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战国秦汉简帛文献资料入手,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出土简帛文献资料所反映的战国秦汉时期巫术的内容、仪式、方法、用物等的纵向历史考察和横向剖面分析,力求揭示此一时期中国巫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民生习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就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概念等问题作了交代。首先,笔者阐明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即从出土简帛文献资料入手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巫术信仰,以弥补以往学术界因传统文献史料记载不足而对这一时期中国巫术发展情况研究不够深入的现状;其次,从巫术的研究概况及出土文献资料所见巫术内容的研究概况两个方面回顾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并简单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简帛文献资料,进而论及本文的研究目地、理论依据和主要方法;最后,就学术界对巫术、禁忌的概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本文所要讨论的巫术是从广义巫术,即包括基于交感原理之上的禁忌信仰在内的角度来展开的。
     第二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内容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三个小节组成。首先,在对出土简帛文献资料所反映的有关嫁娶生葬等民事活动中的巫术性资料作介绍的同时,对其中的嫁娶宜忌、两性交合宜忌、丧葬宜忌以及祈生孕育(尤其是胎孕求男、藏胞与妇婴保健)等巫术文化事象作了历史考察和深入分析,并对这些巫术信仰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原理以及其对后世民俗信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时人有关出行归往的宜忌原理和出行归往中的巫术活动做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时人对于疾病炎异、梦幻休咎、农事宜忌等的信仰观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禁忌信仰和巫术方法。除此之外,笔者在对简帛文献所见巫术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时,还对基于阴阳五行学说之上的各种行事宜忌和巫术活动的原理做了初步探析。
     第三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仪式研究。笔者通过对巫术活动中施术者的形体仪式(如画地、被发、禹步以及形体禁忌行为——勿顾等)、口头仪式(如咒语、唾、皋等)以及巫符的使用等的考察,对巫术活动中的各种巫术仪式以及其所依据的信仰背景做了分析,探讨了此一时期巫术活动中已存在的巫术仪式对后世巫道术士的巫术性活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方法研究。笔者运用简帛资料、传统文献资料以及民族志、民俗学等资料,借助前贤的研究成果,从顺势律、触染律和反抗律等法则入手,考察了这一时期各种巫术活动所运用的巫术方法及其各自的操作原理。
     第五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用物研究。笔者从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以及日常祭、用品类巫术用物的角度入手,对这一时期巫术活动中所见巫术用物及其各自所具神秘灵力的信仰背景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就巫术用物对后世民俗文化及其民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剖析。
     第六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其他巫术事象研究。这一部分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对简帛文献所见施术者在具体的巫术活动中对时日、地点、方位的选择以及其所依据的信仰背景的分析;二是对具有“模式数字”性质的数字“七”在巫术活动中的大量运用及其信仰背景的考察。前者与古人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而形成的天人感应式的宇宙观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崇拜有关。后者的产生是人类出于对宇宙空间、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及其与人体生命节律的感应关系的认识和崇信。
     第七部分,结语。这一部分旨在综上所述,予以总结。
This text bases on the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the author integrates many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folklore, philology, history etc. The author inquiries into the witchcraft belief of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analyzes its contents, rites, means, materials etc, tries to announce to public its background,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is text is mainly constituted by the following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study, present study condition, purpose and method of study and related concept. First, the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are combined to research the witchcraft faith of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in order to makes up the insufficiency of present research . Second, the author tries to look back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witchcraft and witchcraft contents of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Then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of this text and the purpose, theories and the main methods of study briefly. Finall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the witchcraft, taboo and the relation of them from the academic angle, points out the witchcraft of this text is set out from the broad sense angle, it includes the taboo belief based on the sympathesis principl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tudy of witchcrafts contents of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This part is the core part of this text, constituted by three sections. Firs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civil case activity that founded in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for example, marriage, breeding, funeral activities etc.There are many suitable and taboo activities above-mentione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m thoroughly, inquiries into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ustom principl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Seco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suitable and taboo activities when people going out or on their way home in the ancient times. Finall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people's belief and activity when in disease and disaster and fantasy.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various suitable and taboo activities and witchcraft belief principle based on the Yin-Yang and Five-element theory.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for witchcraft rites of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body rites, oral commu-nication rites and the using of the witchcraft curse , analyzes the various witchcraft rites and its background, try to exploring its profound influence.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tudy of witchcraft methods founded of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The author makes use of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traditional literature, ethnography, folklore etc, asks for the help of the past people's research result,discusses various witchcraft methods and the belief principle respectively.
     The fifth part is the analyse for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 witchcraft activity of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Plants, animals, mineral, sacrificial offering and supplies are all the things used in witchcraft activity in this period, the author inquiries into these materials and their background, makes further analysis for their influence.
     The sixth part is other researches of witchcraft events of the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 in the Period of Qin-Han and Warring States.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s people's magic trick, try to understand their choice to time, spot, orientate and the its belief principle. Second, investigates the using of the special number-7 in the witchcraft activity and its belief principle. The former relate to the cosmism and adoration to the mysterious nature strength in ancient times, it is based on the Yin-Yang and Five-element theory. The creation of the latter originat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belief to cosmic space, motion laws of the celestial bodies and the rela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osmos and people.
     The seven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for the full tex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reatise, to do finally summary.
引文
[1][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6页。
    [1][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3页。为行文方便计,本文以后征引该书时,仅称为《原始文化》。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详:《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页。为行文方便计,本文以后征引该书时,仅称为《金枝》。
    [1]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据此影印出版。2007年9月,中华书局据开明书店本又以简体横排形式重新排印出版。该书以大量古籍文献和当时所见所闻以及友朋提供的材料为事实例证,对发须爪的习俗作了研究,揭示了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关发须爪迷信的性质。
    [2]瞿兑之:《释巫》,《燕京学报》(第7期),1930年,第1327-1345页。该文在广泛征引史料的基础上,对先秦、秦汉时期的巫术活动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
    [3]郑振铎:《汤祷篇》,(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该文原写于1932年,后以单行本于1956年印行。文中以古史传说中有关商汤以身祷雨于桑林的故事为主线,引用弗雷泽《金枝》中有关上古时期行政领袖同时又是宗教领袖,巫、王一体的理论,认为古史传说资料有其合理的成分,不可一味地抹杀,对古史辨派全盘否定古史传说资料的做法提出质疑。
    [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该书运用当时国内新兴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对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了介绍,对西方学术界关于巫术研究的相关理论作了转介。
    [5]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第485-576页。该文将甲骨卜辞资料与各种文献资料相结合,探讨了商代的神话与巫文化,并对古代巫者的职守及其相关活动做了详细的探讨,是当时巫文化研究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文章。
    [6]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该书原写成于1940年,作者在该书中将西方人类学的理论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有关巫术的材料相结合,研究了巫术与宗教的关系,并对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国古代巫术中的运用作了较早的探索。
    [7]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8]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9]王贵元:《女巫与巫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胡健国:《巫傩与巫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2]臧振:《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
    [3]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5]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6]宋兆麟:《民间性巫术》,(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7]张光直:《商代的巫与巫术》,收入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2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8]林富士:《汉代的巫者》(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所1988年硕士论文),(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9](韩)文铺盛:《中国古代社会的巫觋》,(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
    [10](韩)赵荣俊:《殷商甲骨卜辞所见之巫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11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2]漆浩:《医、巫与气功——神秘的中国养生治病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
    [3]何裕民、张哗:《走出巫术丛林中的中医》,(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年。
    [4]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7]周冰:《巫、舞、八卦》,(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8]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9]马吕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10]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韩)赵荣俊:《殷商甲骨卜辞所见之巫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第408页。
    [2]胡厚宣:《殷人疾病考》,收入胡氏《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出版,1944年,第417~446页;胡厚宣:《论殷人治疗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1984年4期,第29-32页:陈世辉:《殷人疾病补考》,《中华文史论丛》(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138-196页:徐锡台:《殷墟出土的一些病类卜辞考释》,《殷都学刊》,1985年1期,第8-10页;詹鄞鑫:《卜辞殷代医药卫生考》,《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1期,第15-23页;谢光生、马静:《商代医药初探》,《殷都学刊》,1992年1期,第13-19页;范毓周:《(殷人疾病补考)辨证》,《东南文化》,1998年3期,第98-99页;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严一萍:《殷契征医》,《严一萍先生全集》(甲编第1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91年。
    [3]范行准:《释医》,《中华医史杂志》,1951年3、4期。
    [4]宋镇豪:《商代的巫医交合和医疗俗信》,《华夏考古》,1995年1期,第77-85页。
    [5]宋镇豪:《商代的疾患与卫生保健》,《历史研究》,2004年2期,第3-26页。
    [6]赵荣俊:《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医疗活动》,《史学集刊》,2004年3期,第7-15页。
    [1]陆思贤:《释甲骨文中的“巫”字》,《内蒙古师大学报》,1984年4期,第61-69页。
    [2]王浩:《殷墟卜辞所见焚巫祈雨习俗探讨》,《文物世界》,1999年3期,第40-45页。
    [3]唐建设:《甲骨卜辞与殷商巫文化》,《档案管理》,2000年4期,第45-46页。
    [4]连劭名:《卜辞所见商代的自然崇拜和巫术》,《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3期,第64-69页。
    [5]连劭名:《殷墟卜辞中的“祝”》,《殷都学刊》,2005年3期,第10-13页。
    [6]彭邦炯:《甲骨文中的生育问题再探索》,《殷都学刊》,2006年1期,第5-9页。
    [7]赵荣俊:《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救灾活动》,《殷都学刊》,2003年4期,第1-10页。
    [8]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2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41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3]饶宗颐:《说九店楚简之武夷(君)与复山》,《文物》,1997年6期,第36-38页;陈松长:《九店楚简释读札记》,载香港中国文化研究所编:《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李守奎:《江陵九店56号墓竹简考释四则》,《江汉考古》,1997年4期,第67-69页;刘乐贤:《九店楚简日书补释》,《简帛研究》(第3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3-95页:李守奎:《江陵九店楚墓<岁>篇残简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3期,第41-44页;李守奎:《<九店楚简>相宅篇残简补释》,《上海大学新出土文物与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7月;李零:《读九店楚简》,《考古学报》,1999年2期,第141-152页;周凤五:《九店楚简(告武夷)重探》,(台北)《史语所集刊》(第72本第4分册),2001年;晏昌贵、钟炜:《九店楚简<日书·相宅篇>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4期,第417-422页。
    [4]曾宪通:《楚帛书研究述要》,载饶宗颐、曾宪通著:《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李守奎:《出土楚文献文字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1期,第9-17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1]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简整理小组编:《秦汉简牍研究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2]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简整理小组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28页。
    [3]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
    [4]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上),(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5]正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载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6-49页。
    [6]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1期,第37-43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6期,第26-47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陈伟:《读沙市周家台秦简札记》,首发于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2005-11-02;王贵元:《周家台秦墓简牍释读补正》,首发于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2007-05-08。
    [4]湖北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编:《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4期,第537-563页。
    [5]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编:《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8期,第11-19页。
    [6]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数术书简论》,载《出土文献研究》(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30页。
    [7]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两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92年9期,第1-11页。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武威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等编:《秦汉魏亚出士文献·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9]胡文辉:《居延新简中的<日书>残文》,《文物》,1995年4期,第56-57页;刘昭瑞:《居延新出汉简所见方术考释》,《文史》(第4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9-59页;何双全:《汉简<日书>从释》, 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简牍学研究>(第2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41页;魏德胜:《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1期,第65-70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武威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第136-139页。
    [2]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张昌平:《随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简牍概述》,《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6期),2000年9月,第41-43页。
    [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阮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1期,第36-55页。刘乐贤先生指出,《阎氏五胜》虽是从五行相胜开始的,但其着重点明显落在要顺时举事的结论上,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的论述性文字,与只讲趋吉避凶之术、基本上不涉及价值判断的《日书》一类文献不同。因此,他认为将《阎氏五胜》归入阴阳家似更为合适一些。说见刘乐贤:《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及相关问题》,《文物》,2003年7期,第66-70页。
    [5]张铭洽、工育龙:《西安杜陵汉牍<日书>农事篇考辨》,载周天游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诬安)三秦出版,2002年,第107-113页。
    [6]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李零:《读银雀山汉简<三十时>》,载李学勤主编:《简帛研究》(第2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94-210页。
    [2]从资料定名来看,这批资料应有十五种,只是因为《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在内容上基本相同,故其实际上共有十四种。
    [3]具体病名及其分类可参马继兴、李学勤《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一文,收入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179-208页。
    [1]周一谋、肖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一)、(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4]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5]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4期,第42~44页;史常永:《马王堆汉墓医书考释》,《中华医史杂志》,1993年3期;张显成:《<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补正》,《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2-102页;尚志钧:《<五十二病方>残缺字试补》,载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组编:《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2辑),(长沙)湖南中医学院,1981年,第64-66页。相关研究成果见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组编,由湖南中医学院分别于1980、1981年出版的《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1、2辑及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1992年马王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等研究成果。
    [7]由王晖师指导的2003级研究生孔慧红同学曾以《<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对《五十二病方》中的巫术疗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限于时间和篇幅,该文对这部分资料的分析研究尚有待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
    [8]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廖育群:《医者意也——认识中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张丽君:《<五十二病方>祝由之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97年3期。
    [2]王辉:《祝由新解》,《文史》(第4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祁宏:《“祝由”探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3期,第7~8页;李家浩:《马王堆汉墓帛书祝由方中的“由”》,《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第73-76页;孔晓明:《祝由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8期,第572-573页;俞燕姣:《浅谈马王堆医书祝由疗法》,《华夏文化》,1995年6期,第42-43页;俞燕姣:《马王堆祝由术研究四则》,《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03-107页;[美]夏德安:《<五十二病方>与越方》,载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1992年马王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118-124页。
    [4]李建民:《马王堆汉墓帛书<禹藏胞图>笺证》,《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四分册,第1-40页。
    [5]潘远根:《马王堆帛书埋胞图考证》,《中华医史杂志》.1989年4期。
    [6]喻燕姣:《浅谈<胎产书>在现代优生学上的价值》,载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1992年马王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150-153页。
    [7]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6期,第26-37页;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雎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陈伟:《读沙市周家台秦简札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340-346页;王贵元:《周家台秦墓简牍试读补正》,首发于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2007-05-08。刘金华:《周家台秦简医方试析》,《甘肃中医》,2007年6期,第24-26页。
    [2]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
    [3]张延昌、朱建平编著:《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年;张延昌主编:《武威汉代医简注解》,(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4]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安徽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汉简整理组编:《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4期,第36-47页。
    [5]胡平生、韩自强:《<万物>略说》,《文物》,1988年4期,第48-54页。
    [6]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赵超:《简牍帛书发现与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骈字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1]出土简帛文献目前数量很大,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除了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乙种,周家台30号秦简,马王堆3号汉墓简帛文献等少数几批内容较为丰富外,其他出土简帛资料多为零星涉及。故本文在对出土简帛文献资料的运用上即以上述资料为主,其他相关的资料则尽量搜求并加征引。
    [1][法]伏尔泰著,梁守锵译:《风俗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9页。关于巫术“Magic”一词的起源,法国学者让·塞尔韦耶则认为,它是由希腊文mageia和拉丁文magia直接派生出的,这两词起初指的是波斯“Mages”[麻葛]——即琐罗亚斯特祭祀的秘密宗教、知识、法事。说见(法)让·塞尔韦耶著,管震湖译:《巫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9页。
    [1][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究》(重译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20页。
    [3][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57页。
    [1]金氏《超自然,其起源、性质和演进》一书,笔者尚未看到,本文有关他的法术与宗教起源认识的引论来自于W·施密特著,萧师毅、陈祥春译:《原始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一书第154-155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4页。
    [3][英]A·罗伯逊著,宋桂煌译:《基督教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2-3页。
    [1][苏]约·阿·克雷维列夫著,乐峰等译:《宗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4、35-36页。
    [2][苏]约·阿·克雷维列夫著,乐峰等译:《宗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2页。
    [3]粱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33页。粱先生的著作虽然出版较晚,但此书的写成却早至1940年。因此,我们在介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时,将梁先生的观点排在前面,以便合乎国内学者对巫术文化研究的进程。
    [1]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486页。
    [2]臧振:《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第5页。
    [3]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著:《中国原始社会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491页。
    [4]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02页。
    [1]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54页。
    [2]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37页。
    [3]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1页。
    [4]《新大英百科全书》第11卷“法术”条,1973-1974年,第298页。转引自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页。
    [5]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725、486页。关于法术与巫术的关系,杨学政先生在《原始宗教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一书中也有类似看法。参见该书第20~22页相关分析。
    [1]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30页。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83页:陶立瑶:《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
    [3]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韩]赵容俊:《殷墟甲骨卜辞所见之巫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第30页。王玉德:《长江流域的巫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页。
    [4][法]让·塞尔韦耶著,管震湖译:《巫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页。
    [1][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23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51页。
    [2][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1]金泽:《宗教禁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2][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7页。
    [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1页。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009页。
    [4]任聘:《中国民间禁忌》(增补本),(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页。
    [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1-32页。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32页。
    [1]《礼记·昏义》。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7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2-183页。
    [4]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其中“平日”资料见该书第1-2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1-232页。
    [1][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4-185页。
    [3]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2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3-234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1]王桂钧:《<日书>所见早期秦俗发微》,《文博》,1988年4期,第63-70页。
    [2]李学勤:《睡虎地秦简中的中的<艮山图>》,《文物天地》,1991年4期,第30-32页。该文后以《<日书>中的艮山图》为题,收入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5-150页。
    [3]本文所引见该书第146-148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96页。
    [1]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日书>中的艮山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8-149页。
    [2]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行归宜忌》,《江汉考古》,1994年2期,第45-49页。
    [3]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5页。按,“一○○正壹”原释文作“一○○正”,从紧接着的一条简文编号为“一○一正壹”推之,“一○○正”成为“一○○正壹”之误,故订正之。
    [1][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2页。
    [3]刘信芳:《<日书>四方思维与五行学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4期,第87-94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98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6页。
    [2]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和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13页。
    [3]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本文引用时对其标点有所调整。
    [4]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
