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歌唱背后的“歌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两岸三地”的社会、政治框架中的中文流行歌曲(音乐)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流行歌曲发展的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甄别、梳理,从中整理一条较为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为“三地”间的流行流行歌曲的影响及交流发现一个合理的学术视角来加以阐释。
     在对“两岸三地”的中文流行歌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并对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或重要指标的歌曲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提出发现如下:
     一、中文流行歌曲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品,反映出商业化力量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陆与台湾、香港之间,港台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及其力度,折射出各自的经济发展脉络与文化工业的市场运作的成熟度。
     二、在流行音乐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各方作为文化认同(包括国族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团体认同、性别认同等)的象征资源。
     三、作为中文流行歌曲的分支,方言流行歌曲的语言使用实际就是一种探寻与确认文化身份的工具,对亚文化族群的身份再造和想象具有明显的作用。
     四、在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互动发展过程中,流行歌曲对于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与价值相对单一的社会具有一定程度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化的作用,但向市场的妥协及被收编使得这些流行文化可能的创造力、独立精神逐渐减弱。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focused on Chinese popular songs (music) within the social, political framing across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Region (Three Reg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fter effective analysis and examining up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rning Chinese popular songs, the study has briefed a thread of thought of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inter-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different regions, and provided insight interpretation through a suitable academic angle.
     Upon the basis of thorough observation on Chinese popular songs of different regions across the Straits, and alo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n some typically or representatively important songs, this dissertation lists the main findings as followed:
     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pular songs, as important products of modern cultural industries, reflects that commercialization pays crucial influence upon the development. The involvements and inter-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s Mainland, 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regions, mirror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cultural market opera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2) In/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inese popular song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ymbolizing resources of cultural identity (including national, ethnic, racial, pier and sexuality identities, etc.) by different aspects concerned.
     3) As branches of Chinese popular songs, the songs of Chinese dialects (non-Mandarin dialects) and languages of Taiwan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mirror that the using and selecting of the dialects/langua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of sub-cultural groups.
     4)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al,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environments, to some extents, popular songs have influences of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and value pluralization in a society with relatively close-up environment and value monism. Whereas potential creativity and independence of popular culture were eroded gradually in the process of compromise and appease to marketizati┌br/>
引文
1993:《中国百科全书--音乐·舞蹈》[z],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页644-45。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页644。
    阿达利等(Neil Ardleley,et al.):1989:《音乐之旅》(The Book of Music)[M],徐淑真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版。
    阿达利(贾克·阿达利,JacquesAttali):1995:《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Nois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阿多诺/阿多尔诺(特奥多·威·阿多诺/阿多尔诺,Theodorw.Adorno):2005a:“论流行音乐(上)”[J],乔治·辛普森(George simpson)合作,李强译,载《视听界》(南京),2005年第3期,页46-49。2005b:“论流行音乐(下)''[J],乔治·辛普森(George Simpson)合作,李强译,载《视听界》(南京),2005年第4期,页58-59。2000:“文化工业再思考”[A],载《文化研究(第1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阿尔都塞(路易·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2002:“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e Apparatus)[A],方杰译,载《图绘意识形态》[M],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页133-83。1995:“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A],李迅译,载《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李恒基、杨远婴编,上海:上海丈艺出版社,1995年。
    安德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2003:《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安默尔(克而丝汀·安默尔,Christine Ammer):2001:《音乐辞典》[Z],猫头鹰编译组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1年9月。
    北京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1997:《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毕小舟:1980:“从闭塞到交流的中国大陆乐坛--1979年国内乐坛的一个剖面”[J],载《国外音乐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第15辑。
    边策:2001:“大众音乐传播价值分析”[J],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布迪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2001:《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1997:《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布迪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华康德(L.D.Wacquant): 2004:《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
    蔡德予:1998:“马克思论音乐”[J],载《音乐研究》(季刊),第4期,1998年12月,页62-66。
    蔡明振:2003:《“时代乐府”--“民国”六○年代校园民歌之研究》[D],台北:中国丈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附注:所引论文题目中的“民国”上的引号为笔者所加,题中的“民国六○年代”指1971-1980年。)
    陈秉义(编著):2003:《中国音乐通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陈光兴:1997:“霍尔:另一种学术知识分子的典范”[J],载《当代》(月刊),第122期,1997年10月,台北:合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页20-49。
    陈国权:1998:《“请跟我来”通俗音乐赏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嘉玲、陈倩君:1997:“序论:文化不过平常事”[A],载《情感的事件--香港流行歌词研究》[M],陈清侨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版。
    陈乐融:1989:唱片文案[Z],台湾飞碟、滚石、宝丽金、可登唱片制作,台北:飞碟唱片有限公司发行,1989年5月版。
    陈美燕、杨聪荣:1994:“从香港本土文化看香港人意识之形成”[R](抽印本),香港:香港问题研究会,1994年。
    陈启祥:1995:“香港本土文化的建立和电视的角色”[A],载《香港文化与社会》[M],冼玉仪编,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版。
    陈茜、谢海光:1995:“从流行歌曲解读当代青年文化倾向”[J],载《思想·理论·教育》,1995年第5期,页28-31。
    陈清侨(编):1997:《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评论》[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版。
    陈守仁、劳伟忠:1980:《粤语流行曲综论》[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中大学生报”出版委员会,1980年版。
    陈思和:
    1999:《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志昂:1990:“流行音乐再批判”[J],载《人民音乐》,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1990年第5期,页35-37。
    楚深:1981:“现代民歌会死亡吗?--‘现代民歌'座谈会”[J],载《时报杂志》(台北),第82期,1981年6月。
    储佩成:2001:“论歌词文学形象的创新--兼评《春天的故事》等歌词的创作”[J],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第14卷第3期,2001年9月,常州:常州工学院,页50-55。
    崔健、毛丹青:1998:“飞越摇滚的‘孤岛”'[J],载《文艺理论研究》,上海:中国文艺理论学会,1998年第1期,页39-42。
    崔健、周国平:2001:《自由风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崔健(口述)、朱子峡(整理):2000:“崔健:摇滚十三年一一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之三)”[J],载《当代电视》,北京: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2000年第9期,页25-27。
    戴锦华: 2000:《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999:《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丹新:1983:“令人耽忧的少年歌者”[J],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9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第1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1996:《国语片与时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M],香港:香港市政局,1996年再版(1993年初版)。
    刁新艳:2002:《当代大众文化批判》[D],厦门:厦门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
    杜林(西蒙·杜林,Simon During):2005:“高雅文化对低俗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的讨论”[J],,冉利华译,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页38-48。
    杜文靖:2000:《台湾歌谣歌词呈现的台湾意识》[D],台北: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9月。
