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乾隆朝佛教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乾隆朝佛教政策层出不穷,纷杂多变,在清代二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中显得格外特殊,对这一时期的佛教政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当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乾隆朝佛教政策从提出到实施、修改、废弛、取消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爬梳,在理清其内在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究其政策制定的原因,剖析其政策实施的影响,并试图从佛教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
     全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四章,其中第二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第一章,乾隆朝所处的历史背景。在展开对佛教政策的研究前,从宏观的角度对乾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一简要的概括,以了解其产生、演变所对应的历史环境。
     第二章,乾隆朝的佛教政策。乾隆帝即位伊始,便推出了一系列的佛教政策,包括管束宫廷僧人、禁止擅造寺观庙宇及加强对僧尼女冠的禁约等,而其核心内容,则是以恢复度牒制度为基础的“佛道新政”,包括督抚奏报僧道制度、造送僧道四柱清册制度等,这一系列新政延宕三四十年,投入成本巨大,取得成果有限,最终全部废弛。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中的重要转折节点是本章考察的重点。
     第三章,乾隆朝佛教政策制定的原因。本章从历史影响、少年印象和即位后对佛教的再认识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乾隆之前清代各朝的佛教政策对乾隆帝政策的制定具有深远影响,而其中又以雍正朝政策为最;时隔久远的历史经验之外,乾隆帝少年时代的佛教体验,他对佛教的观感与态度是影响其政策制定的第二个方面,笔者主要利用乾隆帝少年时代的诗文集《乐善堂全集》对其进行了考察;与少年时代得到的偏于理想主义的佛教经验不同,即位后的乾隆帝逐渐认识到不容乐观的佛教现实,而这种观察随后直接影响到了乾隆朝佛教政策的修正乃至废弛,笔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乾隆帝《御制诗集》中的诗文作为史料进行研究。
     第四章,乾隆朝佛教政策的影响。本章从笔记、小说、文集乃至法律案例入手,考察乾隆朝时期的佛教现实,并分析其与乾隆朝佛教政策间的因果关系,认为两者间互为因果,虽然乾隆朝佛教政策目的积极、立意良好,但由于方法简单、执行无力,最终难免失败,从历史的角度对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五章,对清代佛教衰落说的重新评估,是全文的总结。针对学界普遍认同的清代佛教整体衰落之说进行反思,认为不能笼统一言以蔽之,在对佛教划分出不同层次之后,我们会发现,清代以僧侣为主体的传统佛教确实是衰落了,榷木邮糠鸾坛晌缁嵝碌乃枷胱试?而民众佛教则以种种不同面貌蓬勃发展,逐渐融入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之中。
During Qianlong regime, Buddhism policies were intricate and changed usually, which makes it especially unusual for this period of two hundred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tudy of the Buddhism policy during Qianlong regime in the Qing Dynasty should be valuable i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entire process of Buddhism policy was arranged, on the basis of clear context of its internal development policy,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 And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Buddhism.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introduction, the body, conclusions, part of the body of a total of four chapters, of which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e fifth chapter is part of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Qianlong. Before commencing on the policy of Buddhism Studies, 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 of the Qianlong'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ake a brief summary to find out how they produce, corresponding to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second chapter, the Buddhism policy during Qianlong regi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anlong Emperor ascended the throne, will launch a series of Buddhism policies, including control the Royal court monks, prohibit the monks private building of the temple and ban some of the female to be the nun, and so on, while the core content, which was called "the Buddhism New policy " including to restore the system of Dudie which mean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xempt, the system of the official report the number of the monk, building inventory to send monk four-post system, this series of the New policy delayed three to four decades, to pay a huge cost, with limited results, all of breakdowns in the final. Th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n important node in this chapter is the focus of study.
     The third chapter, the reason of the Buddhism policy during Qianlong regime. This chapter is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the impact of the history, the impression of Buddhism in Qianlong's youth and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ism after the enthronement, the conventional Buddhism policy of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policy of Yongzheng, impacted Qianlong's policy-making; besides the history experience, the Buddhism experience in the youth , his Buddhism'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affected the policy either, this part is to carry out the study primarily through the youth poetry collection of Qianlong, "乐善堂全集," the Buddhism experience of youth tended to be the idealism, when Emperor Qianlong growing up ,he recognize the gloomy reality of the Buddhism gradually, his judgment of the reality influenced his policy to a better or a worse aspect. This part is studied primarily through the poetry collection of Qianlong, "御制诗集"
     ChapterⅣ, the influence of the Buddhism policies during Qianlong regime. From the essays, novels, and eve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ases, study the reality of Buddhism, and to analyze its policies and Buddhism between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the policy had a good goal, but it's simple and hard to be implemented, so the fail of the policy was inevitably.
