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各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防范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的经验昭示世人,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危机密切关联。就20世纪80年代后的几次银行危机看,两者可谓“如影随形”,互为因果。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储蓄机构危机、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与银行不良资产均不无关联。巨额不良资产的积累危害银行流动性,引发金融危机,导致银行被迫紧缩信贷,结果加剧银行不良资产积聚。晚近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一再警醒各国政府,必须妥善应对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否则可能损及国家经济安全与政治稳定。
     我国在转轨期积累了高达数万亿银行不良资产,其分布规模广、数量大,由此产生的风险令人忧心。中央政府高瞻远瞩,在1999年专门成立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同时加强银行监管,实施金融改革。近10年来,通过一系列努力,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幅度已有明显下降。但仍需清醒认识到,银行与不良资产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不良资产率的上升有反复迹象。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我国银行参与表外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即便是发达国家,对表外资产的风险控制也没有成熟的经验。2007年美国“次贷之殇”告诫国人,对银行不良资产的防范与控制必须“两条腿走路”——兼顾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的质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重视银行不良资产法律问题的系统研究,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极具现实紧迫性。
     论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着手,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与各主要国家金融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角度,在比较法的视野中,系统研究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银行不良资产是什么?即银行不良资产概念与特征的界定问题。然后,回答不良资产是如何产生的?即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问题。最后是不良资产的化解与应对问题,其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存量角度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另一方面是从增量角度防范与控制银行不良资产滋生。
     全文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与成因,主要由第一章详细分析;第二部分是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主要由第二章至第四章,分三章阐述;第三部分是银行不良资产的防范,主要在第五章至第八章中论述。各章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比较法视野中的银行不良资产界定与成因。首先,文章界定了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和特征,并与不良贷款、不良债权、问题贷款等概念比较,及其与抵债资产的关系。然后,在比较各国银行危机的基础上,指出不良资产滋生的共性问题是:政府与银行关系定位、资产泡沫破裂、金融监管理念错位与监管容忍、信息透明度低,以及信贷管理松弛等。我国不良资产的发生与市场约束失效、银行债权保护薄弱、信用保障机制缺乏、银行监管与内控不力等法律问题有关。在全球化背景中,证券化及其衍生交易成为不良资产风险传染的新途径,因而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第二章:比较法视野中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主体问题。中央银行、政府机关与商业银行均从不同层面介入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但在比较法上,成立特殊机构集中处置不良资产为各国所常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与处置信托公司(RTC)虽同属特殊机构,但两者在性质、标的、职能与退出机制上均有差异,不应混淆。文章在比较各国经验基础上,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以及赋予金融机构特殊权力,以利于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三章:比较法视野中银行不良资产获取方式的法律问题。从各国实践看,银行不良资产的取得方式有整体受让与购买、信托及股本合伙等方式。其中,以信托方式取得不良资产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信托法律制度完整的国度,应成为取得不良资产的重要途径。在外资取得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实践中,存在产业政策约束与国家安全、资产评估与价格确定,以及债权类、股权类和实物类资产取得的法律障碍问题,影响外资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积极性。在外商合资方面,与韩国相比,我国在合资目标的明确性、市场效益的参与性、管理机构的复杂性,以及合资金融企业的合法性上都存在相应问题。
     第四章:比较法视野中的银行不良资产清收与交易问题。银行不良资产的交易有两种基本策略,即资产处置策略和债务重组策略。前者包括贷款清收、抵押物止赎、贷款出售和证券化等,后者主要是债权转股权和债务互换。文章在实证角度,对我国发生的“瑕疵”不良资产出售的法律性质、侵权认定及司法救济进行分析,并建议引入美国实践中的“陈述与担保条款”以完善交易模式。对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从比较法角度结合我国实践,对SPV的设立与构造、资产的真实销售与风险隔离,以及信用增级等展开讨论,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在债权转股权问题中,指出政策性债转股所面临的困境及商业性债转股的优势,并分析了我国实行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依据与问题。
     第五章:比较法视野中的银行债权保护与防范逃废债务问题。逃废银行债务是转轨国家银行不良资产大量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强化对银行债权的法律保护。除行政与刑事责任追究外,更主要的保护途径是民事手段。文章从合同与担保的市场交易制度、债务人破产清算与庭外和解制度,以及民事责任救济制度三方面论述各国与我国的银行债权保护问题。
     第六章:比较法视野中的银行监管与不良资产防范问题。各国银行法实践表明,强制发行次级债券、迅速矫正措施对完善资本充足监管与控制不良资产滋生具有重要价值。比较法上,风险集中与银行关联交易监管是银行不良资产防范中针对性最强的法律制度。就资产泡末与金融过度支持问题,文章从法律与监管角度分析美国房价泡末破裂与2007年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指出当前金融支持产业监管存在的问题:(1)证券化及其衍生交易打通信贷市场与证资本市场间的“防火墙”,使金融风险易相互传染;(2)对房地产贷款监管的态度与力度处于摇摆状态,贷款标准松弛,有效措施滞后;(3)对金融中介机构监管存在空白与盲点。最后,从房产功能与监管依据角度,对我国房产信贷监管现状进行反思。
     第七章:各国防范银行不良资产的内控机制研究。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能促使银行加强资产质量控制,以减少准备金的耗损,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给我国以有益启示。从各国银行危机的发生看,银行公司治理薄弱直接影响不良资产的控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各国立法对完善银行公司治理进行积极探索,其中,银行股权结构调整、董事责任强化,以及强制发行次级债券对促进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改善,实有裨益。银行不良资产透明度对增强银行市场约束具有显著作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各国立法均将银行信息披露作为促进银行改善不良资产状况的重要途径。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在文化基础、真实性、充分性、方法与频率,及豁免范围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章:防范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协作机制。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从监管趋同化与国际金融协作角度,对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新的滋生来源——证券化投资失败与衍生金融交易损失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当前证券化与衍生金融国际监管协作存在:规范之权威性缺乏的弊端;并对我国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制度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Historical experiences tell us that Non-performing Assets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NPAs) of banks and financial crisis are closely related. Take the several bank crises in the late 1980s as an example, we can find that NPAs of banks and financial crisis are so closely associated that they could be analogized as“shadows”to each other, and the two are both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 of the other's being. S &L Crisis of America in the late 1980s, Financial Crisis of Japan in 1990s,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and the U. S. Subprime Crisis in 2007, they are all closely related to NPAs of banks. Huge NPAs of banks do great harm to the liquidity of the banks, which could either be a trigger of financial crisis or a reason of tightening lending practice, and consequentially, the troubled or bad bank’s assets would inevitably accumulate. The frequent occurred financial crises warned world governments to take measures to handle the NPAs problems of the banks, both national economic safety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might be endangered.
     In this very transitional period, Chinese banks’have accumulated NPAs up to several thousand billion yuan, and the risks embedded in this huge sum of NPAs always make people feel uneasy. Lucki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ooked far ahead and China has already set up four financial Capital Management Company (AMC) to dispose the NPAs , and to strengthen the enforcement of bank regulations and to implement the financial reforms. In the recent 10 years, the extent of NPAs in Chinese banks has greatly decreased through a series of efforts. However, we must know that to fight against NPAs will be a“protracted war”for banks, the rise of the ratio of NPAs is a signal for its restoration. Meanwhile, in the world-wide the trend of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scope of the Chinese banks’off-balance business is continuously enlarging, and there are no ready-made experiences for risk control of off-balance sheet assets even in advanced countries. The U. S. Subprime Crisis in 2007 warned Chinese people,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the NPAs, we must“walk on two legs”, that is, giving attention to both on-balance sheet assets and off-balance sheet assets, otherwise, we might face a disastrous consequence.
     Therefore,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NPAs of bank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such a research is urgently needed.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logic of“What, Why and How”and mak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legal issues of NPAs with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law.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sure what the NPAs is, which invol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NPAs. Then, it is required to explain how the NPAs are produced, that is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NPAs. In the last, it is the question of resolving and replying the NPAs, which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 the one hand, the NPAs should be disposed through deposit asset,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NPAs can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through earned asset.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with a total of eight chapters: Part One involves the definition and cause of NPAs, which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Chapter One; Part Two illustrates the disposition of NPAs, which is set forth in Chapter Two、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Part Three addres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PAs, which is discussed mainly from Chapter Five to Chapter Eight. The detail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The definition and cause of NPAs of ban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law. First, the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NPAs comparing with the concept of NPLs, NPCs as well as the Problem Loans and illustrat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rogation Payment. Second,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the crisis faced by the banks over of each county,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common problems produced by NPAs,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bank, bursting of the assets bubbles, deregulation and forbearance of financ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lax management on credit funds etc. The arose of NPAs in our country is as a result of the legal issues such as the failure in market discipline, weak protection on the banks’debts, absence of credit guarantee mechanism, inadequate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securitization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come the new approaches for the NPAs risks to contaminate, which call us to pay highly close attention.
     Chapter Two: The issues of subjects who dispose the NPAs of ban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laws. The central bank,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commercial banks all participate in disposing the NPAs, in the comparative laws however, it is common for each country to establish a special organ to concentrate on disposing the NPAs. AMC and RTC are both such kind of special organs with apparent differences on characters, subject matter, functions and quit mechanism, which can not be confused.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experiences among the countries, the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advi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C in China and maintains that the AMC should be endowed some special power to facilitate its disposition on NPAs.
     Chapter Three: The legal issu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NPA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laws. From the practice of each country, the acquisition of NPAs includes transfer of NPAs, trust and equity partnership etc. Hereinto, trust shall become the important approach in acquiring the NPAs in a country with integrated trust legal system due to its special virtues. In the practice of acquiring NPAs by foreign capital in our country, there exist legal barriers including industry policy restriction, state safety, assets appraisal and price determination as well as the acquisition of equity, stock and physical assets, which may affect the enthusiasm for the foreign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NPAs disposal in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capital JV, in comparison with Korea, there exist corresponding problems in China involving JV target specification, market efficiency participation, management organs complication and financial JV legality.
     Chapter Four: The issues on recovery and transaction of NPA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laws. There are two basic strategies on NPAs’transaction, namely the asset disposal strategies and debt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The former includes loan collection, collateral foreclosure, loan sale and securitization etc. And the latter mainly involves debt-equity swaps and debt-for equity swap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in a practical way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flaw NPAs sales in China, torts determination and judicial remedy.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at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 clause practiced by US shall be introduced to perfect the transaction model. In terms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NPAs, the dissertation carries out discussion over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PV, assets true sales, risk-remote and credit enhancement combing our country’s practice. In addition,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thoughts. Concerning the problem of debt-equity swaps, the dissertation illustrates difficulties faced by policy debt for equity swap and virtues of commercial debt for equity swap as well as the legal basis and questions over commercial debt for equity swap.
     Chapter Five: The issues on creditor protection and escaping debts prevention in the comparative laws. Escaping bank debts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ducing bank NPAs in transitional countr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bank debts protection. Apart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remedies, the main protection instrument is the civil remedy.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bank debts protection in each country and China in terms of the contract and assurance market transaction system, debtor bankruptcy liquidation and out-of-court procedures as well as the civil remedies system.
     Chapter Six: Bank supervision and NPAs preven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laws. The practice of bank law in each country shows,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and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have important values on improving capital adequacy supervision as well as NPAs control. Under the comparative laws, regulation of affiliates and insiders transactions serves as the strongest pertinent legal system in NPAs preven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roblems of asset bubble and financial supportive exces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burst of US housing price bubble and it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2007, pin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upervision on finance support industry: (1)Securitization and its derivative transactions get through the Chinese wall between credit market and capital market, which leads to the mutual contamination of finance crisis;(2)Attitude and endeavor over housing credit supervision shows a sway character. The standards of loans are loos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are lag. (3)There are blanks and blind spots in the supervision on finance agencies. In the last, the dissertation introspects the status of our country’s housing credit supervision with the view of housing function and supervision basis.
     Chapter Seven: Bank NPAs disposal and transparency under comparative laws. The system of provision for loan losses may urge the banks to strengthen assets quality control in order to lose the loss of loan provision. The dynamic provisioning in Spain gives us instructive inspiration. After checking the bank crisis of other countries, the weak banking corporation governance affect directly the control of NPAs.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the regulations of each country makes active exploration in banking corporation governance improvement. Among them, bank equity adjustment, director duties strengthening and mandatory subrogation debt are beneficial to the banking corporation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NPAs transparency is remarkably helpful to enhance the banking market restriction. The Basle New Capital Agreement and the regulations of each country regar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the important instrument to improve NPAs status.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lture basis, authenticity, adequacy, ways and frequency as well as the exemption scope in bank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n China.
     Chapter Eight: NPAs control and international coordinated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with the view of supervision convergenc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ordination, the dissertation makes research on securitization investment failure and derivative finance transaction losses, which sever as new breeding resources of substantive NPAs of banks. The dissertation pins out that the regulations lack authority, which is a major weakness in current securitization and derivative finance international supervision coord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ertation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advice on improving finance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引文
1周小川主编:《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1页。
    1有鉴于此,本文在研究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时,虽然以信贷资产为主,但在不良资产防范上,也兼顾到银行投资、证券化与衍生交易所面临的风险与防范问题。
    2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3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4詹向阳:《论中国不良债权债务的化解》,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1吴德礼:《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式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2魏建、张虹:《论金融不良资产的清算——以中国不良资产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恽铭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黄志凌、何得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与运作设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5杨凯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6华秋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不良资产新视点》,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版。
    7石茂胜:《不良资产处置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李勇:《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9石俊志:《商业性债权转股权法律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李健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2傅华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3王雷:《巴塞尔协议与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思考》,2003年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沈悦:《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研究》,浙江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5张莜铠:《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6曾杰:《收购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7严丰慕:《运用外资并购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8王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定位研究》,湖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9腾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周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规制研究》,湘潭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1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2论文系汉语作品,受语境及篇幅的限制,本文献回顾中主要以汉语界的学术研究为主,关于外国文献主要就一些具有代表性,或作者认为有意义的作品进行回顾,其他资料可参考论文后的参考文献,在此不做赘述。
    1 See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 (2001).
    2 See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3 See Sonali Abeyrante, 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ts, Ashgate Dartmouth, 2001.
    4 See Byung-Tae Kim, Korea’s Banking Law Reform: Post Asian Crisis, Kluwer Law,2003.
    5 See Young Shim, Korean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risis and Reform, Kluwer Law,2000.
    6 See Tull Traisorat, Thailan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and the East Asian Crisis, Kluwer Law,1999.
    7 See Willi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 ( Second Edition), LLP, 19999.
    8 See Tobias M.C. Asser, Legal Aspects of Regulatory Treatment of Banks in Distress, IMF,2001.
    9 See Ross P. Buckley, Emerging Markets Debt: An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Market, Kluwer Law,2001.
    10 See Mitsuru Misawa,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roblem Loans in Japan: Is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Possible?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18 Colum. J. Asian L. 1, Fall, 2004, pp.33—158.
    1 See Joshua Michael Stolly , Subpriming Lending: Ohioans Fall Prey to Predatory Lending at Record Levels—What Next?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34 Ohio N.U. L. Rev. 289, 2008, pp.289—312;
    2 Richard D. Marsico, Ecomomic Justice : Subprime Lending, Predatory Lending, and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bligation of Banks, New York Law Scho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22 N.Y.L. Sch. J. Int'l & Comp. L. 365 (2003), pp. 365—376.
    1 [德]伯恩哈德·格罗斯非尔德:《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7页。
    1关于晚近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资产”定义的讨论,Se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Minutes of the July 26, 2006, Conceptual Framework Board Meeting, Elements 3: Asset Definition, pp.2—7; and Minutes of the October 17, 2007 Conceptual Framework Board Meeting, Phase B: Elements and Recognition, pp.2—8.
    2例如,我国《担保法》第34条规定的可抵押“财产”,《继承法》第3条规定的“个人合法财产”等。
    3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版,第235页。
    4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89页。
    1在历史上,“营业资产”一词最早由法国的Nicot所编撰的《法语宝鉴》中使用,到1727年,人们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该词,认为其指“一个商人的所有商品和货物”,但在19世纪以前,该词仅作为一个生活用语,未进入法律领域。
    2相关概念的定义可参考:[法] Michel de Juglart et Benjamin Ippolito, Cours de droit commercial, Huitieme edition, Editions Montchrestien, p. 341; [法] Paul Didier, Droit commercial, presser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p.361;转引张民安:《商法总则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319页。关于“商事营业资产”的意义、由来和相近概念可参见[法]Yves Guyon:《法国商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03—706页。
    3张民安:《商法总则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329页。
    4 [美]莉莎.布鲁姆、杰里.马卡姆著,李杏杏等译:《银行金融服务业的管制:案例与资料》,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1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和衍生金融交易,其不良资产范围有所扩大,银行从事投资交易以及一些中间业务所发生的损失也被纳入银行不良资产范畴,但本文主要论述信贷不良资产,在相关章节也会兼顾银行投资交易与中间业务中发生的不良资产。
    2此处的权利人包括:银行等信贷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受让该不良资产的法律主体。
    3关于“银行不良债权”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区别见本章下文“相关概念辨析”中的“1、不良资产、不良贷款与不良债权”。
    4例如印度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界定其实就是不良贷款,See Sumant Batra, Developing the Asian Markets for Non-Performing Assets: Developments in India,, OECD 3rd Forum on Asian Insolvency Reform, November 2003, pp.2—22; and OECD, Maximising Value of Non-Performing Assets:Proceedings from the Third Forum for Asian Insolvency Reform, November 2003.
    5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4页。
    1吴德礼:《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由于我国没有抵押止赎制度,根据禁止流质、流押的规定,银行因行使债权担保,如抵押劝、质押权,最后必须将担保财产变现为货币资产。
    3朱孟楠、杨琳:“中日银行不良债权成因比较分析”,载《日本学刊》,2006年第1期,第51—52页。
    4其中,非营运资产之范围包括:(1)抵债资产;(2)依《KAMCO法施行细则》的规定,金融机构为金融重建及企业正常化目的而欲出售之资产,包括因并购或处置金融机构取得的非营业用资产,以及根据立即纠正措施而须处理的资产等。(3)依企业税法、地方税法及其它法令规定属非营运资产者
    5台湾地区94.3.3金管银三第0948010251号令。
    6 91.3.25台财融三第0918010463号函。
    1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4页。
    2高圣智:“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及其处理”,载《金融参考》,1999(6),转引李建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美国关于bed debt的税务规定See 26U.S.C. Internal Revenue Code, Subtitle A - Income Taxes, CHAPTER 1 - NORMAL TAXES AND SURTAXES,Subchapter B - Computation of Taxable Income,PART VI - ITEMIZED DEDUCTIONS FOR INDIVIDUALS AND CORPORATIONS,Sec. 166. Bad debts.
    1在财务上,抵债资产作为一项非信贷资产,应根据资产市值提取减值准备。
    2财政部2005年5月27日发布的《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第三条第1款。
    3中国银行1999年1月26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中银信管[1999]36号)第二条第1款,中国银行2002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国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中银全[2002]21号)第三十二条第(一)项。
    4中国银行1999年1月26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中银信管[1999]36号)第二条第二款。
    5其中,有价证券包括汇票、本票、支票、提单、股票和债券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剩余使用年限需在20年以上,见中国银行1999年1月26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以物抵债管理办法(试行)》(中银信管[1999]36号)第十条。
    6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4页,王家福等:《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1《法国民法》第1243条规定:“债务人不得为约定以外的给付,强迫债权人受领,虽该他物的价值等于或大于约定之物时亦同。”
    2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314页。
    3德国通说则认为系一种要物并有偿之契约。
    4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5页。
    5郑玉波先生认为代物清偿虽性质上为契约,但其是否有偿及是否有瑕疵担保责任存在,应依原债务性质而定。如原债务系由有偿契约而生,则代物清偿为有偿契约,存在瑕疵担保问题;若原债务关系因无偿契约而生(如赠与),则代物清偿不能变为有偿契约。由此认为代物清偿系履行原债务的手段,不具有有偿或无偿性,属于一种无色性契约。见郑玉波:“论代物清偿与瑕疵担保”,载《法律评论》,第40卷第10期,转引自张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64—265页。
    6《德国民法》第365条(代物清偿时的担保)。
    7关于代物清偿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适用的合法性理由,参见崔军:“代物清偿的基本规则及其实务应用”,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7期,第54页。
    1以物抵债后,对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拍卖或变卖的,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将该项财产作价后交付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或者交付申请执行人管理。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1条和302条。
    2 (台湾地区)财政部金融局、中央存款保险公司:《行政院及所属各机关出国报告:南韩经济金融改革执行情形考察报告》,民国91年12月31日,第47页。
    3限缩解释,又称缩小解释,指法律条文的文义过于宽泛,不符合立法真意,乃限缩法律条文之文义,使局限于其核心,以正确阐释法律意义内容的解释方法。关于限缩解释方法及其与目的性限缩的区别,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114页。
    1当然,根据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亦不妨约定,代物清偿合同成立时,原债务即归于消灭,此种约定亦为有效,但此时即成立债法上的另一制度——债的更新,非属代物清偿。
    2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198页。
    3《德国民法》第440条、第325条和第463条。
    4《德国民法》第249条。
    5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8—819页。
    1债的发生原因不一,可分为两类:一为基于法律行为,一为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行为而发生的债,称为意定之债;基于法律规定而发生的债,称为法定之债。
    2王泽鉴:《债法原理(一)基本理论、债之发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3契约(合同)之债的一般特征主要有:(1)契约之债只能由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引起,单方行为不能引起契约只债;(2)契约之债因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3)契约中的债权债务相互对应;(4)契约之债具有任意性,但以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善良风俗为必要。参见王家福等:《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张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4王家福等:《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5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33条第1款。
    6如《日本民法》第419条第2款规定:“关于前款(金钱之债)损害赔偿,债权人无须提出损害证明,债务人亦不得以不可抗力进行抗辩。”
    7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8张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9利息、租金与红利等均为法定孳息之一种,所不同的是,利息是对本金的对价,租金是对物的使用对价,而红利则纯系风险的奖金。因此,利息则纵然亏损(除非破产)仍需按利率支付,与债务人营运状况无涉。黄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页。
    10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207页。
    11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12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26条规定,利息债权适用5年短期时效,而原本权利的消灭时效依其发生原因而定。
    1关于英美信用担保和银行担保See Geraldine Andrews and Richard Miillett, Law of Guarantees , Tax and Finance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2; Norbert Horn and Eddy Wymeersch, Bank-Guarantees, Standby Letters of Credit and Performance Bon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Deventer, Th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1980; R.I.V.F. Bertrams, Bank Guarante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nter, Th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1990
    2例如,英美法系有“mortgage”(按揭)制度、浮动抵押制度、动产担保制度,大陆法系则有让于担保制度;但随着法系间的交流日密,两大法系之间相互借鉴,浮动抵押、动产担保等制度也逐渐为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所采用。See Philip R. Wood, Comparative Law of Security and Guarantees, Sweet & Maxwell, (1995);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295—312; G. A. Penn, A. M. Shea, A. Arora, The Law Relating to Domestic Banking ( Banking Law Volume 1) ,Sweet & Maxwell, (1987), pp.317—445, See John Breslin,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Thomson Round Hall, (2007),pp.353—417, pp.589—623.
