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过程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其过程复杂而曲折,而北京政府统治权威的缺失则是导致民初外交事务政治化的根本原因。民初中央政府权威的缺失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中央政府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的下放或转移,由此造成北京政府的“权威危机”;其二是公共权力(Public Power)的日益增长和扩散,其结果导致民间社团力量对北京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威构成严重威胁。当北京政府的中央权威在1910年代后期日益衰落后,更多的城市精英分子也开始卷入反抗政府的抗议运动中,而政府外交的失败每多成为外交事务政治化的重要契机。历史表明,1919年的五四运动成为民初外交事务政治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五四学生界则是民初外交事务政治转向过程中的主力军或前锋。在五四运动之前,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政府体制内部的派系斗争层面,尚未扩展到广大社会团体领域,而一般社会精英团体尚能够对北京政府的权威怀有一点“敬畏感”。五四运动也是民初学界、商界、工界在政府外交事务中实现跨阶层大联合的重要开端,并为1920年代初期以各种城市精英联盟为主体的国民外交运作方式提供了重要范例和组织经验。上述社团或业界是推动民初外交事务政治化的重要民间力量,他们以当时国际上流行的“民族自决理论”、“公开外交理论”和“国民外交理论”等话语体系来塑造他们参与或监督政府外交事务的合法性,同时也为政府外交事务的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政府外交事务的大众化结果必然是泛平民政治时代的到来,这意味着北京政府的统治权威将因外交事务的政治化、大众化而走向瓦解。
     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客观上也受到国内社会团体自身利益的驱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建筑,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是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的深刻反映。五四时期,中国商界、报界、学界和工界对政府外交事务的积极参与说明上述阶层对自身社会地位的高度认同,也显示上述阶层的政治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提升”。在这种变动的社会阶层结构背景下,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在报界、商界、学界和工界精英分子所组建的民众团体上找到了社会基础和推动力量。在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进程中,五四学生界是推动外交事务政治化进程的排头兵,而商界则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毕竟,具有政治化意味的国民外交的实施在关键时刻需要相当的物资实力作后盾。
     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客观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有关“民族国家主权观念”意识的民族自觉。在1910年代,中国国家认同观念是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其理论内核,由此决定“爱国式民族主义”成为该时期国人形成“外交重于内政”的价值判断。但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公众开始质疑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民族国家观念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同时舆论界开始出现“争国权与惩国贼”并重的政治口号;另一方面列宁主义所倡导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新型民族国家观念开始登陆中国思想界,并很快吸引了大批左翼知识分子的信奉和鼓吹。随后,具有革命潜能的列宁主义国家观念开始逐渐取代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民族国家观念,同时也加剧了国人的国家认同危机。简言之,国人在五四前后关于国家认同观念的革命性转变是民初外交事务政治化的思想根源。1920年代初列宁主义政党在中国的组建开始改变中国社会资源的传统整合方式,并动摇了北京政府与城市社会精英团体之间原本依靠传统关系网络所维系的互动关系机制。同时,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新兴政治势力开始与北京政府争夺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政治领导权。
It was a complicated process about the politiciz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in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cay and devolution of political authority of Peking Government'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is politicization in its foreign affairs. There are two aspects in the decay of Peking Government's authority: one is the devolut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the political power, which resulted in the crisis of authority; another are new forms of public power was being created in the public sphere, as a result of which, group politics became a great potential threat to Peking government. With the decay of political authority in the 1910s, lots of urban elites began to be involved in the political protests against Peking Government especially in the time of government diplomacy confronted failur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ailure of government diplomacy usually became a turning point for the politiciz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a essential point in the politicized process of foreign affairs, while the May Fourth student circle was the main force which promoted the politicization. In the 1910s, the politicization, in some degree,existed among different political groups, while a large social groupt legal of illegal was still not involved in. Under the context, Peking Government held its authority to people. Patriotic Nationalism for the fist time drew students into a great mass coalition with merchants, professionals and workers protesting against foreign intrusions and governmental failures to protect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urthermore, the cross-classes coalition provided a practical example for national diplomacy in the early 1920s. Of course, those social groups were the main force which drove foreign affairs go forward the politicization. Theories about national diplomacy and nation independent were used by social groups to participate gomernmental foreign affairs, which urged the era of civilian politics. During the process, authority of Peking Government decayed continually.
     The Politicization of governmental foreign affairs was the reflection of the Chinese awakening as a modern nation. In the 1910s, social darwinism defined the essence of nationalism. During this period, Chinese people regard it important mostly that foreign intrusions and foreign affair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domestic conflicts. The failure about Shantung Question in Paris Conference made Chinese doubt the validity of social darwinism-nationalism. Just at this time, Leninism came to China and became popular to many intellectualls such as Li Dazhao , Chen Duxiu and so on. After that, the Leninism-nationalism challenged the Social Darwinism-nationalism and replaced the latter. In a word,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 from Social Darwinism nationalism to Leninism-nationalism was the thoughts force that promoted the politiciz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in early Republican era. Finally, CCP came together with Kuomintang to struggle for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of nation-building with Peking Government.
引文
1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如吉文灿:《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运动述评》,《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顾惠莹:《论20世纪初的国民外交》,《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印少云:《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苏州大学历史系未刊博士论文,2004年;何艳艳:《“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邓思敏:《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未刊硕士论文等等。
    2陈三井:《华工与欧战》,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86年;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93年;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上册,中研院近史所,1966年;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等。
    3早期欧美学者关于民初外交的研究论著,参见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Robert Pollard,China's Foreign Relations,1917-1931,New York,1933(中译本参见曹明道译:《最近中国外交关系》,正中书局,1935年);Warren I.Cohen,“American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The Response to Chinese Nationalism,1917-1921”,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35,No.1(Feb.,1966);Akira Ifiye,After Imperialism:The Search for a New Order in the Far East,1921-1931,Harvard University,1965.Peter Lowe,Great Britain and Japan,1911-1915,London,Macmillan。1969.其中英国学者Peter Lowe,以英国FO档案为基础,对袁世凯在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时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袁世凯在此交涉中成功地运用了各种策略来维护国权。从英国的角度看,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交涉问题上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得到了最好的条件。197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关于北洋外交的研究论著,尚有Chan Lau Kit-ching,Anglo-Chinese Diplomacy,1906-1920 in the Careers of Sir John Jordna and Yuan Shih-kai,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1978;Leong Sow-theng,Sino-Soviet Diplomatic Relations,1917-1926,Canberra,1976;以及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HarvardU.P.,1970.
    4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关于外交政策的一般研究方法,可参见张也白:《介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几种方法》,《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86年第8期。
    6苏萍认为:谣言的构成因素没有一点真实性的条件。参见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第5页。
    7陈雪屏:《谣言的心理》,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9页。
    8转型时代是张灏提出的概念,其时段为1895至1920年初。
    9Mary Backus 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S tanford Unversity Press,1986,p29.
    [1]李大钊:《今后国民之责任》,《论国人不可以外交问题为攘权之武器》,《甲寅日刊》1917年2月1日和17日。
    [2]从外交史角度研究参战的论文有: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杨德才:《段祺瑞与中国参战新探》,《学术月刊》1993年第4期;
    刘振岚:《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战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陈剑敏:《段祺瑞力主中国参加一战缘由新探》,《安徽史学》2001年第4期;
    陈三井:《中国派兵参加欧战之交涉》,《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2册,台北,1984年,第97-117页;
    黄嘉谟:《中国对欧战的初步反应》,《中研院近史所集刊》1969年第1期;
    彭先讲,《段祺瑞推动中国参加欧战之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70年6月;
    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3]汪朝光:《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4]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载金光耀、王建郎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徐国琦本人在他的新著中即本着内政与外交不可分的原则,对段祺瑞政府的参战政策与公众舆论、派系斗争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予以讨论,详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有关北京政府参战决策的国际形势,参见黄嘉谟:《中国对欧战的初步反应》,《中研院近史所集刊》1969年第1期;
    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155-199.
    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5-422页。
    [3]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第367页。
    [4]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87-88页。
    [1]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第89页。
    [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第441页。
    [3]所谓“制度”就是稳定的、受尊重的以及周期性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政治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参见[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王冠华等译,第11-12页。
    [3]有效性是指实际的政治行动,即在大多数国家成员或社会集团看政府的基本功能时,政治系统满足这种功能的程度;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参见[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5]参见奎光:《政党与内阁的关系》,《孤军》第2卷第5、6期合刊,1924年10月。
    段祺瑞内阁外交唐绍仪(1916年9月免,伍廷芳继,旧国民党);内务孙洪伊(1916年11月免,民党);财政陈锦涛(1917年4月免,名为国民党,实则政学会);陆军段祺瑞(自兼.北洋派);海军称壁光(旧国民党);张耀曾(政学会);范源濂(研究系);谷钟秀(政学会民党),交通许世英(北洋)。参见张国淦:《中华民国内阁篇》,《近代史资料》第40号,中华书局,1979年,第176-177页;
    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1页。
    [6]张国淦:《中华民国内阁篇》,《近代史资料》第40号,第174页。
    [7]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1998年,第88、93页。
    [1]张国淦:《中华民国内阁篇》,《近代史资料》第40号,第175页。
    [2]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1998年,第83页。
    [3]张国淦:《北洋述闻》,第88页。
    [4]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7页。
    [5]陈志让:《军绅政权》,第4页。
    [6]沃邱仲子:《段祺瑞》,上海:广文书局,1920年,第78页;
    论者指出,段祺瑞在北洋建军时期的活动(1895-1911)成为段氏一生事业的奠基阶段,参见莫建来:《试论段祺瑞在北洋建军中的作用》,《历史档案》1991年第1期。
    [1]张国淦:《北洋述闻》,第88-89页。
    [2]Henrietta Harrison,"Martyrs and Militarism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23,no.2(April 1998),pp.43-46.
    [3]Edward A.McCord,"Warlords against Warlordism:The Politics of Anti-Militaris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 30.no.4(1996):,pp.797-799.
    [4]汪朝光:《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56页;
    《护国军纪事》,黄季陆主编,《革命文献》第47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69年,第560-564页。
    [5]曾毓隽:《忆语随笔》,载杜春和等主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67-269页。
    [6]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第24页。
    [7]谢彬:《民国政党史》,上海学术研究会总会,1925年,第2-3页。
    [8]谢彬:《民国政党史》,上海学术研究会总会,1925年,第2页。
    [1]《冯国璋致徐世昌鱼电》,1917年6月6日,《近代史资料》,第40号,中华书局,1979年,第73页。
    [2]《孙中山致北京参议院众议院电》,1917年3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室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8页;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3]《军政府布告国会非常会议议决承认对德奥交战状态依议执行》,1917年9月26日,《军政府公报》第7号。
    [4]本炎:《评国民党及研究系》,《孤军》第2卷第5、6期,1924年10月。
    [5]有关主要决策人物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可参见张也白:《介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几种方法》,《美国研究资料》1986年第8期;
    Dumbrell John,The Making of US Foreign Policy,Manchest er University Press,1990.
    [1]曾毓隽:《黎段之争与府院冲突》,《北洋军阀史料选辑》,第264页。
    [2]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李抱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87-189页;
    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212-213.
    [3]根据美国驻华公使芮恩使的日记记载,在1916年下半年,大总统黎元洪经常接见外宾,其中有埃尔伯特·加里法官夫妇(Elbert H.Judge,Gary),格思里大使(Guthrie,Ambassador),利格特将军(Liggett,General),温特霍尔特海军上将(Winterhalter,Admiral),而芮恩施本人也因此经常与黎元洪会面。详见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77-186页;
    根据《东方杂志》刊登的图片资料,黎元洪还在1917年春的“植树节”,在北京天坛举行盛大的植树典礼,另外黎氏还亲临北洋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典礼,亲自发给学员毕业证书。详见《插图》,《东方杂志》1917年5月。
    [4]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6页;
    张国淦:《中华民国内阁篇》,《近代史资料》第40号,第178页。
    [5]详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段祺瑞政府解除部分报刊禁令史料选》,《历史档案》1987年第3期。
    [6]李普塞特:《政治人》,第55页。
    [7]有关外交政策群体的理论表述,详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64-68.
    [1]根据帕森斯的解释,所谓制度化是指“制度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被结合进人格系统并按照制度所提供的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行动的过程”。参见约翰逊(Johnson,D.P.):《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家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523页;
    所谓“非制度化”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政治体制中虽有相应的制度性安排,但组织或公民个体并不是按照制度要求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或道德规范行事;其二是政治体制中缺乏某些制度规范,由此产生制度性缺失现象;其三是本届法律法规之外的非制度化行为方式、传统习惯反而取得制度的形式和外衣。详见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现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2]关于民初北京政府的组织形式,详见姚琦:《论民初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之争》,《历史档案》1995年第2期。
    [3]汪朝光:《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4]民初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至少在制度样式上与当时的美国政治类似。目前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外交决策模式一般分为四种:总统模式、政治模式、行政模式与次政府模式,详见熊志勇主编:《美国政治与外交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Rourke,Carter &Boye,Making American Foreign Policy,The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Inc,1994.
    [1]在1917年2月初,北京政府对德抗议之初,芮恩施、福开森、孙明甫、端纳、塞缪尔·G·布莱思(Samuel G.Blythe)以及查理斯·S·史密斯(Charles Stevenson Smith)等人曾组织了一个名为“飞楔”的行动小组,分头游说北京政府内部各实力派领袖,请其参战。其中芮恩施和莫理循负责游说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端纳专门游说北京国会中以参议院副议长王正廷为首的新派势力,孙明甫和布莱恩则劝说内阁中财政总长、耶鲁大学毕业生陈锦涛和外交参事伍朝枢等人。详见[美]泽勒:《神秘顾问--端纳在中国》,林本椿、陈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30-239页;
    [澳]西里尔·珀尔:《北京的莫理循》,窦坤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1-485页;
    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2-175页;
    《莫理循致刁作谦函》,1917年2月7日以及《莫理循致段祺瑞总理的备忘录》,1917年2月8日,载[澳]骆惠敏主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1912-1920)下卷,陈泽宪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614-619页;
    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6-197页;
    西原龟三:《西原借款回忆》,《近代史资料》,第38号,中华书局,1979年,第129-138页。
    [2]根据张国淦的会议,前外长陆征祥最先得知德国实行潜艇战,陆氏于2月1日下午将此事告知张国淦。在与汪大燮、魏宸组交换意见后,张国淦于2月1日夜访问段祺瑞,力劝中国参战。2月2日,外长伍廷芳报告德国实行潜艇战政策,并主张与美一致,得到段祺瑞的赞同。详见张国淦:《北洋述闻》,第85-89页。
    [3]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6页。
    [4]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6页。
    [5]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7页。
    [1]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2页;
    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7-188页。
    [2]张国淦:《北洋述闻》,第86页。
    [3]外交委员会是根据原国务院中立事务处改组而来,当时又被报界称作“特别国务会议”或“外交预备会”,可参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3页;
    《对德抗议后之各方面》,《晨钟报》1917年2月11日,第2版;
    《对德抗议后之昨闻》,《晨钟报》1917年2月16日,第2版;
    《昨日国务会议中之外交问题》,《晨钟报》1917年2月28日,第2版;
    《本社专电--外交委员会成立》,《民国日报》1917年2月17日,第2版;
    《外交委员会之题名》,《民国日报》1917年2月21日,第3版;
    当时外报亦称“外交委员会”实际上就是为参战问题而专门设立的一个“新内阁”。有关外报内容,详见The"Third Step":Another Message From Japan,载季啸凤,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英文史料,第1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5-164页。
    [4]张国淦:《北洋述闻》,第86页
    [5]张国淦:《北洋述闻》,第86页;
    芮恩施也认为段祺瑞具有“朴素、沉思的个性”,“有着真正的聪明才智”,是中国“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详见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8页。
    [6]北京外交部当时共有四位参事:伍朝枢、袁克暄、章祖申、和夏诒霆。国务院参议共有七人:王式通、 伍朝枢、张国溶、袁良、吴鼎昌、曾彝进。详见《北京政府职员表》,《东方杂志》第14卷第1号,第12页。
    [1]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88页。
    [2]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第8页;
    关于伍朝枢的一般外交活动,参见李恩涵:《伍朝枢的外交事业》,《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年。
    [3]汪精卫于2月4日由法国抵达北京。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2页。
    [4]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2页。
    [5]Alston to Balfour,February 7,1917,very confidential,PRO,FO405/22/20.
    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3页。
    [6]章宗祥:《东京之三年》,《近代史资料》第38号,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6页。
    [7]《时报》1917年2月10日,转引自张朋园:《梁启超的国务大臣志气及其对民初财政司法外交的影响》,食货月刊》复刊第3卷第7期,1973年。
    [8]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3页。
    [1]梁启超:《外交方针质言--欧战问题》,《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三十五,第4-13页。
    [2]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3页。
    [3]详情参见 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3-174页;
    《对德抗议后之各方面》,《晨钟报》1917年2月11日,第2版。
    [4]财政陈锦涛、农商谷钟秀、海军程璧光、教育兼内务范源濂,交通许世英、陆军段祺瑞自兼,司法张耀曾等人对于对德抗议基本都没有异议,唯独外长伍廷芳坚持始终与美一致,美不参战,中国亦不。参见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0页。
    [5]《对德抗议后之昨闻》,《晨钟报》1917年2月17日,第2版。
    [6]从2月10日至2月20日,外交委员会至少开会六次,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3-176页;
    2月11日和12日,日本公使馆代办芳泽面告段祺瑞,希望中国政府不必等待德国答复,即行断绝中德国交,段祺瑞从其议。详见章宗祥:《东京之三年》,《近代史资料》第38号,第27、30页;
    《莫理循致艾斯敦函》,1917年2月13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620-622页。
    [1]冯国璋于2月23日上午11时35分抵京,详见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4页;
    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6页。
    [2]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4页。
    [3]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7页;
    《昨日国务会议中之外交问题》,《晨钟报》1917年2月28日,第2版。
    [4]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1、93页。
    [5]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7页。
    [6]《昨日国务会议中之外交问题》,《晨钟报》1917年2月28日,第2版。
    [7]《昨日国务会议中之外交问题》,《晨钟报》1917年2月28日,第2版;
    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8页。
    [8]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8页;
    《外交总长辞职之呈文》,《晨钟报》1917年3月2日,第2版。
    [9]章宗祥:《东京之三年》,《近代史资料》第38号,第31页。
    [10]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8页。
    11 《元首之态度坚决》,《晨钟报》1917年3月3日,第2版。
    [1]有关当时会谈情形,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9页;
    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5页。
    [2]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9页;
    《段总理辞职详志》,《晨钟报》1917年3月5日,第2版。
    [3]时在京赋闲的白坚武亦批评说:“国之将亡,凡事无不以儿戏出之者。”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白坚武日记》第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9页。
    [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第190页。
    [5]有关1917年参战政策的公开辩论,详见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203-212.以及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6]3月6日晚10时30分,国务总理段祺瑞由津回京,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9页。
    [7]该会章程共计七条:第一条本会以研究此次外交关系事项为目的;第二条应研究之事项包括处置国内德侨,对于协约国应提条件,华工招募,物资供给,修改关税,巴黎经济同盟条约,战后和平会议问题;第三条本会设评议员若干人,由国务总理函聘;第四条本会以国务总理为会长,外交总长为副会长;第五条本会设书记长一人,掌管会议记录及其它文件;第六条本会得由总理请有关系各部特派专员,随时接洽;第七条本会研究所得,由总理采择,交不管部门施行。参见《政府组织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第212页;
    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81页;
    《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成立》,《晨钟报》1917年3月13日,第2版;
    《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4日,第2版。
    国际政务评议会于1917年8月6日改名为“战时国际事务委员会”,并增加成员至50余人,详见陈三井:《中国派兵参加欧战之交涉》,《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115页。
    [1]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6页;
    陈三井:《中国派兵参加欧战之交涉》,《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100页。
    [2]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6页。
    [3]彭先进:《段祺瑞推动中国参加欧战之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70年6月,第16页,转引自陈三井:《中国派兵参加欧战之交涉》,《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100页。
    [4]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6页;
    《黎元洪发表对德绝交布告》,《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政治,第1163页。
    [5]众议院议员唐宝锷就批评段祺瑞的外交决策,“不令外交总、次长与闻,于内阁之外,凭名流政客二、三人主持其事”,应该说唐氏的批评比较合乎实情。详见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25页;
    在2月20日上午,由于国务会议与外交委员会会议同时召开,段祺瑞亲自主次外交委员会会议,却令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代表他主持国务会议,此事引起公众舆论的哗然。《民国日报》因此批评段祺瑞往往借“特别会议”名目,咨询一班旧官僚,滑政客.而真正政府大员反淡漠视之。详见《责任内阁之谓何》,《民国日报》1917年2月23日,第6版;
    以及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76页;
    《外交总次长辞职说》,《民国日报》1917年3月2日,第7版。
    [6]美国著名汉学家墨子刻(Thomas A.Metzger)指出,近代中国在“西方化”(或国际化)的过程中,形成 了一种相互依赖性的政治文化,由此导致个人经常在同国家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的合作与对较小的、依属性更强的团体的支撑之间游移不定。因此,对中国现代化的推行者而言,加强“团结”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参见[美]墨子刻:《摆脱困境》,颜世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4-195页。
    [1][英]罗素:《论历史》,何兆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2]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3]亦有学者称此为政治模式,见熊志勇主编:《美国政治与外交决策》,第30-31页。
    [1]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204.
    [2]在一战期间,欧美老牌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外交政策辩论。详见 John A.Murray,"Foreign Policy Debated:Sir Edward Grey and His Critics,1911-1912," in Lillian Parker Wallace and William C.Askew,eds.,Power,Public Opinion,And Diplomacy,Duke University Press,1959,pp.140-222.以及 Robert C.Hilderbrand,Power and the People:Executive Opinion in Foreign Affairs,1897-1921,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1.
    [3]唐宝锷是众议院议员中反对参战政策的主要分子,他是唐绍仪的侄子。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24-25页;
    《唐宝锷等对德抗议质问书》,1917年3月8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政治,第1152-1160页;
    《孙中山致北京参议院众议院电》,1917年3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8页;
    《冯国璋关于各国未议决我方条件宣战宜慎重致师景云等电稿》,1917年3月16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政治,第1165-1166页。
    另外旅美华人学者徐国琦则把反战派阵营分为四大派:维持现状派;亲德派;亲日派和政治反对派。详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204-208.
