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白居易生活的唐中期,传统儒家的古典音调,不单为佛教的精神阴影所遮掩,而且为道教的浪漫色彩所平衡。本文着眼于这个大的历史文化环境,主要采用“以白注白”内部求证以及结合当时历史、宗教、学术、社会思潮等外部求证的方式,对其生存哲学本身进行了四个层面的考察,与之同时,还进一步考察了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横向比较与纵向受容。
     本文第一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白居易姓、名、字、号的透视,可以看出,白居易的姓、名、字、号不仅体现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以及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且生动地体现了白居易这个生命个体的主体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因此,通过白居易姓、名、字、号的分析透视,我们也就可以初步感知白居易生存哲学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蕴。第二节通过白居易主体人格某些心理缺失如衰病死亡意识的困扰、失子之痛与无嗣之忧以及对自身政治命运不能把握的无奈等方面的考察,大致可以分析其宗教信仰人生观形成的心理流程。
     第二章论述了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思想渊源与内在理路。首先,作为“仆本儒家子”、“上遵周孔训”的白居易,“十年之间,三登科第”,科举考试的捷报频传,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巅峰体验。可见,作为一名典型的科举官僚,研究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思想渊源与内在理路,首先从白居易与科举考试的关系,尤其是其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辞赋诗文创作作为研究起点,应该说最为合乎情理和逻辑。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会发现,白居易的儒家思想主要来自《礼记》、《周易》、《论语》、《孟子》及《诗经》等儒家经典。当然,“世敦儒业”的家庭背景和中唐经世致用的思潮,对白居易儒家思想的影响也颇为明显。同时,通过对白居易相关诗文创作的考察,我们也看到,在“老诲心不乱,庄戒形太劳”这种思想的规约下,白居易道家思想的主要文本资源则来自《老子》、《庄子》,而道家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则主要是受了魏晋风流的影响,但其道教信仰则无疑应归功于道风盛行的时代思潮,以及《周易参同契》、《黄庭经》等道教经典与道友们的引导和诱入。另外,“通学大中小乘法”、“礼彻佛名百部经”的白居易,佛、禅信仰的文本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像《维摩》、《楞伽》、《涅盘》、《法华》等,无不在他的视域当中,这样,加上时代习气与僧朋禅友的影响,共同造就了“似处非处”、“在家出家”的香山居士形象。
     第三章主要通过对白居易一生行迹的纵向考察,从儒、释、道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了白居易的生存哲学的实践形态与外在表现。众所周知,锐意进取的唐宪宗,其早年政治上的积极有为,激活了一代正直士子们参政预政的热情。基于这样的背景,白居易开始了“助立太平基”的政治使命,但满腔的激情,换来的结果却是“须臾成黜辱”,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让诗人充分体验到了仕途的险恶和无奈,宦情于是大减。文宗大和三年(829),更以闲职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开始了完全独善其身的人生抉择,儒家有为政治理念也随之完全淡化。与之同时,白居易尽管接触道教并对其表现出信仰的热情,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对道教的态度,白居易从一开始就徘徊在信仰与怀疑之间,面对道教信仰的这种危机,白居易选择了多种途径进行了超越。此外,“前生应是一诗僧”、“交游一半在僧中”的白居易,其佛、禅信仰,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三层:即理论兴趣层、功利实用层和虔诚信仰层。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三层境界在白居易佛、禅信仰的时间段上虽有比较明显的界限,但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三而一,一而三的统一在白居易的佛、禅信仰中。
     第四章通过对构成白居易生存哲学独特性的七个层面,亦即:“中人”与“中隐”观;“情”在我辈;由“儒士”、“文儒”向“文士”的滑落;对“才”、“时”、“名”、“位”与天命观之关系的省察;“世间”、“超世间”及“出世间”的不即不离;“思乡”与“恋阙”;“乐可理心”、“酒能陶性”与“诗以申怀”。对这七个层面进行集中思考,我们发现,白居易的生存哲学恰恰是在儒、道互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单单从佛、禅信仰来看,它根本构成不了白居易生存哲学的独特面目。但应当看到的是,作为“奉佛且深切体佛”的白居易,如果脱离佛、禅思想这一块来考察他的生存哲学,也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欠缺的。
     第五章主要着眼于中唐文学史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这便是此期最重要的文人,由于政治、文学、私交友谊等因素,往往被后世加以并称,如“韩柳”、“元白”、“刘柳”、“刘白”、“韩白”等,这些并称的本身就表明,作为德宗贞元末登上政治舞台,历经顺宗永贞革新、宪宗元和中兴的同辈士子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刘禹锡(772~842)、白居易(772~846)、元稹(779~831),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他们之间的横向比较,毫无疑问,会更加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白居易的生存哲学。
     第六章是论文的最后一章,主要论述了白居易生存哲学与后世士大夫所构成的关系,亦即其生存哲学对后世士大夫的影响,我们知道,白居易作为传统人格的范型,其生存哲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概要而言,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其仕宦人生中所持的进退行藏的生存理念而造就的人格范式,为后世士大夫的从政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法宝;一是与他留下大量优秀的、影响深远的艺术精品而造就的艺术或者说审美人生,为后世士大夫提供了可供仰慕和效法的对象。因此,我们在论述白居易生存哲学对后世士大夫影响时,也就主要从后世士大夫对艺术人生以及仕宦人生两个方面为着眼点进行考察,具体到影响对象,则主要考察了白居易与晚唐五代诗人、宋初“白体”诗人以及苏门文人群之间的受容关系。
Bai Juyi lived mainly in the middle of Tang Dynasty,in this period,classical tone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is not merely covered up by spiritual shade of Buddhism,and balanced by the romantic color of Taoism.From the great historical cultur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has Mainly been adopted the internal verification approach which is "Bai juyi interpretated by himself ",in order to inspect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for four levels,with complementary,we further studied h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compared with the intellectuals in his Times and Accep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after his Times.
     The Chapter 1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Section 1 Perspectes through Bai Juyi's surname,name,the word,alias,we can see that Bai Juyi's surname,name,the word,alias, not only embodies a series of complex soci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and the social reality living environment,but also vividly embodies the individual whose survival state and psychological state,therefore,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formed Cultural Psychology was initially emerged in front of us.Section 2 analizes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of Bai Juyi's religious beliefs generally formed through the some psychological lack.
