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信访制度在了解民情、化解矛盾、解除民忧、公民监督和提供决策参考信息等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信访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却有违信访制度设计者的初衷。以较大规模群体访和表达形式激烈的个体访为主要标志的持续几年的信访高潮至今仍然没有明显的落潮迹象,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它不仅是社会的待解之忧,更是许多政府机构挥之不去的心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信访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从中央、省、市、县(区)到基层街办、乡、镇,社会各阶层为了寻求破解之道而从不同层次和视角进行了探索。对信访工作的强调及工作投入前所未有,摸索的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而这一切未能有效遏制信访总量高位运行的态势,现实所呈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总体上讲,当前信访工作实践面临更多地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界进行一定高度和深度的研究。
     之于民众而言,信访是权利表达方式;之于国家而言,信访又是一个权利表达机制。公民的权利表达不同于利益表达的关键在于表达内容的差异,权利是法律化的利益,使得权利表达本身要较利益表达更为明确和具操作性。中国当下的权利表达机制现状不容乐观,且不说信访职能的错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单是制度层面的许多问题,已经让信访制度负载了不可承受之重。信访洪峰的出现给现行体制带来了警示。中国社会的矛盾尽管还没有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但是这种趋势的呈现也已经令人忧虑。
     侯玉宝作为中国西北农村一个普通的百姓,在长达十几年的上访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清晰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基层信访的画卷。通过对侯玉宝整个上访过程的回放和展望,我们看到的是基层政府夹在信访者和上级机关之间的两难境地,观察到群众权利诉求得不到满足的过程。一个正常的权利表达方式慢慢地在这样的虚耗中转向了过度,最终异化为一种不可欲的过分要求。当信访行为发展到极端时,无论是信访者还是政府,都不是赢家。
     侯玉宝事件毕竟已经成为过去,接下来的中国基层信访还将踏上曲折而漫长的道路。怎么走,走向何方?都是每一个信访参与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社会边界——基层政府,都做出了各自的应急策略选择。无论是“贵阳和沈河模式”还是“徐汇和德宏经验”,无论是“信访信息平台建设”还是“和谐使者”制度的实施,都是基层政府在摸索中前行的一步。只是这样的每一步都应当回头进行总结,以找到信访问题的解决方向。
     在信访中重视程序正义应当成为所有经验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将信访制度纳入程序正义的视角下考虑,才会真正探索出一条属于信访制度的未来之路。这也是侯玉宝们以及在临潼区信访实践中做出过贡献的信访工作者所希望看到的一个结局。
     信访职业主义的提出是对程序正义下信访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不论是职业组织和机制建构、人员配置的改革,还是信访方式的创新,信访职业主义都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也许在下一次的信访博弈中,信访职业主义的成功建构是政府能否取得最优策略选择的关键所在。当然信访职业主义也许不是万能的,对临潼大拆迁的经验总结也未必能在全国具有普适性,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基层信访工作人员而言,信访职业主义的建构路径既是对自己实践工作经验的最好总结,也是对中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建言。
     信访是否属于人治?法治是否排斥信访?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中,社会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如何应对冲突和缓解矛盾是社会控制的基点。单一的社会调控手段和解决方式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信访制度作为一种社会预警手段的运用,对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具有功能创新的价值。强化以现代社会的技术、物质、群众、社会组织为基础的信访预警功能,更能有力推动社会冲突问题的妥善解决。
     法治并不排斥信访,信访也不必然是人治。我们耳闻目睹的一些极端的信访“事件”,并不代表信访的全貌。其实多数的信访已经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国家中,即使我们已经走向了法治,信访作为公民的权利表达机制一定在法治中有自己的位置。
Chinese letters and visits (the Chinese word 'Xinfang') syste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 many fields, such as contacting the people's situations, mollifying the clashes,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offering the referred information for the policies deciders. However, the substances and impacts involving these practices had been against the original ideas of the designers who created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since the middle of 80's in twenty century. The increasing climax of 'Xinfang' in several years which symbolized as the larger scales of collective appealing, grieving or protesting (the Chinese word 'Shangfang') and the radical expressing ways of individual's 'Shangfang' has not been ebbing away significantly, which become the major factor that undermine the harmony of Chinese society. It is the incurable pain for both some of Chinese people and some of the departments of Chinese government, which is the 'fashionable star' of social focus and puzzle in new century's China that is emphasizing and questing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C.P,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the communities and even the every classes from different level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contrary, the overwhelming attentions did not obstacle the marches of 'Shangfang' effectively and satisfactorily. So as a whol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emerging in the practices of 'Xinfang', which make it an urge for deeply theorized researches.
