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区域经济法论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经济的区域性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表现得相当明显,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区域市场严重分割、区域环境恶化等新的区域经济问题,而相应的区域经济法律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我国没有可供利用的具有法制权威的区域划分框架;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统筹安排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规划与区域经济政策;缺乏健全有效的落实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和监督评价机制;缺乏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打破地区封锁的有效机制;缺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保障措施;缺乏对各类开放、开发区统一规范的法律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因此,研究区域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构筑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法律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第一章“区域经济法产生的学理解析”。在经济自由主义者看来,区际经济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然而在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都存在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或失业问题严重、经济萧条、环境恶化或者城市恶性膨胀的地区。区域问题的出现,并且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呈日益严重之势,存在诸多原因,但市场失灵显得尤为突出。区域经济中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的不完全竞争、区域经济信息的不完全、区域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区域公共产品短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区际分配不公平等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以及区域经济的实践表明,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政府的区域政策以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者采取其他经济手段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但是,在政府干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失灵,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信息的不完全、区域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不充分以及区域经济管理部门的寻租行为等等。区域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克服区域经济的市场失灵和区域经济的政府失灵,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区域经济法的地位及其构成体系”。区域经济法是经济法的分支部门法,一方面在于区域经济法有着不同于其他经济法的分支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划分区域经济法构成体系的依据是,作为区域经济法规范对象的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法是由区域经济基本法和区域经济管理机构组织法、经济区划法、区域经济规划法、区域经济协调法、区域经济合作法、反区域经济垄断和区域不正当竞争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法以及特别经济区法等区域经济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第三章“区域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所面临的区域经济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在区域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方面也就有所不同。我国区域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目标应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市场主导与政府适度干预相结合的原则、中央与地方政府合理分权原则、兼顾区域经济公平与区域经济效率原则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章“区域经济管理机构法律制度”。国外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存在多种类型,既有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专门协调机构,比如日本的北海道地区开发厅,德国的区域规划、建筑和城市发展部,也有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代表联合组成的区域协调组织,比如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委员会,还有企业化的区域管理组织,比如美国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但是无论如何,必须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对区域规划和政策负责,而且不论这类机构或组织如何设置,均应当由法律明确其组成、地位、权限和职责。我国区域管理机构的设置一直采取的是分立的职能部门模式。目前我国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办、东北办、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扶贫办和民政部等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管理资源浪费。建议整合管理机构与资源,在中央设置一个统一管理区域问题的中央政府组织;在地方设置由中央和地方代表组成的区域联合管理机构。
     第五章“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法律制度”。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合理的经济区域是有效管理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区域规划是在经济区域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总体部署,它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是区域内各地编制中长期城市建设规划和部门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它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指导性等特点,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总体上存在经济区划缺乏法律依据和合理框架,随意性较大;区域规划(计划)多头编制,缺乏协调等问题。《“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提出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的要求,标志着我国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开始进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崭新时期。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的合理性和区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单纯强调市场自发力量不可能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必须通过政府有效干预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美、英、德、日等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缩小地区差距需要漫长的过程。为了确保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沿海和内地平衡发展战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阶段。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的总体目标应当是既要防止区域均贫富,又要防止区域差距过大。为此,应完善我国预算和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推行公共财政,实现区际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税收制度,调节区域经济差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善区域产业结构,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减少中西部地区因价格扭曲而造成的利益流失。
     第七章“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区域经济分工的需要,也是区域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体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但是,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政府间合作大多流于形式;产业同构严重,缺乏合作动力;区际市场发育不平衡,区际合作不充分等问题较为突出。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经验为构建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区域经济合作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原则,互惠互利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以及符合区域规划等原则。此外,应当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与争端解决机制。
     第八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一国(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为了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03年1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它明确了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是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因而也是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重要指南。我国应当完善和落实区域环境规划制度;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监测制度;完善环境资源税收制度;建立区域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第九章“反区域经济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全国市场统一有赖于各区域市场的统一。然而,由于地理区位、行政区划和其他多种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分割的特征较为明显。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垄断与不正当竞争主要表现为设置贸易壁垒,阻碍要素的自由流动;拼政策资源,搞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争夺利益和资源;等等。这不仅妨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不利于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而且损害了国家利益,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权力“租售”,加剧了腐败。为此,应当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地方政绩考核机制,合理定位地方政府;完善和落实《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建议建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跨省区的反区域经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行政制度。此外,应当完善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建议将地方各级政府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行为列为行政诉讼的对象范围,为有关方提供司法救济途径,切实有效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第十章“特别经济区法律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设立各类特别经济区发展自由贸易,促进地区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及为了调整产业布局,推动技术进步,设立和发展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台商投资区、新区等多种类型的特别经济区。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加上地方利益驱动、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以及执法不严等原因,在我国各地纷纷设立各类特别经济区的过程中,也暴露出特别经济区盲目发展,极大地浪费资源;滥用政策资源,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分布不均衡,加剧区际经济差异;产业缺乏关联度,集群性不高;过度依赖优惠政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法律地位不明,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十分有必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备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特别经济区法律体系。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as demonstrated apparent regiona l trait in modernor ancient times, in China or elsewhere,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inherent law of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historica l sou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world aspect, the regiona l trait ma nifests a lo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periods,especia lly in 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adopted bala nced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unbala 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help the nationa leconomy recover and grow rapid ly. However, we hadn’t found a solution to settle theunbala nce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caused some new regiona l economic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regiona l segm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the lack of correspond ing regiona l economic laws is another factor which createsabove problems. In China there is no available authoritative regiona l divisionframework to use, no specia l functiona l department to arrange comprehensively the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 l economic program and policy, noinstru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 to carry out and evaluate the regiona l economicprogram and policy, no effective mecha nism to promote the regiona l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break regiona l blockades, no index and safeguard measures toevaluate the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and no unified regulations of different economicdevelopment area neither. In new historica l era,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State Council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regiona l bala nced development, which mea ns a significa nt change in regiona l economic policy.Therefore, in current time, studying the basic theory of Regiona l Economic Law,constructing more integral lega l systems and provid ing system guara ntee to realize