     Chapter 2 mainly discusses the thought origin and inside reasonable way of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First of all,as "I am a Confucian"," Abiding by the Confucian and Zhougong",Bai Juyi passed imperial Examination three times in the decade.With a series of victories and three honor in succession,made Bai Juyi's summit in life experience.Therefore,the study of Bai Juyi's thought origin,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Bai Juyi an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irst,especially from Bai Juyi's poetic,prose and the fu's composition which correlated with imperial examina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it should be a very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thing.Begin this logic starting point,we will see Bai Juyi's text resource of Confucianism mainly come from "Li ji","Zhou yi","Analects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the Book of Songs",etc.Certainly,while investigating Bai Juyi's Confucianism origin,the person living in concrete era,it is impossible for him to be free of his family and the tendency of his times,and must not ignore "his ancestor care about Confucianism earnestly" and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trend caused by the times.Meanwhil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Bai Juyi's poet of prose,we will see the subject that resources of Bai Juyi's Taoist thought mainly come from " Laozi" and " Zhuangzi",his Taoist life style and behavior receive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influence of the Wei-Jin Dynasty's ideological trend mainly,but its Taoism faith should undoubtedly owe the credit to the era in vogue and the guidance of" week apt to join and contract "and his friends.In addition,as " studying the great multiplication of all the Buddha books and it's spirit ",Bai Juyi also "read all the famous tuber of thorough Buddha which passed ",so his text resources of Buddha and Zen are quite abundant too,he had read All of these like" linking and rubing "," stupefied gal "," alunite ","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etc.So,ad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ustom of era and friend of monk invariably,it brought up Bai juyi as" a monk at home " image in our heart.
     Chapter 3 is the study of Bai juyi's trace in his life mainly,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which including Confucianism,Daoism and Buddhism,we can analyze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which includes the shape of practice and external manifestation in society.As everyone knows,Tang XianZong who bent on making progress,it activated the honest intellectual'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ffairs.Bai Juyi began his official career in such a special era justly.However,just as what he had wanted to" Help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peace", but the result was " the disgrace of dismissing at once".The demoting of Jiangzhou state in the tenth year of Yuanhe which let him recognize fully the dangerous and helpless in his official career,then his official's feeling is reduced greatly.The third year of Wenzong(829),Bai Juyi went to the East capital as an leisure official,at this moment,while he summarize his existence philosophy that yearned for "Zhongyin",Bai Juyi desalinized all the idea of his politic Confucianism to have.Bai Juyi exposed to Taoism and demonstrated enthusiasm of faith to it,for time,it began long ago.But his attitude toward Taoism,Bai Juyi wander between faith and suspicion from the beginning,but faced to the crisis of faith,he beyonded many channels.Finally, "it should be a poem monk in Bai Juyi's previous existence" and "make friends half among the monks",we can summarized 3 layers in Bai Juyi's realm of Buddhism faith which namely theory interest layer,utility practical layer and pious faith layer.But necessarily pointing out,these three aspect were often interweaved together,we can not separate them completely,because it was a three - one,one- three problem which unified in Bai Juyi' Buddhism faith.
     Chapter 4 analizes mainly the seven levels of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which is: "Middle man" and "Zhong yin","Feeling" for himself,from "Confucianist","Text-ru" to "Literati",among the relationship of "Can","When","Fame","Post" and "Fate",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off"World","Super-world" and "Out-world","Homesickness" and "Yearning capital","Music can be ease "," Wine can be molded" and "Poems can be vented",through thinking of this seven level,we find that the foundation of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which mode of thinking and behaviour patterns had been reflected complementary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fully,just from the Buddha and Zen,Buddhist beliefs,it is basically not the unique features of h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However,it should be seen that as a "deeply influenced by Buddhism " man,it is not complete or can be said that it is very lacking,if studying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separated from Buddhism and Zen.
     Chapter 5 focuses on a very prominent phenomenon which existe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middle of the Tang,and that is,during this period the most important intellectuals,because of political,literary,personal friendship and other factors,are often said together to future generations,such as the "Han-Liu "," Yuan-Bai "," Liu-Liu"," Liu-Bai "," Han-Bai ",etc. They boarded the political arena in the same time at the end of Dezong Zhenyuan period,after Shunzong Yongzhen innovation and Xianzong Yuanhe Prosperity,it named together which marked Han Yu(768~824),Liu Zongyuan(773~819),Liu Yuxi(772~842),Bai Juyi (772~846),Yuan Zhen(779~831) to have a strong comparability.Through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m,no doubt,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Chapter 6 is the end of this paper,it focuses on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which is po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Posterity,in other word,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is how to impact Posterity.All of us know that,as a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type,the most profound of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affected Posterity,it generally contains two aspects:First,his official way provide a magic weapon to be used as reference.Second,he created lots of excellent artistic works or aesthetic life for Posterity.Therefore,in the exposition of affecting by Bai Juyi's philosophy of existence,posterity will mainly from his aesthetic life as well as the official life,for a visit to the impact of specific targets,mainly on the Later Tang Dynasty poets and Early Song of poets who learned from Bai juyi,as well as the capacity of Su crowds.
引文
[1]程颢、程颐:《二程集·伊川文集·明道行状》,中华书局,1987年1月,页638。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3月,页222。
    [1]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2版,页92。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页203-204。
    [1]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5,页180。
    [2]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页260-261。
    [1]王拾遗:《白居易传·代序》,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页4。
    [1]冀勤校点:《元稹集》卷第十六《酬乐天秋兴见赠本句云莫怪独吟秋兴苦比君校近二毛年》,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190。
    [2]冀勤校点:《元稹集》卷第七《感梦》,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83。