    [4]当2月10日,段祺瑞在众议院报告对德抗议事后,唐宝锷等人就立即联络国会中的中立派议员,组织外交商榷会,并暗中与徐州军阀张勋联络,以壮声势。详见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24-25页;
    《东方通信社电》,《民国日报》1917年2月16日,第2版;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429-430页。
    [5]有关该会章程及组织方式,详见《外交商榷会成立纪》,《民国日报》1917年2月21日,第6版;
    《本社 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2月22日,第2版。
    有关外交商榷会的具体组织情况以及基本成员名单,详见《外交后援商榷两会合并不成》,《晨钟报》1917年2月20日,第3版。
    [1]《唐宝锷等对德抗议质问书》,1917年2月2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洋外交部档,1011(2)/39。
    另见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24-25页。
    [2]有关外交商榷会通电内容,详见《马君武等通电原文》,《民国日报》1917年3月5日,第6版;
    《外交商榷会开会纪事--二次通电各省》,《民国日报》1917年3月9日,第6版;
    另见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24-25页。
    [3]《孙洪伊致各政团书--讨论外交问题》,《民国日报》1917年2月20日,第6版。
    [4]《东方通信社电》,《民国日报》1917年2月16日,第2版;
    《竟有外交商榷会出现--用意何在》,《晨钟报》1917年2月15日,第3版;
    《外人口中之外交商榷会》,《晨钟报》1917年2月17日,第2版。
    [5]《时评一:一致对外》,《民国日报》1917年2月18日,第3版。
    [6]有关上海外交商榷会的组织、章程,详见《上海外交商榷会成立》,《民国日报》1917年3月9日,第10版。
    [7]《上海外交商榷会致各政团书》,《民国日报》1917年3月10日,第10版;
    《外交商榷会交换意见》,《民国日报》1917年3月11日,第10版。
    [8]《上海总商会等通电》,1917年3月4日,《民国档案》1991年第1其,第7页;
    另见《总商会等十团体去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7日,第10版。
    [9]《孙中山致北京参议院众议院电》,1917年3月9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18页;
    《孙中山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电》,1917年3月9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20页。
    [1]有关“象征”在政党争取“公共感情”中的作用,详见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第167页。
    [2]《时评一:尊重民意》,《民国日报》1917年3月9日,第3版。
    [3]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31页。
    [4]《外交问题中政府与国会之接近》,《晨钟报》1917年3月9日,第2版;
    另见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31页。
    [1]有关此次茶话会接洽情形,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80页;
    《昨今两日之政府与国会》,《晨钟报》1917年3月10日,第6版。
    [2]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22页。
    [3]其中众议院表决,赞成政府政策者331票,反对者87票,废票30;参议院表决时,赞成政府政策者158票,反对者37票。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80-181页;
    史华:《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第35号,第32页。
    [4]《中德邦交断绝》,《晨钟报》1917年3月14日,第2版。
    [5]《国民外交后援会之进行》,《晨钟报》1917年2月14日,第2版。
    [6]有关国民外交后援会成员所属派系代表人物及其内部联络情况,详见《筹备中之国民外交后援会》,《晨钟报》1917年2月16日,第2版;
    《昨日之政团协商会》,《晨钟报》1917年2月20日,第3版;
    《最近各政团之调查》,《晨钟报》1917年2月23日,第3版。
    [7]《筹备中之国民外交后援会》,《晨钟报》1917年2月16日,第3版;
    《外交后援商榷两会合并不成》,《晨钟报》1917年2月20日,第3版;
    《外交后援会昨日开会情形》,《晨钟报》1917年2月21日,第2版。
    [8]有关国民外交后援会组织章程以及筹备员名单,详见《国民外交后援会之进行观》,《晨钟报》1917年2月26日,第2版;
    《外交后援会宣言书》,《晨钟报》1917年3月3日,第2版;
    《本日之外交后援会成立大会》,《晨钟报》1917年3月3日,第3版。
    [1]详见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429-430页。
    [2]《上海外交商榷会致参议院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2日,第10版。
    [3]《总商会等致两院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2日,第10版。
    [4]《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4日,第2版。
    [5]《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3日,第2版。
    当政府外交政策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注时,政府采取积极的舆论诱导政策抑或被动地解释,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同样是在一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了使他的参战政策获得美国人民的支持,威尔逊便采取了大规模的舆论宣传,为此建立了一个宣传委员会,动员了15万演说家、作家、艺术家、演员和学者进行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有效地激起了美国人对德国的憎恨。详见林克和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7页;
    熊志勇:《美国政治与外交政策》,第18页。
    [1]《时评二:爱国》,《民国日报》1917年3月12日,第7版;
    《时评一:赞助之范围》,《民国日报》1917年3月15日,第3版。
    [2]《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3日,第2版。
    [3]《张我华等关于外交之通电》,《民国日报》1917年3月12日,第6版。
    [4]《时评:无政策之外交政策》,《民国日报》1917年3月20日,第7版;
    再如国民党议员丁世峄(属于韬园系)就批评段政府在对德绝交之后的外交态度不明确。详见《丁世峄之质问是也》,《民国日报》1917年3月26日,第2版。
    甚至有人批评段政府先后设立外交委员会以及国际政务评议会,而置外交部于不顾,并对段政府在绝交后的种种外交实施表示不满,详见《对德绝交后之种种设施质问书》,《民国日报》1917年3月26日,第3版。
    [5]有关北京政府与协约国谈判中国参战条件的过程,详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182-185.以及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81-184页。
    [6]有关梁启超书信全文,详见《梁任公先生最近之外交政见》,《晨钟报》1917年3月26日,第2版。
    [7]北京《醒华报》就认为梁启超是在“藉外交大题以为进身之阶”。参见《梁启超主战之里面》,《民国日报》1917年3月31日,第6版。
    [8]《曹亚伯致段总理书》,《民国日报》1917年3月30日,第6版。
    [9]《谭石屏君快人快语》,《民国日报》1917年3月31日,第6版。
    [1]《吕碧城女士驳梁启超主战论》,《民国日报》1917年4月1日,第10版。
    [2]秋水:《今日应对德宣战之理由》,《晨钟报》1917年3月29日,第2版。
    [3]庶熙:《东西两共和国之对德外交》,《晨钟报》1917年3月31日,第2版。
    [4]《商会联合会反对加入大文章》,《民国日报》1917年4月6日,第10版;
    《各省公民反对宣战》,《民国日报》1917年4月6日,第10版。
    [5]《政府外交之气焰》,《民国日报》1917年4月8日,第2版。
    [6]《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4月7日,第2版。
    [7]《时评一:疏通》,《民国日报》1917年4月7日,第3版;
    国民党人叶楚伧和邵力子对于北京政府的私人疏通之举,更是严厉指责。详见楚伧:《外交方针痛言》,《民国日报》1917年4月11日,第2版;
    力子:《时评三:疏通》,《民国日报》1917年4月11日,第11版。
    [1]《王宠惠赴沪之任务》,《晨钟报》1917年5月3日,第2版;
    有关段祺瑞委派王宠惠疏通孙中山外交意见的详情,参见《孙中山先生复段总理书》,《民国日报》1917年5月12日,第2版。
    [2]《王宠惠徒劳往返》,《晨钟报》1917年5月10日,第3版;
    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95页。
    [3]《上海来电》,《晨钟报》1917年5月3日,第3版。
    [4]《离奇怪诞之上海各界通电》,《民国日报》1917年5月5日,第6版;
    《时评二:我独不闻有此项请战电》,《民国日报》1917年5月5日,第7版;
    《上海真正民意究如何》,《民国日报》1917年5月6日,第10版。
    [5]《上海来电》,《晨钟报》1917年5月7日,第3版;
    《时评三:外交研究会》,《民国日报》1917年5月5日,第11版;
    《时评三:强奸民意之又一幕》,《民国日报》1917年5月6日,第11版;
    《时评三:闻上海外交研究会之电》,《民国日报》1917年5月10日,第11版;
    《上海真正民意如此》,《民国日报》1917年5月10日,第10版;
    《西北国民外交后援会成立》,《晨钟报》1917年5月22日,第3版。
    [6]比如,属于南方革命党人营垒的上海《民国日报》、《中华新报》、《神州报》和《国是报》等报刊就联手反对北京政府的参战政策,在舆论界造成重大影响,段祺瑞本人也引外界反对力量无法应付,“心劳日拙,以致咳血”。参见《反对加入之公论》,《民国日报》1917年5月7日,第2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白坚武日记》第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中华新报》创刊于1915年10月,是欧事研究会成员谷钟秀等人主办,属于政学会机关报。参见周天度、孙彩霞:《沈钧儒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务部为通行解除被禁报刊印刷物事致各省巡按使等咨文》,1916年7月6日,《历史档案》1987年第3期,第64页。
    [1]关于指导领袖人物政治行为的“潜在信念与规范”以及相应决策模式的危险性,参见[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2]张国淦:《北洋述闻》,第97页。
    [3]《未来之军事会议与对德前途之关系》,《晨钟报)1917年4月11日,第2版。
    [4]从冯国璋在4月中下旬与梁启超和徐世昌的通信,可指梁启超与徐世昌都在积极参与军事会议的筹备。详见,吉迪:《冯国璋往来函电》,《近代史资料》第40号,中华书局,1979年,第66-67页;
    《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4月10日,第2版。
    [5]《未来之军事会议与对德前途之关系》,《晨钟报》1917年4月11日,第2版;
    《军事会议开会预志》,《晨钟报》1917年4月13日,第2版;
    《最近外交形势之进步》,《晨钟报》1917年4月14日,第2版;
    《今日军事会议开会》,《晨钟报》1917年4月16日,第2版;
    《外交问题与军事会议》,《展钟报》1917年4月18日,第2版。
    [6]《时评二:未来之群英会》,《民国日报》1917年4月14日,第7版;
    楚伧:《论军事会议》,《民国日报》1917年4月15日,第2版;
    《时评一:敦请军人干政》,《民国日报》1917年4月17日,第3版。
    另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白坚武日记》第1册,第64页。
    [1]关于出席军事会议的各地督军名单,详见《军事会议开幕情形详记》,《晨钟报》1917年4月26日,第2版;
    《军事会议之第一幕》,《民国日报》1917年4月28日,第3版;
    《军事会议之重要议案》,《民国日报》1917年4月29日,第6版。
    [2]《军事会议与外交团》,《晨钟报》1917年4月28日,第2版;
    《接要闻》,《民国日报》1917年4月29日,第6版;
    保罗·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202页。
    [3]保罗·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201页。
    [4]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92页。
    [5]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92页。
    [1]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92页;
    《宣战问题之形势》,《民国日报》1917年5月5日,第3版。
    [2]《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5月7日,第2版。
    [3]《本社专电》,《民国日报》1917年5月7日,第2版;
    《各督军招宴议员记》,《民国日报》1917年5月7日。
    [4]《宣战问题之形势》,《民国日报》1917年5月7日,第3版。
    [5]关于公民团事件,详见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第69号,第193页;
    张国淦:《北洋述闻》,第100页;
    《昨日众议院被围记》,《晨钟报》1917年5月11日,第2版;
    《请愿宣战团之真相》,《民国日报》1917年5月12日,第6版;
    英美驻华公使都先后忠告国务总理段祺瑞,请段氏不要用武力解决参战问题,威尼斯不可用武力解决内阁与国会在参战问题上的争端,参见:Minister Reinsch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May 11,1917,in FRUS 1917.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6.pp.46-47.
    [6]张国淦:《北洋述闻》,第100页。
    [7]杜春和等主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第207页。
    [1]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军政府布告国会非常会议议决承认对德奥交战状态依议执行》,1917年9月26日,《军政府布告》第7号。
    [1]林珊:《从〈舆论学〉看李普曼的新闻思想》,《新闻学论集》第10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9页。
    [2]有关宣传的起源及概念范畴,详见刘建明:《宣传原理与新闻宣传的特性》,《新闻学论集》第1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7-46页。
    [3][美]本尼迪可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0-33页。
    [4]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3.
    [5]梁启超:《在北京报界欢迎会之演说词》,1912年10月22日,载杨光辉等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6]详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607、625、688页。
    [7]“梁启超致袁世凯言”,1912年2月23日,载丁文江、赵丰田主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17页。
    [1]张之华:《党和人民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综述1919-1949》,《新闻学论集》第5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23-147页。
    [2]比如,金光耀在探讨顾维钧在一战初期的中美外交时,曾论及顾维钧在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初期所进行的舆论宣传事宜,详见金光耀:《顾维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中美外交》,载陶文钊,梁碧莹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5-91页;
    台湾学者王纲领在论述二十一条交涉时,也对此有所探讨。参见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青年学者应俊豪对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的舆论宣传作过专题研究,详见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1年,第197-242页。
    [3]何梓华:《新闻事业--阶级的舆论机关》,《新闻学论集》第3辑,1981年,第123-139页。
    [4]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85页。
    [5]毛泽东:《八届十中全会讲话》,1962年9月24日,转引自林珊:《从〈舆论学〉看李普曼的新闻思想》,《新闻学论集》第10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50页。
    [1]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东方杂志》第14卷,第6号,第7号,第12号。
    [2]有关各地报界发展情况,详见第一历史档案馆:《晚清创办报纸史料(一)》,《历史档案》2000年第2期;
    《各省报界汇志》,《东方杂志》第1卷第6期,第8期,第10期;第2卷第3-12期;第3卷第5-12期等;
    管翼贤:《北京报纸小史》,载中华新闻学院编:《新闻学集成》第6辑,1943年;
    沈琼楼:《清末民初广州报业杂忆》,《广东文史资料》第17辑,1964年;
    以及杨光辉等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3]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4.
    [4]“黄金时代”语出民初报人孙少荆,见孙少荆:《成都报界回想录》,《川报》增刊,1919年1月1日。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181页;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676页;
    黄远生:《北京之党会与报馆》,《远生遗著》卷2。
    [6]比如,湖北军政府在1911年10月16日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人民自由言论著作刊行并集会结社;四川大汉军政府也明文规定:“巡警署不许干涉报馆议论”,见唐宗尧等:《摊开事实看四川立宪派》,《四川文史资料》第1辑;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第六条第四款也对“言论自由”作了保证,参见梁家禄等主编:《中国新闻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
    [7]参见《陈都督调和党派》,《申报》1912年5月30日,第7版。
    [8]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681-682页。
    [9]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4.
    另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684-686页。
    [1]梁家禄等主编:《中国新闻业史》,第117页。
    [2]陈冷:《申报20000号纪念感言》,转引自胡道静:《上海的日报》,载《上海市通志馆》1935年单行本。
    [3]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720页。
    [4]详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段祺瑞政府解除部分报刊禁令史料选》,《历史档案》1987年第3期。
    [5]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726页。
    [6]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726-727页。
    [7]在民初报界,就政党类报纸而言,主要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是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其报纸网络覆盖南京、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长沙、河南、安徽、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全国各主要省市;其次是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纸,其报纸网络主要集中在京、津、沪、汉以及湖南、四川、两广等地区。详见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688-697页。
    而北京政府对国民党系统报纸的严重打击,从1912年到1920年皖系军阀张敬尧撤离湖南的长沙历年报纸统计上,就可看出。详见李抱一:《民元以来的历年长沙报纸一览》,《长沙市新闻及联合会年刊》第1-2册合订本,1933年。
    [1]《北京新闻界之因果录》,《民国日报》1919年1月7日,8日,9日,12日,13日,15日,19,23日,24日,25日,27日以及2月4日。
    [2]蔡寄鸥:《武汉新闻史》,载杨光惠等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第502-504页。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97页。
    [1]有关袁世凯通过梁士诒和梁启超商量办报事,参见“梁士诒致梁启超电”,1912年3月15日,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第619页。
    [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716页。
    [3]有关湖南省政府收买各地报界情形,参见《各报馆津贴一览表》,《申报》1913年7月10日,第2张第6版。
    另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728、737-739页。
    [4]有关黎元洪经常会见中外记者之情形,可参见《黎大总统与报界》,《英文满洲日报》1916年7月3日,载天津历史博物馆主编:《北洋军阀史料》黎元洪卷11,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以及《黎大总统谈话》,《英文京津时报》1917年1月10日,载《北洋军阀史料》黎元洪卷12,第890-892页。
    [5]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The China Quarterly,No.150,Special Issue:Reappraising Republic China.(Jun.,1997),p.273.
    [6]详见 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5.
    [1]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15.以及冯国和:《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新闻实践》,《新闻学论集》第1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2]冯国和:《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新闻实践》,《新闻学论集》第1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75-276页。
    [3]详见[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4]作为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梁启超,他首次正式使用“民族主义”一次,是在1901年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有关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可参见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1971年第1期,第25-34页;
    以及[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第166页。
    [3]Xu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p.50.
    [4]台湾学者王汎森提醒人们说:我们不能小看“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每一时代所凭借的“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多少有些不同,人们靠着这些资源来思考、整理和构筑他们的生活世界,同时也用它们来诠释过去,设计现在和想象未来。而清末民初大量流入中国的西方及日本的知识,是继佛学进入中国后另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资源”及“概念工具”的变动。详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0-151页。
    [5]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第77-84页。
    [1]种因:《学生底新纪元》,《学生杂志》第8卷第1号,1921年1月。
    [2]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283页。
    [1]章士钊:《欧事研究会拾遗》,《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2版,第274页。另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213页以下。
    [2]守常:《论国人不可以外交问题为攘权之武器》,《甲寅日刊》1917年2月17日。
    [3]比如一战之前在国际上流行的“秘密外交”。
    [1]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 The China Quarterly,No.150,Special Issue:Reappraising Republic China.(Jun.,1997),p.276.
    [2]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 The China Quarterly,No.150,Special Issue:Reappraising Republic China.(Jun.,1997),p.278.
    [3]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 The China Quarterly,No.150,Special Issue:Reappraising Republic China.(Jun.,1997),p.279.
    [1]Xu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pp.73-74.
    [2]比如,胜保在咸丰九年(1859年)说道:“为今之计,惟有用民制夷之一法”。道光二十八年粤督徐广缙说:“无事则安民以抚夷,有事则用民以防夷”。 参见《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34,第22页,转引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3]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15.
    [4]这方面的例证,可参见金光耀:《顾维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中美外交》,载陶文钊,梁碧莹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5-91页。
    [5]参见《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第104、115页;
    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p.34;
    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第41页;
    《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第257页;
    以及金光耀前引文,第89页。
    [6]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p.35.
    [7]《莫理循致蔡廷干函》,1915年1月28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392-394页。
    [1]《莫理循致蔡廷干函》,1915年1月28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392-394页。
    [2]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上册,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2年,273-276页。
    [3]金光耀:《顾维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中美外交》,载陶文钊,梁碧莹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第83页。
    [4]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p.38.
    [5]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第2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858页。
    [6]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p.38.
    [7]Madeleine Chi,China Diplomacy:1914-1918,p.38.
    [8]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期间,通过阅读有关中国驻外使节的大量报告,人们可以注意到中国外交官大都关注国外的公众舆论。详情参见,中研院近史所编,《中日关系史料:二十一条交涉》,下册,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5年;
    另见Xu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 pp.73-74.
    [1]《莫理循致朱尔典函》,1915年2月15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400-401页。
    [2]详见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第44页;
    另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71-73.
    [3]《莫理循致斯蒂德》,1915年2月17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403页。
    [1]《蔡廷干致莫理循函》,1915年2月27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412页。
    [2]Xu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p.73.
    [3]《马家麟等为日人要挟签订不平等条约泣告同胞书》,1915年3月31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0-291页。
    [4]《云南特派员张翼枢为〈滇声报〉发起对日同志会抵制日货进行取缔函》,1915年4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294-298页;
    《中华民国爱国同志会为中日交涉泣告全国同胞意见书》,1915年4月10日,同上,第299-303页。
    [5]《张仲良致莫理循函》,1915年6月11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435页。
    [6]《莫理循致斯蒂德函》,1915年2月7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405-404页。
    [1]《杜锡钧为汉口等散发抵制日货传单致徐树铮函》,1915年4月4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292页。
    [2]《各省报告签订不平等条约市面恐慌波动情况电》,1915年5月7.12日:《外交部为日使对各地抵制日货不满请审查言论函件》,1915年5月20-21日;引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304-310页。
    [3]《云南巡按使署奉袁世凯令禁止人民反对不平等条约告示》,1915年4月1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291页。
    [4]《李厚基关于派军防范抵制日货运动及镇压抗捐措施与徐树铮来往函》,1915年4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293-294页。
    [5]有关郑家屯事件的详情,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16年东北郑家屯中日军队冲突事件交涉文件选》,《民国档案》1992年,第2期,第23-28页。《郑家屯交涉情形》,《新青年》1916年10月,第2卷第2号。
    [1]叶景莘:《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的见闻》,《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144-151页。
    [2]同上,第150页。
    [3]《收法京陆总长等电》。1919年3月31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0-71页。
    [4]《发上海特派员杨士晟、山东督军张树元、省长沈铭昌密电》,1919年4月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1页。
    [5]《发参众两院电》,1919年4月3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2页。
    [6]《发鲁督军、省长、上海特派员函》,1919年4月5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4页。
    [1]《收鲁督军省长电》,1919年4月6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4-75页。
    [2]《收江苏交涉署函》,1919年4月1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6页。
    [3]《收江苏交涉署函》,1919年4月16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81页。
    [4]《收山东交涉署快邮代电》,1919年4月11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5页。
    [5]《发法京陆专使电》,1919年4月18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84页。
    [6]有关梁启超在巴黎和会上出卖国权的谣言之成因,可参见[法]巴斯蒂:《梁启超1919年的旅居法国与晚年社会文化思想上对欧洲的贬低》,载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收国务院函》,1919年3月2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65页;有关《中国世界报》主笔来电的中文译稿,另见《附件三》,1919年3月19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0页。
    [8]《王正廷专使致上海报界电》,载吴天任主编:《民国梁任公先生启超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册,第1406-1407页;有关梁启超亲日风波的概况,另见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第120-130页。
    [1]《收山东省长沈铭昌电》,1919年4月21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89页。
    [2]比如,山东外交商榷会曾致函给湖北督军王占元,信中所称:“乃者中外宣传,日人在巴黎阴谋运动,利用吾国好人从中破坏,并有日人将据鲁权之说”。按这里所谓的“奸人”,其实暗指梁启超也。详见‘收湖北督军署快邮的代电》,1919年4月12日,《中日关系史料一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77页。
    [3]《收山东国民大会张英麟等电》,1919年4月2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90页。
    [4]《发法京陆总长电》,1919年4月22日和23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91-92页。
    [5]《发山东省长电》,1919年4月2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91页。
    [6]《发旧金山总领事馆》,1919年3月2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91页:《收驻旧金山总领事呈》,1919年5月22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166页。
    [7]《收国务院函》,1919年3月8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62页。
    [8]《代理部务次长会晤日本小幡公使问答》,1919年3月24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65-67页。
    [9]参见,法京陆专使电,1919年1月27日、30日,2月5日,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天津历史博物馆主编:《秘笈录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72-78页;另见.Xu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p.249.
    [1]有关小幡恫吓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北京政府借此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的详情,参见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第153-184页;以及《外交部会见小幡日使情形之声明》,载‘秘笈录存》,第76-77页。
    [2]《致刘玉麟函》,1912年11月29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60--62页。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第300页。
    [4]有关外交决策的相关理论,可参见杨曼苏主编:《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导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53-185页。
    [1]比如,袁世凯在晚清时期曾出使过朝鲜,熊希龄曾在1905年陪同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而汪大燮则多次担任驻外公使。
    [2]林增平,周秋光:《熊希龄集》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3]熊希龄:《为远东通讯社经费补助事上各省联络书》,手迹件,转引自周秋光:《熊希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4]熊希龄:《上袁宫保书》,转引同上,第216页。
    [5]周秋光:《熊希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6]在中文版的《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一书中,中文译者错误地把王慕陶音译成“王茂涛”。见《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288页。
    [7]有关远东通讯社的筹备经过,可参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王慕陶来信;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以及周秋光:《熊希龄传》,第215-220页。
    [1]《致顾维钧函》,1913年12月16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288-299页。
    [2]《顾维钧致莫理循信》,1913年12月19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291页。
    [3]有关顾维钧、王正廷、伍朝枢等欧美留学生与上述两大英美新闻记者关系网络的互动,有一个典型事例足以说明这种政界人士与新闻界互动的重要性。当1913年二次革命之际,袁世凯打算迫害国民党人王正廷,正是董显光利用他在国际新闻界的关系网络,通过营造王正廷有英美支持的国际背景,致使袁世凯不敢对王正廷轻举妄动。详见董显光:《董显光自传:一个中国农夫的自述》,台北:台湾新生报社,1973年,第62-66页;关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校友在民初所构建的垄断性新闻关系网络,可参见John Maxwell Hamilton,“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 Altruism in China:Thomas F.E Millard,J.B.Powell,and Edgar Snow,”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55,No.1.(Feb.,1986),,pp.27-48;[美]鲍威尔:《鲍威尔对华回忆录》,刑建榕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以及[美]泽勒:《神秘顾问:端纳在中国》,林本椿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按,俄国所发这则电讯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当时中国政府并没有军队驻扎在蒙古东部地区。详见致刘玉麟函,1912年11月29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第2册,第60-62页。
    [2]《致刘玉麟函》,1912年11月29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60-61页。
    [3]《致顾维钧函》,1913年12月16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288-299页。
    [1]《致顾维钧函》,1913年12月16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288-299页。
    [2]《顾维钧致莫理循信》,1913年12月19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291页。
    [3]《布朗里格致莫理循函》,1915年6月18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458页。
    [4]《驻日公使陆宗舆函》,1914年9月14日,《中日关系史料-欧战与山东问题》,上册,中研院近史所.1974年版,第175页。
    [5]《大总统公布修正报纸条例申令》,1915年7月10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第299-301页。
    [6]《外交部关于拟托巴黎巴尔干通讯社为欧洲大陆中国通讯机关的公函》,1918年7月6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第382页。
    [7]《外交部关于拟托巴黎巴尔干通讯社为欧洲大陆中国通讯机关的公函》,1918年7月6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第382-384页。
    [1]《汤·弗·密勒来函》,1918年11月11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768-769页。
    [2]当时国内谣传北京政府要把驻美公使顾维钧召回,另由他人接替驻美公使职务,密勒在给莫理循的信中,特意将顾维钧称赞一番,委婉地请求莫理循向北京政府建议不要轻易撤换顾维钧。密勒亲自为顾维钧说项,在在说明,顾维钧授意密勒这样作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详见《汤·弗·密勒来函》,1918年11月11日,《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768页;后于顾维钧的推举,密勒后来被委任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非政府顾问,详见John Maxwell Hamilton,“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 Altruism in China:Thomas F.F.Millard,J.B.Powell,and Edgar Snow,''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55,No.1.(Feb.,1986),p.34。
    [3]《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卷,第770页。
    [4]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第156-157页。
    [1]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 The China Quarterly,No.150,Special Issue:Reappra/sing Republic China.(Jun.,1997),p.276.
