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及其变迁(1920-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圣约翰大学1879年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创办于上海西郊,起初叫圣约翰书院,1906年在美国注册升级为大学。圣约翰大学的卜舫济接任校长后,突飞猛进地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全国著名教会大学,吸引众多富商官宦子弟入学。作为一所西方背景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校园生活具有浓重的西洋色彩。
     本文作者对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产生了兴趣,仔细阅读有关约大的档案资料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往的校史写作中视为重要的事件:如校园建筑的增加、学制的变更、学潮的突发、校庆典礼、政权鼎革,对校园日常生活的改变非常微弱。校园生活在圣约翰大学的历史上表现出强劲的韧性,也就是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貌似重大的事件其实并不重要,风浪过后校园内还是一如既往地运转,但漫长的立案问题却给校园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于是本人萌发了从约大校园生活的变迁来重新书写校史的意愿。
     本文的论述即由此展开,详细描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课余生活、校园组织,并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考察很有争议的宗教教育实际效果问题。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对校园生活的具体描述,而是希望把它作为分析历史的工具,对约大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做出新的解释,以弥补和修改主流叙述的既定模式。第三章六三学潮的研究,从日常组织和生活规律探讨学潮借助哪些日常结构迅速爆发,分析学潮的远因是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个人恩怨、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中西教员之间的不平等待遇等。并从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探讨学潮的最终走向及其结果。第四章主要讲述持续20年之久的立案问题对圣约翰大学悠久传统的形塑作用,亦即政治权力对校园生活的介入。最后一部分有关校友组织的内容,它是校园生活的延伸,毕业生通过校友组织与校内生活互动互利,成为圣约翰大学不可多得的外围保护屏,校友们在解决校内问题上发挥作用。
ST.John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1879 by missionaries of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under the leading of old president F.L.H.Pott, ST.John University became more and more famous in China in 20 century. Many students from riches and honor family came into the University forming its western style college life.
     When reading the materials of the ST.J University's archives, the author found everyday life of campus changed little with the important events, such as the increasing of the buil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students' striking, but changed deelply with the long way of registration to the government. The dissertation aimed to rewrite the history of ST.J University throught the everyday life of campu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preface gave a brief introduca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maked a dynamic exploration on the aspects of ST.J University campus from 1920 to 1937, focusing on its students orgnizations, physical education, entertainment time, etc.Under the help of everyday life history, chapter three explored the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strike in 1925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of erupting of the strike and its ending. Chapter four illustrated how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changed the tradition of the campus, in dealing with the registration problem. The last part involved the alumni orgernization, which was the extending of the college life.
引文
1 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月版.
    2 张仲民:《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的个案研究评介: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二十一世纪》,2005年第6期.
    3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 熊月之、周武主编:《圣约翰大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 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新史学》,17卷4期,2006年12月,279页.
    2 连玲玲:《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以民国上海百货公司店职员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5期,2007年3月.
    3[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月,149页.
    1 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 “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新史学》,17卷4期,2006年12月.
    1 苏公隽:《我所了解的圣约翰大学》,《纵横》1996年11期.
    2 郑朝强:《我所知道的圣约翰大学》,《中华文史资料文库》17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512页.
    1 郑朝强:《我所知道的圣约翰大学》,《中华文史资料文库》17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513页.
    2 《李承基先生访问记录》,黎志刚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75辑,2000年,88页.
    3 薛鎮曾:《圣约翰学生的衣食住》,《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2-24页.
    4 谢文通:《学生制服》,《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6页.
    1 薛錪曾:《圣约翰学生的衣食住》,《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2-24页.
    2 ST.John Dial Oct.31,1924.
    3 薛錪曾:《圣约翰学生的衣食住》,《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2-24页.
    4 薛鎮曾:《圣约翰学生的衣食住》,《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2-24页.
    5 何南绍:《圣约翰学生的消遣》,《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14页.
    6 《李承基先生访问记录》,黎志刚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口述历史丛书75辑,2000年,89页
    1 ST.John.Dial.Nov.1923-Apri.1924.
    2 衷慥:《失望》,《约翰年刊》1926年,44页.
    3 大部分的学生组织是面向大学生的,有个别的组织也设立中学部,所以此处统计的人均团体数只针对大学生的人数.
    1[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帕斯隆(Jean-Claude Passeron)《继承人》,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3页.
    1 而恭:《夕阳芳草话万航》,《约翰年刊》1931年,225页.
    2 由于民国时期大学人数很少,每一年级包括所有系别的同学.
    3 ST.John Dial DcC.7.1923.
    1 《乙丑级史》,《约翰年刊》1925年,39页.
    2[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38页.
    3 圣约翰大学编:《圣约翰大学50年史略》,无出版日期,45页.
    1[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100页.
    2 《林语堂全集》第十卷,270页.
    2 ST.John Dial Mar.21,1924.
    4 有复旦大学、之江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南洋大学.
    5 南洋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1 A Review of the Year,1923-1924,《约大年刊》1924年,213页.
    2 ST.John Dial Dec.14,1923.
    3 后来担任文理学院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是约大内最有地位的中国教员.
    4 ST.John Dial,Nov.30-Dec.26.1923.
    1 翁之达:《丁卯级史),《约翰年刊》1924年,83-85页.
    2 《丙寅级史》,《约翰年刊》1925年,72页.
    3 Annual Report of ST.John's Middle School,1926-1927,Q243-73.
    1 Editorial,The Johnnean 1928,p5.
    2 Charles Chang:Half A Century,The Johnnean 1928,p224.
    3 Annual Report of ST.John's Middle School,1928-1929,by J.R.Norton,Q243-73.
    4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to ER.Grave,1922-1923,Q243-67.
    5 民侠:《教会学校的学生》,《青年进步》第52册,1922年4月,转引自《为教会教育服务的团体和机构》,无出版信息.
    1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第6页.
    2 苏公隽:《我所了解的圣约翰大学》,《纵横》1996年11期.苏公隽1916-1921在圣约翰读中学和大学.
    3 于树生:《饭堂中》,《圣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5页.
    4 《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第50页.
    1 Annual Report to President Pott,1925-1926,Q243-72.
    2 John.W.Wood letter to F.L.H.Pott,Oct.22,1929,Q243-1-226.
    3 约大U.C.A.在1924年大学与中学分开.
    4 ST.John Dial,《圣约翰周刊》1924年1月18日和1924年2月29日.
    1 Annual Report of Art and Science college to President Pott,by Elly.1923-1924,Q243-67.
    2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rt to F.R.Grave,1923-1924,Q243-67.
    3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to F.R.Grave,1931-1932,Q243-68.
    4 Annual reoort of President Port to F.R.Grave,1922-1923,Q243-67.
    5 《1924年校历》,《圣约翰年刊》1924年.
    1 吴宗周:“耶诞忆语”,《约翰年刊》1924年,22页.
    2 ST.John Dial.1924年1月11日,第3版.
    3 ST.John Dial,1924年11月7日-1925年1月9日.
    4ST.John Dial,1924年1月18日,第4版.
    1 《1920年中华基督教学校青年会统计表》,《民国九年度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绩报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编行,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56-13-35.
    2 蒋翼振:《学生生活之一斑》,《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10页.
    3 《约翰年刊》1926年,117页.
    4 上海新新公司经理,新新创始人李敏周之子.
    1 《李承基先生访问记录》,黎志刚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0年版,339页.
    2 ST.John Dial,1924年3月28日,第二版.
    3 1931-1932年度卜舫济校长给郭主教报告,圣约翰大学档案Q243-1-68.
    4 Wen-Hsin Yen,The Alienate Ac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Council on East Studies,Havard University and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0.p66.
