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汉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学术界对南汉历史进行的研究主要是某些方面的情况介绍,很少有人进行全面的研究。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特别是表现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方面,只有对南方各国进行细致的研究,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一点。南汉作为南方的一个重要政权,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随着近年南汉三陵的陆续发现,激发了人们又一轮对南汉历史的兴趣,因此对南汉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南汉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南汉建立前的岭南形势。安史之乱及唐朝末年的大乱使得大量北方人南下,这些南来的人,不仅为岭南提供了技术和人力资源,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这是岭南得以割据成功的重要原因。其次,简略介绍了刘隐先世刘安及刘谦时期的情况,认为刘氏确实是汉人,最起码是受少数民族影响的汉人。最后,通过南汉最高统治者的活动,来描绘南汉的兴起与灭亡的历史。在这一部分还介绍了五代十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发生在南汉境内的祯州(今广东惠州博罗县)张遇贤起义。南汉的灭亡是由于后主年幼,纵情声色,被宦官把持朝政,南唐劝降不成的情况下,北宋挥师南下。南汉拒绝和平投降无异于螳臂当车,由于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加之战乱多年,统一的趋势已渐明朗,而统一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如吴越一样和平统一,一是如其它儿国被武力统一。北宋因为岭南的地理环境而不愿出兵南下,想和平统一岭南,而南汉小王朝并没有抓住这次和平的机会,五个月之内,立国长达五十五年的国家就灭亡了。
     本章对南汉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探讨。依据各类史料对南汉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统计,结论与正史所记载的南汉214县稍有差距。从唐代五礼的角度对南汉的吉礼中的郊祀、祭祖、籍田等进行了探讨,再次是宾礼中的聘礼、贺位礼、告哀、迎劳,第三是军礼中的巡狩、亲征、献俘,第四是嘉礼中的婚礼、册命、大赦,第五是凶礼中的丧葬、辍朝、谥号、亡国等进行了一一探讨,认为这一时期礼制多从简,是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而不是对礼制本身的继承,所以礼不在多,而在其表达的政治意义能够贯彻到人的心中去即可。
     南汉的科举制度为政府培养了一批治国经邦之材,其职官当中多以六部侍郎兼宰相之职,也是国小人材少的一个表现。用不着也没有那么多人材来充实唐代的三省六部。其翰林学士除继承了唐代的学士供皇帝酬唱的功能外,南汉的学士多担任国家的外交、军事任务,并有战死沙场者。尽管南汉有一批治国经世之人,但南汉的刑罚之酷在五代时期恐怕是无与伦比的,盖其与治乱世用重典的道理是一致的。南汉的军事制度虽有前人考述,但并不完备,尤其是禁军媚川都,前人多没有意识到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支经济部队,更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禁军。
     南汉的宦官固然很多,但是否达到有些书上说的二万多人,值得怀疑。另外出于对宦官的偏见,很多人对南汉的宦官提出严厉的批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看一下,把宦官与士大夫看成平等的双方,宦官专权同士大夫的专权其后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戴有色眼镜的话。因此,在这一部分,虽然也介绍了宦官为非作歹,但更多的是对宦官中杰出人物的描述,以期能部分的改变人们对宦官的偏见。南汉的宦官并非传统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而是有一批出色的军事人物在支撑国家的军事,征兵作战多由这些宦官来指挥,只是到了后期,皇帝年幼,才被宦官所控制。国家陷入混乱,所以对南汉的宦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持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宦官乱政而导致国家灭亡。
     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南汉的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情况。南汉的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居多,虽有政府重视,但是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还是很落后,加之经济活动的开发与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相冲突,时常发生人象大战,有时政府亦不得不直接出面进行捕杀。手工业方面南汉最为发达的是冶炼业。尤其以冶铁业最为发达,至今仍在广州光孝寺的东西二铁塔,为南汉所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塔。南汉的铸币业即冶铅业亦很发达,是南方诸国中为数不多的强行应用铅币的国家。另外其陶瓷业亦比唐代有进步,此时不仅窑址增加,冶炼陶瓷的技术也有所提高,出现了青瓷,并打破了以往岭南陶瓷不用彩的历史。商业是南汉的国家经济的支柱,其中最重要的是海外贸易,后主时以大宦官李托为押蕃舶使管理对外贸易。1997年,印尼打捞的一艘南汉时期的沉船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南汉的对外贸易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第四部分主要通过佛教云门宗创始人文堰大师的活动,探讨了南汉佛教的基本情况。南汉除了尊宠佛教以外,对道教及外来宗教同样对待,显示出其对宗教兼容并包的海洋文化之特征。南汉在广州一地广建佛寺与离宫别殿,其中苑圃8处,宫殿26座,并且宫殿多饰金漆银,反映了其非同一般的国家经济实力。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南汉的天文、历算、史学、医学与音乐的情况。
     第五部分探讨了南汉的对外关系。南汉立国是由于其“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使中原政权对之默许,将近邻楚国最终逐出岭南而独占两广,形成了现在两广与湖南以五岭为界的地理边界划分。首先是南汉同中原王朝的的关系,就是金钱外交,取得其默认,其次是同楚国关系,两国由于婚姻而结束战争,又由于婚姻而起战争,在两国争战中,最后以楚国退出岭南,在南汉与南唐的夹击中灭亡而告终。南汉与安南有战有和,但是自从白藤江一战之后,南汉不再进入安南,交州走上独立的发展的道路。最后是同南方其他国家的对外关系,由于交通路线的发达,南汉北上有三条道路可通中原,又可从邕州北上至南诏、蜀国,南下至交州,这是除海上交通之外,南汉的几条可以考证的陆路交通线。南汉就是依靠这几条交通路线和其它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时至今日,这几条交通线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The current academic studies of South Han history mainly focus on certain aspects of its situation, but comprehensive studies.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i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is a very significant period, especially the movement of economic centre towards the south. Only a detailed study of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an make one better understand this point. South Han, as an important country in the south, has the statu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wo tombs of South Han being discovered, which inspired a further round of historical interest towards South Han,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quite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its history.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is to mak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South Han history from five aspect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made by the predecessors.
     In the first part,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 researching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are mainly introduced.
     In the second part, it firstly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of the Lingnan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th Han. An-Shi Turmoil in the chaotic years at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chaos made substantial northerners wonder towards the south. These people did not only provide for Lingnan technology and labor, but also brought in advanced culture. Thi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success separatist regime in Lingnan. Secondly, it briefly introduced Liu Yin's lifetime, which considers Liu as Han nationality, and at least the person influenced by the Han ethnic. Finally, by introduc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highest rulers in South Han, it described the rising and perishes of South Han Dynasty. What's more introduced in this part of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the largest peasant uprising, also the one took place in Gaborone in the South Han Yin Chang In uprising.
     It was kinds of reason about this destroy regime,firstly,the whole Chinese economic centure was moved to south china step by step,Anybody or any country could stop the current of union.the regime refused the advice of peace union which was presented by NanTang country,so the war come into being.secondly,the young emperor was indulged into the good wine,the beaty girls and so on,he did not mind the country.At last,in five months,the regime was perished.
     In this chapter,I have research about the system of the regime.for example, administration area coverage,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 find about 214conties in the regime.the amenity system including five aspects,Ji, Xiong,Jun, Bin,Jia,etc.However, these etiquettes were all predigested because the delegation of the etiquett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itself meaning.the emperor was attention to the political meaning by the amenity system.the scholars passed by the country examination was the nation's ridgepole,somebody was the diplomat of the regime.some other one was an army general,finially,died on the battlefield.one of the emperor praetorian army was named Mei chuan du,which was an economic army in traditional historian,however,in my opinion,it was not only an economic army but also a battle effectiveness army.
     Firstly a brief review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eunuchs, secondly the South Han eunuchs. Although there were so many eunuchs in South Han, it is questionable whether the number of eunuch can reach 20,000 according to some literary books. In addition, many people strongly criticized eunuchs in the South Han due to their bias. But whether one could change another way of thinking to consider the eunuchs and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as equal sides.if one does not see the whole thing with a colored spectacle, consequences of both eunuchs and literary intelligentsia autocratic rulers are the same. Thus, in this part, while all kinds of evil things committed by eunuchs are introduced, more stories about the outstanding figures among eunuchs are described with a view to change prejudice against eunuchs.