    [5]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与纳音说》,载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280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按,“己未”整理者原释文作“己末”,今据简文文义校改。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59-461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6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3]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同书卷三又说:“《前汉·窦皇后传》云:‘后,观津人也。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夕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乃有神光照室,为后之瑞。'”按,此说不见今本《汉书》,不知何据。然旧题为汉刘歆所撰,晋葛洪抄录的《西京杂记》也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褛,俱以为习也。”似“七夕”节在汉代已形成。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51-454页:王晖、王建科:《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原型神话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1期,第103-114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
    [6]唾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7页。按,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第一○一正贰~一○三正贰简文记载的是十二支日应须避忌的事项。刘乐贤先生将其定名为“十二地支避忌”,但十二支中缺戌、亥两日的记录,他认为这是由于抄写者抄入时因地方不够而把最后的戌、亥
    二日给省略掉了。说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但从该条
    简文的行文格式及内容来看。此简简文正为十二地支所缺内容,可能如刘氏所说。抄写者因抄入时地方不够。
    故十二支避忌中缺此二支。然此两支日避忌内容并未被省略掉,而是将其抄写在“作女子”篇简文下端的空
    白处了。又,此简编号应为一五六正,精装本误印为一五五正,刘乐贤先生已指出其误,参上引书第211页。
    本文据刘说订正。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7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7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8页。
    [4][清]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7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9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6页。
    [8]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7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70页。
    [1]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710-711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2-223页。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4、118页。
    [4]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7页。
    [5]唾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
    [1]分别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7、240、240页。
    [2]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28页。此处引文见该书第14页。
    [3]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吴小强疑“十四日”后脱“曰”字,按文例当补。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5页。说可从,本文据补之。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1页。
    [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0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11页。
    [3]分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6、208、208页。
    [4]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6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7页。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6页。
    [1]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4、121页。
    [2]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6页。
    [3]“刑”字原简文图版不够清晰,整理者疑其为“刑”字。本文此处篇名暂依整理小组的意见。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8-249页。按,本篇简文讹脱处较多,本文依整理小组的注释及刘乐贤《唾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85-386页的校补订正。
    [1]郑刚:《论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结构特征》,《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3期,第95-102页。
    [2]刘乐贤:《唾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漳出版社,1994年,第89-90页。
    [3]曾宪通:《秦简日书岁篇讲疏》,载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67-100页。该文后收入曾宪通:《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1页。另,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58页)亦沿用此说。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01-103页。
    [2]胡文辉:《释“岁”——以睡虎地<日书>为中心》,原载《文化与传播》(第4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年,第101-122页。发表时有删节。原文收入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8-134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9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9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1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43页。
    [1]即旧题为《阴阳五行》甲篇或《篆书阴阳五行》的古佚书,现以《式法》为名正式刊布。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帛书(式法)释文摘要》,《文物》,2000年7期,第85-94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9页。
    [3][清]王先谦著,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7页。
    [4]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1432页。
    [5]曾宪通:《秦简日书岁篇疏证》,饶宗颐,曾宪通著:《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83页。
    [6]刘信芳:《秦简中的楚国<日书>试析》,《文博》,1993年4期,第49-52页。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75页。按,此事又见于《战国策·赵策四》、《史记·赵世家》等书篇中,文义基本相同。
    [1]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59页。
    [2]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4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9-50页。
    [4]李零:《读九店楚简》,《考古学报》,1999年2期,第141-152。
    [1]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22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4页。
    [3]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博》,1989年2期,第23~31页。原释文标点在引用时作了调整。
    [1]分别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1-192、237-238页。
    [2]刘乐贤认为,“奎”字前当缺“二月”二字。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43页。刘说可从。
    [3]“口臭”,各家释义不一。吴小强释“口臭”为“口香”。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64页:王子今则释“口臭”为“口中散发秽恶之气”。见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0页。以上两说完全相左,王说似可从。然从简文看,女子“口臭”似乎并不影响其为丈夫所爱。从总体上讲,该星宿所对应的嫁娶之事也当是吉利的。
    [4]原释文简号作“八四”。按,从该简排于“八三壹”与“八五壹”之间来看,简号应为“八四壹”,今据改。
    [1]“十一月”三字原缺,刘乐贤认为当补于“斗”字前。其说可从,据补。
    [2]“婺女”,甲种“星”篇作“须女”。按,古书中“须女”又名“婺女”。
    [3]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85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2]劳干:《汉晋西陲木简新考·二十八宿残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单刊甲种之二十七,1985年。
    [3]张闻玉:《云梦秦简<日书>初探》,《江汉论坛》,1987年4期,第68-73页。
    [4]王胜利:《<云梦秦简日书初探>商榷》,《江汉论坛》,1987年11期,第76-80页。
    [5][日]成家彻郎:《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文博》,1991年3期,第65-76页;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篇”新解》,《文博》,1994年4期,第74-76页。
    [6]尚民杰:《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文博》,1998年2期,第62-68页。
    [7]杨巨中:《<日书·星>释议》,《文博》,1988年4期,第71-74页。
    [8]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1]王胜利:《睡虎地<日书>“除”篇、“官”篇月星关系考》,《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5期,第47-54页。
    [2]该文后收入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论集》(第6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19-532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4]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
    [1]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2页。
    [2]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
    [3]吴小强:《<日书>与秦社会风俗》,《文博》,1990年,第2期,第87-94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滓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注文;吴小强在其后来的研究中仍
    [5]坚持了他原来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里的‘同'当隐喻为同房之事,同衣即同一,指夫妻身体合一。以上下简文之意,‘夫妻同衣'是指夫妻同房,即夫妻交合做爱”。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93-94页。
    [1][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25页。
    [2][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232-233页。
    [3]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页;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3-194页。
    [4][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3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62页。又《玉烛宝典》卷二亦有此说,与孔颖达说大同。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5页。
    [1]《素女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据后人考证,此书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而在魏晋六朝隋唐时期有所增改,后亡佚。清人叶德辉《双梅影闇丛书》中有辑佚本。本文所引即据此,分见(清)叶德辉编,杨逢彬、何守中校点:《双梅影闇丛书》,(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8年,第25、27页。
    [2]转引自来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209页。
    [1]吴小强先生认为,简文原意旨在列举夫妻同房的禁忌日期,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上旬必有一天是性生活的忌日。《日书》规定的夫妻同房忌日,可能与妇女行经周期有关,为了避开经期而设计了上述同房忌日。吴说见《(日书)与秦社会风俗》,《文博》,1990年2期,第87-94页。笔者认为此说欠妥。原因有三:其一,一年十二个月中,虽然性成熟的妇女都会行经,但行经的时日并不一定都在每月的上旬某天;其二,《日书》简文说的很明白,夫妻不可同房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日子是赤帝神下临降殃咎的日子,故须对其避忌;其三,除了不能在这些日子中行房事外,亦“不可具为百事”。可见,这些日子并不是仅仅针对性生活而设置的。所以,《日书》规定的赤帝临日忌夫妻同房,显然与妇女的行经周期并无直接的联系,它是古代日者从神秘主义出发,将十二支与十二月搭配来记各月某日之吉凶宜忌的一套择日系统。
    [2]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3]郑刚:《论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结构特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3期,第95-102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5-156页。
    [1][汉]司马迁:《史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18页。
    [2][汉]司马迁:《史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2页。
    [3]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4]唾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1-192页。
    [5]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6]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7]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7-238页。
    [8]《孟子·离娄上》。
    [9]《孝经·圣治》。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9页。
    [4]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59页。
    [5]张显成:《简帛药名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6]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01页。
    [1]周贻谋:《马王堆简帛与古代房事养生》,(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0页。
    [2]《尔雅·释草》:“着,山韭”。
    [3]《礼记·曲礼下》:“韭曰丰本”。
    [4]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168页。
    [5]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91页。
    [6]《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车前”条下“释名”曰:“当道、芣苡、马舄、牛遗、牛舌草、车轮菜、地衣、蛤蟆衣”,并说:“按尔雅云:芣苡,马舄。马舄,车前。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蛤蟆喜藏伏其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说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069页。
    [1][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13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7、4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4页。
    [5]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65页。
    [6]闻一多:《古典新义》,《闻一多全集》(2),(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121页。
    [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069页。
    [8][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新修本草》(辑复本),(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70页;(宋)唐慎微原著,[宋]艾 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96页。
    [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069-1070页。
    [10]“车前”的药性及主治,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说其“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见[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8页;《大观本草》引《药性论》云:“车前子,君,味甘、平。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压丹石毒,去心胸烦热。叶主泄精病,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见(宋)唐慎微原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本草学中对“车前”具有“宜子”功效的最早记载,应属梁代医家陶弘景所集《名医别录》,该书列“车前子”为上品,除《神农本草经》所载药性外,还言其具有“强阴,益精,令人有子”的功效。说见[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46页。但从陶弘景对《韩诗》“实芣苡之实宜子孙”记载的批评,认为“此为谬矣”来看,二说似又矛盾。或者《名医别录》所说“车前实强阴益精、令人有子”的说法实非陶氏的主张。
    [1]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2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7页。
    [3]闻一多:《古典新义》,《闻一多全集》(2),(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121页。
    [4]沈兼士:《“不”“坯”“芣苢”“桮棬”诸词义类说》,原载天津《大公报·文史周刊》第四期(1936年11月10日),后收入《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3-306页。
    [5]见《山海经·西山经》;又,《太平御览》卷四十引纬书《河图括地象》也说:“嶓冢山上有异花草,名骨容,食之无子。”
    [6]《山海经·西山经》。郭璞注:“赤鷩,山鸡之属。”《说文》释雉有十四种,“鷩雉”为其一,并说:“鷩,赤雉也。”郭璞《尔雅》注云:“鷩雉,似山鸡而小冠,北毛黄,腹下赤,顶绿色鲜明。”“赤鷩”鸟当即“鷩雉”之类。是以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兽禽部卷第五下曰:“鷩雉,主火灾。《天竺法真登罗山疏》云:《山海经》曰:鷩雉,养之禳火灾,如雉五色。”陈藏器以“鷩雉,主火灾”,应是《山海经》所说“鸟多赤麓,可以御火”的遗俗。
    [7]《山海经·西山经》。
    [8]《山海经·中山经》。
    [9]《山海经·中山经》。
    [10][日]伊藤清司著,刘晔原译:《〈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24页。
    [1][宋]邢昺:《尔雅注疏》,第6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30页。
    [2]闻一多:《古典新义》,《闻一多全集》(2),(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121页。
    [3]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00页。
    [4][日]伊藤清司著,刘晔原译:《<山海经>中的鬼怪世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02页。
    [5]王从仁:《释<芣苡>》,载吴文祺主编:《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中华文史论丛》增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54-460页。
    [6]《神农本草经》“薏苡仁”条下曰:“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泾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生平泽及田野。”《神农本草经》无“芣苢”药名,但有“车前子”,然据《名医别录》等知“车前子”即“芣苢”。《神农本草经》于“车前子”条下曰:“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泾痹,久服轻身耐老,一名当道,生平泽。”《名医别录》于“慧苡人(仁)”条下曰:“无毒。主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一名屋菼,一名起实,一名赣。生真定。八月采实,采根无时。”于“车前子”条下曰:“味咸,无毒。主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一名芣苡(苢),一名虾蟇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大观本草》不但征引各家医书资料相加区分,且附有图片,其差异一目了然。《本草纲目》将“车前子”归于草部隰草类车前科,而将“薏苡”归于谷部稷粟类禾本科,亦以二者非一物。
    [7]以上图片采自http://www.plant.ac.cn.
    [1]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01页。
    [2]《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名字,其中有些动物的得名,该书说的很明白,“其名自呼”、“其名自号”。这就是说,古人是根据它们的叫声而为其命名的,而非先给它们取了各种不同的名字,然后它们才有了各种类似自己名字的叫声的。宋人宋祁《益部方物略记》中载有珍木怪草数种。其名字多亦以其形状、性类等得来,如“翠花对生,甚似匹鸟”的鸳鸯草;“翠茎纤柔,稚叶相当,逼而歌之,或合或张”的虞美人草:“冒寒而茂,茎修叶广。附茎作花,叶蔽其上。以其自蔽,若有羞状”的羞寒花;“附堇而生,翠茎紫蕤”的附子;“长叶丛生,背点星布”的金星草等等均是此类。此外,后世医书如《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名,古人为其取名,或是因其形状,如雀瓮、蛇蜕、当郎(即螳螂)、寒号虫、狗尾草等:或是因其性能,如:吉丁虫、媚蝶(二物均具有媚药的性能)、巧妇鸟、无花果等;或是因其生存状态,如:桑寄生、桃寄生、桃蠹虫、桑蠹虫、蒿雀、车前等。而非因古人先给它们取了上述不同的名字,他们然后才有上述不同的形状、性能及生存状态的。因此,笔者认为,“苯苡”之音近胚胎,不是古人先给它取了音近胚胎的名字,它才具有宜子的功能的,而是因为古人先有了其宜子的观念,然后才给它取了一个音近“胚胎”的名称的。
    [3][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3页。
    [1]“射”字原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候》、丹波康赖《医心方》卷第廿二《妊妇修身法第二》等书类此处均作“射雄雉”字,而宋人王怀隐等编的《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妊娠逐月十二经脉养胎将息慎护法》则作“逐雄鸡”。本文暂且依照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等书所载,暂补此处缺字为“射”字。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
    [3][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各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950页。
    [1]旷氏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50页。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5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2页。
    [3][宋]邢昺:《尔雅注疏》,第3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0页。
    [4][宋]孙瑴:《古微书》(《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5-126页。
    [5]彭裕商:《〈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2页。
    [6](清)俞 樾著,李天根辑:《诸子平议补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5-16页。
    [7]引自雒江生编著:《诗经通诂》,(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408页。
    [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235-236页。
    [2]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6页。
    [3]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47页。
    [4][隋]巢元方撰,高文铸校注:《诸病源候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446页。
    [5][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492页。
    [6][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1页。
    [7][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77页。
    [8]此句各家语释不同。魏启鹏、胡翔骅夫妇译为“王公大人的娱乐活动中不要使唤侏儒。”说见魏启鹏、胡翔骅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84页:马继兴先生译为“在王室贵戚家族里的妊妇不要让身材矮小的人伺候妊妇。”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86页。笔者认为,“是故君公大人”与“毋使侏儒”二句表达的是相反的两种意思,因为在此阶段胎儿处于尚未定形,见物而化的情况下,古人认为,此时孕妇所见所想都会与胎儿发生交感,并影响到胎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正所谓“内象成子”。因此,孕妇应该多接触王公贵人而远离侏儒小人,以致使胎儿将来的前途能如王公贵人般美好,这才符合胎教的目的,而且也能与古医籍如《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医心方》等所载胎教资料相合。
    [1][汉]贾 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90-391页。
    [2][宋]郑樵:《通志略》(《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86页。
    [3][汉]贾 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91页。
    [4]宋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十《胎教门》引《产经》伊尹胎教之说,则更将胎教的时间上溯到商初,可能都是后人的比附而已。
    [5]王照圆:《列女传补注》(《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6页。
    [1]任聘:《中国民间禁忌》(增补本),(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90页。
    [2]郭立诚:《中国古代礼俗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第75页。
    [3][明]万全:《广嗣纪要》,第92-93页。收入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第37册《妇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495页。
    [2]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83页。
    [3]转引自郭立诚:《中国生育礼俗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第76页。
    [5][隋]巢元方撰,高文铸校注:《诸病源候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447-448页。
    [6][宋]陈自明著,余瀛鳌等点校:《妇人大全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324页。
    [1][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集:《金匮要略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第85、89页。
    [2][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页。
    [3]《淮南子·说山训》云:“孕妇见兔而子缺唇,见麇而子四目。”上引张华《博物志》卷十《杂说下》亦云:“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唇缺。”
    [4]《养生要集》乃东晋医家张湛所撰,原书已佚,部分内容见于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日人丹波康赖《医心方》及宋代官修类书《太平御览》等书中。本文资料转引自《医心方》卷第廿二《妊妇禁食法第三》所引《养生要集》文,详见[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92页。
    [5][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各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6][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865页。
    [7][明]万全:《广嗣纪要》,第88页。收入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第37册《妇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8][清]阎纯玺:《胎产心法》,第54页。收入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第37册《妇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9][清]熊伯龙:《无何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7页。
    [1]王伟杰、陈文贵认为,形成唇裂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有家族遗传史;b、孕妇患有某些疾病,如妊娠早期患风疹、流感引起病毒或感染或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和基础代谢过低引起内分泌失调等;c、孕妇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抗癫痫类药等;d、孕妇受到外伤引起阴道出血或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及孕期盆腔经放射治疗:e、母体营养缺乏,诸如怀孕早期明显的维生素A、B、C、D和钙、磷、铁等的缺乏等。说见王伟杰、陈文贵:《孕妇吃兔肉“令子缺唇”有误》,载梅全喜主编:《〈本草纲目〉补正》,(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86-288页。
    [2]王伟杰、陈文贵:《孕妇吃兔肉“令子缺唇”有误》,载梅全喜主编:《〈本草纲目〉补正》,(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86-288页。
    [3][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9页。
    [4][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5][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7-248页。
    [1]《合集》,即《甲骨文合集》一书的简称,后不再注明。本文所引《合集》释文均采自姚孝遂、肖丁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一书,后文不再加注。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
    [3]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49页。
    [4]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80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周一谋、
    [6]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49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80页。
    [7]魏启鹏、胡翔骅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1]转引自宋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207-208页。
    [2]《洞玄子》,此书不见史志书目著录,其成书年代无从详考。清人叶德辉《双梅影闇丛书》收有房中经典四种,《洞玄子》即为其中之一。叶氏从行文风格上判断该书是六朝人所作。说见[清]叶德辉编,杨逢彬、何守中校点:《双梅影闇丛书》,(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8年,第66页。
    [3]《医心方》所引《洞玄子》“四日五日为女”一句,这与《胎产书》、《养性延命录》、《玉房秘诀》等书所载男女受胎时日法是不同的。从各家医方所载及古人将孕育性别的选择与阴阳学说相结合的理论来看,笔者认为,“四日五日为女”的说法无据可循,可能是手民传抄所误。
    [4][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950-951页。
    [5][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各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951页。《外台秘要方》卷第三十三《妇人上》中也载有“男女受胎时日法”,则是转录自《千金要方》的,见[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647页。
    [1][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60页。
    [2][宋]陈自明撰,余瀛鳌等点校:《妇人大全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3]“生气”,据《大清经》云: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为死气。夜半子时与日中午时是阴阳交替之时。阴气从午时生发,至子时盛极而衰,阳气始生:阳气从子时生发,至日中盛极而衰,阴气渐长。此即《淮南子·天文训》所说“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此处的“生气”即指夜半子时之后所生之“阳气”。单日为阳日,夜半子时后阳气渐盛为阳时,古人从阳以召阳的错误联想出发,自然认为此时若交合所孕,则必生男。
    [4]周贻谋:《马王堆简帛与古代房事养生》,(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0页。
    [1][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页。该条资料又见于南朝宋人刘敬叔《异苑》卷八中,与《博物志》所载略有出入。该书原文作:“妇人妊孕未满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绕井三匝,映井水,详观影而去,勿返顾,勿令婿见,必生男。”引文见[宋]刘敬叔撰,朱昌平整理:《异苑》,收入《四库全书精品文存》(第24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371页。
    [2][清]楮人获:《坚瓠集》“秘集卷三”,第9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3][美]O.A.魏勒著,史频译:《性崇拜》,(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32页。
    [1][隋]巢元方撰,高文铸校注:《诸病源候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447、446页。
    [2][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47、42页。
    [3][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492、533页。
    [4]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94、332页。
    [1][宋]陈自明著,余瀛鳌等点校:《妇人大全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330页;[元]朱震亨纂辑:《产宝百问》,第271-272页,收入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第35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明]万全:《广嗣纪要》,第82-83页。[清]阎纯玺:《胎产心法》,第49-50页。二书均收入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第37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汉]郑玄:《礼记注》,第53页,《汉魏古注十三经》(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2页。
    [4][元]陈澔:《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132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15页。
    [2][清]杨金庚等纂修:《海城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三十四年抄本影印,1970年,第127页。
    [3]郭立诚:《中国生育礼俗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第27页。
    [4][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安达曼岛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5][美]O.A.魏勒著,史频译:《性崇拜》,(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88年,第223页。
    [6]郭立诚:《中国生育礼俗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第6页。
    [1][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2-98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75页。
    [3][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方》,(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年,第156页;又,彭静山点校:《华佗神医秘传》,(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173页。
    [4][唐]孙思邀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41页。
    [5]古代成年男子皆须加冠。因此,冠对于男子来说,既是其身份之象征,同时也是其性别之标志。是以孔子弟子子路至死也不卸冠缨;而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服饰考》曰:“古者男子皆丝衣,有故乃素服。又有冠无帻,故虽凶事皆著冠也。”此均言冠与男子之间的密切关系。
    [6][唐]孙思邈著,李景荣校释:《备急千金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42页。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33页。
    [2]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32-333页。
    [3][美]O.A.魏勒著,史频译:《性崇拜》,(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88年,第215页。
    [4][宋]陈自明著,余瀛鳌等点校:《妇人大全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314页。此段资料又见于明代医家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铁斧”条下(发明]。
    [5]《产宝百问》为中国古代产科医学名著,全书共五卷。原题[元]朱震亨纂辑,[明]王肯堂订正。实际上本书系宋人齐仲甫所著,原名《女科百问》,后世书商为了牟利,将其篡改为今名,并托名朱氏纂辑而予以刊行。现存刻本有四种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本文引自曹炳章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第35册)《妇科》所收《产宝百问》,第9-10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影印清刻本。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1][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24页。
    [2][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289页。
    [3][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433页。
    [4]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56页。
    [5]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8页。
    [6][宋]卢多逊,李昉等撰,尚志钧辑校:《开宝本草》(辑复本),(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又见[宋]唐慎微原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7]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30页。
    [1][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页。
    [2][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4页。
    [3]聂石樵:《楚辞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0页.