    1 ST.John Dial,1923年12月14日,第2版.
    2 ST.John Dial,1924年1月11日,筇1版.
    3 ST.John Dial,1924年3月28日,第2版.
    4 ST.John's College,Report for the Year 1911.1912.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07页.
    1 《中国代表团的建议》,《教育季刊》第4卷第3期,1928年9月,第27页.
    2 《李承基先生访问记录》,黎志刚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0年版,第66-67页.
    1 Report of Middle School,1926-1927,Q243-73.
    1 谢泳:《1949年前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与政府地关系》,陈远主编:《逝去的大学》,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240页.
    2 卜舫济向上海主教郭斐慰的年度报告1923-1924,Q243-67.
    3 刘祖侒:《五卅后之约翰》,《约翰年刊》1926年,中文部第3页.
    1 超麟,《帝国主义屠杀上海市民之经过》,《向导》,第117期(1925年6月6日).
    2 亦称”六三事件”.
    3 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107页.这一叙述模式从1925年就开始,在光华大学历年的校内刊物中反复讲述.包括上引书在内的研究圣约翰大学的著作中,基本都沿袭了这种说法.
    4 出身上海富豪家庭,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的后代,高中时在圣约翰附中就读,毕业后顺利升入圣约翰大学化学系.见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4页.
    1 陈秉池,《学生自治会》,《约翰年刊》,1925年,195页.
    2 在突发事件中,如1924年江浙军阀混战打到上海真如时,自治会负责向校方申请放假,很受学生欢迎.
    3 依立,《从约翰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说到收回教育权》,《中国学生》卷1期12,(1929年12月).
    4 《约翰大学学生离校风潮始末》,《中华教育界》卷15期1,(1925年7月),2页.
    5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7页.
    1 《申报》,1925年6月1日,第13版.
    2 《申报》,1925年6月2日,第14版.
    3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0页.
    4 1894-1967,圣约翰大学毕业,赴美留学获华盛顿大学教育学硕士,1921年回国在东南大学和圣约翰大学任职.资料来源江苏省武进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武进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938页.
    5 刘桂秋,《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钟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7页.
    6 郭昌文,《脱离约翰之经过》,《光华年刊》,1926年,53页.
    1 《申报》,1925年6月3日,第10版.
    2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1页.
    3 《申报》,1925年6月2日,第14版.
    4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2页.
    5 《申报》,1925年6月3日,第10版.
    6 予其,(经历六三事件的圣约翰大学学生),《从学生生活到教员生活》,《中国学生》卷1期5(1929年5月),17页.
    1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3页.
    2 《上海圣约翰大学及附属高中提前暑假事实说明》,《申报》,1925年6月6日,第3版.
    3 The ST.John's Dial,1925年6月5日,第1版.
    4 The ST.John's Dial,1925年6月5日,第1版.
    5 《申报》,1925年6月4日,第14版.
    1 约翰大学生致卜舫济函件,无日期,Q243-819,转引自《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126页.
    2 《离校教职员致约翰同学会书》,钱基博编,《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卷》,无出版时间.
    3 《申报》,1925年6月4日,第14版.
    4 《王嘉琪脱离约翰同学会》,《商报》,1925年6月7日,头版. 离校人数低于1925年.
    1 《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离校学生会二次宣言》,《申报》1925年6月9日,第10版.
    2 卜舫济向上海主教郭斐慰的年度报告1924-1925,Q243-67.
    3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6页.
    4 卜舫济向上海主教郭斐慰的年度报告1924-1925,Q243-67.
    5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231页.
    6 《新闻报》,1925年6月20日,第3张第3版.
    1 《约翰年刊》1926年,中学部.
    2 University closes session because of unsettled state of Affairs.ST.John Dial,Jun.5,1925,p1.
    3 Report of EL.H.Pott to E R.Gtave,1924-1925,Q243-67.
    4 卜舫济向上海主教郭斐慰的年度报告1924-1925,Q243-67.
    5 朱承勋,《六三与国学》,《光华周刊》,卷1期8,(1927年6月4日).
    6 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67页.
    7 畏垒,《如何救济约大退学之青年》,《商报》,1925年6月7日,第1张第2版.
    1 黎志刚,《李承基先生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0》,66-67页.
    2 1925年为圣约翰大学二年级学生,后脱离约大.
    3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9页.
    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着,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群氓的时代》,5页.
    2 《约翰年刊》,1925年,75页.
    3 《光华大学两年大事记》,《光华年刊》,1927年,97页.
    4 校园内的横向分层表面上看很模糊,甚至是不为外人所知,但在当事人心中却是异常鲜明.
    5 林语堂,《八十自叙》,亦见谢泳,智效民等着,陈远编,《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148 页.
    1 对于学生交际圈的考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此条结论来自于1924年到1926年《约翰年刊》中毕业生之间离别赠言.就一般常识而言,多数情况平日好友在毕业时才愿意互赠美言,有些赠言中明确说明某某君乃吾好友也,从这些只言词组中可以简单勾画出重重迭迭,隐蔽于细小琐事中的人脉关系.再加上对1924到1925年约翰英文周刊文本细读,大致可以判断出他们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
    2 胡苇:《周有光访淡录:留点空间,让学生的兴趣自由生长》,《中国教师》,2004年第4期.
    3 任嘉尧,《光华大学史略》,《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59辑:解放前上海的学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60页.
    4 《约翰离校学生消息》,《申报》,1925年7月2日,14版.
    5 《约翰年刊》,1925年,133页.
    6 《约翰年刊》,1925年,无页码.
    7 The ST.John's Dial,Sep.26,1924,p.4.
    8 The ST.John's Dial,Mar.14,1924,p.1.
    9 《约翰年刊》,1925年,131页.
    1 李欧梵着,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序。
    2 这是当时约大学生提出的概念,意为同一省份的学生来往比较密切,学生之间籍贯的分界明显。
    3 《江西同乡会》,《光华年刊》,1926年。
    4 佑南,《血泪精神》,《光华年刊》,1926年,163页。
    5 中学部7人,孟宪承(国文部主任)、洪北平、伍叔党、何仲英、林轶西、顾荩丞、蔡观明,大学部10人:钱基博、金秋涛、蒋湘青、张振镛、陶士玮、于星海、吴邦伟、周子彦、朱荫璋、薛迪靖。据苏公隽,
    《光华大学的诞生和变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常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辑存》第4辑,内部数据,1963,页135。一说为16人,无陶士玮,据《离校教职员致约翰同学会书》,钱基博编,《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卷》,无出版时间。朱荫璋后来又回到圣约翰大学任教。
    1《申报》,1925年6月2日,第14版。
    2 Exracts from the President annual report,1921-1922,Q243-67.
    3 Report of Committer on Definition of Terminology and Salary,Q243-76.
    4 Annual report of Middle School,by J.R.Norton,Aug.2.1924.Q243-72.
    5 孟宪承,《教会中学国文教学问题》,《天籁》,卷14期14,(1925年5月15日)。
    6 《中国籍教师住房需求备忘录》,Q243-22。
    7 上文中提到六三事件中全体中国籍教员参加了教授会议并通过了罢课案,是由于当时情况危机,中国籍教员强烈要求参加会议,在约大历史上是一个特例。
    8 颜惠庆着,吴建雍、李宝臣、叶凤美译,《颜惠庆自传:个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46页。
    1 《新闻系工作报告1933-1934》,Q243-1-76。
    2 刘桂秋,《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钟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4页。
    3 孟宪承,《教会中学国文教学问题》,《天籁》,沪江大学学生自治会半月刊,卷14期14,(1925年5月15日)。
    4 朱承勋,《六三与国学》,《光华周刊》,卷1期8,(1927年6月4日)。
    5 《离校教职员于约翰学校当局往来致信函》,钱基博编,《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卷》,无出版时间。
    6 离校教职员于约翰学校当局往来致信函,《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卷》,无页码。
    1 郑逸梅,《卜舫济纪念古柏教授》,《逸梅杂札》,(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58页。
    2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6页。
    3 畲贻谦,《祝我光华》,《光华年刊》,1935年,5页。
    4 潘迪民,《丁卯级级史》,《光华年刊》,1927年,54页。
    5 《申报》,1925年6月5日,第10版。
    1 1924年获全校中文演讲比赛冠军,《约翰年刊》,1925年,153页。
    2 Jeffrey N.Wasserstrom,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The view from Shanghai(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37.