    费斯克(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2001a:《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001b:《解读大众文化》(Reading the PPopular)[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01c:“大众经济”[A],载《大众文化研究》[M],吴士余、陆扬、王毅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2000:“大众经济”[A],载《文化研究读本》[M],罗钢、刘象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995:《传播符号学导论》(Introdne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M],张锦华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费斯克(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哈特利(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1993:《解读电视》(Reading Television)[M],郑明椿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冯华:2004:“‘2004年流行音乐专家论坛'综述”[J],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第3期,南京:南京艺术学院,页17-19。
    冯亦同:2000:“不屈的呼号 崇高的诗心--谈《七子之歌》的思想与艺术”[J],载《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第1期,2000年3月,南京:南京师范专科学校,页1-4。
    弗瑞斯(西蒙·弗瑞斯,Simon Frith)1994:“迈向民众音乐美学”(Toward an AAesthetics of Popular Music)[J],张钊维译,载《岛屿边缘》,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摇滚乐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Rock)[M],彭倩文译,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付林(编著):2003:《中国流行音乐20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傅舒汶:2004:《从<鹿港小镇>到<东方之珠>--论罗大佑的音乐创作与其在两岸三地所引发的文化效应》[D],台南:“国立”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傅宗洪:1993:“忧患与祝福的双重变奏--大陆通俗歌曲歌词鉴赏(之一)”[J],载《词刊》,1993年第3期。
    甘怡:1979:“民歌已非初啼--记一次民歌演唱的新貌”[J],载《时报周刊》(台北),第87期,1979年10月。
    甘征、琴声:1981:“也谈《军港之夜》”[J],载《长江歌声》(武汉),1981年第6期。
    高金铃:2003:《香港回归前后的身份认同观察》[D],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高宣扬:2006:《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高谱镇: 2004:《从政治哲学论述探讨多元族群国家认同的形塑》[D],嘉义: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5月26日。
    葛尔纳(艾尼斯特·葛尔纳,Ernest Gellner):2001:《国族与国族主义》(Nations and Nationalism)[M],李金梅、黄俊龙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葛兰西(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983:《狱中札记》(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耿文婷:2003:《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古学斌:2002:“香港人口与香港人”[A],载《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新编》[M],谢均才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版。
    谷淑美:2002:“文化、身份与政治”[A],载《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新编》[M],谢均才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版。
    关大棚、贾召管:1981:“水兵自有水兵爱《军港之夜》满军营”[J],载《长江歌声》(武汉),1981年第11期。
    广东教育》,《:2005:“本月聚焦:《蜗牛》该不该入选爱国主义曲目”[J],载《广东教育》(广州),2005年第7期,页62-63。
    桂丈亚(记录):1978:“唱中国人自己的歌”[J],载《幼狮文艺》(台北),第48卷第5期,1978年11月。
    郭丽娟:2005a:《宝岛歌声(之贰)》[M],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2005b:“多情兄弟的纯情青春梦:颠覆台语曲风的陈异”[J],载《源》(台北),第54期,2005年9/10月,页10-17。
    郭少棠:1996:“‘去殖民地化'与港人身份”[J],载《明报月刊》1996年8月号,香港:明报月刊社,页22-24。
    哈布瓦赫(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2002:《论集体记忆》(On Collective Memory)[M],华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海德格尔:1987:《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韩莉:2004:《“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D],郑州:河南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郝舫:2003:《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修订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何金凤:2004:《国语老歌内容、形式及风格之研究》[D],新竹:“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台湾语言与语文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11月。
    何满子:2001:“文化逆流和抗拒文化殖民地化”[J],载《文学自由谈》,2001年第3期,天津:天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页91-100。
    何蜀:2003:“‘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J],载《文史精华》,2003年第1期(总第152期),石家庄: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页18-31。
    何晓兵:200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J],载《中国音乐》(季刊),2006年第3期,页13-36。
    黄成荣等(黄成荣、赖伟良、邵家臻、李伟伦):2001:“霸权主义下的流行文化:剖析中文金曲的内容及意识研究”[A],载《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M],吴俊雄、张志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1年版,页247-51。
    黄国昌: 1992:《“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M],台北:五南,1992年版。
    黄力之:2001:《当代审美文化史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黄燎原、韩一夫:1992:《世界摇滚乐大观》[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
    黄南翔:1992:“香港历年大事记”[A],载《香港古今》[M],香港:奔马出版社,1992年版。
    黄奇智:2000:《时代曲的流光岁月1930-1970》[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版。
    黄仁:1994:《电影与政治宣传》[M],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黄望南(编):1993:《黄一鹤的电视艺术道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黄裕元:2000:《战后台语流行歌曲的发展(1945-1971)》[D],桃园:(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6月。
    黄湛森(黄落):2003:《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D],香港:香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黄志华:1995:“一种文化偏好”[A],载《香港文化与社会》[M],冼玉仪编,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版。1990:《粤语流行曲四十年》[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
    霍布斯鲍姆(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J.Hobsbawm):2000:《民族与民族主义》(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Myth,Reality)[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霍尔(斯图亚特·霍尔,SMartHall):2000:“文化身份与族裔散罟”(Cultura Identity and Dispora)[A],载《文化研究读本》[M],罗钢、刘象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霍尔(斯图亚特·霍尔,SmartHall)、陈光兴:1998:《文化研究--霍尔访谈录》(Cultural Studies:Dialogues with Stuart Hall)[M],唐维敏译,台北: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霍克海默/霍克海姆(马克斯·霍克海默/霍克海姆,Max Horkheimer)、阿多诺/阿多尔诺(特奥多·成·阿多诺/阿多尔诺,Theodor W.Adorno):1990:《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简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学,现代性:以八、九○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历史重构为例》[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
    江国豪:2004:《非主流音乐之台湾意识研究:以1980年代后之歌曲为例》[D],台北: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江迅:2004:“罗大佑唱出文化中国”[J],载《亚洲周刊》(香港),第18卷第11期,2004年3月。
    江宜桦:2000:《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1998:“当前台湾国家认同论述之反省”[J],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总第29期,1998年3月,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社:页163-229。
    蒋一民:1985:“论音乐审美的低级趣味”[J],载《人民音乐》,1985年第1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杰(马丁.杰):1988:《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M],胡湘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金耀基:2000:“香港:华人社会最具有现代性的城市”[J],载《明报月刊》(香港),2000年第35卷第3期,页28-31。
    金兆钧:2002a:“颠覆还是捧场?”[J],载《读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期,页98-106。
    2002b:《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版.1994:“1994--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与忧患”[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94年第4期,页82-87。
    居其宏:2002:《新中国音乐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卡登(Chr.Kaden,B.R.D.):2000a、2000b:“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上)、(下)”[J],金经言译,载《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年第2期,页134-44;第3期,页124-44。
    孔诰烽:1997:“初探北进殖民主义--从粱凤仪现象看香港夹缝论”[A],载《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评论》[M],陈清侨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版,页53-88。
    邝炼军、李欧:2003:“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J],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第16卷第1期,2003年2月,页45-47。
    勒庞(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2005:《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雷芳:2005:“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载《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2005年7月,页107-109。
    黎熙元:2005:“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与香港人文化认同的再建构”[J],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4月。
    李丁赞:1996:“‘边缘帝国':香港、好莱坞和(殖民)日本三地电影对台湾扩张之比较研究”[J],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6年第21期,页141-70。
    李二仕:2005:“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J],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北京:电影艺术杂志社,页51-57。
    李贵苍:2005:“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的民族视角”[J],载《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页52-57。
    李国庆:1995:“大陆流行乐坛态势”[J],载《音乐生活》,沈阳:音乐生活杂志社,1995年第4期。
    李慧美:2003:《“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台湾歌谣比较及分析之研究》[D],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附注:所引论文题目中“我国”的引号为笔者所加,实指“我国台湾地区”。)
    李兰青:2006:《反叛与皈依的长征路--大众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李凌:1984:《音乐漫话》[M],北京:中国丈联出版公司,1984年12月版。1964:“轻音乐杂谈”[A],载《音乐漫谈》[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年5月版。
    李欧梵:1995:“香港文化的‘边缘性'初探”[J],载《今天》(香港),1995年第1期,页75-80。
    李琪、潘知常:2006:“歌唱与政治--从宋祖英的演唱风格谈起”[J],载《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青岛:青岛大学,页63-75.
