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单一”到“多元混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澳门土生葡人的存在是澳门地区一个重要的人文特色,他们是澳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存在与发展,既是中西多元血统混合的结晶,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其生活空间和环境的影响,这个主要由葡人与华人组合体形成的特殊族群,具有有别于葡人亦有别于华人的思维概念和行事方式,形成了非常特别的文化现象——土生文化。在土生文化中,土生葡人的宗教信仰是甄别他们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正是着眼于土生葡人的宗教信仰,通过人类学调查研究,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探索当前土生葡人的信仰变迁趋势,并进一步探究造成土生葡人宗教信仰的变迁背后的动力学因素,借此揭示土生整个族群在澳门的未来前景。
     文章的第二和第三章首先通过回顾历史脉络下澳门土生葡人这一特殊族群的起源,借此了解他们文化与身份认同中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本文中土生葡人这一族群范畴作了一个限定。文章接着回顾了20世纪之前土生葡人的天主教信仰传统以及澳门宗教的历史与现状。接下来在文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围绕田野调查的材料,笔者呈现了当前土生葡人从最初葡萄牙式的纯粹的天主教信仰向多元、混融化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一趋势背后的深层动因。
     在这一变迁趋势中,“多元”与“混融”并非是指多种宗教信仰的并立,而是指不同宗教传统的混合。实际的情况是在今日多数土生葡人往往并没有完全放弃天主教信仰传统或是传信其它澳门宗教,但是在他们宗教信仰的观念、话语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它宗教元素,尤其是澳门的汉传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宗教的元素的存在。
     本文揭示了上述这种变化趋势一方面是如何与20世纪以来天主教世界性的变化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土生葡人的信仰变化更主要还是受澳门20世纪以来地方社会及文化变迁所影响。重点针对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澳门,特别是考虑到回归对澳门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社会及文化三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造成土生葡人信仰变迁的主要动因。
     20世纪后期澳门社会和经济的变化极大的动摇了维系土生葡人天主教信仰的两个基本模式。其中一个是带有文化濡化特征的家庭模式,另一个是带有社会化特点的社会模式。这两个模式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土生葡人在成长过程中获取文化认同和社会身份都依赖于这两个模式。土生葡人的宗教在上述两个模式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地与土生葡人的文化濡化和社会化过程相联系。回归后的今天,这两个模式基本走向了终结,这是今日我们理解土生葡人宗教信仰变迁的动因的关键所在。
     在文章最后,笔者对土生葡人的未来作出了预期。笔者认为虽然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土生葡人族群及传统文化的前景并不乐观,但是笔者相信土生群体依然具备有返本开新的愿望和能力。
The Macaense or Filho da Terra, as an unique cultural feature in Macau, is a special ethnic group in Macau’s history.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multi-mixtur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bloodline, but also means the integration of that mixed culture in terms of history. Under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influences and as an ethnic Group mainly composed of Portuguese and Chinese, their way of thinking and attitude whil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from both the Portuguese and Chines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Macanese style, in which Catholic relig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its ethnicity. Focusing on their religion, basing on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done in Macau and also on historical review, this thesis turns to be a research of attempt to inquire the floods of their religious transformation and furthermore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it. At last to trace answers for the question of Macaense community’s future in Macau.
     Capters 2 and 3 of this thesis unveil the origin of Macaense in historical context of Macau as to identify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By means of such research, defini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Macaense”has been found. Then, tracing back to the Colonial Era of Portugal, it was made possible to picture the catholic religion tradition of Macaense before 20th century and their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currents In contemporary Macau.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4 and 5,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said fieldwork, the research presents a current and gradual transformation that dated back from the 20th century for religion practice of the Macaense had changed from a single and orthodox catholic tradition to a multiple and mixed one. Also, it analyses the dynamics behind the Said current.
     In such trend,“multiple and mixed phenominum”does not mean the co–existence of several different religions in a same time. Actually it represents a hybrid of diverse religions. Not completely abandoning catholicism or converting into other religions in Macau, and by judging the Macanese contemporary religious attitude, discourse and practice , it is easy to recognize the elements from other religions of Macau especially from Chinese Buddhism, Taoism and grass–root religions synchronously with Catholicism.
     This dissertation demonstrates, first, how such current of religion transformation was due to the changes of Catholicism in global world during 19th century, and second how it was decided mainly by Macau’s local social–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perated in 29th century. By exploring the second half of 20th century and considering the great impact brought by Macau,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 this research argues that it wa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Macaense,s current religious evolution in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From late 20thCentury onwards,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Macau has caused great impact on the root of two models that the Macaense had gained their cultural and soci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 the past. Such models include two directions– One is the family model with the character of enculturation , and the other is social model, characterized by socialization, closely and mutually connected. Depending on such models, Macaense have gained their own cultural and social Identity through its personhood.
