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传奇中的佛、道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佛、道兴盛,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唐代传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开始走向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其文体形式使其较之正统的诗、文,更直接、更生动地反映了其时之社会面貌及世情世态,亦即更直观、更生动地呈现了佛教和道教对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唐传奇中考察佛、道观对唐代文化的浸润及其文学表现。
     在第1章绪论部分,交待本选题的缘由,简述考察唐传奇中佛、道观的原因。首先,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佛教和道教是唐代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超越普通宗教的意义,沉淀于人们的人生理想、价值判断、审美趣味,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包括文学有着特别的影响;再从小说的文体特征角度来看,小说因其叙事性及故事性,更易显对佛、道观念作出显明地表达。
     第2章讨论在唐传奇中并置考察佛、道的原因,不仅在于佛、道作为唐代普遍流行的宗教,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文学等各方面均有深远影响,更因二者在生存、发展中的不解纠葛。因此,唐传奇中的佛、道观念常表现得十分混杂,已难判然分别。
     第3章主要从宗教哲学的角度阐述佛、道的超越追求及其对唐传奇中的影响。佛教空观以为诸法性空本无,万物原无自性,现象界的虚幻不真,唯有佛性、真如永恒长存。作为不生不灭的真常性的佛性本来清净,而易为客尘所染,唯有靠智慧转迷成悟,去妄归真,透过纷繁的假相,认识真如实相,从而开显出本心真性,觉悟世界人生的真相,同时也复归生命的本真境界,因此佛教修行重在人的精神,追求灵魂的净化与升华;唐代道教在传统道教炼形养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心、性、神等范畴,通过宣扬净除心垢,返本复性,推动了道教理论向追求精神超越的方向发展,但相对而言,道教更倾向并致力于肉体生命的超越,这不是以不灭的肉体滞于虚幻的俗世,而是超越世俗,在合于“道”的真朴纯粹中安置身心。佛、道虽神、身之关注点不同,但皆视世俗的存在是对人真纯的背离,旨在使人解脱于世俗的烦恼和羁绊,在宣教中表达了人们对一种绝对完满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引导人们达于精神性的圣域。而在中国根深蒂固的重生贵生的思想影响下,佛、道超越性的宗教追求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则是对纯粹、质朴人生的渴望,在清净去染和世事空幻的佛、道观念影响下,特别是士子文人,多崇尚超尘出世和任自然,将宗教的精神归属化为通脱高蹈的气度、淡泊隐逸的生活情趣和随顺的处世态度,在唐代小说中常可见到这样的情绪表达。
     第4章主要从宗教伦理的角度探讨佛、道于治道之用力及其在唐传奇中的表现。一般来说,宗教天生的具有道德维系的作用,它通过对神、人关系的宣讲,对苦难、神明和世界作出伦理性解释,由此构造、支撑现世的人与人之间的理想的秩序原则,描绘出终点之彼岸的至善图景,并以神的绝对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提供实现它的真正希望。中国宗教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伦理化,以伦理代替宗教的功用,佛、道,无论在传入或产生之初如何,它们的发展方向却无疑地都是对治道的补充和另一种述说,成为道德、政治的理论依据,以对超力量的崇拜强化伦理道德,由神赏善罚恶的果报行为作为神意道德的保障。唐代政府重视对佛、道的国家管理,这使佛、道附着于国家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伦理道德,并给治道以神圣层面的补充,成为被社会上层普遍接纳的思想资源。而对下层民众来说,佛教和道教的伦理意义更在于它们是解困脱厄祈福得佑的依赖对象或信心寄托,是在事实上的不平与困苦中寄望的生活依据。
     第5章主要考察佛、道的生命观在唐传奇中的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佛教和道教,承袭、吸纳了重生乐生的思想,强调生命的重要。这样的人生态度在唐传奇中常表现为以现世的寿福为善报,并宁享人世之乐,而不愿成神,更甚有神仙亦恋慕人间。
     第6章主要从佛、道的世俗性方面阐述佛、道中寄托的俗世欲念在唐传奇中的表现。宗教以其超越性及神圣的伦理提升世俗的精神情怀,而俗世的宗教则无可避免地需以世俗为其存在的现实基础与发展条件,并以满足世俗的欲念为其事实上的宣讲。民间信仰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功利性,因此,佛、道在宣讲其终极目标时,虽陈述彼岸的无苦和解脱,但更多的是以符合民众的欲求心理为指归,以能够长久地享受富足安乐的生活引起人们的向往。佛、道世俗性的一面在唐传奇对彼岸世界及人神交接的描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7章主要从唐人对佛、道的命定思想的接受及运用考察佛、道对唐人的人生态度的影响。佛、道虽将对天命的随顺纳入宗教的善恶范畴,但在唐传奇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旷达的超然和对无法改易现实的排解,这样的自我抒解又常以止奔竞的劝诫形式来表达。
At Tang Dynasty,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prosperous, and they have great affect on the social life and literature. As a start toward maturity phase of the short sto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mpare to the form of orthodox poetries and proses, the stories of Tang Dynasty is a more direct and more vivid literary style to reflect the time of the world situation and the social outlook of the world state, which is more intuitive, a more lively presentation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t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imp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stories of Tang Dynasty.
     I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s of this article explain the reason brief examination Chatang legend in Buddhism and Taoism of reasons. First, from the religious point of view, Buddhism and Taoism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ructure, and has religious significance beyond ordinary, precipitation in people's life ideals, values, aesthetic taste of the prevailing social culture, including a special literary impact from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point of view, because of narrative fiction and narrative, the more significan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o make visible expression of the concept.
     Chapter 2 discusse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in the home study Buddhism and Taoism reasons, not only to Buddhism and Taoism as prevalent religious Tang Dynasty of China's social, cultural, literary, and other areas have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but also because the two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uzzled disputes. Therefore, in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t, performance, the concept is very often mixed and confusing, difficult-Ran respectively.
     Chapter 3, mainly from the religious perspective on th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Road beyond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impact. Buddhist concept that the air space of the Chufa no, not since the original things, the phenomenon is illusory no real sector, only Buddhism, is really eternal longstanding. Health immortal as not true of the Buddha nature often have clean, and easy for the customer with dust, only to the wisdom of relying on a Jones fan, Guizhen to jump through numerous and the false impression, to know truthfully phase, which opened in True toheart, awareness of the world the truth about the life, but also the lives of the reversion of the real state, the Buddhist spiritual cultivation on people's minds, and the pursuit of the soul purification and distillation; Taoism in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traditional Taoist Lian-raising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life highlights the heart of God, and other areas, by publicizing Jingchu heart dirt, back to the complex, to promote the Taoist theory beyond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 of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but relatively speaking, Taoism and more inclined to go beyond the physical life, this is not to eternal stagnation in the physical earthly illusory, but beyond secular, in a "Road" really resettlement in the Park purely physical and mental. Buddhism and Taoism Although God, the concerns are different, but are depending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secular people really deviated from the pure, was intended to escape trouble in the secular and fetters, in the missionary of the people expressed in an absolutely perfect realm and the pursuit of desire, to guide people in the spirit of the sanctuary. In China, for the rebirth of your deep-rooted ideological Healt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ranscendence of religious pursuit of performance in real life, it is pure, simple desire in life, to clean pollution and the world is Konghuan of Buddhism and Taoism concept of impact, and especially flowers literati, and more respect for the natural born chen, will be vested in the spirit of religion into high-repeating from the bearing, and disregard hermit Suishun delight of life and the attitude, in the Tang Dynasty novels often can be seen emotional expression.
     Chapter 4 mainly from the religious point of view on the ethic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Governance of forc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performanc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ligious nature of the moral maintain its role of God through human relations propaganda, the suffering of the gods and the world in ethical explained that this structure, between people of the world support the ideals of the order principle, depicts the end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picture perfect, and God's absolute authority and sanctity of its offer real hope to achieve. China religion is one of the no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ethics, ethics replace the function of religion, Buddhism and Taoism, whether imported or produced in the beginning of what is the direction of their development is undoubtedly on the Governance and added another recount, a moral, polit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to the super-power of worship to strengthen ethics, the fruit by the gods Shangshanfae reported acts of God as a moral protection. Tang Dynasty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uddhism and Taoism national management, which makes Buddhism and Taoism attachment to the State recognize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mainstream ethics, and to the sacred dimension of Governance supplementary to become generally accepted by society upper ideological resources. On the lower deck of the people, Buddhism and Taoism ethical significance is that they are more difficulties to pray in the Mary Help of Christians from Ecuador's dependence on the object or placed confidence, in fact, the hardship and injustice in the hope that the basis of life.
     Chapter 5 mainly on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life of the performance of Tang Dynasty.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in the soil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nherited absorb the ideological rebirth Lok-sang,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life. This attitude towards life in the Tang Dynasty to frequently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world for the good life was good, and rather enjoy the music world, and not a god, even the gods are also Lianmu world.
     Chapter 6 of the mainly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explain the secular natur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sustenance of earthly desir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ang Dynasty. Beyond its religious and secular sacred ethical enhance the spirit of feelings, and no earthly religions can be avoided and the need for its existence as a secular basis and the reality of the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and to meet the desire for secular de facto propaganda. Folk Beliefs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s its utility, and therefore, Buddhism and Taoism propaganda in the ultimate goal, although statements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ee and escape, bu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people's desire for psychological means to return to be enjoy long-term prosperity and happiness to the lives of people yearning for a cause.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secular side of the legendary Tang was particularly conspicuous in.
     Chapter 7 of the mainly from the Chinese Buddhism and Taoism thinking of the life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study Buddhism and Taoism on Chinese attitude toward life impact. Buddha, though, will go into the Suishun the good and evil aspects of religion, but in the Tang Dynasty, more performance as a Kuangda the aloof and unable to resolve Gaiyi reality, such a self-comfort and often only Ben Competing dissuasive form of expression.
