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邓小平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毛泽东邓小平对外思想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经典课题。到目前为止,作为对两代伟人各自对外思想的研究方面,无疑是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把两代伟人对外思想作比较研究方面则还很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刻。本论文重点则是主要集中在对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思想的比较研究上,即对比研究两者的异、同点尤其着力在后者对前者的创新和发展及其实践意义上。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对毛泽东邓小平对外思想研究已取得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两代伟人对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总特点进行综合概括。其研究路径大致包括对两代伟人对外开放思想的相同点、不同点、后者对前者的创新和发展等三个方面,为后续分章进行具体系统比较作铺垫和总揽。
     第二部分为开放背景与开放视角的比较。从历史与逻辑两条线上对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是“革命和战争”时代的产物,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两代伟人的开放思想都源于马克思主义,但所处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特色,各领风骚不同的时期。同时,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往往站在中国立场上看世界,把中国同世界联系起来;邓小平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最关键时期是在西方度过的,在思维视角上则往往站在世界的立场看中国,把世界同中国联系起来。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千秋,共同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之中。
     第三部分为开放原则的比较。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为主,对外开放为辅”、要批判地学习、洋为中用、平等互利等原则,充分体现唯物辩证法原理;邓小平把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坚持独立自主,不“打牌”、不结盟、不称霸,对外开放要以维护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为前提。两代伟人对外开放的总原则都是以国家的独立为前提条件。邓小平对开放原则的创新在于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大胆地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标准,从而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部分为开放格局的比较。由于不同时代历史条件的制约,毛泽东实行“一边倒”政策,即把背靠苏联、东欧的东北到连结海外的香港作为不同期的开放层次。把中国纳入到对立的两大阵营之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之内,毛泽东的开放观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邓小平实行由经济特区向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开放地带不断推进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直至覆盖全国的全方位格局。邓小平是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彼此互相需要的角度来论证开放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尤其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不仅是对于祖国统一,而且对于扩大开放,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而言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五部分为开放内容的比较。毛泽东从一切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的论断出发,从哲学角度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我们应该主动地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学习政治经济制度,学习外国军事。但是,毛泽东没有阐明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实践意义,没有进一步论述具体学习哪些长处,采取何具体措施进行学习,而且,从《论十大关系》后,再也没有坚持谈学习长处问题了。邓小平认为应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利用外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发展外贸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和利用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第六部分为国际战略的比较。在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上,毛泽东总是把中国同世界联系起来,从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个世界的全局及其运动变化出发,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的国际开放战略包括欢迎外国朋友、一条线、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体现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国际开放战略,从世界政治多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出发,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判断,指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中国要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
     第七部分为开放作用的比较。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对外开放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认识到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必须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邓小平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做出了“开放就是进步,不开放就落后”的判断,阐明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内在要求,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力,并且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八部分为开放实践。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科学的理论,而科学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无穷力量。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是为了中国的独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两代伟人率领中国人民经过半个世纪艰苦努力,中国的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由弱变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民族风貌焕然一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的开放理论为第三世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第九部分为结论。此部分内容为全篇论文作总结。包括两代伟人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开放事业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把中国的开放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并进而探求新中国开放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开放的中国,必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强民族之林。
     本文认为,毛泽东是新中国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行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对中国开放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方面“左”的错误的影响,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甚至造成封闭的失误,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作为继任者、改革开放的总计师邓小平,在时代主题转换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了毛泽东的开放思想和开放事业,又发展了毛泽东的开放思想,并把中国的开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经过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努力,中国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必然对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The study on Mao Zedong's and Deng Xiaoping's opening-up thoughts is a classic issue which is research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ians and professors. They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on everyone of their opening-up thoughts by far. But the comparison studies on them is not comprehensive, not systematic and not profound. This paper is focused mainly on comparison with Mao Zedong's and Deng Xiaoping's opening-up thoughts. That consists of their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s, especially the latter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versus former and their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oretic results about Mao Zedong's and Deng Xiaoping's opening-up thoughts, it sums up the overall characters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opening-up thoughts of two generation giants. It does this form there ways: the consistencies, differences,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to foreshadow and to tak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ollowing concrete and systems comparison one chapter by one chapter.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mparison form background and perspective views of opening-up thoughts. The Mao Zedong's opening-up thought is a result of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war", while Deng Xiaoping's opening-up thought is a result of the period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two men's opening-up thoughts are both produced from the Marxism, but being in different leading positions with different charades in different periods. At the same time, Mao Zedong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a's social reality, often looked at the world in the view of China, and linked China with the world; Deng Xiaoping has stayed in the West in the key time of life, when his Weltanschauung was being formed. He often looked at china in the view of the world, and linked the world with China. Deng Xiaoping's and Mao Zedong's thoughts of opening-up have great deal of diversities on the same strain, and both embodied in the independence and prosperity of China.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mparison form the principles of China's opening-up project. Mao Zedong's opening-up principles, such as "Maintains independence and opening-up be auxiliary", study criticizly, make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Deng Xiaoping unified organically the independence principle with opening-up principle, and initiatived to independence, do not "play cards", nonaligne, and do not dominating. The opening-up project must take defend the socialism national interest as a premise. Two generation giants' most mainly opening-up principle was to tak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as the prerequisite. Steadfastly persists "the Four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ree-be advantageous" as the judgeing standard. It is Deng Xiaoping's innovation of opening-up principle, and unify organically principle firmness and the strategy flexibility though this way.
     The forth part is the comparison form the China's opening-up structure. Limited by the different history condition, Mao Zedong impled the "leans to one side" policy, which takes northeast area who depends on Soviet, Eastern Europe, and Hong Kong who links China with overseas as two different open players. Mao Zedong's opening-up view has the strong political color, and integrates China to socialist camp who is one of the two big opposition camps. Deng Xiaoping impled form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 to the open coastal city, to along the river, boundary open region. Arrives the line from the spot, arrives the surface from the line, until cover the national, finally total-orientation situation has been done. Deng Xiaoping proves the opening-up possibility and feasiblity from the face that developed country and developing nation needing each oth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iming at Taiwan, is very useful for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for the expansion moreover of opening-up project, and for all the third worl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mparison form the China's opening-up content. Mao Zedong had a philosophy idea, that every nation has its advantages be worthed to learn, because all the countries and nations have their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We should initiatively study the advanced culture form various countries, study foreig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study foreign military. But, Mao Zedong had not expounded the practice significance that opening-up to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which strong points specifically we should study, what specific measures we should carry on the study, moreover, he had not persisted to discuss on study again after Discusses Ten Big Relations. In Deng Xiaoping's thinking, we should study and introduc the foreign vanguard technologies, the equipments and the managements, use foreign capital by sending adopt and inviting the foreigners and other kinds of forms, and do international trade. We should substitute our deficiency by learning others' strong points, initiative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pen international market, study and use the human society including the capitalism all civilized achievements to construct and develop socialism.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mparison form the China's opening-up strategies. To study rules about Chines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y and solve questions, Mao Zedong always related China with the world, started at movement of Chinese and the world. Mao Zedong's international opening-up strategies include welcoming the foreign friend, one line, the intermediate zone, three worlds, international union. They manifest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atriot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ism. Deng Xiaoping inherited Mao Zedong's international opening-up strategies, and started at the major tendency about world politic multiplication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aked the "the present world is the open world" science judgment, indicated "China cannot develop without the world", requested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positively, participate in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 seventh part is the comparison form the China's opening-up usefulness aspect. Mao Zedong linked Maxism Conception of history with concrete faces of Chinese revolutionize and the construction, explored hardly to the China's opening-up policy. Mao Zedong realized that to change China's "poorly and blankly" backwardness, must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the opening-up, we can fully use the advantage outside, make more abilities about reling on one's own effort to revive. Deng Xiaoping based on the transform of time subject, made the judgment that "the opening is the progress, not open is on backwardness", and expounded that the opening-up is socialism essence manifesting and the intrinsic request, toke the opening-up as the propelling force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up as a basic national policy which had to persist in long-term.
