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日本对德政策研究(1936-194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30、40年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大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对民族、民主国家政策的制定和世界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这三个法西斯国家,以及它们所结成的法西斯军事同盟,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法西斯“军事轴心同盟”的形成,改变了当时国际关系的既成格局,也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地制约着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态势,甚至促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
     本文主要利用日本原始档案资料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力图追溯从“防共协定”到“三国同盟”形成过程中,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轨迹,揭示日本对德政策的真实意图,展现日德军事同盟关系的实态。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日本和德国由“防共协定”走向军事同盟过程中,日、德之间曾谋求军事联合作战计划,而在具体侵略战争中又为何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联合作战。因而,理清从“防共协定”到军事同盟形成过程中日本对德政策的发展脉络,探求日本对德军事同盟政策的本质和动机,有助于我们对日本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侵略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认知。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理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理论,最终力图说明以下问题:(1)日本为了实现“吞并满蒙,独霸中国,称霸亚洲”的侵略扩张计划,放弃了对英、美“协调外交”路线,最终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退出国际联盟和世界裁军条约,同德国缔结“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2)从“防共协定”到军事同盟形成过程中,日本对德政策始终呈现阶段性变化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日本同德国缔结“防共协定”,为了借助德国力量牵制苏联,以期实现独霸中国的目的;第二、要求德国对日本侵华战争予以“道义和精神上”的支持,并选择德国作为日本对华进行“政治诱降”的“中介”,最终达到把英、美等势力逐出中国的目的,以实现所谓的“日、满、华共荣”;第三、同德国缔结军事同盟,以期借助德国力量,谋求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并企图通过“四国同盟”力量,压制美国,使美国放弃参战,完成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扩张计划,最终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3)军事同盟形成后,日本并没有任何有效策应德军对苏联进攻的军事意图,虽然德国再三要求日本从西伯利亚发动攻势,但实际上亦没有抱太大期待。
In 20th century 30s and 40s,eruption of the World WarⅡ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s in human history development process.The Second World War not only profoundly has affected people of th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s production,the life and the ideological concept,but also to national,the democratic country policy-making and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olution.Japanese,German and the Italian these three Fascist countries,as well as their Fascist "Military alliance",exerts profoundest influence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We can say,the formation of the Fascist "the Axis alliance",has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that time,to some extent,It has dominated profoundly development of the Far Ea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ven has facilitated the qualitative change in the post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ased the Japanese original achieves of and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this article mainly utilizes tries to recount the intention of Japan's German policy's forming process,which from "Anti-Comintern Pact" to "the Axis alliance",reveals the true state of Japan-Germany Military alliance.And,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is the process of Japan and Germany from "Anti-Comintern Pact" to "Military alliance",they have tried to Seeking the plan of combined military operation between Japan and Germany in the forming process,why they did not carried on the substantive combined military operation in the concrete aggressive war.Therefore,making clear the forming process of Japan's policy to German from "anti-communist agreement" to "the Axis alliance",and finding out the essence and the motivation of Japan's Germany Military alliance policy,will be helpful for us to analyse across-the-board and cognition Japan's aggressive war in the history.
     With the theory of histor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ultimately:(1)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ggression expansion plan of "annex Manchu and Mongolian,dominate China,dominate the Asia region",Japan gave up the route of "Coordinated Diplomacy" to U.K.and U.S.,.and then challenged "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and withdrawaled from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World disarmament treaties,concludes "Anti-Comintern Pact" and "Military alliance" with Germany;(2) In the form process from "anti-communist agreement" to "the Axis alliance",Japan's policy to German always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by phases, Specifically,firstly,Japan concluded "Anti-Comintern Pact" with Germany,is to seek support from the German strength to resists and hampers Soviet Union,With the purpose of dominating China,Secondly,Japan requests the Germany giving "morality and spirit support" in it's aggressive war against China,and chooses Germany as "intermediary" to carry "politics lures into surrender" on Japan to China,to achieve the goal of expulsing UK and US's influences from China,to realize so-called the co-prosperity of "Japan,Manchu,China"; Thirdly,Japan concluded the Military alliance with Germany,taking advantage of Germany's strength,seeked the "Japan-Germany-Italy-Soviet Military Alliance",and attempted to suppress and make US give up the war by the strength of "Japan-Germany-Italy-Soviet Military alliance",and complete the Japan's aggression and expansion in the Pacific region andrealize so-called "the East Asian co-prosperity".(3) Japan did not coordinate German's intentions to military attack on Soviet after the formation of a military alliance.In fact German did not chrish too many expectations,although it asked repeatedly Japan to attack from Siberia.
引文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5页。
    [2][日]江口圭一:《日本の侵略と日本人の戰争観》,東京:岩波書店,1995年版,第12-62页。
    [1]拙文:《日德两国不同战争史观的文化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日]鹿岛平和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ソ中立条約》,东京:鹿島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年版,第74页;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ヘ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东京:朝日新闻社,1963年版,第54-55页。该作者都认为从“防共协定”缔结后到三国军事同盟形成时,日、德关系没有实质性进展。
    [3]梅汝璈:《东京大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日记》,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序章。
    [1]在国内,对“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存在很大争议。笔者将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如下:张捷在《张鼓峰事件是日本北进的试探吗--兼论日本北进战略的畸变》中认为,“张鼓峰事件”不是日本对苏联的试探进攻,只是日、苏间的一场有限的边境之争(《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高培在《对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的再认识》中认为,在这两次事件中,首先是由苏联挑起,其目的是为了争夺中、苏边境军事要塞(《军事历史》1994年第2期);
    李凡在《诺门坎事件爆发的原因及对日苏关系的影响》中认为,“诺门坎事件”爆发的真正原因是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所需要的一种策略,不是要进攻苏联(《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王春良在《论日、苏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认为,这两起事件是日本为了对外侵略扩张而引发的具有法西斯和反法西斯性质的日、苏边境战争(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郭莹莹在其硕士论文《日苏张鼓峰事件》中认为,“张鼓峰事件”是日本关东军私自进攻苏联而引发的边境事件,是日、苏为争夺边境要塞而发生的“战略冲突”(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未刊)。
    [2]“四国军事同盟”构想也叫“松冈--里宾特洛甫计划”,就是1940年9月日本和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后,经过松冈洋右和里宾特洛甫的谋划,德国居间调停,企图改善日、苏关系,并把苏联拉入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的构想,最终实现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借助“四国同盟”的力量压制美国,阻止美国参战,实现日本“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计划--“大东亚共荣”。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该计划破产。
    [1][日]法眼晋作:《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中译版,第54页。
    [2][日]日本参謀本部:《杉山メモ--大本営·政府連络会議筆記》上,《独メ開戰--関特演と仅印仏駐》,東京:原书房,1967年版,第229-252页。
    [3][日]防衛厅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叢書8·大本営陸軍部〈1〉》,東京:朝雲新聞社,1967年版,第550-551页。
    [4][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437-438页。
    [5][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第667页。
    [1]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7号,松冈洋右:《興亜の大業》,《大陸日本への道》,第21页。
    [1][日]粟屋宪太郎:《东京审判秘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中译版,第7页。
    [1]孙少艾在《日本的北进南进策略与中国战场》中认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是日本由“北进”向“南进”战略转换的标志(《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4期);
    余子道在《中国抗战与日本的南进政策》中,将日本的“南进”政策划分为“良机南进--有限南进--优先南进--专事南进”等几个阶段(《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
    黄光耀在《中国抗战与日本南进政策的选择》中认为,日本“南进政策”的出笼是由于中国战场胶着化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
    喜富裕在《论日本“北进”战略实施中的大国外交》中认为,日本的“北进政策”发足于明治维新时期(《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4期》);
    黄生秀在(中国抗战与日本北进、南进政策》中认为,1939年12月《对外政策方针纲要》的出台,是日本“南进”和“北进”战略转换的标志。
    [1][日]大淵仁右衛門:《日独提携の基礎》,《外交時報》1944年第952号,第18页。
    [1][日]木村鋭市:《三国共通の厄難--日独伊三国同盟の根本原因》(上下),《外交時報》1941年第874、875号,第22、46页。
    [2][日]三宅哲一郎:《松岡外相に期待するもの》,《外交時報》1941年第874号,第54-58页。
    [3][日]東郷実:《世界三分說と南進論》,《外交時報》1941年第867号,第16-24页。
    [4][日]細谷千博:《两大戰间の日本外交(1914-1945)》,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版,第141-156页。
    [5][日]鹿岛平和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鹿島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年版,序言。
    [6][日]法眼晋作:《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中译版,第61-68页。
    [1][日]信大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第650-652页。
    [2][日]三宅正樹:《日独伊三国同盟の研究》,東京:南窓社,1975年版,序章。
    [3][日]三宅正樹:《日独政治外交史研究》,東京:河出书房新社,1996年版,第172-173页。
    [4][日]工藤章、田嶋信雄:《日独关系史1890-1945》,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年版,第73-74页。
    [1]#12
    [2][德]瓦·巴特尔:《法西斯专政时期的德国1933-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中译版,第247-248页。
    [1][法]止-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7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中译版,第357页。
    [2][苏]列·库达科夫《现代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中译版,第512-513页。
    [3][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中译版,第687-689页。
    [4]1940年1月21日,日本利用客船帮助德国运送军事人员。英国太平洋舰队在离日本海岸只有35英里的地方将日本的“浅间丸”号截获,并从50名德国“海员”中带走13名军官和8名技术人员。这就是有名的“浅间丸事件”。
    [5][英]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3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中译版,第292-298页。
    [6][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版,第679-680页。
    [7]#12
    [1]Johanna Menzeil Meskill,"Hitler & Japan.The Hollow Alliance",New York 1966,pp.3-4.