引文
1(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37页。
    2 唐最高统治者奉老子为“圣祖”,道教由是成为皇族宗教及国家宗教。
    3 参见《旧唐书·礼仪》:“(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己丑,诏两京及诸州……置崇玄学。其生徒令习《道德经》及《庄子》《列子》《文子》等,每年准明经例举送。”(后晋·刘啕等撰:《旧唐书》第3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5页)道举成为正式的科举内容。
    1(唐)刘知己:《史通》卷十《杂述第三十四》,中华书局影印本,1961年。
    2(清)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明)施耐庵撰,(清)金人瑞评:《金圣叹批语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4(清)李汝珍:《镜花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5(清)佚名撰,胡云富点校:《金石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6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
    1 东汉时。人们多把释迦牟尼和作为道家创始人的黄帝、老子相提并论,视为同类神,并列作为祠祀崇拜的对象。汉武帝的儿子楚王刘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贵族,史载他“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汉桓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在宫中设华盖以祀黄老、浮屠。
    2(梁)僧祜撰:《弘明集·牟子理惑论》,《大正藏》第52册,第3页。
    3(后汉)迦叶摩腾共法兰译:《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册,第722页。
    4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157页。
    1 参见《太玄真一本际经》卷一0:又,《本际经》卷八《最胜品》中引太极真人的一段话:“正观之人。前空诸有,于有无著:次遣于空,空心亦净,乃曰兼忘:而有即遣,遣空有故,心未纯净,有对治故.”(《敦煌道藏》第2册。第647页)似乎就是佛教的语言和思路。关于这一点,陈弱水在《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与历史意义》中指出:“道性思想是南北朝末期以后,道教界开始出现的一个积极学习佛教运动的一部分,这个潮流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对佛教不抱敌意,并大量吸收佛教思想,另一则是借用佛学概念和语言,大举发展道教哲学。”(《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成功大学,1999年,第485页。)
    2(唐)王玄览讲述,王大霄集录:《玄珠录》,《道藏》第23册,第619-633页。
    3(南朝梁)萧子顾撰,王仲荦校点:《南齐书·张融传》,中华书局,1972年。
    4 参见(唐)司马承祯:《坐忘论》、《真观》。
    1(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卷一六《神仙十六》引。
    2 佚名:《开河记》,(明)陶宗仪:《说郛》卷三二引。
    3 道教关于天界的设置,最为成熟,而且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三十六天思想。三十六天思想的雏形来源于大约成书于晋代的《度人经》提出的三十二天说。在《度人经》卷一,也就是现存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问世最早的那一部分中,提出了东方八天、南方八天、西方八天和北方八天的说法,但是,当时的三十二天还是沿着横向的平面向四方展开的四大板块,四块之间各自平行,并无高下等级之分。到南北朝时期.南齐道士严东在注《度人经》时,引进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三天等说法,把《度人经》的三十二天分割为欲界六天、色界十二天、无色界十天和无色界上四天等四个层次,并在三十二天之上再加上黄、苍、青三天,构成三十五天,并总结说:“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三天罗其上。大罗之上并皆空虚,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日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日苍天;苍天之上。其处玄空,积空成青,号日青天。凡有三十五天。”(《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道藏》第2册,第226页)唐初道士李少微注《度人经》时又对三十二天作了重新划分,提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种民天四天的分法,并在四种民天之上,再加上三清天和大罗天,构成三十六天。稍晚于李少微的茅山道士潘师正又对三十六天作了进一步修正和补充,提出了系统完整的三十六天说,至此三十六天说才正式定型。除三十六天说之外,《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等道经中还提出了九天说、三清天说等神界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后来或与三十六天说相揉合,或因得不到后人的继续阐发而中断,但在道教仙境思想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上所说的诸天思想显然受到了的佛教的影响。
    1(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湘》,《太平广记》卷三四六《鬼三十一》引。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异类)Yaks!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日:‘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
    3 汉代术士。传说能驱鬼、辟谷。《神仙传》、《后汉书·方术传下·刘根》等皆记其事。
    4 上元夫人事参见《汉武内传》,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 即云林右英王夫人,西王母第十三女。参见(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
    6 仙女名。《墉城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归升天。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其后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搜神记》:“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硕,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晋书·曹毗传》:“桂阳张硕为神女杜兰香所降,毗以二诗嘲之,并续《兰香》歌诗十篇。”曹毗《神女杜兰香传》:“杜兰香自云.‘家昔在青草湖,风溺,大小尽没。香年三岁,西王母接而养之于昆仑之山,于今千岁矣。'”《太平御览》引《杜兰香别传》:“香降张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余,硕忽见香乘车山际,硕不胜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硕,凝然山立。硕复于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硕于是遂退。”
    7(唐)郑还古:《博异记》,《太平广记》卷三0九《神十九》引。
    1(唐)佚名:《河东记》,《太平广记》卷一百十八《报应十七》引。
    2(唐)佚名:《河东记》,《太平广记》卷四一《神仙四十一》引。
    3(唐)卢肇:《逸史》,《太平广记》卷一三0《报应二十九(婢妾)》引。
    4(唐)李绰:《尚书故实·隐者济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58页。
    5(唐)道宣撰:《广弘明集》第十三卷,《大正藏》第52册,第176页。
    6(唐)李延寿:《南史》列传第六十六《隐逸下·陶弘景》,中华书局,1975年,第593页。
    4(唐)李延寿:《南史》列传第六十六《隐逸下·陶弘景》,第595页。
    8(唐)释道世:《法苑珠林》第五十二卷,《大正藏》第53册,第269页。
    1(唐)唐临:《冥报记》,《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五《报应十四》引。
    2(唐)卢肇:《逸史·李虞》,《太平广记》卷四二《神仙四十二》引。
    3(唐)戴孚:《广异记》,《太平广记》卷二十四《神仙二十四》引。
    4(唐)牛僧孺:《玄怪录·李沈》。
    5(唐)郑伸:《僧契虚》,《太平广记》卷二十八《神仙二十八》引。
    6(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释元照》,《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龙三》引。
    7(唐)牛肃:《纪闻》,《太平广记》卷七二《道术二》引。
    8(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卷二七九《梦四》引。
    9(唐)卢肇:《逸史》,《太平广记》卷九六《异僧十》引。
    1“神通“一词,本于佛教。慧远释“神通”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壅,谓之为通”(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大正藏》第44册,第855页。),即变化莫测、自在无碍的作用.
    2如觉音撰写的权威性上座部佛教概论《清净道论》,第十二说神变品和第十三说神通品专门论述神通,主要讲了神变论(谈十种神变),天耳界论,他心智论.宿住随念智论,死生智论。(参见(印度)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敦煌资科]],中国佛教协会印行,1988年。)
    3菩提流志释神变通曰:“云何名为神通神变,若为调伏慢众生或现一身而作多身,或现多身而作一身,山崖墙壁出入无碍,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日月威德以手扪摩,或现大身至于梵世,乃至广大,遍覆三千大干世界。随所应现调伏众生,是名神通神变”(唐·菩提流志:《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正藏》第11册。第492页),变身自在,上天入地,出入无碍,手扪日月,即为神变通的神力表现。
    4(后汉)安世高译:《佛说阿难同学经》,《大正藏》第2册,第874页.
    5(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十六,《大正藏》第1册,第101页。
    1佛经中大量神通描写多为辅教,“为众生取神通,现诸希有奇特之事,令众生心清净。何以故?若无希有事,不能令多众生得度”(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大正藏》第25册,第57页。)。
    2(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卷十六《神仙十六》引。
    3参见《大唐西域记》卷第七:一隐者在烈士池旁结庵,筑坛作法,遇一烈士赠金银五百,并嘱用尽后再来取,往返几次后,烈士求效命报答。隐者“祈吾终夕不言”,烈士言,“死且不惮,岂徒一夕屏息乎!”隐者按剑念咒,将晓时,火从空下,出现许多惊怖的幻景,烈士不为所动。最后因不忍见其子被杀,失声以致失败。(参见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4(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诀》:“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食可长生;太阳之精名曰钩吻,入口则死”,“金丹者,圆法也,初发心时成佛大仙,准龙树法飞金为丹,故曰金丹”。(《大正藏》第46册,第141页。)
    5(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太平广记》卷三八七《悟前生一》引。
    6(唐)佚名:《会昌解颐》,《太平广记》卷五四《神仙五十四》引。
    7(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四,《道藏》本。
    8(唐)郑还古:《博异记·薛淙》,《太平广记》卷三五七《夜叉二》引。
    9(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薛逢》,《太平广记》卷五十四《神仙五十四》引。
    1(陈)慧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册,第791页。
    2(唐五代)杜光庭:《仙传拾遗·陈惠虚》,《太平广记》卷四九《神仙四十九》引。
    3(后晋)沈昫:《旧唐书》,第2715页。
    4关于傅奕上疏反佛的情况,可参见《旧唐书》卷七十九《傅奕传》、《广弘明集》卷十一《箴傅奕上废省佛僧表》、《全唐文》卷一三三收录的傅奕的《请废佛法表》等。
    5李仲卿、刘进喜的著作均已佚,只是在法琳的《辩正论》中还保留了部分内容。参见《大正藏》第52册,第175-187页。
    6《辩正论》卷六云:“纵使有道,不能自生。从自然生,从自然出,道本自然,则道有所待。既因他有,即是无常。故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云:言天地之道并不相违,故称法也。自然无称穷极之辞。道是智慧灵知之号,用智不及无智,有形不及无形。道是有义,不及自然之无义也。”(《大正藏》第52册,第537页)
    1(清)董诰:《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旧唐书》卷七十九《傅奕传》,第349页。
    3参见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大正藏》第52册。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6473页。
    5参见罗香林著:《唐代三教讲论考》,载《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6(唐)薛用弱:《集异记·叶法善》,《太平广记》卷二十六《神仙二十六》引。
    7(唐五代)沈汾:《续仙传·司马承祯》,《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引。
    8(唐)卢肇:《逸史·罗公远》,《太平广记》卷二十二《神仙二十二》引。
    1(唐)张麓:《朝野佥载·薛怀义》,《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八《妖妄一》引。
    2(唐)张读:《宣室志·尹君》,《太平广记》卷二一《神仙二十一》引。
    3(唐)道宣:《续高僧传·齐逸沙门释昙显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唐)郑还古:《博异记·木师古》,《太平广记》卷四七四《昆虫二》引。
    5(唐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东柯院》,《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七《妖怪九》引。
    1(唐)沈氏:《惊听录·韦老师》,《太平广记》卷三十九《神仙三十九》引。
    2(唐)皇甫氏:《原化记·潘老人》,《太平广记》卷七十五《道术五》引。
    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李秀才》,《太平广记》卷七八《方士三》引。
    4(唐)牛僧孺:《玄怪录·叶天师》。
    5(唐)张读:《宣室志·孙思邀》,《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引。
    1(唐)林登:《续博物志·黄花寺壁》,《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引。
    2(唐)陈劭:《通幽记·东岩寺僧》,《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幻术二》引。
    1参见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义学管窥》,载《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6年。
    2参见《全唐文》卷三二、三六,第150、168页。
    3《本际经》的思想与佛教的关系,可参见姜伯勤《论敦煌本(本际经)的道性论》、《本际经与敦煌道教》,载《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道藏》第24册,第785页。
    5《资治通鉴》:“(上)问以阴阳数术,对曰:‘道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安有劳心以学数术乎?'上曰:‘理身无为则高矣,如理国何?'对曰:‘国犹身也,顺物自然而心无所私,则天下理矣'。上叹曰:‘广成之言, 无以过也'。承祯固请还山,上许之。”(《资治通鉴》卷二一O,中华书局,1976年,第6670页。)
    1颜真卿:《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全唐文》卷三四O,第1523-1524页:柳识:《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全唐文》卷三七七,第1694页。
    2所以,权德舆称赞他“本于玄览,发为至言”,见《中岳宗元先生吴尊师集序》,《全唐文》卷四八九,第2214页。权德舆又有《吴尊师传》,这篇传似有疑问,与前引权氏为吴筠文集所作序言颇不同,是否伪托,当再考证。载《道藏》第24册,第682页。
    3(唐)司马承祯:《天隐子》,《道藏》第21册,第699-700页。
    4(唐)司马承祯:《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1-898页。
    5(唐)吴筠:《玄纲论》,《道藏》第23册,第674-682页。
    6原始佛教以消除贪爱,消除烦恼的离苦状态为涅槃:部派佛教一般把涅槃看作是一种与世俗之人的生活环境或境界(世间)有本质区别的境界;大乘佛教则认为“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1(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97页。
    2(南朝梁)陶弘景编:《真诰》,《道藏》,第20册,第524-525页。
    3(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下《大正藏》第15册,第401页。
    4般若经中的“本无”与《老子》“无”的思想不尽相同。《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为万物由“无”而来,“无”为万物之始。这里所谈的“无”,并不是性空,而是万物未生前的状态:《老子》“无”的意义,有时与“道”相近;万物由道而来,未生时之状态为“无”,化生后则为“有”。所以支娄迦谶以“本无”倡万物原无自性,本不存在:和老子以“无”为万物之源,“无”生“有”实有极大差异。
    5(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一《道行品》,《大正藏》第8册,第426页。
    1(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八《强弱品》,《大正藏》第8册,第467页。
    2《太玄真一本际经》卷三《圣行品》,《敦煌宝藏》第124册,第190页。
    3《太玄真一本际经》卷二《付嘱品》,《敦煌宝藏》第127册,第165页.
