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咒语、图象与法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致力于阐释佛教中以念诵真言陀罗尼咒为特征的密教与中晚唐文学之间的交涉。盛中唐时代密宗的崛起与兴盛推动了密教在唐帝国的传播,对中晚唐时代的宗教、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中晚唐文学领域的诸多创作都受到密教的影响,尤其是神怪小说方面,保存了大量密教咒语、法术的故事记载。密教传法的显著特征即通过咒语、图像和各类仪轨进行,因此本论文以此为题来展开叙述。
     首先,探讨盛唐至晚唐时代士大夫与密教之间的交涉,从盛唐王公士庶的尊仰到中唐阙庭百僚竞相传持密印,再到晚唐与士族阶层的疏远,两者之间的交涉也经历了从兴起、鼎盛然后衰微的历史演变。
     其次,阐述密教图像、咒语与中晚唐诗歌之间的关系,突破前辈藩篱,结合密宗历史与艺术,梳理韩愈诗歌,证实密宗意象在韩愈诗歌中的表现,并进一步指出中唐韩孟诗派险怪诗风的审美与密宗狂怪、丑恶的形象在美学上极吻合,也可看出时代审美趣味、诗歌创作的意象与宗教之间的某种渊源。
     再次,考察密教仪轨、咒语、法术与中晚唐小说的关系,它是本论文最核心的部分之一。通过分析《广异记》、《纪闻》、《玄怪录》、《通幽记》、《酉阳杂俎》、《传奇》、《仙传拾遗》等诸多中晚唐重要小说集中的密教故事,说明密教咒语法术小说是中晚唐神怪文学的重要代表,其类型可以包括密宗与道家斗法、密僧祈雨与降蛇、密咒驱鬼治病、役使鬼神、预测祸福等等。密宗与剑侠小说的讨论其实是小说篇的延续,笔者通过考察得出,剑侠小说是佛道两教腾空飞行、变化与丹药各类法术共同推进的结果,密宗成就剑法在其中也扮演了某种推动角色。
     最后,本论文将通过三个篇章的个案研究来阐释密教信仰与中晚唐文学艺术之关系,分别以流行的密教信仰——尊胜陀罗尼经幢、千手眼观音和毗沙门天王为中心,重在探讨信仰的缘起,叙述各自的绘画和造像艺术,最后综合探究其在中晚唐文学中的体现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
     通过本论文的阐释可知,密教的兴盛与传播对中晚唐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唐诗歌险怪一路的风格很可能渊源自密教艺术的传播,咒语与法术事实上它也是中国神怪小说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毗沙门天王及其二太子独健、三太子哪吒等人物最终演变成为《封神榜》和《西游记》等小说中的精彩角色。总之,在中晚唐的文艺世界中,密教图像、咒语与法术的渗透促进了文学的变革与繁荣。
This dissertation probes int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teric Buddhism which is presented by Mantra Dharani and the literature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 Dynasty.The rise of Esoteric school and its prosperity in the climax of Tang Dynasty helped spread the Esoteric Buddhism in the empire,also,it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ligion,art and literature of the Mid and Late Tang.
     In the literary field of the Mid and Late Tang,many creative work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Esoteric Buddhism,especially the fictions on deities and monsters.They had large amount of Dharani and magic stories of Esoteric Buddhism.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Esoteric Buddhism' s prevalence were to be promoted by the Abracadabra,images and different sorts of ritual.The following eight chapters will elaborate this respectively.
     First of all,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find 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cholar-bureaucrats and Esoteric Buddhism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From the scholar-bureaucrats' s admiration in the climax of Tang Dynasty,to the worship of the Esoteric Buddhism among scholar-bureaucrats in the Mid Tang,then to the stragement in the Late Tang,the relationship has historically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ising, prosperity and fading.
     Secondly,we can find out som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literary taste of the age,the mood of the poem and religions by explaining the co-relation among Soteric Buddhist images,Dharani,and poetry of the Mid and Late Tang,which will depict how the image of Esoteric Buddhism was used in Han Yu's poems by analyzing them through a historicalaesthetics review of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aste of Han & Meng School is commensurate with the monsters and frightening images in Esoteric Buddhism,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previous studies.
     Also,the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 ritual, Abracadabra,magic Esoteric Buddhism and fiction is one of the core parts of the paper.By analyzing the stories about Esoteric Buddhism in many important fictions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such as Guang Yi Ji(广异记),Ji Wen(纪闻),Xuan Guai Lu(玄怪录),Tong You Ji(通幽记),You Yang Za Zu(酉阳杂俎),Chuan Qi(传奇),Xian Zhuan Ski Yi(仙传拾遗) and so on, the dissertation argue that the fictions about dharaoi and magic of Esoteric Buddhism ar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orks on deities and monsters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whose themes include the magic struggle between Esoteric Buddhism and Daoism,the pray for rain by the monastics of Esoteric Buddhism and the imprisonment of the snakes,cury of sickness and driving deities and monsters by the dharaoi,forture telling and so on.Actually,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Esoteric school and fiction about Swordsmen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reseach on Esoteric Buddhism and fiction. From my study,fiction about Swordsmen originated magic fligt, transformation,medicine and others kinds of magic in Buddhism and Daoism, also,the Esoteric school's sword plays some kind of promotional role.
     Finally,this dissertation explains the co-relation between the Esoteric Buddhism and literature,art in the Mid and Late Tang by the cases in the last four chapters,in which Usnisa-vijaya-Dharani,the Thousand-Armed Avalokitesvara and Vaisravana are the main focus.This dissertation will place more emphasis on the origin of Buddhism and the description of painting and scripture,and finally find out how they are embodied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d and Late Tang and how they accelerated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In conclusion,it is reasonable to believe that that the prosperity and prevalence of Esoteric Buddhism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d and Late Tang.Maybe the style of the poetry in the Mid Tang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spread of the art of Esoteric Buddhism.Actually, Abracadabra and magic are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Novel on deities and monsters.For example,Vaisravana,his second son DuJian(独健)and his third son Nalakuvara finally become important characters in the The Legend of Deification(封神榜)and Record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All in all,the pervasion of images,Dharani and magics of Esoteric Buddhism has promoted the revolution and flourish of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ry area of Mid and Late Tang.
引文
[1]笔者试略举禅宗与文学研究的着述如下: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黎明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1978年版;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谢思炜《禅宗与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李淼《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丽文公司,1993年版:萧丽华《唐代诗歌与禅学》,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张晶《禅与唐宋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版;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禅宗与诗歌方面的研究论文更是浩瀚乎难见端倪,无能详述。佛教与文学的总体性研究则可参见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胡遂《佛教与晚唐诗》,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个案研究如谭朝炎《红尘佛道觅辋川:王维的主体性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壮鹰《禅与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日本欧美方面的研究可参见蒋寅(20世纪海外唐代文学研究一瞥》,《求索》2001年5期,第96-100页。谈论禅宗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难以穷尽。禅学已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性的“显学”之一。
    [2]黄心川《佛教与道教》,《中华佛学学报》1999年第12期,第205页。
    [1]Glen Dudbridge,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 ang China:a Reading ofTai Fu' s Kuang-i Ch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72.
    [2]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 ang China:a Reading of Tai Fu' s Kuang-i Chi,p.72.
    [1]参见[日]赖富本宏《中国密教》,东京中央公论社,1988年版,第307-309页。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aurice)《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3]C.Mackenzie Brown."Purina as Scripture:From Sound to Image of the Holy Word in the Hindu Tradition",History of Religions,Vol.26,No.1.(Aug.,1986),pp.68.
    [4]《高僧传》卷九《晋邺中竺佛图澄传》,(梁)慧皎撰,汤用彤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5页。
    [5]《高僧传》卷二《晋河西昙无谶传》,第76-81页。
    [6](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六,《大正藏》卷五五,第544页中。
    [1]南朝梁以前僧侣诵咒的情况可参考[日]直海玄哲《〈高僧传〉の咒》,《东洋史园》第33号,第32-48页。
    [2]详见[英]渥德尔(Warder,A.K)《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50-458页。
    [3](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一《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传》,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页。
    [4](唐)海云《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卷二,《大正藏》卷五一.第786页中栏。另可参阅旧1平井宥庆《善无畏と金刚智》,《丰山学报》(卷二八、二九),1984年版。
    [5]《密教发达志》卷三,第353页。
    [1]金克木《〈天竺诗文〉序》,《天竺诗文》(《梵竺庐集(乙)》),江西教百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日]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卷一,北京图书馆影印,2001年版,第5页。
    [3]可参考日本密教辞典编纂会编《密教大辞典》卷五,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增订新版共六卷),1979年10月版,第2345上栏、中栏。关于咒语的功能研究可参看西方学者的经典论文Jan Gonda,”The Indian Mantra),"in his Selected Studies,vol.4,HistoryqfAncientIndian Religion(Leiden:Brill,1975),pp.248-301;另外Agehananda Bharati,The Tantric Tradition,Garden City,N.J.:AnchoL 1 970;又如Harvey P.Alper,ed.,Understanding Mantra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密教咒术的法文著述Michel Strickmann,Mantras at mandarins.Le Bouddhisme tantrique en Chine,Paris:Gallimard,1996.
    [4]《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七,《大正藏》卷五五,第893页下。此心经咒的研究可以参见Donald S.Lopez,Jr.“Inscribing the Bodhisattva's Speech:On the Heart Sutra's Mantra",History of Religions,Vol.29,No.4.(May,1990),pp.351-372.
    [5]《太平经合校》卷五○,王明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1页。
    [6]《法苑珠林校注》卷六○《咒术篇》,(唐)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773-1774页。
    [1][日]松有长庆《密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81年第二次印刷版,第83-92页。
    [2]《密教经典成立史论》,第93-111页。
    [3]《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一,《大正藏》卷三九,第579页。
    [4]《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卷一,《大正藏》卷三二,第574页中栏。
    [5]《大正藏》卷一八,第898页中栏。
    [6]《大正藏》卷一八,第287页下栏、第288页上。
    [7]日本学者也有多部关于中国咒术的著作,可资参考的书籍如[日]泽田瑞穗《中国0咒法》,东京平河出版社,1990年版;[日]相田洋《中国中世0民众文化:咒术、规范、反乱》,福冈中国书店,1994年版;[日]松元浩一《中国の呪术》,东京大修馆书店,2001年版。
    [8][日]圆珍《上智慧轮三藏书》.见《行历抄校注》,白化文,李鼎霞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1]《大正藏》卷二○,第129页下。
    [2]《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一,《大正藏》卷五二,第827页下。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0页中。
    [4](唐)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大正藏》卷五○,第291页中。
    [5]《中国佛教经论序跋》(第一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页。
    [6](唐)混伦翁《大唐东京大广福寺故金刚三藏塔铭并序》,陈尚君师辑校《全唐文补编》卷三五,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27页。
    [7]《高僧传》卷一《唐洛京广福寺金刚智传》,第4页。据《旧唐书》卷九十五(列传四十五)载:“一子瑾,封河东郡王,官至太仆卿。冒于酒色,竟暴卒,赠太子少师。”
    [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1](唐)惠林《一切经音义》卷一○,《大正藏》卷五四,第367页中。
    [2]《一切经音义》卷一○,《大正藏》卷五四,第369页中。
    [3]《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65页中。
    [4]如日本学者佐和隆研《密教美术论》,京都便利堂,1969年版;演田隆《曼荼罗の世界:密教绘画の展开》,柬京美术出版社,1971年版。两书都是密教图像方面的专著。
    [5]《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64页中。
    [6]《密宗概论》,第7页。
    [7]李世杰《密教哲学大纲》,载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1册《密宗概论》,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8][法]保罗·普帕尔《宗教》.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页。
    [1]密教诸部象征世界的研究可参见[日]八田幸雄《密教の象徵世界》柬京平河出版社,1989。该书以丰富的图像结合文字详细阐述了密教胎藏界、金刚界以及遍知部、持明部、観音部(莲花部)、金刚部、文殊部、阴盖障部、地葳部、虚空葳部、释迦部、天部诸尊等诸多密教尊像丰富而复杂的象征世界。
    [2][德]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2页。
    [3][日]栂尾祥云《曼荼罗の研究》,临川书店,1982年再版。转引自吴立民、韩金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0月,第261页。
    [4]《常晓和尚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71页上。
    [5]参见程学华《唐贴金画彩石刻造像》,《文物》,1961年第7期,第61-63页;金申《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34-39页;胡永炎《安国寺遗址盛唐像--长安风格(5)》,《艺术家》,2002年第1期,第226-228页。
    [1]颜娟英《盛唐玄宗朝佛教艺术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6集第2分,1995年,592-596页。
    [2][美]拉·莫阿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版,第106页。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一,《大正藏》卷五二,第830页上栏。
    [1]李世杰《密教概论》,载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1册《密宗概论》,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2]《密宗概论》,第4页。
    [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70-171页。
    [4][德]黑格尔《宗教哲学》,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174页。
    [1]#12
    [1](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七,钱钟连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0-281页。
    [2]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韩愈〈南山诗〉与密宗“曼荼罗画”》,《古代文学佛教溯缘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9-164页。
    [3]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2-79页。
    [4]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载《敦煌密教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1-343页。
    [6]《海日楼札从》卷五《成就剑法》,第220页。
    [7]台静农《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载《台静农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6页。此文原载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第13卷第1期(1975年1月)。
    [8]钱仲联《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77-478页。
    [1]见《文史杂志》,1999年第4期,第29-30页。
    [2]夏广兴《密宗与唐五代文学创作--密宗成就剑法及密宗民俗信仰对小说创作之影响散论》,载《古籍研究》(上),2004年,第201-210页。
    [3]龙延《唐代剑侠传奇的宗教文化渊源考辩》,《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3期,第61-64页。
    [4]萧登福《道教及佛教密宗术法中之剑与镜》,载萧氏《道教与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36页;李宜芳《唐代剑侠形象的道教意涵--以〈太平广记〉文本为中心》,《北台国文学报》第2期,2005年,第75-91页。
    [5]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台湾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05-114页。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199页。
    [6]张乘健《〈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史实考原》,《文史》第38辑,1994年,第55-77页。
    [7]萧登福《西游人物溯源--沙悟净与密教中的深沙大神》,载《道教与民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第537-562页。
    [8][荷兰]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91页。
    [9]周一良《唐代密教》,第327页。
    [1]陆永峰《“马郎妇”事典考论--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三辑),巴蜀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7页。刘芳《佛教故事“延州妇人”在宋元佛教史著述中的书写》,《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总第75期),第99-104页。
    [2]《周勋初文集》卷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1]可参考梅氏的两部著作[美]梅维恒《唐代变文》(上),杨继东、陈引驰译,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2月版,第93一166页。(Marir,H.Victor,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A Study of the buddhist Contribut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Drama in China,Harvard press,1989.)[美]梅维恒.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M].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Marir,H.Victor,Painting and Performanece:Chinese Picture Recitation and its India Genesis,Universtity of Hawaii,1988.)
    [2]Daniel L.Overmyer,"History,Texts and Fieldwork:A Combin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Paper delivered at the workshop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Sun Moon Lake,Taiwan,July,1998.
    [1]可参考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2]可参考张弓《唐代的内道场与内道场僧团》,《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3期,第81-89页。
    [3](唐)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大正藏》五○,第291页中。
    [4](唐)崔牧《〈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序》,《全唐文补编》卷三二,第74页。
    [5]《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1页中。
    [6]#12
    [1]《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8页。
    [2]#12
    [3](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四,《大正藏》卷五五,第876页中。
    [4](唐)混伦翁《大唐东京大广福寺故金刚三藏塔铭并序》,《全唐文补编》卷三五,第427页。
    [5]《大正藏》卷五五,第372页下。
    [6]《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6页。
    [7]《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4页。
    [8](唐)李隆基《大慧禅师一行碑铭并序》,《全唐文补编》之《全唐文再补》卷二,第2102页。
    [1](唐)李华《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大正藏》卷五○,第290页下。(《李遐叔文集》卷二,见《文渊阁景印四库全书》第一○七三册,第387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五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88页上。
    [3]《全唐文补编》卷三二,第375页。
    [4]生平考证可参见傅璇琮《中国最早两位翰林学士考论--吕向、尹愔传论》,《文献》,2002年第4期,第60-75页。
    [5]《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版,第页。
    [6]《全唐文》卷四五五,第4648页下。
    [7](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七引韦述《集贤注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唐)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二,《大正藏》卷55,第765页上。
    [2]《权载之文集》卷二八,《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大兴朱氏刊本。
    [3]《有唐薛氏故夫人实信优婆姨未曾有功德塔铭并序》,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1479页。
    [4]《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二年(767),中华书局校点本,1956年版。
    [5]《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6页。
    [6]《全唐诗》卷七九五,中华书局校点本,1960年版,第8945页。
    [7]《旧唐书》卷一○八《杜鸿渐传》,第3284页。
    [8](北宋)陈思《宝刻从编》卷八引《京兆金石录》载:“《唐注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杜鸿渐注,徐浩八分书。”
    [1]《王维集校注》卷三,(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6页。
    [2]《全唐诗》卷一二九,第1317页。
    [3]《王维集校注》卷三,第258页。
    [4]唐代文学士人与梵文之间的一些问题可参考周广荣《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宗教文化出版杜,2004年版.第333-363页。
    [5]周一良《唐代密宗》,钱文忠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147页。
    [1]杨作龙,赵水森主编,郭茂育袁万坤吴涛赵振华副主编《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一书中《唐苑成墓志考释》(附录文及墓志拓片),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释读者结合文献详细考读了苑咸的生平事迹。然于佛教一处未能尽善,其句读为“公于西方教深,入总持秘密之行”,实则误也,当作“公于西方教,深入总持秘密之行”。
    [2](唐)不空《总释陀罗尼义赞》卷一,《大正藏》卷一八,第898页中。
    [3](唐)行琳《<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序》,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编《房山石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4]《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第156页。
    [5]《旧唐书》卷一○六《李林甫传》,第3240页。
    [6]《王维焦校注》卷二,第114-115页。
    [1]《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第6页。
    [2]《全唐文补编》卷三一,第373页。
    [3]《全唐文补编》卷三一,第373页。
    [4]《宋高僧传》卷十五《唐京兆安国寺乘如传》,第367-368页。
    [5]《王维集校注》卷十二,第1149页。
    [1]《王维集校注》卷十二,第1157页。
    [2]金刚智译《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卷一,《大正藏》卷二○,第213页中。
    [3][日]小林太市郎《王维口の生涯と艺术》,《小林太市郎著作集》卷四,京都:讲谈社,1974年。该书是目前最全面地从艺术史角度谈谈王维诗画艺术、《辋川集》与辋川图等重大文学问题的著书。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五,第845页下。
    [2]《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2页下。
    [3](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五,《大正藏》卷五五,第881页中。
    [4]密宗三大士的历史可参考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264页。
    [5]《周勋初文集》卷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6]《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五,《大正藏》卷五五,第881页中。
    [7]《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3页中。
    [1]《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唐)刘长卿撰,储仲君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56页。该首诗存疑,一作皇甫冉诗。《文苑英华》卷二一九又收入张南史名下,并题作《秋夜闻雁寄南十五适兼呈空和尚》,作者及题目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
    [2]《周勋初文集》卷四,第91页。
    [3]可参阅[日]岩崎日出男《不空三藏と哥舒翰》,《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三十四卷第2号,1986年版,第514-517页。该文详细考察了哥舒翰与不空三藏传法之间的关系。
    [1]《宋高僧传》卷二《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传》,第49页。
    [2]《旧唐书》卷一一八《王缙传》,第3417页。
    [3]《宋高僧传》卷一五《唐京师西明寺圆照传》,第377页。
    [4]唐代帝王与佛教之交涉可参阅[美]史丹利·外因斯坦(Stanley Weinstein)《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buddhism under the T'ang),释依法译,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6月。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大正藏》卷五二,第836页中。
    [2]《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二,第293页中。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4页上。
    [4]《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62页下。
    [5]《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4页中。
    [1]参考不空的专项研究Orlando,Raffaello."A Study of Chinese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life of the Tantric Buddhist Patria Amoghavajra(A.D.706-774)."Ph.D.diss.Princeton University.1981.
    [2]《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5页上。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五,《大正藏》卷五二.第852页中。
    [4]《权载之文集》卷二九。
    [5]《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1页下。
    [6]《大正藏》卷五一,第785页中。
    [7]《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修订校注,周一良审阅,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83、384页。
    [1]可参考严耀中《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佛学研究》,2004年版,第160-167页。
    [2]《旧唐书》卷一一八《王缙传》,第3417页。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十二,第849页下。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十二,第849页下。
    [2]《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唐故大德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肃国公大兴善寺广智三藏和上之碑》,《大正藏》卷五二,第849页中。
    [3]《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755页上。
    [4]《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二,第850页上。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五,《大正藏》卷五二,第853页上。
    [2]《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大正藏》卷五十二,第860中。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大正藏》卷五十二,第860中。
    [4]《全唐文》卷三六六,第3722页下。
    [5]徐浩事迹可参见朱关田《徐浩事迹系年》,见朱氏《唐代书法考评》,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8-120页;朱关田《徐浩书迹考略》,见朱氏《唐代书法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312页。
    [6]《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755页下。
    [7](宋)陈思《宝刻丛编》卷七载徐浩撰并书《唐大兴善寺一行禅师真赞》(清光绪十四年吴兴陆氏十万卷楼刊本)。
    [1]《全唐文》卷四五五,第4648页上。
    [2]《新唐书》卷四九《百官四(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306页。
    [3]《大唐故火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4页下。
    [4]《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4页中。
    [5]《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四,第844页中。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五,《大正藏》卷五二,第853页中。
    [2]《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5页下。
    [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举贡三》等书多载杜黄裳录取尹枢之事。《登科记考》卷十二云:“贞元七年,进士三十人,尹枢,状元。知贡举:礼部侍郎杜黄裳。”
    [4]《旧唐书》卷一四七《杜黄裳传》,第3974页。
    [5]参见傅璇琮《唐永贞年间翰林学士考论》2001年第3期,《中国文化研究》,第93-100页。
    [6]《旧唐书》卷一三五《韦执谊传》,第3732页。
    [1](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七《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4页。
    [2]韦执谊生平的基本考证可见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296页。胡文也未能注意到贞元六年杜、韦两人同诣惠果学持念之事。另外,作为贞元朝时期的重要士大夫,杜、韦两位的密宗信仰是否会影响到文学的趋向呢?
    [3]《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下)》,第369页。
    [4]《资治通鉴》卷二三三《唐纪四九》,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7520页。
    [5]《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5页下。
    [1]《全唐文补编》卷五六,第686页。
    [2]《大正藏》卷○,第203页上。
    [3]《李遐叔文集》卷二,《文渊阁景印四库全书》本第一○七二册,第394页下、第395页上。
    [1]《大正藏》卷二○,第203页上。
    [2]《大正藏》卷二○,第196页中。
    [3]《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二《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第1466页。
    [4]《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大正藏》卷五五,第367页中。
    [5]《续古今译经图纪》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370页下、第371页上。
    [1]《宋高僧传》卷三《唐洛京长寿寺菩提流志传》,第43页。
    [2]《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五,《大正藏》卷五五,第885页上。
    [3]佛教《仁王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诸多关注,尤其是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奥泽奇教授就此有专著,详细讨论佛教密宗借助重译《仁王经》为护国政治思想与仪轨服务。详见Charles D.Orzech(1998).Politics and Transcendent Wisdom:the 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Park,P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另外Charles D.Orzech.“Puns on the Humane King:Analogy and Application in an East Asian Apocryph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09,No.1.(Jan.-Mar.,1989),pp.17-24.
