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港美经济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港美经济关系的演变以及中国因素和美国因素对港美经济关系的影响。这些演变和影响包括:
     (1)香港是单独关税区和地区经济实体,又长期在英国的治理下,因此,香港社会的演变与西方国家演变的模式相近。
     (2)香港经济是在中国土地上创造和发展的。香港背靠中国,资源供给和转口贸易离不开中国,回归以来,中国的大力支持,是香港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因此,中国因素历来都是香港经济和港美经济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港美经济关系现状显示,尽管双方谁也不能取代对方的特殊优势,但从贸易、投资等经济环节看,美国在港美非对称性经济关系中的优势越来越大。
     (4)中国对香港的金融、贸易、物流、旅游、工商业支持服务和专业服务等各个经济环节,现都具有决定性或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已不再是香港经济依存程度最高的国家,取而代之的是日渐崛起的中国。
     笔者依据港美经济关系的特性,应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结合中美两国对香港政治、经济的影响,经过认真分析和归纳,最后构思出一些促进港美经济关系发展的建议。
     笔者认为,今天的香港,在中央政府关怀、支持下,只要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抓住国家崛起带来的巨大商机,香港就一定能再创辉煌,香港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probes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China factor and the United States factor on the Hong Kong-U.S 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these impact and changes include:
     (1) Hong Kong is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entity, and was governed by the United Kingdom for a long-term, therefore, the evolution mode of Hong Kong economy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2) Hong Kong's economy was created and developed on the land of China. Hong Kong, backing on China, was and should be dependent upon China which provides resources and the transit trade. Since the reunification, China's strong support is the ke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economy. Therefore, the China factor has always been a decisive fact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3) Current state of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hat, although neither side can replace the other side's special advantages, the advantages of United States is growing increasingly in asymmetry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ade, investment and other sectors of the economy.
     (4) China now has a decisive or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ong Kong in the fields of financial, trade and logistics, tourism, business support service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and other sectors of the econom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 longer the country that Hong Kong depends on most, Hong Kong is increasingly depending on the rising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es in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 of China and U.S. on Hong Kong,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theory,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Hong Kong will certainly be able to create greater glories again with the care and support of China central government, as long as taking all the advantages, and seizing the tremendou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rising China, Hong Kong's tomorrow will be more beautiful!
引文
1 “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香港的人心回归是必然的”,中国新闻网,2007年06月25日,网页:http://www.chinanews.com.cn/ga/zmrs/news/2007/06-25/964779.shtml。
    2 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和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88页。
    3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tableID=074。
    4 CEPA关于“服务提供者”定义及相关规定。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页: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subject/cepanew/subjectaa/200612/20061204076639.html。
    1 曹云华:《探究亚太新秩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50页。
    1 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7页。
    2 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11页。
    1 韦弦:《美国对香港政策的转型》,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年3月21日,第1页。
    2 韦弦:《美国对香港政策的转型》,第1页。
    3 韦弦:《美国对香港政策的转型》,第2页。
    4 刘乃强:《变了质的香港民主运动》,《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2月号,第1页。
    5 刘乃强:《变了质的香港民主运动》,第6页。
    1 刘乃强:《变了质的香港民主运动》,第7页。
    1 潘明:《老虎基金是怎样袭击香港的?》,《财经杂志》,2002年2月,第9页。
    1 杨松华:《港式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研究》,北京社科规划办“成果简介”,2002年11月,第3页。
    2 杨松华:《港式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研究》,第4页。
    1 蔡佳文:《浅析CEPA下香港和珠三角合作的利益分享问题》,《经济论坛》,2005年2月刊。
    2 BBC中文网: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3650000/newsid_3657200/3657212.stm。
    3 《美国关注香港政治发展和司法独立》,2005年10月12日,美国之音中文网:http://www.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5-10/c2005-10-12-voa67.cfm。
    4 《美国会领袖对港政改方案失望》,2005年10月27日,BBC中文网: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380000/newsid_4381200/4381208.stm。
    1 《赖斯:香港政治前途应由香港人决定》,2005年11月29日,BBC中文网: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480000/newsid_4484200/4484284.stm。
    2 美国驻港澳总邻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110901.html。
    3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901.html。
    4 人民网网页:http://hm.people.com.cn/GB/42274/5724771.html,2007年5月14日。
    5 人民网网页: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043622.html,2006年1月19日。
    1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总论第1页。
    2[美]詹母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448页。
    3 Ejorn Hettne(ed.),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Understanding Global Disorder,Fermwppd Publishing,1995,p.2.
    1 Stephen Krasner,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Foreign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p.35;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33页。
    2 施放:南澳洲大学H.K.CMBA[管理研究咨询]专题授课,2001年7月13日。
    3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29-230页。
    1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hongkong.usconsulate.gov/ushk_pa_2005040101.html。
    2 港府政制事务局网页:http://www.cab.gov.hk/cgj-bin/cab/tc_press.cgi?mode=updale&uid=501。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1 邓小平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的讲话,1984年6月23日。
    2 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香港特区《基本法》,「一国两制」有关文献,第55页。
    3 汤华:《切实保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瞭望杂志》,2004年2月4日。
    1 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香港特区《基本法》,「一国两制」有关文献,第70页。
    1 港府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网页:http://www.edlb.gov.hk/edb/chi/resp/airport.htm。
    2 港府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网页:http://www.edlb.gov.hk/edb/chi/resp/airport.htm。
    3 港府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网页:http://www.edlb.gov.hk/edb/chi/resp/port.htm。
    1 港府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网页:http://www.edlb.gov.hk/edb/chi/resp/airport.htm。
    2 香港港口发展局网页:http://www.pdc.gov.hk/chi/statistics/docs/Sep2006.pdf。
    3 香港旅游发展局网页:http://partnernet.hktb.com/b5/index.html。
    4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2005年报主席献词。香港旅游发展局网页: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worldwide/annu/report.04-05.jhtml,2006年11月29日。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47。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37.