    4《道教义枢》卷八《道性义》第二十九所引,《道藏》24册,第832页。
    5《道藏》第5册,第900页。
    1《太玄真一本际经》卷四《道性品》,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2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264页。
    2《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十二,《道藏》第13册,第457页。
    3《太玄真一本际经》卷一《护国品》,《敦煌宝藏》第124册,第265页。
    4(唐五代)杜光庭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82页。
    1(唐五代)杜光庭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82页。
    2(唐五代)杜光庭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82页。
    3(唐五代)杜光庭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82页。
    4把佛教的“空”与道家的“自然”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汉代佛经翻译中就已出现。在东汉译出的《光赞般若经》中就用“自然”来解释“空”,认为“一切诸法无所有,则谓自然”(《大正藏》第8册,第172页)。此时,是以中国传统的“自然”概念来帮助人们理解佛教的“空”。
    5《太玄真一本际经》卷四《道性品》,第264页。
    6(唐)王玄览:《玄珠录》卷上,《道藏》第23册第620页。
    7(唐)王玄览:《玄珠录》卷下,《道藏》第23册第630页。
    8(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55章,第438页。
    1(唐)陈劭:《通幽记·陆凭》,《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九《鬼二十四》引。
    2(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大正藏》第15册,第181页。
    3(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想》,《太平广记》卷二七九《梦四》引。
    1(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敬真》,《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引。
    2(唐)卢肇:《逸史·吴清妻》,《太平广记》卷六十七《女仙十二》引。
    3(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卷四十八《神仙四十八》引。
    1(唐)牛僧儒:《玄怪录》,《太平广记》卷一六《神仙十六》引,注出《续玄怪录》。
    1(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道行品》,《大正藏》第8册,第427-428页。
    2程毅中先生认为,《杜子春》源自《大唐西域记》中印度烈士池传说,参见《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79页。
    3(唐)薛渔思:《河东记》,《太平广记》卷四十四《神仙四十四》引。
    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
    5《大正藏》第8册,第471页。
    1《大正藏》第8册,第473页。
    2野马一语出自《庄子·逍遥游》,(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注引司马注云:“春月泽中游气也。”引崔云:“天地间气如野马驰也。”“野马”指大地飘浮于空中的游气,似有若无。此处亦可见佛教传译中对道家道教的援引。
    3(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8页。
    4(梁)陶弘景:《真诰》,《道藏》第20册,第490页。
    5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9页。
    1(唐)沈既济:《吕翁》,《太平广记》卷八二《异人二》引。
    2(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3(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老子》,中华书局,1998。
    4(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五《照明品》,《大正藏》第8册,第449页。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9页。)郭象注:“世有假寐而梦经百年者,则无以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梦者也。”
    2(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9页。
    3《庄子》有化蝶之梦,《列子》亦有蕉鹿之梦。《周穆王篇》:“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此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耶?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无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郑人先是得鹿失之以为梦,后又以梦得所失之鹿,是梦是觉,是虚是实,无法辨别清楚。故《注》云:“圣人之辨觉梦何邪? 直知其不异耳。”又云:“因喜怒而迷惑,犹不复辨觉梦之虚实,况本无觉梦也!”觉梦不异,本无觉梦的区别,可见这种觉梦齐一的思想乃《列子》此则梦寓言的意义所在。又张湛《列子序》言:“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忘坏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然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大归同于老庄。”参张湛所言,则可见蕉鹿之梦较化蝶之梦,在齐物之外更多地透露出世事虚幻的意味。
    1(唐)牛僧孺:《幽怪录·裴谌》,《太平广记》卷一十七《神仙十七》引。
    2(晋)干宝《搜神记》卷十。
    1(唐)任蕃:《樱桃青衣》,《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一《梦六》引。
    1朱谦之校释;《老子校释·十六章》,中华书局,1984年,第20页。
    2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度。以到彼岸为义。(参见《六度集经)等)
    3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四事,四摄即一、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参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
    4据史料记载,在竺道生之前,中国佛教认为,佛性至纯至善,一阐提人不具真信,善根断尽,故一阐提人不具 佛性,不能成佛,竺道生以般若实相学为根据,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实相”的体现,因此,不能说有一类众生不具佛性,不能成佛。阐提亦然:“阐提是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道生此说遭当时佛教界反对。直到《大般涅榘经》传入,果言一阐提人亦有佛性,亦能成佛,始证道生所言不谬。以此为契机,中国佛学转入一个以“众生悉有佛性”的佛性思想为主流的新阶段。
    1(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集经》,《大正藏》第12册,第365页。
    2(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49册,第15页。
    3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4朱熹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第154页。
    5《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札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6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学而》,中华书局,1990年,第25页。
    7程树德:《论语集释·颜渊》,第817页。
    1《大般涅槃经集解·师子吼品》,《大正藏》第37册,第541页.
    2朱谦之校释:《老子校释·七十九章》,中华书局,1984年,第23页。
    3(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万回师》,《说郛》卷五十二下。
    4(唐)薛用弱:《集异记·阿足师》,《太平广记》卷九七《异僧十一》引。
    1(唐)张读:《宣室志·广陵大师》,《太平广记》卷九七《异僧十一》引。
    2《洞玄灵宝相运度劫期经》,《道藏》第5册,第853页。
    3《敦煌道藏》第59册,第110页。
    1在这一层面上,道教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是认为人人皆有道性,代表了隋唐之后的多数道教思想家的立场;二是认为秉气不同,所以并非人人都有道性,吴筠即持此种主张。
    2(唐)孟安排编集:《道教义枢》,《道藏》第24册,第832页。
    3《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卷一,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546页。
    4《太玄真一本际经》卷九“秘密藏品”,《敦煌宝藏》第127册第283页。
    5《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十五,《道藏》第14册,第385页.
    6(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麒麟客》,《太平广记》卷五三《神仙五十三》引。
    7(唐)吴筠:《玄纲论·率性凝情章》,《道藏》第23册第680页上
    1(唐)吴筠:《玄纲论·同有无章》,《道藏》第23册,第675页。
    2(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敬真》,《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引。
    1胡适编校:《神会和尚遗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1(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十,《佛藏要籍选刊》第5册,第891页、894页。
    2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一,1947年四川省立图书馆刊行。
    3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二。
    4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二。
    5(唐)司马承祯:《天隐子·神仙》,中华书局影印刻本,1985。
    6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一。
    7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四。
    1(唐)司马承祯:《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1页.
    2(唐)皇甫氏:《原化记·贺知章》,《太平广记》卷四二《神仙四十二》引。
    1(唐)张读:《宣室志》,《太平广记》卷七四《道术四》引。
    2(唐)牛僧孺:《玄怪录·华山客》.
    3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4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5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
    6(明)一如:《三藏法教》。
    7(唐)高元瞢:《侯真人降生台记》,载《全唐文》卷七九。侯道华事亦见《太平广记》卷五一引《宣室志》,
    题《侯道华》。后沈汾《续仙传》、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皆有侯道华事。
    8郭庆藩辑:《庄子集释·刻意》,中华书局,1961年,第179页。
    9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九守》,中华书局,2000年,第110页。
    1(唐)成玄英:《老子义疏》卷二。
    2(唐)裴铡:《传奇·陶尹二君》,《太平广记》卷四0 《神仙四十》引。
    3(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费玄真》卷二,《云笈七签》卷九十九。
    1(唐)吴筠:《玄纲论·学则有序章》。
    2(唐)孟安排编集;《道教义枢》卷二十九《道性义》,《道藏》第24册,第831页。
    3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四:“道本虚玄,俗便滓秽。顺俗求道,失之于真,反俗修德,人之于妙。入妙则无可无不可,归真则无通无不通”。
    4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四,1947年四川省立图书馆刊行。
    5(唐)张读:《宣室志》,《太平广记》卷七四《道术四》引。
    6(唐)牛僧儒:《幽怪录》,《太平广记》卷一六《神仙十六》引。
    7《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十五,《道藏》第14册,第385页。
    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2(唐)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禅宗集成》第1册,第35页。
    3(唐)庞蕴:《庞居士语录》,《卍续藏》第120册,第55页。
    4(唐)陈劭:《通幽记·赵旭》,《太平广记》卷六十五《女仙十》引。
    5(唐)裴铏:《传奇·裴航》,《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五十》引。
    1(唐)戴孚:《广异记·边洞玄》,《太平广记》卷六十三《女仙八》引。
    2(唐五代)沈汾:《续仙传·刘商》,《太平广记》卷四十六《神仙四十六》引。
    1(唐)牛肃:《纪闻·郗鉴》,《太平广记》卷二十八《神仙二十八》引。
    2(唐)王建:《崔少玄传》,《太平广记》卷六七《女仙十二》引。
    3(唐)长孙巨泽:《卢陲妻传》《太平广记》卷六七《女仙十二》引。
    4(唐)李玫:《纂异记·浮梁张令》,《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鬼三十五》引。
    1(唐)牛肃:《纪闻·王旻》,《太平广记》卷七二《道术二》引。
    2(唐)韦绚:《仙传拾遗·唐若山》,《太平广记》卷二十七《神仙二十七》引。
    1(唐)牛僧儒:《幽怪录·裴谌》,《太平广记》卷一七《神仙十七》引。
    2(唐)牛僧孺:《幽怪录·刘法师》,《太平广记》卷十八《神仙十八》引,作《续玄怪录)。
    1(唐)刘肃《大唐新语·卢藏用》,《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谄佞二》引。
    2(唐)卢肇:《逸史·李虞》,《太平广记》卷四二《神仙四十二》引。
    1徐儒宗辨析“道德”与“伦理”,指出:“所谓‘道德',分言之,‘道'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德'是指‘道'之有得于心者而言。乃是主体的人对“道”的获得与把握。‘道德'联用,主要是指人的内在的修养.所谓‘伦理',就是人伦及其所包含的义理:就其实际效用而言,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所应遵守的外在行为准则。《礼记·大学》云:‘诚于中,形于外。'故人际外在的人伦准则必须以各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为根本。”(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但我们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不会作细致的划分,即将道德与伦理视为合于普遍认同的规范.