     The eighth part is opening-up practice. Great practices produce great and scientific theories, which become infinite power once mastered by multitude. Mao Zedong's opening-up thought is for China's independence, and make the Chinese people stand up! Deng Xiaoping's opening-up thought is for China's development, and make Chinese people be strong! The two giants led on Chinese people to struggle for half a century. Finally, China's opening-up project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social productivity continued to rise,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was from weak to strong,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continued to rise, political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d, nation had brand new outlook,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being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China opening-up theory provided a useful reference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The nin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is part concluses the influences and functions of the two giants' opening-up thoughts to new china's opening up project, and the cent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ho taking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as its cores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opening-up project to a new stage, following by Chinese people. Then it hunts the developing-process, moving-track and progressing-rules. Opening-China is bound to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for the worl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mankind. Chinese nation will erect stand among the prosperous nations of the world.
     In the view of this paper, Mao Zedong is the pioneer and the founder for new china's opening-up project. He carries on the long-term difficult exploration for China's opening-up project, and has yielded the huge theory result, has made th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pening-up project. But, because objective historical condition limits it and the "left" subjective mistake disturbs it, Mao Zedong's opening-up thought has not been able to persist to get down constantly, even creates the seal,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has created the heavy loss. As the successor, total teacher of reform and open policy, Deng Xiaoping,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 which the time subject transforms, has inherited Mao Zedong's opening-up thought and the opening-up project, and has developed Mao Zedong's opening-up thought, and pushed China's opening-up project to a new stage. Throught the endeavor of leadership collectives who taking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as its cores, China's multiplayer, total-direction, wide-field opening-up project must be to gain a greater victory, and make a bigg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ivilization.
引文
[1]厉晓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未能全面实施的原因分析》,《理论界》2006年10期。
    [2]李建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及未能实施原因探析》,《兰州大学社会科学报》2004年3期。
    [3]孙纪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微》,《浙江学刊》1997年5月。杨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前线》1996年3月。
    [4]裘元伦:《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中国社会发展战略出版社1994年版。
    [1]乌杰:《扩大开放,发展合作,参与竞争,提高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思想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3]郑斌:《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初探》,《经济论坛》2004年6月。
    [4]李爽:《略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1月。
    [1]彭有祥:《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轨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
    [2]陈德金:《论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4月。
    [3]于文俊:《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基本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11月。
    [4]蒋映光:《崭新的航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1992年12月。
    [5]张建德:《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改革与探索》1995年8月。
    [1]丁稳立、于国君:《毛泽东与中国的对外开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1月。
    [2]胡陈芳:《简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乌鲁木齐大学学报》2004年1月。
    [3]彭洁:《试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贵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月。
    [1]左林:《关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思者》,《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7月。
    [2]姜仿其:《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和实践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6月。
    [3]鲁宏飞:《科学认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月。
    [4]陈家勤:《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邓小平财经思想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5]孙纪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微》,《浙江学刊》1997年5月。
    [6]叶自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10月。
    [7]蔡亚志:《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战略性课题》,《中国社会发展战略》1995年12月。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经济文化政治的开放及其正负效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陈家勤:《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邓小平财经思想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2]高晓梅:《略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理沦学刊》1997年9月。
    [3]李晓峰:《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4]乌杰:《扩大开放、发展合作、参与竞争,提高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思想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方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外开放的意义》,《理论界》1993年1月。
    [6]杨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前线》1993年3月。
    [7]吴忠民、赵慧殊:《应当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学习与思考》1992年8月。
    [1]孙纪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微》,《浙江学刊》1997年5月。
    [2]陈叔红:《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思想的辩证发展》,《毛泽东心想论坛》1997年2月。
    [3]杨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前线》1996年3月。
    [4]陈叔红:《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思想的辩证发展》,《毛泽东思想论坛》1997年2月。
    [5]刘以昌、刘长龙:《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新贡献》,《改革与理论》1996年12月。
    [1]孙海泉、吴尚民:《关于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与特区建设实践的讨论述要》,《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王建华:《向发达国家学习与坚持民族自尊完善结合的典范——学习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思想的一点体会》,《河北日报》1997年3月4日。
    [3]张术环:《试论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11月。
    [1]唐连英:《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邓小平——走自己的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杨新力:《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光明日报》1996年9月15日。
    [3]邢乐勤:《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3月。
    [4]杨新力:《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光明日报》1996年9月15日。
    [5]叶自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10月。
    [6]陈叔红:《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思想的辩证发展》,《毛泽东思想论坛》1997年2月。
    [1]解力平:《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特色》,《浙江学刊》1996年9月。
    [2]刘晓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新突破》,《理论导刊》1994年6月。
    [3]习近平:《基本国策:从自力更生到对外开放——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重大发展》,《理论学习月刊》1996年11月。
    [1]《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第2-3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5页。
    [4]《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411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78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2]《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3]《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1页。
    [1]《马克思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1]《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5-436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页。
    [1]《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6-337页。
    [2]《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65页。
    [3]罗章龙:《亢斋汗话》,湖南:《湘江文艺》1980年2期。
    [1]《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2]《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204页。
    [3]陆海江:《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4]《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52页。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21页。
    [7]《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54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21页。
    [2]《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3]《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4]《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7页。
    [5]《毛泽东年谱:1893-1940》(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6]《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7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2]《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74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118页。
    [1]《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48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98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2]刘杰诚:《毛泽东与斯大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1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0页。
    [1]杨昌济:《劝学篇》,1914年10月。
    [2]《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1920年7月。
    [1]陆海江:《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2]《瞿秋白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89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16页。
    [3]巢峰,李君如:《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总论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1]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何其芳全集》第7卷,第417页。
    [2]《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12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9-100页。
    [1]《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页。
    [1]《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5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7页。
    [1]《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页。
    [2]《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九八二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8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1]《清仁宗实录》卷三二0,嘉庆二十一年七月乙卯,中华书局,1986年版。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藏,《朱批奏折·外交类》第29卷,第23号。
    [1]《林则徐·公牍》,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127页。
    [2]《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7页。
    [1]《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三·议战。
    [2]《海国图志》筹海篇三。
    [3]《海国图志》卷二。
    [4]《海国图志》筹海篇三。
    [1]《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1页。
    [2]《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7页。
    [3]《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5页。
    [4]《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6页。
    [5]《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33页。
    [1]《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46页。
    [2]《孙中山全集》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1、437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6页。
    [1]《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2]《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2]王贤选:《回忆中央苏区》,南昌:江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9页。
    [3]《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一分册),上海:上海出版社1977年版,第233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0页。
    [3]《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北京:文物出版社1967年版,第24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6]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588页。
    [7]《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110页。
    [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页。
    [2]董志凯:《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115页。
    [3](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27页。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1]胡乔木:《迎接世界民主反帝斗争新阶段》,《群众》1948年1月1日。
    [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1]《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页。
    [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1474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4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页。
    [5]《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15-616页。
    [1]《毛泽东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161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页。
    [4]《经济日报》,1991年7月13日。
    [1]《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0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页。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7-828页。
    [3]《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3]《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73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2]《中共中央文件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46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页。
    [1]《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5页。
    [1]《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5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3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页。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页。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8页。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3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1页。
    [4]《毛泽东外交文献》,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1]《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04、407-408页。
    [2]《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页。
    [3]《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编,第40页。
    [4]李连元摘译:《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记者笔下的延安》,《新观察》,1983年第20期。
    [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9页。
    [6]《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6页。
    [1]《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1]《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76页。
    [2]黎青平:《对党和国家利用外资政策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2月。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1]《再道一声:小平您好——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77页。
    [1]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99页。