     ChapterⅤ, the decline of the Qing Dynasty Buddhism, is the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For scholars generally agree that the overall decline of the Qing Dynasty Buddhism said to reflect that there must not be a word in Buddhism into a different level, we find that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monk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ditional Buddhism is indeed a decline of the Instead, the Buddhism lay new ideas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Buddhism are all sorts of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face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gradual integr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life.
引文
1[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59页。
    1 比丘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1,第93页。
    1 赵轶峰:《明太祖的国家宗教管理思想》,收于赵轶峰著《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第3页。
    1 《清高宗实录》卷1367,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丁酉,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334页。以下所用清实录均为中华书局版,不再一一标注。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雍乾户部银库历年存银数》,载《历史档案》1984(4)
    1 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第343页。
    2[美]何伟亚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33页。
    3[英]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龙与狮的对话:英使觐见乾隆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69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十月初九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315页。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二笔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353页。
    3[清]昭梿:《啸亭杂录》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3页。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南宁: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9,第239页。
    1 参见冯尔康:《雍正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546-549页。。
    2 《苏州织造海保奏覆与超盛商酌待超源到来令其入住怡贤寺并缴朱批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29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97页
    3 《世宗御制拈花寺碑文》,收于[清]于敏中编《日下旧闻考》卷54,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第877页。
    4 《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文》,收于[清]于敏中编《日下旧闻考》卷101,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第1681页。
    5 雍正自诩宗师:“未及半载而王大臣之能彻底洞明者,遂得八人。……至在内焚修之沙门羽士,亦有同时证入者六人。”沙门、羽士即指拈花寺方丈超善若水、万寿寺方丈超鼎玉铉、海会寺方丈超盛如川,觉生寺文觉禅师元信雪鸿、圣因寺悟修禅师明慧楚云,以及妙正真人娄近垣。见《当今法会·御制序》,《御选语录》卷19,《卍续藏经》第1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页754-755。
    1 《当今法会·皇四子和硕宝亲王长春居士示超鼎》,《御选语录》卷19,《卍续藏经》第1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页764-765。
    2 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58页。
    1 《懋勤殿档》转引自陈垣:《清初僧诤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85-86页
    2 《拣魔辨异录·上谕》,《卍续藏经》第11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页383-384。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九月初六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257-258。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9,第272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十月十六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324-326。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其内容为乾隆帝朱批增添。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7册(上谕内阁),雍正四年十二月初八,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7页。
    3 《清世宗关于佛学的谕旨》,文献丛编,1930,第3辑,第1-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6册(上谕内阁),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211-212。
    1 《山西巡抚石麟奏覆密谕访查丛林寺庙有无圣谕字迹僧人抄录语录稿本及书籍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29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828页。
    2 《山西巡抚石麟奏报查得僧人明铨心明所纪《纶音录》等书集四种送部销毁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3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页914-915。
    3 《江南总督赵弘恩奏报遵旨密行三省藩臬查访丛林寺庙有无关系列祖语录等事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3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16页
    4 《苏州织造海保奏报访得《帝王明道录》旧刻本及版片缴呈御览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3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914页
    5 薛允升:《读例存疑》卷9,光绪三十一年京师刊本
    1 万有文库本《清朝文献通考》,卷197,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第6615页。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288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九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351页。
    2 这一点可从乾隆元年二月己丑谕中得到佐证:“此亦专为应付僧、火居道士而言也,名山古刹、闭户清修者在所不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乾隆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1,第21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393页。
    2 同年九月曾有谕旨,清查寺庙斋田、产业,立案造册,“并严禁胥役地保,恐吓索诈等弊。……官吏不必概行清查,以致生事之徒借称功令,互相告讦、扰累地方。”说明在政策制定时,便已经估计到会有人借机钻营,上下其手。而清查一事与“资产归公”的传闻相结合,遂造成僧道的普遍恐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298-299。
    1 《杭州织造隆昇奏覆亲赴奉化县西峰寺查看估修庙宇现存田产并将昌衡等逐出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29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93页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乾隆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1,第21页。