    3我国没有规定消灭时效制度,但其他国家有此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第2款。1995年5月10日颁布的《商业银行法》要求银行应当自取得担保财产之日起1年内予以处分,后2003年12月27日对该法进行修正,改为2年。关于将原来规定的1年改为2年的原因与理由参见吴志攀:《商业银行法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117页。
    5财政部2005年5月27日发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第18条。
    1 [比]菲力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体系》,宇航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1页。
    2 1997年底,韩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为6%,如果精确的估算,实际应为15%。参见[比]菲力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体系》,宇航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3 See Frederic S. Mishkin, The Next Great Globalization: How Disadvantaged Nations Can Harness Their Financial Systems to Get Ri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94; Marcus Noland, South Korea’s Experience with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 Working paper 05/4, June 2005.
    2关于实行五级分类的意义参见贺小勇:《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138页。
    1王君等:《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188页。
    1国内学者将各个国家和地区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成因主要归纳为五种类型:即银行业自身的制度性缺陷以及银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长期以来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经济转轨国家的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和转轨过程中的不适应;政府政策滞后于经济周期;单个银行经营决策的失误。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2关于美国银行业的这种双重银行制度及其历史参见[美]乔纳森.R.梅斯等:《银行法》(第三版),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第120—121页;[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3页。
    3 See Annual Survey Issu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 the S&L Crisis: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 59 Fordham Law Review S1. (1991), pp.56—67; Breedan R., The S&L Crisis: Death and Transfiguraion, 59 Fordham Law Rev., NO.6 (May 1991), p.112; Broome L., Private Market Solutions to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 Bank Holding Company Acquisitions of Savings Associations, 59 Fordham Law Review S111(1991), pp46---78.
    1 [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2关于林肯协会的丑闻See Edward J. Kane, The S&L Insurance Mess: How Did it Happen? Urban Institute Press,1989; 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na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Boston: Addison-Wesley, 2007.
    3有学者采用“信贷政治化”的说法,其实也是政府对银行金融事务的干预;参见何士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4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其利在便于经验沟通交流,谋求金融行政的效率,其弊在金融行政权力扩大,行权肆意,易滋生腐败。见[日]西村吉正:《金融行政的败因》,文艺春秋1999年版,第209页,转引自范纯:《法律视野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1 [日]清水克俊:《当务之急:清除金融监管的弊病――“高官下凡”与金融政策》,1998年5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
    2顾肃:《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11-113页。
    3这种“批条子贷款”(memo lending)往往是某个高层领导或闻人仅仅通过一张条子就要求银行放款。
    4 See Michael S. Bennett, Banking Deregulation in Indonesia: an Update Perspective in Light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Spring, 1999, p.58.
    5道德风险源于私人机构在长期政府干预型经济中所形成的对政府“遇难必助”(bail-out)信念,这种信念使一些管理不善仅有少量资本金的私人机构有着强烈的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杠杆融资的动机,并在国内从事高风险投资。道德风险的典型行为是:当这些私人部门受到不利冲击后,不是更加谨慎地决策以减少风险,而是敢于冒更大的风险。
    6何帆:“危机之后的亚洲货币合作”,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第23页。
    1黎涵、黎军:“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工业技术经济》,第25卷第6期(2006年6月),第158页。
    2 [美]理查得.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3 See Shaledra D. Sharma,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Reform and Recove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23—130, 180—183.
    1 1997年,泰国空置新住宅85万套,仅曼谷就有35万套空房,房屋空置率达21%,新建办公楼空置率达70%,见1998年的泰国银行季报和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转引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2关于马来西亚的状况See Mahani Zainal Abidin, Malaysia’s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risis Management,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0.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0), pp.184—202.
    3有学者认为泰国房地产泡沫的程度要高于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因为1989年泰国发放的住房贷款总额为1459亿泰铢,到1996年超过7900亿泰铢,在7年内增加了5倍多,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
    50%;而马来西亚则为29%,印尼为20%,菲律宾为11%,参见孙健:《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4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5 Harry Mcvea,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and the Chinese Wall,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3, p. 3.
    6关于美国政府在储蓄贷款机构危机中的监管容忍问题,See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pp.162—270.
    1 Apisith John Sutham,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Deregul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Thailand's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Barbarians at the Gate, 21 Fordham Int'l L.J. 1890, 1918-19 (1998)细讨论了泰国贷款损失分类和准备金、资本充足率,以及清收价值。
    2在此框架下,泰国的银行不得不将资本与风险资产权重的比率控制在8.5%,1988年的《资本协议》设置的最低比率为4%和8%,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又颁布了新的资本充足框架以替代1988年的资本协议, See generally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onsultative Paper on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June 3, 1999).
    3 See Benjamin Howell, 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 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 Housing Discrimina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94 Calif. L. Rev. 101) January, 2006, pp.119-121.
    1当时联储主席在对全国信用社管理局(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简称NCUA)的一次演讲中却说:‘如果贷款机构提供比传统固定利率更好的另类房贷产品,美国消费者可能会从中获益。此后不久,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25%。
    2日本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由《证券法》和《银行法》规定,但两法未将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作为披露事项。日本政府——大藏省迫于多重压力,在1992年4月首次要求各银行公布1992年3月决算期的结算概况,使得日本的银行不良债权规模得以公之于众。见[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5页。
    3 See Shaledra D. Sharma,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Reform and Recove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36.
    4 See Andrea D. Roller, 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 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 Summer, 2001, p.412.
    1关于掠夺性贷款问题,参见本文第五章,关于掠夺性贷款与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国外资料See Joshua Michael Stolly , Subpriming Lending: Ohioans Fall Prey to Predatory Lending at Record Levels—What Next?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34 Ohio N.U. L. Rev. 289, 2008, pp.289—312; Richard D. Marsico, Ecomomic Justice : Subprime Lending, Predatory Lending, and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bligation of Banks, New York Law Scho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22 N.Y.L. Sch. J. Int'l & Comp. L. 365 (2003), pp. 365—376.
    2 See Kern Alexannder,The Need for Effici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of a Global Supervisor, in Charles A.E. Goodhart ed., Regulating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Hart publisher, (2001), pp.273—275.
    3何士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4国外学者将80年代的这场危机教训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1)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中立性;(2)立法、监管、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性与连续性;(3)政府与银行体系间的“特殊关系”与“良好政治意愿”;(4)立法、监管放松与资产膨胀;(5)立法、监管与汇率上的容忍、放纵与不透明;(6)立法、再监管、恢复性政策逆转与资产贬值;(7)政府的责任与损失分担;(8)政府干预、资产价值与银行资本间联系的确认。See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pp.162—270.
    5除了这种制度性因素外,美国学者认为储蓄贷款机构的惨败还与以下四个经营上的因素有关:(1)管理部门允许广泛的低于标准的资本金;(2)提高对商业性房地产贷款的自由,为投机提供了重要的潜力;(3)鼓励新的经营方式与进入,其中的许多执行过度扩张和高风险的发展与投资战略;(4)极大地放松监管原则,许多资本质量下降或低于标准的储蓄机构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1银行委员会在记帐规则上允许贷款损失的延迟确认和允许许多被收购机构吞并的资不抵债的储蓄机构拥有不现实的“商誉”价值。这两种记帐方式都是用于过分夸大困境中的储蓄机构的资产或资本价值,推迟对它们实际的或迫近的破产的充分确认。到1984年,这些自由的记帐方法使大约600家拥有行业资产总值1/3以上的机构免于公布破产。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273页。
    2日本的中央银行为日本银行,在二战后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在调节经济、稳定货币流通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但日本银行在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方面,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缺乏独立性。见阎坤:《日本金融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关于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直到1998年4月1日施行修订《日本银行法》后,才首次赋予央行在金融政策上的最终且单独的决定权,从而在立法上确立了央行的独立性。见[日]樱井敬子:《财政的法学研究》,有斐阁2001年版,第209页;转引自范纯:《法律视野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3 Mitsuru Misawa,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roblem Loans in Japan: Is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Possible?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Fall, 2004, 18 Colum. J. Asian L. 1. pp. 33—158.
    
    1《日本商法典》第33条。
    2《日本商法典》第287—2。
    3《日本商法典》第288。
    4《日本证券交易法》第8条。
    1《日本证券交易法》第16—18条。
    2《日本商法典》第166条。
    3《日本证券交易法》第193条。
    4日本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由《证券法》和《银行法》规定,但两法未将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作为披露事项。日本政府——大藏省迫于多重压力,在1992年4月首次要求各银行公布1992年3月决算期的结算概况,使得日本的银行不良债权规模得以公之于众。见[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5页。
    5 [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112页。
    1 B.B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366页。
    2 See Kornai Janos, The Place of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yndrome in Economic Theory, Jour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lsevier, Vol.26(1), (1998), pp.11--14.
    3例如,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保留了一元银行制度外,匈牙利、波兰和前南斯拉夫等国家恢复了二元银行制度,分离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波兰除储蓄银行和专业银行外,还成立了9家国有商业银行;俄国的一元银行则分离出1700家商业银行,多数为企业所有。See Kornai Janos, The Place of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yndrome in Economic Theory, Jour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lsevier, Vol.26(1), (1998), pp.11—17.
    4比如1992年,俄罗斯商业银行一半的逾期贷款仍由财政或中央银行出资弥补,而在波兰,尽管财政部要
    1但有学者认为,上述解释框架存在一些模糊之处,例如无法解释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虽然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已经采取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分离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以及强化银行内控机制等措施,但新增不良资产的比例仍在不断扩大的现象。也不能解释在贷款清偿中,既存在“无钱还贷”现象,也存在“有钱不还”现象,甚至存在“欠款不催”的情况。参见刘锡良、罗得志:“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信用、金融层面的分析”,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第51页。
    2李扬:《银行信用风险全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300页。
    3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146页。
    4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9页。
    1吴志攀:“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与法律”,原载《金融法苑》第7期,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转引吴志攀:《金融法的“四色定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176页。
    2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 (2001), p.22.
    3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p.28—48.
    4即将财政拨款改为向银行贷款,自1983年7月1日起,财政不再增拨国企自有流动资金,为了把国企推向市场,国家实行“断奶政策”,国家不再给国企拨款,企业需要资金全部由银行贷款,由此拉开了“拨改贷”的序幕。
    1据估算,在进入银行信贷市场的企业中,效益好的企业约10%,一般企业为60%,较差的企业占30%。见李扬等:《银行信用风险全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2即便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以政府部门和附属国有企业为核心股东的银行,其在本质上属于国有性质。因此有学者认为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是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见童冬华、陈金龙:《政府产权利益下不良资产生成机制探讨》,载《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0卷第6期),第51—59页。
    3政府干预股份制银行的途径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大股东身份直接干预银行经营活动,二是通过人事参与方式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其干预的最终目的就是将银行变为政府的“钱袋子”,可以自由取款。
    4信贷计划是一定时期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数量匡算与结构摆布,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信贷计划的发展过程为:改革开放前,采用统有统贷的管理体制;1979年开始,实行信贷差额包干的办法;1984年以后,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将央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分开;1995年以后,央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逐步完善信贷计划体制。
    5 See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 (2001), p.41 .
    1 See G. Bishop , D. Damrau, and M. Miller, 1992 and Beyond: Market Discipline Can Work in the EC Monetary Union (1992); and J. A. Frenkel, & M. Goldstein, Monetary Policy in an Emerging European Economic andMonetary Union , 38 IMF Staff Papers No.2, 356 (June 1991).
    1 See Kornai Janos, The Place of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yndrome in Economic Theory, Jour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lsevier, Vol.26(1), (1998), pp.11—17.
    2自从科尔奈教授在1979年首度提出“预算软约束”以来,经济学界运用这一概念做了大量探讨研究工作,现在“软预算约束”已成为经济学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科尔奈、马斯金和罗兰三位教授全面回顾了对“软预算约束”进行的研究。最初科尔奈用软预算约束来描述社会主义经济以短缺为标志的一些行为,但现在软预算约束概念已广泛应用于转轨经济学领域,且已构成转轨经济学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经济与转轨经济之外,软预算约束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以软预算约束建立模型,来有效地解释一系列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象。
    3关于预算软约束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还可以参见王宪明:《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86页。
    1 See T. J. T. Balino, & A. Ubide, The Korean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A Strategy of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IMF working paper WP/99/28 (March 1999).
    2为发展目的提供的政策性贷款通常称作“再贷款”。
    3吴志攀:“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与法律”,原载《金融法苑》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版,转引吴志攀:《金融法的“四色定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1吴志攀:“债转股的法律分析”,原载杨紫煊:《经济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吴志攀:《金融法的“四色定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2财金(2005)50号文,《金融企业呆帐核销管理办法》
    3罗马法中,当事人间的债事关系被形象地称为“法锁”,即合同当事方被契约法的锁链铐在一起,当事方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必须做好了履约准备;否则锁链就不会自动解开。
    1除美国外,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也有完整的信用法律制度,如欧盟在1995年,欧盟部长会议通过了《数据库保护指南》;欧洲国家,如英国制定了《消费者信用法》(1974年)和《数据保护法》(1984年),德国在1990年通过《联邦数据库保护法》,法国也制定了《隐私保护法》和《信息、档案和个人权利法》。
    2美国早期的信用立法主要由各州进行,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联邦立法开始初步延伸到该领域,并在70年代末初步形成信用法律体系。参见丁邦开、洪庚明:《金融信用法律环境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9页。
    1美国《爱国者法》第314条(b)款。
    1期间,美国房地产贷款占银行总资产比率从1980年的10%上升到1990年的18%。
    2其实,在1987年,不良资产已经使美国各大银行产生大额赤字,陷入财务困境;随着银行信用评级下降,股价下降,银行通过发行新的债券筹措资金比较困难,并引发一批商业银行相继倒闭。
    3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4历史上,美国的商业银行和节俭储蓄机构在职能上分工较明确,商业银行专门经营短期负债(银行券和支票存款)业务,并向企业发放短期贷款;节俭储蓄机构则办理家庭储蓄存款业务,并持有长期资产,主要是住宅抵押贷款;具体内容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241页。
    5 1982—1985年间,因政府放松管制和对检查人员的人数及过分的更替进行预算制约,管理部门的监管有所放松。当1996年初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后,许多低标准的、可怀疑的贷款(尤其是出于ABC目标的——对房地产的收购、发展和建设,包括写字楼、商业中心、房子、分套出售的公寓甚至新的住宅小区)在西南部阳光地带各州的许多储贷协会和新储蓄银行的资产中大量累积。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1 [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276页。
    2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
    3《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载《金融时报》,2007年2月13日;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传染”全球金融市场》,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21日。
    1 Gerard Caprio. Jr.,William C.Hunter,等编,张青松等译:《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阿根廷银行危机发生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1994年12月—1995年4月),起先因债券交易商的倒闭在国内引发小范围恐慌,导致银行对此类公司收缩信贷额度,从而引起“龙舌兰效应”(tequila effect),动摇人们对拉美地区的信心,结果使得股票与债券市场损失惨重,有关券商和银行资不抵债;存款人则意识到货币自由兑换风险增加,发生大规模的挤提和转存,1995年1—3月,存款下降约80亿美圆,下降比例为16%。参见Danny M. leipziger :“阿根廷的银行危机:考察及教训”,载Gerard Caprio,Jr等编:《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Preventing Bank Crises: Lessons from Recent Global Bank Failure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1页、第44页。
    3除省银行的不良资产外,阿根廷国家银行(BNA)所处的“大则不能倒”状态、批发性银行和准银行的再贷款给脆弱的省银行、存款人的成熟老练,以及准货币局制度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能力的限制等都是使得阿根廷银行体系易于受到银行危机冲击的原因。参见Danny M. leipziger :“阿根廷的银行危机:考察及教训”,载Gerard Caprio,Jr等编《: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Preventing Bank Crises: Lessons from Recent Global Bank Failure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5页。
    1危机发生前,韩国资产分类标准和坏帐损失准备金提取要求相对宽松,基于官方发布信息很难了解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程度;大量不良贷款未获认定,因此,危机发生前,银行资本普遍高估。见咸骏浩:《韩国金融体系的重组:政策教训》,载《比较》第六期,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2 Andrea D. Roller, 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 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 Sumer, 2001, p.412.
    3 Sonali Abeyratne: 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rs: The law reform context, 2001,page 18
    4 Sonali Abeyratne: 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rs: The law reform context, 2001,page 17.
    1 Gerard Caprio. Jr.,William C.Hunter,等编,张青松等译:《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1其实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1)不良资产“剥离”的影响,其实质是国家用纳税人的钱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埋单”;(2)依靠新增贷款扩大资产规模,从而对不良资产产生“稀释”效果。关于近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下降的因素,还可参见徐焕俊、桂永平:《近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因素分析》,载《现代管理学》,2005年第1期,第110—112页。
    2国内有学者倾向于把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坏帐,包括80年代许多年份在内;1992年—1994年经济过热,特别是房地产经营中大量贷款形成的坏帐;以及1994年后形成的不良资产。上述三个阶段各占约1/3。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例如,1981年全国工业生产企业的贷款只有487亿元,1982年增加了40亿元,达527亿元,1983年又增加了70亿元,为597亿元。
    4从1991年至1996年的5年间,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额分别为2133亿元、4206亿元、5477亿元、8534亿元和10598亿元,5年间增加了近4倍。
    5据测算,由此形成的不良资产总额在2,000亿元以上。
    1类似观点可参见潘金生等编著:《比较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
    2参见《“次贷危机”周年,G7应对无良策》,载《财经》2008年第4期,第16页。
    3李昕、叶伟强:《“最坏的时候还未过去”——专访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载《财经》2008年第4期,第35页。
    1李健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 See David Woo, Two Approaches to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Assets during Financial Crises, IMF Working Paper, WP/00/33, p. 3.
    2李昕、叶伟强:《“最坏的时候还未过去”——专访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载《财经》2008年第4期,第35页。
    3 David S. Hoelscher和Marc Quintyn等著:《系统性银行危机的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刊物第224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4另四项指标是:币值的稳定程度、汇率稳定程度、股指稳定程度和外债严重程度,参见贺小勇:《金融全
    1 Gerard Caprio. Jr.,William C.Hunter,等编,张青松等译:《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2 David S. Hoelscher和Marc Quintyn等著:《系统性银行危机的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刊物第224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第43—45页。
    3关于金融创新的四大作用与功能参见朱利安·沃姆斯利:《新金融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关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与传导机制,参见金震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及其危机成因分析:法律监管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特刊,第146—155页。
    2每人手里拿着一些带有风险的证券,价格骤降,卖不出去,会导致金融危机。但当危机导致银行减少信贷时,就有可能引起整个经济规模缩水。此时必须分析整个因果链条,从金融风险的酝酿到它如何影响银行的行为方式。最重要的是,监管者必须精确地去分析对于金融部门监督、规范的方法,同时也要审视不同的联系渠道对于实体经济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参见李昕、叶伟强:《“最坏的时候还未过去”——专访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载《财经》2008年第4期,第35页。
    1国外学者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各国银行危机后的重组情况,得此结论;参见[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 [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3 Andrew Campbell, Peter Cartwright, Banks in Crisis: the legal response, Ashgate, 2002, p.63.