    [2]《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4]《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348页。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2页。
    [3]《邓小平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4]《邓小平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3页。
    [3]《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J4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1页。
    [2]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6页。
    [2]《毛泽东接见非洲朋友发表支持美国黑人斗争的声明》,《人民日报》1963年8月9日,第1版。
    [3]《毛泽东对<人民日报>记者发表谈话,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红旗》1964年第2-3期。
    [1]《党的文献》1992年第1期,37页。
    [2]《人民日报》1966年11月4日。
    [1]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80页。
    [1]《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
    [2]沈志华:《关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时的讲话》,19649年5月10日。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1]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7年)》,第359-362页。
    [2]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汇编:《中苏合作项目122项我方项目负责单位及执行单位的负责人、地址一览表(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档案处档案,案卷58-4-13。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13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377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1]《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3页。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87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8页。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87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32页。
    [1]《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1]《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2]《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83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11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87页。
    [1]《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页。
    [2]《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3]《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月20日。
    [4]《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1]《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2页。
    [2]《毛泽东军事文选》,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81年版,第207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16页。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1页。
    [1]《毛泽东早期文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6页。
    [2]#12
    [3]《1949-1952年》综合卷,第46页。
    [4]#12
    [5]#12
    [1]#12
    [2]#12
    [1]#12
    [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5页。
    [3]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前外交方针》,1946年6月30日。
    [4]《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在华外国人的政策的指示》,1948年2月7日。
    [5]《中共中央对天津成立对外贸易局的批示》,1949年3月1日。
    [6]《中共中央关于中苏合股公司协定公布后消除群众波动的指示》,《人民日报》1950年3月10日。
    [1]胡乔木:《胡乔木同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7页。
    [2]《毛泽东年谱(1893-1949年)》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558页。
    [3]《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70页。
    [4]《欢迎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中苏经济合作》,《人民日报》1950年4月1日。
    [5]沈志华:《建国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1期。
    [1]#12
    [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5页。
    [3]《1949-1952年》对外贸易卷,第499-50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第41页。
    [4]《毛泽东选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1]#12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160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2]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49-1966)》,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1]《与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第16-17页。
    [2]《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6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372-373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199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6、52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146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130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130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13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19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页。
    [1]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2]《1973年2月17日会见基辛格时的谈话》,《党史研究资料》1992年第2期。
    [1]《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3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81页。
    [2]《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06-509页。
    [1]《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600页。
    [2]徐达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3卷下册,长春:吉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5-1066页。
    [1]《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1]《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81年版,第175-176页。
    [2]《毛泽东接见日本朋友的谈话》,《人民日报》1961年10月8日,第1版。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4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6页。
    [2]《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587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0-521页。
    [5]《人民日报》1963年8月9日。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253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97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2]《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76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76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1]《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2页。
    [2]《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3]《列宁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4]《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5]《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238页。
    [1]《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4]《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130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288页。
    [1]《毛泽东年谱(1893-1949年)》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58页。
    [1]《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6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5页。
    [3]《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32页。
    [1]《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7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5]《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7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5]《邓小平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105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4]美国国会联合委员会:《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1卷,第1472-14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89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页。
    [1]《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6页。
    [1]《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
    [1]《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1]《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
    [1](美)莫里斯·麦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0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1]侯若石:《机会还是挑战》,北京:中信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2](法)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2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1](美)《中国重新打开大门》,《商务时报》1988年6月社论。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5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3]《人民日报》1994年9月4日,第1版。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3]《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4]《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
    [1]《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1]《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1]《中国利用外资基础知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3]《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4]《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5]《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6]《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3]《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4]《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5]《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3页。
    [4]《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1]温宪等:《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历史性首脑会晤》,《人民日报》2000年9月9日,第1版。
    [2]温宪:《我向克林顿提问》,《环球时报》2000年9月19日,第1版。
    [3]《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11月17日,第1版。
    [1]《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2页。
    [4]《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5]《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1]《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231页。
    [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1页。
    [4]于幼军等:《十七大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0页。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1版。
    [2]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1版。
    [3]胡锦涛:《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人民日报》2005年6月2日,第1版。
    [1]胡锦涛:《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人民日报》2005年6月2日,第1版。
    [2]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1版。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1版。
    [2]《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1版。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6页。
    [4]于幼军等:《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1]胡锦涛:《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人民日报》2005年6月2日,第1版。
    [2]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1版。
    [1]于幼军等:《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7页。
    [2]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1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第33、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列宁文稿》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列宁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9]《毛泽东文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年版。
    [10]《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2]《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总论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经济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北京:文物出版社1967年版。
    [16]《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8]《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19]《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0]《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2]《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中国利用外资基础知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25]《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26]《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档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8]《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一分册),上海:上海出版社1977年版。
    [29]《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
    [30]《中共中央文什选集》第14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3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3]《十五大以米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十六大以米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5]于幼军等:《十七大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6]《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7]《周恩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8]《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9]《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0]《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1]《叶剑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2]《瞿秋白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3]《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4]《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45]《李先念文选》(1935-1988),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6]《胡乔木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7]《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8]《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副总理访美》,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9]《再道一声:小平您好——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0]《回忆邓小平》(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51]《在历史巨人身边》,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52]《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3]《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王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2]丛凤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版。
    [3]张植荣:《邓小平外交》,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4]刘金田:《走出国门的邓小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潘敬国:《共和国外交风云中的邓小平》,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童怀平、李成关:《邓小平八次南巡》,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于淑云等:《在共和国决策关头(F),邓小平出巡纪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苏北:《险难中的邓小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田宪臣:《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
    [10]于俊道、邹洋:《邓小平交往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刑贲思:《<邓小平文选>大辞典》,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12]彭力勋:《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青连斌:《邓小平发展理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4]阎德民、王旭彤:《邓小平社会主义主体地位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刘家俊:《邓小平的发展观》,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个为人和他的一个世纪(上、下)》,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7]龙平平等:《光辉业绩伟人风采——细说(邓小平)》,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18]萧诗美:《邓小平谋略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19]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丰:《邓小平领导观论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21]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邓小平大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