    3 李恩廉,《六三忆语》,《光华大学同学会成都分会庆祝母校甘周年纪念特刊》,1935年6月3日,16页。
    4 《南洋大学消息》,《申报》,1925年6月5日,第10版。
    5 Jeffrey N.Wasserstrom,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The view from Shanghai,p.44.
    6 《民国日报》,1925年6月7日,第2张第3版。
    1 《申报》,1925年6月5月,第10版。
    2 《丁卯级级史》,《光华年刊》1926年,85页。
    3 《申报》,1925年6月14日,第15版。
    4 《宣告离校后之约翰学生》,《民国日报》,1925年6月6日,第2张第4版。
    5 《申报》,1925年6月6日,第10版。
    6 《申报》,1925年6月8日,第14版。
    7 《约翰大学全体退学》,《民国日报》1925年6月4日,第3张第12版。
    8 《申报》,1925年6月6日,第10版。
    1 《申报》,1925年6月7日,第15版。
    2 F.L.H.Pott ktter to P.H.Tai,Jun.18,1925,Q243-865,F25-45.转引自《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124页。
    3 《申报》,1925年6月1日,第13版。
    4 《申报》,1925年6月6日,第3版。
    5 约大及附中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约翰大学及附属中学全体学生声明脱离学校纪事》,《醒狮周报》,1925年6月13日,第5版。此文乃学生自己叙述六三事件原委细节最详尽的一篇。
    1 《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离校学生会二次宣言》,《申报》,1925年6月9日,第10版。
    2[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巨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00页。
    3 F.L.H.Pott letter to H.C.Mei,Jun.16,1925,Q243-865,F25-45.转引自《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124页。
    4 《圣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启事》,《申报》,1925年6月8日,头版。
    5 翟志成,《集体记忆与历史真实:“平型关大捷'的建构与解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期51,159页。
    6 程湘帆,《中国基督教教育问题》,《天籁》,卷14期10(1925年3月16日)。
    7 关于”文化侵略”一词的形成与发展,参见陶飞亚着,《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3页。
    1 《申报》,1925年6月8日,第14版。
    2 畏垒,《如何救济约大退学之青年》,《商报》,1925年6月7日,第1张第2版。
    2 李恩廉,《六三忆语》,《光华大学同学会成都分会庆祝母校甘周年纪念特刊》,1935年6月3日,17页。
    4 《申报》,1925年6月9日,第10版。
    5 《申报》,1925年6月10日,第15版。
    6 《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63页。
    7 《商报》,1925年6月13日,第4张第2版。
    8 《离校学生第二次宣言》,《申报》,1925年6月9日,第10版。
    1 郭昌文,《脱离约翰之经过》,《光华年刊》,1926年,51页。
    2 《圣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高校学生近况》,《新闻报》,1925年6月10日,第3张第3版。
    3 佛,《敬告约翰离校学生》,《民国日报》,1925年6月9日,头版。
    4 陈启天,《评约翰大学退学风潮》,《醒狮周报》,1925年6月13日。
    5 余家菊,《约翰大学退学事件感言》,《醒狮周报》,1925年6月13日。
    1 程中行,《约翰大学风潮之痛言》,《醒狮周报》,1925年6月13日。
    2 《上海画报》,第3期(1925年6月12日)。
    3 《申报》,1925年6月7日,第15版。
    4 《申报》,1925年6月11日,第14版。
    1 《申报》,1925年6月15日,第11版。
    2 《申报》,1925年6月15日,第11版。
    3 P.T.Li:"Nanyang and ST.John's:Abrief survey of 22years",《约翰年刊》,1926年,233页。
    4 The ST.John's Dial from Sep.1924 to Jun.1925.
    5 The ST.John's Dial from Nov.1924 to Jan.1925.
    6 姚璋,《光华诞生的前夕》,《光华年刊》1934年,14页。
    7 Record of meeting of E.C.C.I.A.Q234-222。
    1 Record of meeting of E.C.C.I.A.Q234-222。
    2 Record of meeting of E.C.C.I.A.Q234-222。
    3 Record of meeting of E.C.C.I.A.Q234-222。在圣约翰大学的档案中对此会议的实况,与会者的现场发言内容及其表情都有详尽的记录,让后人们可以窥见当时争论的白热化程度,以及各大学对六三事件的整体印象和约大所处的不利地位(不是作者主管猜测)。
    4 真,《约翰南洋的赛球谣》,《中国学生》卷1期11(1929年11月),26页。
    5 《申报》,1929年12月21日,第11版。
    1[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76页。
    2 明若,《幼儿的光华五周岁》,《中国学生》,卷2期6(1930年6月),22页。
    3 马人松,《我所认识的光华》,《光华年刊》,1935年,11页。
    4 《副教务长薛迪靖谈话(四月七日)》,《光华通信》,1939年6月1日。
    5 《新生谈话:教务长容启兆谈话(四月三日)》,《光华通信》,1939年6月1日。
    1 《商报》,1925年6月17日,第2张第4版。
    2 张祖陪,《离校后的趣话(一)》,《光华年刊》,1926年,195页。
    3 《光华大学两年大事记》,《光华年刊》,1927年,99页。
    4[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236页。
    5[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109页.
    6 《社会学会闭幕》,《光华周刊》,1卷1期(1927年4月8日)。
    7 《六三同志会收归约翰教育权运动》,《光华周刊》,卷1期1(1927年4月8日)。
    8 《光华大学新计划》,《中华教育界》第十六卷十二期,1927年6月。
    9 Report of F.L.H.Pott to F.R.Grave,1926-1927,Q243-68.
    10 《六三约翰离校同志会》,《光华年刊》,1927年,168页。
    1 柏,《对于圣约翰大学复活的感想》,《光华周刊》,卷3期6(1928年4月23日)。
    2 穴奸,《苦闷的生活之反抗》,《光华周刊》,卷4期1(1928年11月12日)。
    3 如是,《从霞飞路到大西陆》,《光华周刊》,卷4期3(1928年11月26日)。
    4 未名,《三言两语》,《光华周刊》,卷4期5(1928年12月17日)。
    5 顾惠人,《十字路口的光华大学》,《光华年刊》,1926年,198页。
    6 曾纪送,《十周年纪念感言》,《光华年刊》,1935年,10页。
    7 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后成为著名语言学家,1925年五卅运动离开圣约翰大学,入光华大学。
    8 胡苇,《周有光访谈录:留点空间,让学生的兴趣自由生长》,《中国教师》2004年第4期。
    1 程湘帆在沪江大学的演讲稿,《中国基督教教育问题》,《天籁》,卷14期10(1925年3月16日)。
    2 张元济 letter to F.L.H.Pott,Mar.31,1927,Q243-222。
    3 《圣约翰大学档案》,无标题Q243-222。
    4 潘序祖,《离校后的几件小事》,《光华年刊》,1935年,无页码。
    5 邢鹏举,《中国教育界之危机及光华之使命》,《光华年刊》,1927年,214页。
    6 潘序祖,《留校后的几件小事》,《光华年刊》,1935年,4页。
    7 梁克任,《愿教育界同人,一致反抗教育党化》,《天籁》,卷17期5(1927年10月31日)。
    1 储安平,《我们的级长潘柄麟》,《光华周刊》,卷4期4,(1928年12月10日)。
    2 《反奴化教育的空气》,《光华周刊》,卷3期6(1928年4月23日)。
    3 《约翰大学该倒槽》,《光华周刊》,卷3期8(1928年5月6日)。
    4 North China Daily News,Jun.20,1928。转引自陆灵艳,《上海圣约翰大学立案问题研究》,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 F.L.H.Pott letter to Rockfeller Foudation N.Gist.Gee,Jan.20,1928,Q243-222.