    [1]白居易讲述其疾病的,据日本学者今井清《白乐天的健康状态》一文的详细统计,约有76首,差不多高出这个统计的两倍。
    [2]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页124。
    [1]赵翼:《瓯北诗钞·五言古四·偶书》,1920年,扫叶山房石印本,页9。
    [2]谢思炜:《禅宗与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页100。
    [1]这种现象,除了居易有如此集中的表述外,同时的韩愈、元稹、柳宗元等,都有相关的切身体会,如韩愈“朝为青云士,暮作白首囚”(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三学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页288。)、“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页1097。),元稹“征还何郑重,斥去亦须臾”(冀勤点校:《元稹集》卷十二《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137。)以及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柳宗元集》卷四十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中华书局,1979年9月,页1159。)
    [2]宇文所安著、陈引驰、陈磊译、田晓菲校:《中国“中世纪”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月,页19。
    [3]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页141。
    [1]这一点,“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十二《六言》,中华书局,1979年9月。页1158。)的柳宗元的感悟更为精刻,其云:“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同上,卷四十二《三赠刘员外》,页1161。)
    [1]转引自[美]罗德尼·斯达克(Rodney Stark)、罗杰尔·芬克(Roger Finke)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页35。
    [1]例如,从白居易的关键一试进士试所试的《性习相远近赋》这篇赋作的用典情况,据冈村繁统计,“大小约有三十余例”(冈村繁:《冈村繁全集》第五卷第《唐代文艺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页126),涉及到的传统经典有《论语》、《尚书》、《大戴礼记》、《周易·系辞》、《老子》、《礼记·大学》、《礼记·中庸》、《左传》等等。又,《君子不器赋》全文403字,用典以五经、老庄、论孟为中心,大小约四十余例(同上,页126)。白居易其它的辞赋创作的用典情况大抵如此,透过这些统计,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白居易对传统经典的娴熟程度及灵活运用程度是让人吃惊的,而且在辞赋中表达的思想义理同样是很成熟的,他儒、道互补的思想底蕴和思维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2]《全唐诗》第一册卷四,唐宣宗《吊白居易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页49。
    [1]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2月,页35。
    [2]关于白居易对自己名、字的关注和充分的思考,前面《从白居易的姓名字号透视其生存哲学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蕴》一章已作了论述,这里为了论述方便,故把晁迥的话重新引述,以便问题的展开。
    [3]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三卷第《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郭大勇、郑文龙编,武汉出版社,2002年4月,页385。
    [4]这不仅表现在白居易的命名与《中庸》的关系,而且表现在使白居易走上仕途荣达的关键--进士试所作的律赋《性习相近远赋》明显表现了其对“中和”哲学的推崇,此后诸多诗文创作也体现了白居易与《中庸》的不解之缘。
    [1]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页101。
    [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页103。
    [1]冈村繁:《冈村繁全集》第五卷《唐代文艺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页271。
    [1][美]L·A·珀文:《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页467。
    [2]关于儒家人格的详细内容可参见葛荣晋《儒家人格论述评》,见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5月,页233。
    [3][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页11。
    [4]《诸子集成》第一册《论语正义》,页367。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页130。
    [1]董诰等:《全唐文》卷六二七《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页6333。
    [2]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3523。
    [3]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3542。
    [4]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六十四《方镇表序》,中华书局,1975年4月,页1759。关于唐亡于藩镇的观点,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者,如顾炎武就说:“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日知录》卷九)清代其它学者也云:“唐藩镇得古封建遗意,而谓其亡在此,非也,亡唐者,宦竖耳。”(《星阁史论·唐论》)关于藩镇对唐代政局的影响,可参阅台湾学者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大化书局,1977年9月。此书共分十章,分别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唐代藩镇对中央态度的分类统计;第三章:藩镇职权之广泛及对所属州县之控制力;第四章:藩镇武力之强大与其对中央之态度;第五章:唐末藩镇之本质与其跋扈之态度;第六章:中央与藩镇间的经济关系;第七章:河北三镇之独立性在文化上的原因;第八章:中央之策略措施与藩镇对中央态度的关系;第九章:唐代士人与藩镇;第十章:结论。综观十章内容,虽然某些论点似可商榷,但从宏观构架来看,不得不谓其是迄目前为止研究唐代藩镇的集大成之作。
    [1]司马光等主编:《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7941-7942。
    [2]司马光等主编:《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8598。
    [3]司马光等主编:《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8596。
    [4]有关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党派之争、宦官专权以及外族盛衰对唐代政局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可参见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以及《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族与内政之关系》的相关内容。
    [5]可参见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下编之《白居易与中唐儒学》这一章的相关论述。
    [1]元稹:《元氏长庆集》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555。
    [1]“大直若屈”,王弼注曰:“随物而直,直不在一,故若屈也。”“大巧若拙”,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见《诸子集成》第三册《老子注》,中华书局,1954年12月,页28。)
    [2]《诸子集成》第三册《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12月,页71。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二种》之《元白诗笺证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页626-627。
    [2]《白居易集校笺》卷第四十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一道》,页2844。
    [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见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2月,页75。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论文》下。同上,页138.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页345。
    [4]关于《庄子·齐物论》的归属,在古史辨运动疑古风气的影响下,傅斯年以“谁是《齐物论》之作者”为题,作了考述,认为是慎到而非庄子所作。其后,任继愈、关锋、冯友兰、张恒寿、刘笑敢等发表了针锋相对的争论。争论的最后结果,认为“《齐物论》作为庄子的作品,终于有了可靠的前提。”另外,对《齐物论》的争论,还涉及到对题目的读法,是读“齐物”论,还是读齐“物论”,历来有不同看法,陈少明认为:“事实上,两种讲法都能从文本中找到根据,两者也不是绝对对立的。欲齐‘物论'必先‘齐物',……前人的两种读法,客观上显示出它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内容。但是,这样理解还不够。本文的分析将表明,在齐物与齐物论之后,隐含在标题而呈现在文本中,还有第三个层次的内容,那就是‘齐物我'。”最后,陈少明总结道:“通过对‘齐
    [1]赵釴:《鷃林子》,见《白居易资料汇编》,页228。
    [1]刘昫:《旧唐书·高祖本纪》第一册,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8。
    [2]刘昫:《旧唐书·高祖本纪》第一册,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7。
    [3]道教与唐王朝这层关系,自唐高祖李渊广泛利用道教为他大肆制造政治谶言、道教徒为他摇旗呐喊夺取天
    [1]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白居易--人间的“神仙”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页236。
    [2]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页239-240。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卷六《白居易》,中华书局,1990年5月,页17。
    [2]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酬乐天闲卧见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215。
    [3]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266。关于“地仙”及相关概念的使用,当借鉴魏晋名士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等,其云:“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而对“地仙”生存状态的描述,则见之于《抱朴子内篇·对俗》,其云:“人道当食甘旨,服轻暖,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悦怿,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处任意。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忧喜毁誉不为累,乃为贵耳。”在这个前提下,葛洪似对“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更受异形,有似雀之为蛤,雉之化蜃”认为是“非人道”的行为,同时对“若委弃妻子,独处山泽,邈然断绝人理,块然与木石为邻”则认为是“不足多也”的做法,对二者都表现出了否定的倾向。可见,葛洪所谓“地仙”,它所蕴含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一种世俗生活绝对满足与精神生活相对自由的状态,回落到居易身上,他更是把这一带有浓郁世俗色彩的“地仙”生活,等同于自己所践履的亦官亦隐的中隐抑或吏隐生活,于此也可见,居易在面对神仙信仰时,可谓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达到一种什么“体道”的境界。
    [4]黄澈:《0 溪诗话》卷八,见《白居易资料汇编》,页82。这一点,白氏自己即有类似的独自:“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卷第六,《闲居》)
    [1]《白居易资料汇编》,页246。
    [2]《白居易资料汇编》,页207。
    [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3月,页3243。
    [1]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9月,页184。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页21-22。
    [1]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223。
    [2]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庄子注·齐物论第二》,中华书局,1998年,页43。
    [3]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庄子注·养生主第三》,中华书局,1998年,页70。
    [4]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庄子注·人世间第四》,中华书局,1998年,页86-87。
    [1]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庄子注·秋水篇第十七》,中华书局,1998年,页345。
    [2]王弼注,孔颖达疏,卢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义·坤卦》(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34。
    [3]王弼注,孔颖达疏,卢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义·无妄卦》(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五十四《辩命论》,岳麓书社,2002年9月,页1622。