     regiona l economic bala nced development are urgent tasks in lega l system construction.Chapter 1“Academic analysis on generation of Regiona l Economic Law.”Inthe economic liberal’s view, the regiona l economic problem can be settled throughmarket mecha nism. However, in current time, backward and poverty areas exist innearly all the states, which face serious unemployment, economic depression,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urban ma ligna nt expansion problems. The occurrenceand increasingly serious state of regiona l problems results from ma ny reasons, but thekey cause is the market failure. The market failure ma nifested in ma ny aspects, such asimperfect competition of regiona l economy, incomplete regiona l economicinformation, externality of regiona l economic activities, shortage of regiona l publicproducts, unbala nced development in regiona l economy and unfair distribution and soon.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how that sole marketmecha nism cannot achieve bala nced regiona l economic development. Variouscountries unexceptiona lly adopt governmental regiona l policy to encourage thedevelopment of undeveloped area or take other measures to minimize the gap ofdifferent region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a l intervention, the regiona leconomy shows other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regiona l economic information,bounded rationa lity of loca l government, rent-seeking behavior of loca l department ofeconomic ma nagement and so on. The creation and value of Regiona l Economic Laware to overcome the regiona l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failure, and to provid elega l systems for regiona l economic bala nced and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Chapter 2“The status and constitution system of Regiona l Economic Law.”Regiona l Economic Law is one of the branch laws of economic law. On the one hand,different from other branch economic law, Regiona l Economic Law has its ownadjusted object and the adjusted economic relation shows regiona l traits; on the otherhand, Regiona l Economic Law promotes regiona l economic bala nced development, and minimizes regiona l gap and realizes regiona l economic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The foundation of division of regiona l economic constitution system is the regiona leconomic trait existing in socia l economic relation as the adjusted object of regiona leconomic law. Regiona l Economic Law is an organic connection system which isconstituted by regiona l economic basic law, regiona l economic ma nagementorganization law, economic zone division law, regiona l economic pla nning law,regiona l economic coordinating law, reg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 law, regiona leconomic anti-monopoly law, regiona l anti-unfair competition law, regiona l economic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law, specia l economic zone law and so on.
     Chapter 3“Legisla tive purpose and fundamenta l principle of Regiona lEconomic Law.”There are ma ny different legislative purposes, because the hugedifferent aims of regiona l economic policy due to the various regiona l problemsexist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eas and periods. Our country’s legislative purpose andchief aim should be“promoting regiona l economic bala nced development, minimizingregiona l economic gap, realizing regiona l economic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Regiona l Economic Law of China shall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fundamenta lprinciples, as the combining market-oriented with adequate governmenta l intervention,reasonably divid ing the power of central authority and loca l government, payingattention to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regiona l economy, and promote regiona l economic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Chapter 4“Regiona l economic ma nagement organization law.”There are ma nytypes of regiona l economic ma nagement organization, including specia l coordinatingbody subject to central authority as Hokkaido Regiona l Exploitation Bureau in Japan,Department of Regiona l Planning, Build ing and City Development in Germa ny; andcombining regiona l coordinating associa tion consisting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centralauthority and loca l government, as Appalachia n Regiona l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USA; as well as regional enterprise ma nagement associa tion as TVA in USA. Anyway,there shall be some specia l body or associa tion to be responsible for regiona l pla nningand policy, not regarding how to set up such body and associa tion, and there shall be legislation specifying the constitution, statu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so on. The setup of regiona l ma nagement body in China, always adopts separate functiona ldepartment pattern. Until now, Nationa 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stern Development Office, North East Office, Ministryof Land and Resources,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Office and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have caused multi-cha nnel ma nagement, hard coordination,and waste of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It is suggested to integrate administrative bodyand resources, set up a central governmenta l body to ma nage the whole regiona l issuesand set up combining regiona l coordinating associa tion consisting of representativesfrom central authority and loca l government.
     Chapter 5“The lega l system of economic regiona liza tion and regiona lpla nning.”The co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zone has it owndisciplines. Reasonable economic zone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effectivema nagement and bala 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 l economy. Regiona l pla nning is anovera ll arrangement of regiona l economic and socia l development based on reasonabledivision of regiona l economic zon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 lism, strategy andprospect. Regiona l pla nning is also the foundation to draw med ium-and-long-term cityand department program,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 l economy and socia ldevelopment program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synthesis, overa ll interest andinstructiveness affecting profoundly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 l development.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experiences, without legislative construction and support,bala nced regiona l pla nning and development cannot be realized. Since the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it has been through ma ny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and regiona l pla nning, but some problems come up as its compilation by multidepartmentand coordination failure due to the lack of lega l basis, reasonableframework and working at random. Sort ma nagement of regiona l policy is stipulatedin the outline of eleven-five pla nning, putting forward nationa l ma in body function ofregiona l pla nning that indica ted China economic and regiona l pla nning had enteredinto a new period when emphasizing the guide with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aim to bala nce regiona 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present, we shallurgently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economic pla nning andregiona l pla nning to guara ntee making the economic and regiona l pla nning more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ma in body functionzone and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Chapter 6“The lega l syste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 l economy.”The unbala nce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world.The regiona l gap cannot be minimized only by market mecha nism itself, but also bythe governmental effective intervention to bala nce the regiona l development. From theregiona l situations in USA, England, Germa ny, Japan and so on, minimizing theregiona l gaps needed a long term. To ensure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la ying in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regiona l economy, we shall establish and perfectcorrespond ing lega l system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our regiona leconomic strategy has been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stage of bala nced developmentbetween coastal and inla nd area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Policy, the stage of unbala nced development with coastal area priority after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and the stage of regiona l bala nceddevelopment after 1990s. The overa ll aim to establish regiona l economic bala nceddevelopment law shall prevent equalitaria nism and huge regiona l gap. Therefore, weshould perfect our budget and transfer payment laws and carry out public fina nce torealize regiona l public service equaliza tion; perfect tax regulation to adjust the regiona leconomic gap; perfect government purchase system to support undeveloped andminority area; standardize government investment to optimize industria l structure andbackward area’s infrastructure; reform price ma nagement syste m and pricingmecha nism to minimize loss of interests in mid-western area due to price distortion.