    3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2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889a-890a。以下使用之会典则例如未注明均为此本。实录本有数言颇重要,为会典所略:“清厘僧道之法莫善于给度牒,而给度牒之法必尽令其恪守清净。”《清高宗实录》卷16,乾隆元年四月庚午,页433b-434a。
    1 督抚转饬地方官清查造册、会齐送部的时限即为“于文到三月内。”《清高宗实录》卷16,乾隆元年四月庚午,页433b-434a。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乾隆元年七月十六日,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1,第101页。
    3 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47-256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一册,乾隆二年三月十一日,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1,第162页。
    2 《清高宗实录》卷69,乾隆三年五月壬申,页110a。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较实录详细,兹不赘述。
    3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622册第891页。
    1 《清高宗实录》卷94,乾隆四年六月戊寅,页435 b-436 a。
    2 《清高宗实录》卷99,乾隆四年八月戊寅,页510 a
    3 《清高宗实录》卷101,乾隆四年九月癸酉页531 a。
    4 《清高宗实录》卷106,乾隆四年十二月丁丑页586b-587 a。
    5 《清高宗实录》卷130,乾隆五年十一月庚辰页893 a-893 b。
    1 《清高宗实录》卷186,乾隆八年三月辛酉页399 b-400 a。
    2 《清高宗实录》卷210,乾隆九年二月辛酉页705 a。
    3 《清高宗实录》卷218,乾隆九年六月甲寅页810 a。
    4 《清高宗实录》卷241,乾隆十年五月庚子页110 b。
    1 《清高宗实录》卷242,乾隆十年六月己酉页123 a-123 b。
    2 清高宗:《御史有以沙汰僧道为请者》,《御制诗初集》卷3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83页。
    3[清]昆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501,北京:中华书局,1991,页800 b。
    1 《清高宗实录》卷455,乾隆十九年正月庚午页925 b。
    2 清高宗:《节俭论》,《御制文二集》卷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11页。
    3 《清高宗实录》卷817,乾隆三十三年八月乙酉页1087 a。
    4 《清高宗实录》卷820,乾隆三十三年十月戊辰页1137 a。
    1 《清高宗实录》卷952,乾隆三十九年二月癸巳页909 a。
    2 如乾隆三十五年,广西巡抚陈辉祖奏称:“广西僧道官悬缺甚多,而合例选补之戒僧。清微灵宝道士甚少。……至偏僻州县,向无领牒各项僧道者。”《清高宗实录》卷874,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丙戌页724 a。
    3 《清高宗实录》卷960,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癸巳页1017 b-1018 a。
    4 《清高宗实录》卷960,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甲午页1017 b-1018 a。
    5 《清高宗实录》卷1003,乾隆四十一年二月癸亥页1018 a。
    1 杨健《清代保甲制度与基层僧众管理》,佛学研究,2007(16),第159页。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政策最初制定与最后实施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性,杨健的研究以《保甲书辑要》为主要参考资料,而保甲书辑要只是一种指导性文件汇编,其与社会现实具体情况之间的差异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2册,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287页。
    3 《清太宗实录》卷10,天聪五年闰十一月庚戌页146 b-147 a。
    1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第622册,页883-884。
    2 《清圣祖实录》卷248,康熙五十年十二月丁卯,页462 b-463 a。
    3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第622册,页886-887。
    4 参看拙作:《皇太极佛教政策探研》,社会科学辑刊,2008(4),第130页。
    5 “顺治十四年冬十月,海会憨璞性聪和尚,结制万善殿。先是,上狩南苑,因幸海会。延见聪召对称旨,复召入禁庭问佛法大意,乃诏结冬万善殿,赐明觉禅师号。”[清]纪荫编纂《宗统编年》卷32,《卍续藏经》第1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第491页。
    6 汤若望基于天主教的立场痛诋佛教,曾劝顺治“既不应当给他们修庙,亦不应给他们建塔”见[德]魏特:《汤若望传》,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第263页。
    7 “释老之书,向亦曾浏览,深知其虚幻,无益于政治。……释道之教,弃绝五伦,根本既失,其余言论更何着落。《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人并列而为三才。今释道之教生生之理已绝,是使三才且有时而穷,此接其大体错谬,不待辨而自明者也。”《圣祖仁皇帝御制文初集》卷27,《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348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页234-235。
    8[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5,页396-397。
    1 《清高宗实录》卷38,乾隆二年三月己亥,页695 a。
    2 《清高宗实录》卷186,乾隆八年三月辛酉,页400 a。
    3 参看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页505-511。
    4 贺香绫:《乾隆皇帝对北京寺庙之赞助》,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5,页99-104。
    5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第622册,第885页。
    6 李孝聪:《城市职能建筑分布》,收入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第201页。
    7 前因居士:《日下新讴》,《文献》,1982(4)。
    8 《清高宗实录》卷13,乾隆元年二月己丑,页384b。
    1 《清高宗实录》卷16,乾隆元年四月庚午,页434 a。
    2[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1,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页36。
    3 《清高宗实录》卷38,乾隆二年三月己亥,页694 a-695 a。
    4 《明太祖实录》卷86,洪武六年十二月戊戌,第1537页。
    5[清]尤侗:《艮斋杂说》卷4,康熙二十九年尤侗自序版,第11页。
    6[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1,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页35。
    1[清]张心泰《粤游小志》,收于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9帙,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5,第307页。
    2 清高宗:《白涧行宫晚坐》,《御制诗集三集》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17页。
    1[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第1册,上海:中华书局,1915,第103页。
    2[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页17、页142。
    3[元]宇文懋昭撰:《大金国志》,收入兴振芳主编:《辽海丛书续编》第1册,沈阳:沈阳市古籍书店,1993,第78页。
    4[宋]洪皓:《松漠纪闻》,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第31页。
    1 参见辽海丛书本明嘉靖十六年重修《辽东志》卷1,“地理”,页365-366及辽海丛书本明嘉靖四十四年《全辽志》卷4,“故迹”,页636-637。
    2 见《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重建永宁寺记》载杨旸主编:《中国的东北社会(十四一十七世纪)》,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页137-149。
    3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69页。
    1 《明太祖实录》卷14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62,第2262页。
    2 谢重光,白文固著:《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西宁人民出版社,1990,第251页。