    [2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再造中华辉煌——邓小平纪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25]詹小美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汤应武:《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7]戴舟:《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第一卷——第五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28]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29]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30]中国现代史学会:《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版。
    [31]裴坚章:《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4年版。
    [32]高继文:《毛泽东国际战略论论文集》,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4年版。
    [33]解力夫:《毛泽东面对美国论文集》,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4年版。
    [34]宫力:《毛泽东外交风云录论文集》,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4年版。
    [35]编辑组:《毛泽东国际交往录论文集》,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4年版。
    [36]毕桂发:《毛泽东评说世界政变》,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37]解力夫:《毛泽东面对美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8]刘万镇、李庆贵:《国际交往录》,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39]王翰、陈锋:《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0]毛新宇:《爷爷毛泽东上、下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李敏、高风、叶利亚:《真实的毛泽东: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及有关同志的回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2]郭晨:《红都风云:逆境中的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3]张树德:《乱云飞渡仍从容:国际风云变幻中的毛泽东》,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44]张秀娟:《握手风云:毛泽东交往实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大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46]苏北编著《毛泽东遇险实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8]权延赤:《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韩荣璋等:《毛泽东思想研究五十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0]邓力群:《外交战略家毛泽东》,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蒋建农等:《走近毛泽东》,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52]杨超、毕剑横:《毛泽东思想史》(四),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3]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54]邸敏学:《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5]黎青平:《毛泽东邓小平与对外开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56]李雅儒:《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历史转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7]石仲泉、陈登才:《<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邓小平在197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8]卫炜、王骏等:《中国改革第一人——邓小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武市红、高屹:《邓小平与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61]宫力主编:《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实践》,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2]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3]田曾佩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64]谢益显:《折冲与共处——新中国对外关系40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5]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66]张光:《中国的外交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67]王贤选:《回忆中央苏区》,南昌:江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8]刘杰诚:《毛泽东与斯大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69]启元:《中国对外开放20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0]石志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949—198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1]冬梅编:《中关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
    [72]张锡昌等:《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峰峦迭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73]王立:《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74]南京大学历史系编:《美国对外关系: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75]现代国防关系研究所选编:《美中建交前后》,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
    [76](美)《尼克松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7]杨考臣:《中日关系史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78]林代昭:《战后中日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9]吴学文、林连德、徐之先:《当代中日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年版。
    [80]王杏芳主编:《中国与联合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81]田进、俞孟嘉:《中国在联合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82]王炳林:《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开放的历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3]朱育和:《封闭与开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4]李正华:《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85]朵春生:《中国改革开放史》,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86]王洪模:《改革开放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7]张湛彬:《石破大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88]程中原等著:《1976—1978年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89]叶永烈:《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
    [90]张湛彬:《划时代的会议》,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1]谢春涛:《改变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重大决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2]谢远学:《春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93]海清文:《百名中外人士评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94]郑惠主编:《改变中国命运的41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5]朱佳木:《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6]于光远:《我所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7]张树军:《人转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8]孙大力、黄如军:《新的起点——1978年的中国》,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99]张树军、高新民:《共和国年轮(1978)》,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0]王洪模、苏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前后后》,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1]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102]张湛彬:《大转折的日日夜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03]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104]王均伟:《争锋——从大跃进、洋跃进到软着陆》,北京:金城出版社1998年版。
    [105]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06]张皓若:《辉煌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版。
    [10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108]对外贸易部编写组:《对外贸易三十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109]廖庆薪、廖力平:《现代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0]侯贵生、张路、李桂贤:《中国对外贸易通论》,济南:山东出版社2000年版。
    [111]《国际贸易问题》编辑部:《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3年版。
    [112]《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概论》编写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11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9年版。
    [114]齐欣编译:《世界著名政治家、学者论邓小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5]陆海江:《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6]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49-1966)》,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7]徐达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3卷下册,长春:吉林出版社1994年版。
    [118]侯若石:《机会还是挑战》,北京:中信出版社1990年版。
    [119]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的回忆》,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
    [120](日)深作喜一郎、(英)华大伟:《中国走向开放经济的万里长城》,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版。
    [121](日)稻山嘉宽:《谁知我心》,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122](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3](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24](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125](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126](美)莫里斯·麦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7](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8](法)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韦国善:《试析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2]吕健:《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观》,《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杜宇:《中国对外开放的开拓者》,《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4]夏建文:《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未能全面付诸实践的原因》,《前沿》2003年第7期。
    [5]潘广辉:《毛泽东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思想了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3年第3期。
    [6]丁波:《试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观》,《理论月刊》2003年第7期。
    [7]杨斌:《谈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理论界》2003年第3期。
    [8]陈树涵:《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探析》,《探索》2002年第5期。
    [9]叶菊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评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5期。
    [10]熊晓燕:《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着眼点》,《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4期。
    [11]王会玲:《浅析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思想与实践》,《洛阿J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12]唐白滔、王燕清:《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述论》,《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3]杨名刚:《关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与实践的三点认识》,《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4]吴科达:《试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演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15]巫春华、曾宪恒:《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思想的探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6]徐华秀:《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探析》,《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
    [17]陈允钰:《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几点认识》,《实事求是》2001年第1期。
    [18]王卫华:《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天中学刊》2001年第B8期。
    [19]方起军:《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0]张迎利:《论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之比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1]吴红蓉:《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2]王淑辉:《发展与创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差异性》,《前沿》2006年第6期。
    [23]易海涛:《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前沿》2006年第4期。
    [24]范科霞:《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之比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
    [25]蔡立芬、陈再生:《浅析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6]邓小玲:《从“向外国学习”到“走出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外开放的思想》,《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27]董一冰、赵付科:《毛泽东邓小平赶超思想之比较》,《牡丹江师范学院:世纪桥》2004年第4期。
    [28]廖正华:《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29]李政敏:《浅析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超越》,《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0]方起军:《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1]郑黔玉:《毛泽东、邓小平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基本思路比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2]明伟国:《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33]邵宪梅:《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突破》,《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34]陈静:《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之比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5]卢伟:《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发展》,《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6]曹普、王健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演进》,《理论建设》2002年第5期。
    [37]陈茹:《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8]宋涛:《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比较研究》,《民族论坛》2002年第9期。
    [39]李金梅、王金烈:《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对外开放思想》,《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0]潘治富:《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41]刘利亚:《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6期。
    [42]郁晓航:《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
    [43]黄丽芬:《毛泽尔的对外开放思想和邓小平的创造性发展》,《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44]周苏娅、王志恒:《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45]彭家斌、丁巨胜:《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3期。
    [46]陶季邑:《近年米西方学术界关于毛泽东“一条线”外交战略的研究述评》,《史学集刊》2006年第6期。
    [47]陶季邑:《近十年西方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新进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8][美]陆伯彬:《从冷战到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的变化与延续》,《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49]沈志华:《关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50]沈志华:《建国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1期。
    [51]戴安良、范荷红:《试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理论及辩证法根据》,《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52]吕琪顺:《浅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载《鲁迅美术学院》2004年版。
    [53]杨耕:《论邓小平的“世界公民”思想》,载《江淮论坛》1990年第12期。
    [54]江丹林:《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新贡献》,《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
    [55]张鸿骊:《马克思的跨越设想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56]刑乐勤:《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57]孙纪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微》,《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
    [58]杨耕:《学习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前线》1996年第3期。
    [59]裘元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中国社会发展战略》1994年版。
    [60]鸟杰:《提高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思想论》1992年版。
    [61]张建德:《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改革与探索》1995年第8期。
    [62]陈德金:《论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思想》,《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63]于文俊:《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第11 期。