     Chapter 7“The lega l system of reg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Regiona l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regiona l economic division and of regiona lcommon interes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allregions of China develop reg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 rich in content, form and subjec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s unsound regiona l cooperationmecha nism, nomina l cooperation among governments, serious industria l structureassimila tion, absence of cooperation motivation, unbala nced market developmentamong regions, insufficiency of regiona l cooperation and so on. The experience ofinternat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 as EU, APEC, NAFTA, provide lots of beneficia lrevela tions to set up reg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 law. The principle of willingness,equality, mutual bene fit, good faith, market-oriented and adapting to regiona l pla nningshall be complied in reg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side that, we should set up andperfect regiona 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 nism.
     Chapter 8“The lega l system of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 l economy.”Regiona l economic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the nationa l susta inabledevelopment. Regiona 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ca tes that base on existing naturalresource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giona ladvantages and achieve the susta inability of regiona l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ocia 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usta inable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formulated China early 21st centuryPlatform for Action for the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ndica tes that Clearly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a implements the strategy of susta inabledevelopment objectives, basic principles, priority area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ndthe early 21st centur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document. And it is build ing regiona l economic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lega l system an important guide. China should improve and implement regiona lenvironmental pla nning system; establish a regiona l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improve the tax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resources and establish a regiona l ecological interest’s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hapter 9“The lega l system of anti-regiona l economic monopoly and unfaircompetition.”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nationa l marke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ayto improve the socia 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Nationa l market unity depends onthe regiona l market. However, due to geographical location,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and a variety of other reasons, regiona l economic division in China is obvious. Atpresent, regiona l economic monopoly and unfair regiona l competition in China havelots of forms, as trade barriers, impeding the free movement of factors, fighting forpolicy resources, engaging in vicious competition; redunda nt construction, fighting forthe interests and resources and so on. These have not only hindered the formation ofthe unified nationa l market or the rationa 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 l productivity, but alsodama ged the interests of the nation and undermined the legitima te rights and interestsof the consumers, or even to a large extent contributed to the loca l governmentauthority“renting and selling”and exacerbated corruption. Enhance, we should reformand improve the fisca l and tax ma nagement system, the state-owned economyma nagement mecha nism, loca l performa nce evaluation mecha nism and a reasonableposition of loca l governments; improve and implement the Anti-monopoly Law andthe Law on Combating Unfair Competition and propose to establish a inter-provincia l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system independent of loca l governments with the function ofanti-regiona l economic monopoly and unfair competition. Furthermore, we shouldperfect and implement Administrative License Law, and it is suggested to take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acts of loca 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to the scope of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d provide concerning parties judicia l relief channels toeffectively overcome loca l protectionism.
     Chapter 10“The lega l system of specia l economic zones.”Under thebackground of the economic globa lization and increasing regiona l economicintegration,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romote regiona l development through settingup various types of specia l economic zone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order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technology andma nagement experience, and engage in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echnicalexcha nges, as well as to adjust the indus trial la yout and promote technologica lprogress, we have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specia l economic zones, economic andtechnologica l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 exportprocessing zones, bonded areas, the Nationa l Tourism Resort,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s and the new district, and other types of specia l economic zones. However, for thereason of lack ing uniform legislation, coupled with loca l interests driven, andunreasonable performa nce assessment mecha nism as well as la x enforcement, and soon, in the process of setting up various specia l economic zones in the country, itexpose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blind development of specia l economic zones,great waste of resources, abuse of the policy resources and undermining market orderof fair competition; uneven distribution and aggra vate inter-district economic gap;industries lack of correla tion, not clusters, serious relia nce on preferential policies,weak capacity to keep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unknown laws status, chaoticma nagement, and other issues. At present, China is absolutely needed to establish assoon as possible a comprehensive lega l system of specia l economic zones suited toChina's nationa l conditions.