    6 Report of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to F.L.H.Pott,May.25,1928,Q243-68.
    7 F.L.H.Pott to John W.Wood F,Dec.18,1929,Q243-227。
    8 王清,《从约翰大学五十周年纪念回想到五卅惨案》,《大夏月刊》,卷2号2(1929年12月)。
    9 明若,《幼儿的光华五周岁》,《中国学生》,卷2期6(1930年6月)。
    1 沈云龙,《光华大学杂忆》,《传记文学》,卷39期3。
    2 沈云龙,《光华大学杂忆》,《传记文学》,卷39期3。
    3 勉:《半篇小说》,《光华大学半月刊》1933年六三专号,5页。
    4 潘永颐口述,2007年5月18日,地点:上海梅园邨饭店。潘永颐现为圣约翰大学美国东部区校友会会长。
    5 周有光:《文化畅想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244页。
    1 蒋翼振:《丙寅杂录》,《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25页。
    2 K.K.Nyien(严家淦):The Class of 1926,The Johnnean 1926,p52。
    3 刘祖人安:《五卅后之约翰》,《约翰年刊》1925年,中文部3页。
    4 《学生自治会》,《约翰年刊》1926年,134页。
    5 John.A.Ely:Annual Commencement,The Johnnean 1926.p223.
    6 《巳己级》,《约翰年刊》1926年,97页。
    1 熊月之、周武主编:《圣约翰大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1 缪秋笙:《基督教中等教育概况》,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一期,1931年,46页。
    2[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钜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1 《中国教育部颁布关于教会学校注册六条》,《教育季刊》1921年7月,转自张维桢:《教会学校立案问题》,《天籁》十四卷九期,1925年,第4页。
    2[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9曾钜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3 缪秋笙:《基督教中等教育概括》,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一期,1931年,46页。
    4 张维桢:《教会学校立案问题》,《天籁》十四卷九期,1925年3月,第4页。
    5 张维桢:《教会学校立案问题》,《天籁》十四卷九期,1925年3月,第4页。
    6 吴雷川:《基督教教育与国家教育的关系》,中华续行委办会编订:《中国基督教会年鉴》,1927年,60页。
    7 洪如圭:《教会学校注册问题》,《天籁》十五卷五期,1925年10月,第5页。
    8 吴雷川:《基督教教育与国家教育的关系》,中华续行委办会编订:《中国基督教会年鉴》,1927年,60页。
    9 杨名声:《中国基督教教育最近之趋势》,中华续行委办会编订:《中国基督教会年鉴》,1927年,51页。
    1 《政府公报》,第3459号(1925年11月20日),《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4辑,第784页。
    2 College Conference Report:Registration of Christian Colleges,Feb.1926,Q243-18.
    3 《远东时报》,Q243-18。
    4 Abstract of letter Dr.Leighton Stuart from Beijing,Dec.30,1925,Q243-18。
    5[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111页。
    1 ST.John's Dial,May.21,1926,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2 Findings of Chritian Education Committee,Feb.1926,Q243-18。
    3 Annual Report to President Pott,1925-1926,Q243-72.
    1 杨名声:《中国基督教教育最近之趋势》,中华续行委办会编订:《中国基督教会年鉴》,1927年,52页。
    2 A Survey of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As It Applies to Private and Mission Schools,Q243-17.
    3 Y.L.Lee letter to Sanford.C.C.Chen and E.W.Wallace,Sep.19,1926,Q243-18.
    4 Abstract of letter Francis C.M.Wei to Dr Frank Rawcinson,Francis C.M.Wei letter to E.W.Wallace,Jan.3,1927,Q243-19.
    1 洪如圭:《教会学校注册问题》,《天籁》十五卷五期,1925年10月,第5页。
    2 吴雷川:《基督教教育与国家教育的关系》,中华续行委办会编订:《中国基督教会年鉴》,1927年,62页。
    3 Editorial,Chinese Recorder,June,1929,pp.359-360.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33页。
    4 《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央日报》1930年3月29日,第二张第二版。
    5 《汉口日报》1926年12月19日,Q243-19。
    6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to F.R.Grave,1926-1927,Q243-68.
    1 缪秋笙:《基督教中等教育概况》,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一期,1931年,53页。
    2 The Status of Christian Education in Chekiang Under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Mar.1927,Q243-19。
    3 E.C.C.E.A.letter to Presidents,Jan.14,1927,Q243-18.
    4 Letter from E.C.C.E.A.Jul.16,1927,Q243-18。
    1 Abstract of J.K.Lingle letter from Fuh Siang school,Mar.11,1927,Q243-693.
    2 洪维清:《这样的方是“光华”》,《光华年刊》1927年,第217页。
    3 F.L.H.Pott letter to W.H.Taylor,Feb.16,1927,Q243-1-222.
    4 F.L.H.Pott letter to W.H.Taylor May.17,1927,Q243-1-222.
    1 F.L.H.Pott letter to Frak.D.Gamewell,Nov.16,1927,Q243-19.
    2 F.L.H.Pott letter to Frak.D.Gamewell,Nov.16,1927,Q243-19.
    3 F.L.H.Pott letter to Rochefeller Foundation N.Gist.Gee,Jan.20,1928,Q243-1-223.
    4 C.C.E.A.与蔡元培部长和杨杏佛副部长的非正式会谈记录,Q243-20。
    5 C.C.E.A.与蔡元培部长和杨杏佛副部长的非正式会谈记录,Q243-20。
    1 《取缔教会学校之中央复函》,《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第四卷第三期,1928年9月。
    2 《中大令各校加党义课程》,《申报》1928年8月27日,第12版。
    3 《上海特别市中小学党义教师检定委员会发给证书》,《申报》1928年8月27日,第12版。
    4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to F.R.Grave,1927-1928,Q243-68.
    5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to F.R.Grave,1927-1928,Q243-68.
    6 A Survey of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As It Applies to Private and Mission Schools,Q243-17.
    7 Action of National Council on Registration of Schools in China.Oct.9,1928,Q243-20。
    1 F.L.H.Pott letter to R.T.Shields of Cheeloo University,Nov.15,1928,Q243-20。
    2 F.L.H.Pott letter to L.H.Schultz,Dec.4,1928,Q243-1-223.
    3 F.L.H.Pott letter to Samuel.M.Shoemaker,Feb.18,1929,Q243-1-223.
    4 Report of Committee to Interview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Q243-20.
    5 F.L.H.Pott letter to Dr.John W.Wood of Church Mission House in New York,Dec.18,1929.Q243-227.
    6 立羽新:《私立学校立案问题》,《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三期,1929年5月26日。
    7 Letter from Herman.C.E.Liu,Mar.26,1929,Q243-20.
    1 Informal Report of Committee to Study Registration Appointer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 ST.John University,Jun,1929,Q243-20。
    2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1928-1929,Q243-68.p69.
    3 F.L.H.Pott letter to Dr.John W.Wood of Church Mission House in New York,Dec.18,1929.Q243-227.
    1 Memorandum on Registration,Especially in Regard to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Q243-693,p105.
    2 John W.Wood letter to F.L.H.Pott Jan 10,1930.Q243-21。
    3[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钜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页。
    4 Kuomintang's Proposal to seal ST.John University,Ediwin S.Cunning Director General Letter to Stirling Fesserden Esquire,Jan.15,1930,上海档案馆工部局档案全宗号U1-3-3854.