    3 港府海外办事处网页:http://www.gov.hk/tc/about/govdirectory/oohk.htm#oversea。
    4 曾荫权:《强政励治、福为民开》,2005-2006年施政报告,2005年10月8日,第74页。
    5 香港贸易发展局网页:http://www.hktdc.com/tc/。
    1 香港贸易发展局网页:http://hkservices.hktdc.com/fact_sheet.asp?event=15507105。
    2 港府行政长官办公室2005年10月26、27日,11月3日及12月13日公布的新闻稿。
    1 港府新闻处网页:http://www.yearbook.gov.hk/2005/tc/index.htm。
    2 Alex Miller and Gregory G Dess著,苏哲人、林家五译,方世荣校定:《策略管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发行,1999年1月第1版,第45-117页。
    3 港府库务署网页:http://www.try.gov.hk/cinternet/pdc_accrual_accounts_2005_06.pdf。
    1 香港旅游网:http://www.hkjn.com.hk/introduction/hongkong_location.php。
    2 中国新闻网:http://news.163.com/05/1116/09/22LUUAFF0001124U.html,2005年11月16日。
    3 《“十一五”规划经济高峰会成员名单公布》,2006年8月12日,中国评论新闻网: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1&kindid=0&docid=100188017。
    4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h/phoenixtv/102-101-101-102/2008-02-28/16292701275.html,2008年02月28日。
    1 郑学勤:《CEPA:港资与台资》,2003年8月25日,南方网网页: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hotspot/gdntw/info/200308251523.htm。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tID=036&charsetID=2。
    3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第181页。
    4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189页。
    5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郭明瀚:《美港经贸关系》,美国商会讲辞,2005年9月29日。
    1 人民网网页:http://hm.people.com.cn/BIG5/42273/3963477.html,2005年12月22日。
    2 港府行政长官办公室2005年12月28日公布的新闻稿。
    3 任志刚:《风眼》,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文件,1998年3月11日,第10页。
    1 曾荫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港府财政司公布的文件,1997年8月26日,第4页。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48。
    3 中国商务部网页:http://hzs.mofcom.gov.cn/aarticle/date/200609/20060903095437.html。
    4 香港交易所网页:http://www.hkex.com.hk/markdata/markstat/rpt_data_trade_summary_equity_0601_c.html。
    1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网页:http://hzs.mofcom.gov.cn/aarticle/date/200609/20060903095437.html,2006年7月21日。
    2 曾荫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港府财政司公布的文件,1997年8月26日,第4页。
    3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网页: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coprc.gov.hk/chn/sgwj/zyjh/t181702.htm,2005年1月29日。
    1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about_consulate_offices.html。
    2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页。
    3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8月第2版,第247页。
    4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50页。
    1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307页。
    2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第90页。
    3 《香港历史》,雅虎网页: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21803456&others=1。
    4 刘蜀永主编:《20世纪的香港经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4月,第15页。
    1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125页。
    2 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5%BB%A3%E9%90%B5%E8%B7%AF。
    3 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5%9F%E5%BE%B7%E65A9%9F%E5%A0%B4。
    4 金应熙:《金应熙香港今日谈》,龙门书局,1996年2月,第36页。
    5 美国花旗银行网页:http://www.citigroup.com/citigroup/corporate/history/data/presence.pdf。
    6 美国运通银行网页:http://home3.americanexpress.com/corp/os/global_presence.asp。
    7 香港总商会《工商月刊》网页:http://chamber.org.hk/Chinese/The_Bulletin/2001%20Bulletin/April_2001_bulletin/member%20profile/index1940-1949.htm。
    8 熊志勇:《美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策略》,《美国研究》季刊,2006年第2期,第7页。
    1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页。
    2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48页。
    3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48页。
    4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第142页。
    5 郑德良:《现代香港经济》,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第99页。
    1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191页。
    2 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6页。
    3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02页。
    4 饶庆余:《20世纪的香港经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第260页。
    5 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6页。
    6 北方网「时代财经」:http://economy.big5.enorth.com.cn/system/2004/01/14/000716888.shtml。
    7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15页。
    1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48页。
    2 郑德良:《现代香港经济》,第99页。
    3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第202页。
    4 大卫·李嘉图著,彼罗·斯拉法主编,郭大力、王亚南译:《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第316-319页。
    5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87页。
    6 曾荫权:《人口政策专责小组报告书》,2003年2月26日。
    7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5&charsetID=2。
    1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2002年11月,第202页。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3 冷夏:《霍英东全传》第二十四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第1页。
    4 香港辉瑞公司网页:http://www.pfizer.com.hk/hk/en/。
    5 中国工程讯息网:http://6300.net/news/2006-11-05/59005.html。
    6 香港太古公司网页:http://www.swirepacific.com/c_about/business2.htm。
    7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k2005042501.html。
    8 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年报,第18页。
    9 香港只有两家供电公司,除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外,另一家是香港电灯有限公司,2005年两家供电公司总发电量是10,016兆瓦(6,596兆瓦+3,420兆瓦)。数据显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拥有60%权益的青山电力有限公司,占香港总发电量的65.85%。
    1 《大公报》网页:http://www.takungpao.com/news/07/01/05/YM-674154.htm,2007年1月5日。
    2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12页。
    3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12页。
    4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14页。
    5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01&charsetID=2。
    6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20页。
    7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18页。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5&charsetID=2。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3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22页。
    4 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
    5 麦当劳公司网页:http://www.mcdonalds.com.hk/chinese/about/index.htm。
    6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1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49页。
    2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40页。
    3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4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1 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第243页。
    2 中国计算网网页:http://www.ccw.com.cn/htm/newsi/zl/mxy/01_12_4_2.asp,2000年12月1日。
    3 香港贸易发展局:《迈向「e世纪」的香港经济》,《经济论坛》,2000年12月刊,第2页。
    1 美国高盛集团网页:http://www2.goldmansachs.com/hkchina/insight/case_studies/。
    2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chinamobileltd.com/about.php。
    3 李罗力:《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网页:http://book.book8.com/book/book/20463.html。
    4 中国经济网网页:http://big5.ce.cn/gate/big5/finance.ce.cn/fe/gdxw/200701/12/t20070112_10063700.shtml。
    1 任志刚:处理金融危机,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文件,1998年11月23日,第3页。
    2 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I&c=1997&a=09&b=20&f=1997&d=09&e=31&g=d.
    3 任志刚:处理金融危机,第3页。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2&charsetID=2。
    2 人民网网页:http://game.people.com.cn/BIG5/48605/48607/3639195.html,2005年8月24日。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1&charsetID=2。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5&charsetID=2。
    3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49页。
    4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1&charsetID=2。
    5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5&charsetID=2。
    6 香港贸易发展局:《迈向「e世纪」的香港经济》,《经济论坛》,2000年12月刊,第3页。
    1 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l&a=09&b=1&c=1997&d=06&e=31&f=1998&g=d&z=66&y=0;中原地产网页:http://www.centanet.com/cci.htm。
    2 任志刚:处理金融危机,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文件,1998年11月23日,第3页。
    3 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I&a=07&b=1&c=1997&d=11&e=30&f=1998&g=d&z=66&y=330.