    [4]《旧唐书》卷一一九《常衮传》,第3445-3446页。
    [5]《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第3419页。
    [6]《续一切经音义》卷七,《大正藏》卷五四,第963页。
    [1]均见《大正藏》卷一九,第519页下。
    [2]《宋高僧传》卷三《唐大圣千福寺飞锡传》,第48页。
    [3]《全唐文》卷四五七,第4675—4676页。事迹具今人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一),见《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
    [4]《大正藏》卷五一,第846页中。
    [5]《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七,《大正藏》卷五五,第891页下。
    [6]《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七,《大正藏》卷五五,第893页上。
    [1]《弘法大师全集》第一册,祖风宣扬会编,吉川弘文馆,1910年版,第41-42页。
    [2]本传见《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755页下栏、第756页上栏。
    [3]《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七,《大正藏》卷五五,第892页上栏。
    [4](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九,金文明校证,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版,第156页。
    [5]《宋高僧传》卷三《唐醴泉寺般若传》,第49页。
    [6]转引自张弓《唐代译场的儒臣参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2期,第53页。
    [7]笔者按。《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也是般若所译,该经主要讲述瑜伽秘密法门。
    [1]《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大正藏》卷三,第329页中。
    [2]《权载之文集》卷四六。
    [3]《宋高僧传》卷二○《唐婺州金华山神暄传》,第517页。
    [4]#12
    [5]《旧唐书》卷一四九《权德舆传》,第4005页。
    [1]《全唐文》卷四五五《答权载之书》,第4644页下。权德舆文学的研究可参见蒋寅《大历诗人研究》第八章《权德舆年谱略稿》,第九章《权德舆作品系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
    [2]《权载之文集》卷二九《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并序)》。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二,第845页上栏。
    [1]《权载之文集》卷二八。
    [2](唐)海云《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卷一,《大正藏》卷五一,第784页上。
    [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第357页。
    [4]笔者按:“仪同”是代宗追封金刚智为“开府仪同三司”,不空《谢赠故金刚三藏官号等表一首》中引制锡“故大和上金刚三藏,可赠开府仪同三司,仍赠号大弘教三藏”。(《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萧国”是不空封号,如权德舆文中称“代宗授以特进鸿胪卿,赐号大广智三藏,既以众生病为病,认卧内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
    [1]《佛祖统纪》卷四○云:“若肃宗者,可谓知尊释氏,深识大体者矣。召沙门子邻入禁中讲经,赐紫服充供奉。”(《大正藏》卷四九,第376页中、下)
    [2]《宋高僧传》卷三《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传》,第48-49页。
    [3]《权载之文集》卷二八。
    [4]《旧唐书》卷一七七《裴休传》,第4594页。
    [1]《全唐文》卷七四三,第7695页上。
    [2]《释氏稽古略》卷三,《大正藏》卷四九,第831页中。
    [3]可参考金申《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34-39页。
    [4]《金石录》卷九载有“《唐大圣舍利塔铭》,张仲素撰,沈传师正书,元和十四年二月”。
    [5]《宋高僧传》卷二五《唐越州诸暨保寿院神智传》,第639页。
    [1]《全唐文》卷五二九,第5375页下、第5376页上。
    [1]《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59页下。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一,第111页。
    [3]《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93页中。
    [4]日本如意轮观音图象可参考[日]井上一稔 着编《如意轮观音像·马头观音像》,《日本の美術》第312号,至文堂,1992年第1-81页。
    [5]研究参见[日]吉井和夫《苏东坡と写经:<般若心经>、<如意轮陀罗尼经>》,《西山学报》第48卷,2000年,第107-127页。
    [1][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41页。
    [2]据《慈觉大师在唐送进录》卷一载《法华经略疏》三卷(上、中、下,弘文馆大学士王缙撰)(《大正藏》卷五五,第1077页)
    [3]《旧唐书》卷一一八《王缙传》,第3417页。
    [4]《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零,第293页下。当时不空大兴善 寺的弟子秀严、惠胜、慧朗等所作《进造文殊阁状》中详细列目了造阁所用的巨大开支。(参见《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五,《大正藏》卷五二,第851页中)
    [1]《宋高僧传》卷二一《唐五台山清凉寺道义传》,第538页。
    [2]《旧唐书》卷一一八《王缙传》,第3418页。
    [3]圆仁至该寺坚固菩萨院,与汾州遍台供养主僧义圆共同瞻礼金阁大圣文殊菩萨,该阁共九间,三层,高百余尺:“壁屋檐椽柱无处不画。内外庄严,尽世珍异。……次上第二层,礼金刚顶瑜伽五佛像。斯之不空三藏为国所造,依天竺那烂陀寺样作,每佛各有二协士,并于板坛上列置。次登第三层,礼顶轮王瑜伽会五佛金像,每佛各一协士菩萨。二菩萨作合掌像在佛面前,向南立。佛菩萨手印容貌与第二层像各异。粉壁内面画诸尊曼荼罗,填色未了,是亦不空三藏为国所造。”下文殊阁后,圆仁再去了含光所开设的持念曼茶罗道场:“次开持念曼荼罗道场,礼拜尊像。此则不空三藏弟子含光为令李家昌运长远,奉敕持念修法之道场。”此两处所展现的都是不空一系弘扬密宗的遗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第299、300页)
    [4]相关研究可参见[日]平井宥庆《五台山と密教--不空と金阁寺》,《丰山教学大会纪要》第14卷,1986年.第5-24页。[日]千叶照观《不空の密教と金阁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5卷第2号,1987年版,第674-676页。
    [5]《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大正藏》卷五五,第887页上。
    [6]《宋高僧传》卷五《唐京师兴善寺潜真传》,第104页。
    [7]《宋高僧传》卷五《唐京师兴善寺潜真传》,第104页。
    [1]高适《赠任华》:“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高适集》,孙钦善 校注,1984年2月版,第160页)
    [1]《全唐文》卷三七六,第3824页。
    [2]《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三,《大正藏》卷五五,第867页中。
    [3]对随求菩萨真言陀罗尼的信仰也是密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晚唐社会的僧俗各界都十分流行此一信仰。可参见 马世长《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图像的初步考察》,《唐研究》卷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579页。另见 黄阳兴《略论唐宋时期的“随求”信仰》(上篇、下篇),《普门学报》(台湾)第34、35期(2006年),拙文结合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历史遗迹等诸多方面材料详细论述了唐宋时代大随求信仰的状况。
    [4]《大正藏》卷一九,第415页上、中。又载《全唐文补编》之《全唐文再补》卷八,第2377页。
    [1]《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80页上。
    [2]《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大正藏》卷五五,第759页中。《全唐文补编》卷五四,第649页。
    [3]《全唐文》卷五三○,第5381页下。
    [4]《大正藏》卷五四,第311页下。
    [5]《大正藏》卷五四,第311页下。
    [6]《大正藏》卷五四,第312页上。
    [1]《全唐文》卷九六六《请申禁僧尼奏》,第10032页下、第10033页上。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第408页。
    [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四,第440页。
    [4](唐)行琳《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序》,《房山石经》第28册,中国佛教协会编,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页。
    [5]《祖堂集》卷六《投子和尚》,第204页。
    [6]《苏轼文集》卷十二,(宋)苏轼 撰,孔凡礼 点校,中华书局,第385页。
    [1]《道藏》卷九,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书店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346页上、中。
    [2]《道藏》卷三二,第166页中。
    [3]可参看[日]今井净圆《智慧轮と法门寺》,《密教学研究》第34号,2002年,第7-10页。
    [4]以上四位参与主持法门寺佛骨迎请僧师从两任僧录的灵晏,而灵晏就是崇福寺五部持念僧广济和尚传法弟子,善讽诵诸真言。(录文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中○五七《大唐崇福寺故僧录灵晏墓志并序》(弟子内供奉讲论兼应制引驾大德彦楚述 右街福寿寺内道场讲论大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1012页。又 吴纲 主编《全唐文补遗》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64页。墓志拓本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92年,第142页。)
    [5](唐)康骈《剧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9页。
    [1]周绍良,赵超 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8-1109页。
    [2]《我大唐故天平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郓曹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持节郓州诸军事兼郓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司徒杨汉公夫人越国太夫人韦氏(嫒)墓志铭并序》,《全唐文补遗》第六辑,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3]《宋高僧传》卷六《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第131页。
    [4]《旧唐书》卷一一六七《段成式传》,第4369页。
    [5]关于《酉阳杂俎》与佛教的关系可参看 夏广文《段成式<酉阳杂俎>与佛教》,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第11-16页。
    [6]《全唐诗》卷五八四,第页。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二《自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6页。
    [2](唐五代)杜光庭《北梦锁言》卷三《薛保逊轻薄》,贾二强 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1页。
    [3]《北梦琐言》卷九《李涪尚书改切韵》,第198页。
    [4]《大正藏》卷三九,第580页中。
    [1]《全唐文》卷七八七,第8235页上。
    [2]关于毗沙门天与密宗的关系可参看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363-369页;严耀中《护教与护国--毗沙门天王崇拜述论》,载《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209页。
    [3]《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下),第602-608页。
    [4]《全唐文》卷八○六,第8473页下。
    [5]侯圭是晚唐著名的文士,因光明之难随僖宗入蜀,笔者据一些诗歌题名考知,侯氏大概历官国子监博士、中书舍人、“侍郎”,以散骑常侍致仕,尤以赋闻,与李洞、罗隐、黄滔等文士皆相交,尤其与李洞交厚,三人寄赠侯氏诗歌收于《全唐诗》。可参考见彭万隆《黄滔行年考》,载彭氏《唐五代诗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365-378页。文中有关于侯圭的简单说明。
    [6]《宋高僧传》卷二六《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传》,第667页。
    [7]《宋高僧传》卷三○《后唐灵州广祸寺无迹传》,第752-753页。
    [1]《中国密教史》,第337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50-382页。
    [3]颜廷亮《有关张球生平及其著作的一件新见文献--<《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序>校录及其他》,《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第101-104页。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一,《大正藏》卷五二,第829页中。
    [2]可参看[日]向井 隆健《不空三葴の文殊菩萨信仰》,《大正大学研究纪要》(佛教学部 文学部),第70卷,1985年2月。第145-167页。西方学者东亚文殊信仰研究则见Birnbaum,Raoul.Studies on the Mysteries of ManjusrI:A Group of East Asian Mandalas and their Traditional Symbolism,Boulder: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Monograph No.2.1983.pp.7-38.
    [3]《总释陀罗尼义赞》卷一,《大正藏》卷18,第898页中。
    [4]周一良《中国的梵文研究》,见《唐代密宗》,第145页。
    [5]《颜真卿文集》卷三,《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锡山安氏馆刊本。颜真卿《天下放生池碑铭》可以说也是与密教有很深的关系,文中载“以乾元二年太岁己亥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郎将史元琮、中使张庭玉,奉明诏,布德音。”在南方各州共建放生池八十一处,史元琮即是一直跟随不空学法的李元琮,李是后来赐姓。乾元二年(759)不空与肃宗之间往来已十分密切,不空内道场中建立灌顶,而且也获准开始翻译密教典籍。颜氏碑文盛赞肃宗建池功德云:“虽流水救涸、宝胜称名,盖事止子当时,尚介祉于终古。岂若我今日,动者、植者、水居、陆居,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乘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文中的“宝胜”是南方宝生佛称名,五部中表佛平等性智,故所置放生池皆在南方:“始于洋州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西诸道,讫于升州之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带郭,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至德元年(756),肃宗“一夕梦沙门身金色,诵宝胜如来”(《佛祖统纪》卷四○,《大正藏》卷四九,第376页上)乾元元年(758)九月,不空曾向肃宗献虎魄宝生如来像一躯并梵书大随求陀罗尼一本(大随求菩萨是宝生如来化身),愿供养持带,不空奏书中“陛下允膺宝祚,像有宝生之名”、“陛下威降万国,谨案金刚顶经,一切如来成等正觉,皆受宝生灌顶”云云,肃宗有“诸佛仪形,优昙希现;如来密藏,神咒难思”云云。(《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一,《大正藏》卷五二,第829页中)肃宗置放生池时乾元二年春三月,颜氏文即撰于此时。应颜氏之请.肃宗欣然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颜氏铭文云:“流水长者,徒称往昔;宝胜如来,畴庸允格。德力无竞,慈悲孔硕;相时传闻,尚赖弘益。”事实上,颜氏碑文都是赞扬肃宗置放生池功德更胜与宝生如来,立碑纪德,肃宗如何能不欣慰呢?颜氏文中“乘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正是密教的核心精神,所以大致可以相信,肃宗南方置放生池似乎是在行宝生如来救度之法,此举又无疑与当时活跃的不空密宗僧团紧密联系,很可能即来自不空僧团的奏请。
    [6]《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0页中。
    [1]Kenneth Ch' en,Buddhism in China:A Historical Surve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4,p.389.
    [1]《白居易文集》卷二三《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第1532页。
    [2](清)叶燮《已畦集》卷八《百家诗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44册,齐鲁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3]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3-169页。
    [4]参见 吴湘州《中唐诗文新变》,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1]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1]《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六,(唐)韩愈 撰,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84-685页。
    [2]《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六,第699页。
    [3][德]布莱丁格《批判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
    [4](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见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8页。
    [5]《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六,第699页。
    [1]《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第333页。
    [2]《大正藏》卷九,第440页下。
    [3]《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第13页。事实上韩愈文学与道教关系也十分显然,可参见[日]佐中壮《韩愈と丹药》,《历史研究》第3号,1958年;[日]岛一《上清派道教と韩愈·李翱の思想》,《学林》第32期,2000年,第52-86页。
    [4]《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第72页。
    [5]《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第79页。
    [1](金)赵秉文《滏水集》卷一九《答李天英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九○册,第256页。
    [2]转引自 吴文治 编《韩愈资料汇编》,台北学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5页。
    [3](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与赵执信《谈龙录》合刊本),陈迩冬 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4]《石洲诗话》卷一,第35页。
    [1]《玄怪录》卷三,第79-80页。
    [2]《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127-128页。
    [3]《韩昌黎诗集释》卷七,第790页。
    [4]《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二,第249页。
    [5]转引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二诗后附“集说”,第249页。
    [6]《大正藏》卷九,第14页上、中。
    [7]胡适《佛教的翻译文学(上)》,见 胡氏《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29、131页。
    [1]参见[日]藤井明《佛教偈颂与韩愈诗关系考辨》,《杏林大学研究报告》(教养部门),第22卷,2005年,第171-179页。
    [2]《温国司马文正公文集》卷一九《书心经后赠绍鉴》。
    [3]《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八《调张籍》,第989页。
    [4]《司空表圣文集笺校》卷二《题柳柳州集后序》,祖保泉,陶礼天 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5](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德州卢氏雅雨堂刻本。
    [6]饶宗颐《韩愈<南山诗>与县无谶译马鸣<佛所行赞>》,《中国文学报》第19号,1964年,第98-102页。(后改名为《马鸣<佛所行赞>与韩愈<南山诗>》,见饶氏《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版,第313-317页)
    [7]陈允吉《韩愈<南山诗>与密宗曼荼罗》,见《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第162-164页。
    [8]《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九.第979页:《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第1036页。
    [1]《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340页。
    [2]《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第563页。
    [3]《全唐诗》卷五一四,第5868页。
    [4]《全唐诗》卷三三二,第3709页。
    [1]“赫赫”一词常为韩愈用以形容大火之势,又如《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中韩愈有“峨峨云梯翔,赫赫火箭著。连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之句。《陆浑山火》亦有“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之句。
    [2]《刘禹锡集笺证》卷二三,(唐)刘禹锡 撰,瞿蜕国 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45页。
    [3]《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四,第359-360页。
    [4]中国早期太阳与金乌信仰可参见 陈勤建《中国鸟信仰》,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120页。
    [1]《顾况诗集》卷一,第31页。
    [2]《大正藏》卷一四,第259页中。
    [3]《大正藏》卷四四,第625页下。
    [4]《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第171页。
    [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二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4页。
    [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五,方南生 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9页。
    [7]《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六《调张籍》,第666页。
    [1]《广昇记》(与《冥报记》同刊),第192页。
    [2]《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55,第1065页中栏。
    [3]《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55,第1064页中栏。
    [4][日]空海《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卷二,见祖风宣扬会 编《弘法大师全集》第一册,吉川弘文馆,1910年版,第44页。
    [5]《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第384页。
    [6]可参见右图京都醍醐寺内五重塔内所存951年的图绘曼荼罗及其寺院结构图,选自[日]真锅俊男《教王护国寺藏佛真言院两界曼荼罗》,东京平凡社,1977年版,第76页。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大正藏》卷五二,第857页下栏。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第384页。
    [3]#12
    [4]《弘法大师全集》第一册,第41-42页。
    [5](唐)行琳《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序》,《房山石经》第28册,第2页。房山石刻相关研究清见[日]气贺泽保规 编《中国佛教石经の研究--房山云居寺石经营を中心に》,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1996年3月版。
    [6]#12
    [7](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尉迟乙僧》,汪绍楹 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619页。
    [8]《宣和画谱》卷一《阎立本》,卷二《吴道子》。
    [9]《摩诃止观》卷九,《大正藏》卷四六,第56页中。
    [1](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3--14页。
    [2]《益州名画录》,第14页。
    [3](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再版,第32页。
    [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二册,第938-939页。
    [1][日]小林太市郎《佛教艺术の研究》(《小林太市郎著作集》卷七),第104页。
    [2]密教明王的成立在佛教思想和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佛教传播方式的一大转变,参见[日]赖富本宏《明王の成立:その要因と成立过程》,《山田明尔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2000年版,第27-48页。
    [3]周绍良《法苑谈丛》,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26页。
    [4]《大正藏》卷一九,第340页下、第341页上。
    [1]《大正藏》卷一九,第329页上。
    [2]《大正藏》卷一九,第344页上。
    [3]《大正藏》卷二一,第11页中。
    [4]《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46页上。
    [5]《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143页下。
    [6]《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34页中。
    [1]《常晓和尚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71页上。
    [2]《一切经音义》卷四一,《大正藏》卷五四,第579页。
    [3](唐)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一载不空弘法的事迹云:“及肃宗皇帝配天继圣,特奉纶旨,于内道场建立护摩及灌顶法。”(《大正藏》卷五五,第749页下)
    [1]《大正藏》卷三九,第662页中、下。
    [2]白中道《护摩--火坛仪轨》,载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4册《密宗仪轨与图式》,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3](宋)佚名《宣和画谱》,俞剑华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1](清)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3页。
    [2]#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总第93期),第231-262页。青龙寺密宗灌顶道场建筑的具体结构和布局亦可参见Cutter,Robert Joe,"The Mizong Hall of Qinglong Si:Space,Ritual,and Classicism in Tang Architecture",Archives of Asian Art,Vol.44,1991,pp.27-50.
    [2]#12
    [3](唐)顾况《顾况诗集》卷一,赵昌平 点校,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1]《权载之文集》卷六,《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无锡孙氏藏大兴朱氏藏本。
    [2]《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第264页。
    [1](唐)李林甫 等撰《唐六典》卷一四《太医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陈仲夫 点校,第411页。
    [2]《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76页。
    [3]参见 朱瑛石《咒禁博士源流考--兼论宗教对隋唐行政法的影响》,《唐研究》第五卷,1999年,第147-160页。
    [4]分别见《太平广记》卷二一○《画(一)》,第1609页;卷二九二《神(二)》,第2320页;卷三一八《鬼(三)》。第2518-2519页。《广异记》,第40页。
    [5]据于赓哲的研究发现,由于“疟鬼”的肆虐,于是《新菩萨经》、《劝善经》等治疗疾病的伪经也应运而生。(参见《<新菩萨经>、<劝菩经>背后的疾病恐慌》.《南开学报》2006年,第5期,第页)
    [6](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霍松林,胡主佑 点校,1963年版(2006年重印本),第32页。
    [7]《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八,第849-852页。
    [1]《旧唐书》卷一三○,第3617、3630页。
    [2]《旧唐书》卷一三○,第3630页。
    [3]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15页。
    [1]关于中古时期的盂兰盆节研究可参见[美]太史文(Teiser,Stephen F.)《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侯旭东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Teiser,Stephen Frederick..The yu-lan-p'en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n,Ann Arbor,Mich.:UMI,1986.)太史文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此项研究成为中国宗教研究的典范之作。
    [2][日]吉冈义丰《施饿鬼思想の中国的受容》,《道教と佛教》(第一册),第375页。据吉冈氏的考证指出,中国施饿鬼有三大经轨系统,一是盂兰盆节日,一是水陆法会,一是瑜伽焰口。惟瑜伽焰口法事仪礼加注了密教咒术的威力,由于秘密色彩成分浓厚而不为民众所接受,因此传播有限,而盂兰盆节通过目莲救命说唱艺术摄取朴素的孝道思想.水陆法会也因救助孤魂、普渡众生等适合中国民众宗教感情,遂能流行。(《道教と佛教》(第一册),第369-432页)
    [3](宋)李昉 等撰《太平御览》卷三二《时序部(十七)》,中华书局,1960年据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2006年重印本),第152页。
    [4]《大正藏》卷五三,第750页中。
    [5]《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上)》,第5003页。
    [6](唐)杨炯《盈川集》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六五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0页。
    [1]《旧唐书》卷一一八《王缙传》,第3418页。
    [2]《大正藏》卷四九,第378页下。又第451页上。
    [3]《太平广记》卷四二二,第3438页。
    [4]《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第319页。
    [5]#12
    [6]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重要学者[日]长泽利明 曾撰《盂兰盆と施饿鬼会》一文,考证盂兰盆会与瑜伽焰口之间的结合。(载《西郊民俗》第184号,2003年9月,第1-8页)
    [7]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470页上。
    [1]《太平御览》卷三二《时序部(十七)》,第152页。
    [2]《全唐诗》卷三三四,第3751页。
    [3]《全唐诗》卷四六三,第5268页。
    [4]#12
    [1](清)陆心源《唐文续拾》卷八,见《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六五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2]地狱冥道信仰问题可以参见日本学者[日]泽田瑞穗《地狱变--中国の冥界说》,京都:法藏馆,1968年版
    [3]《全唐文》卷六三六,第6424页。
    [4]《全唐诗》卷二五五《赠零陵僧》(一作《怀素上人草书歌》),第2867页。
    [5]《孟东野诗集》卷六,第97页。
    [6]《顾况诗集》卷二,第57页。
    [7]《全唐诗》卷二○四,第2136页。
    [8]《罗隐诗集校注·甲乙集》卷三,潘慧惠 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9]《全唐诗》卷二九三,第3326页。
    [10]《全唐诗》卷二八六,第3271页。
    11 《李商隐诗集疏注》卷下,叶葱奇 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13页。
    12 《全唐诗》卷八六一 许碏《南岳招仙观壁上(题此诗后数日上升)》,第9735页。
    [1]参见 贾晋华《论韩孟集团》,《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1-73页。
    [2]陈友冰《李赞鬼神诗的定量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第80-88页。
    [3]陈允吉《李贺与<楞严经>》,载《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第166-199页。
    [4]《李长吉歌诗汇集》卷四,(唐)李资 撰,(清)王琦 等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82页。
    [5]《全唐诗》卷二四○,第2700-2711页。
    [1]《李长吉歌诗汇集》卷四,第284页。
    [2]萧登福《由佛道两教<受生经>看民间纸钱寄库思想》,见《道教与民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3]《广异记》,第71-72页。
    [4]《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皋》,第220页。
    [5](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二《崔环》(与李复言《续玄怪录》合刊本),程毅中 点校,1982年版,第30页。
    [5]《北梦锁言》卷一二《王潜司徒烧纸钱》,第261页。
    [6](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9页。
    [7]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1]《权载之文集》卷二九,《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本。
    [2]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 编《李商隐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27页。
    [3]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页。
    [4]关于李贺诗歌方面的综合研究可参见 徐传武《李贺论稿》,台中广阳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
    [6]《诗式校注》,(唐)皎然 撰.李壮鹰 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9页。
    [1]《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四《醉赠张秘书》,第391页。
    [1]《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一,《大正藏》卷一九,第611页。
    [2](唐)良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三,《大正藏》卷三三,第515页下。
    [3]《宋高僧传》卷三《系》,第56页。
    [4]金申《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34-39页。安国寺相关研究可参考 胡永炎《安国寺遗址盛唐像--长安风格(5)》,《艺术家》,2002年第1期,第226-228页。
    [5]据[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吉川弘文馆,1996年版,第196-198页)一书《中·晚唐期造像考--盛唐雕刻以降の展开》章考证,该批造像属盛唐末、中唐初,约在不空活动的最晚期,大概760-770年左右,是八世纪长安白大理石佛造像的最后代表作。笔者更同意金申先生的观点,根据安国寺密宗发展之历史,似为中唐后期造像更确切。
    [6]参见[日]越智 淳仁《法门寺四十五尊金刚界曼茶罗の八大明王》,《智山学报》第54号,2005年,第1-19页。
    #12
    [1]金维诺《中国古代佛雕:佛造像样式与风格》,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2]《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卷一,《大正藏》卷二○,第138页中、下。
    [1]《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四,第440页。
    [2]参见 陈允吉《说李贺<秦王饮酒>中的“狞”》,《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第52-53页。《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343页。
    [3]亦可参见 西上胜《“元和体”诗考(上):孟郊·韩愈を中心に》,《言语文化研究》第7卷第1期,1988年,第199-244页。
    [1]《孟东野诗集》卷八,(唐)孟郊 撰,华忱之 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40页。
    [2]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4-185页,第185-207页。
    [3]《李太白文集》卷七,(清)王琦 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06页。
    [4]《宋高僧传》卷一八《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第448-451页。
    [5]僧伽信仰的基本情况可参考[日]牧田谛亮《中国佛教史研究》,大东出版社,1981年版,上册,第321 -329页;1984年版,下册,第28-84页.牧田氏将僧伽信仰与宝志、万回等代表中国的“庶民信仰”。西方学者在讨论僧伽问题时多引用牧田氏的研究,如Bernard Faure,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又Chun-fang Yu(于君方),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2,pp.210-222.最近美国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 黄启江《泗州大圣僧伽传奇新论--宋代佛教居士与僧伽崇拜》(《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9期,2004年,第177-220页)一文,总结前辈学者研究而有所突破。
    [1]见《广川书跋》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三,第11页上、第12页中。
    [2]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gvara,p.528.note 4.