     In the third part,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South Han in several aspects as the agriculture, commerce, handicraft industry. More economy crops was planted in the country.however, the foodstuff crops was less than Tang Dynasty.Man and the local elephant was often combating with each other.the activity of human being was affect on the habitat of elephants.the famous handcraft industry of the regime was smelt iron,especially,the plumbum. the coin of the country was smelt plumbum which was poison to our body.chinaware of the regime was progressed than formerly dynasty.the blueness chinaware appeared in this area which was break the history of no color chinaware in this area.the commerce,especially,abroad trade was the base of the whole country.the year of 1997,a sink ship was salvaged on Indonesia coast,it was a ship of this period,much gold,silver,chinaware on the ship.145 plumbum coins was also on the ship.
     In the fourth part,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South Han Buddhism are to be introduced primarily through descrip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Buddhist Cloud Gate founder, Yan master in South Han. In addition, the situation of astronomy, calendar calculation, historiography, medical science, and music in South Han is also to b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ifth par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introduce the South Han External Relations, primarily the South Han Dynasty relations with China, then was followed by Annan relations, and the third was the relation with Chu country. finally, the external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outh.
引文
[1]《南汉历法初考》载《学术研究》1996年第10期,《南汉割据及其政治设施探析》载《合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南汉宦官势力初探》《广东社会科学》载1994年第3期,《南汉士人及其政治命运》载《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5期。
    [2]何灿浩《五代十国南方诸国的宗室内争》载张国刚主编《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第424-441页。
    [3]李庆新《略论南汉时期的岭南经济》载《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第70-76页。
    [4]崔勇《南汉时期的广东经济》载《广东经济月刊》,2003年第2期,第36-37页。
    [5]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思鉴(Janice Stargardt)《沉船遗宝:一艘十世纪沉船上的中国银锭》载《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3-432页。
    [6]刘敬扬《试淡广西桂林新发现的铅开元钱》载《中国钱币》,1985年第2期,第49-50页。
    [1]中国钱币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585页。
    [2]王贵忱《南汉的铅钱-广东最早的铸铅钱问题》载《南方金融》,1998年第11期,第52-54页。
    [3]李良宁《广西出土开元通宝铅钱刍议》载《广西金融研究》,1999年第S1期,第60-61页。
    [4]麦英豪《广州发现南汉铅钱》载《考古简讯》1958年第4期:黄淼章《广州黄华路发现窖藏乾亨重宝铅钱》载《广州文博通讯》,1982年第1期。
    [5][EB/OL]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newdaily/sh/200707310130.asp
    [6]武宇红《“乾亨重宝”铅钱》载《中国钱币》.1988年第1期,第36-41页。
    [7]赵建玲《南汉与中原及周边割据政权关系概述》载《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51-54页。
    [1]李东华《五代南汉的对外关系》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6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专书(40),民国86年3月,第45-69页。
    [2]唐森《话说南汉刘与宦祸》载《广东史志》,1996年第1期,第46-55页。
    [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载《文物》,2006年第7期,第4-25页。
    [4]李发《南汉〈康陵地宫哀册文碑〉释文补正》载《文物》,2006年第8期,第95-96页。
    [1]全洪《南汉德陵考证》载《文物》,2006年第9期,第79-82页。
    [2]崔北京《南汉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高宁《南汉时期兴王府城形态结构初步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年。
    [1]郑昌士撰《唐扶天保大忠孝功臣、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闽王夫人、故燕国明惠夫人、彭城刘氏(华)墓志并序》载吴纲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79页。
    [2]《资治通鉴》卷255,“中和三年六月”条,第8296页。
    [3]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23页。
    [4]藤田丰八《南汉刘氏の祖先につきて》载《东洋学报》第六卷,又见何建民译《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从考》, 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7月,第137-150页.
    [1]桑原骘藏著、陈裕菁译《蒲寿庚考》[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十八年,第76-77页。
    [2]河原正博《南汉刘氏祖先考》载《东洋学报》,第三十一卷。
    [1]刘美菘《南汉主刘氏族属为俚僚》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第187-190页。
    [2]唐森《南汉刘氏族属平议》载《暨南学报》,1993年第1期,第70-78页。
    [3]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溪洞社会》载《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73-414页。
    [4]李庆新《濒海的国度:南汉对外关系与海外贸易》载郑州大学历史系主编《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6年6月。
    [5]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载《文物》,2006年第7期,第4-25页。
    [1]梁廷枏《南汉书》卷1《烈宗本纪》,《五代史书汇编本》(10),第6348页。(以下版本皆同)
    [1]《新唐书》卷190《刘知谦传》,第5493页。
    [2]《资治通鉴》卷259,第8460页。
    [3]《资治通鉴》卷260,第8473页。
    [1]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东路》“封州”条,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413页。
    [2]《资治通鉴》卷261,第8521页。
    [3]《旧唐书》卷20 《昭宗本纪上》,第769页。
    [4]《资治通鉴》卷262,第8565页。
    [5]《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09页。
    [6]《旧唐书》卷23《昭宗本纪上》,第769页。
    [1]《资治通鉴》卷265,“天祐元年十二月”条,第8639页。
    [2]《资治通鉴》卷263,“天复二年十二月”条,第8589页。
    [3]《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1807页。
    [4]《旧五代史》卷3《太祖纪三》,另《册府元龟》卷197《闰位部·纳贡献》同。
    [5]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逸文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383页。
    [6]梁廷枏《南汉丛录》卷1,藤花亭十七种本。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1页。
    [2]《资治通鉴》卷262,“光化三年十月”条,第8536页。
    [3]《资治通鉴》卷267,“开平二年九月”条,第8704页。
    [1]《全唐文》卷839刘昌鲁《致马殷书》,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8830页。
    [2]《资治通鉴》卷268,第8740页。
    [3]《旧五代史》卷6《太祖纪六》第96页。
    [1]《旧五代史》卷6《太祖纪六》,第100页。
    [2]《资治通鉴》卷268,第8756页。
    [3]《通鉴考异》引《梁太祖实录》,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
    [4]《册府元龟》卷202《闰位部·祥瑞第二》,中华书局,1960年6月,(以下版本皆同)第2439页。
    [5]《册府元龟》卷197《闰位部·纳贡献》.第2381页。
    [6]《资治通鉴》卷268,第8777页。
    [1]《资治通鉴》卷269,第8799页。
    [2]《旧五代史》卷六《太祖纪六》,第100页。
    [3]《吴越备史》卷1《武肃王》,第6218页,《五代史书汇编》(10)本,以下版本皆同。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1页。
    [5]《资治通鉴》卷270,第8817页。
    [1]《旧五代史》卷9《梁书九》,第130页。
    [2]梁廷枏《南汉书》卷10《周杰传》,道光藤花亭十七种本。
    [1]《新五代史》卷58《司天考第一》,第670页。
    [2]散见于《南汉书》相关传记中。
    [3]《宋史》卷294《冯元传》,第9812页。
    [4]《宋史》卷461《方技上·周克明传》,第13503页。
    [5]《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1页。
    [6]《资治通鉴》卷268,“乾化元年五月甲辰”条,第8142页。
    [7]《资治通鉴》卷282,“天福四年十二月”条,第9209页。
    [1]《资治通鉴》卷279,第9127页。
    [2]《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五代史书汇编》(6)本,以下版本皆同。
    [3]《资治通鉴》卷283,“天福七年四月丁丑”条,第9236页。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王翻”《资治通鉴》卷283作“王翷”。
    [1]《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三月”条,第9249页。
    [2]《九国志》卷九《陈道庠传》,第3331页。《五代史书汇编》(6)本,以下版本皆同。
    [3]马令《南唐书》卷26《张遇贤传》另《玉壶清话》卷10载“遇贤为第十八罗汉”。
    [4]文莹撰,郑世国、杨立扬点校《玉壶清话》卷10称改元“长乐”,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第105页。
    [1]《江南野史》卷2《嗣主》,第5159页。《五代史书汇编》(10)本,以下版本皆同。
    [2]《九国志》卷9《刘弘杲传》,第3329页。
    [3]《资治通鉴》卷283,“天福七年十月丙子”条,第9240页。
    [4]《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条,第9252页。