    [2]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3]Ka-che Yip,"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tudent Activism in the 1920s",in E Gilbert Chan and Thomas H.Etzold,eds.,China in the 1920s,New Viewpoints,New York,1976,pp.106.
    [4]详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第2-3页、第59页。
    [5]详见陈独秀:<警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载《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9页。
    [6]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2]参见[波兰]兹纳涅茨基著,郏斌祥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3]何一鸣:《学战说》,‘学生杂志》第2卷第2号,1915年2月。根据王尔敏的考证,“学战”观念是由晚清“商战”观念衍生而来。详见,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210页。
    [4]刘德成《学生之作战预备》,《学生杂志》第5卷第5号,1918年5月。刘德成是奉天(沈阳旧称)盖平县中学毕业生,详见刘德成:《对于中学毕业生之劝进表》,《学生杂志》第4卷第12号,1917年12月。
    [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页。林毓生指出,在五四时期的最初几年,各种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变革需求就是竭力采纳当时在中国所理解的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因为这些东西被认为对维护和重建中国的民族国家是有助益的。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少年中国说》,第1册,饮冰室文集之五,1989年,第7-12页。
    [3]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06页。
    [4]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年4月,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5]引同上,第16页。
    [1]参看《教育部公布学校制服规程令》,1912年9月3日,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第61-62页。另见《学生杂志》第5卷第6号,1918年6月,刊载之“共和国民当读书目”,教育部审定。其中国民学校有“新修身”8册,高等小学校,新修身6册。并指出这些教科书的内容以阐扬“自立。自尊、爱国、合群”诸义。另有师范学校新教科书同出处
    [2]《教育部公布学校仪式规程令》,1912年9月3日,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第62-63页。
    [3]有关民初国人生活仪式的制度化以及历史记忆与近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关系,详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31-36.黄金麟:《历史的仪式戏剧--“欧战”在中国》,《新史学》1996年,第7卷第3期;[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283页。
    [4]参看高耀球《赴省立学校第四次联合运动会纪》《学生杂志》第5卷第7号,1918年7月。今日参观童子军,不觉生一种感想。盖国际上之战争非我军人一部分之力所能战胜,乃合国民全力方可与人战争也。
    [5]祈志焕:《北京师范学校第二次野操记》,‘学生杂志》第5卷第5号,1918年5月。
    [6]张治中:《艰苦的历程》,《文史资料选辑》第9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25-28页。
    [7]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第117页。
    [8]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第25页。据已故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称,五四时期的童子军是从英国借鉴而来,童子军的创立者为英国人贝登鲍威尔。清华学校的童子军设备很齐全,曾担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早年还担任过童子军的一员教官。详见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年,第85页。
    [9]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
    [1]雁冰(茅盾):《学生与社会》,《学生杂志》第4卷第12号,1917年12月。
    [2]林毓生把近代中国的早期知识分子分作两代:其中第一代知识分子是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是严复、康有为、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第二代知识分子是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人。李泽厚则把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划分为六代,分别是:章太炎一代(封建末代知识分子),鲁迅一代(参加辛亥,领导五四),五四一代(五四参与者,大革命的各级领导者),大革命一代(大革命的参加者,后来成为抗战的各级领导者),解放一代(40年代和50年代),文革一代等。详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6页,第50-59页;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0页。
    [3]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4]孙党伯等主编:《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19页。
    [5]详见朱宗震:《孤独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508页。
    [6]吉庆:《学校日记最近之一周》,《学生杂志》第5卷第4号,1918年4月。
    [7]莫祖绅:《余君安亭日记序》,《学生杂志》第5卷第5号,1918年5月。
    [1]刘德成:《学生之作战预各》《学生杂志》第5卷第5号,1918年5月。
    [2]参见黄季陆:《忆志希》,《罗志希先生传记暨著述资料》,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第2页。
    [3]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上卷,第29页。
    [4]比如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同学,后来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达就是清华学校的“小老头子”之一,陈达的同班同学,或来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汤用彤的外号也是“小老头子”。清华学校1913年入学的潘光旦就认为当时清华里有很多这样的“小老头子”。详见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年,第84页。
    [5]参见蒋永敬:《罗家伦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贡献》,《罗志希先生传记暨著述资料》第38页。
    [6]比如,《学生杂志》1916年的社论就宣称:“今日最有希望者非学生乎,将来改良社会,振兴国家者惟赖今日之学生。今日之最无忧患者,非学生乎。能力幼稚,惟学是务。任他风云变换,当此学生时代,自可无所与闻”。详见《新学生》,《学生杂志》第3卷第1号,1916年1月。另见刘叔雅(文典):《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
    [1]朱毓魁:《今日国家所要求于学生者》,《学生杂志》第4卷第9号,1917年9月。
    [2]蒋永敬:《罗家伦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贡献》,《罗志希先生传记暨著述资料》,第39页。
    [3]反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国民党人邵力子严厉批判五四之前社会舆论期待学生界“在学言学”是最足误大局的事情,亦足证此时社会舆论对学界的角色期待是较为成功的。详见《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纪事》,《申报》1919年6月17日,第11版。
    [4]1918年留日归国学生将近4000余人。详见《记载一内国之部》,《学生杂志》第5卷第7号,1918年7月。
    [5]罗家伦:《书诒天下才我为苍生哭》,《逝者如斯集》,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4页。
    [6]《记载--教育部训令留学生东归之布告》,《学生杂志》第5卷第7号,1918年7月;另见《江苏省教育厅奉令取缔留日学生组织救国团等训令》,1918年7月24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31-332页。
    [7]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主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页。
    [1]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第88页。
    [2]陈大齐:《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4号,1919年4月。
    [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第46页。
    [4]吕芳上先生就把这批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五四青年称之为“新学生”,当然“新学生”一词并非吕芳上首创,在五四前夕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吕芳上认为,五四“新学生”主要是指1920年代活跃的中间层学生,他们多出生在1890年代,年纪20出头,多数人对戊戌变法没有印象,辛亥革命时十五、六岁,新文化运动时正就读高等或中等学校。五四以后,一大批受西式教育的“新学生”崛起,是社会力量变动的显著特点。详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36、155、156页;以及《新学生》,《学生杂志》第3卷第1号,1916年1月。当然,“新学生”或“五四学生”与“辛亥学生”也有所不同。如桑兵所言:“五四学生运动在许多方面并非直接继承辛亥学生的成果,开始阶段不得不在短期内重演此前的发展经历”。详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第18页。
    [5]详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第1-3页。
    [6]详见《宣言》,《学生杂志》第7卷第1号,1920年1月。
    [7]缪金源:《学日语序》,《学生杂志》第5卷第11号,1918年11月。缪氏此时为江苏省立第七中学学生;缪金源:《学生杂志革新与学生革新》,《学生杂志》第8卷第7号,1921年7月,谈缪氏与杨氏的交往历 史。
    [1]Hollington K.Tong,"Vice-Minister Yuan Reviews China's Educational Progress",Millard's Review,March 22,1919,pp121-126.
    [2]少年毛泽东亦批评说:“我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详见二十八画生(毛泽东笔名):《体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谢开人:《中学学生不能见重于社会之故》,《学生杂志》第5卷第8号,1918年8月。谢开人认为,中学生无职业教育之精神,见识不够。热心国事者却不知道努力修养是学生救国之唯一方法。也有误解学生不应当关系国事者;
    [3]李琪:《学生今后之道德》,‘学生杂志》第5卷第3号,1918年3月。
    [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539页。
    [5]有关五四期间,学生界“亚文化”的形成,详见Ka-che Yip,“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tudent Activism in the 1920s”,in F.Gilbert Chan and Thomas H.Etzold,cds.,China in the 1920s,New Viewpoints,New York,1976,pp.98-99.当代社会学者陈映芳则称之为“新青年”、“五四青年”的“权利-角色”型青年文化。详见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第50-62页。
    [1]五四时期,学生界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时代现象,但是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比如,少年毛泽东在五四之前的生活方式已经“信息化”了,他在1916年给学友萧子升的信中,还劝说萧氏“多看书报”。详见毛泽东致萧子升信,1916年7月25日,载《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52页。再如,清华学生在五四运动以后,就深感学生运动“历来的弊端在通常的消息无人传递”,所以清华学生有人提议“组织一个专为传递信息的机关”。详见潘光旦:《今后的<清华周刊>》·《清华周刊》第225期,1921年11月11日。另见潘乃穆、潘乃和主编:《潘光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0-61页。
    [2]蔡元培:《黑暗与光明的消长》,《北京大学日刊》第260号,1918年11月27日;胡适:《纪念五四》,载北大台湾同学会主编:《五四爱国运动四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1959年。
    [3]雁冰:《一九一八年之学生》,《学生杂志》第5卷第1号,1918年1月;杨贤江:《学生之兼善思想》,《学生杂志》第5卷第2号,1918年2月。
    [4]商逵《欧战后学生之责任》,《学生杂志》第5卷第12号,1918年12月。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541页。
    [2]《山东问题与日使抗议》,《申报》1919年5月25日,第7版。
    [3]参见《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纪事》,《申报》1919年6月17日,第11版。
    [4]正是由于五四以后,国内媒体特别是京津地区的报界都热衷于报道学生运动,迫使北京政府封闭《益世报》,监视北京‘国民公报》和《晨报》,使得北京地区的报纸对于“学生运动没有记载”。详见《北京学生已在严重监视中》,《申报》1919年5月28日,第7版。
    [5]《北京通信--都门学界杂闻》,《申报》1919年8月8日,第6版。
    [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371页。
    [7]全国学生联合会与地方学生团体如杭州学联会就有很密切的联系。详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 生》,第119页。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541页。国民党人戴季陶也赞扬说五四学生的组织能力是“创造的真力量”;沈仲九则认为五四运动学生的组织能力与精神,是“造新中国新世界的根本”。详见戴季陶:《中国人的组织能力》,《星期评论》第1号,1919年6月8日;仲九:《五四运动回顾》,《建设》第1卷,第3号,1919年10月1日。
    [2]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3]知非:《评梁漱溟君之学生事件论》,《每周评论《1919年5月18日,第2版。
    [4]《穆藕初复上海学联会函》,《民国日报》1919年12月14日,第11版。
    [5]默:《杂评-罢课风潮》,《申报》1919年5月22日,第8版。
    [1]《学生无罪》,《每周评论》1919年5月18日,第3版。
    [2]《收顺直省议会电》,1919年5月7日;《江西督军陈光远等电》,1919年5月13日,收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128、145页。
    [3]《陈次长会晤法柏使问答》,1919年5月10日,《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第132页。
    [1]五四后,学生与教育当局的冲突,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96-97页。
    [2]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49-52页。
    [3]冷:《时评:警告学界--不宜预闻日货公售事》,《申报》1919年8月26日,第3版。
    [4]《皖议会与学生激战纪二十二》,《时报》1921年7月26日。1921年6月2日,皖南镇守使马联甲镇压了前来省议会请愿的学生,致死学生姜高琦死亡,另伤学生60人。
    [5]唐耀章:《湖南学界驱张运动前后》,《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95页。
    [6]《学生联合会日刊发刊词》,《民国日报》1919年6月5日,第12版。
    [7]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8]《记载--蔡元培至学生界书》,《学生杂志》第6卷第9号,1919年9月;《蔡元培回任条件与学生》,《盛京时报》1919年7月11日。
    [1]《记载一青岛问题失败后各界情形》,《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2]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有关五四之前,学生界希望按照社会的角色期待,作“大国民的读书种子”的说法及其困惑,参见何天爵:《惜时篇》,《新青年》第3卷第l号,1917年3月。何天爵系广东肇庆高要县中学生。
    [3]湘君:《论上海学生的罢课主张》,《民国日报》1919年5月22日,第2版。
    [4]丁冠伦:《学生与社会》,《学生杂志》第6卷第3号,1919年3月,编者按语。当然,吴研因所言只能代表当时一般人家子弟在科举废除后所面临的读书目标的迷惘。对于一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弟而言,“考清华和出洋留学”则是这类中产阶级家庭对其子弟读书的最高期望。另有一类家庭就是期望他们的子弟进法政学校读书,然后寻找关系进入政府部门做官。详见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文史资料选辑》第31辑,第194页;黄炎培:《教育前途危险之现象》,《东方杂志》第9卷第12号,1913年6月1日。梁启超在1915年发现,居住在北京城内外旅馆中的十多万房客中,其中十之八九都是为了“求官而来”,梁氏估计,就全国而言,当时“日费精神亦谋得官者,恐不下数百万人”。梁氏所说的这些“求官者”很多就是“法政学校的毕业生”。详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作官与谋生》中华书局,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三,第4册,第45页。
    [1]五四之后,学生与军法的冲突,起因多半在教育经费、检查日货以及对日交涉问题。详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09页。
    [2]Parsons,T,E.A.Shills(Hrsg):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 Mass,1951,p.16.另见尼克拉斯·卢曼著,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页。
    [3]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95页.
    [4]《瞿宣颖致诚报书》,《申报》1919年6月16日,第12版。
    [5]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另见贾丰臻:《再论少年中华》,《学生杂志》第6卷第8号,1919年8月。贾氏见于一般国民之无识,特别是五四期间上海一般无知市民迷信日本人下毒之谣言,才提出普及教育之重要性。
    [1]沧海:《学生运动与国民的责任》,《太平洋》第1卷第12号,1919年12月。
    [2]《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413页。孙中山在序言中说:“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阕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是中国之国民,今日实未能行民权之第一步也。”
    [3]杨贤江:《学生与文化运动》,《学生杂志》第7卷第4号,1920年4月。
    [4]蒋梦麟:《学潮后青年心理的态度及利导方法》,载《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58-66页。
    [5]素秋:《发刊词》,[6]北京女高师半月刊》第1期,1920年4月。
    [6]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46页。
    [1]丁冠伦:《学生与社会》,《学生杂志》第6卷第3号,1919年3月。
    [2]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3]范尧生:《本志今后方针之研究》,《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4]Erik Erikson,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68,p.19.
    [5]《记载-全国学生联合会函》,《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1]天民:《现代青年心理学》,《学生杂志》第5卷第1号,1918年1月。
    [2]范尧生:《怎么样做学生》,《学生杂志》第6卷第12号,1919年12月。
    [3]王平陵:《社会改造运动中底学生》,《学生杂志》第8卷第6号,1921年6月。
    [4]贾丰臻:《再论少年中华》,《学生杂志》第6卷第8号,1919年8月。
    [5]《记载-蔡元培致学生界书》,《学生杂志》第6卷第9号,1919年9月。
    [1]沧海:《学生运动与国民的责任》,《太平洋》第1卷第12号,1919年12月。
    [2]《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纪事》,《申报》1919年6月17日,第11版。
    [3]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75页。
    [4]汪精卫:《对学生运动之一感想》,《觉悟》1924年5月21日。
    [5]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第2号,1920年2月。柳钟文:《最近的南开学校》,《学生杂志》第8卷第9号,1921年9月。1921年1月。南开学校师生30余人在北京西山卧佛寺讨论校务会议,又称“西山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南开学校实行“校务公开”、“责任分担”和“师生合作”,标志南开学校在校务上实行学生自治。有关五四时期学生自治的研究,详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57-63页。
    [1]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第2号,1920年2月。
    [2]范尧生:《是非心与学生》,《学生杂志》第8卷第9号,1921年9月。
    [3]胡适:《对于学生界今后的希望》,《学生杂志》第8卷第10号,1921年10月。
    [4]尼克拉斯·卢曼:《信任》第82页。
    [5]详见潘光旦:《总得有认定的路走才是》,《清华周刊》第209期,1921年1月28日;潘光旦:《不油不水--自治还是被治?》,《清华周刊》第220期,1921年5月20日。潘光旦提议清华的学生自治有三条路可选:其一,学生放弃自治;其二,学生与学校共同管理;其三,学生自治依靠学校指导。
    [1]《记载--国内之部》,《学生杂志》第6卷第12号,1919年12月。
    [2]王平陵:《社会改造运动中底学生》,《学生杂志》第8卷第6号,1921年6月。
    [3]柳钟元:《最近的南开学校》,《学生杂志》第8卷第9号,1921年9月。
    [4]缪金源:《学生杂志革新与学生革新》,《学生杂志》第8卷第7号,1921年7月a
    [5]种因:‘学生底新纪元》,《学生杂志》第8卷第1号,1921年1月。
    [6]胡适:《对学生界今后的希望》,《学生杂志》第8卷第10号,1921年10月。另参见《胡适的日记》?
    [7]刘伯明:《学生应有的态度及精神》,《学生杂志》第7卷第9号,1920年9月。
    [8]《记载-北京大学全体学生十九日之宣言》,《学生杂志》第6卷第9号,1919年9月。
    [1]George.H.Danton,“The Student Movement in China,”School and Society,May 28,1921.转引自杨贤江:《美国人底中国学生运动观》,《学生杂志》第8卷第10号,1921年10月。
    [2]有关1920年学界反直接交涉运动的经过及其对学生运动的影响,详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43-46页、第261页、第429页。
    [3]尼克拉斯·卢曼:《信任》第100页。
    [4]存统:《把“爱国运动”变做“社会运动”》,《觉悟》1920年4月19日。
    [5]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53-154页。
    [6]高尔松,高尔柏:《我们四年来的中学生活》,《学生杂志》第9卷第7号,1922年7月。
    [7]候绍裘:《我的参与学生运动的回顾》,《学生杂志》第10卷第1号,1923年1月。
    [8]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53-154页。
    [9]种因:《研究学问底方法》,《学生杂志》第7卷第12号,1920年12月。
    [1]傅斯年在1919年夏考取山东官费,随后前往英国留学;罗家伦和段锡朋在1920年秋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赴美留学。蒋永敬:《罗家伦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贡献》,《罗志希先生传记暨著述资料》第43页。
    [2]《康自情致学总评议部函》,《民国日报》1920年4月29日,第11版。
    [3]缪金源:《学生杂志革新与学生革新》,《学生杂志》第8卷第7号,1921年7月。
    [4]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53-154页。
    [5]北大学生林德扬在1919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三贝子花园投水自杀。详见志希(罗家伦):《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晨报》1919年11月19日,第7版;梦麟:《北大学生林德扬的自杀》,《晨报》1919年11月21日,第7版;李大钊:《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晨报周年纪念周刊》1919年12月1日,第5页;陈独秀:《自杀论》,《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2-277页。
    [1]参见《蔡林彬(和森)致毛泽东信》,1920年5月28日;1920年8月13日,载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主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4-133页。
    [2]参见范尧生:《是非心与学生》第8卷第9号,1921年9月。
    [3]刘伯明:《学生应有的态度及精神》,《学生杂志》第7卷第9号,1920年9月。
    [4]罗家伦:《今日中国之杂志界》,《新潮》第1卷第4期。缪金源:《学生杂志革新与学生革新》,《学生杂志》第8卷第7号,1921年7月。
    [5]范尧生:《本志今后方针之研究》,《学生杂志》第6卷第7号,1919年7月。
    [6]施存统后来也承认,五四学生运动有“重上层不重下层”,变成脱离学生群众的“学生干部底活动”。详见存统:《论青年运动》,《中国革命与学生运动》,分载《革命评论》第15期、18期,1928年8月。
    [7]缪金源:《学生杂志革新与学生革新》,《学生杂志》第8卷第7号,1921年7月。
    [1]《章行严君之演说》,《学生杂志》第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2]刘伯明:《学生应有的态度及精神》,《学生杂志》第7卷第9号,1920年9月。
    [3]杨贤江:《论思想》,《学生杂志》第8卷第4号,1921年4月。
    [4]种因:《学生底新纪元》,《学生杂志》第8卷第1号,1921年1月。
    [5]参见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载李华兴主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6页;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4、268页。
    [6]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07页。
    [1]参见尼克拉斯·卢曼:《信任》第68页。
    [2]叶嘉炽认为五四学生运动的根本关怀就是为了民族救亡,以及实现近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彻底转型。详见Ka-che Yip,“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tudent Activism in the 1920s".in F.Gilbert Chan and Thomas H.Etzold,eds.,China in the 1920s,New Viewpoints,New York,1976,pp.94-108.另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345页。
    [3]百里:《新思潮之来源与背景》,《学生杂志》第7卷第11号,1920年11月。
    [4]姚之壁:《新人生观》,《学生杂志》第7卷第6号,1920年6月。
    [5]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0页。
    [6]Ka-che Yip,"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tudent Activism in the 1920s",in F Gilbert Chan and Thomas H.Etzold,eds.,China in the 1920s,New Viewpoints.New York.1976.pp.106.
    [7]《章仃严之演说》,《学生杂志》第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1]周辅才:《春假旅行日记》,《学生杂志》第8卷第4号,1921年4月。
    [2]Y.K:《努力即成功》,《学生杂志》第8卷第12号,1921年12月。
    [3]孟禄:《学生运动之意义》,《学生杂志》第8卷第11号,1921年11月。
    [4]孟禄:《学生运动之意义》,《学生杂志》第8卷第11号,1921年11月。
    [5]孟禄:《学生运动之意义》,《学生杂志》第8卷第11号,1921年11月。
    [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429页。
    [1]有关军国民教育的情况,参见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身体的形成》,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黄金麟指出,近代中国以军国民教育模式所建构出来的青年身体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进程和结果,这是为了国家以及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
    [2]详见《学生联合会消息》,《民国日报》1919年9月14日,第10版。
    [3]《康白情、张国焘两君函》,《民国日报》1920年3月18日,第11版。
    [4]《北京学生之决议》,《民国日报》1920年3月17日,第3版。
    [1]《体育场学生大会纪》,《民国日报》1920年4月15日,第10版。
    [2]参见《学生会声明罢课意旨书》,《民国日报》1920年4月24日,第2版。
    [3]1920年年底,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监督省议会议员选举的通告中,说监督方法,“但在联络各界,不得联络政党”。详见《学生会监督选举通告》,《民国日报》1920年12月4日,第10版。吕芳上对于学总有专文研究,详见他的《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328-339页。
    [4]唐启华:《北洋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之初步研究》,《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24期下册,1995年,第584-585页。
    [5]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第161-163页;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93页。北京国立八校是: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法政专科学校,北京医学专科校,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和北京美术专科学校。
    [6]《国务院军威下之教职员学生》,《晨报》1921年6月4日,第2版;《教育界创痛中之呼嚎声》,《晨报》1921年6月6日,第2版。
    [7]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197页.