     'Xinfang' is a channel to announce civil rights meanwhile it is a mechanism to hear voices from people. The crucial diversity of the mechanisms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of protecting benefits is the substance, which the formal is defined as the legal benefits that is more definite and more practicable. However, not only the operating of this mechanism today is not optimistic which is full of wrong-allocating functions and leakages of inter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but the great many of problems in this system have damaged itself. The erupting of 'Xinfang' should be taken as the alert to the current systems of China. Nevertheles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China have not been uncompromised; the trends have illustrated the dangers and worries.
     Taking Hou Yubao as a archetype, an ordinary person living in the northwest village in China who is racking in a more than decade movement of 'Xinfang' has show us the panorama of individual's 'Shangfang' picturesquely. With the reviews and outlooks of his experiences, we find that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root-governments and their higher authorities and the sequence of those appealing in which rights announcers could not get the satisfied 'answers' in China. In the last, a right way to express their rights alienated an extreme way to restraining the 'mob's excess desires in the bilateral exhaustion that never be the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the visitors and governments. When the activity of 'Xinfang' goes to an extreme, there will be no winner between visitors and the government.
     The event of Hou Yubao is the past-time, and the long winding way of Chinese 'Xinfang' still remains ahead. 'How and where shall we go' is the most regardful question for every visitor. Facing the eruptions of 'Xinfang' burst, the root-governments as the social boundaries of the public and authorities should make their urgent choices, such as 'Guiyang's and Shenhe's model' or 'Xuhui's and Dehong's experiences' and 'the building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Xinfang" or 'the realization of envoy of harmony' system, and explore the every stones and every traps, which help to review and find the direction of 'Xinfang' in every steps.
     Furthermore, the procedural justice is a basic precondition of 'Xinfang'. The future of 'Xinfang' depends on constituting the just procedures of 'Xinfang' system form which is the content result for visitors and those whoever effort on the practice of 'Xinfang'.
     Another conception that assists to reform 'Xinfang' system under the idea of procedural justice is the professionalism of 'Xinfang'. This kind of professionalism promotes its strategies which are not only on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nd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personnel and innovations. A game theory using in one 'Shangfang', the governments may make a wisest options that benefit most from this professionalism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Probably, the professionalism of 'Xinfang' is not the nostrum and also the provincial experience is not the axiom. Whatever, to a carry-outer of 'Xinfang' in local government, the way to the professionalism of 'Xinfang' is the best summary of basic practices and appeals to the reform of Chines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The last motif of this paper discussed is whether 'Xinfang' correspond to the principles of 'rule of law', or not? As we know, the clashes and contradictions are the unavoidable problems in a mature social system and handling or mollifying these conflicts is the basic point of social control. 'One way street' cannot dredge all the 'traffic jams'. 'Xinfang' as one of the social pre-alarm works that based on the modern techniques, material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s the functional innovation of its own system and the powerful measure of the proper solution of social collisions.
     Therefore, 'rule of law' is not born to contradict 'Xinfang' and 'Xinfang' is not equal to 'autocracy' inevitably. Some of 'extreme events' are not representing the average 'Xinfang' events as the Chinese's daily lives. Even if we are approaching the 'rule of law', 'Xinfang' as the appealing mechanism of civil rights surely will find his niche in the 'rule of law', especially in such a peculia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country, China.