    [3]可参见 刘友竹《<僧伽歌>非伪作辨》,《天府新论》1987年5期,第60-63页。
    [4]《刘禹锡集笺证》卷二九,第949-950页。
    [1]《全唐诗续拾遗》卷二三,见陈尚君师 辑校《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98页。
    [2]《全唐诗续拾遗》卷二十三,见《全唐诗补编》,第998页。
    [3]《刘禹锡集笺证》卷二九,第954页。
    [4]《刘禹锡集笺证》卷二九,第975页。
    [5]《全唐诗》卷二○四《怀素上人草书歌》,第2134页。
    [6]《顾况诗集》卷三,第76页。
    [7]《卢纶诗集校注》卷五,(唐)卢纶 撰,刘初棠 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50页。
    [8]《卢纶诗集校注》卷二,第221页。
    [9]《全唐诗》卷三八四,第4319页。
    [10]《全唐诗》卷二七三,第3082页。
    11 《全唐诗》卷二九九,第3398页。
    [1]《贾岛集校注》,(唐)贾岛 撰,齐文榜 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8页。
    [2]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一○、《五代史补》卷二、《十国春秋》卷九五《徐寅传》等。
    [3]《全唐诗》卷七○九,第8163页。
    [4]《全唐诗》五○三,第5719页。
    [5]《全唐诗》卷八五○,第9623页。
    [1]#12
    [2]《酉阳杂俎》(续集)卷五,第249-250页。
    [3]《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4页。
    [4]《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58页下。
    [5]《宝刻丛编》卷十三《婺州》引《诸道石刻录》载:“《唐俱胝院石幢记》,唐陈孝恭撰,咸通十年(869)八月立。”
    [6]吴师孟《大中祥福禅院记》,见 龙显昭 主编《巴蜀佛教碑文记集成》,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26页。
    [7]《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第253页。
    [1]《全唐诗》卷七四五,第8477页。
    [2](隋)智顗 述,灌顶 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大正藏》卷三三,第258页中。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2页上。
    [4]《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第407页。
    [5]《大正藏》卷七四,第437页上。
    [6]《全唐诗》卷五四九,第6347页。笔者案:此诗一作许浑诗。
    [7]王光汉《许浑与杜牧以外诸人重出诗》,《文献》1997年2期。第23页。
    [8]《张承吉文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北京图书馆藏宋蜀刻本影印,1979年版。
    [9]《全唐诗》卷八○三,第9037页。
    [10]《全唐诗》卷八一一,第9138页。
    11 唐代梵文学习的情况可以参考《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第333-363页。
    [1]《全唐诗》卷七八五。
    [2]均见 王重民 辑录《补全唐诗》,见《全唐诗补编》(第一册),第5-6页。
    [3]向子平,沈诗醒 编《太虚文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42页。
    [4]《大正藏》卷八,第868页下。
    [5]《全唐文》卷六三,第679页下。
    [1]《顾况诗集》卷二,第38页。
    [2]《旧唐书》卷一三○《顾况传》,第3625页。
    [3]《权载之文集》卷六。
    [4]《卢纶诗集校注》卷一,第85页。
    [5](唐)皎然《昼上人集》卷三(又名《杼山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宋精抄本。
    [6](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一《蜀诗人》中云:“唐时蜀之诗人,陈子昂、了子、闾邱均、李白、阮咸、雍陶、刘湾、何兆、李馀、刘猛,人皆知之。”
    [7]《全唐诗》卷二九五,第3354页。
    [8]《全唐诗》卷五九一,第6857页。
    [1]《全唐诗》卷七二二,第8288-8289页。
    [2]《全唐文》卷八二五,第8698页下、第8699页下。
    [3]《全唐文》卷八一三,第8559页上。
    [4]《大正藏》卷三九,第683页中。
    [5]《全唐诗》卷四七五,第5389页。
    [6]《全唐诗》卷七○九,第8159页。
    [7]#12[日]福井敏《荆南にぉける诗僧齐己》,《文坛论丛》第55号,2000年9月,第31-42页。
    [1]《白莲集》卷七,《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抄本。
    [2]《白莲集》卷七。
    [3]《全唐文补编》卷六八,第845、846页。
    [1]《白莲集》卷十。
    [2]《白莲集》卷十。
    [3]详细可参见[日]小林太市郎《禅月大师の生涯と艺术》(《小林太市郎著作集》卷3),东京淡交社,1974年版。
    [4]《禅月集校注》卷三,(唐)贯休 撰,陆永峰 校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48-49页。
    [1]可参考 马世长《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图像的初步考察》,《唐研究》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579页。该文详细介绍了今所能见到的随求经咒曼荼罗图像的情况,并进一步论述了随求信仰的一些特征。另外拙文略论唐宋时期的“随求”信仰》一文,即将于台湾《普门学报》刊发,近三万字长文,详细考证了唐宋时期大随求信仰的流传情况。
    [2]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3]#12
    [4]《全唐诗续拾》卷一九,见《全唐诗补编》,第943-946页。
    [5][日]清辨《<遍照发挥性灵集>序》,《弘法大师全集》第十册。
    [6]卢盛江《空海与<文境秘府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0页。
    [1]《全唐诗续拾》卷二二,收于《全唐诗补编》,第978页。
    [2]《全唐诗续拾遗》卷二二,收于《全唐诗补编》,第977-978页。
    [3]《全唐诗续拾遗》卷二二,收于《全唐诗补编》,第980页。
    [4]#12 王勇《唐诗に咏まれた空海像》,《国文学解释と鉴赏》第66卷第5期,2001年,第185-192页。
    [5]日本著名学者小岛宪之推测王维五律诗《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中的“操禅师”即义操。(见《国风黑暗时代的文学》中(下),东京:塙书房,1968,第2751页)陈铁民《王维集校注》考此诗约作与天宝末年,相距空海入唐近半个世纪,则“义操阿阇梨”与“操禅师”非同一人。
    [6]《阿娑缚抄》卷一九四《明匠略传(上)》引《三国高僧碑》,《大正藏》图像第九卷,第728页。
    [1]《大正藏》卷五一,第784页中、第787页上。
    [2]《遍照发挥性灵集》卷二《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灌顶阿阇梨惠果和尚之碑》,参见《弘法大师全集》第十册,第38页。
    [3]《大正藏》卷五一,第787页上。
    [4][日]清辨《<遍照发挥性灵集>序》,《弘法大师全集》第十册。
    [5][日]中谷 征充《空海と马揔の<离合诗>--空海汉诗文研究序说》,《密教文化》第211期,2003年,第1-26页。
    [6]蔡毅《空海在唐作诗考》,《域外汉藉研究集刊》第一辑,第211-219页。(后收入 蔡毅《日本汉诗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
    [7]可参考 卢盛江先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笔者要推荐空海的一项研究,即[日]阿部肇一(Abéd,Ryuichi),The weaving of mantra:Kukai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soteric Buddhist discours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该书是以真言为核心论点展开空海与密教建构的宗教著述。
    空海诗文研究可参见[日]小西甚一《空海の诗文》,《国语と国文学》第50卷第10期,1973年,第1-12页。
    [日]兴膳宏《空海と平安朝初期の汉诗》,《和汉比较文学》第36期,2006年2月,第1-17页。
    [日]兴膳宏《日本汉诗史上的空海》,左江 译,傅江校,《域外汉藉研究集刊》第二辑,第105-132页。
    [1]《全唐诗》卷八二三,第9277页。
    [2]《行历抄校注》,第142页。
    [3]《全唐诗》卷六一四,第7091页。
    [4]《全唐诗》卷六一四,第7091页。
    [5]圆载的相关问题可参见[日]仲尾俊博《圆载(一)》,《密教学研究》第9卷,1977年3月,第108-124页;
    [日]仲尾俊博《圆载(二)》,《密教学》(高井隆秀教授还暦记念号)第13、14号,1977年10月,第220-238页。
    [6]《全唐诗》卷六二六,第7196页;
    《全唐诗》卷六二九,第7216页。
    [7]《全唐诗》卷六三一,第7240页。
    [8]《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94页上。
    [9]《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95页上。
    [10]《天台宗延历寺座主圆珍传》,见《行历抄校注》,第203页。
    11 参见 白化文《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读(风藻饯言集)》,《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第145-152、183页。收入《行历抄校注》,第247-270页。
    12 可参见[日]中小路 骏逸《唐诗の日本古代史像·补足--阿部仲麻吕·空海·橘逸势·円仁·円载らの 参与》,《ァヅァ文化学科年报》1998年第1期(总第13期),第86-98页。
    [1]据《唐会要》卷四七《议释教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80页)记载,大历十三年(778)四月,剑南东川观察使李叔明奏请澄汰佛道二教,下尚书省集议都官员外郎彭偃献议曰:“当今道士,有名无实,时俗鲜重,乱政犹轻。惟有僧尼,颇为秽杂。”从这一献议中可以透知,佛教于代宗朝备受推崇,而道教则无足轻重,受时俗重视也远不如佛教。
    [2]《宋高僧传》卷一七《唐京师章信寺崇惠传》,第425-426页。
    [3]章敬寺是中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由鱼朝恩请为章敬皇后而立,耗费巨资,气势极为恢宏奢侈。据北宋学者宋敏求《长安志·郭外》中载,章敬寺总有四十八院,共计四千一百三十余间。《旧唐书·鱼朝恩传》:“原赐鱼朝恩庄宅,大历二年,朝恩献通化门外赐庄为寺,以资章敬太后冥福,仍请以章敬为名,复加兴造,穷极壮丽。以城中材木不足充费,乃奏坏曲江亭馆、华清宫观楼及百司行廨、将相没官宅给其用,土木之役,仅逾万亿。”此时正是不空为首的密宗僧团得势时期,寺内设有毗卢遮那院,延请名僧,此举可能与密宗的信仰有关,青龙寺东塔院惠果建立的就是毗卢遮那灌顶道场。(唐章敬寺基本情况可参考[日]小野胜年《中国隋唐长安寺院史料集成》(解说篇),京都法藏馆,1989年版,第112-114页)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大正藏》卷五二,第856页下、第857页上。
    [2]《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大正藏》卷五二,第857页上、中。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崇惠《谢赐紫衣并贺表》云:“崇惠闻:有愿不孤,观音之慈速:克念斯应,能仁之力雄,所以入火不焚以期必效,履刀不割方奏明征。不谓大圣加威,天恩曲被,遂使观身法界,蒙炽焰而无伤。”“克念斯应”即是指念诵密宗观音陀罗尼。(《大正藏》卷五二,第857页中)
    [4]《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65页下栏。
    [1]《宋高僧传》卷十七《唐京师章信寺崇惠传》,第426页。赞宁于此传后系曰:“或谓惠公为幻僧欤。通曰:夫于五尘变现者曰神通。若邪心变五尘事则幻也。惠公持三密瑜伽护魔法助其正定,履刃蹈炎斯何足惊乎?夫何幻之有哉?《瑜伽论》有诸三神变矣。”
    [1](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283页。
    [2]《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二酉缀遗(中)》,第371页。
    [3]参见 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的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郭豫适 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5]《中国小说史略》,第44-45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本,齐鲁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2]《晋书》卷九五《艺术·佛图澄》,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2485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本,第260页
    [4]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本,第345页。(自《法苑珠林》卷八五)
    [5]《颜氏家训集解》卷五《归心》,(北齐)颜之推,王利器 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53页。
    [6]参见 林富士《汉代的巫者》,台北稻乡出版社,2004年版。
    [7]《宗教哲学》,第173页。
    [8]严耀中《试论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佛学研究》2004年号,第163页。
    [1]夏广兴《从隋唐五代小说看密教对唐代社会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第八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第33-50页。
    [2](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 译,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版,第40页。
    [3]可参看[日]赖富本宏《道教と密教の交涉》,《日本仏教学会年报》第62号,1996年,第15-33页
    [4]可以参看Kohn,L..Laughing at the Tao:debates among Buddhists and Taoists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唐五代)杜光庭《仙传拾遗》卷三。笔者案:引文据 严一萍《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严一萍先生全集乙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1年,第54-55页。
    [2]“大佛顶真言”系密教传播的重要真言之一,不空将“摩利支像并梵书大佛顶真言”一并赠送代宗皇帝,并云:“以陛下百王为首。真言有佛顶之号。谨按大佛顶经。一切如来成等正觉。皆受此真言。乃至金轮帝位莫不遵而行之。”(《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一,《大正藏》卷五二,第829页下。日本求法僧空海、惠运、圆珍目录中各有《大佛顶真言》一卷。
    [1]见《道藏》第5册,第323-324页。
    [2]以上考证源自 严一萍《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仙传拾遗》卷三,第52页。
    [3]张亚平《杜光庭著述叙录》,《四川文物》1999年第6期,第18-25页。杜光庭的情况可参考 罗争鸣《关于杜光庭生平几个问题的考证》,《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第页。尤其是法国学者Franciscus Verellen (傅飞岚),Du Guangting(850-933):taoiste de cour a la fin de la Chine medievale.Paris:Colléege de France,IHEC(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1989.(《杜光庭(850-933)--中古中国末叶的皇家道士》)。该书详细地研究了杜光庭生平及其道教的贡献。简要的介绍可参考(法)梅尼尔(EvelyneMesnil)《傅飞岚著<杜光庭(850-933)--中古中国末叶的皇家道士>评介》,吕鹏志,常虹 译,《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22-23,75页。
    [4]玄宗朝崇道的研究也可参见Benn.Charles,Taoism as Ideology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Hsuan-tsung (712-755),Ph.D.Diss.University of Michigan.
    [5]《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叶法普》,第5107-5108页。
    [1]《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四,《大正藏》卷五五,第876页中。
    [2]傅飞岚《罗公远:一位道教圣人的传说和崇拜》Journal Asiatique,Vol.275,No3-4.
    [日]游佐升《叶法善と叶浄能--唐代道教の一侧面》,《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号,1983年,第152-166页。冻国栋《唐代道士罗公远及其灵验传说--读(道教灵验记)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2年第19辑。
    [3](五代)王仁裕等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丁如明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4]《全唐诗续拾》卷一三,载《全唐诗补编》(中),第851-852页。
    [5]《剧谈录》卷下,第52页。
    [6]《抱朴子》(内篇)卷三,第46页。
    [7]《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仙传拾遗》卷三,第56页。
    [8]《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5页。
    [1](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一,许德楠、李鼎霞 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2-173页。
    [2]#12
    [3]玄宗朝妇女宗教信仰的研究可参见Woo,Tak-ling Terry(吴德龄).Religious ideals,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he lives of women during the reign of Tang Ming Huang(China).Ph.D.Diss.University of Toronto(Canada).2000.吴氏云玄宗死后由于失去政治势力的支持,密宗并未流行(p.21),显然是未考察中唐佛教的臆测。书中对皇室妇女佛道信仰的描述多过于简单,且流于肤浅。
    [4]《全唐诗》卷五六七,第6561页。
    [5]《全唐诗》卷五六七,第6563页。
    [1](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禅斗异法》。也即是基本采用了这段故事创作而成。
    [2]《朝野佥载》卷三,第66-67页。
    [3][日]内山知也《隋唐小说研究》,本耳社刊,昭和五二年,第253-255页。
    [4]《酉阳杂俎》(前集)卷三《贝编》,第38-39页。
    [5](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三,《大正藏》卷四九,第596页中。
    [6]《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序),《大正藏》卷五二,第826页下。
    [7]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1]程国赋《庸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24页。
    [2]《中国小说史略》,第58页。
    [3]《樊川文集》卷七《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并序》,第114页。
    [1]《玄怪录》卷三《叶天师》,第98-99页
    [2](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校笺》卷五,杨勇 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0页。
    [3]《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博物》,第四册,第1478-1479页。
    [4](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与《隋唐嘉话》合刊),程毅中 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4页。
    [1]《太平广记》卷二八五《幻术(二)》,第六册,第2268-2269页。
    [2]《独异志》,第27页。
    [3]《太平广记》卷一一六《报应(十五)》,第三册,第810页。
    [4]《太平广记》卷第四四八《狐(二)》,第九册,第3665-3666页。
    [5]《太平广记》卷一○一《释证(三)》第三册,第675页。
    [1]《广异记》,第49页。
    [2]《仙传拾遗》卷三,严一萍 校本,《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第67-68页。
    [3]《太平广记》卷三六七,第八册,第2915页。
    [4]《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卷二,第492页。
    [1]《太平广记》卷二八五《幻术(二)》,第六册,第2273-2274页。
    [2]《玄怪录》卷一,第18页。
    [3]石麟《唐宋传奇与<西游记>》,《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第108-116页。
    [4]《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58页。
    [1]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34-341页。
    [2]赵杏根《佛教与文学的交会》,第189-190页。又可参见 赵杏根《唐代小说中的法术僧人与另类僧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64-68页。
    [3]Alvin P.Cohen.“Coercing the Rain Deities in Ancient China”,History of Religions,Vol.17,No.3/4,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Feb.-May,1978),pp.244-265.
    [4]樊恭炬《祀龙祈雨考》,《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原载《新中华》复刊号第6卷第4期,1946年12月)
    [5]《晋书》卷九五《艺术·僧涉》,第2497页。
    [6]《新唐书》卷一四五《黎干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4721页。
    [1]龙成为中国宗教信仰文化的重要神灵,同时也是文学书写的对象。如著名道教学者薛爱华就唐文学中的龙女形象进行了研究E.H.Schafer,The Divine Woman,Dragon Ladies and Rain Maidens in T' ang Literature.Berkeley,1973。
    [2]John Kieschnick,The Idea of the Monk in Medieval China:Asceticism,Thaumaturgy and Scholarship in the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Ph.D Dissertation,Stanford University 1995,p.138.
    [3]Brian O.Ruppert,Buddhist Rainmakingin Early Japan:The Dragon King andthe Ritual Careers of Esoteric Monks,History of Religions,Vol.42,No.2.(Nov.,2002),pp.143-174.