    3 苏晓东为文称据明实录载,另在呼兰河流域之兀者卫亦建有僧纲司,但未明示出于实录何处,见苏晓东:《明初建州卫及其僧纲司设置》,博物馆研究,2001(2),页46-48。
    4 辽阳市文物管理所编:《辽阳碑志选》,内部资料,1976,页11-13。
    5 杨旸主编:《中国的东北社会(十四一十七世纪)》,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第342页。
    1 《明太宗实录》,卷18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62,第1978页。
    2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72页。参见薛虹、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第342页。
    3 《明宣宗实录》,卷47、卷89、卷90、卷107,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62,第1148页、第1155页、第2045页、第2056页、第2386页。宣德八年这次,实录记载作“出思班”。
    4 《明太宗实录》,卷107,永乐八年八月乙卯,第1386页。
    5 《明宣宗实录》,卷60,宣德四年十二月戊寅,第1427页;卷104,宣德八年八月甲午,第2328页。此佛家奴不但是弗提卫指挥同知,而且还参与了亦失哈对奴儿干地区的巡视,并在《重建永宁寺碑记》中留下名字作“弗家奴”,他对建寺立碑的热情或许正反映了其宗教信仰的倾向。
    6 《明宣宗实录》,卷103,宣德八年六月甲子,第2310页。与前述佛家奴一样,此人也出现在《重建永宁寺碑记》中,作“王官音保”。
    7 冯尔康:《十七世纪满族人的命名》,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1),第87页。参考刘小萌:《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民族研究,2001(4),第94页。
    8 《李朝实录·成宗大王实录》卷12,载池内宏编《明代满蒙史料·李朝实录抄》第7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页220-221。
    1 故宫排印本《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潘喆等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页306。
    2 故宫排印本《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潘喆等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页316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29页。
    4[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850页。
    5 李勤璞:《民众信仰与国家建构:关于黑秃阿喇的七大庙》,欧亚学刊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267页。
    7 赵毅、刘庆宇《清建国前女真人之佛教信仰》,《史学月刊》,2008(9),页29-35
    1 《崇德七年奏事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页。《清太宗实录》同日纪事作:“喇嘛二十六名。僧人六十八名。”数目与档案同而身份互易,不知何者为是。《清太宗实录》卷59,崇德七年三月丙戌,页806 a。
    2 《清太宗实录》卷59,崇德七年三月丁亥,页807 b。
    1 《清太宗实录》卷10,天聪五年闰十一月庚戌,页146b-147a。
    2 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宗实录稿本》,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第14页。
    3[清]昆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92页。
    4 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一)》,《历史档案》2000(4)。
    5 《清太宗实录》卷6,天聪四年四月辛亥,页94b。
    1 “(天聪七年)是日,居住尼雅满之和尚、汉人来迎汗,进麻糖、藕粉。其麻糖、藕粉,八旗分之。每旗给和尚、汉人(?)二只,以资食用。”关孝廉:《<旧满洲档>谕册秘要全译》,见阎崇年主编:《满学研究》第一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08-409页。
    2 《清太宗实录》卷12,天聪六年十二月丙寅,第177页a
    3 《清太宗实录》卷28,天聪十年三月庚申,页356 b。《满文老档》中的记述略有不同:“尔喇嘛等造罪在此索取财物牲畜也。……嗣后,故其蒙古人为死人旋转轮结布幡之事,一律禁止。”《满文老档》天聪十年三月十五日。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06页。《东华录》中记述则相对简略,省略了很多重要的细节:“喇嘛等以供佛为名,潜肆奸贪,直妄人耳。蒙古诸人深信其忏悔超生等语,以至有旋转轮结布幡之事,嗣后俱宜禁止。”王先谦:《东华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8页。
    4 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一)》,《历史档案》2000(4)。
    5 《清太宗实录》卷34,崇德二年二月庚寅,页438 b。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卷,崇德三年七月十一日,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1 《敕谕道录司夏天明稿》,《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2年,第48页。
    2 《清太宗实录》卷31,崇德元年八月丁亥,页390b。
    3 《清太宗实录》卷5,天聪三年二月己亥,页69a-69b。
    1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92。本节引文除注明外,均出自会典该卷。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卷,顺治八年闰二月二十一日,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 《清世祖实录》,卷68,顺治九年九月戊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37页b。
    3 王先谦:《东华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15页。
    4 十五年题准:直省僧尼道士已经给过汉字度牒者,尽令缴出送部,照数换给清汉字度牒。并确核先年已纳银者,换给新牒;未纳银者,纳银给牒。
    1 《清圣祖买录》卷34,康熙九年十月癸巳,第10页。
    2[日]野上俊静等著、郑钦仁译《中国佛教通史》,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第159页。
    3[日]牧田谛亮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史(下) 》,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页109-110。
    4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二集》卷39,《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348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第710页。
    5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三集》卷34,《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349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第271页。
    6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21。《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348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第202页。
    7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四集》卷24,《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349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第566页。
    8 清世宗纂:《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632-633。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朝起居注》,康熙十二年癸丑十月初二日戊戌,北京:中华书局,1984,页124-125。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朝起居注》,康熙十二年癸丑十月初九日乙巳,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127页。
    3 参看清圣祖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卷9,《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75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页442-453。
    1[清]查慎行:《人海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页93-94。
    2 参看李卫撰:《畿辅通志》卷51“寺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 清世宗纂:《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79-80。