    1 欧阳卉然:《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交易之路网页:http://www.irich.com.cn/html/info/2006/1379_4.html,2006年7月25日。
    2 香港交易所网页:http://www.hkex.com.hk/tradinfo/futurescontract/fut_c.htm。
    3 任志刚:处理金融危机,第3页。
    4 香港交易所网页:http://www.hkex.com.hk/data/markstat/TV95_99_c.htm。
    5 任志刚:处理金融危机,第4页。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6&charsetID=2。
    2 刘碧玛、蓝康昌:《纳斯达克为何快速“变脸”》,《科技日报》,2001年9月11日。
    3 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IXIC&c=2002&a=06&b=20&f=2002&d=06&e=31&g=d。
    4 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1990%E5%B9%B4%E4%BB%A3。
    5 亚洲时报网页:http://www.asiatimes-chinese.com/2004/05/0513china9.htm,2004年5月5日。
    6 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0008.HK&c=2002&a=09&b=1&f=2002&d=09&e=31&g=d;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1990%E5%B9%B4%E4%BB%A3。
    1 香港交易所网页:http://www.hkex.com.hk/data/markstat/MC00_04_c.htm。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3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4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192&charsetID=2,
    5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 eexce1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6 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I&c=2001&a=08&b=10&f=2001&d=08&e=12&g=d;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I&e=2002&a=09&b=1&f=2002&d=09&e=31&g=d。
    1 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2 美经济研究局网页:http://www.bea.gov/newsreleases/national/gdp/gdpnewsrelease.htm;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tableID=030。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30。
    2 曾荫权: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2006年6月29日。
    3 香港贸发局网页:http://www.tdetrade.com/econforum/tdc/chinese/tdc060701c.htm;http://www.tdctrade.com/econforum/tdc/chinese/tdc060701c.ht。
    4 香港贸发局网页:http://www.tdctrade.com/econforum/tdc/chinese/tdc060701c.ht。
    5 港府工业贸易署网页: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statistics/hkss_statistics.html。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8&charsetID=2。
    2 曾荫权: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2006年6月29日。
    3 曾荫权: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2006年6月29日。
    4 曾荫权: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2006年6月29日。
    5 香港旅游发展局网页:http://partnernet.hktb.com/b5/index..html。
    1 香港金融管理局网页:http://www.info.gov.hk/hkma/eng/statistics/msb/attach/T0804.xls。
    2 叶大开:《东方明珠灿烂依旧--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国台湾网网页:http://big5.chinataiwan.org/tsh/mtxy/tylt/200801/t20080107_566893.htm,2008年1月7日。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5&charsetID=2。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60。
    3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48.
    1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06&charsetID=2。
    2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28&charsetID=2。
    3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4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5 美联储局网页: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6 香港金管局网页:http://www.info.gov.hk/hkma/eng/statistics/msb/attach/T070301.xls。
    1 香港金融管理局:《兑换保证的适用汇率、基本利率的厘定和公布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辖下的货币发行委员会的会议记录》,1998年11月26日。
    2 金人庆:《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财政部网页:http://www.mof.gov.cn/news/20060106_2172_11917.htm。
    3 美联储局网页: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4 香港金管局网页:http://www.info.gov.hk/hkma/eng/statistics/msb/attach/T070301.xls。
    5 美经济研究局网页:http://www.bea.gov/intefactive.htm.
    6 美劳工统计局网页:ftp://ftp.bls.gov/pub/special.requests/cpi/cpiai.txt。
    7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30&charsetID=2。
    8 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2&charsetID=2。
    1港府土地注册处网页:http://www.landreg.gov.hk/ch/monthly/10years.htm。
    1郭明瀚:《美国与香港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往来源远流长》,2005年9月20日在出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晚宴的讲辞。
    2港府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网页:http://www.edlb.gov.hk/edb/chi/resp/airport.htm。
    3吴凤霞:《中国开放航权危中充满机遇》,《经济导报》,2004年9月27日。
    4郭明瀚:《美国与香港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往来源远流长》,2005年9月20日。
    5港府经济局局长李淑仪:《在香港电台节目[香港家书]的发言》,港府新闻公报,2001年7月21日。
    6曾钰成:《开放天空要公平》,香港《商报》,2001年8月21日。
    1程鹏:《BT下载将会重罪加身?》,《南方日报》,2005年11月22日。
    2香港海关网页:http://www.customs.gov.hk/chi/statistics_case_c.html:http://www.customs.gov.hk/chi/statistics_opticai_loc_c.html。
    3港府新闻公报:《政府继续不遗余力保护知识产权》,2005年4月13日,港府新闻处网页: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500/13100130281.htm。
    4港府环保署网页:http://www.epd-asg.gov.hk/tc_chi/api_you/apitell.php。
    5港府环保署网页:http://www.epd-asg.gov.hk/te_chi/pastapi/pastapie.php。
    6星岛环球网网页:http://www.singtaonet.com:82/global/hk_macau/t2006021_140335.html
    7人民网网页:http://env.people.com.cn/BIG5/1073/4003622.html,2006年1月19日。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75页。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kong-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tc.jsp?charsetID=2&tableID=133;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lD=134。
    3港府统计处网页:同上。
    1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58。
    2香港《文汇报》文章:《曾庆红:迪士尼将成港人永远的嘉年华》,2005年9月12日。
    1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901.html。
    2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卷1),第5页。中国社科院网页:http://hist.cersp.com/kczy/xwss/200703/5405_5.html,2007年3月4日。
    3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卷1),第5页。
    1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页。
    2Terence k.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eds.),World-System Analysis:Theory and mechodology,Sage Puplications,1992,p.118.
    3Terence k.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eds.),World-System Analysis:Theory and mechodology,Sage Puplications,1992,p.118.
    4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81页。
    5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1页。
    6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1-3页。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75页。
    2崔丕:《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页。
    3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6页。
    1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7页。
    2崔丕:《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J的形成及其影响》,第1页。
    3于群:《论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4王永华:《博奕与制衡:香港禁运历史的解读》,《21世纪》网络版,2006年6月30日总第51期,第2页。
    5《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记录》,(缩微胶卷)增补部分,第三卷,第00841-00843号,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87年版。
    6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8页。
    7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8页。
    1王永华:《博奕与制衡:香港禁运历史的解读》,第6页。
    2王永华:《博奕与制衡:香港禁运历史的解读》,第7页。
    3王永华:《博奕与制衡:香港禁运历史的解读》,第6页。
    4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第11页。
    1资料来源:《美国之香港政策法案》,1992年10月5日。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usinfo.state.gov/eap/east-asia-pacific/china/china_hong-kong/hong_kong_Policy_act.html。
    2思成(北京):《香港问题上的美国影子》,《紫荆杂志》,2004年第4期。
    1张立平:《美国应该抹去对港政策中的干预色彩》,《紫荆杂志》,2004年第7期。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ableID=133&charsetID=2: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tableID=134&charsetID=2。
    1香港辉瑞有限公司网页:http://www.2097.tradebig.com/;IBM中国香港有限公司网页:http://www-07.ibm.com/hk/about/hk-bg.html。
    2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网页:https://www.clpgrop.com/Pages/default.aspx。
    1曹云华:《探讨亚太新秩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68页。
    1国家统计局网页: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210.72.32.26/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2006年2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文章:《我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国家统计局网页: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210.72.32.26/tjgb/ndtjgb/qgndtj gb/t20020331_15384.htm;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20404_16771.htm。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新华网网页: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4/4416026.html。
    1商务部网页: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lqocategory/200602/20060201484587.html。
    2商务部网页: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602/20060201484596.html;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602/20060201484601.html。
    3商务部网页: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602/20060201484641.html。
    1Fusfeld,Daniel R.,The Age of the Economist,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p.44.