引文
1金相郁著:《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3参见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3页。
    4 G.Myrdal,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 1957, p.53.
    5董玉明:《略论区域经济基本法的制定》,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6期;董玉明、王彤慧:《关于制定区域经济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政府法制》1999年第3期。
    6参见王洪庆等:《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载《经济纵横》2004年第7期;王贻志:《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合作机制评估与分析》,载万斌主编:《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7参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8参见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9李友根:《论经济协调与法制协调》,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453070387.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4日)。
    10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1闫国庆等著:《开发区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12熊哲文著:《法治视野中的经济特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13参见孟庆瑜、赵玮玮:《论西部开发中的区域法治建设》,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文正邦、付子堂主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参见刘水林、雷兴虎:《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观念转换与制度创新》,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15区域、地带和地区都是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表空间。但是严格地讲,区域、地带和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区别。英国学者哈里·理查德逊的著作《区域与城市经济学》中分析这种区别时指出,区域是表示两维空间任一部分的一般性的词;地带是用来表示从边缘区分割的纬度带;地区是指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区域,它有相当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6乔云霞著:《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17参见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18全俄经济区划委员会:《苏联经济区划问题》,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页。转引自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9 Edgar M. Hoover & Frank Giarratani,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Alfred A.Knopf,1984, p.264.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20张敦富:《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1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22当然,不是所有的经济组织活动都由经济法调整,比如企业一般的合同行为是由合同法调整。但是,比如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并购等行为,则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23徐孟洲:《论区域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
    26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27伍伯麟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页。
    28李昌麒、刘瑞复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29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0参见李昌麒、刘瑞复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也有学者将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归结为:不完全竞争、不完善信息、外部性、公共产品短缺、社会分配不公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方面。参见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4页。
    31李昌麒、刘瑞复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7页。
    32参见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33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34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35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36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9页。
    37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38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0页。
    39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8-99页。
    40 Akerlof,G.A.,“The Market fo r‘Lemons’:Quality and the Market Mechanlism”,The Quarterly.Journal ofEconomics,Vol.84,Issue 3(Aug.),1970,pp.488—500.
    41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9页。
    42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7页。
    43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7页。
    44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8页。
    45参见陈钺、汤秀莲主编:《西部大开发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关系及协调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406页。
    46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9-100页。
    47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9页。
    48 See N.kaldor,“The Case for Regional Policie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7,Issue 3,1970,pp.337-347.
    49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50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页。
    51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
    52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0页。
    53 Paluzie and Elisenda, Trade Policy and Regional Inequaliti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Vol. 80, Issue 1, 2001,p67.
    54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页。
    55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56李英勤著:《区域合作与分工——泛珠三角、南贵昆区域合作与贵州经济起飞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402页。
    57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4-85页。
    58 [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平新乔、莫扶民译:《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8页。
    59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60参见李昌麒、刘瑞复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也有学者将政府缺陷的主要表现归纳为信息不完善、有限理性、寻租行为、内部性、不完全竞争等方面。参见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6页。
    61参见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184页。
    62 N.Vanhove and H.L.Klaassen, Regional Policy: A European Approach, London: Saxon House, 1980, p.43.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64参见[美]詹姆斯·布坎南著,平新乔、莫扶民译:《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9-41页。
    65参见张卿:《政府失灵的主要经济表现及其矫正》,载《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
    66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67参见张紧跟:《浅论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8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9页。
    69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70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71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72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73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74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75参见徐孟洲:《论区域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
    76参见孙国华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77参见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78一般认为,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经济关系。至于该范围有多大,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至于经济法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学术界争议不大。
    79张友渔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80参见徐孟洲:《论区域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
    81参见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页。
    82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83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页。
    84杨紫烜:《经济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5页。
    85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22页。
    86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87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页。
    88参见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政府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89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90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91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92 Arthur M. Okun,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Big Trade-Off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5),p.102.
    93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94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95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96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97张丽君等著:《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页。
    98韩继志主编:《政府机构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99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87页。
    100参见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101参见韩继志主编:《政府机构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102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90页。
    10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美国旅游网,http://usa.bytravel.cn/art/mgt/mgtnxhlydkf/,(访问日期:2007年12月28日)。
    104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4-117页。
    105这一机构的名称与职能几经改革:1970年,贸易与工业部(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成立,负责处理区域政策中的工业发展问题;1974年,该部分为工业部(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y)与贸易部(TheDepartment of Trade),区域管理职能由工业部接管;1983年,工业部与贸易部又合并为贸易与工业部,是负责英格兰区域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要部门之一。
    106这9个地区级区域协会分别是:North of England Assembly、Regional Assembly for Yorkshire &Humberside、North West Regional Association、East Midlands Regional 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WestMidlands 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Standing Conference of East Anglian Local Authorities、London & SouthEast Regional Planning Conference、South East Regional Forum、South West Regional Planning Conference。SeeEnglish Regional Associations,Regional Working in England,1998.
    107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86页。
    108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109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110参见唐子来、李京生:《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载《城市规划》1999年第10期。
    111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95页。
    112参见刘水林、雷兴虎:《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观念转换与制度创新》,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113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114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8页。
    115参见诸大建:《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模式及其对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启示》,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433页。
    116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117参见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118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d.gov.cn/govpub/jg/fgw/200606/t20060610_102.htm,(访问日期:2007年10月9日)。
    119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120根据2008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调整为27个,其他机构和单位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121参见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122参见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123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124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125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126参见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179页。
    127参见中国科学院或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128参见王贻志:《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合作机制评估与分析》,载万斌主编:《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129参见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载《城市规划》2004年第11期。
    130参见陈自芳、熊国和编著:《区域经济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转引自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131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32 A. S. 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lanning is thecognitive process of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will do in the event of something happening.
    133 Urban Regeneration: World Heritage Center Program,October 28th 2004: Planning is an act of formulation aprogram for a definite course of action.
