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金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代的金文研究是中國學術史上金文研究的肇端時期,產生了四十餘部著述,無論在資料的保存還是學科的創建上,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留給後學一筆豐厚的學術遺產。而就目前來看,學術界對宋代的金文學重視不夠,很多問題的研究尚比較薄弱。選取宋代金文學作为研究課題,主要是出於這樣一種努力:即在傳統金文學的視域內,探究金文學興起於宋代的原因,探討並總結宋代金文考釋方法論,分析宋代金文學取得的成就及對後世尤其是清代金文學的影響,以期为金文學史、古文字學史、漢字發展演變研究史、器物學史等學術通史的撰寫提供翔實可靠的資料。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選题的緣由及意義。其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對宋代金文學自晚清王國維首開研究之風,其後民國時容庚、馬衡、楊樹達等均進行了一定範圍內的研究。近二三十年中相關著述漸多,也有所發明,但仍是籠統的評介過多,細緻的分析與舉證不足。分析前輩和時賢在相關問題的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和仍存在的不足,为我們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第二章依據宋、元、明及清代目錄學著作和近代一些專門的金石學目錄著作對宋代產生的金文學著作進行清查,並對現存的重要著作進行提要式評介。
     第三章分析宋代金文學興起的原因,分別從背景與環境、鐘鼎器物的盛出、相關的學術積累與準備及雕版印刷技術與拓墨技術等有利的技術條件等方面進行探討。學者間的學術交遊也促進了宋代金文研究的開展和深入。宋代學者對於鐘鼎器物的研究目的比較明確,即用於“證經補史”,這一目的對宋代金文研究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宋代金文學經歷了一個從興起到興盛至細化深入的過程,本章最後一節簡要梳理了這一過程,並總結了每個階段的特點。
     第四章探討和總結宋代金文學研究方法論。宋人釋出了六百餘金文,主要是用對照法釋出的,偏旁分析法宋人也有很好的應用。除了形體上的考察,先秦文獻中相同或相似的辭例與銘文的通讀也幫助宋人考釋出了一部分金文。在考釋文字的過程中,宋代學者對金文的構形特點形成了比較準確的認識,對漢字發展的一些規律也有所探討。宋人實踐了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但是由於態度的草率及相關學科建設的限制,也存在不少的問题。
     第五章主要是分析宋人在器物的搜集、整理與圖錄,及對銘文的摹錄與傳佈等方面的工作。宋人對器銘的廣泛搜求,規模是空前的。對器物的圖錄和銘文的摹錄比較準確,宋人所著錄的很多銘文至今也是比較有價值的,为後代相關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第六章主要是分析宋人在器物學相關方面的研究。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青銅器的定名研究,宋人所確定的器名大多數为現代金文學所沿用,更为重要的是宋人在確定了利用器物自名和文獻記載以確定青銅器名的兩大原則;其二宋人對所著錄的器物基本上都進行了斷代,其中有價值的是提出了幾條判斷商器的標準,以及系聯以斷代的方法;其三,對所著錄的青銅器進行了分類;其四,對對器物用途也有比較客觀的認識。這幾個方面的研究宋人都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
     第七章總結宋代金文學的成就與影響,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宋代金文學的成就。其二,宋代金文學的影響。宋代金文學對宋元明六書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为六書學提供了較可靠的古文字材料。對清代金文學尤其在著述體例和文字考釋方面多有影響。其三,對宋代金文學評價。總體來說,宋代金文學涉及了多方面的研究,創獲頗多。雖然由於觀念、學識和相關學科建設不足等原因還存在文字描摹失真,釋文不夠精當,斷代不甚準確,以及名實相違、牽強附會等問題,但是筆路藍縷,開創之功是最重要的。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beginning time of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ore than forty works appeared. They made much achievement in a creative way regardless of material preserved or the discipline foundation. This is rich academic inheritance that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remained to the descendant scholars. But at present the attention paid by academia to it is inscificent. And there is much blank space in interrelated field of research. That is why the author chooses it as topic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makes great efforts in the vision of traditional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to hunt after the reason why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arisen in Song Dynasty, discuss and sum up the methodology formed b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researching on bronze inscription and analyze the achievement they mad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on the interrelated research in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chance of providing full and accurate material to write the learning history of research on bronze inscriptio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o on.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concludes two aspects. One is the reason why the author chooses this topic. Another is the history and actuality of the research on bronze inscription research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Wang Guo-we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irstly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 on bronze inscription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ng Geng, Ma Heng and Yang Shu-da etc. mad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with certain range.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works and articles pertinent to this topic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put forward much new view. On the whole the sweeping statement is superabundant but the careful quoting is insufficient. The achievements obtained by the senior and the scholars of present age and the insufficiencies still existing on problems in correlation is a lamp for us to make an overall and in-depth study surve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counts the works on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produc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on the grounds of the catalog works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and some specialized epigraphy works in modern ti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makes summary on some works of importance.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ason why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arisen in the Song Dynasty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blackboard and environment, the ancient bronzes appeared in an excavation in huge amounts, interrelated academic accu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the Engraving Printing and the technique to make rubbings.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scholars of the Song Dynasty promoted the research on bronze inscription. The final purposes of their research was to substantiat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supplement the historiography. This pursuit had a positive effect as well as passive influence.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itself was a process of gradual development from arisen to flourish and to penetrate deeply.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is process up on all and summaries the characters of each period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Chapter four is the utmost importance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 that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used to research the bronze inscription. The scholars had identified more than 600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 ancient bronzes they collected. Confrontation method was mainly used. And analyzed the constituent part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 ancient bronzes was also effected. Besides these two methods the same or similar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classic works of Pre-Qin Period and the meaning of the epigraph also helped to identif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scholars formed comparatively accurate knowledge on the common rules of grapheme of the Bronzes Charact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s well. The methods they used ware comparatively scientific but with imprudence and limitation by related branch of learning there ware many mistakes existed in their research.
     In chapter fiv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work that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quested after and collected ancient bronzes diffusely, painted them as well as the emblazonry, copied the bronzes inscription and recorded the place that the bronzes appeared in an excavation etc. The scale of the research was unprecedented extensive. The figure and the inscription of the ancient bronzes painted b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were comparatively precise. And some inscriptions in ancient bronzes that recorded b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were still valuable for interrelated research of today.
     In chapter six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search made b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on the ancient bronzes. Firtl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made certain the name of the ancient bronzes. The names made by them are still used by the scholars of today. And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made two pieces of discipline to ascertain the name of the ancient bronzes. Secondl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ascertained the age of the acient bornzes. And more important is than they provided several discipline to ascertain the bronze of Sha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mothod of relating the correlative bronzes to ascertain the age of them. Thirdl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classified the bronzes they collected. Forthly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had an opjective awareness of the usage of the ancient bronzes. In a word the scholars of Song Dynasty made some cre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se aspects.
     In chapter seve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 obtain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on the bronze inscription research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rrelative research. as well. This chapter co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ronze inscription research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Secondly the influence of it.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provided reliable materials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for the research on "Liushu". It also influenced the interrelated research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irdly the remark on the bronze inscription research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s a whole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field, brought forth much new ideas. But lack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erudition etc. there still existed some insufficiency such as distortion of the copied inscription from ancient bronzes, inaccuracy of identified the bronze characters and the age of the bronzes as well an some names didn't square with the facts and so on. After all the inscription research on ancient bronz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was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ronzes. They inaugurated a new field of study and this is the utmost importance.