    1 Andrew Campbell, Peter Cartwright, Banks in Crisis: the legal response, Ashgate, 2002, p.64.
    2 20世纪70年代初,因实施竞争政策和信贷管制,尤其是《竞争与信贷控制条例》颁布后,信贷迅速扩张,许多次级银行将存款中的大部分贷款给与房地产相关的公司。1973年房地产价格暴跌后,次级银行遭遇困难。相关资料参见[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周仲飞:《银行监管案例精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38页。
    3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最初目的系为英国皇室提供资金,直到1844年《英格兰银行条例》(又称《皮尔条例》)颁行后,该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转变,行使着中央银行的职能,但仍以一家私营银行的身份运营。1946年《英格兰银行法》在法律上确立该行正式成为中央银行,并使该行国有化。虽然根据1998年的《英格兰银行法》,英格兰银行不再是单个银行的监管者,但其在防范与处置银行危机方面仍扮演重要角色。对银行的监管职能则由新成立的超级监管者——金融服务管理(FSA)局承担。
    1与“救生艇基金”相关的具体内容参见[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周仲飞:《银行监管案例精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258页。
    2 [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3页,第285—291页。
    3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背负沉重不良资产负担的金融机构惜贷成风,导致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信贷紧缩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危及整个经济正常运行,为此美联储于2007年12月建立贷款拍卖机制,以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此前已通过六次拍卖活动,共向金融机构提供了1600亿美元资金。参见《美联储砸2000亿,西方央行联手救市》,载《每日经济新闻》,2008年03月12日;《美联储加大注资力度,挽救房市最后融资渠道》载《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3月10日。
    4 Rosa M. Lastra, Crisis Mangement and Lender of Last Report, Edited by Rosa M. Lastra, Henry N. Schiffman, Bank Failures and Bank Insolvency Law in Economices in Transition, Kluwer Law, (1999), pp21—35.
    5 Andrew Campbell, Peter Cartwright, Banks in Crisis: the legal response, Ashgate, 2002, p.61.
    1所谓“系统性风险”,是指当某银行倒闭可能会产生传递效应而引发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参见周仲飞:《银行监管案例精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2吴蓬生:《不良债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183页。
    3在赋予央行相应权限同时,为防止中央银行滥用职权,立法又规定设立一个顾问团,对其进行制衡。
    4 [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5财政部1988年以(88)财商字第277号文件下发《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呆帐准备金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国有专业银行建立呆帐准备金制度。1992年,财政部又以(92)财商字第232号文件对上述暂行规定作了重新修改。
    1财政部《关于修订<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呆帐准备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第2条。
    2陈文益、杨光谈:《银行法热点问题探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0页。
    3 See David Woo, Two Approaches to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Assets during Financial Crises, IMF Working Paper, WP/00/33, p.4.
    4集中处置模式的优点是:(1)快速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状况,(2)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3)依靠专业机构、人员和手段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效率更高,(4)可促进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5)易获得政策优惠;其缺点是:(1)初始投入成本较大,(2)约束条件交多,(3)面临多重道德风险。分散处置模式的优点是:(1)银行对自身的不良贷款相对熟悉,(2)花费财政与社会的资本较小;其缺点是对银行负债的改善较缓慢,(2)若处置不当可能是不良资产问题恶化,(3)处置资源、人才、和手段有限。关于集中处置与分散处置模式的具体优劣比较,参见陈建梁、林平:《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选择》,载《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第59页。
    5 See F. Montes-Negret,& l. Papi, Luca, The Polish Experience in Bank and Expertise Restructuring (The World Bank, November 1996).
    1 See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3—5.
    2 See F. Montes-Negret,& l. Papi, Luca, The Polish Experience in Bank and Expertise Restructuring (The World Bank, November 1996).
    3 See S. Kawalec, S Sikora,& P. Rymaszewski,‘Dealing with Bad Debts: The Case of Poland’, in G. Caprio, D. Fokerts-Landau and T. D. Lane, Building Sound Finance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MF 1994).
    4为避免该缺陷,波兰通过立法禁止银行向已经被列入不良贷款企业名单的企业开展新的信贷业务,除非该信贷系进入重整调解程序;银行也通过两年的最后期限来回收贷款或获得破产裁定。
    1 Jianbo Lou,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p. 91.
    2有学者将特殊机构与银行管理其不良资产相比,其优点是:(1)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将不良资产剥离银行,有助于银行满足风险资本要求、清洁帐面资产,以使银行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投放实体经济;(2)干净的帐面有助于实施更透明的财务标准和更严格的审慎监管;(3)银行一般不能提供处置不良贷款所需要的技能,而特殊机构则能集中有限的人力技能和其他资源集中债务清收;(4)将不良资产从银行剥离到特殊机构,有助于银行集中精力管理好正常资产的经营;(5)特殊机构处于强势地位,在处置资产时被赋予特殊的法律权力和准司法权力。See Jianbo Lou,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pp. 92-93.
    3 See Gerald Nels Olson, Banks in Dress—Nonperforming Loans Regulation and Response by Debtors and Creditors: Less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Edited by Willi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Second Edition), LLP, (1999),pp.247—296.
    1 Jianbo Lou,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pp. 71--72.
    2周小川:《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载《改革》1993年第6期。
    3 2000年11月1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通过,10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 Jianbo Lou,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pp. 97-99.
    2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3原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在1962年4月根据《韩国发展银行法》成立,第主要职能系为韩国发展银行(The Korea Development Bank)回收不良贷款,See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 9—11.
    1处置与清收银行,又称“东京共同银行”,于1995年3月成立,负责接受倒闭的信用合作机构资产。
    2住房贷款管理公司,原名“住专”清理公司,是为处理“住专”不良资产成立的公司。
    3《金融复兴法》的立法目的是:(1)将不良贷款从相对健全的金融机构剥离; (2)规制金融机构注入资本; (3)规制经营失败的银行及其处置;(4)规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的快速纠正行为(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PCA)。
    4《金融复兴法》第53—59条。
    5 See Mamiko Yokoi-Arai, A Single Regulation with a Difference: the Japanese Case,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p.269.
    6《金融复兴法》第53条第1款。
    7《金融复兴法》第53条第2款。
    8《金融复兴法》第55条第1款。
    9《金融复兴法》第55条第3款。
    10美国《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第1441a章b)设立处置信托公司,第(1)条创建(B)性质:“按照标题5下第5、7章第II小节之规定,本公司(处置信托公司)以公司方式运作时,将被视作美国的一个代理机构;公司作为某被保险的存款机构之财产保管人或接管人时,被视作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履行相同职能时,具有相同地位的美国代理机构。”
    11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1魏建、张虹:《论金融不良资产的清算——以中国的不良资产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2该机构最早是根据1998年第27号总统法令成立,但后来有为1998年第10号《关于银行法修正案》所调整,后又为1999年第17号政府法规的实施规定所替代。
    3此规定与印尼的司法背景有关,由于社会和政治原因,印尼法院在裁决企业破产诉讼中经常维护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大企业的利益。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4截止2000年8月31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实缴资本1300亿韩元,其中政府出资500亿韩元,占总股本的38%,政府通过韩国发展银行出资400亿韩元,占31%,其余31%的股本则由其他22家银行出资。参见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53-256.仅涉及前一个层面。
    1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1美国《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美国法典》)第1441a章,第21节,第A(b)(3)项。
    2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 See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11—15.
    4韩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双重目标并非一开始就确立。1997年的《韩国资产管理公司法》没有规定韩国资产管理公司支持濒临破产的企业恢复正常经营的目标,而是在1999年12月31日,该法律第三次修正时,才确立了上述双重目标。该目标的确立是基于对韩国经济、金融背景的体认,即韩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业和其他企业的结构问题。See Tomas J.T. Balino and Angel Ubide, The Korean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A Strategy of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IMF Working Paper, WP/99/28, p.4.关于该问题的分析,还可参见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5 See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11—15,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53-256.
    6 See Swedish Ministry of Finance, Press Release about SECURUM, Businesslike and Long-Team Operations Dec.1992,转引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71-100页。
    1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2开始,处置信托公司完全遵循上述目标,瞻前顾后,故第一年资产处置速度极慢。处置信托公司主席威廉姆.西德曼(William Seidman)甚至指出,按照当时速度,处置信托公司将在120年后才能完成任务。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3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4早先,印尼银行银行重组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中央银行评估,对需要重组的银行进行重组,标准是:(1)至少由中央银行提供了两次紧急流动性贷款以充实资本金;(2)资本充足率低于5%。上述标准根据1998年2月12日的the Decre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No 30/199/KEP/DIR设置;据此标准,1998年2月14日,印尼银行决定重组54家银行,其中4家是国有银行,37家是为印尼国民所有的私人银行,2家为合资银行,还有11家为各省政府所有的地方发展银行。See Bank Indonesia, Annual Report of 1997/1998 , Jakarta: Bank Indonesia, (1998).
    5 1998年4,政府决定关闭7家小银行并接管另外7家银行,由于这7家被关闭的银行已从中央银行取得大量的贷款,因此,印尼银行银行重组局必须确保回收上述贷款并管理倒闭银行的资产。由此,促使印尼银行银行重组局仓促成立资产管理部门以专司资产处置事务。See Said Zaidansyah, Banking and Finance Regulatory reform, Po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Case of Indonesia,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p.331.
    6See Said Zaidansyah, Banking and Finance Regulatory reform, Po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Case of Indonesia,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p.332.
    1 [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页。
    2这种建房协会有悠久的历史,大约1781年前后于英国出现,并得到广泛发展;美国第一家储蓄贷款协会是1831年在宾西法尼亚成立的牛津储蓄贷款协会,至1890年间,储蓄贷款协会扩展到全美,至1900年,共有机构5356家,资产5.71亿美元。关于储蓄贷款协会的历史沿革及其相关法规,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164页。
    3期间,通过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和储蓄贷款协会联合会的合作,在1932年通过《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由美国财政部认缴1.25亿美元资本,授权联邦住宅银行发行6亿美元的信用债券筹资,允许对会员储蓄贷款协会提供无担保的短期贷款和有担保的长期贷款。1943年开始,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为储蓄贷款协会提供帐户保险。1934—1942年间,联邦住房管理局也对住房业予以支持,1937年实施公共建房计划,扩大住房供应,并延长抵押贷款的期限(从10—12年,延长到15—20年),这些联邦政策使得美国住房业在30年代后期开始复兴。See Annual Survey Issu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 the S&L Crisis: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 59 Fordham Law Review S1. (1991), pp.56—67; Breedan R., The S&L Crisis: Death and Transfiguraion, 59 Fordham Law Rev., NO.6 (May 1991), p.108--112.
    1刘凯湘、张广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评析”,载《金融法苑》,2001年第1期,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9页。
    2我国《立法法》第八十三条关于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只适用于相同位阶法律,对不同位阶的法律无适用余地,仅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立法法》第七十九条已明确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因此,该《条例》自应服从上位《证券法》的规定。
    3关于提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为法律,学界几乎从条例出台后就开始呼吁,银监会也在2006年公布的课题研究中将金融不良资产立法列入规划。但需要指出的是,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而言,欲让其成为法律规定的事项,似乎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而立法资源则极为紧缺,因此能提送全国人大立法的事项几乎都需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关乎国际民生;其二,关乎政治稳定与影响。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后,鉴于危机各国已有发生社会动荡现象,中国将防范金融风险与处置不良资产提高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因此,从1998年—1999年是通过全国人大制定法律确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最佳时机。
    1 See Moegan Stanley, SECURUM AB, Stockholm, September, 1994, p.13.
    2 Galves F., FDIC and RTC Special Powers in Failed Bank Litigation,22 Colo. Law 473(1993), pp.62—73.
    1参见《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章程》第十三条第(1)项。
    2对于总裁的具体职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八条未详细规定。
    1王志宏:《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问题研究》,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6期,第20页。
    2美国《决议处置信托公司终止法》,12 U.S.C. 1441 a(m)(1),第7(b)节,该法于1993年12月17日实行。
    3关于印尼银行重组局的第1999/17号管理法规,(GR17/1999)第2(4)条。
    1 Kang, Chungwon, From the Front Lines at Seoul Bank:Restruring and Reprivatization, IMF Working Paper, No.02/235,(2003), pp.6—8.
    1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参见金震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与法律问题探析》,载《上海企业》2007年第12期,第60—62页。
    1 See F. Montes-Negret,& l. Papi, Luca, The Polish Experience in Bank and Expertise Restructuring , The World Bank, November, 1996, pp. 23—41.
    2这里的债权人应理解为除债权银行以外的第三方债权人。
    3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六条:“1、银行调解程序适用于:(1)仅当债务人为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或半数以上股份由国家、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公司拥有的公司;(2)根据有关国库农业财产管理的专门法规,国家农业财产机构及其从已清算的国有农业企业处接管的业务;2、如果债务人为国家农业财产机构,则银行调解程序的客体为已由该机构接管的已清算的国有农业企业的应收帐款追索权。
    4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37条:“本法生效后3年内为可实施银行调解程序期,此后将不再实施任何调解程序。”
    5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5条。
    6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12条第一款。
    7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18条第一款。
    8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16条。
    1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20条第一款。
    2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22条第一款。
    3波兰《企业与银行财务重组法》第二十四条。
    4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5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163页。
    6魏建、张虹:《论金融不良资产的清算——以中国不良资产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1特别管理员可以是自然人,或根据1965年《公司法》批准的公司审计员,或在Danaharta看来具有履行特别管理员义务所需的专业经验或能力的人。
    2早先,印尼银行银行重组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中央银行(印尼银行)的评估,对需要重组的所有银行进行重组,具体标准是:(1)至少由中央银行(印尼银行)提供了两次紧急流动性贷款以充实资本金;(2)资本充足率低于5%。上述标准系根据1998年2月12日的the Decre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No 30/199/KEP/DIR而设置;据此标准,1998年2月14日,印尼银行决定重组54家银行,其中4家是国有银行,37家是为印尼国民所有的私人银行,2家为合资银行,还有11家为各省政府所有的地方发展银行。See Bank Indonesia, Annual Report of 1997/1998 (Jakarta: Bank Indonesia, 1998).
    3 1998年4月4日,政府决定关闭7家小银行并接管7另外7家银行,由于这7家被关闭的银行已从中央银行取得大量的贷款(估计每家均贷得超过其资本的500%,并超过其总资产75%的贷款),因此,印尼银行银行重组局必须确保回收上述贷款并管理倒闭银行的资产。由此,促使印尼银行银行重组局成立资产管理部门专司资产处置事务。See Said Zaidansyah, Banking and Finance Regulatory reform, Po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Case of Indonesia,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p.331.
    4印度尼西亚银行银行重组局的这三项职能是后来增加的,最初仅要求其管理政府为国内商业银行债务提供的担保。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以及Said Zaidansyah, Banking and Finance Regulatory reform, Po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Case of Indonesia,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p.331.
    5此规定与印尼的司法背景有关,由于社会和政治原因,印尼法院在裁决企业破产诉讼中经常维护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大企业的利益。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1马来西亚曾经历过1985—1988年的银行危机重组,在此次危机中,主要由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亚洲危机时,马来西亚所采取的某些措施是对其80年代危机处置的提炼;同时在80年代危机后,马来西亚的银行法等相关法律开始修改变革,1989年新的银行法和金融机构票据法开始实施,因此,马来西亚的金融法制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完善的。参见[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227页。
    1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2另4种救济措施为:(1)提起履行金钱债务之诉;(2)不经法院判决,以拍卖或合同出售按揭不动产;(3)申请法院作出止赎判决,取得不动产所有权(title);(4)取得不动产的占有。参见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1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2接管人一般是根据借贷文书的明示约定指定的,但有时也以法院裁定指定。参见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3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1关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以整体受让方式接受不良资产的交易结构,See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pp.162—270.
    1《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92年银行业法》于1992年5月25日制定,1998年11月10日修正。
    2《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92年银行业法》第1条规定:“印度尼西亚银行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3《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92年银行业法》第35条第1款第(六)、(七)项,参见杨眉、李卫:《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2。
    4《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92年银行业法》第35条,参见杨眉、李卫:《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3。
    5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6罗马法奉“债的相对性”——“法锁”为圭臬,而债权让于则违背了特定主体间的关系,故在法律逻辑上,因严格遵从债的相对性原则,自罗马法以降,无论是大陆法抑或英国普通法,均不承认债权让于。在学者中,近世德国法儒萨维尼(Savigny)以罗马法逻辑为本,亦遵从之。然法律逻辑终须止于社会需要,德国《民法》以现实民商事实际需求考虑,破此逻辑,确立债权让与制度。英国普通法亦通过债权承认或信托制度,迂回实现了债事主体的变更。
    1 Sichtermann, Bankgeheimnis und Bankauskunft,3. auflag, 1984, S.183,转引(台湾地区)萧长瑞:《银行法令实务(二)》,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2006年版,第284—285页。
    2于此情形,可以推定客户同意银行让与其债权。
    3《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92年银行业法》第35条第6款第(六)项,参见杨眉、李卫:《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2。
    1 See Gerald Nels Olson, Banks in Dress—Nonperforming Loans Regulation and Response by Debtors and Creditors: Less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Edited by Willi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Second Edition), LLP, (1999),pp.247—296; Galves F., FDIC and RTC Special Powers in Failed Bank Litigation,22 Colo. Law 473(1993), pp.36—53.
    2 See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 3--8.
    1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2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86—87页
    1 See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53-256;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8.
    2 Galves F., FDIC and RTC Special Powers in Failed Bank Litigation,22 Colo. Law 473(1993), pp132—156.
    3 See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12-236;
    1钟宁瑶:《广发行约4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拟交信托处置》,载《每日经济新闻》,2006年1月5。
    2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江苏省10家城市商业银行(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盐城和连云港)资产总额为1390.2亿元。不良贷款率另据有关部门透露在3%以下。
    3陈昆才:《25亿信托计划处置不良资产催生江苏银行》,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月14日;付涛:《江苏银行另类重组:23.43亿元不良资产成信托产品》,载《财经》,2007年2月6日。
    1如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要求信托投资公司必须采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当然,有学者认为在理论上这两种形式不应成为我国营业信托人所采取的全部形式。见朱小川:《营业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以受托人信用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2前者受《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调整,后者受《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制。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管理公司和具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都被认为是证券投资基金信托活动中的受托人;2004年2月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又将养老金管理公司加入,作为营业信托的受托人。但上述所有这些受托人都是以公司制形式出现的,不涉及合伙或其他商业形式。
    3 2001年版和2005年版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5条。
    4《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21条。
    5范智霆、余江:《不良资产信托处置方式探讨》,《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6日。
    1为遵守《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关于资产回收最大化的法律要求,处置信托公司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某些类型的资产,保留所有权的交易可能会比彻底出售资产得到的效益更大。参见[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2 1992年12月至1995年10月,处置信托公司共建立了72个合伙关系,涉及资产的账面价值达214亿美元。参见[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1参见[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232页。
    2关于美国处置信托公司所采取诸种股本合伙的交易机构与关系,参见[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334页。
    3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79页。
    1 See James Kynge, Consortium Agrees Deal over Chinese NPLs, Fin. Times, Nov.30,2001
    2 See Foreign Capital Allowed to Handle Non-performing Assets in China, Asia Pulse, Dec.3, 2003.
    1经济专家Nicholas Lardy认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海外投资者的交易是真正的突破,因为中国领导者认许了基于市场价格的交易,既然突破了这一点,它将有助于清理剩余的不良资产,而这,又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商业银行机制的前提。See David Lague, Non-performing Loans: A Finger in the Dyk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20, 2001.
    2 See James Kynge, Consortium Agrees Deal over Chinese NPLs, Fin. Times, Nov.30,2001;何华峰:《建行出售不良资产于海外:权威人士N个忧患》,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7月8日。
    3胡文涛:《外商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法律探讨》,载《法大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4何禹欣、龙雪晴:《NPL投资退潮——外资在华不良资产投资已经降温,今年不会有大转机》,载《财经》,2007年第2期(1月22日出版),第69—71页。何禹欣、龙雪晴:《NPL投资退潮——外资在华不良资产投资已经降温,今年不会有大转机》,载《财经》,2007年第2期(1月22日出版),第69—71页。
    1王燕、杨子健:《中国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兴起及中韩合作前景展望》,载丁仲褫、郑万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2内容参见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191页,王燕、杨子健:《中国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兴起及中韩合作前景展望》,载丁仲褫、郑万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55页。
    1如华融公司不良资产国际招标,招标资产的组合涉及账面金额156亿元人民币,356户企业,资产组合多为债权资产,只有少量实物资产。
    2因此,在华融不良资产国际招标中,为使招标顺利进行,特地安排有抵押品部分的比例超过40%。见张文豪:《华融:竞标未来》,载《财经》,2001年12月20日版。
    3胡文涛:《外商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法律探讨》,载《法大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方实际履行偿还义务的债务。
    1《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第3条、第5条第三款、第6条和第7条。
    2胡文涛:《外商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法律探讨》,载《法大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1《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9条、第12条第3款,《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格确定办法》第4条。
    2马凌:《华融嵊州受困》,载《南方周末》,2002年7月4日。
    1《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3条、第12条—第21条。
    2资产评估机构本来是资产公司重点依赖的市场中介机构,但国内评估机构过多过滥且独立性不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背景加之政府对中介机构介入过深,一些有政府背景的评估机构更易得到社会的信任。但这类机构往往实行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其评估方法与国际惯例相距深远。见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380—381页。
    3李岚:《华融不良资产接受国际投标》,载《金融时报》,2001年11月20日。
    4《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出售18亿元不良资产》,载《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29日。
    5胡文涛:《外商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法律探讨》,载《法大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09页。
    1 Torsten Schwarze and Jurgen Storjohann, The Sale and Acquisi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Under German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2006, Volume 21),p.79.