    [8]《学生会否认北京政府之辩论》,《申报》1921年8月30日,第14版。
    [1]《学生总会与京代表团之辩难》,《申报》1921年8月29日,第14版。
    [2]《京学生会代表之宣言》,《申报》1921年8月28日,第14版。
    [3]《学生总会与京代表团之辩难》,《申报》1921年8月29日,第14版;《学生会否认北京政府之辩论》,《申报》1921年8月30日,第14版。《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张分裂》,《晨报》1921年8月31日,第3版:《学生总会将因南北政府分裂》,《晨报》1921年9月5日,第3版。
    [4]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433页。
    [5]Ka-che Yip,"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tudent Activism in the 1920s",in E Gilbert Chan and Thomas H.Etzold,eds.,China in the 1920s,New Viewpoints,New York,1976,pp.104-106.
    [1]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435页。
    [1][美]雷蒙德·保罗·库佐尔特等:《二十世纪社会思潮》,张向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25页。
    [2]相关研究参见,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75-96页;另见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印少云:《近代中国的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吴沧海:《山东问题解决之经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何谓谣言,国内外学者虽然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大致是认同的,即谣言是未经官方或权威证实的,具有民间性、非正式性。比如,谣言学的奠基人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认为,谣言“一般是以口传的方式在社会上流传,并且缺乏具体的实证”。引自,Allport G.W.,Postman L,“An Analysis of Rumor”,Public Opinion Quarterly,no.10(hiver 1926-1947),pp.501-517.纳普认为,谣言是“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引自Knapp R,“A Psychology of Rumor”,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8,no.1(1944),pp.22-37: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一个社会中流传的非官方的信息”;见卡普费雷:《谣言》,郑若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页;德国学者诺伊鲍尔认为,谣言是“一种混杂了真实与虚假的信息,诺伊鲍尔:《谣言女神》,顾牧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213页;国内学者陈力丹认为谣言是“没有确切来源的在公众中流传的消息”,见陈力丹:《舆论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本文谣言是特指“外交谣言”,其意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民间社会对政府垄断的外交信息的一种猜测和误判,它具有真实或虚假的二重性。
    [3]详见,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第69-96页。
    [4]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第43-46页,第261页。
    [5]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有关山东问题的始末缘由,详见黄尊严:《日本与山东问题(1914-1923)》,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第95-96页。
    [2]《收和约研究会函》,1920年12月29日,中研院近史所编:《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第307页。
    [3]《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11号,第1-2页。
    [4]《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29号,第2-4页。
    [1]《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8号,第4页。
    [2]1920年2月,郡岛以东亚实业公司会长的名义返日,组织日华实业协会,旨在从实业上联络中日人民感情,借以影响日本对华外交政策。详见《收山东督军署函》,1921年2月15日,《外交档案》,03-33/153-02,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典藏(下略)。
    [3]《收驻英顾公使十七日电》,1921年2月19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4]《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2月26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5]《收顾公使致总长电》,1921年3月18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6]《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193号,第4-5页。
    [7]《发驻英顾公使密电》,1921年4月15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8]和约研究会建议疏通公众舆论的方法有三:第一,密令山东特派交涉员施履本广为搜集日本在悬案期内在山东种种扩张之事实,编成报告,从速呈报政府:第二,将上项报告交中外舆论家宣布,使国民了解鲁案不宜久悬,以转移其心理,同时对于各省有势力之公团先行疏通;第三,由政府授意组织一实业或他种团体赴日游历,交换非正式之意见,并探询日本政府真正之条件,兼可利用日本实业家之力量,使其政府让步。详见《收和约研究会会议记录》,1921年4月25日,《外交档案》,03-33/153-02;《收和约研究会报告》,1921年4月25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1]《收国际联合会顾代表电》,1921年5月1日,《外交档案》,03-33/153一02。
    [2]《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335号,第10页;上海档案馆:《颜惠庆口记》,第2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第34页。
    [3]《收总长会晤日本小幡公使问答》,1921年5月10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4]有关原敬内阁召开的这次会议名称,中文报纸有不同的说法,有称“对华政策协议会”,也有称“对华及殖民会议”,详见《日本对华方针将改换新方针》,《晨报》1921年5月2日,第2版;而英语世界的学者则称此会为“东方会议”或“殖民会议”;日文档案称此会为“东方会议”。有关斯会详情,参见John W.Young,“The Hara Cabinet and Chang Tso-lin,1920-1921,”Monumenta Nipponica,vol.27,no.2(Summer,1972),pp.125-142.
    [5]《颜惠庆日记》卷2,第36页:《收院秘书厅函:抄送关于东京会议对华政策之真相说帖》,1921年6月7口,《外交档案》,03-33/185-03。
    [6]余晋稣,字幼耕,浙江绍兴人。早岁留学于日本东京宪兵练习所和东京陆军士官学校。1921年时任陆军部参事。详见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2页。
    [7]“鲁案问题八条预备案”系外交部和约研究会根据顾维钧的提案,在1920年12月4日制订,其晟初是为了提交国际联盟公决。详见《收和约研究会报告》,1921年4月25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8]《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5月19日,《外交档案》,03-33/153-02;《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6月22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1]《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171号,第15页。
    [2]《收驻英公使六日电》,1921年7月6日,《外交档案》,03-39/1-(1)。
    [3]Curzon to Alston,July 8,1921,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以下简称DBFP),London,1966,vol.14,pp.329-31.<总长会晤英馆克参议问答>1921年7月20口,《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12号,第308页。有关北京政府出席华盛顿会议的准备,详见陈昱伶:《华盛顿会议与中国外交》,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2000年。
    [4]Curzon to C.Eliot,8 July,1921,DBFP,vol.14,p.331-334.
    [5]Memorandum by the Marquess Curzon of Kedleston on the situation re proposed Conference at Washington,24July,1921,DBFP,vol.14,p.345-351;The Ambassador in Great Britain(Harvey)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9 July,1921,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36,vol.1,pp.36-37.
    [6]Eilot to Curzon,27 July,1921,DBFP,vol.14,p354-5;Eilot to Curzon,1 August,1921,DBFP,vol.14,pp.364-5.
    [7]《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6月22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1]陈力丹:《舆论学》,第102页。
    [2]详见孙几伊:《山东问题岂可直接交涉乎》,《晨报》1921年8月4日,第2版;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72页,第499-502页。
    [3]有关“历史名词”的社会化及其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参见Erikson,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68,pp.44-75.关于山东问题的始末,参见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4]《收总长会晤日本小幡公使问答》,1921年5月10日,《外交档案》,03-33/153-02。胡适就认为国民反对直接交涉有三个原因:第一,不信任日本;第二,不信任当局;第三,盲目信仰美国的援助。胡适奉人则倾向直接交涉。详见曹伯言主编:《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79页。
    [5]仅就北京而言,1921年8月底成立的国民外交团体就有太平洋问题研究会、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太平洋会议后援同志会、各团体联席会议等。详见《晨报》1921年8月20日,第3版;《各团体研究太平洋会议》,《民国日报》1921年8月12日,第1版。
    [1]《无人过问之中国外交》,《晨报》1921年2月3日,第2版。
    [2]《顾代表电请指示提出鲁案机宜》,《晨报》1921年2月22日,第2版:《政府与顾维钧电商重要问题》,《晨报》1921年2月27日,第3版。“议程设置”是指媒体通过将一些公众尚未注意的问题提上报道日程。引起公众的兴趣,展开讨论,从而逐渐形成媒体倾向一致的舆论:其中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如鲁案)是引起媒体设置这个议题的自然原因,而记者的价值判断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详见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42页;陈力丹:《舆论学》,第80页。
    [3]《鲁案竟终于直接交涉耶》,《晨报》1921年3月7日,第2版。
    [4]《日人对鲁案直接交涉已绝望》,《晨报》1921年3月20日,第3版。
    [5]《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193号,第4-5页。
    [6]《收总长晤英艾使问答》,1921年4月23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1]《鲁议会及学生反对直接交涉》,《晨报》1921年3月20日,第3版:《昨日学生联合会之表示》,《晨报》1921年3月22日,第6版;《天津各界联合会开会记》,《晨报》1921年4月2日,第6版;《赣学生关于时局问题之大会》,《晨报》1921年4月5日,第3版;《上海学生会反对直接交涉》,《晨报》1921年4月6日,第3版。
    [2]1921年3月12日,中国出席国联两代表顾维钧和唐在复在巴黎国联行政院会议上声明保留山东问题提案权,并交给国联秘书厅编为大会文件,并分送各国代表。详见《收国际联合会唐顾代表函》,1921年3月12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3]《颜惠庆对于鲁案之表示》,《晨报》1921年10月27日,第2版。
    [4]《政府决定即日再驳鲁案》,《晨报》1921年10月23日,第2版。
    [5]《外交当局前日之一段谈话》,《晨报》1921年10月26日,第3版。
    [6]“Japan's Offer of Kiao Chow---Remarkable Story of How it Came to be Delivered,”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september 22,1921;《鲁案之离奇消息》,《申报》1921年10月2日,第11版;另见《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14号,第89页。
    [1]《日人宴待朱启钤》,《民国日报》1921年8月6日,第1版;《朱启钤借口款之败露》,《民国日报》1921年8月12日,第3版。
    [2]《颜惠庆日记》卷2,第53页。
    [3]详情参见“The Watchful Eye on Japan---Rumor in the Ear of Chinese Students,”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August18.1921.
    [4]“Guarded Statement by Japanese Premier,”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August 10,1921.济民:《太平洋会议之性质及其与中国之关系》,《东方杂志》第18卷,第18、19号合册;另见《会期确定后之太平洋会议》,《晨报》1921年8月10日,第2版。
    [5]转引自《小幡为鲁案直接交涉又来华》,《晨报》1921年8月3日,第2版。
    [6]《日使小幡酉吉昨日到京》,《晨报》1921年8月9日,第3版。
    [7]详见Hollington K.Tong,“Chinese Pessimism Over the Pacific Conference,”The Weekly Review,September17,1921.以及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6号,第16页。
    [8]《日本宣传之秘密进行》,《晨报》1921年8月26日,第3版。
    [1]《原敬日记》,1921年7月26日,转引自升味准之助:《日本政治史》第2册,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26页。
    [2]《颜惠庆日记》第2卷,第61页;《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62号,第23页。
    [3]《颜惠庆日记》第2卷,第62、63页。
    [4]《日公使之重要谈话》,《大公报》1921年8月14日,第1张。
    [5]《山东问题之复活》,《大公报》1921年8月16日,第1张。英国驻华领事的七八月份报告则称,中国人的反日情绪很强烈,还特地指出山东人民反对直接交涉,首先是学生鼓动起来的。详见Intelligence Summary For June Quancr,1921,Robert L.Jarman(eds.),China:Political Reports 1911-1960.vol.1,Archive Edtitions,2001,pp.528-529.
    [6]《鲁案直接交涉之无稽》,《大公报》1921年8月22日,第1张。
    [7]参见《晨报》1921年8月20日、22日、24日、25日的各版内容。
    [8]诺伊鲍尔:《谣言女神》,第223页。
    [9]《日本外交调查会之密议》,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编:《秘笈录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22页;《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9月3日,《秘笈录存》,第343页。
    [1]《鲁案果出于直接交涉耶》,《晨报》1921年9月3日,第2版。
    [2]《太平洋会议声中美日之活动》,《晨报》1921年9月4日,第2版。
    [3]参见《文化书社第一次营业报告》,1920年11月,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7-259页。
    [4]《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9月2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18号,第311页;《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9月7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20号,第311页。
    [5]《颜惠庆日记》第2卷,第68页。另见《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9月16日,《秘笈录存》,第345页;据日本驻美大使币原透露,此次日本说帖曾得到美国国务卿休士的认可,参见《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85号,第48页。
    [6]《颜惠庆日记》第2卷,第68页:另见《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616号,第48页。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民众运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7页;有关各省与阁员对于此次说帖之反应,详见本节末段。
    [8]《日人诱我直接交涉之可惊》,《晨报》1921年9月12日,第2版。小幡的说帖系请求中方与其直接交涉,但北京政府并未答应。此事为外界风闻,并经媒体的夸大渲染,致使一般公众相信中日已经开始直接交涉,谣言因之升级。
    [9]弗朗索瓦斯·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唐家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2页。
    [1]详见《鲁案开始直接交涉矣》,《晨报》1921年9月8日,第6版;另见《反对直接交涉山东问题请新社会报转质某君》,《晨报》1921年9月14日,第2版;《日本诱我直接交涉之诡谋》,《晨报》1921年9月10日,第2版。
    [2]弗朗索瓦斯·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第92页。
    [3]详见《梁启超为鲁案致颜惠庆书》,《晨报》1921年9月13日,第2版;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69页;梁启超:《对于日本提案第三条之批评》,《梁任公近著》,下卷,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317页;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随后也写信给颜惠庆,康氏主张说“如果日本无条件归还山东,就与其直接交涉,反之就提交华盛顿会议”。详见:《康有为最近之两电》,‘大公报》1921年9月23日,第2张。
    [4]蓝公武:《断送国运之中日直接交涉》,《晨报》1921年9月11日,第2版。
    [5]S.S:《反对直接交涉山东问题请新社会报转质某君》,《晨报》1921年9月13日,第2版。
    [6]所谓“奥尔良谣言”(La rumeur d'Orléan)是指1969年5月,法国奥尔良地区有一家犹太人开的精品店,传说发生许多女人进入试衣间后失踪的案子。详见诺伊鲍尔:《谣言女神》,第149页。
    [7]《山东问题之危急》,《晨报》1921年9月14日,第2版。
    [8]当时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江西和上海等地的公众都发生过反对直接交涉的运动。详见《两团体警告直接交涉》,《民国日报》1921年9月14日,第10版;《本埠新闻-各团体力争鲁案》,《大公报》1921年9月15日,第2张;《工商界反对鲁案直接交涉》,《申报》1921年9月15日,第14版;以及《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13-320页。
    [1]《昨日中国后援会招待新闻界》,《晨报》1921年9月14日,第2版。
    [2]《鲁案提出后之我国上下》,《晨报》1921年9月13日,第2版。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4]详见《昨日中国后援会招待新闻界》,《晨报》1921年9月14日,第2版;以及章伯锋主编:《北洋军阀》,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4卷,第608页。
    [5]颜惠庆在9月7日的日记里写到:“日本的条款相当令人满意”。《颜惠庆日记》,卷2,第68页。
    [6]有关北京政府官员和驻外使节对于直接交涉的态度,请参见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颜惠庆日记》,卷2,第74页。
    [7]《颜惠庆日记》,卷2,第70页。
    [1]《颜惠庆日记》,卷2,第70页。
    [2]《山东问题之危急》,《晨报》1921年9月14日,第2版。按:一战后,公开外交成为国际外交的新潮流,而公众舆论则是推动外交公开的最重要因素,详见Donald S.Birn,“Open Diplomacy at 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 of 1921-2:the British and French Experienc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12,no.3(July 1970),pp.297-319.
    [3]《昨日国务会议情形》,《大公报》1921年9月16日,第1张;《国人对鲁案之态度》,《晨报》1921年9月20日,第2版。
    [4]《颜惠庆日记》,卷2,第57页。
    [5]有关梁启超等名流关于鲁案交涉意见,详见《专电》,《申报》1921年9月16日,第7版;以及《颜惠庆日记》,卷2,第70-74页;需要指出。地方长官如松沪护军使何丰林和浙江督军卢永祥都是反对直接交涉的。参见《何护军使对太平洋会议意见》,‘申报》1921年9月18日,第14版。
    [6]《颜惠庆日记》卷2,第71页;《收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9月14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27号,第314页。
    [7]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8卷,第3l页.另见‘日本所提之鲁案节略》,《晨报》1921年9月16日,第2版;有关这次说帖的日文版本和英文本,另见‘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41-43页,第52-54页。
    [8]诺伊鲍尔:《谣言女神》,第173页。
    [1]诺伊鲍尔:《谣言女神》,第173页。虽然北京政府在8月份曾向外界否认直接交涉的存在,但是真正以公开政府外交文件信息的方式进行辟谣,则是以9月15日公布日本说帖为标志。
    [2]《颜惠庆日记》,卷2,第71页;《字林西报》认为颜惠庆辞职的主要原因,就是压力太大。详见“Dr.Yen's Position,”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September 20,1921.
    [3]关于日本阴谋阻止中国将鲁案提交华会的舆论宣传,可参见《驻美施公使电》,1921年9月17日,《秘笈录存》,第349-350页;《驻日本胡公使电》,1921年9月17日,《秘笈录存》,第350页:以及《请看日本造空气之言论》,《晨报》1921年9月16日,第2版。
    [4]《晨报》和《颜惠庆日记》都曾揭露日本企图收买中国舆论界人士,分别参见《驻美施公使电》,1921年9月17日,《秘笈录存》,第349页;《日本助成我国内乱之毒计》,《晨报》1921年9月15日,第3版;《现内阁又动摇矣》,《晨报》1921年9月18日,第3版;以及《颜惠庆日记》卷2,1921年9月21日条目。
    [5]1921年4月25日,靳云鹏内阁改组,迫使旧交通系的财长周自齐和交长叶恭绰下台,自此靳氏与交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当时就预言旧交通系必然阴谋倒阁,并认为其手段不外乎是“造谣、煽动和离间”三种。详见《小幡酉吉致内田康哉电》,1921年9月9日,《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48-49页;第97-99页:《内阁改组与将来政局》,《顺天时报》1921年5月17日;另见《叶恭绰恋栈中之内阁》,《晨报》1921年5月11日,第2版。
    [6]《现内阁又动摇矣》,《晨报》1921年9月18日,第2版;另见《驻美施公使电》,1921年9月18日.《秘笈录存》,第351页。
    [1]《颜惠庆日记》,卷2,第71页。
    [2]《颜惠庆日记》,卷2,第58页。
    [3]《颜惠庆日记》,卷2,第71页。
    [4]《外部将拒绝直接交涉》,《晨报》1921年9月21日,第2版。
    [5]《昨日各团体联合会议之例会》,《晨报》1921年9月19日,第2版;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72页。
    [6]颜惠庆关于鲁案的意见是:拒绝直接谈判的理由:批评日本的条件:说明我们可以接受的条件。参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72页。
    [7]《颜惠庆日记》卷2,第72、73页.按,蔡元培除了在学界中具有他人难比的影响力,就是在当时集合团体最多的北京各团体国民外交联合会中也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发言权。另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长编》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44-445页。
    [8]《梁启超对于日本提案之意见》,《晨报》1921年9月24日,第2版。
    [1]章清教授曾就以“胡适派学人群”的公开言论之外的幕后活动作过精辟的论述,他称这群社会精英构成的人际网络为“权势网络”。详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4-375页:有关颜惠庆与蔡元培和梁启超为鲁案进行的私人沟通,见《颜惠庆¨记》第2卷,1921年9月22日和25日条目。
    [2]《颜惠庆日记》,卷2,第76页。
    [3]《颜惠庆日记》,卷2,第77页。该备忘录原文详见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8卷,第33页;《昨日外部宣布之鲁案节略》,《晨报》1921年10月7日,第2版:“China's Answer 10 Japan-Rejection of Shantung Memorandum,”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October 7,1921.
    [4]《驻英顾公使电》,1921年10月10日,《秘笈录存》,第375页。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78页;以及《泰晤士报之鲁案评》,《晨报》1921年10月15日,第2版。
    [5]转引自《美报对我国鲁案复文之评论》,《晨报》1921年10月12日,第2版。另见《驻美施公使电》,1921年10月9日,《秘笈录存》,第375页。
    [6]《驻美施公使电》,1921年10月7日、8日、20日,《秘笈录存》,第373、374页。另见《鲁案拒绝后之各方面》,《晨报》1921年10月13日,第2版。
    [7]《日报对我国驳复鲁案之谬评》,《晨报》1921年10月10日,第2版;“Japanese Offer In Shantuni---The Utmost She Can Concede Now Said to be Reached,”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October10,1921.
    [8]《昨日外部宣布之鲁案节略》,《晨报》1921年10月7日,第2版。
    [9]《日使对我鲁案复文之态度》,《晨报》1921年10月14日,第2版。
    [1]《小幡来华途中之中国现势谈》,《晨报》1921年8月5日,第2版。
    [2]《小幡公使否认鲁案正式交涉》,《晨报》1921年8月27日,第2版。
    [3]《颜惠庆日记》,卷2,第75页。
    [4]《颜惠庆日记》,卷2,第78页。
    [5]《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97号,第84-86页。
    [6]《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14号,第89-90页。
    [7]转引自诺伊鲍尔著:《谣言女神》,第172页。
    [8]扰乱中国内政,以便从中渔利,是日本官方对华的一贯伎俩。详见Intelligence Summary For June Quarter,1921.China:Political Reports 1911-1960.vol.1,p.501-503.
    [9]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8卷,第35页;《日本再提之鲁案节略》,《晨报》1921年10月21日,第2版。有关此次说帖的日文本和英文本,详见《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11号,第87-89页;第522号,第91-95页;“Japan and China's Reply,”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October21,1921.
    [1]《鲁豫苏各省对鲁案之态度》,《晨报》1921年10月26日,第2版。
    [2]《颜惠庆对于鲁案之表示》,《晨报》1921年10月27日,第2版。
    [3]《颜惠庆对于鲁案之表示》,《晨报》1921年10月27日,第2版。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83页。
    [4]《发太平洋会议代表电》,1921年11月10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42页。《颜惠庆日记》,卷2,第82页;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第33页。
    [5]《政府决定即日再驳鲁案节略》,《晨报》1921年10月23日,第2版。
    [6]《颜惠庆日记》,卷2,第83页。
    [7]《颜惠庆日记》,卷2,第85页。
    [8]《颜惠庆日记》,卷2,第86页。
    [9]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8卷,第39页:《我国第二次鲁案节略全文》,《晨报》1921年11月5日,第2版;“China's Reply to Japan,”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4,1921.
    [1]《我国未密示鲁案之确证》,《晨报》1921年11月1日,第2版。
    [2]《我国未密示鲁案之确证》,《晨报》1921年11月1日,第2版。
    [3]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就严厉批评日本政府在鲁案问题上的“处置失当”,错失良机。转见《日报谓日本应付鲁案已失当》,《晨报》1921年11月3日,第2版。
    [1]诺伊鲍尔:《谣言女神》,第149页。
    [2]按此意是指余晋龢替颜惠庆开脱,故意把这次谣言的“政府行为”说成是他的“个人行为”,从而使颜氏免除公众的指责。
    [3]1921年7月间,颜惠庆回沪探亲,就已经发现上海形势很不妙,并说:“上海到处显露出不满情绪”。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56、79页。另见端六:《为太平洋会议警告全国上下》,《东方杂志》第18卷第15号。
    [1]外长颜惠庆在1921年8月5日谒见总统徐世昌,徐氏决定让颜惠庆“全权处理外交问题”。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58页。
    [2]再如,至少在1921年10月,和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王正廷对于“五月间所持的直接交涉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10月20日,王正廷向颜惠庆告别时说:“他赞成由美国公断”,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81页。
    [3]顾维钧曾指出政府外交应是一种现实主义外交,而国民外交则是一种理想主义外交。他说,“国民外交”总是以百分之百成功为口号,是永远成功不了的。详见《顾维钧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第1册,1983年,第397页;另见杨玉清:《我所知道的顾维钧》,《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200-201页。
    [1]诚如时人所言,日本对华政策以五四为分水岭,五四前日本对华政策侧重北京政府的实力派如新交通系和皖系;五四后新交通系和皖系皆因公众舆论的反对而下台,使得日本政府意识到中国公众舆论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于是日本政府对华政策心中才出现“中国国民”四个字。详见《日人欲收买中国全国舆论》,《晨报》1921年4月15日,第3版;日本政府及其驻外公使也都意识到公众舆论在中日关系上的重要性,详见Curzon to Eilot,July 8,1921,DBFP,vol.14,pp.331-34:《日本外交文书》,第2册,第562号,第23页;同样,北京政府在五四后也清楚地意识到公众舆论日益影响到政府的对外政策,详见《收和约研究会报告》,1921年4月25日,《外交档案》,03-33/153-02:《收总长会晤日本小幡公使问答》,1921年5月10日,《外交档案》,03-33/153-02。
    [2]华盛顿会议期间,旧交通系参与国民外交活动的核心成员是叶恭绰、陈振先、俞诚之和吴昆吾等人,他们以所谓的“太平洋问题讨论会”作为国民外交活动的平台。详见《北京太平洋团体开会记》,《申报》1921年10月4日,第10版;《竞争太平洋会议代表》,《大公报》1921年8月10日,第1张;《太平洋问题讨论会详志》,《大公报》1921年8月6日,第2张。
    [1][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0、101页。
    [2][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3]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57页。
    [4]John Fincher,"Provincialism and National Revolution," in Wight,ed.,China in Revolution:The First Phase,1910-1913.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p.220.
