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的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理论传播和实践探索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逐渐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重要手段,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在其自身发展中在取得不少有益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发展困境,面临永续发展的本土化道路探索课题。笔者以探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为主要目的,展开了对贵州、广西两省区八家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在掌握相对丰富的第一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生态博物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道路的探索、针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特点生态博物馆如何开展遗产保护活动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生态博物馆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和发展的特殊性、生态博物馆内各相关人群的互动、生态博物馆与所在社区的发展等问题亦是本文重点探讨的相关内容。
With its theories been spread and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been taken in China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the Eco-museum,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France during 60's to 70's last century, has gradually grown to be a new and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he minority regions of China, and has got more attention and devotion. While getting lots of helpful achievement, there's also some problem and difficulty in its development. Eco-museum in China is facing how to explore and find a native way to g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way to do protection for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the author made survey to the eight eco-museums in Guizhou and Guangxi. Basing on these fairly rich sources, he's going to do some studying on the eco-museums in the minority regions of China. The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method with which the eco-museums can get development in the minority regions of our country, and researching how the eco-museums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It also approaches other topics, such a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co-museums' developing in the minority regions, the human relations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in the eco-museums, and the affection that the eco-museums bring to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etc.
引文
1 参见(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一词及其他[J].中国博物馆,1995,2:8.
    2 参见张晋平.关于生态博物馆论文英文翻译的说明[J].中国博物馆,2005,3:6.
    3 参见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4.
    4 参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94.
    5 参见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5,2:8.
    6 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5,2:11、14.
    7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2005:2.
    8 参见容小宁.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探索与规划[J].中国博物馆,2005,3:44-45.
    9 参见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A].见:苏东海主编.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9.
    10 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39、545.
    11 转引自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5.
    12 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J].中国博物馆,2005,3:63、65.
    13 王宏钧.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14 梁太鹤.文化遗产的动态状保护与社会改造计划——关于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贵州文物工作,1999,4:4.
    15 杨昌儒.民族文化旅游的民族学、旅游学考察——以镇山村民族文化旅游为例.[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306.
    16 王红光.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4,2:16.
    17 杨俪俪.生态博物馆——经济与文化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16.
    18 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5.
    19 徐新建.梭嘎记事:国家与底层的关联与互动[J].民族艺术,2005,3:26.
    20 黄春雨.理想与现实 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J].中国博物馆,2005,3:47.
    21 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7.
    22 姜大谦.创_矬“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刍议[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341.
    23 方李莉.警惕潜在的文化殖民趋势[J].民族艺术,2005,3.
    24 方李莉.谁能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J].艺术评论,2005,8.
    25 参见王宏钧.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
    26 胡朝相.生态博物馆随笔[EB].:贵州文化网,2007-12-10:
    1 具体的调研分析情况详见附录2表一至表五。
    2 参见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5,2:12-14.
    3 参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13.
    4 梁太鹤.文化遗产的动态状保护与社会改造计划——关于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贵州文物工作,1999,4:4.
    5 参见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A].见:苏东海主编.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9.
    6 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博物馆,2005,3:23-24.
    7 具体的调研分析情况详见附录2表六至表八。
    8 容小宁.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探索与规划[J].中国博物馆,2005,3:44.
    9 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A].见:苏东海主编.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9.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2005:10。
    11 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5,2:11.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2005:9。
    13 参见Peter Davis.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J].中国博物馆,2005,3:36.
    14 参见(美)南茜·福勒.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方法[J].中国博物馆,1993,4:73-81.
    15 参见(美)南茜·福勒、苏珊娜·法布瑞西斯.部落博物馆:起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博物馆,1993,4:91-94.
    16 参见许功明.博物馆与原住民[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8:21-31.
    17 参见(瑞典)伊娃·贝格达尔.瑞典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54.
    18 参见(韩)金红男.韩国的一个生态文化博物馆项目[J].中国博物馆,2005,3:78-79.