引文
[1]參看朱劍心:《金石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新版,第3頁。
    [2]參看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頁。
    [3]《墨子·兼愛下》云:“何以知先聖六王之親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與之並世同時,親聞其聲,見其色也。以其所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盤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見孫诒讓:《墨子間詁》,《諸子集成》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75頁。
    [4]《呂氏春秋·求人篇》亦云:“功績銘乎金石”,高誘注曰:“金,鐘鼎也;石,豐碑也。”高誘注曰:“皆銘其功”。見高誘注:《呂氏春秋》,《諸子集成》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293頁。
    [1]容庚:《金石學》,中國社会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冊。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94頁。
    [2]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冊。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425-426頁。
    [1]王国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頁。
    [2]王寧:《宋元明六書學·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頁。
    [1]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序》,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頁。
    [2]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版,第160頁。
    [3]趙誠:《晚清的金文研究》,《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頁。
    [4]黃德寬:《漢語文字學史·韓文版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頁。
    [1]王国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頁。
    [2]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發見之新學問》,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頁。
    [3]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發見之新學問》,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頁。
    [4]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頁。
    [1]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頁。
    [2]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最初刊于《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中,後發表於《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1-97頁,1964年第1期,第85-102頁。
    [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學社1941年初版。本文所據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4(1985)年版。
    [4]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5]李零:《宋代出土的楚王酓章鐘》,《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9年第8本之第3分。
    [6]陳夢家:《釋底漁》,《考古社刊》1936年第4期。
    [7]容庚:《楚公鐘簋之時代》,《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1]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版,第160頁。
    [2]馬敘倫:《讀金器刻辭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2頁。
    [3]夏超雄:《宋代金石學的主要貢獻和兴起的原因》,《北京大學學報》1982年第1期,第66-76頁。劉心明:《略論金石學興起于宋代的原因》,《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第76-81頁。
    [4]李菁:《宋代金石學的緣起与演進》,《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第4期,第63-68頁。
    [5]傅振倫:《宋代的金石學》,《史學月刊》1983年第1期,第28-30頁;吳繼明:《我国古代图學中的一顆耀眼明珠》,《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第1期,第20-43頁;劉克明:《宋代金石學著作中的图學成就——讀〈考古圖〉和〈宣和博古图〉等》,《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第41-47頁;董蓮池:《宋人在金文文獻整理上的創獲》,《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年第6期,第28-30頁;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学》,《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62-71頁;仝晰纲:《宋代山東金石學成就及其學術貢獻》,《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第89-93頁;吳偉華:《宋代金石學著作的學術價值》,《齊魯藝苑》2007年第1期,第82-86頁。
    [6]汪俊:《宋代金石学的衰歇》,《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第32-35页。
    [7]張亞初:《宋代所見商周金文著錄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67-298页;劉昭瑞:《宋代著錄金文校釋》,《文物季刊》1993年第3期,第59-67页。
    [8]陳光崇:《歐陽修金石学述略》,《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81年第6期,第54-57页;趙齊平:《李清照與趙明诚及〈金石錄〉》,《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5期;張宏明:《李公麟金石學成就鉤沉》,《東南文化》1991年第2期,292-294页;林志強:《趙明誠、李清照與古文字學》,《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第116-122页;萬紹毛:《刘敞在金石學上的貢獻及其影响》,《文物世界》1995年第2期,第73-77页;萬小仛:《北京劉敞在金石學上的貢獻》,《四川文物》1997年第1期,第73-77页;余敏辉:《歐陽修的金石證史》,《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68-74頁。
    [9]胡光華:《〈集古錄〉發微》,《貴州文史叢刊》1993年第1期,第39-45頁;林志強,龔雪梅:《〈東觀餘論〉中的語言文字研究贅述》,《福建電大學報》1999年第1期,第45-46页;吳懷祺:《金石、金石學与〈通志·金石略〉》,《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第1期,第61-66頁;何如月,何皓月:《〈金石錄〉和〈集古錄〉的史料價值》,《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5期,第55-58頁;余敏輝:《宋代金石學的雙璧——〈集古錄〉、〈金石錄〉比較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90-94頁;吳軍蘭:《趙明誠与他的〈金石錄〉》,《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6期,第34-37頁。
    [1]李玉奇:《〈歷代鐘鼎彝器款識〉薛尚功手寫本及其刊本考》,《南開學報》2000年第3期,第60-66頁;李玉奇:《〈宣和博古圖〉為宋徽宗自撰考》,《国學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余敏輝:《〈集古錄〉成書年代辨》,《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70-72頁。
    [2]李零:《春秋秦器試探》,《考古》1978年第6期;陳連慶:《敔(?)銘文淺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陳連慶:《〈晉姜鼎〉銘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3]伍仕謙:《秦公鐘考釋》,《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第2期;張天恩:《對“秦公鐘考釋”中有關問題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創刊號。
    [4]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
    [5]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王國維編撰,羅福頤校補:《三代秦汉兩宋(隋唐元附)金文著錄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8]王國維輯錄,容庚重編:《宋代金文著錄表》,北平《北海圖書館》月刊第一卷第五號。
    [9]張亞初:《宋代所見商周金文著錄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10]劉昭瑞:《宋人著錄金文校釋》,《文物季刊》1993年第3期。
    [1]陳連慶:《〈晉姜鼎〉銘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2]陳連慶:《敔(?)銘文淺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书局1984年版。
    [1]王寧:《宋元明六書學研究·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頁。
    [1]參王寧:《宋元明六書學研究·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2]參党懷興:《文獻發掘與學術史的研究問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第4期。
    [1]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王忠慤公遺書二集》,第1頁。
    [1]容媛:《金石書錄目》,国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單刊乙種之二,中華民國十九年刊于北平,第3頁。
    [1]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考古圖釋文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36頁。
    [1]按:目前學術界對部分金文學著作如《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宜和博古圖》的著者、《集古錄》的卷數和成書情況等問題仍有爭議,本文採用比較通行的說法,不對這些問題進行注解和討論。
    [1]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百一十五卷稱清內府所藏錢會手錄宋本,共收二四二器。
    [2]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八說“所紀自禦府之外,凡三十六家所藏古器物”,未知是失察還是所見版本有異。
    [1]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八記載《考古圖》對所收器物“皆圖而錄之”,大體上不誤。
    [2]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版,第160頁。
    [1]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四《博古圖條》。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82頁。
    [2]洪邁:《容齋随筆》卷一四《博古圖條》。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82頁。
    [3]王國維:《觀堂集林》卷十八,第19頁。
    [4]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416頁。
    [1]據今人研究,实際上是春秋時代吳越之地的鳥書,後文述及,此不贅言。
    [2]其中所謂《商鐘》四器,是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之地的鳥書,後文述及,此不贅言。
    [1]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上海涵芬樓影印宋印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影印,志一下。
    [2]段玉裁:《經韻樓集》卷七。
    [3]孫詒讓:《古籀拾遺·古籀餘論》,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頁。
    [4]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58頁。
    [5]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59頁。
    [1]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416頁。
    [2]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380頁。
    [3]參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鐘鼎款識述評》,《學術研究》1964年第1期,第88頁。
    [1]歐陽棐:《集古錄目記》,第3頁。
    [1]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頁。
    [2]張福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頁。張氏對此作了舉證與點評,可以參考,本文不再重複。
    [3]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謂此書李清照“亦筆削其間”,清初王士禎亦屢言此書為趙明誠舆李清照同撰.見其《池北偶談》卷十四和《居易錄》卷十二。
    [1]容庚:《宋代吉金书籍述評》之《古器物銘碑述評》,《學術研究》1964年第1期,第98頁。
    [1]朱熹:《家藏石刻序》,《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七十五,第2頁。
    [1]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紹興內府古器評述評》,《學術研究》1964年第1期,第90頁.
    [1]宋人所謂“人”乃“妣”字,宋人皆誤釋為“人”,並且也多作臆測之語。
    [2]歐陽修:《集古錄目序》,第3-4頁。
    [1]容庚:《金石學》,中国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冊,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94頁。
    [2]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考古圖釋文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6頁。
    [3]唐蘭:《中国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頁。
    [1]倪濤《六藝之一錄》卷一九四《籀史》之《胡俛古器圖》條記載:“皇祐初,仁宗皇帝召宰執觀書太清樓,因閱郡國所上三代舊器,命模竅以賜近臣,有翰林待詔李唐卿者以隸字釋之,十得二三。翰林學士王原叔又釋之,始通八九。”又《皇祐三館古器图》條記載:“皇祐三年,詔出秘閣及太常所藏三代鐘鼎器付修大樂所參較齊量,又詔摹器窽以賜宰執,丞相平陽公命承奉郎知国子監書學楊元明南仲釋其文。”故楊氏所釋當包括皇祐初李唐卿,王洙先後训釋的幾種器銘在內。
    [2]據《籀史》載:“俛以辟宮敦《實為簋》為鼎,以太公簋為斗,以仲信父旅甗為煮甗,徒刻其文而不載原叔所釋之字,為未盡善。”可知此書不載王洙釋文,且所定器名有誤。
    [1]參衛聚賢:《中國考古學史》第一章第二節《西周之分器與東周之爭奪》,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1998年重印。
    [2]高誘注:《呂氏春秋》之《孟冬季第十·節喪篇》,《諸子集成》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97-98頁。
    [3]高誘注:《呂氏春秋》之《孟冬季第十·安死篇》,《諸子集成》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99-100頁。
    [1]清李遇孫之《金石學錄》卷一對先秦典籍中所載有關金石刻辭的記載有比較詳細的梳理,可以参看。
    [2]吳大澂:《說文古籀補》,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第二集七百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3]黃侃:《略論說文所依據下》之二《字體之依據》,《黄侃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版,第33-34頁.