    4 清高宗饬撰:《秘殿珠林》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2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454-489。
    1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38,雍正元年六月十八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38,雍正元年八月初一日,同上书。
    3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24上,雍正二年九月十二日,同上书。
    4 《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奏谢天语褒嘉并缴朱谕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页146-147。
    1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18,无年月日期,因有“近阅年羹尧善后十三条”之语,事当在雍正三年十二月之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46,雍正四年七月初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06页。
    2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11下,雍正六年六月十一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69页。
    3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211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56,雍正五年四月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599-600.
    2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3,《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350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第49页。
    3 自康熙五十一年正月延僧坐七、“洞达本来”,到康熙五十二年正月踏末后一关、“得大自在”,胤禛“平生参究因缘”为期整整一年,此后与章嘉·阿旺洛桑却丹、迦陵性音、调梅明鼎等僧侣来往密切。《御选历代禅师语录后集下·御制后序》,《御选语录》卷18,《卍续藏经》第1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 页702-703。
    1 清朝后妃多笃信佛教,自努尔哈赤时期起即已如是,然后妃多来自蒙古,至于乾隆母后则为满洲镶黄旗。
    2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陈庆英、马连龙译:《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卷5,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第92页。
    3 陈庆英:《章嘉·若必多吉与乾隆皇帝》,《中国藏学》,1988(1),第124页。
    4 清高宗:《题栖云楼》,《御制诗五集》卷2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35页。
    5 清高宗:《栖云楼叠去岁韵》,《御制诗五集》卷3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1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4页。
    6 “章嘉宣诵处,窣堵忽崇椒。”清高宗:《灵鹫峰文殊寺五依皇祖元韵》,《御制诗五集》卷7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9页。
    7 清高宗:《镇海寺四首》,《御制诗五集》卷7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1页。
    8[清]赵翼:《簷曝杂记》,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17页。
    1 清高宗:《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序》,《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350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第236页。以下简称摛藻堂本
    2 清高宗:《过觉生禅房》,《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1,摛藻堂本,第468页。
    3 清高宗:《秋日过广通寺》,《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2,摛藻堂本,第474页。
    4 清高宗:《游法海寺即景》,《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1,摛藻堂本,第466页。
    5 清高宗:《秋日同二十四叔父五弟游玉泉诸名胜即事誌兴用爽气澄兰沼秋香动桂林为韵十首》,《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2,摛藻堂本,第475页。
    6 清高宗:《同五弟舟过万寿寺小憩》,《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8,摛藻堂本,第529页。
    7 清高宗:《冬至后一日同二十四叔父五弟游西苑试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8,摛藻堂本,第523页。
    8 清高宗:《舟过万寿寺小憩禅院忆旧有作》,《御制诗初集》卷2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46页。
    9 清高宗:《德寿寺六韵》,《御制诗二集》卷1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402-403。
    1 清高宗:《觉生寺大钟》,《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19,摘藻堂本,第449页。
    2[清]于敏中编《日下旧闻考》卷99,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第1646页。
    3 清高宗:《夜闻觉生寺钟》,《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1,摛藻堂本,第463页。
    4 清高宗:《寒夜闻霜钟》,《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3,摛藻堂本,第480页。
    5 清高宗:《度竹钟声》,《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0,摛藻堂本,第458页。
    6 清高宗:《野寺残阳》,《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1,摛藻堂本,第468页。
    7 清高宗:《西山晴雪》,《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4,摛藻堂本,第487页。
    8 清高宗:《奉和二十一叔父用蝉联体赋得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原韵》,《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6,摛藻堂本,第509页。
    9 清高宗:《过雪上人禅房》,《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8,摛藻堂本,第532页。
    10 清高宗:《雨中访僧不遇》,《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30,摛藻堂本,第543页。
    1 清高宗:《德寿寺古鼎歌》,《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15,摛藻堂本,第413页。
    2 清高宗:《丈室》,《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15,摛藻堂本,第417页。
    3 “门枕秋河冷,堂堂法界宽。坐参真瓠落,小憩且盘桓。塔影含烟直,檐铃奏响残。徘徊无一事,何用觅心安。庭有参天柏,阶饶匝地花。鸟栖喧皓月,鹤立对晴霞。寥寂钟鱼静,萧闲山水嘉。阇黎公案熟,让客赵州茶。禅房隐修竹,杖策试幽寻。路僻莓苔长,人闲花木深。梵经书贝上,古衲挂庭阴。扫石聊跏坐,悠然尘外心。”清高宗:《万寿寺方丈小憩》,《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39,摛藻堂本,第548页。
    4 清高宗:《过雪上人禅房》,《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8,摛藻堂本,第532页。
    5 清高宗:《夜雨斋中焚香》,《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0,摛藻堂本,第452页。
    6 清高宗:《冬夜》,《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30,摛藻堂本,第542页。
    7 清高宗:《夜坐》,《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8,摛藻堂本,第523页。
    8 清高宗:《长孙皇后论》,《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5,摛藻堂本,第320页。
    9 清高宗:《北魏世祖拓拔焘论》,《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4,摛藻堂本,第318页。
    1 清高宗:《理安寺》,《御制诗二集》卷7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39页。