    [4][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139页。
    [5][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4页。
    [6][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方》,(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年,第231页。
    [7][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203页。
    [8][宋]唐慎微原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47-248页。
    [1][宋]唐慎微原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87-288页。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19页。
    [3]以上图片采自http://health.biox.cn.
    [4][日]伊藤清司著,刘晔原译:《<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11页。
    [5]《尔雅翼》卷二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古以为生子之祥,而蘼芜之根主妇人无子。故《少司命》引之。” 说见[宋]罗愿:《尔雅翼》(《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页。又,《神农本草经》载有芎(?)、蘼芜,并云:“蘼芜,味辛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一名薇芜,生川泽。”而吴普曰:“蘼芜,一名芎(?)。”《名医别录》亦曰:“一名茳蓠,芎(?)苗也。”《本草图经》亦以蘼芜为芎(?)苗。《证类本草》则以蘼芜为芎(?)叶。清人胡文英《屈骚指掌》卷二辨曰:“蘼芜有二种,古诗《上山采蘼芜》,山上所生也。《尔雅》:'蘼从水生',此水边所生也。水边蘼芜,与兰相似,一名香附。又《中山经》、《子虚赋》蘼芜、芎(?)并列,明属两种,而邢昺以蘼芜为芎(?)叶,其说误矣。”从《中山经》、《子虚赋》、《神农本草经》等将芎(?)、蘼芜并列来看,胡说可从。蘼芜为香草,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中。《尔雅》“蘼芜”注曰:“香草,叶小如萎状。”《尔雅翼》亦引郭璞赞曰:“蘼芜香草,乱之蛇床,不陨其贵,自别以芳。”因其馨香可人,故民间将其作为宜子灵物。乐府诗《上山采蘼芜》描写了一个弃妇与原夫在山路上邂逅时的对话场面。她之所以被夫家休弃,不是因为她的容貌、女功不如新妇,而是因为她没有生育的缘故。是以她要上山去采蘼芜,只因蘼芜在当时人们的信仰中是具有宜子功效的药草。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7、108页。
    [2]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第282页)、宋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事养生集要》(第112页)、马继兴著:《马王堆古医书考释》(第697页)均以此方中的“马惊”喻男子阴茎亢奋勃起;而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医书校释》(第32页)则认为,此方中的“马”指代女阴:“惊”,指马受刺激而狂奔或行动失常。此句所云“马惊”,指女阴因药巾刺激玉策后而相应随之兴奋。从《养生方》中两处“马惊”前后的行文意思来看,此方中的“马惊”当以《考注》及《考释》的解释为是,即喻男子阴茎亢奋勃起。
    [3]宋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事养生集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4]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7页。
    [5]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阜阳汉简整理组等:《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4期,第36-47页。
    [6][梁]顾野王原著:《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462页。
    [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242-2243页。
    [8][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1][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189页。
    [2]明代程登吉所编《幼学琼林》卷四曰:“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3]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2页。
    [4]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03-304页。
    [5][宋]唐慎微著,[宋]艾晟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626页。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243页。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66页。
    [8]转引自《神农本草经》“桑蜱蛸”条下案语。见[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50页。
    [1]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05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3]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58页。
    [4]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10页。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586页。
    [2][美]O.A.魏勒著,史频译:《性崇拜》,(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第238页。
    [3]以上资料分别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6、137、139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5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马继兴从之,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6页。
    [3]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55页。魏启鹏、胡翔骅也认为,白牡狗首“殆即白雄犬头”。说见魏启鹏、胡翔骅撰:《马王堆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89页。
    [4]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五月”条下云:“是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取蟾诸……及东行蝼蛄。”唐鸿学辑佚本据贾思勰《齐民要术》注曰:“蝼蛄,去刺,治产妇难,儿衣不出。”见[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万国鼎审订:《四民月令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53页。此说又见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宋李叻等《太平御览》卷九四九以及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廿三等书篇中,文字表述虽略异,但以东行蝼蛄治妇女难产的说法均相同。
    [1][苏]尼基弗罗夫:《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何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9页。
    [2][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72页。
    [3][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4]《吕氏春秋·爱士》:“(秦)缪公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吾恐其伤汝也。'”《史记·秦本纪》:“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下》:“凡骏马肉及马鞍下肉,皆有毒,不可食之,食之则死。”《食疗本草》卷中“马”条下曰:“食诸马肉心闷,饮清酒即解,浊酒即加。”
    [5]马、驴等牲畜的胎孕期为十二月。古人从相似律的巫术法则出发,认为孕妇如果服食马、驴等牲畜之肉,则会导致产期延后或难产。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妇人方上》云:“妊娠食驴马肉,延月,妊娠食骡肉,产难。”陈藏器《本草拾遗·解纷》“马肉及血”条云:“妇人怀妊不得食马、驴、骡,为其十二月胎,骡又不产。”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食忌论第十》云:“食驴、骡、马肉,延月难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马肉”条下云:“妊妇食之,令子过月。”等等。均是此类胎期禁忌的信仰反映。
    [6][晋]陈延之原著,高文柱辑校:《小品方辑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7][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15页。
    [2][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705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4]依据前后文义,此处“寿领算”当作“领寿算”较妥。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14页。
    [2][清]孙星衍撰,骈宇骞点校:《问字堂集\岱南阁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8-59页。
    [3][清]孙星衍撰,骈宇骞点校:《问字堂集\岱南阁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3页。
    [4][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5][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4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7-188页。
    [2][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3][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707页。
    [4][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1]清人孙星衍曾怀疑《淮南子·天文训》的“二月起卯”当为“正月起卯”之误。今观帛书《胎产书》所载《禹藏胞图》的“大时”正是正月起卯。《流沙坠简》中收有一条简文为:“正月大时在东方,舍卯。小时并在东方,舍寅。子,朔。巳,反支。辰,解律。”(见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93页。)此亦以大时正月舍卯,可证孙星衍的怀疑是正确的。关于此点,裘锡圭《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收入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4页)及胡文辉《释“岁”》(收入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2000年,第88-134页)等文已有考证,可参看。
    [2]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2000年,第102页。
    [3]此图采自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47页。
    [1](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705页。
    [2](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13-516页。
    [3](宋)工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2423-2425页。
    [4]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19-821页。
    [5](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15页。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3、125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401卷,第7页,《四部丛刊三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3][清]臧庸:《拜经日记》卷九,第20页,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43页。
    [6](清)桂馥:《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8页。
    [7]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唾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6页。
    [1]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73-274页。
    [2]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65页。
    [3][梁]顾野王原著:《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第353页。
    [4]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65页;潘远根则释为“反复挤按,将胞衣中的水挤净。”潘氏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28页。魏启鹏、胡翔骅编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72页与潘氏之说同。按:“孰”后作“熟”,与充分、尽量义近。故马继兴氏之说较妥。
    [5]黄怀信:《小尔雅汇校集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8]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3页。
    [9]裘锡圭;《古文字论集·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35页。
    [10]旷惠桃氏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53页;马继兴亦同旷氏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4页。
    [1]《周礼·春官·宗伯》载“小宗伯”之职有“王崩大肆,以柜鬯渳”。又载“太祝”之职有“大丧,始崩,以肆鬯渳尸”。郑玄注引郑司农说云:“大肆,大浴也。杜子春读‘渳'为‘泯'。以柜鬯浴尸。”又曰:“肆鬯,所为陈尸设鬯也。郑司农云:‘渳尸,以鬯浴尸。'”
    [2][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28页,《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66页。
    [3][清]孙诒让撰,正文锦等点校:《周礼正义》(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17页。
    [4][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急救篇》(《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6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72页;也有学者认为《五十二病方》中的“身疕”指“荨麻疹”的可能性较大。说见靳士英、靳朴:《<五十二病方>“疕”病考》,载《中华医史杂志》,1997年第3期。可参考。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页;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53页同整理小组之说:魏启鹏、胡翔骅释“疙”为“疮疡癣疥一类婴儿多发病”,与整理小组说大同。见魏启鹏、胡翔骅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88页;马继兴则认为,此处的疕有“病”义。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4页。马说似觉宽泛,不如他家释义准确。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16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工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13-514页。
    [2][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515页。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964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2]旷惠桃氏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54页。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05页。
    [4]关于东南地区的藏胞习俗,可参叶火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211页“寿钵”、第216页“保瓶”、第221页“埋胎衣”等辞条:其他地区的埋胞习俗可参工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72-73页。
    [1]对于胞衣埋藏地点的选择及其所寄予的不同蕴义,就汉族而言,即表现出非常大的地区差异性,这一点已见于上引叶大兵、乌丙安主编的《中国风俗词典》一书所载。而对于我国一些具有藏胞习俗的少数民族来说,胞衣埋藏地点的选择及所欲达到的目的,与汉族一样,也表现出很强的地域差异性和民族性。关于这一点,可参看杨筑慧:《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第155-161页对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藏胞习俗的相关论述。另外,在方素梅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对于壮族、哈尼族、黎族、纳西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有关藏埋胎胞习俗也有描述,分见该书第53、108、131-132、190、254页,可参考。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3]“胞”字原缺,马继兴先生认为,依上下文义,此处疑缺“胞”字。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13页。其说可从,故据补。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5]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13页。
    [6]张显成:《<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补正》,载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2-102页。
    [1][宋]邢昺:《尔雅注疏》,第53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19页。
    [2]关于“毋顾”的信仰背景,可参本文第二章有关“毋顾”的分析。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12页;魏启鹏、胡翔骅亦从整理小组的释文,释为“市土”。说见魏启鹏、胡翔骅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91页。
    [4]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60页。
    [1]以上各条引自[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8-35页。
    [2]“以浴”二字原缺,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92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812页均补做“以浴”二字。从上下文义推之,此处补“以浴”二字可从。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工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3页。
    [1][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2][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241-24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69-1470页。
    [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66页。
    [4][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57-358页。
    [5][晋]陈延之原著,高文柱辑校:《小品方辑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1]关于这一点,请参看本文第三章有关“秽物厌胜”的分析。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7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0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0页。
    [5]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28页。此处引文见该书第14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62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0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44页;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2-133页。
    [2]连劭名:《睡虎地秦简<日书>及<诘>篇补正》,《江汉考古》,2001年1期,第78-79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1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9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72页。
    [2]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8-179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页。
    [4]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5页。
    [1]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2]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9-180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8页。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38页。
    [5]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5页。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97-98页。
    [7][隋]萧吉:《五行大义》卷二,第3-4页,《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第10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
    [1]周明邦主编:《周易评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8页。
    [2][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行归宜忌》,《江汉考古》,1994年2期,第45-49页。正如王先生在文中所说,由于存在不便统计的因素,以上计算是极不完全的。如若严格遵守睡虎地《日书》规定的各种禁忌,则行忌日总数还会大大超过上述数字。这一点在王子今先生后来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他在《秦汉交通史稿》一书中,统计全年行忌日达165日,占全年45.2%。见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556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8-49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1-232页。
    [4]李学勤:《睡虎地秦简<日书>与楚、秦社会》,《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0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2]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该条资料见第1页。
    [3]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代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7页。
    [4][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5]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与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5页。按,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有“彼日”,为“毋可以有为矣”。此“彼日”即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秦除”篇的“枝(破)日”。《协纪辨方书》卷四引《选择宗镜》云:“建、破、平、收,俗之所忌,惟破日最凶。”
    [1]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日书>中的艮山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8-149页。
    [2][汉]王符著,江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21页。
    [3][汉]班固:《汉书》(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14页正文及注文。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83页。
    [1]分别见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行归宜忌》,《江汉论坛》,1994年2期,第45-49页。又见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8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94、220页;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和信仰》,《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8页。
    [2][汉]司马迁:《史记》(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47页注文。
    [3]刘乐贤释“间日”为闲暇之日。王子今从之。说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4页;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1页。按,释“间日”为闲暇之日,其义可通,但从文义上讲,似乎有些模糊,不若将其释为“赤帝临日之外的其他日子”,义似更为清晰。
    [4]此段资料原文多误,清人孙星衍有所校正,王明先生从孙氏校文,本文所引,即为校后之文。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1页正文及315-316页校释。
    [5][清]李光地撰:《御定星历考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2页;[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1]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76页。
    [2]陈松长编著:《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134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4页。该段简文用楚月名,且简文残缺较为严重,整理者依据睡虎地秦简《日书》简文对其做了复原,可参看该书133页注释第三一○。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4页。唾虎地秦简《日书》乙种第一四九~一五○简原文作:“正月七日,二月旬,三月旬一日,四月八日,五月旬六日,六月二旬, 七月九日,八月旬八日,九月二旬七日,十月旬,十一月旬,十二月二旬,凡以此往亡必得,不得必死。”而第一五一~一五二号简文作:“正月七日,二月旬四日,三月二日,四月八日,五月旬六日,六月二旬四日,七月九日,八月旬八日,九月二旬七日,(?)二旬,凡是往亡[必得],不得必死。”此两段简文文义与日忌原理均与睡简《日书》甲种第一○七背~一○八背号简文同,故可据此订补其中的错讹之处。如乙种一四九~一五○号简中的“二月旬”当作“二月旬四日”,“三月旬一日”当作“三月二旬一日”,“六月二旬”当作“六月二旬四日”。“十一月旬”当作“十一月二旬”,“十二月二旬”当作“十二月三旬”。而乙种第一五○~一五一号简文中的“三月二日”当作“三月二旬一日”,“(?)二旬”当补为“十月旬,十一月二旬,十二月三旬”。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2][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61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7页。乙种简文与此略有出入,且不如此条简文完整,见同书第241页释文。
    [2]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所载五行三合局不全,仅有“丑巳酉金,未亥卯木,辰申子水”。且其显然是以墓居前而生居后,这与《淮南子·天文训》所载生旺墓的五行三合局顺序有所不同。本文依生旺墓的排列顺序。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94页。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等:《秦汉魏亚出土文献·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62页。
    [5][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06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2页
    [2]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第87-94页。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98页。
    [4]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8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76页。
    [6]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第87-94页。
    [7]刘信芳:《秦简中的楚国<日书>试析》,《文博》,1993年4期,第49-52页。
    [8]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与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12-13页。
    [9]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第87-94页。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2000年,第62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6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4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唾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等编:《秦汉魏亚出土文献·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20页。
    [1][宋]范晔:《后汉书》(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46-1547页正文及注文。
    [2][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等撰:《钦定协纪辨方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9-230页。
    [3]睡虎地秦基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页。
    [2]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
    [3]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4期,第537-563页。
    [4]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载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280页。
    [5]刘乐贤:《睡虎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68-169页。
    [6]陈松长编著:《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134页。
    [7][汉]班固:《汉书》(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0页注文。
    [8]尚秉和著,母庚才、刘瑞玲点校:《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第308-309页。
    [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5、236页。
    [2]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载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280页。
    [3]刘乐贤:《睡虎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70-171页。
    [4]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和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14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95页。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5页。
    [1]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第87-94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
    [3]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和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16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8页。
    [5]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第87-94页。
    [6]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8页。
    [1]陈松长编著:《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130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页。
    [2]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第87-94页。
    [4]陈松长编著:《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134页。
    [5]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和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17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19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7页。
    [4]陈松长编著:《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134页。
    [5]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1]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2]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3]刘乐贤:《马王堆帛书<出行占>补释》,首发于武汉大学简帛网(www.bamboosilk.org)2005-11-03。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1-192、237-238页。
    [5][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97页。
    [1]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页。
    [2]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该条资料见第5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0页。
    [5]对此幅帛画的命名,学术界并不一致,先后有“神祗图”、“社神图”、“辟兵图”、“太一避兵图”、“太一将行图”、“大一出行图”等不同的称呼。相关情况,胡文辉先生在《马王堆<太一出行图>与秦简<日书·出邦门>》(载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5-158页)一文中已有介绍,可参。本文即据胡文辉先生的意见,将其称为“太一出行图”。