    2该指引于1999年4月颁布,意在增加透明度,并为借款人完成处置目标提供条件;指引的目标是尽可能扩大资产回收价值,减少纳税人的成本支出;该指引分为4部分,即贷款重组原则、公司借款人指引、个人借款人指引和担保人指引。
    1 See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 2001). P.115.
    2对开办单位承担偿债责任有四种情况参见白玲:《不良资产依法清收中的被告选定策略》,载《金融时报》2002年2月04日。
    1 See Gerald Nels Olson, Banks in Dress—Nonperforming Loans Regulation and Response by Debtors and Creditors: Less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Edited by Willi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Second Edition), LLP, (1999),pp.247—296.
    2韩国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债权分为特别债权、企业重建债权和一般债权三类。特别债权,是依据韩国公司重整法或协议和解法的规定,办理公司重整或清理的企业债权,因多数企业不动产和设施已被法院财产保全,不得随意拍卖处置,因此必须遵循法院决定或债权银行团的全体决定。企业重建债权,系指与金融机构签订企业重建契约的大企业债权,不得独自拍卖处置,必须遵循债权银行团的决定。除上述两种债权以外的所有债权为一般债权,债权人可以对担保财产任意进行拍卖程序。参见[韩]郑在龙、洪银珠,程哲国译:《金融产业的新领域:不良债权之处理》,台湾金融研训院2006年版,第94页。
    3 [韩]郑在龙、洪银珠,程哲国译:《金融产业的新领域:不良债权之处理》,台湾金融研训院2006年版,第97页。
    4美国法学会、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著,高圣平译:《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8—371页。
    1我国1995年《担保法》第53条,第71条,第87条,以及2007年《物权法》第195条、第220条、第237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73条第一项规定:“抵押权人,于债权以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者,得申请法院,拍卖抵押物,就其卖得价金而受清偿”。
    2 [台湾地区]王文宇:《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之处理——六点制度面之建议》,载王文宇著:《公司与企业法制(二)》,元照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页。
    3 [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合并法》第15条。
    1这种利益平衡以实现抵押物的最高价值,一方面能满足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保护债务人,以避免其血本无归。
    2 Galves F., FDIC and RTC Special Powers in Failed Bank Litigation,22 Colo. Law 473(1993), 136;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pp.201—204.
    3 See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 9—10.
    4比如,处置信托公司通过暗盘竞标(Sealed Bid Sales)销售策略,以确保最大限度的透明度并获得最大的
    1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1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1 See Federal banking law Report,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egulations, 1997,CCH Incorporated, p.256,转引自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3对此12项内容See Federal banking law Report,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egulations, 1997,CCH ,转引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1多数SAMDA合同的初始期限为3年,但可以有两次一年的延长期,其实,所有SAMDA合同的平均期限也只有3年零3个月。
    2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259页。
    3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1即资产组合的净收益II合同处置费的确定采取了一种所谓的累积比率法,即资产组合的净收益(the Net proceeds of pool,NPP)与资产组合总回收值(the Total Recovery Value of the Pool,RVP)之比。这里所指的资产组合净收益(NPP)是指总现金收入与所有费用、根据资产组合中的资产估计的税款、自有不动产的保险费、估计的持有成本以及诉讼费用;RVP则指资产给合中,所有库存资产估计回收值的总额。
    2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3页。
    3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4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1截至1996年12月31日,共处置资产账面价值的50%及已销售资产ERV的92%。资产处置的总费用为44亿美元,占资产总回收值的19%。
    2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处置信托公司支付给合同相对人的总酬金为7亿美元,而补偿分包人的费用总额则高达37亿多美元,但处置信托公司却无从控制分包人,因为合同方与分包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于处置信托公司来说是秘而不宣的。
    3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263页。
    4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1 [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266页。
    2见银发[2001]第197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委托处置不良资产指导意见》,第一条第(三)项。
    1 [美]斯蒂文L.西瓦兹:《资产证券化的炼金术》,载《斯坦福法学、商业与金融学报》,(1994年),第133页,转引[美]斯蒂文L.西瓦兹:《结构金融:资产证券化原理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 See Philip R. Wood, Title Finance, Derivatives, Securitizations, Set-off and Netting, Sweet & Maxwell, (1995), pp.43—47.
    3 Joseph Shenker & Anthony Colletta, Asset Securitization: Evolution, Current Issues and New Frontiers, 69 Tex. L. Rev. 1369, 1371-74 (1991). P.56.
    1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步骤与内容可以参考熊进光、巫文勇:《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270页;李勇:《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8页。国外资料See Ravi C. Tennekoon, The Law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tterworths, (2000), pp.103—123; Hal S. Scott and Philip A. Wellons,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nsctions, Policy, and Regulation, Foundation Press, (1999), pp.703—747.
    2王景兰:《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关问题初探》,载《金融时报》, 2004年6月24日。
    3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处置信托公司通过证券化途径回收不良资产的比率竟高达92.9%,比拍卖出售高出19.1个百分点,See Leland C. Brendsel, Securitization’s Role in Housing Finance,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s,转引王小莉:《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4王景兰:《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关问题初探》,载《金融时报》, 2004年6月24日。
    1 Peter J. Lahny, Asset Securitiz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nkruptcy Attack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Next Potential Attack,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Winter, 2001.
    2并认为,证券化的资产不应该是崭新的,至少应有几个月的履行期,以使投资者、评级机构、借款人等对支付情况有一个基本估计,可以预期未来的支付趋势。See Stephen I. Glover, Structured Finance Goes Chapter11: Asset Securitization by Reorganizing Companies,47 Bus. Law.(1992), pp611—616.转引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根据国际实践,理想的证券化基础资产应具备以下条件:(1)能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2)持续一定时期的低违约率;(3)本息的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间;(4)资产的债务人具有广泛的地域和人
    1到处置信托公司解散时,共有420亿美元的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得到了处置。See John K.Thomposn, Securitisation—An International Prepective, OCED (1995), p,127.
    2 See Kenneth N. Klee,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and Other Securitization Issues, Materials for American Law Institute-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ntinuing Legal Education, June, (2004). pp.10—12.
    3购买人价格通常按下述方式决定:相应抵押贷款集合支持证券的售价减去担保费用和其他费用。
    4 See Dean Foust, The RTC's Epitaph: It Worked, Bus. Wk., Jan. 15, 1996, at 29; Alvin K. Lim, The S&L Crisis Revisited: Exporting An American Model to Resolve Thailand's Banking Problems, 9 Duke J. Comp. & Int'l L. 343, 355-56 (1998),p357.
    1 See Dean Foust, The RTC's Epitaph: It Worked, Bus. Wk., Jan. 15, 1996, at 29; Alvin K. Lim, The S&L Crisis Revisited: Exporting An American Model to Resolve Thailand's Banking Problems, 9 Duke J. Comp. & Int'l L. 343, 355-56 (1998),p360.
    2 See Tim Lester, Mohammed Asaria, Korea and Taiwan follow Japan’s securitization lea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October, (2002). pp.31—56.
    3 See Karen Chan, Development in Banking Law 2000: Global Banking -- Asia/Pacific, 20 Ann. Rev. Banking L. 32, pp.42-43.
    1 See Mee-Hyon Lee, Securitization in Korea,Journal of Korean Law, Vol.2, No.1, (2002). pp.53—58.
    2 See Sean Bulmer & Hyoung Don Kim, KAMCO NPL Securitization, in Securitization Yearbook 2000, supplement to Int'l Fin. L. Rev. (2000) p.29.
    3准确讲,我国目前所实践的只是“准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其中有法律因素,也有政策和观念因素;关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与现实性问题,国内已有较多论证,重要可参见王小莉:《信贷资产证券花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3—91页;对我国证券化中法律问题的分析见下文。
    4将SPV定性为财团法人或财务公司,其牵强与不妥之处见王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构造》,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5关于德国、奥地利、挪威、英国和美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SPV属于金融机构的观点参见王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构造》,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6页。
    2 Peter J. Lahny, Asset Securitiz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nkruptcy Attack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Next Potential Attack,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Winter, 2001.
    3王文宇:《资产证券化法制之基本问题研析》,载于《月旦法学》,2002年9月,第111页。
    4 Kenneth N. Klee and Brendt C. Butler,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and Other Securitization Issues, 35 UCC Law. J. 23, 67 (2002).
    1关于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参见《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启动》,载《香港商报》2004年4月10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项目参见《资产证券化破冰在即,券商投行业务迎来新曙光》,载《证券时报》2004年4月27日。
    2 See Seth D. Amera, Alan Kolod,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Getting Back To Basics,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Spring, 2006. pp.67—85; Frankel, Securitization-Structured Financing, Financial Assets Pools, and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NewYork: Brown and Company, (1991), p.424.
    3 See Janet M. Tavakoli,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and Structured Fina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P.49.份设立信托,并约定委托人对受托人没有指示权限,不得于信托期间解除信托,日本将这种信托称为特殊目的公司股份特定信托。
    1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特殊目的公司的分析,参见王小莉:《信贷资产证券花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109页。
    2成之德:《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第136页。
    1 Frankel, Securitization-Structured Financing, Financial Assets Pools, and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NewYork: Brown and Company, (1991), p.26.
    2在美国,一直使用的是“真实销售”的方式;而在欧洲,一开始使用的是“担保融资”的方法,这其实是发起人以资产为担保的融资,并没有涉及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该资产仍然保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内。所以使用担保融资的方法进行的资产证券又被称为表内资产证券化,渐渐地,大多数资产证券化项目使用的是真实销售。
    3除了销售以外,还有一种模式就是信托,关于信托的财产转移与管理功能,以及信托的“导管”功能见“SPV设立与构造的法律问题部分。
    4 See Stephen H.Case, Davis Polk & Wardwell, Bankruptcy-remote Entities,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and Other Securitization Issues, Commercial Law and Practice Course Handbook Series,( 2003).
    5关于这三种模式的分析参见王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构造》,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82—90页。
    6 [美]斯蒂文L.西瓦兹:《结构金融:资产证券化原理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关于外部增级See Robert D. Aicher, Deborah L. Cotton and TK Khan, Credit Enhancement: Letters of Credit, Guaranties, Insurance and Swaps (The Cash of Cultures), The Business Lawyer, Vol. 59, May 2004, pp. 898—973.
    2在这样的结构中,这些大于SPV支付对价的资产,往往作为发起人对SPV的股本出资,以免被认定为欺诈性转移。参见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1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一场震惊全球的拉美债务危机爆发,直到80年代后期“布雷迪计划”实施以后,危机得以缓解,继智利以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相继通过“国际债权换股权”的方式,使得债权国与债务国双方矛盾得意暂时缓解,See A. Hilton, Debt-Equity Swap: Cost, Benefits and Prospects, (1998),p.9.
    2 See Asiedu-Akrofi,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bt-Equity Swap Programs in Five MajorDebtor Countries, 12 Hastings Int’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1989)537, pp.549—550; Ross P.Buckley, Emerging Markets Debt: An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Market, Kluwer Law, (1999), p.118.
    3“可转债”即“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s),系公司债的一种类型,是指公司债券持有人有权按照该债券发行时规定的转换价格与比率,在请求转换期间内,将其所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为原发行公司所发行股票的公司债。可转债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为筹集铁路公司资金,美国纽约伊利铁路公司发行了世界上首例可转换公司债券,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步其后尘,德国、日本等国在看到该项制度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后,也相继效仿。我国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于1997年3月25日颁布《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可转债试点。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资料可参阅时建中:《可转换公司债法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马忠智、吕益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实务》,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台湾地区]赖源河:《转换公司债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24期;[台湾地区]陈树:《转换公司债之理论与实务》,实用税务出版社1988年版等。外文资料See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187—193; Ravi C. Tennekoon, The Law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tterworths, (2000), pp.251—280.
    1参见王亦平:《商业银行“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载王亦平著:《银行法基本问题研究》,2005年版,第240—242页。
    2王平:《“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3 See Subbrendu Chatterji and Paul, Loan Workouts and Debt for Equity Swaps, John Wiley & Sons, (2001), p.8.
    4 See Sonali Abeyratne, 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t: The Law Reform Context, Ashgate Dartmouth, (2001), pp.17—20.
    4 See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23-230;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PP.3—5.
    1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2 S. Kawalec, S Sikora,& P. Rymaszewski,‘Dealing with Bad Debts: The Case of Poland’, in G. Caprio, D. Fokerts-Landau and T. D. Lane, Building Sound Finance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MF 1994).
    1 See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23-230;
    2 See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pp226-228;
    1具体参见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76—77页。
    2王松奇:《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3有学者认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尝试债转股,See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 (2001), p.135.
    4徐放鸣、孙晓霞:《探索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历程回顾》,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1王智:《在债转股中获得重生——湖南长元人造板股份有限公司走出困境》,载《经济日报》,2001年3月13日。
    2 1999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1999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3 1999年9月2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国第一份债转股协议——“北京水泥厂”债权转股权协议;而最早以拍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则是在1999年的11月19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深圳发展中心大厦第一层商铺为标的的资产拍卖会在深圳市举行。参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大事记(1999年4月—2004年6月)》,载徐放鸣、孙晓霞:《探索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历程回顾》,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08页。
    4参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大事记(1999年4月—2004年6月)》,载徐放鸣、孙晓霞:《探索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历程回顾》,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09页。
    1换言之,100万元债权最多只能转换成有限公司100万元的实收资本或股份有限公司100万股股票,债务人由此增加的注册资本额最多也仅能为100万元,但因法律无此规定,因此,100万元的债权可否只转换成50万元甚至10万元的注册资本也就没有法律根据。
    2陈洁:《我国现阶段债权转股权的法律环境分析》,载《金融法苑》1999年第17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1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已经解决,详见李建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229页。
    2关于这些风险的具体内容参见石志俊:《商业性债权转股权法律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6页。
    1 See Erik Berglof, Gerard Rol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and Banking in Transistion Economies, Journe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6. (1998), pp.18-40.
    2 See Stijn Claessens, Comment on Banking in Tranisis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30, August, (1998), pp.2.
    3此处的经济利益关系既包括债务人的经济利益,也包括地方政府和相关人员、机构的经济利益关系。
    4地方政治利益关系比如地方政府基于地方企业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安全、稳定问题,迫使银行让步,或通过政法委等党政机关直接影响司法;人事任免关系比如具有国有成分的银行高管人员有的纳入政府组织部门的考察范围,对涉及地方企业的银行贷款,地方企业或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请出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向银行打招呼,银行高管人员因人事关系受制于地方政府,而被迫接受。
    5 See Philip Hersch, David Kemme, Jeffry Netter, Access to Bank Loans in a Trainistion Econom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4, (1997), pp.79—80; Janet Mitchell, Bad Debts and Cleaning of Bank’s Balance Sheets: an Application to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e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0. (2001), pp.5-6.
    1曹建明:《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载顾功耘组编:《金融市场运行与法律监管》,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班,第1—29页。
    2 See Andrew Campbell, Peter Cartwright, Banks in Crisis: The Legal Response,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108.
    3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调查总报告,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集团外国投资咨询服务局、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中国动产担保与信贷市场发展》,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在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也发生过类似案件,但过程更为曲折离奇。1997年,中国投资银行上海分行(简称投资银行)贷款给上海梦特娇服饰有限公司(简称梦特娇公司),梦特娇公司因到期贷款无法偿还,于是投资银行信贷科工作人员要求该企业以关联公司的名义贷款,实质是“借新还旧”,并虚构了贷款用途为“扩大流水线及扩产”,以欺诈担保人为其担保。贷款到期,港隆公司未能偿还本息,投资银行遂在1998年将借款人与担保人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在诉讼过程中,银行伪造了担保人的印鉴,并虚构担保人的代理人在调解协议上签章。而真正的被告——担保人则始终不知道有此诉讼。由于银行担心事件败露,因此在执行阶段与借款人达成私下协议,即以找不到担保人为由,只要求执行借款人的财产。由于投资银行于1999年被关转(1999年3月因银行资产重组,转归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而相关责任人员也已退休,因此光大银行不知道此间内情。光大银行于2007年发现担保人财产线索后,向法院提出查封要求。担保人在其财产被法院查封后才知道1998年的诉讼与调解事项,由此案发。具体内容参见《法学》月刊简报,2007年9月号。
    2“禁止权利滥用”中的“权利”不应狭义地理解为民事权利,其范围应作更广泛的界定。
    3日本学者对滥用诉讼权能曾作过较为明确的定义:滥用诉讼上的权能是指违背对方当事人的信义,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为目的的行使权利的行为。参见[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4王晓燕:《侵权法评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1《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653条-682条的规定,规定了民事恶意诉讼、刑事恶意告发和滥用诉权的侵权行为。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3由于银行工作人员伪造被告人印鉴参与诉讼或调解,其直接受欺骗的对象是法院,因此,公安机关对实际受害人——被告人的报案,一般不予受理,而要求被告人提供法院对此出具的司法意见,即征得法院的同意后才愿意对银行伪造印鉴的犯罪行为立案调查。
    4另一种不良行为是贷款欺诈(mortgage fraud),其系由职业罪犯导演的骗贷犯罪,受害者一般是贷款机构。
    5掠夺性贷款与次级贷款密切联系,但对于掠夺性贷款及其类型,目前在美国联邦法律层面尚未有权威的界定,也没有针对性法律,关于掠夺性贷款的一些特点可以参见[美]乔纳森·R·梅斯等:《银行法(第三版)》(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1页。
    6 See Kathleen C. Engel and Patricia A. McCoy, A Tale of Three Markets: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Predatory Lending.资料来源:http://lsr.nellco.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28&context =uconn/ucwps.(2007年11月8日)。
    1 See OCC Advisory Letter AL 2003—2 February 21,2003.
    2其有点类似于手续费或介绍费,是相对于本金一定百分比数额的费用,一般为5%左右,该费用不被计入贷款利息,需要另行支付。
    3马萨诸塞州1992年8月1日生效的940C.M.R.8.02.《8.06(6)规章》规定:“如果抵押贷款人或经纪人在获得或与借款人商谈贷款时,贷款利率或条款明显背离业界通行的标准,或是昧着良心的,则构成不公平或欺诈性行为。”在次级抵押贷款业中,关于启动费一般为5个点或更低,而联合贷款公司则收取10个点。
    4 See United Companies Lending Corp. v.Sargeant, 20 F. Supp. 2d 192, 200-04 (D. Mass. 1998).
    5关于联邦监管机构对次级贷款和掠夺性贷款的分类,See Joseph A. Smith, Jr., The Federal Banking Agencies' Guidance on Subprime Lending: Regulation with a Divided Mind, 6 N.C. Banking Inst. 105-07 (2002) ,p.73, pp.76-81。
    6 See Erick Bergquist, Ga. Predator Law Drives out Some Lenders, Am. Banker, Oct,2002, p.1.
    1 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299—324; John Breslin,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Thomson Round Hall,(2007), pp.95—100.
    2 See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144—146.
    3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4 [日]平井宜雄:《债权总论》(第2版),弘文堂1994年版,第257页。
    5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463页。
    1关于学者的观点参见《商业银行在借贷合同履行过程中代位权的行使》,载韩良:《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151页。
    2撤销权肇始于罗马法,系罗马法儒保罗所(Paulus)创设的概念,故亦称保罗诉权(action pauliana),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有明文规定(Inst.,4.6.6.)。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课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7页;[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07页。
    3 See John Breslin,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Thomson Round Hall,(2007), pp.587—588; G. A. Penn, A. M. Shea, A. Arora, The Law Relating to Domestic Banking ( Banking Law Volume 1) ,Sweet & Maxwell, (1987), pp.510—512.
    1对于有偿行为之撤销——债务人以不合理的价格转让财产,还有主观要件,即债务人的恶意与受益人的恶意。对于恶意的界定,各国立法例有所差异,法国、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采用观念主义(认识主义),即以诈害之认识为已足,不必有诈害之意思,而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则以诈害的意思为必要,采用意思主义立法例。此种区分源于14世纪意大利城市法适应新兴商业贸易之需要,逐渐改变了罗马法强调对于债务人的报复和惩罚,转为注重对债权人的保护,其基本趋势是弱化债务人的主观要件。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页;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1—412页。
    2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1有观点认为“借新还旧”合同实质上是对旧合同中借款期限与利息计算方法的变更,即延长原借款合同的期限并重新计算利息;依据《合同法》,这种变更是合法有效的。参见韩良:《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2刘亚天:《金融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3中国人民银行在1997午5月19日出具的《关于借款合同有关法律问题的复函》(银办函[1997]320号)中认为:“以贷还贷(或借新还旧)是指借款人向银行贷款以清偿先前所欠同一银行贷款的行为,新的借款合同只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等合同条款的变更,不能视为新借款合向虚构借款用途、双方意思表尔不真实。该行为并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因商业银行法》及《贷款通则》等有关金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因此,以贷还贷的借款合同应属有效。”
    4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二)》。
    1关于认为“借新还旧”合同无效的具体理由参见王亦平:《银行法基本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118页。
    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9条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3 See Willi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 (Second Edition), LLP , (1999), pp.15—16, pp.261—265; Ross P. Buckley, Emerging Markets Debt: An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Market, Kluwer Law, (1999), pp.118—120, 215—233.