    134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35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0页。
    136参见高国力:《美国的经济区划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8月1日。
    137参见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138参见高国力:《美国的经济区划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8月1日。
    139参见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140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4页。
    141参见卞继译:《纽约大都市的发展经验》,载《国外城市规划》1994年第1期,第16页。
    142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143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144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145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1页。
    146例如在编制大伦敦规划时,成立了一个包括32个自治市议会和公共议会代表组成的联合规划委员会。
    147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148参见陈橹、薛海:《从法日经验看政府在协调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5期。
    149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150参见曲卫东:《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研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2期。
    151参见毛其智:《联邦德国的“空间规划”制度》,载《国外城市规划》1996年第4期。
    152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96页。
    153参见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96页。
    154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5参见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260页。
    156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157参见高国力:《美国的经济区划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8月1日。
    158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1页。
    159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页。
    160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页。
    161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48页。
    162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55页。
    163参见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载《城市规划》2004年第11期。
    164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14页。
    165参见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174页。
    166参见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167参见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载《城市规划》2004年第11期。
    168参见贾若祥、肖金成:《日本综合规划对中国规划的启示》,http://www.cre.org.cn/cre2007/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1,(访问日期:2007年8月25日)。
    169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载《城市规划》2004年第11期。
    170参见贾若祥、肖金成:《日本综合规划对中国规划的启示》,http://www.cre.org.cn/cre2007/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1,(访问日期:2007年8月25日)。
    171参见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172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73参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区域合作“大幕”拉开要素市场化步伐需加快》,载《中国证券报》2006年11月8日。
    179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181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182 See P.Krugman,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Policy(2),1998, pp7-17.
    183 Gavin McCrone, Regional Policy in Britain, George Allan & Unwin Ltd, 1969, p.13.
    184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85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著作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238页。
    186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265页。
    187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188参见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189参见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1页。
    190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7页。
    191参见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192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193参见张可云著:《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2页。
    194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363页;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195[法]佩鲁:《略论增长极的概念》,载《应用经济学》1995年第8期。
    196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9页。
    197参见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98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99参见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200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201 See A.P.Thirlawll,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Regional Policy in the Common Market, UrbanStudies(11), 1974, pp. 1-12.
    202参见张丽君等著:《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页。
    203参见[德]J.坦尼鲍姆(Jonathan Tennenbaum):《美国和欧洲的开发经验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载于《中国经济西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470页。
    204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05原法案被批评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206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114页。
    207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176页。
    208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09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210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182页。
    211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212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13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14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215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216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17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218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187页。
    219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20郑长德著:《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221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22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79页。
    223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224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25参见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22页。
    226所谓一、二、三线,是按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一线地区为地处东南沿海的战略前沿。二线地区为中部地区,三线地区为战略后方,包括两大片:一片是云、贵、川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另一片是陕、甘、宁、青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大三线是就全国而言,包括西南和西北;小三线是各省、市、自治区自已的小后方。
    227参见李忠杰主编:《西部大开发战略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9页;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312页。
    228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207页。
    229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9页。
    230参见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231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5页。
    232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217页。
    233 Guanghua Wan, Ming Lu and Zhao Chen,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from With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 Wealth, Mar. 2007, Vol. 53 Issue 1, p51.
    234 Xiaobo Zhang, Kevin H. Zhang, How Does Globalization Affect Regional Inequality Within a Developing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Apr. 2003, Vol. 39 Issue 4, p65.
    235参见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236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37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38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39参见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240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241参见钟小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42参见黄佩华等著:《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243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244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269页。
    245张可云著:《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246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247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248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249参见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页。
    250参见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9页。
    251近年来,猪肉和粮油价格上涨较快。由于担心诱发连环式涨价推动通货膨胀,中央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调控价格。但实际上从总体来看,目前工农业剪刀差还是存在的。
    252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6页。
    2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2页。
    255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230页。
    256李英勤著:《区域合作与分工——泛珠三角、南贵昆区域合作与贵州经济起飞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404页。
    25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5页。
    258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298页。
    259参见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300页。
    260参见冯坚:《欧盟十年:成长的困惑与烦恼》,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11-10/content_1170560.htm,(访问日期:2007年9月5日)。
    261张丽君等著:《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262参见张丽君等著:《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263参见汤碧著:《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1页。
    264参见张丽君等著:《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265参见舒波:《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分析及利益比较》,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66参见靖学青著:《东西部经济合作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267参见尹显萍、王志华:《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68参见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http://www.yfzs.gov.cn /gb/info/ztbd /csjf z/2004-11/15/1533266501.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269参见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533266501.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270靖学青著:《东西部经济合作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340页。
    271参见汤碧著:《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272参见汤碧著:《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1页。
    273参见汤碧著:《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274参见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312页。
    275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276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2页。
    277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278参见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324页。
    279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区域合作“大幕”拉开要素市场化步伐需加快》,载《中国证券报》2006年11月8日。
    280参见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页。
    281参见赵国岭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282参见赵国岭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8页。
    283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284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285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286参见赵国岭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87参见赵国岭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88赵国岭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289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290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6页。
    291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292郭佑:《统一政策法规构建合作机制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合作与发展》,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504102784.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293参见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5页。
    294参见刘洋:《长三角区域规划破解四大难题》,载《国际金融报》2007年4月3日。
    295参见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296参见景体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297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298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299李英勤著:《区域合作与分工——泛珠三角、南贵昆区域合作与贵州经济起飞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151页。
    300参见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375页。
    301吴道富:《试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制建设》,http://www.cel.cn/show.asp?c_id=128&c_upid=8&c_grade=2&a_id=7222,(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302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304许可祝等译:《西班牙公共行政机关及共同的行政程序法》(1992年),载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05参见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07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08孙兵著:《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309 Brunland Commission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10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139页。
    311参见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
    312参见陈述彭著:《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协调发展》,测绘出版社1995年版。转引自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313参见李龙溪:《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载《理论纵横》2005年第l期。
    314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315参见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316 See J.M.Hartwick,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the investing of rents from exhaustible resources, The 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77.
