萨尔则,等等;对此,本文采取以下方式:一、作为本文的叙述,统一采用萨尔策的译名,二、作为本文的引述,采用引述文本的译名,三、凡有所涉及的译名,均在附录人名索引中以别译名义列出。
    [4]其中,背景是音乐作品中支持有机整体的最高级结构形式,也即基本结构(Fundamental Structure)。它指示整体音乐的运动方向,也是构成音乐作品单一调性,也即高级调性和调性贯串的基础。前景是音乐作品中细节的显示,即微观领域中的音与音之间及和弦与和弦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中景则是背景与前景之间的结构层。中景结构是不固定的,它可能是支持内部形式的结构,也可能再分化出更低一级的结构,总之,中景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水平上的结构层次。[于苏贤/1993/pp.4-5]
    [1]该篇论文在中央音乐学院于2003年8月13日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研究方向:音乐美学,导师:于润洋教授。
    [1]Leonard B.Meyer:Style and Music——Theory,History,and Ideolog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9
    [2]Patrik N.Juslin and John A.sloboda:Music and emotion——Theory and Resear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Michael Krausz:Interpretation of Music——Philosophical Essays,Clarendon Presson,1993
    [邓晓芒/2006]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韩锺恩/1987]韩锺恩:《音乐审美判断——对音乐审美经验起点的构想与描述》。
    [韩锺恩/1988]韩锺恩:《音乐审美意向——对音乐审美判断内在依据的构想与描述》。
    [韩锺恩/1990]韩锺思:《释[Aesthetics]并及音乐美学“论域”建构》。
    [韩锺恩/2004]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汉斯立克/1918][奥]汉斯立克,爱德华:《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增订版)。
    [黄自/1930]黄自:《音乐的欣赏》。
    [Juslin、sloboda/2001]Juslin,Patrik N.and sloboda,John A.:Music and emotion——Theory and
    [康德/2002][德]康德,伊曼努尔:《判断力批判》。
    [康德/2004][德]康德,伊曼努尔:《纯粹理性批判》。
    [柯克/1959][英]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
    [柯政和/1929]柯政和:《音乐欣赏法》。
    [Kivy/1980]Kivy,Peter:THE CORDED SHELL.
    [Kivy/2002]K ivy,Peter: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MUSIC.
    [Krausz/1993]Krausz,Michael:Interpretation of Music——Philosophical Essays
    [卢春红/2007]卢春红:《情感与时间——康德共同感问题研究》。
    [吕潋/1920]吕潋:《论美意识的性质》。
    [迈尔/1956][美]迈尔,伦纳德:《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Meyer/1989]Meyer,Leonard B.:Style and Music——Theory,History,and Ideology.
    [茅原/1989]茅原:《试论音乐的审美功能》。
    [皮亚杰/1984]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
    [Salzer/1952]Salzer,Felix:STRUCTURAL HEARING——Tonal Coherence in Music.