    [1]《汤用彤全集》第二卷《隋唐佛教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页43。
    [2]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3版,页27。
    [3]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选辑:《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云笈七笺》卷第一百十六王奉仙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页808。
    [1]参见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页252-260。
    [2]参见孙昌武:《禅思与诗情》第六章《白居易与禅》,中华书局,1997年8月,页181-182。
    [3]参见陈引弛:《隋唐佛教与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页93-94。
    [4]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页295。
    [1]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页255。
    [1]孙昌武:《禅思与诗情》第六章《白居易与禅》,中华书局,1997年8月,页187。
    [2]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10月,页221。
    [1]参见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诗思与佛性玄新的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页153。
    [1]僧叡:《中论》序,见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佛教经籍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页67。
    [1]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页162。
    [2]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10月,页221。
    [1]转引自陈友琴编:《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2月,页359。
    [1]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9月,页399。
    [1]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页180。
    [1]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7301-7337。
    [2]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7502。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页95。
    [2]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中华书局,1992年1月,页247。
    [3]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百官志》卷四十六,1975年2月,页1184。
    [4]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559。
    [5]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百官志》卷四十六,1975年2月,页1184。
    [1]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7700。
    [1]傅璇琮:《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误点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十二《古东门行》,中华书局,1979年9月,页1139。
    [3]关于居易江州之贬遭谗这一事件,历代学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但个人认为,张耒的看法是不仅很有见地,而且站的高度也超出平常,他说:“高彦休作《唐阙史》,辨白乐天无因毋坠井作《赏花》、《新井》诗,贾子又从而续之。张子曰:二子谓之爱白公则可矣,未可谓知白公也。古之圣贤,谁能无谤?何独乐天也哉。……故曰二子未可谓知白公者也。呜呼!小人之害君子也,亦多术矣。谤之于意外,惑之于疑似,世之君子傍视而不平者,起而与之辨。起于知之所不足,故纵言极口而益召天下之多言,多言繁兴,而是非足以两行于世。”(张
    [1]元稹:《元氏长庆集》卷第十二《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135-137。
    [1]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第一《白太守行》,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045。
    [2]王谠:《唐语林》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5月,页43-44。
    [1]刘昫:《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562。
    [2]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56年6月,页7920-7921。
    [1]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页28-29。
    [2]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页911。
    [3]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310-311。
    [4]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9月,页374。
    [5]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9月,页1261。
    [6]李德裕:《方士论》,《全唐文》卷七零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228。
    [7]杜牧:《樊川文集》卷第七《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增泰为牛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页115。
    [8]王琦:《李长吉诗歌集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页110。
    [9]王琦:《李长吉诗歌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页317。
    [1]董诰等:《全唐文》卷七百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247。
    [2]董诰等:《全唐文》卷七零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219。
    [3]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2月,页52。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明·文明及其不满》,何桂全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0月,页73。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153。
    [1]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引言《作为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页33。
    [1]刘昫:《旧唐书》卷十四《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432。
    [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页250-251。
    [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193。
    [2]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2月,页59。
    [1]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228。
    [2]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267。
    [3]《修史亭三首》其二,见《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1月,页7328。
    [4]《汤用彤全集·第二卷第·有关论文及提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页365。
    [1]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11月,页110。
    [2]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一《答乐天戏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093。
    [3]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周泽传》,中华书局,2005年3月,页1704。
    [4]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248。 勒上生信仰赞·并序》(卷第七十)以及《画弥勒上生帧记》(卷第七十一)来看,其弥勒信仰当是弥勒上生信仰。
    [1]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白居易传》,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4356。
    [1]据《妙法莲花经·普门品》,观音菩萨有示现三十三身之说,画观音像者,画其观看岁月之状,称之为水月观音。
    [2]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194。
    [3]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一《答乐天戏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093。
    [1]包弼得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页20。
    [2]鲁迅:《鲁迅全集》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页310。
    [3]《汤用彤全集》第二卷《隋唐佛教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页43。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页203。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页7。
    [3]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页13-14。
    [1]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页326。
    [2]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页338。
    [3]另外,孔子在其它篇目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季氏》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阳货》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以及《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孔子人性论中等差有异的观念。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页861。
    [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12月,页311-312。
    [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12月,页302。
    [3]袁华忠、方家常译注:《论衡全译》卷三《本性篇》,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页204。
    [4]袁华忠、方家常译注:《论衡全译》卷二《率性篇》,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页102。
    [5]袁华忠、方家常译注:《论衡全译》卷三《本性篇》,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页195。
    [6]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第八册,中华书局,1954年12月,页1。
    [7]关于对“中”的哲学思考,在中唐似乎成为一种时代思潮,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路,一路以韩愈、李翱、皇甫湜等为代表,从性情论的角度,集中讨论“性三品”与“复性说”,如韩愈就在前儒董仲舒、王充、荀悦等人探讨“性三品”的基础上,集中的阐发说:“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巳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一《原性》,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6。)皇甫湜也持这样的观点云:“孟子曰:‘人之性善。'荀卿曰:‘其善者伪也。'是于圣人,皆一偏之论也。推而言之,性之品有三,下愚、中人、上智是也。圣人言性之品亦有三,可上、可下、不移是也。”(《皇甫持正集》卷二《孟子荀子言性论》,四部丛刊本。又见:《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115。)李翱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佛、道相关理论发挥出“复性说”云:“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李翱:《李文公集》卷二《复性书上》,四部丛刊本。又见《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2849-2850。)正是根据这一理路,他指出:“中才之人,拘于书而惑于众。”(李翱:《李文公集》卷四《从道论》,四部丛刊本。)另一路则站在本体论的高度,直接倡导“大中”说,如刘禹锡云:“天生人而不能使情欲有节,君牧人而不能去威势。……则素王立中枢之教,懋建大中。……然则儒以中道御群生,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寖息。”(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卷第四,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18。)柳宗元更是对“大中”作了集中的阐述,如“当也者,大中之道也。离而为名者,大中之器用也。”(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断刑论下》,中华书局,1979年1月,页91。)、“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柳宗元集》卷四《桐叶封弟辨》,页106。)、“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柳宗元集》卷三十一《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页822。)等,像这样的论述高达10多处,可见,在柳宗元这里,“大中”就相当于哲学本体论上的“道”或“理”等概念。而与他们同时的居 易,却并没有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中”上升到哲学形而上的本体论高度,仍然只是停留在世俗经验的使用范畴中,这也正是居易为什么不能在中唐哲学史上占据一席之位的主要原因。