    [6]引自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马王堆<太一出行图>与秦简<日书·出邦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
    [1]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
    [2]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28页。该处考释文字见第15页。
    [3]“行无为”,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中作“行无咎”。从文义及其他秦简资料对比看,“为”当为“咎”字。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89页。另外,吴小强先生所撰《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一书第275页抄录此段简文并句读作:“禹须叟,叟叟行,得。择日出邑门,禹步三,乡北斗质画地,视之曰:‘禹有直五横,今利行,行毋(无)咎,为禹前除。'得。”王辉先生所撰《秦出土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一书第95页则董理此段简文作:“禹须叟(叟叟)行,得择日出邑门。禹步三。乡(向)北斗,质画地视之,曰:禹有直五横,今利行,行毋(无)咎,为禹前除,得。”虽然以上各家在简文句读上略有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将第42号简文与66、67号分开,似较何氏所释更为合理。
    [5]刘乐贤在其所著《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6页)一书中也引有此段简文资料,并将其定名为“出邑门篇”,引文则作“禹有直五横”。故疑其《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一书所引“禹有直五横”做“禹有五横”当系抄写致误。
    [6]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
    [7]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祭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16页。
    [1][唐]贾公彦:《仪礼注疏》,第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6页。
    [2][宋)邢昺:《尔雅注疏》,第3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98页。
    [3][汉]司马迁:《史记》(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758-2759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4页。
    [5][唐]贾公彦:《仪礼注疏》,第148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2页。
    [6]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祭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24页。
    [7]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1页。
    [1]“禹步”用于疗疾的资料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关沮秦汉墓简牍》、及《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等资料中,分别有7、7、1条;用于导引养生的资料见于《张家山汉简<引书>》中,共1条;用于祭祀先农的资料见于《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共1条。相关资料分别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胡新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等书。
    [2]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4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94页。
    [3]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2页。
    [4]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与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21页。
    [5]饶宗颐:《图诗与辞赋——马王堆新出<太一出行图>私见》,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1]姚周辉:《神秘的符箓咒语》,(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3]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第485-576页。
    [4]王晖:《夏禹为巫祝宗主之谜与名字巫术论》,《人文杂志》,2007年4期,第142-149页。
    [5]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3页。
    [1]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2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75页。
    [2]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1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0、247页。
    [5]关于此点,请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有关“被发”的分析。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1页)从整理小组之说;王子今也支持整理小组的说法。他在《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6页)一书中引《开元占经》卷一一九“犬矢溺宫室道路,犬矢金石杂物”条所载犬矢的神秘功能,从而进一步肯定了整理小组“此处的大神疑指社”的推想是有道理的。
    [3][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407页。
    [4][清]顾禄撰,王迈校点:《清嘉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5]郭沫若:《诅楚文考释》,《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分见第315、321、327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6页。
    [7]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1页。
    [8]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5页。
    [1]古人有关鬼神精怪惧怕秽物的信仰,请参看本文第三章“秽物厌胜法”的分析。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0页)从之。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7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9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7页。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0页。
    [8]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157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2]马继兴认为,此处“画”字原脱,可据上文“周画中”补。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37页。从文义来看,其说可从,本文据补之。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4]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64页。
    [5]牡荆作为古代术士所用之灵物,对其信仰原理,请参本文第四章有关巫术灵物部分的分析。
    [6]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医书校释》,(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5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36页。
    [7]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
    [1]“且出”原作“旦出”。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九引毛《传》作“且出”。王引之云:“家大人曰:‘旦当为且字之误也。'‘且出'与‘既入'相对为文,日未出而明星先出,故谓之启明。若日出,则明星不见矣。”说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53页。其说可从,故据改。
    [2][宋]邢昺:《尔雅注疏》,第43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第2609页。
    [3][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中华书局,1958年,第148页。
    [4][汉]司马迁:《史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22-1323页正文及注文。
    [5]“席彼裂瓦”,各家释义不同。袁玮释曰:“席,昔韵、邪纽,袭,辑韵、邪纽,席与袭音近义通。全句犹言用破瓦片攻击之。”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魏启鹏、胡翔骅二氏释曰:“此句意为有敢侵入所画圆周中者,将被席卷、被裂碎。古代方术家用语中,瓦有破裂之义,见《鸡肋篇》卷上:‘瓦言其破'。”说见魏启鹏、胡翔骅编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5页。按,“彼”在此处泛指一切侵入画周中的邪魅精怪。“席”按语义当为动词,“裂瓦”当为席(即“袭”)时所用之器具。故此处“席彼裂瓦”当以袁玮氏所释为确。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5-116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9、61页。
    [3]“女子未尝男子者布”,各家释义略有出入。袁玮释为“处女月事布”。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魏启鹏、胡翔骅二氏释为“童女月经布”,说见魏启鹏、胡翔骅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5页;马继兴亦认为此处的“女子未尝男子者布”即《千金要方》卷二《霍乱》所称的“童女月经衣”。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37页。按:依据帛书《五十二病方》可知,古人根据女子的生理发育特征及其性行为情况,对女子月事布有“女子布”、“女子初有布”、“女子月事布”、“女子未尝丈夫者布”以及本方中的“女子未尝男子者布”等不同称呼。而在古人看来,虽然都是女子的月经布,但其各自所具的神秘灵力却大为不同。女子初有布及童女的月经布灵力最大,其次为处女的月经布(即女子未尝男子者布或女子未尝丈夫者布),然后才是成年妇女(已有性的经历者)的月经布。虽然童女月经布也属处女月经布,但其范围显然不如处女月经布广泛。因此,将此处的“女子未尝男子者布”释为“处女月经布”似更妥当一些。
    [4]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38页。
    [5]袁玮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2]袁玮先生认为,“约之”可能为缠束裤退的意思。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马继兴先生则认为是缠束于腰部。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738页。如果将此处用来缠柬的“牛车枲(?)((?))”与后世的绑腿联系起来理解,可能袁玮的解释更妥当些。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5]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56页。
    [6]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一),(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49页。
    [7]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7页。
    [1]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544页。
    [2]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安徽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4期,第36-4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4](汉)刘安撰,[清]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页。
    [5][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300页。
    [1]马继兴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70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83页。
    [1][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5年,第507、509页。
    [2][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58-359页。
    [3]《礼记·表记》。
    [4]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417-446页;严一萍:《中国医学之起源考略》(上/下),《大陆杂志》,1951年,第2卷第8/9期,第20-22/14-17页;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5-130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216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6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5页。
    [2]晁福林:《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历史研究》,1995年5期,第20-35页。
    [3]黄晖:《论衡校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08页。
    [4][美]W·哈葛德著,张炜编译:《从巫到医·出版说明》,(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第1页。
    [1]马学良、于锦绣、范惠娟著:《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55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6页;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4期,第435-454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4页;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2-343页;连劭名:《云梦秦简<诘>篇考述》,《考古学报》,2002年1期,第23-38页;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睡虎地秦简<诘>篇“诘咎”一词别解》,(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320-330页。
    [3]李零先生将秦简“诘咎”篇中的鬼怪总数定为71种。见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72页。按,李先生得出的这一鬼怪总数是将名字重复出现的鬼怪如阳鬼、暴鬼、遽鬼、飘风等以及“人有哀思弗忘”、“人无故而心悲”、“人无故而忧”、“人无故而怒”四条并无明言为鬼怪作祟所致疾的资料完全包括在内的计算结果。
    [1]刘钊:《谈秦简中的“鬼怪”》,《文物世界》,1997年2期,第56-60页。
    [2]陈家宁:《<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诘”篇鬼名补正(一)》,武汉大学简帛网(www.bamboosilk.org),2005-12-24。下文所引陈说,如无注明,即出此文,不再加注。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以下有关“诘咎”篇引文皆出于此,见该书第225-232页,不再一一注明。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4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4期,第435-454页。下文所引刘说,如无注明,即出此文,不再加注。
    [6]连劭名:《云梦秦简<诘>篇考述》,《考古学报》,2002年1期,第23-38页。下文所引连说,如无注明,皆出此文,不再加注。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8]刘钊:《谈秦简中的“鬼怪”》,《文物世界》,1997年2期,第56-60页。下文所引刘钊先生之说,如无注明,皆出此文,不再加注。
    [9]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65页。
    [10]晁福林:《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历史研究》,1995年5期,第20-35页。
    [1][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14页。
    [2]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4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5页。
    [1]蒲慕州先生认为,古人相信某些植物具有神秘的力量,棘既有除灾去不祥的功用,则化为鬼物作怪,亦相当自然可解。是以他把“棘鬼”归源于植物。说见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1页。然从各家对“棘鬼”的分析以及患者症状来看,“棘鬼”之名正当与它所引发的疾病症状有关,而与名“棘”的植物似并无瓜葛。
    [2]刘信芳:《<日书>驱鬼术发微》,《文博》,1996年4期,第74-80页。下文所引刘说,如无注明,皆出此文,不再加注。
    [1]《山海经·西山经》:“(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又,《西山经》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北山经》:“(谯明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豪,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2][日]伊藤清司著,刘晔原译:《<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18-119页。
    [3]晁福林:《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历史研究》,1995年5期,第20-35页。
    [4]古文献有关“穷奇”的记载,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364-365页)及张步天《山海经解》((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125页)二书征引较详,可以参考。
    [1]林法:《释飘风》,载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11页。后收入《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0-34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文物》,1994年10期,第37-42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页。
    [2][宋]王观国撰,田瑞娟点校:《学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21页。
    [1]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三种》(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16页。
    [2]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73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9页。
    [4][汉]司马迁:《史记》(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25页注文。
    [1][宋]王楙著,郑明、王义耀校点:《野客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51页。
    [2][唐]颜师古原著,刘晓东平议:《匡谬正俗平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3]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02页。
    [4]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文物》,1994年10期,第37-42页。
    [6][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页。
    [7][汉]高诱:《淮南子注》,第231页,《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8]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4页。
    [1]粱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4-195页。
    [2]萧兵:《傩蜡之风——长江流域宗教戏剧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0-171页。
    [1][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页。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2页。
    [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3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63-264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03-204页。
    [4][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第311页。
    [5]蒲慕州先生认为,有的鬼怪源于无生物,如“丘鬼”、云气、雷、飘风等。见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1页。依蒲先生的意见,“丘鬼”之得名,是源于其为无生物之故。但从简文看,丘鬼、故丘鬼等的命名实应与古人认为此类鬼怪居住的地域有关。
    [1]《日书》研读班:《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博》,1986年5期,第8-17页。
    [2]吴小强:《论秦人宗教思维特征——云梦秦简<日书>的宗教学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1期,第92-97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4期,第435-454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4期,第435-454页。
    [1]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48页。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淮南子·氾论训》。
    [1]引自[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96-297页。
    [2]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7页。
    [1][汉]宋衷注,[清]茆泮林辑:《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5页。
    [2]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45-346页。
    [3][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25页。
    [4]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7页。
    [5]臧振:《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6]《国语·楚语下》对从事巫职者的要求记载说:“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由此可见,在人类早期,只有那些具备极高之人品道德和才能智慧的人方可为巫。
    [7]《周礼·天官·冢宰》的属员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
    [8]《左传·成公十年》。
    [9]《左传·昭公元年》。
    [1]《左传·昭公元年》。
    [2]《左传·昭公七年》。
    [3]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8页。
    [1]何裕民、张晔:《走山巫术丛林的中医》,(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2]马继兴、李学勤:《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文物》,1975年9期,第49-60页。该文后收入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179-195页。引文见该书第18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655页。
    [2][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引文见[宋]范晔:《后汉书》(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28页注文。
    [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9页。
    [1][清]孙诒让著,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976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6、141页。
    [2]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4页。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41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5页。
    [2]刘信芳:《<日书>驱鬼术发微》,《文博》,1996年4期,第74-80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4]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74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0页。按,简号“一三背壹”原释文作“一三背”,从该条简文后紧接的“一四背壹”简号推之,应作“一三背壹”为是。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7页。
    [3]“(豸今)(立奇)”与“宛奇”的关系,学者多有论及。饶宗颐先生认为,“(豸今)(立奇)当是伯奇”,并引《续汉书·礼仪志》中有关大傩之仪的记载认为,“是食梦者为伯奇,食蛊者为穷奇。……又疑(豸今)(立奇)即穷奇,逐疫除蛊,与伯奇食梦,皆神化人物,古或混合为一,秦简以逐梦之神为(豸今)(立奇),言其强食强饮,则与穷奇之食人食禽兽见(《神异经》)最为相近。(豸今)(立奇)又称‘宛奇',见简1089、1090,宛与穷形近。……”说见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8页;高国藩认为,“从穷奇‘所食披发'(按见《山海经·海内北经》)的特征看来,它是伯奇的天敌,是蚕食神兽伯奇的怪物。当然,穷奇并不是伯奇(宛奇、(豸今)(立奇)),但是从‘穷'与‘宛'形似(都是‘宀'头)来看,又从其‘所食披发'的实际内容来看,穷奇是宛奇神化的衍化,也可以说是伯奇神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说见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59页;刘信芳先生则认为,“‘(豸今)(立奇)(或宛奇)'乃‘皋(少昊)'的儿子穷奇,是食梦之神”。刘说见《秦简<日书>与<楚辞>类征》,《江汉考古》,1990年1期,第62-65页。刘乐贤先生不赞成刘信芳的说法,他在接受饶、高两氏部分观点的基础上指出,“(豸今)(立奇)、宛奇、伯奇三者为一是毫无疑问的,然一物之名为何有此三种写法,现在尚难解释。至于它们与穷奇的关系,则更难说清楚。高国藩氏说穷奇神话是宛奇神话之衍化,其说似可从,但目前证据太少”。说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17页。笔者认为,将(豸今)(立奇)、宛奇、伯奇看作同一神灵的观点是可取的,只是为何会有不同的称呼?目前尚无法解决,有待进一步研究。
    [4]“披发”禳邪的信仰原理,可参本文第二章的分析。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1]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3期。后收入秦始皇兵马俑研究室编:《秦文化论丛》(第1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1页。
    [5][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230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11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009页;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39页皆从之:然周一谋、彭坚又说:“‘(土秀)',又疑为垜字,即作屏障用的土墙或砖墙。”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第411页。笔者认为,该方资料虽然禳治的事项不一,但涉及到的对象如门、户、井、床等均与人的生活中“至近切者”。所以,此处的(土秃)((土秀))字,当以整理小组等释为“牖”,即“窗”为是,而非指义为“土墙”或“砖墙”的“垜”。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8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5]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11页。
    [6]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39页。
    [7]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008页。
    [1]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410页。
    [2]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39页。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007页。
    [4]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39页。
    [5]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007页。
    [6]《东京》,即《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一书的简称.上引卜辞释文分别见姚孝遂、肖丁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31、461、771、771、771、1127页。
    [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76页。
    [8][汉]郑玄:《周礼注》,第117页,《汉魏古注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9][汉]刘安撰,[清]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5页。
    [10]高国藩先生认为,杀狗止风巫术是属于交感巫术中的毛发巫术项的。因为黑犬皮毛显然有挡风的作用,因而巫师便认为黑犬皮毛烧灰便有止风的魔术力了。说见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06页。笔者认为,从商代延续到汉代的磔狗止风巫术,与其说是因为犬毛、皮具有挡风的作用,不如说是因为六畜中只有犬的奔跑快如急速飞行之矢,在其速度上最为类风,足以古人把它看作最具有风神形象特征者。战国时期的作品《山海经·北山经》中就载有一种名为“山(犭军)”的类犬动物,说它“其状如犬而人面……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山海经图赞·北三经图赞》也说:“行如矢激,是惟气精,出则作风。”正因犬的奔跑速度最为类风,因此古人便造出“焱”、“飙”等字来形容风的狂暴和速疾。《说文·犬部》:“焱,犬走 皃。”《楚辞·九歌》:“猋远举兮云中。”王逸注:“猋,去疾皃。”《尔雅·释天》:“扶摇谓之猋。”郭璞注:“猋,暴风从下上。”《说文·风部》:“飙,扶摇风也。”因犬行速最类风,故后世多有将其作为风神形象者。《物理小识》卷二即说:“风神像犬。”《七修类稿·天地类》也说:“风伯之首像犬。”《元史·舆服志二》中所载的风伯,其形象也是犬首:“风伯……神人犬首、朱发、鬼形、豹胯、朱袴、负风囊,立云气中。”或许正因如此,是以古人从错误的联想出发,依据相似可以作用于相似的法则,便产生了磔犬止风的信仰。而根据相似律的巫术法则,相似也可生成相似。传为唐代李淳风著,袁天罡增补的《秘传万法归宗》一书中即载有一条用狗皮招风的法术,其法曰:“用丁酉、己酉日,取狗皮灰扬之,其风立至,如神。”该书还载有一条用狗皮止风的法术,其法曰:“若江海之中卒遇急风,烧狗皮扬之,立止。”所引资料参见锦章图书据印行本《秘传万法归宗》(无出版年月),第121页。后世术家烧狗皮为灰扬以止风或招风的法术,显然和滥觞于商代的磔狗止风的法术在其性质和巫术原理上是一致的。至于秦汉时期乃至后世,将犬看作阳畜,磔犬或用犬血来御除蛊菑、辟除不祥,如《风俗通义·祀典》即曰:“犬者,金畜。”又曰:“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辟除不祥,取法于此也。”唐人贾公彦《周礼·大宗伯》疏也说:“磔狗止风者,狗属西方金,金制东方之木、风,故用狗止风也。”这显然又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形成后对杀狗止风信仰的另一种理性化的阐释,它与滥觞于商代的磔狗止风的巫术信仰在其习俗原理上显然不同。尽管如此,但它从来也没有完全代替用磔禳动物的方法以御灾的习俗。
    [1][元]陈澔:《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135-136页。
    [2][战国]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第25页,《诸子集成》(第6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3][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84页。
    [4][汉]司马迁:《史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60页。
    [5]“以血涂门户,然众得咎殃”一句语义不通,当有误文。清人卢文弨疑“众”当作“免”。说见[清]卢文弨:《群书拾补》,(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第624页。
    [1]详见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8-3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3][汉]华佗撰,[唐]孙恩邈编集:《华佗神方》,(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年,第196页。
    [4][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纲目>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8-34页。
    [5]“五祀”在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现,从其内容上看,先秦时期的五祀对象与汉代并不相同。黄晖先生根据郑玄对《礼记》的注解将“五祀”分为三套不同的系统:殷制、周制和汉制。见于《礼记·曲礼》、《礼记·月令》、《吕氏春秋》、《独断》等书篇中的“五祀”为户、灶、中霤、门、行,郑注以为是殷制:见于《礼记·祭法》的“五祀”为司命、中霤、门、行、厉,郑注以为是周制;而见于《汉书·郊祀志》、《淮南子·时则训》、《白虎通·五祀》等书篇中的“五祀”对象为门、户、井、灶、室中霤,郑玄注以为是汉制。说见黄晖:《论衡校释》(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59页。然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包山楚简》(二 号墓出土)等战国时期的简牍资料所载“五祀”内容看,显然是与郑玄所说的殷制相同。此外,《礼记·月令》、《祭法》等书篇所载“五祀”对象有“行”无“井”,而《淮南子·时则训》、《白虎通·五祀》等汉代文献所载“五祀”内容则有“井”而无“行”。笔者认为,这一变化当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礼记》成书在战国秦汉之际,而自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中晚期,列国诸侯之间长期争战不息,战事频繁,人们对于自愿或被迫外出远行没有安全感,正如吴小强所说,在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的特定社会背景下,自然会产生一种“远行恐惧症”(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26-227页)。在此大背景下,人们从渴望“行”的平安出发,对于行神的祭祀便是自然之事。而《淮南子》的写成年代在西汉武帝时,处于汉王朝的中期。西汉王朝经过初期七、八十年的修养生息政策,整个社会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之中,人民丰衣足食,国家少有外事。因此,相对来说,对于“行”的忧患意识没有战国时期那么强烈。而从民众日常生活来讲,处于水源相对较为缺乏的西北之地的西汉王朝,对于水的需求可能更大,这种需求最终体现在宗教民俗上,便是对作为藏水之处——“井”的崇拜更为普遍。是以在汉代的儒学理论中将过去的正统祭祀制度中对“行”的祭祀改为对“井”的祭祀,此一调整当与这种社会背景的大变化有关。但是,这并不是说古人对于“井”的崇拜习俗至此时方出现,而是先有了对“井”的普遍崇信观念,然后才为上层统治者所重视而加以礼制化。“井”的崇信和祭祀在民俗生活中当出现的非常早,商代甲骨卜辞中已有“井”字,可为此点提供一条佐证。另据《事物纪原》卷二“五祀”条引《世本》曰:“商汤作五祀,户、井、灶、中霤、行,至周而七,曰门、行、厉、户、灶、司命、中霤也。”这似乎又是说“井”早在商代已成为五祀之一了。