    [5]陆游《南唐书》卷5《边镐传》,第5504页,《五代史书汇编》(9)本,以下版本皆同。
    [6]顾祖禹撰,资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88《江西赣州府雩都县》,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4057页。
    [1]《全店文》卷879徐铉《招讨妖贼制》,文中作“张茂贤”,第9191页。
    [2]《玉壶清话》卷10载神曰:“吾力谢福衰,庇汝不及,善白为处”。第106页。
    [3]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38《盗贼律》“造妖书妖言”条,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345页。
    [4]杜文玉《南唐史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108页。
    [5]马令《南唐书》卷26《张遇贤传》,第5426页。《五代史书汇编》(9)本,以下版本皆同。
    [1]《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十月”条,第9255页。
    [2]《资治通鉴》卷284,“开运元年十月丙午”条,第9276页。
    [3]《资治通鉴》卷285,第9297页。
    [4]《九国志》卷9《陈道库传》,第3331页。
    [1]《资治通鉴》卷287,“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6页。
    [2]《资治通鉴》卷289,“乾祐三年十二月”条,第9449页。
    [3]《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二》第1809页。
    [4]何灿浩《五代十国南方诸国的宗室内争》载张国刚主编《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第424-441页。
    [5]《九国志》卷9《刘洪杲传》,第3329页。
    [6]《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13页。
    [1]《资治通鉴》卷291,“显德元年四月”条,第9509页。
    [2]《资治通鉴》卷292.“显德二年六月戊午”条,第9529页。
    [3]《资治通鉴》卷290,“广顺元年十二月”条,第9471页。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16页。
    [5]《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2页。
    [6]梁廷枏《南汉书》卷13《暨彦斌传》,第6492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三月丁巳”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影印本(以下版本皆同),第4页。
    [2]《资治通鉴》卷294,“显德六年十一月”条,第9606页。
    [3]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18页。
    [4]《宋史》卷481《南汉世家四》,第13920页。
    [5]《新五代史》卷38《宦者传》,第407页。
    [1]《吴越备史》卷2《文穆王》,第6230页。
    [2]《宋史》卷481《刘鋹传》,第13920页。
    [3]《九国志》卷9《郭崇岳传》,第3334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开宝元年十月”条,第81页。
    [2]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2《感报寺铜钟款》、陈守中《文偃碑》,丛书集成初编本,(以下版本皆同)第1530册,中华书局,1983年。
    [3]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09《政事》之《禁岭南货卖男女敕》“大中九年(855年)闰四月勅”,商务印书馆,1959年四月,第567页。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21页。
    [1]黄水年《唐史十二讲》第九讲《唐代的宦官》,中华书局,2007年9月,第174页。
    [2]《大清律例》卷34《刑律杂犯》“阉割火者”条,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673册,第87页。
    [3]《明太祖实录》(三)卷8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
    [4]《新唐书》卷207《宦者传上》,第5858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第101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第108页。
    [7]张金铣《南汉宦官势力初探》载《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79-111页。
    [8]《新五代史》卷38《宦者传》,第406页。
    [9]《金史》卷131《宦者传》,第2807页。
    [10]《后汉书》卷57《刘陶传》,第1850页。
    11 《元史》卷24《仁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537页。
    12 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宦者亦有贤者”条,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第115页。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总论》,科学出版社,1975年1月,第225页。
    [2]《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三月”条,第9249页。
    [3]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1《感报寺铜钟款》。
    [4]《九国志》卷9《吴怀恩传》,第3330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九月戊子”条,第50页。
    [2]《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8页。
    [3]《九国志》卷9《邵廷琄传》,第3332页。
    [4]《资治通鉴》卷291.“广顺二年十二月”条,第9487页。
    [5]《九国志》卷9《潘崇徹传》,第3333页。
    [6]《资治通鉴》卷279,“清泰二年十月”条,第9134页。
    [1]《资治通鉴》卷289,第9449页。
    [2]《资治通鉴》卷293,“显德三年三月”条,第9546页。
    [3]《旧五代史》卷135《刘鋹传》,第1810页。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17页。
    [5]陶谷《清异录》卷上“媚猪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版本皆同)第1047册。
    [6]《宋史》卷481《刘鋹传》,第13920页。
    [7]陶谷《清异录》卷上“红云宴”条、“楼罗历”条。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17页。
    [2]陶谷《清异录》卷上“蕉迷”条。
    [3]黄佐《广东通志·陆光图传》,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1997年影印本。
    [4]《宋史》卷481《南汉世家》,第13920页。
    [5]《旧五代史》卷149《职官志》,第1995页。
    [6]《旧五代史》卷72《张承业传》,第950页。
    [7]《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790页。
    [8]《旧五代史》卷136《僭伪列传三》,第1820页。
    [9]《资治通鉴》卷273,“同光二年十二月庚午”条,第8928页。
    [10]张金铣《南汉宦官势力初探》载《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79-111页。
    [1]《宋史》卷481《龚澄枢传》,第13930页。
    [2]《资治通鉴》卷292,“显德二年三月”条,第9524页。
    [1]《旧五代史》卷128《王朴传》,第1679页。
    [2]《宋史》卷262《李谷传》,第9501页。
    [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30《五代下》之二十,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094页。
    [4]王称《东都事略》卷23《刘继元传》,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版本皆同),第382册。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9年3月。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十一月”条,第51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条,第158页。
    [3]黄佐《广州人物传》卷5《宋刑部尚书李公廷珙》,丛书集成初编本。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乾德三年三月”条,第57页。
    [5]《宋史》卷481《南汉世家》,第13921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第87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第96页。
    [8]《宋史》卷481《南汉世家》载第二书,《全唐文》卷876潘佑《为李後主与南汉後主书》两书皆有,然第一书是第二书的节本。另陆游《南唐书》卷13《龚慎仪传》与《东都事略》卷23《刘鋹传》所载皆为第二书之节本。故第一书内容已无从可考。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9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开宝三年十二月辛卯”条,第97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第96页。
    [1]《新唐书》卷168《韦执谊传》,第5124页。
    [2]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589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五月辛酉”条,第102页。
    [4]《文献通考》卷167《刑考六》考1447,中华书局,1986年9月。
    [5]龚胜生《二千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载《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第304-315页。
    [6]周去非撰、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卷4《风土门》之067“瘴地”条,中华书局,2006年4月,(以下版本皆同)第150页。
    [1]三士性撰、周振鹤点校《广志绎》卷5,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310页。
    [2]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第33-44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8,第1460页。
    [4]范玉春《以槟榔为礼:岭南汉族婚俗的文化地理学考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1-156页。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9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第96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第100页。
    [4]王应麟《玉海》卷193上,又见《宋会要》《礼九》兵捷献俘之35。
    [5]曾巩《隆平集》卷12《伪国》之“南汉”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71册。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开宝三年十月”条,第97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二月”条,第101页。
    [3]王称《东都事略》卷23《伪国》“刘鋹”条。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第117页。
    [5]《宋史》卷174《食货志上》,第4204页。
    [6]王辟之撰、金圆整理《渑水燕谈录》卷9,载《全宋笔记二编》(4),大象出版社,2006年1月,第92页。
    [7]《宋史》卷2《太祖本纪二》,第33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开宝七年四月”条,第122页。
    [1]《宋会要》(四)职官四四之一,第86册,第336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以下版本皆同)1997年6月。
    [2]《宋史》卷268《张逊传》,另见《宋会要》食货五五之二二.
