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学刑德观与汉代法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众所周知,两汉时期是我国经学发展的昌明时代,也是我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奠基时代。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经学从意识形态的边缘走向政治中心,并影响到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两汉也是我国封建法律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汉帝国以经治国思想指导下,我国汉代封建法制的发展长期以经学思想为指导。“汉代学术的核心在于儒家经学,汉代的政治史称经学政治,汉代的法制也是以经为法”。所以,两汉经学对我国法文化影响深远。我国封建社会的立法不仅不会同经义相冲突,而且从根本上讲,经义就是我国封建法制建设的精髓和灵魂。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以儒家经典教义作为法律内在精神的“礼法文化”,礼和法之间纠缠错节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法律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源源不断地发展壮大,长期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政治法律理念和法律实践,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法律文化,成为别具一格的中华法系的核心内容。汉代法律儒家化运动轰轰烈烈,到隋唐时期法律的儒家化宣告完成,这场运动的结晶—《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的最典型代表作。此后经宋、元、明、清各朝所继承,并一脉相承地发展,直至晚清的多法系律,以儒家法文化作为指导精神的中华法系才随着大清帝国的灭亡,制度化儒家的解体宣告结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如果不把经学纳入视野,不考虑经学中的刑德观在古代法律中的作用与影响,显然是有失妥当的。因而,本文以经学的刑德观为视角,从刑德观切入,对两汉经学的刑德观与汉律之关系进行探讨,并进而对传统法律文化中最为核心的礼法关系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审视。
     除了引言和余论之外,本文主体部分包括五章。
     本文的第一章为汉代经学刑德观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本文中涉及到的几个关键词,如刑、德的基本含义作了一个相应地交代,对刑、德基本概念及先秦儒家刑德观的起源与发展作了追溯。然后从整体上对汉代经学刑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作了一个总括性的追根溯源的阐释,分析了先秦儒家刑德观的形成,点明了儒家刑德观在先秦法律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形态来说,儒家通过“刑德”尤其是“德”来建构了统治合法性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德”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中合法性问题的实质因素,甚至有时还是一种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当帝王取得政权的手段并不正当,但若其在位期间注重德行,施行仁政,其统治的合法性依然会得到民众的认可。从中不难看出,先秦儒家对先秦时期的法律起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从刑德观的层面分析了汉代经学及其刑德观的确立与发展。儒学在经历了秦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的打击后,在汉初儒士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吸纳其他学派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异,逐渐从边缘走向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心。文章中先对汉初儒学的变异及经学的兴起进行了探讨,然后将汉初儒学对黄老道学、法家之学的吸纳纳入到儒学刑德观的视野,对儒学与黄老道学、法家之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从汉代新儒学的理论建构形态来看,新儒学是一个豁达兼容的思想体系,它广泛吸收了黄老学的刑德观、法家的尊君卑臣术,后来又经过诸多经学者尤其是董仲舒的改造和发展之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伦理政治的合法性理论体系。以礼学为主体的意识形态长期影响乃至主宰着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日常行为。先秦时代曾经被儒、法两家纷争不休、一度显得对立的刑德观念,同时存在于汉帝国的政治领域之内。虽然律法实际上已经是汉代政治生活的基本语言,但是人们对法的思考方式却“礼”的。在汉代,经学提倡的“礼”是更根本的“法”,是法律的真正源头。时势固然使律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规范成为可能,却是被看作实现“礼治”的手段和凭借。刑罚目的不是为了达到现代人所熟悉的法律秩序,而是为了实现“刑措”。这在西汉元、成二帝之后,更成为常识。本章主要从先秦儒家刑德观的起源与发展、汉初儒学的变异与经学的兴起、汉初儒学对黄老道学、法家之学的吸纳、今文经学的阴阳五行化与阴阳刑德观的形成、从武帝继位到石渠阁会议经学刑德观的确立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汉代经学刑德观的确立与发展作了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本文的第二章从刑德观角度入手,对汉代经学中的法律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公羊学的法律思想;谷梁学的法律思想;公羊、谷梁学派法思想的分歧与影响;古文经学中的法律思想;对今、古文经学中法思想的分歧与影响作了具体的思考和分析。公羊学是我国儒家传统中具有独特性质的儒学,也是汉代经学中一种势力强大的学说,在汉代儒家今文经学中,公羊学尤其独领风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公羊学所特有的学术传统,这使公羊学在性质上区别于其它的传统儒学。目前,学术界对《春秋》公羊学的基本思想的研究多从历史或哲学角度研究的居多。对其法律思想的研究,法史学界除对董仲舒法律思想及春秋决狱多有涉及以外,对其它法律思想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少见。而对春秋决狱的研究也只是对其现象的研究居多,未站在经学者立场上理解经义决狱的真实意图。蒋庆先生认为:“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公羊学的焦虑是制度性的焦虑,公羊学的实践目标不在成已德,而在改制立法”由此可见公羊学所关心的问题主要在国家政治、法律方面的问题,公羊学家研究公羊学目的在于以学论政,以匡时弊,为汉制法。从而在公羊学中具有丰富的法律思想。然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对公羊学派的法律思想的研究仍不多见。笔者认为,汉代公羊学及公羊学家们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权观中的礼法结合、刑德互变思想;第二,大一统中的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思想;第三,三统中的变法思想;第四,伦理秩序中的复仇犯罪思想。到了西汉中后期,谷梁学派兴起,综观汉代谷梁学刑德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笔者认为,谷梁学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为:1、以礼统法思想2、刑德并用、尚德宽刑思想3、阴阳刑德思想。在汉代,除今文经学派以外,古文经学也在西汉末兴起。就古文经学来说,古文经学的兴起有着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它与西汉的政治、法律实践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东汉,“东汉功臣多近儒”,儒家经学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法律运作之中,对汉代政治、法律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章对古文经学中较突出的重礼轻刑思想;反对复仇、预防犯罪思想等内容都作了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公谷法思想的分歧对西汉中后期法律思想的影响;今古文经学中法思想的分歧对东汉法律思想的影响。根据笔者所占有的资料,结合法律史学和历史学、哲学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本章中较全面系统地“描述”和“阐释”了两汉儒家经学中的法律思想,并对学界少有涉及的经学内部派别中法律思想的内容;内部派别中法律思想的分歧及其对汉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趋势与影响都作了一定的观照和分析。
     本文的第三章对两汉经学刑德观与汉代的立法作了较为系统的探析。对经义与法律形式;经义与法律解释;立法官员的经学化作了较系统的阐释。对帝王的经学化对汉代立法的作用也作了系统分析,经学刑德观对汉律的渗透以及律说的“说各驳异”现象、经学章句对律章句的作用等都作了一定的分析;对经学刑德观深入汉代中央和地方法律的情形作了较翔实的阐述;并指出了引经入诏令对汉法律经学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经学刑德观对汉代立法的重要作用。自西汉建立后,经过西汉前期儒家学者的努力,使儒学在汉代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在西汉时期掀起了经学思潮。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经学对汉代社会产生了极强的整合作用。“以经治国,是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迄今为止,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被法史学界、历史学界学者深入研究。其中两个突出问题,一个就是经学刑德观对汉代法律形式尤其是诏令的影响,另一个就是对汉律儒家化开始的时间。目前学界多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尤其是董仲舒掀起“春秋决狱”之后才开始出现的。笔者通过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西汉会要》、《东汉会要》、《资治通鉴》等书中的两汉经学与法律相关问题的分析,认为在西汉建立不久就出现了。在西汉前期,汉儒积极发挥其“守成”之术,不断改变汉帝国内的军功统治阶层“少文多质”的局面,从而也使儒家《诗》、《书》等文化经典走入了统治者的视野,并促进了汉初统治者改变“鄙儒”的作法,使儒学在汉初社会不断兴起。在汉文帝时,由于深受汉高祖、惠帝的影响,文帝对儒家经书多有接触,并由此开创了引经入诏令的先河。汉代自汉武帝接受儒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到汉宣帝时,宣帝于地节三年十一月,下诏举孝悌,他责备自己在实行“王道”,宣扬儒家思想方面有所欠缺,于是下诏说:“朕既不逮,导民不明,反侧晨兴,念虑万方,不忘元元。……”传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令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显然,经学的刑德观已经深入汉代诏令这种法律形式之中。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尚未被法史学界及历史学界学者深入研究的经学刑德观对汉代法律形式的渗透;经学刑德观与汉代地方法规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分析,尤其是对经义与律、经义与诏令、经义与比的分析,提出了汉律的经学化、儒家化在西汉初年已经开始的新见解。
     本文的第四章主要对汉代法律制度的经学化作了系统的论述。对经学刑德观与汉代刑法制度、经学中的阴阳五行思维与法律的制度化、违背与滥用经术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较深入的分析。在经学刑德观与刑法制度中主要对经学刑德观与容隐制度、“八议”制度的形成作了全面的分析。在经学的阴阳五行思维与法律的制度化、定式化中主要对阴阳五行与司法时令、阴阳五行与灾异赦宥、阴阳五行与五刑之关系作出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在违背与滥用经术的法律责任中,对违背君主政治伦理与刑罚、违背家庭伦理与刑罚、滥用经术与刑罚等问题都作出了系统的阐释。在本章中,笔者根据对法史学界、历史学、哲学界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学界少有涉及的经学思维尤其是作为“中国人的思想律”的阴阳五行思维对汉律的影响作出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违背与滥用经术的法律责任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并对“亲亲相隐”入律的时间、汉代“妖言罪”恢复的原因与时间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新的思考。
     在本文的第五章中,笔者对汉代经学刑德观与司法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两汉时期,随着经学的发展,在以经治国的影响下,经学刑德观已经渗透到汉代司法之中,并对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汉代的法律实践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章对经学刑德观与司法制度如经学刑德观与悯囚制度、经学刑德观与录囚制度,对循吏、经学化文法吏、经术之士的司法实践及其司法风格均作出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余论部分就经学思维与汉律的影响、汉代经学刑德观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也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及对这一研究需进一步努力之方向也作了一定的思考。汉代之后,随着中国的儒家化进程,礼逐渐显现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趋势,并具体表现为经义对法律制度的渗透。经学刑德观对刑罚制度的渗透,经学思维也对法制的经学化之影响,尤其是经学中的阴阳五行思维对刑法的影响深远,并使五刑及诸多刑法制度化、定式化。本章中,笔者根据对法史学界、历史学界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学界少有涉及的经学思维对汉律的影响作出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法史学界就“经义决狱”的研究基础之上,对“经义决狱”出现的时间、原因也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总的来说,汉代是经学的昌明时代,同时又是我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与法律制度初步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他们的同时兴盛决非偶然,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探究两者的内在关系,不仅对理解中国古代法律思想、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儒家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帮助,而且对理解儒家经学与古代法律的渗透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也大有裨益。汉代经学刑德观已经深入到汉代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实践的运作之中,形成了礼与法的历史连接。从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汉代以后的王朝在国家的制度设计中,不但未能走出汉代经学所设计的礼与法的框架,而且“礼法”始终是维系着我国封建国家的组织架构和权力结构的基本规范。我们从儒家经学的经典在历代都受到帝王的尊重可知,在儒家经学刑德观念中的“礼法”,是一代王朝的政教刑法和朝章国典,它涵盖了君主的职权、政治架构、君臣关系等,是君主制国家最重要的制度;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普遍遵从与实施的、具有根本性的规范体系,是我国整个帝制时代修齐治平、安邦定国的大法,对我国传统法文化影响深远。所以,我们要研究汉代法律史,汉代经学中的刑德观与汉律之关系是一个不能忽视而值得注意的重要课题。
As well know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dynasties were prosperous and open tim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nons. They were also th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thodox thought of feudal laws and their regulation in China. It's also known that Since the policy of "Discard the hundred schools and respect only Confucianism" of Emperor Hanwu, the development of legisl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feudalism, for a long time, had made the thought of canon as their guidance, and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had stepped into the center of the politics from its peripheral position and influenced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n Han Dynasty.