    李庆山、李敬:2007:《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李皖:2005:“颂:颂歌与禁歌·政治风云和业余精神--歌从东方来之三”[J],载《读书》,2005年第1期(总第310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页97-107。
    2004b:“雅:古雅·媚雅·高雅--歌从东方来之二”[J],载《读书》,2004年第12期(总第309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页116-22。2004a:“风:风花雪月·乡土风·国风--歌从东方来之一”[J],载《读书》,2004年第11期(总第308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页63-73。2002:“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J],载《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北京: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页68-70。2001:《李皖的耳朵--触摸流行音乐的隐秘脉络》[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李先国:1998:“1979-1982年流行歌词的时代特征”[J],载《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第19卷第2期,1998年4月,衡阳:衡阳师范专科学校,页95-98。
    李晓婷、杨击:2006:“挪用与戏仿:对歌曲《南泥湾》意义流变的符号学解读”[J],载《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号(总第88期),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页110-15。
    李月军、侯尤玲:2001:“近20年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分析”[J],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昆明:云南行政学院,页4-9。
    李治建:2007:《启蒙和流行--中国大陆20世纪70、80年代邓丽君歌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文艺理论)论文,2007年6月。
    梁秉钧:1995:“在雅俗之间思考香港的文化身份”[A],载《香港文化与社会》[M],冼玉仪编,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版。1993:《香港的流行文化》[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梁茂春:2004:“歌曲的‘异化'--论李劫夫的‘语录歌'创作”[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页9-17。2003a、2003b:“论‘语录歌'现象(上)、(下)',[J],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3年第1期,页43-52;2003年第2期,页91-94。2002:“百年风云百年歌--二十世纪中国歌曲创作发展脉络”[J],栽《人民音乐》,2002年第3期(总第431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页10-15。林姮妤:2003:《台湾国家认同争议之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林瑞瑞:2001:《媒介、消费与认同:台湾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剧之效果研究》[D],台北: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林瑞祥:2004:《战后台语的发展与论述》[D],台dE: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林怡伶:1995:《台湾流行音乐产制之研究》[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林原:1996:“港人治港,谁是‘港人'?--试谈‘港人'的文化身份”[J],载《明报月刊》(香港),1996年8月号。
    凌海衡:2004:“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J],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第6期,页69-75。
    刘炽:1980:“对音乐界某些现象的一些看法”[J],载《人民音乐》,1980年第5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刘建成:2001:“政治文化变迁下之两岸关系--论中国民族主义与新台湾主体意识》[D],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研 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刘佳玲:2000:《“香港/人”的显影拼贴--析论“家”与“身份认同”的香港电影论述》[D],台北:天主教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6月。
    刘慕泽:1977:“期待一批--现代的‘陈达”'[J],载《中国论坛》(台北),第3卷第12期,1977年3月。
    刘世鼎:1999:《跨国唱片公司在台湾的历史分析(1980-1998)》[D],台北:夭主教辅仁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刘双:2000:“‘文革'中一首林彪语录歌”[J],载《红岩春秋》,2000年第2期,重庆: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页39-40。
    刘习良(编):1999:《歌声中的20世纪》[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
    刘运理:1981:“摇篮曲中有新意 《军港之夜》传新曲”[J],载《长江歌声》(武汉),1981年第6期。
    刘兆佳:1998:““香港人”或“中国人”:香港华人认同1985-1995''[J],载《转化中的香港:身份与秩序的再寻求》,刘青峰、关小春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8年版,页3-30。1997:“‘香港人'或‘中国人':香港华人的身份认同(1985-1995)”[J],载《二十一世纪》,总第41期,1997年6月,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页43-58。
    刘忠:2001:“国家话语-现代化话语·后现代话语--对当代流行音乐的一种文化释读”[J],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沈阳:沈阳音乐学院,页25-28。
    楼乾贵:1980:“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J],载《人民音乐》,1980年第3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鲁金:1994:《粤曲歌坛话沧桑》[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
    鲁哲:1988:“意义的生产和流通--费斯克《电视文化》述评”[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88年第4期。
    陆鸿基:1995:“香港历史与香港文化”[A],载《香港文化与社会》[M],冼玉仪编,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版。
    陆玉林:2002:“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回顾与反思”[J],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2年7月,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页37-42。
    罗大佑:2002:《昨日遗书》[M],北京:现代出版出版社,2002年版。1991(执笔):((原乡》专辑文案[Z],台北:滚石唱片,1991年发行。1978:“就教于吴宪中先生”[J],载《音乐与音响》(台湾),1978年总第6l期,页173-74。
    罗钢、刘象愚(编):2000:《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罗卡、吴昊、卓博棠:1997:《香港电影类型论》[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版。
    罗云斌、张燚:2007:“流行音乐的祛魅和赋魅--兼评‘超女'现象”[J],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南昌:南昌大学,页134-37。
    洛枫:1995:“从《皇后大道东》到《首都》--流行音乐的后殖民论述”[A],载《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5年版。
    吕剑虹: 1996:“历史·诗意·现实--与香港导演关锦鹏对话”[J],载《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
    吕剑虹、王则蒿:2001:“后回归香港:文化裂隙、文化认同的弥合”[J],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卷第3期,江门:五邑大学,页53-57。
    吕钦文:1976:“为什么不唱?为什么不唱!”[J],载《淡江周刊·民谣演唱会的挑战与反应》(台北),第663期,1976年12月20日。
    马家辉:1993:《都市新人类》[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马杰伟:2002:“电视文化的历史分析”[A],载《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M],吴俊雄、张志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版,页690-92。1996:“电视文化的历史分析”[A],载《电视与文化认同》[M],马杰伟编,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年版。
    麦克劳等:2003:“对传媒效果的理解与误读”[A],载《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张国良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毛克明:2004:“‘文革'时期的‘红色圣歌”'[J],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6期,石家庄: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页84-88。
    毛泽东:2002:“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A],载《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版,页146-57。196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载《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苗延威:1991.:《乡愁四韵--中国现代民歌运动之社会学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年6月。
    闽晔:1999:《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二十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论文,1999年.5月。
    倪匡:1984:《心中的信》[M],香港:博益出版社,1984年版。
    倪美华:1985:“抚今追昔话民歌”[J],载《广播月刊》(台北),第40期,1985年7月。
    宁骚:1995:《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潘知常:1995:《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彭恒礼:2006:“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J],载《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总第84期),页87-96。
    祁渊:1981:“向朱逢博同志进一言”[J],载《人民音乐》,1981年第7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钱彤:2002:“80年代中国内地流行歌曲崛起的社会动因”[J],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沈阳:沈阳音乐学院,页45-50。2000:“论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崛起(下)”[J],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长春:吉林艺术学院,页3-7。