    [1]《广州特约通信》,《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2]汪精卫:《广东省教育会对于太平洋会议的意见》,《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0日,第l版。
    [3]《总统与蒋梦麟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1]楚伧:《言论:对商教育会代表的贡献》,《民国日报》1921年10月6日,第2版。
    [2]《商会联合会开会式》,《民国日报》1921年10月6日,第10版。
    [3]《商会联合会开会记四》,《民国日报》1921年10月9日,第10版。
    [4]《商会联合会开会记四》,《民国日报》1921年10月9日,第10版。
    [5][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9页。
    [6]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第271页。
    [1]陈独秀:《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新青年》季刊第4期,1924年12月20日。
    [2]恽代英:《中国革命的基本势力》,《新建设》第1卷第5期,1924年5月。
    [3]章清对1920年代《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的思想分化作过专题研究,详见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4][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与革命》,周子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0-222页。
    [1]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218页。
    [2]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第132页。
    [3]《新青年》第7卷第6号,第5页。
    [4]“刘立夫提出要密查和遏止民国大学新思潮传播呈”,1921年1月18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68-569页。
    [5]“内务部致各省密电稿”,1921年4月25日;“内务部致上海交涉员密电稿”,1921年4月25日;“淞沪护军使何丰林复内务部密电”,1921年5月19日;“江苏交涉员许沅复内务部电”,1921年6月13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569-570页。
    [6]《学生总会破裂后之函电》,《晨报》1921年9月9日,第3版。
    [1]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269页。
    [2]《来函:学生总会诘<时事新报>》,《民国日报》1921年9月30日,第11版。
    [3]陈启修:《中国改造底研究》,《晨报》1921年9月10日,第7版。
    [1][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205-223页。
    [2]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第221页。
    [3]恽代英:《“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第26期,1924年4月12日。
    [4]中华救国十人团成立于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详见《救国十人团交谊大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25日,第11版。
    [5]Curzon to Alston,July 8,1921,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以下简称DBFP),London,1966,Vol.14,pp.329-31.
    [6]“美馆芮代使函-函送美国务卿来电由”,1921年7月13日,《外交档案》03-39/1-(2)。
    [7]“发驻奥国、日斯巴尼亚、比国、墨西哥、瑞典、瑞士、巴西各使-太平洋会议事”,1921年7月18日、“发驻美施公使、驻英顾公使、驻日胡公使-太平洋会议事”,1921年7月18日;“发驻法陈公使、驻义唐公使、驻和王公使-太平洋会议事”,1921年7月18日,《外交档案》03-39/6-(1)。“发各省省长、特派交涉员-征求对于太平洋会议之意见由”,1921年8月9日:“发各机关-请对主管问题发抒意见拟具说帖由”,1921年8月19日,《外交档案》03-39/6-(2)。“发各部院处局-函送太平洋议事日程请开具意见函复核办由”,1921年9月17日,《外交档案》03-39/3-(1)。
    [1]《大堪注意之太平洋问题》,《晨报》1921年7月18日,第2版。
    [2]《专电》,《申报》,1921年8月6日,第8版。
    [3]罗家伦:《华盛顿会议与中国之命运》,《东方杂志》第18卷第15号,1921年8月10日,第1页。
    [4]罗家伦:《华盛顿会议与中国之命运》,《东方杂志》第18卷第15号,1921年8月10日,第10页。
    [5]端六:‘为太平洋会议警告全国上下》,《东方杂志》第18卷第15号,1921年8月10日,第4-6页。
    [6]罗罗:《国民外交》,《东方杂志》第18卷第15号,1921年8月10日,第3-4页。
    [1]《广告》,《晨报》1921年8月15日。
    [2]《广告》,《申报》1921年9月-10月。
    [3]孙几伊:《太平洋会议问题》,《晨报》1921年8月13日,16日,23日,30日;彭一湖:《我国对于太平洋会议应有之主张》,《晨报》1921年8月16日,17日,18日,20日,21日,9月3日。5日,6日,7日,;陈启修:《中国改造底研究》,《晨报》1921年9月4日,5日,9日,10日。
    [4]叶恭绰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日期,第128页。
    [5]《国人研究太平洋问题之集会》,《晨报》1921年7月22日;《太平洋会议之各方面消息》,《晨报》1921年7月29日:《太平洋会议研究会之两主张》,《晨报》1921年7月29日。
    [6]《国人群起研究太平洋问题》,《晨报》1921年7月30日,第2版;叶恭绰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128-129页。
    [7]《太平洋会议后援同志会将成立》,《晨报》1921年8月24日,第2版;《又有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出现》,《晨报》1921年8月22日,第2版;《太平洋会议后援同志会将成立》,《晨报》1921年8月24日,第2版;叶恭绰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129页;《太平洋会议后援同志会昨日成立》,《晨报》1921年8月29日,第2版。
    [8]叶恭绰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129页。
    [1]《昨日学生联合会开会情形》,《晨报》1921年7月29日,第3版。
    [2]另选李大钊为中文干事,胡适为英文干事,谭熙鸿为法文干事,王世泽为德文干事,陈亚牧为俄国干事,王兆荣为日文干涉,许绳祖为会计干事,李贻燕为庶务干事。选举:王世杰、燕树棠、何基鸿、熊遽、何炳松、李建勋、谭熙鸿、马叙伦、高一涵、陶孟和、张鼎乾、陈启修、李大钊、顾孟余、姚憾、胡适、朱锡麟、黄右昌、蒋梦麟、宁协义、徐瑾等为研究员。参见《昨日太平洋问题研究会开会》,《晨报》1921年8月17日,第2版;《昨日太平洋问题研究会之成立会》,《晨报》1921年8月20日,第2版。
    [3]《昨日各团体联席会议》,《晨报》1921年8月25日,第2版。另外两个会议议题是:l、中国对于华盛顿会议之主张。2、中国出现华盛顿会议代表人选问题。
    [4]《沪学生对于太平洋问题之议决》,《晨报》1921年7月24日,第2版。
    [5]《商界注意太平洋会议》,《民国日报》1921年8月23日,第10版。
    [6]《商界注意太平洋会议》,《民国日报》1921年8月23日,第10版。
    [1]《九团体包办太平洋会议协会》,《民国日报》1921年8月30日,第10版;《九团体之对外主张》,《民国日报》1921年8月31日,第10版。
    [2]《学生会重提抵制案》,《民国日报》1921年8月23日,第10版。
    [3]《太平洋问题讨论会成立》,《民国日报》1921年8月23日,第4版。
    [4]《国会促国民作外交后盾电》,《民国日报》1921年8月16日,第4版。
    [5]比如,江苏镇江《自强日报》主笔张逸珊拟联合镇江商会、农会、教育会等团体组织“太平洋研究会”。江西省军界、政界、学界、商界和教育界联合成立“华盛顿会议江西后援会”。云南省议会发起成立“太平洋会议云南国民外交会”。详见《镇江报界注意太平洋会议》,《民国日报》1921年8月24日,第8版:《太平洋会议赣人之主张》,《民国日报》1921年9月9日,第4版;《公电一云南来电》,《民国日报》1921年9月19日,第3版。
    [6]《各团体组织联合会》,《晨报》1921年9月15日,第2版。
    [7]《浙江省宪法会议纪事十五》,《民国日报》1921年8月19日,第6版。
    [8]《皖公团选派太平洋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8月30日,第7版;《湘各界讨论太平洋会议》,《民国日报》1921年9月2日,第6版。
    [1]《各团体组织联合会》,《晨报》1921年9月15曰,第2版。
    [2]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第34、37页。
    [3]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第159页。
    [4]有关北京各团体在9月份,因反对鲁案直接交涉所进行的团体联络,详见《鲁案提出后之我国上下》,《晨报》1921年9月13日;叶恭绰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143-149页。
    [5]会议所选执行委员:黄溶、黄霄九、罗正纬、叶景莘、刘奇甫、林天木等人。《昨日各团体联合会议之例会》,《晨报》1921年9月19日。
    [6]《昨日太平洋各团体联合会议》,《晨报》1921年9月23日,第2版。
    [7]《昨日国民外交联合会开会》,《晨报》1921年9月26日,第2版:另见《国民外交联合会最近之活动》,《晨报》1921年9月28日,第2版。
    [8]《昨日各团体联席会议开会》,《晨报》1921年10月1日,第2版。
    [1]《昨日各团体联席会议开会》,《晨报》1921年10月1日,第2版。
    [2]《昨日外交联合大会之盛况》,《晨报》1921年10月3日,第2版。
    [3]《蔡孑民先生两佳电》,《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2日,第10版。
    [4]“资格审查委员会”共计11人:国立八校教职员联席会议尹炎武,北京学生联合会何玉书,第二届国会议员太平洋问题讨论会陈懋鼎,国民外交协会郑晟,各界联合会冯廷恺,太平洋问题讨论会方梦超,国民外交共进会欧复修,京兆同乡联合会丁震,北京教育会林天木,以及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和女界联合会代表(该两会尚未推选)《国民外交联合会之第四次会议》,‘晨报》1921年10月13日,第3版;《各团体选出之国民外交大会代表》,《晨报》1921年10月20日,第2版。
    [5]《国民外交联合会之会员资格》,《晨报》1921年10月15日,第2版。
    [1]详见《国民外交联合会会议之详情》,《晨报》1921年10月26日,第3版。
    [2]《外交部顾问第一次会议》,《晨报》1921年10月27日,第2版。北京政府聘请顾问原计划是八人,他们是:孙宝琦、汪大燮、叶恭绰、曹汝霖、张耀曾、蔡元培、吴芨孙、郭则沄,除蔡元培拒绝外,余者7人慷慨应允。
    [1]《九团体包办太平洋会议协会》,《民国日报》1921年8月30日,第10版:《九团体不要国民代表出席太平洋会议》,《民国日报》1921年9月1日,第10版;湘君:《时评三:九团体做北庭保人》,《民国日报》1921年9月1日,第11版。
    [2]《沈恩孚来函》,《民国日报》1921年9月2日,第11版。
    [1]《公开讨论太平洋问题--九团体外各公团之联席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4日,第10版。
    [2]湘君:《时评三:九公团与非九公团的外交讨论》,《民国口报》1921年9月4日,第11版;湘君:《时评三:上海各团体底的倾向》,‘民国日报》1921年9月6日,第11版。
    [3]《建议公开太平洋讨论》,《民国日报》1921年9月7日,第10版。
    [4]《公开华府会议研究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14日,第10版。
    [5]《外交商榷会发起大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30日,第10版:《太平洋外交商榷会要电》,《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日,第10版;《主张由新政府派赴美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9月27日,第10版。
    [6]《太平洋外交商榷会成立会》,《民国日报》1921年lO月3日,第lO版;《太平洋外交商榷会来函》,《民国日报》1921年10月4日,第11版。救国十人团代表余鹏因对于孙镜亚提议反对北京政府参加华会表示反对,在10月2日之后通报声明推出太平洋外交商榷会。有关余鹏声明,详见《赞成北政府派太会代表者》,《申报》1921年10月5日,第14版;另见《太平洋外交商榷会集会情况》,1921年11月3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U38-2-296。
    [1]《太平洋外交商榷会宣言》,《民国日报》1921年10月4日,第10版。
    [2]《今晚之提灯大游行》,《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0日,第10版。
    [3]还决定会议经费分为10元/4元/2元三个级别,由各团体自由捐助。委员会定期在每周二、周五开会,平日由正副主席轮流驻会。详见《外交商榷会委员会纪》,《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
    [4]详见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6-87页。
    [5]杨春绿:《代论--太平洋会议人选与颜惠庆氏》,《民国日报》1921年9月25日,第2版。
    [6]详见《外交商榷会发起大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30日,第10版;《江西自治促进会开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30日,第10版。
    [7]《来函--学生总会诘<时事新报>》,《民国日报》1921年9月30日,第11版。
    [8]《太平洋会议协会开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16日,第10版。此次会议,沈恩孚报告,环球中国 学生会来函推选代表李登辉、吴和士;中华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来函推现余鹏、任矜蘋;江苏昆仑学社来函推选张仲持为代表,俱请加入该会。穆藕初报告,上海总商会、江苏省教育会推现蒋余二人为国民外交代表,所需经费至少要3万元,由民间集资,决不受任何方面政府一文之津贴。此次会议,讨论了国民外交团体提案审查办法,特点是“各团体提案自行在报纸发表”,经过“公开研究”的方式,最后有太平洋会议协会汇总,交给国民外交代表余蒋二人。由此可见,北京团体和上海团体关于提案审查之不同,一重组织,一则舆论。
    [1]其中商会代表来自14省,计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四川和江西以及北京、京兆和绥远三特别区;教育会代表来自12省,计山东、河南、山西、吉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北京、京兆和绥远三特别区;总计商教两界代表共来自16省和三特别区。其中到商界代表有121人,教育界代表为29人,合计150人。详见‘商教联席会议之末幕》,《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8日,第10版。
    [2]《发起国是会议之通电》,《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2日,第10版。
    [3]素民:《评论:我们所希望于商教联合会的》,《觉悟》1921年10月20日,第1版。
    [4]楚伧:《言论:教商联合会议案总评四》,《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1日,第2版。
    [5]《学生会致商教联会书》,《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1日,第10版。
    [1]《工界与聂云台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3日,第10版;《工会质问商会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4日。
    [2]《劳动联合会致赵叔雍、马息深函》,《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6日,第10版。
    [3]《工界与蔑视工界之笔战》,《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8日,第10版。
    [4]《太平洋讨论会大演讲》,《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日,第3版。
    [5]《国会非常会议记》,《民国日报》1921年9月17日,第3版。
    [1]关于北京各团体召开全国国民外交大会的宣言内容,详见《北京发起全国外交大会》,《申报》1921年10月1日,第10版。
    [2]《商教联席会议开会记》,《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和第11版。
    [3]《北京国民外交之活跃》,《申报》1921年10月22日,第11版。
    [4]罗正纬、罗正谊、向乃祺、王毅和周渤等人都是湖南籍议员,罗正纬还曾经是毛泽东在湖南一中的国文老师。《北京外交联合会代表之谈话》,《申报》1921年10月26日,第14版;罗立洲:《罗正纬先生事略》,《株洲文史资料》第8辑,第15页。
    [5]《北京外交联合会代表之谈话》,‘申报》1921年10月26日,第14版。
    [6]《国民外交大会至发轫》,《申报》1921年10月27日,第14版。
    [7]《国民外交大会之由来》,《申报》1921年10月28日,第14版。
    [1]《国民外交大会茶话会纪盛》,《申报》1921年10月29日,第14版。
    [2]《国民外交代表之重要谈话》,《申报》1921年10月31日,第14版:《国民外交大会筹备再志》,《申报》1921年10月31日,第14版。
    [3]《国民外交大会进行消息》,《申报》1921年10月30日,第14版;《罗正纬组织外交大会之谈话》,‘申报》1921年11月3日,第14版;《全国外交大会筹备六志》,《申报》1921年11月4日,第14版。
    [4]《国民外交大会筹备三志》,《申报》1921年11月1日,第14版。
    [5]《全国外交大会筹备七志》,《申报》1921年11月5日,第14版。
    [6]《全国外交大会筹备八志》,《申报》1921年11月6日,第14版。
    [7]《全国外交大会筹备九志》,《申报》1921年11月7日,第14版。
    [8]《全国外交大会筹备十二志》,《申报》1921年11月10日,第14版。
    [1]20名筹备员为李登辉(上海复旦校长)、汤节之(上海,商界代表)、喻育之(上海救国十人团)、罗正谊(北京代表)、吴和士(上海环球中国学生会)、蒋保厘(上海东吴大学)、赵晋卿(上海总商会)、翁吉霎(上海全国各界联合会)、孙镜亚(上海,太平洋问题商榷会)、汤漪(北京代表,国民党)、何斗魁(湖南各界联合会)、萧剑秋(四川)、张季鸾(北京代表、报界人士)、孙绳武(北京代表)、沈卓吾(上海,太平洋外交商榷会),杨春绿(上海,太平洋外交商榷会),谢碧田(上海。华侨学生会),林景澍(北京代表)、陈懋鼎(北京代表),周伯尧(上海,商界代表)等20人为外交大会筹备员。《全国外交大会筹备十二志》,《申报》1921年11月10日,第14版。
    [2]《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成立纪》,《申报》1921年11月12日,第14版。
    [3]《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成立纪》,《申报》1921年11月12日,第14版。
    [1]《纪昨日国民外交大会之状况:一言以蔽之日悲观》,《申报》1921年11月14日,第14版。
    [2]《纪昨日国民外交大会之状况:一言以蔽之日悲观》,《申报》1921年11月14日,第14版。
    [3]《纪昨日国民外交大会之状况:一言以蔽之日悲观》,《申报》1921年11月14日,第14版。
    [1]《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消息》,《申报》1921年11月15日,第14版。
    [2]《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消息》,《申报》1921年11月15日,第14版。
    [3]到者有福建魏作雲,山东萧吉人、朱心芳,湖南何斗魁、山西张季鸾,湖北熊本旭,江西饶宝书,四川萧剑秋,吉林王会安,浙江严慎予、李杰、沈衡山,江苏南京葛铭勋(南京学联代表)、徐瀛、钟可讬等20余人。《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消息》,《申报》1921年11月16日,第14版
    [4]《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消息》,《申报》1921年11月16日,第14版。
    [5]有关此次会议章程,详见《国民外交大会开会纪--通过章程》,《申报》1921年11月20日,第14版。
    [6]《国民外交大会汇闻》,《申报》1921年11月23日,第14版。
    [1]《国民外交大会之进行观--否认北京政府》,《申报》1921年12月4日,第14版:《国民代表紧急电之转告》,《申报》1921年12月4日,第14版。
    [2]《国民外交大会开会纪》,《申报》1921年12月7日,第14版;《国民外交大会之改组讯》,《申报》1921年12月13日,第14版。
    [3]《国民外交大会之改组讯》,《申报》1921年12月13日,第14版。
    [4]《国民外交大会之改组讯》,《申报》1921年12月13日,第14版;《全国国民外交大会开会纪》,《申报》1921年12月11日,第14版。
    [5]《国民外交会代表一部之脱会》,《申报》1921年12月11日,第14版。“佳电”内容是:各省区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各外交会、各团体、各报馆;北京教育会、商会、各团体外交联合会、太平洋各团体联席会议、各外交会、各报馆;上海各团体、各报馆均鉴:(12月)六日上海全国国民外交大会,发表致太会电,否认我国出席代表,无异自己取消国际地位,授人以共管之柄。同人等对于前项通电,不能负此重责,除各自报告本团体辞去代表外,特此宣告脱离该会。
    [6]《孙静山脱退外交大会之理由》,《申报》1921年12月12日,第14版。注淞沪粮食维持会创办人孙镜湖此前已经分别致函环球中国学生会和东亚旅社北京代表寓所声明退会理由。
    [1]《外交大会委员会之杂讯》,《申报》1921年12月12日,第14版。
    [2]《国民外交大会之改组讯--各省区将出面维持》,《申报》1921年12月13日,第14版。
    [3]《国民外交大会之昨闻》,《申报》1921年12月17日,第14版。
    [4]《国民外交大会之改组讯--各省区将出面维持》,《申报》1921年12月13日,第14版。
    [5]《国民外交大会之主张》,《申报》1921年12月22日,第14版。
    [6]《国民外交大会之主张》,《申报》1921年12月22日,第14版。
    [7]《国民外交大会之主张》,《申报》1921年12月22日,第14版。
    [8]《国民外交大会之代表会》,《申报》1921年12月25日,第14版。
    [1]《国民外交大会之临时会》,《申报》1921年12月29日,第10版。
    [2]《北京外交大会筹备记》,《申报》1921年12月26日,第7版:《京津国民外交运动之热烈》,‘申报》1921年12月27日,第6版。是日《申报》报道说:北京各团体国民外交联合会定在12月25日下午2时在中央公园开国民外交大会,“已得军警各方面许可,中央公园完全开放,概行免票,业已通知商学各界,全体到会,表示国民意见”。
    [3]《国民外交大会纪事--承认南政府,服从多数主张》,《申报》1922年1月12日,第14版。
    [4]《国民外交大会纪事--承认南政府,服从多数主张》,《申报》1922年1月12日,第14版。
    [1]《国民外交大会之会议谈》,《申报》1922年1月15日,第10版。
    [2]《外交大会之元电》,《申报》1922年1月14日,第14版。
    [3]《国民外交大会之会议谈》,《申报》1922年1月15日,第10版。
    [4]《全国国民外交大会谈话会记》,《申报》1922年1月18日,第10版。1月17日国民外交大会谈话会共出席17人;周霁光、吴世英、楼鸿书、马少奎、严伯威、邓嘉缙、熊本旭、童理璋、彭素民、邱步青、李翌民、杨翘新、郭懋景、曹文质、徐子航、董福开、庞子贤。‘申报》馆记者也与会。由周霁光临时主席·
    [5]《外交大会之代表会》,《申报》1922年1月22日,第10版。
    [6]《外交大会之代表会》,《申报》1922年1月22日,第10版。
    [1]《外交大会之谈话会记》,《申报》1922年2月8日,第15版:《外交商榷会之存废问题》,《申报》1922年2月9日,第14版。
    [2]《外交大会开紧急大会通告》,《民国日报》1922年2月14日,第10版。
    [3]《外交大会办理收束》,《民国日报》1922年2月17日,第10版;《外交大会代表会议记》,《民国日报》1922年2月19日,第10版。
    [4]《外交会宣布北庭卖国罪状》,《民国日报》1922年2月22日,第10版。
    [5]《国民外交大会对外宣言》,《民国日报》1922年2月25日,第10版。
    [6]《国民外交互休会式地点》,《民国日报》1922年2月25日,第10版。
    [1]《国民外交大会休会记》,《民国日报》1922年2月26日,第10版。
    [1][德]尼可拉斯·卢曼:《信任》,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2页。
    [2]陈奋主编:《梁士诒史料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3页。有关1921年中交两行挤兑风波的研究,除了1949年后,一些中交两行旧人做过口述性的回忆录之外,尚无专题研究,此不赘叙。
    [3]交通银行总行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交通银行史料》上册,第1卷,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第5-6页;中国银行总行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254-294页。
    [4]姚崧龄编著:《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上册,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5页。
    [5]《北京金融界之小风波》,‘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0版。
    [6]"Runs on Peking Banks Proceed",The China Press,November 17,1921.
    [1]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再版,第165-166页。从曹的回忆录及颜惠庆的日记看,任振采到曹汝霖家报告交行挤兑情形是在11月16日,由此亦可知,11月15日京交行之挤兑并未引起协理任振采的足够重视。参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90页。
    [2]“Naitve Bank Guild to Aid Peking Ones to Tide Over”,The China Press,November19,1921;另见《北京金融界之小风波》,《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0版。
    [3]详见《中交兑现之昨讯》,《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0版;“Naitve Bank Guild to Aid Peking Ones to Tide Over”,The China Press,November 19,1921。
    [4]按,董显光和天津《大公报》都认为京津两地交行发行额共计700万元;而《交通银行史料》则称京津两地交行发行额合共1053万元。详见Hollington K.Tong。“The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Trouble”,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3,1921;《中交挤兑之续志》,《大公报》1921年11月18日,第1张;以及《交通银行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5]《专电:北京电话》,《大公报》1921年11月19日,第1张。
    [6]《金融恐慌中之谣言》,《大公报》1921年11月23日。按,《申报》报道与此略有出入。《申报》称汉口税务司14日突向中行提存款20万两,中交两行因致挤兑。详见《国内专电》,《申报》1921年11月17日,第8版。
    [7]《金融恐慌中之谣言》,《大公报》1921年11月23日,第2张。按:汉口中国银行有10余家,但能发行钞票的只有中交两行。其中中行所发钞票共300余万元;交行发行约200余万元。11月15、16两日,中交两行各兑出五六十万元。详见《汉口挤兑风潮之煽动者》,《晨报》1921年11月21日,第2版。
    [8]《金融恐慌中之谣言》,《大公报》1921年11月23日,第2张。
    [1]《金融恐慌中之谣言》,《大公报》1921年11月23日,第2张:另见《汉口挤兑风潮之煽动者》,《晨报》1921年11月21日,第2版。
    [2]详见《中交兑现之昨讯》,《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4版。
    [3]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宋汉章当时就对此说予以否认。详见“Runs on Peking Banks Proceed",The China Press,November 17,1921.