    [1]转引自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页19。
    [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页134。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页1964。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页2188。
    [4]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2月,页37。
    [5]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3月,页3328。
    [1]冉苒校点:《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6月,页520。
    [1]李红霞:《白居易中隐的社会文化阐释》,《.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2月,页35。
    [2]关于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微妙,在前面相关章节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可参看。
    [1]皮日休:《皮子文薮》附录一《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页240。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页432。
    [2]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页384。
    [1]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页381。
    [2]关于这一点,在前面《白居易对<诗经>的推尊及其诗学思想多元倾向的重新检讨》中有集中的论述,兹不赘述。
    [3]郭绍虞编选、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之《养一斋诗话》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页2507。
    [1]赵冀:《欧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2月,页49。
    [2]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4344。
    [1]乾隆钦定、御选御评:《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6月,页457。
    [1]冀勤校点:《元稹集》卷第二十二《寄乐天》,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626。
    [1]关于“儒者”的界定这一问题,向来难以划一,有从“儒者”自身性质着眼的,如孔子,他对弟子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第六》)便是;顾炎武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对“通儒之学”、“俗儒之学”作出的界定也是如此,他说:“有通儒之学,有俗儒之学。学者将以明体适用也,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风土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若夫雕琢辞章,缀辑故实,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当,浅深不同,同为俗学而已矣。”也有从辨章源流的角度界定的,如章太炎便是,他说:“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是诸名籍,道、墨、刑法、阴阳、神仙之伦,旁杂家所记,列传所录,一谓之儒,明其皆公族。……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私名为儒。《七略》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页98-100。)同时还指出:“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页99。)如所周知,“云上于天”,是《周易》“需”卦的卦象,因此章太炎认为“儒”源于求雨的巫觋。另外,还有从具体的行为准则来界定“儒者”的,《礼记·儒行》篇可谓最经典的文献,它对儒者作了多方面的要求,或者说只有具备这多方面要求的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儒者,如“备豫”条云:“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爱其死有所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页857-858)“特立”条云:“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断其谋。”(页858)“刚毅”条云:“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页859)“自立”条云:“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页858)“宽裕”条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以上所引均见清·朱彬撰:《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9月。)而胡适、熊十力更是从史学、义理的视角对“儒”作了全面充分的专论,具体参见胡适:《胡适文集》第五册之《说儒》篇,北京大学初版社,1998年版以及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熊十力卷》之《原儒》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对于胡适的观点,钱穆、冯友兰、郭沫若等分别写了《驳胡适之<说儒>》,《原儒墨》、《驳<说儒>》,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观点最为激烈,此外,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辩>的》中甚至认为《说儒》只是“为了‘信古'而造出来的一篇大谎话”。当然,也有支持胡适观点的,比如邓广铭《胡著<说儒>与郭著<说儒>平议》、唐德刚《胡适的自传》,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2]王孝鱼校点:《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2版,页239。
    [3]王孝鱼校点:《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2版,页232。
    [4]《朱文公文集》卷四《答廖子晦》,具体参见《朱子全书》第20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页2112。
    [5]《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具体参见《朱子全书》第20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页3593。
    [6]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太宗》,中华书局,1975年7月,页691。
    [1]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宪宗》,中华书局,1975年7月,页900。
    [2]王孝鱼校点:《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2版,页231。
    [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中华书局,1986年3月,页70。
    [4]陆九渊、王守仁:《象山语类·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页29。
    [5]如果说韩愈在理学家眼里还勉强可以冠之“儒者”的话,居易在理学家眼里是根本称不上“儒者”的,如朱子就说:“白乐天有诗‘吾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孟子心不动,吾今其庶几',此诗人滑稽耳。”(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华书局,1986年3月。页3085。)仅仅只是把他当成“诗人”对待的。
    [6]关于“三登科第”,大体是指集进士及第、吏部科目选及制举于一身,如居易的至交元稹,在论述其科举经历时,就给出了明确界定,其中叙述虽有夸饰成份,但与事实还是基本相符的,据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可知:“贞元末,……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554。)另外,居易在《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音敢不先唱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以抒下情》以“始擅文三捷”盛赞裴度,其下附注也云:“进士及第、博学、制策连登三科。”
    [1]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1月,页558。《新唐书·选举制上》也有记载。
    [2]关于唐代文学与儒学传统关系的这一陈述,陈飞有比较好的阐明,他说:“唐代文学就其‘精神品质'而言,可以说是‘诗'与‘儒'的融合统一,而唐代科举制度正是造成这种‘诗儒'精神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这里,‘诗'与‘儒'既是唐代文学精神品质的集中标志,同时又是构成这种精神品质的重要元素。这里的‘诗',既标志着文学的自由精神。又实指其中的艺术意味:这里的‘儒',既标志着文学的规范精神,又实指其中的儒家思想内涵.……正是二者的生动融合,才使得唐代文学不仅严谨整饬,而且洋溢着清新飘逸的艺术韵味。”(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4月,页18。)
    [3]对高郢的评价及与白居易登第的关系,元稹有很好的阐明:“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攉上第。”(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554。)
    [4]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卷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页81。
    [1]关于这道考题,与白居易同应吏部科目选的元稹之回答,也保存了下来,具体参见冀勤点校:《元稹集》外集卷第三补遗三,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658。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卷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页1670。
    [3]据《册府元龟》卷六四四《贡举部》六《考试》二云:“宪宗元和元年四月丙午,命宰臣已下,监试应制举人于尚书省。以制举人皆先朝所征,故不亲试。”可知,此次考试本来是根据顺宗于贞元二十一年二月所下制诏举行的,因元和元年正月顺宗驾崩,宪宗认为这是先帝所征之士,故不临试。不过,宪宗虽然没有亲自临场督考,但考试之内容和精神出自宪宗旨意,这是无可置疑的,因此,这一提问,我们把它归结为宪宗,应该是不会有多大异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页7。
    [1]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页18-19。
    [2]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第二十一《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440。
    [3]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页275。
    [1]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十五,中华书局,1988年12月,页357。
    [2]吴兢编着、王贵校点:《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第二十七》,岳麓书社,2000年9月第2版,页227。
    [3]葛洪:《抱朴子》外编卷三,中华书局,1954年12月,页171。
    [4]葛洪:《抱朴子》外编卷四,中华书局,1954年12月,页175。
    [5]参见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页292。