    1 F.L.H.Pott letter to Y.T.Tsur(周诒春)Jan.31,1930,Q243-1-222.
    1 《教育部训令第一二九号》,《教育部公报》第二卷第七期,1930年2月16日,第24页。
    2 《教育部通令各省市对教会学校应注意各点 严密查察随时取缔》,《中央日报》1930年2月12日,第三张第四版。
    3 缪秋笙:《基督教中等教育概况》,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十一期,1931年,55页。
    4 F.L.H.Pott letter to James H.Pott.Mar.6,1930,Q243-21。
    5 F.L.H.Pott letter to O.S.Liu.April.10,1930,Q243-21.
    1 Notes of a Conference with Dr.Chiang Mon-lin,Minster of Education of the Nationalist Govemment,,May 71930.(Confidential) Q243-21.
    2 F.L.H.Pott letter to William Z.L.Sung(沈嗣良) New York,May.16,1930,Q243-694.
    3 Notes of a Conference with Dr.Chiang Mon-lin,Minster of Education fo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May 7 1930.(Confidential) Q243-21.
    1 是东亚大学、建设大学、上海艺术大学、华国大学、新民大学、中华艺术大学、光明大学、上海文法学院、群治大学。《已准立案及已令停闭之私立大学暨学院之名单》,《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61期,1930年7月6日。
    2 赓夔:《私校立案》,《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99期,1931年4月5日。
    3 赓夔:《对于私立学校之期望》,《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79期,1930年11月9日。
    4 上海市教育局通告:《学生家长注意》,《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99期,1931年7月19日。
    5 上海市教育局通告:《学生家长注意》,《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周报》第99期,1931年7月19日。
    6 无锡锡光职业中等学校陆润圃给沈嗣良信函,无年代,Q243-29.
    1[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111页。
    2 John W.Wood letter to F.L.H.Pott Jun 27,1930.Q243-22。
    3 Memorandum concerning registration by Rev Frank.L.Norris,Jul.1930,Q243-693.
    1 Comment of Memorandum by Bishop Norris On Registration of Schools in China,by Rt.Rev.John Hind D.D.Bishop of Fukien,Q243-693.
    2 Annual report of F.L.H.Pott to F.R.Grave,1929-1930,Q243-68.
    3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Jun.19,1930,Q243-22。
    1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Jun.2,1930,Q243-21。
    2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Feb.6,1930;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Mar.6,1930,Q243-21.
    3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Sep.18,1930,Q243-22.
    4 F.L.H.Pott letter to O.S.Liu.Sep.2,1930.Q243-22.
    5 John W.Wood letter to F.L.H.Pott,Sep.16,1930,Q243-176,28-31.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46页。
    6 "National Council of the Episcopal Church about Registration of Chinese School."Oct.7,1930,Q243-22。
    1 John W.Wood letter to F.L.H.Pott Sep.17,1930.Q243-22。
    2 F.L.H.Pott letter to parents of student,Dec.19,1930,Q243-23。
    3 F.L.H.Pott letter to Shoemaker,Sep.9,1932,Q243-26.
    1 Annual report of the ST.John's Middle School for Academic year 1931-1932.by J.R.Norton,Q243-75.
    2 Annual report of the ST.John's Middle School for Academic year 1931-1932.by J.R.Norton,.Q243-75.
    3 Annual Report of Arts and Science For Academic year 1933,Jul.20,Q243-75.
    4 Report of the dean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for the academic year1935-1936,Q243-77.
    1 Aletter of a student to F.L.H.Pott,Feb.7,1936..Q243-214.
    2 《校友季刊》,第二卷第二期,1936年1月。
    3 Archie T.L.Tsen(陈宗良) letter to F.L.H.Pott,Dec.1,1930..Q243-23.
    4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Dec.22,1930,Q243-22.
    5 《私立大学立案标准》,《中央日报》1930年7月5日,第三张第四版。
    6 “教育部订定私立大学、专科学校奖励与取缔办法”(1930年8月2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80页。
    1 《中央日报》1930年8月21日,第三张第四版。
    2 《沪特市内已立案私大报告新办法》,《中央日报》1930年7月9日,第三张第四版。
    3 《党政视察员视察金大报告》,《中央日报》1930年9月9日,第三张第四版。
    4 《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一览表》(1936年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306-310页。
    1 Statement of Purpose as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Relationship Committee,Q243-23.
    2 F.L.H.Pottletter to Williamz.L.Sung(沈嗣良),Jun.30,1930,Q243-721,2-4,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46页。
    3 Report of Committee of the Board of Education on Education Policy of Kiangsu District of the American Church Mission.Nov.1931,Q243-23.
    4 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暨咨议会致圣约翰大学校董会及所有各校毕业生与家长宣言书,1931年11月19日,Q243-25。
    1 上海市教育局公文,Q243-21.
    2 William Z.L.Sung(沈嗣良)letter to F.L.H.Pott,Oct.24,1931,Q243-25.
    3 F.R.Grave letter to William Z.L.Sung,Nov.28,1931,Q243-31,49,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4 William Z.L Sung(沈嗣良)letter to F.L.H.Pott,Nov.11,1931,Q243-25.
    1 Memorandum on Registration,Especially in Regard to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Q243-693,p105.
    2 Mary Lamberton:St.John's University,Shanghai,1879-1951(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New York 1955),p.153。
    3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May.20,1932,Q243-26.
    4 F.L.H.Pott letter to Nash,May.23,1933,Q243-26.
    1 F.L.H.Pott letter to Miss Georgia E.Starr,Dec,14,1933,Q243-26.
    2 J.A.Ely,letter to John W.Wood,Oct.19,1931,Q243-25.
    3 F.L.H.Pott letter to Samuel.M.Shoemaker,Sep.9,1932,Q243-26.
    4 K.L.Miew letter to F.L.H.Pott,Oct,29,1933,Q243-26.
    5 William Z.L.Sung(沈嗣良) letter to F.L.H.Pott,Oct.24,1931,Q243-25.
    1 Letter of University Council and the Diocesan Board of Education,April.18,1935,Q243-27.
    2 S.L.Pan(潘序伦) letter to F.L.H.Pott,Dec.13,1935,Q243-215.
    3 Qsatsung Kuo letter to F.L.H.Pott,Feb.7,1936,Q243-215.
    4 Letter of William Z.L.Sung(沈嗣良) to members of the Faculty,May.7,1935,Q243-27.
    5 F.L.H.Pott letter to J.Usang Ly of Chiao-Tung University,Mar.13,1937,Q243-693.
    1 Annual report of the ST.John's Middle School for Academic year 1931-1932.by J.R.Norton,Q243-75.
    2 Annual report of the ST.John's Middle School for Academic year 1931-1932.by J.R.Norton,.Q243-75.
    1 1934级级史,《约翰年刊》1932年,75页。
    2 编者:《话引子》,《约翰年刊》1932年,151页。
    3 Report of the dean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for the academic year 1932-1933,Q243-75.
    4 《1933级级史》,《约翰年刊》1933年,31页。
    5 Report of the dean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for the academic year1935-1936,Q243-77.
    1 潘公展致函卜舫济,1935年4月18日,Q243-27。
    2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Appointed by Bishop Graves to Study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Registration upon our Mission Institution,Sep.1935,Q243-28.
    3 Minutes of A Joint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Adivice of the District of Shanghai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ST.John,Oct.31,1935.Q243-27.p78
    4 雷震给刘鸿生信函,1935年10月8日,Q243-694.
    1 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 Jun.12,1936,Q243-28.