    19 中国各地的生态博物馆对资料信息中心的称谓有所谓不同,有的叫展示中心,有的叫社区文化研究中心等,基于撰写方便考虑,统称资料信息中心,对名称本身不作评论和舍取。
    20 参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95.
    21 参见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5,2:10.
    22 吴伟锋.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和效益[A].见:广西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245.
    23 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47.
    24 参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19.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2005:22。
    1 转引自(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一词及其他[J].中国博物馆,1995,2:6、8.
    2 参见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96.
    3 杨俪俪.生态博物馆——经济与文化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13.
    4 参见刘安康.打造六枝特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编.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二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10-113.
    5 吴伟锋.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07,2:201.
    6 参见李锦平.论旅游开发对民族原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59-61.
    7 参见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一个生态村的问题[A].见: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03-105.
    8 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57.
    9 这里所记录的是笔者所见所闻之当下遗产面貌,有些已与早期传统有所不同,南丹白裤瑶同。
    10 参见调查组.六枝、织金交界苗族社区社会调查报告[A].见: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遍.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M].贵阳:黔新出(图书)内资字第091号,1997:84.
    11 对此,第二章第一节中已有介绍。
    12 原保护区仅前三屯,化里为最近新增。
    13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站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工作会议记录[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14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M].北京:中国大百全书出版社,1995:105.
    15 参见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46.
    16 李晓东.文物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242.
    17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编.民族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33.
    18 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7、11.
    19 杨堃.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0 参见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1 参见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2 高万能、李瑞熙.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31-137.
    23 参见龙初凡.侗族大歌及其保护[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65-266.
    24 参见覃东平.从生产方式变化看民族文化的湮没[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23.
    25 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54.
    26 参见黎平综合网,2007年12月5日,http://www.lpzhw.cn/。
    27 笔者电话访谈当地居民。
    28 王红光.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4,2.13.
    29(意)玛葛丽塔·科古.生态博物馆:政府的角色[J].中国博物馆,2005,3:50.
    30 参见(挪)达格·梅克勒伯斯特.从挪威观点看贵州省生态博物馆项目[J].中国博物馆,2005,3.
    31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A].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40.
    1 参见(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2:6.
    2(美)南茜·福勒、苏珊娜·法布瑞西斯.部落博物馆:起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博物馆,1993,4:91.
    3 转引自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8.
    4 参见王红光.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4,2:15.
    5 参见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4.
    6 参见(澳)Jane Legget著,徐纯译.Towards a New Zealand Museums Standards Scheme(《纽西兰博物馆标准化之规划书》)[M].未出版,2000.及(澳)Jane Legget著,徐纯译.探索博物馆标准议题:由Aotearoa 纽西兰来的经验[A].见:Hans Manneby等主编,徐纯译.改善博物馆的品质与标准之指南与博物馆的认定:博物馆的品质保证[M].台北:“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2005:119-132.
    7 转引自(美)南茜·福勒.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方法[J].中国博物馆,1993,4:76.
    8(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2:6.
    9 参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28.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1 由法国学者所提出,主张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中享有受保护的权利,经济学上的“优胜劣汰”不适用于文化,强调对弱势文化的观照和扶持。
    1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2.
    13 参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8.
    14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94.
    15(法)雨果·戴瓦兰.二十世纪60—70年代新博物馆运动思想和“生态博物馆”用词和概念的起源[J].中国博物馆,2005,3:27.
    16 王逢振.全球化、文化认同和民族主义[A].见: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95.
    17 于·乌日格庆夫.内蒙古达茂旗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及其运作[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68.
    18(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5,3:30.
    19 方李莉.谁能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J].艺术评论,2005,8:76.
    20 参见甄朔南.什么是新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1,1:28.
    21 徐晓光.“乡规民约”的历史继承与苗族地区的法律现代化[A].见:贵州民族学院历史系编.贵州民族论丛(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53、154.
    22 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J].文艺研究,2002,1:109.