    [2]Andreas Hillgruber,"Hitlers Strategic.Politik und Kriegfuhrung 1940-1941",Frankfurt am Main 1965.
    [3]Klaus Hildebrand,"Vom Reich zum Weltreich.Hitler,NSDAP und koloniale Frage 1919-1945",M(u|")nchen 1969.
    [4]Bernd Martin,"Deutschland und Japan im Zweiten Weltkrieg.Vom Angeiffauf Pearl Harbor bis zur deutschen Kapitulation",G(o|")ttingen 1969.
    [5]刘德斌:《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6]张忠绂:《德义日三国同盟》,北京:国民出版社,1940年版。
    [1]李广民:《日英同盟与日德意三国同盟比较研究》,南开:南开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未刊。
    [2]真陈仁霞:《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3]陈仁霞:《反共产国际协定背后的中德日角逐》,《民国档案》2003年第3期。
    [4]李广民:《松冈洋右与三国同盟关系浅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5]罗志刚:《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德日对苏政略之分歧》,《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
    [1]1934年3月,日本陆军为了同德国进行结盟,派陆军武官大岛浩出使德国进行交涉。
    [2]陈丰祥:《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台北:金禾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3][挪威]托布约尔·克努威:《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译版,第210-211页。
    [1]第一次大隈重信内阁是1898年6月30日-1898年11月3日,第二次大隈重信内阁是1914年4月12日-1915年10月4日。
    [2]寺内正毅内阁是1916年10月9日-1918年9月27日。
    [3]第一次日俄协约是1907年1月25日,第二次日俄协约是1910年7月4日,第三次日俄协约是1912年7月8日缔结。
    [4]第一次日英同盟是1902年1月30日,第二次日英同盟是1905年8月12日,第三次日英同盟是1912年7月13日缔结。
    [5][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上,《对華新借款团组織に関する米国党书》,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468页。
    [6][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第443-444页。
    [7][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上,《对華要求に関する加藤外相訓令》,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382-384页。
    [8]原敬内阁是1918年9月29日-1921年11月4日。
    [1]#12
    [2]在巴黎和会上,由美、英、法、意、日五大国各派两名代表所组成的和会最高决策机构。
    [3][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史》,東京:成文堂,1986年版,第107-110页。
    [4][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上,《巴里講和首相会議に於ける牧野全榷の陳述》,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480页。
    [5]日本以委任形式从德国手中攫取的太平洋地区的岛屿主要有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利亚纳群岛。
    [6][日]日本防衛庁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叢書31·海軍軍戰備〈1〉》,東京:朝雲新聞,1980年版,第741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軍備制限問題に関する新訓令》,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1页。
    [2]#12
    [3]#12
    [4][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海軍軍備制限問題に関する条約》,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10-11页。
    [5][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史》,東京:成文堂,1986年版,第112-113页。
    [6]#12
    [1][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の発展上調整》,東京:成文堂,1989年版,第198页。
    [2][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の発展上調整》,東京:成文堂,1989年版,第80页。
    [3]第一次加藤高明内阁是1924年6月11日-1925年7月31日,第二次加藤高明内阁是1925年8月2日-1926年8月28日。
    [4]币原喜重郎(1872-1951),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生于大阪府一地主家庭,三菱财阀岩崎弥之助之婿,日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进入外务省工作。曾任外务书记官,驻荷公使,驻美大使馆参事官。1915年起任第二次大隈重信内阁、寺内正毅内阁、原敬内阁的外务次官,其后曾任驻美大使、华盛顿会议日方全权代表。1924年起任加藤高明、若槻礼次郎、滨口雄幸等内阁的外相,历经五次内阁变更,故有“币原时代”之称。因其主张同英美协调,“尊重”中国的合理要求,受到军部和大多数枢密院顾问的责难,被称其为“软弱外交”。1945年10月组阁,按盟军总司令部指令,实行确保人权的五大改革,发表“天皇人间宣言”,公布金融紧急措施令等,1946年4月总选举后辞职。1947年当选众议院议员,1949年当选众议院议长。后任第一次吉田茂内阁的副总理、进步党总裁。1949年任众议院议长。著有《外交五十年》。
    [5]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SP144号,《第五十一議会に於ける幣原外務大臣の演說》。
    [6]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SP144号,《第五十二議会に於ける幣原外務大臣の演說》。
    [1][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第501-502页。
    [2][日]原奎一郎:《原敬日記》第五卷,《首相時代》,東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81年版,第142页。
    [3][日]细谷千博:《两大戰间の日本外交(1914-1945)》,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版,第3页。
    [1]若槻礼次郎(1866-1949),日本岛根县人,历任藏相、陆相、首相等职。1930年曾作为日本首席全权代表出席伦敦裁军会议,第一次若槻礼次郎内阁是1926年1月30日-1927年4月17日,第二次若槻礼次郎内阁是1931年4月14日-1931年12月1日。
    [2]所谓的“震灾票据处理法案”是1923年9月山本权兵卫内阁为了解决关东大地震而颁布的一项法令,主要是允许企业延期偿还贷款,并通过发放“震灾票据”的形式来缓解金融危机。但是,在“震灾票据补偿令”发布后,则出现了金融混乱的局面。据统计,1923年4月通用的震灾票据为4.3亿日元,到1926年底尚未付清的票据仍有2亿多日元。若櫬礼次郎担任首相后,为了整顿混乱的金融秩序,便颁布“震灾票据善后处理发案”和“震灾票据损失补偿公债法案”,着手治理在萧条中恶性膨胀的金融危机。但是,遭到了政友会的极力反对,要求公布持有震灾票据的银行名单。
    [3]田中义一(1864-1929),日本山口县人.是日本典型的大陆扩张主义者。曾历任军务局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等要职。1927年4月上台组阁,并提出旨在独霸“满蒙”和征服中国的《对华政策要纲》。
    [4][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政友會南京事件の処置に関し政府の軟弱を攻擊》,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年表第32页。
    [5]#12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東方會議「對支政策绸領」に闗する田中外相訓令》,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101-102页。
    [2]#12
    [1]滨口雄幸(1870-1931),日本高知县人,曾历任藏相、内相、首相等职。1929年7月2日-1931年4月14日担任内阁首相,1930年遭日本右翼分子枪击后身亡。
    [2]1930年1月,滨口发布解除对黄金的管制令。
    [3][日]長幸男:《昭和恐慌--日本フアシズム前夜》,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版,第61-73页。
    [4][日]小林壟夫,島田俊彦:《現代史资料7·满洲事変》,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134-140页。
    [1]所谓的“三月事件”就是1931年3月,以大川周明和桥本欣五郎为首的法西斯团体所发动的以推翻现行政府为目标的恐怖事件。
    [2]所谓的“十月事件”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军部对若櫬礼次郎内阁对华“不扩大方针”不满,纠集大川周明等法西斯团体而策划的袭击内阁,斩杀首相的恐怖事件。
    [3][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别卷(资料编),《戰争史大観》,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82-83页。
    [4]#12
    [5][日]歷史学研究会:《日本史史料[5]·現代》,《满蒙問题私見》,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版。
    [6][日]内山正熊:《满洲事変と国際連盟脱退》,載三宅正樹《軍部支配の開幕--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1]》,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27页。
    [7][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满洲事変に関する国際連盟理事會決議》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183-184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国際連盟規約第十五条第四项に依る国際連盟総會報告書》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236-264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国際連盟総會に於けり松岡代表の演說》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264-268页。
    [3]内田康哉在对华政策上反对“协调外交”,提倡“焦土外交”论。
    [4]所谓的“统帅权独立”是指西南战争爆发后,明治政府为了强化军部力量推行军制改革。1978年8月,日本仿效德国进行军制改革,在陆军省设置参谋局,其直属于陆军省并归太政官管辖。后来,日本颁布参谋本部条例,使参谋本部从陆军中独立,成为直属于天皇,并掌管军令事项的独立机关。1889年在明治宪法第11条又进一步规定“陆海军独立于政府之外,直属于天皇”。这就是日本明治维新后所确立的“统帅权独立”的制度。
    [1][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史》,東京:成文堂,1986年版,第136-142页。
    [2][日]内山正熊:《满洲事变と国際連盟脱退》,載三宅正樹《軍部支配の開幕--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1]》,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19-120页。