    [萨尔彻/1952][美]萨尔彻,菲利克斯:《结构听觉——音乐中调性的贯串性》。
    [申克/1935][奥]海因里希·申克《自由作曲》。
    [邢维凯/1991]邢维凯:《音乐作为审美对象的判断及其原理》。
    [邢维凯/1993]邢维凯:《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上)。
    [邢维凯/2004]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
    [熊哲宏/2002]熊哲宏:《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
    [修海林、罗小平/1999]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
    [张前/1991]张前:《音乐审美四题》。
    [张前、王次熠/199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
    [1]上述六种感性描述中的1、2、4、5、6均引自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上海第1版,p.105-107。
    [2]所谓电子白音,包括所有可听声频的共同发声,通过白音的快速内部运动,以保持频率分配的均匀[布林德尔/1987/p.126]
    [鲍姆嘉通/1987]鲍姆嘉通:《美学》。
    [布林德尔/1987][英]布林德尔,雷金纳德·史密斯:《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
    [布伦塔诺/1960][奥]布伦塔诺,弗朗茨:《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陈鸿铎/2005]陈鸿铎:《利盖蒂德结构思维特征、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达尔豪斯/2004][德]达尔豪斯撰:《论旋律》(上)。
    [冯契、徐孝通/2000]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弗莱什/1995]弗莱什,卡尔:《小提琴演奏艺术》(第二卷[附录])。
    [葛雷/1999][英]葛雷,霍华德:《瓦格纳》。
    [韩锺恩/1998]韩锺恩:《临响乐品——音乐感性直觉经验笔记》。
    [韩锺恩/2004]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胡塞尔/1984][德]胡塞尔,埃德蒙德:《逻辑研究》,第二卷: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
    [黄荟/1989]黄荟:《音色音乐论》。
    [卡西勒/1988][德]E·卡西勒著:《启蒙哲学》。
    [肯尼迪、布尔恩/1996]肯尼迪,迈克尔、布尔恩,乔伊斯:《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库斯特卡/1990][美]库斯特卡,斯特凡:《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
    [朗/1941][美]朗,保罗·亨利:《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雷蒂/1992][奥]鲁道夫.雷蒂著:《调性·无调性·泛调性——对二十世纪音乐中某些趋向的研究》。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
    [林逸聪/1999]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增订本)上卷。
    [林逸聪/2000]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增订本)下卷。
    [马赫/1922][奥]恩斯特·马赫:《感觉的分析》。
    [马克利斯/1977][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
    [马克思/1979b][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彭志敏/1997]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
    [钱仁康、钱亦平/2001]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
    [钱仁康/1997]钱仁康:《钱仁康音乐文选》。
    [萨迪,斯坦利;莱瑟姆,艾莉森/2002][英]萨迪,斯坦利;莱瑟姆,艾莉森:《剑桥插图音乐指南》。
    [萨尔彻/1952][美]萨尔彻,菲利克斯:《结构听觉——音乐中调性的贯串性》。
    [申克/1935][奥]海因里希·申克《自由作曲》。
    [沈旋、谷文娴、陶辛/1999]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
    [施图肯什密特/1970][德]汉斯·海因茨·施图肯什密特:《二十世纪音乐》。
    [属启成/2001][日]属启成:《名曲事典》。
    [瓦格纳/1997][德]瓦格纳,理查德:《瓦格纳戏剧全集》。
    [王西麟/1990]王西麟:《<挽歌——为广岛受难者>创作分析》。
    [吴祖强/200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
    [辛普森/1999][英]辛普森:《贝多芬:交响曲》。
    [邢维凯/1993]邢维凯:《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上)。
    [姚恒璐/2003]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
    [杨九华/2006]杨九华:《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
    [杨民望/1984]杨民望(编写):《世界名曲欣赏·德奥部分》。
    [杨燕迪/1995]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二)。
    [茵加尔登/1933][波兰]罗曼·茵加尔登:《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
    [于苏贤/1993]于苏贤:《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
    [钟子林/1991]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陈鸿铎/2007]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
    [达尔豪斯/2004][德]达尔豪斯撰:《论旋律》(上)。
    [渡边护/1996][日]渡边护:《音乐美的构成》。
    [汉斯立克/1918][奥]汉斯立克,爱德华:《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增订版)。
    [韩锺恩/2002]韩锺恩:《临响乐品——一份不断折叠又逐一展开的音响档案》。
    [韩锺恩/2004]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黑格尔/1955][德]黑格尔,格奥尔格·威海姆·弗里德里希:《美学》第三卷(上册)。
    [胡塞尔/2000][德]胡塞尔,埃德蒙德:《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
    [康德/2004][德]康德,伊曼努尔:《纯粹理性批判》。
    [李泽厚/198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列宁/1972]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
    [马克思/197%][德]马克思,卡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申克/1935][奥]海因里希·申克《自由作曲》。
    [吴国盛/2006]吴国盛:《时间的观念》。
    [吴式锴/2004]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
    [于润洋/2000]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张前/2002]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
    [周海宏/1990]周海宏:《同构联觉——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转换的基本环节》。
    [埃格布雷特/2005][美]埃格布雷特,汉斯·亨利希:《西方音乐》。
    [贝尔/1984]贝尔:《艺术》。
    [Carl、Robinson/1997]Gregory Carl and Jenefer Robinson:"Shostakovich's Tenth Symphony and the Musical Expression of Cognitively Complex Emotions".