     On the other hand, Macaense,Catholicism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both models, deeply rel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Macaense,enculturation and socialization. However, after the handover of Macau to China in December 1999, such models are nearly coming to an end. This would be the key point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the Macaense religious transformation.
     At the end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regarding the Macaense,s future in Macau SAR, the author views that we should strongly believe in the desires and capabilities of the Macanese community to preserve their tradition and to create new forms of culture although this task may look somewhat skeptical in long term.
引文
①实际上这也只是古名中的一个,只不过“濠镜”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具体可以参考黄启臣《澳门通史》广州:广东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②参考黄启臣《澳门通史》广州:广东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③以上部分参考何杰:《澳门问题的由来》,《当代亚太》1999年第4期,第55页。
    ④汤开建:“澳门文化内涵浅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6页。
    ①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3页。
    ②葡国居澳的人口数量一直有限,根据史料1630年在澳的真正葡人不过1000人,而到18世纪中叶时,从欧洲来到澳门的土生葡人仅90人。在葡国殖民时期,欧洲来澳的葡人多为行政官员和军人,这些人居澳的时间受到任期或是驻防时间所限制。真正定居澳门的葡人一直以来数量就非常有限,加上澳门历史上多次因经济衰退或战乱等原因所造成的人口迁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居澳的葡国人并未构成一个像土生葡人那样有历史延续性的独特族群。具体可以参考汤开建:“澳门文化内涵浅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6页以及魏美昌:“澳门华人与土生葡人”,《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65-66页。
    ①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3页。
    ②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3页。
    ③此数字乃回归前之统计,澳门回归中国后有一部分回去了葡国或流失到其他地方,具体的人数至今尚无非常官方统计。在人数方面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数量为万人左右(魏美昌,1998:66;吴志良等,1999:459),也有的学者援引的数字高达1.7万人(徐杰舜汤开建,2002:52),基本上回归前1万多人的数字是比较公认的说法(孙九霞,2003:104) ,所以回归后今日澳门土生葡人的人数为7-8千,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能够接受的估计。这一数据是根据我们在调查中对被采访的土生人对留在澳门的土生人数估计的综合,当然也有部分土生认为这一数据可能更小,只有3000——4000人左右。
    ④巴塔亚:《澳门语:历史与现状》,《文化杂志》第2 0期《澳门土生人》论文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6年,第98-99页。
    ⑤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3页。
    ⑥从很多学者探讨土生葡人起源的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这一点也将会在以后正式的写作中加以探讨论述。
    ⑦安娜·玛里亚·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文化司署, 1994年,第12页。
    
    ①关于这一问题,本文在之后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还会进一步涉及。
    ②不过,土生葡人在起源上是否有华人血统这一问题上学界还存在普遍争议,这一点在第二章中将会具体涉及。
    ③汤开建:《澳门文化内涵浅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6页。
    ④关于土生葡人的“土生葡语”,具体还可参考第二章的相关内容。
    
    ①魏美昌:《澳门华人与土生葡人》,《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66页。
    ②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选自《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8页。
    ①这里需对本文所使用的“基督宗教”、“基督教”等语做一些说明。按照当今大陆学术界的惯例,本文使用“基督宗教”一语时,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指基督教新教。
    ②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③参考阿玛罗:《变迁中的土生和会》,澳门《文化杂志》月刊中文版第20期,140页。
    
    ①参考彭慕治:《澳门土生葡人种族同一性的几个侧面》,澳门《文化杂志》月刊中文版第20期,165页。
    ②参考傅乐安:《天主教的变化》一文,《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110-113页。
    ①这样的以学派和阶段对宗教人类学进行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的方式非常常见,可以参考类似张桥贵、陈麟书著《宗教人类学》四川大学出版社;或是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两书中的相关论述。
    ②弗雷泽:《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84页。
    ③转引自Needham,J:Science,Religion and Reality. The Macmilan Company 1925:51。
    ①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05页。
    ②史宗主编《二十世紀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8页。
    ③Bowie著名的《宗教人类学导论》里可以看到就是按照这些议题组织内容的,而不是按照不同的学派。Bowie,F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ress 2000。
    ④早在马林诺夫斯基的部分著作中,我们就已经看见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如《巫术、科学与宗教及其它论文》(Magic,Science,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1948)一书中。