    2 清高宗:《永佑寺舍利塔记》,《御制文二集》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44页。
    3 清高宗:《净慈寺瞻礼》,《御制诗三集》卷4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3页。
    4 清高宗:《理安寺》,《御制诗三集》卷4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2页。
    5 清高宗:《题德寿寺》,《御制诗三集》卷9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57页。
    6 清高宗:《广安寺》,《御制诗四集》卷3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89页
    7 清高宗:《题旃檀林》,《御制诗四集》卷3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96页。
    8 清高宗:《灵鹫峰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御制诗五集》卷7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6页。
    1 清高宗:《题严羽沧浪集》,《御制诗四集》卷4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115页。
    2 清高宗:《题顾宪成解论语四勿》,《御制诗四集》卷5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244页。
    3 清高宗:《法藏寺》,《御制诗五集》卷4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1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54页。
    4 清高宗:《题德寿寺禅房》,《御制诗初集》卷3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67页。
    5 清高宗:《过独乐寺戏题》,《御制诗初集》卷3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67页。
    6 清高宗:《万松寺》,《御制诗三集》卷5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180页。
    7 清高宗:《西甘涧》,《御制诗四集》卷2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33页。
    8 清高宗:《千相寺六韵》,《御制诗三集》卷8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03页。
    1 清高宗:《长河进舟过万寿寺不入》,《御制诗三集》卷8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97页。
    2 清高宗:《过广源闸换舟遂入昆明湖沿缘即景杂咏》,《御制诗三集》卷9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87页。
    3 清高宗:《命张若澄图镇海寺雪景因而有作》,《御制诗二集》卷1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86页。
    4 “浙江俗称僧海,乃衲子卓锡胜地。近十年来不特指月清机、宗风透彻者罕见,即精通教律者亦未闻其人,丛林凋谢可胜太息。”《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38,雍正元年六月十八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 清高宗:《用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韵》,《御制诗三集》卷4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2页。
    6 清高宗:《叠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韵》,《御制诗四集》卷7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71页。
    7 清高宗:《再叠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韵》,《御制诗五集》卷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335-336。
    8 清高宗:《憩赵州柏林寺》,《御制诗二集》卷2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65页。
    9 清高宗:《普圆院》,《御制诗五集》卷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342-343。
    10 清高宗:《上方寺》,《御制诗二集》卷3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13页。
    11 “客心惜颓废,僧意冀檀那。欲拟从其愿,民财虑费多。”清高宗:《昭庆寺》,《御制诗二集》卷2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33页。另有一寺被火焚毁,但乾隆帝也认为“道左翼檀那,识之尚未逮。”不愿拨款重建。清高宗:《慈云寺》,《御制诗二集》卷3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07页。
    1 清高宗:《显通寺即事》,《御制诗三集》卷1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42页。
    2 清高宗:《双峰寺》,《御制诗三集》卷4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90页。
    3 清高宗:《惠山寺四叠旧作韵》,《御制诗四集》卷6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46页。
    4 清高宗:《曾闻》,《御制诗初集》卷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187页。
    5 清高宗:《再至云林寺》,《御制诗二集》卷7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41页。
    6 清高宗:《题净慈寺方丈》,《御制诗三集》卷4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3页。
    7 清高宗:《二月朔日初游潭柘岫云寺作》,《御制诗初集》卷2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39页。
    8 清高宗:《招提寺》,《御制诗二集》卷1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85页。
    1 清高宗:《理安寺》,《御制诗三集》卷3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71页。
    2 清高宗:《碧云寺》,《御制诗二集》卷5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189页。
    3 清高宗:《惠山寺叠前韵》,《御制诗三集》卷2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05页。
    4 清高宗:《天成寺》,《御制诗三集》卷4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92页。
    5 清高宗:《五依皇祖华山诗韵》,《御制诗四集》卷7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52页。
    6 清高宗:《碧峰寺》,《御制诗四集》卷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50页。
    7 清高宗:《碧峰寺》,《御制诗四集》卷9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753页。
    8 张宝章、严宽:《京西名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页42-43
    9“ 偶晤真僧参指月,旋瞻古佛卧袈裟。”清高宗:《赐普觉青崖和尚叠旧作韵》,《御制诗初集》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216页。
    10 清高宗:《秋日普觉寺》,《御制诗初集》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216页。
    11 清高宗:《香山示青崖和尚》,《御制诗初集》卷1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267页。 书馆,1986,第507页。数日后乾隆帝另作一首《题青岩和尚禅室》以致纪念,见同书同卷,第512页。
    1 清高宗:《弘恩寺杂咏》,《御制诗二集》卷2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79页。
    2 清高宗:《弘恩寺二首》,《御制诗二集》卷6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286页。
    3 清高宗:《弘恩寺题词》,《御制诗二集》卷1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79页。
    4 清高宗:《弘恩寺》,《御制诗四集》卷7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80页。
    5 清高宗:《坐云栖寺静室复得四绝句》,《御制诗三集》卷2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页595-596。
    6 清高宗:《东竺庵》,《御制诗五集》卷1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69页。
    7 清高宗:《昭庆寺》,《御制诗二集》卷7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34页。
    8 清高宗:《灵岩寺四叠前韵》,《御制诗四集》卷3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80页。