    [3]司马光撰,邓广铭、张希清点校《涑水纪闻》卷1之31“擢用英俊不问资级”条,中华书局,1989年9月,第15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条,第106页。
    [5]《续资治通签长编》卷13,“开宝五年八月”条,第110页。
    [6]《宋史》卷259《尹崇珂传》,第9001页。
    [1]《宋史》卷3《太祖本纪三》,第38页。
    [2]《宋史》卷4《太宗本纪一》,第64页。
    [3]《宋史》卷481《南汉世家》,第13929页。
    [4]《宋史》卷10《仁宗纪二》,第196页。
    [5]《资治通鉴》卷270,“贞明三年十一月”条,第8817页。
    [6]梁廷枏《南汉书》卷2《高祖纪一》,《五代史书汇编》(10)本,(以下版本皆同)第6360页。
    [7]《宋会要》方域七之十二又见《太平寰宇记》。
    [8]《九国志》卷9《苏章传》,第3329页。
    [1]《越史略》卷1《历代守任·张伯仪》,从书集成初编本,又见《安南志略》卷首总序。
    [1]《唐会要》卷73,“安南都护府”条,第1320页。
    [2]《新唐书》卷167《王式传》,第5119页。
    [3]《旧唐书》卷19《懿宗本纪上》,第659页。
    [4]《越史略》卷1《历代守任·高骈》丛书集成初编本。
    [5]《资治通鉴》卷267,“开平二年十月辛酉”条,第8705年。
    [6]《资治通鉴》卷268,第8749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第114页。
    [8]《宋史》卷34《孝宗本纪》,第657页。
    [1]《资治通鉴》卷261,“光化二年十一月”条,第8528页。
    [2]《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6页。
    [3]《全唐文》(三)卷290张九龄《请郊见上帝议》,第2940页。
    [4]《全唐文》(二)卷101梁太祖《委宰臣专判祭祀制》,第1033页。
    [5]《新唐书》卷11《礼乐志一》,第310页。
    [6]《新唐书》卷14《礼乐志四》,第349页。
    [7]苏辙撰、余宗宪点校《龙川略志》卷8,“天子亲祀天地当用含祭之礼”条,中华书局,1982年4月,第50页.
    [8]金子修一《唐代皇帝祭祀的特质-透过皇帝的郊庙亲祭来检讨》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 卷),中华书局,2001年6月,第462-473页。
    [1]《旧唐书》卷19《懿宗纪上》,第651页。
    [2]《旧唐书》卷20《衷帝纪下》,第785页。
    [3]程存洁《新发现的后梁吴存锷墓志考释》载《文物》,1994年第8期,第69-73页。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7页。
    [5]杨英《魏晋郊祀和祭祖礼考》载北京大学历史系主编《北大史学》(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00-215页。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7页。
    [2]商承柞《广州石马村南汉墓葬清理简报》载《考古》,1964年第6期,第297-309页。
    [3]麦英豪《关于广州石马村南汉墓的年代及墓主问题》载《考古》,1975年第1期,第62-64页。
    [4]方信孺《南海百咏》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之《岭表录异及其它二种》,商务印书馆,1936年,以下版本皆同。
    [5]全洪《南汉德陵考证》载《文物》,2006年第9期,第79-82页。
    [6]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载《文物》,2006年第7期,第4-25页。
    [7]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1《康陵碑》。
    [8]三象之《舆地纪胜》卷90《广东东路·韶州·古迹》,中华书局,(以下版本皆同)1992年10月,第2899页。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9《坟语》“刘鋹墓”条,中华书局,1985年4月,第496页。
    [2]《册府元龟》(一)卷30《帝王部·奉先三》,“天宝九年十一月四日制”条,第332页。
    [3]苏轼撰,傅成、穆俦《东坡全集·文集》卷71《题跋》“天华富”条,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版本皆同)2000年5月,第2235页。
    [4]方信孺《南海百咏》“蒲涧”条。
    [5]张君房撰,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卷27《洞天福地》,中华书局,2003年12月,第609页。
    [6]周去非撰、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卷7《金石门》“丹砂水银”条,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271页。
    [7]《晋书》卷72《葛洪传》第1910页。
    [8]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1《白石秀林记》。
    [9]《全唐文》(第九册)卷892,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9315页。
    [10]《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6页。
    11 《九国志》卷9《郭崇岳传》,第3334页。
    [1]《资治通鉴》卷284《后晋纪五》,“开运元年三月”条,第9268页。
    [2]《旧五代史》卷135《刘陟传》,第1808页。
    [3]《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6页。
    [4]《旧唐书》卷24《礼仪制四》,第910页。
    [5]裴麗泽《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碑铭》载阮元《广东通志》(三)卷205《金石略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第3692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六月”条,第103页。
    [1]《通典》卷177《州郡七》,“襄阳郡”条,典九三四,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年2月。
    [2]郭棐《广东通志》卷18《古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9册,齐鲁书社,1996年,(以下版本皆同)第103页。
    [3]梁廷枏《南汉书》卷13《诸臣传》,第6491页。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2页。
    [2]《资治通鉴》卷288,“乾祐二年十二月”,第9417页。
    [1]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1钟允章撰《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
    [2]《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3页。
    [3]《资治通鉴》卷268,第8777页。
    [4]《资治通鉴》卷270,第8842页。
    [1]陆游《南唐书》卷1《烈祖本纪》,第5463页。
    [2]卢应《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
    [1]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载《文物》,2006年第7期,第4-25页。
    [2]商承祚《广州石马村南汉墓葬清理简报》载《考古》,1964年第6期,第297-309页。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4页。
    [2]《旧五代史》卷6《太祖纪六》,第96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第179页。
    [4]《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十一月丁亥”条,第9255页。
    [5]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2.
    [6]《资治通鉴》卷294,第9588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第100页。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2页。
    [2]《九国志》卷9《吴怀恩传》,第3330页。
    [3]《九国志》卷9《陈道庠传》及《苏章传》,第3331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开宝三年九月己未”条,第97页。
    [5]《资治通鉴》卷283,“天福七年四月”条,第9236页。
    [1]《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
    [2]《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1809页。
    [3]《宋史》卷481《刘鋹传》,第13920页。
    [4]任爽《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92页。
    [5]《资治通鉴》卷271,“贞明六年三月”条,第8854页。
    [6]《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12页。
    [1]李玉、李延夫、叶家春《南汉广西状元梁嵩民族成份初探》载《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第222-226页。
    [2]《全唐文》(第九册)卷892,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9135页。
    [3]汪森《粤西文载》卷1,广西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8月。
    [4]《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
    [1]蔡條《铁围山丛谈》卷3,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59页。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3]《五代会要》卷22“进士”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360页。
    [4]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1995年2月,第74页。
    [5]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卷2,“永隆二年”条,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7月,第84页。
    [6]顾炎武《日知录》卷16《经义论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58册.
    [7]《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2页。
    [1]《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1357《高州府》,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影印本,第20109页。
    [2]《唐会要》卷75《选举下》,“南选”条,第1369页。
    [3]陶岳《五代史补》卷2《后唐》,“黄损不调”条,第390页。载徐蜀《隋唐五代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3月。
    [4]汪士禛编、郑方坤删补,戴鸣森点校《五代诗话》卷10,“别号”条,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版本皆同)1989年12月,第397页。
    [1]王士禛《池北偶谈》卷21,“离非女子”条,中华书局,1984年3月,第514页。
    [2]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1《乾亨寺铜钟款》。
    [3]《资治通鉴》卷270,“贞明三年八月”条,第8817页.