    [4]班固:《汉書》卷六之《武帝紀》。
    [5]班固:《汉書》卷二十五之《郊祀志》。
    [6]范曄:《後汉書》卷二之《孝明帝紀》。
    [7]范曄:《後汉書》卷十七《竇憲傳》。
    [1]班固:《汉書》卷二十五之《郊祀志》。
    [2]參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下編第二節《商周時期铜器銘文研究概況》第一之《資料的搜集舆整理》,對三國迄至隋唐時商周銅器的發現略有條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6頁。
    [1]張政烺:《中國考古學史講義》,《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頁。
    [2]参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6頁。
    [3]參張舜徽:《中國文獻學》,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年版,第179-181頁。
    [4]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頁。
    [1]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頁。
    [2]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之《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頁。
    [3]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頁。
    [4]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第370頁,陸氏以為:“蓋當時王君提倡於上,好事者相與搜藏於下,加之地不愛寶,名山大川古器時出。得之莫不究其文字,編為目錄,撫其形狀,集為圖譜。宜政兩朝雅重金文,歐 趙諸家兼及石刻,傳書具在,無庸贅述,近人謂宋為金器復古時代,又謂之金石學發達時代,韪哉言也。”
    [1]《宋會要·崇儒》四之一五《求書藏書》,見清徐松《宋會要輯稿》第55冊《崇儒三至四》。
    [2]楊仲良:《續資治通鉴長编紀事本末》卷一三三。
    [3]楊仲良:《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三三。
    [1]楊仲良:《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三四。
    [2]楊仲员:《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三四注引《史補·禮制篇》,王昂撰,今已不傳。
    [3]翟耆年:《籀史》上卷。
    [4]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頁。
    [1]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補:《宋元學案》,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頁。
    [2]王国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编:《王国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頁。
    [3]酆廣銘:《談談有關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
    [4]脫脫:《宋史·選舉一·科目上》,《宋史》卷一五五志第一百八。
    [5]脫脫:《宋史·選舉志三·學校試律學試等附》,《宋史》卷一五七志一百十。
    [6]王国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国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頁。
    [7]脫脫:《宋史》卷一五七志一百十,《選舉志三·學校試律學試等附》。
    [8]書學生所習“古文”主要指傅世的用“古文”書寫的典籍,“古文”字書中的文字。
    [9]王国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国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頁。
    [1]阮元:《稹古齋鐘鼎款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64頁。
    [2]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八之《經說》。
    [3]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八之《經說》。
    [1]于省吾:《商周金文遺錄序言》,《史學集刊》1956年第1期。
    [2]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發見之學問》,《王国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頁。
    [3]馬国權:《金文字典述評》,《中華文史論叢》1980年第4輯。
    [1]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卷下。
    [2]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卷下。
    [3]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卷下。
    [4]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卷下。
    [5]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卷下。
    [6]歐陽修:《集古錄》1·13《敦(?)銘》跋尾,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歐陽修:《集古錄》1·13《敦(?)銘》跋尾,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頁。
    [2]脫脫:《宋史》卷一五七志一百十,《選舉志三·學校試律學試等附》。
    [1]鄭知同:《汗簡箋證序》,清光緒廣雅書局刊本。
    [1]據《四库全書總目提要》說,聶氏編修《三禮圖》時共參考了此前六本同類著作.分別是:鄭元、阮諶、夏侯伏朗、張鎰、梁正、開皇中敕禮部等修撰。聶崇義根據這六種書,參以己意,作成《新定三禮图》。
    [2]陳振孫:《直齋书錄解題》卷二《禮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頁。
    [3]《四库全書總目提要·三禮圖集注》。
    [4]《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三禮圖集注》。
    [5]張政烺:《中國考古學講義》,《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341頁。
    [1]參馬玉蘭:《宋代法帖研究》第三章第三節《金石銘刻》.首都師範大學2003年博士論文。文章中關於金石材料有考辨不細緻之處,如《集古錄》中所記載的《吉日癸巳》,也即宋人所謂《周穆王刻石》,清四庫館臣已考證為偽刻,是文不辨而引以為宋人以碑刻入帖之據(《博古堂帖》收錄)。
    [2]現存《古器物銘》已不見器物銘刻,僅有趙氏所作的簡短考評,存于趙明誠《金石錄》卷十三。
    [3]曾宏父:《石刻鋪敍》卷上,第6頁。
    [1]蘇軾:《東坡全集》(正集)卷三十二,第4頁。
    [2]張元濟:《寶礼堂宋本書錄序》,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據潘氏寶礼堂1939年原版影印。
    [3]蔡絛:《鐵圍山叢谈》卷四。
    [4]僧惠洪:《冷齋夜話》卷二《雷轟薦福碑》,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1頁。
    [5]李清照:《金石錄後序》,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頁。
    [6]翟耆年:《籀史》卷上“胡俛古器圖”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翟耆年:《籀史》卷上“皇祐三館古器圖”條,文淵閣四庫全書。
    [8]王应麟:《玉海》的《聖文》門可考其詳。
    [1]翟耆年:《籀史》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董逌:《廣川書跋》,文淵閣四庫全書據一九一五年南林張氏適園叢書本。
    [3]張政烺:《中國考古學講義》,《張政烺文史論集》,第341頁。
    [4]脫脫:《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
    [1]歐陽修:《集古錄跋尾》1·13《敦(?)銘》跋尾。
    [1]歐陽修:《集古錄》1·13《敦(?)銘》。
    [2]相反地,章太炎則對自宋至清代的金文研究都持否定態度,對宋人的文字學水準更是大加貶低,其《小學說 略》談到:“自清遞推而上,至宋之歐陽修《集古錄》。歐得銅器,不識其文,詢之楊南仲、章友直(楊工篆書,嘉祐石經為楊之手筆;章則當時書學博士也)。楊、章止識《說文》之古文,其他固不識也,歐強之使識,乃不得不妄稱以應之。”章氏的評價之所以如此之低,是因為他從根本上就否定了鐘鼎文的合理與合法性,在他看來,“鐘鼎刻文,究為何體,始終不能確知。”
    [1]歐陽修:《集古錄跋尾》1·5《晉姜鼎》跋尾。
    [1]《宜和書譜》卷二“篆書”下列章友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趙明誠:《金石錄序》。
    [1]歐陽修:《集古錄跋尾》1·5《晉姜鼎銘》跋尾。
    [2]阮元:《稹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商周銅器說下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4頁。
    [3]阮元:《稹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商周銅器说下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1-4頁。
    [4]歐陽修:《集古錄目序》第1頁,《歐陽文忠公集》卷一三三。
    [5]歐陽修:《集古錄目序》第2頁,《歐陽文忠公集》卷一三三。
    [6]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卷六九,第9頁。
    [7]歐陽修:《書簡》卷五,第10頁,《歐陽文忠公集》卷一四八。
    [1]王國維:《宋人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206頁。
    [2]高濂:《雅尚齋遵生八箋》,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萬曆十九年高氏自刻本,卷十四,第384頁。
    [3]周灏:《<考古圖>及其類似古器物圖譜與陳洪綬的繪畫造型》,《國畫家》2006年第5期,第62頁。
    [1]歐陽修:《集古錄跋尾》1·12。
    [2]鄭樵:《通志·金石略》.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841頁。
    [3]歐陽修:《集古錄目序》,第2頁,《歐陽文忠公集》卷一三三。
    [4]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卷八,第19頁,《歐陽文忠公集》卷一四一。
    [1]余敏輝:《歐陽修的金石證史》,《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68-74頁。
    [2]趙明誠:《金石錄序》。
    [3]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頁。
    [4]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411頁。
    [1]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頁。
    [1]我們的劃分基本上和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中《金石學》一章中的劃分一致,但是力求更翔實,並注意總結各階段研究的重點和特點,以期對宋代金文學發展的整個過程有一個既直觀又理性的認識。
    [2]趙明誠《金石錄》11·2-3《甗銘》跋尾引《真宗實錄》云:“咸平三年,乾州獲古鼎,狀方而四足,上有古文二十一字,詔儒臣考正,而句中正,杜鎬驗其款識,以為史信父甗。”
    [3]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卷三,第3頁,《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三六。
    [4]欧阳修:《集古錄跋尾》卷七,第12頁,《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
    [5]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卷七,第7-8頁,《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
    [6]脫脫:《宋史》卷三一九本傳。
    [7]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版。
    [8]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六十九,《與蔡君謨求書集古錄序》,第9頁。
    [1]趙诚:《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4頁。
    [2]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二,《題歐公金石錄序真跡》,第2頁。
    [1]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頁。
    [2]翟耆年:《籀史》卷上《李伯時<考古图>五卷》條。
    [1]容庚持此說,見其《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考古图釋文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6頁。
    [2]張富祥則認為可能是趙九成對吕氏原著進行了增補整理而後刊刻的,我們比較認可此說法。見其《宋代文獻 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58頁。