     Simultaneously, this dynasty was significant fo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w. And with the guidanc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with the thought of canons in Han Empire, "the focus of academics in Han was on the canons of Confucianism; the history of politics was called the canonic politics; and the legislation in Han was treating the canon as their law." The feudal legislation wa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which was just the spirit and so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aw in feudal China. Thus the hermeneutics of Han Dynasties had profound effect on Chinese culture of la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aw in China, a kind of "culture of rituals and laws" with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as the ess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eudal laws in China,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intim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tuals and the laws. Since its birth,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continued influencing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conception of politics and legislation, and their practice of law. It became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oriented culture of law, and the core of Chinese legislative systems. The Confucian movement of law in Han dynasty was so vigorous that it bitted the dust and didn't declare its accomplishment until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fruit of this movement-- The Tang Law Dredges Opinion became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law system. After that, the Confucian movement of law was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and inherited by the governors in the dynasties of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Until late Qing, the Chinese legislative systems, which had been making the Confucianism of the culture of law as their tenor, declared their dissolu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multi-systems of law and the subversion of the empire of Qing. In this sense, th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laws, if not taking the hermeneutic into its perspectives, or not taking the role and its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hermeneutic in ancient law, obviously, would be inappropriate.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to do som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aws in Two Hans and their conceptions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hermeneutic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latter and with the conceptions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as the cutting point, and further, to give a macro-certification on the cor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aw—the ritual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pap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ions a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its laws. First of all, this part, accordingly, explains several key words involved, such a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penal code, the morality, and so on. The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s of law in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to demonstrat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in the Pre-Qin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thought of law. This part also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in the thought of law in the Pre-Qi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ity of ruling by using "morality" has a long history throughout the whole ancient society of China. Morality came into being the substantial, sometimes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issue on the legal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s. Especially, if a king paid attention to his morality, and adopted the policy of benevolence, although his means of coming into power was not legitimate, the legality of coming into power still could be recognized by the people. It'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 Confucian of the pre-Qin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ws at that time.
     Chapter two analys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of Han and its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After the attack of making officials as teachers, laws as norms, serious punishment, and burning the books and burying the literati, the study of Confucian, with the efforts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 came to enter the center of the politics from peripherals by its adopting the advanced thoughts of other schools and it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theoretical thought, the new school of Confucian was a tolerant open thought system: After its wide adop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from the school of Daos, the means of making the ministers subjecting to the king, an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scholars of Confucian especially Dong Zhongshu, the new Confucianism formed a completely leg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al politics. This made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which had been disputed severely by the schools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and once fought against each other, lay together in the field of the emperor's politics. Although the disciplines and laws, in fact, had been the basic language in Han's political lives, the ways of thought on law was still "rituals". The"rituals", advocated by the hermeneutics, was the most basic "laws", the origin of law. The current, although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laws to become a new style of political norms, was still regarded as a means or an excuse to realize "ruling by rituals". The aim of penalty was not to reach the order of law, which our modern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but to realize the "rituals". This became the general knowledge after the emperors of Yuan and Cheng in western Han. Beginn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Han's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hermeneutics, the dissertation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of both Daoism and legalism in the study of the early Han's Confucian
     By concretely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fucian's thoughts in early Han and the growth of hermeneutics,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Daoism and the legalism, early Han's adoption of the Daoism and Legalism, the formation of the thought of Yin & Yang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in current Confucian classic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from the succession of Emperor Wu to the Shiquge Conference, this chapter totally demonstrates establishment of hermeneutic in Han dynasty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hermeneutic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conception of the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in Han's hermeneutics and its thought of law, discusses the thoughts of law in Gongyang School, Guliang School, an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Gongyang School was a branch of the Confucianism with its unique nature in Confucian tradition. It was also a school with great power in Han's hermeneutics. In the study of current Confucian classics, the school of Gongyang, especially, distinct from others with unique academic tradition of its own. At present, the researches on the basic thought of the school of Gongyang are mo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However, except Dong Zhongshu's thought of law and waiting of prison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circle of the history of law seldom concerns Gong yang's thought of law. While talking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awaiting of prison in Spring and Summer, mainly scholars, not on the standpoint of hermeneutic, hardly focus on the real intention of the awaiting of prison the Confucianism, but only stood on the level of some phenomenon. Mr. Jiangqing thinks: "the study of Gongyang is the political Confucianism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fucianism of human nature; its anxiety is the anxiety of institutions; its practical aim is not for the present morality, but for the change of the systems and establishing laws". The main issues that Gongyang concerns are those of 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ir laws, and the purpose that the scholars study Gongyang is to discuss politics by study, to correct the current mistakes, and establish laws for the Han dynasty. That's why there are rich thoughts of law in the study of Gongyang. Regretfully, by now, the research on the thoughts of law in the school of Gongyang has still hardly been see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Gongyang and their scholars' thoughts of law in Han Dynasty mainly manifes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e thought of the combination of rituals and laws, and the interchange between the penalty and the morality in the conception of hermeneutics and power; Secondly, the thought of the king's supreme power, and the laws from the king in the Grand Unit; Thirdly, the thought of changing laws in the Three Unities; Fourthly, the thought of crimes for revenge in ethic order.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of western Han, there arose the school of Guliang. Conclusively, from the essential content and its course of ris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in the study of Guliang, the author finds its main thoughts of law are: First, the thought of ritual system; Second, the necessity of forgiveness in ruling by laws; Third, the thought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Fourth, the thought of morality before penalty. In Han Dynasty, besides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Confucianism,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lso arose in late western Han. The arising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as its complicate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t connec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politics and law in Western Han. While in Eastern Han, the hermeneutics of Confucianism was widely used in the operation of politics and law for "the officials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Eastern Han were all close to the Confucianism". Thi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rder of Han's politics and laws. This chapter analyses on the prominent thoughts of preferring ceremony to penalty, the opposition of revenge, the prevention of crimes, and the Proper Dharma against fate, and discusses further the effect of the Gonggu law's divergence on the thought of law in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and the divergence between current an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on the thought of law in Eastern Han.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escribes and illustrates the thoughts of law in Two Hans' Confucianism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d analyzes the thoughts of law and its transitional history in different schools of hermeneutics which the academic circle seldom concern.