    [3][日]鹿岛平和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チソ立条約》,東京:鹿島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年版,序言。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倫敦海軍會議全榷委員に対する訓令案》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139-142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米國案受諾に闗する倫敦會議全榷の謫訓》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143-156页。
    [3]由于海相财部彪参加伦敦海军会议,海相之职暂时由滨口雄幸首相临时代理。
    [1]1932年5月15日,以三上卓、古贺清志等为代表的一批少壮法西斯陆、海军官学生,同大川周明等民间法西斯势力勾结起来,在东京发动法西斯武装政变,企图推翻内阁,建立以荒木贞夫为核心的法西斯军人政治。
    [2]冈田启介内阁是1934年7月8日-1936年3月9日。
    [3][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華府海軍軍備制限条約廃止通告文及外務当局談》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287-288页。
    [1]秦郁彦:《艦隊派と条約派--海軍の派閥系譜》,載三宅正樹《軍部支配の開幕--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1]》,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94-196页。
    [1][日]鎌田澤一郎:《宇垣一成》,東京:中央公論社,1937年版,第289页。
    [1][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中译版,第573-579页。
    [2]#12
    [1]大岛浩是日本20世纪30、40年代外交活动家。1934年3月担任日本驻德大使馆武官,1938-1945年担任日本驻德大使,是日、德军事同盟的策划者和主要负责人,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战犯被审讯。
    [2]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1893-1946),是纳粹德国外交家。1893年出生于德国韦塞尔一军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陆军服役,后晋升为中尉,并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1932年加入德国纳粹党,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担任“里宾特洛甫机关”负责人。1936-1938年担任德国驻英大使,1938-1945年担任德国外交部长,是日、德军事同盟德国方面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
    [3]#12
    [4]哈克是德国亨克尔航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曾做过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顾问,致力于日、德间军火贸易,民大岛浩交情颇深。
    [5][日]笹川良一記念文庳:《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録》第72号,法廷書証477号,检察文書2157号-B,《大岛浩訊問調書》,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15-16页。
    [1][日]笹川良一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録》第72号,法廷書証477号,检察文書2157号-B,《大岛浩訊問調書》,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16页。
    [2]在日本学界,认为日、德缔结“防共协定”的最初提议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首先由德国(里宾特洛甫)提出,一种是由日本(大岛浩)首先提出,一种是由中间人哈克在里宾特洛甫的授意下,向大岛浩提出。此三种说法详见,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18-20页。
    [3]#12
    [1][日]読壳新聞社:《昭和史の天皇20·日独伊防共協定》,東京:読壳新聞社,1981年版,第132-147页。
    [2]“拉巴洛条约”是1922年4月16日德国同苏联缔结的关于处理一战期间德、苏遗留问题而达成的协定。在该协定中,双方表示放弃对战争的赔偿权利,并约定今后就一些经济和其他问题进行协力。
    [3]#12
    [4]#12
    [1]1936年2月26日,一批少壮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在北一辉、西田税等民间法西斯势力的支持下,率领1400多名近卫军在东京发动武装军事政变。他们沿途袭击首相、内大臣、教育总督、大藏大臣、侍从长住宅及警视厅、新闻报社等地,提出“昭和维新”等口号,要求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总司令,并要求罢免一切反对派官员。在此次事件中,内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是清、教育总监被杀。
    [2]广田弘毅是日本右翼组织“玄洋社”成员,老牌的法西斯分子。1936年3月9日-1937年1月23日,担任内阁首相。在组阁期间,同德国缔结“日德防共协定”,在对华政策上推行“广田三原则”。
    [1][日]筒井清忠:《二.二六事件の政治力学》,載三宅正樹《軍部支配の開幕--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1]》,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269-270页。
    [2][日]岛田俊彦、稻葉正夫:《現代史资料8·日中戰争1》,《国防国策大纲》,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357页。
    [3][日]防衛厅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叢書8·大本営陸軍部〈1〉》,東京:朝雲新聞社,1967年版,第353-356页。
    [4][日]岛田俊彦、稻葉正夫:《現代史资料8·日中戰争1》,《国策要纲》,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354页。
    [1][日]岛田俊彦、稻葉正夫:《現代史资料8·日中戰争1》,《帝国国防部方針·用兵纲領第三次改訂》,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356页。
    [2][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第610页。
    [3][日]岛田俊彦、稻葉正夫:《現代史资料8·日中戰争1》,《帝国国防部方針·用兵纲領第三次改訂》,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356页。
    [1]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2]20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7号,松冈洋右:(興亜の大業》,《革新断行と青年の力》,第7-14页。
    [3][日]鈴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1979年版,第53页。
    [4]陈仁霞在《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中认为日、德最终成为盟友关系,纯属历史偶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9页。
    [1][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21-22页。
    [1][日]有田八郎:《馬鹿八と人は言う--一外交官の回想》,東京:光和堂,1959年版,第75-80页。
    [2]#12
    [3]#12
    [1][日]東鄉茂德:《時代の-面--東鄉茂德外交手記》,東京:原書房,1985年版,第109-110页。
    [2][日]鈴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1979年版,第68页。
    [1][日]有田八郎:《人の目の塵を見る--外交問題回顧録》,東京:講談社,1948年版,第279-281页。
    [1][日]細谷千博:《日米関係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版,第127-129页。
    [2][日]佐藤尚武:《回顧八十年》,東京:時事通信社,1963年版,第374-376页。
    [3][日]東鄉茂德:《時代の-面--東鄉茂德外交手記》,東京:原書房,1985年版,第89-90页。
    [4][日]東鄉茂德:《時代の-面--東鄉茂德外交手記》,東京:原書房,1985年版,第109-110页。
    [1]#12
    [1][日]読壳新聞社:《昭和史の天皇20·日独防共協定》,東京:読壳新聞社,1981年版,第356页。
    [1]#12
    [2]#12
    [3]#12
    [1][日]鹿岛平和研究所编:《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鹿島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年版第74页: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ち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54-55页,均认为“防共协定”缔结后到1938年日本、德关系没有实质性进展。
    [1]宦乡在《世界历史》1985年第9期发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为〈世界历史〉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专刊而作》一文,认为日、德缔结“防共协定”以及1937年11月意大利的加入,标志着三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形成和爆发的标志,由此引起学术争鸣。郑寅达在《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发表《反共产国际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形成和爆发的标志吗--与宦乡同志商榷》一文,认为“防共协定”是缔约国为了摆脱国际地位孤立状态,在利用西方政治集团反共反苏本性的基础上打出的反共口号,而不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宣战书和以发动世界战争为直接目的的同盟条约。
    [1][日]鈐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第91-93页。
    [2][日]笹川良一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録)第74号,《大岛浩訊問书》,法廷書証487号,检察文書2157号-B,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2-5页。
    [3][日]鈐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第93-95页
    [4][日]鈴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第95页。
    [5][日]笹川良一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録》第74号,《ヒムラ-觉書》,法廷書証489号,检察文書533号,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3页。
    [1][日]笹川良一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錄》第74号,《大岛浩訊問書》,法廷書証487号,检察文書2157号-B,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4-5页。
    [2][日]読壳新聞社:《昭和史たの皇20·日独防共協定》,東京:読壳新聞社,1981年版,第409页。
    [3]#12
    [4]#12
    [5]#12