    [6]关于“文儒”之士在盛、中唐的勃兴,与当时科举尤其是其中的进士科与文学之密切关系直接相关,如赵匡《举选议》云:“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见《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上海古籍出版,1990年12月,页1593。)柳宗元《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也说:“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柳宗元集》卷二十三)同时,沈亚之《与京兆试官书》则从自己为何应举不第来对这种加以情况说明的:“去年始来京师,与群士皆求进,而赋以八咏。雕琢绮言与声病,亚之习未熟,而又以文不合于礼部,先黜去。”(见《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五,上海古籍出版,1990年12月,页3363。)与沈亚之有所不同,元稹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从科举考试本身,对科举与文学之弊端直接作了思考和批判,他说:“近世以科试取士文章,司言者苟务刓饰,不根事实,升之者美溢于词,而不知所以美之之谓;黜之者罪溢于纸,而不知所以罪之之来;而又拘以属对,局以圆方,类之于赋判者流,先王之约束盖扫地矣。”(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8月,页442。)以上这些言论,均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科举考试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即上层统治者有意识地要求文词雅丽、通晓儒学的文人参与到现实政体,这种时代要求,势必对追求功名的士子造成直接的影响,如《唐摭言》对章孝标“十载长安得一第”以及“及第全胜十改官”的疯狂举动,所作的生动刻画“章孝标及第后,寄淮南李相曰:(或云寄白乐天。)‘及第全胜十改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绅亟以一绝蔑之曰:‘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页271。)便是如此。另外,这种直接影响,还可以在时人如孟郊“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四,《叹命》)、韩愈“生死文字间,古道自愚意”(《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杂诗》)、柳宗元“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一,《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白居易集笺校》卷第四十五,《与元九书》)、 刘禹锡“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三,《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师》)、元稹“某初不好文章,徒以仕无他技,强由科试”(《元稹集》补遗卷二,《上令狐相公诗启》)等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定位中得到进一步的佐证。因此,当时士子如颜真卿就干脆称进士及第为。以词学登科”(见《颜鲁公集》卷十二,具体参见《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1510),与之相应,士子们也通常以“高第由佳句”(李嘉佑:《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见《全唐诗》卷二百六)、“三登文科”(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卷第十五《苏州谢上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387。)引以自豪。当然,针对科举考试中这种过份注重文学的倾向,而使进士“浮薄”之风得以张扬的弊端,在当时即遭到了当时不少有识之士的批判,除了上述元稹的深刻反思、李绅对章孝标持比较温和的不屑之外,也从国家政治大局着眼,革此弊端的,如玄宗开元六年二月制曰:“我国家敦古质,断浮艳,礼乐诗书,是宏文德,绮罗珠翠,深革弊风。必使情见于词;不用言浮于行。比来选人试判、举人对策,剖析案牍,敷陈奏议,多不切事宜,广张华饰.何大雅之不足,而小能之是炫?自今已后,不得更然。”(《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九,又见《全唐文》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132。)又如《新唐书·儒学传序》云:“自杨绾、郑余庆、郑覃等,以大儒辅政,议优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2月,页5637。)但他们的命运均是“亦弗能克也”,所有这些材料,均可见当时进士尚文之风是何等炽烈。因此,在这样一张时代的温床上,孵化出这一具有特殊时代色彩的“文儒”之士,想必再合适不过。
    [1]冀勤校点:《元稹集》卷第二十八《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页336。
    [2]冀勤校点:《元稹集》卷第二十八《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页337。
    [3]《白氏长庆集·附录·龙门重修白乐天影堂记》,转引自《白居易资料汇编》,页27。
    [1]《文苑英华》卷七零七《权德舆文集序》,又见《全唐文》卷六百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2736。
    [2]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01月,页8。
    [3]《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六《词科论·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2156。
    [4]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页1634。
    [5]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卷八《及第后隐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页173。
    [1]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7月,页879。
    [2]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7月,页880。
    [3]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7月,页916。
    [4]洪治纲主编:《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页253。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页173。余英时用“道”代表“超世间”,是因为“道”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哲学范畴,李泽厚根据庄子所言,认为它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先于天地,高于万物,其基本的特征是无所不在而又万古长存,用庄子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另外,庄子还作了进一步补充:“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无问,问无应。”(《庄子·知北游》)可见这个“道”,是不能用语言、概念、判断、逻辑而只能用直接的体验才可以把握和达到的。因此,以“道”来代表“超世间”那种高远而难以形容却又可以在体验中达到的精神追求,再合适不过。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中华书局,1983年10月,页1。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10月,页3-4。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页173。
    [1]《居士分灯录》卷首附《莲池大师法语·儒佛配合》,具体参见蓝吉富编:《禅宗全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2月,页1277。
    [2]具体参见蓝吉富编:《禅宗全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2月,页1281。 而不要私自攻击,所以经常在国子学释莫或帝王诞辰后为之,或于其它节日为之,但由于三教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因此相互论难在所难免,在行政的导向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下,渐由论难而为调和融汇的方向发展,而开宋代理学的先河,因此意义视北周为巨。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三教论衡发展到晚唐,不仅论难日趋平淡,甚至为优伶排演,简直成了闹剧,据高彦休《唐阙史》卷下《李可及戏三教》条载:“成通中,优人可及者,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讽谏匡正,然巧智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可及乃儒服岌巾,褒衣博带,摄齐以升崇座,自称三教论衡。其偶坐者问曰:既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对曰:是妇人。问者惊曰:何也?对曰:《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上为之启齿。又问曰:太上老君何人也?对曰:亦妇人也。问者益所不谕。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倘非妇人,何患于有娠乎?上大悦。又曰:文宣王何人也?对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对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而非妇女,待嫁奚为?上意极欢,宠锡甚厚。翌日,授环卫之员外职。”关于三教论衡的具体情况,可参看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论文收集在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八十一年十二月,页73-94。
    [1]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七《韦渠牟传》,中华书局,1975年2月,页5109。
    [2]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六《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中华书局,1987年8月,页129-133。
    [3]赞宁撰、范样雍点校:《宋高僧传》卷六《唐圭峰草堂寺宗密传》,中华书局,1987年8月,页124。
    [1]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9月,页11-12。
    [1]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172。
    [2]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174。
    [3]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264。
    [4]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770。
    [5]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853。
    [6]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889。
    [1]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890。
    [2]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页923。
    [1]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2月,页43。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二种)之《元白诗笺证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页409。
    [1]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2月,页47-48。
    [1]这一结论,详见以下《柳、白生存哲学之比较》一节的考辩。
    [2]卞孝董:《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11月,页55。
    [3]《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九,《子刘子自传》,页1501。
    [1]《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一《学阮公体三首》其一、其三,页554。
    [2]《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五,页387。
    [3]《刘禹锡集笺证》卷十六,页401。
    [4]《刘禹锡集笺证》卷十六,页445。
    [5]《刘禹锡集笺证》卷十,《答容州窦中丞书》,页262。
    [6]据卞孝萱《刘禹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页34-35。
    [7]《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九《子刘子自传》,页1501。
    [8]《刘禹锡集笺证》卷第十五,《苏州谢上表》,页387。
    [9]《刘禹锡集笺证》卷第十四,《夔州谢上表》页358。
    [10]《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九,《谢上连州刺史表》,页1487。
    11 《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二,页606。
    [1]《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三《游桃源一百韵》,页654-655。
    [2]《刘禹锡集笺证》卷十,页248。
    [3]《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一。
    [4]刘昫:《旧唐书》卷十四《宪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418。
    [1]《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一《咏史二首》其一,页574。
    [2]《刘禹锡集笺证》卷一,页9。
    [3]《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上杜司徒书(时元和元年)》,页237。
    [4]《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一《萋兮吟》卷二十一,页576。
    [5]《刘禹锡集笺证》卷一《何卜赋》,页23。
    [1]《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二《蜀先主庙》,页594。
    [2]比如,面对被贬十年之后接连的第二次之贬,刘禹锡与柳宗元就表现了明显不同的心态,试以同事唱和诗为例,柳云:“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柳宗元集》卷四十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页1159。)表现出来是凄楚绝望,前途一片黯然。刘云:“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七,《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尽管也有“回雁”、“愁肠”之类的字眼,但是,悲愤语多于凄楚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诗后蕴含的强烈的生命力和顽强的信念。
    [3]《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二《罢郡归洛阳寄友人》页619.