     Chapter four gives a systemic illustration on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with morality in Two Hans, and the institutions of law in Han Dynasty. This part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enses of hermeneutics and the forms of law, the system of discussing crime, the criminal code systems in Han Dynasty, the prison administration system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anons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codes of law, and points out the signality of introducing the hermeneutics into the decree to the Confucian of Han's law,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nfucian hermeneutic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s of law.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Han, with the efforts of scholars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the Confucianism greatly developed. Furthermore, it had set off the thought of learning the canons of Confucianism. Especially, after Emperor Hanwu's adopted the policy of "Discard the hundred schools and respect only Confucianism", the canons played a very great role of integration to the society in Han Dynasty. "Governing the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in the study of Han's history." So far,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that have never been studied further by the scholars Among them, the following two are especially stand-out: one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ucian canons on the forms of law, particularly the decrees, while the other is the starting time of the Confucian of Han's law.
     Currently, most of the scholars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these two events happened after the adoption of "Discard the hundred schools and respect only Confucianism", especially after the "the debating on crime in Spring and Summer". By analyzing the issues about Two Hans' hermeneutic and law in Historical Records, History of Han Dynasty, Post-Han Dynasty Record, Conference Record of Western Han, and Conference Record of Eastern Ha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y appeared so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Western Han.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Western Han, the scholars of Han paid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keeping tradition". They kept changing the situation of "less elegance and more rituals " of ruling class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Han empire, which made the Confucian canons such as The Poetry, The Book and so on, have entered into the range of ruling class, and changed behavior of "looking down upon the Confucianism" the early Han's ruling class. Thus the Confucianism prospered in early Han's society. Deeply influenced by Emperor Gaozhu, and Emperor Hui,etc, Emperor Wen absorbed into more Confucian canons, and he created the precedent of "introducing the canons to the decrees." After Emperor Hanxuan acceded to the throne, he ordered to select filial piety in November, the third year of Dijie. He blamed himself for performing "the way of king", and declared that there be some defaults in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so he said: "I already fall short, lead the people to be unclear, sleep poorly the early morning to be popular. Once pondering ten thousand sides, I can not forget the root..."then he conveyed the words: "the filial piety, is the root of kindness." "Then he ordered to recommend one person who is well known for his filial piety, and one for his kindness around the counties or kingdoms." Obviously, the hermeneutic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had already rooted deeply into the forms of law as decrees in Han Dynasty. After Han, the rituals, following China's process of being the Confucian, showed the trend from surface to substance. Concretely, it manifested the penetration of the meaning of canons to the laws and institutions in Han Dynasty.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systems of debating the crimes, prison administrations, the thought of hermeneutic, and the laws and institutions as well. Furthermore, the thought of five elements in yin and yang in hermeneutics influenced on the penal code significantly . It also made the five penal codes and others institutional and formal.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oes systematic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five elements in yin and yang, which, especially, as "the rule of Chinese thought", was seldom considered by scholars who research the Chinese law.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Han's hermeneutics and its practice in law. In this period, as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with hermeneutics, had penetrated into the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of Han,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both of them. It also had a great and deep effect on the practice of law and put to the use that can't be underestimated.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canonization and Han's legislation, demonstrates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hermeneutics entering into the legislation in both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gives a certain analysis on the practice of legislation and its style of the benevolent officials, the cannoned officials, and the skilled scholars, the phenomenon of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entering into the Han's law and law's explanation of "different ideas and refuting others" in explaining the laws with canons, and the role that the chapters in hermeneutics play on those in laws. This part also discuss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busing the classics and breaking the Han's law.
     The last part of this thesis does som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ion of the penal code and the morality of Han's hermeneutic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aw, generalizes the whole passage and thinks over the further efforts about this research. This chapter offers some new ideas on the following issues: the time of Chun Qiu Statute, the starting time of the Confucian of Han's law, and the reason and time of recovering "the sin of heresy."
     Conclusively, the Han dynasty was a prosperous and open time of canon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lso the important period on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thodox thought of feudal law and its regulation in our country. Their simultaneous flourish is never accidental, and there must be close ties between them. Exploring the inn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events helps u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s of China's ancient law, its systems, its confucianization,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e penetration of the hermeneutics into the ancient laws and their interaction.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of canons in Han Dynasty had entered deeply into the thoughts of law, their systems, and the operation of practice, and formed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ituals and the laws. From the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he designing of the country's systems, the dynasties after Han couldn't walk out of the framework of rituals and laws designed by the hermeneutics in Han Dynasty, instead, the rituals and laws were the basic norms that maintain our feudal country's structures of organization and power all along. From the emperors' respect of the Confucian canons in all dynasties, we can see that the rituals and laws in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is the criminal law of both politics and religion, and a country's law of a dynasty, which covers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 in a reigning monarchy such a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n emperor, the political struc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minister, and so on. It became the basic standard system which was generally complied and performed in Chinese ancient society. It was the basic law that governed the states and kept the peace in the history,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d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aw. Therefore, in order to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law in Han Dynas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ception of penal code and morality, and the Han's law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that can't be ignored.
引文
5 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绪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 《汉书·儿宽传》
    7 《汉书·儒林传》
    8 周天游、孙福喜:“二十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32页。
    9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法律”,《江海学刊》,1991年第3期,第73-77页。
    10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69页。
    11 梁治平:“法辨”,《比较法与比较文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2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
    13 范忠信:《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14 《韩非子·显学》
    15 《史论·太史公自序》
    16 陈松、熊建:“慎刑与严刑:中国传统刑罚的双重性格及其原因”,《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第61页。
    17 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绪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8 王启发:“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两汉儒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和最新进展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第2-5页。
    19 同上。
    20 王启发:“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两汉儒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和最新进展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第5页。
    21 程树德:《中国法制史》,上海:华通书局出版,1931年版,第12-18页。
    22 陈顾远:《中国法制史》,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4年版,第52-55页。
    23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第2页。
    24 参阅杨一凡总主编,高旭晨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3卷,第307-317页。