    1高祥阳、陈宇:《国际银行法——合同、银团与法律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2 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312—314;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235., pp.240—241.
    3沈达明、冯大同:《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与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4郭洪俊:《国际银团贷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5郭玉军:《国际贷款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1按照英国1967年的《Misrepresentation Act》的规定虚假说明可以分为欺骗性的虚假说明、有疏忽的虚假说明和非故意的虚假说明三类,对于第一类情况对方可以撤销合同并同时请求损害赔偿;对后两类,法院可以根据情况或撤销合同或要求做出虚假说明的一方以损害赔偿代替撤销合同。See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200—202.
    2 See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144—146.
    3 See Ravi C. Tennekoon, The Law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tterworths, (2000), pp.84—89;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240—241.
    1高祥阳、陈宇:《国际银行法——合同、银团与法律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6页,第41—42页。
    2见顾昂然1999年3月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的说明》。
    1 See Lee C Buchheit, How to Negotiate Cross-Default Claus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August, 1993, p.27.
    2 See Philip R. Wood, Richard G.A. Youard, Sharing Clauses in Syndicated Loan Agreement Default, Edited by David G. Picerce, Current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Butterworths , (1985), pp.278—290; Ravi C. Tennekoon, The Law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tterworths, (2000), pp.84—89.
    3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40页。
    4该学者认为,现代金融担保法制度的范围要大于传统的担保制度范畴,其除了其包括传统的担保法律制度外,还包括债权回收制度和债权证券化法;其中债权回收制度主要包括责任财产的扣押与拍卖、代物清偿、债权转让、抵消、债权人的撤消权、债权人的代位权、保险担保、信托担保、代理受领、存入指定等。胡宝海:《现代金融担保法研究——不动产担保及其证券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 [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中文版序。
    2王泽鉴:《动产担保交易法30年》,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3沈达明、冯大同:《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页。
    4徐冬根:《国际信贷的法律保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以下,第146以下。
    1关于国际金融交易中的担保问题,See Philip R. Wood, Comparative Law of Security and Guarantees, Sweet & Maxwell, (1995);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pp.295—312;英美国内银行法中的担保问题,See G. A. Penn, A. M. Shea, A. Arora, The Law Relating to Domestic Banking ( Banking Law Volume 1) ,Sweet & Maxwell, (1987), pp.317—445,爱尔兰银行法中的担保问题,See John Breslin,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Thomson Round Hall, (2007),pp.353—417, pp.589—623.
    2关于浮动担保的研究文献可以参考:[国外]Philip R. Wood, Comparative Law of Security and Guarantee, Sweet & Maxwell ,(1995); Philip R.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1980;) Joseph J. Norton and Mads Andenas,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 and Secured Transaction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国内]徐冬根:《浮动担保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苏合成:《英美全面业务抵押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调查总报告,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集团外国投资咨询服务局、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中国动产担保与信贷市场发展》,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4页。
    2徐冬根:《国际信贷的法律保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以下。
    3胡宝海:《现代金融担保法研究——不动产担保及其证券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以下“不动产抵押制度的功能界限——对日本住专问题的金融担保法学透视”。
    4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储蓄贷款机构危机的相关内容可参见G. N. 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0),关于引发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其他原因可参见金震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及其危机成因分析——法律与监管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特刊),第146—155页。
    1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调查总报告,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集团外国投资咨询服务局、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中国动产担保与信贷市场发展》,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调查总报告,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集团外国投资咨询服务局、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中国动产担保与信贷市场发展》,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7页。
    1关于美国“担保利益”及动产担保为核心的有关文献参见Grant Gilmore, Security Interests in Personal Property, Volume I II,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5; Ray D. Henson, Secured Transactions under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West Publishing Co.,1979; William H. Lawrence, William H. Henning, Wilson Freyermuth, Understanding Secured Transactions, LexisNexis, 2003.
    1有关加拿大魁北克省新民法典(The new Civil Code of Quebec)对担保权概念的扩展及其登记可参见John B. Claxton,Q.C. Security on Property and the Rights of Secured Creditors under the Civil Code of Quebec, in XV, Les Editions Yvon Blais Inc.,1994;以及孙建红、郭站红、朱亚芬译:《魁北克民法典》,第2666条—2684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泽鉴:《动产担保交易法30年》,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
    3 Ronald C.C. Cuming, The International of Secured Financing Law: the Spreading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s UCC, Article 9 and its Progeny in Ross Cranston(ed.),Making Commercial Law, Essays in Honour of Roy Good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p.500.
    4有关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动产担保方面的专著参见[台湾地区]刘春堂:《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1992年作者自版;[台湾地区]郑正忠、吴展旭:《动产担保交易法》,台湾书泉出版社1998年版;[台湾地区]王延懋:《动产担保交易法实务问题研究》(增修订7版),台湾金融研训院2000年版;高圣平:《动产抵押制度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版;高圣平:《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年版;董学立:《美国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关于我国《物权法》中动产担保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检讨与完善参见朱岩、高圣平、陈鑫:《中国物权法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0—649页。
    1陈国奇:《日本破产法最新修改》,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九期,2005年9月版,第190—200页。
    2《比较》编辑室:《东亚国家破产法改革》,载《比较》第14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1毛欢喜:《职工债权优先担保债权受偿银行负面影响巨大》,载《中国金融》2005年第10期,第59—60页。
    2关于我国1986年破产法对职工保障之不足参见曹士兵:《新破产法职工权益保障机制系统解读》,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6期,第53页—55页。
    3殷慧芬:《美国破产法2005年修正案述评》,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2期,第127页。
    4 [日]石川明:《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5陈国奇:《日本破产法最新修改》,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九期,2005年9月版,第194—195页。
    1根据该程序,债务公司在有资格的破产执业者的监督下,可以寻求与债权人达成协议。一个关于公司自愿安排的建议一旦得到必要多数(75%)债权人和成员的同意,将直接对其余少数债权人产生约束。
    2 See Jobannes Kondegen, Rehabilitation and Insolvency: The German Approach, Edited by Will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 (Second Edition), LLP, (1999), pp.319—340.
    1《比较》编辑室:《东亚国家破产法改革》,载《比较》第14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80页。
    1李曙光:《和解制度》,载《法制日报》,2007年2月13日版。
    2 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68;典型的欺诈手法有:欺骗(deception)、会计造假(false accounting)、伪造变造(forgery)与共谋(conspiracy)等, See Joseph J. Norton, Banks: Fraud and Crime, (Second Edition), LLP, (2000), pp.2—12.
    3 [比]菲利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系统》,宇航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以下,第201页以下;以及See Shalendra D. Sharma,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Reform and Recove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123—140.
    1关于比较法上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论述可以参考Willem H. van Boom, Pure Economic Los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Willem H. van Boom, Helmut Koziol, Christian A. Witting, Pure Economic Loss, Tort and Insurance Law Vol.9,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4, pp.1—40.
    1关于附随义务中的不作为义务参见王泽鉴:《契约上的不作为义务》,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第120页以下。
    2王泽鉴:《银行征信科员评估信用不实致银行因超额贷款受有损害的民事责任——从纯粹经济上损失的保护,论契约与侵权行为法的规范功能及民事责任的发展》,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第261页。
    3英国关于纯粹经济上损失参见John Dwyer, Negligence and Economic Loss, Essays for Patrick Atiyah, Oxford 1991,p.309;美国的参见Gary T Schwartz, Economic Loss in American Tort Law: the Example of Aire and of Products Liability, Sna, Diege Law Review Vol.23, p.37; Rabin, Recovery for negligently Inflicted Economic Loss: a Reassement, Standford Law Review vol.37. p1912.
    4 See Christophe Rade and Laurent Bloch, Compensation for Pure Economic Loss Under French Law, at Willem H. van Boom, Helmut Koziol, Christian A. Witting, Pure Economic Loss, Tort and Insurance Law Vol.9,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4, pp.41—47; Ricardo Omodei-Sale and Alessio Zaccaria, Compensation foe Economic Loss Under Italian Law, at Willem H. van Boom, Helmut Koziol, Christian A. Witting, Pure Economic Loss, Tort and Insurance Law Vol.9,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4, pp.48—55.
    1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2前者包括:(1)诚实守信;(2)依正当目的形式权利;(3)不得放弃经营自主权;(4)未经公司知悉与同意,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与公司利益冲突的地位。See Paul Davies, 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Sixth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7,pp.550—511.
    3 See R.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West Publishing Co. (1986), pp.302—305.
    4董事必须:(1)善意,(2)以出于相似地位的普通谨慎之人类似的注意,(3)符合公司最佳利益的方式。
    5特拉华州的判例法认为,董事违反注意义务,只有在构成“重大过失”时才承担个人责任。See Folk on the Delaware General Corporation Law: Fundamentals, Little Brown and Co.(1993), p.103.
    1潘金生:《比较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页。
    2 [美]伊曼纽尔·N·鲁萨基斯:《金融自由化与商业银行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3转引江曙霞:《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足性管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4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5资本充足提供一个资本缓冲器,以避免存款人造成重大损失,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2002), p.89.
    6李敬伟、周仲飞:《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控制:比较与借鉴》,载《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8期。
    7 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Financial Stability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Financial Stability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A Strategy for the Formulation,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un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Systems,April 1997,p.17.
    1 See Joseph A. Smith, The Federal Banking Agencies’Guidance on Subprim Lending: Regulation with a Divided Mind, 6 N.C. Banking Inst. 73, April, 2002, pp.81—91.
    2巴塞尔协定关于资本充足的监管开始主要针对信贷资产,See Hal S. Scott, Pjilip A. Wellons,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nsaction, Policy, and Regulation, (Sixth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1999), pp.216—220.
    3美联储在1999年的指引中明确开始考虑表外资产风险暴露的资本充足监管问题,Se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Risk-based Capital Guidelines, 12 CFR 208 app. A (1999). P.1.
    4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5例如,80年代美国的储蓄贷款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政府实际上都在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
    1 See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Capital Accord), July 1988, pp.3—8.
    2关于下述5种类型的资本充足比率,参见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213页。
    3上述内容多被纳入美国的“骆驼”评价体系(CAMEL),即资本充足、资产质量、经营管理、收益和流动性。See Alan Gart,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ing, 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Industries,(1995)John Wiley & sons, Inc, pp.118—119。
    1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114页。
    2 See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Capital Accord), July 1988, pp.8—13.
    3 [美]伊曼纽尔·N·鲁萨基斯:《金融自由化与商业银行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4关于拉美债务危机后,美国在资本充足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巴塞尔会谈和英、美、日三国的协议等相关内容参见依圣·B·开普斯坦:《国际银行业监管:巴塞尔协议的起源和影响》,载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0页。
    5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See Gary A. Gegenheimer, Bank Supervisors and Mixed-Activity Groups: A Comparison of the European and Australian Approaches and Lessons for Transition Economies, Banking & Finance Law Review, February, 2007, p.277.
    1关于日本的经验See Charles K. Whitehea, Mixed Reception: Culture,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Legal Change in East Asia: What’s Your Sign?—International Norms, Signals, and Compliance, Michig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Spring 2006, pp.720—725.
    2 See Michael P. Malloy, U.S.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the New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New, Old and Unexpected, 7 Ann. Rev. Banking L. pp. 75-76, pp.81-87 (1988), in Michael P. Malloy, Emerging International Regime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Transnational Lawyer, 2005, p.332
    3 See Chung Hsu, Douglas Arner, Qun Wan, Wei Wan, Banking Liberal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Post-WTO China, Banking & Finance Law Review, October, 2005, P.58.
    1黎四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法则的反思与建议》,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第11卷第3期,第9页。
    2如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用以推动两家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3如民生银行上市前,2000年6月的资本充足率为10.84 %,上市后2000年末资本充足率猛增至21.45 %,但2001年末,其资本充足率又骤跌至10.1 %,2002年末降到8.22 %;虽然2003年3月该行发行的可转债也全部用于弥补资本金,但到6月30日其资本充足率仍降到7.11 %。参见张丽华:《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探讨》,载《中国金融》,2004年第6期,第35页。
    1李仁真:《金融企业集团的国际监管分析》,载《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第41页。
    2对此问题,2002年欧盟《金融企业集团监管建议案指令》在附I《对资本充足监管当局所应遵循的原则及采用的技术计算方法》中明确规定:“监管当局必须摒弃在金融集团层面上,重复计算适合作为自有资金的资本成分,及重复计算任何不当的关联交易所造成的自有资金。”参见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1该附件对集团资本的计算规定了四种方法,即建筑区分法(building block approach)、风险加总法( riskbased aggregation risk)、风险扣除法( risk based deduction risk)及总扣除法(fallback treatment for double gearing)。此四种方法对同一集团资本的计算所产生的结果应是相同的。这些方法在欧盟2002年的《金融企业集团监管建议案指令》中得以完整再现。
    2 See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Capital Accord), July 1988, p.6.
    3 (银监发[2003]25号)2003年11月26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第1条,第5条第(二)、(四)项。
    4马永霞、严红波、陈革:《美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4页。
    5 See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2001), pp.327—346.
    1 See Andrea Sironi, An Analysis of European Bnak’s SND Issue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Policy, Bocconi University, Milan.(2002), p.15.
    2参见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3页。
    3 See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nd the Secretary of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Th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Submitted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Section 108 of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RptCongress/debt/subord_debt_2000.pdf, 2007年12月1日访问。
    4罗平:《银行次级债券及其对银行的约束作用》,载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152页。
    5对此观点,美联储认为由于影响债券市场的因素教多,直接用次级债券价格代替资本充足率,作为启动矫正措施的条件,其时机尚不成熟,See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nd the Secretary of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Th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Submitted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Section 108 of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 p.28,p.50.http://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RptCongress/debt/subord_debt_2000.pdf, 2007年12月1日访问。
    1具体论述See Larry Wall, Supervisory Goals and Subordinateed Debt, Edited by Benton E.Gup, The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 Banking Reg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00, Quorum Books, pp.150—159.
    2 See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nd the Secretary of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Th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Submitted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Section 108 of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 p.56.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RptCongress/debt/subord_debt_2000.pdf, 2007年12月1日访问。
    1我国学者将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重大现实意义归纳为以下四项:(1)拓宽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使银行可通过债务工具补充资本金,满足监管要求;(2)有助于银行全面改革重组。使银行从“输血”转变为“造血”;(3)降低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并为保险资金、企业年金提供较为安全的投资途径;(4)有助于纠正金融债发行主体错位现象,促进银行债权市场的形成。参见高晋康、廖振中:《我国银行次级债立法:现状与展望》,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303页。
    2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次级债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以及发行银行的范围与对象等均存在问题。参见郭雳:《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银行次级债“热”》,载郭雳:《中国银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法律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3页。
    1参见高晋康、廖振中:《我国银行次级债立法:现状与展望》,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303页。
    2在美国次级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零售投资者比较少,而在欧洲,由于很多小银行也发行次级债券,因此零售投资者占据的地位更为重要。参见罗平:《银行次级债券及其对银行的约束作用》,载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1关于美国储蓄贷款危机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弥补措施采取立即矫正措施与相关问题,See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pp245—250.
    2关于美国有关机构对立即矫正措施的法律改进建议,See 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 Prompt Correction Action Proposal for Reform, March 2005, pp.9—15.
    3参见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229页。
    1关于晚近国际机构对立即矫正措施的研究,See Ilhyock Shim, Dynamic Prudential Regulation: Is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Optimal,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orking Paper No. 206, May 19, 2006, pp.1—36;对矫正措施授权、基础与计划的讨论See Tobias M.C. Asser, Legal Aspects of Regulatory Treatment of Banks in Distress, IMF, 2001, pp.72—77.
    2李豪明:《英美银行监管制度比较与借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3主要修改内容为:(1)将原40条第一款第(6)项“要求商业银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删除;(2)将第40条第二款修改为:“对于采取前款纠正措施后商业银行逾期未改正的,或其行为已严重危及该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程度及资本补充计划的实施情况,银监会有权依法采取限制商业银行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责令商业银行停办除低风险业务以外的其他一切业务、停止批准商业银行增设机构和开办新业务等措施。”
    1王继祖:《美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2黎四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法则的反思与建议》,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 月第11卷第3期,第9页。
    1盛慕杰:《中央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第327页。
    2如美国波斯顿新英格兰银行(BNE)作为东北部的主要房地产贷款者,其贷款的30%放贷于商业房地产, 1989年末其贷款余额的2.2%,约5.5亿美元成为不良贷款,因在房产领域贷款风险暴露,其不良贷款状况持续恶化,1990年低上升到32亿美元,约20%的资产成为不良贷款,并在1991年倒闭。Se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ank Failures in Mature Economies, Working Paper No 13, April 2004, p.63.
    3 See Andrew Crockett, Speech at European Banking Congress, 20 November,1998; See also Morris Goldstei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auses, Cures, and Systemic Implications, 1998,p.12.
    4 [美]威廉姆·A·拉维特等:《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5周辉斌:《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6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246页。
    1巴塞尔委员会、证券监管国际组织和保险监管国际协会组成联合论坛在《风险集中原则》中对风险集中的定义是:潜在造成巨额损失足以威胁金融机构的健康及其核心运营的能力的风险暴露。Se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 Risk Concentrations Principles, December 1999, p. 2.
    2 2000年3月20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信用机构设立和经营的指令》第48条第1款。
    3 Del Junco v. Conover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九巡回区,682 F.2d 1338,cert. denied,459 U.S.(1983)
    4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5闻得锋:“试论商业银行贷款集中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载张炜主编:《银行业法制年度报告(2004)》,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34页。
    2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8页。
    3 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92—94.
    4 12U.S.C.A.§84(b)(2)。
    5在1982年1月25日的《甘—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 Germain Depository Institution Act)通过以前,《联邦银行法》规定向一个借款人放款总额是不超过银行未减损资本及损盈余的10%,《甘—圣哲曼储蓄机构法》将该比例放宽为15%。参见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6 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92—94.
    7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1页。
    8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1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2 2000年3月20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信用机构设立和经营的指令》第49条(对大额风险之限制)第1款的内容与此相同。
    3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4 See Ross Cranston, Principles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93.
    5徐向梅:《俄罗斯银行制度转轨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附录一:《俄联邦中央银行(俄罗斯银行)法》,第274页。
    6张晓轩等:《韩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附录2:《普通银行法》,第240页。
    7阎坤:《日本金融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附录一:《日本银行法》,第227页。
    8潘金生等:《比较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9 (台湾)杨梦龙:《新银行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1年)1982年版,第123页。
    1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2有学者将贷款集中度监管的内容归纳为三方面,即前(1)(2)(4)项,参见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周辉斌:《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1 [美]莉莎.布鲁姆、杰里.马卡姆著,李杏杏等译,何美欢审校:《银行金融服务业务的管制:案例与资料》(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哈威尔.E.杰克逊,小爱德华.L.西蒙斯编著,吴志攀等译:《金融监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145页。
    2在加拿大,虽然对贷款集中没有明确的法律限制,但银行检查署对向单个客户或关联客户集团贷款有最高额限制,即不得超过银行全部资本的25%。
    3在1982年1月25日的《甘—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 Germain Depository Institution Act)通过以前,《联邦银行法》规定向一个借款人放款总额是不超过银行未减损资本及损盈余的10%,《甘—圣哲曼储蓄机构法》将该比例放宽为15%。参见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4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248页。
    5 [美]莉莎.布鲁姆、杰里.马卡姆著,李杏杏等译,何美欢审校:《银行金融服务业务的管制:案例与资料》(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6潘金生等:《比较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1参见《大额暴露指令》第4条第3款和《关于信用机构设立和经营的指令》第49条第3款。
    2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3日本《银行法》第十三条的条标是“向同一人的信用供给”。
    4 [美]莉莎.布鲁姆、杰里.马卡姆著,李杏杏等译,何美欢审校:《银行金融服务业务的管制:案例与资料》(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14页。
    1 See Del Junco v. Conover, 682 F.2d 1338, 9th Cir. (1982) (leading case on authority of federal bank regulators to impose individual monetary director liability ),cert. denied, 459 U.S. 1146, (U.S. Jan 17, 1983),257
    2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9—370页。
    
    1邱晴:《新加坡的银行业和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2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3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142页。
    4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5日本《银行法》第十三条第1款但书。
    6日本《银行法》第十三条第2款。
    1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2页。
    2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吴志攀:《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
    1高晋康、廖振中:“论我国银行关联交易监管法律制度之完善———美国《联邦储备法》第23条的启示”,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 Statement by PaulA Volcker , Chairman ,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before the subcomm ittee on commerce, consumer, and monetary Affairs of th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Operations, U. 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June 11, 1986.(前美联储主席保罗·A·沃尔克:《1986年6月11日在美国众议院商业、消费者和货币政策委员会听证会上的证词》,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1986年版。)
    3如《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4如美国《1934年证券法》,我国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4年修订)。
    1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银行控股公司监管手册———银行监管部分》,联邦储备银行委员会2001年版(Bank Holding Company Supervision Manual, Division of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转引高晋康、廖振中:“论我国银行关联交易监管法律制度之完善———美国《联邦储备法》第23条的启示”,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
    2余保福:《金融业关联交易规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载《上海金融》2005年第10期,第36页。
    1 Tripartite Group of Bank,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Regulators: Intra-Group Transactions and Exposures Principles , (No. 62), December 1999.