    23 参见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A].见:苏东海主编.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8.
    24(挪)达格·梅克勒伯斯特.从挪威观点看贵州省生态博物馆项目[J].中国博物馆,2005,3:21.
    1(新西兰)西蒙·杜林.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A].见: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5.
    2 转引自王京传、康红光.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改[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62.
    3 胡朝相.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J].贵州文物工作.1999,4:46.
    4 覃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及“1+10工程”[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54.
    5 转引自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5.
    6 参见李迎化.生态文明与自然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1,4:14-16.
    7 转引自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89.
    8(意)玛葛丽塔·科古.生态博物馆:政府的角色[J].中国博物馆,2005,3:49.
    9(意)玛葛丽塔·科古.生态博物馆:政府的角色[J].中国博物馆,2005,3:51.
    10 参见吴正光.贵州民族民俗文物中的“崇拜文化”[J].贵州文物工作,1999,4:58.
    11 参见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52-154.
    12 茹静.实现双重责任的途径——浅析生态博物馆与发展旅游[J].中国博物馆,2001,3:21.
    13(意)玛葛丽塔·科古.生态博物馆:政府的角色[J].中国博物馆,2005,3:50.
    14 参见杨培德、张永吉、罗剑、邢启顺.旅游开发与镇山布依族社区传统文化反思参与式行动研究报告[R].贵阳:香港社区伙伴(PCD)资助“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项目,2005:9.
    15 参见吴伟锋.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希望田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16 笔者以为,在当前保护区内尚未设立工作站和无常驻馆员的情况下,对面积辽阔的保护区作游客统计十分困难。
    17 参见吴伟锋.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希望田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18 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5.
    19 潘守永执笔.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十年经验、成就和亟待解决的问题[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4.
    1 参见黄春雨.生态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有作为[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8、350.
    2 潘守永执笔.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十年经验、成就和亟待解决的问题[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9.
    3 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27.
    [1](法)阿兰·茹贝尔.法国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2]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
    [3](菲)埃里克·巴博·罗如杜.地方感觉、力量感觉和特性感觉:菲律宾普里兰桑·艾西多·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5,3.
    [4](德)安德烈亚·豪恩席尔德著,宋向光译.新博物馆学[J].博物馆研究,2002,2.
    [5]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J].中国博物馆,1997,4.
    [6]白振声.文化·民族与民族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1.
    [7](印)毕德卡·瓦沙特·亨利.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中的“关联性”展览——一些挑战[J].中国博物馆,2005,3.
    [8](韩)崔孝升.韩国清州保护文化遗产的全民运动[J].中国博物馆,2005,3.
    [9](韩)崔孝升、郑镇周、申铉邀.体验实践型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10](挪)达格·梅克勒伯斯特.从挪威观点看贵州省生态博物馆项目[J].中国博物馆,2005,3.
    [11](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12]杜傅萍.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13](法) Francois Hubert著,徐纯译.Ecomuseums in France:contradictions and distortions[J].Museum,1985,148.
    [14]方李莉.警惕潜在的文化殖民趋势[J].民族艺术,2005,3.
    [15]方李莉.谁能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J].艺术评论,2005,8.
    [16]方李莉.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民族艺术,2006,3.
    [17](法)弗朗索瓦·于贝尔.法国生态博物馆:矛盾和畸变[J].中国博物馆,1986,2.
    [18]何立慧.论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从国际人权立法与实践的视角[J].民族研究,2007,4.
    [19]侯天佑.贵州民族村寨保护实践问题提纲[J].贵州文物工作,1999,4.
    [20]胡朝相.梭戛考察记[J].贵州文物工作,1999,3.
    [21]胡朝相.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J].贵州文物工作.1999,4.
    [22]胡朝相.论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1,4.
    [23]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2,4.
    [24]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博物馆,2005,3.
    [25]胡家瑜.从民族学研究到异文化展示——由台大人类学系“原住民物质文化”特展谈起[J].考古人类学刊,1996,51.