    任丽华:2003:《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论文,2003年4月。
    任丈启:2005:“流行音乐与现代性--中国流行音乐批判”[J],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 卷第1期,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页86-89。
    塞格斯(瑞恩·塞格斯):1999:“世纪之交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J],斯义宁译,载《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页41-44
    赛义德(爱德华·赛义德,Edwardw.Said):2003:《东方主义》(Orientalism)[M],王志弘等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10月第二版。
    沙姆韦(大卫·R·沙姆韦,DavidR.Shumway):2000:“摇滚:一种文化活动”[A],载《摇滚与文化》[M],王逢振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施宇:1982:“访萧新煌先生‘民歌'的时代意义”[J],载《幼狮月刊》(台北),第55卷第4期,1982年4月。
    史文鸿:1997:“文化”[A],载《九七过渡:香港的挑战》[M],郑宇硕、卢兆兴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531-46。1993a:“近年港产片中大陆人的典型化问题”[A],载《香港普及文化研究》[M],史文鸿、吴俊雄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1993b:“许冠杰荣休与其时代的终结”[A],载《社会文化批判》[M],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3年版。
    舒诗伟:1992:“另一种世界大战--民族与国家间的战争”[J],载《岛屿边缘》(台北),1992(5):页75-81。
    水晶:1985:《流行歌曲沧桑记》[M],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版。
    斯特里纳蒂(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2001:《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宋乃翰(编):1962:《广播与电视》[M],台北:台湾商务出版社,1962年版。
    孙大川:1992:“有关原住民母语问题之若干思考”[J],载《岛屿边缘》(台北),1992(5):页75-81。
    孙芝君:1998:“从语言在时代的位阶与功能变换浅说流行歌曲在台湾的发展”[A],载《百年台湾音乐图像巡礼》[M],陈郁秀编,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台湾滚石唱片:1995:《罗大佑自选集》唱片附册[Z],台湾:滚石国际音乐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发行。
    台湾全记录编辑小组、张之杰(编纂):1990:《台湾全记录》[M],台北:锦绣出版社,1990年版。
    谭丽春、吴小玲:2005:“病态社会的典型病例:阿多尔诺视野中的大众文化”[J],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页113-14。
    谭少薇:2000:“饮茶与香港身份认同”[J],载《明报月刊》(香港),第35卷第5期,页18-21。
    谭石:1991:“台湾流行音乐的历史方案--一个初步的观察”[J],载《联合文学》(台湾),第7卷第10期,1991年8月,页72-80。
    陶东风:2006:“文学的祛魅”[J],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长春:吉林省文联。2002a:《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2002b:“官方文化与大众市民文化的互动--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主旋律'电影”[J],载《求索》,2002年第2期,页116-21。
    2002c:《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化与文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998:“超越精英主义与悲观主义--论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J],载《学术交流》,1998年第6期。
    陶晓清:1977:“从‘洋奴'说起”[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45期,1977年3月。
    托尔格(亨利·斯克夫·托尔格,Henry Skoff Torgue):1997:《流行音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王德威:1998:“香港--一个城市的故事”[A],载《如何现代,怎样文学》[M],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王笛:1999:“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对今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J],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页174-86。
    王东明:2005:“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2期,2005年3月,页89-97。
    王凤才:2002:“‘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影响”[J],载《岭南学刊》,2002年第4期,页85-89。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识与历史--‘认同台湾'教科书争议风波的内容与脉络分析”[J],载《台湾史研究》,2001:8(2),页145-208。1998:“光复后台湾族群意识的形成”[J],载《历史月刊》(台湾),第131期,页30-40。
    王赓武:1997:《香港史新编(上、下)》[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
    王宏志:2000:《历史的沉重--从香港看中国大陆的港史论述》[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0年版。1997:“大陆与小岛”[A],载《否想香港--历史·文化·未来》[M],王宏志、李小良、陈清侨编,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页21-132。
    王美珠:1996:“音乐社会学:一门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的学问简介”[J],载《古典音乐》(台湾),1996年第57期,页139-144。1992:“音乐社会学简介”[J],载《美育》(台湾),1992年第26期,页20-26。
    王明珂:1993:“集体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载《当代》(台湾),1993年第91期,页6-19。
    王酩:1990:“谈谈对通俗音乐的看法”[J],载《人民音乐》,1990年第6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王宁:2000:“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与中国”[J],载《文化研究》(第1辑),2000年6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页64-79。1999:“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J],载《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页48-51。
    王启明:2002:《1960年代反叛文化对台湾的影响》[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王思琦:2005:《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论文,2005年6月。
    王薇:1996:“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1”[J],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武汉:武汉音乐学院,页77-80。1995:《文化传播中的当代中国流行音乐》[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传播学论文,1995年。
    王维真:1991:“《收酒矸》与《烧肉粽》--两首台语歌曲的故事”[J],载《联合文学》(台湾),第7卷第10期,1991年8月。
    王意明:1995:“‘金曲'‘金'在何处?”[J],载《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双月刊),1995年第6期,长春:普教研究编辑部,页55-56。
    王英裕:1999:《全球整编与本土共谋:台湾流行音乐工业转变之政经分析》[D],台湾:“国立”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王镇庚:1978:“有关于‘现代创作民歌'的……”[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33期,1978年12月。1976:“从民谣创作演唱会谈起”[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33期,1976年3月。
    王岳川:2001:《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志宏:1978.:“冷眼看中国现代民歌”[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61期,1978年7月。
    韦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维霍夫(雷诺德·维霍夫):1999.:“传媒时代的文化身份和文学功能”[J],载《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页38-40。
    翁嘉铭:1996:《迷迷之音--蜕变中的台湾流行歌曲》[M],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Wicke,Peter:2000:《摇滚乐的再思考》[M],郭政伦译,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乌小花:2003:“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J],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总第71期),页12-16。
    吴高泉:2000:《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两种模式--阿多诺模式和阿尔都塞模式》[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美学)论文,2000年5月。
    吴国祯:2005:《论台语歌曲反殖民的精神》[D],台湾: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7月。
    吴宏:2001:“批评许冠杰”[A],载《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M],吴俊雄、张志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1年版,页214-19。
    吴俊雄:2001:“寻找香港本土意识”[A],载《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M],吴俊雄、张志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页86-95。1998:“寻找香港本土意识”[J],载《明报月刊》(香港),1998年3月号。
    吴乃德:1996:“自由主义和族群认同:搜寻台湾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J],载《台湾政治学刊》(台湾),创刊号,页5-38。
    吴桥:1977:“评史惟亮先生的遗著《论民歌》”[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53期,1977年11月。
    吴清圣(编):1994:《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1975.9-1993.1》[M],台北:台大人文报社,1994年版。
    夏潮》编辑部,《:1978:“民歌座谈会记实”[J],载《夏潮》(台湾),第3卷第6期,1978年6月,页50-63。