    [1][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史》,東京:成文堂,1986年版,第166-168页。
    [2]#12
    [3]#12
    [4][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43页。
    [5][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チソ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44页。
    [1][日]読壳新聞社:《昭和史の天皇20·日独防共協定》,東京:読壳新聞社,1981年版,第375页。
    [2]英国滞留在基隆港的东洋舰队预计在1936年10月10日访问日本,在滞留期间同日本的军舰发生冲突。所以,英国在事件发生后就宣布访问日本延期到27日。同时,英国废除了10月10日所缔结的“日印通商航海条约”。
    [3][日]神川彦松:《日獨協定の本質と其特異性》,《外交時報》1937年第81卷第1号,总第770号。
    [1][日]楠山義太郎:《日獨防共協定と英國の去就》,《外交時報》1937年第81卷第1号,总第770号。
    [2][日]東京裁判资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资料》(却下)(第三卷),《ソ聯大使日獨協定を語る》(1936年12月3日),第206号-C-5,東京:国書刊行会,第577页。
    [1][日]吉田茂:《十年回忆》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中译版,第16-17页。
    [1][日]户川猪佐武:《近衛文麿と重臣たち--昭和の宰相[2]》,東京:講談社,1981年版,第226-227页。
    [2][日]内閣制度百年史编纂委員会:《歷代内閣総理大臣演說集》,《近衛文麿内閣総理大臣第七十一囘帝国議会(特別會)における施政方針演說》(1937年7月27日),東京:大葳省印刷局,1985年版,第271-273页。
    [3][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4卷,《日中戰争》下,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6-7页。
    [1][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译版,第9-10页。
    [2]#12
    [3]#12
    [1]#12
    [2]#12
    [1]#12
    [1][美]W·C·柯伟林:《德国与中华民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译版,第121页。
    [2]#12
    [3][美]布里吉特·斯塔奇,马克·波义耳:《外交谈判导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译版,第4-38页。
    [1]在国内,对“陶德曼调停”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很多,笔者就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如下:张北根在《1933-1941年的中德关系》中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加大了对德“压力”,并以退出“防共协定”相要挟,要求德国站在日本立场对侵华战争进行调停(《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何兰在《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其在日德关系中的地位》中指出,“陶德曼调停”是德国在远东对华和对日政策发生改变的一个转折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王同起在(陶德曼调停始末》中指出,德国之所以“调停”中日战争,是由于德国为了在远东达到利用日本防苏和遏制英国的目的(《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
    陈仁霞在《陶德曼调停新论》中,利用德国和中华民国的原始档案资料,详实考证了“陶德曼调停”的全过程,从而论证中、德、日三角关系的角逐过程(《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夏忠敏在《试析德国在“陶德曼调停”中的亲口倾向》中指出,“陶德曼调停”是德国在远东由“中立政策”向亲日政策转换的重要标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雷国山在《关于“陶德曼调停”研究的几个遗留问题》中,从蒋介石拒绝日本“和谈”原因、日本加重“和谈”砝码和日本“新条件”出笼过程入手详细分析“陶德曼调停”过程变化特点(《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2][美]W·C·柯伟林:《德国与中华民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译版,第222页。
    [1][日]細谷千博:《日米関係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版,第134页。
    [2][日]石射猪太郎:《外交官の一生--对中国外交の回想》,東京:太平出版社,1972年版,第295-296页。
    [3][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支那事変対処要網》,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370-372页。
    [4]杨天石:《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1][日]法眼晋作:《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中译版,第29页。
    [2]吴于廑、齐世荣:《绥靖政策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11页。
    [1]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S487号,《日支和平基礎条件項目》(1937年10月2日),第322-323页。
    [2]中央日报译印:《蒋总统秘录》第六卷,1985年版,第94-95页。
    [3]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S487号,《支那事变解決大綱》(1937年12月1日),第131-133页。
    [1]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S487号,《在京独逸大使にする回答案》(1937年12月22日),第317-318页。
    [2][日]法眼晋作:《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中译版,第32页。
    [3]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S487号,《日支媾和交涉条件細目》(1938年1月11日),第320-321页。
    [4]陈仁霞:《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2-243页。
    [1]中央日报译印:《蒋总统秘录》第六卷,1985年版,第104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下,《支那事变対処要網》,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370-372页。
    [1]#12
    [2]#12
    [3]#12
    [1]里宾特洛甫于1938年2月4日取代牛赖特,成为纳粹德国的外交部长,德国在东方政策上更加倾向于日本,这对日本和德国同盟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德]瓦·巴特尔:《法西斯专政时期的德国1933-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中译版,第85-93页。
    [1][日]三宅正樹:《日独伊三国同盟の研究》,東京:南窓社,1975年版,第143页。
    [2]1938年5月,宇垣一成担任第一次近卫内阁外相后,在日本外务省东亚局长石射猪太郎等所谓“不扩大战争派”的积极谋划下,展开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样熙为对象的“政治诱降”活动。
    [3]1938年春夏之交,在日本军部的主导下,策划通过当时国民政府天津市市长萧振瀛对国民政府进行的又一轮“政治诱降”活动。
    [1][日]户川佐武:《近衛文麿と重臣たち--昭和の宰相[2]》,東京:講談社,1982年版,第268页。
    [2][日]三宅正樹:《日独伊三国同盟の研究》,東京:南窓社,1975年版,第155-156页。
    [3][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门新聞社,1963年版,第63-66页。
    [1]#12
    [2]#12
    [3]哈桑湖位于中朝边境的豆满江附近。
    [1][日]中西治:《関东軍と日ソ対決》,載三宅正樹《大陸侵攻と戰時体制--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2]》,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40页。
    [2][日]額田垣:《陸軍に裹切られた陸軍大将--宇垣一成伝》,東京:芙蓉書房,1986年版,第178页。
    [3]在对华政策上,近卫内阁中分成“扩大战争派”和“不扩大战争派”两派。参谋本部中的石原莞尔、军务课长柴山兼四郎和外务省东亚局长石射猪太郎是“不扩大派”的代表。
    [4]#12
    [1]#12
    [1]#12
    [2]#12
    [1]#12
    [2]#12
    [3][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81页。
    [1][日]户川佐武:《近衛文麿と重臣たち--昭和の宰相[2]》,東京:講談社.1982年版,第279页。
    [2][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题·经过日誌》(1938.11.1),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187-190页。
    [1][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題·經過日誌》(1938.11.11),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155-156页。
    [2][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題·經過日誌》(1938.11.11),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187-190页。
    [1]#12
    [2][日]鈴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1979年版,序章。
    [1][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版,第236-238页。
    [1]#12
    [2][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題·經過日誌》(1939年1月8日),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201-204页。
    [3][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題·經過日誌》(1939年1月10、12、14日),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204-206页。
    [1]#12
    [2][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題·經過日誌》(1939年1月24日),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210页。
    [3]#12
    [4][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题·经過日誌》(1939年3月22日),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234-235页。
    [1]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档案:《日独伊防共協定関係一件·防共協定強化問题》B-0057,《所謂防共協定強化問題に関する有田前外務大臣手記》(B04013488800),《井上公使意见害》(1939年3月28日),第351-353页。