    [4]《朝野佥载》卷四,第41页。
    [5]《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4-5页。
    [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52页。
    [2](唐)李华《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大正藏》卷五○,第291页上、中。
    (《李遐叔文集》卷二,《文渊阁景印四库全书》第一○七三册,第387-388页。)
    [3](唐)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大正藏》卷五○,第291页中。
    [4](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二《齐王张令公外传》,《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二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1]《宋高僧传》卷一《唐洛京圣普寺善无畏传》,第22页。
    [2](五代)王仁裕等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丁如明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3]可参考日本学者的研究巨著[日]藤善真澄《道宣传の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2年版。
    [4]《酉阳杂俎》(前集)卷三《贝编》,第38-39页。“贝编”得名于贝叶,即贝多罗叶,其树似棕榈,佛家用以写经,有“贝文连珠,龙章金响”之说。
    [1]《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4-5页。
    [2]《太平广记》卷一六二《感应(二)》,第四册,第1170页。
    [3]《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3页上。
    [1](唐)张读《宣室志》(补遗),张永钦,侯志明 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8-189页。
    [2]《旧唐书》卷一四六《萧昕》,3961-3962第页。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1页上。
    [4]《权载之文集》卷二九《唐大兴善寺故大宏教大辩正三藏和尚影堂碣铭(并序)》。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五,《大正藏》卷五二,第855页上。
    [2]《酉阳杂俎》(前集)卷三《贝编》,第39-40页
    [3]《大正藏》卷一九,第489页上。
    [4]《大正藏》卷一九,第488页下。
    [5]《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上),第245-246页。
    [6]《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94页上。
    [1]《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二,第849页中。
    [2]《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六,《大正藏》卷五二,第860页中。
    [3]《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四,《大正藏》卷五二,第847页上。
    [4]《白居易集笺校》,(唐)白居易 撰,朱金成 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90页。
    [5]《卢纶诗集校注》卷四,第409-410页。
    [6]《全唐诗》卷二八五,第3246-3247页。
    [1](新罗)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84页中。
    [2]《全唐文补编·再补》卷二,第2102页。
    [3]关于一行的生平著述及其与密教的交涉可参考[日]长部和雄《一行禅师の研究》,神户商科大学经济研究所,1963年版。
    [4]《酉阳杂俎》(前集)卷三《贝编》,第40页。
    [5]《朝野佥载》卷五,第116页。
    [6]《朝野佥载》卷三,第63页。
    [1](唐)李冗《独异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2]《广异记》,第64页。
    [3][日]吉井和夫《苏东坡の祈雨と<太平广记>》,《西山学报》第44卷,1996年,第51-70页。
    [4]《宣室志》卷十,第140-141页。
    [5]《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
    [6]《酉阳杂俎》(前集)卷三《贝编》,第39-40页
    [1]Ilza Veith;Atsumi Minami."A Buddhist Prayer against Sickness",History of Religions,Vol.5,No.2.(Winter,1966),pp.239-249.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57页。
    [3]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影印1937年版),第95页。
    [4]《大正藏》卷五五,第473页中。
    [5]《法苑珠林校注》卷六○《咒术篇》,第1774页。
    [6]《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九,(唐)玄奘,辩机 原著,季羡林 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1页。
    [7]《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三,第270页。
    [1]《朝野佥载》卷三,第63页。
    [2]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第137-156页。
    [3]《大正藏》卷一八,第734页上。
    [4]《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二,《大正藏》卷一九,第299页中。
    [5]《大正藏》卷二七,第130页上。
    [6]《大正藏》卷三六,第509页中。
    [7]《大正藏》卷四六,第1000页中。
    [1]《宋高僧传》卷二四《唐上都青龙寺法朗传》,第613页。
    [2]《宋高僧傅》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5页。
    [3]《宋高僧传》卷一《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第5页。
    [4]《唐上殇姚氏墓志铭》,见《唐代墓志汇编》,第1541页。
    [5]《全唐文》卷八○六《东山观音院记》,第8474页上。
    [6]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一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8页。
    [1]《酉阳杂俎》卷一五《<诺皋记>序》.第127页。
    [2]《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四。第136-137页。
    [1]《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第208-209页。
    [2]《太平广记》卷三三○《鬼(十五)》,第七册,第2623-2624页。
    [3]参看[日]链冈弘隆《弘法大師の后继者:实惠》,《大正大学研究论丛》第6卷,1998年,第183-195页。
    [1](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卷八一引《日本邻交征书初编》(一),《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六五二册,第287页。
    [2]就唐代密宗历史而言.这封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吕建福撰写《中国密教史》一书未能注意到,后来再撰写了一篇考释文章即《中日密宗关系史上的重要文献--<回日本僧实慧等书>》,《'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149页。但吕建福也未发现《酉阳杂俎》中的材料可与此相接。吕建福云:“契宗,亦传教阿阇梨,并内供奉持念大德,其名辈与觉超弟子契如同,当为觉超弟子,传持金刚界五部大法,因在青龙寺,故失载于保寿寺觉超法系下。”根据笔者的考证可知,由于吕氏并未看到《阿娑缚抄》中的材料,因此臆测推断失误。
    [3]《大正藏》图像第八卷,第951页中。
    [4]《大正藏》图像第八卷,第951页上。
    [5]《酉阳杂俎》卷一五《诺皋记》(下),第142-143页。
    [1]唐传奇改编为话本故事的题材甚多。可参见从 程国赋《唐传奇到话本小说之嬗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110-135,131页。
    [2]《酉阳杂俎》(续集)卷二《诺皋记》(中),第210页。
    [1]《酉阳杂俎》(续集)卷二,第211-212页。
    [2]可参考[日]定方晟《金刚杵の形の起源》,《大法轮》,Vol.70,No.8,2003年8月,第174-179页;
    #12
    [日]矶部武男《金刚杵の起源》,《考古学论究》,第10期,2004年4月,第25-46页。
    [1]《大正藏》卷一九,第607页中。
    [2]赵君平《唐<杨元卿>拓本跋》,《河洛春秋》2001年4期,第18-22页。
    [3]引子 薛翘《中国密宗东渐日本的历史见证--谈日本京都东寺收藏的唐代佛具金刚杵》,《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第75-79页。
    [4]《宋高僧传》卷三○《唐高丽国元表传(全清)》,第743页。
    [1]《广异记》,第118-119页。
    [1](五代)孙光宪《北梦锁言·逸文》卷三,贾二强 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7页。
    [2]近有学者针对该书的专门研究,即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3]《大正藏》卷四六,第995页中。
    [4]《益州名画记》卷上,第7页;(宋)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见龙显昭 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93页。
    [5]《唐文续拾》卷十《天王院记》。
    [6]《柳本尊十炼图记》,见《巴蜀佛教碑文记集成》,第216-217页。
    亦可参 陈明光《四川摩崖造像柳本尊化道“十炼图”及其年代探索》,《四川文物》,1996年第1期,第33-39页。
    黄锦珍《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4期,1999年,第295-320页。
    [1]《宋高僧传》卷二三《唐南岳兰若行明传》,第591页。
    [2]可参看 张勇《中国佛教僧侣烧身考》,《中国研究》(日本),1997年第2期。加拿大名校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青年宗教研究者Benn以僧传为中心材料对中古时代自残供养的佛教行为进行了专门的考察.可参见Benn,James Alexander Burning for the Buddha: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原为其200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论文,后出版)旅日学者如 林鸣宇 亦有《烧身供养略考》,见《东洋文化研究》第7卷,2005年3月,第321-347页。
    [3]《广异记》,第40页。
    [4]《广异记》,第47页。
    [5]《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第203页。
    [6]《太平广记》卷七九《方士(四)》,第二册,第504页。
    [1]《宋高僧传》卷二四《唐沙门志玄传》,第616-617页。
    [2]《广异记》,第208-209页。
    [1]参考 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可参考日本学者[日]西冈 晴彦《狐妖考--唐代小说における狐》,《东京支那学报》第14号,1968年,第59-73页;
    [日]富永一登《狐说话の展开--六朝志怪から唐代小说へ》,《学大国文》第29号,1986年,第189-207页;
    #12
    [日]屋敷信晴《唐代狐妖谭と道教》,《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第42号,2002年,第19-47页。
    [5]#12
    [6]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西域研究》2003年第4期,第91-97页。
    [7]《广异记》,第180页。
    [8]《太平广记》卷二八七《幻术(四)》,第六册,第2286页。
    [1]《酉阳杂俎》卷一《天咫》,第9-10页。
    [2]江晓原《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7页。
    [1]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日]小峰有美子《秘传密教宿曜占星术》,东京:学习研究社,2005年版。
    [2]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版,第156页。
    [3]《广异记》,第116页。
    [4]Glen Dudbridge,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 ang China:a Reading ofTai Fu' s Kuang-i Ch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74-75.
    [5]《全唐文》卷九六六,第10033页上。
    [1]《宣室志》卷十,第123-124页。《太平广记》卷一五六《定数(十)》又作出自《补录记传》,文略同,第1121-1122页。
    [2]李德裕生年考证可详见 傅璇琮《李德裕年谱》,齐鲁书社,1984年版。
    [1]《宣室志》卷九,第117-119页。
    [2]《宣室志》卷九,第120页。
    [3]《酉阳杂俎》(前集)卷五《怪术》,第54页。
    [4]《太平广记》卷七九《方士(四)》,第二册,第505页。
    [5]均见《酉阳杂俎》前集卷五《神怪》,第57页。
    [6]《玄怪录》卷四《李沈》,第116-118页。
    [1]《大正藏》卷二一,第561页上。
    [2]《宣室志》(辑佚),第164-165页。
    [3]《太平经合校》卷八七《长存符图》,第330页。
    [4](唐)戴孚《广异记》,(与《冥报记》合册),方诗铭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6页。
    [1]《朝野佥载》,第64-65页。
    [2]《朝野佥载》卷三,第64页。
    [3]《朝野佥载》卷三,第64页。
    [4]《朝野佥载》卷三,第65页。
    [5]萧登福《道教与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41、249页。
    [6]《酉阳杂俎》(前集)卷五《怪术》,第54页。
    [1]《朝野佥载》卷二,第39-40页。
    [2]《汉传密教》,第20页。
    [3]《太平广记》卷一一五《报应(十四)》,第三册,第801-802页。
    [1]《大正藏》卷二○,第197页上。
    [2](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四“吴僧文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73-574页。
    [1]《太平广记》卷一一二《报应(十一)》,第三册,第778页。
    [2]《毗沙门天王经》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216页中。
    [1][日]内山知也《隋唐小说研究》,本耳社刊,昭和五二年,第281、284页。
    [2]《太平广记》卷二八九《妖妄(二)》,第六册,第2298-2299页。
    [3]《太平广记》卷三三八《鬼(二三)》,第七册,第2680-2681页。
    [4]《玄怪录》(补遗),第127-132页。笔者案:《说郛》卷四引作出《河东记》,笔者此据程毅中先生校本。
    [5][韩]宋伦美《<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第85页。
    [1]《大正藏》卷一九,第322页中。
    [2]《大正藏》卷二一,第46页上。
    [3]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67页。
    [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110-1111页。
    [2]《大正藏》卷一九,第459页中、下。
    [3]《大正藏》卷一九,第389页中。
    [1]《全唐诗》卷七二三,第8300页。
    [2]可参考[日]天纳传中《锡杖の一考察》,《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7卷第1期,1988年,第285-291页。
    [3]《权载之文集》卷八。
    [4]分别见《禅月集校注》卷二一、卷二六,第427页、第504页。
    [5]《玄怪录》卷三《卢公涣》,第81-82页。
    [1](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一八,《大正藏》卷五五,第674页上。
    [2]《太平广记》卷二八六《幻术(三)》,第六册,第2282页。
    [3]可以参考Hugh B.Urban.Tantra:sex,secrecy,politics,and power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Cabezon,Jose Ignacio.Buddhism,sexuality,and gender,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4]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610-610页。
    [5]李克域,姚素娴《唐代密宗与政治》,《'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1]Zurcher,Erik.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T'oung Pao (通报),66.1(1980),pp.84-147.
    [2]《大正藏》卷一九,第617页上。
    [3]《大日经疏》卷九,《大正藏》卷三九,第797页下。
    [1]《大正藏》卷二一,第303页下。
    [2]《大正藏》卷二一,第322页中。
    [3]《旧唐书》卷一六六《白行简传》,第4358页。
    [1][荷兰]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91页。
    [2]江晓原《<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发微--对敦煌写卷P2539之专题研究》,《汉学研究》第9卷第1期(总第17期),1991年6月,第273-285页。
    [3](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三(与牛僧孺《玄怪录》合编本),程毅中 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5页。
    [4]《唐代密宗》,第327页。
    [5]陆永峰《“马郎妇”事典考论--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三辑),巴蜀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吴德龄也将延州妇人故事归因于盛唐密宗的出现,参见Woo,Tak-ling Terry.Religous ideals,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he lives of women during the reign of Tang Ming Huang(China).Ph.D.Diss.University of Toronto(Canada).2000,p.21.
    [1]《大正藏》卷十,第675页上。
    [2]刘芳《佛教故事“延州妇人”在宋元佛教史著述中的书写》,《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总第75期),第99-104页。
    [3]《大正藏》卷一四,第550页中。
    [4](清)叶德辉编《双梅景闇丛书》第五种末页,1914年刊。
    [5][日]丹波康赖 编《医心方》卷廿八,沈树农 等 校注,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755页
    [1]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9-550页。
    [2]万晴川《论藏传密宗思想对明清小说中性描写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页;万晴川《论房中术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晋阳学刊》,2000年第1期,第70-73页。
    [3][意大利]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宗教现象学》,高秉江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4]《玄怪录》卷一,第14页。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 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2]载《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页。
    [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4](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傅根清 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页。
    [5](明)汤显祖《点校虞初志序》,《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52页。
    [1]《唐人小说》,第195页。
    [2]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 ang China:a Reading of Tai Fu' s Kuang-i Chi,p.74-75.
    [3]可参考 杨宇勋《降妖与幽禁--宋人对精神病患的处置》,《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31期,2003年,第37-89页
    [4]#12
    [5]巴特教授1994年至海德堡大学汉学系。ter Haar,Barend J.The White Lotus Teachings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Leiden:E.J.Brill,1992,p.19-20.
    [1]#12
    [2]《大正藏》卷五一,第834页上。
    [3]《大正藏》卷五一,第834页上。
    [1]近来已经有学者对唐代侠风的形成及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好的研究,可参考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此书未能论及剑侠小说于密宗、道教之关系,实在是一大遗憾。
    [2]可参考柯锦彦《唐人剑侠传奇及其政治社会关系》,台湾高雄师大硕上论文,1982年。
    [3]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台湾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05-114页。
    [4]据台湾学者研究,唐代侠客类型小说中逐渐将“武”与“侠”合流,遂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体裁。(张依寰《唐宋传奇侠客题材中“武”与“侠”的合流--以<剑侠传>为例》,《兴大中文研究生论文集》第8卷,2003年,第25-35页)
    [5]《唐代侠风与文学》,第188页。剑侠的流行甚至在禅宗语录中都有体现,如《祖堂集》卷十《玄沙和尚》载灵云禅师偈曰:“三十来年寻剑客,叶落几回再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祖堂集》卷十《隆寿和尚》中云:“问:‘良禾不立米,如何济得万人矶?'云:‘侠客面前如夺剑,看君不是黠儿郎。”'((南唐)静、筠禅师编《祖堂集》,张华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355页)禅家论剑为以后剑法融入禅法的武侠新形式奠定了基础。
    [1]《海日楼札从》卷五《成就剑法》。
    [2]《大正藏》卷二一,第103页下。
    [3]《大正藏》卷二一,第271页上。
    [4]《大正藏》卷二一,第320页上。
    [1]《大正藏》卷五三,第618页下。
    [2]台静农《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载《台静农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6页。此文原载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第13卷第1期(1975年1月)。
    [3]钱仲联《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77-478页。
    [4]见《文史杂志》,1999年第4期,第29-30页。
    [1]《大正藏》卷一八,第231页中.
    [2]夏广兴《密宗与唐五代文学创作--密宗成就剑法及密宗民俗信仰对小说创作之影响散论》,载《古籍研究》(上),2004年,第210页。
    [3]龙延《唐代剑侠传奇的宗教文化渊源考辩》,《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3期,第61-64页。
    [4]《道藏》卷四,第320页。
    [1]台湾学者亦发掘裴铡《传奇》与道教思想的关系。可参看陈弘学《裴铡<传奇>及其道教思想》,《中国文化月刊》第299期,2005年,第33-62页。
    [2]萧登福《道教及佛教密宗术法中之剑与镜》,见萧氏《道教与密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36页。
    [3]见《道教与密宗》,第332-333页。
    [4]林保淳《从游侠、少侠、剑侠到义侠--中国古代侠义观念的演变》,见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侠与中国文化》,1993年版,第112-113页。
    [5]李宜芳《唐代剑侠形象的道教意涵--以<太平广记>文本为中心》,《北台国文学报》第2期,2005年,第75-91页。
    [1]《大正藏》卷二○,第257页下。
    [2]《不空嗣索神变真言经》卷七,《大正藏》卷二○,第265页上。
    [3]参见彭金章《敦煌石窟不空羂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五》,《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24页。Reis-Habito,Maria Dorochea.“The Amoghapasha-kalparaja-sutra:A Historjcal and Analytical Study,”Studies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 Vol.11,1999,pp.39-67.
    [4]《大正藏》卷一九,第215页中、下。
    [5]《一字佛顶轮王经》卷一,《大正藏》卷一九,第225页上。
    [1]《侠的精神文化史》,第180-183页。
    [2]《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55,第1064页下。
    [3](唐)菩提流支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大正藏》卷二○,第270页上、下。
    [4]不空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卷一,《大正藏》卷二○,第184页下。
    [5]《大正藏》卷二○,第111页上。
    [6]《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一二,《大正藏》卷二○,第880页上。
    [7]《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23页下。
    [1]《昼上人集》卷七。
    [2]参见《祖堂集》卷十《镜清和尚》,第345页:《祖堂集》卷十一《保福》,第372-373页。
    [3]《大正藏》卷一八,第278页上。
    [4](唐)行琳《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序》,见《房山石经》第28册,第2页。
    [5]《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八《怀安军金堂县庆善院大悲阁记》,据《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乾道刊本。
    [6]参看金申《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34-39页。
    [7]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
    [8]张泽洪《论道教的法剑》,《中国道教》2002第3期,第14-20页。[日]福永光司《道教にぉける镜と剑》。 《东方学报》第45期,第59-120页。
    [1]罗立群《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的阐释--话说“剑术”》,《古典文献知识》(总第35期),第 页。
    [2]《道藏》卷一○,第790-791页。
    [3]《道藏》卷一○,第787页。另外可参看《抱朴子·登涉篇》,《玄圃山灵[金秘录》之《铸剑法》(《道藏》卷一○,第735页):《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作神剑法品》(《道藏》卷二四,第776页)。均载依法铸造大剑。可获得诸多神效。
    [4]《道藏》卷二四,第776页。
    [5]《道藏》卷一,第897页。
    [6]道教经典仿照佛经、窃取佛教语言、仪轨等制成者不可胜数。比如《太上元始元尊说金光明经》、《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等等无疑是取自佛教。佛徒所谓“偷窃释典,持作老经”是证据十足。(《广弘明集》卷十二《决对傅奕废佛僧事》,《大正藏》卷五二,第174页下)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言:“初唐以来的一些著名道教理论家,则开始在认真地吸收着佛教哲理成份,悄悄地改变着道教理论结构了。”(《道教与中国文化》,第192页)
    [1](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七,《道藏》卷五,第259页。
    [2](唐)司马承祯《上清含象剑鉴图》,《道藏》卷六,第683页。
    [3](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二《丰尊师》中也记载了一把“扶持社稷”的神剑。(参见《道藏》卷一○,第886页)
    [4]可参考 王力坚《道教幻术母题与唐代小说》,《山西大学师范学报》,2000年第3期,第22-25页;刘正平《唐五代道教法术与道教小说》,《新国学》第六辑,巴蜀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47-166页。
    [5]《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56页。
    [6]可参见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版。
    [7]#12
    [8]《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二○,《大正藏》卷四七,第809页上。
    [9]《乐府诗集》卷二十四。
    [1]《王维集校注》卷二,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9页。
    [2]《全唐诗》卷六四七,第7427页。
    [3]《全唐文》卷六四二,第6495页下。
    [4]《太平广记》卷一九五《豪侠(三)》,第四册,第1461页
    [5]《道藏》卷二四,第776页。
    [1]《全唐诗续拾》卷一九,见《全唐诗补编》(上册),第937页。
    [2]《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第89页。
    [3]《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第88页。
    [4]《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第90页。
    [5]《酉阳杂俎》(前集)卷二《壶史》,第28页。
    [1]《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第90-91页。
    [2]《侠的精神文化史》,第112页。
    [3]《太平广记》卷一九四《豪侠(二)》,第四册,第1452-1453页。
    [4]#12
    [5]相关研究可参见[日]高杉 峰树《剑侠小说考--聶隐娘と昆仑奴を中心として》,《二松学含大学人文论丛》第46号,1991年3月,第76-94页。该文主要从历史学视野考察剑侠小说叙述与藩镇割据时代之关系。
    [6]佛教里神足飞行的情况可参考台湾学者丁敏《汉译大小乘佛典中“神足飞行”的空间叙事》,《佛学研究 中心学报》第十二期,2006年12月,第1-42页。该文详细论证了佛典里“神足飞行”的叙述模式,较为透彻地剖析了宗教想象世界的丰富多彩。
    [1]《北梦锁言·逸文卷一》,第375页。
    [2]《太平广记》卷一九三《豪侠(一)》,第四册,第1449页。
    [3]《太平广记》卷一九三《豪侠(一)》,第四册,第1450-1451页。
    [4]《太平广记》卷一九四《豪侠(二)》,第四册,第1456页。
    [5]《太平广记》卷一九五《豪侠(三)》,第四册,第1466页
    [6]《大正藏》卷五三,第156页中。
    [7]《大正藏》卷二一,第51页上。
    [8]郭良鋆《佛教神通观》,《南亚研究》,1994年第2期,第17-22页。
    [9]李丰楙《正常与非常:生产、变化说结构性意义--试论干宝<搜神记>的变化思想》,《第二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75-141页。
    [10]王重民 王庄蔋 向达 周一良 啟功 曾毅公 编《敦煌变文集》卷四《破魔变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第344-360页。中晚唐时期,两京地区流行“俗讲”,听众往往“填咽寺舍”,道教也不干落后,亦以道观开讲。据赵璘《因话录》卷四中记载:“有文溆僧者,公为聚众谭说,假托经论,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足见其影响之大。所谓“淫秽鄙亵之事”大概不过佛教因缘变化、灵验等故事。葛兆光指出:“那些文采风流的文人们,正好把这些异闻编缀起来,利用这些神奇怪异、瑰丽多彩的意象,写成绚丽斑斓的小说,写进玄思缥缈的诗歌,既显示他们的博闻多识,表现他们的文笔才藻,又抒发他们心中的情感与思考。”(《道教与中国文化》,第392-393页)
    [1]《全唐诗续拾遗》卷四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载《全唐诗补编》,第685页。
    [2]《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十二《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朱金城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6页。
    [3]《柳宗元诗笺释》卷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
    [4]《全唐文》卷八二五,第8696页。
    [5]《太平广记》卷二八七《幻术(四)》,第2284页。
    [6](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53页。
    [1]《抱朴子》(内篇)卷十九,第337-338页。
    [2]西方学者对葛洪及其道教理论的关注甚多,可参考哈佛大学近代著名汉学家James Roland Ware(魏鲁男),Alchemy,Medicine and Religion in the china of A.D320:The Nei-P'ien of KO Hung,Cambrige,Mass.:M.I.T.Press.Reprinted,New York 1981.(公元320年中国的炼丹术、医学和宗教--葛洪的内篇)
    [3]《道藏》卷一,第821页。
    [4]道教法术西方学者关注也甚多.如莱热萨从图形与书法觉度阐释符咒的道法。参见Legeza,Laszlo.Tao Magic:The Secret Language of Diagrams and Calligraphy.Lodon:Thames and Hudson,1975.
    [5]《道藏》卷一○,弟743页。
    [6]《道藏》卷一○,弟743页。
    [7]早期佛教虽然借助了许多道教的语言和方式传教,但是佛教的丰富的神鬼象征世界和哲学观的传入极大地刺激了道教的神仙世界的构建。佛教对早期道教的影响可参见Zureher,Eric(许理和),Buddhist Influences on earfy Taoism: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TP 66:84-147.