    ①宗教并未衰落或消失成为美国许多学者反对世俗化理论的核心论据(如Warner 1993;Stark 1999),支持世俗化理论的学者也有对此颇不以为然的(如Dobbelaere 1999)。
    ①安娜·玛里亚·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05页。
    ①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选自《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0-149页。
    ②贾渊、陆凌梭着:《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5页。
    ③贾渊、陆凌梭着:《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37页。
    ④此处贾渊、陆凌梭所指的“文化本质主义”,在笔者看来更多是指一种偏执于文化固有属性的观点,也即认为某一特定文化总有其固定不变的特征,这种观点如果往往被用来表达某种基于文化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诚如贾、陆所言,土生葡人的“文化”一方面本来就具有非常复杂的动态特征(这或可认为是其文化的特点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殖民历史背景,时至今日土生葡人也没有基于其文化传统发展出某种“文化民族主义”的东西。
    ①参考李长森:《明清时期土生族群的形成和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5页。
    ②周大鸣:“澳门的族群”《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142页-155页。
    ③就笔者看来此一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未来土生族群与华人及其他澳门族群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回归以后。但是就当下而言,这一观点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回归后的澳门虽然已经充分地呈现出了族群多元性的特征,不过就“一体性”方面还未有充分之体现。这也是由澳门特定之历史环境所造成,这一点上区别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情况。
    ④孙九霞:“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4页-110页。
    ①余振、马家杰:《土生葡人族群面临的困境与抉择》,香港:名流出版社;吴绍嘉:《澳门土生葡人在过渡期之社会地位及去留的选择》,《澳门政治与公共政策初探》澳门:澳门出版社1994年
    ①无论是从土生葡人整体的文化角度,还是从土生葡人文化中的族群角度。
    ①如林德夫妇的《中镇》研究。
    ②规模,流动性等,都不可能按小型社区那样来调查和研究。
    ③参考[美]古塔弗格森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①本节内容参考了《2005澳门年鉴》,澳门:澳门特区新闻局2005年。
    ①本图来自以下网址www.fuyuncargo.com/images/MacauMap.jpg。
    ①图3来自澳门旅游网。
    ①在第一章中,笔者已经就此种研究方法是否符合人类学田野调查问题进行了解释。具体参考第一章第二节其中的第三小节“土生葡人变迁趋势研究”这一部分。
    ②可以看到,贾渊、陆棱梭把不同“世代”作为土生葡人研究的一个基本类型区分。这一点上笔者赞同贾、陆的观点,具体的分析见第四章第一节。
    ③当今生活在澳门的土生葡人基本上都出生于上个世纪(即20世纪)。
    ①宛玲《澳门月刊》2004年第9期总第95期47页。
    ②土生葡人的家庭菜式,一种独特的烹调,带有葡国的根基,嫁接了一些东南亚的因素。
    ③实际上这一说法还有待澄清,具体参考本章相关部分。某种意义上而言,称土生葡人为葡国人之东方后裔在此还只是一种笼统而含混的说法。但为了便于理解,在没有展开讨论之前,姑且暂时使用这一解释。
    ④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3页。
    ⑤关于这个数据的问题可以参考第3页的注释1。
    ⑥有部分从小接受葡文教育,信仰天主教,取葡国名字认同葡国文化的华人也自称为“土生葡人”但是其血统为纯粹的华人。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赵燕芳:《土生葡人:澳门一个重要的、独特的居民阶层》《行政:澳门政府杂志》第23期,第199页。
    ①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此论点可参考该文的译者引言部分。
    ②关于土生被泛指化与时局关系的论述可以参考彭慕治“澳门土生葡人种族同一性的几个侧面”《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文化司署1994,3第165-173页,其中第167页“曾有一个特别的政治团体试图将土生界定为那些在澳门出生的人士。该理论后来被卷进一个旨在削弱土生领袖宋玉生影响的运动。与百多年传统背道而驰的是该理论视土生占多数的葡人社会为协调澳门政府、华人社会领袖及中国政府官方代表间利益的障碍。”
    ③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4页。
    ④彭慕治:《澳门土生葡人种族同一性的几个侧面》,《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第3期,165-173页,其中第167页。
    
    ①参考博克塞:“16-17世纪澳门的宗教和贸易中转港之作用”《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五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②同上。
    ③(清)印光任,张汝霖,赵青晨校《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第81页。
    ①参见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2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13页
    ①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82-84页。
    ②暂时来说,笔者还没有见到有关于依据土生葡人的基因进行分析比对的研究。
    ③参见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31页
    ①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24页。
    ②参考徐杰舜、汤开建:《试论澳门土生葡人的形成和发展》,《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38-44页。
    ③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第66页。
    ④《澳门教区公报》E1 0—1 1号, 1964年,第801页。转引邓开颂等主编《澳门历史新说》,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679页。
    ⑤《澳门纪略》,第81页。清初屈大均的“得一唐人,举澳相贺”句也是这个意思,《广东新语》卷二。
    ①塞拉诺(Rosa Serrano):《葡亚通婚》,《澳门杂志》1998年第6期, 38-50页。
    ①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和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1页。
    ②同上,第4页。
    ③Abner Cohen 1974b "Introduction:the Lesson of Ethnicity". In Abner Cohen ed., Urban Ethnicity. Tavistock Publications.