    [64]蒋映光:《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崭新的航母》1992年第12期。
    [65]张建德:《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改革与探索》1995年第8州。
    [66]陈家勤:《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邓小平财经思想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67]叶自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10期。
    [68]高晓梅:《略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理论学刊》1997年第9期。
    [69]李晓峰:《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70]方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外开放的意义》,《理论界》1993年第1期。
    [71]吴忠民:《应当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学习与思考》1992年第8期。
    [72]刘以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新贡献》,《改革与理论》1996年第12期。
    [73]张术环:《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第11期。
    [74]刑乐勤:《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75]杨新力:《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光明日报》1996年9月15日。
    [76]金怡顺:《从邓小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77]陈和水:《从人学视角解读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5期。
    [78]郭艳英:《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当代价值论析》,《理论导刊》2006年第11期。
    [79]谢增寿:《全球视野中的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0]任贵祥:《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先声——邓小平侨务思想述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81]陈和水、何翠媛:《从人学视角解读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0期。
    [82]王喜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浅析》,《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3]王桂敏:《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与东北振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84]金光美:《基于国家利益层面的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第6期。
    [85]何静、农贵新:《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影响》,《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0期
    [86]郭大俊:《邓小平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新贡献》,《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87]朱晓蓉:《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生长路径的转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88]吕世荣:《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89]李振刚:《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90]邓磊:《邓小平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1]李燕:《邓小平外交“九论”》,《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2]邹明洪:《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中的国际政治战略》,《江汉论坛》2005年第5期。
    [93]吕世荣、姚顺良:《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4]路萍:《邓小平对外开放观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95]曹普:《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卓越建树及其世界意义》,《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96]陈书月:《留学经历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
    [97]温勇:《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98]陈书月:《留学经历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邓小平理论研究92004年第4期。
    [99]宣炳龙:《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指导开发区成功实践》,《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4年第4期。
    [100]李忠杰:《邓小平推动对外开放的历史贡献》,《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5期。
    [101]李家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历史性发展的科学指南》,《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5期。
    [102]张煜:《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文史杂志》2004年第5期。
    [103]胡陈芳、李爽:《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4]苏海生:《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研究述评》,《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1期。
    [105]施国文、吴应权:《从经济全球化看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06]刘小力:《坚持与发展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107]张琼:《从经济全球化看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学习论坛》2004年第11期。
    [108]陆国咪:《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与宁波引进外资实践》,《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109]郭大俊:《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方针、形式和原则》,《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10]阎金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开发区的实践》,《港口经济》2004年第5期。
    [111]谢德明:《辩证统一观: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精髓》,《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112]郭宏升:《邓小平对提出对外开放理论的重大贡献》,《阴山学刊》2004年第4期。
    [113]黄毅:《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理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114]周肇光:《邓小平的开放经济发展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
    [115]陈洁:《邓小平的开放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7期。
    [116]李合敏、许玉建:《论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思想》,《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17]李泓:《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战略三部曲》,《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
    [118]谭学虹:《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19]潘正祥、李海燕:《邓小平与列宁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史志研究》2003年第1期。
    [120]国家外国专家局:《意义深远的谈话方兴未艾的事业——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7期。
    [121]张红论:《邓小平的开放观与经贸立国战略》,《理论界》2003年第4期。
    [122]韩燕:《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世界历史意蕴》,《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23]炜华:《研讨引智理论瞻望发展趋势——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 谈话20周年研讨会综述》,《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11期。
    [124]白永秀:《对外开放理论体系的创新性研究——评<对外开放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11期。
    [125]陈四新:《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础》,《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6]刘兴亮:《论邓小平制定外交政策的原则与艺术》,《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划。
    [127]杨玉春:《邓小平对外开放有关论述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探索》,《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第2期。
    [128]鲁开垠:《对外开放论:邓小平的十大系统理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29]杜宇:《中国对外开放的开拓者》,《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130]周波:《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全面建设小康之路》,《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S2期。
    [131]李泓、金钊:《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体系》,《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2]赵凤云:《浅谈独立自主原则在邓小平外交思想中的体现》,《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33]钱亚仙:《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
    [134]吴海燕:《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的世界历史观》,《求实》2002年第8期。
    [135]刘群:《试论邓小平国防工业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36]鲁岩:《全方位、大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创新特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37]曹普:《邓小平与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党史纵横》2002年第7期。
    [138]顾春明:《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国际战略和对外开放思想》,《理论前沿》2002年1期。
    [139]周杏芬:《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第5期。
    [140]沈田青:《略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41]吴晓蓉:《全球化和邓小平的开放理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42]李家祥:《“大胆对外开放”思想与“对外开放新阶段”理论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 2002年第2期。
    [143]王海英:《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依据微探》,《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4]曾牧野、游霭琼:《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与广东对外开放的实践》,《南方经济》2002年第6期。
    [145]龙启平:《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广西改革开放的启示》,《高教论坛》2002年第6期。
    [146]卞玉岭:《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147]李久昌:《试论邓小平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8]吴建兴:《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决策中的实事求是思想》,《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49]张军:《论全球化视角下的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50]赵家祥:《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理论的贡献》,《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51]郭哲民:《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实践与创新》,《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52]张卫平:《邓小平论对外开放》,《对外经贸研究》2002年第6期。
    [153]宋涛:《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比较研究》,《民族论坛》2002年第9期。
    [154]邱丽敏:《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2年第16期。
    [155]李金梅、王金烈:《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对外开放思想》,《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56]祝爱武:《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57]唐勤:《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核心问题探析》,《学术探索》2002年第4期。
    [158]黄冬娅:《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对外开放新局面》,《理论月刊》2002年第1期。
    [159]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160]周甄武:《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中的辩证思维方法》,《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61]贺岚曦:《从经济全球化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特色》,《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5期。
    [162]郑小风:《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中的辩证法》,《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163]栾丽艳:《论邓小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创立者》,《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64]安姝:《吸收和借鉴资本土义—略论列宁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65]厉晓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未能全面实施的原因分析》,《理论界》2006年第10期。
    [166]左林:《关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思考》,《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7期。
    [167]迟桂华:《试析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68]姜仿其:《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和实践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69]高贵军:《实事求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哲学基础》,《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70]耿庆彪:《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1]范科霞:《试论毛泽东的政治和文化对外开放思想》,《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年第2期。
    [172]范科霞:《从经济领域看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开放内容》,《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11期。
    [173]傅朝鼎:《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174]鲁宏飞:《科学认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175]姜中才、韩玉玫:《论毛泽东建国前后的对外开放思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76]范科霞:《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1期。
    [177]伍华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简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年第3期。
    [178]陈洁:《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蕴涵》,《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5年第1期。
    [179]钟乔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80]孙焕臻:《毛泽东与对外开放》,《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6期。
    [181]陶晓颖:《浅析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和内容》,《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82]郑斌:《毛泽东“对外开放”心想初探》,《经济论坛》2004年第6期。
    [183]于稳立、于国君:《毛泽东与中国的对外开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84]左世元:《朱德的对外经济交往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85]张秀洁、孙立新:《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思想及其实践》,《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86]冯国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187]迟淑清:《浅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88]孙一先:《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两个特点》,《南吕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9]胡陈芳、李爽:《简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鸟鲁术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90]周普杰:《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91]彭洁:《试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92]付翠莲:《略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193]余新梅:《略论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94]李建宁:《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及未能实施原因探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95]彭有祥:《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轨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96]汪德平:《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哲学思考》,《理论月刊》2003年第10期。
    [197]马树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11期。
    [198]贺丰论:《毛泽尔的对外开放战略》,《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
    [199]胡进:《略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学术论坛》2003年第4期。
    《群众》、《人民日报》、《湘赣论坛》、《经济日报》、《新华日报》、新观察》、《红旗》、《中共党史资料》、《党史研究资料》、《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商务时报》(美)、《经济研究参考资料》、《经济导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辽宁日报》、《河南日报》、《四川日报》、《新华月报》、《党史通讯》、《外贸年鉴》、《国际贸易》、《国际问题研究》、《参考消息》、《国际贸易问题》、《红旗杂志》。
    [1]#12
    [2]#12
    [3]#12
    [4]H.B.Morse: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1635-1834,Vol.1-4,Oxford:Clarendon Press,1926-1929.
    [5]Hippman,Walter:U.S.Forign Policy,Shield of the Repubtic Brown,Boston 1943.
    [6]Kitayama Yasuo:A Survey of the World Countries with Maps and Its Time,Osaka Kyoiku University Press 1954.
    [7]Miehael Karpovich:Imperial Russia 1801-1917,Holt-Rinehart Winston,NewYork 1960.
    [8]Rene Albreeht Carrie:A Diplomatic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the Congress of Vienna,Methuen,London,1961.
    [9]Wollers,Annold: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Baltimore:Johns Flophins 1962.
    [10]Evan Luard:Britain and China,London:Chatto and Windus 1962.
    [11]Momose Hiroshi:The Thinking of A Survey of the World Countries with Map,The Collection of Iwai Hiroshi 1963.
    [12]Cohen,Arthur:The Communism of Mao Tse-tun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13] E. H. Carr: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4.
    