    9 清高宗:《赐永济兴洞和尚》,《御制诗二集》卷2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541页。
    10 清高宗:《跋马过常州至舣舟亭进舟遂成是首》,《御制诗二集》卷6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16页。
    1 清高宗:《慧居寺再叠乙酉韵》,《御制诗五集》卷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0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362页。
    1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490页。
    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251页,此数字出自《清高宗实录》卷157。
    3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832页。
    4 杨健的论文,从其他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将废除度牒制度归结为五个内因与四个外因,参看杨健:《乾隆朝废除度牒的原因新论》,《世界宗教研究》,2008(2),页24-28。
    1 乾隆帝重“堵”轻“疏”,这在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很多问题上都有所体现,或许也是其统治特色之一。
    2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341页。
    1 参看《王树勋》[清]昭梿:《啸亭杂录》卷8,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36页。《和尚太守》[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童随笔》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23页。《舒铁云和尚太守谣》[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289页。
    2[清]佚名:《燕京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页124-125。
    3[清]昭梿:《啸亭杂录》卷8,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34页
    1[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初笔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69页。
    2 朱珮莹:《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3。
    3 俱见《皇朝通典》卷84,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页2648-2650。
    1 参看[日]镰田茂雄著,郑彭年译:《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286页。
    1 参看[荷]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6页。
    2[清]颜元《四存编》,存人编卷1,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第131页。
    3[清]孙家淦《南游记》,收于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6,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页276-277。
    4[清]袁枚《答项金门之信》,《小仓山房尺牍》卷7,上海:新文化书社,1931,第107页
    5 参看陆宝千《乾隆时代之士林佛学》,收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5卷《明清佛教史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页319-343。
    1 参看潘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他对传统的“鸦片说”提出了新认识。刊载于《深圳特区报》,2001年12月16日。
    2 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第13页。
    1[清]顾炎武:《日知录之余》卷3,清宣统二年邹福保刻本,第28页。
    2 参见[加]卜正民:《葬礼和宗族建设》(Funerary Ritual and the Building of Lineages),讨论理学家反对佛教葬礼及其无效性。转引自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100页。
    3 《浙江布政使张若震奏请严禁佛戏以厚风俗摺》,收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3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78页。
    4[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第15页。
    5[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第18页。
    1[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第28页。
    1 《卍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2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
    3 《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4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22册
    5[清]昆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北京:中华书局,1991
    6 万有文库本《清朝文献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7 万有文库本《清朝通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7[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4
    8[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华书局,1989
    9[清]清圣祖:《御制诗文集》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348-349册
    10[清]清世宗:《御制文集》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350册
    11[清]清世宗:《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6-417册
    12[清]清世宗:《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4-415册
    13[清]清世宗:《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17册,
    14[清]清高宗:《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350册
    15[清]清高宗:《御制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301册
    16[清]清高宗:《御制诗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302册-1311册
    17[清]鄂尔泰、张廷玉:《国朝宫史》,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18[清]福格:《听雨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59
    19[清]蓝鼎元:《鹿洲全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20[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1[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2[清]查慎行:《人海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23[清]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陈庆英、马连龙译:《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民族出版社,1988
    24[清]佚名:《燕京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25[清]颜元《四存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26[清]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
    27[清]尤侗:《艮斋杂说》,康熙二十九年尤侗自序版
    28[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29[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30[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上海:新文化书社,1931
    32[清]昭槤:《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