    [8]可参考陈昱珍《<西游记>中法术之变形--以孙悟空之七十二变为考察》,《大仁学报》第16期,1998年,第153-169页。
    [9]《宣室志》卷八《求人心遇猿僧》,第107-108页。日本学者还考证此篇启迪了《西游记》故事的创作。([日]小山美樹《唐戯弄レボ一ト:<宣室志·楊叟>と<西遊記>》,《中国古籍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50-53页。)
    [1]《太平广记》卷一九四《豪侠(二)》,第四册,第1458页。
    [2]可参考刘三富《裴铏の传奇小锐<聶隐娘>をぁぐる诸问题》,《文学研究》,第78号,1981年,第47-63页。
    [1]《酉阳杂俎》(前集)卷七,第73-74页。
    [2]《侠的精神文化史》,第109页。
    [3]《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第46页。
    [4]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四《梓州牛头寺僧》中曾载“执役者僧”掌握黄白之术,帮助牛头寺修建经楼成功。(《道藏》卷一○,第899页。)
    [5]中古小说与道教炼金术的研究可參见[日]屋敷 信晴《六朝·唐代神仙小说と錬金術》,《中国学研究论集》第5期,2000年4月,第35-47页。
    [6]《道藏》卷一八,第167页。
    [7]《道藏》卷一八,第167页。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485页。
    [2]《北梦锁言》卷六《李常侍遇道术》,第128页。
    [3]《北梦锁言》卷十一《蔡畋虚诞》,第238页。
    [4]《北梦锁言》卷十一《宗小子药妖》,第240页。
    [5]《北梦锁言》(逸文)卷一《韦承皋修黄白术》,第384页。
    [6]《北梦锁言》(逸文)卷一《章孝子割股炼指》,第390-391页。
    [7]道教黄白术的具体炼制情况可参考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参见范行准《胡方考》,《中国医学杂志》,1936年版。
    [9]参见[日]久须本弘熙《裴铏<传奇>にっぃて》,《东洋文化》第16号,1970年,第14-24页。
    [10]王梦欧《唐人小说研究:释校<传奇>与<纂异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年版,第85页。
    11参见陈弘学《裴铏<传奇>及其道教思想》,《中国文化月刊》第299期,2005年,第33-62页。
    [1]#12
    [2]罗立群《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的阐释--话说“剑术”》,《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第2期(总第35期),第72-78页。
    [3]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87页。
    [4]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5]《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第41页。
    [1]#12
    [2]《大正藏》卷一九,第349页下。
    [3]《大正藏》卷三九,第1012页上。
    [4]刘淑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3月,第149页。
    [1]《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卷一,《大正藏》卷一九,第351页上。
    [2]《大正藏》卷一九,第350页上。
    [3]《大正藏》卷一九,第351页上。
    [4]《大正藏》卷一九,第351页中。
    [5](唐)王简能《佛项尊胜陀罗尼经石幢赞文》,《全唐文补编》卷六七,第819页。
    [6][日]长部和雄《唐代密教史杂考》,日本神户商科大学出版,1971年版,第33页。
    [7]参见[日]失吹庆辉《三阶教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局,1927。此书成为宗教专题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之一。另外[日]西本真照《三阶教の研究》,春秋社。1998年版。
    [8]可参见Stephen F.Teiser.(太史文)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Kuroda Institute Studies in East Asian Buddhism 9),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萧登福《佛道十王地狱说》,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日]小南一郎《<十王经>の形成と隋唐の民众信仰》,《东方学报》(京都)第74卷。2002年,第183-256页。
    [1][日]泽田瑞穗《地狱变》,京都法藏馆,1968年版。Stephen F.Teiser(太史文),“Having Died and Returned to Life:Representationsof Hell in Medieval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8,No.2(December,1988),pp.433-64。两者都是通过对于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分析来研究地狱信仰情况。
    [2]《宝刻丛编》卷六。
    [3]如刘淑芬从本愿寺之经幢看获鹿地域社会问题就是极好的例子,而见诸于尊胜经幢赞文中类似的例子也不少。(参见刘淑芬《从本愿寺石刻看唐代获鹿的地方社会》,《劳贞一先生九秩庆论文集》,台北兰台出版社,1997年,第119-151页)
    [1]参考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2]日本学者对此文部分进行了详尽得阐释,参见[日]市川桃《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第六段の解释》,《明海大学外国語学部输集》,2002年第14卷,第248-239页
    [3](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卷二八,(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16页。
    [4]李小荣《李白剔骨葬友的宗教原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期,第102-106,119页。周勋初《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朱金城编《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版)一文则认为李白家族来自西域,为友人吴指南实行“剔骨葬法”与李白接受突厥文化或蛮族文化的影响有关。
    [1]《毗陵集》卷一三,《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清亦有生斋校本。
    [2]生平事迹参见《旧唐书》卷一一三《苗晋卿传》,第3349-3353页:《新唐书》卷一四○《苗晋卿传》,第4642-4644页。
    [3]《毗陵集》卷九《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
    [1]《自居易集笺校》卷六八,第3702-3703页。
    [2]《全唐诗》卷七○九,第8163页。
    [3]《自居易集笺校》卷六八,第3658-3659页。
    [4]《自居易集笺注》卷六九,第3731-3732页。
    [5]简宗修《<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献与北宗禅师》,《佛学研究中心学报》(台湾),1992年第6期,第213-242页。
    [6]温玉成《白居易故居出土的经幢》,《四川文物》,2001年第3期,第63-65页。
    [1]林伯谦的《柳子厚<尊胜幢赞并序>真伪考》,载《六朝隋唐文学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版。是文驳正章士钊《柳文指要》以为此文乃系伪作之说。林伯谦《韩柳文学与佛教关系之研究》,东吴大学,民国82年博士论文。
    [2]林伯谦《柳子厚<尊胜幢赞并序>真伪考》,《中国佛教文史探微》,台北秀威资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75-398页。
    [3]《新唐书·艺文志(四)》着录《穆员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七)》则着录为九卷。
    [4]《全唐文》卷四七九,第4898页下。
    [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75页。《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云:“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盘安乐法身。”(《大正藏》卷八,第868页下)此经中比喻可与穆氏家族四兄弟相对应.穆员无疑是最受推赏的。
    [2]《全唐文》卷七八三,第8185页上。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1-292页。
    [1]《全唐文补编》卷四二,第512-514页。
    [2]《大正藏》卷五四,第544页中。
    [3]《大正藏》卷五四,第538页下。
    [1]《大正藏》卷一九,第373页中。
    [2]《大正藏》卷五五,第1072页下。
    [3]《大正藏》卷五五,第1108页上。
    [4]《大正藏》卷五五,第1089页中。
    [5]《大正藏》卷一九,第385页下。
    [1]《全唐文补编》卷四二。第514-515页。
    [2]陈泽泓《唐代佛教密宗入粤及文物述考》,《学术研究》2002年5期,第105-108页。饶宗颐教授说:“常衮于大历间与鱼朝恩及大兴善寺不空等奉诏译陀罗尼念诵轨仪,开元寺有不空译加句本,可能由彼谪潮时携来的。”(饶宗颐《潮州开元寺志序》,《潮州佛教志·潮州开元寺志》,潮州开元寺出版,1992年)事实上该经幢虽刻云不空译,实仍是金刚智译本,不空并未翻译,只是加诸了念诵仪轨即《佛项尊胜陀罗尼念诵供养法》一卷。
    [3]《宝刻从编》卷十四《湖州》引《诸道石刻录》。
    [4](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七九,《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2年版,第5279-5280页。
    [5]《两浙金石志》卷四,《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第10268页。
    [6]《宝刻从编》卷十四《苏州》引《复斋碑录》。
    [7]《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二.《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7册,第5339页。
    [1]《广异记》,第139页。
    [1]《太平广记》卷三○二《神(十二)》,第七册,第3393-3395页。
    [1]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3页。
    [1]《东京梦华录笺注》,(宋)孟元老 撰,伊水文 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95页。
    [1]参见[日]土岐武治《<狭衣物語>にぉける千手观世音の影响》,《立命馆文学》第379至381号,1977年,第85-100页。
    [2]参见[日]小林太市郎《佛教艺术の研究》中《唐代の大悲观音》一章(《小林太市郎著作集》卷七),第39-139页。而文学研究则可参见孙昌武《大悲信仰与文学艺术》,《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1996年版,第234-260页。本文撰写即是以此为基础。
    [3]总持寺位于长安西南隅长阳坊,寺内的浮屠阁高近百米,与禅定寺阁都成为当时登高远眺的游览圣地。初盛唐一大批诗人都有登总持寺佛阁诗歌,如宋之问、崔浞、李峤、刘宪、李义、岑参、耿(?)、孟浩然、张九龄等名家。
    [4]《开元释教录》卷八,《大正藏》卷五五,第562页中。
    [5]《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55,第748页下。
    [1]可参考Reis-Habito,Maria Dorothea,“The Repentance Ritual of the Thousand-armed Guanyin”(千手观音大悲忏),Studies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Journal of theseminar for Buddhist Studies.Copenhagen & Aarhus.4:42-51.玛利亚·瑞丝哈比托(Maria Reis-Habito)比较千手眼观音密教经典的不同译本,以解释婆伽梵达摩的版本为何能获得最后独特的地位,她还将修行大悲忏仪的动机归因于儒家孝道的美德,这一论说似更适合宋以后的大悲信仰。
    [2][日]栂尾祥云《密教史》,李世杰 译,载 张曼涛 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2册《密宗教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版,第62-63页。
    [3][日]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第183页。
    [4][日]金冈秀友《密教思想的形成》,见:[日]玉城康四郎 编《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展开》,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91页。
    [5]《大正藏》卷二○,第106页下。
    [6]《大正藏》卷二○,第108页上、中。
    [1]C.B.Day.Chinese peasant cults,Kelly and Walsh,limited,1940,p.149.
    [2][日]小林太市郎《唐代の大悲观音》,《佛教艺术の研究》(《小林太市郎著作集》卷七),第85页。
    [3]《宋高僧传》卷六《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第129页。
    [4]《宋高僧传》卷二五《唐越州诸暨保寿院神智传》,第639页。
    [5]《宋高僧传》卷二三《晋朔方灵武永福寺道舟传》,第596-597页。
    [6]《宋高僧传》卷二六《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传》,第667-668页。
    [1]周绍良 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四五五号《有唐薛氏故夫人实信优婆姨未曾有功德塔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70-1471页。
    [2]参考刘淑芬《经幢的形制、性质和来源--经幢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期第3分,1997年,第643-786页。
    [3]《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154页。
    [4][日]小林太市郎《唐代の大悲观音》,《佛教艺术の研究》(《小林太市郎著作集》卷七),第83-84页。
    [1]《法苑丛谈》,第122页。
    [2]《大正藏》卷二○,第120页上、中。
    [1]可参考 陈清香《千手观音像造形研究》,《空大人文学报》(台湾),第2期,1993年4月,第51-70页。
    [2]《大正藏》卷四,第77页中。
    [3]#12
    [1]《宣和画谱》卷二。
    [2](宋)李廌《德隅斋画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二册,第938页下。
    [3]以上画家皆见《宣和画谱》卷三。
    [1]《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八《怀安军金堂县庆善院大悲阁记》,据《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乾道刊本。
    [2]《宋高僧传》卷二六《唐镇州大悲寺自觉传》,第657页。
    [3]参见 张秀生,刘友恒,聂连顺,樊子林《正定隆兴寺》,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1]可参考胡文和《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卷,民国87年,第291-330页。演田瑞美《中国四川资州の千手千眼観音大像龕にっぃて》,《美衍史研究》,2006年第44卷,第167-190页。
    [2]根据刘建华《唐代证圣元年石雕千手千眼大悲菩萨立像》一文的研究称,1986年河北省新城县发现的一尊白石千手千眼大悲菩萨立像具有初唐时期的造像风格,是迄今发现的纪年最早的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参见 胡同庆《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综述》,《敦煌研究》,2005年06期,第133-134页)
    [3]《大足石刻铭文录》,第38页。
    [1]王家祐,徐学书《大足<韦君靖碑>与韦君靖史事考辩》,《四川文物》,2003年第5期。
    [2]梨方银《大足石刻》,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6页。
    [3]《大足石刻铭文录》,第15页。
    [1]李已生《四川石窟雕塑艺术》,《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第12卷《四川石窟雕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27页。
    [2]参见 李小荣《论密教中的千手观音--以敦煌文献为中心》,《文史》2003年第2期,第146-165页。
    [3]可参考 彭金章《千眼照见 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11-30页。
    [4]《游方记抄》卷一,《大正藏》卷五一,第993页上。
    [1]《全唐文》卷二六二。
    [2]《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卷,(唐)刘长卿 著,储仲君 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4页。
    [3]《全唐文》卷七三一,第7546-7547页。
    [4]《全唐文》卷五四一,第5496页下。
    [5]《全唐文》卷五一九,第5281页。
    [1]《全唐文》卷七八三,第8184-8185页。
    [2]《全唐文》卷七八三,第8188页上。
    [3]《司空表圣文集笺校》卷二,第201页。
    [1]《司空表圣文集笺校》卷九《观音赞》,第299页。
    [2]《酉阳杂俎》续集卷六《寺塔记》(下),第257-258页。
    [3]冯汉铺《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源流考》,《文史杂志》1996年第2期,第39页。
    [4]《酉阳杂俎》(续集)卷六,第257-258页。
    [1](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
    [2]《祖堂集》卷三《慧忠》,第111页。
    [1]《祖堂集》卷五《道吾》,第191页。
    [2]《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九,《大正藏》卷四八,第214页上、下。
    [3]《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卷一.《大正藏》卷四七,第496页下。
    [4]《祖堂集》卷十七《普化和尚》,第569页。
    [5]《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一,《大正藏》卷四七,第605页上。
    [6]《祖堂集》卷九《九峰》,第323页。
    [7]#12
    [8]吕建福《禅宗北宗与密宗的关系》,《华林》,2001年第1期,第121-128页。
    [1]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宋)王应麟《玉海》卷五七《艺文》载:“唐顾况有戴氏《<广异记>序》,戴浮二十卷。”
    [3]Glen Dudbridge,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ang China:a Reading of Tai Fu's Kuang-i Ch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4]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3-489页。
    [5]《广异记》,第30页。
    [1]《广异记》,第122-123页。
    [2]《大正藏》卷二○,第109页下。
    [1]《广异记》,第76-77页。
    [2]《旧唐书》卷一三○《李元平传》,第3629-3630页。
    [3]《太平广记》卷一一二《报应(十一)·崇经像》,第三册,第779页。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卷十《王毂》,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9页。
    [2]《太平广记》卷一一二《报应(十一)》,第三册,第780页。
    [3]《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卷一,《大正藏》卷○,第108页下。
    [1]《太平广记》卷三六六《妖怪(八)》,第八册,第2913页。
    [2]《大正藏》卷二○,第108页下。
    [3]《宋高僧传》卷七《汉洛京法林院僧照传》,第154页。
    [1]《宋商僧传》卷七《大宋齐州开元寺义楚传》,第159页。
    [2]《佛祖统纪》卷三三《诸经行法》,《大正藏》卷四九,第319页上。
    [3]可参见西方学者相关著述,如早期Arthur Waley,“Avalokitesvara and the legend of Miao-Shan”,Artibus Asiae,Vol.1,No.2.(1925),pp.130-132.此后如牛津大学汉学家Glen Dudbridge(杜德桥),The Legend of Miao-shan,Oxford Oriental Monographs,No.1(London:Ithaca PteSS,1978);hereafte,LMS.(2004年此书又由Oxford Universit),Ptess再版)又Glen Dudbrjdge.“Mjao-shan on Stone:Two Early Inscriptions",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2,No.2.(Dec.,1982),pp.589-614..杜德桥的研究梳理并详细探讨了千手眼观音与香山妙善传奇历史,值得参考。又Chun-fang Yu.“Princess Miao-shan and the Feminization of Kuan-yin”,In 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hvara,p293-351.
    [4](清)俞正燮《癸已类稿》卷一五《观世音菩萨传略跋》,上海图书馆藏 求日益窬刻本,清道光16年(1836)。
    [5]Glen Dudbridge.The Legend of Miao-sh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14.
    [6]巴特教授1994年至海德堡大学汉学系。ter Haar,Barend J.The White Lotus Teachings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Leiden:E.J.Brill,1992,p.19-20.
    [1]#12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佛救翻胃》,何卓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9页。
    [3]《夷坚志》卷一一《张端悫亡友》,第96页。
    [4](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二五,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91页。
    [5]《朱子语类》卷一三○,第3109页。
    [6]《朱子语类》卷一三○,第3129页。
    [1]《大正藏》卷一,第130页中。
    [2]目前专门针对唐五代文学与毗沙门天王信仰的研究仅见邹西礼,夏广兴《毗沙门天王信仰与唐五代文学》(载《佛经文学研究论集》,陈允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535页)一文,然而该文所见材料缺失过甚,难以全面全面反映毗沙门天王信仰与唐五代文学乃至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事实上印度北面的佛教小国尼泊尔也有类似的故事流传。John Brough,Legends of Khotan and Nepal,Bulletin of the School D,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Vol.12,No.2.(1948),pp.333-339.
    [2]《大正藏》卷二三,第869页中。
    [3]《大正藏》卷三,第824页上。
    [4]可#12
    [5]《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一,第117页。
    [6]《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一二,第1008页。邹西礼,夏广兴《毗沙门天王信仰与唐五代文学》一文云此叙述古印度天王信仰之民俗风情,此未能辨别“瞿萨旦那国”即是于阗国所致。(载《佛经文学研究论集》,陈允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535页。)(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七七(《大正藏》36册,第603页下)亦抄录了此则传说故事。
    [1][日]寺本婉雅《于阗国史》,京都丁子屋书店,1921年,第80页。
    [2]《西域之佛教》,中华书局,第127-128页。
    [3]朱刚《毗沙门天王崇拜源流及其造像艺术》,《新国学》第六辑.第74页。
    [4]古正美《于阗与敦煌的毗沙门天王信仰》,《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版,第457-497页;徐梵澄《关于毗沙门天王等事》,《徐梵澄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322页。(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3期)
    [5]《宋高僧传》卷二六《唐东京相国寺慧云传》,第660页。
    [6]《图画见闻志》卷五《相蓝十绝》,第121页。
    [1]《太白阴经》卷七《祭文书药方总序》,据清钱熙祚辑《守山阁丛书》本.
    [2](清)刘喜海《金石苑》二《后唐毗沙门佛龛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八九四册,第677页。
    [3]《太白阴经》卷七《祭毗沙门天王文》。到了北宋,军中祭天王的行为依然流行,王士禎《香祖筆記》卷八云:“宋制,軍營中有天王堂。”据宋许洞所载宋军营中的《祭毗沙门天王文》,与唐有所变化:“维年月日某官谨以香烛蔬菜祭于毗沙门天王。惟天王神灵通畅,威德奋震,据大阴之正位,降普天之妖魔,左手擎塔,尊神显于西土;右手仗戟,赫威游于北方。一举而羣魔骇,再举而沙界裂,目激电以日暗,发聚蓝而云委,卓荦万古,郁称元神。今妖孽未除,生灵涂地,凶声逆气,溢天浮星。皇帝命某帅领雄权,剿戮羣党,大勲未立,壮心徒奋。天王受佛法印,广扬神通,尚能卷大地于掌中,纳须弥于芥子,今此小丑,岂不能怯?伏惟降慈悲心,救众生苦,开大神力,神兵右回左旋,剪灭贼众,脱苦恼于刀兵之刼,发济拯于风火之轮。则某也虔心皈依,实在此日尚飨。”(载北宋许洞《虎钤经》卷二○,据清代 谭莹辑《粤雅堂丛书》本)祭文仍希望擎塔仗戟的毗沙门天王能降慈悲心,发挥神威,帮助宋军摧灭群魔,消除妖孽。看来宋军对毗沙门天王统领天兵天将保驾护航的信仰依然很坚定。
    [1]《孙渊如诗文集》之《平津馆文稿》卷下《<太白阴经>跋》,《四部丛刊》(初编)本。
    [2]《李商隐诗歌集解》第二册《编年诗》,第909页。
    [3]张政娘《<封神演义>漫议》,参见《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3页。
    [4](新罗)崔致远《天王院斋词》.《桂苑笔耕集校注》卷一五,党银平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18-519页。
    [5]#12
    [1]《大正藏》卷二一,第228页中、下。
    [2]松本氏有详细考证,笔者不赘述,可参见[日]松本文三郎《兜跋天王考》,金申译,《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第39-40。
    [3]《大唐西域记》卷一二,第1017-1018页。
    [4]《大正藏》卷五四,第706页中。
    [1](宋)罗愿修《新安志》卷三《歙县僧寺·天王院》,期,第56-66页)
    [2]《大正藏》卷五一,第846页上、中。
    [3](新罗)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卷一,《大正藏》卷五○,第283页下。
    [1]Sherman E.Lee:Wai-Kam Ho.“A Colossal Eleven-Faced Kuan-yin 0f the T'ang Dynasty.”Artibus Asiae,Vol.22,No.1/2.(1959),pp.121-137.美国夏威夷大学东方艺术史专业的Tore E.Nevile 女士曾网罗印度、柬埔寨、尼泊尔和中国西藏、中国汉族地区、朝鲜、日本等国十一面观音艺术形象,对曾一度流行的此类观音做了极为细致的考察,可参考。(Tove E.Nevile,"Eleyen-headed Avalokftesvara:Its origin and[conography”,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Ltd...New Delhi,1999.)