    [14] Ch'en, Jerome: Mao Tse-tung and Chinese Revolu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15] David Mozingo and Thomas Robinson: Lin Biao on People's War: China Takes a Second Look at Vietnam, RM - 4814 - PR,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65.
    
    [16] Ootani Toshio: The Scrutinization about Ideologist Wei Yuan in Qing Dynasty, Momoyallla 1965.
    
    [17] Raymond Aron: Peace and War: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ichard Howard and Annette Barker Fox,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18] W.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Cassel. London 1967.
    
    [19] Lifton, Robert: Revolutionary Immortality: Mao Tse-tung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 Norton Company. 1968.
    
    [20] C. F. Remer: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68.
    
    [21] Barnett, Doak: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22] F. Wakman: Royal Classic Selection, The Matter of Qing Dynasty's History 1969.
    
    [23] Peter Van Ness: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24] S. Bamet: Wei Yuan and the Westerner, The Matter of Qing Dynasty's History, 1970.
    
    [25] John Wilson Lewis: Party Leadership and Revolutionary Power in China, England: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26] Gabriel Kolko: The Root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oston: Beacon Press 1971.
    
    [27] Joseph Newman: A New Look at Red China,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1971.
    
    [28] Melvin Gurtov: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 The Politics of Survival,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1.
    
    [29] Touma Syouta: The Beginning of Thinking Transformation of Morden: Chinese, Kumamato Gakuen University Press 1972.
    
    [30] Kitamura Yoshikazu: Wei Yuan's Theory of Society, Chinese Philosophy Study 1976.
    