    317参见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318参见潘玉君等:《“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试定义》,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
    319参见曹利军:《区域可持续发展轨迹及其度量》,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2期。
    320参见冯年华、王飞:《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21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322 [美]H·U·福克讷等著,王锟译:《美国经济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7页。
    323参见余永跃著:《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97页。
    324 See Panayotou,Green Markets,pp.14-15.转引自[美]吉利斯、波金斯等著,彭刚、杨瑞龙等译:《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325 See Jeffrey Vincent & ROzali Bin Mohamed Ali,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Malaysia: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4.转引自[美]吉利斯、波金斯等著,彭刚、杨瑞龙等译:《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326 See Tietenberg,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p. 271.转引自[美]吉利斯、波金斯等著,彭刚、杨瑞龙等译:《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327 See Jeffrey Vincent & ROzali Bin Mohamed Ali,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Malaysia: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4.转引自[美]吉利斯、波金斯等著,彭刚、杨瑞龙等译:《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页。
    328参见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4页。
    329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8年1月18日。
    330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331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332参见周宝湘:《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讨》,载《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333参见周宝湘:《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讨》,载《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334参见周宝湘:《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讨》,载《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335参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区域合作“大幕”拉开要素市场化步伐需加快》,载《中国证券报》2006年11月8日。
    336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37参见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135页。
    338 2006年湖北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红头文件《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系列酒的通知》(汉川政办发[2006]11号),给市直机关和各乡镇农场下达喝酒任务,全市各部门全年喝“小糊涂仙”系列酒价值总目标为200万元,完成任务的按照10%奖励,完不成的通报批评。
    339徐士英:《建立长三角区域经济市场秩序的协调制度》,载刘隆亨主编:《中国区域开发的法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340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6页。
    341参见王士如:《行政许可法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飞跃》,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608140597.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342参见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43参见杨建华:《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评估与分析》,载万斌主编:《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34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1日。
    345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46参见沈立人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99-114页。
    347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138页。
    348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349参见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350参见陈东琪、银温泉、臧跃茹著:《打破地方市场分割》,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51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352参见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353 2007年8月由十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8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问题作了更全面的规定。
    354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355参见臧跃茹:《关于打破地方市场分割问题的研究》,载《改革》2000年第6期。
    356参见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357倪红日、张俊伟:《未来十年财政体制改革与完善宏观调节的建议》,载《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7月31日。
    358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359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360参见闫国庆等著:《开发区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61参见闫国庆等著:《开发区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62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363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364参见闫国庆等著:《开发区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365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366参见张召堂著:《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367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30页。
    368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369参见李立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370参见钟坚著:《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264-265页。
    371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230页。
    372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373也有人将这些特别区域统称为“经济特区”或“开发区”。
    374参见成思危主编:《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375参见谷雨:《内地五大经济特区对授权立法寄厚望》,http://www.economy-and-law.com/113-36.htm,(访问日期:2007年9月5日)。
    376参见杨筱:《中国开发区20年功过反思:增长模式将如何调整?》,载《中国经营报》2006年11月12日。
    377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6页。
    378参见张召堂著:《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379参见何清莲、张祥平:《“圈地运动”与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380参见张召堂著:《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381参见《开发区必须在清理中实现转型》,载《南方日报》2007年4月20日。
    382参见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6-477页。
    383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384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385参见张召堂著:《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99-100页。
    386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387参见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6-97页。
    1. [日]丹宗昭信等编:《现代经济法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2. [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 [法]泰·德萨米著,黄建华、姜亚洲译:《公有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 [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孙秋宁译:《反托拉斯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英]凯恩斯著,徐旈木丹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 [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平新乔、莫扶民译:《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9. [美]吉利斯、波金斯等著,彭刚、杨瑞龙等译:《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 [美]德内拉·梅多斯等著,李涛、王智勇译:《增长的极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1. [美]H·U·福克讷著,王锟译:《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 [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著,刘乃全、贾彦利、张学良等译:《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第三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 [英]斯蒂芬·贝利著,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译:《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 [德]赫尔穆特·沃尔曼著,陈伟、段德敏译:《德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 [美]约瑟夫·斯蒂格里兹著,曾强、何志雄等译:《政府经济学》,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
    16.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7. [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 [英]伊夫·梅尼等主编:《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19.全俄经济区划委员会:《苏联经济区划问题》,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日本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和政策法规》,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2.王艳林著:《中国经济法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邱本著:《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5.单飞跃著:《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6.单飞跃、卢代富等著:《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7.叶普万著:《贫困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邓正来著:《自由主义社会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毛寿龙等著:《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0.沈立人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31.李青、叶裕发著:《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32.吴强著:《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陈栋生著:《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3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朱厚伦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6.张耀辉著:《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37.甘霖著:《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武廷海著:《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费洪平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周克瑜著:《走向市场经济——中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整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张紧跟著:《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熊文钊著:《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陈家海著:《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彭月兰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5.钟小敏著:《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46.黄佩华等著:《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47.陈泽明著:《区域合作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陈先勇著:《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当代上海研究所:《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李英勤著:《区域合作与分工——泛珠三角、南贵昆区域合作与贵州经济起飞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51.慕亚平、李伯侨等著:《区域经济一体化与CEPA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2.杨洁勉等著:《大整合: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陈计旺著:《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54.靖学青著:《东西部经济合作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5.赵国岭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6.余凌云著:《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张琦著:《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58.汤唯、毕可志等著:《地方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构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樊丽明、黄春蕾、李齐云著:《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卫兴华著:《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组合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刘亚平著:《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2.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3.孙兵著:《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64.崔满红著:《中国欠发达地区金融、企业、政府协调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5.崔满红、冯鸿周著:《区域金融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6.崔满红著:《区域财政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7.吴浙著:《经济转型与起飞时期的地区差距与区域政策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版。