    ④周大鸣:《澳门的族群》,《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五期,142-159页,具体参考第142页。
    ⑤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3页。
    ①此说其它学人采纳,如孙九霞在《“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释”》文中第104页所提,该文见于《广西民族研究》2003,第2期第104页-110页。
    ②具体参考孙九霞:“澳门的族群与族群文化”,《开放时代》2000,第7期第76页。
    ①参见阿马罗:“大地之子-土生葡人研究”《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第31页。
    ②白妲丽:《澳门方言生僻词词典》,第6页,转引自《大地之子》,第64页。
    ①佐治:《澳门土生葡人的烹调术》,载《“澳门土生葡人”特辑——人类学、历史和文化》,见《RC文化杂志》中文版第2 0期,第152页。
    ②佐治:《澳门土生葡人的烹调术》,载《“澳门土生葡人”特辑——人类学、历史和文化》,见《RC文化杂志》中文版第2 0期,第153页。
    ③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43页、《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社会民俗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①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 8页。
    ②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 995年第6期,第1 7页。
    ③孙九霞:《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4页。
    ④Barth, 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p.11.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⑤孙九霞:“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第2期第105页。
    ①转引自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5页。
    ①赵燕芳:《土生葡人:澳门一个重要的、独特的居民阶层》,《行政:澳门政府杂志》1993年,总第23期,第45页。
    ②卡布拉尔:《澳门族群的构成》,《“澳门土生葡人”特辑——人类学、历史和文化.》见《RC文化杂志中文版》1994年,(20)第192页。
    ①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选自《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8页。
    ②巴塔亚:《澳门语》,《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
    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社会民俗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①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6页。
    ②同上,第32页。
    
    ①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4页
    ②同上第16页。
    ③参考李长森:《明清时期土生族群的形成和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第286-287页。
    ④同上第311页。
    ⑤同上336-337页。
    ⑥李长森:《明清时期土生族群的形成和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 345页。
    ①关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土生葡人职业情况,可以参考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55-68页。
    ②这一点在第四章时还会提及。
    ③飞南第是澳门的著名报人,他创办的华文版《镜海丛报》对辛亥革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份报纸宣传了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飞南第本人与孙中山也是朋友,曾对孙有过很大帮助。具体参考第407页。
    ④参考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169-170页。
    ⑤参考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66-167页。
    ①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142-149页,其中第142页。
    ②参考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46-47页。
    ③贾渊、陆棱梭曾把此概括为“放弃华人族群身份,归化天主教,再取一个欧洲名字,并操葡语为主”同上第46-47页。
    ④具体见王国强:《澳门土生的形成与流失》,《行政:澳门政府杂志》, 1998年。
    ①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3月5日,亚马留颁布公告称,不能容许外国海关在澳门办公,3月11日自率领军队袭击澳门海关公署,钉闭关门,驱逐丁役。8月22日,沈志亮率领一队农民伏击刺杀了亚马留,后沈被粤督徐广缙诱捕杀害。
    ②1922年(民国十―年)4月葡使向中国政府提出澳门水界问题,没有结果。5月,葡国兵在澳门凌辱华人妇女,枪杀群众百余人,引起众怒,中国内地进行总罢工抗议。
    ③1966年底,澳门氹仔居民自筹经费兴建坊众小学,在屡次向澳门政府申请扩建蠭嵛椿翊鸶春螅孕性诜恢谛⊙гざ?兴建地点搭建竹棚。11月15日,澳门市政厅与群众代表谈判无效后,招来大批葡警至坊众小学现场强迫停工,与当地群众发生对峙场面,最后发生了葡警动武殴打群众,共打伤3 4人的“氹仔坊众小学事件”暇箍哿袅嗽谙殖〔?访的《澳门日报》记者2个小时,引起该报严重抗议。事件发生后,不少社会团体(主要是工联会、街坊总会与妇联会)代表,至澳督府处交抗议信,事件遂逐步升级。1 2月3日,前往南湾澳督府陈情的澳门师生代表,在进入澳督府内被葡国军警殴打,消息自南湾传回中区,引起华人市民的高度激愤。上千名群众遂在市政厅广场(议事亭前)集合示威抗议,并冲入市政厅与仁慈堂大肆捣乱,发生了群众骚动。澳葡当局闻讯,在恐怕警力不足的情况下,陆军司令施维纳采取铁腕手段,自澳门境内各军营紧急调派出数百名正在澳门渡假整休的葡国正规军(不少是非洲黑人)开出市区,对中国群众实施血腥镇压,又实施宵禁令,不准市民于晚上在户外行走。当日葡警打伤市民6 3人,晚上葡军又射杀3人,死伤者均为华人,群众冲突遂演变成民族冲突。4日,继续上街示威的华人,再有5人被葡国军警打死,而且葡警又逮捕了数十名华人。大部分的澳门华人市民,遂在一片悲愤之下呼吁对葡萄牙人罢工、罢课、罢市,全澳所有市场、办馆、餐厅、摊贩一律不卖任何食物予葡萄牙人,其它华人“休假”以示抗议,澳门遂一下子变成死城。由于这次群众骚动发生于12月3日,遂称为“一二·三事件”。
    ①葡人在教育,通婚方面还是保持着某种对土生葡人的歧视,这一点完全体现在贾渊、陆棱梭《台风之乡》一书中关于出生在上个世纪初期的“衰落一代”土生葡人的论述中。具体可以参考该书第四章第56页。
    ①吴绍嘉:《澳门土生葡人在过渡期之社会地位及去留的选择》,《澳门政治与公共政策初探》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第159页。
    ②贾渊、陆凌梭著:《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3页。
    ①同上,第55页。