    夏建中:2000:“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页91-99。
    香港“北进想像专题小组”:1997:“北进想像--香港后殖民论述再定位”[A],卢思骋执笔,载《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评论》[M],陈清侨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版。
    项筱刚:2003a:“流行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史建设亟需完善的课题”[J],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页84-91。
    2003b:“李凌与五六十年代的流行音乐争鸣”[J],载《人民音乐》,2003年第9期(总第449期),北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页14-17。
    萧凤霞(Siu,Helen F.):1996:“香港再造:文化认同与政治差异”[J],载《明报月刊》(香港),1996年8月号。
    萧海芬:1980:“素描民歌手”[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81期,1980年3月。
    萧炬明:1981:“谈青年歌谣”[J],载《音乐与音响》(台北),第91期,1981年1月,页76-78。
    萧新煌、黄世民:2001:《台湾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M],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版。
    肖建华:2001:“‘大众文化'的哲学思考”[J],载《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页18-21。
    小小:1982:“唱出一季季灿烂的春”[J],载《幼狮月刊》(台北),第55卷第4期,1982年4月。
    谢均才:2002:“历史视野下的香港社会”[A],载《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新编》[M],谢均才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版。
    谢丽君:1997:《战后台湾语言之政治分析(1945-1997)》[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谢冕(编):1996:《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第七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辛雨:2000:“《知青之歌》作者蒙冤纪实”[J],载《文史春秋》,2000年第1期,南宁: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页42-46。
    徐贲:1996:《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徐飞:1995:“美国青年文化?让伍德斯多克告诉你”[J],载《青年研究》,1995年第7期,北京: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页45-49。
    徐友渔:1998:“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J],载《读书》,1998年第1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薛范:1997a、1997b:“‘二战时期'的欧美歌曲(上)、(下)”[J],载《人民音乐》,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1997年第6期(总第374期),页30-31;1997年第7期(总第375期),页43-45。
    薛民、方晶刚:1996:“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J],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页93-98、105。
    严伟:1980:“听李谷一唱《乡恋》有感”[J],载《人民音乐》,1980年第3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颜静兰、陈乐:2003:“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透视--中美流行歌曲的跨文化启示”[J],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6期,2003年11月,页88-94。
    杨国鑫:1998:“台湾客家创作歌曲的形成与发展”[A],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单篇论文(抽印本),1998年。
    张翰璧等(张翰璧、廖经庭、戴正伦):2004:“从‘义民信仰'的建构看客家族群认同的想像”[A],“族群关系与国家发展”学术研讨会,2004年5月1日,台湾:“中央”大学。
    杨克隆:1998:“台湾战后反对运动歌曲的压抑与重生:以解严前后的反对运动歌曲为例”[J],载《台湾人文》,1998年第2号,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页57-86.
    杨弦: 1977:“杨弦的歌”[J],载《书评书目》(台北),1977年。
    杨泽(编):1994:《七○年代:理想继续燃烧》[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版。
    杨祖珺:1983:“《龙的传人》是怎么到北京的?”[J],载《前进》(台湾),第12期,1983年6月18日,页4-8。
    姚诚:1995:“乡土意识与乡土教育--一项理论建构的探索”[A],载《“国小乡土教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台湾:花莲教育大学乡土教学资源研究中心,1995年版,页75-94。
    姚文放:1999a:“都市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J],载《求实学刊》,1999年第1期,哈尔滨:黑龙江大学,页78-83。
    1999b:“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J],载《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总121期),沈阳:辽宁社会科学院,页116-23。
    叶淑明:1998:《全球与本土:台湾流行音乐工业的演变》[D],台北:天主教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叶婷:2005:“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J],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2005年7月,深圳:深圳大学,页99-103。
    叶月瑜:2000a:《歌声魅影:歌曲叙事与中文电影》[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2000b:“两个历史:台湾电影与流行歌曲的互动草稿”[A],载《歌声魅影:歌曲叙事与中文电影》[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页13-37。
    1999:“影像外的叙事策略:校园民歌与政宣电影”[J],载《新闻学研究》,第59期,1999年4月,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页41-65。
    亦咸:1991:“台湾新音乐的颠覆和矛盾”[J],载《联合文学》(台湾),第7卷第10期,1991年8月,页95-98。
    易存国:1997:“阿多诺艺术社会学思想评析”[J],载《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页155-59。
    殷月集:1978:“请重视校园歌曲”[J],载《雄狮美术》(台北),第86期,1978年4月,页110-11。
    于今:1999:《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余光(编):1997:《西洋流行音乐辞典》[Z],台北:同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12月版。
    余少华:2001:《乐在颠错中:香港雅俗音乐文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1年版。
    元邦建:1995:“附录:香港历史大事年表”[A],载《香港史略》[M],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版。
    岳春梅:2006:《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研究(1980-2005)》[D],重庆:西南大学文艺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曾慧佳:1998.:《从流行歌曲看台湾社会(1945-1995)》[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版。
    曾遂今:2004:“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J],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第3期,页20-21。
    2003:《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997:《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996:“社会音乐生产本质结构引论”[J],载《音乐研究》(季刊),1996年9月第3期,页77-84。
    1994:“1992年流行音乐鸟瞰”[A],载《中国音乐年鉴(1993)》[Z],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所、“中国音 乐年鉴”编辑部编,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版,页35-36。
    查建英:2006:《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5月版。
    詹姆逊(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fic Jameson):1998:《快感:文化与政治》(Delight:Culture and Politics)[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詹珮甄:2006:《“周杰伦”现象研究))[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1月。
    张浩:2006:“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J],载《中国音乐学》(季刊),2006年第3期,页117-119、31.
    张茂桂:1993:“省籍问题与民族主义”[A],载《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M],“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编,台北:业强出版公司,1993年版,页233-78。
    张美君:1997:“回归之旅:80年代以来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国情”[A],载《情歌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M],陈清侨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版,页45-74。
    张钊维:2003:《谁在那里唱自己的歌:台湾现代民歌运动史(再版)》[M],台北:滚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版。1994:《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湾现代民歌发展史》[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1992:《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湾现代民歌发展史--建制,正当性论述语表现形式的形构》[D],新竹:(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1991(整理):“流行歌谣词曲作家大事记(初稿)”[J],载《联合文学》(台湾),第7卷第10期,页130-151。
    张燚:2004:《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发展脉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声乐表演及教育)论文,2004年6月。
    张英进:2004:“香港电影中的‘超地区想像':文化、身份、工业问题”[J],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4期,北京:当代电影杂志社,页41-44.