    [4]《中交兑现之昨讯》,《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4版。
    [5]《中交兑现之昨讯》,《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4版。
    [6]“Shanghai Bankers Seek to Stop Run on Peking Banks and Support Local Branches”,The China Press,November 18,1921.“Uncertain Feeling in Shanghai”,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17,1921.《中交兑现之昨讯》,《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4版。
    [7]《梁士诒史料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22页;“Runs on Peking Banks Proceed”,The China Press,November 17.1921.
    [8]有关挤兑风潮兴起后,言论界和社会舆论对造谣者身份怀疑的前后转变,详见北洋政府京畿卫戍司令部档案,“揭露日本煽起中交两行挤兑风潮阴谋传单”1921年11月,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金融,第2册,第518页:以及马寅初:《国钞挤兑不合乎经济原则》,《晨报》1921年11月19日。
    [1]《金融界已渐趋安定矣》,《晨报》1921年11月22日,第2版:楚伧:《时评一:维持现状追究根本》,《民国日报》1921年11月24日,第3版。
    [2]“大国民”是北洋时期的一种特殊称谓,也是国内精英所提倡的一种理想的国民典范;在时人看来,真正的大国民必须具备现代的政治和外交常识,要有宽广的胸襟和相当的政治判断力等。详见志宜:《学生与坚忍力》,《学生杂志》第2卷第7号,1915年7月;陈独秀:《国民参预政治外交的资格》,《每周评论》1919年4月13日;李大钊:《“大国民”的外交》,‘努力周报》第70期,1923年9月16日。
    [3]《北京特约通信》,《大公报》1921年11月20日,第1张。
    [4]《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上册,第55-56页。
    [5]《颜惠庆日记》第2卷,第93页。
    [6]文昊主编:《我所知道的金融巨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页。
    [1]文昊主编:《我所知道的金融巨头》,第44页。
    [2]文昊主编:《我所知道的金融巨头》,第37页。
    [3]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第166-167页。
    [4]董显光时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驻津记者。参见Hollington K.Tong,“The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Trouble”,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 3,1921.另据《字林西报》驻京记者甘露德(Rodney Gflbea)透露,曹汝霖个人提供100余万,梁士诒也从上海汇去一大笔资金。详见Rodney Gilbert,“Tiding Over the Crisis”,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23,1921.
    [5]《北京特约通信》,《大公报》1921年11月20日,第1张。
    [6]包庸:《京都地方自治筹进会为中交两行发生挤兑集议维持中交钞票办法致大总统呈1921年11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金融,第2册,第517-518页。
    [1]《天津银行公会致政府电》,《大公报》1921年11月20日,第1张。
    [2]《中交挤兑风潮之续志》,《大公报》1921年11月18日,第1张。
    [3]《中交挤兑风潮之续志》,《大公报》1921年11月18日,第1张。
    [4]羲农:《兑现潮中之舆论一般》,《银行周报》第226号。
    [5]《奉垣维持金融之状况》,《大公报》1921年12月1日.第2张。
    [6]“汉口银行公会致各处信”,1921年11月16日,上海市档案馆,档号S173-1-49:《国内专电-北京电》,《申报》1921年11月20日,第8版。
    [7]“致北京总税务司电”,1921年11月18日,上海市档案馆,档号S173.1-49:“总税务司来电”,1921年11月20日,上海市档案馆,档号S173-1-49;另见《安格联复六团体电》,《申报》1921年11月23日,第14版。
    [8]《奉垣维持金融之状况》,《大公报》1921年12月1日,第2张;另见《本埠新闻》,《火公报》1921年11月29日,第2张。
    [9]《专电》,《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第1张。
    [10]《专电-汉口电》,《大公报》1921年11月27日,第1张。另见《中交挤兑风潮平静后之所闻》,《晨报》1921年11月27日,第3版。
    11《本埠新闻--全国商会紧急会议》,《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第2张。
    [1]《本埠新闻--全国商会紧急会议》,《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第2张。另见《中交挤兑风潮之余闻》,《晨报》1921年11月25日,第2版。
    [2]卓人:《金融界危机之爆发》,《大公报》1921年11月17日,第2张;郛公:《金融现象与政府》,《大公报》1921年11月21日,第2张:直声:《对于中交风潮之感想》,《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第1张;卓人:《禁谣与息谣》,《大公报》1921年11月28日,第2张。
    [3]记者:《挤兑的人也该为自身计利害》,《晨报》1921年11月19日,第2版。
    [4]无用:《慎勿入流言之彀》,《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5版。
    [5]详见《兑现风潮中之舆论一斑》,《银行周报》第5卷,第46号,1921年11月29日。
    [6]杨维新编:《梁任公先生最近演说集》第1辑,天津协成印刷局,1922年初版,第1-14页。另见梁启超:《市民与银行》,《晨报》1921年11月22日和23日,第2版。按,梁启超出面为中国银行辟谣,亦可能是受中行张嘉璈的请托,因为梁与张氏关系密切。张嘉璈的哥哥张君劢和梁启超、汤觉顿等都是进步党(研究系)的主要人物。张嘉璈进中国银行就是通过梁氏的推荐。详见文昊主编:《我所知道的金融巨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7]梁氏称天津中行准备金有五成,基本属实,英国著名会计师司塔门曾专门核查天津中行帐目,并将核查结果公表。详见《英人查账报告书》,《大公报》1921年12月1日,第2张。
    [8]详见《晨报》1921年11月19日,23日,24日,28日,29日,30日。
    [1]吹万:《北京通信:北京市民维持中之金融界》,《申报》1921年11月21日,第10版。
    [2]《学生界援助中交两行》,《晨报》1921年11月20日,第2版:“The Peking Bank Crisis",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25,1921.
    [3]吹万:《北京通信:北京市民维持中之金融界》,《申报》1921年11月21日,第10版。
    [4]根据陈旭麓先生的论述,“中等社会”这个概念最早由20世纪初年的革命党人所提出,其意义是从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概括了操各种不同职业而居于相同社会层次的人所构成的复合体,当革命党人用这个概念把自己同上等社会与下等社会区别开来的时候,同时表明了“中等社会”自觉意识的开始。它的出现体现了在中西冲撞、交错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近代各种社会实力的消长,也很快成为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决定性力量。在1920年代,“中等社会”仍然是中国报章杂志上的流行词汇,详见君侠:《北京特约通信:中交票挤兑后之面面观》,《大公报》1921年11月21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收入《陈旭麓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集,第414-435页;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4页。
    [5]Hollington K.Tong,"The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Trouble",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 3,1921.
    [1]《颜惠庆日记》,卷2,第89页。
    [2]《颜惠庆日记》,卷2,第90页:详见《国内专电》,《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8版。
    [3]《国内专电》。《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8版。
    [4]Sir B.Alston to the Marquess Curzon of Kedleston,Peking,November 18,1921,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o/1919-1939,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66,pp.487-8.(以下简称DBFP)。
    [5]《昨日国务会议情形》,《大公报》1921年11月18日,第2张。
    [6]Sir B.Alston to the Marquess Curzon of Kedleston,Peking,November 18,1921,DBFP,0487-8另见《金融风潮之经过》,《银行月刊》(北京)1921年第1卷第12号。1921年新四国银行团己得出中国财政已濒临破产的结论,并有财政共管中国之说,华银团亦忧心忡忡,在此内外压力下,大总统徐世昌在1921年3月3日下令将关余充作整理内国公债基金,并由总税务司安格联管理,不得挪作它用。详见何旭艳:《1921年北洋政府整理公债述评》,《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斯坦利·赖特(Stanley F.Wright)则认为1921年3月3日,安格联透过财政总长周自齐向总统徐世昌提出“整理国内公债确定本息基金拟具办法”,并获得国务会议通过。详见Stanley F.Wright,The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of the Maritime and Native Customs Revenue since the Revolution of 1911-with an Account of the Loan Service administered by the Inspector General of Customs,(Shanghai: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 General of Customs,1927),PP.239-246.
    [7]有关北京外交团的活动及其决策机制等,详见黄文德:《北京外交团的发展及其以条约利益为主体的运作》,《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8]Alston to Curzon,November 16,1921,DBFP,pp.477-8.
    [9]Ibid.pp.477-8.
    [10]章伯锋:《北洋军阀》,第4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1]详情参见野云:《美国特别通信-可怜中国之外交界》,《晨报》1921年9月10日,第6版;王津均《舒尔曼在华外交活动初探》,《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1期。1969年。
    [2]Alston to Curzon,November 4,1921,DBFP,pp.464-5..
    [3]“Sir Francis Aglen's Standpoint”,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21,1921.有关安格联其人及其监管北洋政府内债基金的详情,可参见唐启华:《北洋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之初步研究》,《中研院近代史所研究集刊》台北,1995年第24期下册,第575-601页。以及黄文德:《北京外交团与近代中国关系之研究:以关余交涉案为研究中心》(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1999年),第三章“外交团与北京政府关余交涉”。
    [4]朱华,冯绍霆:《崛起的银行家阶层:上海银行公会早期活动初探》,《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6期。
    [5]上海银行公会会议记录,1921年8月,上海市档案馆,S173-1-4。另见《安格联过沪关于公债之一席谈》,《银行周报》第293号。
    [6]颜惠庆著,吴建雍等译:《颜惠庆自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8页。在这次挤兑期间,安格联这种“珍惜信用”的精神,却令负责关余交涉的外长颜惠庆非常恼火,颜氏甚至将中交挤兑风波归罪于安格联的顽固不化;另一方面安氏整理内债基金的有效性,则又令金融界对其非常依赖,比如,顾维钧在1928年罢免安格联的总税务司职务时,却遭到中国银行界的反对。国人对安氏这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态,颇值得玩味。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90-93页;以及姚崧龄译:《颜惠庆自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顾维钧序,第3页。
    [7]唐启华:《北洋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之初步研究》,‘中研院近代史所研究集刊》台北,1995年第24期下册,第585页。
    [8]《颜惠庆日记》卷2,第91页。详情另见《金融界已渐趋安定矣》,《晨报》1921年11月22日,第2版。
    [9]按理,作为整理内债基金之关余应如数存入中国之银行,但安格联把持总税务司,可以任意决定巨额税款存放的银行,所以关余悉数存入英国在华银行如汇丰银行。颜惠庆认为,“中国银行绝对享受不到这种特权”。此前,中交两行确曾为北京政府整理内债基金垫付六七百万。马寅初当时在清华大学演说,就公开指责安格联把关余存入英国银行是非法行为.有关此次与安格联交涉之原委,详情参见马寅初《关余与国钞挤兑之关系》,《晨报》1921年11月28日。另见《颜惠庆自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4页。
    [1]《挤兑风潮平息后之所闻》,《晨报》1921年11月24日,第2版。
    [2]君侠:《北京特约通信》,《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第1张。
    [3]11月22日、23日、24日,京津地区忽起大风,天气奇寒。诚如《大公报》所言,“值此寒风凛冽,而挤兑者鸠形鹄面,状极可惨,一般男女小民前往两行挤兑者,较前日为多”。详见《贫民守候兑现苦况》,《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第2张。
    [4]《中交兑现与关余交涉》,《大公报》1921年11月26日,第1张。
    [5]中行副总裁张嘉墩就对安格联把持关余不放的行为,极其不满。张氏曾为此通电谴责英国和安格联,颜惠庆亦曾把张氏意见转达给英国驻华公使艾斯顿和安格联。详见《颜惠庆日记》卷2,第93、94页。
    [6]"Peking's Financial Flurry",The China Press,November 22,1921.
    [7]Rodney Gilbert,"The False Gaiety of Peking---Rumors of Loans Industriously Circulated But No Truth in Any of Them",TheNorth China Daily News,December3,1921.剑公:《北京特约通信--安格联拨交关余之内幕》,《大公报》1921年11月29日,第1张。
    [8]《颜惠庆日记》,卷2,第93页。
    [1]《中交兑现四志》,《申报》1921年11月21日,第14版。
    [2]《本埠新闻--取缔报纸载谣言》,《大公报》1921年11月18日,第2张。
    [3]《中交挤兑风潮之续志》,《大公报》1921年11月18日,第1张。
    [4]《专电》,《大公报》1921年11月20日,第1张。
    [5]君侠:《北京特约通信》,《大公报》1921年11月21日,第1张。
    [1]市隐:《北京通信》,《申报》1921年11月21日,第10版。
    [2]《颜惠庆日记》卷2,第90页。颜惠庆日记中说是“两辆汽车”,但《申报》驻京记者“市隐”则称是“四辆汽车”。
    [3]《颜惠庆日记》卷2,第90页:详见市隐:《北京通信》,《申报》1921年11月21日,第10版;根据戴维·斯特兰德(Strand,David)的研究,北京政府内务部领导下的新式警察保持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所以1920年代的北京城市治安非常良好,甚至到北伐末期的1928年,北京仍被描述为“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详情参见:The New York Times,December 30,1928.以及Strand,David,Peking in the 1920s:Political Order and Popular Protest,Columbia University,Ph.D.Dissertation,1979,pp.43.
    [4]市隐:《北京通信》,《申报》1921年11月21日,第10版。
    [5]王怀庆以军权干涉提出挽救金融办法警告书,1921年11月下旬前期,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金融第2册,第520-523页。
    [6]北京政府对于新闻监管和舆论控制是颇有一套的,此届内阁的重要成员如外长颜惠庆早年曾办过《北京英文日报》(Peking Daily News)。颜氏本人与中外报界精英如梁启超、董显光、邵漂萍和美联社驻京记者惠芬(Whiffen)等人有密切往来,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新闻宣传问题。详见《颜惠庆日记》第2卷,1921年1月-12月;以及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171-172页。北京政府的舆论控制模式和策略似乎也受到同时期美国政府的影响,详见Robert C.Hilderbrand,Power and the People: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Opinion in Foreign Affairs,1897-1921,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1.
    [7]英国驻华公使艾斯敦和美国记者甘露德都认为张氏共运来300万大洋,而中文报纸则称400万。详见Alston to Curzon,November 18,1921,DBFP,P487-8.Rodney Gilbert,“Uneasiness Over Chang Tso-Lin's Condition for Payment”,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28,1921.《奉天:再商接济财政方法》,《大公报》1921年11月23日,第2张。
    [1]详见Rodney Gilbert,“Uneasiness Over Chang Tso-Lin's Condition for Payment”,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28,1921.
    [2]Rodney Gilbert,"The False Gaiety of Pelting---Rumors of Loans Industrioasly Circulated Bat No Truth in Any of Them",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3,1921.
    [3]参见文昊:《我所知道的金融巨头》第21、第44页;另见《专电》,《大公报》1921年11月25日、27日;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第168页。
    [4]详见北洋政府京畿卫戍司令部档案,“揭露日本煽起中交两行挤兑风潮阴谋传单”1921年11月,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金融,第2册,第518页;马寅初:《国钞挤兑不合乎经济原则》,《晨报》1921年11月19日,第2版。
    [5]《本埠新闻--日总领事质问函》,《大公报》1921年11月19日,第2张;按,日本驻华公使小幡给日本政府的电文也显示日本人造谣说不确,详见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大正十年,第2册,第494号,第636-7页。
    [6]《上海洋总管与中交钞》,《大公报》1921年12月1日,第2张;《金融恐慌中之谣言》,《大公报》1921年11月23日,第2张。
    [1]《国内专电》,《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8版。
    [2]《中交兑现之昨讯》,《申报》1921年11月18日,第14版。北洋时期上海的中外报纸之间在信息传播上存在深刻的相互渗透,而且其中充斥着强烈的种族偏见和不平等。详见顾德曼:《上海报纸的跨国现象》,载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3]Rodney Gilbert,“Peking's Insolvency---Chinese Banknotes Unwillingly Accepted:Ominous Sign”,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16,1921.甘露德的原文如下:Foreign bank compradores,while refusing to pass judgment on the Chinese bank's solvency,are unwilling to accept any Chinese bank notes for deposit today,which is considered most ominous.A high diplomatic authority,interviewed today,said that no news was to be obtained;but why expect other news from a death chamber than that‘the patient is slowly sinking'。甘露德是美国新闻记者,且与吴佩孚关系密切。详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主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6页。
    [4]详见王怀庆《以军权干涉提出挽救金融办法警告书》,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金融第2册,第520-523页。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178-179页。《颜惠庆日记》,卷2,第90-94页;君侠:《北京特约通信》,《大公报》1921年11月21日,第1张。时在天津并与中行行长卞白眉交往密切的董显光的报道也进一步证实张国淦所说叶氏造谣的可信性,详见Holllngton K.Tong,“The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Trouble”,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3, 1921.此外,大陆学者李吉奎也认同旧交通系叶恭绰造谣之说,详见李吉奎:《梁上诒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363页。
    [1]《颜惠庆日记》,卷2,第100、102页。1921年4月25日,靳云鹏内阁改组,迫使旧交通系的财长周自齐和交长叶恭绰下台,自此靳氏与交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当时就预言旧交通系必然阴谋倒阁,并认为其手段不外乎是“造谣、煽动和离间”三种。详见日本外务省主编:《日本外交文书》大正十年,第2册,第47-49页;第97-99页;《内阁改组与将来政局》,《顺天时报》1921年5月17日。
    [2]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3]《各地新闻--中交之兑现风潮》,《大公报》1921年11月17日,第2张;Hollington K.Tong,“The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Trouble”,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3,1921.
    [4]猜疑政治(the politics of distrust)是20世纪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详见Samuel 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p29.中译本参见,王冠华等译,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26-28页。猜疑政治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反对派的存在。就1921年的靳内阁而言,其反对派主要是总统府和旧交通系。有关新府院之争以及靳氏与交系的权力斗争,详见岑学吕:《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下册,中国现代史料丛书,台湾文星书局,1962年,第162-163页;杜春和等主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36页;黄山民:《徐世昌之秘密》上海新学印书局,1922年6月版,第35-37页;有关徐氏生平及政治活动,参见沈云龙:《徐世昌评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
    [5]详见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246-249页;以及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114页;
    [6]"J.O.P.Bland' s New Book:A Pessimistic View of China",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May 3,1921.
    [1]卓人译:《中国统一难》,《大公报》1921年8月2日、4日。
    [2]孙几伊:《太平洋会议问题五》,《晨报》1921年9月9日,第6版。
    [3]Hollington K.Tong,"Chinese Pessimism Over the Pacific Conference",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September 17,1921.
    [4]"Chinese Feeling Dangerous",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June 6,1921.
    [5]Robert L.Jarman eds.,Intelligence Summary For June Quarter,1921,China Political Reports 1911-1960,Archive Editions,2001,pp.503.
    [6]详见唐启华:《北洋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之初步研究》,《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24期,1995年6月,第584页;Hollington K.Tong,“Unchanging China's Finance”,Millard's Review,Apm 23,1921.
    [7]《政府公报》命令,1921年4月4日,第1837号;Rodney Gilbert,“Peking Day by Day",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March 14,1921;《顺天时报》认为张作霖复辟谣言是旧交通系捏造,其目的是离间靳内阁与张作霖关系。详见:《内阁改组与将来政局》,《顺天时报》1921年5月17日。
    [8]Y.T.Hwang,"Lack of Money Embarrasses Peking Cabinet",Millard's Review,April 2,1921.
    [9]力子:《社论-辟谣的责任》,《民国日报》1921年3月24日,第2版。
    [10]Alston to Curzon,Peking,November7,1921,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London,1966,Vol.14,p453-4.另见《颜惠庆日记》,卷2,1921年部分。
    [1]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路政篇》(南京)第6册,1935年,第3824-3831页。
    [2]收华盛顿福开森电,1921年11月3日,载《中日关系史料一山东问题》,台湾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338页。另见《关与太会开会之所闻》,《大公报》1921年11月15日,第1张:《福开森预拒共管》,《大公报》1921年11月19日,第1张。
    [3]Balfour to Curzon,Washington,November 18,1921,DBFP,London,1966,Vol.14,pp.487.
    [4]Memorandum by Sir J.Jordan respecting American suggestions for Agenda for the Conference,October 17,1921,DBFP.Vol.14,pp.426-431.
    [5]Rodney Gilbert,“The Recovery of Peking”,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22,1921.近代来华西方人是一个“不中不西”的奇怪群体,他们对中国而言既是所谓的西方代表,但是又不完全代表西方,他们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悖论之中。相关研究成果参见,详见罗志田:《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张宁:《在华英人间的文化冲突:上海“运动家”对抗“鸟类屠害者”,1890-1920),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2000年12月;Robert,Bickers,“Shanghailanders:The Formation and Identity of the British Settler Community in Shanghai,1843-1937”,Past and Present,No.159(Ma,1998),pp.161-211.
    [6]"Native Bank Guild to Aid Peking Ones to Tide Over",The China Press,November 19,1921.
    [1]有关旧交通系的幕后活动详情,参见Alston,Intelligence Report,January 3~(rd),1922,China PoliticalReports,Volume 1,p471.陶菊隐:《督军团传》,第192、205、213、276页;李汉青:《梁士诒被通缉前后的活动》,载《梁士诒史料集》,第132页;潘敬:《我心目中的梁士诒》,载《梁士诒史料集》,第127页。
    [2]参见陈雁:《外交、外债和派系--从“梁颜政争”看20世纪20年代初期北京政府的外交运作》,《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Rodney Gilbert,"The Recovery of Peking",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26,1921.
    [4]"Peking's Financial Flurry",The China Press,November 22,1921.
    [1]有关北洋时期华银行团与政治的关系,参见朱华和冯绍霆:《崛起的银行家阶层:上海银行公会早期活动初探》,《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6期。
    [2]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00页。
    [3]文昊:《我所知道的金融巨头》第208页。
    [4]详见顾德曼:《上海报纸的跨国现象》,载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07-120页。
    [5]傅学文主编:《邵力子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446页。
    [1]《梁任公在国际税法平等会之演说词》,《东方杂志》第16卷第2号,1919年2月15日。
    [2]有关巴黎和会期间梁启超等“国民外交代表”在巴黎的国民外交活动及其与国内政治之关系,详见廖敏淑:《清末到巴黎和会时期的国民外交》,载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法]巴斯蒂:《梁启超1919年的旅居法国与晚年社会文化思想上对欧洲的贬低》,载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3]目前学界关于蒋梦麟和余日章二人在华会期间的国民外交活动似未见专题研究,惟有关二人的传记或回忆录中略有提及,或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参见蒋梦麟:《西潮与新潮》,东方出版社,2006年;马勇:《蒋梦麟传》,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出版社,2005年;袁访赉:《余日章传》,青年协会书局,1948年;王成勉:《余日章与青年会》,中研院近史所主编:《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年。华会期间,国内各地公众团体推举的赴美国民外交代表除余、蒋二人之外,还有天津各界民众团体推举的留美在读学生张彭春:山东省议会、山东外交协会推举的徐树人和唐恩良,惟徐、唐二人后由加以北京政府委派、给予旅费,与余日章、蒋梦麟和张彭春等国民外表由民间团体资助或自费不同。详见《山东推定加入太平洋会议代表》,《申报》1921年10月16日,第11版;《山东各界公送赴太会代表》,《申报》1921年10月19日,第11版;另见邓思敏:《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7 年,第45页。
    [1]“权势网络”一词,系援用章清教授的说法,其意是“试图从读书人的种种关系网络,发掘其中所具有的权势意味”。参见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美]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3]Weigert,Andrew J,J.Smith Teitge,and Dennis W.Teitge,Society and Indentity: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31.