    2 Memorandum on a conference with Bishop Graves Recarding Registration of the University,Feb.25,1937,Q243-28.
    3 Memorandum on a conference with Bishop Graves Recarding Registration of the University,Feb.25,1937,Q243-28.p87
    4 F.L.H.Pott letter to Edward.C.Wood Jun.25,1936,Q243-28.
    5 Victor Shun---Chang Shah letter to F.L.H.Pott,Aug.28,1935,Q243-27.
    6 Aletter of a report to President Pott,Oct.22,1935,Q243-694.
    7 Lanier Young:The 1936 graduates find their places in society,ST.John's Alumni,vol.3,no.3,April.1937.
    8 《约翰年刊》1936年,无页码。
    1 F.L.H.Pott letter to Logan.H.Roots,Mar.11,1937,Q243-29.
    2 F.R.Grave letter to John W.Wood,Mar.16,1937,the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Collections of the Episcopal Church(美国圣公会档案总馆档案,简称AHCEC),卷宗号RG79-12.F.R.Grave letter to John W.Wood,Apr.26,1937,AHCEC,RGA64-125.转引自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55页。
    3 F.L.H.Pott letter to O.S.Liu,Mar.8,1937,Q243-28.
    4 F.L.H.Pott letter to F.R.Grave,Jun.1937,Q243-29.
    5 William Z.L.Sung(沈嗣良) letter to F.L.H.Pott,Jul.2,1937,Q243-29.
    6 William Z.L.Sung(沈嗣良) letter to F.L.H.Pott,Jul.2,1937,Q243-29.
    1 卜其吉:《圣约翰大学继续办学》,《上海教区简报》,1949年3月,转引自[美]赉玛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234页。
    1 F.L.H.Pott letter to Rev.E.Box,Apr.30,1928,Q243-20.
    2 The Registration of ST.John University,notes by J.W.Nichols,Sep.1935,Q243-694.
    1 Zing Hyi-Lien:My College Days《约翰年刊》1933年,p.213.
    2 汪统:《圣约翰大学史》2003年未刊稿。
    3 俞鸿钧(1898-1960)1919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西洋文学系。
    4[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87页。
    1 ST.John's Alumni vol.3 no.3,Apr.1937.
    2 《震旦预科发生风潮》,《中央日报》1930年1月16日,第三张第四版。
    3 《教育部催令震旦大学立案》,《中央日报》1930年3月3日,第三张第一版。
    1 《之江大学发生风潮以后》,《中央日报》1930年1月15日,第三张第四版。
    2 《教育部严防教会学校宣传宗教 通令各省市教育厅局查核》,《中央日报》,1930年3月2日,第三张第四版。
    3 Annual report of F.L.H.Pott to F.R.Grave,1931-1932,Q243-68.
    4 Annual report of F.L.H.Pott to F.R.Grave,1931-1932,Q243-68.
    5 Annual Report of ST.John's Middle School,1931-1932,Q243-74.
    6 Annual Report of Acting President William Z.L.Sung(沈嗣良) 1931-1932,Q243-68.
    7 Abstract of Acting President Report Sep.1936-Feb.1938,Q243-68.
    1 Meeting of the old students,The ST.John's Echo,April 20,1900,P3.UB:box:239-folder:3945.
    2 The Reverend P.L.Hawks Pott,D.D.by a number of faculty.Twenty-fifth anniversary of D.R.Pott's presidency,1888-1913,UB:box:65-folder:1723.
    1 Alunmi notes,The ST.John's Echo,Feb.20,1901,P5.UB:box:239-folder:3945.
    2 Contests:The ST.John's Echo,Jan.20,1904,P5.UB:box:239-folder:3945.
    3 Alunmi notes,The ST.John's Echo Mar.20,1904,PP4-5.UB:box:239-folder:3945.
    4 《约翰年刊》 1936年,
    5 V.Z.Tisang:Alumni Association,The ST.John's Echo,May.30,1924,p2.
    6 Graduation.The ST.John's Echo.Jun.27.1924.p4.
    7 《圣约翰大学自编校史稿》,《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1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1914-1915,转引自[美]赉玛丽:《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99页。
    2 Extracts from the President's annual report 1921-1922,Q243-67.
    3 Report of the dean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for academic year 1934-1935 to president F.L.Hawks Pott.Q243-77.
    4 上海校友会五月出行日,《约翰年刊》1936年,无页码。
    5 The ST.John's Echo,Oct.24,1924,p1.
    6 Statement to Dr.Z.T.K.Woo.on the engineering school.Q243-76.
    1[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16-317页。
    2 爱绮:“文选新解”,《约翰年刊》1924年,16页。
    3[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41-342页。
    4 圣约翰大学五十年校庆纪实,Q243-226.F.L.H.Pott letter to John W.Wood.Q243-227.
    5 Annual Report of F.L.H.Pott to F.R.Grave,Jul.1930,Q243-68.
    6 ST.John's Newsletter for the,Alumni,No.2,April 15,1938.
    7[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16-317页。
    1[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497页。
    2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26页。
    3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前揭书,第37-38页。
    4 详见《圣大人在国务院、外交部与清华之间的人事关系》,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前揭书,第39页。
    5 详见《清华职教员与圣约翰关系表》,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前揭书,38页。
    6 周诒春致卜舫济函,1912年9月13日,《卜舫济与中国友人来往书信选择(一)》,《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4期。
    1 Collections in the Alumni Register,The ST.John's Echo,Jan.20,1904,PP.7-8.UB:box:239-folder:3945.
    2 BeiJing Alumini Branch,The ST.John's Dial,Oct.19,1923,p3.
    3 The ST.John's Echo,May.23,1924,p1.
    4 资料来源:中华基督教教育联合会统计表,1924年圣约翰大学部分,Q243-245.
    1 I.Z.Lien:ST.John's University and its influence,ST.John's Dial,Oct.20,1922,Q243-1477.转引自涂怡超:《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学》,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 圣约翰大学编:《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1929年出版,55页。
    3 《约翰年刊》1936年,无页码。
    4 Local Branches--here and there,《约翰年刊》1936年,无页码。
    5 Alunmi notes,The ST.John's EchoMar.20,1904,PP.UB:box:239-folder:3945.
    6 The Christian element in education,an address by Dr.Tong Kai-son,The ST.John's Echo Mar.20,1904,P8.UB:box:239-folder:3945.
    7 Alumni Association,an address by K.S.Wong,The ST.John's Echo June.20,1904,P6.UB:box:239-folder:3945.
    1 ST.John Dial Oct.19.1923.
    2 《圣约翰大学四十年成绩志》1919年无出版机构,第18页。
    3 J.Dyke Van Putten,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Contributions of the colleges of arts and sciences to Chinese lif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ies,1937.p.10.
    4 Letter of general secretary of international fiends institution to president Pott,Oct.8,1919,Q243-830.
    5 The ST.John's Echo,Dec.14,1923,p1.
    6 周诒春致卜舫济函,1912年9月13日,《卜舫济与中国友人来往书信选择(一)》,《档案与史学》 1999年第4期。
    7 BeiJing Alumini Branch,The ST.John's Echo,Oct.19,1923,p3.
    8 Broadcasting "light and truth" in Anhui province,The ST.John's Echo,Nov.14,1924,p1.
    1 潘水颐口述,2007年5月18日,地点:上海梅园邨饭店。潘永颐现为圣约翰大学美国东部区校友会会长。
    2 《1904》 The ST.John's Echo,Mar.20,1904,P3.UB:box:--239-folder:3945.
    3 圣约翰大学编:《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1929年出版,54页。
    4 圣约翰大学五十年校庆纪实,1929年12月12日到15日,Q243-226.
    5 《圣约翰大学自编校史稿》,《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6 The annual report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1924-1925,Q243-72.
    1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tt to F.R.Grave,1922-1923,Q243-67.