    ①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①参考文德泉:《澳门及其教区》,澳门:澳门官印局,1940年,第5页。
    ①参考李佳玲:《澳门的宗教》,《中国宗教》中国杂志社1993年55-56页。
    ②参考周大宁:《漫说澳门的宗教》,《港澳台之窗》1999年,第10-11页。
    ③参考黄启臣:《澳门通史》第七章“澳门的宗教”第三节,广州:广东出版社1999年,第111-130页。
    ④参考李佳玲:《澳门的宗教》,《中国宗教》中国杂志社1993年55-56页。
    ⑤参考黄启臣:《澳门通史》第七章“澳门的宗教”第一节,广州:广东出版社1999年,第108-109页。
    ①同上,第109-110页。
    ②像是类似于菲律宾、马来亚的华人社会那样。例如可以参考陈衍德:《试论菲华宗教的融合》《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一期128-134页以及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的研究》,《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③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的研究》,《宗教研究》, 2004年第4期文章注释9。
    ④参考林美容主编《信仰、仪式与社会》(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人类学组)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⑤参考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997第153页。
    ⑥同上。
    ⑦扩散宗教,意指一种并不独立自在的宗教,其教理、科仪、组织、神职人员,均与其它的世俗制度如宗法、族群、家庭、权力、国家等混杂,主要依附于世俗制度,甚至成为它的一个部分。制度宗教,则指一种独立自在的宗教,具备了特有的宇宙观、崇拜仪式及专业化的神职人员。它的概念和理论是独立的,组织制度如教会、教堂等等也是独立的,并非世俗权力制度的构成部分。它的组织成员也是独立的,在参与宗教活动时从属某宗教组织,而非其它群体成员。宗教成员可以超然于世俗制度之外,并把这种超越作为进入社会的前提。这两个概念来自杨庆堃1961的提法,参考刘创楚、杨庆堃:《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①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①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②同上。
    ③陈泽成:《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文化杂志》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春季刊,154-161页。
    ④陈泽成:《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文化杂志》,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春季刊,第155页
    
    ①同上。
    ②凡夫:《澳门宗教文化》《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第4期,第1页。
    ①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参考第46页。
    ②《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第2节,转引自傅安乐:《天主教的变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110-113页。
    ①主要参考材料来自《澳门教会简介》,《中国天主教》1999年第5期以及刘先觉、许政:《澳门的宗教建筑》,《华中建筑》第20卷2002年84-91页。
    ②参考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2页。
    ①以上内容转引自勒依:《天主教的礼仪》,《中国宗教》1998年第1期,第46-47页。
    ②转引自转引自勒依:《天主教的礼仪》,《中国宗教》1998年第1期,第47页。
    ③这里主要参考了:德恩:“澳门天主教的节日”(上) ,《文化杂志》第36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 80-90页。
    ①德恩:“澳门天主教的节日”(上) ,《文化杂志》第36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 80-90页。
    ①以上关于巡游的情况主要参考了德恩:《澳门天主教的节日》(下),《文化杂志》第37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70-75页。
    ①参考郭济修《飞历奇小说研究及其它》,澳门:澳门文化广场出版2002年,第38页。
    ①这一情况的根本性变化实际上要从20世纪才真正开始,具体情况可以参考第五章的讨论
    ②吴青:《哈丽特·洛笔下的近代澳门多元文化社会(1829-1833年)》,文化杂志》第37期澳门文化司署,2004年冬季87-97页,具体参见89页。
    ③吴青:《哈丽特·洛笔下的近代澳门多元文化社会(1829-1833年)》,《文化杂志》第37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4年冬季87-97页,具体参见89页。
    ④同上,第90页。
    ①阿马罗:《十九世纪一位土生葡人迄今未发表的日记》,《文化杂志》第40、41期合刊,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4年春夏季合刊第185-189页,具体参见187页。
    ②吴青:《哈丽特·洛笔下的近代澳门多元文化社会(1829-1833年)》《文化》杂志第37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4年冬季87-97页,具体参见89-90页。
    ③飞历奇:《首次领圣体》,《文化杂志》第1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87年85-92页。
    ①参考郑天祥等著《澳门人口》,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其中第六章63-72页。
    ②可以参考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13页的估算。
    ①具体参考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55页。
    ①这里可以参考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第87页。
    ①这一部分的材料转引自徐杰舜、汤开建:《关于澳门土生葡人问题的思考》,《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45-53页,具体参考其中第51页。
    
    ①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5页。
    ②同上,第145页。
    ①同上,第146页。
    ②同上,第146页。
    ③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7-148页。
    ①汤开建:《澳门文化内涵浅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第66页
    ②魏美昌:《论1999年前后澳门文化特征之保留及发展》,《学术研究》1997年第10期。
    ①黎先生现在生活在葡萄牙,笔者是通过邮件的方式对他进行访谈的。时间是2008年的2月。
    ①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澳门的天主教会和梵蒂冈的关系不同于中国内地,所以欧洲教会的变化也会非常直接地反映在澳门。
    ②李神父,Lei Xavier,氹仔嘉腖霉芴谩?