    [Cone/1974]Cone,Edward T.:The Composer's Voice.
    [达尔豪斯/2006][德]达尔豪斯,卡尔:《音乐史学原理》。
    [Davies/1997]Stephen Davies:"Why Listen to Sad Music If It Make One Feel Sad?"
    [戴维斯/2007]斯蒂芬·戴维斯:《音乐的意义与表现》。
    [加达默尔/1990][德]加达默尔,汉斯-格奥尔格:《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
    [格劳特、帕利斯卡/1988][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
    [康德/2004][德]康德,伊曼努尔:《纯粹理性批判》。
    [柯克/1959][英]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
    [朗/1941][美]朗,保罗·亨利:《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Levinson/1997]Levinson,Jerrold:"Music and Negative Emotion".
    [马克利斯/1977][美]马克利斯,约瑟夫:《西方音乐欣赏》。
    [马克思/1979a][德]马克思,卡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迈尔/1956][美]迈尔,伦纳德:《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Meyer/1989]Meyer,Leonard B.:Style and Music——Theory,History,and Ideology.
    [Newcomb/1983]Newcomb,Anthony:Those Images That Yet Fresh Images Beget.
    [Newcomb/1984]Newcomb,Anthony:Sound and Feeling.
    [Kivy/1980]Kivy,Peter:The Corded Shell.
    [Kivy/2002]Kivy,Peter: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Music.
    [钱亦平、王丹丹/2003]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
    [雷默/2003][美]雷默,贝内特:《音乐教育的哲学》。
    [瑞德莱/2007][英]瑞德莱,阿伦:《音乐哲学》。
    [于润洋/2000]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赵宋光/2000]赵宋光:《论音乐的形象性》。
    [福比尼/2003]福比尼,恩里科:《西方音乐美学史》。
    [黑格尔/1955][德]黑格尔,格奥尔格·威海姆·弗里德里希:《美学》第三卷(上册)。
    [康德/2004][德]康德,伊曼努尔:《纯粹理性批判》。
    [科尔曼/1956]科尔曼,约瑟夫:《作为戏剧的歌剧》
    [钱仁康、钱亦平/2001]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吴祖强/200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
    [埃格布雷特/2005][美]埃格布雷特,汉斯·亨利希:《西方音乐》(Hans Heinrich Eggebrecht:Musik im Abendland)(Copyright(?) Piper Verlag GmbH,München),刘经树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长沙第1版。
    [鲍姆嘉通/1987]鲍姆嘉通:《美学》,简明、王晓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1月北京第1版。
    [贝尔/1984]贝尔:《艺术》,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9月北京第1版。
    [布林德尔/1987][英]布林德尔,雷金纳德·史密斯:《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Reginald Smith Brindle:THE NEW MUSIC,The Avant-Garde since 1945),黄枕宇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北京第1版。
    [布伦塔诺/1960][奥]布伦塔诺,弗朗茨:《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Franz Brentano: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ental and Physical Phenomena)(该文系《从经验立场看的心理学》的一部分,该文别译为《从经验观点出发的心理学》),陈维纲、林国文译自Realism and the Background of Phenomenology,ed.By R.M.Chisholm(The Press of Glencoe,1960),载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北京第1版,pp.185-211。
    [陈鸿铎/2005]陈鸿铎:《利盖蒂的结构思维特征、表现形式及其意义》,载《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pp.120-132。
    [陈鸿铎/2007]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上海第1版。
    [Cone/1974]Cone,Edward T.:The Composer's Voic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u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达尔豪斯/2004][德]达尔豪斯撰:《论旋律》(上),金经言译自德国贝仑莱特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的历史与现状》(MGG,1961年版)大型音乐辞书《旋律》条。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武汉,pp.109-115。
    [达尔豪斯/2006][德]达尔豪斯,卡尔:《音乐史学原理》(Carl Dahlhaus:Grundlagen der Musikgeschichte)(Copyright(?)1977 Laaber-Verlag,Laaber),杨燕迪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的J.B.Robinson英译本译出,并根据德文原著进行了校订,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上海第1版。
    [Davies/1997]Stephen Davies:"Why Listen to Sad Music If It Make One Feel Sad?"MUSIC&MEANING,edited by Jenefer Robinson,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7,pp.242-254.