    [4]《资治通鉴》卷294,“显德六年十一月”条,第9605页。
    [5]《吴越备史》卷1《武肃王》,第6217页。
    [6]陆游《南唐书》卷1《烈祖本纪》,第5469页。《五代史书汇编》(9)本,以下版本皆同。
    [7]《资治通鉴》卷280,“天福元年十月”条,第9153页。
    [1]《资治通鉴》卷271,而《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载此年“倪曙兼工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后来刘岩作离宫数百来看,此时设工部侍郎亦有可能。
    [2]《资治通鉴》卷282,“天福五年十二月”条,第9219页。
    [3]《宋史》卷481《李托传》,第13930页。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6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而《宋史》卷481《南汉世家》作“卿文远”。
    [6]《宋会要》(六)食货十七之广南东路,第129册,5085页。
    [1]吴兰修《南汉纪》卷2《高祖纪》,第6629页。
    [2]《吴越备史》卷2《文穆王》,第6225页。
    [3]《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此处《资治通鉴》卷283作“右仆射王翷”,卷285作“左仆射王翻”未知孰是。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第100页。
    [5]《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三月丁亥”条,第9250页。
    [6]《资治通鉴》卷289,“乾祐三年十二月”条,第9449页。
    [7]《资治通鉴》卷294,“显德六年十一月”条,第9605页。
    [1]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39页。
    [2]陆游《南唐书》卷1《烈祖本纪》,第5466页。
    [3]《资治通鉴》卷277,“长兴二年十二月”条,第9064页。
    [4]《资治通鉴》卷281,“天福三年十月”条,第9193页。
    [5]《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4页。
    [6]《宋史》卷481《刘鋹传》,第13927页。
    [1]任爽《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227页。
    [2]《资治通鉴》卷279,“清泰元年十二月”条,第9127页。
    [3]《五代会要》卷12《京城诸军》,第205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第29页。
    [5]杨豪《东莞北宋“象塔”发掘记》载《文物》,1982年第6期,第195-197页。
    [1]《资治通鉴》卷180,“大业元年三月”条,第5619页。
    [2]《全唐诗》(第六册)卷384,第954页。
    [3]《宋史》卷489《占城传》,第14086页。
    [4]《宋史》卷481《南汉世家》,第13926页。
    [5]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499页。
    [6]真人元开著、汪向荣点校《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2000年4月,第68页。
    [7]《太平广记》(六)卷286《幻术三》,“陈武振”条,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2282页。
    [8]来可泓《五代十国牙兵制度初探》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第64-70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第109页。
    [10]吴高梓《福建疍民调查》载《社会学界》,1930年第4期。
    [1]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条.载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9月,第160页。
    [2]《宋史》卷31《高宗纪八》,第586页。
    [3]《宋史》卷186《食货志下八》,第4541页。
    [4]陈序经《疍民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46年10月。
    [5]戴肇辰等修《广州府志》卷78《前事略》引《明典汇》,上海书店,2003年。
    [6]齐勇锋《五代藩镇兵制和五代宋初的削藩措施》载《河北学刊》,1993年第4期。
    [7]《宋史》卷191《兵制五》,第4734页。
    [1]《九国志》卷9《陈道庠传》,第3331页。
    [2]《五代诗话》卷5,“罗隐”条,第223页。
    [3]《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21页。
    [1]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卷7,“鱼藻门条”,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70页。
    [2]《玉堂闲话》卷4,“番禺条”,第1915页。《五代史书汇编》(6)本,以下版本皆同。
    [3]李庆新《略论南汉时期的岭南经济》载《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4]蔡條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卷6,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15页。
    [1]刘美崧《古百越族及其后裔的海洋文化》载广东文化研究会编《岭桥春秋-海洋文化论集》(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271页。
    [2]《全唐文》(八)卷764萧邺《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第7943页。
    [3]《新唐书》卷170《王锷传》,第5168页。
    [4]《北户录》卷3“指甲花”条,载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62),广陵书社,2003年5月。
    [5]《岭表录异》卷中,载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61),广陵书社,2003年5月。
    [6]《全唐诗》卷385张籍《送侯判官赴广州从事》中华书局,(以下版本皆同)1979年8月,第4337页。
    [7]杜文玉、王凤翔《唐五代时期茶叶产区分布考述》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第78-87页。
    [8]《太平御览》卷172《岭南道潮州》引《郡国志》,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837页。
    [9]真人元开撰、汪向荣点校《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2000年4月,第69页。
    [10]《全唐诗》(9)卷299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第3400页。
    11 杜文玉《杨贵妃、高力士与荔枝的情结》载《南方论刊》,2007年第6期,第83-85页。
    [1]陶谷《清异录》卷上。
    [2]李雨村《粤东笔记》卷六,上海会文堂书局,民国四年五月。
    [1]邱立诚《中国最早的铁塔-广州光孝寺西铁塔》载《文物天地》,1983年第2期,第276页。
    [2]尚杰《略谈梅县市的千佛铁塔》载《广东文博》,1985年第1期,第277页。
    [3]陶谷《清异录》卷上。
    [4]《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
    [1]王长启、高曼《西安西郊发现唐银铤》载《中国钱币》,2001年1期,第56页。
    [2]《柳宗元集》(二)卷25《送诗人廖有方序》,四部丛刊初编本.
    [3]《全唐文》(五)卷496权德舆《杜公淮南遗爱碑铭并序》,第5055页。
    [4]《文苑英华》卷939权德舆《徐申墓志铭》,《全唐文》卷502同。
    [5]《全唐文》(六)卷561韩愈《南海神庙碑》,第5677页。
    [6]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金石门》,“生金”条,第270页。
    [7]《太平御览》卷812《银》引晋裴渊《广州记》,第3607页。
    [8]元稹《元氏氏庆集》卷34《钱货议状》,四部丛刊初编本。
    [9]张籍《张司业诗集》卷4,四部丛刊初编本。
    [10]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279页.
    11 秦波《西安近年出土唐代银铤、银板和银饼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2年第7期。
    12 师小群《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一件唐代银铤》载《中国钱币》,2000年第1期,第61页。
    13 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五卷)《唐五代的货币与金融》,东京三一书房,1982年,第298页。
    14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3月,第62-67页。
    [1]《新唐书》卷54《食货四》,第1377页。
    [2]《旧唐书》卷48《食货上》,第2085页。
    [3]《新唐书》卷54《食货四》,第1398页。
    [4]《旧唐书》卷14《宪宗纪上》,第428页。
    [5]《宋史》卷495《蛮夷三》,“广源州”条,第14215页。
    [6]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第516页。
    [1]马飞海、周祥、罗炯《罗伯昭钱币学文集》,上海古箱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1页。
    [2]谈锦钊《“开平元宝”初探》载中国钱币学会广东分会编《钱币论文集》,1986年12月,第142页。
    [3]吕承汉《广西浦北县上世纪未先后出土的三个古钱币窖藏情况介绍》载《广西金融研究》,2004年增刊,第38页。
    [1]陈农《清远县首次出土广东最早的铅钱-晚唐刘隐的小铅钱》载《南方金融》,1983年第9期,第44-45页。
    [2]刘敬扬《试谈广西桂林新发现的铅开元钱》载《中国钱币》,1985年第2期,第49-50页。
    [1]中国钱币大辞典编委会《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编》,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585页。
    [2]《资治通鉴》卷291,第9496页。
    [3]王贵忱《南汉的铅钱-广东最早的铸铅钱问题》载《南方金融》,1998年第11期,第52-54页。
    [4]李良宁《广西出土开元通宝铅钱刍议》载《广西金融研究》,1999年第S1期,第60-61页。
    [5]《 资治通鉴》卷290,第9469页。
    [6]《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第2085页。
    [7]余天佑《略论中国铅钱对越南古代铅锌钱的影响》载《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总第403期,第53-56页。
    [1]罗沐园《南汉钱史》《泉币》,第5期,民国三十年三月,第1页。
    [2]朱非素《广东阳春县发现南汉钱范》载广东省博物馆编《广东文物考古资料选辑》(第二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92-193页。
    [1]许桓《南汉乾亨重宝铅钱》载《陕西金融》,1996年第6期,第66页。
    [1]李庆新《濒海的国度:南汉对外关系与海外贸易》载郑州大学历史系主编《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6年6月。
    [2]麦英豪《广州发现南汉铅钱》载《考古简讯》,1958年第4期。
    [3]黄淼章《广州黄华路发现窖藏乾亨重宝铅钱》载《广州文博通讯》,1982年第1期。
    [4]金羊网2007年8月1日。
    [5]武宇红《“乾亨重宝”铅钱》载《中国钱币》,1988年第1期,第36-41页。
    [1]《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第813页。
    [2]徐钢《南汉乾亨重宝背“邕”铅钱考》载《广西金融研究》,1988年S1期,第11页。
    [3]广西钱币学会编《广西历史货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4]余天佑《越南古代铅锌钱金属成分分析与探讨》载《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总第416期,第3-11页。
    [1]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第107页。
    [2]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之一丁纪,图文社铅印本,明治18年(1885年)。
    [1]盛观熙《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东南亚钱币的影响》载《梁溪集·中国钱币研究丛论》,新加坡亚洲钱币学会出版,2005年版,第136页。
    [2]程晓中《安南钱币浅释》载《中国钱币》,1985年第3期,第75-77页。
    [3]戴可来、于向东《试论越南初始的铸币》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第65-80页。
    [4]《资治通鉴》卷274,“同光三年十二月”条,第8953页。
    [5]《新五代史》卷39《刘守光传》,第424页。
    [6]陆游《南唐书》卷3《后主纪》,第5492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正月辛丑”条,第71页。
    [1]《宋会要》(六)食货17商税四之十一,第5085页。
    [2]《宋会要》(六)食货17商税四之十三,第5086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七月丙申”条,第103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开宝六年六月丙辰”条,第117页。
    [5]曾广亿《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原载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1985年出版.第11页。后收入《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题目改为《广东唐宋陶瓷工艺特点》,第229页。
    [6]曾广亿、宋良壁《广东陶瓷的历史》载《中国陶瓷全集·广东陶瓷》,日本美乃美出版社,1984年。后收入《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第212页。
    [7]广东博物馆《西沙文物》,文物出版社,1974年,第2页。
    [8]杨少祥《广东唐至宋代陶瓷对外贸易述略》载《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10月,第249页。
    [9]曾广亿《阿曼出土的中国古代外销瓷》载《古陶瓷研究》,1982年第1辑。
    [1]三上次男《陶瓷之路》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一辑。
    [2]阎文儒《从考古发现看阿刺伯与中国的友好关系》载《文物考古资料》,1958年第9期。
    [3]陈坚红《略论广州在陶瓷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载香港博物馆《南海海上贸易二千年》1996年,第30页。
    [4]王關之《渑水燕谭录》卷9,“杂录”条,第93页。
    [5]《晋书》卷57《陶璜传》,第1558页。
    [6]《新唐书》卷41《地理志四》“廉州下”,第1758页。
    [1]《宋史》卷481《李托传》,第13930页。
    [2]《旧唐书》卷15《宪宗下》,第448页。
    [3]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4]《唐会要》卷62《御史台下·谏诤》(下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270页。此条另见《旧唐书》卷8《玄宗上》、《册府元龟》卷546《谏诤部·直谏一三》、《册府元龟》卷101《帝王部·纳谏》。
    [1]《新唐书》卷112《柳泽传》,第4173页。
    [2]宁志新《唐代市舶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喻常森《海交史札记》载《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1期.