    ①傅神父, Pe. Fu,望德堂神父。
    ①参考[德]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其中第13-15页。
    ②同上,第13-15页。
    ①[德]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①参考第二章相关内容。
    ①关于方永强的采访,详见: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0034/920213.html何远达:《寻找变迁后的定位——澳门的葡萄牙人社群》。.
    ①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5年,第43页。
    ②同上,第111页。
    ③周大鸣:《澳门的族群》,《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五期, 142-159页。
    ④Rosa Serrano:《葡亚通婚》,《澳门杂志》1998年第6期。
    ①马若龙:《澳门面向未来的联姻》,《文化杂志》澳门:澳门文化司署春季刊.1995年,第51页。
    
    ①白妲丽《澳门方言生僻词词典》第6页转引自《大地之子——澳门土生葡人研究》,第64页。
    ②巴塔亚:《澳门语》,《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10页。
    ①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具体参考第二章的内容。
    ①17世纪至19世纪移居到南非的带有荷兰、法国、德国等血统的欧洲移民,操安非利斯堪语,多信仰新教加尔文教派。和土生葡人比较,布尔人也具有欧洲血统,信仰基督教并经历了历史上多次民族融合混合了本地血统。布尔人在20世纪初形成了自己民族认同,进而奠定了后来南非联邦的基础。参考维基百科,布尔人词条。
    ①扩散宗教,意指一种并不独立自在的宗教,其教理、科仪、组织、神职人员,均与其它的世俗制度如宗法、族群、家庭、权力、国家等混杂,主要依附于世俗制度,甚至成为它的一个部分。制度宗教,则指一种独立自在的宗教,具备了特有的宇宙观、崇拜仪式及专业化的神职人员。它的概念和理论是独立的,组织制度如教会、教堂等等也是独立的,并非世俗权力制度的构成部分。它的组织成员也是独立的,在参与宗教活动时从属某宗教组织,而非其它群体成员。宗教成员可以超然于世俗制度之外,并把这种超越作为进入社会的前提。这两个概念来自杨庆堃1961的提法, 参考刘创楚、杨庆堃:《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②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第55页。
    ①参考第五章第一节的论述。
    ①参考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书中第五章“象征与仪式的文化理解”。
    ①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6-147页。
    ②参考周大鸣《澳门的族群》,《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142-159页,其中第159页。
    ③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第149页。
    ①参考饶芃子:《根的追寻——澳门土生文学中一个难解的情结》《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 25-29页。
    ②社团方面,如“澳门公职人员协会”就是其中一个以土生葡人为主的社团,他们在回归后与澳门特区政府和葡萄牙政府进行不断的协商,为土生葡人争取了很多利益。此外,还有“澳门土生葡人协会”、“根在澳门”、“澳门自由协会”、“澳门民主协会”等这些土生葡人的协会。戏剧方面,比较新的代表是1993年为纪念飞约瑟而成立土生土语话剧社,虽然土生土语演出话剧很早以前便开始存在,但像土生土语话剧社所表演的贴近今日土生葡人之生活的新话语,实际上表达了新时代土生葡人对社会、土生文化、族群认同的思考。另外像葡国土风舞团所表演土生葡人舞蹈艺术,马若龙的艺术创作等等这些新兴的土生精英艺术创作中我们都可以视为一种土生葡人在澳门乡土意识基础上对自身文化表达的全新尝试。
    ①施白蒂(BastodaSilva):《澳门土生——一个身份的问题》,选自《拉丁之路》,科英布拉:科英拉布大学出版社,1992年文章结尾处。
    《澳门年鉴2005》澳门:澳门特区新闻局2005
    [葡]安娜·玛里亚·阿马罗着,金国平译:《大地之子——澳门土生葡人研究》,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3
    [葡]白妲丽:《澳门方言生僻词词典》,科英拉布:科英拉布大学出版社,1977
    [英]博克塞(C.R.Boxer):《1 6—1 7世纪澳门的宗教和贸易中转港之作用》,《中外关系史译丛》第5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91年
    陈多等:《今日澳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邓开颂等主编《澳门历史新说》,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
    费成康:《澳门四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郭济修:《飞历奇小说研究及其它》,澳门:澳门文化广场有限公司,2002年
    黄启臣:《澳门通史》,广州:广东出版社,1999年
    贾渊、陆凌梭着陈洁莹译:《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995年
    [瑞]龙思泰着,吴义雄等译:《早期澳门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德]卢克曼着,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向玉:《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1年
    马若龙:《澳门面向未来的联姻》,《文化杂志》,澳门:澳门文化司署春季刊.1995年
    麦洁玲:《说吧,澳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葡]潘日明神父着,苏勤译:《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澳门:澳门文化司署, 1 992
    [葡]J.H.萨拉依瓦着,李均报,王全礼译:《葡萄牙简史》,澳门:澳门文化司署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
    施白蒂(BastodaSilva):《澳门编年史》,澳门:澳门基金会, 1 994年
    施白蒂:《澳门土生——一个身份的问题》,选自《拉丁之路》,科英布拉:科英拉布大学出版社,1992年
    汤开建:《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 999年
    王达文:《澳门掌故》,澳门:澳门教育出版社,1997年
    吴志良:《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年
    吴志良等:《澳门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葡]文德泉:《澳门及其教区》,澳门:澳门官印局,1940年
    [葡]文德泉(M .Teixeira):《澳门土生人》,澳门:澳门官印局, 1965年
    [葡]徐萨斯着,黄鸿钊、李保平译:《历史上的澳门》,澳门:澳门基金会,2000年
    
    于巧珑:《澳门的社会与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余振、马家杰:《土生葡人族群面临的困境与抉择》,香港:名流出版社, 1999年
    (清)印光任,张汝霖着,赵青晨校,《澳门记略校注》,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
    杨开荆:《澳门特色文献资源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章文钦:《澳门与中华历史文化》,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