    [2][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戰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戰争への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第112页。
    [1]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
    [2]#12
    [1]#12
    [2]#12
    [3][日]臼井勝美、角田顺:《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日独伊防共協定強化問题·经過日誌)(1939年4月24日),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260页。
    [4]#12
    [1]#12
    [2]#12
    [1][日]有田八郎:《人の目の塵を見る--外交問題回顧録》,東京:講談社,1948年版,第24页。
    [1][日]細谷千博:《両大戰间の日本外交1914-1945》,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版,第143页。
    [2][日]東京裁判资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侧资料(却下)》(第四卷),第1744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4-5页。
    [3][日]白鳥令:《日本の内閣》(Ⅱ),東京:新評論,1981年版,第30-31页。
    [1][日]细谷千博:《日米関係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版,第137页。
    [2]在119架飞机当中,有11架侦察机,重型轰炸机24架,轻型轰炸机6架,78架战斗机。
    [3][日]中西治:《関東軍と日ソ対決》,戴三宅正樹《大陸侵攻と戰時体制--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2]》,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49页。
    [1][日]鹿岛平和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鹿岛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年版,第223页。
    [2][日]武藤章:《軍務局長武藤章回想録》,東京:芙蓉書房,1981年版,第174页。
    [1][日]内閣制度百年史编纂委員会:《歷代内閣総理大臣演說集》,《米内光政内閣総理大臣施政方针演說》,東京:大葳省印刷局,1985年版,第288页。
    [2][日]東京裁判资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侧资料(却下)》(第四卷),《浅间丸事件》,第505-32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14-15页。
    [3][英]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3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中译版,第292页。
    [4]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44号,《来栖大使発有田外務大臣電報》(1940年1月23日),第57号,第1-3页。
    [1]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44号,《来柄大使発有田外務大臣電報》(1940年6月5日),第718号,第13页。
    [2]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44号,《来栖大使発有田外務大臣電報》(1940年6月21日),第761号,第15页。
    [3]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44号,《来栖大使発有田外務大臣電報》(1940年7月4日),第834号,第27-28页。
    [4]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44号,《有田外務大臣凳在独来栖大使宛電報》(1940年6月23、24日),第394、398号,第19-20页。
    [5]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44号,《有田外務大臣発在独来栖大使宛電報》(1940年6月25日),第788号,第21-22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8-10页。
    [1]日本外务省档案(缩微胶卷):WT7号,《興亜の大業》,第34-37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荻窪会談覚書》,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第435-436页。
    [3][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日独伊三国同盟条約締結要録》,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13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世界情勢の推移に伴ふ時局処理要網》,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437-438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世界情勢の推移に伴ふ真時局処理要網》,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437-438页。
    [3]#12
    [1]#12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軍事同盟交涉に関する耍纲》,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26页。
    [3][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軍事同盟交涉に関する要纲》,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30-32页。
    [4][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书·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軍事同盟交涉に関する要纲》,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33-34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軍事同盟交涉に関する要纲》,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35-41页。
    [1]#12
    [1]#12
    [2]#12
    [1]#12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1940年9月19日御前会議》,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99-104页。
    [3][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1940年9月19日御前会議》,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109页。
    [1][苏联]斯米尔诺夫:《东京审判》,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8年中译版,第184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関係調書集》,《日独伊三国同盟条約締結要錄》,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318-322页。
    [1][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中译版,第595-601页。
    [1][日]豊田穰:《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上,東京:新潮社,1979年版,第282页。
    [2]#12
    [1]#12
    [2]#12
    [3]#12
    [1]#12
    [2]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书》下,《世界情势の推移に伴ふ時局処理要纲》,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437-438页。
    [3]#12
    [4][日]松波仁一郎:《日独防共協定と日本皇道》,《外交時報》1937年第81卷第2号(总第771号),第130-131页。
    [5][日]義井博:《日独伊ソ四国協商構想の起源》,《西洋史学》第90卷,1973年第8月号,第42-43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在京独逸大使より外務大臣宛来翰第一》,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第460页。
    [2][日]信夫清三郎:《近代日本外交史》,東京:中央公論社,1942年版,第191-193页。
    [3][日]岛田俊彦、稻葉正夫:《現代史资料10·日中戰争3》,《白鳥大使発有田外務大臣宛への電報》(1939年7月13日),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330-331页。
    [1]#12
    [1][意]加莱阿佐·齐亚诺:《齐亚诺日记1939-1943》,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译版,第340页。
    [2]#12
    [3][日]豊田穰:《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上,東京:新潮社,1979年版,第214-215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關係調書集》,《日独伊三国同盟回顧》,《1940年10月15日書翰》,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第441页。
    [2]#12
    [3][日]日本参謀本部:《杉山メモ--大本営·政府連絡会議筆記》上,東京:原書房,1967年版,第176-177页.
    [1][日]義井博:《日独伊三国同盟と軍部》,載三宅正樹《太平洋戦争前夜--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3]》,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7页。
    [1]#12
    [2][苏联]斯米尔诺夫:《东京审判》,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8年中译版,第185页。
    [1]目前学界没有此种称呼,笔者为了同三国军事同盟进行区分,将其称作第二次军事同盟,如有不足之处,望予以指教。
    [2][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阿部内閣の欧州戦不介入方針》,第502号-32,東京:国書刊行会,第13页。
    [3][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冒頭陳述--三国同盟》,第1744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5页。
    [1][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及川古志郎宣誓供述書》,第1664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41页。
    [2][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松本俊一宣誓供述書》,第1547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49页。
    [3][日]大橋忠一:《太平洋戦争由来記》,東京:要書房,1952年版,序言。
    [4][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世界情勢の推移に伴ふ時局処理要綱》,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第437-438页.
    [1]#12
    [2][日]日本参謀本部:《杉山メモ--大本営·政府連絡会議筆記》上,《独ソ開戦--關特演と仏印進駐》,東京:原書房,1967年版,第62页。
    [1][日]日本参謀本部:《杉山メモ--大本営·政府連絡会議筆記》上,《国策要網--対独通告文等に關すゐ件》,東京:原書房,1967年版,第246页.