    [1][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2]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1页。
    [3][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83页。
    [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29页。
    [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03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4页。
    [5]关于后世祭门、灶、井等的习俗,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一书第46-53页已作了详备的征引和论析,可参。
    [1]《礼记·祭法》郑玄《注》在言及何以将门、户等列入祀典时说:“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孔颖达《疏》曰:“‘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以其非郊庙所祈,故云小神:以其门户灶等,故知居人间也:以小神所祈,故知司察小过。”说见[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36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0页。
    [2][汉]刘安撰,[清]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7页。又,《太平御览》卷七百三十六《方术部》云:取亡人衣裹磁石,悬井中,亡人自归矣。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34页。
    [3]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495页。
    [4]此类习俗在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54-103页及吴裕成《中国门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1-245页中多有论及,可参。
    [5]宋恩常:《景颇族的原始宗教形态》,收入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0-150页。
    [6]陈国安:《水族的宗教信仰》,收入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2-359页。
    [7]杨通儒:《解放前苗族的民间宗教》,收入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67-379页。
    [8](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86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2][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602页。
    [3][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8页。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601-602页。
    [2]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22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446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4][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9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32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1][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页。
    [2]任继昉:《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138页。
    [3][奥]勒内·德·内贝斯基·活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71页。
    [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62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另,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12页)及魏启鹏、胡翔骅所撰《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等均从整理小组之说。
    [6]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4期,第42-44页。
    [1]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12页。
    [2]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9页。
    [3][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125页。按,毛皮无骨,不得以毛皮骨称之,故此方中的“烧狗头和毛皮骨为末”疑为“烧狗头骨和毛皮为末”之误。
    [4][唐]孙思邀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559页。按,此条医方,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下附方引《千金方》作“小儿久痢,狗头烧灰,白汤服。”“狗头骨”正引作“狗头”(见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720页),似“狗头”当即指“狗头骨”而言。则马王堆汉墓出土木简《杂禁方》中所用的“东西向犬头”,应指东西相向的两条狗的头骨。
    [5]该条资料又见于《太平御览》卷905所引《淮南万毕术》,只是“马尾”写作“马毛”。另,从该书卷896所载资料来看,此处“夫”下当补一“妇”字。《医心方》卷廿六引《如意方》“令人相憎术”即云:“取马发、犬毛,置夫妇床中即相憎。”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7、49页。
    [2][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5-6页。
    [3][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3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5页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93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5页。
    [7]蔡哲茂认为,“龙日”与“吉日”相对,龙日显然是吉利的。说见蔡哲茂:《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两则》,载《训诂论丛》(第2辑),(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8]贺润坤:《从<日书>看秦国的谷物种植》,《文博》,1988年3期,第64-67页。
    [9]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2页:金良年:《“五种忌”研究——以云梦秦简<日书>为中心》,《史林》,1999年2期,第51-57页;李零:《读九店楚简》,《考古学报》,1999年2期,第141-152页;李家浩先生的观点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7页。
    [10]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睡虎地秦简<日书>“龙”字试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4-98页。
    [1]“初获禾”的“初”字,吴小强将其语译为“初始”,“初获禾”为“初时收获庄稼”。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33页;魏德胜先生释此处的“初”为“第一次”、“刚刚”。说见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6页。按,睡虎地秦简《日书》中与“初”字有关的尚有“初市”(甲种八九正贰)、“初穿门”(甲种一四三背)、“初田”(乙种三○贰简)、“初冠”(乙种一三○简)等。“初”字在以上各处简文种均当释为“初次”或“第一次”为是。“初获禾”应是指收获初垦田中的谷物。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7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7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3页。
    [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0页。吴小强则释“其岁或弗食”为“这一年将有人没有粮食吃”。见吴氏《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71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7]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2期,第23-31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83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2]转引自[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3][晋]崔豹:《古今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24页。
    [4][清]程瑶田:《九谷考》,《皇清经解》(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795页。
    [5]引自[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6页。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1]刘复:《敦煌掇琐》,第384,黄永武主编:《敦煌丛刊初集十五》,(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408页。又,敦煌遗书伯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一本》中亦曰:“丁亥不治田、下种。……田公丁亥日死,勿此日种五谷,凶。”见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2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74页。
    [2]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71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9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6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6]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7页。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7-508页。
    [8]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40-41页。
    [9]戴家祥:《“社”、“杜”、“土”古本一字考》,载上海博物馆集刊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博物馆集刊》(第3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1]“玄冥”、“毕星”见《风俗通义·祀典》“雨师”条引各书所载;又,《周礼·大宗伯》郑注曰:“雨师,毕也。”《尚书·尧典》、《洪范》郑注、《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说同。《独断》卷上曰:“雨师,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屏翳”、“蓱翳”,见《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云:“雨师,谓屏翳也。”郝懿行云:“《楚辞·天问》云:‘薪号起雨。'王逸注:‘薪,薪翳,雨师名也。'《初学记》卷二云:‘雨师曰屏翳,亦曰屏号。'《列仙传》云:‘赤松子,神农时雨师。'”
    [2]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4期,第537-563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8页。
    [4]刘复:《敦煌掇琐》,第385页,黄永武主编:《敦煌丛刊初集十五》,(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409页。又,此条在黄永武主编的《敦煌宝藏》(第123册)中则载于伯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一本》中。
    [5][宋]罗泌:《路史》卷十一,第15页,《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6]顾颉主编:《中国神秘文化典籍类编·选择集成·臞仙肘后经》,(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25页。
    [1]分别见[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73、104、112-113、115、124、127页。
    [2]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载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280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
    [2]王贵元:《周家台秦墓简牍释读补正》,载武汉大学简帛网(www.bamboosilk.org)2007-05-08。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
    [4][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531页。
    [5][宋]范晔:《后汉书》(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7-108页正文及注文。
    [1]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87-88页。
    [2][宋]王观国撰,田瑞娟点校:《学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20页。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2页。
    [4][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6-207页正文及注文。
    [1][宋]范晔:《后汉书》,(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6页注文。
    [2]转引自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80页。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4、97页。
    [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04页。
    [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里耶秦简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第194-196页。
    [6]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8页。
    [2]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3][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205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73页。
    [4][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121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89页。
    [5][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32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92页。
    [1]吴继文:《玄鸟降临》,王孝廉、吴继文编:《神与神话》,(台北)经联出版社,1988年,第368-369页。
    [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41页。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603页。
    [2][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3页。以下所引该条简文之注同出此书,不另加注。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118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86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4页。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246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217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6、13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5、58页。
    [3][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页。
    [4][清]陈奂:《释毛诗音》,《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诗类》(第7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60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43页。
    [6][晋]杨泉:《物理论》(《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
    [7]《隋书·礼仪志》曰:“使公卿以一太牢祀先蚕黄帝与轩辕氏于坛上。”又说:“后周制,皇后以一太牢祭,世奠先蚕西陵氏神。”宋人罗泌《路史》卷十二《后纪五》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傫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宋人刘恕《通鉴外纪》亦云:“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以上均以黄帝妃西陵氏嫘祖为最早发明养蚕者。
    [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2期。
    [9]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文物》,1972年11期,第2-7页。
    [1][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326页。
    [2]引自[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5页。
    [3][清]程岱葊:《西吴蚕略》卷上,第5页,《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第9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4][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329-330页。
    [1][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327页。
    [2][清]程岱葊:《西吴蚕略》卷上,第2页,《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第9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1页。
    [3][宋]秦观:《蚕书》(《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1][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2][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55页。
    [3][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326页。按,本条医方中的“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一句,《外台秘要方》卷四引作“服七枚”。“七”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富含神秘色彩的数字,医方中多有用“七”或“二七”为药物剂量之标准者,而古文“七”又与“十”相近,故疑此方中的“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之“十”均应为“七”字之误。
    [4][清]沈秉成著,邓辟疆校注:《蚕桑辑要》,(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年,第7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4页;
    [6]《增广家用万宝玉匣记秘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12页;[明]朱权撰:《臞仙肘后经》,载顾颉主编:《中国神秘文化典籍类编·选择集成》,(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33页。
    [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23页。
    [3][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4][苏]A.IO.格里戈连科著,吴兴勇译:《形形色色的巫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页。
    [5]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2]“马心”,整理者注曰:“‘马心',疑指马的某种疾病。”但又说:“心'字或读为‘骎',《说文》:‘马行疾也。'则此为使马疾行的方术。”说见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案:“天”在古代可指一种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易·睽》曰:“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天,剠也。马云:‘就凿其额曰天。'”而简文中的“已”字,有“治愈”之义。《吕氏春秋·至忠》曰:“王之疾,必可已也。”高诱注:“已,犹愈也。”《广雅·释诂》:“已,愈也。”“已”字此义在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多次出现。如:治疗“诸伤”方中云:“毋近内,病已如故·”治疗“狂犬啮(啮)人”方曰:“取恒石两,以相靡(磨)殹(也),取其靡(磨)如麋(糜)者,以傅犬所啮者,已矣。”治疗“蚖”方曰:“贲(啧)吙:‘伏食,父居北在,母居南止,同产三夫,为人不德。已。不己,青傅之。'”以上各方中的“已”均指疾病治愈而言。此外,周家台30号秦墓所载医方简中有一条治疗“疟疾”的禁咒方,其咒辞中有“若笱(苟)令某疟已”,意思是说,假如让某疟疾得以治愈,某……。这与“某为我已之”的句意相类。因此,本条医方中的“某马心天,某为我已之”应是说某(指马的主人)马得了某种(与心脏有关的?)疾病,请为我治愈它吧。是知此处的“马心”应该是治疗与马有关的某种疾病的方子,而非使马疾行的方术。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
    [4]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1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页。
    [2]高亨编纂,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849页。
    [3][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251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89页。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827页。
    [5][清]孙诒让著,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939页。
    [6]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7页。
    [7]转引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283页。
    [8][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824页。
    [1][明]朱橚等编:《普济方》(第7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972页。此条医方又见于稍后由朝鲜人金礼蒙收辑我国明代以前医籍150多种汇编而成的《医方类聚》一书卷166所载《虫伤门》“治蜂螫”下,原文作:“用于地上寻小竹或木棒儿,正南北安顿者,取在手就地写十字,先从南画至北,次从东画至西,然后于十字中心掐一捻土,傅在痛处立止,屡曾用之,殆不可晓,须志诚乃验。”此方文字较《普济方》所引完整,据此也可订补《普济方》中的错、脱之字。
    [2][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31页。按,此条医方首见于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卷一“治卒心痛方第八”下,原文曰:“尽地作五行字,撮中央土,以水一升,搅饮之也。”见[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15页。尚志钧先生辑校本据文义改“尽地”为“画地”。见[晋]葛洪撰,[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再补,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修订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27、32页。按,从医方文字上看,陈藏器《本草拾遗》所载本方应是传抄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故可据以校订《肘后》之衍误处。“尽”字繁体作“盡”,与“画”字之繁体“畫”形近而误。而“尽地作五行字”一句中的“行”字,从文义上推之,当亦是衍文。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4页。
    [4][法]德尔维拉:《符号的传播》,转引自何新:《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齐齐哈尔)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页。
    [1]此条简文的编缀,学术界多有分歧,前文已有述及。此处引文参考各说重加标点。
    [2]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
    [3]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祭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16、320页。
    [4]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2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75页。
    [5]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祭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22-325页。
    [1][明]吴承恩著,黄永年、黄寿成点校:《西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58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0页。
    [1][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6页。
    [2][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80-181页注文。
    [3][汉]刘安撰,[清]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从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页;另,清人茆泮林所辑《淮南万毕术》(第9页)亦载有与此略同的一条资料云:“被发向北,咒杀巫鼠。”注:“夜有巫被发北向,禹步,咒曰:‘老鼠不祥,过着受其殃。'”此处被发北向的仪式未变,只是在咒语前多了禹步的程序。披发禳鼠的信仰在后世仍有遗存,民国四年版《汉口小志》云:“俗谓老鼠做喷(叱)声不吉,闻者即披发而起,将发咬口中以抵制之。”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24页。
    [4][汉]班固:《汉书》(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86页。
    [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5页。
    [6]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然作者于该书第256页列举“人行而鬼当道以立,解发奋以过之,则已矣”条简文资料又说,古人“解发”禳鬼的方法,“显然就是一种随意发挥。”此说不妥,恐系作者“随意”之言。披发以禳鬼的方法,显然与古人相信披发具有神秘灵力的信仰有关,而非如刘先生所说,是“一种随意的发挥”。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0页。
    [1][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78页。
    [2][战国]尸佼著,汪继培辑:《尸子》(《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0页。
    [3][汉]刘向:《说苑》卷12,第58页,《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1][宋]范晔:《后汉书》(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33页注文。
    [2]此又见于《千金要方·养性》。
    [3][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第108页。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1、182页。
    [5][宋]张君房编,宋水晟点校:《云笈七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46页。
    [1]赵建伟:《人世的“禁区”——中国古代禁忌风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71页。
    [2]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鲁迅杂文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1]《梦溪笔谈》卷二十五云:“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余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千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见[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第2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又,《本草纲目·兽部》“驴槽”条下李时珍“发明”曰:“锦囊诗云:‘系蟹悬门除鬼疾,画驴挂壁止儿啼。'言关西人以蟹壳悬之,辟邪疟;江左人画驴倒挂之,止夜啼。与驴槽止哭之义同,皆厌禳法耳。”关中土人以螃蟹为可怖之物,但又借其可怖来除魅疗疾,此正反映了古人对于某些事物既惧之又用之的心理,这与中原民族对于周边民族“被发”的装束所持情感是一样。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
    [4]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
    [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下),(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739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6]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7][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57、60页。按,《肘后备急方》所载“禳疟咒”,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五有转引,只是文字上略有不同。如“圆圆”,《外台》作“团团”;“投于水,不得回顾”,《外台》作“即投石沈于水中,勿反顾而去。”
    [1][唐]孙思邀:《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347页。
    [2][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570页。
    [3][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312页。
    [4][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2页。
    [5][法]E·涂尔干著,林宗锦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334页。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846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3、240页。
    [2]秦简整理小组:《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禹须叟行”原简文作“禹须叟叟叟行”,本文在引用时据各家释文作了调整,另外,简文中的“视之曰”,吴小强疑“视”当为“祝”字之误。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276页。笔者认为,此处的“视之曰”是承上文“向北斗质画地”而来,故此处“视”字不误。
    [3]该墓的下葬年代,发掘者据墓中所出“墓主记”有“八年”的记载,推定其在秦始皇八年冬或九年初。但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八年”实为“卅八年”,即秦昭王三十八年.说见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而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年代则在秦始皇30年。
    [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132页,共8条;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8、40、49、50、67、74、116页,共9条;胡新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共1条。
    [5]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64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6]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下)(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0页;田晓娜主编:《礼仪全书》(6)《公共礼仪、民族礼仪、宗教礼仪》,(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
    [7]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0-22页;刘昭瑞:《论“禹步”的起源及禹与巫、道的关系》,载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粱钊韬与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4-279页;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461-466页;胡新生:《禹步探源》,《文史哲》,1996年1期,第72-77页。又,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40页;胡文辉:《秦简<日书·出邦门篇>新证》,《文博》,1998年1期,第91-94页。又,胡文辉:《马王堆<太一出行图>与秦简<日书·出邦门>》,《江汉考古》,1998年1期,第83-88页,该文后收入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5-158页;晁天义:《禹步巫术与禹的神化》,《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3期,第52-56页;李剑国、张玉莲:《“禹步”考论》,《求是学刊》,2006年5期,第93-100页。
    [1][战国]尸佼著,[清]孙星衍辑:《尸子》(《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7-18页。
    [2][晋]皇甫谧著,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50页。
    [3]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17页。
    [4]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4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94页。
    [5][宋]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46页。
    [6][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72、374页。
    [7][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籖》(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55页。
    [1][唐]李淳风:《金锁流珠引》,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33册),(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4页。
    [2][元]妙宗:《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30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64页.