    章文钦:《澳门历史文化》,北京:中华书局, 1999年
    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郑天祥等着:《澳门人口》,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
    郑炜明、黄启臣:《澳门宗教》,澳门基金会1 993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澳门问题明清珍档荟萃》,澳门基金会,2000年
    庄文永:《澳门文化透视》,澳门五月诗社,1998年。
    郑天祥等着《澳门人口》,澳门基金会,1994年
    程祥征、黄汉强主编:《澳门文化、汉文化、中华文化与21世纪》,澳门科学学会2003年
    余振编:《澳门回归前后的问题与对策》,香港名流出版社,1999年
    汪春、谭美玲编:《澳门土生文学作品选》,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1年
    吴志良主编:《东西文化交流》,澳门基金会,1994年
    汪春:《澳门之子:从土生土语看土生文学的文化身份》《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时报出版社,1998年
    澳门《行政》杂志第1 9/ 2 0期:《从澳门看东西方关系》澳门文化司署1 992年全刊
    澳门《文化》杂志第2 0期:《澳门土生人》论文特辑澳门文化司署1 996年全刊
    澳门《行政》杂志第3 2期:《澳门——中国通向拉丁世界的特殊桥梁》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全刊
    澳门《行政》杂志第3 5期:《澳门的文化特色——1 999年前后保留和发展其特色的必要性》澳门文化司署1997年全刊
    [葡]阿马罗:《变迁中的土生社会》,选自《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文化司署,1994年140-149页
    [葡]阿马罗:《十九世纪一位土生葡人迄今未发表的日记》澳门《文化杂志》第40、41期合刊澳门文
    化司署,2004年春夏季合刊第185-189页
    李桂玲:《澳门教会简介》,《中国天主教》,1999年第5期
    [葡]巴塔亚:《澳门语:历史与现状”选自澳门》《文化杂志》第2 0期《澳门土生葡人论文特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6年98-102页
    陈泽成:《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文化杂志》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春季刊154-161页
    段宝林:《澳门婚俗中西文化交融的人类学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40——44页
    德恩:《澳门天主教的节日(上)》,《文化杂志》第36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80-90页
    德恩:《澳门天主教的节日(下)》,《文化杂志》第37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3年70-75页
    凡夫:《澳门宗教文化》,《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第4期
    飞历奇:《首次领圣体》,《文化杂志》第1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87年85-92页
    何杰:《澳门问题的由来》,《当代亚太》1999年第4期,55-58页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和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1-10页
    卡布拉尔:《澳门族群的构成》,《澳门土生葡人特辑——人类学、历史和文化》《RC文化杂志中文版》1994,(20)
    黎熙元:《澳门土生葡人族群与族群文化》,《学术研究》,2001年12月,110——114页,135页
    勒依:《天主教的礼仪》,《中国宗教》,1998年第1期
    刘先觉、许政:《澳门的宗教建筑》,《华中建筑》第20卷2002年84-91页
    李佳玲:《澳门的宗教》《中国宗教》中国杂志社1993年
    姜永兴:《香港本地仔和澳门土生葡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彭慕治:“澳门土生葡人种族同一性的几个侧面”《文化杂志-“澳门土生人”特辑》.澳门文化司署.1994,3. 165-173页
    [葡]塞拉诺(RosaSerrano) :《葡亚通婚》,《澳门杂志》1998年第6期38-50页
    饶芃子:《根的追寻——澳门土生文学中一个难解的情结》《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 25-29页
    司徒荻林:《根在澳门——充分发挥土生葡人的作用》,《行政:澳门政府杂志》,1997年
    孙九霞:《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104-110页
    孙九霞:《澳门的族群与族群文化》,《开放时代》2000,第7期76-85页
    汤开建:《澳门文化内涵浅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66-70页
    王国强:《澳门土生的形成与流失》,《行政:澳门政府杂志》1998年
    魏美昌:《澳门华人与土生葡人》,《广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4-67页
    魏美昌:《论1999年前后澳门文化特征之保留及发展》,学术研究1997年第十期62-67页
    宛玲:《澳门月刊》2004年第9期总第95期47-52页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 995年第6期
    吴绍嘉:《澳门土生葡人在过渡期之社会地位及去留的选择》,《澳门政治与公共政策初探》澳门基金会,1994,第159页
    吴青:《哈丽特·洛笔下的近代澳门多元文化社会(1829-1833年)》《文化杂志》第37期,澳门:澳门文化司署,2004年冬季87-97页
    徐杰舜:《试论澳门土生葡人的人文特征》,《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626-630页
    徐杰舜、汤开建:《试论澳门土生葡人的形成和发展》,《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38-44页
    徐杰舜、汤开建:《关于澳门土生葡人问题的思考》,《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45-53页
    杨鹤书:《把握澳门神人关系的脉络──评介<澳门宗教>》,《岭南文史》,1995年02期
    赵燕芳:《土生葡人:澳门一个重要的、独特的居民阶层》《行政:澳门政府杂志》第23期199-207页
    佐治:《澳门土生葡人的烹调术》,载《“澳门土生葡人”特辑——人类学、历史和文化》,《RC文化杂志》中文版第2 0期
    周大鸣:《澳门的族群》,《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142-155页
    周大宁:《漫说澳门的宗教》《港澳台之窗》1999年10-11页
    [英]布赖恩?莫里斯,周国黎译《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 990年版
    费奥纳·鲍伊着,金泽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格尔兹着,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社会民俗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