    [4]蒋梦麟:《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西潮与新潮》,第335-336页。
    [5]1919年7月20日,经蔡元培推荐,蒋梦麟担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1]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67-70页,第82页。
    [2]文化书院成立于1871年,其建校之宗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的基督教公民和教会事工人才。在课程安排上·除中国古典文学外,均用英文教授,并有严格的宗教生活。参见王成勉:《余日章与青年会》,中研院近史所主编:《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年,第794页。
    [3]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60页。
    [4]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19-22页。另见施肇基:《施肇基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5]颜惠庆:《颜惠庆自传》,吴建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4、45页。
    [6]清末民初的圣约翰大学教学非常严格,余日章天资颖敏,精勤作业,考试时常名列前茅。而且长于口才,演说和辩论,屡次夺得锦标。余日章对于体育特别注重,被选入圣约翰大学足球队,还是圣约翰大学校刊《约翰声》的编辑·余氏在《约翰声》共发表四篇文章:其一是《论日本在中国的势力》(Japanese Influence);其二是《论中国的铁路》(China's Railways);其三是《论不列颠与西藏》;其四是《日俄战争对于中国的利益》(The Benefits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to China)。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对余日章极为赏识,他称赞余氏:“在学校青年会中,他是一员健将。”参见袁访赉:《余日章传》,青年协会书局,1948年,第3-8页。
    [1]蒋梦麟在1901年曾在杭州一所教会学校读书,这所教会学校规定学生每天参加礼拜,唱中文赞美诗。小过,蒋梦麟说,从这时起他在宗教方面一直是个“不可知论者”,他认为“与其求死后灵魂的永恒,小如在今世奠立不朽的根基”。因此,蒋梦麟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而余日章倒是一个地道的“有神论者”。这是二人在信仰方面最大之不同。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63-64页,第77页。
    [2]南洋公学开办时,采纳了美国传教士福开森的许多意见。该校的预科,一切按照美国的中学学制办理,所以蒋梦麟称:“南洋公学可以说是升入美国大学的最好阶梯”。蒋氏亦氏在该校打下了阅读英文的基础。详见颜惠庆:《颜惠庆自传》,第48页;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77-78页。
    [3]颜惠庆:《颜惠庆自传》,第49页。
    [4]余日宣:《我的日章哥哥》,《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1936年4月,第24页。
    [5]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77-78页。
    [6]详见蒋梦麟:《西潮与新潮》,第87-114页;余日宣:《我的日章哥哥》,《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1936年4月,第24页;袁访赉:《余日章传》,第15-16页。
    [7]袁访赉:《余日章传》,第16页:余日宣:《我的日章哥哥》,《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1936年4月,第26页。
    [1]黄一欧:《黄兴与明德学堂》,《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辑,中华书局,1962年,第135页。
    [2]完颜绍元:《王正廷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3]袁访赉:《余日章传》,第18-21页;孔祥熙:《余日章博士之成功》,《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第9页;完颜绍元:《王正廷传》,第27-30页;杨霆垣:《记鄂军政府的初期外交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42-55页;李修鲁:《在辛亥革命中作出贡献的基督教徒余日章》,《武汉人物选录》,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1988年,第501页。
    [4]余日宣:《我的日章哥哥》,《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1936年4月,第27页。
    [5]关于1912年的全国首次教育会议详情,可参见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教育杂志》第4卷第6号,1912年9月: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94-310页。
    [6]按:袁访赉称英文《北京日报》的英文名称是“Peking Gazette”,当是谬误。根据民国报界元老曾虚白的记述,所谓“Peking Gazette”是指《北京时报》,该报成立于1914年,创办者是英国人伍德海。至于英文《北京日报》创刊于1910年,是颜惠庆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资金创办的。袁氏当国后,该报售给广东人朱淇。分别参见颜惠庆:《颜惠庆自传》,第68-77页;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171-172页。
    余日宣:《我的日章哥哥》,《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1936年4月,第27页;袁访赉:《余日章传》,第20-21页。
    [1]袁访赉:《余日章传》,第21页;王正廷:《我所知道的余先生》,《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第11页。
    [2]萧邦奇:《血路》,第4页。
    [3]余日章的中外朋友在1926底送了一个银杯给他,上面刻着三个英文字:Patriot,Peacemaker,Prophet(爱国者,缔造和平的人和先知),由此可知余氏留给其友人的印象主要是一个“基督徒身份”。参见Barnett,Eugene E.,“Contemporary Chinese Christian Leaders I.David Z.T Yui,”The Chinese Recorder 58.1(January1927):9。转引自王成勉:《余日章与青年会》,《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第793页。
    [4]贾逸君:《中华民国名人传》,上海书店,1989年。在贾氏编撰的“民国外交家”人物传中,共有24位外交家:刁作谦、王宠惠、王正廷、伍廷芳、伍朝枢、朱兆莘、汪大燮、汪荣宝、沈瑞麟、吴宗濂、余日章、李家鏊、胡惟德、施肇基、陆征祥、孙宝琦、陈友仁、陈箓、黄郛、蒋廷黼、蒋作斌、颜惠庆、严鹤龄和顾维钧。其中有5人是余日章在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如顾维钧、颜惠庆、刁作谦、严鹤龄、施肇基),王正廷和陈友仁则有过“同事关系”。
    [5]颜惠庆:《颜惠庆自传》,第72-73页。
    [6]唐德刚:《书缘与人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7]清末民初的中国,“学界”、“教育界”、“商界”、“政界”、“外交界”等各种亚文化圈日益增加,人们的“省界”、“业界”和“阶级”意识日益提升,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的动员,但也增加了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构建的困难,详见萧邦奇:《血路》,第14页;以及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袁访赉:《余日章传》,第24页。
    [2]袁访赉:《余日章传》,第141-143页。
    [3]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第184-186页。
    [4]马勇:《蒋梦麟传》,第31-36页。
    [5]《中华职业教育设组织大纲》,《环球》第2卷第1期,1917年3月。
    [6]张元济:《张元济日记》上册,1917年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中华民国六年一月到十二月会务纪要》,《环球》第2卷第4期,1917年12月。
    [2]《第二次欢迎新会员志盛》,《环球》第2卷第4期,1917年12月。
    [3]详情参见《本会之新职员》,《环球》第2卷第2期,1917年6月。
    [4]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第186页。
    [5]李甲孚:《杂谈蒋梦麟》,《中外杂志》第471期。转引自孙善根:《蒋梦麟传》,第79页。
    [6]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第187页。
    [7]《美国公使抵沪》,《申报》1918年3月27日,第10版。
    [1]所谓转型时代,是指1895至1920年初,前后大约25年的时间,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前启后的关键时代。无论是思想知识的传播媒介,或者思想的内容,均有突破性的巨变。就前者而言,主要变化有二:一为报纸杂志、新式学校及学会等制度性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一为新的社群媒体(intelligentsia)的出现。至于思想内容的变化,也有两冕:文化取向危机与的思想论域(intellectual discourse)。详见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9-211。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24页。
    [3]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44页。
    [4]《本刊创设之用意》,《新教育》第1卷第1期,1919年2月。
    [5]《申报》1919年8月29日至31日。另见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4页。
    [1]《昨日太平洋问题研究会开会》,《晨报》1921年8月17日;《京学界与太平洋会议》,《申报》1921年8月24日,第10版。
    [2]该会还选举李大钊为中文干事,胡适为英文干事,谭熙鸿为法文干事,王世泽为德文干事,陈亚牧为俄国干事,王兆荣为日文干涉,许绳祖为会计干事,李贻燕为庶务干事;另选举王世杰、燕树棠、何基鸿、熊遽、何炳松、李建勋、谭熙鸿、马叙伦、高一涵、陶孟和、张鼎乾、陈启修、李大钊、顾孟余、姚憾、胡适、朱锡麟、黄右昌、蒋梦麟、宁协义、徐瑾等人为研究员。参见《昨日太平洋问题研究会开会》,《晨报》1921年8月17日;《昨日太平洋问题研究会之成立会》,《晨报》1921年8月20日。
    [3]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4-435页。
    [4]《北京太平洋问题讨论会电》,《申报》1921年8月16日,第10版。
    [5]《留日学生对太平洋会意见》,《申报》1921年8月26日,第10版。
    [6]《天津各团体与太平洋会》,《申报》1921年9月7日,第11版。
    [7]《浙江省宪法会议纪事十五》,《民国日报》1921年8月19日,第6版。关于王正廷的谈话内容,详见 《全国外交大会筹备十二志》,《申报》1921年11月10日,第14版。
    [1]《浙江省宪法会议纪事十六》,《民国日报》1921年8月20日,第6版。
    [2]《九团体不要国民代表出席太平洋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1日,第10版。
    [3]天津社团提出的国民外交代表资格条件是:1、精通外国语言文字;2、具有外交知识;3、洞悉本国政治情形;4、天津籍贯:5、为中外人士所信仰。详见《太平洋会议之国民代表》,《益世报》1921年9月3日,第10版。
    [4]《注意太平洋会者注意》,《民国日报》1921年9月14日,第10版。
    [5]《刁作谦莅沪后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9月15日,第10版。
    [6]《蒋、谭两教授赴粤》,《民国日报》1921年9月16日,第10版。
    [1]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2卷,第438页。
    [2]上海太平洋会议协会原拟请聂云台,张嘉璈、余日章和蒋梦麟四人赴美,由于聂、张二人不能赴美,故定余、蒋二人前往。详见《太平洋会议协会开会》,《民国日报》1921年9月16日,第10版;穆家修等主编:《穆藕初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3]穆家修等主编:《穆藕初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4]力子:《时评二》,《民国日报》1921年9月16日,第10版。
    [5]《蒋、谭两教授赴粤》,《民国日报》1921年9月16日,第10版。
    [6]《新政府对太平洋会态度》,《民国日报》1921年9月28日,第3版。
    [7]《总统与蒋梦麟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8]《总统与蒋梦麟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1]《广州特约通信》,《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2]《总统与蒋梦麟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3]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第186-187页。
    [4]《总统与蒋梦麟之谈话》,《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3版。
    [5]《九公团赴美代表行期》,《民国日报》1921年9月22日,第10版。
    [6]《学生会致九公团函》,《民国日报》1921年9月24日,第10版。
    [7]《总商会复学生总会函》,《民国日报》1921年9月26日,第10版。
    [8]《余、蒋不附北庭之辩白》,《民国日报》1921年9月27日,第10版。
    [9]《总商会欢迎煤油王子》,《民国日报》1921年9月29日,第10版:《昨日之太平洋会议协会》,《民国 日报》1921年9月29日,第10版;《教育联合会现到会员》,《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日,第10版。
    [1]《太平洋会议协会征集意见》,《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日,第10版。
    [2]《商教育联合会谈话会》,《民国日报》1921年10月2日,第10版;《商会联合会开会式》,《民国日报》1921年10月6日,第10版;《教育联合会预备会》,《民国日报》1921年10月7日,第10版;《商会联合会开会纪三》,《民国日报》1921年10月8日,第10版;《教育会联合会预备会三》,《民国日报》1921年10月8日,第10版。
    [3]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2卷,第446页。
    [4]穆家修等:《穆藕初先生年谱》,第235页;《商教联席会议开会纪一》,《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和第11版。14省区是直隶,吉林,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西;以及绥远,京兆和北京三特别区。
    [5]《九公团赴美代表行期》,《民国日报》1921年9月22日,第10版。
    [6]资料来源,参见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袁访赉:《余日章传》;《天津各团体与太平洋会》,《申报》1921年9月日,第11版:《山东之参加太平洋会议》,《申报》1921年10月15日,第11版;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吴沧海:《山东问题解决之经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6-47页。
    [2]施肇基毕业于康奈尔大学,顾维钧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王宠惠毕业于耶鲁大学。
    [3]有关角色理论的概括,可参见陈映芳:《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4]《商会联合会开会式》,《民国日报》1921年10月6日,第10版。
    [1]山东外交协会、山东省议会和山东各界联合会推举的山东国民外交代表唐恩良、徐树人不但接受北京政府之津贴,而且在二人赴美之前,还特意到北京会见外交总长颜惠庆。参见《山东之参加太平洋会议》,《申报》1921年10月15日,第11版。
    [2]汪精卫:《广东省教育会对于太会之意见》,《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0日,第1版。
    [3]《代论--吴研因与蒋梦麟书》,《民国日报》1921年10月3日,第2版。
    [4]《太平洋会议之国民代表》,《益世报》1921年9月3日,第10版;《赴美代表标准之一说》,《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2日,第11版。
    [5]《赴美代表标准之一说》,《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2日,第11版。
    [1]《欢送余蒋二代表赴美》,《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2日,第11版;《各公团宴送二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
    [2]《各公团宴送二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
    [3]《各公团宴送二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
    [4][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5-66页。
    [5]《各公团宴送二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3日,第10版。
    [1]《欢送国民代表出发纪盛》,《申报》1921年10月16日,第14版;《欢送余、蒋二代表盛况》,《民国[I 报》1921年10月16日,第10版。
    [2]湘君:《时评三:送余蒋二代表》,《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5日,第11版。
    [3]《美报论太会中中国国民代表》,《申报》1921年10月22日,第14版。
    [4]然而,徐树人和唐恩良在发回国内的报告中,没有提及此次与他们同行的余、蒋二代表,只提到I川行的两位北京政府代表章祜和杨天骥。当然,余、蒋二国民代表在发回国内的电文或通信中,也很少提及山东国民外交代表,由此可见他们虽同为“国民代表”,但彼此之问的交往并不密切。徐树人和唐恩良是山东外交协会成员,由山东各界联合会推举为赴美国民外交代表。唐、徐二人走的是“北方路线”,他们先到北京与外交总长颜惠庆接洽,然后经韩国釜山,10月21日到日本下关,10月22日上午10时45分抵达横滨,然后登上俄国皇后号,与蒋梦麟、余日章、以及北京政府华会代表团成员杨天骥、章祜汇合。详见《山东各界公送赴太会代表》,《申报》1921年10月19日,第11版;《鲁代表到美后之报告》,《申报》1921年11月29日,第10版。
    [1]余代表(日章):《华盛顿通信》,《申报》1921年1月17日,第6版。
    [2]伯衡:《太平洋会议之真相》,《申报》1921年2月5口,“星期增刊”,第1版;贾上毅:《华会见闻录》,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年月,第18页。
    [3]《美国特约通信》,《申报》1921年1月10日,第6版。
    [4]有关该会的组织经过,详情参见《留美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之由来及组织》,《晨报》1921年11月19日,第5版。该会许多成员事后对此都有回忆,参见陈翰笙:《四个时代的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23-24页;罗家伦:《坛坫风凄--凭吊蒋廷黻先生》,《传记文学》第8卷第1期,第31页;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
    [5]《美国特约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6版。
    [1]《鲁代表报告华会经过》,《申报》1922年1月13日,第11版。
    [2]参见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3]《收驻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1年11月20日,《山东问题》上册,第345页;《秘笈录存》,第410页。
    [4]余日章:《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7日,第6版。
    [5]《外交文牍--华盛顿会议案》,北京政府外交部,1923年印行,第59-60页。
    [6]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5号,第70页。
    [7]余日章:《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7日,第6版。
    [1]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6版;另见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第169-170页。
    [2]余日章:《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7日,第6版;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71页。实际上,11月29日午后,顾维钧和施肇基访问了美国国务卿休士和英国代表贝尔福。经过协商,英美两国代表根据施肇基和顾维钧的请求,答应出席中日两国的“会外谈判”。详见《收驻美施公使电》,1921年12月1日,《山东问题》上册,第347页。
    [3]《外交文牍--华盛顿会议案》,第100页。
    [4]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6版;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71页。
    [5]余日章:《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7日,第6版。
    [6]"Current Press Opinion on Far Easter Affairs",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 10,1921,p.68.
    [7]日本方面双以不赞同休士所提出的裁减海军方案相要挟,由于裁减海军可以降低对国民的征税,因此美国国民也迫切希望海军裁减成功。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为迎合国民心理,一方面拒绝中国代表不能提出鲁案,一方面在报纸上夸张说美国已经帮助中国很多,倘若中国再提交鲁案等问题,将显得中国“贪得无厌”,于是华会舆论对中国大为不利。余日章:‘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7日,第6版。
    [1]详情参见,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6版;贾士毅:《华会见闻录》,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日期,第139-140页;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71-172页;New York Times,December 2.1921.
    [2]Chu,Pao-chin.V.K.Wellington Koo:A Case Study of China's Diplomat and Diplomacy of Nationalism,1912-1966.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1.p.48.
    [3]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6版。
    [4]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7版。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6-15.
    [5]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6-15.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6号,第15-16页。
    [6]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7版。
    [1]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8-11.
    [2]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6号,第20页。
    [3]有关王宠惠、刁作谦等人与施肇基、顾维钧之间的矛盾,详见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6号,第24页;龚德柏:《龚德柏回忆录》,台湾: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85-86页;王伯衡:《太平洋会议之真相--中国代表团之内幕》,《申报》1921年2月5日,“星期增刊”,第1版;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74页。
    [4]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6号,第20页;
    [5]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7版。
    [1]蒋廷黻:《关于华会期间国民外交代表工作情形报告》,转见袁访赉:《余日章传》,第78-79页。
    [2]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16-63.
    [3]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7版。
    [4]《外交部致代表团电》,1921年12月7日,《秘笈录存》,第414-415页。
    [5]留美学生后援会:《华盛顿通信》,《申报》1922年1月10日,第7版。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63-66.
    [6]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e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63-382.
    [7]《余、蒋电报太会情形》,《申报》1921年12月19日,第14版:《筹款赎回胶济路之动议》,《申报》1921年12月19日,第14版。
    [8]《施、顾、王三代表致北京外交部电》,1921年12月24日,叶遐庵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台北:文海出版社,无出版年月,第205-206页。
    [9]《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第228-229页。
    [10]The Secretary of State of the Minister in China,Jan.22,1922,FRUS,Vol.I,p.942.另见 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386-387.
    11依靠舆论宣传来支持政府夕陵政策并非是20世纪的首创,但这种有系统的公众舆论导向在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却是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学者罗伯特·C·希尔德布兰德的研究指出,早在1897年美西战争中,美国总统麦金莱已经开始有目的地操纵公众舆论使其服务于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而对公 众舆论的操纵系统化的则是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任内。详见Robert C.Hilderbrand,Power and the People:Executive Management D,Public Opinion in Foreign Affairs,1897-1921,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1.
    [1]Donald S.Birn,"Open Diplomacy at 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 of 1921-2:The British and French Experienc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12,no.3,(July.,1970),pp.297-319.
    [2]美国政府为优待这些新闻记者,并在海军部提供了一个场所,专门供记者们休息谈话之用。详见伯衡:《太平洋会议之真相》,《申报》1921年2月26日,“星期增刊”,第2版。
    [3]其中王伯衡、许建屏和钱伯涵等人是从夏威夷世界报界大会临近结束后直接赴美国华盛顿。详见Hollington K.Tong,“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Press Congress",The Weekly Review of the Far East,December 10,1921,pp.61-62.
    [4]当时参与编辑China Advocate的留美学生先后有罗家伦、蒋廷黻、查良钊、向哲濬、吴之椿等人。参见王祖廉:《余所认识之曹庆五先生》,《上海青年》第37卷第11期,1937年3月;罗家伦:《坛坫风凄--凭吊蒋廷黻先生》,《传记文学》第8卷第1期,第31页;另据王伯衡的记载,当时中国留美学生在华盛顿举办了一份周报即《中国公论报》,转载有利于中国方面之议论,分送各处以及各报馆,以备采用。笔者怀疑《中国公论报》就是王祖廉所说的China Advocate,但尚待考证。详见王伯衡:《太平洋会议之真相》,《申报》1922年2月26日,“星期增刊”,第3版。
    [5]王祖廉:《余所认识之曹庆五先生》,《上海青年》第37卷第11期,1937年3月。
    [6]David Z.T.Yui(佘日章),"Educational Need in China," 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vol.ⅹⅴⅡ,no.3,January 1922.
    [1]详见H.E.Sao-Ke,Alfred Sze(施肇基),“Disarmament and China's Development,”;John Dewey(约翰·杜威),“China and Disarmament,”;Pual S.Reinsch(芮恩施),“China is Key to Peace,”;W.W.Willoughby(韦罗壁),“China at the Conference,";John C.Ferguson(福开森),“National Unity in China,";J.B.Powell(鲍威尔),“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Conference,"以上文章皆刊载在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vol.ⅹⅴⅡ,no.1,November,1921.以及Philip K.C.Tyau(刁作谦),“China's Hope in the Conference,”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vol.ⅹⅴⅡ,no.2,December,1921
    [2]《余日章君昨晚在一品香演说》,《申报》1922年1月22日,第10版。
    [3]袁访赉:《余日章传》,第79-80页。
    [4]李景铭:《太平洋会议日记》,《近代史资料》第76号,第16页。
    [5]王伯衡:《太平洋会议之真相》,《申报》1922年2月5日,“星期增刊”,第2版。不过,余、蒋等非政府代表从事的舆论宣传成效亦不可夸大,如果与日本等强国相比,中国在华会的舆论宣传就相形见绌。比如日本派去的新闻记者有50余人,中方新闻记者却寥若晨星;再如日本驻美记者河上清(K.K.Kawakami)在华会期间在美国媒体上发表了大量文章,为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辩护。中国留美学生及新闻记者能够在美国媒体上经常发表文章的人,并不多见。根据华会中国代表团随员龚德柏的回忆,当时日本政府对华会新闻记者投入的经费就达2000万元,以致华盛顿报纸上“找不到日本的坏消息”。参见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327-328页;龚德柏:《龚德柏回忆录》,第91-92页。
    [6]王正廷:《我所知道的余先生》,《上海青年》第36卷第13期,第11页。
    [1]有趣的是,华会期间,在美留学生周守一也注意到这种“戏剧性”,他说:“我天天从新闻杂志上观览这种黑暗的影片,我心里的感触愈法加多。”参见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中华书局,1925年,序言第1-2页。
    [1]有关文字所具有的象征符号力量,相关论述,可参见黄金麟:《历史的仪式--“欧战”在中国》,《新史学》1996年第7卷第3期;[美]雷德蒙·保罗·库佐尔特,艾迪斯·W·金:《二十世纪社会思潮》,张向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430-432页;Pierre Bourdicu,In Other Words: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123-139.
    [2]《太会国民代表之来电》,《申报》1921年11月17日,第14版。
    [3]《国民代表余、蒋之来电》,《申报》1921年11月24日,第14版;《余、蒋二国民代表之电报》,《申报》1921年11月26日,第14版。
    [4]《余、蒋二国民代表来电汇刊》,《申报》1921年11月29日,第14版。
    [5]《余、蒋国民代表之来电》,《申报》1921年12月3日,第14版。
    [6]《收上海总商会等电》,1921年12月5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7年,第349页。
    [1]《国民代表紧急电之转告》,《申报》1921年12月4日,第14版。
    [2]《章益事略》,转见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3]《广告:国民大会示威运动》,《申报》1921年12月8日,第1版。
    [4]《国民大会之游行示威大运动》,《申报》1921年12月9日,第14版。
    [5]《国民大会之游行示威大运动》,《申报》1921年12月9日,第14版。
    [6]《收厦门交涉员电》,1921年12月21日;《收江西国民大会、华盛顿会议江西后援会电》,1921年12月11日;《收南京总商会代电》,1921年12月12日:《收天津各团体电》,1921年12月11日;《收杭州总商会代电》,1921年12月12日;《收福州总商会、教育会电》,1921年12月13日;《收山东国民大会电》,1921年12月14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52-359页;‘杭州国民大会为太会问题赴交涉署请愿情形》,《申报》1921年12月13日,第10版;《外交部致代表团电》,1921年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主编:《秘笈录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15页。
    [7]所谓“仪式”,是指“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它使参加者注意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仪式具有表达性,重复性,仪式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相关理论表述,详见[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90页;S.Lukes,“Political Ritual and Social Integration”,Sociology,9(1975),pp.289-308.