    [3]闻一多:《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4]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88页。
    [5]周冰:《巫·舞·八卦》,(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84页。
    [6]胡新生:《禹步新探》,《文史哲》,1996年1期,第72-77页。又见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36页。
    [7]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25页。
    [8]晁天义:《禹步巫术与禹的神化》,《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3期,第56页;陈宗明、黄华新主编:《符号学导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李剑国、张玉莲:《“禹步”考论》,《求是学刊》,2006年5期,第93-100页。
    [9]刘宗迪:《禹步·商羊舞·焚巫尪——兼论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原型》,《民族艺术》,1997年4期,第113-124页。
    [1]刘宗迪:《禹步·商羊舞·焚巫尪——兼论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原型》,《民族艺术》,1997年4期,第113-124页。
    [2]《抱朴子·登涉》。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9、302-303页。
    [2]此图引自臧振《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一书第105页。
    [3][唐]李淳风:《太玄金锁流珠引》,《中华道藏》(第33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1][唐]孙思邀:《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46-347页。
    [2][宋]张君房编,宋永晟点校:《云笈七籖》(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55页。
    [3]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4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94-495页。
    [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2]王元贵:《女巫与巫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0、173-174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77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7页。按,此段文字原释文为:“一,身有癃者,自睾(擇)取大山陵:“某幸病癰,我直(值)百疾之口,我以明月炻若。寒□□□□以柞(木食),程若以虎蚤,抉取若刀,而割若葦,而刖若肉,口若不去,苦。”淫(唾)□□□□□朝日未□,□鄉(向)淫(唾)之。”学术界对此条资料试读多有歧义。本文此处所引参考了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4期,第42~44页)、周一谋、萧左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200~201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94页)等研究成果对本段文字的释文、断句及订补。
    [6][日]吉元昭治著,杨宇译:《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1]此方禁咒辞中的“桯”、“苇”二字,整理小组未释。马继兴先生认为,“桯”当为“梃”,字义为木棍,木杖。而“苇”通“尾”,并将“而割若葦”一句语译为“把你的尾巴割掉。”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94~595页。张显成先生对《考释》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桯”字当释“或”,《说文·戈部》:“或,剔也。”“剔”,《说文·刀部》:“解骨也。”即把肉从骨上刮下来。“桯若以虎蚤”,意即用虎爪剔抓你。而“苇”与“韦”音同,故二字得相通假。“韦”义为“熟皮”。此方“而割若葦”一句意即“剥你的皮”。说见张显成:《<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补正》,载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2~102页。从二字的训释及句义上看,张先生的解释更为可信。本处对咒辞的语译即从张先生之说。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4]“若”字前补“磔”字,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37页。“若”字前补“刖”字及“水”前补“于”字为彭坚先生的观点,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22-223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0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2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2页。
    [6]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77页。
    [7]刘增贵:《天堂与地狱:汉代的泰山信仰》,《大陆杂志》,第94本5分册,1999年,第7页:又,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与信仰》,《史语所集刊》,第72本3分册,2001年,第525页。
    [8]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50-55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7页。
    [3][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187~188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55-456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6页。
    [5][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57页。
    [6][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81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8页。按,原释文咒辞未包括“已,不己,青傅之”一句,此条简文原注释说:“食、在、止、德,古之部韵。”裘锡圭先生认为,“已”和“之”也都是“之”部字,故“已,不已,青傅之”亦应包括在咒辞内。说见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5~536页。严健民先生的标点同裘氏之说。见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8页。裘先生的观点可从。另外,同门孔慧红同学在其研究中将此条禁咒辞归于患病者自遣省过类,认为这是在忏悔自己平时不注重德行,所以才会招惹病邪。病人认为自我谴责后,病邪就应该离开身体。说见孔慧红:《<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油印本,2006年,第15页。按,从咒辞原义看,它确实为谴责式的咒辞。但本方咒辞应属于施术者对作祟之病魔的谴责,而非患者自谴。施术者先以知道病魔父母的生存地和身份相威胁,并指出其所蕃衍子嗣的无德,从而迫使病魔知耻而退。然后又扬言若病魔不从其劝诫,还要用空青来对付它。这种咒辞的风格实际上是对人们在现实的争执中有理者对无理者谴责言辞的模仿。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8-129页。
    [1][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57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编:《秦汉魏亚出土文献·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3页。
    [3]《说文·鬼部》:“(鬼失),厉鬼也。从鬼失声。”
    [4]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10期,第18-23页。
    [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4页。
    [6][英]L·R·帕默尔著,李荣等译:《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8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4]李安宅:《巫术与语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76-277页。
    [1][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9页。日本医家丹波康赖编撰的《医心方》卷第十四下也引有该条医方,即说是引自《葛氏方》的,应即葛洪所著医方。
    [2][明]朱橚等编:《普济方》(第7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971-972页。
    [3]转引自黄晖:《论衡校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50页。
    [4](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99页。这则故事在《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卷三八七、卷八八四及卷九○二等处均有记载,只是所引均言来自《列异传》而非《搜神记》。《列异传》据说为魏曹丕所撰,已佚。该书在成书年代上显然要比晋人干宝《搜神记》早。干宝在《搜神记·序》中也说《搜神记》所集,“有承于前载者”。故疑其书所载“宋定伯卖鬼”的故事应是抄自《列异传》的。《太平御览》多处转引这则故事,只说其来自《列异传》,也当有据可循。
    [1]此事,亦见《战国策·赵策四》、《史记·赵世家》等书篇中。
    [2]王塞时、张书学主编:《汉唐流风: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巫卜祈禳》,(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3](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621、624页。
    [1][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44页。
    [2][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400页。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957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0页。
    [1]刘信芳:《秦简<日书>与<楚辞>类征》,《江汉考古》,1990年1期,第62-65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16-217页。
    [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5页。
    [4]马吕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5](元)陈澔:《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32页。
    [1](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87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15页。
    [2](元)陈澔:《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187页。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131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页。
    [2]蒲慕州认为,此处的“东陈垣君子”指某个地方性的神祗。亦通。说见蒲慕州:《汉代之信仰生活》,载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15-39页。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2页。此段原标点作“往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草,折半置逢星下,历明堂入太阴中,禹步而行,三呪曰,诺皋,太阴将军,独开曾孙王甲,勿开外人……。”按,简帛资料中多有“禹步三,祝曰”的仪式记载,与此条资料在形式上相类,故“三”为三个“禹步”,而非三“呪”。是以此处当于“呪”字前断开,此点错误刘钊先生撰文已指出,可参刘钊:《<抱朴子内篇校释>断句误一例》,《古汉语研究》,1994年4期,第75页。另,“呪曰”后为呪辞内容,是以“曰”后当用冒号(:)而非逗号(,)。
    [4]傅家勤:《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影印,第122页。王明先生认为,“诺皋”为太阴神名,说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17页注释第25。刘钊认为,此“诺皋”之“诺”应该是“诘咎”字之误。“诺皋”应该就是秦简的“诘咎咎”。“诘咎”讹为“诺”乃因字形接近,“咎”又作“皋”则是音近借用。说见刘钊:《睡虎地秦简<诘咎>篇“诘咎咎”一词别解》,《古文字考释丛稿》,(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320~330页。王、刘二家之说虽较新颖,但恐与原文文义不符。这里的“诺皋”当是“皋”的衍化语,它是道家在巫术咒语中沟通神灵的招呼语,是为了引起所召唤神灵的响应。其所招呼的对象,在该处是实施入山禁咒法者所要祈请并敕令的“太阴将军”,而非“太阴神名”或“诘咎”之义。
    [5](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籖》(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884页。
    [1][宋]姚宽著,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6页。
    [2]人体表面的痈肿如同平地而起的山陵,因此,在禁咒巫方中,有用“山”来比喻某些肿胀之疾的症状。如《千金翼方·禁经上》载“受禁肿都禁法”曰:“无根肉本生无留停,大肿如山,小肿如粟,登高山,临海水,旦起生,向暮死。急急如律令。”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1]马学良、于锦绣、范惠娟著:《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43页。
    [2][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本条帛书文字中的“中”字原缺,彭坚认为拟补“中”字;而“即□□病者”者一句中所缺的字,他认为,参前“以食邪者”可拟补“以食”二字。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20页;严健民则据帛书所载四条治疗蛊疾的医方中的第四条作“病蛊者”,将“□蛊而病者”中所缺的字补为“病”,而将“即□□病者”中所缺的字补为“饮蛊”,说见严健民编著:《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2~203页。从原文文义看,“□蛊而病者”中的缺字若补为“病”字,则与该句中的“病者”相重复,不若补为“中”字更觉通顺。而“即□□病者”中的缺字,彭氏补为“以食”,严氏补为“饮蛊”,从文义上看,基本可从,但若从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载类似的服用方法,如治疗“伤痉”方中为“以水财(裁)煮李实,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饮病者”。治疗“狂犬啮(啮)人”方中为“取灶末灰三指最(撮)□□水中,以饮病者”。本方是用合以符灰的肉汁饮服患者,与上两方相似,而彭坚所引“以食邪者”的医方则是用荆薪烧蝙蝠让病蛊者食用,与饮服肉汁的方法不同。因此,此处当补“以饮”二字为确。
    [2]清代学者俞正燮在《癸巳存稿》卷十三中谈及道符的由来时曾说:“符者,汉时有印文书名,道家袭之。”笔者认为,道家作法时所用之符虽然承袭了汉代官方有印文书的某些特点,但从其用符的源起讲,道符应是在早期巫师用符(而非汉代官方有印文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俞氏的观点虽然有其合理之处,即他看到了盖印道符对汉代有印文书的承袭,但他的观点只涉及到用印的道符,而未包括其他类型的巫符。因此,若从巫术符的源起上讲,俞氏的观点显然是不妥的。
    [3]姚周辉:《神秘的符箓咒语》,(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1]关于古人对于蛊疾病因的信仰,请参本文第三章有关蛊疾病因的分析。
    [2]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20页。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32-633页。
    [4]张显成:《<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补正》,载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2-102页。
    [5]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6]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页。
    [7]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38~939页。《论衡》所引《山海经》此段佚文,大致内容又见于《乱龙篇》中。其文曰:“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卢(芦)索,执以食虎。故今县官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夫桃人,非荼、郁垒也;画虎,非食鬼之虎也,刻画效象,冀以御凶。”而南朝宋人裴骃在《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中也有征引,但内容略有不同。其文云:“《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1][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88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16页。
    [2][唐]贾公彦:《仪礼注疏》,第185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29页。
    [3][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73~7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1-1302页。
    [4][汉]班固:《汉书》(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年,第2641页正文及注文。
    [1]姚周辉:《神秘的符箓咒语》,(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黄龙保等译:《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3][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页注文。
    [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88、292页。
    [1][汉]高诱:《淮南子注》,第116~117页,《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2][宋]张君房编,宋永晟点校:《云笈七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16-117页。
    [1]《灵宝玉签》,《道藏》(第10册),(上海)上海书店\(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第303页。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2]粱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3]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57-63页。
    [1][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2]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56-258页。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4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9页。本方中的“月晦日”,即每月的最后一天。“丘井有水者”,矌惠桃先生译为“山丘上有水的井”。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马继兴先生译为“无人应用的废井”。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19页;严健民先生释“丘井”为“无水的枯井”,而将“丘井有水者”译为“当枯井有水时”。说见严健民编著:《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2页。按,“丘”有“空”义。如《汉书·息夫躬传》:“寄居丘亭。”颜师古注:“丘,空也。”“丘井”当指空井而言,空井当然是指无水的枯井。而此处又说要选“有水者”,则“丘井有水者”当译为“废弃不用的水井”较妥。“敝”,有破旧之义,《玉篇》:“敝,坏也。”“北”,严健民先生上引书第62页译为“败走”,而将禁咒辞中的“扫疣北”译为“扫疣疣必败北”。此说欠妥。此处的“北”疑当指方位而言,即“北方”。古人认为疾患多是鬼魅作祟所致,而北方是鬼魅所聚之地。所以,禁咒辞中说要将疣扫回北方去,可能寓意于此。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日下餔(晡)时”当指下午申时以后。《玉篇·日部》:“晡,申时也。”《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夏下晡”,王冰注:“下晡,谓日下于晡时,申之后五刻也。”则“日下餔(晡)时”约当现在的下午六、七点钟。“晦”字有二义,一指月末而言。如《释名·释天》:“晦,月尽之名也。”《说文·日部》:“晦,月尽也。”一指夜间而言。如《左传·昭公元年》云:“晦淫惑疾。”杜预注:“晦,夜也。”孔颖达疏:“晦,是夜也。”此方中“以月晦日”及“月晦”所说的“晦”应指月末而言,而“晦往之由(块)所”一句中的“晦”字,则指夜间而言。“由言曰”三字重复,当是衍文。[疣]字原缺,旷惠桃补为“疣”字。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02页;严健民补为“尽”字。说见严健民编著:《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3页。按:补“疣”字文义较通畅。“靡(磨)大者”一句,因文字简约,致使文义较为模糊。马继兴将此句译为“这是磨大型疣肿的方法。”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严健民先生认为,此句属补充说明,强调长疣较多的人,选磨疣中最大的。其说与马氏同。见严氏上引书第63页。二氏说可从。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朔日”,即每月初一日。《释名·释天》:“朔,月初之名也。”“葵茎”,马继兴先生认为当指冬葵茎而言。因冬葵茎部多纵行成束的纤维,故本条主用其磨疣。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23页。其说可从。“杀”即“榝”,同音通假。《说文·木部》云:“榝,似茱萸,出淮南。”《尔雅·释木》云:“茉、榝、丑、莍。”郭璞注:“樧,似茱萸而小,赤色。”“杀(樧)本”,即茱萸根。“道旁吊(葥)”,赵友臣先生认为此物就是车前草。说见赵友臣:《<五十二病方>中几种药物的考释》,《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2期,第117~119页:马继兴先生据《尔雅·释草》郭注认为此物当是地肤。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24页。按,《本草纲目》卷四载有用地肤同矾洗疣目的方子,这是利用了地肤的药物性能。帛书中用地肤来作为移除疣疾的用物,可能也考虑到该物的这一药性。故以道旁箭为地肤的说法可从。“除日”是古代建除家用十二支辰在每月所建来推定该月中各日的吉凶的一种方法,“除日”为不祥之日。“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则“已望”指望日之后的那一天,一般指阴历十六日。“除日已望”是说,如果该月的初一日是除日,就将举行移除疗疾的时间改在十六日。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内”,即内室,寝室。“搦”,即磨,摩。
    [2][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820页。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九引有此方,文字略有不同,原文作:“取月十五日月正中时,望月,以秃笤帚疣目上三七遍,瘥止·”这一疗疣的古方,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转引,《本草纲目·主治》卷四载治疗身面疣目的方子云:“每月望子时,以秃帚扫疣目上,三七遍。”,该书《服器部》卷三十八与此方相同。也是用“秃帚”在“每月望子时扫之。”与《千金要方》在文字上虽有出入,但选择每月望日及以秃笤扫疣的内容却相一致。
    [3][唐]孙思邋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820页。《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九载此方略同,又云:“《千金》、《肘后》、《范汪方》同”。《范汪方》为东晋范汪所撰,范氏晚生于葛洪26年,则此方最早当载于晋人葛洪的《肘后方》中,然今书已无此方。另外,日本医家丹波康赖编撰的《医心方》一书卷四下亦引此方,文字略同,但言引自《集验方》。《集验方》为北周医家姚僧垣所撰,其生活的年代又在范汪之后。由此可知,此一治疗疣目的古方最早当载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后世医家转相传抄,以是各书记载多有纷杂。
    [4]晋人葛洪所著《肘后方》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一部医学方书,该书后经梁人陶弘景改造,并原本八十六首为七十九首,增加二十二首,成《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简称《肘后百一方》。陶氏此书在流传过程中,与葛氏《肘后方》常混而难分。本文所引此条资料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63年重印商务印书馆1955年(据涵芬楼影印明正统道藏本)影印出版的《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没有收录。而由尚志均先生辑校的《补辑肘后方》(修订版)一书卷五中,则据《外台秘要方》附有该条资料的辑佚方。见尚志均辑校:《补辑肘后方》(修订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263页。
    [1][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115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8页。
    [3][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81页。
    [4][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1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某免于忧矣”一句,原释文断为“‘某。'免于忧矣。”郑刚、刘乐贤、魏德胜等均断为“某免于忧矣。”郑、刘之说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3页。魏说见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72页。按,从整条简文来看,此处是施术者利用模拟巫术和触染巫术的法则,通过桃偶人与患者间的接触,将原患者身上的疾病转嫁到桃偶人身上,然后再在癸日日入时,将偶人扔到路上,目的是让其他的人踩着,以此来将“人无故而忧”的疾症转嫁给接触偶人者。所以,此处的咒辞意思是说,“某(指无故而忧者),你的疾病治好了。”如果咒辞单言“某”,显然意思不够明确,也难以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安慰感,当然也就达不到转嫁移除法的功效。故郑、刘、魏等家断句可从。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2页。
    [2][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3]陈国强:《台湾高山族的原始宗教》,收入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7-61页。
    [4]蔡家麒:《中国北方民族的萨满教》,收入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30页。
    [5]秋浦主编:《萨满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1-92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1][汉]司马迁:《史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77页正文及注文。
    [2][汉]班固:《汉书》(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5页正文及注文。
    [3][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1页。
    [4]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61页。本文对于反抗巫术的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73页。
    [2]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76页。
    [3]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七,第38~39页,(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4]郑振铎:《汤祷篇》,(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6页。
    [1][宋]张君房编,宋永晟点校:《云笈七籖》(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77页。
    [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65页。
    [4]刘钊:《睡虎地秦简<诘>篇“诘咎”一词别解》,首发于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amboosilk.org)2003-07-27,后收入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320-330页。
    [1][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886,第6~8页,《四部丛刊三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1]关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诘咎”篇介绍的禳治鬼魅的武器的种类,可参本文第四章的相关的论述。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62-363页。
    [2][日]伊藤清司著,刘晔原译:《<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6页。
    [3]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2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3]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368页。
    [4]程树德:《说文稽古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2页。
    [5]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商务书馆,1937年,第23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4页。
    [3][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22-423页。
    [4][汉]刘安撰,[清]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页。
    [1]《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云:“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
    [2][明]王九思等辑:《难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72页。
    [3][清]徐大椿:《难经经释》,(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4][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方》,(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年,第64~65页。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四亦有相同的论述,当是抄自华佗方原文。
    [5]《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风俗通义》佚文。
    [1]《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当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西周时期说,此说的代表人物有孙启明、俞慎初等,孙说见《从<诗经>古文字推测帛书<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载《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第4期;俞说见《中国医学简史》,(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20页;二、战国时期说,代表人物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主要成员如李学勤、马继兴先生等,说见二氏所撰《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文物》,1975年9期,第49~60页。该文后收入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179-195页。
    [2][汉]华佗撰,[唐]孙恩邈编集:《华佗神方》,(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年,第99页。
    [3][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第11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6]《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简明中医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第784页。
    [1]引自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439页。
    [2]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440页。
    [3]此条卜辞的意思,赵诚先生有不同的解释,他将其中的“齿”解为祸患之义。是以“王齿,惟蛊”一句,他释为:商王遭祸患,由于是蛊毒。说见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26页。其说可商。
    [4]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26页。
    [5][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46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第684页。
    [6][日]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
    [1][日]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
    [2]程树德:《说文稽古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3页。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北京)东方出版杜,1996年,第24-25页。
    [4]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442-443页。
    [5][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84页正文及注文。
    [6]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第147页。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77页。
    [8][汉]司马迁:《史记》(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60页正文及注文。
    [9]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1]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6页。
    [2][日]井上圆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第16页。
    [3][英]E·H·利奇:《语言的人类学:动物范畴和骂人话》,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343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2][唐]杨上勋:《春秋谷梁传注疏》,第23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87页。
    [1][唐]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89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5页。又,《法苑珠林》所引《白泽图》中的“鹞羽”之“鵄”,刘乐贤先生认为“鵄即鸱,鹞鹰”。说见该书第266页第4条注文。刘钊先生则认为,“‘鵄'疑为‘雉'(异体作鴙)字异体,与训为‘鸱'字异体的‘鵄'字只是同形的关系,并非一字。古音‘至'在章纽质部,‘雉'在定纽脂部,声为一系,韵为对转,所以‘雉'可以以‘至'为声作‘鵄'。因此‘鵄羽'也就是‘野鸡毛',与秦简所说的‘鸡羽'是一回事”。说见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睡虎地秦简<诘>篇‘诘咎'一词别解》,(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326页。按,以鸡毛、鸡羽入药疗疾或驱邪,这在古人是常用的方法,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见载。如医治“诸伤”方之一曰:“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一垸温酒一咅(杯)中,饮之。”整理小组注:“鸡毛,《神农本草经》作‘鸡翮羽',《名医别录》作‘鸡翅毛',但均无治疗创伤的记载。”说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9页。又,该书载治疗“(?)疾”方曰:“以秆为弓,以甗衣为弦,以葛为矢,以□羽□。旦而射,莫(暮)而□小。”治疗“痈”疾方曰:“取□□羽□二□二,禹步三,□□一音(杯)(?)”此两方中的“以□羽□”及“取□□羽”当亦是“以鸡羽羽”(严健民编著:《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此处缺字补作“以翅羽翎”。无证,不可取。)或“取鸡羽羽”的意思。而据《风俗通义·祀典》“雄鸡”条载,古人认为雄鸡有御死辟恶的灵力。鸡翅毛在后世医书中既然无疗治创伤的功效,则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用它来疗治诸伤的方法显系出于古人对鸡羽可辟邪的巫术心理。以是推之,则《白泽图》中用作箭羽的“鵄羽”虽可如刘钊先生所说,释作“野鸡毛”,但与睡虎地秦简“诘咎”篇中的“鸡羽”(家禽毛)却并非一物。另,秦简“诘咎”篇第五一背贰条简文曰:“鬼恒逆人,入人宫,是游鬼,以广灌为载以燔之,则不来矣。”“(?)”,《释文》作“鸢”。可知此方是用广灌扎为鸢形燔烧以驱游鬼的。《急就篇》曰:“鸢鹊鸱枭惊相视。”而“鵄”为“鸱”的异体字,“鸱”即“鹞鹰”。鹞鹰作为凶猛的鸟类,以其翅羽作为禳除邪魅时的箭羽,这与以广灌做成鸢形烧以驱除游鬼的信仰是出于同样的厌胜巫术原理。因此,以“鸱羽”作除邪的箭羽自然比之“野鸡毛”做成的箭羽更具威力也更接近古人灵物驱邪的信仰。依此观之,刘乐贤先生将“鵄”释为“鸱,鹞鹰”的观点应更合理。而从《太平御览》卷886所引《自泽图》此条佚文来看,“鵄”亦正作“鸱”,也可为其说提供一条旁证。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唾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屦”字原脱,今据整理小组注释补。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9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3]引自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5页。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63页。