    [26]胡家瑜.博览会与台湾原住民:殖民时期的展示政治与“他者”意象[J].考古人类学刊,2004,52.
    [27]黄春雨.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
    [28]黄春雨.理想与现实 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J].中国博物馆,2005,3.
    [29]黄萍、游建西.求变与保护:中国首座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处境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
    [30](南非)杰拉德·柯赛.从“向外延伸”到“深入脑髓”:生态博物馆理论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博物馆事业[J].中国博物馆,2005,3.
    [31](韩)金红男.韩国的一个生态文化博物馆项目[J].中国博物馆,2005,3.
    [32]课题组.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5,2.
    [33](印尼)拉雷娜·亚迪莎堤.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塔:从纪念物道文化风景遗产[J].中国博物馆,2005,3.
    [34](加)雷内·里瓦德.魁北克生态博物馆的兴起及其发展[J].中国博物馆,1987,1.
    [35]李黔滨,关于对民族文物价值的认识——以贵州民族文物为例[J].中国博物馆,2006,1.
    [36]李耀申.在全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J].贵州文物工作,1999,4期.
    [37]李迎化.生态文明与自然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1,4.
    [38]李于昆.生态博物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艺术,2005,1.
    [39]梁太鹤.文化遗产的动态状保护与社会改造计划——关于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贵州文物工作,1999,4.
    [40]林文玲.台湾原住民影片:转化中的文化刻写技术[J].考古人类学刊,2003,61.
    [41]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3.
    [42](意)玛葛丽塔·科古.生态博物馆:政府的角色[J].中国博物馆,2005,3.
    [43](挪)马克·摩尔.生态博物馆:是镜子,窗户还是展柜?[J].中国博物馆,2005,3.
    [44](意)毛里齐奥·马吉.世界生态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及怎样面对它们[J].中国博物馆,2005,3.
    [45](意)毛里齐奥·马吉.关于中国的报告——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议[J].中国博物馆,2007,3.
    [46]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赴黔考察小组.由贵州的实践对民族博物馆建设中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0,4.
    [47](美)南茜·福勒.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方法[J].中国博物馆,1993,4.
    [48](美)南茜·福勒、苏珊娜·法布瑞西斯.部落博物馆:起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博物馆,1993,4.
    [49]Peter Davis.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J].中国博物馆,2005,3.
    [50](印)帕拉斯毛尼·杜塔.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J].中国博物馆,2005,3.
    [51]潘年英.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录[J].文艺研究,2002,1.
    [52]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3]祁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1.
    [54]祁庆富.论吴文藻先生引进西方文化理论的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4.
    [55](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2.
    [56]秦亚洲.生态博物馆:保护多元民族文化.瞭望新闻周刊[J],2005,24.
    [57]容小宁.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探索与规划[J].中国博物馆,2005,3.
    [58]茹静.实现双重责任的途径——浅析生态博物馆与发展旅游[J].中国博物馆,2001,3.
    [5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J].中国博物馆,2005,3.
    [60]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冯·门施对话录[J].中国博物馆通讯,1993,3.
    [61]苏东海.与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马丁·施尔对话录[J].中国博物馆通讯,1994,11.
    [62]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
    [63]苏东海.在全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贵州文物工作,1999,4.
    [64]苏东海.努力把握生态博物馆的特征[J].贵州文博工作,2000,3.
    [65]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2.
    [66]苏东海.贵州:生态博物馆的试验田[J].中国国家地理,2004,10.
    [67]苏东海.生态博物馆思想来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摘要)[J].中国博物馆,2006,3.
    [68](挪)陶维·达儿.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J].中国博物馆,2005,3.
    [69](巴西)特丽莎·克莉斯汀娜·摩丽塔·席奈尔.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反博物馆:解决遗产、社会和发展的思路[J].中国博物馆,2005,3.
    [70]王红光.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4,2.
    [71]王际欧、宿小妹.生态博物馆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7,1.