    2 shanghai Alumni May Outing,《约翰年刊》 1936年。
    3 《校友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35年4月。
    4 V.Z.Tisang:Alumni Association,The ST.John's Echo,May.30,1924,p2.
    5 Annual report of President Port to F.R.Grave and,1924-1925,Q243-67.
    1 Report of the dean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for academic year 1928-1929 to president F.L.Hawks Pott.Q243-73.
    2 F.L.H.Pott letter to Dr.John W.Wood of Church Mission House in New York,Dec.18,1929.Q243-227.
    3 Annual report of F.L.H.Pott,1928-1929,Q243-68.
    4 中国基督教大学亚洲联合董事会图书公告:《圣约翰大学》,1956年7月16日。UB:box:239--folder:3945a.
    5 copy of letter from DR.James Thayer Addison to REV.Earle H.Ballou,May 17,1946.UB:box:239-folder:3946.
    1 上海市社会局局长潘公展指令1937年5月13日.Q243-29.
    2 William Z.L Sung(沈嗣良)letter to Y.T.Tsur(工业部部长周诒春),Jun.3,1937.Q243-29.
    上海档案馆藏圣约翰大学档案,全宗号Q243。
    上海档案馆藏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资料,全宗号U124;
    上海档案馆藏立案问题档案,全宗号Q235.
    南京第二档案馆教育部档案,全宗号5
    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馆藏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档案,圣约翰大学部分常州市武进区档案馆档案
    季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英文部分)19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数据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向导》,1925.
    《光华年刊》,1925-1937.
    《光华周刊》,1927-1929.
    《光华通信》,1939.
    《光华大学半月刊》,1932-1937.
    《南洋周报》 1925-1926.
    《南洋旬刊》 1926.
    《南洋季刊》 1926.
    《圣约翰年刊》,1924-1933.
    《中国学生》,1929-1931.
    《天籁》,1925-1927.
    《中华教育界》,1924、1925、1927.
    《申报》,1925-1930.
    《档案与史学》,第2期(1999年).
    《商报》,1925.
    《光华大学同学会成都分会庆祝母校甘周年纪念特刊》,1935年6月3日.
    《民国日报》,1925.
    《醒狮周报》,1925.
    《新闻报》,1925.
    《上海画报》,1925.
    《大夏月刊》,1929.
    《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周报》 1929-1934.
    《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 1928.
    《中华基督教会年鉴》 1915-1931.
    《江苏教育》 1932、1934.
    《六三汇言》,光华大学15周年纪念,1940.
    《传记文学》,卷1-40.
    《东方杂志》 18卷6期,1984年12月1日.
    《中国学生》 1927.
    《圣约翰大学一览》 1930-1931,1937-1938.
    《龙旗》 1905-1907.
    The ST.John's Dlal,from Nov.1923-Jun.1925
    Education Review.1924-1932.
    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编:《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程中行:《各国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27年。
    孟宪承:《教育通论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4年。
    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徐以骅:《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立诚:《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队克勋(Clarence Burton Day):《之江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美]W.B.Nance《东吴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美]郭查理(Charles Hodge Corbett):《齐鲁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美]德本康夫人(Mrs.Lawrence Thurston):《金陵女子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美]柯约翰(John L.Coe):《华中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美]罗德里克·斯科特(Roderick Scott):《福建协和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美]黄思礼(Lewis C.Walmsley):《华西协和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史静寰:《狄考文与司徒雷登:西方新教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研究》,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赉玛丽(Lamberton Merry):《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年。
    [美]海波士(John Burder Hipps):《沪江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年。
    [美]艾德敷(Dwight W.Edwards):《燕京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年。
    [美]吴小新:《北京辅仁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年。
    [美]芳卫廉(William Purviance Fenn):《基督教高等教育在变革中的中国(1880-1950)》,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年。
    [美]华惠德(L.Ethel Wallace):《华南女子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年。
    陈科美主编:《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丁日出主编:《近代中国》上海中山学社主办,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
    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熊月之、周武主编:《圣约翰大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加]卜止氏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魏定熙(Timothy.B.Weston):《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上海警察,1927-1937》,章红,陈雁,金燕,张晓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芮传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法]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张培德、辛文锋、肖庆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吕健忠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档案中的虚构--十六世纪法国司法档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叙述者》,杨逸鸿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
    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实际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陶飞亚:《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刘桂秋:《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钟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钱基博:《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卷》,无出版时间。
    谢泳,智效民等,陈远编:《逝去的大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
    郑逸梅:《逸梅杂札》,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武进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群氓的时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帕斯隆(Jean-Claude Passeron)《继承人》: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帕斯隆(Jean-Claude Passeron):《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法]维吉尔·毕诺(Virgile Pinot):《中国对法国这些思想形成的影响1640-1740》,耿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法]谢和耐(Jacques Gernet):《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3年。
    [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法]古斯塔大·勒庞(Gustave Le Bon):《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美]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巨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美]柯文(Paul A.Cohen):《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柯文(Paul 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美]孔飞力(Philip A.Kuhn):《中国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孔飞力(Philip A.Kuhn):《叫魂:1786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王小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美]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林·亨特(Lynn Hunt):《新文化史》,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
    [英]冯客(Frank Dikotter):《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Hobsbawm E.):《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艾尔曼(Benjamin A.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艾尔曼(Benjamin A.Elman):《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何伟亚(James L.Hevia):《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美]海登·怀特(White H.):《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美]海登·怀特(White H.):《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高彦颐(Dorothy Ko):《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萧邦奇(R.Keith Schoppa):《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传奇》,周武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施坚雅(William Skinner):《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美]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G.Iggers):《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Donald A.Richie:《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ing Oral History),王芝芝譯,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年。
    玛丽莲.西佛曼(Marilyn Silverman)等著:《走进历史的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年。
    [美]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S.肯德里克 P.斯特劳 D.麦克龙编:《解释过去 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王辛慧,江政宽,詹缘端。廖慧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彼得·柏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彼得·柏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39-1989》,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
    贺萧:《危险的愉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1987年。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吴梓明:《全球地狱化视角下的中国基督教大学》,香港:宇宙光出版社2006年。
    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章开沅,马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003、2004年。
    章开沅,[美]林蔚主编:《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刘家峰,刘天路:《抗日战争时期的基督教大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法国汉学》第八辑,教育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姜义华:《章炳麟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林镇国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杨默夫译,台北:龙田出版社,1981年。
    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编:《五卅运动史料》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左惟等编:《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程中行译:《国家主义之历史观》,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袁运开,王铁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忠欣:《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钱基博:《钱基博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孟宪承:《大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6年.