    [3]《唐会要》卷66《太府寺》,第1153页。
    [4]《唐会要》卷83《租税上》,第1530页。
    [5]《旧唐书》卷49《食货下》,第2113页。
    [1]《资治通鉴》卷203“武后光宅元年秋七月戊午”条,第6420页。
    [2]《全唐文》(六)卷515王虔休《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第5235页。
    [3]《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第390页。
    [4]《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另见《新唐书》卷六《代宗纪》。
    [5]陆贽《陆宣公集》卷18《论岭南请于安南设置市舶中使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86页。
    [1]王长启、高曼《西安西郊发现唐银铤》载《中国钱币》,2001年1期,第56页。
    [2]《旧唐书》卷98《卢奂传》,第3069页。
    [3]《旧唐书》卷177《卢均传》,第4591页.
    [4]《汉书》卷28《地理志下》“粤地”条,第1671页。
    [5]郑处诲撰、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3月,第54页。
    [6]《宋会要》(四)职官四四之二,第3364页。
    [7]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第454页。
    [1]《全唐文》卷七六四萧邺《岭南节度使霞公(正贯)神道碑》,又见《文苑英华》卷915。
    [1]天津《民国日报》,1947年1月20日《史与地》。
    [2]罗香林《唐宋时代广州之回教》载《清华学报》,1965年第5卷第1期。
    [3]曾昭璇、潘国璠《宋代以前广州城历史地理》载《岭南文史》,1984年第1期,第55-69页。
    [4]《宋史》卷490《大食传》,第14118页。
    [1]《店会要》卷100《归降官位》,第1798页。
    [2]方亚光《唐代外事机构论考》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2期。
    [3]陶谷《清异录》卷下“鹰嘴香”条。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2页。
    [5]《太平御览》卷982《香部二》引《南州异物志》,第4349页。
    [1]《全唐文》(六)卷556韩愈《送郑尚书序》,第5626页。
    [2]《旧五代史》卷3《太祖纪三》,第55页。
    [3]《旧五代史》卷5《太祖纪五》,第84页。
    [4]《旧五代史》卷6《太祖纪六》,第100页。
    [5]蔡俊《铁围山丛谈》卷6。第101页。
    [6]山田宪太郎《东西香药史》,福山书店刊,昭和31年8月(1956年)第17-20页。
    [7]季茨林校注《大唐西域记》卷10《伊烂拿钵伐多国》“二百亿比丘故事”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525页。
    [1]《太平广记》(一)卷34“崔炜”条,第216页。
    [2]《沉船遗宝:一艘十世纪沉船上的中国银锭》载《唐研究》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3-432页。
    [1]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233页.
    [2]袁钟仁《关于广州史几个问题的质疑》载《开放时代》,1986年第4期,第56-61页。
    [3]《册府元龟》(六)卷476《台省部·奏议第七》,第5684页。
    [1]《新唐书》卷185《郑畋传》,第5401页。
    [2]李庆新《略论南汉时期的岭南经济》载《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第70-76页。
    [1]《册府元龟》卷501《邦计部·钱币三》,第6007页。
    [2]珠海市博物馆《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广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8-299页。
    [1]三上次男著《陶瓷之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17页。
    [2]福建省博物馆《五代闽国刘华墓发觉报告》载《文物》,1975年第1期,第62-94页。
    [3]《五国故事》卷下《伪闽王氏》,第3197页。
    [1]严耕望《治史经验谈》载胡戟《史学名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411页。
    [2]《全唐文》(一)卷78《加尊号后郊天赦文》,第816页。
    [3]圆仁撰,小野胜年校、白化文修订《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4,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
    [1]《九国志》卷11《周行逢传》,第3363页。
    [2]《唐文拾遗》卷48雷岳《云门山匡真大师塔铭》,第10917页。
    [3]陈垣《释氏疑年录》载国家图书馆编《中华佛教人物传记文献全书》第59册,线装书局,2005年1月。
    [4]叶昌炽撰、王其神校点《语石》卷1,新世纪万有文库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7页。
    [5]《全唐文》(九)卷892陈守中《文偃碑》,第9316页。以下版本皆同。
    [6]梁廷枏《南汉书》卷18《实性传》,第6547页。
    [1]余靖《武溪集》卷8《韶州白云山延寿禅院传法记》载《北京图书馆珍本古籍丛刊》(85),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2月。
    [2]方信孺《南海百咏》
    [3]黄佐《广东通志》卷65《外志二·寺观》,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影印本,1997年,第1673页。
    [4]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280页。
    [5]《说郛》卷67上,中国书店影印涵芬楼本,1986年7月。
    [6]方信孺《南海百詠》“朝汉台”条。
    [1]梁廷枏《南汉书》卷17《达岸传》,第6537页。
    [2]顾光《光孝寺志》卷1《法系志》,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96年8月。以下版本皆同。
    [3]顾光《光孝寺志》卷2《建置志》。
    [1]《三国志》卷49《吴书四·士燮传》,第1192页。
    [2]《太平广记》(一)卷26引《集异记》及《仙传拾遗》“叶法善”条,第170页。
    [1]阮元《广东通志》(三)卷205《金石略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第3695页。
    [2]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24《琼州·古迹》,第3573页。
    [3]梁廷枏《南汉书》卷18《竟钦传》,第6546页。
    [4]梁廷枏《南汉丛录》卷2,第6587页。
    [5]智超《人眼天目》卷2载《大正藏》卷48《诸宗部五》,第312页。
    [6]郭朋《禅宗五家》载《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集,第50页。
    [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签》(四)卷9“郑符”条,中华书局,2000年2月,第170页。
    [2]魏庆之《诗人玉屑》卷6《下字》“一字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第140页。
    [1]《大正藏》卷47《云门广录》卷中第550页中。
    [2]《大正藏》卷47《云门广录》卷中第563页中。
    [3]阮阅撰、周本淳点校《诗话总龟》(前集)卷50《琢句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490页。
    [1]檀萃《楚庭稗珠录》卷4,香港中文大学影印乾隆三十八年刻本,1976年。
    [2]《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而《资治通鉴》卷282载此次改名为天福六年(941年)十二月事。二者未知孰是。
    [1]《宋史》卷481《南汉世家》,第13926页。
    [2]郭棐《广东通志》卷15《广州城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9册,齐鲁书社,1996年。
    [3]黎金《越华路宋代城基遗址考略》载《广州文博》,1990年第3期。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2页。
    [5]《新唐书》卷124《宋璟传》,第4389页。
    [6]《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2页。
    [1]刘应麟《南汉春秋》卷10《古跡上》,道光十三年刻本。以下版本皆同。
    [2]吴处厚《青箱杂记》卷7,第70页。
    [3]《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
    [4]《宋史》卷481《李托传》,第13930页。
    [1]《九国志》卷9《郭崇岳传》,第3334页。
    [2]《资治通鉴》卷294,“显德六年十一月”条,第9605页。
    [3]《吴越备史》卷1《武肃王》,第6210页。
    [4]《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4页。
    [5]《全唐文》(二)卷177王勃《春思赋》,第1798页。
    [6]广州文化局编《广州文物志》,广州出版社,2000年12月,第644页。
    [1]《十国春秋》卷60《南汉后主本纪》,第4189页。
    [2]《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
    [3]陆游《南唐书》卷1《烈宗本纪》,第5466页。
    [4]《清异录》卷下“藏用仙人”条。
    [5]广州文化局编《广州文物志》,广州出版社2000年12月,第677页。
    [1]《资治通鉴》卷283,“天福七年三月”条,第9236页。
    [2]《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819页。
    [3]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271页。
    [1]梁廷枏《南汉书》卷6《后主本纪二》,第6411页。
    [2]黄文宽《广州九曜石考》载《岭南文史》,1983年第1期,第141-142页。
    [3]《资治通鉴》卷283,“天福八年三月丙戌”条,第9249页。
    [4]《文苑英华》卷915萧邺《岭南节度使霞公(正贯)神道碑》,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4817页。
    [1]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267页。
    [2]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卷5载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54),广陵书社,2003年5月。
    [1]《资治通鉴》卷270,“贞明三年八月”条,第8817页。
    [2]《五代诗话》卷1,“南汉王刘(?)”条,第25页。
    [3]《资治通鉴》卷284,第9268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开宝四年六月辛未”条,第102页。
    [1]《文献通考》卷83《郊社考十六》考758
    [2]路振《九国志》卷9《邵廷琄传》,第3332页。
    [3]吴兰修《南汉纪》卷5《后主纪》,第6653页。
    [4]《东坡全集·文集》卷100“天华宫”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2236页。
    [1]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267页。
    [2]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1《新开宴石山记》。
    [3]刘应麟《南汉春秋》卷10《古跡上》。
    [1]《册府元龟》卷169《帝王部·纳贡献》,第2035页。
    [2]《资治通鉴》卷265,“天祐元年十二月”条,第8639页。
    [3]《旧五代史》卷3《太祖纪三》,第55页。
    [4]《旧五代史》卷5《太祖纪五》,第84页
    [5]《旧五代史》卷6《太祖纪六》,第100页。
    [6]《册府元龟》卷169《帝王部·纳贡献》,第2037页。
    [7]《资治通鉴》卷269,“贞明元年十二月”条,第8799页。
    [8]《全唐文》(二)卷102梁末帝《命钱镠进取海南刘岩敕》,第1049页。
    [9]《资治通鉴》卷273,“同光三年二月”条,第8931页。
    [1]《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3页。
    [2]《清异录》卷上“茉莉花”条。
    [3]《资治通鉴》卷293,“显德四年十二月”条,第9576页。
    [1]《资治通鉴》卷276,“天成三年三月”条,第9016页。
    [2]《吴越备史》卷2《文穆王》,第6230页。
    [3]《资治通鉴》卷288,“乾祜元年十二月辛巳”条,第9404页。
    [4]《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九国志》亦载吴怀恩与吴殉侵楚,半岁间取梧、桂六州之地。而《资治通签》载三年后始尽有此六州之地,未知孰是。
    [5]《资治通鉴》卷290,“广顺元年十月”条,第9469页。
    [6]《五国故事》卷下《伪汉彭城刘氏》,第3192页。
    [7]《资治通鉴》卷268,第8749页。
    [1]《太平御览》卷924《羽族部十一·鹦鹉》引《南方异物状》又见黎痢《安南志略》卷11。
    [2]《资治通鉴》卷277,“长兴二年十月”条,第9047页。
    [3]《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663页。
    [4]《资治通鉴》卷277,“长兴二年十二月”条,第9064页。
    [5]《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而《资治通鉴》云昌文立,至南汉称臣,未知孰是。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第22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第115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第101页。
    [2]梁廷枏《南汉书》卷15《吴怀恩传》,第6519页。
    [3]《全唐文》(九)卷826黄涛《祭南海南平王》,第8712页。
    [4]《吴越备史》卷1《武肃王》,第6208页。
    [5]《资治通鉴》卷270,“贞明五年九月丙寅”条,第8849页。
    [1]陆游《南唐书》卷1《烈祖本纪》,第5470页。
    [2]《资治通鉴》卷293,“显德四年十二月”条,第9576页。
    [3]梁元《牂柯江考略》载《岭南文史》,2003年第4期,第52-54页。