    2道教神灵的来源最为复杂,即使初创时期也很明显。唐以后的道教神祗主要来自于佛教、历史英雄人物和地方性信仰,甚至有些还具有拜火教、印度教及景教的背景。(参见柳存仁《一千八百年来的道教》,载《和风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89页。)
    3道教仙真中极多神化了的历史英雄人物,如关羽等。
    1南北朝时即有不少名士道僧以“善”统合佛、道,如(东晋)宗炳《明佛论》:“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弘明集》卷二)(北周)道安(二教论》:“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教迹虽异,理会则同。”(《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至唐代,尽管两教之间依然存在斗争及论争,但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而仍旧主要地以“善”为聚合点,《新唐书·徐岱传》:“始三家若矛檐然,卒同归于善。”唐德宗时比部郎中郭雄《忠孝寺碑铭》中也说:“儒、释、道三教均以忠孝为宗。”(《全唐文》卷五百一十一)唐代名僧宗密虽以儒、道为“权”,但亦言“惩恶劝善,同归于治”,以为“三教皆可遵行”。(《原人论》.《大正藏》第45册,第707页。)
    2(德)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我们所谓的(宗教)并不是基督教的宗教或犹太人的宗教.而是指一种心理能力或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但它使人感到有无限者(the Infinite)的存在,于是神有了各种不同的名称,各种不同的形象。没有这种信仰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宗教,连最低级的偶像崇拜或物神崇拜也不可能有。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在任何宗教中都能听到灵魂的呻吟,也就是力图认识那不可能认识的,力图说出那说不出的,那是一种对无限者的渴望,对上帝的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粱)僧祜:《弘明集·沙门不敬王者论》,《大正藏》第52册,第31页。
    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四《诺皋记上》,《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七《夜叉二》引。
    1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8页。
    2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83页.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对俗》,第53-54页。
    4(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序》,《全唐文》卷九三二。
    1(唐)牛肃:《纪闻·李思元》,《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二》引。
    2(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第1602页。
    3(宋)邢畏疏:《孝经注疏》,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第2548、2545页。
    4(明)吕维祺:《孝经或问》,《续修四库全书》第151册,第530页。
    5(唐)释道宣:《辨惑篇第二之三·叙列代王臣滞惑解下》,《广弘明集》卷7,《大正藏》第52册,第128页。
    1(东晋)慧远:《弘明集·沙门不敬王者论》,《大正藏)第52册,第30页。
    2(东晋)慧远:《弘明集·沙门不敬王者论》,《大正藏》第52册,第30页.
    3(唐)牛肃:《纪闻·李思元》,《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二》引。
    4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82页。
    5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92页。
    6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16页。
    7《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册,第3051页。
    8《老君音诵诫经》,《道藏》第18册.第201页。
    9《老君音诵诫经》,《道藏》第18册,第205页。
    1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尧典》,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页。
    2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孝行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3《尚书校释译论·微子》,第1071页。
    4《尚书校释译论·康诰》,第1291页。
    5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孝行览》,第95页。
    6(宋)邢昺疏:《孝经注疏》,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第2545页。
    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1(唐)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卷二,《大正藏》第37册,第259页。
    2(北凉)县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9,《大正藏》第12册,第419页.
    3(东汉)安世高译:《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大正藏》第16册,第778-779页。
    4(唐)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卷二,《大正藏》第37册,第259页。
    5(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2页。
    6《佛说父母恩重经》,《大正藏》第85册,第1403页
    7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25页。
    8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46页。
    9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97页。
    10(唐)胡慧超:《十二真君传·吴真君》,《太平广记》卷十四《神仙十四》引.
    11(唐)胡慧超:《十二真君传·兰公》,《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引。
    12程树德:《论语集释·为政》,第61页.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万章上》,中华书局,1983年,第302页。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离娄上》,第275页。
    3《礼记·祭义》,第154页。
    4(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16册,第517页。
    5(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16册,第519页。
    6《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礼记·祭义》:“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7(齐梁)刘勰撰,杨明照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灭惑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唐)唐临:《冥报记·张法义》。
    9(唐)唐临:《冥报记·谢弘敞妻》。
    1(唐)佚名:《异闻录·韦安道》,《太平广记》卷二九九《神九》。
    2(唐)陈劭《通幽记·萧遇》,《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八《鬼二十三》引。
    3程树德:《论语集释·为政》,第61页。
    4《孝经·谏诤章》,第9页。
    5《札记·曲礼下》,第3页。
    6《礼记·内则》,第87页.
    1程树德:《论语集释·里仁》,第226页。
    2《札记·内则》,第87页。
    3(后汉)迦叶摩腾共法兰译:《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册,第722页。
    4徐儒宗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5程树德:《论语集释·泰伯》,第507页。
    6(唐)韦绚;《仙传拾遗·阳翁伯》,《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引。
    7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83页。
    8(西晋)竺法护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摩诃目捷连品第三(十五偈)》:“是故当悦心,至孝事父母。用欢悦心故,人得胜天上。”又同经《宾头卢品第八(乞闭门十一偈)》:“我本经父母,生为子中尊。谨敬事其父,亦孝养于母。二亲及妹弟,奴客僮仆使。吾为父母说,饮食以时节。时起贪嫉意,不当食父母。”(《大正藏》第4 册,第191、192页。)
    1(唐)释宗密《盂兰盆经疏》卷上解说孝为儒释两家之宗:“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大正藏》第39册,第505页。)
    2《盂兰盆经)宣说报父母之恩,“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亿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西晋·竺法护译:《盂兰盆经》,《大正藏》第16册,第779页。)
    3如《佛说父母恩重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唐代《父母恩重经讲文》又大力敷衍《父母恩重经)内容,卷首曰.“经: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沾人品,心行愚懞,不思耶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无有人慈.此唱经文是世尊呵责也。前来父母有十种恩德,皆父母之养育,是二亲之劬劳。”讲经文又援引儒典阐释:“曾子曰:‘百行之先,无以加于孝矣。夫孝者,是天之经、地之义,孝感于天地也,通于神明,孝至于天,则风雨顺序:孝至于地,则百谷成熟;孝至于人,则重译来贡:孝至于神,则冥灵祜助。'又太公家教:‘孝子事亲,晨省暮省:知饥知渴,知暖知寒:忧则共戚,乐即同欢:父母有病,甘美不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闻乐不乐,见戏不看;不修身体,不整衣冠:待至疾愈,整亦不难。”(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第969、972页。)
    4(唐)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259页。
    5(唐)胡慧超:《十二真君传·兰公》,《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引。
    6(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敬真》,《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引.
    1(唐)王建:《崔少玄传》,《太平广记》卷六十七《女仙十二》引。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百十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唐)薛渔思:《河东记》,《太平广记》卷三0六《神十六》引。
    2(唐)宗密《佛说盂兰经疏》卷上,《大正藏》第39册,第505页。
    3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1页。
    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第439页。
    5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25页。
    6《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
    1《牟子理惑·正诬论》,《弘明集》卷1,《大正藏》第52册,第2页。
    2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219页。
    3(东晋)失名译:《佛说孝子经》,《大正藏》第16册,第780页。
    4(东晋)孙绰:《喻道论》,《弘明集》卷3,《大正藏》第52册,第17页。
    5(唐)宗密:《佛说盂兰盆经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505页。
    6(唐)法琳:《辩正论》,《大正藏》第52册。
    1(唐)法琳:《破邪论》,《大正藏》第52册。
    2(唐)法琳:《辩正论》,《大正藏》第52册。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
    4(三国吴)康僧会:《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12页。
    5《佛说菩萨睒子经》,《大正藏》第3册,第438页。
    6(刘宋)(?)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0页。
    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8《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引《灵宝经》,《道藏》第24册。
    9(粱)陶弘景编撰:《真诰》卷十六,第20册,第490页。
    10王明校注:《抱朴子内篇校注》,第90页.
    1(唐)韦绚撰,《太平广记》卷三十二《神仙三十二》引。
    2《佛般泥洹经》卷下,《大正藏》第l册,第172页。
    3《大正藏》第1册,第2页。
    4《长阿含经》卷一一,《大正藏》第1册,第7l页。
    5(唐)宗密:《佛说盂兰盆经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505页。
    6(唐)神清撰,慧宝注:《北门录》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608页。
    7(后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大正藏》第24册,第997页。
    8(东汉)安世高译《佛说骂意经》,《大正藏》第17册,第531页。
    9(唐)郎馀令:《冥报拾遗》,中华书局,1992年版。
    10(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七十一,《大正藏》第53册,第269页。
    11程树德:《论语集释·子罕》,第565页。
    12《孝经·广扬名章》,第9页。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为政》,第30页。
    2周秉钧译注:《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323页。
    3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82页。
    4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05页。
    5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35页.
    6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05页。
    7《洞玄灵宝玄门大义》,《道藏》24册,第738-739页。
    8(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大正藏》第12册,第279页。
    9(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贡高品》,《大正藏》第8册,第425页。
    10(三国吴)康借会译:《六度集经》第八卷《明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45页。
    11(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五卷《忍辱度无极章》:“宁为天仁贱,不为豺狼贵”,“宁为有道之畜,不为无道之民”。(《大正藏》第3册,第25页。)
    1(唐)窦维鋈:《广古今五行记》,《太平广记》卷一三九《征应五(邦国咎征)引
    2(唐)杜确:《肃宗朝八宝》,《太平广记》卷四0四《宝五(杂宝下)》引。
    3(唐)成玄英《老子义疏》卷五。
    4(唐)成玄英《老子义疏》卷五。
    5(唐)成玄英《老子义疏》卷一。稍晚于成玄英的道教学者吴筠在其《心目论》中有一段话可作为成玄英这一思想的注脚:“睹有而如见空寂,闻韶而若听谷单,与自然而作侣,将无欲以为明。……窒欲于未兆,解纷于未扰。”(《宗玄集》卷中《心目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页。)
    6(晋)葛洪撰,王明校注:《抱朴子内篇·释滞篇》,第148页。
    1(唐)成玄英:《老子义疏》卷三。
    2(唐)韦绚:《仙传拾遗·颜真卿》,《太平广记》卷三十二《神仙三十二》引。
    3(唐)韦绚;《仙传拾遗·唐若山》,《太平广记》卷二十七《神仙二十七》引。
    4《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道藏》第24册,第671页。
    5(唐)胡慧超:《十二真君传》,《太平广记》卷十四《神仙十四》引。
    1李隐:《奇事记》,《太平广记》卷七三《道术三》引。
    1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05-406页。
    2《尚书·金滕》.
    3《诗经·郑风·叔于田》。
    4《诗经·齐风·卢令》。
    5《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6《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7《左传·定公四年》。
    8《左传·昭公十二年》.