    25 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17页。
    26 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140页。
    27 参见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秦汉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8 李振红:《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版,第223页。
    31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4页。
    32 高旭晨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5页。
    33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34 参见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
    35 参见《金文诂林》,第七册(卷五下),第3301页。
    36 《尚书·吕刑》
    37 参见《古文字诂林》,第五册第267页。
    38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7月版,第152-153页。
    39 《汉书·刑法志》
    40 参阅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8-70页。
    41 《商君书·画策》
    42 《史记·五帝本纪》
    43 参阅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6-68页。
    44 曾宪义主编:《新编中国法制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
    45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46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版,第8页。
    47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48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49 《尚书·皋陶谟》
    50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51 《新书·道德说》
    50 《国语·晋语》
    53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48年版,第129页。
    54 参见斯维至:《说德》,载《人文杂志》1982年6期。
    55 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56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法——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57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北京: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版,第173页。
    58 《尚书·召诰》
    59 李交发:《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页。可参见其“论中国古代神判法到人判法的历史演变”,《求索》,1992年第2期。
    60 《尚书·康诰》
    61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62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63 《尚书·召诰》
    64 《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
    65 参阅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66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88页。
    67 《尚书·甘誓》
    68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91页。
    69 《殷墟文字乙编》,“兹人井(刑)不,殷契佚存”,第850页。
    70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5页。
    71 李贵连:《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72 《尚书·康诰》
    73 《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
    74 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75 《尚书·康诰》
    76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106页。
    77 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78 《礼记·大传》
    79 肖倩、杨雪云:“礼治、法治到礼法合一: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48页。
    80 同上。
    81 《汉书·艺文志》
    82 俞荣根、刘新等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235页。
    83 《论语·为政》
    84 《论语·颜渊》
    85 《论语·为政》
    86 《论语·子路》
    87 《左传·昭公二十年》
    88 《论语·颜渊》
    89 《论语·子路》
    90 《左传·哀公十一年》
    91 《论语·子路》
    92 参阅张强:《司马迁的学术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93 《孟子·告子上》
    94 《孟子·公孙丑上》
    95 《孟子·离娄上》
    96 《孟子·尽心上》
    97 《孟子·梁惠王下》
    98 《孟子·梁惠王下》
    99 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100 《孟子·尽心上》
    101 《孟子·离娄上》
    102 《荀子·礼论》
    103 《荀子·性恶》
    104 《荀子·天论》
    105 《荀子·天论》
    106 《荀子·儒效》
    107 《荀子·大略》
    108 《荀子·致士》
    109 《荀子·不苟》
    110 《荀子·礼论》
    111 《荀子·礼论》
    112 《荀子·富国》
    113 《荀子·君道》
    114 《荀子·成相》
    115 《荀子·荣辱》
    116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117 《荀子·君道》
    118 《荀子·君道》
    119 《荀子·王制》
    120 《荀子·议兵》
    121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22 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123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136页。
    124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125 赵吉惠等:《中国儒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版,第223页。
    126 《汉书·艺文志》
    127 吴雁南、李禹阶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28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第56-67页。
    129 《新语·无为第四》
    130 《新语·道基第一》
    131 《新语·道基第一》
    132 《新语·道基第一》
    133 《新语·至德第八》
    134 《新语·无为第四》
    135 《新语·无为第四》
    136 《新语·怀虑第九》
    137 《汉书·贾谊传》
    138 《汉志·诸子略》所引《易传·系辞下》
    139 吴雁南、李禹阶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140 《汉书·艺文志》
    141 《史记·儒林列传》
    142 《史记·太史公自序》
    143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144 《汉书·五行志》
    145 《春秋繁露·观德》
    146 《春秋繁露·郊祭》
    147 《春秋繁露·郊义》
    148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149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150 《春秋繁露·阴阳义》
    151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152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153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154 《春秋繁露·郊语》
    155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156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157 《春秋繁露·奉本》
    158 《春秋繁露·郊语》
    159 《春秋繁露·王道》
    160 《春秋繁露·基义》
    161(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162 《春秋繁露·天辩在人》
    163 《春秋繁露·基义》
    164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165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166 《春秋繁露·基义》
    167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168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169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170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171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172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173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174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175 《汉书·董仲舒传》
    176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77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178 《春秋繁露·阴阳义》
    179 《春秋繁露·阳贵阴贱》
    180 《汉书·董仲舒传》
    181 马勇:《汉代<春秋>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182 《汉书·董仲舒传》
    183 《论衡·程材》
    184 李瑞兰:“汉初人才问题与汉武帝隆儒抑老之策”,《历史教学》,1994年7月。
    185 同上。
    186 《史记·平准书》
    187 陈春雷:“论汉武帝时期的封建法治”,《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188 《汉书·董仲舒传》
    189 《史记·儒林列传》
    190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19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192 《汉书·元帝记》
    193 王建中:“汉武帝‘独尊儒术'背景剖析”,《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3期。
    194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102页。
    195 《汉书·东方朔传》
    196 《汉书·公孙弘传》
    197 《汉书·刑法志》
    198 《资治通鉴·武帝元狩二年》(上卷十九)
    199 《汉书·循吏黄霸传》
    200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201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202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汉纪十六·宣帝元年五月条)
    203 《汉书·昭帝纪》
    204 《汉书·宣帝纪》
    205 《汉书·刑法志》
    206 《汉书·宣帝纪》
    207 《汉书·刑法志》
    208 《汉书·宣帝纪》
    209 《汉书·丙吉传》
    210 《汉书·魏相丙吉传》
    211 《风俗通义·正失》
    212 《史记·平准书》
    213 《汉书·诸侯王表》
    214 《淮南子·本经训》
    215 《汉书·武帝纪》
    216 《史记·酷吏列传》
    217 《汉书·西域传》
    218 《汉书·循吏黄霸传》
    219 《盐铁论·国疾》
    220 陈其泰:“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21 《汉书·儒林传》
    222 参阅汤志均:《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232页。
    223 《汉书·儒林传》
    224 《史记·儒林列传》
    225 同上。
    226 《汉书·匡张孔马传》
    227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228 文廷海:“学术与政治的内在互动: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求索》,2004年,11月,第236-238页。
    229 《汉书·楚元王》
    230 《汉书·楚元王传》
    231 赵翼:《廿二史札记·东汉功臣多近儒》
    232 班固:《东都赋》
    233 《汉书·董仲舒传》
    234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35 《后汉书·儒林列传》
    236 吴雁南、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237 《春秋繁露·十指》
    238 吴雁南、李禹阶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239 《史记·平准书》
    240 《汉书·睦孟传》
    241 马勇:《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242 孙景坛:“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与西汉政权的覆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9页。
    243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244 《春秋繁露·竹林》
    245 《孟子·尽心下》
    246 《孟子·尽心下》
    247 《论语·八佾》
    248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
    249 《后汉书·周章传》
    250 周桂钿:《董学探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页。
    251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252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253 《春秋繁露·玉英》
    254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255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256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257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258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259 《春秋繁露·基义》
    260 《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261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262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263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264 参见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04页。
    265 《礼记·月令》
    266 《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267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268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269 《后汉书·应劭传》
    270 唐晏:《西汉三国学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6版,第443页。
    271 《盐铁论·刑德》
    272 《春秋公羊传·昭公元年》
    273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1995年版,第248页。
    274 《天人三策》
    275 《春秋繁露·竹林》
    276 《汉书·王吉传》
    277 《春秋公羊传疏》
    278 《吕氏春秋·不二》
    279 贾谊:《过秦论》
    280 《史记·太史公自序》
    281 《春秋繁露·玉杯》
    282 《天人三策》
    283 怡:“‘屈君伸天'与皇权专制——董仲舒法律思想新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103页。
    284 “陈其泰:“今文公羊学说的独具风格和历史命运”,《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285 《荀子·儒效》
    286 《荀子·王制》
    287 《荀子·君子》
    288 《汉书·董仲舒传》
    289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290 《春秋公羊解诂·隐公元年》
    291 黄朴民:《何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292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293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9页。
    294 刘逢禄:“公羊何氏解诂笺”,《清经解》第七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第419页。
    295 《论语·为政》
    296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297 《淮南子·泛论》
    298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299 《春秋繁露·楚庄王》