    [5][汉]高诱:《淮南子注》,第235页,《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63、180页。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1]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页。
    [2][宋]王观国撰,田瑞娟点校:《学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9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
    [4]张明华:《长沙马王堆汉墓桃人考》,《文史》(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6页。
    [5]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2页。
    [6][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74~375页正文及注文。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吴树平释“桃梗”为桃枝或桃根。他又说:“下云:‘今子东国桃木也,削子以为人。'可知此‘桃梗'指桃木刻的人。《说苑·正谏》作‘木梗人'。”说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8页。
    [1][清]卢文弨《群书拾补·风俗通义校正并补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621页)引此段文字作“今子东国之桃木也”;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6页及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7页引此句亦均作“今子,东国桃木也。”
    [2]《汉语大词典》对“桃梗”的释义有二:一指桃木刻成的木偶;二指草木的枝、茎或根。魏德胜先生不同意《汉语大词典》的这种解释。他认为,“桃梗”应解释为:“桃树的枝干或根,代指用桃木刻成的木偶。由于《战国策》的这种代指,后来桃木木偶逐渐成为‘桃梗'的一个固定义项,甚至引申出傀儡的意思。”说见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4]黄晖:《论衡校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36页。
    [1]《左传》的成书年代问题,学术界曾颇多争议,但近年来,多数学者将其定在战国中期,可参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组编:《国学通览》,(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第389页。
    [2]《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茹。”
    [3][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219页,《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57页。
    [4][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255页,《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3页。
    [5]屈万里:《桃符风俗源流考》,载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1期,第133~153页。又,屈万里:《桃和鬼》,王子今主编:《趣味考据》,(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1页。
    [1][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页。
    [2][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北京)中华书局据古逸丛书本影印1985年,第49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468页。
    [4]“羿死于桃棓”的说法最早见于《淮南子·诠言训》及《说山训》中,《诠言训》云:“王子庆忌死于剑,羿死于桃棓。”高诱(又说许慎注者)注云:“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犹是以来鬼畏桃也。”至于“桃木为五行之精”的说法,各家所引均言出自《典术》。如《荆楚岁时记》引《典术》云:“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玉烛宝典》卷一引《典术》云:“桃者,五行之精,厌伏耶(邪)气,剬(制)百鬼,故作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本草纲目·果部》卷二十九引《典术》云:“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按,“五木之精”当为“五行之精”之讹误。
    [5]有关桃崇拜的研究,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陈贤发先生将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桃崇拜习俗的起源归于其果实可食。说见陈贤发:《楚人对桃的崇拜源流考略》,《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6期;赵国华先生不同意陈说,他将桃的崇拜与女性生殖器联系起来,认为象征女性生殖器的植物中,树木叶片茂密、果实丰盈,最能体现远古人类祈生繁盛的愿望,也最受初民崇拜的花卉植物中,桃是具有典型的意义一种。说见赵国华:《生殖崇 拜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46页;罗漫先生则从桃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文化心里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有关桃木崇拜的习俗作了论述。说见罗漫:《桃·桃花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刘乐贤先生在论及桃木辟邪的功能时参考了罗文的观点,认为桃在中国先是以其丰富的食用价值为古人所珍视,继而以其有效的药用价值为古人信任乃至崇拜,而在某一次特大灾害中它成了救命之树,于是由于神话的传播而成为先民心目中的“神圣的植物”。说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58~260页;屈万里先生则从桃的药用价值入手,分析了从桃的药用价值到桃的辟邪功能,再到桃的驱鬼功能的信仰发展历程。说见屈万里:《桃符风俗源流考》,载姜 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1期,第133~153页。又,屈万里:《桃和鬼》,载王子今主编:《趣味考据》,(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1页。本文对桃木驱鬼信仰的分析,参考了屈文的一些观点,特此申明。
    [1]河北省博物馆、文管处考古队等编:《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80页;又,耿鉴庭、刘亮:《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植物》,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编:《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93-196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1、103、108、315、323页。
    [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7页。
    [5]桃各部分及其寄生虫类的主治,可参:[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27页:[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306页;[宋]唐慎微原著,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716~720页;[宋]卢多逊、李昉等撰,尚志钧辑校:《开宝本草》(辑复本),(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378页;[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742-1751页。
    [1]《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第46页。
    [2]《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第21页。
    [3]《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第511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2][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40页。
    [3][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33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4页。
    [4][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36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64页。
    [1]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2]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6页。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4页。
    [4]郑刚说转引自刘乐贤著:《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4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文物》,1994年10期,第37~42页。此说又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4页。
    [6]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0-351页。
    [7][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急就篇》(《从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4页。
    [1][清]孙诒让撰,沈文倬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402页。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8页。
    [3][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6页。
    [4][汉]扬雄著,华学诚汇证:《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1页。
    [5][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332页,《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4页。
    [1][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6页。
    [2]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95页。
    [3][清]戴望:《管子校正》,第303页,《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4][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370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8页。
    [5][唐]刘肃著,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9页。
    [6][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第370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8页。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50页。
    [8]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7-78页。
    [9][汉]班固:《汉书》(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39页。
    [1][宋]范晔:《后汉书》(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17~518页正文及注文。
    [2][汉]班固:《汉书》(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04页正文及注文。
    [3]周岂明:《茶话乙》第七引弗雷泽《普许默之工作》第五,本文转引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00-101页。
    [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5][英]詹·乔·弗雷泽著,龚小夏译:《魔鬼的律师——为迷信辩护》,(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36页。
    [6][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7页。
    [7][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19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60页。
    [8][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四部精要》(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216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4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3]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7、73页。
    [5](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6][宋]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2824页。
    [1][宋]唐慎微著,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441-442页。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121页。
    [3][汉]司马迁:《史记》(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71页正文及注文。
    [4][汉]班固:《汉书》(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1~1232页正文及注文。
    [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122页。
    [6][汉]刘安撰,[清]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6页。
    [1][宋]郑克编撰,刘俊文译注点校:《折狱龟鉴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7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491页。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121页。
    [4]吴小强先生将“以桑皮为□□之,烰(炮)而食之,则止矣”一句语译为“用桑树皮做成食物,经过烧烤后喂狗吃,那狗就不来了”。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9页。吴说与简文文义似不合。此处的“烀(炮)而食之”当是指为神狗所祟者服食,而非食神狗。
    [5]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33页。“桑皮”,马继兴先生释为“桑根白皮”。可从。刘乐贤先生于其大著中亦转引此方,但他将其中的“户”字译为“窗户”。说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5页。刘先生以“户”为“窗户”,其说似不妥。按,“户”在古代是指独扇之门,《急就篇》卷三曰:“门户井灶庑困京。”颜师古注:“大曰门,小曰户。”《说文·户部》:“半门曰户。”《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字书》亦云:“一扇曰户,两扉曰门。又,在于堂室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敦煌卷子所载该条医方上文亦为避鬼之古巫方,原文说:“正月一日,取桃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此处的“户”与“诘咎”篇中的“户”一样,均系“门”而非“窗户”。帛书《五十二病方》第318~
    319行载有去“瘢痕”的医方,其法是用男子精液傅在瘢处,然后要求患者“居室,塞窗闭户,毋出,私内
    中,毋见星月一月,百日已。”此处即将“窗”与“户”并举,亦可证“户”非窗户,而应指门。
    
    [1]马继兴:《敦煌古医书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84页。
    [2]《肘后急救方》卷一载“辟天行疫疠”的“单行方术”说:“二月一日,取东行桑根,大如指,悬门户上,又人人带之。”说见[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55页。唐医家王焘《外胎秘要方》卷四引《延年秘录》“辟温方”云:“正旦取东行桑根大如指,长七寸,以丹涂之,悬著门户上,又令人带之。”此方与葛洪《肘后方》所载大同。
    [3]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63页。
    [5]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3~124页;周清泉:《文字考古——对中国古代神话巫术文化与原始意识的解读》(第1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另,赵国华先生提出新说,他认为,古代有关桑的神秘功能是与远古人类将桑选作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有关,文献中有关“空桑”的神话传说,都是以桑为女阴的曲折表现。说见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4页。可供参考。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5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1页。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4][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3页。
    [5]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页。
    [2][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53页。
    [3][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219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57页。
    [4][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255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3页。
    [5][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74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2页。
    [1][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303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05页。
    [2]“扫五穷”是陕南民俗事象之一,在每年阴历正月初五举行,天尚未明时开始,至午时前结束。扮演“扫五穷”者多由十二三岁的男孩组成,这与《后汉书·礼仪志》所说驱傩随从中的“侲子”年龄相仿。“扫五穷”的队伍主要是以道教神为主,如领路的土地神,除道的孙悟空,把门的秦琼、敬德等。
    [3]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6页。该段文字,各家注释多有分歧,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一书第443~445页已有详细征引和辨析,可参。
    [1]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2][清]孙星衍、黄以周校:《晏子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2页。
    [1][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49页。
    [2]《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云:“柏常骞去周之齐,见晏子曰:‘骞,周室之贱史也。'”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1][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82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20页。
    [2][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第67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页。
    [3][战国]尸佼著,[清]孙星衍辑:《尸子》(《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8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6页。
    [6]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出版社,2000年,第144页。
    [7][晋]崔豹:《古今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3页。
    [1][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15页。
    [2]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28页。
    [3][汉]蔡岜:《独断》(《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页。
    [1][日]窪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诸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1页。
    [2]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4-125页。
    [1]上引资料分别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3-44、49、53、55、61、73、74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56、860页。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953-2954页。
    [2][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2页。
    [3][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2页。
    [4][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页。
    [5][法]爱弥尔·涂尔十著,汲喆等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1][晋]陈延之原著,高文柱辑校:《小品方辑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953页。
    [3][宋]唐慎微著,[宋]艾 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542页。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953页。
    [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25页。
    [6][宋]范晔:《后汉书》(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4页。
    [7][宋]范晔:《后汉书》(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78页。
    [8][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57~358页。王充在《论衡·四讳篇》中又说:“江北乳子不出房室,知其无恶也”,并云当时“江北讳犬不讳人”。但据东汉后期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崔寔所著《四民月令》“八月”条所载“祠岁时常所奉尊神,前期七日,举家毋到丧家及产乳家”(引文见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84页)一语,可知当时北方亦有讳忌产乳之家的习俗。笔者认为,造成以上两说分歧的原因可能有:其一,王充为南方人(今浙江上虞人),他对江北之俗不甚了解,故有是说;其二,王充生于东汉前期,当时江北尚未有忌讳产乳之家的习俗,及至崔寔(东汉后期人)时,此种习俗方由江南传入江北。但若证之《礼记·内则》及许慎《说文解字》所引《汉律》“见姅变者不得侍祠”之语,恐以第一种可能为是。
    [9]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民族如:佤、藏、哈尼、基诺、纳西、彝、普米、独龙、珞巴等族均有视妇女分娩为不洁的习俗。杨筑慧《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第118~121页对此有详细的引述,可参。另外,方素梅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也记载了我国的藏、哈尼、高山、东乡、纳西、达斡尔、仫佬、羌、毛南、鄂温克、京独龙、鄂伦 春、赫哲、基诺等民族有视孕妇和妇女分娩之事为不洁的陋习(分别见该书第24、107、157、180、190、219、226、233、254、316、345、356、364、375、401各页)。其中,藏、哈尼、仫佬、鄂温克、独龙、鄂伦春、赫哲、基诺等民族甚至仍保留有妇女在分娩时,须离开常居之室,在专门准备的产室中分娩的遗俗,这与《礼记·内则》所载孕妇居侧室分娩的礼俗相同。
    [1][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方》,(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年,见第60、245、261页。
    [2][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214页。
    [3][唐]孙思邋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711页。
    [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61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3]分别见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一),(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0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9页;严健民编著:《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页。
    [4]赵友臣:《<五十二病方>中几种药物的考释》,《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2期,第117-119页。
    [5]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4期,第42-44页。
    [6]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9-340页。
    [7][晋]葛洪撰,[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再补,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修订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51页。
    [8][宋]唐慎微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542页。
    [9][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887页。
    [10]参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一),(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25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57页。张显成:《简帛药名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1]赵友臣:《<五十二病方>中几种药物的考释》,《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2期,第117~119页;严健民编著:《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4页亦从赵氏之说。
    [2]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5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3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3页。其中第二方中的[浸]、[蘖]二字原释文缺,尚志钧认为,“并”后一字,“参照文义,残缺字拟补[煮]字”。“米”前所缺字,“参照307行、311行结合本方文义,拟补[蘖]字”。尚氏说见:《<五十二病方>残缺字试补》,载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组编:《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2辑),(长沙)湖南中医学院出版社,1981年,第64~66页。笔者认为,“并”后一字补[煮]不如补[浸]字更合文义。因为,这里是说首先要用男童小便浸泡乌彖、陵技等物,然后再加以煮熟备用。若此处补[煮],不但与后文“煮熟”二字重复,且与前几方用童溺浸物治病的方法不合。因此,此处缺字拟补[浸]字更似稳妥。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3页。另,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一),(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亦主此说。
    [6]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88页。
    [7]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70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3页。彭坚亦主此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88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5页。其他各家注者均从此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94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83页。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71页。
    [4]上引《肘后备急方》诸条医方,分别见[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1、2、4页。
    [5][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4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0页。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0页。
    [8]彭坚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48页;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然日本学者赤堀昭、山田庆儿则以“人泥”为“人屎”。其说 可供参考。按,笔者尚未见到日本学者的文章,此处转引自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48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3页。
    [4]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02页。按,严健民先生《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2~123页)依《考释》及《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治疗“痂”疾的用药有“死人腑骨”而于“死人头”后补一“骨”字。说虽可通,但不可取。“死人头”即死人头骨,其义已明,无需赘补一“骨”字。
    [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961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6页。
    [1]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586页。
    [2]分别见[唐]孙思邀撰,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370、583、806页;[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93、392页:《圣济方》资料引自《本草纲目·木部》,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173页。
    [3][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93页。
    [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6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2]闻一多:《楚辞校诂》,(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51页。
    [3][汉]刘向:《古列女传》(《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4]闻一多:《楚辞校诂》,(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51页。
    [1][战国]韩非撰,姜俊俊标校:《韩非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41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0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3页。
    [3]此为刘钊先生的观点,见刘钊:《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古汉语研究》,1995年3期,第55-56页;吴小强先生语译为“用黄土洒上”。说见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43页;王子今先生认为,此处“濆”通“坟”,简文“以黄土演之”,即以隆起的黄土掩盖。说见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0页。按,此处的“濆”为动词,而王先生以“濆”通“坟”,所举“坟”的例证则为名词,其对“以黄土濆之”的语译也似与原简文之义不合。不如刘、吴二氏之说可取。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44页。
    [5]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2]敦煌本《白泽精怪图》(伯2682)云;“山见吏,若但闻声,不见形,呼人不止者,以白石掷之,则息矣。”见李零主编,李申、杨素香点校:《中国方术概观·杂术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484页。
    [3]裴文中等著:《甘肃史前考古报告初稿》(油印本),(北京)前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印,1948年,第7页。转引自夏鼐:《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27页。
    [4]夏鼐:《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27页。
    [5]钱安靖:《羌族原始宗教今昔》,《宗教学研究》,1994年4期,第51-59页。
    [1]赵卫邦:《秦祠白帝解》,《赵卫邦文存》(上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9-40页。
    [2]羌族史诗《羌戈大战》说羌人最初原居住于西北草原,后因天灾战乱而被迫迁徙,羌人九族各本四方,其中由阿巴白苟率领的一支迁到松潘平原,与一支称为“戈基”的民族发生冲突,双方相持多年,战争不断。羌人势弱,屡战屡败,死伤很多,后求助于天神木比塔,天神授羌人以白石和藤条为武器,方打败戈基人。羌人为报答神恩,于是商议以白石作为天神的象征而崇祀之。参见李绍明:《羌族以白石为中心的多神崇拜》,载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3~120页。此一传说中,羌人能够战胜戈基人,就是依靠天神授予的白石作为武器的。
    [3]尹盛平:《西周史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4][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9页。
    [5][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917,第5页,《四部丛刊三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6页: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7页。
    [4]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7-438页。
    [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9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7][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20页。
    [8][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下),(北京)中国民问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65-939页。