    [31] Karnow, Stanley: Mao and China - From Revolu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72.
    [32] Rice, Edward: Mao's Wa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33] Roderick Macfarquhar: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71, Newton Abbot: David and Charles for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2.
    [34] Franz Schumann: The Logic of World Power, NY: Pantheon Books, 1974.
    [35] John Gittings: The World and China, 1922-1972,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4.
    [36] Allen S. Whiting: The Chinese Calculus of Deterrence: India and Indochina,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5.
    [37] Joseph Frankel: British Foreign Poli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38] Chae Jin - Lee: Japan Faces China: Political and Econom ic Relations in the Postwar Era,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
    [39] David Mozingo: Chinese Policy toward Indonesia, 1949 - 1967,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40] Jay Taylor: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Peking's Relations with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NY: Praeger Publishers, 1976.
    [41] James Armstrong: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Policy-Foreign Policy of China and Theory of United Fron, CA: American Publishing House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7.
    [42] Chuntu Hsueh: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1977.
    [43] Thomas M. Gottlieb: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t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trategic Triangle, R - 1902 - NA,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77.
    [44] Kenneth Lieberthal: Sino - Soviet Conflict in the 1970s: Its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ategic Triangle, R - 2342 - NA, Santa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78.
    [45] John Wilson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England: Greenwood Press 1978.
    [46] Robert Sutter: China Watch: Toward Sino - American Reconcili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47] Cardoso, Fernando H. and Enzo Faletto: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48] John B. Stahl: Continue Revoluting: Mao Zedong's Political Ideology, American Publishing House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9.
    [49] J. K. Leonard: Wei Yuan and the Impression of Southeast Asia, The Matter of Qing Dynasty's History 1979.
    [50] Samuel S. Kim: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Orde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51] Melvin Gurtov and Byong - Moo Hwang: China Under Threat: The Politics of Strategy and Diplomac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0.
    [52] Joseph Camilleri: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aoist Era and Aftermath,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0.
    [53] Thomas Fingar: China's Quest for Independence: Policy Evolution in the 1970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0.
    [54] Williams Gwyneth: Third - Worl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ilantic: Humanities Press 1981.
    [55] Brantley Womach L.: Foundation of Zedong's Political Ideology(1917-1935), Americ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56] Gerald Segal: The China Factor: Peking and the Superpowers, New York :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 1982.
    [57] Edward S. Boyl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Mao Zedong's Military Strategic Though, Britain: Comparative Strategy 1982.
    [58] John Garver: China's Decision for Rapprochement with the UnitedS tates, 1968-1971,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2.
    [59] Jonathan Pollack: The Sino - Soviet Rivalry and the Chinese Security Debate,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82.
    [60] Chae Jin - Lee: China and Japan: New Economic Diplomacy,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61] Kim, Samuel S.: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80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62] Eugene Lawson: The Sino - Vietnamese Conflict, NY: Praeger Publishers, 1984.
    [63] Harry Harding: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64] Ghosh, Pradip K.: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Greenwood Press 1984.
    [65] Jonathan Pollack: The Lessons of Coalition Politics: Sino - American Security Relations, R - 3133 - AF, Santa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84.
    [66] Offe C: Contradic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Hutchinson, 1984.
    [67] P. K. I. Quested: Sino-Russian Relations A Short History. North Sydney NSW 1984.
    [68] Wolfe, Bertram David: Lenin and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lifolmia: Hoover Institution Pr., Stanford University 1984.
    [69] Clarke R.: Science and Technoogy in the Development World, Oxford paperbacks 1985.
    [70] Dahl, Robert Alan: 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71] Thomas Stolper: China, Taiwan, and the Offshore Islands,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5.
    [72] Raymond L. Garthoff: Detente and Confrontation—American-Soviet Relations from Nixon to Reagon, Washington: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1985.
    [73] Wood Robert: From Marshall Plan to Debt Cri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1986.
    [74] Mosley Paul: Foreign Aid: Its Defense and Refor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7.
    [75]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76] Tanes Tor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in Controverting, World Knowledge Publishing House 1987.
    [77] Mosley Paul, Foreign Aid: Its Defense and Refor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eky 1987.
    [78] Forester T.: High-Tech Society, Oxford: Basil Blackwece 1987.
    [79] Dornbusch R. and F. L. C. H. Helmers: The Open Economy: Tools for Policyma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80] Parsons: Mordern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Guangming Daily Publishing House 1988.
    [81] Richard Nixon: No War and Win, Changzheng Publishing House 1988.
    [82] Richard E. Neustadt and Ernest R. May: Thinking in Time: The Use of History for Decision Makers, First Free Press, 1988.
    [83] R.E.Quandt: The Econometrics of Disequilibrium, Basil Black Well Inc 1988.
    [84] Robert S. Ross: The Indochina Tangle, China's Vietnam Policy, 1975 - 1979,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85] Evans, H.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Growth-Trade and Develop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86] Chun-fu Asuch: China's foreign Relation, New York: Prager Publisher 1989.
    [87] Clenn Blackburn: The West and the Word since 1945st. New York: Martin's Press 1989.
    [88] Paris and W. Charemz: Model of Disequilibrium and Shortange in Centrally Planned Cconomics,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Ltd. 1989.
    [89] Ronald C. Keith: The Diplomacy of Zhou Enlai,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1989.
    [90]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A Psychorcultural View,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91] Harold Jacobson and Michel Oksenberg: China and the IMF, the World Bank and the GATT,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92] Geral Segal: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Regorm, London: The Royal Institul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0.
    [93] Peter Zwickp: Soviet Foreign Relations Process and Policy,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90.
    [94] Robert Keohane: Multilateralism: an Agea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45, No.4, 1990.
    [95] Wengguang Shao: China, Britain and Businessmen: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1949-1957,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91.
    [96] David L.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 - 199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97] Tan Qingshan, The Making of US. China Policy—from Normalization to the Post-Cold War Era,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2.
    [98] Berberoglu, Berch: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Prospects for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99] James Tuck-Hong Tang: Britain's Encounter with Revolutionary China, 1949-1954,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92.
    [100] James Lee Ray: Global Plitics, Fif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101] WilliamH. Overholt: The Rise of China, W.W. Norton & Compang, Lnc 1993.
    [102] John Garver: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 Hall 1993.
    [103]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94.
    [104]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5] David Shambaugh: Deng Xiaoping: Portrait of a Chinese Statesman, Oxford and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6] Haggard, Stephan: Developing N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lobal Integrati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5.
    [107] Hsu, Immanuel C.Y.: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Fif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8] John R. Faust and Judith F. Kornberg: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5.
    [109] John T. Rourke: International Polities on the Word Stage, 5~(th) Edition, DPG/BB Publishers, Connecticut 1995.
    [110] Robert S. Ross: Negotiating Confront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1969-198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1] Robert S. Ross: East Asia in Transition: Toward a New Regional Order, Armonk, NY: M. S. Sharpe, 1995.
    [112] Robert Benewick and Paul Wingrove: China in the 1990s, Vancouver: UBC Press 1995.
    [113] Sergei N. Goncharov, John W. Lewis, Xue Litai: Uncertain Partners: Stalin, Mao, and the Korean War,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4] Stuart Harris & Gary Klintworth: China as a Great Power - Myths, Realities and Challengers,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95.
    [115] Stuart Harris & Gary Klintworth: China as a Great Power-Myths Realities and Challenger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116] Lester Pearson, Democracy in World Politics, Princeton: Prine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7] Michael Hunt and Niu Jun: Toward a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Relations, 1920s - 1960s: Personalities and Interpretative Approaches, Washington, D. C. : WoodrowWilson Center, 1995.
    [118] Michael D. Swaine: China : Domestic Change and Foreign Policy, Santa Monica: Rand 1995.
    [119] Michael Swaine: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ing,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6.
    [120] Shao Kuokang: Zhou Enlai and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6.
    [121]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d Order, Simon & Schuster 1996.
    [122] Seyom Brow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Global System—Toward a Theory of the World Polity, Second Edition, Westview Press 1996.
    [123] Sassoon D.: One Hundred Years of Socialism, Lomdon: Tauris 1996.
    [124] Sanqiang Jian: 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 China's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1982-1989,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6.
    [125] Arif Dirlik, Paul Healy and Nick Knight: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ao Zedong Thought,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97.
    [126] Dunning, John H.and Khalil A.Hamdani: The New Globalism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7] Roderrick MacFarquhar: The Politics of China: The Eras of Mao and De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97.
    [128] Margaret M. Pearson: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129] Colin Mackerras: Pradeep Taneja and Graham Young, China Since 1978, South Melbourn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ustralia Pty Limited 1998.
    [130] Craig Dietrich: People's China: A Brie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1] Nana Poku and Lloyd Pettiford: Redefining the Third World, St. Martin's Press 1998.
    [132] Odd ArneWestad: Brothers in Arm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ino - Soviet Alliance, 1945 - 1963, Washington, D. C. :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1998.
    [133] Richard H. , Solomon: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8.
    [134] Richard Corbett: The European Parliament's Role in Closer EU integration,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8.
    [135] Samuel S.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Millenniu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8.
    [136] Dorothy J. Solinger: China's Transition form Socialism: Statist Legacies and Market Reforms, 1980-1990, Armonk, N.Y.: M.E. Sharpe 1998.
    [137] Janine Bowen: Foreign Aid and Economic growth — a theoretie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ngland 1998.
    [138] Shaun Breslin: Profiles in Powers: Mao,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8.
    [139] Zhang Yongj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Since 1949,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140]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 ent of an Energing Pow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141] Alan Hunter and John Sexto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142] Richard Louis Edmond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43] Elizabeth Economy, Michel Oksenberg: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144] Michael J. Green and Partrick M. Cronin: The U.S.—Japan Allianc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ons 1999.
    [145] Peter J. Katzenstein, Robet: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The MIT Press 1999.
    [146] Avery Goldstein: Deterrence and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Britain, France and the Enduring Legacy of the Nuclear Revolution,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47] Daniel R. Russel: America's Place in the world,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iplomacy, Georgetown University 2000.
    [148] Edward Friedman and Barrett I. Mccormick: What If China Doesn't Democratize? New York: M. E. Sharpe 2000.
    [149] Jing Huang: Factionism in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England: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0] Warren I. Cohen: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 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1] Martha Honey and Tom Barry: Global Focus U.S. Foreign Policy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St. Martin's Press 2000.
    [152] Raphael She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 Experiment in Pragmatic Socialism, Westport, Conn, Praeger 2000.
    [153] 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154] Chris Brown: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cond Edition, Palgrave Publishers Ltd. 2001.
    [155] G. R. Berridge: Diplomatic Theory form Machiavrlli to Kissingger, New York 2001.
    [156] John Garver: The Protracted Contest, Indian - Chinese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157] David M. Lampton: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8] Tony Saich: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Palgrave acMillan 2001.
    [159] Shu Guang Zhang: Economic Cold War: 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 -Soviet Alliance 1949 - 1963,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0] Spyros Economids & Perer Wilson: The Economic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I.B. Tauris&Co. Ltd. 2001.
    [161] Robert S. Ross and Jiang Changbin: Re - Examining the Cold War: U. S. - China Diplomacy, 1954 - 1973, Cambridge, MA: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2001.
    [162] Aggarwal, M. 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New Delhi: Deep & Deep Publications Ltd. 2002.
    [163] Barbara Barnouin and Yu Changge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ondon: Kegan Paul, 2002.
    [164] David Shambaugh: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165] David Zweig: Internationalizing China: Domestic Interests and Global Linkag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6] Herbert Yee and Ian Storey: The China Threat: Perceptions, Myths and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2.
    [167] Joseph S. Nye Jr.: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8] Kjeld Erik Brodsgaard and Bertel Heurlin: China's Place in Global Geopolitic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and Domestic Challenge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169] Lee Feigon: Mao: A Reinterpretation, Chicago : Ivan R. Dee 2002.
    [170] Michael E. Marti: China and the Legacy of Deng Xiaoping, Washington: Brassey's 2002.
    [171] Thomas G Moore: China in the World Market: Chinese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Reform in the Post - Mao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72] Timothy Cheek: Mao Zedong and China's Revolutions: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Boston and New York: Bedford/ St. Martin's 2002.
    [173] Anne-Marie Brady: Making the Foreign Service China,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174] Armstrong, David, Theo Farrell & Bice Maiguashca: Govermance and Resistanc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5] Bernard D. Cole: Oil for the Lamps of China - Beijing's Search for 21st - Century Search for Energy, Washington, D. C. :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003.
    [176] Gang Lin and Xiaobo Hu: China after Jia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isty Press, 2003.
    [177] Stephen J. Flanagan and Michael E. Marti: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8] Tony Saich: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179] Guoli Liu: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4.
    [180] Suisheng Zhao: Chinese Foreign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 M. E. Sharpe 2004.
    [181] Ma Jise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Foreign Ministry of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2] Guha-Khasnobis, Basudeb: The WTO,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Doha Development Agenda,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183] Sun Yan: Corruption and Market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4] Zhai Suisheng: A Nation - 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 ationalism,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5]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 making under Stress,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 S. Army War College, 2005.
    [186] Allen Carlson: Unifying China, Integrating with the World: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Sovereignty during the Reform Era,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7] Avery Goldstein: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8] William C. Kirby, Robert S. Ross, and Gong Li: Normalization of U. S.- China Relations: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9] Yong Deng and Feiling Wang: China Rising: Power and Motivation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190]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2006.
    [191] Alan Wachman: Why Taiwan? A Geo -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the PRC's Quest for Territorial Integrity,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 forthcoming 2006.
    [192] Evan Medeiros: Shap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olicies on WMD Nonproliferation and the Role of U. S. Policy, 1980 - 2004,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 George Kennan: Polycentrism and Western Policy, Foreing Affairs, January 1964.
    [2] Michael Yahuda: Kremlinology and the Chinese Strategic Debate, 1965-1966, The China Quarterly, No.49, January/March 1972.
    [3] Michel Oksenberg and Steven Goldstein: The Chinese Political Spectrum, Problems of Communism, No. 2, March /April 1974.
    [4] Kenneth Lieberthal: The Foreign Policy Debate in Peking as Seen through Allegorical Articles, 1973 - 1976, The China Quarterly, No. 71, September 1977.
    [5] Carol Hamrin: China Reassesses the Superpowers, Pacific Affairs, Vol. 56, No. 2, Summer 1983.
    [6] Michael Ng - Quinn: The Analytic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27, No. 2, June 1983.
    [7] Carol Hamrin: Competing "Policy Packages" in Post - Mao China, Asian Survey, Vol. 24, No. 5, May 1984.
    [8] Donald S. Zagoria: China's Quiet Revolution, Foreign Affairs, Vol 62, No. 4, Spring 1984.
    [9] Lowell Dittmer: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 -Theoret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33, No. 4, July 1981.
    [10] Yaacov Vertzberg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ino - Pakistani Relations: Trade and Aid, 1963 - 1982, Asian Survey, Vol. 23, No. 5, May 1983.
    [11] A.Doak Barnett: Ten Years after Mao, Foreign Affairs, Vol. 65, No. 1, Fall 1986.
    [12] David L. Shambaugh: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Bureaucracy,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1987.
    [13] Michel Okesenberg: China's Confident Nationalism, Foreign Affairs(America and the World), Vol.65, No.3, 1986.
    [14] Nick Knight: The Maxism of Mao Zedong,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 Affairs 16(1986).
    [15] Patnaik, P.: New Turn in Economic Policy: Contexts and Prospec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Bombay), 1986(7).
    