    9《国语·周语》。
    10《左传·隐公六年》。
    11《左传·襄公七年》。
    12《左传·昭公二十年》。
    13《国语·周语》。
    14《国语·晋语》。
    15孔子认为,“仁”是一切美德的总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出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这里讲的孝、悌、恭、敬、忠、宽、信、敏、惠等美德,是“仁”在人的道德行为上的表现。孔子还指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这里说的“爱”与“恕”等美德,是“仁”中人的道德感情上的表现。“刚、毅、木(质朴)、讷(言语不轻易出口),近仁。”“。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巧言令色,鲜仁矣。”(《论语·学而》)这里所说的刚、毅、木、讷、訒等美德。是仁在人的语言仪表上的表现。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仁中引申出人的其他美德。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智者利仁”(《论语·里仁》),“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论语·雍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罕》),等等。在这里,“礼”、“乐”、“智”、“勇”、“不忧”、“静”、“寿”、“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德目,都是仁在不同方面的从属义。可见,孔子以“仁”为核心而建构的道德范畴体系,既包括有人的认知心理、语言仪表、道德感情、行为动机等主观因素,也包含有人的道德 行为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仁”的社会内容。“仁”既是一个道德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孔子进一步把仁的道德概念下落到政治层面,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德治”与“刑治”的对比中,他虽不否认“刑治”,但认为“德治”优于“刑治”,“德治”是治国的根本之道。而“德治”正是以“仁”为前提和基础。(参见白奚:《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的价值提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中阿含经》卷五三之《痴慧地经》,《大正藏》第1册,第761页。
    2(南朝梁)宋文明:《道教义》,敦煌经卷S1438号,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第641页。
    3(刘宋)慧简译:《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大正藏》第1册,第828页。
    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
    S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38页。
    1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37页。
    2(唐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四十五,《道藏》第14册,第542页。
    3《大正藏》第1册,第828页。
    4《佛说阿那律八念经》,《大正藏》第1册,第836页。
    5《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大正藏》第1册,第828页。
    6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42-243页。
    7(唐)郑还古:《博异记·郑洁》,《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再生六》引。
    8程树德:《论语集释·里仁》,第226页。
    9(三国)康僧会编译:《六度集经·戒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18页。
    10(三国)康僧会编译:《六度集经·戒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18页。
    1(三国)康僧会编译:《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33页。
    2《佛天解梵志阿颰经》,《大正藏》第1册,第260页。
    3孟子扩大了“仁”的对象和范围。在“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之外,又提出“爱物”。“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首先是“亲亲”,即要求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施以爱心:其次,是“仁民”,即对血缘关系以外的民众施以同情、尊重与救助:最后,是“爱物”,即要求对人类之外的宇宙万物,施以爱心。新儒学将“仁”扩展至自然万物,如明代王守仁所说的不仅爱亲人、爱一切人,还要“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大学问》)
    4周制天子或诸侯每月初一杀羊祭祖,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
    5战国末年,《吕氏春秋·爱类》篇,可能是一篇儒者之言,它不同意孟子把“爱物”规定为“仁”的内容,只把“仁”限于“爱类”即“仁于人”的范围之内:“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使之,无不行也。”
    6(唐)唐临:《冥报记·戴胄》。
    7(唐)唐临:《冥报记·北齐仕人梁》。
    8程树德:《论语集释·乡党》,第635页。
    1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80页。
    2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32页。
    3(唐)唐临:《冥报记·孔恪》。
    4程树德:《论语集释·述而》,第431页。
    1(唐五代)杜光庭:《仙传拾遗·孙思邈》,《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引。
    2(唐)唐临《冥报记·陈严恭》。
    3(唐)万庄:《放鱼记》,《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水族七》引。
    4(唐)唐临:《冥报记·周武帝》。
    5(唐)唐临:《冥报记·赵文若》。
    6(唐)郎馀令:《冥报拾遗·方山开》。
    7(唐)郎馀令:《冥报拾遗·刘摩儿》。
    8(唐)郎馀令:《冥报拾遗·任五娘》。
    9(唐)陈劭:《通幽记·皇甫恂》,《太平广记》卷三百二《神十二》引。
    10(唐)林登:《续博物志》,《太平广记》卷四七0《水族七》引,注出《博物志》。
    1(唐)赵业:《魂游上清记》,《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一《再生七》引。
    2(唐)牛肃:《纪闻·赵业》,《太平广记》卷七十二《道术二》引。
    3(唐)裴鉶:《传奇·崔炜》,《太平广记》卷三十四《神仙三十四》引。
    1(唐)李朝威:《柳毅》,《太平广记》第四百一十九卷《龙二》引。
    2(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3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9册,第821页。
    4(唐)陈劭:《通幽记·韦讽女奴》,《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五《再生》引。
    5(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恕》,《太平广记》卷二七九《梦四》引。
    6(唐)韦绚:《仙传拾遗·刘无名》,《太平广记》卷四十一《神仙四十一》引。
    1(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一,《道藏》第18册,第166页。
    2(唐)牛肃:《纪闻·王曼》,《太平广记》卷七十二《道术二》引。
    3(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正藏》第13册,第777页。
    4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道藏》第6册,第884页.
    5(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白椿夫》卷二,《道藏》第10册,第881页。
    1(唐五代)谭峭:《化书》,《道藏》第23册,第589页。谭峭以“虚”为万物的本源和归宿,他认为,“道”具有本体和变化的两重职能,就本体说,它是“虚”,就变化说,它为“化”。“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此即为虚、物变化的两个过程。从“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来说,是道顺而生万物的变化过程,即“道之委也”。由“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是万物还原于“道”的变化过程,即“道之用也”。就是说,有形的万物是始源于虚,又还原于虚,杳无的虚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的归宿。由于虚顺次经过神、气、形的过程产生万物而充塞宇宙;由于万物的形返回经过气、神、虚的过程使虚明空寂而复归消失。虚、物的相互转化,即是万物的生灭物质循环。
    2 《秘要诀法·修真旨要》,《中华道藏》第45卷,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75页。
    3(晋)葛洪:《神仙传·张道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82页。
    4(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正藏》第13册,第777页。
    1(唐)胡慧超:《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太平广记》卷十四《神仙十四》引。
    1(唐)薛用弱:《集异记·奚乐山》,《太平广记》卷八四《异人四》引。
    2 《礼记·礼运》,第70页。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梁惠王下》,第213页。
    4 “太平气”公正无私、平均博爱,“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生,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心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48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6页。
    1 “三天”,指“玉清”、“上清”、“太清”三者,也称三境。(参见《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藏》第1册。)
    2 “九天”,指“郁单无量天”、“上上禅善无量寿天”、“梵监须延天”、“寂然兜术天”、“波罗尼蜜不骄乐天”、“洞元化应声天”、“灵化梵辅天”、“高虚清明天”(或作“梵迦摩夷天”),“无想无结无爱天”(或作“波梨答惒天”)。(参见《上清太上开天龙跷经》,《道藏》第33册,及《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道藏》第34册。)
    3(唐)郑还古:《博异志·吕乡筠》,《太平广记》卷二百四《乐二》引。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30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46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4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9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39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61页.
    6(唐)柳详:《潇湘录·益州老父》,《太平广记》卷二三《神仙二十三》引。
    7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95页。
    8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04页。
    9 程树德:《论语集释·尧曰》,第1345页。
    1(三国吴)康僧会:《六度集经》第八卷《明度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45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30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68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
    5(唐)李隐:《奇事记》,《太平广记》卷七三《道术三》引
    6(唐)柳详:《潇湘录》,《太平广记》卷三0三《神十三》引。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孙丑上》,第227页。
    8 程树德:《论语集释·为政》,第61页。
    9 程树德:《论语集释·颜渊》,第817页。
    10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84页。
    1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98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95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04页。
    3(唐)阙名:《海山记》,载(明)陶宗仪《说郛》卷一百十下。
    4(唐)阙名:《迷楼记》,(明)陶宗仪《说郛》卷一百十下。
    1 亦作“龙逢”,指关龙逢,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被桀所杀。
    2(唐)佚名撰,载(明)陶宗仪《说郛》卷三二。
    1(唐)佚名撰,载(明)陶宗仪《说郛》卷三二。
    2(晋)葛洪著,王明校注:《抱朴子内篇·论仙》,第17-18页。
    1 王明:《太平经校注》,第434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31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12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05页。
    5 《温京兆》,《太平广记》卷四十九《神仙四十九》引。
    6(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太平广记》卷一二三《报应二十二(冤报)》引。
    1(唐)柳详:《潇湘录》,《太平广记》卷三三五《鬼二十》引。《太平广记》将此篇归入“鬼”类,李剑国以妇人为神女,当以李说为是(参见《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第931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41页。
    3(三国吴)康僧会:《六度集经·忍辱无极章》,《大正藏》第3册,第23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46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49页。
    2(唐)牛僧孺:《玄怪录》,《太平广记》卷二九六《神六》引。
    1(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王璃》,第71页。
    2(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眭仁蓓》,第28页。
    3(唐)牛僧孺:《玄怪录·吴全素》。
    4(唐)薛渔思:《河东记·辛察》,《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再生十一》引。
    5(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李山龙》,第45页。
    1(唐)李玫《纂异记·浮梁张令》,《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鬼三十五》引。
    2 《礼记·礼运》,第70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98页。
    4 《太平经钞》庚部,《道藏》第24册,第357页。
    1 《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又,《资治通鉴》载同事:“(上)问以阴阳数术,对曰:‘道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安有劳心以学数术乎?'上曰:‘理身无为则高矣,如理国何?'对曰:‘国犹身也。顺物自然而心无所私,则天下理矣'。上叹曰:‘广成之言,无以过也'。承祯固请还山,上许之。”(《资治通鉴》卷二一0,第6670页。)
    2(唐)顾况:《仙游记》,《全唐文》卷五二九。
    1(唐)牛僧孺:《玄怪录·和神国》,《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三《再生九》引。
    2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黄帝篇》,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1(唐)李绰:《尚书故实》,《太平广记》卷四八《神仙四十八》引。
    1(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坤》,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1980年。
    2 按甲骨文学者陈梦家和胡厚宣的研究,当时没有任何祭祀献于上帝,也没有任何祷词陈于上帝,上帝与人之间得以人的祖先为中介。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胡厚宣:《殷墟卜辞中的上帝与王帝》,载《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3 张光直著,张良仁、岳红彬译:《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第156页。
    4 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高宗肜日》,中华书局,2005年第992页。
    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西析戡黎》,第1047页。
    1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康诰》,民彝就是人们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旧注为:“天与我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君爽》,第1553页。
    3 程树德:《论语集释·述而》:“天生德于予”。
    4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召诰》,第1431页。
    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召诰》,第1476页。
    6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洪范》,第1143页。
    7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商书·高宗彤日》,第992页。
    8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酒诰》,第1380页。
    9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秦誓上》,第2168页。
    10 《诗经·大雅》,第104页。
    11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周书·大诰》,第1261页。
    12 《诗经·大雅》,第112页。
    13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虞夏书·皋陶谟》,第392页。
    14 《诗经·大雅》,第117页。