    [72]王建平、王瑞芬.博物馆与生态环境教育[J].中国博物馆,1997,4.
    [73]王嵩山.博物馆民族誌的概念与方法:兼及台湾人类学博物馆的初步检讨.台湾史田野研究通讯,1992,24.
    [74]王嵩山.阿里山邹族的“旧文化”与“新传统”[J].民俗曲艺,2005,148.
    [75]魏光.“生态博物馆”探讨[J].中国博物馆,1996,3.
    [76]韦祖庆.生态博物馆的美学取向[J].中国博物馆,2007,1.
    [77]吴伟锋.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07,2.
    [78]吴正光.贵州民族民俗文物中的“崇拜文化”[J].贵州文物工作,1999,4.
    [79]吴正光、庄嘉如.谈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建议[J].中国博物馆,1985,1.
    [80]徐新建.梭嘎记事:国家与底层的关联与互动[J].民族艺术,2005,3.
    [81]杨俪俪.生态博物馆——经济与文化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1,3.
    [82](瑞典)伊娃·贝格达尔.瑞典的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83](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一词及其他[J].中国博物馆,1995,2.
    [84](法)雨果·戴瓦兰.二十世纪60—70年代新博物馆运动思想和“生态博物馆”用词和概念的起源[J].中国博物馆,2005,3.
    [85](法)雨果·戴瓦兰.新博物馆学和去欧洲化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5,3.
    [86](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5,3.
    [87]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6.
    [88]于·乌日格庆夫.中国北方第一座蒙古族生态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5,3.
    [89]余压芳.自然村寨景观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生态博物馆工作模式的启示[J].中国博物馆,2005,3.
    [90]余压芳、刘建浩.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8.
    [91]张晋平.关于生态博物馆论文英文翻译的说明[J].中国博物馆,2005,3.
    [92]张晓松.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0,1.
    [93]张勇.生态博物馆思维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1997,2.
    [94]张勇.梭戛生态博物馆肩负保护与发展双重责任[J].中国博物馆,2000,2.
    [95]张誉腾.生态博物馆的规划理念与个案之解析[J].博物馆学季刊,1996,4.
    [96]张誉腾.台湾的生态博物馆:发展背景与现状[J].中国博物馆,2005,3.
    [97]甄朔南.什么是新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2001,1.
    [98]甄朔南.社区博物馆与博物馆如何为社区服务[J].中国博物馆,2001,2.
    [99]甄朔南、甄秀明.环境主义与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1993,4.
    [100]郑威.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J].社会科学家,2006,4.
    [101]钟经纬.民族文物陈列刍议[J].中国博物馆,2006,2.
    [102]钟经纬.试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及其困境[J].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2007,4.
    [103]周真刚、唐兴萍.浅说生态博物馆礼区文化的民族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104]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原著,徐纯译.经营公民权的参与:博物馆的挑战[M].台北:“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2005.
    [105]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著,吴芝仪、廖梅花译.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嘉义: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106](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7]曹兵武.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08]David Hesmondhalgh著,廖珮君译.文化产业[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
    [109](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10](英)蒂莫西、(英)博伊德著,程尽能主译.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3]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14]Glaser,Barney G.and Anselm Strauss.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Chicago,Ⅱ:Aldine Publishing Co:1967.
    [115]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6]贵州民族学院历史系编.贵州民族论丛(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117]贵州省编辑组.黔西北苗族彝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118]贵州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系会议办公室主编.贵州民族村镇[M].贵阳:黔新出[图书]2005年一次性内资准字第258号,2005.
    [119]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编.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一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120]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编.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二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121]郝苏民、文化主编.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22]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23]黄秉生、袁鼎生主编.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24](澳)Jane Legget著,徐纯译.Towards a New Zealand Museums Standards Scheme(《纽西兰博物馆标准化之规划书》)[M].未出版,2000.