    [2][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世界情势の推移に伴ふ時局処理要綱》,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文書第531页。
    [3]#12
    [4][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三卷),《五ヶ年計画》,日蘇通信社,《蘇聯邦年鑑》(1943-1944年),第1618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669-676页。
    [1]#12
    [1][日]笹川良-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錄》第76号,法廷書証549号,检察文書1129号,《松岡洋右とスタ-マ-会談》(1940年9月10日),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6-7页。
    [2][日]豐田穰:《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下,東京:新潮社,1979年版,第244-247页。
    [3][日]笹川良-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錄》第72号,法廷書証473号,检察文書1810号,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10-11页。
    [4][日]笹川良-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錄》第77号,《ドイツ陸海軍最高司令部、総統司令部密電》(1941年3月5日),法廷書証573号,检察文書4003号,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第10-11页。
    [1]#12
    [2]#12
    [3][日]日本参謀本部:《杉山メモ--大本営·政府連絡会議筆記》下,《日独伊軍事協定》(1941年1月18日),東京:原書房,1967年版,第6-7页。
    [1][日]工藤章、田嶋信雄:《日独关系史1890-1945》,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年版,第73页.
    [1][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英國、ポ一ランド國間相互援助協定》,第151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53页。
    [2][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三国國同盟當時の諸事件--驅逐艦を基地と交換》,第401号-33,東京:国書刊行会,第53页。
    [3]吴于盧、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360页。
    [4][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译版,第819页。
    [1][苏]H·H·伊诺泽姆采夫:《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当代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39页。
    [2][日]歷史学研究会:《日本史史料[4]·近代》,《億兆安撫の宸翰》(1868.3.14),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版,第83页。
    [3]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T7号,松冈洋右:《興亜の大業》,《興亜大業の意義》,第106页。
    [1][日]豐田穰:《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下,東京:新潮社,1979年版,第185页。
    [1][日]細谷千博:《两大戦間の日本外交(1914-1945)》,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版,第157页。
    [2][日]豐田穰:《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下,東京:新潮社,1979年版,第205页。
    [3][日]岛田俊彦、稻葉正夫:《現代史資料8·日中戦争1》,《帝国国防部方針·用兵綱领第三次改訂》,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第356页。
    [1][日]中西治:《關東軍と日ソ対決》,載三宅正樹《大陸侵攻と戦時体制--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2]》,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第149页.
    [2][日]細谷千博:《日米關係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版,第134-137页。
    [3][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四卷),《资產凍结令、日本を破產に》(1941.10.9),第206-E-103号.東京:国書刊行会,第609页.
    [4][日]鳥居民:《日米開戦の謎》,東京:草思社,1991年版,第41页。
    [1][日]鳥居民:《日米開戦の謎》,東京:草思社,1991年版,第57-59页。
    [2][日]大橋忠一:《太平洋戦争由来記》,東京:要書房,1952年版,第55-56页。
    [3]《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06页。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世界情勢の推移に伴ふ時局処理要綱》,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第437-438页。
    [2]#12
    [1]日本外務省档案(缩微胶卷):W744号,《松岡外務大臣発来栖大使宛電報》(别電極秘第95号),《南洋產品对獨供給に關すゐ件》,1941年2月6日,第16-17页。
    [2][日]工藤章、田嶋信雄:《日独关系史1890-1945》,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年版,第74页。
    [1]WT7:松冈洋右言论集(世界大变局に直面;興亜の大業)
    [2]#12
    [3]WT44:1940-1941年日本外务省同驻德大使往复电报
    [4]W748:1940-1941年日、德秘密军事协定
    [5]SP142:日本首相和外务大臣演说集(帝国議会に於けゐ首相と外務大臣演說集),1937年6-9月近卫文麿演说集
    [6]S487:德国对华调停日本外务省记录(独逸政府ヲ仲介トスル日支平和交涉經緯)
    [7]REEL106:日本军部关于强化日德意轴心同盟的态度(日独伊枢軸強化二伴ウ軍ノ態度)
    [8]MT2:华盛顿会议一件
    [9]MT515:一战期间德属南洋殖民地处理一件(日独戦独属南洋領地处分問題)
    [10]MT520:南洋委任统治形式一件
    [11]S1:帝国对外政策关系一件(欧洲情勢變化に我が国南方政策)
    [12]S26:支那内政關係雜纂
    [13]S89-94:国际联盟与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关系一件
    [14]SP141:华盛顿会议与伦敦海军条约一件
    [15]SP144:张鼓峰事件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政府对策(漢口攻略後二於ケル蒋介石政権ノ動向ト我方対策)
    (http://www.jacar.go.jp/DAS/meta/MetaOutServlet)
    [1]日独伊鼎形協定成ゐかA03023931000
    [2]日、伊、独防共協定迫ゐA03023943200
    [3]日伊防共協定A03023943400
    [4]日独伊海軍共同作戦說A03023944800
    [5]極東に於けゐ日独伊経済提携A03023963500
    [6]日独秘密協定說A03023980800
    [7]#12
    [8]ドイツの对日態度憶测A03024324900
    [9]有田外相評A03024371800
    [10]日独伊三国軍事同盟問題說A03024381500
    [11]日独伊軍事同盟說A03024425400
    [12]南進策と日独密約說A03024425900
    [13]日独伊西秘密軍事同盟說A03024435400
    [14]日独伊協力強化と独逸A03024457900
    [15]日独協定締結ノ件A03033217700
    [16]日本国、伊太利国及独逸国間議定書締結ノ件A03033438600
    [17]日独協定締結ノ件A0303375630
    [18]南洋諸島日独航空基地A0303375630
    [1]帝国諸外国外交關係雜纂/日独間B03030320700
    [2]帝国外交方針案 昭和十五年七月B02030011100
    [3]日独伊防共協定關係一件B04013487300-B04013487900
    [4]日独伊防共協定關係一件/防共協定ヲ中心トシタ日独關係座談会記錄B04013489000-B04013489300
    [5]日独伊同盟条約關係一件(1-3卷)B04013489400-B04013491400
    [1]#12
    [2]欧亜航空協定に關すゐ件C01004330400
    [3]#12
    [4]日独航空連絡に關すゐ關係文書の件C01004635100
    [5]#12
    [6]購入器材に關すゐ件C01004668600
    [7]#12
    [8]陸軍大臣訓示送付の件C01005118000
    [9]陸軍大臣訓示の件C01005155300
    [1][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文書·日独伊三国同盟關係調書集》,東京:外務省,2005年版.
    [2][日]笹川良一記念文庫:《極東国際軍事裁判速記錄》1-10卷,東京:財团法人日本科学協会,1946年版。
    [3][日]東京裁判資料刊行会:《東京裁判辯護側資料(却下)》(第三、四卷)東京:国書刊行会,1995年版。
    [4][日]《帝国議会眾議院議事速記錄》(第67-77卷,昭和11-15年),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版。
    [5][日]内閣制度百年史编纂委員会:《歷代内閣総理大臣演說集》,東京:大葳省印刷局,1985年版.