    张育章:1996:“望花补夜--台湾地下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J],载《中外文学》(台湾),第25卷第2期,1996年,页109-29。
    张月爱:2002:“香港文化是否步向‘独立'?-香港歌曲与本地意识”[A],载《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M],吴俊雄、张志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版.
    张志成:1993:“香港的戏梦人生”[J],载《诚品阅读人文特刊》((台湾),1993年第12期,页12-27.
    张志伟:1993:“普及文化研究简述”[A],载《香港普及文化研究》[M],史文鸿、吴俊雄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页74-85。
    章峥:2005:“关于建构青少年审美理想的思考--从流行歌曲《蜗牛》进课堂谈起”[J],载《人民音乐》,2005年,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页70-71。
    赵讽:1990a:“我的一些意见”[J],载《人民音乐》,1990年第6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赵健伟:1993:“崔健被禁演内幕(续二)”[J],载《音乐生活》,沈阳: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93年第3期。1992:《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中国摇滚备忘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赵勇:2006:“标准化与伪个性化:流行音乐的基本特征--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生产理论”[J],载《新乡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第1期,2006年1月,页33-36。2005a:“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J],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页168-76。
    2005b:“大众文化”[J],载《外国文学》,2005年(5月)第3期,页66-73。
    2003a:“崔健的摇滚与反抗的流变史”[J],载《书屋》,2003年第1期,长沙:书屋杂志社,页70-74。
    2003b:“从精神涣散到听觉退化--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接受理论”[J],载《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3月)第1期,页44-48。
    甄克斯(克里斯·甄克斯,Chris Jenks):2000:《文化》[M],俞智敏、陈光达、王淑燕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
    郑德仁:2002:“上海--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A],载《上海老歌名典》[M],陈钢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郑恒隆:1987:《台湾民间歌谣》[M],台北:南海出版公司,1987年版。
    郑惠生:2002:“论审美时尚的流变规律”[J],载《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期,页25-39.
    郑凯同:2005:《主流与独立的在思考:文化价值、音乐产业与文化政策的思辨与探讨》[D],台北: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系传播硕士论文,2005年1月。
    郑敏:2005:“从音乐奖项格局中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属性--以音乐传播学视角”[J],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武汉:武汉音乐学院,页125-30.
    郑育:2003:“音乐流行探微”[J],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都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中国时报编辑部(编):1995:《台湾:战后五十年:土地、人民、岁月》[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钟荣富:2002:“台湾语言政策与实际语用的现况”[Z],发表于客家公共政策研讨会,2002年6月21日举行.
    周蕾:1995a:“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九十年代香港的后殖民自创”[J],载《今天》(香港),1995年第1期,页185-206。1995b:《写在家国之外》[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1995年版。
    周婷玉:2002:“MTV:毁誉裹挟中的生存与发展”[J],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总第174期),页55-60.
    周宪:2000:“精荚的和民粹的?--两种文化研究范式及其启示”[J],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周宗伟:2005:“中国摇滚乐与城市青少年文化”[J],载《音乐艺术》,2005年第2期,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页98-103。
    朱国华:1999:“蒙着红布的呐喊--接近崔健”[J],载《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卷第2期,1999年5月,页109-112。
    朱介英:1979:“中国现代民歌--这一代年轻人谱成的心声”[J],载《爱乐之友》(台北),第46期,1979年12月。
    朱梦慈:2000:“多重选择的声音--水晶唱片”[J],载《摇滚客》,2000年复刊号第一期,页14-26。
    朱耀伟:2002a:“香港故事引言”[A],载《香港文学@文化研究》[M],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版。2002b:《本土神话:全球化年代的论述生产》[M],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版。
    庄永明: 1997:“由台湾歌谣看台湾史”[A],载《音乐台湾一百年》[M],台北:白鹭鸶基金会,1997年版。
    庄元:2005:“音乐学视野中的当代音乐传播研究”[J],载《音乐研究》(季刊),2005年(3月)第1期,页67-74。
    Adomo,Theodor W.:1991:The Cultn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M],London:Routledge,1991.
    Althusser,Louis:1971: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A],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Ang,I.:1985:Watching Dallas: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M],Methuen,1985.
    Balibar,Etienne & Wallerstein,Immanuel:1991:Race,Nation,Class:Ambiguous Identities'[M]trans.Chris Turner,New York:Verso,1991.
    Billing,Michael:1995:Banal Nationalism[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
    Bourdieu,Pierre: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Brace,Tim:1991:Popular Music in Contemporary Beijing:Modern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J],in Asian Music,Vol.22,No.2(Views of Music in China Today),Austin,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Spring-Summer 1991,pp.43-66.
    Brace,Tim.& Friedlander,P:1992:Rock and roll on the new long march:popular music,cultural identity,and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in Rockin'the Boat:Music and Mass Movements[M],R.Garofola ed.,Boston,1992,pp.115-27.
    Carey,James W.:1989: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M],London:Unwin Hyman Inc.,1989.
    Chow,Rey(周蕾):1992:Between Colonizers:Hong Kong's Postcoloniai Self-Writing in the 1990's[J],in Diaspora,2:2,Fall 1992.
    Clayton,Buck,with Elliot,Nancy Miller:1987:Buck Clayton's Jazz World[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de Kloet,Jeroen(高伟民 ):2001:Let Him Fuckin' See the Green Smoke beneath My Groin:The Mythology of Chinese Rock[A],in Post-modernism and China[M],Arif Dirlik & Zhang Xudong eds.,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pp.239-279.
    Eagleton,Terry:2000:The Idea of Culture[M],Blackwell Publishers and Polity,2000.
    Friedlander,Paul:1991:China's 'Newer Value' Pop:Rock-and-Roll and Technology on the New Long March[J],in Asian Music,Vol.22,No.2(Views of Music in China Today),Austin,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Spring-Summer 1991,pp.67-81.
    Frith,Simon:
    1992:The Cultural Study of Popular Music[A],in CulturalStudies[M],Lawrence Grossberg,Cary Nelson & Páula A.Treichler,eds.,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1992.1997:Music and identity[A],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M],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eds.,London,UK:Sage Publications,1997,pp.108-26
    Frith,S.& Home,H.:1987:Art into Pop[M],London:Methuen,1987.
    Gold,Thomas B.:1993:Go with Your Feelings:Hong Kong and Taiwan Popular Culture in Greater China[J],in The China Quarterly,No.136(Special Issue:Greater China),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December 1993,pp.907-25.
    Gramsci,Antonio:1985:Selections from Cultural Writings[A],in David Forgacs and Geoffrey Nowell-Smith eds.trans.William Boelhowe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Habermas,J(u|")irgen:1996:The European Nation-state -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Limits: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A],in Mapping the Nation[M],Gopal Balakrishnan(eds.),London/New York:Verso in association with New Left Review,1996,pp.281-294.
    Hall,Stuart:1995: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A],in Modernit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M],S.Hall,David Held,Don Hubert,Kenneth Thompson(eds.),London Cambridge,UK:The Open University,1995.