    2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90页。
    1新华网网页:http://news.china.com/zh_cn/finance/11009723/20060419/13257311.html。
    2新华网网页:http://news.china.com/zh_cn/finance/11009723/20060419/13257311.html。
    3人民网网页: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S/1037/5232337.html。
    4沃尔玛公司网页:http://www.wal-martchina.com/news/stat.htm。
    5中央政府网页: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06-04/20/content_258778.htm。
    6商务部网页:http://preview.longde.mofcom.gov.cn/aarticle/dongtai/200604/20060401927569.html。
    7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ta?s=BA;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BA&c=2005&a=03 &b=2&f=2005&d=03 &e= 12&g=d.
    1商务部网页:http://preview.longde.mofcom.gov.cn/aarticle/dongtai/200604/20060401927569.html。
    1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oedia.org/wiki/%E5%85%AD%E4%B8%83%E6%9A%B4%E5%8B%95.
    2香港大公报文章:《香港何以成为「间谍之都」》,2005年6月21日。
    3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E6%B8%AF。
    4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
    1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58&charsetID=2。
    2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1(北京)晓风:《西方NGO三招挺港反对派》,《紫荆杂志》,2007年2月28日,网页:http://www.zijing.com.cn/BIG5/channel3/l 7/200701/05/2573.html。
    2英国BBC电台网页: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4400000/newsid-4400600/4400680.stm,2005年11月30日。
    3中国外交部网页: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bmdyzs/gjlb/1948/default.htm。
    1香港太阳报网页:http://the-sun.orisun.com/channels/news/20051218/20051218021211_0000_1.html,2005年12月18日。
    2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001.html。
    3星岛环球网网页:http://www.singtaonet.com:82/global/hcad/t20051222_101387.html。
    4韦弦:《美国对香港政策的转型》,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年3月21日,第3页。
    5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110901.html。
    1陈少波:《“和黄”收购“环球电讯”触礁》,人民网网页:http://www.people.com.cn/BIG5/it/50/145/20030506/985068.html,2003年5月6日。
    2陆建人:《从经济视角剖析中美关系》,《联合早报》,2001年6月30日。
    3曹云华:《探究亚太新秩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50页。
    1陈奕平:《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月,第177页。
    2雅虎「世界史」网页: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01000720。
    3辛一山:《中美关系发展症结及缓解对策》,《联合早报》网页:2005年12月16日。
    1黄万转:《中美关系酝酿战略转变》,2005年8月23日。中国新闻网网页: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O8-23/26/615225.shtml.
    2国家统计局网页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 gb/t20020331_15373.htm;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 gb/t20060227_402307796.htm.
    3中国海关总署2006年1月11日发布的2005年对外贸易统计数据。
    1《中美关系格局的变化》,中国新闻网网页: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O4-10/8/714666.shtml,2006年4月10日。
    2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
    3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
    4黄万转:《中美关系酝酿战略转变》,2005年8月23日。
    5《谁更应对2,016亿美元逆差负责》,人民网网页: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42773/4111538.html,2006年2月16日。
    1美国《纽约时报》:《贸易战适得其反,人民币波动美国也不会好受》,2006年3月27日;陈有为:《中国崛起改变中美关系格局》,《联合早报》,2006年4月10日。
    2《上海证券报》:《中国仍是美国国债大买家》,2006年2月17日。
    3查尔斯·霍讷尔撰文,伊文译:《中国会用那幺多钱干什幺?》,《环球时报》,2007年1月17日。
    4香港《商报》文章:《中美金融‘恐怖平衡'?》,2007年1月23日。
    5任毓骏:《布什政府债台高筑危及全球经济》,2006年3月19日,人民网网页: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4549/4214536.html。
    6新华网专稿:《美国又竖起了一块“悲惨里程碑”》,2006年12月1日,新华网网页:http://bigS.xinhuanet.com/gate/bigS/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01/content_5416722.htm。
    7陈有为:《中国崛起改变中美关系格局》,《联合早报》,2006年4月10日。
    1陶文钊:《中美峰会三看点:推经贸互利双赢,共担全球责任》。人民网网页: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30178/4328233.html,2006年4月25日。
    2刘中民:《解释胡锦涛主席的美国之行》,《学习月刊》,2006年6月19日。
    3楚树龙:《中美关系:稳定压倒一切》,《环球时报》,2006年4月19日。
    4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c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four_key_industries/index_tcjsp。
    5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lD=189。
    1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tableID=036&charsetID=2。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tableID=035&charsetID=2。
    3香港交易所网页:http://www.hkex.com.hk/data/chidimen/CD_MC_c.htm。
    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6-10/10/20/content_5229274.htm,2006年10月20日。
    1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2港府创新科技署网页:http://www.itc.gov.hk/ch/area/rfid.htm。
    3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kong-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tc.jsp?charsetID=2&tableID=061;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charsetID=2&tableID=055,
    4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tableID=055&charsetID=2。
    5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1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1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four_key_in dustries/index_tc.jsp。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i2.jsp?tablelD=055&charsetID=2。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tableID=083&charsetID=2。
    1港驻美经贸办事处特派员韦玉仪的公开谈话。美国之音网页:http://www.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4-12/a-2004-12-30-26-1.cfm,2004年12月30日。
    2美国驻港澳总领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901.html;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jc2005092001.html。
    3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页: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subject/cepanew/subjectaa/200612/20061204076639html。
    4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k2005042501.html。
    5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网页:https://www.clpgroup.com/Pages/default.aspx。
    6本文第39页。
    7《埃克森美孚在中国》,2006年4月12日。中国经济网网页: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hornepage/ml/200604/12/t20060412_6679135.shtml。
    8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网页:https://www.clpgroup.com/Pages/default.aspx。
    9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年报,第1页。
    1上海金森石油树脂有限公司网页:http://www.sh-jinsen.com/gaikuang-c.htm。
    2《上海年鉴1999》;上海通网页: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1982gtnode20002/node31012/node31014/userobiect1ai68520.html。
    3埃克森美孚化工网页:http://www.exxonmobilchemical.com.cn/China-Chinese/LCW/About ExxonMobil/EMChem in China.asp。
    4埃克森美孚化工网页:同上。
    5埃克森美孚化工网页:http://www.xyzs.gov.cn/ncyd/500q(%CA%C03).doe。
    6《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事记》,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7%89%B9%E8%BF%AA%E5%A3%AB%E5%B0%BC%E5%85%AC%E5%8F%B8,
    7金羊网网页: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23/content_967857.htm,2005年8月23日,
    1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8%BF%AA%E5%A3%AB%E5%B0%B C%E6%A8%A8%E5%9C%92%E5%BA%A6%E5%81%87%E5%8D%80。
    2金羊网网页: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23/content_967587.htm。
    3《上海迪士尼落地浦东》,2006年8月9日。中国评论新闻网网页: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1/8/6/5/100186575.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0186575,
    4中国评论新闻网网页:同上。
    1曾荫权:《强政励治、福为民开》,2005年10月12日。
    1杨松华:《港式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研究》,北京社科规划办“成果简介”,2002年11月。
    2曾荫权:《以民为本,务实进取》,2006.7年施政报告,第3页。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8页。
    2Stephen Krasner,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Foreign Policy,p.35.