    [4]《宋会要辑稿》(八)蕃夷五之七三,第7803页。
    [5]《资治通鉴》卷274,“同光三年十二月”条,第8905页。
    [1]《资治通鉴》卷253,第8211页。
    [2]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序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74年,第1页。
    [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唐]张九龄,《曲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唐]刘恂,《岭表录异》出自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61)[M].杨州:广陵书社,2003年。
    [7][唐]陆贽,《陆宣公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8][日]真人元开撰、汪向荣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9][唐]段公路,《北户录》[M]载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62),广陵书社,2003年。
    [10][五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1][后晋]刘煦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2][五代]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3][宋]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5][宋]李昉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6][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7][宋]赵汝适著,杨伯文校释《诸蕃志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8][宋]王谠撰、周勋初,《唐语林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9][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0][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21][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2][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3][宋]方信孺,《南海百咏》[M].学海堂重刻本,1882年。
    [24][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M].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M].本,第1580册,1985年。
    [25][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学林出版社,1992年。
    [26][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7][宋]释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大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8][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9][宋]王溥,《五代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0][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1][宋]蔡修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1][宋]普济撰、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2][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3][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34][明]黄佐,《广东通志》[M].嘉靖四十年刊本。
    [35][明]费信著、冯承钧校,《星槎胜览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36][清]曹寅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7][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8][清]徐松辑、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39][清]李雨村,《粤东笔记》[M].上海:上海会文堂书局,民国4年5月。
    [40][清]屈大均,《广东文选》[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117)[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
    [41][清]叶昌炽撰、王其祎校点,《语石》[M].新世纪万有文库本,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2][清]梁廷枏等、杨伟群校点,《南越五主传及其它七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43][清]阮元监修、李默校点《广东通志·前事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44][清]王昶,《金石萃编》[M].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
    [45][清]陈昌斋《广东金石略》[C].出自《石刻史料新编》[M].(第三辑地方类20),(台)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1年11月。
    [46][清]阮元主修、梁中民校点《广东通志·金石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47][清]仇巨川纂、陈宪猷校注《羊城古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8][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9][清]黄佛颐,《广州城坊志》载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54),广陵书社,2003年。
    [50][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7年。
    [51][清]谢启昆撰、常怀颖校《粤西金石略》,《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考古文献》[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52]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3]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4]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5]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1]何建民译,《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
    [2]李长傅,《南洋史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7年。
    [3]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M].北京:中华书局,民国36年。
    [4]李东华,《五代南汉的对外关系》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C](第六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民国86年。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年。
    [6]罗香林,《百粤源流与文化》[M].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行,1955年。
    [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8]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9]钱无咎,《古钱考略》[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
    [10]陈垣,《释氏疑年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11]曾华满,《唐代岭南发展的核心性》[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73年。
    [1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3]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14]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C].北京:三联出版社,1979年。
    [1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16]郑学檬,《五代十国商品经济的初步考察》《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7]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18]杨泓,《中古兵器论丛》[M].(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9]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20]李东华《五代南汉的对外关系》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C](第六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民国86年3月。
    [21]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2]陈佳荣、谢方、陆峻岭《古代南海地名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3]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24]陈振中、陈衣,《广州:广东地区出土历代钱币述略》[C].中国钱币学会广东分 会编,《钱币学论文集.首届年会理论讨论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25]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月。
    [26]杨少祥,《广东唐至宋代陶瓷对外贸易述略》[C].广东省博物馆编《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
    [27]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28]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9]王承文,《唐代岭南的波斯人与波斯文化》[C].中山大学历史系编,《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一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30]陈序经,《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
    [31]李权时,《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孙机,《中国古代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33]李锦全,《岭南思想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曾昭璇,《岭南史地与民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35]复旦大学中文系编,《选堂文史论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6]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37]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8]陈柏坚、黄启臣,《广州外贸史》[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5年。
    [39]李斌城,《唐代佛教对五代十国佛教的影响》[C].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编《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40]杨万秀、钟卓安主编,《广州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1]陶坚红,《略论广州在“陶瓷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C].《南海海上交通贸易二千年》[M].香港博物馆编,香港:香港市政局出版,1996年。
    [42]方志钦、蒋祖缘《广东通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43]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4]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5]蔡鸿生,《广州与海洋文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46]盘福东,《八桂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7]关万维,《琼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8]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编委会《庆祝韩国磐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49]吴立民,《禅宗宗派源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50]周世荣,《金石瓷币考古论丛》[M].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51]严耕望《治史三书》[M]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2]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53]黄淑娉,《广州: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4]陈垣,《二十史朔闰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5]广东省博物馆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56]曲江县志编委会,《曲江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7]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58]刘志文,《广州民俗》[M].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2000年。