    [3]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頁。
    [4]楊仲良:《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三三。
    [5]楊仲良:《續资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三三。而據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卷下記載,政和年間尚方所貯 至六千餘數百器。
    [1]按指宋人對《弭仲簠》之“弭”字的釋讀。
    [2]脫脫:《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貨志下二》。
    [1]于省吾:《甲骨文釋林序》,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頁。
    [2]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頁。
    [3]趙誠:《晚清的金文研究》,《古汉語研究》2002年第1期,第15頁。
    [4]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6年版。
    [5]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在其代序中對宋人考釋金文的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6]董蓮池:《宋人在金文文獻整理上的創獲》,《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年第6期,第28-30頁。
    [1]于省吾:《甲骨文釋林序》,北京:中華书局1979年版,第3頁。
    [1]劉敞:《先秦古器記》,《宋文鑒》卷七十九,第3頁。
    [2]歐陽修:《集古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册,第147頁。
    [1]說明:宋人吉金書籍中同一器物多家均有著錄者,為方便對照,我們在首次出現的器物俊分別标明其著録於各书的情況,即注明所自書籍及卷數与頁碼,此後不再複注。如“考古7·7”,即此器銘著錄於《考古图》第7卷第7頁。各书的版本情況及簡稱見本文附表一、二。
    [2]說明:同一器銘多书著錄,但是字体摹錄或有差異,我們僅挑選摹錄相對精准的一例以便說明,字體之後注明所自書籍及相應卷數與頁碼,如“薛6·50”,即此字形采自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第6卷第50頁。各書的版本情況及簡稱見本文附表一、二。
    [3]說明:為防止摹錄出現訛誤,本文所用《說文》篆、籀、古文形均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說文解字注》剪切而來。
    [1]黄德寬《古文字考釋方法综論》一文對“宜”字形體從甲骨文發展至篆文作了縱向字體拂列比較。其文載於其《汉字理論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253頁。
    [1]呂大臨在其《考古图釋文序》中明確指出:“其(古文經)傳於今者,有古文《尚書》、《孝經》、《陳倉石鼓》及郭氏《汗簡》,夏氏《集韻》(按即《古文四聲韻》)等書尚可參考。”
    [1]《古文四聲韻》最後一體作“(?)”,夏氏注明采自王存义《切韻》,字形與《汗簡》3·30所錄“(?)”形近同,清鄭珍箋證曰:“貧之古文(?)字也,從重分,非賓字”,已辨其非。
    [1]《考古》1979年第2期,图版陸:2。
    [2]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7·29·1。
    [1]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頁。
    [1]孫诒讓:《周師龢公敦拓本跋》释为“緟就”,以為重複申成之意。《籀廎述林》卷七。
    [2]王國維在其《史籀篇疏證》中先從孫說,後來在其《克鼎銘考釋》一文中又改釋為“緟京”。
    [3]郭沫若贊同王國維後一說,以為“京”為象形字,而“(?)”為形聲字,見《卜辭通纂》,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508頁。
    [4]周法高在《金文詁林》第七册第3528頁匯釋了自清以來方濬益、劉心源、丁佛言、高田忠周、高鸿縉及楊樹達等人的意見。
    [5]王人聰作《西周金文“(?)”一詞補釋》仍從孫說以為“緟就”,《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
    [1]按,徐鉉所說誤,段注改為“《說文》無(?)字”,是也。
    [2]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第二卷,第38頁。
    [3]林義光:《文源》第十一卷,第7頁。
    [1]劉敞:《先秦古器記》,《宋文鑒》卷七十九,第3頁。
    [2]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頁。
    [3]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188頁。
    [4]容庚:《金文編》(第四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卷,第104頁。
    [1]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之第三章《漢字的古形》之第三節《意義相近的形旁互為通用》中第5個為“口、言形旁通用例”,舉了比較豐富的例子。
    [2]高明:《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7頁。
    [3]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頁。
    [4]劉昭瑞以為從光,釋作“(光皇)”。見其《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頁。
    [1]《殷周金文集成釋文》卷三第601頁和《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186頁都釋作“祁”,劉昭瑞隸定作上由下而,非需。
    [1]劉昭瑞以為即《說文》中之“(?)”字,見其《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45頁。
    [2]徐中舒:《耒耜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話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一分冊。
    [3]林義光:《文源》曰:“當為葉之古文,象莖及葉之形。草木之葉重累百疊,故引申為世代之世。字亦作葉。”第2卷,第6頁。
    [1]俞紹宏的《吳大澂古文字研究局限性述略》對吳大澂釋讀古文字時割裂字形的錯誤進行了統計和舉證,《寧夏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2]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第五卷,第310頁。
    [3]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第五卷,第312頁。
    [4]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第七卷,第409頁。
    [5]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第五卷,第312頁。
    [1]孫诒讓:《古籀拾遺》卷中《繼彝》,第16頁。
    [1]容庚:《金文編》(第四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二卷,第99頁。
    [1]《漢書·郊祀志》載張敞釋《尸臣鼎》事,銘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賜爾旗鸞、黼黻、琱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
    [1]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之《沈子簋》,第46頁。
    [1]從“絃”字刻寫時闕筆的做法可以看出,是清人翻刻此書時予以改寫的。
    [2]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頁。
    [1]王筠:《說文釋例》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93頁。
    [1]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0·21·2。
    [2]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8·47·1。
    [1]劉昭瑞以為用為“走”,《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153頁。
    [2]《考古圖》3·9著錄的《(?)簋》為器蓋同銘,所以《釋文》中引《(?)簋》兩形。
    [1]劉昭瑞認為當用為“於”,見其《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247頁。
    [1]呂大臨:《考古圖釋文》“姜”字頭。
    [2]本頁除明確指明出處外,以上所引據來自呂大臨:《考古圖釋文序》,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頁。
    [1]另外呂氏又舉《晉姜鼎》的“乍”有兩種寫法,呂氏以此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頗有些牽强。事實上,劉敞所得到的《晉姜鼎》僅一器,銘止一銘,呂氏所對照的是《考古圖》所錄的銘文與歐陽修《集古錄》所摹錄的 銘文,這兩個版本的銘文小有差異只能說明摹錄的不準確,而不能說明此銘中“乍(作)”有兩種寫法。
    [1]本頁除明確指明出處外,均引自呂大臨《考古圖釋文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71頁。
    [1]唐蘭:《古文字学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231頁。
    [2]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231頁。
    [3]高明:《中国古文字學通論》上編第三章《漢字的古形》之第三節《意義相近的形旁互為通用》對義近形旁互換的現象做了梳理與舉證,所舉例字既有古文字,也有文獻用例。可以參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頁。
    [4]參高明:《中國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142頁。
    [1]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頁。
    [2]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頁。
    [1]高明:《中国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頁。
    [2]吳大澂:《字說》之《緩字說》,第39頁。
    [3]歐陽修:《集古錄跋尾》1·7《韓城鼎銘》釋文。
    [4]孫诒讓:《古籀拾遺》為宋入所釋《叔夷鎛》作箋證時亦承宋人之誤,認為“三千”。
    [1]見吕大臨:《考古圖釋文》“鬳”字頭考證之辭。
    [1]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1·5《庚鼎》釋文。
    [2]王國維:《毛公鼎銘考釋序》第1頁,《觀堂古金文考釋五種》,見《王忠慤公遺書內編》。
    [1]“立”與“位”古今很多學者不以為假借關係。古代學者多以為同字,《篇海類編·人事類·立部》曰:“立,古位字。”《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鄭玄引鄭司農云“立讀為位。古者立、位同字”並 加以證實等等。今人或以為孳乳分化字,容庚《金文編》(第四版)卷一○第710頁以為“立孳乳為位”,高明《古文字類編》第46頁以為“古同字”,也即“同源異字”(凡例說,第8頁)。
    [1]見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255頁《蔡侯產戈》。
    [1]李零:《戰国鳥書箴銘带鉤》對此銘文進行了通讀,發表於《古文字研究》第六輯。
    [2]此器物經容庚等學者考證,乃春秋時越国器,名作《越王者旨於賜鐘》。
    [3]曾憲通:《吳王鐘銘考釋——薛氏<款識>商鐘四新解》,《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
    [1]容庚之說見其《考古圖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3頁;劉昭瑞之說見其《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202頁。
    [1]句中正宋初曾奉詔與徐鉉、王維恭等校訂《說文》,其在篆文古文研究方面是比較有影響力的,而呂氏對於此字釋讀的遊移很可能是受到了句中正等人的影響。
    [2]解放後陝西永壽縣先後出土有“仲柟父”匕、鼎、盂及簋、鬲等物,學者多釋為“仲”。分別見於《文物》1964年第7期,《考古》1979年第2期。
    [1]《金文編》卷一第28頁采羅振玉說:“凡中正字皆從(?)從(?);伯仲字皆作(?),無斿形;史字所從之中作(?)”。
    [2]王文耀之說見《簡明金文詞典》第294頁;劉氏所說見《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194頁。
    [3]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年版,第二冊,第673頁。
    [4]劉氏所說見《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46頁。
    [1]所采字形來自容庚:《金文編》(第四版)卷七,第508頁。
    [1]《考古學報》1979年1期圖版12·2。
    [2]趙誠:《晚清的金文研究》,《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1期,第14頁。
    [1]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頁。
    [2]歐陽修:《集古錄跋尾》1·9。
    [1]孙诒讓以《尚書》“黼純”讀之,糾正了自宋以來的誤釋。見孫氏《古籀拾遺》卷上《宰辟父簋》。