    3Thomas Robinson,"National Interest",in James Rosenau(ed.) International Policies and Foreign Policy,The Free Press,1962,p.154 - 185.
    4钱克锦:《美国以现实的态度看待中国》,《环球时报》,2002年10月17日。
    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0页。
    2Joseph S.Nye,Jr,"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and Global Public Goods",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8,No.2,April 2002,p.234.
    1北方网「公司精英」: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6/01/12/001209529.shtml。
    22005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国际汇率),2006年6月19日。维基百科网页: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
    3Terence K.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eds.),World-Systems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ology,p.106.
    4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61页。
    5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31-49.
    6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59页。
    7《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3页。
    8张浩玮:《美国国际投资概况》,2005年8月9日,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网页:http://newyork.mofcom.gov.en/aarticle/ztdy/200508/20050800247334.html。
    9美国经济研究局网页:http://www.bea.gov/international/dilusdbal.htm 维基百科网页:同上。
    1《商业周刊公布全球品牌百强》,北方网网页: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5/07/05/001060964.shtml。
    2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第220页。
    3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第223页。
    4胡见义、任海平:《石油争夺挑战中国能源安全》,2004年7月30日。人民网网页:http://www.people.com.cn/BIG5/guandian/183/6103/7942/2675004.html。
    5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72页。
    6王东海:《论中国的石油资源安全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第48页。
    2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利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9页。
    3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利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11页。
    4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利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11页。
    1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利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14页。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3美经济研究局网页:http://www.bea.gov/bea/dn/gdpfeint.xls。
    1美经济研究局网页:http://beagov/bea/dn/gdpfeint.xls。
    2本文表2.8。
    1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郭明瀚:《美港经贸关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晚宴的讲辞,2005年9月29日,美国驻港澳总领事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901.html。
    2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郭明瀚:《美港经贸关系》,2005年9月29日。
    3美国之音:《香港官员谈港美贸易关系》,2004年12月30日。美国之音中文网页: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4-12/a-2004-12-3026-1.cfm。
    1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郭明瀚:《美港经贸关系》,2005年9月29日。
    2同上。
    3曹云华:《探讨亚太新秩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56页。
    1Paul R.Viotti and Mark V.Kauppi.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Pluralism,Globalism,and Beyond(3nd Edition),All,on and Bacon,1999,p 341-359.
    2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总论第17页。
    3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55页。
    4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99页。
    5王正毅:《世界体系论和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序言、第42-44页、第82-90页。
    6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185页。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2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312页。
    3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57页。
    4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59页。
    5Immanuel Wallerstein,Historical Capitalism.London:Verso,1983,D.72.
    6本文表5.2。
    7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302页。
    8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I 香港交易所网页:http://www.hkex.com.hk/data/markstat/statarchive_c.htm。
    6香港证监会新闻稿,2007年6月28日。香港证监会网页:http://202.66.146.82/regbod/hk/hksfc/press/cp070628.pdf.
    10香港证监会网页:http://www.sfe.hk/sfe/doc/TC/research/stat/a01.doc。
    11《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二卷),第170-185页;《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91-194页。
    1Terence K.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eds.),World-Systems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ology,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92,p.47.
    2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第66页。
    2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10页。
    1曾荫权:《行政长官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的谈话内容(三)》,港府新闻公报,2006年3月30日。港府网页: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603/30/P200603300281.htm。
    2唐小松、唐平:《权力危机与安全悖论》,《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
    3陈奕平:《依赖与抗争-泠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92页。
    4约瑟夫·奈著,何小东、盖玉云等译:《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5页。
    5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J 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Sep tember/October 1998.
    1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和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97页;约瑟夫·奈着,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1页。
    2约瑟夫·奈著,何小东、盖玉云等译:《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第31-32页。
    3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第24页。
    4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和软权力》,第107页。
    5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393页。
    6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和软权力》,第188页。
    7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5页。
    1雅虎财经网页:http://hk.finance.yahoo.com/q/hp?s=%5EHSI&c=2003 &a=02&b=20& f=-2003&d=04&e= 1 &g=d o
    2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ableID=O58&charsetID=2。
    3罗伯特·吉尔平着,杨宇光等译:《国际政治经济学》,第14页。
    4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75-76页。
    5罗伯特·吉尔平着,杨宇光等译:《国际政治经济学》,第18页。
    6星岛日报网页:http://www.edu.singt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asp?id=86,2006年9月14日。
    1星岛日报网页:http://www.edu.singt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asp?id=86,2006年9月14日。
    2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31页。
    3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43页。
    4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31页。
    5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利与相互依赖(第3版)》,第3页。
    6Iver B.Neumann and Ole Waver(eds.),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asters in the Making,p.106;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148页。
    7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第238页。
    8苏珊·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210页。
    1 Joseph S.Nye,Jr.,"The New Rome Meets the New Barbarians",The Economist,3 March 2002,Vol.362,No.8265,p.24.
    2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张国良:《全球化呼唤中华文化复兴》,香港《文汇报》,2006年10月19日。
    4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2007年1月8日。
    5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4页。
    1麦当劳公司网页:http://www.mcdonalds.com.hk/chincse/about/index.htm。
    2国际在线网页:http://gb.cri.cn/8606/2005/11/25/1566@796249.htm,2005年11月25日。
    3新浪网网页:http://news.sina.com.cn/c/2005-09-12/13227745625.shtml,2005年9月12日。
    1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4页。
    2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5页。
    3上海社科院网页:http://ww.sass.org.cn/zdxk/singleArtshow.jsp?dinji=376&sortid=944。2006年7月4日。
    1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5页。
    2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05年留美学生情况报告》,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网页:http://opendoors.iienetwork.org/?p=28633。
    3港府教育统筹局网页:http://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1029,
    4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Issue 80,Fall 1990,p.164.
    5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5页。
    6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110901.html;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001.html。
    7肖燕雄,尹熙:《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存续基础》,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年3月10日。
    8刘伟:《美国政府推行媒介外交的手段与策略》,人民网网页: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1180/68126/4598865.html,2006年7月17日。
    1Joseph S.Nye,Jr.,"The New Rome Meets the New Barbarians",The Economist,3 March 2002,Vol.362,No.8265,p.25.
    2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5页。
    3(香港)颖上:《西方势力高度关注特首选举》,《紫荆杂志》,2007年第2期。
    4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home/index_tc.jsp。
    5Joseph S.Nye,Jr.,"The New Rome Meets the New Barbarians",The Economist,3 March 2002,Vol.362,No.8265,p.25.