    1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君奭》,第1553页。
    16 《国语》卷二,周语中,单襄公说:“先王这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7 朱谦之校释:《老子校释·七十九章》,中华书局,1984年。
    1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第194页。
    2(东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命义篇》,中华书局,1990年。
    1(梁)僧祐撰:《弘明集》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17页。
    2(梁)僧祐撰:《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34页。
    3(梁)僧祐撰:《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36页。
    4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论》,中华书局,1972,第946-947页。
    5(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归心》,中华书局,1993年。
    1 王明:《太平经合校·为父母不易诀》,第625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不可不祠诀》,第603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不可不祠诀》,第605页。
    4 《道藏》第24册,第851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
    6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0页。
    7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73-374页。
    8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70页。
    9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4页。
    1(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卷七,《大正藏》第32册,第253页。
    2(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正藏》第30册,第279页。
    3(梁)僧祐撰:《弘明集》卷五《三报论》,《大正藏》第52册,第9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4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
    6(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教戒篇第一》,《道藏》第18册,第477页。
    7(唐)李荣:《道德经注》46章。
    8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4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3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4页。
    5(唐)佚名:《阴德传·刘弘敞》,《太平广记》卷一一七《报应十六(阴德)》引。
    6(唐)袁郊:《甘泽谣·韦驺》,《太平广记》卷三一一《神二十一》引。
    1(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65页。
    2(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六,《大正藏》第23册,第798页。
    3(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第279页。
    4 《善恶因果经》,《大正藏》第85册,第1381-1382页。
    5 《善恶因果经》,《大正藏》85册,第1382页。
    6 《善恶因果经》,《大正藏》第85册,第1383页。
    1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道藏》第5册,第861页。
    2 蒙文通校:《李荣<老子注>》卷二,1947年由四川省立图书馆刊行。
    3(唐)卢肇:《逸史·卢叔伦女》,《太平广记》卷一二五《报应二十四(冤报)》引。
    4(唐)薛渔思:《河东记·卢从事》,《太平广记》卷四三六《畜生三(马)》引。
    5(唐)李玫:《纂异记·齐君房》,《太平广记》卷三八八《悟前生二》引。
    1(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三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南朝陈)真谛译:《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云何品》,《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第197页。
    3 唐法宝《俱舍论疏》卷一谓:“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
    4(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483页。
    5(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中华书局,1959年。
    6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2页。
    1(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北京:中华收局点校本1995,第514页。
    2(唐)牛僧孺:《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 《大正藏》第19册,第144页。
    1 《大正藏》第1册,第375页。
    2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道藏》第3册,第416页。又,《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天尊告曰:众生父母眷属,当随地狱。死亡之后,建修功德,善会死魂,讬生上天,不坠恶道,流传国界。依道教修行,拔度亡魂,不经地狱。如修道功德无量,随罪轻重,各受果报。或造广恶,不修片善,命没之后,勒入二十四地狱,依法考罪;第一曰监天地狱,第二曰平天地狱,第三曰九天地狱,第四曰律令地狱,第五曰冷清地狱,第六曰无量地狱,第七曰太真地狱,第八曰三六地狱,第九曰天乙地狱,第十曰黑劫地狱,第十一女青地狱,第十二拷掠地狱,第十三刀山地狱,第十四剑树地狱,第十五铜树地狱,第十六勒床地狱,第十七火山地狱,第十八炉炭地狱,第十九铜汁地狱,第二十曰锯解地狱,第二十一石硖地狱,第二十二寒冰地狱,第二十三河伯地狱,第二十四曰热火地狱。”(《道藏》第2册,第41页)
    3(后秦)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第四》,《大正藏》第1册,第126-127页。
    4 《道藏》第6册,第55页。
    5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道藏》第1册,第2页。
    6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道藏》第24册,第667页。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七《金刚经鸠异》,《太平广记》卷一0六《报应五(金刚经)》引。
    2(唐)陈劭:《通幽记·皇甫恂》,《太平广记》卷三百二《神十二》引。
    3 《无上内秘真藏经》,《道藏》第1册,第452页。
    4(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道藏》第18册,第166页。
    5(唐)唐临:《冥报记·周武帝》。
    6(唐)唐临:《冥报记·赵文若》。
    7(唐)郎馀令:《冥报拾遗·方山开》。
    8(唐)郎馀令:《冥报拾遗·刘摩儿》。
    9(唐)郎馀令:《冥报拾遗·任五娘》。
    10(唐)陈劭:《通幽记·皇甫恂》,《太平广记》卷三百二《神十二》引。
    1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道藏》第6册,第118页。
    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1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对俗》,第47页。
    4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道藏》第4册,第367页。
    5 《抱朴子·微旨》。
    6 《抱朴子·对俗》。
    1(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薛逢》,《太平广记》卷五四《神仙五十四》引,注出《神仙感遇录》。
    2(唐)戴孚:《广异记·辅神通》,《太平广记》卷七十二《道术二》引。
    3 《抱朴子·对俗》。
    4(唐)王梵志撰,张锡厚校辑:《王梵志诗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孙宝》。
    6(唐)牛僧孺:《玄怪录》。
    1 《春秋繁露·基义》。
    2 《春秋繁露·基义》。
    3 《春秋繁露·对策》。
    4 王明:《太平经合校》上,中华书局,1960年第一版,第36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上,中华书局,1960年第一版,第439页。
    1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道藏》第23册,第416页。
    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页。
    4(唐)郑伸:《稚川记》,《太平广记》卷二十八《神仙二十八》引。
    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页。
    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5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5页.
    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15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页。
    6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00页。
    7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60页。
    8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74页。
    9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0页。
    10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64页。
    1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12-513页。
    1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64页。
    1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2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45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26页。
    4 王明:《太平经合校·病归天有费诀》。
    5 王明:《太平经合校·三合相通诀》。
    6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96页。
    7 王明:《太平经合校·瑞议训诀》。
    8 王明:《太平经合校·解承负诀》。
    9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26页。
    10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49页。
    11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52页。
    12 王明:《太平经合校·生物方诀》。
    13(唐)李隐:《奇事记·冉遂》,《太平广记》卷三0六《神十六》引。
    14 王明:《太平经合校·行道有优劣法》。
    1 王明:《太平经合校》上,第251-252页,中华书局,1960年第一版。
    2(唐)卢肇:《逸史·严武盗妾》,《太平广记》卷一三0《报应二十九(婢妾)》引。
    3(南朝梁)陶弘景编撰:《真诰》卷四《运象篇第四》,《道藏》第20册,第490页。
    4(南朝梁)陶弘景撰:《养性延命录》卷上《教戒篇第一》,《道藏》第18册,第477页.
    5(南朝梁)陶弘景编撰:《真诰》卷六《甄命授第二》,《道藏》第20册,第510页。
    6(唐)李荣:《道德经注》73章。
    7(唐)李荣:《道德经注》74章。
    8(唐五代)杜光庭撰:《道教灵验记序》,《道藏》第10册,第801页。
    1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道藏》第11册,第429页。
    2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道藏》第11册,第418页。
    3 《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道藏》第11册,第355页。
    4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道藏》第11册,第349页。
    5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道藏》第11册,第414页。
    6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道藏》第6册,第81页。
    7(唐)赵业:《魂游上清记》,《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一《再生七》引。
    1(唐)释道释:《李校尉》,《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九《畜兽六(豕)》引。
    2(唐)唐临:《冥报记》。
    3 《中本起经》卷上,《大正藏》第4册,第153页。
    4(唐)张读:《宣室志·李生》,《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五《报应二十四(冤报)》引。
    5(唐)佚名:《阴德传·韦判官》,《太平广记》卷一二三《报应二十二(冤报)》引。
    1(唐)释道宣:《续高僧传·梁九江东林寺释道融传》卷二六《感通上》。
    2(唐)韦绚:《仙传拾遗·唐若山》,《太平广记》卷二十七《神仙二十七》引。
    3(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大正藏》第16册,第32页。
    4(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卷十二,《大正藏》第44册,第697页。
    5(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册,第265页。
    6 王明校注:《抱朴子内篇·微旨》。
    1(唐)薛用弱:《集异记·阿足师》,《太平广记》卷九七《异僧十一》引。
    2(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韦氏子》,《太平广记》卷一0一《释证三》引。
    3(唐)牛肃:《纪闻·屈突仲任》,《太平广记》卷一00《释证一》引。
    4(唐)薛渔思:《河东记》,《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玄怪录》。
    5(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七《金刚经鸠异》,《太平广记》卷一0六引。
    1(唐)唐临:《冥报记·李山龙》。
    2(唐)戴孚:《广异记·卢氏》,《太平广记》卷一0四《报应三(金刚经)》引。
    3(唐)郑还古:《博异记·郑洁》,《太平广记》卷三八0《再生六》引。
    4(唐)牛肃:《纪闻·李虚》,《太平广记》卷一百四《报应三》引。
    1(唐)陈劭:《通幽记·窦凝妾》卷一百三十《报应二十九》引。
    1 《尚书》,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1980年。
    2 《诗经·大雅·江汉》,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1980年。
    3 《诗经·小雅·楚茨》。
    4 《诗经·小雅·信南山》。
    5 《诗经·小雅·南山不台》。
    6 《诗经·小雅·甫田》。
    7 《诗经·小雅·瞻彼洛矣》。
    8 《诗经·周颂·雝》。
    9 《诗经·鲁颂·泮水》。
    10 《诗经·豳风·七月》。
    11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
    12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13 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
    14(东汉)桓谭:《新论·形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5 《山海经·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东(交胫国之东),其人为黑色,寿,不死。”
    16 《楚辞·远游》:“过羽人之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淮南子·时则篇》:“不死之野”。
    17 《韩非子·说林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山有巫咸诸巫“皆操不死之药”。《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1 《集仙录》,(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八《道部》十《养生》引。
    2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4页.
    3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89页。
    4(南朝宋)陆静修撰:《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9册,第822页
    5(晋)葛洪:《抱朴子·地真》。
    6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67页。
    7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16页。
    8 饶宗颐撰:《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8页。
    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十六《黄白》,第262页。
    2(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3(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勤求》,第252页。
    4(唐)韦绚:《颜真卿》,《太平广记》卷三十二《神仙三十二》引。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438页。
    1(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黄白篇》,第287页.
    2 《道藏》第11册,第507页。
    3 《中国道教史》,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214页。
    4(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13章。
    5(唐)李荣:《道德经注》6章。
    1(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75章。
    2(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6章。
    3(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33章。
    4(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50章。
    5(唐)成玄英:《道德经义疏》73章.