    [4]《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二《罢郡归洛阳闲居》,页617。
    [1]《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页1105。
    [2]《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七《酬滑州李尚书秋日见寄》页1406。
    [3]《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页1193。
    [4]《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云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之句》
    [5]《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页1121。
    [6]《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酬乐天见寄》,1131。
    [7]《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赠乐天》,页1118。
    [8]《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二《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页1134。
    [9]《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四《酬乐天咏老见示》,页1261。
    [10]《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四《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支则慨然共忆梦得而梦得亦分司至止欢惬可知因为联句》,页1243。
    [1]据《文苑英华》及影宋本,“元和十一年”之“一”字衍。
    [2]《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四,页702。
    [3]《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十四,《再游玄都观绝句》,页704。
    [4]《刘禹锡集笺证》卷三十,页1008。
    [5]《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八,页1452。
    [1]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三学士》,页288。
    [2]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岳阳楼别窦司直》,页317。
    [3]《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五,页1292-1293。
    [4]具体参见《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页26-32。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页432。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页332。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页329。
    [1]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之二十九,中华书局,1977年9月,页1376-1379。
    [2]据《新唐书·萧颖士传》附《萧存传》云:“存字伯诚,亮直有父风,能文辞,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善。”(卷二百零二)以及《新唐书》“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后至执政显官。”(卷二百零三)可知,与韩愈父兄辈交游者,大多是当时声气相投的古文运动先驱或古文爱好者。
    [3]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赠族侄》,页98.
    [4]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三《上宰相书》,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34。
    [1]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二《县斋有怀》,页229。
    [2]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出门》,页4。
    [3]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七《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页284。
    [4]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二《县斋有怀》,页229。
    [5]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一《原道》,页17。
    [6]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三《上宰相书》,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34。
    [1]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三《与孟尚书书》,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318-320。
    [2]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二《诤臣论》,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170。
    [3]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三《答李翊书》,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56-257。
    [1]《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与刑部韩侍郎书》,页274。
    [2]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韩愈传》,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4198。
    [3]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页1097。
    [4]事实上,“文以贯道”的韩柳,与“诗以载义”的元白,他们在传统的诗文领域各树复古大旗,不仅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而且有着深广的历史渊源,有唐一代,文学的复古,自初唐四杰、陈子昂以迄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结等,传统的诗文复古并没有截然区别,只有到了韩愈真正掀起古文浪潮,宋代欧王曾苏继起,才使得这一现象变得泾渭分明起来,而且,由于散文复古延祀千载,诗歌复古很快为诗海大潮堙没,因此二者的历史命运自然不同。
    [1]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二十三《乐府·序》,页255。
    [2]转引自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二《答张籍书》注,页197-198。
    [1]《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九《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页487。
    [2]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二《文学》,页177. 复于亡友凌生处,尽得《宗指》、《辨疑》、《集注》等一通。伏而读之,于‘纪侯大去其国',见圣人之道与尧、舜合,不惟文王、周公之志独取其法耳;……”(《柳宗元集》卷三十一,页818-819。)
    [1]《柳宗元集》外集卷上,《迎长日赋》,页1334。
    [2]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3月,页1703。
    [3]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页30。
    [1]具体参看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页325-328。
    [2]《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页668。
    [3]《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元暠师序》,页678。
    [4]《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页662-663。
    [5]《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僧浩初序》,页673-674。
    [6]《柳宗元集》卷七《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页170。
    [7]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页118。
    [8]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自序》,页6。
    [1]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自序》,页6。
    [2]《柳宗元集》卷四十二,《种木槲花》,页1184。
    [1]《柳宗元集》卷二十四《愚溪诗序》,页643。
    [2]《柳宗元集》卷三十六,《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页926。
    [1]韩愈:《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七《柳子厚墓志铭》,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45-251。
    [2]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前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页3。
    [3]《柳宗元集》卷三十六,《上权德舆补阙启》,页909。
    [4]《柳宗元集》卷三十六,《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页914。
    [5]《柳宗元集》卷三十四,《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页876。
    [6]《柳宗元集》卷三十四,《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页892。
    [7]《柳宗元集》卷三十五,《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页897。
    [1]《柳宗元集》卷四十三,《咏荆轲》,页1259。
    [2]《柳宗元集》卷二十九《始得西山宴游记》,页762。
    [3]《柳宗元集》卷二十九《钴鉧潭西小丘记》,页764。
    [4]《柳宗元集》卷二十九《至小丘西石潭记》,页767。
    [5]《柳宗元集》卷四十三,《江雪》,页1221。
    [6]《柳宗元集》外集卷上,页1329。
    [7]《历代诗话续编·诗镜总论》,页1420。
    [8]《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九。
    [1]《柳宗元集》卷二十《谤誉》,页558。
    [2]《柳宗元集》卷三十《寄许京兆孟容书》,页779。
    [3]《柳宗元集》卷三十《与萧翰林侥书》,页797-798。
    [4]《柳宗元集》卷三十《与李翰林建书》,页801。
    [5]《柳宗元集》卷四十《寄韦珩》,页1142。
    [6]《柳宗元集》卷三十《寄许京兆孟容书》,页780。
    [7]《柳宗元集》卷四十三,《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页1199。
    [8]《柳宗元集》卷三十二《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页840。
    [9]《柳宗元集》卷四十三,《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页1199。
    [10]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柳宗元传》,中华书局,1975年5月,页4215。
    [1]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四《与杨虞卿书》。
    [1]让-保罗·萨特着、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页30。
    [2]让-保罗·萨特着、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页30。
    [1]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五十一《白氏长庆集序》,页555。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第八,中华书局,1990年5月,页497-503。
    [2]萧涤非、郑庆笃整理,《皮子文薮》卷十《白太傅·居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页106-107。按,白居易自开成元年以太子少傅分司至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通览居易出仕履历,并无太傅一职。为日休误记无疑.
    [3]《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705。
    [1]萧涤非、郑庆笃整理,《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页222.
    [2]《清诗话》,页1175.
    [3]杨万里著、王绮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卷七十九《黄御史集序》,江西人民出版色,2006年,页1246.
    [4]《黄御史集》卷七《答陈磻隐论诗书》,具体参见《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页3844.
    [5]《全唐诗》卷七百零四《书崔少府居》,中华书局,1999年1月,页8173.一作《赠李补缺》.
    [6]《全唐诗》卷七百零四《秋夕贫居》,中华书局,1999年1月,页8171。
    [7]《全唐诗》卷七百零四《书事》,中华书局,1999年1月,页8179。
    [8]《全唐诗》卷七百零四《寄友人》,中华书局,1999年1月,页8171。
    [9]《全宋文》(册二二二)卷四九一七《黄御史集序》,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51。
    [1]具体参见赵昌平:《从郑谷及其周围诗人看唐末至宋初诗风动向》,载《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2]均见《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四。
    [3]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续编·宋代之金石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页709。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页277。
    [5]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何文焕:《历代诗话·温公续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4月,页276。
    [2]《全宋诗》卷五,徐铉二《病题二首》,页77。
    [3]《全宋诗》卷五,徐铉一,页63。
    [1]以上均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庚溪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8月,页162-163。
    [2]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页65。
    [3]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六一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9月,页264。
    [1]本节所引王禹偁诗,均参见《全宋诗》卷五十九至卷七十一.