    [2]《中国密教史》,第363页。
    [3]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另外可参考严耀中《护教与护国--毗沙门天王崇拜述论》,见《汉传密教》,第196-209页。
    [4]王士稹《香祖笔记》卷八。
    [5](宋)梁克家编修《淳熙三山志》卷三五《长溪县天王院》,《宋元方志丛刊》本。
    [6]邹西礼、夏广兴《毗沙门天王信仰与唐五代文学创作》,见:《佛经文学研究论文集》,第534页。
    [1]《大正藏》卷五四,第552页下。
    [2]《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61页中。
    [3]见于[日]安然《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二“多闻天门”,《大正藏》卷五五,第1127页中。而空海自撰目录中不载,疑为日本僧所附会。
    [4]《大正藏》卷五五,第1109页下。
    [1]仪轨中哪吒太子自称是毗沙门天王子第二孙,此说仅见于此,可能是种传误。([日]二阶堂善弘《哪吒太子考》,见高致华 编《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黄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大正藏》卷二一,第225页上。
    [3]《大正藏》卷二一,第227页中。
    [4]《大正藏》卷二一,第227页中。
    [5]《大正藏》卷二一,第230页上、中。
    [1]《全唐文》卷八六二《乞赐寺名奏》,第9038页上。
    [2]《权载之文集》卷二九。
    [3]《全唐文》卷九六二,第9994页下,第9995页上。
    [4]《册府元龟》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中华书局影印明刻本。
    [5]《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五,《大正藏》卷四九,第614页上。
    [6]《册府元龟》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7]《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上),第246页。
    [8]《册府元龟》卷五二《帝王部·崇释氏》。
    [1]可参考 张先堂《唐宋时期敦煌天王堂寺、天王堂考》,载王维梅主编《二十一世纪敦煌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自然文化学会 1999年版 第94-103页;党燕妮《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毗沙门天王 法门寺地宫宝函 晚唐 维章《唐宋间敦煌的城隍与毗沙门天西东千佛洞第5窟毗沙门天王与八大(吴立民,韩金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香
    [2]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07页。see,dieu des armees:A propos d'ue pp.137-155本论文是有关于西藏毗沙门天王作为财神和护国神信仰与艺术的经典探讨。
    [1]《大正藏》卷二一,第30页下。
    [2]《大正藏》卷一八,第340页上。
    [3]《大正藏》卷二○.第138页下。
    [4]《大正藏》卷一八,第879页上。
    [1]《大正藏》卷二一,第225页下。
    [2]《大正藏》卷二一,第225页上。
    [3]《大正藏》卷二一,第232页中。
    [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四册,第422页上。
    [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七册,第119页上。
    [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二册,第366页下。
    [4]《酉阳杂俎》(续集)卷六,第258-259页。
    [1][日]松本文三郎《兜跋毗沙门天考》,金申译,《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总第81期),第36-43页。原文刊《东方学报》第10册第1号,1939年。[日]源丰宗《兜跋毗沙门天像的起源》,《佛教美术》第15册,1930年。[日]松本荣一《兜跋毗沙门天像の起源》,《国华》第471号,1930年。[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第九节《兜跋毗沙门天图》,东京:东方文化研究所,1939年。
    [2][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图像篇,东京东方文化研究所,1937年版,第417-419页。
    [1]#12
    [2]可以参见 王卫明《大圣慈寺画史从考唐五代宋西蜀佛教美术发展探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91页。该书是以大圣慈寺为中心讨论四川地区美术的力作。
    [1]吴琴《浅论苏州虎丘塔瑞光塔出土文物的佛教艺术》,《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92年第1期,第111-116页。
    [1]巴中南龛相关毗沙门研究可参见 苟延一《巴中南龛毗沙门天王龛浅谈》,《四川文物》,2000年第4期(总第92期),第42-45页。但此文视野显得太狭隘了。
    [2](辽)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六,《大正藏》卷五四,第961页上。
    [3]《大正藏》卷一,第130页下、第131页上。《起世经》卷六云:“诸比丘昆沙门王,有五夜叉,恒常随逐,侍卫左右,为防护故。何者为五?一名五丈,二名旷野,三名金山,四名长身,五名针毛。诸比丘,毗沙门天王游戏去来,常为此等五夜叉神之所守护。”(《大正藏》卷一,第341页上)此五夜叉即《长阿含经》中之五大鬼。
    [4]《大正藏》图象第六卷,第140页中。
    [5]《大正藏》卷三九,第634页下。
    [1]《大正藏》卷二一,第235页中。
    [2]《大正藏》卷二一,第235页上。
    [1]严耀中《密教与丧葬祭祀》,见《汉传密教》,第171页。国外学者对此也多有关注如:J.Baker..Sui and Early Tang Period Images of the Heavenly King in Tombs and Temples.Orientations,April 1999.
    [2]可以参考 朱裕平《中国唐三彩》,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阎存良《唐三彩》,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洛阳市博物馆 编《洛阳唐三彩》,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Sφrensen,Henrik H."The Buddhist Sculptures at Feixian Pavilion in Pujiang,Sichuan",Artibus Asiae,Vol.58,No.1/2.(1998),p.34
    [1]可参考 宁强《巴中南龛第93号毗沙门天王造像龛新探》,《敦煌研究》,1989第3期,第11-15页。
    [2]据周杰华《夹江千佛岩》(《四川文物》2002年第3期,第91页)中云:“除佛和菩萨外,护法神中的毗沙门天王也是干佛岩单独供养的主要造像,共有6龛。天王为武士将军形象,头戴甲胄,着战袍,穿战靴,手持宝塔,脚踏夜叉,神态威严。”造像形态描述基本一致,然总数上王、曾撰述共计为7龛。
    [2]根据曹恒钧《四川夹江千佛崖造像》(《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4期)记载可知,文革中部分龛已经被毁坏。
    [1]《全唐文补编》之《全唐文又再补》卷二,,第2106页。
    [2]《昼上人集》卷七。
    [1]《酉阳杂俎》(续集)卷六《寺塔记(下)》,第257页。
    [2]《太平广记》卷二一四《应天三绝》,第五册,第1639-1640页。
    [1]《全唐诗》卷七六一,第8639页。
    [1]《全唐文》卷七三○,第7530页下。
    [2]《全唐文》卷七九一,第8287页上。
    [3]朱刚《毗沙门天王崇拜源流及其造像艺术》,《新国学》第六辑,第74页。
    [4]《知不足斋丛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9年,第645页下。(清)王士稹《池北偶谈》卷十七《妄补古碑》亦载。
    [1]《全唐文》卷六二○,第6262-6263页。
    [1]《北梦锁言》卷一一《高太尉骈请留蛮宰相事》,第235页。
    [2]《金石苑》二《后唐毗沙门佛龛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八九四册,第677页。(《唐文拾遗》卷六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一六五二册,第96页)
    [3]《宋高僧传》卷二七《唐雅州开元寺智广传》,第687页。
    [4]《全唐文》卷七一七,第7369-7370页。
    [1]《金石苑》二,《续修四库全书》本第八九四册,第659页。
    [2]《太平广记》卷二○三《王中散》,第五册,第1541页。
    [3]可参考 宁强《巴中南龛第93号毗沙门天王造像龛新探》,《敦煌研究》,1989第3期,第11-15页。
    [4]《全唐文》卷八○四,第8458页下。
    [1]《全唐文》卷七八七,第8235页上。
    [2]以上引文均见《全唐文》卷七八七,第8234-8235页。
    [3]彭万隆《黄滔行年考》,载《唐五代诗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365-378页。
    [1]《唐黄御史文公》卷五,《四部丛刊》(初编)本。
    [1]《唐黄御史文集》卷五,《四部丛刊》(初编)本。
    [2]《舆地碑记目》卷三《福州碑记》,第75页。
    [3]分别参见《宝刻类编》卷四(《舆地碑记目》卷四《资州碑记》注有“绍兴壬戌郡守邵博得碑城北隅,唐羊谔为刺史撰并序”);《宝刻类编》卷八;《宝刻类编》卷五;《舆地碑记目》卷三《枣阳军碑记》;《宝刻类编》卷八。
    [4]《舆地碑记目》卷二《资州碑记》,第37页。
    [5]《舆地碑记目》卷三《福州碑记》,第75页。
    [6]《宝刻丛编》卷一九引《诸道石刻录》。
    [7]《民国巩县志》卷一九;《全唐文补编》卷八七,第1063页。原署“朝议郎□□南□巩□令王札譔。文林郎(阙)将仕郎□守幽领军衙□□参军韦□书。将仕(阙)。”
    [1]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5页。
    [2]《和风堂文集》(中),第1051页。
    [3]参见 杨宝玉《敦煌文书<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校考》,《文献》,2000年第2期,第57-64页。
    [1]录文参见 刘铭恕《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斯坦因劫经录》,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6-117页;另外,施萍婷 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页。标点笔者稍有改动。
    [2]郑阿财《<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敦煌地区的毗沙门天王信仰》,《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6-263页。
    [3]《大正藏》卷五一,第76页中。
    [4]《大正藏》卷五一,第807页上。
    [1](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下《梦神医病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一○四二册,第810页。
    [2]《广异记》,第15页。
    [3]《酉阳杂俎》卷八《黥》,第76页。
    [4]Reed,Carrie E."Tattoo in Early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sn Oriental Society,Vol.120,No.3.(Jul.- Sep.,2000),pp.360-376.
    [5]《旧唐书》卷一五《本纪(一五)·宪宗(下)》,第445页。
    [1]《酉阳杂俎》卷八《黥》,第77页。
    [2]《北梦锁言》卷一七《朱邪先代》,第317页。
    [3]《册府元龟》卷四四《帝王部·奇表》。
    [1]《册府元龟》卷二一《帝王部·微应》。
    [2]《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第949页。
    [3]《北梦锁言》卷九《刘山甫题天王》,第186页。
    [4]《全唐文》卷二五《安养百姓及诸改革制》(第285页上)诏书中云:“中岳神宜封为中天王,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
    [1]《玄怪录》卷四《王煌》,第112-114页。
    [1]郭绍林《唐小说对龙门石窟北天王所踩鬼怪的诠释》,《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4期,第46-48页。
    [2]《全唐诗》卷八七○,第9871页。
    [1]《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57-58页。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会昌元年”,第383页。
    [3]参见[日]二陪堂善弘《哪吒太子考》,见:高致华编《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黄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二阶堂氏的哪吒研究是目前学界最完整的溯源考证。另外陈晓怡《哪咤人物及其故事之研究》(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1994年)从哪咤在佛教密经典的探源、禅宗语录中的隐喻意象、唐宋元明清哪咤神话故事与人物形象之演变多层面考察哪吒信仰,是目前为之最为全面的哪吒总体信仰研究。
    [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二册,第496页。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前言),李时人,蔡镜浩 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页。具体考证参看书后所附录两位校注者的论文《<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辩》,第58-85页。
    [3]#12
    [4]《文史》第三十八辑,1982年.第55-77页。
    [5]夏广兴《从隋唐五代小说看密教对唐代社会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8辑,第36页。
    [6]《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前言),第7页。
    [1]《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卷上,第5-6页。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卷中,第17页。
    [3]《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卷中,第21-22页。
    [1]《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卷上,第10页.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卷中,第23页。
    [3]《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卷下,第49页。
    [4]可参见萧登福《西游人物溯源--沙悟净与密教中的深沙大神》,载《道教与民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第539页。
    [1]《大正藏》卷二一,第910页下。
    [2]《大正藏》卷二一,第519页上。
    [3]《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二,《大正藏》卷一八,第139页中。
    [4]参考[日]村濑鑛司《深沙大针将仪轨の真伪と其の原形》,《密教论丛》第11卷,1937年,第105-119页。
    [5]《常晓和尚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70页下、第1071页上。
    [6]《大正藏》卷五○,第324页下。
    [7][日]圆珍《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94页。
    [1]黄锦珍云“题刻中‘浮丘大圣'之名不知出自何处”是未见佛典中的记载导致的怀疑。(《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佛学研究中心》第4期,1999年,第302页)
    [2]《大正藏》图象第三卷,第54页上。密教中的深沙神概有两种形象:一即神王形,左手把青蛇,右手屈臂于右乳前扬掌;一则二手合捧钵,钵中盛白饭。
    [3]《大正藏》卷四七.第623页。
    [4](宋)祖咏《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卷四七,第830页下。
    [5]《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七,《大正藏》卷四七,第838页中。
    [6]《大正藏》图像卷五,第561页中。
    [7]《大正藏》图像卷九,第523页上。
    [8]参见康保成《沙和尚的骷髅项链--从头颅崇拜到密宗仪式》,《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75-78页。
    [1]《大正藏》卷三,第787页上。
    [2]《大正藏》卷二○,第378页中。
    [3]《大唐西域记》卷二,第176页。
    [4]《大正藏》卷二一,第355页下。
    [5]不空译《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卷一,《大正藏》卷一九,第605页。
    [6]《大正藏》卷二○,第133页中。
    [7]《大正藏》卷二○,第133页下。
    [8]不空译《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卷一,《大正藏》卷二一,第36页下。
    [9]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1]《太平广记》卷二九二《神(二)》,第六册,第2324页。
    [2]《太平广记》卷四一《神仙(四一)》.第一册,第259-260页。
    [1]《大正藏》卷二一,第289页下。
    [2]《大正藏》卷二一,第286页下。
    [3]Julia K.Murray.Representations of Hariti,"the Mother of Demons(鬼子母),and the Theme of 'Raising the Aims-Bowl' in Chinese Painting ",Artibus Asiae,Vol.43,No.4.(1981-1982),pp.253-284.
    [4]《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上),第248页。
    [5]《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下),第260页。空海回日本之前,惠果唤供出奉丹青李真等十余名画家,图绘胎藏界、金刚界等大曼荼罗一十铺。(空海《御请来目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1065页中)
    [6]《益州名画录》卷上,第4页。
    [7]四川文物管理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巴州区文物管理所《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00-101、128页。晚唐文德元年(888)“同节度十将、军事押衙、充都押都巡兼殿中侍御史李思弘夫妻发心修妆”。
    [8](唐)侯圭《东山观音记》。《全唐文》卷八○六,第8474页。宋代四川鬼子母信仰依然流行,如大足石窟宋代造像,北山佛湾第122、第289龛、石篆山第1龛、石门山第9龛、玉滩第3龛皆为鬼子母造像。(参见 大足石刻研究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县文物保管所,大足县石刻研究学会编《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46、117、289、326-327、367页)
    [1]《太平广记》卷三六八《精怪(一)》,第八册,第2931页。
    [2]研究可参见[日]宫崎英修《鬼子母神信仰の研究》,《鬼子母神信仰》(民众宗教史丛书)第9卷,雄山阁,1985年,第255-373页。
    [3]最为著名的如 柳存仁《毗沙门天王父子与中国小说之关系》,载《和风堂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045-1094页(原载《新亚学报》第3卷第3期,1958年)。柳氏文详细探究了毗沙门天王父子与后来《封神榜》与《西游记》小说中形象的逐步演变融合,最后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神灵。又如胡适《<西游记>的沙和尚的来历》(载《胡适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38-939页)一文则论证了沙和尚的来源与毗沙门天王有关。
    [4]著名中西交通史学者张政烺《<封神演义>漫议》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佛教毗沙门天王的第二子独健是二郎神信仰的渊源。(参见《张政娘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1-635页)又[日]吉田隆英《二郎神考》,《集刊东洋学》第33卷,1975年,第44-62页。
    [5]胡小伟《宋代的“二郎神”崇拜》,《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2期,第页。
    [6]胡小伟《金代关羽神像考释》,《岭南学报》(香港岭南大学)复刊新一号,1999年版,第228-295页。
    [1]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1]Jacques Gemet,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281.
    [2]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281.
    [3]Orzech,Charles D."Seeing Chen-Yen Buddhism:Traditional Scholarship and the Vajrayana in China."History of Religion.Vol.29,No.2,p.114.
    [4]古正美《于阗与敦煌的毗沙门天王信仰》,见:《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版,第459页。
    [5]Orzech,Charles D.Political and Transcendent Wisdom:The 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P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P.136.
    [1]Political and Transcendent Wisdom:The 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P.145.密宗金阁寺道场相关的研究可以参见Raoul Birnbaum,Studies on the Mysteries of Manjusri:A Group of East Asian Ma□□alas and Their Traditional Symbolism(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 igions Monograph No.2,1983),pp.7-38.
    [2]《宋高僧传》卷二七《唐京兆大兴善寺含光传》,第678-679页。
    [3]#12
    [1]葛兆光《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上)》,《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葛先生并于注释中解释云:“密宗在中国流传的时间如此短促,也许还与中国人不习惯于接受繁琐理论与神秘修行有关,唐代汉族出身的密宗僧人尤其是有名的僧人如此之少,似乎可以说明问题。”
    [2]《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序》,《房山石经》第28册,第2页。
    [1]载 蓝吉富 主编《大藏经补编》第三二卷,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401页上。
    [2]日僧成寻所见当时北宋之密教情况亦可參兄[日]三崎 良周《成寻阿阇梨と北宋の密教》,《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1971年12月,通号17,第19-39页。
    [3]Kenneth Ch'en,Buddhism in China:A Histarlcal Surve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4,p.389,p.336-337.
    [4]《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七《释氏论下》,《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5]宋代民间流传的一些以童男为媒介的密教驱魔信仰可参见Edward Davis.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pp.115-152.
    [1]李世杰《密教概论》,载 张曼涛 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1册《密宗概论》,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2]高振农《中国佛教源流》,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3]赵朴初《法苑谈丛》,中国佛教协会印行(法音文库本),1990年,第39-40页。
    [4]Charles D.Orzech."Seeing Chen-Yen Buddhism:Traditional Scholarship and the Vajrayana in China",History of Religions,Vol.29,No.2.1989,pp.87-114.
    [5][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4月,第384-385页。
    [1]#12
    [2]日本宗教学者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参见[日]宫坂宥胜《密教思想论》,东京:筑摩书坊.1984年版,第183-186页。
    [3]笔者始终认为,唐代的密教艺术值得进行大型专题研究,它为中国美术添加一股迥异传统佛教造型的忿怒威猛风潮,这一艺术的变革与兴起并受到足够的重视,它的造像和绘画保存甚多,尤其以敦煌和四川为最。作为佛教艺术研究者,哈佛大学教授汪悦进《绘塑<法华经>--中国中古佛教视觉文化》一书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EugeneWang,Shaping the Lotus Sutra:Buddhist Visual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5.)汪氏以法华经变为线索及切入点,探索中古佛教壁画与雕塑中的想像世界之构造及现世与冥界、经文与视觉造型之关系诸问题,对一些图像配置作出了全面的新解读,值得参考。而密教造像同样因该以此为出发点,细致地分析视觉造型与经典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这类艺术对于中古信仰的思潮的影响。
    [1]周作人《看云集》,开明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4页。
    [1]《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五,《大正藏》卷三九,第633页中。
    [1]胡适《佛教的翻译文学(下)》.见《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
    [2]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3]例如,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年版)也基本不涉及唐代翻译佛经与文学的讨论。
    [4]《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大正藏》卷五二,第835页下。
    [5]《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大正藏》卷五二,第838页上。
    [6]《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三,《大正藏》卷五二,第841页中。
    [7]《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藏》卷五五,第752页下。
    [1]《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三,《大正藏》卷三三,第515页下、第516页上。
    [2]《大正藏》卷二○,第575页中。
    [3][美]梅维恒《唐代变文》(上),杨继东、陈引驰译,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2月版,第93-166页。(Marir,Victor H,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A Study of the buddhist Contribut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 Drama in China,Harvard press,1989.)
    [4]《敦煌变文校注》卷四,第564页。
    [5]《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卷二五,《大正藏》卷二○,第365页下。
    [6]《敦煌变文校注》卷四,第566页。
    [1]《敦煌变文校注》卷四,第524页。
    [2]《全唐文》卷五三○,第5378页下。
    (唐)释圆照.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碑表集[M].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 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五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以下简称《大正藏》)
    (唐)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唐)释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第五五册).
    (唐)怀信.释门自镜录[M].大正藏,第五一册.
    (唐)高彦休.唐阙史[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二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M].大正藏,第九册.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摩尼罗直经[M].大正藏,第二一册.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佛说灌顶经[M].大正藏,第二一册.
    (晋)葛洪.抱朴子[M].王明 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梁)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北凉)昙无谶译.佛本行经[M].大正藏,第四册.
    (唐)宝思惟译.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轮陀罗尼念诵法[M].大正藏,第二○册
    (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M].大正藏,第二○册.
    (唐)金刚智译.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大正藏,第二○册.
    (唐)善无畏译.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M].大正藏,第二○册.
    (唐)不空译.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M].大正藏,第二○册.
    (唐)不空译.诃利帝母真言经[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神恺.大黑天神法[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佚名译.吽迦陀野仪轨[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校注[M].周叔迦、苏晋仁 校注,中华书局,2003.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唐)海云.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M].大正藏,第五一册.
    (唐)一行.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M].大正藏,第三九册.
    (唐)不空译.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三二册.
    (唐)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M].,大正藏,第五○册.
    (唐)不空译.圣迦棍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M].大正藏,第一九册.
    (唐)不空译.一字佛顶轮王经[M].大正藏,第一九册。
    (唐)不空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M].大正藏,第二○册。
    (唐)金刚智译.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M]大正藏,第二○册.
    (唐)义净译.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M].大正藏,第二○册.
    (唐)不空译.摩诃毘卢遮那如来定惠均等入三昧耶身双身大圣欢喜天菩萨修行秘密法仪轨.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含光.昆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慧然.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M].大正藏,第四七册.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M].大正藏,第二三册.
    (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M].大正藏,第三册.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M].大正藏,第三六册.
    (唐)不空译.毗沙门天王仪轨[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唐)牛僧儒.玄怪录[M],(唐)李复言.续玄怪录[M].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唐)唐临.冥报记[M].(唐)戴浮.广异记[M].方诗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唐)不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M].大正藏,第二○册。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M].大正藏,第八册.
    (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M].大正藏,第一九卷.
    (唐)不空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M].大正藏,第一九册.
    (唐)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良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M].大正藏,第三三册.
    (唐)不空.总释陀罗尼义赞[M].大正藏,第一八册.
    (唐)不空译.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阿质达霰译.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M].大正藏,第二一册.
    (唐)行琳.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M].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编.房山石经(第28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M].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
    (宋)楚圆集.汾阳无德禅师语录[M].大正藏,第四七册.
    (宋)祖咏.大慧普觉禅师语录[M].大正藏,第四七册.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五四册.
    (汉)佚名撰.太平经合校[M].王明 合校,中华书局,1960.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校笺[M].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M].(清)王琦 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李华《李遐叔文集》卷二,见《文渊阁景印四库全书》第一○七三册,第387页。
    (唐)张鷟.朝野佥载[M](《隋唐嘉话》合刊).程毅中 点校,中华书局,1997.
    (唐)孟郊.孟东野诗集[M].华忱之 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唐)张祜.张承吉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北京图书馆藏宋蜀刻本影印,1979.
    (唐)皎然.昼上人集(又名《杼山集》)[M].四部丛刊初编影宋精抄本.
    (唐)齐已.白莲集[M].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抄本。
    (唐)顾况.顾况诗集[M].赵昌平 点校,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无锡孙氏藏大兴朱氏藏本。
    (唐)刘肃.大唐新语[M].许德楠、李鼎霞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新罗)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M].大正藏,第五○册.
    (新罗)崔致远.桂苑笔耕集校注[M]》,党银平校注,中华书局,2007.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三藏法师传[M].孙毓堂、谢方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唐)康骈.剧谈录[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唐)韦述.两京新记[M].辛德勇辑校.陕西:三秦出版社,2006.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版。
    (唐)慧立,彦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孙毓棠,谢方,范祥雍.中华书局,2000.
    (唐)李冗.独异志,张永钦点校:(唐)张读.宣室志,侯志明点校;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黄滔.唐黄御史文公[M].四部丛刊初编本.
    (唐)杜光庭.太上黄录斋仪[M].道藏,第九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书店联合出版,1988.
    (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M].道藏,第一○册.
    (唐)李林甫 等撰.唐六典[M].陈仲夫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唐)杨炯.盈川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一○六五册。
    (唐)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陆贽.陆贽集[M].王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本,2006.
    (宋)李昉 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据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
    (五代)杜庭光.北梦琐言[M].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五代)王仁裕等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五代)刘昫 等编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6.
    (五代)静、筠(禅僧).祖堂集[M].张华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五代)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五代)王仁裕等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丁如明 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宋)董迪.广川书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三册.
    (宋)佚名.宣和画谱[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八一三册.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1964.
    (宋)赞宁.宋高僧传[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宋)赵明城.金石录(宋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宋)陈思.宝刻从编[M].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下同)
    (宋)欧阳棐.集古录目.石刻史料新编本.
    (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李防.太平广记[M].汪绍楹 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61.