    68.于刃刚、戴宏伟等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69.卞显红、王苏洁著:《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1.潘小娟著:《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管理制度》,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72.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等:《1997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73.张可云著:《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
    74.刘秉镰、韩晶等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陆大道等著:《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姜德波著:《地区本位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金相郁著:《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78.王维平著:《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余永跃著:《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李克著:《适度差距与系统优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1.余明勤著:《区域经济利益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82.陈东琪、银温泉、臧跃茹著:《打破地方市场分割》,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83.张文祥、刘建民著:《区域垄断资本主义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4.郑长德著:《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85.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计划经济研究所:《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8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乔云霞著:《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张云著:《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89.张召堂著:《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90.闫国庆等著:《开发区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1.熊哲文著:《法治视野中的经济特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2.杨丽艳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3.汤碧著:《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94.张丽君等著:《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钟坚著:《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孙国华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2.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张友渔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4.乔林碧、王耀才编著:《政府经济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5.韩继志主编:《政府机构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李昌麒主编:《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昌麒、刘瑞复主编:《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陶和谦主编:《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10.史际春主编:《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1.杨紫烜主编:《经济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卢炯星主编:《宏观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4.伍伯麟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著作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6.张建平、李红梅、田东霞等编著:《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胡兆量编著:《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
    20.杨龙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张万清等主编:《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容敏德、严江枫主编:《区域合作:欧洲经验与东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3.成思危主编:《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周起业等编:《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魏礼群主编:《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26.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与洽谈会组委会编:《合作发展共创未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05)》,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武友德、潘玉君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颜廷锐等编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29.陈钺、汤秀莲主编:《西部大开发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关系及协调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李忠杰主编:《西部大开发战略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31.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张丽君主编:《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34.陈自芳、熊国和编著:《区域经济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7.张秀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9.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沙安文、乔宝云主编:《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治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景体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3.王荣华主编:《2007年:创新长三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4.梁庆寅、陈广汉主编:《200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5.施祖麟编著:《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6.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刘隆亨主编:《中国区域开发的法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纪晓岚主编:《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文正邦、付子堂主编:《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0.潘文灿主编:《中外专家论国土规划》,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
    1.张卿:《政府失灵的主要经济表现及其矫正》,载《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
    2.张紧跟:《浅论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4.韩凤芹:《国处政府干预地区差距的实践及见解》,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0期。
    5.谭小芬等:《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问题的研究综述》,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6.赵英兰等:《国外解决地区差距的宏观政策及启示》,载《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7.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载《管理世界》1996年第4期。
    8.张可云:《预防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载《战备与管理》2002年第2期
    9.徐孟洲:《论区域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
    10.吴强、李宗植:《美国区域经济政策与政府行为》,载《财会研究》2004年第1期。
    11.陈远生:《美国区域发展政策分析与思考》,载《沿海新潮》1997年第2期。
    12.唐明义:《德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启示》,载《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1期。
    13.姜玲、杨开忠:《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亚太经济》2007年第2期。
    14.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载《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1期。
    15.董玉明:《略论区域经济基本法的制定》,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6期。
    16.董玉明、王彤慧:《关于制定区域经济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政府法制》1999年第3期。
    17.陈橹、薛海:《从法日经验看政府在协调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5期。
    18.徐波:《日本的国土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方针》,载《国外城市规划》1992年第4期。
    19.曲卫东:《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研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2期。
    20.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1.孟庆瑜、赵玮玮:《论西部开发中的区域法治建设》,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2.何清莲、张祥平:《“圈地运动”与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23.曲卫东:《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研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2期。
    24.毛其智:《联邦德国的“空间规划”制度》,载《国外城市规划》1996年第4期。
    25.唐子来、李京生:《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载《城市规划》1999年第10期。
    26.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载《城市规划》2004年第11期。
    27.周宝湘:《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讨》,载《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28.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
    29.李龙溪:《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载《理论纵横》2005年第l期。
    30.曹利军:《区域可持续发展轨迹及其度量》,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2期。
    31.冯年华、王飞:《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2.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3.刘水林、雷兴虎:《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观念转换与制度创新》,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34.王洪庆等:《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载《经济纵横》2004年第7期。
    35.舒波:《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分析及利益比较》,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36.尹显萍、王志华:《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王贻志:《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合作机制评估与分析》,载万斌主编:《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杨建华:《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评估与分析》,载万斌主编:《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诸大建:《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模式及其对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启示》,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4.熊馗、赵民:《区域协调机制的国际比较》,载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5.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6.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7.徐士英:《建立长三角区域经济市场秩序的协调制度》,载刘隆亨主编:《中国区域开发的法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德]J·坦尼鲍姆(Jonathan Tennenbaum):《美国和欧洲的开发经验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载《中国经济西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区域合作“大幕”拉开要素市场化步伐需加快》,载《中国证券报》2006年11月8日。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和走向》,载《经济日报》2006年5月24日。
    3.刘洋:《长三角区域规划破解四大难题》,载《国际金融报》2007年4月3日。
    4.倪红日、张俊伟:《未来十年财政体制改革与完善宏观调节的建议》,载《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7月31日。
    5.杨筱:《中国开发区20年功过反思:增长模式将如何调整?》,载《中国经营报》2006年11月12日。
    6.高国力:《美国的经济区划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8月1日。
    1.李友根:《论经济协调与法制协调》,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453070387.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4日)。
    2.贾若祥、肖金成:《日本综合规划对中国规划的启示》,http://www.cre.org.cn/cre2007/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1,(访问日期:2007年8月25日)。
    3.谷雨:《内地五大经济特区对授权立法寄厚望》,http://www.economy-andlaw.com/113-36.htm,(访问日期:2007年9月5日)。
    4.冯坚:《欧盟十年:成长的困惑与烦恼》,http://news.xinhua net.com/world/2003-11-10/content_1170560.htm,(访问日期:2007年9月5日)。
    5.郭佑:《统一政策法规构建合作机制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合作与发展》,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504102784.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6.吴道富:《试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制建设》,http://www.cel.cn/show.asp?c_ id=128&c_upid=8&c_grade=2&a_id=7222,(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7.王士如:《行政许可法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飞跃》,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608140597.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8.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思考》,http://www.yfzs.gov.cn/gb/info/ztbd/csjfz/2004-11/15/1533266501.html,(访问日期:2007年7月20日)。
    1. [英]乔·肖著:《欧盟法》(第三版)Jo.Shaw,Law of the European Union(3rd edition),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影印本).