    [1]在国内外团体的压力下,12月14日,中国代表王宠惠向远东问题委员会提出“取消二十一条提案”,但遭到日本代表埴原(Masanao Hanihara)的抵制,美国代表休士遂藉口宣告远东问题委员会无定期的停会,12月19日,中国代表声明“如二十一条不取消,则大会所通过之原则不啻废纸”。1922年1月5日,远东问题委员会重新开会,但二十一条仍遭日方抵制,无法在会中讨论,直至1922年2月4日,远东问题会员会结束,二十一条取消案也未讨论,最后中国代表王宠惠为此发表声明,表示抗议,但时机已失。详见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98-205页。
    [2]《外交部致代表团电》,1921年12月7日,《秘笈录存》,第414-415页。
    [3]山东国民代表为徐树人和唐恩良,两人同时兼任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咨议,不是纯粹的国民代表。详见叶遐庵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205页。
    [4]《外交部致代表团电》,1921年12月7日,《秘笈录存》,第414-415页。
    [5]《外交部致施、顾、王三代表及余、蒋电》,1921年12月8日,叶遐庵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193页。
    [6]《余、蒋二国民代表来电》,《申报》1921年12月8日,第14版;蒋廷敲:《关于华会期间国民外交代表工作情形报告》,转见袁访赉:《余日章传》,第78-79页。
    [1]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159-175.
    [2]《发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1年12月31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74页。
    [3]颜惠庆造谣说乃系叶恭绰等人的推测,缺乏有力证据。详见叶遐庵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236-238页。
    [4]在1921年12月20日至1922年1月4日上午,中日会谈延宕期间,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曾奉日本政府命令在12月27日访问中国外长颜惠庆,询问中国政府是否“赞同借款办法”,朱得结果。12月29日,小幡又访问梁士诒,梁氏答日:“借款自办”。同时,北京外交部在12月28日将小幡27日访问内容告诉美京三代表,三代表在12月29日回电北京外交部,建议北京外交部对于小幡所问“借款赎路”一事,暂勿答复。不巧的是,三代表29日所发电报直到12月30日才被北京外交部收到。而此时,梁士诒已经答复小幡“借款自办”。详见《发美京施、顾、王三代表电》,1921年12月28 H;《收美京施、顾、王三代表电》,1921年12月30日;《收美京施、顾、王三代表电》,1922年1月6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72、373、380页。日本驻美大使币原喜重郎(Kljuro Shidehara)一方面向美国代表休士等人夸大小幡与北京谈判的内容;而当中国代表施肇基在1922年1月4日下午中日第18次会外谈判上,当面向币原大使质问小幡在北京谈判的内容时,币原则如实地说:“小幡只是洵问中国政府是否同意借款赎路计划”。因此,日本驻美大使币原向美国代表夸大小幡在北京直接交涉之说,对于此次谣言的生成负有责任。有关施肇基与币原的谈话,详见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pp.174-176.
    [1]《收美京施、顾、王三代表电》,1922年1月6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79页;马素曾将所谓的“梁士诒借日款赎路”消息告诉华盛顿报界记者,参见Chu,Pao-chin.V.K.Wellington Koo:A Case Study of China's Diplomat and Diplomacy D,Nationalism,1912-1966.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1.p.58.
    [2]余日章系1922年1月5日离开华盛顿,1月21日抵达上海,余氏在上海一品香饭店演说时,曾亲口承认:“此次与蒋梦麟君同往,发电报告至多,国人或疑以为华盛顿发生之事,其实不然。余与蒋君所发之电,大都推测将发生之事,与夫应如何准备对待之方法,以避与寻常报载雷同之嫌。此我二人发电之微意也。”参见《余日章君昨晚在一品香演说》,《申报》1922年1月22日,第10版。
    [3]《华盛顿来电》,《申报》1921年1月5日,第7版;《国民代表电中之鲁案与政府》,《申报》1922年1月7日,第10版;《国民外交大会新年交谊会记》,《申报》1922年1月6日,第14版。
    [4]比如,施肇基等人如果在1月4日致电北京外交部,那么北京外交部收到该电要在1月5日或6日。有关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电文往返收发时间,实例可参见《收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2月1月4日;《收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2年1月9日;《收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2年1月11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82-388页。
    [5]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76-177页。
    [1]有关顾维钧等人否认梁士诒致电之详情,参见叶遐庵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233-234页:《收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2年1月11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90页;《收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2年1月11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405页。
    [2]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176-177页。而外交部12月31日电的实际版本内容是:“小幡于29日访晤梁揆切询胶济办法。告以拟定借款自办,至一切细目仍由华府商议云云。特达外交部,三十一日。京字第106号。”《发美京施、顾、王代表电》,1921年12月31日,《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74页。
    [3]贾士毅:《华会见闻录》,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149页。
    [4]叶遐庵述,俞诚之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第222页。
    [5]《国民外交大会新年交谊会记》,《申报》1922年1月6日,第14版。
    [6]《太议协会对鲁案之筹议》,《申报》1921年1月7日,第10版。
    [1]《收上海总商会电》,《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第381页。
    [2]风冈及门弟子:《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下册,1946年再版,第186-187页。
    [3]《国民代表传来之华府讯》,《申报》1922年1月11日,第14版。
    [4]《国民代表之要电》,《申报》1922年1月14日,第14版.
    [5]《国民代表蒋梦麟君之要电》,《申报》1922年1月17日,第10版.
    [6]《国民代表促内政之根本解决》,《申报》1922年1月31日,第14版。
    [7]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351-352页。
    [8]金光耀:《外交系初探》,《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王宠惠:《太平洋会议之经过》,《东方杂志》第19卷第4号。
    [1]周守一:《华盛顿会议小史》,第351-352页。
    [1][英]鲍桑葵著,汪淑钧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81页。
    [2]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The China Quarterly,no,150,(Jun.,1997),p.263.
    [3]Mary Backus 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1865-1911.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29.
    [4]Mary Bac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The China Quarterly,no,150,(Jun.,1997),p.268.
    [1]David G Strand,"Fedus,Fights,and Factions:Group Politics in 1920s Beijing",Modern China,vol.ll,no.4(Oct.,1985),pp.411-435.
    [2]Mary Baekus Rankin,"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Republican Politics,1912-18",The China Quarterly,no,150,(Jun.,1997),p.273.
    [3]有关五四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专题论述,详见[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以及[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张国焘:《我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第1册,第14页。另见黄金麟:《历史、身体与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01-202页。
    [5]有关五四时期,学生界、商界与工界形成联盟,共同抗议政府外交失败的详情,可参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编:《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6]五四时期的国民外交理论内核是关于“政府外交权”的控制与监督问题。有关五四时期流行的国民外交理论常识,详见钱基博:《国民外交常识》,商务印书馆,1919:陈耀东:‘国民外交常识》,新月书店,1928年;吴天放:《王正廷近言录》,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第138-139页;以及周子亚:《外交监督与外交机关》,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第21-22页。
    [1]《卢永祥建议镇压学生运动办法有关电文》,1920年5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516-517页。
    [2]《卢永祥建议镇压学生运动办法有关电文》,1920年5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516-517页。
    [3]David G.Strand,"Fedus,Fights,and Factions:Group Politics in 1920s Beijing",Modern China,vol.11,no.4(Oct.,1985),P.415.
    [4]《京师警察厅与内务部关于严厉取缔学生运动往来文件》,1920年2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510页。
    [5]有关商会对团体对政府外交事务的监督与制衡,可参阅朱英:《论清末民初社会对国家的回应与制衡》,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6]有关传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情况,参见Wolfram Eberhard,Social Mobility in Tranditional China.Leiden E.J.Brill..1962.以及张维安:《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士绅与商人阶层文献之检讨》,收入 《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83-212页。
    [1]五四之后,一般具有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已经对北京政府失去信任,参见《美报论太会中中国国民代表》,《申报》1921年10月22日,第14版。
    [1]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fican Period”,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5.有关晚清报界与政治的关系,可参见Andrew J.Nathan,“The Late Ch'qing Press:Role,Audience and Impact”,收入《中研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下册,台北中研院,1981年;以及Leo Ou-fan and Andrew Nathan,“The Beginning of Mass Culture:Journalism and Fic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Beyond”,in David Johnson,Andrew J.Nathan and Evelyn Rawski,eds.,Popular Cultr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p.360-395.有关近代中国报界的研究概况,详见张力:《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研究》,收入《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0年,第664-690页。
    [2]五四时期最重要的社团组织之一“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因设立在上海法租借,从而躲避了北京政府的取缔。参见《淞沪护军使复电》,1920年3月22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民众运动,第512-513页。
    [1][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30-131页。
    [2]陈独秀:《对德外交》,《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李大钊:《今后国民之责任》,《论国人不可以外交问题为攘权之武器》,《甲寅日刊》1917年2月1日和17日。
    [1]关于五四时期,列宁主义在中国知识界的传播。参见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334页。
    [2]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78-179页,第385页。
    [3]John Roberts,R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London,1976,p.46.
    [4]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178-179页,第177页。
    [1]鲍桑葵著,汪淑钧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第302-303页。
    [2]国家与社会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梁启超起到很多的宣传作用,但他本人对于国人接受这种观念的普遍程度,也感到诧异。他说:爱国二字,十年以来,朝野上下,共享习以为口头禅。事无公私,皆日为国家起见;人无贤不肖,皆日以国家为前提”。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痛定罪言》文集之三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第4册,第3页;同样,陶孟和也对社会的观念之普及,感到不可思议,他说:社会,社会,此近来最时髦之口头禅,以之解释万有现象,冠诸成语之首者也,日社会教育;日社会卫生;日社会道德;日社会习惯:政治之龌龊则归咎于社会,教育之不进则溯源于社会……要之无往而非社会,世人用语,率皆转相仿效”。陶孟和(履恭):《社会》,《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年4月。
    [3]鲍桑葵著,汪淑钧译:《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第302-303页。
    [4]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第152页。
    [1]Wang,Y.C.,"Westcrn Impact and Social Mibility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0,25:pp.843-845.转引自张维安:《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士绅与商人阶层文献之检讨》,收入《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册,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0年,第192页。
    [2]Chuzo,Ichiko,"The Role of the Gentry:an hypothesis." In Mary C.Wright.,China in Revolu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pp.297-317.
    [3]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Modern China,vol.23,No.l.(Jan.,1997),pp.3-32.
    “太平洋会议与山东问题”,《外交档案》03-33/153-02,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典藏
    “上海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关于太平洋会议期间,英人散布谣言致发生兑现风潮以及挤兑风潮,金融恐慌,等问题,本会(上海总商会)发表的辟谣新闻”,上海市档案馆,当好S173-1-49.
    《环球中国学生会十五周年纪念册》第48卷,上海市档案馆,Y8-1-378.
    “太平洋外交商榷会”以及“太平洋区关系研究学会”集合情况,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38-2-296。
    余日章:《基督教与政治》,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20-0-397-34。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主编系列史料丛书
    《中日关系史料--欧战与山东问题》,1974。
    《中日关系史料--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2001。
    《中日关系史料-山东问题》上册,1987。
    日本外务省主编:《日本外交文书》大正十年,第2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政治、外交、文化、经济以及民众运动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杜春和等主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武汉出版社,1990。
    天津历史博物馆藏:《北洋军阀史料》,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季啸凤、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1册,中文与英文两个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Robert L.Jarman,China:Political Reports 1911-1960,Volume 1,Archive Edtitions,2001,.
    Rohan Butler,M.A,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Vol.14,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66.
    The Japanese Delegation: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resentatives in Regard to the Shantung Questi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2.
    The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17.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6.
    The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0.Vol.1,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35.
    The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1.Vol.1,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36.
    《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孤军》、《新青年》、《东方杂志》、《大中华》、《学生杂志》、《清华周刊》、《革命评论》、《新建设》、《新闻学论集》、《银行周报》、《上海青年》、《环球》、《太平洋》、《解放与改造》、《国民外交》、《甲寅》、《新教育》、《教育杂志》、《向导》、《新潮》、《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近代史资料》、《历史档案》、《民国档案》、China Press,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
    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上海:人文月刊社,1936。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保罗·S·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李抱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鲍威尔:《鲍威尔对华回忆录》,刑建榕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曹汝霖:《一生之回忆》,香港:春秋出版社,1966。
    陈耀东:《国民外交常识》,新月书店,1928。
    程道德、张敏孚、饶戈平等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资料选编(1911-1919)》,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陈独秀:《陈独秀书信集》,香港,1988。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陈奋:《梁士诒史料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陈雪屏:《谣言的心理》,商务印书馆,1939。
    纯萃学社:《政学系与李根源》,大东图书公司,1980。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丁贤俊、喻作风主编:《伍廷芳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董显光:《董显光自传》,曾虚白译,台湾新生报社,1984。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方庆秋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党派》,北京档案出版社,1994。
    费约翰:《唤醒中国》,李恭忠等译,三联书店,2004。
    沃邱仲子:《段祺瑞》,上海:世界书局,1921。
    凤冈等主编:《民国梁燕孙先生士诒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台北:学生书局,1960。
    顾维钧:《巴黎和会的回忆》,《传记文学》1965年第6期。
    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册。
    管美蓉:《吴景濂与民初国会》,台北:国史馆,1995。
    谷长岭、俞家庆:《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龚德柏:《龚德柏回忆录》,台湾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
    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谣言女神》,顾牧译,中信出版社,2004。
    黄山民:《徐世昌之秘密》,上海:新学印书局,1922。2008。
    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现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郛:《欧战之教训与中国之未来》,上海:中华书局,1918。
    黄征等:《段祺瑞与皖系军阀》,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黄自进:《吉野作造对近代中国的认识与评价》,中研院近史所,1995。
    季宇:《段祺瑞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贾熟村:《北洋军阀时期的交通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姜克夫:《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北京:中华书局,1987。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江万秀:《谣言透视》,群众出版社,1991。
    金问泗:《从巴黎和会到国联》,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
    金光耀:《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金光耀、王建朗:《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卡普费雷:《谣言》,郑若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来新夏:《北洋军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勒莫·弗朗索瓦斯:《黑寡妇》,唐家龙译,商务印书馆,1999。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李国祁:《民国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90。
    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李石曾:《李石曾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0。
    李石曾:《石僧笔记》,台北:中国国际文学学刊社,1961。
    李新、李宗一:《中华民国史》第2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
    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66。
    李宗侗:《巴黎中国留学生及工人反对对德和约签字的经过》,《传记文学》1965年第6期。
    李宗一:《袁世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李吉奎:《梁士诒》,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梁家禄等:《中国新闻业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骆惠敏:《清末民初政情内幕》,陈泽宪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
    刘彦:《中国外交史》,台北:三民书局,1962。
    罗光:《陆征祥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66。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中研院近史所集刊,1994。
    马齐彬等:《中国国民党历史事件人物资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马勇:《蒋梦麟传》,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尼可拉斯·卢曼:《信任》,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钱基博:《国民外交常识》,商务印书馆,1919。
    钱益民:《李登辉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秦孝仪:《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屈武:《屈武回忆录》,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
    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斯特拉森·A等:《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象、身体、历史》,梁永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
    孙曜:《中华民国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
    唐振常:《蔡元培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唐德刚:《书缘与人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北京:三联书店,1983。
    陶菊隐:《督军团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王纲领:《欧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台北:学生书局,1988。
    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威尔逊:《威尔逊参战演说》,蒋梦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王栻:《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元化:《传统与反传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北京:三联书店,1980。
    吴天放:《王正廷近言录》,上海现代书局,1933。
    吴翎君:《美国与中国政治》,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吴相湘:《晏阳初传》,台北:时报文化事业公司,1981。
    遐庵汇稿年谱编印会:《叶遐庵先生年谱》,上海,1946。
    萧超然:《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萧邦奇:《血路》,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谢本书:《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刑军:《革命之火的洗礼》,赵晓阳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颜惠庆:《颜惠庆自传》,吴建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应俊豪:《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1。
    徐道邻:《徐树铮先生文集年谱合刊》,台北:商务印书馆,1962。
    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杨度:《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杨有钊:《龚德柏先生评传》,台湾世界和平杂志社,1984。
    徐俊德:《杨度日记(1896-1900)》,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袁道丰:《顾维钧其人其事》,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
    杨光辉等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叶景莘:《华盛顿会议与中国》,国际研究社,1921。
    袁世凯:《袁世凯未刊书信稿》,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6。
    曾业英:《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张国淦:《张国淦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1998。
    张国焘:《我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张洪祥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君劢:《中西印哲学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1。
    张力:《国际合作在中国:国际联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台北:中研院近史所集刊,1999。
    张栅、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
    张品兴:《梁启超家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章士钊:《甲寅杂志存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张侠等:《北洋陆军史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张一麐:《心太平室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张云樵:《伍廷芳与清末政治改革》,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7。
    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书店,1989。
    张存武:《光绪三十一年中美工约风潮》,台北中研院近史所集刊,1965。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周秋光:《熊希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周秋光主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
    周子亚:《外交监督与外交机关》,上海正中书局,1947。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中研院近史所:《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0。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罗志希先生传记暨著述资料》,台北,1976。
    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爱国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Andrew J.Nathan,Chinese Democracy.New York:Knopf: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1985.
    Andrew J.Nathan,Peking Politics: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1918-1923.Berk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
    A(?) Dirlik,"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Revisited:Anarchism and the Idea of Social Revolution in New Culture Thinking",Modern China,vol.11,no.3.(Jul.,1985),pp.251-230.
    Arlette Farge and Jacques Revel.The Vanishing Childern of Paris:Rumor and Politics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Boris Pittel,"On Spreading a Rumor," 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vol.47,no.1.(Feb.,1987),pp.213-223.
    Ch(?) Lau Kit-Ching,Anglo-Chinese Diplomacy:in the Careers of Sir John Jordan and Yiian Shih-k'ai,1906-1920.Hung Kong Unveristy Press,1978.
    Ch(?)les E.Hughes;Henry Cabot Lodge;Oscar W.Underwood;Elihu Root,"Conference on the Limitation of Armament:Report of the American Deleg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16,no.2.(Apr.,1922),pp.159-233.
    Ch(?) Madeleine.China Diplomacy,1914-1918.Cambridge,MA:East Asian Monographs,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Chu,Pao-chin.V.K.Wellington Koo:A Case Study of China's Diplomat and Diplomacy of Nationalism,1912-1966.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1.
    Cohen,Paul A."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National Humiliation in wentieth-Century China."Twentieth-Century China 27,no.2(2002):1-39.
    Craft,Stephen G."Angling for an Invitation to Paris:China's Entry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16,no.1(1994).
    D(?)d G.Strand,"Feuds Fights,and Factions:Group Politics in 1920s Beijing",Modern China,vol.11,no.4.(Oct.,1985),pp.411-435.
    David Johnson,Andrew J.Nathan,Evelyn S.Rawski,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Univeris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Dickinson,Frederick R.War and National Reinvention:Japan in the Great War,1914-1919.
    Cambridge,MA:The Harvard East Asia Center,1999.
    Dirlik,Arif.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Dittmer,Lowell,and Samuel S.Kim,eds.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Donald S.Birn,"Open Diplomacy at 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 of 1921-2:The British and French Experience," Co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12,no.3(Jul.,1970),pp.297-319.
    E(?)md S.K.Fung,"Socialism,Capitalism,and Democracy in Republican China: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Zhang Dongsun," Modern China,vol.28,no.4,(Oct.,2002),pp.399-431.
    Eisenstein,Elizabeth L.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Agent of Change: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 Modern Europ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Ernest L.Abel,"The Psychology of Memory and Rumor Transmission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ories of Oral Transmission in Early Christianity," The Journal of Religion,vol.51,no.4.(Oct.,1971),pp.270-281.
    Garrett,ShideyS.Social Reformers in Urban China:TheChinese YMCA,1895-1926.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Ga(?) Alan Fine,"Redemption Rumors and the Power of Ostensio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104,no.412.(Spring,1991),pp.179-181.
    Gary G Hamilton,"Patdarchy,Patdmonialism,and Filial Peity: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1,no.1.(Mar.,1990),pp.77-104.
    Goodman,Bryna.Native Place,City,and Nation: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1853-1937.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H.Taylor Buckner,"A Theory of Rumor Transmiss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29,no.1.(Spring,1965),pp.54-70.
    Harry Holloway,John George,Public Opinion:Coalitions,Elites,and Masses,St.Martin's Press,1979.
    Hsu,Immanuel C.Y.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The Diplomatic Phase,1858-1880.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J.Chal Vinson,"The Imperial Conference of 1921 and 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31,no.3,(Aug.,1962),pp.257-266.
    James E.Pollard,"The White House News Conference as a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15,no.4(Winter.,1951-1952),pp.663-678.
    John Maxwell Hamilton,"The Missouri News Monopoly and American Altruism in China:Thomas EE Millard,J.B.Powell,and Edgar Snow",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55,no.1.(Feb.,1986),pp.27-48.
    John W.Young,"The Hara Cabinet and Chang Tso-lin,1920-1,"Monumenta Nipponica,vol.27,no.2,(Summer,1972),pp.125-142.
    Key Ray Chong,Americans and Chinese Reform and Revolution,1898-1922.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during the Past Seven Year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26,no.4,(Jul.,1921),pp.703-716.
    Lillian Parker Wallace and William C.Askew,Power,Public Opinion,and Diplomacy,Duke University Press,1959.
    Marie-Claire Bergere,"Civil Society and Urban Change in Republica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50,(Jun.,1997),pp.309-328.
    Mary Backus 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S tanford Unversity Press,1986.
    Mary Backus 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Michael A.Kamins,Valerie S.Folkes,Lars Perner,"Consumer Responses to Rumors:Good News,Bad New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vol.6,no.2.(1997),pp.165-187.
    Noriko Kawamura,"Wilsonian Idealism and Japanese Claims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66,no.4.(Nov.,1997),pp.503-526.
    Paul S.Dull,"Count Kato Komei and the Twenty -one Demands",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19,no.2(May,1950).
    Paula Harrel,Sowing the Seeds of Change:Chinese Students,Japanese Teachers,1895-1905.Standford Unversity Press,1992).
    Ralph H.Turner,"Rumors:Uses,Interpretations,and Images," Contemporary Sociology,vol.20,no.5.(Sep.,1991),pp.794-795.
    Rick Nutt,"G.Sherwood Eddy and the Attitudes of Protest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 Global Mission," Church History,vol.66,no.3(Sep.,1997),pp.502-521.
    Russell Fifield,"Japanese Policy toward the Shantung Question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vol.23,no.3.(Sep.,1951),pp.265-272.
    Robert C.Hilderbrand,Power and the People: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Oponion in Foreign Affairs,1897-1921,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1.
    Robert H.Van Meter,Jr."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 of 1921-1922:A New Look," 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46,no.4.(Nov.,1977),pp.603-624.
    Robert Joseph Gowen,"Great Britain and the Twenty-One Demands of 1915:Cooperation and Effacement,"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vol.43,no.l,(Mar.,1971),pp.76-106.
    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Modern China,vol.23,No.l.(Jan.,1997).
    Stephen R.MacKinnon,"The Peiyang Army,Yuan Shih-k'ai,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Warlordis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2,no.3(May,1973).
    Terry Ann Knopf,"Rumor Controls:A Reappraisal," Pyhlon(1960-),vol.36,no.1.(1~(st) Qtr.1975),pp.23-31.
    Warren I.Cohen,"American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The Response to Chinese Nationalism 1917-1921",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35,no.1.(Feb.,1966),pp.83-100.
    Warren A.Peterson,Noel E Gist,"Rumor and Public Opin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7,no.2.(Sep.,1951),pp.159-167.
    William C.Kirby,"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 The China Quarterly,no.150,(Jun.,1997),pp.433-458.
    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China and Japan:A Challenge and A Choice of the Nineteen Twenties," 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26,no.3,(Aug.,1957),pp.259-279.
    Xu Guoqi,China and the Great War: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Y.C.Wang,"Western Impact an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25,no.6.(Dec.,1960),pp.843-8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