    2杨勇:《金融集团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4页。
    1陈兰兰:“限制金融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数额研究”,载《财贸研究》2004年第5期,第116页。
    2余保福:《金融业关联交易规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载《上海金融》2005年第10期,第页。
    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6页。
    1高晋康、廖振中:“论我国银行关联交易监管法律制度之完善———美国《联邦储备法》第23条的启示”,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自1933年美国《银行法》确立“分业经营”原则后,为各国金融法所借鉴,虽然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重新确立“混业经营”,但在银行信贷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防火墙”仍然没有突破;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法》依然采用“分业”模式,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产市场引发的资产泡沫问题。
    2周京奎:《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3 Se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ank Failures in Mature Economies, Working Paper No 13, April 2004, p.66.
    1 [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4页。
    2周京奎:《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1但此间存在一个悖论:缺少金融支持的房地产业会发展滞后,其运行效率将下降;而金融支持过度又会导致房地产进入持续繁荣期,甚至出现价格泡沫。
    2 See Shalendra D. Sharma,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Reform and Recove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66—122; Tull Traisorat, Thailan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and the East Asian Crises, Kluwer Law, 2000, pp. 111—128.
    1上述关于上述各国银行在房产市场的借贷与资产泡沫,参见[比]菲力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体系》,宇航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249页,[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Bank Restructuring::Lessons form the 1980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Shalendra D. Sharma,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Reform and Recove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123—179.
    1关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贷款机构放贷商业不动产及不动产泡沫破裂后起造成的亏损,See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pp.121—135;关于早储蓄贷款机构危机中与房地产泡沫有关的种种投机丑闻可参见[美]查尔斯·R·莫里斯:《金钱、贪婪、欲望——金融危机的起因》(Money, Greed, and Risk: Why Financial Crises and Crashes Happen),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80页。
    2关于金融创新的四大作用与功能参见朱利安·沃姆斯利:《新金融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关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与传导机制,参见金震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及其危机成因分析:法律监管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特刊,第146—155页。
    2纯粹的表外证券化,变利差业务为中间业务,不仅没有增加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风险转移出去,以风险的分散实现了风险的化解,不仅增强了银行自身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贯通,使银行逐渐由风险的吸收者向风险的分散配置者转型。
    3关于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对于次级贷款证券化从1999年就开始颁布的指引及其对“残留资产”与信用增级的相关内容,See Joseph A. Smith, Jr., The Federal Banking Agencies' Guidance on Subprime Lending: Regulation with a Divided Mind, 6 N.C. Banking Inst. 105-07 (2002) , pp.92-105。
    4 Residual interests are on-balance sheet assets that represent interests (including beneficial interests) in transferred financial assets retained by a seller (or transferor) after a securitization or other transfer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are structured to absorb more than a pro rata share of credit loss related to the transferred assets through subordination provisions or other credit enhancement techniques. See 2001 Guidance, 6 Fed. Banking L. Rep (CCH) P 63-792, at 73,299-30.
    1在美国历史上,抵押贷款利率是由州政府规制,而非联邦政府,第一个涉及联邦抵押贷款利率的法律要到2000年的《联邦家庭贷款银行法》出台,但其仅在联邦层面对高利贷进行限制,See Cathy Lesser Mansfield, The Road to Subprime "Hel" Was Paved with Good Congressional Intentions: Usury Deregulation and the Subprime Home Equity Market, 51 S.C. L. Rev. (2000),p.477.
    2 See Benjamin Howell, 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 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 Housing Discrimina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94 Calif. L. Rev. 101) January, 2006, pp.119-121.
    3即贷款申请者只需口头陈述自己的收入,而无须提供任何证明或担保。
    1参见钟伟:《美国次级按揭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载《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第33页。对此,曾在美国担任过房利美和房地美高级咨询顾问的宋鸿兵先生也有类似观点,并将美国投资银行所开发的次级抵押债券产品比喻为美国“资产毒垃圾”,参见宋鸿兵:《世界金融风暴和美国“资产毒垃圾”》、《外汇投资公司:当心美国“资产毒垃圾”》等文章,http://www.tradercn.com/qhzs/5424_2.html,2007年11月28日访问。
    2参见www.op-f.org/board/board_meetings/minutes.board.03272007.pdf。
    3盛世平:《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状告“标准普尔”们的六大诉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4美国卡多佐法官在“乌拉塔马斯公司诉塔趣”一案中留下的一句名言:法院应避免让会计公司等中介机构“对一群不特定的多数人在一段不确定的时间内承担金额不确定的赔偿责任。”See Ultramares Corp.v. Touche,255 N.Y. 170;174 N.Y.441(1931);由于会计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与评级机构的资信评级极其类似,因而所产生的法律结果也几乎相同。
    1黄益平:《勿误读次贷危机教训》,载《财经》,2008年第10期,5月12日版,第70页。
    2资产组合规范(portfolio),系指金融机构在内部财务方面,对投资的资产数量、种类、价格进行规范与限制,或对发行债券及顾全进行限制,或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评价方法进行规范。See Robert C. Clark, The Soundnes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ume 86, 1976, pp.44—46.
    1 [美]哈威尔·E·杰克逊等:《金融监管》,吴志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
    1关于上述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关于房地产贷款限额监管的内容,可参见史纪良:《银行监管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5页。
    2关于香港银行监管机关对商业银行贷款控制的具体内容参见吴志攀:《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177页,以及关于《香港银行业条例》可参见该书附录,第252—436页。
    3在美国,不同规模的银行,该比率也有所不同,中小银行一般为60%,相对比较低。
    4其他西方国家,诸如瑞典、荷兰、芬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或关
    于贷款与担保价值的比率问题,参见史纪良:《银行监管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7页。
    1“四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1李木祥:《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2关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提供与获取渠道参见[美]迈克·E·米勒斯等:《房地产开发:原理与程序》,刘洪玉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405页。
    1在转型社会,政府依靠宏观政策调整市场时很难把握其权力的边界,因此,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易对第三人利益产生不当影响,参见沙文韬:《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权力边界——以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为视角》,载顾功耘、罗培新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72页。
    2田符林、龙雪晴、张洁:《房价飙升震荡》,载《财经》2006年第11期。
    1 See Kunibert Raffe , Internationalizing US Municipal Insolvency a Fair ,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Way to overcome a Debt Overhang, 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Summer 2005, p.376.
    2 See Karen Harri , Anticipatory Regulatory for the Management of Banking Crisis, Columbia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Problems, Spring, 2005, pp.252—283.
    1 CavalloM,Majnoni G, Do Bank Provision for Bad Loans in Good Times? Emp 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Ratings, Rating Agencies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Richard Levich, Giovanni Majnoni and Carmen Reinhart, Kluwer Academics Publishers, 2002. pp.35- 47.
    2 Laeven L,Majnoni G, Loan Loss Provisioning and Economic Slowdown: too Much, too Late?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3, 12 (2) ,pp.178 - 197.
    1参见卢伟:《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法律完善》,载《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7期,第76—77页。
    2李宇嘉、陆军:《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启示》,载《上海金融》2007年第6期,第53页。
    1 Se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banking organisations, (Sept. 1999), p.2.
    2曾康霖、高宇辉:《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3樊秀萍、陈革章:《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信贷风险的防范》,载《海南金融》,2007年第3期,第77—78页。
    1 See Levin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2003) No.3., pp.7-9.
    2 See Arun,T.G. and Turner,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Developing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02)Working Paper, p.31.
    3 See Macey, J. R. and O'Hara, M.,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1), pp.91-107.
    4张建伟,李妍《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第28-36页。
    5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42-50页。
    6关于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还可参见史生丽:《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分析》,载《企业经济》,2007年第6期,第149—151页;虞群娥、徐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探析》,载《上海金融》,2007年第2期,第28—31页;夏秋、黄荣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其政策含义》,载《经济社会特制比较(双月刊)》,2005年第2期,第38—43页。
    1 Se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banking organisations, (Sept. 1999), pp.2--3.
    2 Se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banking organisations, (Sept. 1999), pp.3--7.
    1 See Connie M. Friesen,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Compliance and Reputation Risk: A Pro-active Approach for International Banks with Cross-Border Ope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2006, pp.238—243
    2曾康霖、高宇辉:《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3何金秋:《从国际经验看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治理》,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2期。
    4关于美国与欧洲、日本公司治理方面的比较,See Scheherazade S. Rehman ,Can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Legally Safeguard American Stockholders? NYU Journal of Law & Business, Summer 2006, pp.692—695.
    1窦洪权:《银行公司治理分析》,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5—70页。
    1 See Ichiro Kobayas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lational Contract Practice, NYU Journal of Law & Business, Fall 2005, pp.270—322
    2 John H. Friedl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al Structure of the Legal Structure of Corporate Fin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by John H. Friedland, The Law and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atem: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 EEC, and Japan, Quorum Books,1994, pp.147—166.
    3 See Maksym V. Burlaka ,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Emerging Ukrainian Market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s , Fordham Journal of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Law,2006, pp.852—891.
    4关于德国上世纪90年代后,公司治理在增强透明度、活跃资本市场等功能性变化See Dwight B. Crane, Ulrike Schaed , Function Change and Banking Strategy in 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December, 2005, pp. 514—539.
    1 (台湾地区)曾宛如:《董事忠实义务之内涵及适用疑义》,载《公司管理与资本市场法制专论(一)》,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页-41页。
    2商业判断规则是美国公司法上的一个判例法规则,已有100多年历史,关于商业判断规则的历史演进、构成要素和法律特征参见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3页。
    1从表面看,美国关于董事会的制度改革没有直接触及董事的信义义务,但却提出强制性要求,这种强制性要求对董事认真履行其职责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并且美国学者也已经预计到新的改革会激发违反信义义务的诉讼浪潮,从2002年中期到2003年早期特拉华州高等法院公布的5起涉及董事违反信义义务的判决看,法院都站在支持股东而反对董事的立场上,表明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趋向于对董事违反义务苛以更严格的责任。参见Paul W. Macavoy and Ira M. Millstein:《公司治理的循环性危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121页。
    2 [美]Jeffrey N. Gordon and Mark J. Roe:《公司治理:趋同与存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张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缺陷与改革》,载《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56页。
    2李金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完善公司治理相关法律问题》,载《中国金融》2005年第7期,第43页。
    1李金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完善公司治理相关法律问题》,载《中国金融》2005年第7期,第43页。
    2于东智、蒲夫生:《强制性次级债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载《金融论坛》,2005年第10期,第6页。
    1在为了达到控制目的而设计强制性次级债工具时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 1)应该有最低比例的银行资本必须是以次级债形式存在;( 2)期限特征;( 3)发行频率。
    2 See Paul Hamalainen,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Corporate governances, 2004, 12, pp. 93- 106.
    3 See Benton E.Gup, Market Discipline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Theory vs. Evidence, Edited by Benton E.Gup, The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 Banking Reg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Quorum Books, 2000, p.197.
    1有学者认为政府隐性担保和相应政策的变动会影响了投资者的风险敏感性,从而使市场约束失效。参见龚永明:《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分析》,载《上海金融》,2004年第8期,第19- 21页。
    1巴塞而委员会认为:(1)信息披露有助于市场纪律尽早发挥作用; (2)及时的披露信息可以减少市场的波动;(3)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管措施,信息披露能促使银审慎行事;Se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Bank Transparency, (Sept. 1998), pp.6-7.
    2 M. Zubaidur Rahman:《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1998,转引陆德明、王鹏编译:《会计披露与金融危机》,载《会计研究》,1999年第8期,第53页。
    3 See John H. Friedland, The Law and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Regulation in the Unite State, EEC, and Japan, Quorun Books(London),1994, p.165.
    1日本的银行则开始接受不同级别的不良贷款定义和比率,张强:《银行不良债权公开信息披露的理论与实践》,载《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第90页。
    2陈天本:《行政法对金融规制的调控——以银行规制为主要考察对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257页。
    3周仲飞、郑晖:《银行法原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4除了信息不对称外,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还表现为金融垄断和金融外部性上;金融外部性对表现为一家金融机构的良好经营状况使公众增加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从而产生对社会信任机制的良好预期,反之,一家银行的倒闭会破坏公众对其它银行的信心,进而产生“挤兑”、连锁性倒闭等金融危机。参见郑少华:《论金融监管权的边界》,载《法学》2003年第7期。
    5 Joseph Bisignano, Precarious Credit Equilibria: Reflections o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es? BIS Working Papers, No.64, March 1999, p.36.
    6 [美]查尔斯·R·莫里斯:《金钱、贪婪、欲望——金融危机的起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206页。
    7 Berger Allen N., Sally M Daviesand Mark , J. Flannery, Comparing Market and Regulatory Assessment of Bank Performance: Who Knows What When? Federal Reserve Board, working paper, March 1998, p.23.
    1 Baes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Bank Transparency, September 1998, p.10.
    2周仲飞、郑晖:《银行法原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3 David G. Mayes, Liisa Halme, Aarno Liuksila, Improving Banking Supervision, Palgrave2001, pp.160—163,大伟·G·梅斯、丽莎·海尔姆、阿诺·柳克西拉:《改进银行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196页。
    1确切的说,新加坡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以亚洲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在危机发生前,该国银行业信息披露是相当落后的,其原因一方面与该国政府的严格管理有关,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对公众信心的脆弱性,MAS担心充分的信息披露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但亚洲金融危机后,MAS的观念发生巨大转变,认识到为维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需要银行充分披露信息,以增加透明度,从而开始重视银行信息披露,并加大研究力度。
    2 See Detailed Enforcement Regulations for Supervision of Banking Institution, Art.43 and 44.
    3 See Dr. Young Shim, Korean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risis and Reform, Kluwer Law, 2000, pp.124—125.
    1 See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Bank Transparency: Public disclosure and supervisory information that promote safety and soundness in banking systems, September 1998, p.21.
    1周海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议及其效应分析》,《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12期,第45-46页。
    2关于《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披露的建议草案》的具体内容参见大伟·G·梅斯、丽莎·海尔姆、阿诺·柳克西拉:《改进银行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321页。
    1 See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Sound Practices for Loan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July, 1999, pp.35—37.
    2 See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est Practices for Credit Risk Disclosure, July 1999, pp.8—19.
    1 See Dr. Young Shim, Korean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risis and Reform, Kluwer Law, 2000, pp.125.
    2 See IMF, Toward a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1998), p.24.
    1关于信息在权利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作为法律权利的信息权利的含义参见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1页。
    1 Tournier v.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Union Bank of England, (1924) 1 KB 461 (C.A. 1923)
    2 Peterson v. 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 367 P. 2d 284 (Idaho 1961)
    3默示条款是指合同本身虽未规定,但在纠纷发生时由法院确认的、合同中应包括的条款,其主要分为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和习惯上的默示条款三种。参见Treitel, The Law of Contract, 6th ed,, p.158,转引傅静坤:《二十一世纪契约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4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制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5 Diowharzadeh v. City National bank and Trust Company of Norman, 646 P.2d 616 (Okla. Ct. App. 1982)
    1国外关于金融隐私与监管透明度问题的讨论,See Virginia Boy , Financial Privacy in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pon 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Berkele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6, pp.940—1007; Stephen E. Henderso, Beyond the (current) Fourth Amendment: Protecting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Third Parties, and the Rest of Us too, Pepperdine Law Review, 2007, pp.976—1025.
    1例如,在韩国,其信息披露仅限于勉强满足金融法律的要求,See Dr. Young Shim, Korean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risis and Reform, Kluwer Law, 2000, pp.125.
    2巴曙松、陆一等:《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载《上海证券报》,2005年11月11日。
    1关于自愿披露风险性项目比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自愿披露的项目中有关风险信息的项目所占比率与法规很接近,考察该情况的自愿披露风险性项目比率行业均值为48.53%,即自愿披露的信息中约有一半是有关风险的信息。对于风险性信息自愿披露比率,流动性风险和资本结构部分的风险性自愿披露比例最高,由于信用风险的法规规定多,故信用风险部分的自愿比例并不高,只有29.91%,自愿披露比例最低的是操作风险及其它风险的部分。参见巴曙松、陆一等:《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载《上海证券报》,2005年11月11日。
    2因为我国对特定呆帐准备金不提取准备金,因此,提取的呆帐准备金实质上是与特定的贷款损失挂钩的,参见王晓枫:《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载《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4期,第54页。
    3陈汉文、邓永顺:《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变迁与改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黎四奇:《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的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4除下述问题外,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第19条虽然各类风险及险管理状况的披露做出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信用风险中,对披露较为薄弱的项目集中于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和不良
    1关于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规定,参见《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定:修订框架》,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翻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1黎四奇:《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的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1 See Rolf H. Weber, Douglas W. Arne,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9 U. Pa. J. Int’I L. 391, Winter 2007, pp.392—393
    2因此,各国监管当局探寻一种能维护各自银行金融系统安全与稳健的国际协作方式,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See Felsenfeld, Genci Bilal, A Speculat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Transnational Lawyer, I. 18, 2005, pp.231—232.
    1陶礼明:《银行业国际监管的划时代文件》,载《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第8期,第1页以下。
    2参见I·巴特雷、M·穆勒、R·斯图恩、S·维克斯:《监管国家:英德金融监管体制比较》,载《比较》第10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1英国的银行监管具有非正式化、拥有自由裁量权和个案处理等特征,而德国则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银行的量化规则,但起灵活性显然不足,参见I·巴特雷、M·穆勒、R·斯图恩、S·维克斯:《监管国家:英德金融监管体制比较》,载《比较》第10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 See Rolf H. Weber, Douglas W. Arne,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9 U. Pa. J. Int’I L. 391, Winter 2007, p.413.
    3由于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文件的“软法”性质,其不具有“硬法”的约束力,因此西方学者在探讨成立所谓超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问题,See Felsenfeld, Genci Bilal, A Speculat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Transnational Lawyer, 2005, pp.231—244.
    4参见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85—93页。
    5关于巴塞尔机制在制度安排和东道国的合作态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可参见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85—93页。
    6 Jeff Gerth, Scandal Reveals Holesin Rules for Foreign Banks, New York Times, 7 July1991, p.13.
    1刘小庆:《标普:全球银行业次贷损失可能达2650亿美元》,载《每日经济新闻》,2008年2月1日。
    2王开虎:《日本各大银行次贷损失近56亿美元》,载《北京日报》,2008年2月3日。
    4其目的在于促使银行为所保留的风险暴露配置资本,挫败银行为证券化提供非合同性支持的积极性,并纠正市场上已形成的银行愿意在合同义务之外提供未来追索权的观念。参见洪艳蓉:《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1期,第4—11页。究》,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7期,第23—34页。
    1关于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界定及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的标准问题,Andrew Parry, ISDA/FPML for Financial Derivativ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2007, 22(9), pp.495—499.
    1 Saul Hansell, Kevin Muchring, Why Derivatives Rattle the Regulator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1992 (9), pp.49-51.
    2 Davies H.,Financial Regulation: why Bother? Society of Business Economists lecture, 1999 (1), pp.20-23.
    3陈小平:《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4 Sol Picciotto, Jason Haines, Regulating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1999(3), pp.351-368.
    5 Taylor Michael. Twin Peaks, 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 London: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1关于国外学者对我国银行衍生金融交易与证券化监管的评论,See Mark Hsaio, An Analysis of the Legal Infrastructure of Chinese Financial Derivatives Trading and Securitization: from an English Leg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mpany Lawyer, 2007, 28(10), pp.303—305.