引文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4-5页。
    4 在《毛泽东文集》中,汇编了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写给社会各界的书信,其中,很多书信都是直接或间接处理代表不同时期群众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诉求。
    5 周占顺主编,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中国信访写真》,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6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7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只要作简单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当今司法机关遇到缠讼问题时还在运用这些方法。
    8 李宏勃:《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9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信访办合编的《信访学概论》一书中认为,“信访”一词成为专用词汇始于1972年的一个中共中央的批转文件。1972年12月22日,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共中央转发了《关于加强信访工作和维护首都治安的报告》。
    10 周占顺主编,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中国信访写真》,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11 赵凌:“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第3版。
    13刘永华:“信访制度的法治思考”,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14841/2537715.html,访问时间:2007-06-01。
    14杨海坤:《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1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郭国松:“审视信访”,《南方周末》,2003-11-14,第3版。
    17刘保泰:“论宪政视野中的上访权——兼析《信访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8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9 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20 王宝明:“用信访激活国家监督机制的运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
    21 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凤凰周刊》,2004年32期。
    22 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第3版。
    23 姜明安:“信访制度及解决争议的机制亟待创新”,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5138,访问时间:2006-09-05。
    24 黄钟:“信访制度应该废除”,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E=68976,访问时向:2006-09-11。
    25 张耀杰:“《信访条例》可以休矣”,www.yannan.cn/data/detail.php?id=4823,访问时间:2007-03-11。
    27 孙立平,郭于华:“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28[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第2页。
    29[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著:《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1页。
    30[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8页。
    31孙立平、郭于华:“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3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版,第2页。
    33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4[日]青井和夫著《社会学原理》,刘振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7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3945,访问时间:2007-03-11。
    38周梅燕:“理性求解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半月谈》(内部版),2004年第7期。
    39例如在现实中,许多当事人甚至将法律法规也作为自己的事实。这就是当事人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混淆事实和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
    40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http://www.frchina.net/date/detail.php?id=13945,访问时间:2007-03-11。
    41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42 机制,也称机理,通常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相互关系,在自然科学中被引申为事物或自然现象的作用原理、作用过程及其功能。在社会科学中,机制的引申意义较为复杂。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三个层面阐释“机制”的内涵结构层次: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功能层次;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过程层次;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4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68-169页。
    45 王永前,黄海燕:“国家信访局局长:80%上访有道理”,《半月谈》,2003年11月20日。
    4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第二十条: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第二十一条: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50[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
    51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3页。
    54李宏勃:《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84页。
    57[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59 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
    60 同上。
    61[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著:《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62[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63 在《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一文中,作者对权力博弈作了如下解释:是一种跨越多个层级且互动性极强的政治过程,其基本模式是民众努力从当事政府控制的政治过程的外面或上面寻求力量对当事政府施加压力,以维护或谋取自己主张的利益:而当事政府也不得不采取措施对民众的施压行为进行策略性回应。这种强制输入—政府回应的过程构成了一种“权力博弈”现象。并指出,权力博弈现象确实具有自己的复杂性,但它归根到底是民众的维权努力,只不过在一个多层级、人治化的集权体系中,它以一种畸形的形式展现出来。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东方学术文库》第二卷,第315页。
    64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东方学术文库》第二卷,第315页。
    65此处的部门收益与成本的概念较为微妙,有时,它甚至不能以实物价值进行衡量。在具体的博弈模型分析中,将对这种收益和成本予以说明。
    66在调查中显示,民众对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信任度是呈下降趋势。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4842,访问时间:2006-09-05。
    67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68吴元元:“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从哈耶克的‘自发演化论'开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2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73吴元元:“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从哈耶克的‘自发演化论'开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4王春永:《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75叶富春:《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76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77叶富春:《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8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82[英]安东尼·吉登斯:“何为社会科学”,于海译,《社会》,2001年第1期,第13页。
    8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4 同上,第85页。
    85 同上。
    86 同上,第33页。
    87刘熙瑞:“服务型政府一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88孙立平:“让民众权利表达合法化”,《中国社会导刊》,2004第4期。
    89景伯平:“信访“贵阳模式”的昭示”,《当代贵阳》,2005年第6期。
    90 金晓玲:“一个创举 信访工作‘沈河模式'在全国正式推广”,东北新闻网,http://www.nen.com.cn/77970767572107264/20060221/1851809.shtml,访问时间:2007-07-26。
    91徐汇区信访办:“规范复查复核工作 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网站,http://xfb.sh.gov.cn/xfb/shxf/2006/03/08/userobject1ai416.html,访问时间:2006-08-12。
    92李荣、袁昭宇:“‘网上信访'成新兴诉求通道 百个单位已展开试点”,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9-128/1038168.shtml,访问时间:2007-12-12。