    [125](美)Juliet Corbin & Anselm Strauss著,吴芝仪、廖梅花译.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台北: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126]Kenneth Hudson著,王殿明、杨绮华、陈凤鸣译.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
    [127](德)赖纳·特茨拉夫主编,吴志成、韦苏等译.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28]李晓东.文物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2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30]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31]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32]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33]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34]罗树杰、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35]吕建昌.博物馆与当代社会若干问题的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1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7](英)马林诺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38]马子富.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39](加)麦克切尔、(澳)克罗斯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40]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编.民族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41]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2]Peter Davis.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M].London and New York: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
    [143]Peter Vergo(edi.).The New Museology[M].London:Reaktion books,1989.
    [144]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145]秦进庭.民族文博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146]覃溥.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思路与模式探讨[M].未发表,2003.
    [147](日)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塚柳太郎编著,范广融、尹绍亭译.生态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4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办公室编.广西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情况(生活习俗、文化宗教部分初稿)[M].1958.
    [149]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150]宋兆麟.民族文物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151]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52]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53]石建中编著.民族博物馆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54]施正一主编.民族辞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155]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56]田季清.民族研究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57]王宏钧.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8]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159]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60]王炜昶主编.山林的智慧:台湾原住民文化园区导览手册[M].屏东:台湾原住民文化园区管理局,1998.
    [161]王晓莉主编.民族研究文集(文化·民族·民俗·考古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62]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63](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64](德)沃尔夫冈·查普夫,陈黎、陆宏成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65]吴秋林、伍新明.梭戛苗人文化研究——一个独特的苗族社区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66]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167]谢彬如.文化艺术生态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关于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168]徐纯.文化载具——博物馆的演进脚步[M].台南:徐纯,2003.
    [169]徐纯.众说纷纭中的生态博物馆[M].未发表,2006.
    [170]徐纯.文化载具——博物馆的演进脚步(修订版)[M].未出版2007.
    [171]许功明.博物馆与原住民[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8.
    [172]许功明.原住民艺术与博物馆展示[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2004.
    [173]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74]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75]许宪隆主编.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76](法)雅克·萨卢瓦著,汤延英等译.法国博物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7]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78]杨堃.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79]杨玲、潘守勇主编.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80]杨盛龙.民族问题民族文化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81]张誉腾.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
    [182]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183]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184]中国博物馆学会编.2005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交流与探索[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185]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编.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M].贵阳:黔新出(图书)内资字第091号,1997.
    [186]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侗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1963.
    [187]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布依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1963.
    [188]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苗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1963.
    [189]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190]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一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91]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92]周明甫、金星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9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94]调查组.六枝、织金交界苗族社区社会调查报告[A].见: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遍.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M].贵阳:黔新出(图书)内资字第091号,1997:78-106.
    [195]高万能、李瑞熙.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I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31-142.
    [196]胡庆生、陶红云.生态博物馆中国化道路的几个问题[A].见:张之铸主编.中国当代文博论著精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5-48.
    [197]黄春雨.生态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有作为[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7-350.
    [198](澳)Jane Legget著,徐纯译.探索博物馆标准议题:由Aotearoa纽西兰来的经验[A].见:Hans Manneby 等主编,徐纯译.改善博物馆的品质与标准之指南与博物馆的认定:博物馆的品质保证[M].台北:“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2005:119-132.
    [199]姜大谦.创建“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刍议[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339-351.
    [200]雷秀武.从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流失现象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I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86-191.
    [201]李锦平.论旅游开发对民族原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56-62.
    [202]李相兴.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深层思考[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63-73.
    [203]刘安康.打造六枝特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编.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二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10-113.
    [204]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A].见:全球化语境中的本土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05]龙初凡.侗族大歌及其保护[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I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65-277.
    [206]陆建松.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A].见: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1-107.
    [207]农学坚.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思考[A].见: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248-254.
    [208]潘守永执笔.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十年经验、成就和亟待解决的问题[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3-346.