    [戴维斯/2007]戴维斯,斯蒂芬:《音乐的意义与表现》(Stephen Davies:MUSICAL MEANING AND EXPRESSION)(Copyright(?)1994 by Comell University),宋瑾、柯扬等根据美国科奈尔大学1994年版本译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长沙第1版。
    [邓晓芒/2006]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桂林第2版。
    [渡边护/1996][日]渡边护:《音乐美的构成》,张前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4月北京第1版。
    [冯契、徐孝通/2000]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7月上海第1版。
    [福比尼/2003]福比尼,恩里科:《西方音乐美学史》(Enrico Fubini: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Aesthetics)(Copyright(?)2003 Giulio Einaudi editore s.p.a.,Italy,Copyright intermediary:Vantage Copyright Agency,P.R.China),修子建根据意大利吉里奥·恩诺迪出版社2003年版本译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长沙第1版。
    [弗莱什/1995]弗莱什,卡尔:《小提琴演奏艺术》(第二卷[附录]),阎泰公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1月北京第1版。
    [格劳特、帕利斯卡/1988][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Donald Jay Grout、Claude V.Palisca: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FOURTH EDITION)(W.W.NORTON&COMPANY,INC.),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根据1988年第四版(由美国诺顿公司授权)翻译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北京第1版。
    [葛雷/1999][英]葛雷,霍华德:《瓦格纳》,连慧幸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南京第1版。
    [汉斯立克/1918][奥]汉斯立克,爱德华:《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增订版)(Eduard Hanslick:Vom Musikalisch~Schen,ein Beitrag zur Revision der thetik der Tonkunst ),杨 业治根据莱比锡布赖特科普夫与黑特尔公司1918年第十二版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2月北京第2版。
    [韩锺恩/1987]韩锺恩:《音乐审美判断——对音乐审美经验起点的构想与描述》,载于《人民音乐》1987年第7期,人民音乐杂志社1987年7月出版,北京,pp.12-13。
    [韩锺恩/1988]韩锺恩:《音乐审美意向——对音乐审美判断内在依据的构想与描述》,载于《人民音乐》1988年第10期,中国音协杂志社1988年10月出版,北京,pp.30-31。
    [韩锺恩/1990]韩锺恩:《释[Aesthetics]并及音乐美学“论域”建构》,原载《音乐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4期。后收录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90~1999)》,(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志述丛书),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122-131。
    [韩锺恩/1998]韩锺恩:《临响乐品——音乐感性直觉经验笔记》,写于1998年3月至6月,北京,待出版书稿,电脑打印稿。
    [韩锺恩/2002]韩锺恩:《临响乐品——一份不断折叠又逐一展开的音响档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硕士研究生音乐学专题选修课,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北京,电脑笔记本:演示文稿(Microsoft Powerpoint)。
    [韩锺恩/2004]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上海第1版。
    [黑格尔/1955][德]黑格尔,格奥尔格·威海姆·弗里德里希:《美学》第三卷(上册)(Hegel,Georg Wilhelm Fridrich:A'STHETIK)(Aufbau-Veflag,Berlin,1955),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北京第1版。
    [胡塞尔/1984][德]胡塞尔,埃德蒙德:《逻辑研究》,第二卷:现象学和认识论研究,第二部分(Edmund Husserl:LOGISCHE UNTERSUCHUNGEN)(Zweiter Band,Zweiter Teil)(Untersuchungen Zur Ph(a|¨)nomenologie und Theorie der Erkenntnis 1984 by Martinus Nijhoff,Publishers,The Hague),倪梁康根据海牙马尔蒂米斯·内伊霍夫出版社《胡塞尔全集》1984年德文版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6月上海第1版。
    [胡塞尔/2000][德]胡塞尔,埃德蒙德:《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
    [黄荟/1989]黄荟:《音色音乐论》,1989年6月1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以《音色音乐及其复习思维》为题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导师:陈g志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手稿复印本,上海。
    [黄自/1930]黄自:《音乐的欣赏》,(原载《乐艺》[学刊]上海国立音专乐艺社编辑出版,1930年第1卷第1号),载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184-195。