    1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第3页,1963年5月。
    2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第6页。
    1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网页:http://chinese.hongkong.usconsulate.gov/cg_jc2005092901.html。
    2曾荫权:《亚洲协会华盛顿分会周年晚宴致辞》,港府新闻公报,2005年10月27日。
    3港府统计处网页:http://www.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12.jsp?ableID=035&charsetID=2。
    1曾荫权:《以民为本、务实进取》,2006年10月11日。
    2港府2006年至2008年2月问的新闻公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
    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5.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人民出版社,1963年5月出版。
    6.毛泽东:《矛盾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7.[美]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苏长和校:《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8.[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利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美]亚力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10.[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信强、何曜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11.[美]Alex Miller and Gregory G Dess著,苏哲人、林家五译,方世荣校定:《策略管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发行,1999年1月第1版。
    12.[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13.[美]Philip Kotler著,方世荣译:《行销管理学》,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1年8月第4版。
    14.[美]Lawrence S.Kleiman著,刘秀娟、汤志安译,张火灿校核:《人力资源管理学》,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出版。
    15..[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16.[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光宇等:《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17.[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光宇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关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3年出版。
    18.[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光宇等译:《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3年出版。
    19.[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20.[美]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和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21.[美]约瑟夫·奈著,何小东、盖玉云等译:《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
    22.[美]约瑟夫·奈著,郑志国、何向东、杨德、唐建文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幺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出版。
    23.[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
    24.[美]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
    25.[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平新乔、莫扶民译:《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26.[美]汉斯·J.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王缉思校核:《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7.[美]詹母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28.[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9.[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孙立田译:《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30.[美]西里尔·E.布莱克著,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
    31.[苏]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第1卷),三联书店,1978年出版。
    32.[英]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2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1月第l版。
    33.[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
    34.[英]大卫·李嘉图著,彼罗·斯拉法主编,郭大力、王亚南译:《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35.[英]苏珊·斯特兰奇著,杨光宇等译:《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36.[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 馆,1997年出版。
    37.[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商务印书馆,1990年出版。
    38.[新加坡]黄朝翰主编、曹云华副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39.曹云华:《探究亚太新秩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40.曹云华:《全球化时代的东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1.曹云华:《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
    42.曹云华、许梅、邓仕超:《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参与》,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43.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4.陈乔之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东南亚:改革与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5.陈乔之:《试析跨世纪东南亚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与特点》,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6.陈乔之主编、王子昌著:《东亚区域合作的动机与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47.庄礼伟:《发展中的公共行政:东亚的经验教训》,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8.王子昌、郭又新:《国家利益还是地区利益(东盟合作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9.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8月第2版。
    50.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
    51.陈奕平:《依赖与抗争-泠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5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53.金鑫、徐晓萍:《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
    54.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55.李景治、林苏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6.宋新宁、陈跃:《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5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新版。
    58.陶文钊:《邓小平与中美关系,1977-1991》,《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2005年5月版。
    59.乌兰木伦主篇:《迈向21世纪的香港经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9月出版。
    60.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61.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62.鲁友章:《重商主义》,商务印书馆,1964年出版。
    63.金人庆:《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64.肖蔚云:《一国两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9月第1版。
    65.冷夏:《霍英东全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66.杨奇主编:《香港概论》,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9月第1次第1版。
    67.沈伯明:《当代美国经济与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8月第1版。
    68.金应熙著,邹云涛、金雨雁、金冬雁整理,《金应熙香港今昔谈》,龙门书局,1996年出版。
    69.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下)》,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5月出版。
    70.周八骏:《香港跨入新世纪的脚步(「一国两制」的最初实践)》,香港世纪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次第1版。
    71.刘蜀永主编:《20世纪的香港经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第1次第1版。
    72.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3.郑德良:《现代香港经济》,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12月第1版。
    74.雷鼎鸣:《替香港经济把脉》,天地图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75.张家伟:《香港六七暴动内情》,太平洋世纪出版社,2000年出版。
    76.关浣非:《一国两制下香港经济增长研究》,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9月出版。
    77.蔡克:《香港经济奇迹不再吗?》,汇迅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出版。
    78.莫凯:《香港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8月出版。
    79.饶余庆:《亚洲金融危机与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
    80.陈丽君主编、林江副主编:《「九七」后的探讨-香港经济及其与内地关系》,天地图书出版社,2002年出版。
    81.袁培树:《大趋势:港澳粤经济一体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7月出版。
    82.张五常:《再论中国》,信报有限公司,1993年3月第6版。
    83.何泺生:《香港经济浮沉见证录》,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出版。
    84.粱福麟:《回归后中港美观感》,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8月出版。
    85.刘少佳:《过渡期香港政治》,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11月修订再版。
    86.任枝明:《政治纵横》,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3月出版。
    87.毛庆生、朱敬一、林全、许松银、陈昭南、陈添枝、黄潮熙合著和出版,管中闵编校:《经济学》,华泰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98年5月第2版。
    88.Michael J.Enright、Edith E.Scott、David Dodwell著:《香港优势》,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1版。