    33[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4 关嘉录、佟永功、关照宏译:《天聪九年档》,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35 季永海、刘景宪译编:《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沈阳:辽沈书社,1988
    36 蒋良骐:《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
    37 李林译:《满文旧档》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38 辽大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一至三册)》,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
    39 辽大历史系:《清太宗实录稿本》,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
    40 辽阳市文物管理所编:《辽阳碑志选(一)(二)》内部资料,1976
    41 潘喆、孙方明、李鸿彬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二)(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989,1991
    42 沈国冕修:《兴京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1974
    43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
    44 徐恒晋点校:《栅中日录校释 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
    45 徐恒晋点校:《建州纪程图记校注》,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46 徐珂编:《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
    47 赵恭寅、曾有翼纂:《沈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1974
    4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老档》,北京:中华书局.1990
    4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安徽:黄山书社,1998
    5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
    5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5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5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78-1990
    56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盛京刑部原档》,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5
    5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一至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1989
    58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员工福利委员会,1972
    1[德]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
    2[加]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荷]许里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美]何伟亚著 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日]稻叶君山著,但焘译:《清朝全史》,上海:中华书局,1915
    7[日]野上俊静著,郑钦仁译:《中国佛教通史》,牧童出版社,1978
    8[英]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龙与狮的对话:英使觐见乾隆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 比丘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1
    10 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陈垣:《清初僧诤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4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5 德勒格:《内蒙古喇嘛教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6 杜继文:《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1
    17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8 方立天:《中国佛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9 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20 冯尔康:《雍正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1 郭朋:《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22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23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24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89
    25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89
    26 李尚英:《中国清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7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8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北京:中华书局,1959
    29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0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1 邱高兴:《一支独秀:清代禅宗隆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32 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
    33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34 王云英:《清代满族服饰》,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5
    35 王云英:《再添秀色:满族官民服饰》,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36 吴立民:《禅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7 萧一山:《清代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
    38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39 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40 杨旸:《中国的东北社会(十四-十七世纪)》,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41 于本源:《清王朝的宗教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2 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43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1 陈庆英:《章嘉·若必多吉与乾隆皇帝》,《中国藏学》,1988(1)
    2 冯尔康:《十七世纪满族人的命名》,《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1)
    3 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世宗关于佛学的谕旨》,《文献丛编》,1930(3)
    4 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一)》,《历史档案》2000(4)
    5 李勤璞:《民众信仰与国家建构:关于黑秃阿喇的七大庙》,《欧亚学刊》,2005,(5)
    6 刘小萌:《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民族研究》,2001(4)
    7 刘庆宇:《皇太极佛教政策探研》,《社会科学辑刊》,2008(4)
    8 贺香绫:《乾隆皇帝对北京寺庙之赞助》,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5
    9 苏晓东:《明初建州卫及其僧纲司设置》,《博物馆研究》,2001(2)
    10 杨健:《清代保甲制度与基层僧众管理》,《佛学研究》,2007(16)
    11 杨健:《乾隆朝废除度牒的原因新论》,《世界宗教研究》,2008(2)
    12 赵毅、刘庆宇:《清建国前女真人之佛教信仰》,《史学月刊》,2008(9)
    1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雍乾户部银库历年存银数》,《历史档案》,1984(4)
    14 朱珮莹:《明清话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