    (宋)罗愿修.新安志.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
    (宋)陈思.宝刻从编[M].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
    (宋)李麂《德隅斋画品·火佛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二册,第938-939页。
    (宋)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M],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M].傅根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页。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王应麟.玉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宋)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见:龙显昭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M].成都.巴蜀书社,2004:193-194.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M].中华书局影印知不足斋丛书本,1999.
    (金)赵秉文.滏水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一一九○册.
    (辽)非浊编.三宝感应要略录[M].大正藏,第五一册.
    (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M].大正藏,第四九册.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M].道藏,第五册.
    (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七册.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2001.
    (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清)王昶辑.金石萃编[M].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
    (清)陆心源.唐文拾遗[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一六五二册.
    (清)孙星衍.孙渊如诗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清)刘喜海.金石苑[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八九四册.
    (清)董诰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清)徐松.隋唐两京城坊考[M].北京:中华书局,
    (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钱钟连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979年重印版)
    (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叶燮.已畦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第二四四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清)阮元编.两浙金石志[M].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M].道藏,第一○册.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M].道藏,第二四册.
    玄圃山灵金秘录[M].道藏,第一○册.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2.
    (清)陆心源编.全唐文补遗[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清)陆心源编.全唐文续补遗[M].《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清)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清)赵翼.瓯北诗话[M].霍松林,胡主佑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清)陆心源.唐文续拾[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一六五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陈尚君 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周绍良 编.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周绍良,赵超 编.唐代墓志续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季羡林 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雷玉华,王剑平编.广元石窟[M],成都:巴蜀书社,2002.
    王梦欧.唐人小说研究:释校〈传奇〉与〈纂异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傅璇琮 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校笺,中华书局,1990.
    佚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陈尚君 辑校.全唐文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朱金成.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刘初棠.卢纶诗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齐文榜.贾岛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陆永峰.禅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6.
    周一良.唐代密宗[M].钱文忠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严耀中.汉传密教[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陈允吉.古代文学佛教溯缘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杨作龙,赵水森 主编,郭茂育 袁万坤 吴涛 赵振华副主编.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吴纲 主编《全唐文补遗》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周绍良,赵超 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8-1109页。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彭万隆.唐五代诗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颜廷亮.有关张球生平及其著作的一件新见文献--〈《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序〉校录及其它[M].敦煌研究,2002,5:101-104.
    夏广文.段成〈酉阳杂俎〉与佛教[M].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11-16.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参见 吴湘州.中唐诗文新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84-685页。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吴文治编.韩愈资料汇编[M].台北学海出版社,1984.
    陆永峰.“马郎妇”事典考论--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M].中国俗文化研究,2005,3:30-37.
    刘芳.佛教故事“延州妇人”在宋元佛教史著述中的书写[M].宗教学研究,2007,2:99-104.
    饶宗颐.韩愈〈南山诗〉与昙无谶译马鸣〈佛所行赞〉[J].中国文学报,1964,19:98-102.(后改
    名为《马鸣〈佛所行赞〉与韩愈〈南山诗〉》,见饶氏《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版,第313-317页)
    周绍良.法苑谈丛[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朱瑛石.咒禁博士源流考--兼论宗教对隋唐行政法的影响[M].唐研究,1999,5:147-160.
    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潘慧惠.罗隐诗集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贾晋华.论韩孟集团[M].中华文史论丛,1993,51:61-73.
    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 编.李商隐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
    陈允吉.说李贺〈秦王饮酒〉中的“狞”[J].复旦学报,1984,1:52-53.
    黄启江.泗州大圣僧伽传奇新论--宋代佛教居士与僧伽崇拜[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4,9:177-220.
    刘友竹.〈僧伽歌〉非伪作辨[J].天府新论,1987,5:60-63.
    蔡毅.空海在唐作诗考.域外汉藉研究集刊,2005,1:211-219.
    鲁迅.古小说钩沉[M].齐鲁出版社,1997.
    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严一萍.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严一萍先生全集乙编》)[M],台北:艺文印书馆,1991.
    石麟.唐宋传奇与〈西游记〉[J].明清小说研究,2005,4:108-116.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1.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杨希明、雷玉华、程崇勋.巴中石窟[M].巴蜀书社,2003.
    施萍婷 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瞿蜕国.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杜环,张毅,张一纯.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中华书局.2000.
    郎晔.陆宣公奏议注(一、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1.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总编辑委员会.隋唐五代墓志汇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M].台湾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金组,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陈燕珠.房山石经题记新编[M].台湾:觉苑出版社,2003.
    龙显昭编.巴蜀佛教碑文记集成[M].成都:巴蜀书社,2004.
    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文集笺校[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卢盛江.空海与〈文镜秘府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敦煌密宗文献集成(上、中、下).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0.
    敦煌密宗文献集成续编(上、下).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0.
    杨作龙,赵水森 等编.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周勋初.周勋初文集(卷四)[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陈允吉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毛蕾.唐代翰林学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王梦欧.唐人小说研究[M].艺文印书馆,197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傅璇琮 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韩金科.法门寺文化史[M].五洲传播出版社,1998.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下)[M].中华书局,1995.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下)[M].岳鹿书社,2005.
    贾二强.神界鬼域-唐代民间信仰透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李已生.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第12卷)·四川石窟雕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刘长久.南诏和大理国宗教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释慈怡.佛光大辞典[M].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
    张曼涛 编.密宗概论[M](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1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张曼涛 编.密宗教史[M](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4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张曼涛 编.密宗仪轨与图式[M](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5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吴立民,韩金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M].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畅耀.青龙寺[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高振农.中国佛教源流[M].九州岛出版社,2006.
    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丁敏.汉译大小乘佛典中“神足飞行”的空间叙事[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6,12:1-42.
    张泽洪.论道教的法剑[J].中国道教,2002,3:14-20.
    王力坚.道教幻术母题与唐代小说[J].山西大学师范学报,2000,3:22-25.
    刘正平.唐五代道教法术与道教小说[J].新国学,2006,6:147-166.
    陈弘学.裴铏〈传奇〉及其道教思想[J].中国文化月刊,2005,299:33-62.
    罗立群.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的阐释--话说“剑术”[J].古典文学知识,1991,2:72-78.
    李小荣.李白剔骨葬友的宗教原因[M].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02-106,119.
    温玉成.白居易故居出土的经幢[J].四川文物,2001,3:63-65.
    陈泽泓.唐代佛教密宗入粤及文物述考[J].学术研究,2002,5:105-108.
    孙昌武.大悲信仰与文学艺术[A].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M],1996:234-260.
    陈清香.千手观音像造形研究[M].空大人文学报(台湾),1993,2:51-70.
    冯汉镛.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源流考[M].文史杂志,1996,2:38-40.
    吕建福.禅宗北宗与密宗的关系[M].华林,2001,1:121-128.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3-489页。
    陈昱珍.〈西游记〉中法术之变形--以孙悟空之七十二变为考察[J].大仁学报,1998,16:153-169.
    黄锦珍.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9,4:295-320
    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M].西域研究,2003,4:91-97.
    程国赋.唐传奇到话本小说之嬗变研究[M].江苏社会科学,1995,1:110-135,131.
    李克域,姚素娴.唐代密宗与政治[J].见:'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西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69-173.
    胡适.〈西游记〉的沙和尚的来历[M].见:胡适古典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38-939.
    夏广兴.毗沙门天王信仰与唐五代文学[A].见:陈允吉 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20-535.
    朱刚.毗沙门天王崇拜源流及其造像艺术[J].新国学,2007,6:.
    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7-9.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153-174.
    陈明光.大足石刻考古与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柏明.唐代长安太平坊与实际寺--西北大学校园考古新发现[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51-52.
    金申.佛教美术丛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4-115.
    黄心川.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北到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C].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40周年(1964-2004)纪念文集(上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724-742.
    赵振华编.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M].朝华出版社,2002.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萧登福.道教与密宗[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萧登福.道教仪术与密教典籍[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
    王卫明.大圣慈寺画史从考:唐五代宋时期西蜀佛教美术发展探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孙昌武.中国文学的维摩与观音[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李淞.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2:289-335.
    周绍良,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讲经文因缘辑校(上、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1.
    周广荣.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M].台北:文史哲出版,1982.
    吴纲 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二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吴纲 主编.全唐文补遗(第六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高观如.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M].佛学书局,1938.
    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台静农.台静农论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钱仲联.梦苕庵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胡适.中国白话文学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蓝吉富.当代中国人的佛教研究[M].台北:商鼎出版社,1993.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M].文史哲出版社,1993.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江晓原.历史上的占星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张曼涛.佛典翻译史论[M].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
    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刘仲宇.道教法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杨文雄.李贺诗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海外遗珍绘画[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
    陈明光.宋刻“唐柳本尊传”碑校补[J].世界宗教研究,1985,20(2):107-111.
    宿百.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上)[J].文物,1989,400(9):45-53,33.
    李瑞明.韩诗与密宗“曼荼罗”画[J].文史杂志,2001,92(2):40-41.
    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J].唐研究,1996,2:1-49.
    刘淑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6,67(2):145-193.
    刘淑芬.经幢的形制、性质和来源--经幢研究之二[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7,68(3):643-786.
    刘淑芬.墓幢--经幢研究之三[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3,74(4)673-763.
    刘淑芬.从本愿寺石刻看唐代获鹿的地方社会[A].见:劳贞一先生九秩庆论文集[C],台北:兰台出版社,1997:119-151.
    杨宇勋.降妖与幽禁--宋人对精神病患的处置[J].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003,31:37-89.
    李玉珉.中国观音的信仰与图像[A].见: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观音特展[M],台北:故宫博物院,2000:10-39、98.图像19.
    胡文和.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8,3:291-332.
    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1:209-233.
    王家佑,徐学书.大足〈韦君靖碑〉与韦君靖史事考辩[J].四川文物,2003,5:58-62.
    畅耀.青龙寺与密宗[J].考古与文物,1981,6(2):93-95.
    胡永炎.青龙寺密教传法灌顶道场--长安风格(3)[J].艺术家,2002,54(2):340-342.
    杨鸿勋.唐长安青龙寺密宗殿堂(遗址4)复原研究[J].考古学报,1984,74(3):383-4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J].考古学报,1989,93(2):231-262.
    康保成.沙和尚的骷髅项链--从头颅崇拜到密宗仪式[J].河南大学学报,2004,1:75-78.
    张政娘.〈封神演义〉漫议[A].见:张政娘文史论集[C],中华书局,2004:631-635.
    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45-1094.
    王仁波.唐长安城的佛教寺院与日本留学僧[J].文博,1989,33(6):13-20.
    刘黎明.〈夷坚志〉与南宋江南密宗信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3):45-51.
    马世长.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图像的初步考察[J].唐研究,2004,10:527-578.
    金申.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J].敦煌研究,2003,80(4):34-39.
    胡永炎.安国寺遗址盛唐像--长安风格(5)[J].艺术家,2002,54(1):226-228.
    程学华.唐贴金画彩石刻造像[J].文物,1961,129(7):61-63.
    许明.中国佛教经论序跋(第一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76-386.
    郭天祥.论鉴真对日本天台宗、密宗兴起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院(哲社版),2004,25(4):65-69.
    张弓.唐代的内道场与内道场僧团[J].世界宗教研究,1993,53(3):81-89.
    郑炳林.论晚唐敦煌文士张球即张景球[J].文史,1997,43:111-120.
    颜廷亮.张球:著述系年与生平管窥[J].敦煌研究院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史地·语文编[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
    颜廷亮.有关张球生平及其著作的一件新见文献--《〈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序》校录及其它.敦煌研究.2002,5:101-104。
    吕建福.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J].世界宗教研究,2002,1:85-96.
    刘淑芬.中古的宦官与佛教[A].郑钦仁教授荣退纪念论文集[C].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
    傅璇琮.中国最早两位翰林学士考论--吕向、尹情传论[J].文献,2002,4:60-75。
    萧登福.道教符策咒印对佛教密宗之影响[J].台中商专学报,1992.6(24):51-87.
    简宗修.〈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献与北宗禅师[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台湾),1992,6:213-242.
    严耀中.试论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J].佛教研究,2004:160-167.
    黄阳兴.略论唐宋时期的“随求”信仰(上篇)[J].普门学报(台湾),2006,34:125-154.
    黄阳兴.略论唐宋时期的“随求”信仰(下篇)[J].普门学报(台湾),2006,35:
    暨远志.敦煌写本〈偈法门寺真身五十韵〉考论[J].敦煌研究,1992,2:
    颜娟英.盛唐玄宗朝佛教艺术的转变[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5,66(2):559-610.
    张弓.唐代译场的儒臣参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2:48-54.
    康乐.转轮王观念与中国中古的佛教政治[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5,67(1):209-143.
    温玉成.新中国发现的密教遗存及反应的密教史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1990,4:76-85.
    吕建福.禅宗北宗与密宗的关系.华林,2001,1:121-128.
    张先堂.唐宋时期敦煌天王堂寺、天王堂考[A].见:王维梅 主编.二十一世纪敦煌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台中自然文化学会,1999:94-103.
    公维章.唐宋间敦煌的城隍与毗沙门天王[J].宗教学研究,2005,2:113-119.
    吴琴.浅论苏州虎丘塔瑞光塔出土文物的佛教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92,1:111-116.
    杨宝玉.敦煌文书〈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校考[J].文献,2000,2:57-64.
    郑阿财.〈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敦煌地区的毗沙门天王信仰[A].见:白化文等编.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M].中华书局,1997:256-263.
    郭绍林.唐小说对龙门石窟北天王所踩鬼怪的诠释[J].世界宗教文化,2005,4:46-48.
    巴宙.论唐诗中的民间宗教信仰及佛教思想.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 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47-65.
    王惠民.敦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考释[J].敦煌研究,1991,1:8-16.
    夏广兴,方海燕.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与唐代民俗风情[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6):81-86.
    夏广兴.密宗与唐五代文学创作--密宗成就剑法及密宗民俗信仰对小说创作之影响散论[J].古籍研究.2004(上):201-210.
    刘方.从一则佛教故事的改写看文化对叙事的影响.祖国颂主编〈叙事学的中国之路--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25-333.
    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韩]宋伦美.〈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4:83-86.
    徐浚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赵杏根.唐代小说中的法术僧人与另类僧人[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19(2):64-68.
    刘瑞芝.“狂言绮语”源流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3):90-97.
    霍巍.早期密教图像在敦煌的传播及其来源的新探索--田中公明《敦煌密教与美术》评介[J].敦煌研究 2006,2:110-113.
    萧丽华.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2:157-178.
    石海军.道教与密宗--兼及印度文化和文学中的艳欲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3,6:5-11.
    四川文物管理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巴州区文物管理所:《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
    李小荣.论密教中的千手观音[J].文史,2003,2:146-165.
    夏广兴.从隋唐五代小说看密教对唐代社会的影响[J]。中国文学研究,2005,8:33-50.
    张乘健.〈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史实考原[J].文史,1993,38:55-77.
    龙延.唐剑侠传奇的宗教文化渊源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3:61-65.
    薛翘.中国密宗东渐日本的历史见证--谈日本京都东寺收藏的唐代佛具金刚杵[J].南方文物,2000,1:75-79.
    夏广兴.观世音信仰与唐代文学创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00-106.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党燕妮.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J].敦煌研究,2005,3:99-104.
    李巳生.川密造像艺术初探[J].中华佛学学报(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编),2006,19:405-443.
    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A].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5-230.
    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7:185-207.
    黄东阳.唐五代记异小说的文化阐释[M].台北:秀威资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91-96.
    林伯谦.柳子厚〈尊胜幢赞并序〉真伪考[A].见:中国佛教文史探微[M],台北:秀威资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375-398.
    彭万隆.黄滔行年考[A].见:唐五代诗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65-378.
    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徐梵澄.关于毗沙门天王等事[A].见:徐梵澄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07-322.(《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3期。)
    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96-197.
    刘亚丁.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M].巴蜀书社,2006.
    彭金章.千眼照见 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J].敦煌研究,1996,1:11-30.
    郑显文.唐代僧侣与皇权关系研究[A].中国佛教学术论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49:.
    刘黎明.宋代民间密宗信仰--以《夷坚志》为中心的初步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04,2:53-58.
    李淞.陕西古代佛教美术[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编.大足石刻雕塑全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戴蕃豫.中国佛教美术史[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金维诺.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卷5石雕[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
    金维诺.中国壁画全集:藏传寺院壁画[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共四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李淞.中国美术图典(菩萨画)[M].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
    张乃(者羽),余扶危《洛阳龙门出土唐彭绍墓志考略》,洛阳古代艺术馆编,
    赵振华 主编.洛阳出土墓志研究论文集[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378-386.
    高祯霙.李靖故事考[J].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03,8:67-91.
    黄绎勋.吴越诸王(893-978)与佛教[M].中华佛学学报,2004,17:123-147.
    陈昱珍.〈西游记〉中法术之变形--以孙悟空之七十二变为考察[M].大仁学报,1998,16:153-169.
    李利安.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冯汉镛.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源流考[J].文史杂志,1996,2:38-40.
    胡文和.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8,3:291-330.
    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M].敦煌学辑刊,1994,1:63-76.
    [英]E·H·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杨思梁,范景中编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藏族绘画风格史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季啸风,李文博,桂霭茹.大英博物馆秘藏敦煌绘画选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陈君谋.裴铏及其〈传奇〉[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1982,1:.
    杨义.从〈酉阳杂俎〉到〈夷坚志〉[J].齐鲁学刊,1992,2:3-15.
    刘楚华.〈广异记〉中的幽冥情缘[J].文学遗产,2003,2:47-61.
    萧相恺.唐代小说家张读及其小说〈宣室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肯学版),2002,4(6):99-102.
    陈弘学.裴铏〈传奇〉及其道教思想[J].中国文化月刊,2005,299:33-62.
    李宜芳.唐代剑侠形象的道教意涵--以〈太平广记〉文本为中心[J].北台国文学报,2005,2:75-91.
    张依寰.唐宋传奇侠客题材中“武”与“侠”的合流--以〈剑侠传〉为例[A].见:兴大中文研究生论文集[C].2003,8:25-35.
    沈卫荣.神通、妖术和贼髡:论元代文人笔下的番僧形象[J].汉学研究,2003,21(2):219-247.
    何乏笔《能量的吸血主义--李欧塔、傅柯、德勒兹与中国房中术》,《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五期,2004年9月,第259-286页。
    彭金章.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四[A].见: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72-86.
    萧登福.西游人物溯源-沙悟净与密教中的深沙大神[A].见:道教与民俗[M].537-562.
    吕建福.尊胜陀罗尼及其信仰[A].见:1992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中国历史上的佛教问题[C].1992:437-469.
    古正美.武则天神功之前所使用的密教观音佛王传统及佛王形象-中国女相观音出现的原因[A].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M].2002:275-324.
    古正美.从南天乌荼王进献的〈华严经〉说起一密教金刚顶派在南天及南海的发展状况[A].见: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M].2002:325-376.
    古正美.从南天乌茶王进献的〈华严经〉说起--南天及南海的〈华严经〉佛王传统与密教观音佛王传统[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0,5:159-201.
    古正美.于阒与敦煌的毗沙门天王信仰[A].见: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M],台北商周出版,2003:457-497.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刘长久 胡文和 等着.大足石刻内容总录[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J].敦煌研究,1987,1:31-38.
    彭本人.海外遗珍:中国佛教绘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周心慧.中国古代佛教版画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戴蕃豫.中国佛教美术史[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高观如.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佛学书局[1938](文科保留书库)
    李毅峰.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陈清香.杨惠之及保圣寺罗汉像考[J].简牍学报,1979,8:191-214.
    段玉明.相国寺--在唐宋帝国的神圣与凡俗之间[M].成都:巴蜀书店,2004.
    [美]韩森(Valerie Hansen).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M].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贾二强.神界鬼域-唐代民间信仰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萧登福.佛道十王地狱说[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贾晋华.论韩孟集团[J].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程千帆.韩愈以文为诗说[A].古诗考索[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胡小伟.宋代的二郎神崇拜[J].世界宗教研究,2003,2:29-38.
    胡小伟.金代关羽神像考释[J].岭南学报(复刊新一号),1999:228-295.
    李南.略论印度密教的真言咒语[J].南亚研究,2005 2:58-62.
    朱关田.徐浩事迹系年[J].见:朱关田.唐代书法考评[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日]空海.弘法大师全集[M].祖风宣扬会编.吉川弘文馆,1910.
    [日]空海.御请来目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日]常晓.常晓和尚请来目录.大正藏,第五五册.
    [日]最澄.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日]圆珍.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日]安然.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日]宗叡.新书写请来法门等目录[M].大正藏,第五五册.
    [日]圆仁.行历抄[M].李鼎霞 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日]小野胜年 校注,白化文 李鼎霞 许德楠 修订校注,周一良 审阅.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日]觉禅.觉禅抄[M].大正藏,图像卷第五册.
    [日]承澄.阿娑缚抄[M].大正藏,图像卷第九册.
    [日]小林太市郎.小林太市郎著作集(7)[M].京都:淡交社,1974:398-411.
    [日]大村西崖.密宗发达志[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
    [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M].东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
    [日]道端良秀.中国佛教社会经济史の研究[M].京都:平乐寺书店,1983:393-416.
    [日]金冈秀友.密教思想的形成[A].见:[日]玉城康四郎编《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M].中华书局,第127-128页
    [日]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の研究[M].京都:法藏馆,1957:161-177.
    [日]小野胜年.中国隋唐长安寺院史料集成[M].京都:法藏馆,1989:413-424.
    [日]砺波护.隋唐佛教文化[M].韩升,刘建英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8-83.
    [日]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M].京都:法藏馆,1971:240-242.239-250(不空三藏)
    [日]长部和雄.唐代密教史杂考[M].东京:溪水社,1990.
    [日]松长有庆.密教经典の成立史论[M].京都:法藏馆,1980.
    [日]长部和雄.唐宋密教史论考[M].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日]藤善真澄.隋唐时代の佛教と社会[M].白帝社,2004.
    #12
    [日]加地哲定.中国佛教文学研究[M].京都:同朋社,1979.
    [日]庄司格一.中国中世の说话--古小说の世界[M].东京:白帝社,1992.
    [日]密教辞典编纂会.密教大辞典[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增订新版共六卷),1979.
    [日]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M].东京:书籍社(缩制版),1981.
    [日]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辞典[M].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增订8版共10册),1973.
    [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史辞典[M].东京:至文堂出版,1981.
    [日]赖富本宏.曼荼罗の鉴赏基础知识[M].东京:至文社,1991.
    [日]栂尾样云.大日经の研究[M].京都:临川书店,1984.
    [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M].东京:吉川弘文馆,1996:179-215.
    [日]安藤更生.鉴真[M].东京:吉川弘文馆,1967:219-220.
    [日]牧田帝亮.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研究[M].京都:平乐寺书店,1970。
    [日]久曾神升编.不空三藏表制集 他二种[M].京都:汲古书院,1993.
    [日]平野显照.唐代文学与佛教[M].张桐生 译(蓝吉富 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92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日]加地哲定着.中国佛教文学史[M].刘卫星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
    [日]兴膳宏.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M].戴燕 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日]向井隆键.不空三藏の曼荼罗观[C].那须政隆博士米寿纪念佛教思想论集,成田山新胜寺,1984.