    [加达默尔/1990][德]伽达默尔,汉斯-格奥尔格:《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Hans-Georg Gadamer:Hermeneutik I Wahrheit und Methode: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Copyright(?)1990 J.C.B.Mohr(Paul Siebeck),Tübingen),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北京第1版。
    [Juslin、sloboda/2001]Juslin,Patrik N.and sloboda,John A.:Music and emotion——Theory and Resear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卡西勒/1988][德]E·卡西勒著:《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济南第1版。
    [康德/2002][德]康德,伊曼努尔:《判断力批判》(Immanuel Kant:KRITIK DER URTEILSKRAFT,Hrsg.von Karl Vorl(a|¨)nder,Felix Meiner Verlag,Sechsten Auflage,Hamburg1924,Nachdruck1974.)邓晓芒根据卡尔·弗兰德尔编《哲学丛书》第39a卷,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汉堡1924年第6版,1974年重印本译出,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北京第2版。
    [康德/2004][德]康德,伊曼努尔:《纯粹理性批判》(Immanuel Kant::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Hrsg.von Raymund Schmidt,Verlag von Felix Meiner,Hamburg1956,Nachdruckl976.)邓晓芒根据Raymund Schmidt编《哲学丛书》第37a卷,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汉堡1956年版,1976年重印本译出,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北京第1版。
    [科尔曼/1956]科尔曼,约瑟夫:《作为戏剧的歌剧》(Joseph Kerman:Opera as Drama,(?)b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上海第1版。
    [柯克/1959][英]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Deryck Cooke:The Language of Music),茅于润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6月北京第1版。
    [柯政和/1929]柯政和:《音乐欣赏法》,(原载《新月潮》[月刊]1929年7月第3卷第2期),载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175-177。
    [肯尼迪、布尔恩/1996]肯尼迪,迈克尔、布尔恩,乔伊斯:《牛津简明音乐词典》(Kennedy,Michael: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Fourth Edition1996),唐其竞等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1996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9月北京第1版。
    [Kivy/1980]Kivy,Peter:THE CORDED SHELL,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Princeton
    [Kivy/2002]Kivy,Peter: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MUSIC,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2,New York.
    [Krausz/1993]Krausz,Michael:Interpretation of Music——Philosophical Essays,Clarendon Presson,1993
    [库斯特卡/1990][美]库斯特卡,斯特凡:《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Kostka,Stefan: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of Teentieth-Century Music)((?)1990 by Prentice-Hall,Inc),宋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北京第1版。
    [朗/1941][美]朗,保罗·亨利:《西方文明中的音乐》(Paul Henry Lang:Music in Western Civilization)(Copyright(?)1997 by W.W.Norton & Company,Inc.),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杨燕迪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贵阳第1版。
    [雷蒂/1992][奥]鲁道夫·雷蒂:《调性·无调性·泛调性——对二十世纪音乐中某些趋向的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8月北京第1版。
    [雷默/2003][美]雷默,贝内特:《音乐教育的哲学》(Bennett Reimer: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Copyright(?)1989 by Prentice Hall Inc.),熊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5月北京第1版。
    [Levinson/1997]Levinson,Jerrold:" Music and Negative Emotion",MUSIC&MEANING,edited by Jenefer Robins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pp.215-241.