    300 《春秋繁露·奉本》
    301 《春秋繁露·天道施》
    30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3册,第88页。
    303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页。
    304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305 同上。
    306 《春秋繁露·顺命》
    307 《春秋繁露·效义》
    308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309 《春秋繁露·阴阳义》
    310 《春秋繁露·基义》
    311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312 《举贤良对策·第一策》
    313 《春秋繁露·基义》
    314 《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315 《春秋繁露·基义》
    316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317 《春秋繁露·阴阳义》
    318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319 《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320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321 《春秋繁露·基义》
    322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323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324 参阅《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325 参阅《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年》
    326 《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327 《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328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329 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版,第397页。
    330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331 《汉书·董仲舒传》
    332 《春秋繁露·精华》
    333 《汉书·董仲舒传》
    334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335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336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337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338 范宁:《春秋谷梁传》序
    339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三七),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38页。
    340 《汉书·礼乐志》
    341 刑培顺、王琳:“试论刘向著述的思想倾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42 雷戈:“《公》、《谷》是史家——先秦史家研究之四”,《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
    343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344 《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345 《谷梁传·隐公十年》
    346 《谷梁传·僖公八年》
    347 《谷梁传·桓公十五年》
    348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
    349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
    350 《谷梁传·襄公十九年》
    351 《谷梁传·桓公十一年》
    352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353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354 《谷粱传·昭公四年》
    355 《谷梁传·桓公元年》
    356 《谷梁传·成公十二年》
    357 《谷梁传·成公九年》
    358 《谷梁传·僖公二年》
    359 《汉书·儒林传》
    360 严可均:《全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378页。
    361 《汉书·韦贤传》
    362 《管子·书录》
    363 《说苑·指武》
    364 《论语·宪问》
    365 《说苑·建本》
    366 《汉书·楚元王传》
    367 《说苑·政理》
    368 《汉书·礼乐志》
    369 《战国策·书录》
    370 许素菲:《说苑探微》,台湾:太白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31页。
    371 《十六经·姓争》
    372 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华中师大博士论文,2005年5月,第56页。
    373 《六艺论》,从书集成初编本
    374 唐晏:《两汉三国学案》卷8《春秋》,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版,第416页。
    375 《谷梁传·昭公八年》
    376 《谷梁传·隐公五年》
    377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378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
    379 《说苑·反质》
    380 《说苑·修文》
    381 《说苑·修文》
    382 《说苑·政理》
    383 《说苑·政理》
    384 《说苑·修文》
    385 《说苑·指武》
    386 《说苑·政理》
    387 《说苑·修文》
    388 《说苑·政理》
    389 《汉书·楚元王传》
    390 《说苑·指武》
    391 《说苑·政理》
    392 《汉书·礼乐志》
    393 《说苑·至公》
    394 《列女传·齐伤槐女》
    395 《汉书·陈汤传》
    396 《汉书·五行志》
    397 《说苑·君道》
    398 《新序·杂事》
    399 《汉书·路温舒传》
    400 《烈女传·齐太仓女》
    401 《说苑·贵德》
    402 刑培顺、王琳:“试论刘向著述的思想倾向”,《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第71页。
    403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306页。
    404 《汉书·礼乐志》
    405 《谷梁传·僖公二十六年》
    406 《说苑·君道》
    407 吴全兰:《刘向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33页。
    408 雷戈:“《公》、《谷》是史家——先秦史家研究之四”,《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第93页。
    409 《谷梁传·隐公元年》
    410 谢金良:“西汉中期以前《春秋谷梁传》流传情况辩异”,《福建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第77-80页。
    411 《汉书·五行志》
    412 《汉书·五行志》
    413 《说苑·建本》
    414 《汉书·五行志》
    415 《汉书·董仲舒传》
    416 《汉书·五行志上》
    417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香港:香港新亚研究所,1984年版,第13页。
    418 《说苑·君道》
    419 《汉书·艺文志》
    420 《汉书·五行志下》
    421 《史记·儒林列传》
    422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423 寇养厚:“汉武帝为何重视《公羊传》”,《文史哲》,1999年4期。
    424 《史记·平准书》
    425 俞正燮:《癸巳存稿》(卷1),《公羊传及其注论》。
    426 杨向奎:“《公羊传》中的历史学说”,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页。
    427 边家珍:《汉代经学发展史论》,北京:中国文史“j版利:,2003年版,第78页。
    428 《汉书·武五子传》
    429 《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430 《汉书·儒林传》
    431 《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432 《汉书·武帝纪》
    433 王刚:“学与政:汉代知识与政治互动关系之考察”,华东师大2004年4月博士学位论文,第142页。
    434 《汉书·何武传》
    435 《汉书·郊祀志》
    436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437 《汉书·元帝纪》
    438 《汉书·宣帝纪》
    439 《汉书·酷吏列传》
    440 边家珍:《汉代经学发展史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101页。
    441 《汉书·礼乐志》
    442 《汉书·盖宽饶传》
    443 《汉书·宣帝纪》
    444 《汉书·循吏传》
    445 《汉书·宣帝纪》
    446 孙景坛:“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与西汉政权的覆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90-91页。
    447 《汉书·刑法志》
    448 邱立波:“汉代礼法关系散论”,复旦大学2002年10月博士论文,第17页。
    449 参见《牧野巽著作集》第2卷,《中国家族研究》(下)御荣之水书房,1980年版,第3-59页。
    450 西田太一郎著、段秋关译,《中国刑法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6-91页。
    451 邱立波:“汉代礼法关系散论”复旦大学2002年10月博士论文,第17页。
    452 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5-76页。
    453 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5-76页。
    454 《公羊传·庄公九年》
    455 《春秋繁露·竹林第三》
    456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1期,第125-135页。
    457 《盐铁论·刑德》
    458 彭卫:“论汉代的血亲复仇”,《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选汇》,1986年9月,第81-82页。
    459 《汉书·薛宣传》
    460 邱立波:“汉代礼法关系散论”,复旦大学2002年10月博士论文,第21页。
    461 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徐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462 应劭:《风俗通义》卷4《过誉篇》
    463 《韩非子·八经》
    464 《春秋繁露·保位权》
    465 《春秋繁露·保位权》
    466 关于黄学和老学之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可参见余明光:《黄帝四经和黄老思想》,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书中相关章节论述甚详。
    467 余明光:《黄帝四经和黄老思想》,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468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469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470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471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472 《春秋繁露·阴阳义》
    473 《春秋繁露·基义》
    474 《春秋繁露·基义》
    475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476 《论语·为政》
    477 《汉书·董仲舒传》
    478 《说苑·至公》
    479 《新序·杂事第五》
    480 《全汉文·别录》
    481 《说苑·指武》
    482 《汉书·礼乐志》
    483 《汉书·楚元王传》
    484 《说苑·政理》
    484 《汉书·礼乐志》
    486 《说苑·政理》
    487 《说苑·政理》
    489 《说苑·建本》
    490 《说苑·谈从》
    491 《说苑·复恩》
    491 《谷梁传·隐公元年》
    492 《十六经·姓争》
    493 《说苑·政理》
    494 《说苑·君道》
    495 《说苑·君道》
    496 《慎子·民杂》
    497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8-439页。
    498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499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500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501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502 《春秋繁露·玉杯》
    503 《春秋繁露·实性》
    504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505 《汉书·食货志》
    506 《汉书·食货志》
    507 《汉书·董仲舒传》
    508 《汉书·刑法志》
    509 《汉书·刑法志》
    510 《汉书·刑法志》
    511 《汉书·食货志》
    512 《汉书·食货志》
    513 《春秋繁露·灭国》
    514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515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516 《春秋繁露·度制》
    517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518 《春秋繁露·度制》
    519 《春秋繁露·度制》
    520 《汉书·董仲舒传》
    521 《天人三策》
    522 《春秋繁露·仁义法》
    523 《举贤良对策一》
    524 《举贤良对策三》
    525 《列女传·周室三母》
    526 《说苑·修文》
    527 《列女传·齐宿瘤女》
    528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529 《论衡·本性》
    530 《申鉴·杂言下》
    531 吴全兰:《刘向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532 《说苑·贵德》
    533 《论衡·本性》
    534 《春秋繁露·基义》。
    535 《汉书·武帝纪》。
    536 《汉书·武帝纪》
    537 《汉书·武帝纪》
    538 《汉书·元帝记》
    539 《汉书·礼乐志》
    540 《淮南子·本经训》
    541 《汉书·武帝纪》
    542 《史记·酷吏列传》
    543 《汉书·杜周传》
    544 《汉书·贾捐之传》
    545 《汉书·鲍宣传》
    546 《汉书·鲍宣传》
    547 《说苑·修文》
    548 《说苑·谈从》
    549 《说苑·修文》
    550 《礼记·哀公问》
    551 《说苑·政理》
    552 《汉书·楚元王传》
    553 《说苑·君道》
    554 《说苑·指武》
    555 《说苑·政理》
    556 《说苑·政理》
    557 《说苑·政理》
    558 《说苑·君道》
    559 《汉书·五行志下》
    560 《说苑·善说》
    561 赵仲邑:《新序详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版,第378页。
    562 同上。
    563 《说苑·反质》
    564 《说苑·政理》
    565 《说苑·政理》
    566 《说苑·建本》
    567 《说苑·反质》
    568 《说苑·政理》
    569 《说苑·指武》
    570 参见中华孔子基金会编:《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35页。
    571 《汉书·楚元王传》
    572 《汉书·楚元王传》
    573 杨向奎:“论刘歆与班固”,《绎史斋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0页。
    574 赵吉惠、郭厚安:《中国儒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
    575 严正:《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济南:齐鲁书社出版,2001年版,第22页。
    576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9页。
    577 周予同:“经今古文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578 钱穆:“两汉经今古文之争”,《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
    579 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1节。翦伯赞:《秦汉史》第二编第十一章第2节。
    580 中华孔子基金会编:《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36-737页。
    581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
    582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台湾:台湾学生书局出版,1982年版,第127页。
    583 见周予同:“经今古文学”,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584 费振刚等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3年版,第231-232页。
    585 《礼记·曲礼上》
    586 《汉书·叔孙通传》
    587 《史记·封禅书》
    588 《汉书·成帝纪》
    589 《汉书·匡衡传》
    590 《汉书·师丹传》
    591 《汉书·哀帝纪》
    592 《新语·无为》
    593 《新语·至德》
    594 《汉书·礼乐志》
    595 《汉书·楚元王传》
    596 《新论·正经》
    597 《后汉书·贾逵传》
    598 《汉书·五行志上》
    599 《周礼·春官宗伯内史》
    600 《周礼正义》卷二
    601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页。
    602 《后汉书·桓谭传》