    [1]南明《古文字類編》及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均以為“(?)”,否定為“戟”字。
    [1]張亞初等人在編纂《商周金文合集》的過程中,收集和整理了有關族氏銘文方面的資料,據張亞初等初步統 計,至當時為止所見商周銘文總數在一萬條左右,其中族氏銘文有四千幾百條,接近全部銘文之半。
    [2]郭沫若《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11-20頁多次談到這類銘文的性質,認為“此等圖形文字乃古代国族之名號”,”此圖形文字為族氏”等。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3]丁山著有《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其中論述了很多氏族。
    [4]林巳奈夫有《殷周時代の圖像記號》,《東方學報》(京都)1968年第39冊第1-117頁。
    [5]見《文物資料叢刊》三輯41頁圖1,又17。
    [1]據張亞初統計,此類銘文共有179條,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陽、濬縣、陝西長安、岐山、扶風、湖南寧鄉、湖北江陵及遼寧喀左等地,為殷墟文化二期到西周前期物。據張氏等系聯研究,認為這個国族是臣属於商王朝的,後歸屬西周王朝,曾有過相當的實力。
    [1]劉心源:《奇觚》5·2《冉尊》、8·30《舁册匜釋文》。
    [2]張亞初,劉雨:《商周族氏銘文考釋舉例——摘自<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的資料和初步研究>》從劉說,並認為“冉”字即由此形隸變而來。《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版。
    [1]對於這一組器物的著錄情況本文《附表二:宋代出土商周有銘青銅器分域编》有詳細的記載。
    [2]張亞初,劉雨:《商周族氏銘文考釋舉例——摘自<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的資料和初步研究>》中統計所見 有26條,可見宋代之後又出土了一些。
    [3]張亞初等《商周族氏銘文考釋舉例——摘自》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的資料和初步研究>》從劉說,並進行了申發,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也作“光”。
    [4]張亞初、劉雨:《商周族氏銘文考釋舉例——摘自<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的資料和初步研究>》,載於《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37頁。
    [1]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頁。
    [2]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58頁。
    [1]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頁。
    [1]王國維為容庚《金文編》所作序言。
    [2]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卷十四為《師毛父敦》所作的考釋語,第127頁。
    [3]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卷九《太叔鼎》考釋語,第79頁。
    [1]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卷十五為《弭仲簋》作的考釋語,第148頁。
    [1]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冊,第145-147頁。
    [2]唐蘭:《古文字學導論》(修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26頁。
    [3]唐蘭:《古文字學導論》(修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27頁。
    [1]程裕禎:《中國學術通覽》,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頁。
    [2]曾伯虞:《書嘯堂集古錄後》。
    [3]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6頁。
    [4]陳登原:《宋金石學》,《国史舊聞》第二分册。
    [5]歐陽修:《集古錄》1·1《古敦銘跋》。
    [1]歐陽修:《集古錄》1-13《敦(?)銘跋》。
    [2]歐陽修:《集古錄》1-24《前漠谷口銅甬銘跋》。
    [3]《宋文鑒》卷七十九同錄。
    [4]歐陽修:《集古錄目序》。
    [1]王辟之撰,呂友仁點校:《澠水燕談錄》,卷八《事誌》,中華書局1981年版。
    [1]劉敞:《先秦古器記》,《宋文鑒》卷七十九,第1頁。
    [2]吳繼明:《中國古代圖學中的一顆耀眼明珠》,《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第1期,第20-29頁。
    [1]李濟:《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轉引自吳繼明:《中國古代圖學中的一顆耀眼明珠》,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第1期。
    [2]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代序》,第4頁。
    [1]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考古圖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3頁。
    [1]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4頁。
    [1]見趙明誠:《金石錄》卷十一,今已失傳。
    [2]歐陽修:《集古錄》卷一《(?)銘》跋尾。
    [3]胡朴安:《中國文學史》,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版,第158頁。
    [1]程長新,張先得:《伯椃盧簋之再發現》,《文物》1980年第5期第61-62頁。
    [2]陳佩芬:《上海博物館新收集的西周青銅器》,《文物》1981年第9期,第30-31頁。
    [3]陳連慶在其《兮甲盤考釋》一文中指出,《厚趠方鼎》即宋人所見並著錄者,《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4期,第24-27頁。
    [1]參隨縣擂鼓墩一號墓考古發掘隊:《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7期,第1-14頁。
    [1]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第3期。
    [2]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之《考古圖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5頁。
    [3]參郭沬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第165頁。
    [4]《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7期13頁。
    [5]對於宋人對器物出土地記載的分歧,王國維以為:“武昌、嘉魚南境相接,該出二縣間矣。”見其《夜雨楚公鐘跋》,《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
    [1]銘文中之“吳雷”舊多釋作“夜雨雷”,丁山《吳國考》(載於齊魯大學《國學季刊》第一卷第二期,1933年)釋作“吳回”,學者多從之。吳回乃楚之先祖祝融,楚季連為吳回之孫,此鐘之銘可以證明楚君以吳回為其先祖。
    [2]王國維作《夜雨楚公鐘跋》(《觀堂集林》)據趙明誠《金石錄》與王厚之引石公弼語對於出土地記載的不同,認為楚之中葉曾居武昌之鄂,未居丹陽。但是對此問題現在仍有討論。
    [3]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三。
    [4]劉彬徽:《楚國有銘銅器編年概述》,《古文字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1984年,第336頁。
    [5]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補錄》,社會科學出版社1957年。
    [6]容庚:《鳥蟲書》,《中山大學學報》1964年第1期。
    [7]陳夢家:《蔡器三記》,《考古》1963年第8期。
    [8]林沄:《越王者旨於賜考》,《考古》1963年第8期。
    [1]陳邦懷:《兩周金文韻讀輯遺》,《古文字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1984年,第451頁,453頁,454頁。
    [2]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第170頁。
    [1]楊坤:《論<揚簋>“司居”——兼跋<靜方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甲骨學殷商史學 刊》,2007年。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lgxd/527.html
    [2]見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
    [3]白川靜:《金文的世界》,1974年平凡社。
    [4]劉啓益:《西周夷王時期銅器的初步清理》,《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第153頁。
    [1]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銅器上的卦爻辨識》,《古文字研究》第六輯,中華書局1981年,第141-142頁。
    [2]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第16頁。
    [3]陳連慶:《<晋姜鼎>銘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
    [4]張政烺:《矢王簋蓋跋——評王國維的<古諸侯稱王說>》,《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
    [5]穆海亭:《周代金文中的婦名》,據漢唐網。http://www.hanfunet.com/Article/kgfx/2007/7123/153350754_2.html
    [6]中華博物謇編委員會:《中國歷代職官詞典》。
    [1]參陳連慶:《敔設銘淺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1984年版。
    [2]段紹嘉:《陝西藍田縣出土弭叔等彝器簡介》一文釋此字為“馗”,載於《文物》1960年第2期第9-10頁。
    [1]参《文物参考資料》1954年第3期,第60頁。
    [2]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选》。
    [2]赵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頁.
    [1]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頁。
    [1]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149頁.
    [2]王國維:《說觥》談到:“凡傳世古禮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曰鐘、曰鼎、曰鬲、曰甗、曰敦、曰簠、曰簋、曰尊、曰壺、曰盉、曰盤、曰匜、曰盦、皆古器自載器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曰爵、曰觚、曰觶、曰角、曰斝,古器銘辭中均無明文,宋人但以大小之差定之,然至今日仍無以易其說,知宋代古器之學,其說雖疏,其識則不可及也。若国朝人所命名則頗可議者。”見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頁。此外王國維有《說斝》、《釋觶、觛、巵、(?)、(?)》,用甲骨文、金文材料,結合文獻記載,說明宋人定名為斝、觶是完全正確的。
    [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第三章《類別》,及《宋代吉金書籍述評》中都對宋人器物定名之誤進行了考辨。
    [4]參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代序。
    [1]王国維:《說彝》,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頁.
    [2]馬衡:《中国金石學概要》,《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冊,第10頁,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1]容庚以為罍,見其《考古圖述評》,《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第83頁。
    [2]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頁。
    [1]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第15卷,第144頁。
    [1]容庚:《金文編》(第四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卷,第346頁。
    [1]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序》,見其《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頁。
    [1]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頁。
    [1]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頁。
    [1]郭沫若:《青銅器時代》,收入其《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頁.