    [6][日]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下,東京:原書房,1978年版。
    [7][日]《现代史資料》(1-3、7-10、24卷),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年版。
    [8]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日本(1931-194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日]北博昭:《海軍法務資料》(十五年戦争極秘資料集20卷),東京:不二出版,1988年版。
    [1][日]東郷茂德:《時代の一面--東郷茂德外交手記》,東京:原書房,1985年版。
    [2][日]武藤章:《軍務局長武藤章回想錄》,東京:芙蓉書房,1981年版。
    [3][日]日本参謀本部:《杉山メモ--大本営·政府連絡会議筆記》上下,東京:原書房,1967年版。
    [4][日]原奎一郎:《原敬日記》第五卷,《首相時代》,東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63年版。
    [5][日]佐藤尚武:《回顧八十年》,東京:時事通信社,1963年版。
    [6][日]有田八郎:《馬鹿八と人は言ぅ--一外交官の回想》,東京:光和堂,1959年版。
    [7][日]大橋忠一:《太平洋戦争由来記》,東京:要書房,1955年版。
    [8][日]齑藤良衛:《欺かれた歷史--松岡と三国同盟の裹面》,東京:読壳新聞社1955年版。
    [9][日]有田八郎:《人の目の塵を見ゐ--外交問題回顧錄》,東京:講談社,1948年版。
    [10][意]加莱阿佐·齐亚诺:《齐亚诺日记1939-1943》,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1][美]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1932-1942)》,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日]重光葵:《重光葵外交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13][日]吉田茂:《十年回忆》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
    [1][日]工藤章、田嶋信雄:《日独关系史1890-1945》第一、二卷,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年版。
    [2][日]井上寿一:《日本外交史講義》,東京:岩波書店,2003年版。
    [3][日]三宅正樹:《日独政治外交史研究》,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6年版。
    [4][日]細谷千博:《日米關係通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版。
    [5][日]鳥居民:《日米開戦の謎》,東京:草思社,1991年版.
    [6][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の発展と調整》,東京:成文堂,1989年版。
    [7][日]細谷千博:《两大戦間の日本外交(1914-1945)》,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版。
    [8][日]大畑篤四郎:《日本外交史》,東京:成文堂,1986年版。
    [9][日]額田垣:《陸軍に裹切られた陸軍大将--宇垣一成伝》,東京:芙蓉書房,1986年版。
    [10][日]戶川猪佐武:《東条英機と軍部独裁》(昭和の宰相第3卷),東京:講談社1985年版。
    [11][日]三宅正樹:《昭和史の軍部と政治》,東京:第一法定規出版株式会社,1983年版。
    [12][日]戶川猪佐武:《近衛文麿と重臣たち》(昭和の宰相第2卷),東京:講談社,1982年。
    [13][日]読壳新聞社:《昭和史の天皇》第20卷,《日独防共協定》,東京:読壳新聞社,1981年版。
    [14][日]白鳥令:《日本の内閣》,東京:新評論,1981年版。
    [15][日]日本防衛庁防衛研究所戦史室:《戦史叢書》第8卷,《大本営陸軍部〈1〉》,第31卷,《海軍軍戦備〈1〉》,東京:朝雲新聞,1980年版。
    [16][日]鈴木健二:《駐独大使大岛浩--ナチス傾斜の急先鋒》,東京:芙蓉書房,1979年版。
    [17][日]豐田穰:《松岡洋右--悲劇の外交官》上下,東京:新潮社,1979年版.
    [18][日]三宅正樹:《日独伊三国同盟の研究》,東京:南窓社,1975年版.
    [19][日]鹿島平和研究所:《日本外交史》第21卷,《日独伊同盟·日ソ中立条約》,東京:鹿島平和研究出版会,1973年版。
    [20][日]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戦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戦争のヘ八道》第5卷,《三国同盟·日ソ中立条約》,《别卷(資料编)》,東京:朝日新聞社,1963年版。
    [21][日]田中直吉:《世界外交史》,東京:有信堂,1959年版。
    [22][日]芦田均:《第二次世界大戦外交史》,東京:時事通信社,1959年版。
    [23][日]信夫清三郎:《近代日本外交史》,東京:中央公論社,1952年版。
    [24][日]堀川武夫:《日本外交百年史》,東京:三教書院,1951年版。
    [25][日]丸山国雄:《現代日本外交史》,東京:三笠書房,1951年版。
    [26][日]芦田均:《第二次世界大戦前史》,東京:中央公論社,1942年版。
    [27][日]景山哲夫:《獨逸の戦争目的》,東京:大同印書館,1941年版。
    [28][日]樋山光四郎:《最近極東外交史》,東京:偕行社,1931年版。
    [29][日]芦田均:《最近世界外交史》,東京:明治図書株式会社,1934年版。
    [30][日]鎌田澤一郎:《宇垣一成》,東京:中央公論社,1937年版.
    [31]#12
    [32]#12
    [33]#12
    [34]#12
    [35]#12
    [36][美]W·C·柯伟林:《德国与中华民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译版.
    [37][美]布里吉特·斯塔奇,马克·波义耳,乔纳森·维尔肯菲尔德:《外交谈判导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译版。
    [38][挪]托布约尔·克努森:《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译版。
    [39][美]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中译版。
    [40][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版。
    [41][日]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版。
    [42][英]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3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中译版.
    [43][日]法眼晋作:《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中译版。
    [44][苏]斯米尔诺夫、扎伊采夫:《东京审判》,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中译版。
    [45][德]瓦尔特·胡巴奇:《希特勒战争密令全集1939-1945》,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中译版.
    [46][日]粟屋宪太郎:《东京审判秘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中译版.
    [47][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译版。
    [48][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译版.
    [49][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中译版。
    [50][苏]H·H·伊诺泽姆采夫:《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当代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中译版。
    [51][德]瓦·巴特尔:《法西斯专政时期的德国1933-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中译版。
    [52][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中译版.
    [53]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1868-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4]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6]陈晖:《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包霞琴、臧志军:《变革中的日本政治与外交》,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58]陈仁霞:《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59]何兰:《政治游戏中的一张王牌--德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0]周颂伦:《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张忠绂:《德义日三国同盟》,北京:国民出版社,1940年版。
    [62]姜季辛:《现代德国政治外交史》,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版。
    [1][日]大淵仁右衛門:《日独提携の基礎》,《外交時報》1944年第952号。
    [2][日]木村銳市:《三国共通の厄難--日独伊三国同盟の根本原因》(上下),《外交時報》1941年第874、875号。
    [3][日]三宅哲一郎:《松岡外相に期待すゐもの》,《外交時報》1941年第874号。
    [4][日]直海善三:《事变終結策としての南方策実践論》,《外交時報》1941年第867号。
    [5][日]東郷実:《世界三分說と南進論》,《外交時報》1941年第867号.
    [6][日]木村銳市:《日独伊三国同盟の特色と由来》,《外交時報》1940年第870号。
    [7][日]井村薰雄:《日独伊三国同盟と東亜共栄圏》,《外交時報》1940年862号。
    [8][日]池田林儀:《日独伊三国条約上新体製》,《外交時報》1940年第861号。
    [9][日]直海善三:《日独伊新秩序建設同盟の意義》,《外交時報》1940年第861号。
    [10][日]半澤玉成:《独蘇不可侵条約と日本》,《外交時報》1939年834号。
    [11][日]西澤英一:《日·独·伊防共協定の波紋》,《外交時報》1937年第792号。
    [12][日]直海善三:《日独防共協定の将来とその国際的功過》,《外交時報》1937年第792号。
    [13][日]藤澤親雄:《日独防共協定と思想国策》,《外交時報》1937年第787号。
    [15][日]松波仁一郎:《日独防共協定と日本皇道》,《外交時報》1937年第771号.