    603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21-135页。
    604 晋文:“论以经治国对我国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功能”,《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59-60页。
    605 邱立波:“汉代礼法关系散论”,复旦大学2002年10月博士论文,第21页。
    606 《周礼·地官》
    607 《风俗通义·过誉篇》
    608 《论衡·书虚》
    609 《左传·定公四年》
    610 《法言·重黎篇》
    611 《礼记·曲礼疏》
    612(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版,第219-222页。
    613 徐斡:《中论·夭寿篇》
    614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页。
    615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6页。
    616 《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
    617 《左传·昭公六年》
    618 《春秋公羊传·定公四年》
    619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1995年版,第319页。
    620 《春秋公羊传·定公四年》
    621 霍存福:《复仇·报复刑到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622 参见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1页。
    623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624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版,第67页。
    625 霍存福:《复仇、报复刑到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626 《周礼注疏》(卷14,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版,第732页。
    627 《礼记·曲礼》疏引许慎《五经异义》,见(清)皮锡瑞,驳五经异义疏证(清)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71页。
    628 《礼记·曲礼》疏引许慎《五经异义》,见(清)皮锡瑞,驳五经异义疏证(清)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载《续修四库全书》,第171页。
    629 《白虎通义·五行》
    630 霍存福:《复仇、报复刑到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631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版,第503页。
    632 《后汉书·桓谭传》
    633 《周礼》注引郑众说
    634 《后汉书·马武传》
    635 《三国志·顾雍传》
    636 荀悦《申鉴》卷2
    637(日本)日原利国:“复仇论”,《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38 《魏书·烈女传》
    639 《新唐书·孝友传》
    640 《新唐书·孝友传》
    641 《旧唐书·刑法志》
    642 《汉书·晁错传》
    643 《周礼·春官·小宗伯》
    644 《左传·桓公六年》
    645[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九族条),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4年版,第34页。
    646 《礼仪·丧服》
    467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
    468 魏道明:《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版,第183-185页。
    649 《荀子·君子》
    650 《盐铁论·周秦》
    651 魏道明:《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版,第183-185页。
    652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653 《隋书·刑法志》
    654 任爽:“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化与古代知识阶层的官僚化”,《北方论从》,1991年第5期。
    655 叶适:《水心别集》
    656 《汉书·韦贤传》
    657 《汉书·元帝纪》
    658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2页。
    659 《汉书·儒林传》
    660 《汉书·宣帝纪》
    661 《汉书·宣帝纪》
    662 《汉书·韦贤传》
    663 《汉书·昭帝纪》
    664 《汉书·宣帝纪》
    665 《汉书·匡衡传》
    666 《汉书·元帝纪》
    667 《后汉书·伏湛列传》
    668 《汉书·薛宣传》
    669 《史记·儒林列传》
    670 唐晏:《两汉三国学案》卷八
    671 牟宗三:《历史哲学》第五部第二章
    672 《汉书·哀帝纪》
    673 《汉书·匡张孔马传》
    674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675 《汉书·疏广传》
    676 《汉书·薛广德传》
    677 《汉书·隽不疑传》
    678 《太平御览·文部》
    679 《汉书·谷永传》
    680 《史记·儒林列传》
    681 《汉书·贡禹传》
    682 《汉书·王吉传》
    683 《汉书·两龚传》
    684 《汉书·魏相传》
    685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济南:齐鲁书社出版,2002年版,第39页。
    686 侯外庐遗著:“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
    687 《汉书·韩延寿传》
    688 汉书·严望传》
    689 《汉书·朱云传》
    690 《汉书·彭宣传》
    691 《汉书·于定国传》
    692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693 《文献通考·选举八》
    694 《艺文类聚》卷52
    695 《汉书·儒林传》
    696 程树德:《九朝法律考·汉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14页。
    697 《汉书·文帝纪》
    698 《后汉书·顺帝纪》
    699 于振波:“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对汉代法律的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22页。
    700 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八十蔡邕《月令篇名》
    70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第5期。
    702 于振波:“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对汉代法律的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版,第23页。
    703 刘海年:“云梦秦简(语书)探析”,《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6期。
    704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706 《汉书·董仲舒传》
    706 《汉书·董仲舒传》
    707 《汉书·终军传》
    708 《后汉书·卓茂传》
    709 《汉书·循吏黄霸传》
    710 《汉书·冯立传》
    711 《后汉书·仇览传》
    712 《后汉书·循吏卫飒传》
    71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714 《汉书·张敞传》
    715 《汉书·地理志下》
    716[英]David.M.Walker:《牛津法律大词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63页。
    717 郭华成:《法律解释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118页。
    718 《后汉书·应劭传》
    719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3月博士论文,第151-155页。
    720 《法学辞典》(增订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603页。
    721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3月博士论文,第157-158页。
    722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3月博士论文,第136-137页。
    723 《汉书·孔光传》
    724 《汉书·郑弘传》
    725 《汉书·翟方进传》
    726 《后汉书·循吏王涣传》
    727 《隶释》卷七,《车骑将军冯棍碑》
    728 《后汉书·陈球传》
    729 《汉书·公孙弘传》
    730 《后汉书·郭躬传》
    731 《汉书·艺文志》
    732 《汉书·儒林传》
    733 《后汉书集解》卷44之《张敏传》
    734 严正:“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初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735 《汉书·朱博传》
    736 吕思勉:“章句论”,《中国经学史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73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集初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738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3月博士论文,第146页。
    739 《晋书·刑法志》
    740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0页。
    741 参见钱大群:《中国法制史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154页。
    742 朱勇:《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743 宋四辈:《中国传统刑法理论与实践》,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744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745 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34年版。
    746 《孝经·三才》
    747 《孝经·开宗明义》
    748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749 《汉书·衡山王传》
    750 《二年律令·告律》
    751 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140页。
    752 《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753 同上。
    754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五),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版,第1457页。
    755 孔颖达疏引《礼纬·含文嘉》
    756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757 《春秋繁露·顺命》
    758 《汉书·宣帝记》
    759 《新语·道基》
    760 《新语·本行》
    761 《新语·无为》
    762 《汉书·武帝记》
    763 《汉书·孔光传》
    764 《汉书·宣帝记》
    765 《汉书·宣帝纪》
    766 《汉书·元帝记》
    767 《汉书·元帝纪》
    768 《汉书·元帝纪》
    769 《汉书·元帝纪》
    770 《后汉书·光武帝纪》
    771 李俊芳:“春秋决狱与引经注律”,《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月第6期,第38-39页。
    772 马作武:“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55页。
    773[清]沈家本:《汉律摭遗·自序》,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76年版。
    774 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秦汉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775 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34年版。
    776 武树臣:“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理论诠释”,《中国法史学精粹》,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777 《汉书·刑法志》
    778 《汉书·刑法志》
    779 《汉书·刑法志》
    780 武树臣:“春秋决狱:儒家经义与判例法”,《判例研究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781 汪世荣:“中国古代判例法制度”,《判例研究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782 武树臣:“春秋决狱:儒家经义与判例法”,《判例研究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783 刘恒焕:“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三部曲'说”,《中外法律史新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84 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版,第164页。
    785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786 武树臣:“贵族精神与判例法传统”,《中外法学》,1998年2期,第28页。
    787 《汉书·孔光传》
    788 《后汉书·刘恺传》
    789 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790 《韩非子·忠孝》
    791 晋文:“论以经治国对我国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功能”,《社会学研究》(京),1992年6月,第55页。
    792 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793 《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法学词典》(增订版)1984年版,第723页。
    794 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99-104页。
    795 《论语·子路》
    796 《汉书·宣帝纪》
    797 郭齐勇:“‘亲亲相隐'、‘容隐制'及其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演讲,2007年3月15日。
    798 吴丹红:“特免权制度的中国命运——基于历史文本的考察”,《证据学论坛》第十卷,中国检查出版社,2005年出版。
    799 吴丹红:“特免权制度的中国命运——基于历史文本的考察”,《证据学论坛》第十卷,中国检查出版社,2005年出版。
    800 郭齐勇:“‘亲亲相隐'、‘容隐制'及其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迪”,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2007年3月15日。
    801 《礼记·礼运》
    802 马小红:“礼治社会中的法”(下),高鸿钧等:《法治: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3 郭齐勇:“‘亲亲相隐'、‘容隐制'及其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迪”,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2007年3月15日。
    804 赵晓耕:“八议制度与职官犯罪”,《法律与生活》,2006年8月,第52页。
    805 《汉书·高帝纪下》
    806 《汉书·宣帝纪》
    807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808 《后汉书·盖勋传》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
    809 《汉书·韩安国传》注引如淳曰
    810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3月博士论文,第145页。
    811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载《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1年版。
    812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813 张强:“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兼及秦汉神学政治”,《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第46页。
    814 《后汉书·陈宠传》
    815 《后汉书·陈宠传》
    816 李光灿、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通史》(第2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517页。
    817 《汉书·董仲舒传》
    818 《汉书·元帝纪》
    819 《汉书·成帝纪》
    820 《汉书·李寻传》
    821 《汉书·窦婴传》
    822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36-1237页。
    823 《汉书·夏侯胜传》
    824 《汉书·诸葛丰传》
    825 《汉书·王莽传》
    826 《后汉书·邓晨传》
    827 《后汉书·章帝纪》
    828 《尚书·大传》
    829 张强:“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兼及秦汉神学政治”,《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第54-55页。
    830 徐世宏:《中国法制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58页。
    831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832 《举贤良对策》
    833 《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834 《汉书·董仲舒传》
    835 《汉书·元帝纪》
    836 《汉书·成帝纪》
    837 《后汉书·顺帝纪》
    838 《汉书·元帝纪》
    839 《汉书·成帝纪》