    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着、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亦园:《信仰与文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1年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法]马塞尔.毛斯着,余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上海艺文出版社2003年
    [英]马林诺夫斯基,李安宅译:《巫术、科学与宗教及其它论文》(Magic,Science,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1948)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英]约翰?希克,陈志平、王志成译:《理性与信仰——宗教多元论诸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马克斯·韦伯着、李强译:《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北京:三联书店, 1998年
    周大鸣:《现代人类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刘昭瑞:《上帝的山葡萄园——关于揭西县一个天主教教徒村的调查与思考》,载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调查报告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陈衍德:《试论菲华宗教的融合》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一期128-134页
    
    程肃欠、许蕾:《中国近代天主教民信仰研究》《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期17-22页
    傅乐安:《天主教的变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110-113页
    朱锦章、朱锡强:《略论罗马天主教的世俗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03期77-81页
    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的研究”《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Asad, Talal 1983 Anthropological Conceptions of Religion: Reflections on Geertz. Man 18:237-259.
    Barth, 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p.11.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eckford, James A. 1990“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1945-1989,”Social Compass 37(1):45-64.
    Berger, P.L. and T. Luckmann 1963“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Sociology of Knowledge,”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vol. 47: 417-27. reprinted 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R. R obertson(ed.), 1978, p. 61-73, Penguin Education. Berger, P. L. 1967 The Sacred Canop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wie,F 2000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ress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Steven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hen ,Abner 1974b "Introduction:the Lesson of Ethnicity". In Abner Cohen ed., Urban Ethnicity. Tavistock Publications.
    Daniel L.Pals 1996 Seven theories of relig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bbelaere, Karel 1999“Towards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descriptive concept of secularization”,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 60, No. 3, Pp:229-247.
    Geertz, Clifford 1993(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London: Rontana. 2nd edn.
    Jochim, Christian 1986. Chinese religions : a cultural perspective .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James,William 1997. The Meaning of Truth . 12-13 Prometheus books.
    Lehmann, Arthur C. and James M. Meyers, eds. 1985 Magic, Witchcraft, and Religion: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Supernatural. Palo Alto: Mayfield
    Needham,J 1925 Science,Religion and Reality. The Macmilan Company
    Roof, Wade Clark 1985“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in Religion,”in The Sacred in a Secular Age, Phillip E.Hammond(ed.), 75-8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piro, Melford E. 1982 Buddhism and Society. 2n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ark, Rodney 1999“Secularization, R.I.P.,”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60, no.:3, Pp.: 249-273.
    Warner R. S. 1993 "Work in progress 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relig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1044-93
    Wilson, B. 1976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s of Relig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①本部分来自中华文史网部分资料根据黄启臣所撰写的历史材料改编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QSYJ/ZTYJ/GATZT/08/06/2004/6588.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