    2. N.Vanhove and H.L.Klaassen, Regiona l Policy: A European Approach,London: Saxon House, 1980.
    3. Armstrong H. and Taylor J., Regiona l Economics and Policy, Black wellPublisher, 1985.
    4. Gavin McCrone, Regiona l Policy in Britain, George Allan & Unwin Ltd.,1969.
    5. Brunla nd Commission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Andy Pike, Andrés Rodríguez-Pose and John Tomaney, Local and Regiona lDevelopment, Oxon: Routled ge, 2006.
    7. Richa rdson, H.W., Regiona 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9.
    8. Mitchell A.Seligson and John T.Passé-Smith, Development andUnderdevelopment,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8.
    9. Tietenber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5th Edition,Addison Welsley Longman, 2000.
    10. Myrdal 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Duckworth, 1957.
    11. Storper M., The Regiona l Worl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Economy, New York: Guilford, 1997.
    12. Temple, Regiona l Economics, The Macmilla n Press, LTD, 1994.
    13. Ding Lu and Willia m A.W.Neilson, China’s West Region Development,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 2004.
    14. Edgar M.Hoover & Frank Giarratani,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 lEconomics,Alfred A.Knopf,1984.
    15. J.A.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Hill, 1993.
    16. Roberr Stimson, Roger Stough, and Bria n Roberts, Regiona l Economic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lanning Strategy, Springer Verla g, Berlin, 2002.
    1. Urlan Waannop, Regiona l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in Britain in the 1990,Strrathclyde Papers on Planning, No.27, 1994.
    2. Clayton P. Gillette, the Conditions of Interloca l Cooperation, The Journal ofLaw & Politics, Spring/Summer, 2005.
    3. Xavier & X.Sala-I-Martin, Regiona l Cohesion: Evidence and Theories ofRegiona l Growth and Convergenc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4.
    4. Démurger 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Expla nation for Regiona l Dispa r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 Vol. 29, Issue 1, 2001.
    5. Lin 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Inquiry, Vol.38, No.3, 2000.
    6. Amos, O. M. Jr., Unbalanced Regiona l Growth and Regiona l IncomeInequa lity in the Latter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giona l Science and UrbanEconomics, 18, 1988.
    7. Jia n, T., Sachs, J. D.,Warner, A.M., Trends in Regiona l Inequa lity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7(1), 1996.
    8. Renard, M. F., A Pessimistic View on the Impact of Regiona l Inequa lities,China Economic Review, 13, 2002.
    9. Bolton, R. E., Theory and Policy in Regiona l Science, Annals of Regiona lScience, 38, 2004.
    10. Dail Yang and Houkai Wei, Rura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Regiona lPolicy in China, Asia n Perspective, Vol.10, No.1, 1996.
    11. Akerlof, G. A.,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and the MarketMecha nlism,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Issue 3,1970.
    12. A.P.Thirlawll, Regiona l Economic Dispa rities and Regiona l Policy in theCommon Market, Urban Studies, 11, 1974.
    13. N.kaldor, the Case for Regiona l Policie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 lEconomy, Vol. 17, Issue 3, 1970.
    14. P.Krugma n,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4, 1998.
    15. J.M.Hartwick, Internationa l Equity and the Investing of Rents fromExhaustible Resources, the America n Economic Review, 1977.
    16. Marsha A.Echols, Regiona 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Internationa l Lawyer,Summer, 1997.
    17. Mark Drabenstott,Rethinking Federal Policy for Regiona l EconomicDevelopment,Economic Review, First Quarter, 2006.
    18. Wei, Yehua Dennis, Multisca le and Multimecha nisms of Regiona l Inequa lity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 l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 11, Issue 30, 2002.
    19. Guanghua Wan, Ming Lu and Zhao Chen, Globaliza tion and Regiona l IncomeInequa lity: Empirica 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Wealth, Vol. 53, Issue 1, 2007.
    20. Xiaobo Zha ng, Kevin H. Zha ng, How Does Globaliza tion Affect Regiona lInequa lity Within a Developing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Development Studies, Vol. 39, Issue 4, 2003.
    21. Benneworth P. and Roberts P., Devolution, Susta inability and Local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s on Local Autonomy, Policy-making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Outcomes, Local Economy, Vol. 17, Issue 3, 2002.
    22. Kanbur, R. and X. Zha ng, Fifty Years of Regiona l Inequa lity in China: A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 Reform and Openness, Review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9, Issue 1, 2005.
    23. Porter, M.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Business Review, Vol. 76, No. 6,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