    [日]中野政树,平田宽,关口正之.曼荼罗と迎来图(平安の绘画工艺Ⅰ).日本美术全集(7)[M],东京:讲谈社,1991:182-184.
    [日]高田修,柳泽孝.原色日本の美术(第七卷)[M].东京:小学馆,1969.
    [日]仓田文作.原色日本の美术(第五卷)[M].东京:小学馆,1967.
    [日]泽田瑞穗.中国の咒法[M].东京:平河出版社,1990.
    [日]田久保周誉.梵字悉昙[M].东京:平河出版社,1981.
    [日]相田洋.中国中世の民众文化:咒术、规范、反乱[M].福冈:中国书店,1994年.
    [日]菊地章太.神呪の系谱--初期雜密经典から道教经典へ[J].东洋学研究,2006,43:392-374。
    [日]今井净圆.智慧轮と法门寺[J].密教学研究,2002,34:7-10.
    [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33-306.
    [日]气贺泽保规编.中国佛教石经の研究:房山云居寺石经を中心に[M].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1996:134-191.
    [日]武内孝善.石山寺藏〈不空三藏表制集〉の研究[J].密教文化研究所纪要,卷五,1992.
    [日]赖富本宏.佛教图像学的成果和问题点[J].世界宗教研究,2000,2:
    [日]赖富本宏.不空羂索观音の図像学的一考察[J].印度学佛教学研,1984,33(1):60-66.
    [日]赖富本宏.五台山の文殊信仰研究[J].教学研究,1986,18:93-112.
    #12
    [日]斋藤忠.中国青龙寺考[A].见:小野冢几澄博士古稀记念论文集刊行会 编.小野冢几澄博士古稀记念论文集:空海の思想と文化〈下〉[C],2004:5-26.
    #12
    #12
    #12
    #12
    #12
    [日]岩崎日出男.不空三蒇と肃宗皇帝[J].密教学研究,1986,18:113-129.
    #12
    [日]勝又俊教.惠果和尚传の研究[J].见:櫛田博士頌寿記念:高僧伝の研究,1973:773-794.
    #12
    #12
    #12
    [日]长部和雄.唐代の後期密教--唐代密教の中国的性格[J].见:中国密教(《密教大系》卷2)[M],京都:法蔵館,1994:265-296.
    [日]中谷征充.空海と马总の〈离合詩〉--空海汉诗文研究序說[J].密教文化,2003,211:1-26.
    [日]甲田宥吽.(?)果和尚以後の密教僧たち[J].高野山大学密教文化研究所紀 要,2002:29-62.
    [日]高木伸元.般若三蔵と弘法大師空海[J].高野山大学密教文化研究所紀 要,2001,14:1-31.
    [日]静 慈円.密教相承の祖師の足跡--广化寺·福先寺·奉先寺[J].密教文化,1987,159:41-68.
    [日]李 妍淑.韓国上代詩歌文学における密教的性格考究[J].朝鲜学報,1986,121:87-117.
    [日]水野敬三郎.西安大安国寺遺址出土の宝生如来像について[J].佛教艺 术,1983,150:152-155.
    [日]武内 孝善.宋代翻译经典の特色真について--附·宋代翻译经典编年目録[J].密教文化,1976,113:27-53.
    #12
    [日]三崎良周.成尋阿阇梨と北宋の密教[J].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1971.17:19-39.
    [日]长部和雄.趙宋時代の中国风密教--天息灾译文殊仪轨经の研究[J].密教文化,1970,93:1-21。
    [日]山田昭全.密教と和歌文学[J].密教学研究,1969,創刊号:151-165.
    [日]竹島淳夫.唐中期における密教兴隆の社会的基盤[J].神戶山手女子短期大学紀要,1963,7:15-42.
    #12
    [日]远藤纯一郎.澄观と密教--密教との邂逅[J].智山学报,2006,55:79-103.
    [日]远藤纯一郎.澄观と密教--〈大方廣佛华严经疏〉に見られる密教的要素[J].智山学報,2004.53:117-143.
    [日]远藤 纯一郎.澄观と密教--〈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に見られる密教的要素[J].智山学报,2005,54:319-355.
    #12
    #12
    [日]千叶照观.金閣寺建立に見まれる佛頂思想[J].天台学报,1985,28:148-151.
    [日]滨田瑞美.中国四川資州の千手千眼观音大像龛について[J].美术史研究,2006,44:167-190.
    #12
    [日]长部 和雄.則天武后時代の密教[J].密教文化,1975,111:28-52.
    [日]长部和雄.唐代正純密教における呪術と智性[J].商大論集,1958,27:.
    [日]向井隆健.不空三蔵の文殊菩薩信仰[J].大正大学研究紀要,1985,70:145-167.
    [日]向井隆健.不空三蔵仡记资料-考察[J].大正大学大学院研究论集,1978,2:103-114.
    [日]赖富本宏。道教と密教の交涉[J].日本佛教学会年報,1996,62:15-33.
    [日]赖富本宏.五台山の文殊信仰[J].密教学研究,1986,18:93-112.
    #12
    #12
    [日]磯部武男.金刚杵の起源[J].考古学论究,2004,10:25-46.
    [日]大塚伸夫.〈华严经〉入法界品と〈金刚手灌顶タントラ〉.高野山大学密教文化研究所紀 要,2000,2(别册):23-52.
    [日]田中公明.敦煌密教と美術[M].京都:法藏館,2000。
    [日]八田幸雄.密教の象徵世界[M].東京:平河出版社,1989.
    [韩]李廷秀.密教僧慧超の再考察[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99,48:331-329.
    #12
    #12
    [日]岩崎日出男.不空三蔵と哥舒翰[J].印度学学佛教学研究,1986,34(2):514-517.
    [日]向井隆健.不空三蔵の经典翻译における態度[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76,24(2):775-777.
    [日]长部和雄.汉译如意轮法轨に关する研究[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66,15(1):358-36.
    #12
    #12
    #12
    [日]讲坛社编.西域美术(三册).东京:讲谈社,1982.
    [日]那须政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の翻译について[J].大正大学学報,1952,38:13-28.
    [日]田中海应.尊胜陀罗尼信仰史观[J].大正大学学报,1933,15:1-32.
    [日]越智 淳仁.法门寺四十五尊金刚界曼荼罗の八大明王[J].智山学報,2005,54:1-19.
    #12
    #12
    #12
    #12
    [日]小山 美樹.唐戏弄レボ一ト:『宣室志』「楊叟」と『西遊記』[J].中国古籍文化研究,2004,2:50-53.
    #12
    [日]刘三富.裴铏の伝奇小說「聶隱娘」をめぐる诸问题[J].文学研究,1981,78:47-63.
    [日]中村 治兵卫.唐代の巫[J].史渊,1971,105·106:61-92.
    #12
    [日]久須本 弘熙.裴铏「伝奇」について[J].東洋文化,1970,16:14-24.
    #12
    #12
    [日]高杉峰树.剑侠小說考--聂隐娘と昆仑奴を中心として[J].二松学含大学人文论丛,1991,46:76-94.
    #12
    [日]大塚 伸夫.最初期密教の突態--『孔雀明王经』を中心として[J].大正大学研究紀要(人间学部·文学部),2004,89:308-284.
    #12
    #12
    #12
    [日]屋敷 信晴.六朝·唐代神仙小說と炼金术[J].中国学研究论集,2000,5:35-47.
    [日]吉川 忠夫.裴休伝--唐代の一士大夫と佛教[J].東方学報,1992,64:115-277.
    [日]室永 芳三.唐長安の左右街功德使と左右街功德巡院[J].長崎大学教育学部社会科学论丛,1981,30:1-9.
    #12
    [日]林 鸣宇.烧身供养略考[J].东洋文化研究,2005,7:321-347.
    #12
    #12
    [日]潘亮文.水月观音像についての-考察(上)[J].佛教芸術.1996,224:106-116.
    [日]潘亮文.水月观音像についての-考察(下)[J].佛教芸術,1996,225:15-39.
    [日]錦织亮介.仁王经曼茶罗图の形式--仪轨と图像の間[J].佛教艺术,1975,101:61-80。
    [日]松元荣一.兜跋毗沙门天像の起源[M].国华,1930,471.
    [日]松元荣一.敦煌画の研究(图像篇).东京:东方文化研究所,1939.
    [日]镰田茂雄.中唐の佛教の变动と国家权力[J].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25册.
    [日]塚本善隆.唐中期以来の長安の功使[J].東方学報,1933,4:368-406.
    #12
    [日]塚本善隆.唐中期の淨土教--特に法照禅师の研究[M].,1975年版,法蔵館。
    [日]福井敏.荊南における詩僧齊己[J].文芸論叢,2000,55:31-42.
    #12
    [日]清水谷恭顺.顺晓阿阇梨考[J].大正大学学报,1940,30、31:100-118.
    [日]平井宥庆.千手千眼陀罗尼经[J].见:敦煌と中国佛教(《講座敦煌》第7卷),东京:大东出版社,1984:131-153.
    [日]野口善政.伽梵達摩译の〈千手经〉諸本について[J].禅文化研究所紀 要,1998,24:333-348.
    #12
    [日]野手香织.千手观音菩薩その容像を考える[J].三康文化研究所所报,2003,34:181-209.
    [日]金浩星.伽範達摩译本『千手经』に見られる思想[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005,54:530-524.
    [日]野口善敬.伽梵達摩译〈千手经〉の諸本について[J].禅文化研究所紀 要,1998,24:333-347.
    [日]土岐武治.狭衣物語における千手观世音の影响[J].立命馆文学,1977,379·381:85-100.
    [日]高崎 富士彦.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像[J].东京国立博物馆研究志,1974,279:4-7.
    #12
    [日]山田 耕二.十一面观音菩薩の成立[J].東海佛教,1976,21:13-31.
    [日]赖富本宏.明王の成立:その要因と成立過程[A].见:山田明尔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 [M].2000:27-48.
    [日]二阶堂善弘.哪咤太子考[A].见:高致华编.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C],黄山出版社,2006:1-29.
    [日]栂尾祥云.密教教典と护国思想[J].密教研究,1940,74:22-47.
    [日]藤善真澄.密教と护国思想[J].见:中国密教[M],春秋社,1999:141-152.
    [日]赖富本宏.中国法门寺出土の密教系遭品[A].高木伸元博士古稀記念論集[C].东京:山喜房佛书林,2000:305-328.
    [日]川浩二.变文の描写文体--〈降魔変文〉の容貌描写を中心に[J].中国古籍文化研究2004,2:54-64.
    [日]松永有見.宋辽時代の密教[J].密教研究,1930,38:20-42.
    [日]赖富本宏.中国の密教美術[A].见:中国密教(《シリ一ズ密教》卷3)[M],东京:春秋社,1999:173-209.
    [日]长部和雄.唐宋密教史论考[M].神户女子大学东西文化研究所,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日]松长有庆.密敎经典成立史论[M].京都:法藏館,1980.
    [日]胜又俊教博士古稀纪念论文集刊行会编《大乘佛教から密教へ:勝又俊敎博士古稀記念论集》,东京:春秋社,1981.
    [日]酒井 敬淳.善无畏の密教における医学思想[J].天台学報,1975,18:90-96.
    #12
    [日]小南一郎.「十王经」の形成と隋唐の民众信仰[J].东方学报,2002,74:183-256.
    [日]松本荣一.水月观音图考[J].国华,1926,36(8):205-13.
    #12
    [日]藤井明.佛教偈颂与韩愈诗关系考辨[J].杏林大学研究报告,2005,22:171-179.
    #12
    [日]岛一.上清派道教と韩愈·李翱の思想[J].学林,2000,32:52-86.
    #12
    [日]游佐升.叶法善と叶淨能--唐代道教の一侧面[J].日本中国学会报,1983,3:152-166.
    [日]富永一登.狐说话の展开--六朝志怪から唐代小说へ[J].学大国文,1986,29:189-207.
    [日]西冈晴彦.狐妖考--唐代小说における狐[J].东京支那学报,1968,14:59-73.
    [日]吉田隆英.二郎神考[J].集刊东洋学,1975,33:44-62.
    [日]向井 隆健.不空三蔵と大乗经典[J],豊山教学大会紀要,1980,8:37-45.
    [日]土岐 武治.狭衣物語における手观世音の影響[J].立命館文學,1977,(379-381):85-100.
    [日]赖富本宏.京都东寺秘藏曼茶罗の美と佛[M].东京:东京美术出版社,1995:30、78.
    [日]水野敬三郎、冈田英勇、浅井和春.东大寺と平城京(奈良の建筑·雕刻)(《日本美术全集》卷四)[M].讲谈社,1990.
    [日]松本文三郎.佛教中密教思想輸入の時期と其動機[M].佛教研究,5(1):1-16.
    [韩]宋伦美.唐人小说〈玄怪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日]丹波康赖编.医心方[M].沈树农等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2
    [日]植木久行.唐都青龙寺诗初探[A].见:道教と宗教文化,东京:平河出版社,1987
    #12
    [美]拉·莫阿卡宁(R.Moacanin).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公司.1991.
    [英]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第四卷)[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
    [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M].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50-458.
    [法]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59.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01-208.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美]梅维恒.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M].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aurice).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 译.商务印书馆.1987.
    [荷兰]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M].李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德]黑格尔《宗教哲学》,魏庆征 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174页。
    Glen Dudbridge(杜德桥),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 ang China:a Reading of Tai Fu' s Kuang-i Chi,(《唐代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戴孚〈广异记〉译注》) Cambrige[Englan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Glen Dudbridge.(杜德桥) "Miao-shan on Stone:Two Early Inscriptions",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2,No.2.(1982),pp.589-614.
    Glen Dudbridge(杜德桥),"The Legend of Miao-shan ",Oxford Oriental Monographs,No.1(London:Ithaca Press,1978);hereafter,LMS.(revise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英]杜德桥(Glen Dubridge).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M],李文彬 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
    Arthur Waley,"Avalokitesvara and the legend of Miao-Shan",Artibus Asiae,Vol.1,No.2.(1925),pp.130-132.
    Glen Dudbridge."Tang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us culture:problems and procedures",Cahiers d' Extreme-Asie,vol.12,2001,141-154.
    [美]梅维恒.唐代变文[M].杨继东、陈引驰译,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Marir,Victor H,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A Study of the buddhist Contribut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 Drama in China,Harvard press,1989.)
    Chin-fang Yü(于君方).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hvar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0.
    Edward Davis.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pp.115-152.
    Barrett,T.H.Taoism Under the T' ang:Religion and Empire Baring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History,London:Wellsweep,1996.
    Snellgrove,David L."The Notion of Divine Kingship in Tantric Buddhism." In The Sacral Kingship:Contribution to the Central Theme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Leiden:E.J.Brill,1959.
    Walter,Mariko Namba.Kingship and Buddhism in central Asia.Ph.D.Harvard University.1997.
    Rhie,Marylin M.Titl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uddhist art of China and the art of India and Central Asia from 618-755 A.D.Napoli: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1988.
    Gjertson,Donald E.,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Ming-pao chi[microform]:a T'ang dynasty collection of Buddhist ta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Centers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tudies),1975.
    Gilles Béguin;Sylvie Colinart."Vaisravana,Dieu des richesses,Dieu des armées Apropos d'un thang-ka du Music Guimet",Artibus Asiae,Vol.54,No.1/2.(1994),pp.137-155.
    Abé,Ryūichi.1954- The weaving of mantra:Kūkai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soteric Buddhist discour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
    Daniel L.Overmyer(欧大年),"History,Texts and Fieldwork:A Combin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Paper delivered at the workshop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Sun Moon Lake,Taiwan,July,1998.
    Ch'en Kenneth.Buddhism in China:a historical surve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4.
    Kohn,L..Laughing at the Tao:debates among Buddhists and Taoists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Charles D.Orzech(奥泽奇).Politicsand Transcendent Wisdom:the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Park,P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Charles D.Orzech."Seeing Chen-Yen Buddhism:Traditional Scholarship and the Vajrayāna in China",History of Religion.Vol.29,No.2,1989,pp.87-114.
    Charles D.Orzech."Puns on the Humane King:Analogy and Application in an East Asian Apocryph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09,No.1.(Jan.-Mar.,1989),pp.17-24.
    Orlando,Raffaello."A Study of Chinese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life of the Tantric Buddhist Patria Amoghavajra(A.D.705-774)." Ph.D.diss.Princeton University,1981.
    Orzech,Charles D."Cosmology in Action:Recursive Cosmology,Soteriology,and Authority in chen-yen Buddh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onk Pu' -kung."Ph.D.diss.,University of Chicago,1986.
    Orzech,Charles D." Esoteric Buddhism and shishi(施食)in China." In Henrik H.Sφrensen,ed.,The Esoteric Buddhist Traditio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989 SBS Conference.SBS Monographs no.2.(Copenhagen and Arhus:Seminar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4):51-72.
    Etienne Lamotte,"Manjusrī",T' oung Pao(通报),48(1960),1-96.
    Marir,VictorH.(梅维恒)Tang TransformationTexts:A Study of thebuddhist Contribut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 Drama in China,Harvard press,1989,p.49.
    Schafer,Edward H.(薛爱华) Pacing the void:T' ang approaches to the sta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Teiser,Stephen Frederick.(太史文)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美]太史文.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M].侯旭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Teiser,Stephen F..Ghosts and Ancestors in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n:The Yü-lan-p' en Festival as Mortuary Ritual,History of Religions,Vol.26,No.1.(Aug.,1986),pp.47-67.
    Stephen F.Teiser."Having Once Died and Returned to Life":Representations of Hell in Medieval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88,Vol.48,No.2.pp.433-464.
    Weinstein,Stanley,Buddhism under the T'a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美]史丹利·外因斯坦.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M].释依法译.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
    N.N.Bhattacharyya,History of the Tantric religion:an historical ritualistic,and philosophical study,New Delhi:Manohar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1999.Davidson,Ronald M.Indian esoteric Buddhism: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antric movem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2.
    Cabezon,Jose Ignacio.Buddhism,sexuality,andgender,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Biernacki,Loriliai..genowned goddess of desire:women,sex,and speech in Tantra,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Hugh B.Urban.Tantra:sex,secrecy,politics,and power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David B.Gray:Mandala of the self:Embodiment,Practice,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Cakrasamvara Tradition,The 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Vol.30,No.3,October,2006,p.294-310.
    Michel Striekmann.Mantras et mandarins:le bouddhism tantique en Chine Paris:6allimard,1996.
    George R.Elder."Problems of Language in Buddhist Tantra",History of Religions,Vol.15,No.3.(Feb.,1976),pp.231-250.
    Birnbaum,Raoul.Studies on the gysteries of Manjusrī:A Group of East Asian Mandalas and their Traditional Symbolism,Boulder: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Monograph No.2,1983,pp.7-38.
    Sherman E.Lee;Wai-Kam Ho.A Colossal Eleven-Faced Kuan-yin of the T'ang Dynasty,Artibus Asiae,Vol.22,No.1/2.(1959),pp.121-137.
    Soper Alexander Coburn.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Artibus Asiaa Supplementum(增刊),Vol.19,(1959),pp.1-296.
    Ilza Veith;Atsumi Minami."A Buddhist Prayer against Sickness",History of Religiond,Vol.5,No.2.(Winter,1966),pp.239-249.
    Julia K.Murray.Representations of Hāritī,the Mother of Demons(鬼子母),and the Theme of "Raising the Alms-Bowl" in Chinese Painting,Artibus Asiae,Vol.43,No.4.(1981-1982),pp.253-284.
    Carrie E.Reed."Tattoo in Early Chin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20,No.3.(Jul.- Sep.,2000),pp.360-376.
    Donald S.Lopez,Jr..Inscribing the Bodhisattva's Speech:On the "Heart Sūtra's"Mantra,History of Religions,Vol.29,No.4.(May,1990),pp.351-372.
    Jan Gonda.The Indian Mantra,Oriens,Vol.16.(Dec.31,1963),pp.244-297.Also in his Selected Studies,vol.4,History of Ancient Indian Religion(Leiden:Brill,1975),pp.248-301.
    C.Mackenzie Brown."Purana as Scripture:From Sound to Image of the Holy Word in the Hindu Tradition",History ofReligions,Vol.26,No.1.(Aug.,1986),pp.68-86.
    Gilles Béguin;Sylvie Colinart,"Vaisravana,dieu des richesses,dieu des armées:Apropos d' ue Thang-Ka du Musée Guimet",Artibus Asiae,Vol.54,No.1/2.(1994),pp.137-155.
    S.J.Tambiah."The Magical Power of Words",Man,New Series,Vol.3,No.2.(Jun.,1968),pp.175-208.
    Henrik H.Sφrensen,"The Buddhist Sculptures at Feixian Pavilion in Pujiang,Sichuan",Artibus Asiae,Vol.58,No.1/2.(1998),pp.33-67.
    Victor H.Hair.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A Study of the Buddhist Contribution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and Drama in China.Cambridge,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1989.
    Chang,Cornelius Patrick,A Study ofthePaintings of the Water-Moon Kuan-yin,ph.D.diss.Columbia University,1971.
    Reis-Habito,Maria Dorothea,"The Repentance Ritual of the Thousand-armed Guanyin",Studies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Journal of the seminar for Buddhist Studies,Copenhagen & Aarhus.4:42-51.
    [美]黄启江,Consecrating the Buddha:Legend,Lore,and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Relic-Veneration Ritual in the T'ang Dynasty,《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1998年,第483-533页。
    Benn,James Alexander.Burning for the Buddha: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Ph.D.Di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2001.(Benn,James A.,Title Burning for the Buddha: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
    Woo,Tak-ling Terry吴德龄.Religious ideals,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he lives of women during the reign of T'ang Ming Huang(China).Ph.D.Diss.University of Toronto(Canada).2000.
    Reis-Habito,Maria Dorothea."The Great Compassion Dharani"(大悲咒),In Henrik H.Sφrensen,ed.,The Esoteric Buddhist Traditio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989 SBS Conference.SBS Monographs no.2.(Copenhagen and Arhus:Seminar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4) pp.31-49.
    Reis-Habito,Maria Dorothea."The Amoghapās Kalparāja Sūtra: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Studies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 Vol.11,1999,pp.39-67.
    Cutter,Robert Joe,"The Mizong Hall of Qinglong Si:Space,Ritual,and Classicism in Tang Architecture",Archives of Asian Art,Vol.44,1991,pp.27-50.
    Stephen F.Teiser.(术史文)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Kuroda Institute Studies in East Asian Buddhism 9十王经研究).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Gilles Béguin;Sylvie Colinart,"Vaisravana,dieu des richesses,dieu des armées:Apropos d' ue Thang-Ka du Musée Guimet",Artibus Asiae,Vol.54,No.1/2.(1994),pp.137-155.
    Gjertson,Donald Edward.A s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Ming-bao chi:A T' ang Collection of Buddhist Tales,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Stanford University,1975.
    Angela F.Howard(何恩之) "Tang Buddhist Sculpture of Sichuan:Unknown and Forgotten",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Vol.60(1988),pp.1-164.
    Brian O.Ruppert,Buddhist Rainmaking in Early Japan:The Dragon King and the Ritual Careers ofEsoteric Monks,History of Religions,Vol.42,No.2.(Nov,,2OO2),pp.143-1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