    [59]冯佩祖,《广州风物》[M].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2000年。
    [60]胡戟主编,《史学名篇》[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叶春生,《广州民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邹劲风,《南唐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3]广州市文物志编委会编,《广州市文物志》[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
    [64]杜文玉《南唐史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65]赵春晨,《岭南宗教历史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66]徐丽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版)》[G].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67]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8]武秀成,《旧唐书》[M].辨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9]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
    [70]申家仁,《岭南陶瓷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1]韩振华,《华侨史及古民族宗教研究》《韩振华选集之五》[C].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2003年。
    [72]张兴武,《五代艺文考》[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73]国家文物局编,《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74]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五代史书汇编》[G].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75]任爽,《十国典制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76]仇江、曾燕闻、李福标编《岭南状元传及诗文选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77]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8]国家图书馆分馆编,《中华佛教人物传记文献全书》[G].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1月。
    [79]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0]陈高华,《陈高华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81]黄能馥、黄娟娟,《中国服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2]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83]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84]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85]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铢积寸累-广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选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86]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87]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88]陈泽泓,《潮汕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89]李鸿宾,《隋唐五代诸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0]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91]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南海神庙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2]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4]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
    [95]任爽,《五代典制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6]黄永年,《唐史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雨昙,《唐代佛教与社会》[J].《海潮音》第17卷第8期,1925年8月。
    [2]陶希胜,《五代的都市与商业》[J].《食货》1935年第1期。
    [3]黄益毅,《禅宗五枝派别述略》[J].《现代佛学》第1卷第8期,1940年4月。
    [4]严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布》[J].《民主评论》第4卷第24期,1942年12月。
    [5]鉴安,《试论唐末以后的禅风》[J].《现代佛学》第9卷第8期,1949年8月。
    [6]韩国磐,《五代时南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限度》《厦门大学学报》[J].1956年第1期。
    [7]福建省博物馆《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J].《文物》1975年第1期。
    [8]郭朋《禅宗五家》,[J]《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9]臧荣,《关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和南方经济发展估价的几点看法》《史学月刊》[J]1981年第2期。
    [10]徐俊鸣、郭培忠,《古代广州及其附近地区的手工业》《历史地理》[J].创刊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11]王冠卓,《唐代市舶司建地初探》[J].《海交史研究》1982年第4期。
    [12]王振镛,《刘华墓出土文物》[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年第1期。
    [13]黄文宽,《广州九曜石考》[J].《岭南文史》1983年第1期。
    [14]傅举有,《论秦汉时的博具、博戏兼及博局纹镜》[J].《考古学报》1986年第1期。
    [15]陈高华,《蒲寿庚事迹》[J].《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6]林立平,《试述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J].《暨南学报》1989年第2期。
    [17]喻常森,《海交史札记》,[J]《海交史研究》1990年1期。
    [18]范邦瑾,《唐代蕃坊考略》,[J]《历史研究》1990年4期。
    [19]施存龙,《唐五代宋两浙和明州市舶机构建地建时探讨》[J].《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1、2期。
    [20]宁志新,《唐代市舶使设置地区考辨》[J].《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2期。
    [21]袁钟仁,《古代广州城的兴筑和扩建》《暨南学报》[J]第18卷第3期。1996年7月。
    [22]李庆新,《论唐代广州:广东文化》载饶宗颐主编《华学》[J].(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23]黎虎,《唐代的市舶使与市舶管理》[J].《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4]王长启、高曼《西安西郊发现唐银铤》,[J]《中国钱币》2001年1期。
    [25]刘复生,《五代十国政权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四川大学学报》[J].2001年第2期。
    [26]张美兰,《<十国春秋>禅僧列传校读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5月。第3期。
    [27]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J]《文物》2006年第7期。
    [1][日]河原正博《南汉刘氏祖先考》,《东洋学报》[J]第31卷,昭和22年(1947年)。
    [2][日]山田宪太郎《东西香药史》[M].福山书店刊,昭和31年8月。(1956年)
    [3][日]藤田丰八《南汉刘氏の祖先につきこ》,《东洋学报》[J]第六卷,大正5年(1916)。
    [4][日]中村久四郎《唐代的广东》《史学杂志》[J].第28篇第3、4、5、6号,大正14年(1915年)。
    [5][日]桑原骘藏著、陈裕菁译《蒲寿庚考》[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18年。
    [6][日]桑原骘藏著、杨鍊译《唐宋贸易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7月。
    [7][日]藤田丰八著、魏重庆译《宋代之市舶司与市舶条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 民国25年10月。
    [8][日]桑原骘藏著、冯攸译《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59年1月。
    [9][法]伯希和著、冯承钧译,《交广印度两道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9月。
    [10][法]费琊著、冯承钧译《苏门答剌古国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11月。
    [11][法]Georges Maspero著、冯承钧译《占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5月。
    [12]Hisayuki Miyakawa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South China》 ArthurF.Wrighted,The Confucian Persuas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13]Edward H.Schafer,《The Vermilion Bird:T'ang Images of the south》[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1967。
    [14][越南]陶维英著、钟民岩译、岳胜校,《越南历代疆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
    [15][日]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第五卷[M]东京:三一书房,1982年。
    [16][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
    [17][伊朗]阿柿·赛义德·哈桑,《中国印度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7月。
    [18][同]三上次男,《陶瓷之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
    [19]James T.C.Liu,《Polo and Cultural Change:From T'ang to Sung China》[J].《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ume 45:Number 1,June 1985。
    [20]David Johnson,《The City-God Cults of T'ang and Sung China》[J].《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5,Number 2,Dec.1985,pp363-457。
    [21][日]永井政之,《广东的佛教信仰.云门文偃末后之事迹》[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91年第79号。
    [22][日]爱宕元,《唐末五代城廓的扩大化-以华中华南的情形为例》[J].《东洋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3][日]村上俊,《关于云门》[J].《禅文化研究所纪要》1993年,第19号。
    [24][日]仁井田陛著、池田温(编纂代表)《唐令拾遗补--附唐日两令对照一览》[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年3月。
    [25][日]斋藤智宽,《唐五代宋初的禅思想中的无情佛性、说法说》[J].《东洋学》1999年,第81号。
    [26][同]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27][同]桑原骘藏著,钱婉约、王广生译《东洋史说苑》[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月。
    [1]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崔北京《南汉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高宁《南汉时期兴王府城形态结构初步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