    1关于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发布的交易主协议与系列文件及其法律性质,参见宁敏:《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133页。
    2人民网:《2006年后我国暂不实施新巴塞尔协议》,at 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8320/29258/29259/2032217.html,2008年2月18日访问。
    3证监会:《中国证监会与境外监管机构签署的备忘录一览表》, at http://www.csrc.gov.cn/cn/jsp/detail.jsp。
    4陈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载《法学》2006年第3期,第58—59页;陈欣:《衍生金融交易国际监管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5该款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合作机制,实施跨境监督管理。”
    6《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第8条第2款。
    1《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第12条。
    2陈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载《法学》2006年第3期,第59页。
    1龙飞、江海波、巫燕玲:《广州楼市进入冰冻期,外资流入加剧待投资时机》,载《中国经营报》,2008年3月2日。
    1、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2、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3、詹向阳:《论中国不良债权债务的化解》,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4、王松奇:《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吴德礼:《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6、恽铭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7、魏建、张虹:《论金融不良资产的清算——以中国的不良资产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吴蓬生:《不良债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9、黄志凌、何得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与运作设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0、杨凯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1、华秋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不良资产新视点》,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版。
    12、徐放鸣、孙晓霞:《探索之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五年历程回顾》,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3、石茂胜:《不良资产处置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李勇:《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5、李健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16、丁仲褫、郑万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17、郑万春:《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关键技术探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18、沈达明、冯大同:《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与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9、盛慕杰:《中央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
    20、潘金生等编著:《比较银行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21、沈达明、郑淑君:《英法银行业务法》,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
    22、马永霞、严红波、陈革:《美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李豪明:《英美银行监管制度比较与借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24、王继祖:《美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志攀:《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26、江曙霞:《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足性管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27、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29、阎坤:《日本金融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30、张晓轩等:《韩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
    31、徐冬根:《国际信贷的法律保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32、马忠智、吕益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实务》,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3、张光平:《巴林倒闭与金融衍生工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陈小平:《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35、郭玉军:《国际贷款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7、顾功耘:《金融市场运行与法律监管》,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38、陈文益、杨光谈:《银行法热点问题探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9、胡宝海:《现代金融担保法研究——不动产担保及其证券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时建中:《可转换公司债法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1、胡怀邦:《金融发展中的衍生市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2、郭洪俊:《国际银团贷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韩良:《银行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5、贺小勇:《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6、李仁真:《欧盟银行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亚天:《金融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
    48、宁敏:《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王平:《“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0、吴志攀:《金融法的“四色定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1、陈汉文、邓永顺:《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变迁与改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2、周辉斌:《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53、高祥阳、陈宇:《国际银行法——合同、银团与法律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周仲飞、郑晖:《银行法原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56、苏合成:《英美全面业务抵押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58、王亦平著:《银行法基本问题研究》,2005年版。
    59、石志俊:《商业性债权转股权法律研究》,中国检查出版社2005年版。
    60、周仲飞:《银行监管案例精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杨勇:《金融集团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制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63、吴志攀:《商业银行法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64、张炜:《银行业法制年度报告(2004)》,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5、徐向梅:《俄罗斯银行制度转轨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66、盛世平:《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状告“标准普尔”们的六大诉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史纪良:《银行监管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68、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9、刘春萍:《转型期的俄罗斯联邦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0、丁邦开、洪庚明:《金融信用法律环境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曹士兵、李琦:《金融审判与银行债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调查总报告,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集团外国投资咨询服务局、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中国动产担保与信贷市场发展》,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73、王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构造》,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74、熊进光、巫文勇:《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范纯:《法律视野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6、郭雳:《中国银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法律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高晋康、谈李荣:《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陈欣:《衍生金融交易国际监管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张炜、李金泽、何启正、梅明华:《银行改制上市法律问题与规则比较》,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0、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81、徐冬根:《浮动担保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王小莉:《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3、顾功耘、罗培新:《经济法前沿问题(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4、陈天本:《行政法对金融规制的调控——以银行规制为主要考察对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5、黎四奇:《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的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6、朱小川:《营业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以受托人信用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7、韩龙:《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8、甘勇:《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邱晴:《新加坡的银行业和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
    90、姜建清等:《海外金融风潮评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1、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页。
    92、李扬:《银行信用风险全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93、王君等:《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94、孙健:《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周京奎:《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主编:《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7、曾康霖、高宇辉:《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98、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99、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00、李宏:《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管制与微观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101、李木祥:《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102、王家福等:《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103、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4、张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05、傅静坤:《二十一世纪契约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6、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8、王晓燕:《侵权法评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09、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0、高圣平:《动产抵押制度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版。
    111、高圣平:《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年版。
    112、董学立:《美国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13、朱岩、高圣平、陈鑫:《中国物权法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4、张民安:《商法总则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15、(台湾地区)财政部金融局、中央存款保险公司:《行政院及所属各机关出国报告:南韩经济金融改革执行情形考察报告》,民国91年12月31日。
    116、(台湾地区)萧长瑞:《银行法令实务(二)》,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2006年版。
    117、(台湾)杨梦龙:《新银行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1年)1982年版。
    118、(台湾地区)陈树:《转换公司债之理论与实务》,实用税务出版社1988年版。
    119、(台湾地区)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0、(台湾地区)刘春堂:《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1992年作者自版。
    121、(台湾地区)郑正忠、吴展旭:《动产担保交易法》,台湾书泉出版社1998年版。
    122、(台湾地区)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3、(台湾地区)王延懋:《动产担保交易法实务问题研究》(增修订7版),台湾金融研训院2000年版。
    124、(台湾地区)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版。
    124、(台湾地区)王泽鉴:《债法原理(一)基本理论、债之发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6、(台湾地区)黄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7、(台湾地区)王文宇《新金融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8、(台湾地区)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台湾地区)王文宇:《公司与企业法制(二)》,元照出版社2006年版。
    130、刑会强:《财政参与处理问题金融机构之法律规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1、[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美]伊曼纽尔·N·鲁萨基斯:《金融自由化与商业银行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
    3、[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课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5、[比]菲力普·F·戴尔海斯:《危机中的亚洲:解析亚洲银行及金融体系》,宇航出版社1999年版。
    6、Gerard Caprio. Jr.,William C.Hunter,等编,张青松等译:《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7、[日]西村吉正:《金融行政的败因》,文艺春秋1999年版。
    8、[俄] B·B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吴日焕译:《韩国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0、[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1、[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1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5、[马来西亚]安德鲁.盛:《银行业重组——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6、[美]马丁·迈耶:《美国金融大灾难——是谁洗掉了储户的钱?》,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7、[美]乔纳森·R·梅斯等:《银行法》(第三版),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18、[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9、朱利安·沃姆斯利:《新金融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美]斯蒂文·L·西瓦兹:《结构金融:资产证券化原理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美]哈威尔·E·杰克逊,小爱德华.L.西蒙斯编著,吴志攀等译:《金融监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迈克·E·米勒斯等:《房地产开发:原理与程序》,刘洪玉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3、David S. Hoelscher和Marc Quintyn等著:《系统性银行危机的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刊物第224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4、[美]查尔斯·R·莫里斯:《金钱、贪婪、欲望——金融危机的起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法]Yves Guyon:《法国商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8、[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9、孙建红、郭站红、朱亚芬译:《魁北克民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国法学会、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著,高圣平译:《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莉莎·布鲁姆、杰里·马卡姆著,李杏杏等译:《银行金融服务业的管制:案例与资料》,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2、[美]Paul W. Macavoy and Ira M. Millstein:《公司治理的循环性危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美]Jeffrey N. Gordon and Mark J. Roe :《公司治理:趋同与存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大伟·G·梅斯、丽莎·海尔姆、阿诺·柳克西拉:《改进银行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杨眉、李卫:《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选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36、[韩]郑在龙、洪银珠,程哲国译:《金融产业的新领域:不良债权之处理》,台湾金融研训院2006年版。
    37、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四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38、[美]理查得·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美]弗雷德里克·米什金:《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金融体系与落后国家的发展》,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40、伟凯律师事务所等:《关于资产管理公司监管架构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技术服务——中期报告》。
    1、周小川:《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载《改革》1993年第6期。
    2、陶礼明:《银行业国际监管的划时代文件》,载《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第8期。
    3、王泽鉴:《契约上的不作为义务》,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
    4、王泽鉴:《银行征信科员评估信用不实致银行因超额贷款受有损害的民事责任——从纯粹经济上损失的保护,论契约与侵权行为法的规范功能及民事责任的发展》,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版。
    5、曹建明:《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载顾功耘组编:《金融市场运行与法律监管》,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6、陈建梁、林平:《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选择》,载《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
    7、陈洁:《我国现阶段债权转股权的法律环境分析》,载《金融法苑》1999年第17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顾卫平等:《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分析》,载《金融时报》,1999年11月2日。
    9、顾肃:《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0、高圣智:“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及其处理”,载《金融参考》,1999(6)。
    11、周海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议及其效应分析》,《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12期。
    12、陆德明、王鹏编译:《会计披露与金融危机》,载《会计研究》,1999年第8期。
    13、李仁真:《金融企业集团的国际监管分析》,载《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
    14、吴志攀:“债转股的法律分析”,原载杨紫煊:《经济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刘凯湘、张广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评析”,载《金融法苑》,2001年第1期,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王燕、杨子健:《中国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兴起及中韩合作前景展望》,载丁仲褫、郑万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17、罗晓东、张岗:《华融总副裁李晓鹏表示:努力提高不良资产处置价值》,载《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9日。
    18、张文豪:《华融:竞标未来》,载《财经》,2001年12月20日版。
    19、黎四奇:欧盟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及风险集中的监管,《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
    20、何帆:“危机之后的亚洲货币合作”,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21、刘锡良、罗得志:《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信用、金融层面的分析》,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22、王智:《在债转股中获得重生——湖南长元人造板股份有限公司走出困境》,载《经济日报》,2001年3月13日。
    23、马凌:《华融嵊州受困》,载《南方周末》,2002年7月4日。
    24、李岚:《华融不良资产接受国际投标》,载《金融时报》,2001年11月20日。
    25、《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出售18亿元不良资产》,载《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29日。
    26、白玲:《不良资产依法清收中的被告选定策略》,载《金融时报》,2002年2月04日。
    27、张强:《银行不良债权公开信息披露的理论与实践》,载《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
    28、王晓枫:《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载《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4期。
    29、(台湾地区)曾宛如:《董事忠实义务之内涵及适用疑义》,载《公司管理与资本市场法制专论(一)》,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30、张建伟,李妍《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31、咸骏浩:《韩国金融体系的重组:政策教训》,载《比较》第六期,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2、何华峰:《建行出售不良资产于海外:权威人士N个忧患》,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7月8日。
    33、何金秋:《从国际经验看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治理》,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2期。
    34、王文宇:《资产证券化法制之基本问题研析》,载于《月旦法学》,2002年9月。
    35、金震华:《论公司法人人格减等》,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6、胡文涛:《外商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法律探讨》,载《法大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赵江山:《信托首次介入不良资产处置》,《经济参考报》,2003年6月27日。
    38、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39、李敬伟、周仲飞:《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控制:比较与借鉴》,载《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8期。
    40、李娟:《金融不良资产打包出售若干问题刍议》,载《金融法苑》2003年第5期,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1、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2、《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启动》,载《香港商报》2004年4月10日。
    43、《资产证券化破冰在即,券商投行业务迎来新曙光》,载《证券时报》2004年4月27日。
    44、范智霆、余江:《不良资产信托处置方式探讨》,《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6日。
    45、张丽华:《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探讨》,载《中国金融》,2004年第6期,第35页。
    46、I·巴特雷、M·穆勒、R·斯图恩、S·维克斯:《监管国家:英德金融监管体制比较》,载《比较》第10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47、高晋康、廖振中:《我国银行次级债立法:现状与展望》,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陈建平:《贷款集中度监管制度探幽》,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49、陈兰兰:《限制金融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数额研究》,载《财贸研究》2004年第5期。
    50、龚永明:《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应分析》,载《上海金融》,2004年第8期。
    51、《比较》编辑室:《东亚国家破产法改革》,载《比较》第14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52、张晓扑、奚莉莉:《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载《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53、罗培新:《国企逃债——银行追债之痛》,载《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54、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载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主编:《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谭燕芝、蔡伟贤:《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比较与启示》,载《求是》,2005年第4期。
    56、陈国奇:《日本破产法最新修改》,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九期,2005年9月版。
    57、洪艳蓉:《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1期。
    58、洪艳蓉:《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研究》,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7期。
    59、毛欢喜:《职工债权优先担保债权受偿银行负面影响巨大》,载《中国金融》2005年第10期。
    60、田符林、龙雪晴、张洁:《房价飙升震荡》,载《财经》2006年第11期。
    61、李金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完善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问题》,载《中国金融》2005年第7期。
    62、黎四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法则的反思与建议》,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第3期。
    63、于东智、蒲夫生:《强制性次级债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载《金融论坛》,2005年第10期。
    64、余保福:《金融业关联交易规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载《上海金融》2005年第10期。
    65、闻得锋:“试论商业银行贷款集中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载张炜主编:《银行业法制年度报告(2004)》,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6、徐焕俊、桂永平:《近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因素分析》,载《现代管理学》,2005年第1期。
    67、夏秋、黄荣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其政策含义》,载《经济社会特制比较(双月刊)》,2005年第2期。
    68、郭雳:《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银行次级债“热”》,载郭雳:《中国银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法律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台湾地区]王文宇:《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之处理——六点制度面之建议》,载王文宇著:《公司与企业法制(二)》,元照出版社2006年版。
    70、朱孟楠、杨琳:“中日银行不良债权成因比较分析”,载《日本学刊》,2006年第1期。
    71、崔军:“代物清偿的基本规则及其实务应用”,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7期。
    72、黎涵、黎军:“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工业技术经济》,第25卷第6期,2006年6月。
    73、童冬华、陈金龙:《政府产权利益下不良资产生成机制探讨》,载《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0卷第6期)。
    74、钟宁瑶:《广发行约4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拟交信托处置》,载《每日经济新闻》,2006年1月5。
    75、陈昆才:《25亿信托计划处置不良资产催生江苏银行》,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月14日。
    76、梁慧星:《“不良债权”受让人不能起诉银行》,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4月19日。
    77、余保福:《银行业关联交易:利益冲突及其平衡》,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高晋康、廖振中:“论我国银行关联交易监管法律制度之完善———美国《联邦储备法》第23条的启示”,载高晋康、谈李荣主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陈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载《法学》2006年第3期。
    80、王宪明:《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81、《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载《金融时报》,2007年2月13日。
    82、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传染”全球金融市场》,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21日。
    83、付涛:《江苏银行另类重组:23.43亿元不良资产成信托产品》,载《财经》,2007年2月6日。
    84、王志宏:《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问题研究》,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6期。
    85、金震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与法律问题探析》,载《上海企业》2007年第12期。
    86、何禹欣、龙雪晴:《NPL投资退潮——外资在华不良资产投资已经降温,今年不会有大转机》,载《财经》,2007年第2期(1月22日出版)。
    87、《“次贷危机”周年,G7应对无良策》,载《财经》2008年第4期。
    88、李昕、叶伟强:《“最坏的时候还未过去”——专访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载《财经》2008年第4期,第35页。
    89、金震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及其危机成因分析:法律监管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特刊。
    90、曹士兵:《新破产法职工权益保障机制系统解读》,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6期。
    91、殷慧芬:《美国破产法2005年修正案述评》,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2期。
    92、李曙光:《和解制度》,载《法制日报》,2007年2月13日。
    93、《次级抵押贷款是白色谎言还是欺诈》,载《经济观察报》,2007年6月2日。
    94、钟伟:《美国次级按揭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载《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95、沙文韬:《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权力边界——以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为视角》,载顾功耘、罗培新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卢伟:《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法律完善》,载《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7期。
    97、李宇嘉、陆军:《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启示》,载《上海金融》2007年第6期。
    98、樊秀萍、陈革章:《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信贷风险的防范》,载《海南金融》,2007年第3期。
    99、史生丽:《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分析》,载《企业经济》,2007年第6期。
    100、虞群娥、徐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探析》,载《上海金融》,2007年第2期。
    101、张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缺陷与改革》,载《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2、刘小庆:《标普:全球银行业次贷损失可能达2650亿美元》,载《每日经济新闻》,2008年2月1日。
    103、王开虎:《日本各大银行次贷损失近56亿美元》,载《北京日报》,2008年2月3日。
    1. Andrew Campbell, Peter Cartwright, Banks in Crisis: the legal response, Ashgate, 2002.
    2. Alan Gart,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ing, 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Industries,(1995)John Wiley & sons, Inc.
    3. Arun,T.G. and Turner,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Developing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02)Working Paper.
    4. Andrea Sironi, An Analysis of European Bnak’s SND Issue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Policy, Bocconi University, Milan.(2002).
    5.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Second Edition), LLP, (1999).
    6. Benton E.Gup, Market Discipline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Theory vs. Evidence, Edited by Benton E.Gup, The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 Banking Reg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Quorum Books, 2000.
    7. Barth, James R., The Great Savings and Loan Debacl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1.
    8. Bird, Anat, Can S&Ls Survive?: The Emerging Recovery, Restructuring & Repositioning of America's S&Ls, Chicago: Probus Publishing Co., 1993.
    9. Christophe Rade and Laurent Bloch, Compensation for Pure Economic Loss Under French Law, at Willem H. van Boom, Helmut Koziol, Christian A. Witting, Pure Economic Loss, Tort and Insurance Law Vol.9,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4
    10. CavalloM,Majnoni G, Do Bank Provision for Bad Loans in Good Times? Emp 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Ratings, Rating Agencies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Richard Levich, Giovanni Majnoni and Carmen Reinhart, Kluwer Academics Publishers, 2002.
    11. David Woo, Two Approaches to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Assets during Financial Crises, IMF Working Paper, WP/00/33.
    12. Dong He, The Role of KAMCO in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MF Working Paper, WP04/172, (2004).
    13. F. Montes-Negret,& l. Papi, Luca, The Polish Experience in Bank and Expertise Restructuring , The World Bank, November 1996.
    14. Federal banking law Report,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egulations, 1997,CCH Incorporated.
    15. Fiona Mann and Lan Michael, Dynamic Provisioning: Issues and Application, Bank of England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2002, (12)
    16. Frankel, Securitization-Structured Financing, Financial Assets Pools, and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NewYork: Brown and Company, (1991).
    17. FDIC, Managing the Crisis: The FDIC and RTC Experience 1980-1994 , 1998.
    18.Federal Banking Law Reports,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egulation , 1997.
    19. Grant Gilmore, Security Interests in Personal Property, Volume I II,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5.
    20. G. A. Penn, A. M. Shea, A. Arora, The Law Relating to Domestic Banking ( Banking Law Volume 1) ,Sweet & Maxwell, (1987).
    21. Gerald Nels Olson, Banks in Dress—Nonperforming Loans Regulation andResponse by Debtors and Creditors: Less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Edited by William Mamiko Yokoi-Arai, A Single Regulation with a Difference: the Japanese Case,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22. G. Bishop , D. Damrau, and M. Miller, 1992 and Beyond: Market Discipline Can Work in the EC Monetary Union (1992).
    23. G.N.Olson, Banks in Distress: 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 Kluwer Law,2000.
    24. Harry Mcvea,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and the Chinese Wall,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3.
    25. Hal S. Scott and Philip A. Wellons,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nsctions, Policy, and Regulation, Foundation Press, (1999).
    26. Ilhyock Shim, Dynamic Prudential Regulation: Is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Optimal,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orking Paper No. 206, May 19, 2006.
    27. Jianbo Lou : China’s Troubled Bank Loan :Workout and Pre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 (2001).
    28. J. A. Frenkel, & M. Goldstein, Monetary Policy in an Emerging 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 38 IMF Staff Papers No.2, 356 (June 1991).
    29. John K.Thomposn, Securitisation—An International Prepective, OCED (1995).
    30. John Breslin,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Thomson Round Hall,(2007).
    31. John B. Claxton,Q.C. Security on Property and the Rights of Secured Creditors under the Civil Code of Quebec, in XV, Les Editions Yvon Blais Inc.,1994;
    32. John H. Friedland, The Law and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atem: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 EEC, and Japan, Quorum Books,1994.
    33. Jobannes Kondegen, Rehabilitation and Insolvency: The German Approach, Edited by Will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 (Second Edition), LLP, (1999).
    34. John Dwyer, Negligence and Economic Loss, Essays for Patrick Atiyah, Oxford 1991.
    35. Moegan Stanley, SECURUM AB, Stockholm, September, 1994.
    36. Janet M. Tavakoli,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and Structured Fina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37. Jackson H.E.:Background Paper on Evolving Trends in the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30 April 2002.
    38. Kern Alexannder,The Need for Effici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of a Global Supervisor, in Charles A.E. Goodhart ed., Regulating Financial
    39. KAMCO,KAMCO EXPERANCE---Non-perform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
    40. KAMCO, Framework for Disposition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2001.
    41. Kanes, Edward J., The S&L Insurance Mess: How did it Happen?, Washington, DC: Urban Institute Press, 1989.
    42. Kang, Chungwon, From the Front Lines at Seoul Bank:Restruring and Reprivatization, IMF Working Paper, No.02/235,(2003).
    43. Larry Wall, Supervisory Goals and Subordinateed Debt, Edited by Benton E.Gup, The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 Banking Reg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00, Quorum Books.
    44. Lastra, Henry N. Schiffman, Bank Failures and Bank Insolvency Law in Economices in Transition, Kluwer Law, (1999).
    45. Mahani Zainal Abidin, Malaysia’s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risis Management,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0.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0).
    46. Mckillpo, D.G. & Ferguson, C., Bad Debt Provision and Write-Offs:The Experience UK Building Societies, 1989—1991, IMF Research Papers in Banking and Finance 96/2 , 1996.
    47. Philip R. Wood, Comparative Law of Security and Guarantees, Sweet & Maxwell, (1995)
    48. Philip R. Wood, Title Finance, Derivatives, Securitizations, Set-off and Netting, Sweet & Maxwell, (1995).
    49. Philip Wood,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50. Paul Davies, 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Sixth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7.
    51. Rosa M. Lastra, Crisis Mangement and Lender of Last Report, Edited by Rosa M.
    52. Ross P.Buckley, Emerging Markets Debt: An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Market, Kluwer Law, (1999).
    53. Ross Cranston, Principle of Banking Law,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4. Ravi C. Tennekoon, The Law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tterworths, (2000).
    55. Richard G.A. Youard, Sharing Clauses in Syndicated Loan Agreement Default, Edited by David G. Picerce, Current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Butterworths , (1985).
    56. Ray D. Henson, Secured Transactions under 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West Publishing Co.,1979.
    57. Ravi C. Tennekoon, The Law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tterworths, (2000).
    58. Ronald C.C. Cuming, The International of Secured Financing Law: the Spreading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s UCC, Article 9 and its Progeny in Ross Cranston(ed.), Making Commercial Law, Essays in Honour of Roy Good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59. Ricardo Omodei-Sale and Alessio Zaccaria, Compensation foe Economic LossUnder Italian Law, at Willem H. van Boom, Helmut Koziol, Christian A. Witting, Pure Economic Loss, Tort and Insurance Law Vol.9,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4
    60. Shaledra D. Sharma,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risis, Reform and Recove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61. Sonali Abeyratne: 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rs: The law reform context, 2001.