    [16][日]松島肇:《日独防共協定と蘇連邦》,《外交時報》1937年第771号。
    [17][日]神川彦松:《日独防共協定の本質とその特異性》,《外交時報》1937年第770号。
    [18][日]中村常三:《日独伊の接近と日支交涉の決裂》,《外交時報》1937年第770号。
    [19][日]直海善三:《日独·日伊新協定の政治的意義》,《外交時報》1936年第769号。
    [20]黄生秀:《中国抗战与日本北进、南进政策》,《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第3期
    [21]陈仁霞:《反共产国际协定背后的中德日角逐》,《民国档案》2003年第3期。
    [22]黄光耀:《中国抗战与日本南进政策的选择》,《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
    [23]李广民:《松冈洋右与三国同盟关系浅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4]罗志刚:《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德日对苏政略之分歧》,《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
    [1]Beard,C.A.,President Rooseuelt and the Coming of the War 1941,New Haven,1948.
    [2]Sherwood,R.E.,Rooseuelt and Hopkins,An Intimate History,New York,1948.
    [3]Kase,Toshikazu:"Journey to the Missouri",edited with a foreword by David Nelson Rowe,New Haven 1950.
    [4]Ciano,G.,Ciano's Diary 1937-1938,Translations and Notes by Andreae Mayor London,1952.
    [5]Langer,W.L.& Gleason,S.E.,The Cha-llenge to Isolation 1937-1940,New York-London,1952.
    [6]Weinberg:Hitlers Entschluβ zum Angriff auf Ruβland,in:"VfZ",1953,Heft 4.
    [7]Weinberg,G.L.,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1939-1941,Leiden,1954.
    [8]Weinberg,Gerhard L.:Die geheimen Abkommen zum Antikomintempakt(Dokumentation),in:"VfZ",1954,Heft 2.
    [9]Weinberg:Shluβwort zu dem Artikel von Seraphim und Hillgruber,in:"VfZ",1954,Heft 3.
    [10]Seraphim,Hans-G(u|¨)nther,und Hillgruber,Andreas:Hitlers Entschluβ zum Angriff auf Ruβland (Eine Entgegnung),in:"VfZ",1954,Heft 3.
    [11]Iklé Frank William:"German-Japanese Relations 1936-1940",New York 1956.
    [12]Bracher,Karl Dietrich:Das Anfangsstadium der Hitlersvhen Auβen-politk.in:"Vierteljahrshefte f(u|¨)r Zeitgeschichte",Stuttgart 1957,Heft 1.
    [13]Meskill,Johanna Menzell:Der geheime deutsch-japanische Notenaus-tausch zum Dreim(a|¨)chtepakt (Dokumentation),in:"VfZ",1957,Heft 2.
    [14]Schroeder,P.W.,Axis Alliance and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41,Ithaca,New York,1958.
    [15]Presscisen,Ernst L:"Germany and Japan.A Study in totalitarian Diplomacy 1933-1941",The Haag 1958.
    [16]Trevor-Roper,Hugh Redwald:Hitlers Kriegsziele,in:"VfZ",1960,Heft 2.
    [17]Helmut K G.R(o|¨)nnerfarth,Die Sude-tenkrise in de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Teill,Wiesbaden,1961.
    [18]Fabry,Philipp W.:"Der Hitler-Stalin-Pakt 1939-1941",Darmstadt 1962.
    [19]Sommer Theo:"Deutschland und Japan zwischen den M(a|¨)chten 1935-1940.Vom Antikominternpakt zum Dreim(a|¨)chtepakt",T(u|¨)bingen 1962.
    [20]Lupke,Hubertus:"Japans Ruβlandpolitik 1939-1941",Frankfurt am Main 1962.
    [21]Akten zur Deutschen Ausw(a|¨)rtigen Poli-tik 1918-1945,Serie D,Bd.XI,I,Bonn,1964.
    [22]Jacobsen:Das Halder-Tagebuch His historische Quelle,in:"Festschrift Percy Ernst Schramm zu seinem siebzigsten Geburtstag vno Sch(u|¨)lern und Freunden zugeeignt",Wiesbaden 1964.
    [23]Hillgruber,Andreas:"Hitlers Strategie.Politik und Kriegf(u|¨)hrung 1940-1941",Frankfurt am Main 1965.
    [24]Meskill:"Hitler & Japan.The Hollow Alliance",New York 1966.
    [25]Toscano,Mario:"The Origins of the Pact of Steel",Baltimore 1967.
    [26]Jacobsen,Hans-Adolf:"Nationalsozialistische Auβenpolitik 1933-1938",Frankfurt am Main 1968.
    [27]Hillgruber:Japan und der Fall "Barbarossa",in:" Wehrwissenschaftliche Rundschan",Frankfurt am Main 1968,Heft 6.
    [28]Hildebrand:"Vom Reich zum Weltreich.Hitler,NSDAP und koloniale Frage 1919-1945",M(u|¨)nchen 1969.
    [29]Hillgruber:"Kontinuit(a|¨)t und Diskontinui(a|¨)t in der deutschen Auβen-politik vno Bismarck bis Hitler",D(u|¨)sseldorf 1969.
    [30]J(a|¨)ckel,Eberhard:"Hitlers Weltanschauung.Entwurf einer Herrschaft",T(u|¨)bingen 1969.
    [31]Msrtin,Bernd:"Deutschland Und Japan im 2.Weltkrieg.Von Pearl Harbor bis zur dcutschen Kapitulation",Stuttgart 1969.
    [32]Issraeljan,Victor and Kutakov,Leonid:"Diplomacy of Aggression.Berlin-Rome-Tokyo Axis.Its Rise and Fall",Moscow 1970.
    [33]Lisann,Maury:Before 22 June,Stalin the Appeaser,in:"Survey",London,Summer,1970.
    [34]Mcsherry,James E:"Stalin,Hitler,and Europe",2 vols.,Cleveland and New York 1968,1970.
    [35]Bernd J(u|¨)rgen Wendt,Economic Appease-ment.Handel udn Finanz in der britichen Deutschlandpolitik 1933-1939,D(u|¨)sseldorf,1971.
    [36]Voigt,Johannes H.:Hitler und Singapore,in:"VfZ",1971,Heft 1.
    [37]Fabry:"Die Sowjetunion und das Drite Rritte Reich.Eine dokumentierte Ceschite der deutsch-sowjetischen Beziehungen von 1933 bis 1941",Styttgart 1971.
    [38]Institut f(u|¨)r Zeitgeschichte,(Hrsg.),Deu-tsche Geschichte seit dem Ersten Weltkrieg' B.2.Stuttgart,1973.
    [39]Hildebrand K.,Deutsche Auβenpolitik 1933-1945:Kalk(u|¨)l oder Dogma? 2.(u|¨)ber-arbeitete Auflage,Stuttgart,1973.
    [40]Grew,J.,Ten Years in Japan,New York,1944,First Greenwood Reprinting,1973.
    [41]Albrecht Tyrell,Vom Trommler zum F(u|¨)hrer,M(u|¨)nchen,1975.
    [42]Klaus Hildebrand,Deutsche Arssenpolitik 1933-1945,Kalk(u|¨)l oder Dogma? 3.Aufl.,Stuttgart u.a.1976.
    [43]Karl Dietrich Erdmann,Die Zeit der Weltkriege.(Gebhardt,Handbuch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9.Aufl.,B.4.) Stuttgart,1976.
    [44]Fritz Fischer,Zum Problem der Kon-tinuit(a|¨)t i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uon Bismarck zu Hitler,in:ders.,Der Erste weltkrieg und das deutsche Geschichtsbild,D(u|¨)sseldorf,1977.
    [45]Haffner,S.,Anmerkungen zu Hitler,M(u|¨)nchen,1978.
    [46]Wolfgang Michalka,Ribbmtrop und diedeutsche Weltpolitik 1933-1940,M(u|¨)nchen,1980.
    [47]lan Kershaw,The F(u|¨)hrer Image aud Political Integration,in:Hirschfeld u:Kette-nacker,(Hrsg.),Der"F(u|¨)hrerstaat":Mythos und Realit(a|¨)t Stuttgart,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