    1996:Introduction:Who needs identity?[A],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M],Stuart Hall & Paul du Gay (eds.),London,UK:Sage Publications,1996,pp.1-17.
    Harem,C.:1991:Music and radio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in Asian Music,Vol.22,No.2(Views of Music in China Today),Austin,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Spring-Summer 1991,pp.1-42.
    Ho,Wan-chung:2000: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A Review of Socio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the 1980s[J],in Popular Music,Vol.19,No.3,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October 2000,pp.341-53.
    Hobsbawm,Eric J.:1990: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Myth,Reality[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Huang,Hao:2001:Yaogun Yinyue:Rethinking Mainland Chinese Rock 'n' Roll[J],in Popular Music,Vol.20,No.1,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January 2001,pp.1-11.
    Jones,A.E:1992:Like A Knife:Ideology and Genre hz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M],Ithaca,NY,1992.Lain,T.C.& Ip,S.C.:1997:The Rhythm of Music:Teacher's Handbook,3rd ed.[M],Hong Kong,1997.Lee,Joanna Ching-Yun(李正欣 ):1992a:All for Freedom:The Rise of Patriotic/Pro-democratic Popular Music in Hong Kong in Response to the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A],in Rockin' the Boat:Mass Music and Mass Movements[M],Reebee Garofalo,ed.,Boston:South End Press,1992,pp.129-47.
    1992b:Cantopop Songs on Emigration from Hong Kong[A],in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M],Vol.24,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1992,pp.14-23.
    Lull,James,ed.:1992: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M],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92.
    Mellor,Roy E.H.:1989:Nation,State and Territory:A Political Geography[M],London:Routledge,1989.
    Rasolofondraosolo,Zafimahaleo & Meinhof,Ulrike H.:2003:Popular Malagasy musi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J],in AILA Review,Vol.16,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2003,pp.127-48.
    Siu,Helen F.(萧凤霞 ):1996:Remade In Hong Kong:Weaving Into the Chinese Cultural Tapestry[A],in 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M],Tao,T.L.and D.Faure(ed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6,pp.177-96.
    Turner,Graeme:1990:British CulturalStudies:An Introduction[M],London,Sydney & Wellington:Unwin Hyman Inc.,1990.
    Weller,P.R.:1994:Resistance,Chaos and Control in China:Taiping Rebels,Taiwanese Ghosts and Tiananmen[M],London,1994.
    Williams,Raymond:1983: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London:Fontana Paperbacks,1983.
    Witzleben,J.Lawrence:1999:Contopop and Mandapop in Pre-Postcolonial Hong Kong:Identity Negot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s of Anita Mui Yim-Fong[J],in Popular Music,Vol.18,No.2,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ay 1999,pp.241-58.
    Wong,C.P.:1996:Cui Jian:Rock musician and reluctant hero[J],in ACMR Reports,9/1,1996,pp.21-32.
    北京晚报》,《:1991.7.29:“三地明星同台表演 香港忘我大汇演盛况空前”[N],载《北京晚报》(北京),1991年7月29日,第5版。1984.8.30:“中央电视台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千里共婵娟'晚会 实况录像将于中秋之夜向全国播出”[N],载《北京晚报》(北京),1984年8月30日,第4版。
    北京音乐报》,《:1980.2.25a:“优美动人的佳作”[N],载((北京音乐报))(北京),1980年2月25日,第1版。1980.2.25b:“博采众长,自成一路--给歌唱家李谷-同志的信”[N],载《北京音乐报》(北京),1980年2月25日,第2版。
    程绮瑾:2008.4.24:“唱起山歌反水库”[N],载《南方周末》(广州),2008年4月24日,第D21版。
    胡续冬:2008.4.29:“客家新民谣与诗歌的力量”[N],载《第一财经日报》(上海),2008年4月29日,第C7版。
    歌曲》,《:1980:“获选的‘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十五首曲目'评选活动”[J],载《歌曲》,1980年第3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页32。
    何音:1983.7.25:“俗不可耐的《小螺号》又吹响”[N],载《北京音乐报》(北京),1983年7月25日,第3版。
    胡红波:1975.12.21:“‘民歌'不是这样”[N],载《“中央”日报》(台北),1975年12月21日,第10版.
    今人:1993:“重视学校音乐教育 创作良好音乐环境”[N],载《音乐周报》,1993年第45期,北京:北京市文化局。
    李建复:1995.7.12:“时光虽逝,美会留下”[N],载《自由时报》(海外版),1995年7月12日,C6版副刊<发现自己的歌>。
    李凌:1980.7.17:“‘流行歌曲'及其演唱风格杂谈”[N],载《重庆日报》(重庆),1980年7月17日。
    李修鉴:1993.4.5:“补破网”[N],载《自立晚报》(台湾),1993年4月5日。
    粱文道:2004.10.20:“爱国宣传是在对谁宣传呢?”[N],载《明报》(香港),2004年10月20日,第A6版。
    林行止:2004.10.14:“实事求是爱国 口是心非误国”[N],载《信报》(香港),2004年10月14日,第12版。
    罗明威(整理):1998.4.26:“流行曲中的香港世界”[N],载《时代论坛》(香港),第556期,1998年4月26日,第一版。
    毛继增:1981.1.25:“此种模仿应该防止”[N],载《北京音乐周报》(北京),1981年1月25日,第1版。
    莫沙:1980.2.10:“毫无价值的模仿--评电视片《三峡传说》中的一首插曲”[N],载《北京音乐报》(北京),1980年2月10日,第2版。
    苹果日报》,《:2004.10.10:“市民投诉《心系家国》短片涉洗脑”[N],载《苹果日报》(香港),2004年10月10日,第A10版。
    钱善华:1976.2.2:“我看‘现代民歌'”[N],载《“中央”日报》(台北),1976年2月2日,第3版。
    沈尊光: 1983.6.25:“天涯化咫尺 歌声传心声--首都音乐家与侯德健亲切聚会”[N],载《北京音乐报》(北京),1983年6月25日,第3版。
    涂敏恒:1981.2.14:“校园歌曲已渐走下坡/流行歌曲将再度抬头”[N],载《民生报》(台北),1981年2月14日,第10版。
    翁嘉铭:1989.12.23:“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语言:摆脱得了过去,摆脱不了商业性格--‘新罗大佑'上台”[N],载《中时晚报》(台北),1989年12月23日。
    吴殿卿:2006:“叶飞上将与流行歌曲冲击波”[J],载《百年潮》,2006年第2期,北京: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页59-63。
    2005:“叶飞上将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通俗歌曲冲击波--著名音乐家、海政文化部原副部长胡士平访谈记”[J],载《党史博览》,2005年第1期,郑州: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吴柱国:1976.1.12:“‘中国现代民歌集'名称并无不当”[N],载《“中央”日报》(台北),1976年1月12日,第10版(“中央”副刊)。
    肖复兴:2005.3.24:“爱国歌曲:好大一棵树”[N],载《南方周末》(广州),2005年3月24日,D26版。
    小模:198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歌曲编辑部举办‘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J],载《歌曲》,1980年第2期,北京:中国音乐家协会,页29。
    谢世忠:1988.6.18-19:“从罗大佑到……‘台北'象征,80年代的曲词表意”(上)、(下)[N],载《自立晚报》(台北),1988年6月18、19日,台北:自立晚报社.