    [2]苏颂著,王同策、管成学、颜中其等校点:《苏魏公文集·卷六十六·小畜外集序》,中华书局2004年,页1008-1011。
    [1]吴之振等选,管庭芬 蒋光煦补:《宋诗钞·小畜集序》,中华书局,1986年,页13。
    [2]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华书局,1993年,页22。
    [3]吕肖奂:《宋诗体派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页7。
    [4]吕肖奂:《宋诗体派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页13-14。
    [1]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六一诗话》,页270。
    [2]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前集》卷二引欧阳修语,中华书局,1993年,页22。
    [3]《全宋文·卷六三二·祥符诏书记》(册二九),上海辞书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369。
    [1]杨万里著、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诚斋集·卷三十九·读〈白氏长庆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726。
    [2]许学夷:《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0月,页249。
    [3]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9月,页214。
    [1]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页772。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6月,页1808。
    [2]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页113。
    [3]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省斋文稿》,转引自《白居易资料汇编》,页364.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108-109.
    [1]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冀勤校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5]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6]卞孝萱点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7]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8]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9]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0]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11]王琦.李长吉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2]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3]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14]李冬生.张籍集注[M].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15]王旋伯.李绅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6]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7]陈鸿墀.全唐文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8]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19]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0]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2]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李林甫等撰,陈仲夫校点.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5]冉苒校点.唐宋诗醇[M].重庆: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
    [26]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8]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9]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0]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1]王谠.唐语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32]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3]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4]高彦休.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5]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6]李肇、赵璘.唐国史补 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
    [37]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8]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9]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0]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42]王世贞.艺苑后言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43]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5]陆九渊.陆象山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
    [46]吴兢编著、王贵点校.贞观政要[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47]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8]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9]王夫之等撰.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0]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51]阮阅.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52]魏庆之编.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53]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4]朱彬撰.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5]诸子集成·第三册·老子注·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56]杜洁编.黄庭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年.
    [5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一·周易正义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8]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9]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0]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2]弘学编.妙法莲华经[MI.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63]弘学编释.楞严简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64]弘学.净土宗三经[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65]李英武注.禅宗三经[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66]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7]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8]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69]法藏著、方立天校释.华严金师子章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0]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1]吉藏著、韩廷杰校释.三论玄义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72]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佛教经籍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73]佛学十三经·导读本[MI.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
    [74]石峻、楼宇烈、方立天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5]林世田、李德范编.佛教经典精华[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76]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佛教经籍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77]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8]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9]陈宏天、高秀芳.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80]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81]张耒撰、李逸安等点校.张耒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顾学颉编撰.白居易家谱[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年.
    [4]顾学颉.顾学颉文学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集·续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褚斌杰.白居易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7]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8]陈友琴.白居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9]王拾遗.白居易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朱金城.白居易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彭安湘.白居易研究新探[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王遂今.白居易与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马铭浩.唐代社会与元白文学集团关系之研究[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15]尚永亮.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7]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8]王运熙.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9]卞孝萱.元稹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20]卞孝萱、屈守元.刘禹锡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21]卞孝萱、卞敏.刘禹锡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卞孝萱.刘禹锡丛考[M].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23]卞孝萱、张清华等.韩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4]施子愉.柳宗元年谱[M1.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
    [25]吕大防等.韩愈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26]丁鼎.牛僧孺年谱[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
    [27]傅璇琮.李德裕年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8]孙昌武.柳宗元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纪作亮.张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
    [30]缪钺.杜牧传·杜牧年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1]吴在庆.杜牧论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32]阎琦、周敏.韩昌黎文学传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33]王炎平.牛李党争[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34]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5]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6]葛晓音.汉唐文学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7]孙映逵等编.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年.
    [38]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9]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
    [41]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42]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43]杨其群.李贺研究论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
    [44]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45]吴企明.唐音质疑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6]陈尚君.陈尚君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7]陈治国.李贺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48]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9]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0]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1]蒋寅.大历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2]蒋寅.大历诗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53]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54]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5]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6]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57]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58]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9]陈寅恪著、陈美延编.读书札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60]陈寅恪著、陈美延编.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6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62]陈寅恪.陈寅恪先生全集[M].台北:里仁书局,1979年.
    [6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64]陈飞.唐代试策考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5]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66]张跃.唐代后期儒学的新趋向[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67]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68]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M].台北:大化书局,1977年.
    [69]黄永年.文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70]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71]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2]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3]严耕望编著.唐史研究丛稿[MI.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
    [7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5]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76]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8]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9]王瑶.王瑶全集·第一卷·中古文学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80]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81]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M].香港:香港中国学社,1971年.
    [8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8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84]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5]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6]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87]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8]杜维明著,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89]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90]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91]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92]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3]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94]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9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6]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97]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98]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99]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00]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3]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04]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5]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06]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07]高亨.周易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108]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109]梁韦弦.易学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1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3]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4]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15]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16]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1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18]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119]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1]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22]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3]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124]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12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6]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27]杜洁编.黄庭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年.
    [128]戈国龙.修道·方术·炼丹·佛学:道教内丹学溯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29]张立文等.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0]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1]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33]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4]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5]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36]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37]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8]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佛教经籍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39]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0]王建光.中国律宗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141]聂清.荷泽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142]周裕锴.禅宗语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3]张漫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四辑·华严学概论[M].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144]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二卷·隋唐佛教史稿[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6]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7]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8]孙昌武.禅思与诗情[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49]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0]陈引弛.隋唐佛教与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151]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3]印顺.中国禅宗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4]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
    [155]楼宇烈.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56]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57]谢思炜.禅宗与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58]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9]吕澈.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60]张弘.迷路心回因向佛:白居易与佛禅[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3][德]雅斯贝尔斯著,徐灵灵、徐信华译.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4][日]浅见洋二著、金程宇、[日]冈田千穗译.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M].上海: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日]松浦友久.唐诗语汇意象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日]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M].台北:慧日讲堂,1974年.
    [8][日]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
    [9][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冈村繁全集·第三卷·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日]冈村繁著.冈村繁全集·第五卷·唐代文艺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日]花房英树著,王文亮、黄玮译,滕颖校.白居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12][日]松元文三部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13][日]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与洛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
    [16][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别尔嘉耶夫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远东 出版社,2004年.
    [1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何桂全译.论文明·文明及其不满[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18][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陈大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19][美]包弼得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美]L·A·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美]诺尔曼·布朗著,冯川、伍厚恺译.生与死的对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美]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3][美]宇文所安著、陈引驰、陈磊译、田晓菲校.中国“中世纪”的终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