    6(唐)李荣:《道德经注》第33章。
    7(唐)裴鉶:《传奇·江叟》,《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引。
    1 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南朝宋)郑道子:《神不灭论》,(南朝梁)僧祐编:《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28页。
    3(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31页。
    1(晋)宗炳:《明佛论》,《弘明集》卷二,第9页。
    2 《周易系辞》,《四部备要》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第53页。
    3 《周易系辞》。
    4 早期道教认为人只有一生,“夫物生者,皆有终尽,人生亦有死,天地之格法也”(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第341页),“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太平经不用大言无效诀一一0》),“万物之中.人为最贵,而人处在天地之间,皆知生之日,不知死之日。善恶之人,富贵贫贱,各愿寿老,谁欲共天?夫死者人所不乐,而见一切岂能免乎?唯有不生,无此难耳”(《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道藏》第24册,第716页。)。随着佛教盛传,道教融摄佛教之说,吸取、改造了佛教轮回、五道等说,认为“天地败而复成,众生死而复生,无有穷已”(《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道藏》第5册,第861页。)。
    5(唐)慧能:《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
    6 参见(后汉)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下,(三国)康僧会:《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序》,《大正藏》第15册,第163-170页。
    7(唐)徐铉:《稽神录·赵瑜》,《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三《神二十三》。
    8(唐)牛僧孺:《玄怪录·吴全素》。
    1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601页。
    2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525页。
    3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526页。
    4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5(唐)牛肃:《纪闻·王曼》,《太平广记》卷七十二《道术二》引。
    6(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芳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41页。
    7(唐)道世撰:《法苑珠林》第八十八卷,《大正藏》,第53册,第932页。
    1 《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72页。
    2(唐)唐临;《冥报记·豆卢夫人》,《太平广记》卷一百三《报应二(金刚经)》引。
    3(唐)唐临:《冥报记·谢宏敞妻》,《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六《再生十二》引。
    4(唐)牛肃:《纪闻·张无是》,《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二》引。
    5(唐)郎馀令:《冥报拾遗·赵文若》,《太平广记》卷一百二《报应一》引。
    6(唐)牛肃:《纪闻·李虚》,《太平广记》卷一百四《报应三》引。
    7(唐)陈劭:《通幽记·王抡》,《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九《再生五》引。
    8(唐)郎馀令:《冥报拾遗·兖州人》,《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七《神七》引。
    9(唐)郎馀令:《冥报拾遗·刘摩儿》,《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二《报应三十一(杀生)》引。
    10(唐)唐临:《冥报记·郑师辩》,《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九《再生五》引。
    11(唐)唐临:《冥报记·赵文若》,《太平广记》卷一百二《报应一(金刚经)》引。
    12(唐)张读:《宣室志·许文度》,《太平广记》卷一0一《释证三》引。
    1(唐五代)沈汾:《续仙传·元柳二公》,《太平广记》卷二十五《神仙二十五》引。
    2(唐)唐临:《冥报记·康抱》。
    3(唐)张读:《宣室志·娄师德》,《太平广记》卷二七七《梦二》引。
    4(晋)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引。
    1(唐)卢肇:《逸史·太阴夫人》,《太平广记》卷六十四《女仙九》引。
    2(唐)卢肇:《逸史》,《太平广记》卷三十五《神仙三十五》引。
    3(唐)卢肇:《逸史》,《太平广记》卷四十八《神仙九》引。
    4(唐)卢肇:《逸史》,《太平广记》卷十九《神仙十九》引。
    5(唐)陈劭:《通幽记·卢仲海》,《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八《鬼二十三》引。
    6(唐)唐临:《冥报记·睦仁蓓》,《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七《神七》。
    7(唐)唐临:《冥报记·张公瑾妾》,《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九《报应二十八》引。
    8(唐)唐临:《冥报记·柳智感》,《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八,《神八》引。
    1(唐)牛僧孺:《玄怪录·马仆射总》。
    2(唐)钟簬:《前定录·薛少殷》,《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定数七》引。
    3(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蒋济亡儿》。
    4(晋)葛洪:《神仙传·马鸣生》,《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引。
    5(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第53页。
    6(唐)卢肇:《逸史·李松》,《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禽鸟一(鹤)》引。
    1(唐)张荐:《灵怪集·郭翰》,《太平广记》卷六十八《女仙十三》引。
    2(唐)陈劭:《通幽记·赵旭》,《太平广记》卷六十五《女仙十》引。
    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46页。
    2(唐)牛僧孺:《幽怪录·裴谌》,《太平广记》卷一十七《神仙十七》引。
    3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唐)郑还古:《博异志·白幽求》,《太平广记》卷四十六引。
    2 《桓真人升仙记》,《道藏》第5册,第513页。
    3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天名)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谛云:那罗,翻为人。延,为生本。梵王是众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日:‘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人生本也。'慧琳音义六曰:‘那罗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纽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养,若精诚祈祷多获神力也。'同二十五曰:‘此云力士。'涅榘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慧苑音义上曰:‘那罗延,此云坚固也。'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种神。'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纽费(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第一字为种子。毗是空义,瑟纽是进义,生义,乘空而进,所谓此天乘迦娄罗鸟而行空中也。私谓,释迦于五部佛中乘迦娄坐,即是虚空进行之义也。'秘藏记下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又,十九执金刚之一。”
    4 参见(唐)道绰:《安乐集》,《大正藏》第47册。
    1(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般舟三昧经·问事品第一》,《大正藏》第13册,第897页。
    2(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张果》,《太平广记》卷三0《神仙三十》引。
    3(唐)张读:《宣室志·尹君》,《太平广记》卷二一《神仙二十一》引。
    4(唐)皇甫氏:《原化记·陆生》,《太平广记》卷七二《道术二》引。
    5(唐)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太平广记》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赵业》,《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一《再生七》引。
    2 《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三《再生九》。
    1 闻一多:《神仙考》,《闻一多全集》,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
    2(唐)戴孚:《广异记·慈心仙人》,《太平广记》卷三十九《神仙三十九》引。
    3(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卷一十六《神仙一十六》引。
    4(唐)戴孚:《广异记·张李二公》,《太平广记》卷二十三《神仙二十三》引。
    5(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麒麟客》,《太平广记》卷五三《神仙五十三》引。
    6(唐)皇甫氏:《原化记》,《太平广记》卷二五《神仙二十五》引。
    7(唐)卢肇:《逸史·卢李二生》,《太平广记》卷十七《神仙十七》引。
    1 弥勒净土的着眼处,是实现人间净土,即人身心净化和国土净化。(参见《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等,《大正藏》第14册。)
    2 阿閦译为不动,说明从初发心,重视慧学,照见一切法皆空,依般若智,证真如理,见如来道。阿朗佛净土生活富足、社会安定、人民快乐、环境优美。(参见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大正藏》第11册,第751页。)
    3 琉璃光佛发十二大愿,希求人人平等,发展文化教育,成就一切事业,使生产丰富,医药具足,衣食如意,人民安乐,特别注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没有杀盗淫妄种种罪恶,人人有健康的体格,高尚的精神。
    4 弥陀净土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生活平等和谐,居民身心健康。(参见《佛说般舟三昧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等,《大正藏》第12、13册。)
    5(刘宋)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
    6(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65页。
    7 参见《无量寿经》。
    1 “善法堂”为弥勒所居。“尔时此富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发愿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参见《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2(唐)牛肃:《纪闻·洪防禅师》,《太平广记》卷九十五《异僧九》引
    3(唐)陈劭:《通幽记》,《太平广记》卷六十七《女仙十二》引。
    1(唐)卢肇:《逸史·任生》,《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引。
    2(唐)唐临:《冥报记·东魏邺下人》。
    3(唐)唐临:《冥报记·北齐冀州人》。
    4(唐)杨嗣复:《报应记·宋衍》,《太平广记》卷一0六《报应五(金刚经)》引。
    5(唐)薛用弱:《集异记·邢曹进》,《太平广记》卷一百一《释证三》引。
    6(唐)唐临:《冥报记·李大安》,《太平广记》卷九九《释证一》引。
    1(唐)牛肃:《纪闻·僧齐之》,《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二》引。
    2(晋)葛洪:《神仙传·马鸣生》,《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引。
    3(唐)裴鉶:《传奇·江叟》,《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引。
    4(唐)卢肇:《逸史·刘晏》,《太平广记》卷三九《神仙三十九》引。
    5(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郑仁本弟》,《太平广记》卷三七四《灵异》引。
    6(唐)皇甫氏:《原化记·采药民》,《太平广记》卷二五《神仙二十五》引。
    1(唐)张读:《宣室志·赵生》,《太平广记》卷四百十七《草木十二·药怪》引。
    2(唐)薛渔思:《河东记·李自良》,《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三《狐七》引。
    3(唐)卢肇:《逸史·骡鞭客》,《太平广记》卷三二《道术二》引。
    4(唐)韦绚:《仙传拾遗·颜真卿》,《太平广记》卷三二《神仙三十二》引。
    5(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卷一六《神仙十六》引。
    1 王逸在《楚辞章句》即言,“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则可见其时神人交接之模式即与后代特别是六朝及唐代小说中常有的降真模式--神人相恋相类,或说后代之降真模式可溯源至上古之巫术仪式。
    2 早期道教有行黄赤之道及过度仪(男女和合之法,也称“合气”、“三五七九”等)的教义,其来源主要是方术中的房中术。道教继承之并突破了养生的范畴,将其发展为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与修炼过程。
    3 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16年。
    4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7页。
    1(唐)陈劭:《通幽记·赵旭》,《太平广记》卷六十五《女仙十》引。
    2(唐)李复言:《续玄怪录·窦玉》,《太平广记》卷三四三《鬼二十八》引。
    3(唐)佚名:《八朝穷怪录·赵文昭》,《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五《神五》引。
    4(唐)佚名:《八朝穷怪录·肖岳》,《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六《神六》引。
    5(唐)佚名:《异闻录·沈警》,《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六《鬼十一》引。
    6(唐)戴孚:《广异记·汝阴人》,《太平广记》卷三百一《神十一》引。
    1(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甄冲》,《太平厂记》卷三百一十八《鬼三》引。
    2 《杜兰香》,《太平广记》卷六十二《女仙七》引。
    3 《成公智琼》,《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女仙六》引。
    4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唐无大定、天策年号,疑大定乃大足之讹,天策乃天宝之讹.
    5(唐)佚名:《韦安道》,《太平广记》卷二九九《神九》引《异闻录》。
    6(唐)裴鉶:《传奇·封陟传》,《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引。
    7(唐)卢肇:《逸史·任生》,《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引。
    1(唐)戴孚:《广异记·华岳神女》,《太平广记》卷三百二《神十二》引。
    2(唐)佚名:《会昌解颐·张卓》,《太平广记》卷五二《神仙五十二》引。卢肇:《逸史·崔生》(《太平广记》卷二三《神仙二十三》)亦有相似情节。
    1 程树德:《论语集释·尧曰》,第1345页。
    2(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大宗师》,中华书局,1987年。
    3(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德充符》。
    4(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人间世》。
    5(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德充符》。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上》,第349页。
    7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02页。
    1 《中国道教史》,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第214页。
    2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第232页。
    3 《西升经集注》,《道藏》,第23册,第594页。
    4(唐)马祖道一:《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宋)颐藏主集:《古尊宿语录》卷一,《卍续藏经》第118册,第157页。
    5 周裕锴:《禅宗语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1页。
    1(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大正藏》第16册,第1页。
    2(隋)慧远撰:《大乘义章》第12章,《大正藏》第44册,第465页。
    3(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册,第664页.
    4(隋)慧远撰:《大乘义章》第12章,《大正藏》第44册,第465页
    5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58页。
    6 《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道藏》,第23册,第708页。
    1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甘誓》,第854页。
    2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召诰》,第1431页。
    3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康诰》,第1291页。
    4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多士》,第1511页。
    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多方》,第1609页。
    6(唐)《虬髯客》,《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三《豪侠一》引。卞孝萱以为此文作者为张说,参见《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93-98页。
    7(唐)陆藏用:《神告录·丹丘子》,《太平广记》卷二九七《神七》引。
    8(唐)柳详;《潇湘录·奴苍璧》,《太平广记》卷三0三《神十三》引。
    1(唐)钟簬:《前定录·李敏求》,《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七《定数十二》引。
    2(唐)钟簬:《前定录·袁孝叔》,《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二《定数七》引。
    3(唐)钟簬:《前定录序》,四库全书本。
    4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高宗肜日》,第992页。
    5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吕刑》,第1899页。
    6(唐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三十六,《道藏》第14册,第497页。
    7 《毛仙翁传》,《全唐文》第4册,卷九四四,第4351页。
    1(唐)薛渔思:《河东记·李敏求》,《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幼敏》引。
    2(唐)陈劭:《通幽记·王抡》,《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九《再生五》引。
    3(唐)佚名:《会昌解颐·麴思明》,《太平广记》卷一四九《定数四》引。
    4(唐)钟簬:《前定录·陆宾虞》,《太平广记》卷一五四《定数九》引。
    5(唐)钟簬:《前定录·道昭》,《太平广记》卷一五0《定数五》引。
    6(唐)薛渔思:《河东记·吕群》,《太平广记》卷一四四《征应四》引。
    7(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唐)薛渔思:《河东记·段何》,《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九《鬼三十四》引.