    [1]盛冬鈴在其《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一文中,對宋人所著錄的《仲姬義母匜》、《伯碩父鼎》、《伯女鬲》、《姬寏母豆》、《師(?)簋》、《敔簋》等均進行了考察,其文载於《文史》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
    [1]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第203頁。
    [2]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第210頁。
    [3]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第210頁。
    [4]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第211頁。
    [5]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第210頁.
    [6]容庚:《鳥書考》,《中山大學學報》,1964年第1期。
    [1]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郭沬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頁。
    [1]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頁。
    [2]王國維對《博古圖》的分類間有修訂,其說詳見《說觥》、《說彝》,見《觀堂集林》卷三。
    [3]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頁。
    [1]以上所引均出自章太炎:《国学略說·小學略說》,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64-80頁。
    [2]党怀興對宋元明六书學者鄭樵、戴侗、楊桓、周伯琦、楊慎、吳元滿及赵宦光等人對金文的引證進行了比較細緻地分析。參看其《宋元明六書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71頁。
    [3]党怀興在其《<六書故>研究》中對戴侗徵引鐘鼎文以研究六書進行了細緻地舉證與分析。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59-69頁。
    [1]戴侗:《六書故·六書通釋》,轉引自党怀興:《宋元明六書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頁。
    [2]章太炎《国學略說》之《小學略說》,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頁。
    [3]章太炎《國學略說》之《小學略說》,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頁。
    [1]于省吾:《商周金文遺錄序言》,載于《史學集刊》1956年第1期。
    [2]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序》,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3]參馬国權:《金文字典述評》,《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4輯。
    [1]孫星衍:《問字堂集》卷四,第3頁。
    [2]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頁。
    [3]吳大澂:《愙齋集古錄》第二冊,第11頁。
    [4]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第1卷,第25頁。
    [5]容庚:《金文編》(第四版),第36頁。
    [6]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卷首《彝器說中·考文》,第6頁
    [1]此段引言皆來自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傅傑校編:《王国維論學集》,北京:中国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201-206頁。
    [2]《文物参考資料》1956年第3期,又見《考古通訊》1956年第2期。
    [3]以上引文均見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頁。
    [1]班固撰,江建忠標點.漢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蔡絛.鐵圍山叢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晁公武.郡齋讀書志[M].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4]陳思.寶刻叢編[M].北京:北京圖書館據海豐吳式芬校刻本複印本,1984.
    [5]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段玉裁.經韻樓集[M].清光緒十年(1884)秋樹根齋刻本。
    [7]董逌.廣川書跋[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3冊.
    [8]范曄,司馬彪撰;陳煥良,李傳書標點.後漢書[M].長沙:嶽麓書社,1994。
    [9]范仲淹.範文正公全集[M].掃葉山房石印本.
    [10]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M].民二四年(1935)商務印書館初版。
    [11]高似孫.子略[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4冊.
    [12]高誘注.呂氏春秋[M].國學整理社.諸子集成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293.
    [13]郭忠恕著,鄭珍箋證.汗簡箋證[M].清光緒廣雅書局刊本.
    [14]郭忠恕,夏竦著:李零,劉新光整理.汗簡·古文四聲韻[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5]黃虞稷撰,翟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6]黃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補。宋元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7]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8]惠洪等,朱弁,吳沆.冶齋夜話·風月堂詩話·環溪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9]李遇孫.金石學錄[M].道光四年鉛印本.
    [20]林鈞.石廬金石書志[M].南昌寶岱閣刊本,1923.
    [21]林義光.文源[M].林氏自刊石印本,1920.
    [22]劉心源.古文審[M].嘉魚劉氏龍江樓刊本,光緒十七年(1881).
    [23]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M].光緒二十八年(1892)自寫刻本.
    [24]呂大臨,趙九成。考古圖·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5]呂祖謙.宋文鑒[M]。光緒丙戌(1886)江蘇書局本。
    [26]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7]倪濤.六藝之一錄[M]。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景印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1934-1935.
    [28]聶崇義.三禮圖集注[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冊.
    [29]歐陽修.集古錄跋尾[M].歐陽文忠全集.上海:中華書局據祠堂本校刊,1936。
    [30]潘昂宵.金石例[M].長洲王藝孫評本。金石三例.光緒戊寅年朱墨本.
    [31]乾隆敕撰。欽定天祿琳琅書目[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5册。
    [32]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M](整理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
    [33]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法帖[M].王雲五.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34]沈約.宋書[M].清乾隆四年(1739)校刊本.
    [35]蘇軾.東坡全集[M].四部備要集部,上海:中華書局據陶齋校刊本景印.
    [36]孫星衍.問字堂集[M].岱南閣叢書,乾隆甲寅歲(1794)校刊本.
    [37]孫詒讓.古籀拾遺·古籀餘論[M].北京:中華書局,1989。
    [38]孫詒讓。墨子間詁[M].國學整理社.諸子集成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
    [39]孫詒讓.周師龢公敦拓本跋[J].籀廎述林[M].卷七。
    [40]脫脫.宋史[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0-331册.
    [41]王黼等.宜和博古圖(亦政堂藏版)[M).桑行之等.說金[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42]王士禎。居易錄[M].王雲五。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
    [43]王士禎。池北偶談[M].上海:震東學社石印本,宣統2年
    [44]王堯臣等.崇文總目[M].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1936.
    [45]王筠.說文釋例[M]。北京:中華書局,1987。
    [46]王應麟.玉海[M]。光緒九年(1883)浙江書局重刊本。
    [47]王應麟撰,翁元圻注.困學紀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年出版,1959年重印.
    [48]吳大澂。說文古籀補[M]。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第二集七百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49]吳大澂.字說[M].蘇州振新書社,上海蘇新書社影印本,1918。
    [50]夏竦.古文四聲韻[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1]徐松.宋會要輯稿[M].民國二十五年哈佛燕京學社資助。國立北平圖書館委讬上海大東書局印刷所1935年代為影印。
    [5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53]楊仲良。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54]楊士奇.文淵閣書目[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5冊.
    [55]葉夢得.石林避暑錄話[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排印本。
    [56]尤袤.遂初堂書目[M]。海山仙館叢書,清道光丙子(?)刻本。
    [57]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正.大金國志校正[M].北京:中華書局,1986.
    [58]曾宏父。石刻鋪敍[M].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古書流通處,1921。
    [59]翟耆年.籀史[M]。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1冊.
    [60]張世南.游宦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1.
    [61]趙明誠。金石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1.
    [62]鄭樵。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7.
    [63]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M].四部叢刊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1]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范希曾編,方霏點校整理.書目答問補正[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4]高明.古文字類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5]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 書出版社,1985.
    [6]何賢斌,王秋華.中國文物考古辭典[M].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7]隨縣擂鼓墩一號墓考古發掘隊。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J].文物,1979,(7)。
    [8]容庚.金文編(第四版)[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陝西省文管會。陝西永壽縣、武功縣出土西周銅器[J].文物,1964,(7)。
    [10]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1]孫稚雛.青銅器論文索引I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2]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13]文物編輯部.文物五○○期總目索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4]徐中舒。殷周金文集錄[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5]臧勵龢。古今地名大辭典[M].香港:商務印書館,1931.
    [16]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中華書局,2001.
    [17]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C].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1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出金文分域簡目[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
    [2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2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M].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22]中華書局.宋人著錄金文叢刊(初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3]周法高.金文詁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1975.
    [1]白冰.青銅器銘文研究:百川靜金文學著作的成就與疏失[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
    [2]白壽彝.中國通史綱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白川靜著,曹兆蘭譯.金文通釋選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4]班吉慶.漢字學綱要[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5]岑仲勉.金石論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M].北京:中華書局,2004。
    [7]陳雙新.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
    [8]陳志明,趙變親。漢字學基礎[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2.
    [9]崔恒昇。安徽出土金文訂補[M].合肥:黃山書社,1998。
    [10]党懷興.《六書故》研究[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1]党懷興.宋元明六書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12]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13]董蓮池.金文編校補[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14]董蓮池.商周銅器銘文匯釋(第一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15]杜澤遜.文獻學概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1.
    [16]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17]郭沬若.卜辭通纂[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18]郭沬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M].郭沫若全集·考古學卷.第七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9]郭沫若。青銅時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0]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史[M].北京:中國書店,1983。
    [21]黃德寬.漢字理論叢稿[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2]黃侃。黃侃論學雜著[M].北京:中華書局,1964。
    [23]蔣伯潛。文字學纂要[M]。中正書局,1946.
    [24]姜亮夫。古文字學[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25]李國英。小篆形聲字研究[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26]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7]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M].長沙:嶽麓書社,1997.
    [28]劉釗,董蓮池.中國文字學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9]劉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30]柳詒徵。中國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1]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32]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全三册).北京:中華書局,1983.