    [李泽厚/198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北京第2版。
    [列宁/1972]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选自《列宁选集》第2卷,1972年版。
    [林逸聪/1999]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增订本)上卷,华夏出版社1999年8月北京第1版。
    [林逸聪/2000]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增订本)下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上海第1版。
    [卢春红/2007]卢春红:《情感与时间——康德共同感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上海第1版。
    [吕潋/1920]吕澂:《论美意识的性质》,(原载《美育》1920年第1期),载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 版,PP.95-100。
    [马赫/1922][奥]马赫,恩斯特:《感觉的分析》(Ernst Mach:DIE ANALYSE DER EMPFINGUNGEN,und das Verh(a|¨)ltnis des Physischen zum Psychischen),洪谦、唐钺、梁志学据耶拿Gustav Fischer出版社1992年第9版,并参照C.M.Williams与S.Waterlow英译本(The Analysis of Sensations,伦敦,1914年)译出,商务印书馆1986年7月北京第1版。
    [马克利斯/1977][美]马克利斯,约瑟夫:《西方音乐欣赏》(Joseph Machlis:THE ENJOYMENT OF MUSIC),刘可希根据W.W.诺尔顿公司纽约1977年版译出,人们音乐出版社1998年2月北京第1版。
    [马克思/1979a][德]马克思,卡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否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北京第1版。
    [马克思/1979b][德]马克思,卡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北京第1版,pp.43-181。
    [迈尔/1956][美]迈尔,伦纳德:《音乐的情感与意义》(Leonard B.Meyer:Emotion and Meaning in Music),何乾三根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译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北京第1版。
    [茅原/1989]茅原:《试论音乐的审美功能》,载于《艺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版)1989年第4期,总第42期,《艺苑》编辑部1989年10月出版,南京,pp.2-10。
    [Meyer/1989]Meyer,Leonard B.:Style and Music——Theory,History,and ldeolog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9.
    [《美学小辞典》/2004]《美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上海第1版。
    [Newcomb/1983]Newcomb,Anthony:"Those Images That Yet Fresh Images Beget",Journal of Musicology 2,1983.
    [Newcomb/1984]Newcomb,Anthony:Sound and Feeling,Critical Inquiry 10,1984
    [彭志敏/1997]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北京第1版。
    [皮亚杰/1984]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济南第1版。
    [钱仁康、钱亦平/2001]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上海第1版。
    [钱仁康/1997]钱仁康:《钱仁康音乐文选》,钱亦平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上海第1版。
    [钱亦平、王丹丹/2003]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12月上海第1版。
    [瑞德莱/2007][英]瑞德莱,阿伦:《音乐哲学》(Aaron Ridley:The Philosophy of Music)(Copyright(?)2004b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王德峰、夏巍、李宏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萨迪,斯坦利;莱瑟姆,艾莉森/2002][英]萨迪,斯坦利;莱瑟姆,艾莉森:《剑桥插图音乐指南》,本书由孟宪福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平装本译出,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2年9月济南第1版。
    [Salzer/1952]Salzer,Felix:STRUCTURAL HEARING——Tonal Coherence in Music,Published by General Publishing Company1952,Canada.