    840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841 胡晓明:“论儒家阴阳思想下的汉代赦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67-68页。
    842 胡晓明:“论儒家阴阳思想下的汉代赦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67~68页。
    843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版,第312页。
    844 《汉书·成帝纪》
    845 张进、胡旭晟:“五行与五刑:中国刑制的文化内涵”,《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辑,第1页。
    846 《尚书·洪范疏》
    847 周密:《中国刑法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848 齐思和:“五行说之起源”,《师大月刊》,1935年第22期。
    849 《汉书·刑法志》
    850 张进、胡旭晟:“五行与五刑:中国刑制的文化内涵”,《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辑,第6页。
    851 《史记·秦始皇本纪》
    852 《白虎通义·爵》
    853 《史记·秦始皇本纪》
    854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855 《春秋繁露·基义》
    856 《春秋繁露·顺命》
    857 《汉书·杜周传》
    858 《唐律琉义》
    859 《汉书·宣帝纪》
    860 《汉书·薛宣传》
    861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862 《太平御览》卷347《兵部》
    863 《春秋繁露·楚庄王》
    864 《晋书·刑法志》
    865 《汉书·咸宣传》
    866 《后汉书·陆康传》
    867 《后汉书·陆康传》
    868 《史记·淮南五列传》
    869 《汉书·晁错传》
    870 《后汉书·五行志》
    871 《后汉书·明帝纪》
    872 《太甲御览》九五四卷引《三辅旧事》
    873 《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
    874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875 《汉书·成帝纪》注
    876 《汉书·上官皇后传》
    877 乔伟:《中国刑法史稿》,西安: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印,1982年版,第188页。
    878 钱大群:《中国法制史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879 《汉书·衡山王传》
    880 《汉书·王尊传》
    881 《汉书·陈汤传》
    882 《后汉书·杜燮传》
    883 《孝经·五刑章》引孔子曰
    884 《后汉书·宗室四王传》
    885 《汉书·刘泽传》
    886 马作武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887 《礼记·祭文》
    888 《孝经·开宗明义篇》
    889 《荀子·致仕》
    890 《说文解字》
    891 《礼记·坊记》
    892 《礼记·内则》
    893 《春秋繁露·五行对》
    894 《春秋繁露·五行对》
    895 《春秋繁露·五行对》
    896 《汉书·宣帝纪》
    897 参见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3页。
    898 《孝经.五刑》
    899 《汉书·衡山王传》
    900 《汉书·功臣表》
    901 《太平御览》卷64《刑法部》六《决狱》引
    902 参见《朱文公文集》卷100
    903 参阅晋文:“论‘以经治国'对我国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56-58页。
    904 《后汉书·荀悦传》
    905 《春秋繁露·基义》
    906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907 《白虎通义·嫁娶》
    908 《后汉书·列女传》
    909 《汉书·宣帝纪》
    910 《后汉书·安帝纪》
    911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912 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25年版,第76页。
    913 《礼记·昏义》
    914 《春秋繁露·基义》
    915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916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围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917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918 盛建国:“中国古代‘刑即法'的基本特征”,除金全等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919 《汉书·高后纪》
    920 《汉书·文帝纪》
    921 《礼记·中庸》
    922 《汉书·哀帝纪》
    923 《汉书·律历志》(上)
    924 《汉书·睦弘传》
    925 《汉书·眭弘传》
    926 《汉书·李寻传》
    927 吕宗力:“汉代‘妖言'探讨”,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7年2期,第77页。
    928 《论语·为政》
    929 《唐律疏议·名例》
    930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931 陈长琦、赵恒慧: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第23页。
    932 万竹青:汉代儒家化的诉讼制度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154页。
    933 陈长琦、赵恒慧: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第19页。
    934 《尚书·康诰》
    935 万竹青:汉代儒家化的诉讼制度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154页。
    936 《通典·刑·杂议引汉律》
    937 《汉书·衡山王赐传》
    938 万竹青:汉代儒家化的诉讼制度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154-155页。
    939 《汉书·王尊传》
    940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文物》1995,(3)
    941 《睡虎地云梦秦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942 《睡虎地云梦秦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943 《荀子·性恶》
    944 《汉书·路温舒传》
    945 《汉书·成帝纪》
    946 《汉书·宣帝纪》
    947 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948 《唐律·断狱律》
    949 《太平御览》卷六四三引,《东观汉记》,转引自薛梅卿主编:《中国监狱史》,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950 万安中:“关于监狱史研究的若干问题”,《政法论坛》,2004年2期,第172页。
    951 《汉书·百官志》
    952 《汉书·隽不疑传》
    953 《汉书·何武传》
    954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赦考》,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版。
    955 《后汉书·寒郎传》
    956 袁宏:《后汉纪》卷十,明帝永平十四年,张烈点校:《两汉纪》下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版,第189页。
    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监狱史资料汇编》(上),北京:群众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第393-395页。
    958 《史记·循吏列传》
    959 同上。
    960 《汉书·循吏黄霸传》
    961 《汉书·宣帝纪》
    962 《汉书·循吏黄霸传》
    963 《汉书·循吏黄霸传》
    964 《汉书·循吏黄霸传》
    965 《汉书·循吏列传》
    966 《汉书·韩延寿传》
    967 《后汉书·何敞传》
    968 《后汉书·魏霸传》
    969 《汉书·循吏传》
    970 《后汉书·循吏传》
    971 《汉书·公孙弘传》
    972 《汉书·丙吉传》
    973 《汉书·路温舒传》
    974 《汉书·薛宣传》
    975 《汉书·于定国传》
    976 《东观汉记》卷13,传八《侯霸》。
    977 《后汉书·侯霸传》
    978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979 《文献通考·选举八》
    980 《艺文类聚》卷52
    981 朱宏才:“百年来的春秋决狱研究评析”,《攀登》2007年第2期,第158页。
    982 倪正茂、俞荣根、郑秦、曹培:《中华法苑四千年》,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385页。
    983 武秀艳:“春秋决狱原因初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71-72页。
    984 苏风格:“论两汉司法与引礼入法途径”,《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2页。
    985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881页。
    986 《史记·梁孝王世家》
    987 《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刑法部六零决狱”。
    988 《汉书·淮南王传》
    989 《眷秋繁露·精华》
    990 《后汉书·霍谓传》
    991 黄静嘉:《中国法制史论述丛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992 《汉书·张汤传》
    993 《汉书·隽不疑传》
    994 《白孔六帖》
    995 《王函山房辑佚书·经部春秋类》
    996 朱宏才:“‘春秋决狱'研究述评”,《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997 吕志兴:“春秋决狱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998 朱宏才:“春秋决狱'研究述评”,《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999 《汉书·文三王传》
    1000 《汉书·刑法志》
    1001 《检论·原法》
    1002 《白虎通·诛伐》)
    1003 《后汉书·张敏传》
    1004 严正:《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济南:齐鲁书社出版,2001年版,第507页。
    1005 张强:“帝王思维与经学思维模式——从汉代经学谈起”,《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006 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2页。
    1007 朱杰人:“经学与中国的学术思维方式”,在清华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2006年8月。
    1008 《汉书·梅福传》
    1009 《论衡·定贤》
    1010 《后汉书·班固传》
    1011 《荀子·劝学》
    1012 《汉书·张汤传》
    1013 《汉书·五行志上》
    1014 《后汉书·应劭传》
    1015 《春秋繁露·精华》
    1016 《后汉书·陈宠传》
    1017 《论衡·程材》
    1018 《论衡·程材》
    1019 《晋书·刑法志》
    1020 《五代会要》一六,《大理寺》。
    1021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法律”,《江海学刊》,1991年第3期,第73-77页。
    1022 《新语·思务》
    1023 《汉书·贾谊传》
    1024 《春秋繁露·基义》
    1025 《明史·刑法志》
    1026 《汉书·王尊传》
    1027 《廿二史札记》卷二《汉时以经义断事》
    1028 《全后汉文》卷七三
    1029 《汉书·鲍宣传》
    1030 《汉书·刑法志》
    1031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法律”,《江海学刊》,1991年第3期,第73-77页。
    1032 《宋元学案》卷八十八
    1033 《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147页。
    1034 《论语·雍也》
    1035 《礼记·中庸》
    1036 朱熹:《中庸章句》
    1037 龙大轩:“和合:中华法系的总体特征”,中国法律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1038 江山:“和谐:‘儒家法思想的价值核心'”,环境法研究网2005年12月28日。
    1039 同上。
    1040 同上。
    1041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1042(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1043 《论语·颜渊》
    1044 江山:“和谐:儒家法思想的价值核心”,环境法研究网2005年12月28日。
    1045 朱熹:《中庸章句》
    1046 马小红:“礼治社会中的‘法'”,中国法学网2004年7月3日。
    1047(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5页。
    1048 江山:“和谐:儒家法思想的价值核心”,环境法研究网2005年12月28日。
    1049 俞荣根:“儒家反酷刑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第3-8页。
    1050 同上。
    1051 《论语·子路》
    1052(法)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2年版,第24页。
    1053 马小红:“礼治社会中的‘法'”,中国法学网2004年7月3日。
    1054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战国]商鞅:《商君书》,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汉]班固:《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汉]班固:《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汉]应劭撰:《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汉]扬雄:《法言义疏》汪荣宝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汉]刘向:《说苑校正》,向宗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汉]刘向:《列女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汉]贾谊:《新书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汉]桓宽注,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修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汉]韩婴撰:《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魏]何晏等注,[宋]邢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孔晃撰:《逸周书会校集注》,黄怀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范宁,[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郭璞注,[宋]邢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晋]袁宏撰:《两汉纪》,张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南朝](梁)萧统编撰:《昭明文选》(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义证》詹镁义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唐]唐元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昌疏:《孝经注疏》,十二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汪绍楹校对,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虞世南撰:《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
    [唐]白居易撰:《白氏六帖事类集》,北京:文物出版1987年影印本。
    [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
    [唐]唐玄宗撰:《唐六典》李林甫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宋]郑樵撰:《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林虑、楼防辑:《两汉诏令》,(中华再造善本)(函六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宋]王应麟撰:《汉制考》,(四卷)兰州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
    [南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李昉等撰:《太平广记》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宋]王应麟:《玉海》光绪九年浙江书局重握,线装本。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殷孟伦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顾炎武撰:《日知录集释》[清]黄汝成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清]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郝懿行、王念孙、钱绎、王先谦撰:《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清]孙星衍:《汉官六种》,周天游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清]赵尔翼:《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清]孙楷撰:《秦会要》,杨善群校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
    [清]薛允升撰:《唐明律合编》,怀效锋、李鸣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通编撰:《管子集校》,[日本]东丰书店,1981年版。
    《八家后汉书辑注》(全二册),周天游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民国]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三版。