    [209]祁庆富.关于人力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A].见:祁庆富主编.民族文化遗产(第一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代序.
    [210]覃东平.从生产方式变化看民族文化的湮没[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14-227.
    [211]覃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及“1+10工程”[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51-356.
    [212]史继忠.对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思考[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义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29-33.
    [213]苏东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A].见:苏东海主编.中国生态博物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7-19.
    [214]王逢振.全球化、文化认同和民族主义[A].见: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90-106.
    [215]王京传、康红光.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57-364.
    [216]翁家烈.民族旅游的活力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8.
    [217]吴伟锋.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和效益[A].见:广西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237-247.
    [218](新西兰)西蒙·杜林.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A].见: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7-162.
    [219]徐晓光.“乡规民约”的历史继承与苗族地区的法律现代化[A].见:贵州民族学院历史系编.贵州民族论从(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46-157.
    [220]徐晓光、文新宇.苗族传统法资源的保护及习惯法规范的合理吸收与利用.[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153-166.
    [221]杨昌儒.民族文化旅游的民族学、旅游学考察——以镇山村民族文化旅游为例.[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031-310.
    [222]杨志刚.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功能、类型和管理[A].见: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三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23]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一个生态村的问题[A].见: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99-110.
    [224]于·乌日格庆夫.内蒙古达茂旗放伦苏木生态博物馆及其运作[A].见: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65-368.
    [225]袁晓文.全球化——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危机[A].见:许宪降主编.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26]张晓、张寒梅.村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实践和体验——以中国贵州省西江“民族文化传承与妇女发展”项目为例[A].见: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89-200.
    [227]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A].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28]周真刚、唐兴萍.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研究[A].见: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编.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b:213-225.
    [229]陈锦丰.博物馆及其对台湾原住民图像的制造[D].台南:台南艺术大学,2001:
    [230]唐黄.“离我远去”的族群文化[D].贵阳,贵州大学,2006:
    [231]张涛.路由法则[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32]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详细舰划方案编制小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详细规划方案[R].贺州:贺州市科技开发中心、贺州市博物馆,2005:
    [233]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生态博物馆调研基本情况表一[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234]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站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工作会议记录[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235]广西民族博物馆.南丹生态博物馆保护区民意调查[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236]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基本情况调查表2006年[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23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2005:
    [238]那坡县黑衣壮族生态博物馆项目建设实施领导小组.那坡县黑衣壮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R].那坡:项目建设实施领导小组,2006:
    [239]吴伟锋.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希望田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矬设“1+10”工程[R].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2006:
    [240]杨培德、张永吉、罗剑、邢启顺.旅游开发与镇山布依族社区传统文化反思参与式行动研究报告[R].贵阳:香港社区伙伴(PCD)资助“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项目,2005.
    [241]曹兵武.生态博物馆仍然是一种文化工具[N].中国文物报,2006,4(14).
    [242]崔波.生态博物馆:遗产保护的新思维——“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成国际学术论坛”参会笔记[N].中国文物报,2005,7(8).
    [243]傅斌.生态博物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N].中国文物报,2006,11(17).
    [244]胡朝相.六枝原则与民族文化文物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1(21).
    [245]胡朝相.生态博物馆与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物报,2008,1(11).
    [246]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来源及其社会实践[N].中国环境报,1998,2(8).
    [247]苏东海.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本土化[N].中国文物报,1999,3(28).
    [248]苏东海.我对生态博物馆特征的描述[N].中国文物报,2002,3(29).
    [249]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与实践答记并问[N].中国文物报,2004,1(18).
    [250]苏东海.新农村·农村文化·生态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06,11(17).
    [251]王京传、康红光.走中国特色之路——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考察[N].中国文物报,2004,4(23).
    [252]胡朝相.生态博物馆随笔[EB].:贵州文化网,2007-12-10:
    [253]网络.贵州700年黎平堂安侗寨21栋房屋毁于火灾[EB].:黎平综合网,2007-12-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