    [1]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375页。
    [2][汉]高诱注:《吕氏春秋》,第141页,《诸子集成》(第6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3]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748页。
    [4]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
    [5]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5页。
    [6]刘钊:《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古汉语研究》,1995年3期,第55-56页。
    [7]王子今:《秦法“弃灰于道者”试解——兼说睡虎地秦简<日书>“鬼来阳(扬)灰”之术》,《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83-90页。
    [1][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6页。此一故事又见于《水经注·渭水》,但言出自《列异传》。其中“随斫创,坌以灰”一句,《水经注》作“随所斫以灰跋”。
    [2][宋]洪迈著,何卓点校:《夷坚志》(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52、800-801页。
    [1]陕南民俗中用来辟邪的“灰”有草木灰和石灰(即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的粉状物)两种。今多以石灰为之。然用石灰作为辟邪物的习俗要晚于用草木灰,应是“草木灰”辟邪信仰的衍化。
    [2]宋兆麟:《巫觋——人与鬼神之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3]以上所引资料分别见于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77、280、194各页。
    [4]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61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1]可参向柏松:《中国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6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粱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2-133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4]王子今:《唾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70-371页。
    [1]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357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3]以上释文分别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214、214、214、216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5][唐]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89页。
    [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8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4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2页。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6页。
    [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5-406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2][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5页。
    [3][宋]罗泌:《路史》卷十四,第17页,《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说文·金部》:“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书·胤征》:“道人以木铎徇于路。”孔传:“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周礼·天官·大宰》载“小宰”之职曰:“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金铎发出的声音虽大于木铎,但依郑注,金铎多用于武事,非普通百姓所用之物。且金铎的造价要高于木铎,是以一般民众使用的“铎”当以木铎为主。推测“诘咎”篇中用来驱鬼的“铎”亦应是木铎。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3~215页。秦简“诘咎”篇中用作驱鬼的武器尚有用桃木、棘木、桑木等具有辟邪性能的植物做成的桃木杖、桃木棒、桃木、棘椎、牡棘剑、桑木杖等,我们在前文有关植物类灵物的分析中已有论及,故此处不再赘述。这些器物本身就是攻击性的武器,又是用具有特殊灵力的植物制成,因此也就成为自古至今民间驱鬼辟邪活动中的常用巫具。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9-50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4页。
    [1][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3]此条简文中的“盎”,整理小组注引《说文》曰:“盎,盆也。”各家多从之。然“盎”在古代亦可指“缶”一类的瓦器。《诗经·宛丘》曰:“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毛《传》云:“盎谓之缶。”《尔雅·释器》曰:“盎谓之缶。”颜师古注《急就篇》卷三曰:“缶盆盎一类耳。缶即盎也,大腹而敛口。盆则敛底而宽上。”说见[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急就篇》(《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3页。是“盎”非必释为“盆”也。
    [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5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3][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32、58页。
    [1]《淮南子·天文训》。
    [2]《礼记·玉藻》。
    [3][元]陈澔:《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255页。
    [4]《礼记·丧大记》。
    [5][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343页,《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71页。
    [6]《礼记·丧大记》。
    [7][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344页,《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72页。
    [8]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9]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35页。
    [1][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2]“二七”即两个“七”,亦即“十四”,非指“二十七”。《吕氏春秋·审时》云:“菽,长颈而短足,其荚二 七以为族。”高诱注:“二七,十四实也。”《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世堂,堂修二七,广四修一。”郑玄注:“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缪启愉先生说:“古籍凡说‘二七'、‘三七'之类,概指二个七,三个七,非指二十七,三十七。”(说见[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注文第7。)其说甚确。出土简帛文献资料中的“二七”亦当如是解。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4页;李锺文先生认为,“据‘牡痔'中有‘未有巢者',与‘巢塞直者'的记述,都是‘虫蚀'之类的病证。”因此,“巢者,可能是虫蚀而有孔之类的病,或是其他外伤病感染后,疮孔中有虫一类的病证。”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82~83页;马继兴先生认为,本条祝辞中有“主冥冥人星(腥),故‘巢'病似指腋臭(狐臭)而言”。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87页。上说均有一定道理。“巢者”具体指何疾?尚待进一步讨论,本文暂依整理小组及马继兴先生之说,以“巢者”为体臭类疾病。
    [2]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82页。
    [1]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23页。
    [2]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44页。
    [3]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37-138页。
    [4]吴润秋先生释此处的“椎”为捶击具,如本条所述的柏杵(木锥)等。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38页;马继兴先生据《说文·木部》:“椎,击也”而释此处的“椎”为“叩击”之义。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76页。按,“椎”即有动词“击打”之义,亦又名词“椎”(即器具)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椎”字 下即云:“器曰椎,用之亦曰椎。”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中用来对付各种鬼怪的武器有“棘椎”、“铁椎”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治疗(?)疾的巫具亦有“铁椎”,“椎”在这些地方正作名词。故此处的“椎”当指咒辞中的“柏杵”等物,是施术者用来击打患者患病部位的巫具。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2]吴润秋先生释为“用竹筒作假肢行走十四个跬步”。说见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38页;马继兴先生认为,刖刑者的行步和(?)病患者无关,故以义足走十四步的说法不成立。他释此句为“用中空如筒状的针去刺(象征性地)(?)疝病人十四次”。说见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476~477页。马先生之说可从。但此处要让斩足者来完成此一象征性的击刺动作,可能含有某种特殊的象征蕴义。吴润秋先生指出:“斩足者在刑后缝合伤口时,腹股沟处皮肤筋膜牵拉向下,易患疝。”(同上引书第138页)可参。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2]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4页。
    [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42页。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42页。
    [5]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1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4页。
    [2]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6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8页。
    [2]从其他各方所载情况来看,男女不同性别的患者在药物服用的次数或剂量上多是男子七,女子二七,尚未见有女子七,男子二七的用法,故疑此处的“男子饮二七,女子饮七”可能是“男子饮七,女子饮二七”之误。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页。
    [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页。
    [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84、563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30页。
    [2][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55页。按,“举家男服七枚,女服二七枚”一句原作“举家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唐代医家王焘《外台秘要方》卷四引此条作:“新布盛小豆一升,内井中一宿出,服七枚。”据此,疑《肘后》原方中的两“十”字均当为“七”字之误。
    [3][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4][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341页。
    [5][宋]唐慎微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743页。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511页。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1]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页。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7页。
    [3]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5页。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8页。
    [7]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84页。
    [1][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1页。
    [2][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5页。
    [3]Hill Tout,"The Ethnology of the StatlumH of British Columbia," J.A.I,xxxv.p.140.
    [4]F.Boas,"The North-west Tribes of Canada," Reports of the British Bssociation,p,618(1890).
    [5]杨希枚:《略论中西民族的神秘数字》,原载《国立编译馆馆刊》,1974年,第3卷2期。后收入《杨希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27~439页。引文见该书第431页。
    [1][法]沙畹、伯希和著,冯承均译:《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译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页。
    [2]廖育群:《医者意也:认识中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3]如《华佗神方》卷四载治“诸黄症神方”所用药物有“瓜蒂二七枚,赤小豆二七枚,秫米二七粒。”同卷治“急黄神方”用药有“赤小豆、丁香、黍米、瓜蒂各二七枚。”其他各书所载医方用药剂量以“七”或“二七”为标准者甚多,文烦不引。
    [1]C.Winick,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Totowa,New Jersey,1984,p385.
    [2]芮逸夫主编:《人类学》,《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1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276页。
    [3]叶舒宪:《原型数字“七”之谜——兼论原型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启示》,《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1期,第28~34页。在叶说前,将“正月七日为人”的占候习俗与西方上帝七日创造世界的神话相联系立论者,尚有饶宗颐(其说见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人日》,(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38~40页)、王红旗(说见《山海经试注》,载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编辑:《山海经新探》,(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第357页)、刘成准(说见《中国上古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573页。)等学者。其后,常建华在《中国古代人日、天穿、填仓诸节新说》(载《民俗研究》,1999年2期,第64~73页)一文中盛赞叶说是“石破天惊的发现”。该文承叶说指出,人日节的主题决定其必然和生殖崇拜相结合,而人胜、天穿、填仓等节日习俗都源于鸡人创世神话;尚民杰在《人日疏义》(《文博》,1994年1期,第78~81页)一文中将“正月一日为鸡,……七日为人”习俗与祭祀相联系,并认为七日习俗是从古代的“七祀”或“五祀”中脱胎出来的。但其主要形式只是民俗,并不是正规的祀典。此说似仍未摆脱断章取义之嫌。
    [4]钟年:《数字“七”发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4期,第58-62页。
    [5]刘道超:《神秘数字“七”再发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5期,第57-60页。
    [1]相关习俗资料,胡文辉先生在其文章中已有详细的征引,此不赘列。可参胡文辉《“人日”考辨》,原载《中国文化》,1994年1期,第90-92页。后收入胡氏《中国古代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9-348页。收入时有补记。
    [2]胡文辉:《“人日”考辨》,《中国文化》,1994年1期,第90-92页。
    [3](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07页。
    [1][汉]毛亨传,郑玄笺.毛诗[M].(《汉魏古注十三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2][汉]郑玄.周礼注[M].(《汉魏古注十三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3][汉]郑玄.礼记注[M].(《汉魏古注十三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宋]邢昺.尔雅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宋]罗愿.尔雅翼[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元]陈澔.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4.
    [1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1]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3][战国]晏婴.晏子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5][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6][汉]刘向.古列女传[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8][吴]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9][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0][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隋]杜台卿.玉烛宝典[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32][宋]陈元靓.岁时广记[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33][宋]罗泌.路史[M].(《钦定四库全书》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4]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5]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36][汉]高诱.淮南子注[M].(《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
    [37][汉]蔡邕.独断[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38][晋]王叔和集.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39][晋]崔豹.古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40][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41][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4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3][唐]孙思邈编集.华佗神方[M].香港:中外出版社,1979.
    [44][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5][唐]徐坚等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6][日]丹波康赖.医心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7][宋]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5.
    [49][宋]张君房.云笈七簸[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0][宋]唐慎微著,艾晟刊订.大观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1][宋]王观国.学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2][宋]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3][宋]秦观.蚕书[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54][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55][明]朱橚等编.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6][明]万全.广嗣纪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8][明]方以智.物理小识[M].(《四部精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59][清]阎纯玺.胎产心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0][清]允禄,梅彀成,何宗国.钦定协纪辨方书[M].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4.
    [61][清]卢文弨.群书拾补[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57.
    [62][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3][清]孙星衍辑.尸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4][清]孙星衍.问字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5][清]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M].(《从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66][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7][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8]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69]汪绍楹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0]范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1]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72]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3]尚志钧.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74]高文柱.小品方辑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75]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76]谢海州等辑.食疗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77]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8]尚志钧.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79]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0]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1]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8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83]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84]尚志钧.补辑肘后方(辑校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85]李景荣等.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86]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87]尚志钧.开宝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8]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9]尚志钧.<本草拾遗>辑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90]周叔迦,苏香仁.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1]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M].上海:华夏出版社,2004.
    [9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3]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5]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组.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1辑)[C].长沙:湖南中医学院,1980.
    [6]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组.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2辑)[C].长沙:湖南中医学院,1981.
    [7]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
    [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9]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刘复.敦煌掇琐[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11]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12]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姚孝遂,肖丁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5]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6]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汉简牍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1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秦汉魏亚出土文献·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9]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20]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2]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23]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5.
    [24]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代简牍[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5]张显成.简帛药名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简[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0.
    [28]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9]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0]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月令诏条[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2]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3]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4]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5]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36]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2006.
    [3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简报告[M].长沙:岳麓书社,2007.
    [1][日]井上园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
    [2]程树德.说文稽古篇[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李安宅.巫术与语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M].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
    [6]郭立诚.中国古代礼俗考[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7][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闻一多.古典新义[M].北京:三联书店,1982.
    [9][英]L·R·帕默尔著,李荣等译.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1]傅家勤.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2][苏]约·阿·克雷维列夫著,乐峰等译.宗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宋恩常.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1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1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16][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7][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8][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9][德]W·施密特著,萧师毅,陈祥春译.原始宗教与神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8.
    [20][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1][美]O.A.魏勒著,史频译.性崇拜[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22][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3][日]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4]宋兆麟.巫与巫术[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25]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
    [26]爱弥尔·涂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27]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8]张紫晨.中国巫术[M].上海:三联书店,1990.
    [29]高国藩.中国巫术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0.
    [30]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31][日]伊藤清司著,刘晔原译.<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M].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90.
    [32]王贵元.女巫与巫术[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33]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34]裘锡圭.古文字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5]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6]萧兵.傩蜡之风:长江流域宗教戏剧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3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黄龙保等译.神话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8][苏]A.IO.格里戈连科著,吴兴勇译.形形色色的巫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9]周冰.巫·舞·八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0]马学良等.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1]臧振.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42]何裕民,张晔.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
    [43]刘晓明.中国符咒文化大观[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44]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M].上海:三联书店,1996.
    [45]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6]任聘.中国民间禁忌(增补本)[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47][法]让·塞尔韦耶著,管震湖译.巫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8]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9]粱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0]宋兆麟.中国生育信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1][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2]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3]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54]王塞时,张书学主编.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巫卜祈禳[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55]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6]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北京:中国书店,2001.
    [57]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8]李零.中国方术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59]李零.中国方术续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0]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61]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
    [62][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3]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4]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汲喆等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6]姚周辉.神秘的符策咒语[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67]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M].长沙:岳麓书社,2005.
    [68][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5.
    [69][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安达曼岛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0]廖育群.医者意也:认识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1]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祭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2]蒲慕州.追寻一已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3][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