    93 D.Waldo,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A:Chandler and Sharp,1980.
    94 M.D.Bayles,Professional ethics,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1981,7-11.
    95 B.Barber,Some problem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Daedalus,92(fall 1963),669-688.
    96 E.W.Moore,The professions:roles and rules,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70.
    97 《北京市信访条例》第十三条:国家机关可以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相关领域专家、社会志愿者,为信访任何国家机关提供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咨询服务。
    98 吴建平、吴文龙:“心理学硕士坐堂 化解老百姓心结 常州工会信访开设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窗口”,江苏工会网,http://www.jsgh.org/template/10001/file.jsp?aid=6357,访问时间:2007-12-23。
    99 2003年11月20日原国家信访局局长接受《半月谈》杂志社采访时的讲话。
    100 赵东辉:“信访的体制瓶颈亟待突破——让民意畅通上达”,《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10月6日。
    102孟华:“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17页。
    10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07胡冰:“国外民愿表达机制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2期。
    108 钱先发:“法国信访工作概览”,《楚天主人》,2006年第3、4期,第49页。
    109 胡冰:“国外民愿表达机制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2期。
    110 章晓可:“中日信访法规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2期。
    111 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7-681页。
    112 王名扬:《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1-264页。
    113 林莉红:“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114 徐东:“台湾地区陈情制度介评暨其与大陆信访制度之比较”,《台湾法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115[美]L.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导论。
    116[美]L.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导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版。
    [4]《毛泽东文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5]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付子堂:《法之理在法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费孝通:《乡村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版。
    [12]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姜文赞、段荣奎:《人权民主自由纵横谈》(续集),北京:同心出版社,1994年版。
    [15]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6]李宏勃:《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0]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1]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村庄社会关联中的村民选举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3]文正邦:《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4]王威:《法律社会学》,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25]王春永:《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26]王名扬:《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28]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1]叶富春:《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3]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杨海坤:《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张永和:《权利的由来》,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8]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卓泽渊:《法治国家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1]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2]卓泽渊:《法政治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3]朱景文:《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与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周旺生:《立法研究》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6]周占顺主编,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中国信访写真》,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
    [47]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曹锦清:“三农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http://www.cndev.org/forum/msg.aspx?pid=19575,访问时间:2006-09-11。
    [2]曹锦清:“怎样认识巨变中的中国”,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578,访问时间:2005-12-15。
    [3]陈文胜:“从上访看农民的维权”,http://www.zhinong.cn,访问时间:2007-3-2。
    [4]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5]房桂芝、董礼刚:“建立完善的农民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对农民集体上访的几点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
    [7]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现代法学》,2007年第5期。
    [8]郭国松:“审视信访”,《南方周末》第3版,2003年11月14日。
    [9]胡冰:“国外民愿表达机制与我国信访体制改革”,《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2期。
    [10]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黄钟:“信访制度应该废除”,http://www.chinaelections.org,访问时间:2006-09-11。
    [12]姜明安:“信访制度及解决争议的机制亟待创新”,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5138,访问时间:2006-09-05。
    [13]景伯平:“信访‘贵阳模式'的昭示”,《当代贵阳》,2005年第6期。
    [14]金晓玲:“一个创举 信访工作‘沈河模式'在全国正式推广”,东北新闻网,http://www.nen.com.cn,访问时间:2007-07-26。
    [15]李俊:“社会安全阀理论与信访制度”,《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6]李卫国:“论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相互关系”,《理论导刊》,2001年第8期。
    [17]李云清:“试论党和国家信访制度的改革”,《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8]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9]李荣、袁昭宇:“‘网上信访'成新兴诉求通道 百个单位已展开试点”,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访问时间:2007-12-12。
    [20]林莉红:“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21]刘保泰:“论宪政视野中的上访权——兼析《信访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2]刘伟伟:“农民集体上访中的‘选择性激励'”,《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3期。
    [23]刘武俊:“信访也需要制度创新”,《中国监察》,2004年11期。
    [24]刘武俊:“善待公民上访权”,《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31日。
    [25]刘熙瑞:“服务型政府一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26]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27]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3945,访问时间:2007-03-11。
    [28]马继超:“试论信访临界理论及其价值评估”,《长白学刊》,2000年第6期。
    [29]孟华:“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17页。
    [30]潘克森:“试析当前做好集体访的对策”,《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第6期。
    [31]钱先发:“法国信访工作概览”,《楚天主人》,2006年第3、4期,第49页。
    [32]宋圭武:“小农问题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6期。
    [33]孙立平、郭于华:“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34]孙立平:“让民众权利表达合法化”,《中国社会导刊》,2004第4期。
    [35]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6]孙立平:“构建以权利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南方周末》,2004年1月2日。
    [37]孙德厚:“村民制度外政治参与行为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6期。
    [38]王宝明:“用信访激活国家监督机制的运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
    [39]王雪莲:“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访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0]王永前、黄海燕:“国家信访局局长:80%上访有道理”,《半月谈》,2003年11月20日。
    [41]王振河:“浅谈信访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作用”,《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第67页。
    [42]文军:“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3]吴元元:“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从哈耶克的‘自发演化论'开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4]吴思:“中国农民何以不善合?—评《黄河边的中国》的两个观点”,
    [45]吴建平、吴文龙:“心理学硕士坐堂 化解老百姓心结——常州工会信访开设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窗口”,江苏工会网,http://www.jsgh.org/template/10001/file.jsp?aid=6357,访问时间:2007-12-23。