    [萨尔彻/1952][美]萨尔彻,菲利克斯:《结构听觉——音乐中调性的贯串性》(STRUCTURAL HEARING——Tonal Coherence in Music)(别译:《结构性的聆听》),叶纯之根据1952年版译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学与科研》总第44号,《音乐技术理论》第1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室编,1980年12月油印本,上海。
    [申克/1935][奥]申克,海因里希:《自由作曲》(Heinrich Schenker:Der freie Satz)(Oswald Jonas,Vienna,1935),陈世宾根据维也纳Oswald Jonas 1935年版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8月北京第1版。
    [沈旋、谷文娴、陶辛/1999]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5月上海第1版。
    [施图肯什密特/1970][德]施图肯什密特,汉斯·海因茨:《二十世纪音乐》(H.H.Stuckenschmidt:Twentieth Century Music),汤亚汀根据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纽约1970年版英译本(英译者:理查·戴维松)译出,并参考金德勒公司1979年出版的德文原版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9月北京第1版。
    [属启成/2001][日]属启成:《名曲事典》,张怀惠、张弦、徐国弼、徐华英、胡应坚、曹会澄、王静、林端译,曹炳范校,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12月北京第1版。
    [瓦格纳/1997][德]瓦格纳,理查德:《瓦格纳戏剧全集》,高中甫、张黎主编(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10月北京第1版。
    [瓦格纳/2002][德]瓦格纳,理查德:《瓦格纳论音乐》,廖辅叔根据德国莱比锡出版的,朱理乌斯·卡普编撰的《瓦格纳文集》译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上海第1版。
    [王西麟/1990]王西麟:《〈挽歌——为广岛受难者〉创作分析》,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总第39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0年5月出版,北京,pp.72-78,转p.71。
    [吴国盛/2006]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第1版。
    [吴式锴/2004]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0月上海第1版。
    [吴祖强/200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北京第2版。
    [辛普森/1999][英]辛普森:《贝多芬:交响曲》(BBC音乐导读;第6册),杨孝敏等译,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石家庄第1版。
    [邢维凯/1991]邢维凯:《音乐作为审美对象的判断及其原理》,载于《人民音乐》1991年第2期,总第305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2月版,北京,pp.29-31。
    [邢维凯/1993]邢维凯:《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上)(原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总第50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3年2月出版,北京,pp.3-13),后收录在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90-199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488-540。
    [邢维凯/2004]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7月上海第1版。
    [熊哲宏/2002]熊哲宏:《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武汉第1版。
    [修海林、罗小平/1999]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上海第1版。
    [姚恒璐/2001]姚恒璐:《作为音响手段的“音色旋律”与“点描主义”的结构方式》,载《音乐探索》2001年第4期,pp.24-31。
    [姚恒璐/2003]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长沙第1版。
    [杨九华/2006]杨九华:《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2006年8月上海第1版。
    [杨民望/1984]杨民望(编写):《世界名曲欣赏·德奥部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上海第1版。
    [杨燕迪/1995]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二),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2期,总第61期,上海音乐学院1995年6月8日出版,上海,pp.42-52;案:该文系作者博士学位论文:《二十世纪西方的音乐分析理论》(于1995年6月2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通过答辩,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导师:钱仁康教授)部分发表稿的其中一部分。
    [茵加尔登/1933][波兰]茵加尔登,罗曼:《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杨洗译(手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1985年10月电脑打印本,北京。
    [于润洋/2000]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WESTERN MUSIC PHILOSOPHY),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长沙第1版。
    [于润洋/2005]于润洋:《对西方音乐特征的历史透视与反思》(原载《人民音乐》1998年8月号,总第388期,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1998年8月出版,北京,pp.34-41),载于润洋:《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于润洋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0月上海第1版,pp.139-159。
    [于苏贤/1993]于苏贤:《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11月北京第1版。
    [张前/1991]张前:《音乐审美四题》,载于《音乐研究》1991年第1期,总第60期,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北京,pp.75-81。
    [张前、王次炤/199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北京第1版。
    [张前/2002]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上海第1版。
    [赵宋光/2000]赵宋光:《论音乐的形象性》(原载《美学》第一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合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1月上海第1版,pp.135-151),载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50-1978),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624-652。
    [赵宋光/2000b]赵宋光:《关于器乐塑造形象的几个问题》(原载《人民音乐》1962年9月号,总第113期,音乐出版社1962年9月出版,北京,pp.7-9),载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50-1978),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658-664。
    [钟子林/1991]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6月北京第1版。
    [周海宏/1990]周海宏:《同构联觉——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转换的基本环节》(原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总第39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0年5月出版,北京,pp.59-64)。后收录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90-199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PP.49-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