    89.Michael J.Enright、Edith E.Scott、张家敏著,朱文晖、黄玉清、钱慧敏、姚子或译:《中国的崛起-大珠江三角洲与地区发展动力》,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6月出版。
    90.曾仲荣主编:《香港的出路-知识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美]本杰明·施瓦茨、克里思托佛·莱恩:《让别国自己作主》,《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11期。
    2.[美]郭明瀚:《美国与香港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往来源远流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晚宴讲辞,2005年9月20日。
    3.[美]郭明瀚:《美港经贸关系》,美国商会讲辞,2005年9月29日。
    4.[美]郭明瀚:《香港和大陆:新时代、新角色》,2005年11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演辞。
    5.[美]祁俊文:《香港政治改革的潮起潮落》,美国商会午餐会演辞,2005年4月25日。
    6.[美]丹尼尔·耶金:《全球能源安全》,《世界经济导刊》,2003年第8期。
    7.[美]迈克尔·爱德华兹:《公民社会与全球治理》,《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10期。
    8.[美]美国《华盛顿邮报》:查尔斯·霍讷尔撰文,伊文译:《中国 会用那么多钱干什么?》,《环球时报》,2007年1月17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1/19/content_5624020.htm。
    9.[美]美国《纽约时报》:《贸易战适得其反,人民币波动美国也不会好受》,2006年3月27日,商务部网页:http://shuangcheng,mofcom..gov.cn/aarticle/yuwaisq/200603/20060301762121.html。
    10.[美]叶大开:《东方明珠灿烂依旧--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2008年1月7日,中国台湾网:http://big5.chinataiwan.org/tsh/mtxy/tylt/200801/t20080107_566893.htm。
    11.[菲]唐风:《新中国外交五十年:纵横捭阖五十年,和平友好遍五洲》,《菲律滨商报》网页:http://www.siongpo.com/proc/prc4.htm,2006年11月2日。
    12.陈乔之:《人民币汇率争议及其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影响》,《经济金融展望》,2004年1期。
    13.陈乔之:《构建中国式国际关系学之我见》,《东南亚研究》,2000年第5/6期。
    14.蔡佳文:《浅析CEPA下香港和珠三角合作的利益分享问题》,《经济论坛》,2005年2月刊。
    15.黎平海、黄思玮:《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暨南学报》,2002年1月20日出版。
    16.周聿峨、曾品元:《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7.崔丕:《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网页:http://www.coldwarchina.com/zwxz/zgxz/ch/002100.html。
    18.王为民:《美国对港政策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外交学院投稿,网络出版时间:2001年7月1日。
    19.郭树清:《中美经济关系之我见》,《经济观察报》,2006年7月23日。
    20.尹承德:《中央新领导集体开拓外交新局面》,郑州《领导科学》,2004年1月上期。
    21.时殷弘:《全球化潮流中的国家-关于国家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权能和积极作用的系统论说》,《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10期。
    22.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5期。
    23.杨松华:《港式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研究》,北京市社科规划办“成果简介”,2002年11月5日。
    24.刘爱华:《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11期。
    25.王勤:《东盟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趋势》,《世界经济导刊》,2003年第8期。
    26.许崇德:《略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年第6期。
    27.李东燕:《美国对外战略选择:思想与实践》,《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10期。
    28.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29.何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热点观察》,2005年2月。
    30.杜永吉:《评国际战略研究的文化视角》,《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11月。
    31.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网页: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o?id=4182。
    32.王永华:《博奕与制衡:香港禁运历史的解读》,《21世纪》网络版,2006年6月30日总第51期,网页: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 ssay/0601066.htm。
    33.江涌:《信用评级:美国强权的新工具》,《环球杂志》,2005年11月22日。
    34.任京生:《初探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世纪中国》,2005年4月16日。
    35.李义平:《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人民日报》,2006年6月26日第9版。
    3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10月。
    37.张海鹏:《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和法理无法改变》,2005年10月28日,中国网: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wgf60/1012931.htm。
    38.熊志勇:《美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策略》,《美国研究》季刊,2006年第2期。
    39.陶文钊:《中美峰会三看点:推经贸互利双赢,共担全球责任》,2006年4月25日,人民网:http://polities.people.com.cn/BIG5/30178/4328233.html。
    40.肖炼、董晶:《美国经济政策未来走向》,2004年12月9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jjzw/740772.htm。
    41.任毓骏:《布什政府债台高筑危及全球经济》,2006年3月19日,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4549/4214536.html。
    42.刘碧玛、蓝康昌:《纳斯达克为何快速“变脸”》,《科技日报》,2001年9月11日。
    43.吴凤霞:《中国开放航权危中充满机遇》,《经济导报》,2004年9月27日。
    44.程鹏:《BT下载将会重罪加身?》,《南方日报》,2005年11月22日。
    45.钱其琛:《深入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外交工作》,《外交学院学报》(京),1996年第1期。
    46.刘毅、施芳:《我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日报》第一版,2006年2月17日,网页:http://wylib.jiangmen.gd.cn/jmhq/list.asp?id=48287。
    47.刘中民:《解释胡锦涛主席的美国之行》,《学习月刊》,2006年6月19日。
    48.楚树龙:《中美关系:稳定压倒一切》,《环球时报》,2006年4月19日。
    49.陈有为:《中国崛起改变中美关系格局》,《联合早报》,2006年4月10日,网页: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3/forum_zp060410.html。
    50.陆建人:《从经济视角剖析中美关系》,《联合早报》,2001年6月30日。
    51.港府新闻公报:《政府继续不遗余力保护知识产权》,2005年4月13日,港府新闻处网页: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504/13/04130281.htm。
    52.港府行政长官办公室2005年10月26、27日,11月3日及12月13日公布的新闻稿。
    53.港府行政长官办公室2005年12月28日公布的新闻稿。
    54.董建华:《合力发展经济,共建和谐社会》,2005年施政报告,2005年1月12日。
    55.曾荫权:《强政励治、福为民开》,2005-2006年施政报告,2005年10月8日。
    56.曾荫权:《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港府行政长官办公室公布的新闻稿,2006年6月29日。
    57.曾荫权:《以民为本,务实进取》,2006-7年施政报告,2006年10月19日。
    58.曾荫权:《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开幕礼的致辞》,港府新闻公报,2005年12月13日。
    59.曾荫权:《「粤港-加拿大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的致辞》,港府新闻公报,2005年10月24日。
    60.曾荫权:《2006年粤港-欧洲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的致辞》,港府新闻公报,2006年11月10日。
    61.曾荫权:《比利时-香港协会与香港驻布鲁塞尔经济贸易办事处合办的晚宴致辞》,港府新闻公报,2006年11月7日。
    62.曾荫权:《行政长官立法会答问大会谈话内容(三)》,港府新闻公报,2006年3月30日,港府网页: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603/30/P200603300281.htm。
    63.曾荫权:《人口政策专责小组报告书》,2003年2月26日,港府新闻处网页: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2/26/0226223.htm。
    64.任志刚:《风眼》,香港金融管理局文件,1998年3月11日。
    65.任志刚:《处理金融危机》,1998年11月23日在悉尼演辞。
    66.任志刚:《巩固金融体系》,香港金融管理局文件,1999年10月29日。
    67.任志刚:《泛谈货币政策》,香港金融管理局文件,2004年1月19日。
    68.任志刚:《「在中国经济急速发展下,香港如何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香港金融管理局文件,2004年3月19日。
    69.任志刚:《内地与香港的资金融通:香港可扮演甚幺角色》,香港金融管理局文件,2004年12月3日。
    70.港府经济局局长李淑仪:《在香港电台节目「香港家书」的发言》,港府新闻公报,2001年7月21日。
    71.潘明:《老虎基金是怎样袭击香港的?》,《财经杂志》,2002年2月版。
    72.刘乃强:《变了质的香港民主运动》,《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2月。
    73.曾钰成:《开放天空要公平》,香港《商报》,2001年8月21日。
    74.王东海:《论中国的石油资源安全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5.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网页:http://cirs.jlu.edu.cn/common/show.php?taskid=6&id=42。
    76.肖燕雄,尹熙:《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存续基础》,2004年3月10日,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页: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5881。
    77.刘伟:《美国政府推行媒介外交的手段与策略》,2006年7月17日,人民网:http://media.peoole.com.cn/BIG5/22114/41180/68126/4598865.html。
    78.张浩玮:《美国国际投资概况》,2005年8月9日,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网页:http://newyork.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0508/20050800247334.html。
    79.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80.黄万转:《中美关系酝酿战略转变》,2005年8月23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8-23/26/615225.shtml。
    81.张国良:《全球化呼唤中华文化复兴》,香港《文汇报》,2006年10月19日,网页: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0/19/xw0610190003.htm。
    82.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2007年1月8日,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00/76588/76590/5258900.html。
    83.胡见义、任海平:《石油争夺挑战中国能源安全》,2004年7月30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BIG5/guandian/183/6103/7942/2675004.html。