    2(唐)钟簬:《前定录·陆宾虞》,《太平广记》卷一五四《定数九》引。
    3(唐)钟簬:《前定录·陈彦博》,《太平广记》卷一五四《定数九》引
    4(唐)温畲:《续命定录·樊阳源》,《太平广记》卷一五四《定数九》引。
    5(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俊》,《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一《鬼二十六》引。
    6(唐)薛渔思:《河东记·李敏求》,《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定数十二》引。
    1(唐)钟簬《前定录·李敏求》,《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引。
    2(唐)牛僧孺:《玄怪录·吴全素》。
    3(唐)薛渔思:《河东记·李敏求》,《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定数十二》引。
    4(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俊》,《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一《鬼二十六》引。
    5(唐)张读:《宣室志·赵生》,《太平广记》卷四百十七《草木十二·药怪》引。
    1(唐)薛渔思:《河东记·韦丹》,《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2(唐)佚名:《会昌解颐·麴思明》,《太平广记》卷一四九《定数四》引。
    3(唐)钟簬:《前定录·薛少殷》,《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二《定数七》引。
    4(唐)牛僧孺:《玄怪录·李沈》。
    5(唐)卢肇:《逸史·李栖筠》,《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九《定数四》引。
    6(唐)吕道生:《定命录·段文昌》,《太平广记》卷一五五《定数十》引。
    7(唐)李伉:《独异志·张宝藏》,《太平广记》卷一四六《定数一》引。
    1(唐)张读:《宣室志·李德裕》,《太平广记》卷九十八《异僧十二》引。
    2(唐)吕道生:《定命录·冯七》,《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二《相二》引。
    3(唐)吕道生:《定命录·柳芳》,《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二《相二》引。
    4(唐)陈翰:《异闻集·贾笼》,《太平广记》卷七十九《方士四》引。
    5(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命禄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20页。
    6(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命义篇》,第48页。
    7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226页。
    1(唐)薛渔思:《河东记·李敏求》,《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定数十二》引.
    2(唐)卢肇:《逸史·尉迟敬德》,《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引。
    3(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0,中华书局,1959年,第84页。
    4 掠剩故事在唐代以后除宣扬财富命定外,更多地表现为以掠剩财来亏盈戒满,即以“过其劳之财”为剩财,表现出对劳动与财富关系的理想性幻想。
    5(唐)牛僧孺:《玄怪录·掠剩使》,第96-97页。
    1 《大正藏》第45册,708页。
    2(唐)沈汾:《续仙传·元柳二公》,《太平广记》卷二十五《神仙二十五》引。
    3 王明校注:《抱朴子内篇校释·勤求》,第91页。
    1(唐)卢肇:《逸史·黄尊师》,《太平广记》卷四二《神仙四十二》引。
    2(唐)卢肇:《逸史·瞿道士》,《太平广记》卷四五《神仙四十五》引。
    3(唐)佚名:《会昌解颐·韦丹》,《太平广记》卷三五《神仙三十五》引。
    1(唐)唐晅:《通幽记·唐晅手记》,唐晅问亡妻“佛与道孰是非”,答曰:“同源异派耳。”(《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二《鬼十七》引。)
    2 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1](后晋)沈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925.
    [2](梁)僧祐.弘明集[M].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2-1933.
    [3](后汉)迦叶摩腾共法兰译.四十二章经[M].大正藏本.
    [4](唐)李绰.尚书故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太玄真一本际经[M].李德范辑.敦煌道藏.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
    [6](唐)王玄览讲述,王大霄集录.玄珠录[M].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7](南朝梁)萧子顾撰,王仲荦校点.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宋)李昉等编,汪绍楹校点.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9](唐)牛僧孺,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玄怪录·续玄怪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明)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12](晋)葛洪.神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4]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5](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M].道藏本.
    [16](晋)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
    [18](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9](唐)郑还古.博异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20](唐)道宣.广弘明集[M].大正藏本.
    [21](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唐)释道世.法苑珠林[M].大正藏本.
    [23](唐)唐临,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广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4](唐)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5](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M].道藏本.
    [26](唐)李玫,袁郊撰,李宗为校点.纂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7](陈)慧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M].大正藏本.
    [28](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诀[M].大正藏本.
    [29]鲁迅.唐宋传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0]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1]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32]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M].台北:中正书局,1996.
    [33]王梦鸥.唐人小说研究.纂异记与传奇校释[M].台北:台北艺文印书馆,1971.
    [34]王梦鸥.唐人小说研究二集.陈翰异闻集校补考释[M].台北:台北艺文印书馆,1973.
    [35]王梦鸥.唐人小说研究三集.本事诗校补考释[M].台北: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
    [36]王国良.唐代小说叙录[M].台北:台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9.
    [37](韩)宋伦美.唐人小说<玄怪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39]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40]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4.
    [4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2]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43]李宗为.唐人传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4]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45]刘瑛.唐代传奇研究[M].台北:正中书局,1999.
    [46]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47]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8](唐)刘知己.史通[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1.
    [49](清)曹雪芹撰,脂砚斋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0](清)李汝珍.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51](清)佚名撰,胡云富点校.金石缘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2]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3]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54]程国赋.唐代小说与中古文化[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55]刘燕萍.爱情与梦幻--唐朝传奇中的悲剧意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
    [56]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7]王立.宗教民俗文献与小说母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8](明)施耐庵撰,(清)金人瑞评.金圣叹批语第五才子书水浒传[M].天津:天津古籍 出版社,2006.
    [59]胡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0]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61]释永祥.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M].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
    [62]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3]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64]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65]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隋唐五代佛教之流布与汉译佛典对小说创作之影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66]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7](日)平野显照著,张桐生译.唐代的文学与佛教[M].台北:业强出版社,1987.
    [68](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0,168,1523-1524,1694,2214.
    [69]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0](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6670.
    [71](唐)司马承祯.天隐子[M].道藏本.
    [72](唐)司马承祯.坐忘论[M].道藏本.
    [73](唐)吴筠.玄纲论[M].道藏本.
    [74](唐)道宣.广弘明集[M].大正藏本.
    [75](南朝梁)陶弘景.真诰[M].道藏本.
    [76](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阿阁世王经[M].大正藏本.
    [77](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M].大正藏本.
    [78](南朝梁)宋文明.道教义[M].黄永武等.敦煌宝藏[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7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0]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81]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2](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83]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4]蒙文通.李荣<老子注>[M].四川:四川省立图书馆刊行,1947.
    [85](唐)孟安排.道教义枢[M].道藏本.
    [86](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7]任继愈.道藏提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88]郭庆藩.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89]王应麟.困学纪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0]姚铉.唐文粹[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91]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2](唐)玄奘.异部宗轮论[M].大正藏本.
    [93](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5]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264.
    [96](唐)庞蕴.庞居士语录[M].卍续藏.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55.
    [97]蓝吉富等.禅宗全书[M].成都: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
    [98]续藏经.日本藏经院刊行台湾影印本,1905-1912.
    [99](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M].大正藏本.
    [100](唐)司马承祯.天隐子[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刻本,1985.
    [101](唐)司马承祯.坐忘论[M].道藏本.
    [102](唐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M].道藏本.
    [103](南朝宋)慧简译.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M].大正藏本.
    [104](隋唐)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M].敦煌道藏本.
    [105]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7.
    [106]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16.
    [107]胡适.神会和尚遗集[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
    [108]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9](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般舟三昧经[M].大正藏本.
    [110]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11](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M].大正藏本.
    [112](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19.
    [113]上清太上开天龙跷经[M].道藏本.
    [114]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M].道藏本.
    [115]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M].道藏本.
    [116]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1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402.
    [11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其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0](汉)王充.论衡.自然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2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2](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4](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2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6](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27](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8](唐)道宣.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29](汉)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4.
    [130](齐梁)刘勰撰,杨明照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1]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4.
    [132](唐)神清撰,慧宝注.北门录[M].大正藏本.
    [133](唐五代)谭峭.化书[M].道藏本.
    [134](唐)王梵志撰,张锡厚校辑.王梵志诗校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5](宋)赵彦卫.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36](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37]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138](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M].大正藏本.
    [139]中华道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40]袁坷.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0.
    [141](宋)颐藏主集.古尊宿语录[M].卍续藏经本.
    [142](印度)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M].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印行,1988.
    [1]王梦鸥.续玄怪录及其作者考[J].幼狮学志,1967,6(4):1-30.
    [2]严正广.浅谈唐代的爱情小说[J].求是学刊,1982,(3):125.
    [3]费秉勋.唐人爱情悲剧小说初探[J].唐代文学论丛,1984,(4).
    [4]任洪杰.试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几种结局[J].辽宁大学学报,1989,(4)
    [5]王汝涛.论唐代的豪侠小说[J].南开大学学报,1984,(5).
    [6]陈平原.江湖仗剑远行游--唐宋传奇中的侠[J].文艺评论,1990,(2).
    [7]褚荣昌.唐代游侠小说简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3).
    [8]张跃生.佛教文化与唐代传奇小说[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2).
    [9]韩云波,青衿.初盛唐佛教小说与唐传奇的文体发生[J].浙江大学学报,2000(6).
    [10]王平.古代小说与宗教文化[J].佛教文化,2004(6).
    [11]范军.略论中国佛教的伦理化及其对小说“劝惩”论的影响[J].通俗文学评论,1997(3):122-128.
    [12]刘克敌.诵经说法与小说家言--试论陈寅恪关于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关系的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1998(2):64-70.
    [13]胡蔚.道教的清修观与文人的白日梦--唐五代道书与文人创作中女仙形象之差异及原因[J].四川大学学报,2006(5):112.
    [14]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J].东南大学学报,2005(3):93-98.
    [15]刘长东.本命信仰考[J].四川大学学报,2004(1):54.
    [1]陈弱水.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与历史意义.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成功大学,1999:485.
    [2]罗联添,刘宾客嘉话录校补及考证.唐代文学论集[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689-690.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史论.中国小说史论集[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4]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义学管窥.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86.
    [5]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C].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
    [6]柳存仁.一千八百年来的道教.和风堂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689.
    [1]CBETA电子佛典系列[DB/CD].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5.
    [2]藏经阁[DB/CD].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2005.
    [3]佛学研究网[DB/OL].http://wuys.com.2006.
    [4]白云深处人家[DB/OL].http://wyx.nbtvu.net.cn.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