    [46]肖剑忠、黄宇:“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4期。
    [47]徐再城:“信访中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秘书之友》,1999午第11期。
    [48]徐业安:“对世纪之交信访理论研究的展望”,《湖北社会科学》,1999第8期。
    [49]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50]徐东:“台湾地区陈情制度介评暨其与大陆信访制度之比较”,《台湾法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51]徐汇区信访办:“规范复查复核工作 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网站,http://xfb.sh.gov.cn/xfb/shxf/2006/03/08/userobjectlai416.html,访问时间:2006-08-12。
    [52]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东方学术文库》第二卷,第315页。
    [53]姚曙光:“农民的理性——对湖南农民运动社会心理层面的探究”,《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
    [54]尹雪萍:“毛泽东两类矛盾学说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
    [55]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6]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
    [57]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4842, 访问时间:2006-09-05
    [58]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凤凰周刊》,2004年第32期。
    [59]翟学伟、屈勇:“中国人的价值观:传统与现代的一致与冲突”,《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60]张才君:“从四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看信访工作的阶段性主题”,《办公室业务》,1998年第3期。
    [61]张兆曙:“乡村五十年:日常经济实践中的国家与农民——以义乌市后乐村为个案的实地研究”,《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62]张耀杰:“《信访条例》可以休矣”,http://www.yannan.cn/data/detail.php?id=4823,访问时间:2007-03-11。
    [63]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64]赵彦龙:“西夏信访工作制度探微”,《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5]赵宇峰:“树立良好政府形象与完善信访制度”,《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4期。
    [66]赵树凯:“上访事件和信访体系——关于农民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研究网。
    [67]赵凌:“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第3版。
    [68]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第3版。
    [69]赵东辉:“信访的体制瓶颈亟待突破——让民意畅通上达”,《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10月6日。
    [70]郑卫东:“透视集体上访事件中的村民与乡村干部”,《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71]郑卫东:“农民集体上访的发生机理: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
    [72]郑欣:“村民上访问题的理论阐释与构建”,《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
    [73]周光华:“浅析集体信访的特点及对策”,《工会论坛》第10卷,2004年第4期。
    [74]周梅燕:“理性求解中国信访的制度困境”,《半月谈》(内部版),2004年第7期。
    [75]章晓可:“中日信访法规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
    [1][古罗马]马克·奥勒留·安东尼:《沉思录》,何怀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二版。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二十一世纪》,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9][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10][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当今各种经济力量如何塑造未来世界》,周晓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17][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8][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版。
    [19][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著:《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0][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22][英]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3][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5][英]拉尔夫·密里本德:《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沈汉、陈祖洲、蔡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6][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刘振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英]安东尼·吉登斯:“何为社会科学”,于海译,《社会》,2001年第1期,第13页。
    [1]B.Barber,"Some problem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Daedalus,92(fall 1963).
    [2]D.Waldo,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A:Chandler and Sharp,1980.
    [3]E.W.Moore,The professions:roles and rules,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70.
    [4]M.D.Bayles,Professional ethics,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1981.
    [5]S.Coleman,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6]Emile Durkheim,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7]E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1.
    [8]Emile Durkheim,Suicide,Norfolk:The Free Press,195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79年,1982年修正、1986年修正、1995年修正、2004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79年,1996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2007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
    [10]《信访条例》(2005年)。
    [11]《信访条例》(英文版)。
    [12]《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2007年)。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
    [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年)。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1991年)。
    [1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1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2007年)。
    [1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2008年)。
    [20]《北京市信访条例》(2006年)。
    [1]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研究>调查报告》。
    [2]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1:个案资料。
    [3]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2:信访背景资料及相关文件。
    [4]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3:区级不涉案资料以及区级以上部门资料。
    [5]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4:信访相关表格、法律文书、信访信息平台、信访工作人员相关、信访人上报材料。
    [6]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5:区级各部门相关文件资料。
    [7]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6:乡镇信访相关文件资料。
    [8]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西安市临潼区政府《中国信访制度》调研卷宗7:联席会议、纠纷排查、包办督办案件相关材料。
    [9]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1:政策法规。
    [10]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2:拆迁安置方案。
    [11]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3:前期筹备资料。
    [12]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4:办公室文件。
    [13]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5:收文。
    [14]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6:工作简报。
    [15]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7:拆迁进度日报表。
    [16]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8:会议记录。
    [17]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9:工作日志。
    [18]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10:接待记录。
    [19]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临潼城区段)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11:影像资料。
    [20]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1:前期准备材料。
    [21]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2:办公室文件。
    [22]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3:收文。
    [23]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4:工作简报。
    [24]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5:拆迁进度日报表。
    [25]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6:会议记录。
    [26]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7:工作日志。
    [27]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8:接待记录
    [28]临潼区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土地储备拆迁项目指挥部工作卷宗9:影像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