    8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新华网: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4/4416026.html。
    85.南澳洲大学H.K.CMBA[经济政策]研究小组:《美国经济为何能一枝独秀?本世纪初之佼佼者是否已选定?》,2000年9月14日。
    86.南澳洲大学H.K.CMBA第13小组[ALP学习报告]:《三资企业员工高离职率问题探就》,2002年2月6日。
    87.香港《大公报》文章:《香港何以成为「间谍之都」》,2005年6月21日。
    88.香港《商报》文章:《中美金融‘恐怖平衡'?》,2007年1月23日,商报网页:http://hk.sznews.com/20070123/ca2565844.htm。
    89.香港《文汇报》文章:《曾庆红:迪士尼将成港人永远的嘉年华》,2005年9月12日。
    90.香港贸易发展局文章:《迈向「e世纪」的香港经济》,《经济论坛》,2000年12月刊。
    91.《上海证券报》文章:《中国仍是美国国债大买家》,2006年2月17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2/17/content_4191335.htm。
    92.香港电灯有限公司2005年年报。
    93.中华电力控股有限公司2005年年报。
    94.(香港)颖上:《西方势力高度关注特首选举》,香港《紫荆杂志》,2007年第2期,2007年3月1日,《文汇报》网页:http://Daver.wenweipo.com/2007/03/01/WW0703010005.htm。
    95.(北京)思成:《香港问题上的美国影子》,《紫荆杂志》,2004年第4期,2006年6月21日,《文汇报》网页:http://www.wenweipo.com。
    96.(北京)晓风:《西方NGO三招挺港反对派》,《紫荆杂志》,2007年2月28日,网页:http://www.zijing.com.cn/BIG5/channe13/17/200701/05/2573.html。
    97.汤华:《切实保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瞭望杂志》,2004年2月4日。
    98.钱克锦:《美国以现实的态度看待中国》,《环球时报》,2002年10月17日。
    99.辛一山:《中美关系发展症结及缓解对策》,《联合早报》,2005年12月16日,网页: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2/forum_us051216.html。
    100.唐小松、唐平:《权力危机与安全悖论》,《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网:http://www.sinoir.com/monograph/ShowArticle.asp?ArticlelD=1834。
    101.郑学勤:(CEPA:港资与台资》,2003年8月25日,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hotspot/gdntw/info/200308251523.htm。
    102.于群:《论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网页:http://219.141.235.4/zhuanti/jianjun80/show_News.asp?id=95806。
    103.张立平:《美国应该抹去对港政策中的干预色彩》,《紫荆杂志》,2004年第7期,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网页:http://ias.cass.cn/show/show_project_ls.asp?id=754。
    104.许仕仁:在《「中国十一·五规划研讨会:香港的角色」上致辞》,港府新闻公报,3月20日。
    105.潘维:《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什幺》,《国际政治》月刊,2002年第12期。
    106.欧阳卉然:《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2006年7月25日,交易之路网页:http://www.irich.com.cn/html/info/2006/1379_4.html。
    107.中联办经贸处:《经济概况》,2006年7月20日,网页: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hk.mofcom.gov.cn/aarticle/ddgk/zwjingji/200607/20060702682965.html。
    108.《“一国两制”(有关文宪)》,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2004年6月第1版。
    1.Baldwin,David A.,Key Concept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Ⅱ(Brookfield,VT:Edward Elgar,1993.
    2.Clark,Barry,Political Economy:A Comparative Approach,Praeger Publishers,1991.
    3.Dr.Charlie,Strategic Marketing Study Guide,Australia: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Janueary 2000.
    4.Corall,Bell,"American Ascendancy-and the Pretence of Concert",The National Interest,Fall 1999.
    5.Cunningham,James B.,U.S.-Hong Kong Economic Relations,Chines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Hong Kong Dinner Reception,29 September 2005.
    6.Cunningham,James B.,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Protecting Your Interests,Hong Kong Economic Times,17 May 2006.
    7.Cunningham,James B.,The Meaning of 9/11:Four Years Later,Ming Pao,11 September 2005.
    8.Cunningham,James B.,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New Stage,New Roles,Consul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9 November 2005.
    9.Fusfeld,Daniel R.,The Age of the Economist,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
    10.Glenn,Stevens,Risk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Remarks in response to Distinguished Lecture by Mr Timothy F.Geithner,Presid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co-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and 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Banks,September 15,2006.
    11.Hettne,Ejorn,(ed.),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Understanding Global Disorder,Fermwppd Publishing,1995.
    12.Hopkins,Terence K.,and Immanuel Wallerstein(eds.),World-Systems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ology,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92.
    13.Ip,Stephen,Speech at the Air Cargo Forum 2002 Welcoming Luncheon,18 September 2002.
    14.Katzenstein,Peter,(ed.),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Madis6n:Uno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15.Keith,James R.,U.S.Consul General in Hong Kong,Investing in Hong Kong's Future,11 December 2003.
    16.Keohane,Robert O.and Joseph S.Nye,Jr.,"Power andl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Sep tember/October 1998.
    17.Krasner,Stephen,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Foreign Poli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18.Krystyna,Weinstein,Action Learning:A PracticalGuide,Taiwan:Hurng-Chih Book Co.,Ltd.Second Edition,September 2001
    19.Lairson,Thomas D.and David Skidmor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The Stregglefor Power and Wealth,Holt,Reinehart and Winston,Inc.,1993.
    20.Leung Man Por,Microeconomics,Hong Kong:Hung Fung Book Co.,Ltd.Third Edition,September 1996.
    21.Nye,Joseph S,Jr.,"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Soft Power",Asia Pacific Review,Vol.9,No.1,Spring 2002.
    22.Nye,Joseph S,Jr.,"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World Politics,January 1988.
    23.Nye,Joseph S.Jr,"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and Global Public Goods",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8,No.2,April 2002.
    24.Nye,Joseph S,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Issue 80,Fall 1990.
    25.Nye,Joseph S,Jr.,"China's Re-emer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Asia-Pacific",Survival,Vol.39,No.4,Winter 1997/1998.
    26.Nye,Joseph S,Jr.,"The New Rome Meets the New Barbarians",The Economist,3 March 2002,Vol.362,No.8265.
    27.Polanyi,Karl,The Great Tram 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Rinehart and Company,Inc.,1957.
    28.Robinson,Thomas,"National Interest",in James Rosenau(ed.)International Policies and Foreign Policy,The Free Press,1962.
    29.Tan Leong Chin,Financial Planning and Analysis,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July 2000.
    30.Tsang Donald,Speech by CE at ITU TELECOM WORLD 2006 Welcome Reception,3 December 2006.
    31.Viotti,Paul R.and Mark V.Kauppi.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Pluralism,Globalism,and Beyond(3rid Edition),Allyn and Bacon,1999.
    32.Wallerstein,Immanuel,Historical Capitalism,London:Verso,1983.
    33.Wallerstein,Immanuel,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the States,the Movements and the Civiliz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34.Wallcrstcin,Immanuel,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35.Wallcrstein,Immanuel,"Long Waves as Capitalist Process",Review 4,1984.
    36.Wong Kwang,Paik,The United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Pacific Basin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89.
    37.Yam,Joseph,One Country,Two Financial Systems,Speech at the Luncheon of The 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October 20,2006.
    38.United States 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Public Law 102-383,102nd Congress,[S.680],5 October 1992·
    39.Economic Policy,Australia: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March 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