    亚洲周刊》,《:2003:“杨利伟旋风吹走香港郁闷”[J],载《亚洲周刊》(香港),卷17:46,2003年11月16日。
    羊城晚报》,《:1980.11.4:“前不久,《北京晚报》举办了一个‘新星音乐会',听众欢呼到--‘新星是属于我们的!'”[N],载《羊城晚赧》(广州),1980年11月4日,第4版。1984.9.29:“今晚,她将在荧屏上引吭高歌”[N],载((羊城晚报》(广州),1984年9月29日,第4版。1984.11.20:“胡耀邦爱唱《我的中国心》”[N],载《羊城晚报》(广州),1984年11月20日,第1版。
    杨弦:1995.7.12:“精神领域的后花园”[N],载《自由时报》(海外版),1995年7月12日,C6版副刊<发现自己的歌>。
    音乐周报》,《:1990.6.8:“《音乐研究》编辑部召开会议 座谈当前音乐创作问题”[N],载《音乐周报》(北京),1990年6月8日。
    银杏:1980.12.23:“龙的传人抓泥鳅/小手冷冷掐温柔”[N],载《中国时报》(台北),1980年12月23日,第9版。
    永恒:1977.12.5:“从音乐的民族性谈 ‘中国现代民歌'的归属”[N],载《台湾新生报》(台北),1977年12月5日,第9版。
    余光中:1976.2.13:“民歌的常与变”[N],载《“中央”日报》(台北),1976年2月13日,第12版(“中央”副刊)。1981.7.30:“现代民歌渡海记”[N],载《联合报》(台北),1981年7月30日,第8版.
    袁蕾:2003.10.30:“黄霑:其实人间尽耳聋”[N],载《南方周末》(广州),2003年10月30日。
    乐之:1981.1.25:“如此宣扬令人费解”[N],载《北京音乐周报》(北京),1981年1月25日,第2版。
    张金鹏:1981.2.10:“要容忍不同的艺术风格”[N],载《北京音乐周报》(北京),1981年2月10日,第2版。
    张鹏:1998:“闪亮的日子--台湾歌坛百张最佳专辑回顾(5)”[J],载《音像世界》(上海),1998年第2期。
    张淑英:1988.8.8:“从名演员跌为阶下囚,后来又重新获得了自由……迟志强演唱《悔恨的泪》”[N],载《羊城晚报》(广州),1988年8月8日,第1版。
    张英:2005:“《蜗牛》2001年就进教材了”[N],载《南方周末》(广州),2005年3月24日,D25版。
    赵沨:1990.9.15:“从两个否定、两个怪胎谈起”[N],载《中国音乐教育》(北京),1990年9月15日。
    甄平:1980.3.25:“发扬艺术民主 促进艺术繁荣”[N],载《北京晚报》(北京),1980年3月25日,第2版。
    果子离:2001.8.16:“札记校园民歌的片段印象”[EB/OL],原载:PC Home个人新闻台:一座孤读的岛屿;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vid=640,2001年8月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10月。
    黄纯彬:2005a:“试论客家流行歌曲1”[EB/OL],下载URL:http://www.hakka.cn/cms/article.php/6,最后浏览日期:2006年9月。
    2005b:“试论客家流行歌曲2”[EB/OL],下载URL:http://www.hakka.cn/cms/article.php/2,最后浏览日期:2006年9月。
    2005c:“试论客家流行歌曲3”[EB/OL],下载URL:http://www.hakka.cn/cms/article.php/3,最后浏览日期:2006年9月。
    蒋勋:2006:“思想起,30年前的悼念:李双泽”[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 /news/article.php?storyid=478,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孔令华:2005:“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EB/OL],下载UR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view.isp?id=1966,最后浏览日期:2005年9月。
    蓝岛:2005:“民歌手杨祖珺”[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 .php?storvid=163,2005年8月27日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林离离:2005:“评论:说说台湾民歌运动”[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 /article.php?storyid=441,2005年3月30日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林淑宜:2006(重贴):“高子洋:用音乐创作来记录生命”[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vid=337,2006年1月2日重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刘昊:2005:“台湾民歌运动始末”[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 /article.php?storyid=91,2005年7月16日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马杰伟:1998:“三十年电视随想录”[EB/OL],下载URL: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md9807/iul_front.htm.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马世芳:2001:“那个莫名其妙的禁歌年代”[EB/OL],载《五四三音乐报》,2001年第83期,台北:五四三音乐站;下载URL:http://music543.com/newsletter/newsletter83.htm#11;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2003:《杨祖珺,李双泽、美丽岛,及其他》(以“和泥派”笔名发表),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47,最后浏览时间:2007年10月。
    民歌小站:2006:“评论:民歌运动30年”[EB/OL],载: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42,2006年1月8日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10月。
    Prodigy(汇编):2000:“秘密基地--1990年代台北独立音乐场景”,《独立不完全参考》汇编Vol.1[EB/OL],汇编文字来源于“音谋笔记”博客(下载URL: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005819.html),2000年5月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6年10月。
    宋祥瑞:2003:“1984:中央电视台与港台明星--中央电视台1984年春节晚会邀请台港歌星事件的阐释学研究”[EB/OL],写于2003年10月,载“文化研究网”,URL: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 .asp?id=5458,最后浏览:2007年9月。
    Veron's Blog:2005:“关于杨祖瑁”[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 ?storyid=46,2005年6月11日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10月。
    吴锦勋:2001:“专访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EB/OL],下载URL:http://www.54tsinghua.cn/classic/journalism/chuanbo /whyjiu/M.994650423.A.htm,2001年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6年10月。
    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3:“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EB/OL],下载URL: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9/16/0916265.htm,2003年9月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10月。
    杨祖瑶:2005.11.18(重贴):“官员!官员!你擦亮眼!”[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90,2005年11月重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10月。
    叶月瑜:2005(重贴):“台湾电影与流行歌曲的互动--一九七五-一九九五:人、事、电影、歌曲”[EB/OL],原载:《新青年》,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tyid=15;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佚名:2007:“而今我相信一一记《龙的传人》作者侯德健”[EB/OL],下载URL:http://lodayu.org/sjwz/zgrw/096.htm.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3月。
    乐多日志:2006a(2006.5.14重贴):“李建复--龙的传人/归/忘川/鸡园”[EB/OL],转引自:民歌小站,下载URL:http://www.tonight.tv/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64;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2006b(2006.7.27重贴):“关正杰--常在我心间.爱你不分早晚”[EB/OL],下载URL:http://blog.roodo.com /muzikland/archives/1936124.html;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9月.
    中国新闻周刊:2003:“演唱会上最孤独的人”[EB/OL],原载《中国新闻周刊》,下载URL:http://sk.cnlu.net//modules/news /article.php?srotyid=22,2003年5月发贴,最后浏览日期:2007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