    [33]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M](全二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34]馬承源.中國青銅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5]馬承源。中國青銅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6]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M]。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冊[M].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37]馬敘倫。讀金器刻辭[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8]裘錫圭。出土文獻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9]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0]容庚.金石學[M].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七册[M]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
    [41]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42]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3]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M].學術研究1963年第6期與1964年第1期.
    [44]容媛輯。容庚題。金石書錄目[M]。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乙種之二,1930年刊於北平。
    [45]唐蘭。古文字學導論[M](增订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
    [46]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7]王國維.古史新證[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48]王國維著,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49]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M].王忠慤公遺書二集,海甯王氏增訂再版,1927.
    [50]王國維。史籀篇疏證[M].海甯王忠慤公遺書初集,海甯王氏增訂再版,1927。
    [51]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52]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M].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53]王輝.秦文字集證[M]。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54]王輝.秦出土文獻編年[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
    [55]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3.
    [56]王立军.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7]衛聚賢。中國考古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1998年印.
    [58]吳鎮烽.陝西金文彙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59]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6.
    [60]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
    [61]徐志奇.漢語文字學概要[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62]閻文儒.中國考古學史[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63]楊樹達。積微居金石論叢[M](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64]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6。
    [65]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66]于省吾.雙劍誃吉金圖錄(二卷附考釋)[M]。北平琉璃廠來薰閣,1934.
    [67]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中華書局,1993。
    [68]于省吾.雙劍誃古文雜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2.
    [69]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1998.
    [70]于茀.金石簡帛詩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71]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2]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73]張懋鎔.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74]張其昀.《說文學》源流考略[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75]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6]張世超,孫浚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釋[M]。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
    [77]張舜徽。中國文獻學[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78]張玉金,夏中華.漢字學概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79]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
    [80]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M].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
    [81]趙叢蒼,郭妍利.兩周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82]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83]朱劍心.金石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曹錦炎。吳越青銅器銘文述編[J].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
    [2]曹勝高。略論清代考據學家對於考古資料的利用[J].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19(5):29-31.
    [3]曹炜,曹培根.南北朝至明代的文字學史料概論[J].古漢語研究,1993,20(3):36-40。
    [4]常金倉.西周青銅器斷代研究的兩個問題[J].考古與文物,2006,(2):36-45.
    [5]陳邦懷.兩周金文韻讀輯遺[J].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
    [6]程長新,張先得。伯椃虘簋之再發現[J].文物,1980,(5)。
    [7]陳光崇.歐陽修金石學述略[J].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81,(6):54-57.
    [8]陳連慶.兮甲盤考釋[J].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4):24-27.
    [9]陳連慶.敔毀銘文淺釋[J]。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陳連慶.《晉姜鼎》銘新釋[J].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陳夢家.釋底漁[J].考古社刊,1936,(4).
    [12]陳夢家.蔡器三記[J]。考古,1963,(8)。
    [13]陳佩芬.上海博物館新收集的西周青銅器[J].文物,1981,(9):30-31。
    [14]陳雙新。青銅鐘鎛起源研究[J].中國音樂學。2002.(2).
    [15]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學[J]。史學史研究,1993,(2)。
    [16]党懷興.論戴侗的《說文解字》研究[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0(3):132-138。
    [17]党懷興。《六書故》運用鐘鼎文考釋文字評議[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28(4):136-140。
    [18]党懷興.文獻發掘與學術史的研究問題[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4):1-5。
    [19]鄧廣銘.談談有關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J].社會科學戰線,1986,(2):137-143。
    [20]董蓮池。宋人在金文文獻整理上的創獲[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6):28-30.
    [21]段紹嘉。陝西藍田縣出土弭叔等彝器簡介[J]。文物,1960,(2):9-10。
    [22]傅振倫.宋代的金石學[J].史學月刊,1983,(1):28-30.
    [23]戚桂宴.釋(?)[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1)。
    [24]郭名詢.清代金石學發展概況與特點[J]。學術論壇,2005,174(7):150-154。
    [25]郭妍利.就青銅器談金石學與考古學的關係[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6,26(3):80-82。
    [26]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銅器上的卦爻辨識[J].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
    [27]顧永新.《集古錄》名實考[J].文史,2004,53(4):155-163.
    [28]何如月,何皓月。《金石錄》和《集古錄》的史料價值[J].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5)。
    [29]洪家義.令命的分化[J].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
    [30]胡光華.《集古錄》發微[J]。貴州文史叢刊,1993,(1):39-45.
    [31]蘭小平.淺談古代碑刻的拓印技法[J].文物世界,2007,(2):73-75.
    [32]李海榮。清代的青銅器研究[J].文物季刊,1999,(2):78-88。
    [33]李海榮。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的萌芽期與形成期[J]。文物季刊,1999,(1):79-83.
    [34]李建國。五代和宋朝的文字學簡述[J].運城師專學報,1985,(3):27-33.
    [35]李零。宋代出土的楚王酓章鐘[J].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9年第8本之第3分。
    [36]李零.春秋秦器試探[J]。考古,1978,(6)。
    [37]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J].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
    [38]李菁.宋代金石學的緣起與演進[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4).
    [39]李慶立,范知歐.宋代經學著作雕版印刷述論[J]。古籍整理研究學科,2005,(2):90-94.
    [40]李玉奇。《歷代鐘鼎彝器款識》薛尚功手寫本及其刊本考[J]。南開學報,2000,(3)。
    [41]李玉奇.《考古圖》錢曾藏本非影宋本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5)。
    [42]李玉奇。《宜和博古圖》為宋徽宗自撰考[J].國學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1):1-19.
    [43]林沄。越王者旨於賜考[J].考古,1963,(8)。
    [44]林志強.趙明誠、李清照與古文字學[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2):116-122。
    [45]林志強.鄭樵的文字學研究[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8,(3):72-73。
    [46]林志強,龔雪梅.《東觀餘論》中的語言文字研究綴述[J].福建電大學報,1999,(1):45-46.
    [47]劉彬徽.楚國有銘銅器編年概述[J].古文字研究第九輯.1984。
    [48]劉克明.宋代金石學著作中的圖學成就——讀《考古圖》和《宣和博古圖》等[J].江漢考古,1989,(3).
    [49]劉啟益.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與共和宣幽紀年銅器[J]。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
    [50]劉式今。中國考古學小史[J].河北大學學報,1993,(4):113-120.
    [51]劉心明。略論金石學興起於宋代的原因[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76-81。
    [52]劉翔.簠器略說[J].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
    [53]劉毅。從金石學到考古學——清代學術管窺之一[J]。華夏考古,1988,(4):87-96。
    [54]劉昭瑞.簡論宋人的古器物學研究[J].文博,1992,(2):34-39.
    [55]劉昭瑞.宋代著錄金文校釋[J].文物季刊,1993,(3).
    [56]鹿軍.淺析宋人的文物保護意識[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19(7):102-105.
    [57]陸錫興.從金石學、考古學到古代器物學——代《南方文物》“名物新證”專欄主持辭[J].南方文物,2007,(1):67-73。
    [58]馬國權。金文字典述評[J]。中華文史論叢,1980,16(4).
    [59]馬衡.中國之銅器時代[J].考古學論叢第一輯。1928。
    [60]馬衡.凡將齋金石題跋錄[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3):1-3。
    [61]馬劉鳳.歐陽修與《集古錄》[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5(4):118-122.
    [62]彭裕商.金文研究與古代典籍[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1):96-103.
    [63]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J).中華文史論叢[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7-79.
    [64]容庚.楚公鐘簋之時代[J].考古社刊,1937,(6).
    [65]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J].學術研究.1963,(6)。
    [66]容庚.宋代吉金書籍述評續[J].學術研究.1964,(1).
    [67]容庚.鳥書考[J].中山大學學報,1964(1)。
    [68]陝西省文管會。陝西永壽縣、武功縣出土西周銅器[J]。文物,1964,(7).
    [69]沈頌金。傳統金石學向近代考古學的轉變——以馬衡為中心的考察[J].學習與探索,2000,129(4):120-124.
    [70]申小龍。論宋代的語言學改革[J].學術月刊,1996,(9):99-106。
    [71]申小龍.宋代語言學的漢學批判與其歷史性超越[J].江蘇社會科學,1997,(2):153-159.
    [72]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J].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73]蘇寶榮.論宋代理學對我國語言文字學研究的影響[J].古漢語研究,1997,34(1):32-36.
    [74]孫雍長,李建國.宋元明時期的漢字規範[J].學術研究,2006,(4):135-141。
    [75]譚紅兵.金石學與中國博物館[J].四川文物,2004,(2):88-90.
    [76]仝晰綱.宋代山東金石學成就及其學術貢獻[J]。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9(4):89-93.