    62. Swedish Ministry of Finance, Press Release about SECURUM, Businesslike and Long-Team Operations Dec.1992.
    63. Said Zaidansyah, Banking and Finance Regulatory reform, Po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Case of Indonesia, Douglas Arner and Jany Lin,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SWEET&MAXWELL ASIA.
    64. Stephen H.Case, Davis Polk & Wardwell, Bankruptcy-remote Entities,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and Other Securitization Issues, Commercial Law and Practice Course Handbook Series,( 2003).
    65. Subbrendu Chatterji and Paul, Loan Workouts and Debt for Equity Swaps, John Wiley & Sons, (2001).
    66. S. Kawalec, S Sikora,& P. Rymaszewski,‘Dealing with Bad Debts: The Case of Poland’, in G. Caprio, D. Fokerts-Landau and T. D. Lane, Building Sound Finance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MF 1994).
    67. Sharma P., An Overview of the Directive’s Key Features, at the FSA Financial Groups Directive Conference, July 2002.
    68. S. Kawalec, S Sikora,& P. Rymaszewski,‘Dealing with Bad Debts: The Case of Poland’, in G. Caprio, D. Fokerts-Landau and T. D. Lane, Building Sound Finance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MF 1994).
    69. Tobias M.C. Asser, Legal Aspects of Regulatory Treatment of Banks in Distress, IMF, 2001.
    70. T. J. T. Balino, E. Charles et al., Financial Sector Crisis and Restructuring Lessons from Asia, 20 (IMF Sept. 1999).
    71.T. J. T. Balino, & A. Ubide, The Korean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A Strategy of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IMF working paper WP/99/28 (March 1999).
    72.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ank Failures in Mature Economies, Working Paper No 13, April 2004.
    73. Word Bank, China: Financial Sector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33, (1990).
    74. William Blair Qc, Banks and Remedies, (Second Edition), LLP , (1999)
    75. William H. Lawrence, William H. Henning, Wilson Freyermuth, Understanding Secured Transactions, LexisNexis, 2003.
    76. Willem H. van Boom, Helmut Koziol, Christian A. Witting, Pure Economic Loss,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4.
    77.Young Shim, Korean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risis and Reform,Kluwer Law, 2000.
    1. Andrea D. Roller, 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 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 Summer, 2001.
    2. Annual Survey Issu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 the S&L Crisis: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 59 Fordham Law Review S1. 1991.
    3. Andrea D. Roller, 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 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 Sumer, 2001.
    4. Alvin K. Lim, The S&L Crisis Revisited: Exporting An American Model to Resolve Thailand's Banking Problems, 9 Duke J. Comp. & Int'l L. 343, 355-56 (1998)..
    5. Asiedu-Akrofi,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bt-Equity Swap Programs in Five MajorDebtor Countries, 12 Hastings Int’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1989)537.
    6. Altman E., Predicting performance in the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 Industr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 ,October 1977.
    7. Andrew Parry, ISDA/FPML for Financial Derivativ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2007, 22(9).
    8. Apisith John Sutham,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Deregul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Thailand's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Barbarians at the Gate, 21 Fordham Int'l L.J. 1890, 1918-19 (1998)
    9. Anayiotos and De Pinies, The Secondary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Debt Problem, Vol. 18 No 12 World Development, 1990, 1655
    10. Aronson, International Lending and Debt, Autumn 1983, 6:4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62.
    11. Asiedu-Akrofi,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bt Equity Swap Programs in Five Major Debtor Countries,12 Hastings Int’1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1989)42.
    12. Benjamin Howell, 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 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 Housing Discrimina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94 Calif. L. Rev. 101) January, 2006.
    13. Breedan R., The S&L Crisis: Death and Transfiguraion, 59 Fordham Law Rev., NO.6 ,May 1991.
    14. Berger Allen N., Sally M Daviesand Mark , J. Flannery, Comparing Market and Regulatory Assessment of Bank Performance: Who Knows What When? Federal Reserve Board, working paper, March 1998.
    15. Broome L., Private Market Solutions to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 Bank Holding Company Acquisitions of Savings Associations, 59 Fordham Law Review ,1991.
    16. Benjamin Howell, 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 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 Housing Discrimination, California Law Review,( 94 Calif. L. Rev. 101) January, 2006.
    17. Blackwell and Nocera, The Impact of Debt to Equity Conversion, Finance & Development, June 1988,15.
    18. Buchheit, Cross-Border Lending: What’s Different This Time? 16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Int’al Law & Business,44,1995.
    19. Carls. Bjerre, Project Finance, Securitization and Consensuality, 12 Duke J. of Comp. & Int'l L.
    20. Chung Hsu, Douglas Arner, Qun Wan, Wei Wan, Banking Liberal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Post-WTO China, Banking & Finance Law Review, October, 2005.
    21. Charles K. Whitehea, Mixed Reception: Culture,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Legal Change in East Asia: What’s Your Sign?—International Norms, Signals, and Compliance, Michig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Spring 2006.
    22. Cathy Lesser Mansfield, The Road to Subprime "Hel" Was Paved with Good Congressional Intentions: Usury Deregulation and the Subprime Home Equity Market, 51 S.C. L. Rev. (2000).
    23. Connie M. Friesen,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Compliance and Reputation Risk: A Pro-active Approach for International Banks with Cross-Border Ope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2006.
    24. Davies H.,Financial Regulation: why Bother? Society of Business Economists lecture, 1999 (1).1
    25. Dwight B. Crane, Ulrike Schaed , Function Change and Banking Strategy in 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December, 2005.
    26. David Lague, Non-performing Loans: A Finger in the Dyk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20, 2001.
    27. Dean Foust, The RTC's Epitaph: It Worked, Bus. Wk., Jan. 15, 1996.
    28. Erick Bergquist, Ga. Predator Law Drives out Some Lenders, Am. Banker, Oct,2002.
    29. Erik Berglof, Gerard Rol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and Banking in Transistion Economies, Journe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6. (1998).
    30. Felsenfeld, Genci Bilal, A Speculat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Transnational Lawyer, I. 18, 2005.
    31. Foreign Capital Allowed to Handle Non-performing Assets in China, Asia Pulse, Dec.3, 2003.
    32. Galves F., FDIC and RTC Special Powers in Failed Bank Litigation,22 Colo. Law 473(1993).
    33. Gary A. Gegenheimer, Bank Supervisors and Mixed-Activity Groups: A Comparison of the European and Australian Approaches and Lessons for Transition Economies, Banking & Finance Law Review, February, 2007.
    34. Gary T Schwartz, Economic Loss in American Tort Law: the Example of Aire and of Products Liability, Sna, Diege Law Review Vol.23
    35. Hui (Hannah) Cao, Asset Securitization: Is It a Resolution Option for China’s Non-performing Loans? 28 Brooklyn J. Int'l L. 565. (2003).
    36. Ichiro Kobayas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lational Contract Practice, NYU Journal of Law & Business, Fall 2005.
    37. Janet Mitchell, Bad Debts and Cleaning of Bank’s Balance Sheets: an Application to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e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0. (2001).
    38. Joseph A. Smith, Jr., The Federal Banking Agencies' Guidance on Subprime Lending: Regulation with a Divided Mind, 6 N.C. Banking Inst. 105-07 (2002).
    39. John Dwyer, Negligence and Economic Loss, Essays for Patrick Atiyah, Oxford 1991
    40. Joshua Michael Stolly , Subpriming Lending: Ohioans Fall Prey to Predatory Lending at Record Levels—What Next?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34 Ohio N.U. L. Rev. 289, 2008.
    41. James Kynge, Consortium Agrees Deal over Chinese NPLs, Fin. Times, Nov.30,2001
    42. Joseph Shenker & Anthony Colletta, Asset Securitization: Evolution, Current Issues and New Frontiers, 69 Tex. L. Rev. 1369, 1371-74 (1991)..
    43. Joseph A. Smith, The Federal Banking Agencies’Guidance on Subprim Lending: Regulation with a Divided Mind, 6 N.C. Banking Inst. 73, April, 2002.
    44. Joseph Bisignano, Precarious Credit Equilibria: Reflections o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es? BIS Working Papers, No.64, March 1999.
    45. Jeff Gerth, Scandal Reveals Holesin Rules for Foreign Banks, New York Times, 7 July1991.
    46. Joseph J. Norton & Christopher D. Olive,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Risks and International Supervision of Banks and Securities Firms: Lessons from the Barings Debacle, The International Lawyer,Vol.30,1996.
    47. Kornai Janos, The Place of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yndrome in Economic Theory, Jour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lsevier, Vol.26(1), (1998).
    48. Kenneth K Mwenda, Judith M Mvula, A Framework for Unified Financial Servi ces Supervision: Lessons from Germany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gulation, 2003, 5(1).
    49. Kenneth N. Klee and Brendt C. Butler,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and Other Securitization Issues, 35 UCC Law. J. 23, 67 (2002).
    50. Kenneth N. Klee,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and Other Securitization Issues, Materials for American Law Institute-American BarAssociation Continuing Legal Education, June, (2004).
    51. Karen Harri , Anticipatory Regulatory for the Management of Banking Crisis, Columbia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Problems, Spring, 2005.
    52. Karen Chan, Development in Banking Law 2000: Global Banking -- Asia/Pacific, 20 Ann. Rev. Banking L. 32.
    53. Kunibert Raffe , Internationalizing US Municipal Insolvency a Fair ,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Way to overcome a Debt Overhang, 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Summer 2005.
    54. Lim, The S&L Crisis Revisited: Exporting An American Model to Resolve Thailand's Banking Problems, 9 Duke J. Comp. & Int'l L. 343, 355-56 (1998).
    55. Lee C Buchheit, How to Negotiate Cross-Default Claus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August, 1993, p.27.
    56. Laeven L,Majnoni G, Loan Loss Provisioning and Economic Slowdown: too Much, too Late?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3, 12 (2).
    57. Levin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2003) No.3.
    58. Michael P. Malloy, Emerging International Regime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Transnational Lawyer, 2005.
    59. Maksym V. Burlaka ,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Emerging Ukrainian Market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s , Fordham Journal of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Law,2006.
    60. Macey, J. R. and O'Hara, M.,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1).
    61. Mark Hsaio, An Analysis of the Legal Infrastructure of Chinese Financial Derivatives Trading and Securitization: from an English Leg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mpany Lawyer, 2007, 28(10).
    62. Michael S. Bennett, Banking Deregulation in Indonesia: an Update Perspective in Light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Spring, 1999.
    63. Mitsuru Misawa,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roblem Loans in Japan: Is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Possible?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Fall, 2004, 18 Colum. J. Asian L. 1.
    64. Mee-Hyon Lee, Securitization in Korea,Journal of Korean Law, Vol.2, No.1, (2002).
    65. Peter J. Lahny, Asset Securitiz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nkruptcy Attack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Next Potential Attack,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Winter, 2001.
    66. Peter J. Lahny, Asset Securitiza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nkruptcy Attack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Next Potential Attack,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Winter, 2001.
    67. Paul Shupack, Rethinking the Role of Recourse in the Sale of Financial Assets, Business Lawyer, November, 1996.
    68. Philip Hersch, David Kemme, Jeffry Netter, Access to Bank Loans in a Trainistion Econom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4, (1997).
    69. Paul Hamalainen,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Corporate governances, 2004, 12.
    70. Rolf H. Weber, Douglas W. Arne,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9 U. Pa. J. Int’I L. 391, Winter 2007.
    71. Rolf H. Weber, Douglas W. Arne,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9 U. Pa. J. Int’I L. 391, Winter 2007.
    72. Rabin, Recovery for negligently Inflicted Economic Loss: a Reassement, Standford Law Review vol.37.
    73. Robert C. Clark, The Soundnes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ume 86, 1976.
    74. Robert D. Aicher, Deborah L. Cotton and TK Khan, Credit Enhancement: Letters of Credit, Guaranties, Insurance and Swaps (The Cash of Cultures), The Business Lawyer, Vol. 59, May 2004.
    75. Richard D. Marsico, Ecomomic Justice : Subprime Lending, Predatory Lending, and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bligation of Banks, New York Law Scho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22 N.Y.L. Sch. J. Int'l & Comp. L. 365 (2003).
    76. Sarah Marks, Regulators Justify Reactions to Barings and Daiwa,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April 1996.
    77. Saul Hansell, Kevin Muchring, Why Derivatives Rattle the Regulator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1992 (9).
    78. Sol Picciotto, Jason Haines, Regulating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1999(3) 8.
    79. Stephen E. Henderso, Beyond the (current) Fourth Amendment: Protecting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Third Parties, and the Rest of Us too, Pepperdine Law Review, 2007.
    80. Stephen I. Glover, Structured Finance Goes Chapter11: Asset Securitization by Reorganizing Companies,47 Bus. Law.(1992).
    81. Seth D. Amera, Alan Kolod,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Getting Back To Basics,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Spring, 2006.
    82. Stephen J. Lubben, Beyond True Sales: Securitization and Chapter 11,New York University Journal of Law & Business, Fall, 2004.
    83. Stijn Claessens, Comment on Banking in Tranisis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30, August, (1998).
    84. Scheherazade S. Rehman ,Can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Legally Safeguard American Stockholders? NYU Journal of Law & Business, Summer 2006.
    85. Sean Bulmer & Hyoung Don Kim, KAMCO NPL Securitization, in Securitization Yearbook 2000, supplement to Int'l Fin. L. Rev. (2000).
    86. Torsten Schwarze and Jurgen Storjohann, The Sale and Acquisi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Under German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 (2006, Volume 21).
    87. Tim Lester, Mohammed Asaria, Korea and Taiwan follow Japan’s securitization lea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October, (2002).
    88. The Committee on Bankruptcy and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Bar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Structured Financing Techniques, 50 Bus.Law.527, 1995.
    89. Taylor Michael. Twin Peaks, 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 London: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1995.
    90. Virginia Boy , Financial Privacy in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pon a Path to Transatlantic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Berkele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6.
    Alternative Mortgage Transactions Parity Act of 1982 (1982年《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
    Banking Act of 1933 (1933年《银行法》)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f 1971 (1971年《社区在投资法》)
    Consumer Credit Protection Act (《消费者信贷保护法》)
    Consumer Credit Reporting Reform Act (《消费者信贷报告改革法》)
    Competitive Equality Banking Act of 1987(CEBA) (1987年《银行公平竞争法》)
    Comprehensive Thrift and Bank Fraud Prosecution and Taxpayer Recovery Act (1990)《(储蓄贷款机构与银行的欺诈诉讼及纳税人补偿法》)
    Comprehensive 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and Tacpay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 (1991年《综合存款保险改革和纳税人保护法》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 of 1980 (DIDMCA)(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与货币控制法》)
    Emergency Tax Recovery Act of 1981 (ETRA) (1981年《紧急税收补偿法》)
    Fair and Accurate Credit Transactions Act (《公平与准确信贷交易法》)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公平信贷报告法》)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Act (FDIA) (1950) (《联邦存款保险法》)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oper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1991 (FDICIA)(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促进法》)
    Federal Home Loan Bank Act (《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gulatory and Interest Control Act of 1978 (FIRICA)(1978年《金融机构管制与利率控制法》)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 of 1989(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强化法》)
    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 (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
    Garn-St. Germain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 of 1982(《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
    Home Owners Loan Act (HOLA) (1933)(《业主贷款法》)
    Home Mortgage Disclosure Act (《住宅按揭披露法》)
    International Loan Supervision Act of 1983 (ILSA) (1983年《国际贷款监管法》)
    Internal Revenue Code (IRC) (《国内税收法典》)
    National Banking Act of 1864 (1864年《国民银行法》)
    National Housing Act (1934) (《国民住房法》
    Patriot Act (《爱国者法》)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efinancing, Restructuring, and Improvement Act
    (RTCRRIA) (《处置信托公司再融资、重组与促进法》)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Completion Act of 1993 (RTCCCA)(1993年《处置信托公司终结法》)
    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 Act of 1994(1994年《瑞格—尼尔州际银行业务与分支机构效率法》)
    Sarbanes-Oxley Act (《奥克利—萨班斯法》)
    Tax Reform Act of 1986(1986年《税务改革法》)
    Council Directive 83/350/EEC of 13 June 1983 on the supervision of credit institutions on
    consolidated basis, OJL 193,18 July 1983 (1983年《关于在并表基础上对信用机构的监管指令》于1993年废止)
    Council Directive 89/299/EEC of 17 April 1989 on the own funds of credit institutions, OJL 124,5 May 1989(1989年《关于信用机构自由资金的理事会指令》)
    Council Directive 89/647/EEC of 18 December 1989 on a solvency ratio for credit institutions, OJL 386,30 December 1989 (1989年《关于信用机构清偿能力比率的理事会指令》)
    Council Directive 92/30/EEC of 6 April 1992 on the supervision of credit institutions on consolidated basis, OJL 110,28 April 1992 (1992年《关于并表基础上的信用机构监管指令》)
    Council Directive 92/121/EEC of 21 December 1992 on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large exposures of credit institutions, OJL 29, 5 February 1993( 1992年《关于监控信用机构大额风险的理事会指令》)
    Council Directive 93/6/EEC of 15 March 1993 on the capital adequacy of investments firms and credit institutions, OJL 141,11 June 1993(1993年《关于投资公司与信用机构资本充足的理事会指令》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2000/12/EC of 20 March 2000 relating to the taking up and pursuit of the business of credit institutions, OJL 126,26 May 2000 ( 2000年《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信用机构设立与经营的指令》
    Banking Act of 1987 (1987年《银行法》)
    Bank of England Act of 1998 (1989年《英格兰银行法》)
    Banking Appeal Tribunal Regulations 1987
    Companies Act 1989 (1989年《公司法》)
    Insolvency Act 1986 (1986年《破产法》)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
    Federal Law on Banks and Banking Activities 1996 (1996年《联邦银行与银行活动法》)
    Federal Law on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1995 (1995年《中央银行与俄联邦法》)
    Federal Law on Insolvency 1998 (1998年《联邦破产法》)
    Federal Law on Insolvency of Credit Institutions 1999 (1999年《信贷机构破产法》)
    Banking Law 1981(Updated January, 1998 ) (《银行法》1998年修正)
    Bank of Japan Law 1997 (1997年《日本银行法》)
    Law to Provide Special Procedures for Reorganiz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 1996 (1996年《为重组金融机构提供特别程序法》)
    Law Concerning Emergency Measure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Financial System 1998 (1998年《有关金融系统机能再生的紧急措施法》)
    Act Concerning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s(《关于建立金融监管机构法》)
    Act Concerning Establishment of Korea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关于建立韩国资产管理公司法》)
    Act of Managing Bad Asset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法》
    Bank of Korea Act (《韩国银行法》)
    Commercial Act (《商法》)
    Depositor Protection Act (《存款保护法》)
    General Banking Act (《普通银行法》)
    Bank of Thailand Act of 1942 (1942年《泰国银行法》)
    Bankruptcy Act of 1988 (1988年《破产法》)
    Commercial Banking Act of 1937,1945,1962,1979,1992 (1937、1945、1962、1979、1992年《商业银行法》)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of 1992 (1992年《证券交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2003年12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10月31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6年12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5年10月27日修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1年4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2006年7月28日)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2002年6月4日)
    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2002年6月4日)
    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2004年4月2日)
    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2005年9月12日)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2006年4月18日)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2007年7月3日)
    国有商业银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披露办法(试行)》(2003年4月24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的通知(2004年2月17日)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7年7月3日修正)
    金融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2007年1月11日)
    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2007年2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资本充足率计算口径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3月29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2003年11月26日)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2004年6月17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知(1998年3月24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通知(2004年3月24日)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可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2004年12月30日)
    贷款通则(1996年6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和的通知(2001年6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2003年6月5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防范关人
    贷款及关联企业袋款风险的通知(2003年7月9日)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9月2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通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专网和客户大额授信和零售贷款违约信息披露系统的通知(2004年11月4日)
    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与银行信贷业务相关的房地产抵押估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1月13日)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2006年7月22日)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1999年1月20日)
    经注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4月6)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7年7月3日修正)
    商业银行授信信工作尽职指引(2004年7月25日)
    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2006年3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的通知(1997年10月6日)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大学城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2004年8月9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切实加强信贷管
    理的通知(2006年6月6日)
    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07年6月29日)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1998年5月9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1999年2月23日)
    汽车贷款管理办法(2004年8月16日)
    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8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的通知(2001年11月1日)
    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2000年9月25日)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1年5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2001年12月19日)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导(2002年4月2日)
    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02年9月23日)
    城市商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见(2002年11月21日)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2004年3月25日)
    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2005年5月17日)
    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5年5月17日)
    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2005年5月27日)
    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2005年5月27日)
    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2000年6月15日)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过中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2004年8月19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银行已核销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12月8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境内金融机构对外转让不良债权备案管理的通知(2007年2月1日)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0年11月9日)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2001年6月21日)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7月3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对中资银行衍生产品产易业务进行风险提示的通知(2005年3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2006年1月24日)
    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操作规程(2007年4月10日)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1999年3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境内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政治的公告(2002年3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12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12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2004年10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通知(2005年3月16日)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2005年4月20日)
    资产支持证券住处披露规则(2005年6月13日)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1月7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人股标市场的通知(1996年6月6日)
    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业务操作规程(1996年12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2006年11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1998年5月7日)
    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2004年3月1日)
    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2004年5月2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