    [16] Robert S. Ross: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 Conflict in U. S. - China Relations since 1972, World Politics, Vol. 38, No. 2, January 1986.
    
    [17] G. Rndebnsch: Am Empirical Disequilibrium Model of Laber,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riew, Vol, 30. NO. 3, 1989.
    
    [18] Robert S. Ross: From Lin Biao to Deng Xiaoping: Elite Instability and China's U. S. Polic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8, June 1989.
    
    [19] Van Brabant, J.M.: Socialist Economics: The Disequlibrium School and Stortage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0(4).
    
    [20] JohnW. Garver: The Indian Factor in Recent Sino - Soviet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5, March 1991.
    
    [21] Robert S. Ross: China Learns to Compromise: Change in U. S. - China Relations, 1982 - 1984, China Quarterly, No. 128, December 1991.
    
    [22] David Shambaugh: Growing Srang: China's Challenge to Asian Security, Survival 36, summer 1994.
    
    [23] Kenneth Lieberthal: A New China Strategy, Foreign Affares, Volume 74, No.6, 1995.
    
    [24] Allen S. Whiti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fer Deng,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1995.
    
    [25] James V. Feinerman: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Rogue Elephant or Team Player?, The China Quarterly, March 1995.
    
    [26] Vaclav Smil: Who Will Feed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995.
    
    [27] Alastair Iain Johnston: China's New "Old Thinking": The Concept of Limited Deterren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3, Winter 1995 /1996.
    
    [28] Alastair Iain Johnston: Learning Versus Adap tation: Explaining Change in Chinese Arms Control Policy, The China Journal, No. 35, January 1996.
    
    [29] Greg Mastel: Beijing at Bay, Foreign Policy, Fall 1996.
    
    [30] Thomas J. Christensen: Chinese Realpolitic,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5, 1996.
    
    [31] David Shambaugh: China's Military: Real or Pager Tig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1996.2.
    
    [32] William Kirb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China Quarterly, June, 1997.
    
    [33] Avery Goldstein: Great Expectations: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3, Winter 1997 /1998.
    [34] Phillip Saunders and Erica Streka - Downs: Legitimacy and the Limits of Nationalism: China and the Diaoyu Island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2, Winter 1998 /1999.
    [35] Bates Gill and Michael E. O. Hanlon: China's Hollow Milita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 56, Summer 1999.
    [36] Helga Haftendorn: Im perfect Unions: Security Institutions over Time and Spac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7] Robert S. 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Great Power Stability in Twenty - First Century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38] Thomas Christensen: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 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 Spring 2000.
    [39] Robert S. Ross: The 1995 - 19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Coercion, Credibility, and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2, Fall 2000.
    [40] Allen S. Whiting: China's Use of Force, 1950 - 1996,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6, No. 2, Fall 2001.
    [41] Bernard D. Cole: The GreatWall at Sea: China's Navy Enters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1.
    [42] Jae Ho Chung: From a Special Relationship to a Normal Partnership? Interpreting the "Garlic Battle" in Sino - South Korean Relations, Pacific Affairs, Vol. 74, No. 3, Fall 2001.
    [43] Joseph Fewsmi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Imp lication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WTO,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7, 2001.
    [44] 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45] Davidkang: Getting Asia Wrong: 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 4, Spring 2003.
    [45] Eric Hyer: The End Game: The Sino-Vietnamese Boundary Dispute and Settlement, Vietnam Journal 2003(1).
    [46] Robert Sutter: Bush Administration Policy toward Beijing and Taipei, Journal of Contem porary China, Vol. 12, No. 36, August 2003.
    [47] David Kang: Hierarchy, Balancing, and Empirical Puzzles in As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8, No. 3, Winter 2004.
    [48] Lyle Goldstein: Undersea Dragons: China's Maturing Submarine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8, No. 4, Spring 2004.
    [49] Erica S. Downs: The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Debate, China Quarterly, No. 177, 2004.
    [50] David Shambaugh: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 /2005.
    [51] David Zweig and Bi Jianhai: China's Global Hunt for Energy,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5.
    [52] Michael R. Chambers: The Chinese and the Thais are Brothers: The Evolution of the Sino -Thai Friendship, Journal of Contem porary China, Vol. 14, No. 45, November 2005.
    [53] Patrick James and Enyu Zhang: Chinese Choices: A Poliheuristic Analysis of Foreign Policy Crises, 1950-1996,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200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