    [77]萬紹毛.劉敞在金石學上的貢獻及其影響[J].文物世界,1995,(2):73-77.
    [78]王國維。史籀篇疏證[J]。王忠慤公遺書[C].海寧王氏增訂再版,1927.
    [79]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J].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201-206。
    [80]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J].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C].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207-211.
    [81]王國維。說觥[J].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51-53.
    [82]王國維.說彝[J].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54.
    [83]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J].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84]王國維.《宋代金文著錄表》序[J].傅傑校編。王國維論學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99-200。
    [85]王國維.書宣和博古圖後[J]。觀堂集林附別集卷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59,917-919.
    [86]王輝.論秦景公[J].史學月刊,1989,(3)。
    [87]王立軍.談碑刻文獻的語言文字學價值[J]。古漢語研究,2004,(4):96-100.
    [88]汪俊.論宋代金石學的衰歇[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6(5):32-35。
    [89]王人聰。西周金文“(?)”一詞補釋[J].考古與文物,1987,(2).
    [90]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J].歷史研究,1983,(3).
    [91]王霞。宋元明仿製三代青銅禮器原因考[J].中原文物,2005,(5):57-60。
    [92]韋荃.利用CorelDRAW軟體繪製考古器物圖[J].四川文物,2003,(5)。
    [93]伍仕謙.秦公鐘考釋[J].四川大學學報,1980,(2).
    [94]吳偉華.宋代金石學著作的學術價值[J].齊魯藝苑,2007,(1).
    [95]吳懷祺.金石、金石學與《通志·金石略)[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1):61-66.
    [96]吳繼明.中國古代圖學中的一顆耀眼明珠[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1):20-29.
    [97]吳鎮烽,朱捷元,尚志儒.陝西永壽、藍田出土西周青銅器[J].考古,1979,(2).
    [98]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J].考古與文物,1980年創刊號。
    [99]吳軍蘭。趙明誠與他的《金石錄》[J]。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6).
    [100]夏超雄.宋代金石學的主要貢獻和興起的原因[J]。北京大學學報,1982,(1):66-76。
    [101]肖東發.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在宋元時代的發展與傳播[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7(6):96-104。
    [102]謝崇安.也談商周青銅器研究立標準器斷代的首創權[J]。學術論壇,1999,(6):109-111.
    [103]謝崇安.談殷周青銅器研究立標準器斷代的首創權[J].殷都學刊,2000,(2):23-25.
    [104]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著錄與研究歷史的回顧[J].史學集刊,2000,(1):83-89,
    [105]姚淦銘。王國維對宋代金石文化的闡釋[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4,(4):103-106.
    [106]闫志。金石學在現代中國考古學中的表達[J].華夏考古,2005,(4):98-110。
    [107]楊加深。北宋的書法專科學校——書學[J].山東社會科學,2004,(5):103-105。
    [108]楊加深.論黃伯思的書法辨偽方法與貢獻[J].東嶽論叢,2006,27(2):160-162.
    [109]殷滌非.“者旨於賜”考略[J]。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110]余敏輝.歐陽修的金石證史[J]。史學史研究,1999,(3):68-74.
    [111]余敏輝.《集古錄》成書年代辨[J].史學史研究,2004,115(3):70-72.
    [112]余敏輝.宋代金石學的雙璧——《集古錄》、《金石錄》比較論[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1).
    [113]于省吾.《商周金文遺錄》序言[J].史學集刊,1956,(1):1-4.
    [114]于省吾.釋(?)、(?)[J].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
    [115]張宏明.李公麟金石學成就鉤沉[J).東南文化,1991,(2):292-294。
    [116]張亞初.商周族氏銘文考釋舉例——摘自《商周青銅器銘族氏銘文的資料和初研究》[J].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
    [117]張懋鎔.周人不用日名說[J].歷史研究,1993,(5).
    [118]張懋鎔.周人不用族徽說[J]。考古,1995,(9).
    [119]張懋鎔.西周方座簋研究[J].考古,1999,(12).
    [120]張懋鎔.試論商周青銅器族徽文字獨特的表現形式[J]。文物,2000,(2)。
    [121]張天恩.對“秦公鐘考釋”中有關問題的一些看法[J]。四川大學學報,1980,(4).
    [122]張亞初.宋代所見商周金文著錄表[J].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267-298.
    [123]張亞初.殷周青銅器器名、用途研究[J].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
    [124]趙誠.晚清的金文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2,(1):11-18.
    [125]趙力光。拓印溯源[J].文博,1987,(5):61-63.
    [126]朱迎平.宋代題跋文的勃興及其文化意蘊[J].文學遺產,2000,(4):85-93.
    [127]曾憲通.三體石經古文與《說文》古文合證[J].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 書局,1982.
    [128]曾憲通.吳王鐘銘考釋——薛氏《款識》商鐘四新解[J].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 北京:中華書局,1989.
    [129]翟建宏.青銅器分期斷代方法論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23(2):55-58.
    [130]趙齊平.李清照與趙明誠及《金石錄》[J]。北京大學學報,1987,(5).
    [131]周灏.《考古圖》及其類似古器物圖譜與陳洪綬的繪畫造型[J]。國畫家,2006,(5):62-65.
    [1]程邦雄.孫詒讓文字學之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
    [2]崔樹強.宋、清兩代金石學對書法的影響及其背景分析[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1。
    [3]高書勤.晚清金石學視野中的吳大澂[D].上海:復旦大學,2005。
    [4]耿慧玲。金石學歷史析論[D]。臺灣:私立中國文化大學,1997。
    [5]廖良梅.宋代文獻學淺談[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01.
    [6]劉心明.中國古代石刻文獻研究概論[D]。濟南:山東大學,2003.
    [7]馬玉蘭。宋代法帖研究[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3。
    [8]孟祥暉.董逌《廣川書跋》研究:以帖學為視角[D].長春:吉林大學,2004.
    [9]王新宇.阮元與金石學[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2.
    [10]王澤文.春秋時期的紀年銅器銘文與《左傳》的對照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
    [11]姚志豪。商金文族氏徽號研究[D].臺灣:逢甲大學,2002。
    [12]楊寶忠.大型字書疑難字考釋與研究[D].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4.
    [13]楊軍.歐陽修與北宋書法[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4.
    [14]張百軍。宋代的書跡著錄研究[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6。
    [15]張俊嶺.吳大澂的金石研究及其書學成就[D].廣州:暨南大學,2005.
    [16]王長豐。殷周金文族徽整理與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6。
    [1]容庚隸定為“鄂”,高明以為即《說文·臼部》之“(?)”字,劉昭瑞則隸定為“(?)”,本表從劉昭瑞說。容說 見其《金文編》(第四版),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6卷,第450頁。高說見其《古文字類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7頁。劉說見其《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頁.
    [1]“(?)”字學者隸定不一。高明以為“諴”字,劉昭瑞隸定作“諴”。本表從劉氏。高說見其《古文字類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7頁。劉說見其《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頁。
    [1]劉彬徽在其《楚國有銘銅器編年概述》中談到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鎛鐘,認為其價值之一即“糾 正了宋代以來對銘文‘返'字的誤釋”,但事實上宋人釋此字為“返”無誤,不知劉氏据何以為此言。其文載於《古文字研究》第九輯,第347頁。
    [1]戚桂宴作《釋(?)》一文,以為當隸定作“(?)”,用為嘉美義.其文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
    [1]劉昭瑞認為文中“(?)”字與《古文四聲韻》1·29“崔”字古文同。見其《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頁。
    [2]容庚從呂說,以為“與燮為一字”,見其《金文編》(第四版),第3卷,第186頁。
    [1]容庚認為“吏、事為一字”,見其《金文編》(第四版),第3卷“事”字頭下注。
    [1]見陳連慶:《敔簋銘文淺釋》,載於《古文字研究》第九輯,第311頁.
    [1]楊樹達認為:“(?)即(?)星之初字。晶為星之初文,故(?)諸字皆從晶,(?)省為星,(?)省為晨,故(?)省為昴。”
    [1]宋代韓城隸屬於同州,因韓城出土有芮公族器,故吳鎮烽先生認為宋人所見《芮公簠》可能出土於韓城。
    [1]劉昭瑞:《宋人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第264頁,以為器不偽,銘疑偽。
    [2]《博古圖》云:“銘二百一十二字,湮滅不可辨者六十九”,薛氏引博作“八十二”字。此銘與1940年陕西扶风任家村出土窖藏青铜器中的《禹鼎》銘文字悉同,行款略異,可據以對照,則銘文全文當有二百零七字,其中重文3,合文一。宋人各家著錄均同,存一百五十七字,其中有重文二。
    [1]李零指出石氏所謂“武昌太平湖”當為“嘉魚太平湖”之誤,見其《楚公逆鎛》,《江漢考古》,1983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