    [民国]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民国]程树德:《中国法制史》,华通书局1931年版。
    [民国]陈顾远:《中国法制史》,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再版。
    [民国]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民国]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民国]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三年版。
    [民国]丘汉平:《历代刑法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年点校本。
    [民国]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下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重印本。
    [民国]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民国]杨鸿烈:《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之影响》北京:中国法律出版1999年版。
    [民国]黄秉心:《中国刑法史》,改进出版社,1930年版。
    [民国]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民国]徐道邻:《唐律通论》,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四年。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
    俞荣根:《道统与法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俞荣根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俞荣根:《文化与法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俞荣根、龙大轩、吕志兴编:《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倪正茂、俞荣根、郑秦等:《中华法苑四千年》,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马小红:《礼与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高绍先:《法史探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高绍先主编:《中国历代法学名篇注译》,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1993年版。
    高绍先:《中国刑法史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曾代伟:《中国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曾代伟:《中国经济法制史纲》,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金全:《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陈金全:《北宋法律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金全:《原创文化与21世纪法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陈金全、杨玲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霍存福:《复仇·报复刑·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曾宪义、郑定:《中国法制史研究通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曾宪义、范忠信:《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通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贵连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贵连:《沈家本传》,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杨一凡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一凡、刘海年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杨一凡、刘海年:《中国古代法律史知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杨一凡、刘笃才:《中国的法律与道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杨一凡、田涛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10卷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日]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日]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栗劲:《秦律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乔伟:《秦汉律研究》,长春: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史教研室,1981年内部刊印。
    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宁汉林、魏克家:《中国刑法简史》,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周密:《中国刑法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钱大群:《中国法律史论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蒲坚:《中国古代行政立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郝铁川:《中华法系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安作璋:《秦汉官吏法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
    张建国:《两汉魏晋法制简说》,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李文彬:《中国古代监狱简史》,西安: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1984年9月内部印。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版。
    张晋藩、林中、王志刚:《中国刑法史新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国华:《传统中国法理探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饶鑫贤:《中国法律史论稿》,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江山:《中国法理念》,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王清云:《汉唐文官法律责任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梁治平:《寻找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三联书店,1996年版。
    王铁:《汉代学术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朱绍侯:《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蔡尚思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吴雁南、李禹阶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二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交发:《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高敏:《秦汉史论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两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年版。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田余庆:《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剪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
    张荣芳:《秦汉史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吴树平:《秦汉文献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
    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汤志钧:《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
    阎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范忠信:《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秦汉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李振红:《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日]西田太一郎:《中国刑法史研究》,段秋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大群:《中国法制史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周密:《中国刑法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李凯源主编:《历代帝王罪己诏书译注》,西安:欧亚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全兰:《刘向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廖宗麟:《新编中国法制史》,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宋四辈:《中国传统刑法理论与实践》,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版。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魏道明:《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边家珍:《汉代经学发展史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何耿墉:《经学简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吴辛丑:《先秦两汉语言学史略》,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高旭晨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3卷《两汉魏晋南北朝法制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民国]陈顾远:“汉之决事比及其源流”,《复旦学报》1947年第3期。
    [民国]瞿同祖:“中国法律之儒家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民国]周予同:“经今古文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齐思和:“五行说之起源”,《师大月刊》,1935年第22期。
    钱穆:“两汉经今古文之争”,《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
    俞荣根:“罪刑法定与非法定的和合——中华法系的一个特点”,《批判与重建:中国法律史研究反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刘海年:“秦律刑罚考析”,《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90引年版。
    严正:“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经学今诠初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杨权:“论章句与章句之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彭卫:“论汉代的血族复仇”,《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张进、胡成晟:“五刑与五行:中国刑制的文化内涵”,《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1期
    何勤华著:“秦汉律学考”,《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任远著:“汉代章句之学与语法研究”,《语言研究》1995年第1期。
    杨权著:“论章句与章句之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法律”,《江海学刊》1991年第3期。
    梁治平:“法辨”,比较法与比较文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王启发:“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两汉儒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和最新进展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
    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吕志兴:“春秋决狱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万安中:“关于监狱史研究的若干问题”,《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
    吕宗力:“汉代‘妖言'探讨”,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7年第2期。
    晋文:“论‘以经治国'对我国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胡晓明:“论儒家阴阳思想下的汉代赦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
    张强:“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一兼及秦汉神学政治”,《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3月博士论文。
    赵晓耕:“八议制度与职官犯罪”,《法律与生活》,2006年8月。
    郭齐勇:“‘亲亲相隐'、‘容隐制'及其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迪”,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2007年3月15日。
    吴丹红:“特免权制度的中国命运——基于历史文本的考察”,《证据学论坛》第十卷,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5年出版。
    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武树臣:“贵族精神与判例法传统”,《中外法学》,1998年2期。
    汪世荣:“中国古代判例法制度”《判例研究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刘恒焕:“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三部曲'说”,《中外法律史新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李俊芳:“春秋决狱与引经注律”,《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月。
    于振波:“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对汉代法律的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版。
    刘海年:“云梦秦简(语书)探析”,《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6期。
    任爽:“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化与古代知识阶层的官僚化”,《北方论丛》,1991年第5期。
    晁福林:“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邱立波:“汉代礼法关系散论”,复旦大学2002年10月博士论文。
    王刚:“学与政:汉代知识与政治互动关系之考察”,华东师大2004年4月博士论文。
    孙景坛:“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与西汉政权的覆亡”,《南京行政学院 学报》,2006年第3期。
    寇养厚:“汉武帝为何重视《公羊传》”,《文史哲》,1999年4期。
    刑培顺、王琳:“试论刘向著述的思想倾向”,《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周天游、孙福喜:“二十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法——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
    陈其泰:“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文廷海:“学术与政治的内在互动: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求索》,2004年第11期。
    朱宏才:“春秋决狱”研究述评,《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平装本),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居延汉简甲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居延汉简乙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武威汉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一),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编,《文物》,1993年第8期。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二),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编,《文物》,1995年第3期。
    《尹湾汉墓竹简》,连云港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劳干:《居延汉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1960年。
    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胡平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日]大庭修:《汉简研究》,徐世虹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崔永东:《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高敏:《云梦秦简初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