    陈启能主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陈平原、夏晓红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年。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晚清社会》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鹤琴:《我的半生》台北,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陈光甫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郑超麟回忆录(1919-1931)》,现代史料编刊社出版,1986年。
    周有光:《文化畅想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袁访赉:《余日章传》,青年协会书局,1948年。
    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谷斯涌:《两代悲歌:陈布雷和他的女儿陈琏》,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从名记者到官僚长:陈布雷》,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七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施肇基:《施肇基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光华的足迹:光华大学暨附中建校七十周年纪念集》,内部参考数据。
    《潘序伦回忆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
    何况:《火柴大王刘鸿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文成出版社有限公司。
    颜惠庆著,吴建雍、李宝臣、叶凤美译,《颜惠庆自传--一个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上海档案馆:《颜惠庆日记》,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顾维钧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黎志刚:《李承基先生访问记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0年。
    《学府纪闻:私立燕京大学》,台北:南京出版社,1982年。
    邹韬奋:《经历》,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59辑:解放前上海的学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83辑(1996年第四期)、第58辑(1988年)、第70辑:上海人物史料(1992年)。
    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江苏省常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辑存》第四辑,1963年。
    政协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无锡历史名人传》,无出版年代。
    中国人民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无锡文史资料》,第三辑 1981年。
    中国人民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无锡文史资料》,第九辑 1984年。
    中国人民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无锡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文化教育编,第十七卷(20-17)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中华学府随笔·走进清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江苏省武进县县志编撰委员会:《武进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1894-1925》,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
    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吴梓明,梁元生主编:《中国教会大学文献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出版。
    中华续行委办会编:《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13-1936年。
    《五四运动时期圣约翰大学学运文件》,《档案与史学》1999年2期。
    张仲礼口述,施扣柱整理:《我的学校生活与教研生涯》,《史林》2004年增刊。
    黄美真,石源华,张云主编:《上海大学史料》,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中央文供应社1968年。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何兆武:《上学记》,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
    刘念智:《实业家刘鸿生传略:回忆我的父亲》,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沈云龙:《光华大学杂忆》,《传记文学》,第39卷第3期。
    苏公隽:《我所了解的圣约翰大学》,《纵横》1996年11期。
    金玉良:《从圣约翰到光华--听周有光先生讲故事》,《新闻学史料》,2007年2月。
    《卜舫济与中国友人来往收信选择(一)》,《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林语堂与卜舫济往来函件选》,《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3期。
    《圣约翰大学自编校史稿》,《档案与史学》1999年4期。
    《圣约翰大学南京校友通讯录》,2000年1月。
    沈鉴英英语口述,高峻翻译整理:《圣约翰大学的最后岁月(1948-1952年)》,《史林》2006年 增刊(总第92期)
    圣约翰大学校友口述资料:丁光耀等10位。
    翟志成:《集体记忆与历史真实:‘平型关大捷'的建构与解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期51(民国95年3月)。
    苏云峰:《抗战前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1929-193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0(民国87年12月)。连玲玲:《典范抑或危机?“日常生活”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应用及其问题》,《新史学》,17卷4期,2006年12月。
    连玲玲:《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以民国上海百货公司店职员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期,2007年3月。
    巫仁恕:《明清消费文化研究的新取径与新问题》,《新史学》十七卷四期,2006年12月。
    邱澎生:《物質文化舆日常生活的辩證》,《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
    陈春声:《走进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陈世荣:《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近代社会精英的研究典范与未来的研究趋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期,2006年12月。
    王建文:《校史叙事观点的再思考》,《新史学》14卷3期,2003年9月。
    陈三井:《民初西南大学之倡设与弃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期,1990年6月。
    胡国台:《抗战时期教育经费与高等教育品质:1937-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期,1990年6月。
    冯筱才:《沪案交涉、五册运动与一九二五年的执政府》,《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冯筱才:《劳资冲突与“四一二”前后江浙地区的党商关系》,《史林》2005年第1期。
    冯筱才:《名实·政治·人事:关于民初上海商人团体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近代史研究》 2006年第4期。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冯筱才:《最近商会史研究之刍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9月。
    赵世瑜:《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常宗虎:《社会史浅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沈登苗:《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11月。
    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年)》,《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英]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英]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年3月
    闵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蔡少卿、李良玉:《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趋向》,《史林》1998年第1期。
    章清:《殷海光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年6月。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桑兵:《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杨念群:《“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张济顺:《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周振鹤:《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罗志田:《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罗志田:《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5月。
    葛兆光:《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1期。
    王笛:《20世纪初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张仲民:《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的个案研究评介: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二十一世纪》,2005年第6期。
    李肆:《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书屋》2001年第5期。
    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陈正国:《台湾史学中的余英时身影:余英时获“克鲁格奖”后的随想》,《当代》第232期,2006年12月。
    倪毅、夏爱军、范金民:《矛盾困惑中的历史反思:评卜正民新著,(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方骏:《史学的瑰宝: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评介》,《历史教学》2004年6期。
    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1月。
    [日]岩间一弘著,甘慧杰译,《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史林》2004年第5期。
    杨豫、李霞、舒小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陆灵艳:《上海圣约翰大学立案问题研究》,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韩静:《卜舫济与圣约翰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以国家、政党与社会为视角的考察(1919-193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研究所,2004年。
    陈国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东教会高等教育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左松涛:《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金保华:《教会大学的自主调适:“巴顿调查团”来华考察的建议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吴志浩:《近代中美文化交流中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影响:以圣约翰大学经济系为例》,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涂怡超:《近代上海教会大学英语教育--以圣约翰大学英语教育为中心》,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Christian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eport of the China 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1921-1922, Commecial Press Limited Shanghai, 1922.
    EU-YANG KWANG, The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of China, by ST.John's University, Shanghai,1922.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sions In China,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9.
    F.L.Hawks Pott, A Shot history of Shanghai: Being an account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Kelly and Walsh, Limited Shanghai, 1928.
    J. Dyke Van Putte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ontributions of the colleges of arts and sciences to Chinese lif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ies, Chicago ,Illinois 1937.
    Kaiyi Chen, Seeds from the West, ST. John's Medical School, Shanghai, 1880-1952. Imprint Publications Chicago,2001.
    Wasserstrom,Jeffrey N.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The view from Shangha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Yen,Wen-Hsin, The Alienate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 (Council on East Studies,Havard University and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Sherwood Eddy, A Century With Youth: A History of the Y.M.C.A. from 1844 to 1944, Association Press. 1944.
    Galen M. Fisher, Public Affairs and the Y.M.C.A: 1844-1944, Association Press.1948.
    Shirley S. Garrett, Social Reformers in Urban China : The Chinese Y.M.C.A.,1895~1926.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Alice H. Gregg,China and Education Aut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Syracuse University Ress ,N.Y.1946.
    Wiliam Purviance Fen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anging China, 1880-1950.
    Wm.B.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Jerome Chen, China and the West: society and culture 1815-1937. Hutchinson of London 1979.
    Colin Mackerras,Weston Images of China, Hong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Karl Gerth,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reation of the nation. Harvard Universtiy Asia Center 2003.
    Timothy Brook, Collaboration: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Ewa Domanskar: Encounters: Philosophy of History after Postmodernism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ginia, 1998),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the AmericanHhistorical Review, Vol. 104, no. 3, (Jun, 1999),pp. 867-877.
    John Dardess: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30,no.3(winter,1999),pp.562-563.
    Alison Hardie: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 no.156,special issue:china's environment.(Des.1998),pp.1065-1066.
    Anita Andrew: the excesses of commerce,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61,no.3(summer,1999),pp.568-569.
    Melissa Macauley: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The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9.no.4,(Dec.1999),pp.1106-1107.
    William T.Rowe: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8.no.2(May,1999),pp.479-481.
    Joseph P.McDermott: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Pacific Affairs, vol.72,no.2(summer,1999),pp.267-268.
    Prasenjit Duara: national polity and local pow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isan Studies,vol.50,no.2,(May,1991),PP.395-397.
    Joanna Handlin Smith: Book Review: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 Ming China, Journal of Aisan Studies,vol.53,no.4,(Nov,1994),PP.1227-1228.
    Lynn Struve :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l00,no.3.(Jun,1995),pp.930-931.
    Susanna Thornton: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59.no.1,(1996),pp.185-186.
    Susan Naquin: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5,no.2.(Dec.,1995),pp.556-568.
    T.H.Barrett: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0.(Dec.,1994),pp.1151-1153.
    Roger V. Des Forges: Book Review: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rue in Ming China, Pacific Affairs.vol.67.no.4(winter,1994-1995),pp.603-604.
    Anonymou: Book Review: Treason by the Book, Contemporary Review; May 2001;278,1624;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Book Review: Treason by the Book, Benjiamin A. Elman: Book Review: Treason by the Book,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Oct.2002.p.1201.
    Melissa Deckman: Religion makes the difference: why chirstian right candidates run for school board,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2001,vol.42:4,pp.349-371.
    Joy Fisher Hammersla, Lisa C. Andrews-qualls, Lynne G.Frease: God concepts and religious commitment among Christia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1986,25(4):pp424-4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